一、A Method for OLED Test(论文文献综述)
邱天,林晓燕,张昕,秦传波,蔡振荣,罗琳,宁洪龙[1](2021)在《CELL段OLED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提出分析了发展CELL(成盒单元)段OLED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的机遇和挑战,列举了成盒单元段OLED检测技术、检测设备和目前流行的主要设备制造商,并对一些核心产品及技术进行了分类和介绍,并从研究的角度对学术界在CELL段亮暗点检测和MURA检测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最后,给出了未来几年内CELL段OLED检测技术和设备可能的发展趋势。
刘伟强[2](2021)在《高效新材料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在平板显示和固态照明等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而被科研界和产业界广泛关注。对于单色光器件,通过设计新型发光材料、主体材料和新型器件结构来提高器件的效率是主流研究方式,但器件寿命的研究较少。对于白光OLED器件,制备出结构简单,色稳定性好且显色指数(Color Rendering Index,CRI)高的白光器件对白光照明具有至关重要的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基于铂发光配合物和铱发光配合物制备的结构简单的白光器件;基于铱配合物或铂配合物为发光材料的绿光器件受n-掺杂电子传输层对效率或器件寿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选用高发光效率的三价铱配合物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Fir Pic)作为蓝光材料,二价铂配合物Pt-X-4作为绿光/红光材料,通过设计双发光层器件结构获得了结构简单的白光OLED。初步优化的白光器件中存在能量传递过程,导致器件中三种颜色比例不均衡,并通过电致发光光谱来判断能量传递主要的路线是由蓝光材料向Pt-X-4的聚集态(Pt-X-4(red))传递。因此在两个发光层之间嵌入分隔层来限制器件中蓝光层向绿光/红光发光层的能量传递来稳定器件的发光光谱。最终通过优化后,最佳白光器件的显色指数高达81,最大外量子效率为19.85%,最大电流效率为37.29 cd/A,最大功率效率为32.54 lm/W,其色坐标为(0.38,0.42)。除了拓宽发射光谱和提高效率,由于Pt-X-4的聚集态具有较短的激发态寿命,因此器件的最大亮度接近100000 cd/m2,且器件在亮度分别为1000 cd/m2和10000 cd/m2时外量子效率衰减仅为2.1%和11%。2.选用高效磷光材料三(2-(4-甲苯基)苯基吡啶)合铱(Ir(mppy)3)作为发光材料,制备了效率衰减缓慢寿命长的绿光OLED器件。n-掺杂层的引入不仅降低了器件的工作电压和效率衰减,也提高了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进而延长器件的寿命。首先通过优化器件中发光材料的掺杂浓度,电子传输层的厚度研究了器件中发光材料的掺杂浓度和电子传输层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当发光材料掺杂浓度为8 wt%,电子传输层厚度为70 nm时,初步制得最佳器件的最大效率分别为16.95%,55.89 cd/A和48.38 lm/W。由于电子传输层厚度的增加使得器件的工作电压上升明显。为了降低工作电压提高效率,引入Liq作为n-型掺杂剂掺入电子传输层中,并对Liq的掺杂浓度和掺杂层的厚度进行优化。当Liq的掺杂浓度为10 wt%,掺杂层厚度为60 nm时绿光器件的性能最佳。器件的启亮电压为3.2 V,最大亮度为87230 cd/m2,最大外量子效率为16.84%,最大电流效率为58.02 cd/A,最大功率效率为56.72 lm/W。由于器件中发光区间的拓宽和载流子的平衡,器件的最大亮度接近90000 cd/m2,在亮度为1000 cd/m2和10000 cd/m2时器件的效率衰减分别为2.5%和15.2%。在初始亮度为100 cd/m2时,器件的工作寿命LT50为99.10小时,与标准器件相比提升了69.55%。3.选用含有四齿配体的高效磷光铂配合物tetra-Pt-S作为发光材料,3,3’-二(9H-咔唑-9-基)联苯(m CBP)作为稳定的主体材料,设计含有阻挡层和n-掺杂电子传输层的器件结构来提高器件的寿命降低器件的效率衰减。通过在器件发光层的不同位置嵌入超薄发光层来研究器件中Liq的掺杂浓度对激子复合区域的影响。与含有未掺杂电子传输层的器件相比,含有掺杂电子传输层的器件具有更低的工作电压,器件中的载流子相对平衡,发光层中的激子密度得到了有效的降低。含有n-掺杂电子传输层的器件最大亮度接近70000 cd/m2,在Liq的掺杂浓度为50 wt%的器件中,在亮度为10000 cd/m2时器件的电流效率仍为40.5 cd/A。更重要的是在Liq掺杂浓度为50 wt%,初始亮度为1000 cd/m2时,器件的寿命LT50为1945小时,该器件的寿命是含有未掺杂电子传输层器件的十倍。
张运超[3](2021)在《基于受体二苯并[a,c]吩嗪的有机荧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文中认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因为具有成本低、响应速度快、柔性强等优点,在照明和显示两大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潜力与应用前景。现如今已经产业化并成为市场上主流的显示技术,已经在智能手机、平板等设备上有所应用。虽然它们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市场竞争力并不强,因为其制作成本高,导致价格昂贵。所以在保持现有优点的同时,寻找生产成本更加低廉的材料,成为其产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挑战。已经商业化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为含有重金属的磷光材料,但是这类材料中的重金属元素会污染环境,材料成本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然而纯有机的小分子荧光材料具有廉价易得、易于合成等优点,只是受限于自旋统计规则,电致发光中的电生激子利用率仅为25%。为了有效地利用三线态激子发光,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提高激子利用率的材料设计理念,分别是热活化延迟荧光、三线态-三线态湮灭、热激子机理和杂化局域电荷转移激发态。本论文基于热活化延迟荧光和热激子机制,以二苯并[a,c]吩嗪为受体,分别以3,6-二叔丁基咔唑、9,10-二氢-9,9-二甲基吖啶和吩恶嗪为给体的给受体型有机小分子荧光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计算并结合实验数据,研究了给受体之间的扭曲角、给电子能力、给体的数量与激发态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地明确了以二苯并[a,c]吩嗪为受体的有机荧光材料的设计思路,为设计性能更加优异的材料提供依据。本论文如下两部分:(1)以二苯并[a,c]吩嗪为受体,选择了3,6-二叔丁基咔唑,9,10-二氢-9,9-二甲基吖啶与吩恶嗪三种不同给电子能力的给体,通过连接不同强度的给体来实现对激发态性质、发光效率、光色、电致发光性能的调节,并制备了三种不同的双给体对称型有机荧光材料,实现了从黄绿光、橙光到红光的光色调节。通过理论计算优化了材料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构型,研究了材料的几何构型、给体与受体之间的扭曲角与激发态的性质,自然跃迁轨道和激发态能级分布表明随着给体给电子能力的提升,2t Cz-DPPZ、2Ac-DPPZ和2PXZ-DPPZ中的CT态成分逐渐增加。然后对这三种材料进行了一些表征,包括光物理性质、热学性质、电化学性质和电致发光性能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属于热激子机理的2Ac-DPPZ材料的掺杂OLED器件有着更加优异的电致发光性能,最大EQE效率高达13.2%。因此,将二苯并[a,c]吩嗪受体与给电子能力较强的给体连接是制备长波长并且高效率OLED器件的一种有效途径。(2)以二苯并[a,c]吩嗪为受体,选择了吩恶嗪为给体,制备了三给体非对称型近红外有机材料。通过增加给体的数量,HOMO能级变高,带隙变窄,CT态组分进一步增加,实现了从双给体的红光到三给体的近红外区的光色调节。通过理论计算表明3PXZ-DPPZ属于TADF材料,给体与受体之间存在垂直的扭曲角,使材料的刚性变强,抑制了非辐射跃迁,而且T1态与S1态之间存在一个小的能隙,为T1态激子的反向系间窜越提供了通道。然后对该材料进行了一系列表征,包括光物理性质、热学性质、电化学性质和电致发光性能的表征。该材料的非掺杂OLED器件的发射峰位达到708 nm,电生激子利用率由30%提高到了42%,所以该材料在信息安全、生物成像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前景是广阔的。
王涛[4](2021)在《基于螺芴氧杂蒽类有机光电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在OLEDs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技术已然家喻户晓,至今为止,诸如智能手机、电视、照明等越来越多的OLEDs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尽管如此,持续提升器件的效率和寿命仍有重要意义。空穴传输材料作为OLEDs器件中的一种重要功能层材料,起到传输空穴维持载流子平衡的作用。开发合成绿色简单、热稳定性良好、能级合适、高空穴迁移率的新型空穴传输材料有助于实现各类高性能发光器件,降低器件成本。现有技术一大严重问题就是深蓝光效率和寿命低下的问题。开发可用于深蓝光器件的发光材料刻不容缓,但是如何平衡深蓝光发射和实现高效发光一直困扰着研究人员。本文(1)选取了螺芴氧杂蒽这一经典有机半导体母核,着眼于新型空穴传输材料和深蓝光发光材料这两大主题进行分子设计,通过选取不同的取代基团实现目标材料的性能要求,并探究在各类器件中的应用。本文从有机材料合成、材料表征到器件制备与测试,完成了OLED材料开发研究的全过程。具体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设计并合成了两种基于螺芴氧杂蒽母核和苯基萘胺的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螺[芴-9,9’-氧杂蒽]-2’,7’-二-(N1,N3-二-1-萘基-N1,N3-二苯基-1,3-苯二胺(DPNA-SFX)和螺[芴-9,9’-氧杂蒽]-2’,7’-二-(N1,N3-二-1-萘基-N1,N3-二苯基-1,3-苯二胺(DOPNA-SFX)。系统分析了它们的热学、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得益于螺环结构的存在,两种材料均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通过制备单载流子器件研究两种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两者均大于商业化空穴传输材料N,N’-二苯基-N,N’-(1-萘基)-1,1’-联苯-4,4’-二胺(NPB)。成功地将这两种材料用于RGB三色磷光器件中,器件性能均优于NPB基器件。其中,基于DPNA-SFX绿光器件,最大电流效率为89.8 cd A-1,最大功率效率为94.2 lm W-1,最大外量子效率为24.7%。在亮度为1000 cd m-2时的效率滚降仅为2.0%。而红光器件性能则更为优异,最大电流效率为41.1 cd A-1,最大功率效率为46.4lm W-1,最大外量子效率为34.7%。考虑发光峰的位置和纯度,这是目前以铱配合物作为发光材料的红光磷光器件实现纯正红色发光的最高效率值。在亮度为1000 cd m-2时的外量子效率仍可以维持在33.3%,效率滚降仅为4.0%。2、设计并合成了两种基于螺芴氧杂蒽母核和二苯并呋喃/二苯并噻吩的小分子蓝光材料N2,N7-双(二苯并[b,d]呋喃-4-基)-N2,N7-二苯基螺[芴-9,9’-氧杂蒽]-2,7-二胺(SFX-DBF)和N2,N7-双(二苯并[b,d]噻吩-4-基)-N2,N7-二苯基螺[芴-9,9’-氧杂蒽]-2,7-二胺(SFX-DBT)。同样地,分析了它们对应的热学、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两种材料均具有宽带隙、高三线态能级和深蓝光发射特性。两种材料具有相似的吸收和发射光谱曲线,并且在溶液和薄膜中都可以实现深蓝光发射。成功制备了基于SFX-DBF和SFX-DBT的非掺杂器件、普通荧光主体掺杂器件、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主体掺杂器件和TADF敏化掺杂器件,全面研究它们在不同器件体系中的性能变化,并与商业化蓝光荧光材料对比。器件研究结果表明,SFX-DBF和SFX-DBT的非掺杂器件可以成功实现深蓝光发射,色坐标分别达到(0.16,0.03)和(0.16,0.04)。使用二[2-((氧代)二苯基膦基)苯基]醚(DPEPO)作为主体的掺杂器件可以在保持深蓝光发射的同时提高发光效率,使用商业化主体材料LBH001作主体的掺杂器件效率也有所提升但发光峰发生红移。改用TADF材料双[4-(9,9-二甲基-9,10-二氢吖啶)苯基]硫砜(DMAc-DPS)作主体后,基于SFX-DBF和SFX-DBT的器件效率基本不变,但发射峰进一步红移,综合性能显着下降。以DPEPO为普通掺杂主体,TADF材料为敏化剂的器件性能均得到极大提升,其中,基于商业化发光材料LBD001的敏化器件实现了最大电流效率、功率效率、外量子效率分别为32.15 cd A-1,33.67 lm W-1,20.77%,接近基于TADF发光客体的器件性能,但仅实现普通蓝光发射,对应色坐标(0.16,0.20)。
崔明宽[5](2021)在《BN-Ullazine衍生物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高性能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关键的器件制备工艺和封装技术在该领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应用于OLED器件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其发射波段基本集中在可见光波段范围内,而针对特殊领域的紫外及深蓝光波长范围(300~420 nm)的有机发光材料种类较少且性能有待提高。本论文主要基于小分子Ullazine骨架为主体,通过等电子和等结构的B-N键替换C=C键并引入不同官能团合成紫外和深蓝光波段的BN-Ullazine衍生物。通过深入研究其光物理特性,制备出基于此类衍生物的OLED器件。设计了新型的掺杂型空穴传输层与BN-Ullazine衍生物相匹配,有效地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性能。此外,利用BN-Ullazine衍生物作为主体材料制备出高效的磷光OLED器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在BN-Ullazine骨架上引入不同官能团得到了6种衍生物,采用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PL)、时间分辨光致发光光谱(TRPL)和循环伏安(C-V)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其光物理特性。发现此类化合物具有较宽的光学带隙,除化合物1b外,其它衍生物均表现出紫外及深蓝光发射。同时,苄基的引入使得化合物2a-2c的热稳定性、光学带隙和荧光寿命都呈现出增大的趋势。结合密度函数理论(DFT)与溶剂效应中的Lippert-Mataga模型,发现苄基的引入可导致分子结构中二面角的改变,从而使得衍生物在引入苄基后呈现出局域激发态(LE)与电荷转移态(CT)等价杂化形成的HLCT态。此外,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了衍生物的成膜特性,并结合空间电荷限制电流(SCLC)理论分析了衍生物薄膜的载流子迁移率。最后为探究其电致发光特性,将BN-Ullazine衍生物作为发光层制备出紫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UV-OLED)。其中器件2c的发光性能最佳,其启亮电压、最大辐照度和外量子效率(EQE)分别为7 V、0.129m W/cm2和0.85%。2.BN-Ullazine衍生物较宽的带隙导致器件中较高的载流子注入势垒。为此,我们选择性能稳定的P型高分子宽带隙聚合物聚[双(4-苯基)(2,4,6-三甲基苯基)胺](PTAA)掺杂深能级的电子受体材料F4-TCNQ作为复合空穴传输层(HTL)来优化器件结构。通过吸收光谱、PL光谱、XRDs、FT-IR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EPR)等测试手段,分析了PTAA:F4-TCNQ体系中存在的整数电荷转移(ICT)和电荷转移复合物(CTC)两种掺杂机制,且两种机制与聚合物PTAA的HJ型聚集有关。随F4-TCNQ掺杂比例的提高,CTC的占比逐渐增加,而ICT则受到聚合物构象的影响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整个掺杂体系在ICT达到饱和时(15%)达到最优化。采用最优化HTL所制备的UV-OLED呈现出更好的器件性能。与参比器件相比,其启亮电压降低了3 V,辐照度提升了51.2%,同时外量子效率(EQE)提高了25.0%。3.基于BN-Ullazine衍生物的宽带隙和三线态能级较高的特性,将化合物2a-2c作为磷光材料Ir(MDQ)2acac的主体。我们使用溶液法制备了BN-Ullazine衍生物掺杂Ir(MDQ)2acac和PTAA的混合发光层,并对其进行了SEM和AFM的表征。由于BN-Ullazine衍生物主体材料的三线态与电子传输层(ETL)的LUMO能级接近,导致三线态-三线态激子猝灭(TTA)的产生。虽然该机制可使器件的启亮电压低于PTAA光学带隙,但不利于激子的辐射复合。因此为了避免TTA机制的产生,我们将不同厚度的BCP层作为空穴阻挡层插入到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之间。结果发现厚度为3 nm的BCP层可以在实现平衡载流子传输的同时有效提高激子利用率。最终获得了高效的红色Ph OLEDs,最优化器件的最高亮度、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分别为10539 cd/cm2、29.8 cd/A和15.6 lm/W。
袁永芳[6](2021)在《可溶液加工WOx和ZnO及其掺杂的ITO电极界面材料对紫外OLED光电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由于其具有可弯曲折叠、节能环保、低功耗、低压驱动、自主发光等优势,在全彩显示照明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被认为是21世纪的“显示之星”。其中具有短波发射的紫外(UV)OLED广泛应用于激发光源、高密度信息存储和生化传感等领域,同时极大的拓宽了光电器件的应用范围。然而,目前UV OLED技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氧化铟锡(ITO,表面功函数为4.7e V)透明电极作为常用的OLED电极材料,其与紫外发光材料的能级严重不匹配,从而导致载流子传输不平衡,使得器件效率偏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使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WOx和ZnO及其掺杂材料对ITO电极进行界面修饰,改善ITO表面形貌并减小载流子注入势垒,从而制备高性能的UV OLED。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WOx醇溶液,并将其掺杂PEDOT:PSS作为复合空穴注入层(PEDOT:PSS+WOx),有效的修饰了ITO阳极,制备了以PBD为发光层的UV OLED。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扫面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测试证明PEDOT:PSS+WOx复合层薄膜具有优异的表面形貌和光电性能。相较于其他参考器件,基于PEDOT:PSS+WOx复合空穴注入层制备的UV OLED获得了更优异的光电性能,最优器件的发光峰位于400 nm,半峰宽为47 nm,并获得了最大辐照度为3.98 m W/cm2,最大外量子为2.3%。此外,紫外光电子能谱(UPS)和阻抗谱进一步阐述了电荷从PEDOT转移至WOx的过程,证明了PEDOT:PSS+WOx复合空穴注入层的空穴的注入/提取能力得到了提高,这有助于调节发光层内的载流子平衡,从而提高UV OLED的光电性能。2)采用聚乙二醇(PEG)对ZnO溶液改性(ZnO+PEG),并使用ZnO和PEG混合溶液修饰ITO的表面,可以有效的隔绝空气中水氧对Cs2CO3的影响。使用(ZnO+PEG)/Cs2CO3复合电子注入层和PCZTZ发光层制备了倒置近UV OLED,获得了最大辐照度(10.6 m W/cm2)和最大EQE(1.9%),其发光峰位于409 nm处,半高峰宽为52 nm,证明基于(ZnO+PEG)/Cs2CO3复合电子注入层的器件的光电性能明显优于使用其它电子注入层的参考器件。通过XRD、SEM、AFM和XPS等方法测试分析,证明了(ZnO+PEG)/Cs2CO3具有优异的薄膜形貌和电子特性。此外,伏安特性和阻抗谱也进一步说明了(ZnO+PEG)/Cs2CO3具有较强的电子注入能力,因此利用(ZnO+PEG)/Cs2CO3复合电子注入层制备高效的倒置NUV OLED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王俊生[7](2020)在《OLED电视显示屏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显示屏以其超薄、柔性、高画质的性能优势,在智能手机等中小尺寸显示终端产品上成功获得应用,其市场份额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基本取得了商业成功。然而,受大尺寸OLED面板技术和产业成熟度的限制,OLED电视显示屏在电视产品上的应用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产品的可靠性和显示性能,成为OLED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本论文针对目前已量产的OLED显示屏在应用到电视机产品时,存在的可靠性、显示画质和电源需求方面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从工程应用需求方面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1、发明了外部像素补偿减缓残影技术,优化了显示控制减缓残影技术,有效改善了OLED电视显示屏的残影问题。针对OLED电视显示屏因TFT阈值电压漂移和OLED像素发光性能衰减而导致的残影问题,分别提出了像素TFT补偿、OLED像素电流补偿以及对显示图像进行微移处理等技术,有效减缓了残影的出现,提高了OLED电视显示屏的可靠性。2、发展了可应用于OLED电视的HDR视频高保真亮度映射技术、动态目标重塑图像去噪技术以及图像精密平滑处理技术,解决了因OLED电视显示屏存在的最大亮度不高、对图像信号质量非常敏感而降低OLED电视画质的问题,实现了OLED电视的超高画质显示。3、改进设计了OLED电视的高动态性能电源,包括新型独立架构电源、低功耗待机、新型的双BOOST无桥PFC电路拓扑架构及高动态LLC谐振电路架构等,显着提高了电源与OLED电视显示屏的匹配性,满足了高性能OLED电视对稳定高效电源的需求。实验结果表明,本论文解决的OLED电视显示屏应用技术问题对提高OLED电视显示屏的可靠性、实现超高画质显示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研究成果已经在创维品牌的OLED电视产品上进行了大规模应用,累计出货超过10万台,对促进OLED电视显示屏的工程化应用和推动OLED显示技术在大屏显示领域的产业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陈琳琳[8](2020)在《纳米纤维素/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柔性电子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聚酰亚胺(PI)是众所周知的高性能聚合物材料,被认为是柔性电子器件基底最合适的候选材料。由于传统的PI薄膜往往呈黄色或棕黄色,严重影响柔性电子器件对透明性的要求。为此,常采用引入-CF3等含氟基团的方法来提高透明度,获得无色聚酰亚胺(CPI),并结合引入羟基等基团从而弥补现有CPI膜不易分解的缺陷,解决现有柔性基底不易分解或热稳定性不佳的问题,为柔性绿色电子基底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更进一步地,选用耐热型的纳米微晶纤维素(CNC)对CPI进行增强改性,可制备出一种具有改善性能的CNC/CPI复合膜基底,该基底具有平衡的高机械和热稳定性以及光学性能,再加上出色的OLED性能,其可能为制造高质量和低成本的柔性OLED带来新的机会。选用棉纤维为原料,采用TEMPO氧化法对比草酸水解法分别制备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纳米纤维素,根据纤维形态和尺寸的不同,分别记为纳米微晶纤维素(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CNC)和纳米微细化纤维素(Microfibrillated cellulose,CNF)。其中,TEMPO氧化制备的CNF主要呈纤丝状,纤维长度较长,交织成网状结构,而草酸水解法制备出的CNC呈椭圆棒状结构,长度较短。同时,CNF膜更透明(透光率可达到92%),力学性能也略高于CNC,但热性能明显不佳;而CNC膜的热稳定性非常突出,其热分解温度比CNF膜高近90℃,可用作耐热型材料,并且由于其尺寸更小,比表面积更大,透光率和力学性能也能满足使用的要求,可以考虑将其作为一种良好的填料用在后续的应用中以提升复合材料的性能。同时,针对当前耐热型柔性电子基板难以绿色分解或热稳定性差的问题,经过分子结构设计,选用BAHPFP作为二胺单体,6FDA作为二酐单体,合成了一种带有羟基的新型CPI作为柔性电子的基底。该基底具有优异的热性能和机械性能,并保持了出色的光学性能。其中,热分解温度达到430℃,最高工作温度达到300℃,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103MPa和2.49GPa。同时,基底在600nm处具有91%的透光率。且基底具有良好的表面平整性,其粗糙度仅为0.38nm,满足柔性电子基底粗糙度小于5nm的要求。在此基底上制备的柔性线路印刷板(FPC)在绿色溶剂乙醇中表现出了出色的可分解性,并且具备优异的耐弯折性能和良好的导电性。更进一步地,针对传统棕色PI透明化为无色CPI后,热性能和机械性能损失的问题,在CPI基质中引入前述高耐热型CNC作为增强填料,制备CNC/CPI复合膜基底。由于CNC的出色的机械和热性能以及它们与CPI基质的强界面相互作用,所得基底材料获得显着提升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同时保持良好的光学透明性。相比于纯CPI,当CNC的添加量为4%时,复合膜的热分解温度提高了13℃,弹性模量和抗张强度分别提高了49%、24%,内外耐折性能均得到明显增强。且复合膜表面平整,粗糙度为0.74nm,透光率为86%@600nm,复合膜基底最高操作温度320℃。并且,以4%CNC/CPI复合膜为基底制作的OLED@CNC/CPI器件,相较于OLED@glass,该器件不仅能在弯曲的状态下稳定发光,具有更好的柔韧性,而且具有更高的电流效率,在20,000cd/m2时可达72.7cd/A,比玻璃基底的高41%。
许雪成[9](2020)在《电子锁中集成电路连续波电磁抗扰试验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核心,集成电路具备成本低、体积小、运行速度快等诸多优点,已在众多领域得到应用。随着集成度和运算速度的日益提高,集成电路也更容易受到电磁干扰。集成电路受到电磁干扰后,会造成其内部逻辑混乱,使之发出错误信号或指令,从而导致电子产品的工作稳定性下降,甚至造成集成电路芯片不可恢复的烧毁,使电子产品无法正常工作,严重时还会影响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集成电路的电磁干扰问题得到了工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智能电子锁电磁干扰为切入点,基于电子锁电磁失效的内部机理,研究集成电路的电磁干扰问题。首先,通过采集电子锁干扰器的干扰波形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得出干扰波形曲线,并根据干扰波形设置电磁干扰源对电子锁干扰线圈进行电磁干扰仿真建模,初步分析其电磁干扰环境以便指导实际试验。其次,利用横向电磁场(Transverse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TEM)小室构建干扰电磁环境,并搭建集成电路外围电路以组成测试系统,得出集成电路芯片的电磁干扰影响因素。考虑试验安全及严谨性,为搭建干扰电磁环境先后测试分析了两款普遍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集成电路芯片,并进行辐射抗扰度测试。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功率微波TEM小室和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芯片进行探究性的试验环境搭建,成功产生所需电磁干扰环境后,选择另一款常见电子锁集成电路芯片对其搭建电子锁外围基本电路作为测试辅助系统,进行集成电路的电磁辐射抗扰度试验,探究其在电磁干扰环境下的干扰耦合效应影响因素。最后从敏感设备出发,进行集成电路的近场扫描试验,以观察其近场电磁环境分布。试验结果显示集成电路在电磁场环境干扰下的耦合因素主要与芯片键合丝封装、干扰角度及位置、干扰场强、干扰频率有关。1)芯片封装键合丝越长耦合效应越明显,2)干扰线圈所产生的电磁场、芯片在电磁场中的封装角度和所处电磁位置对耦合电压的大小影响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不同角度位置下芯片耦合电压不同;3)干扰场强与电磁耦合电压成正比;4)干扰频率对电磁耦合的影响也呈现选择性,相同试验条件不同频率耦合效应不同。本文试验成果可为集成电路芯片研发人员及应用工程师提供参考,以提高芯片可靠性和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也为后续的电磁防护和进一步的集成电路级的电磁兼容探索提供借鉴。
刘能[10](2020)在《掺杂型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光电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具有厚度薄、响应速度快、驱动电压低、工作温度范围广、自发光、低能耗以及可制备柔性器件等优点,是当今国内外显示和照明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性能优良的红色、绿色和蓝色OLED对实现高质量的全色显示和高效率白光发射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人们对蓝光OLED的研究滞后于红光OLED和绿光OLED,这导致了蓝光OLED的诸多性能,如亮度、色纯度、量子效率以及寿命等均落后于红光OLED和绿光OLED。采用掺杂的方法被认为是提高蓝光OLED器件各方面性能最有效方式之一,本文以BCzVBi作为掺杂剂(dopant),以mCP和CBP作为主体材料(host),制备了两类不同的主客体结构(Type-I,Type-II)器件并研究了其光电性能,主要工作归纳如下:第一,基于BCzVBi,采用真空共热蒸镀的方法制备了Type-I和Type-II两类不同类型的器件。第二,对制备的Type-I和Type-II型蓝光OLED器件进行了电压-电流密度曲线、光电流-电流密度曲线、亮度、量子效率和稳定性等参数的测试表征,获得如下实验结果:随着BCzVBi的浓度在5 wt%100 wt%范围内变化,Type-I和Type-II型器件均表现出电压下降,并且出现了最大14nm的光谱红移现象。Type-I型蓝光器件的量子效率峰值出现在50 wt.%,器件最大亮度为2533 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5.10cd/A;Type-II型器件量子效率峰值出现在15wt.%,最大亮度为2940 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5.7 cd/A。第三,以Type-I器件为基础,制备具有不同载流子传输层器件,并对其性能做了研究。获得如下结果:当以TPBi作为电子传输层时,以MoO3为空穴传输层的器件表现出较好的J-V特性曲线;以TAPC为空穴传输层的器件有最高亮度,50 mA/cm2时,亮度为2905cd/m2。当以Bphen作为电子传输层时,器件的最大亮度为3630 cd/m2,相比TPBi器件提高了24.9%。上述研究表明,不同的主客体掺杂结构由于其独特的能带排布,器件在亮度、量子效率以及稳定性等方面会有所不同,通过研究不同掺杂浓度器件的性能,为设计制备高效耐用的蓝光OLED器件奠定基础。
二、A Method for OLED Tes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Method for OLED Test(论文提纲范文)
(1)CELL段OLED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OLED及其检测设备的产业背景 |
2 OLED制程及相关技术设备简介 |
2.1 OLED制程及设备 |
2.2 前段(背板段或Array段)OLED制程及设备 |
2.3 中段(CELL段,前板段)制程及设备 |
2.4 后段(Module段、模组段)制程及设备 |
3 OLED CELL段(成盒单元段)缺陷检测的内容和设备 |
3.1 对成盒单元段OLED半成品进行缺陷检测的重要意义 |
3.2 成盒单元段OLED半成品进行缺陷检测的主要内容 |
3.2.1 Wafer与驱动电路的接驳系统 |
3.2.2 基于机器视觉AOI对成盒单元段OLED半成品的外观检测 |
3.2.3 基于AOI对成盒单元段OLED半成品的点灯测试 |
3.2.4 缺陷补偿 |
3.3 对成盒单元段OLED半成品进行缺陷检测的主要设备 |
4 CELL段OLED检测设备的现状及我国开发此类设备的必要性 |
5 展望和总结 |
(2)高效新材料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电致发光发展简史 |
1.1.1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的发展 |
1.1.2 OLED相关产业的发展 |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机理 |
1.2.1 激子的产生及分类 |
1.2.2 激子的运输及扩散 |
1.2.3 荧光、磷光和热致延迟荧光 |
1.2.4 OLED的发光过程 |
1.3 有机电致发光的器件结构 |
1.4 OLED中的相关功能材料及其研究进展 |
1.4.1 发光材料 |
1.4.2 主体材料 |
1.4.3 电极材料 |
1.4.4 注入和传输材料 |
1.5 通过优化器件结构来提高器件性能 |
1.6 白光OLED的研究进展 |
1.7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性能参数 |
1.8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及研究内容 |
1.8.1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 |
1.8.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铂(Pt(Ⅱ))配合物的高效白光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和药品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药品 |
2.2.3 实验药品的分子结构式 |
2.3 白色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流程及性能测试 |
2.3.1 氧化铟锡玻璃衬底的清洗 |
2.3.2 有机功能层及阴极的蒸镀 |
2.3.3 白光器件的性能测试 |
2.4 白光器件的结构设计及材料选择 |
2.5 分隔层的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2.6 器件中能量传递过程的研究 |
2.7 白光器件CRI及综合性能的提升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型掺杂层对绿色磷光器件性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仪器和药品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药品 |
3.2.3 实验药品的分子结构式 |
3.3 绿色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流程及性能测试 |
3.3.1 氧化铟锡玻璃衬底的清洗 |
3.3.2 有机功能层及阴极的蒸镀 |
3.3.3 绿光器件的性能测试 |
3.4 绿色磷光器件的结构设计及能级图 |
3.5 发光材料掺杂浓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3.6 Liq的掺杂浓度对n-型掺杂器件性能的影响 |
3.7 掺杂层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3.8 器件A,B,C,D性能对比 |
3.9 器件寿命及单载流子器件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iq掺杂对基于铂配合物的绿光OLED寿命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仪器和药品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药品 |
4.2.3 实验药品的分子结构式 |
4.3 绿色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流程及性能测试 |
4.3.1 氧化铟锡玻璃衬底的清洗 |
4.3.2 有机功能层及阴极的蒸镀 |
4.3.3 器件的性能测试 |
4.4 器件结构设计及能级结构分析 |
4.5 Liq掺杂浓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4.6 Liq掺杂对器件中发光区间的影响 |
4.7 Liq掺杂对器件寿命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受体二苯并[a,c]吩嗪的有机荧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有机分子的发光机理 |
1.2 OLED的简介 |
1.2.1 OLED的发展现状 |
1.2.2 OLED的结构及性能参数 |
1.2.3 OLED的发光机理 |
1.2.4 OLED的发展史 |
1.3 新一代高激子利用率OLED材料的设计机理 |
1.3.1 热活化延迟荧光机理 |
1.3.2 三线态-三线态湮灭机理 |
1.3.3 热激子机理 |
1.3.4 杂化局域电荷转移激发态机理 |
1.4 基于二苯并[a,c]吩嗪的OLED材料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设计思想与研究内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5.2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 |
1.5.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双给体对称型有机荧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理论计算及测试方法 |
2.2.4 双给体对称型有机小分子荧光材料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激发态几何构型的研究 |
2.3.2 激发态能级分布的研究 |
2.3.3 激发态跃迁特征的研究 |
2.3.4 热学性质的研究 |
2.3.5 溶液的吸收与光致发光光谱的研究 |
2.3.6 溶剂化模型与激发态寿命的研究 |
2.3.7 固态光致发光光谱与激发态寿命的研究 |
2.3.8 固态光致发光效率的研究 |
2.3.9 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
2.3.10 电致发光性能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三给体非对称型有机近红外材料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理论计算及测试方法 |
3.2.4 三给体非对称型有机近红外材料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激发态几何构型的研究 |
3.3.2 激发态能级分布的研究 |
3.3.3 激发态跃迁特征的研究 |
3.3.4 热学性质的研究 |
3.3.5 溶液光物理性质的研究 |
3.3.6 固态光物理性质的研究 |
3.3.7 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
3.3.8 电致发光性能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基于螺芴氧杂蒽类有机光电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在OLEDs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电致发光研究进展 |
1.1.1 有机电致发光沿革 |
1.1.2 有机电致发光原理 |
1.1.3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 |
1.1.4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参数 |
1.2 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 |
1.2.1 含氮柔性体系 |
1.2.2 含氮刚性体系 |
1.2.3 含氮柔性/刚性混合体系 |
1.2.4 不含氮体系 |
1.2.5 其他体系 |
1.3 有机小分子蓝光荧光材料 |
1.3.1 蓝光普通荧光材料 |
1.3.2 蓝光TTA材料 |
1.3.3 蓝光TADF材料 |
1.4 螺芴氧杂蒽类有机光电材料研究现状 |
1.4.1 螺芴氧杂蒽的结构与合成 |
1.4.2 螺芴氧杂蒽类有机光电材料 |
1.5 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器材 |
2.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和规格 |
2.1.2 实验仪器及型号 |
2.2 材料表征 |
2.2.1 材料结构鉴定 |
2.2.2 理论计算 |
2.2.3 热学性质测试 |
2.2.4 光物理性质测试 |
2.2.5 电化学性质测试 |
2.3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
2.3.1 OLED材料纯化 |
2.3.2 OLED器件制备 |
2.3.3 OLED器件性能测试 |
2.3.4 载流子迁移率测试 |
2.3.5 OLED器件寿命测试 |
第三章 基于螺芴氧杂蒽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其器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螺芴氧杂蒽的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理论计算分析 |
3.3.2 热学性质 |
3.3.3 光物理性质 |
3.3.4 电化学性质 |
3.3.5 载流子迁移率 |
3.3.6 OLED器件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螺芴氧杂蒽的蓝光材料的设计合成、表征及其器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螺芴氧杂蒽的蓝光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理论计算分析 |
4.3.2 热学性质 |
4.3.3 光物理性质 |
4.3.4 电化学性质 |
4.3.5 OLED器件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材料结构表征谱图 |
硕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5)BN-Ullazine衍生物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OLED简介 |
1.2.1 OLED的发展历程及产业化现状 |
1.2.2 OLED工作原理及制备工艺 |
1.3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
1.3.1 传统有机发光材料 |
1.3.2 第三代有机发光材料 |
1.4 OLED器件的结构优化 |
1.5 UV-OLED器件的应用拓展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BN-Ullazine衍生物的光电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2 BN-Ullazine衍生物的合成 |
2.2.3 基于BN-Ullazine衍生物OLED器件的制备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BN-Ullazine衍生物的光谱、电化学和热重分析 |
2.3.2 BN-Ullazine衍生物理论计算 |
2.3.3 BN-Ullazine的发光机制分析 |
2.3.4 BN-Ullazine衍生物的薄膜形貌表征 |
2.3.5 BN-Ullazine衍生物的载流子传输特性研究 |
2.3.6 BN-Ullazine衍生物的UV-OLED器件制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PTAA:F4-TCNQ空穴传输层的高效UV-OLED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
3.2.2 UV-OLED器件制备 |
3.3 实验结果与结果讨论 |
3.3.1 复合空穴传输层的吸收光谱表征 |
3.3.2 复合空穴传输层的EPR和 XRD表征 |
3.3.3 复合空穴传输层的PL光谱表征 |
3.3.4 复合空穴传输层的FT-IR表征和电导率测试 |
3.3.5 复合空穴传输层的薄膜迁移率分析 |
3.3.6 复合空穴传输层的AFM和 SEM形貌分析 |
3.3.7 含有复合空穴传输层的UV-OLED性能测试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溶液法制备以BN-Ullazine为主体的高效磷光OLED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及设备 |
4.2.2 BN-Ullazine掺杂红色磷光材料的OLED制备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接触角测试、原子力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4.3.2 BN-Ullazine衍生物的三线态能级分析 |
4.3.3 BN-Ullazine为主体的高效磷光OLED的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可溶液加工WOx和ZnO及其掺杂的ITO电极界面材料对紫外OLED光电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紫外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发展 |
§1.2.1 荧光发光材料 |
§1.2.2 磷光发光材料 |
§1.2.3 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 |
§1.3 紫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工作原理 |
§1.4 紫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的设计 |
§1.5 紫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电极界面修饰的研究 |
§1.6 紫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亟待解决的问题 |
§1.7 紫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
§1.8 本论文主要内容及安排 |
第二章 实验过程 |
§2.1 紫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
§2.1.1 溶胶凝胶法合成前驱体溶液 |
§2.1.2 ITO透明玻璃的清洁处理 |
§2.1.3 紫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薄膜的制备 |
§2.2 紫外有机电致发光薄膜和器件性能测试 |
§2.2.1 材料结构与薄膜特性测试 |
§2.2.2 紫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表征测试方法 |
第三章 基于WO_x及其掺杂PEDOT:PSS调控空穴注入的近紫外有机光电器件 |
§3.1 引言 |
§3.2.实验过程 |
§3.2.1 合成WO_x前驱液 |
3.2.2 紫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WO_x粉末及其掺杂PEDOT:PSS薄膜分析 |
§3.3.2 紫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光电性能分析 |
§3.3.3 紫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机理分析 |
§3.4.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ZnO+PEG)/Cs_2CO_3复合电子注入层的倒置近紫外有机光电器件 |
§4.1 引言 |
§4.2 实验过程 |
§4.2.1 合成ZnO前驱液 |
§4.2.2 紫外倒置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氧化锌粉末及其掺杂薄膜分析 |
§4.3.2 倒置紫外有机发光器件的光电性能分析 |
§4.3.3 倒置紫外有机发光器件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OLED电视显示屏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OLED显示简介 |
1.1.1 有机电致发光与OLED |
1.1.2 OLED发光原理及显示屏 |
1.1.3 OLED的特点 |
1.2 OLED显示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 |
1.2.1 OLED技术国际、国内发展情况 |
1.2.2 OLED技术的应用及市场情况 |
1.2.3 OLED的主要技术路线 |
1.3 OLED显示面临的技术问题 |
1.4 本文拟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方法 |
2.2 实验使用的样品 |
2.3 实验使用设备 |
2.4 实验参考标准 |
第三章 OLED电视显示屏可靠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技术方案及实验分析 |
3.2.1 残影的表征 |
3.2.2 像素补偿减缓残影产生技术研究 |
3.2.2.1 像素TFT补偿 |
3.2.2.2 OLED像素电流补偿 |
3.2.2.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3.2.3 显示控制减缓残影产生技术研究 |
3.2.3.1 图像微移技术 |
3.2.3.2 实验及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OLED电视超高显示画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技术方案及实验分析 |
4.2.1 HDR视频高保真亮度映射技术研究 |
4.2.1.1 HDR视频高保真亮度映射算法 |
4.2.1.2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2.2 动态目标重塑图像去噪技术研究 |
4.2.2.1 动态目标重塑图像去噪算法 |
4.2.2.2 算法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3 图像精密平滑处理技术研究 |
4.2.3.1 图像精密平滑处理算法 |
4.2.3.2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OLED电视高动态电源研究 |
5.1 引言 |
5.2 技术方案及实验分析 |
5.2.1 新型独立架构电源设计研究 |
5.2.1.1 独立架构电源原理图 |
5.2.1.2 独立架构电源工作原理 |
5.2.1.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5.2.2 低功耗待机电源设计研究 |
5.2.2.1 低功耗待机电源原理图 |
5.2.2.2 低功耗待机电源工作原理 |
5.2.2.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5.2.3 新型双BOOST无桥PFC架构设计研究 |
5.2.3.1 新型双BOOST无桥PFC架构原理图 |
5.2.3.2 新型双BOOST无桥PFC架构工作原理 |
5.2.3.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5.2.4 高动态LLC谐振电路设计研究 |
5.2.4.1 高动态LLC谐振电路原理图 |
5.2.4.2 高动态LLC谐振电路工作原理 |
5.2.4.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纳米纤维素/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柔性电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柔性电子器件基底分类及研究现状 |
1.3 聚酰亚胺 |
1.3.1 聚酰亚胺简介 |
1.3.2 无色聚酰亚胺制备及应用 |
1.4 纳米纤维素 |
1.4.1 纳米纤维素的分类和制备方式 |
1.4.2 纳米纤维素在柔性电子中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耐热型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微观形貌观察 |
2.3.2 透光率测试 |
2.3.3 热性能测试 |
2.3.4 红外光谱分析 |
2.3.5 力学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乙醇分解的高耐热型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基底的微观形貌和表面性质 |
3.3.2 红外光谱分析 |
3.3.3 光学性能测试 |
3.3.4 机械性能测试 |
3.3.5 热性能测试 |
3.3.6 阻燃性和化学稳定性测试 |
3.3.7 FPC板的制作与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纤维素/聚酰亚胺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柔性OLED中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基底的表面及内部微观结构 |
4.3.2 复合膜的光学性能 |
4.3.3 复合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4.3.4 复合膜的表面性能 |
4.3.5 复合膜的热性能 |
4.3.6 复合膜的机械性能 |
4.3.7 复合膜的化学稳定性和电学性能 |
4.3.8 OLED器件的制作与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主要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电子锁中集成电路连续波电磁抗扰试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电磁兼容基础理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集成电路的电磁干扰及测量方法 |
2.1 集成电路的电磁干扰种类 |
2.2 集成电路的测量方法 |
2.3 TEM小室的内部组成 |
2.4 干扰电磁波的产生原理 |
2.5 EUT与TEM小室耦合原理 |
2.6 TEM小室测试要求及计算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子锁干扰源研究 |
3.1 电子锁干扰源内部结构分析 |
3.2 电子锁干扰源建模仿真 |
3.2.1 仿真工具简介 |
3.2.2 仿真建模及仿真结果 |
3.3 TEM小室测试系统搭建 |
3.4 电子锁集成电路测试板设计 |
3.4.1 测试芯片选型及资源介绍 |
3.4.2 测试板原理图及程序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子锁集成电路电磁抗扰试验 |
4.1 集成电路PCB测试板 |
4.2 集成电路抗扰度平台搭建及预试验 |
4.3 集成电路电磁抗扰度试验 |
4.4 试验监测数据及整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子锁集成电路近场扫描 |
5.1 集成电路近场扫描平台 |
5.2 近场扫描试验及数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 试验电路板主程序 |
(10)掺杂型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光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前言 |
1.2 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展 |
1.3 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展 |
1.4 有机发光二极管科研及产业现状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工作安排 |
第2章 有机发光二极管理论基础 |
2.1 有机发光二极管基本结构 |
2.2 有机发光二极管工作原理 |
2.3 有机发光二极管性能参数及其测量方法 |
2.4 有机发光二极管衰减机理 |
2.4.1 非本质衰减机理 |
2.4.2 本质衰减机理 |
2.5 有机发光二极管掺杂机理 |
2.5.1 掺杂结构器件中能量传递机理 |
2.5.2 掺杂结构器件载流子捕获机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器件制备与测试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设备 |
3.2 实验参数设定 |
3.3 有机发光二极管制备与测试方法 |
3.3.1 有机发光二极管制备 |
3.3.2 有机发光二极管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掺杂浓度对蓝光器件性能影响研究 |
4.1 掺杂结构蓝光器件材料选择 |
4.1.1 主体分子和客体分子材料选择 |
4.1.2 空穴传输及电子传输材料选择 |
4.1.3 电极材料 |
4.2 蓝光器件制造及性能测试 |
4.2.1 器件制造 |
4.2.2 器件测试 |
4.3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
4.3.1 薄膜的光谱测试 |
4.3.2 基于m CP: BCzVBi发光层的蓝光OLED器件实验结果分析 |
4.3.3 基于CBP: BCzVBi发光层的蓝光OLED器件实验结果分析 |
4.3.4 Type-Ⅰ与 Type-Ⅱ型器件性能比较 |
4.3.5 蓝光器件寿命结果讨论 |
4.4 蓝光器件色度结果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传输层对蓝光器件性能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器件制备与测试 |
5.2.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A Method for OLED Test(论文参考文献)
- [1]CELL段OLED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邱天,林晓燕,张昕,秦传波,蔡振荣,罗琳,宁洪龙. 光电子技术, 2021
- [2]高效新材料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D]. 刘伟强. 延边大学, 2021(02)
- [3]基于受体二苯并[a,c]吩嗪的有机荧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 张运超.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4]基于螺芴氧杂蒽类有机光电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在OLEDs中的应用[D]. 王涛. 北京大学, 2021
- [5]BN-Ullazine衍生物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研究[D]. 崔明宽.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6]可溶液加工WOx和ZnO及其掺杂的ITO电极界面材料对紫外OLED光电性能的影响[D]. 袁永芳.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7]OLED电视显示屏应用技术研究[D]. 王俊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8]纳米纤维素/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柔性电子中的应用[D]. 陈琳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电子锁中集成电路连续波电磁抗扰试验技术研究[D]. 许雪成. 厦门理工学院, 2020(01)
- [10]掺杂型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光电性能研究[D]. 刘能.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