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历史 - 日记

我的历史 - 日记

一、我的史记——日记(论文文献综述)

尧育飞[1](2021)在《秘本与桐城派古文秘传》文中研究指明桐城派古文传衍有秘传的一面,"古文秘传"与"桐城家法"是其中两组重要的概念。秘本系统基于"因声求气"的诵读叙说以及与古文有关的掌故谈资,构成桐城派古文秘传的主要内容。其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秘本故事、秘本"交流网络"和秘本本身。秘本成为桐城派古文授受的重要内容,部分地改变了桐城派的学文方式,促进了桐城派的内部整合。制造秘本、言说秘本、抄录秘本,成为桐城派内部人士共有的习惯。桐城秘本的生成是桐城派精心建构其范本体系的成果,包括书籍圈点、秘本言说等,最终使经典染上桐城派气息。其中圈点与过录是桐城秘本不断再生的关键技术。这些关于"古文秘传""家法""秘本""圈点"的言说,揭示了桐城派发展壮大的隐微路径。

雷琪[2](2021)在《王闿运《楚辞释》研究》文中认为王闿运是晚清重要的文学家、经学家、史学家,其所着的《楚辞释》被后世誉为独步当时。首先,针对《楚辞释》的成书年代,学界聚焦于1883或1885年,通过对其书信中“丁帅即世”的具体时间节点的考察,本文考定其书成于1885年。其次,针对《楚辞释》对《高唐赋》的收录问题。有学者称王氏将《高唐赋》选为楚辞是为“首创”,但晁补之《变离骚》已经选录。王氏称楚国之高唐观暗喻齐国的高唐邑,称顷襄王往见神女实为“联齐抗秦”,进而通过对屈原政治主张的言说,申明自身的外交策略,抒发其“纵横计不就”的失意之情,这是王氏选注《高唐赋》的根本原因。再次,针对《楚辞释》对弟子陈兆奎《天问补注》的收录问题。本文认为《补注》注重微言大义的阐释风格与王注一脉相承,这是收录的前提。王闿运称陈注较《楚辞章句》“为有眉目”,是收选《补注》的根本原因。陈氏的“眉目”主要体现在其对《天问》持三段论。陈氏虽欲围绕六国故实展开阐释,但陈氏认为《天问》作于顷襄王十八年之后,使得其所论主旨与释文之间彼此扞格。又次,针对学界对于王氏笔下屈原为纵横家这一命题,文章根据王闿运、陈兆奎对屈原的直接评价,明确《楚辞释》中屈原的主导思想仍然儒家思想。但王氏称屈原为“文儒”,而屈原本身又是一位思想复杂的诗人,其说仍然片面。又次,针对《楚辞释》“有断无证”的阐释特色的成因。本文从王闿运深好纵横之学的志趣追求、通经致用的公羊经学思想、《楚辞章句》对《楚辞释》“引经注骚”“比物连类”的释骚学理的影响等角度,论证王氏《楚辞释》中联齐抗秦、兴楚返王的阐释主旨及穿凿附会的阐释风格与王氏对于清末的外交政策、慈禧专权均有明显影射关系,这是《楚辞释》多刻意求新之说的重要原因。最后,《楚辞释》的成就不容抹杀,王闿运深求微言大义的注骚学理、求新出奇的论断对廖平及当代一批楚辞学者均有深远影响。《楚辞释》客观上推动了楚辞学研究的求新求变。

范丹凝[3](2021)在《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吴汝纶是晚清着名学者、古文家和教育家。然而迄今为止学界对于这位“桐城派最后宗师”尚未有过系统的讨论,也未曾出现以吴汝纶作为研究对象专着。古文是吴汝纶不朽的功业,也是他一生学行的基础,所以研究吴汝纶的思想和创作,须从其文学活动入手,深入研摩文本,了解其继往开新古文理论和创作,才能全面把握吴汝纶生平学行大旨及其他方面的思想。本文以吴汝纶的古文理论和古文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再次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吴汝纶以古文说经、以古文设教方面的内容。介于目前尚无对于吴汝纶生平经历的系统的梳理,故而本文第一章用了较长的篇幅考论吴汝纶的一生行迹,尤其是他早年幕府经历和为官经历。通过考察他的人生经历,分析他的性格特点、价值祈向和学术追求,为进一步阐述其学术思想和古文理论、创作观念奠定基础。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着重吴汝纶的古文理论和创作。其中第二章为全文重点,探明吴汝纶古文思想的两个核心主张:道因文存和以文求道。这两个观念也是吴汝纶一切古文思想的起点,也是勾通他对于桐城古文之学理念和经世致用价值观的核心思想。结合目前文本资料来看,吴汝纶关于古文创作的理论大多来自桐城派经典文论,故而本文第三章主要论述吴汝纶古文创作中承袭自桐城派的一面。包括他对于姚鼐“古文之学”的理解、对桐城派创作方法和与之相应的古文风格的继承。吴汝纶着籍桐城,又从学曾国藩,既是桐城的后学晚生,又是“湘乡派”的中坚力量,他的古文理论自桐城派中来,在创作中又融合了湘乡派之气派。故而其创作理论和行文之习尚未背离桐城法度,但文章主题与审美取向却又与之异趣。故而文章第四章重点结合吴汝纶代表性的古文作品,分析他在古文创作主题、形式、审美趋向方面的具体观念,力图较全面地展示吴汝纶在古文内容选择和风格取向上偏于湘乡派的一面。第五章涉及了吴汝纶“以文求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经学研究。这是一个很少被注意到的问题。事实上,桐城派大部分作家都有经学研究的经验,但并无独树一帜的经学研究方法。吴汝纶继承了姚鼐以来经学研究的成果,并将其落实在《尚书故》《易说》的写作方面。而究其“因文求意”的说经方法,亦与其“以文求道”的古文理论有关。第六章专门讨论吴汝纶“以文设教”的理论。吴汝纶关于以古文养育人才以及在清末新政中“以文设教”的一系列观点。这部分观念也是他“以文求道”古文观念的延续。在莲池书院时,他教导弟子学习古文是以“通达世变”为目的的;而经历了日本考察之后,他对于古文设教抱以传承国民精神的希望。事实上,吴汝纶当时提出的关于新式课堂中学设置的观点,成为后世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主题纲领。同时,从桐城古文存亡的角度,吴汝纶在新式教育中“以文设教”观念最终动摇了古文这一经典文体存在的基础,间接加速了桐城古文走向衰亡。无论从古文理论或是创作上看,吴汝纶的古文思想与其持守的经世致用精神密不可分。在他积极探求以文弼世的道路上,除了赋予古文实用性的功能以外,也强化了以古文讲求经世之务的作用。吴汝纶希望加强文法的作用以发挥古文在描述新时期新事物时的重要作用,同时彰显古文之体作为“中学精髓”在文学艺术层面的优越性。在他的努力之下,古文艺术性和实用性皆得以发挥作用,既具备古典文言散文的形式,又在清末相当一段时间充当了新学思想的载体。后世新文学的倡导者尽管强烈批判桐城派,却也承认正是由于吴汝纶等人对于古文的改造使得桐城古文在晚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新思想和新文学的领路人。

刘淑珍[4](2021)在《白居易对《史记》的接受研究》文中提出白居易是唐代文坛极具代表性的一位文人,其诗文创作数量在唐代首屈一指,且题材广泛、思想深刻、风格鲜明,历来为后世所称赏。白居易在文学创作过程中,频频引经据典,其中对《史记》的引用最为明显。基于此,本文以白居易对《史记》的接受为切入点,对接受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与剖析。考察白居易对《史记》的接受,将有助于加深对白居易诗文的解读,进一步揭示他史笔、史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原因。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白居易接受《史记》的背景研究。《史记》之所以在唐代广泛传播,与统治者的重视、史学家的青睐以及应试者的追捧密不可分。社会环境、家庭氛围以及个人趣尚,是白居易接受《史记》的主、客观原因。第二章为白居易对《史记》征引情况的具体分析。白居易对司马迁其人其事的征引,相关诗文共计13篇;白居易诗文对《史记》的直接征引,共计307篇,占其创作总量的10.17%。白居易征引《史记》的方式主要有语典和事典两种,其中语典是指白居易诗文中字、词、句等对《史记》的引用,事典则以人物典故的征引为主。第三章为白居易对《史记》史笔的接受。白居易诗文的直笔实录与连类美刺皆是对《史记》的接受,正是受《史记》这种史笔的影响,形成了白居易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此外,白居易借助连类美刺的艺术风格,实现自己政治讽谏的目的。白居易多次将讽刺的矛头指向统治者、朝中权贵,可见他力求借助诗文媒介实现稽政之决心。第四章为白居易对《史记》史观及价值观的接受。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观,二是隐逸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蕴含的天人关系与出仕入仕问题的考量,对白居易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白居易继承了司马迁反对方术、诘难天命的天人观,以及趋舍有时、功成身退的隐逸观。后者对白居易立身行事提供了指导性作用,尤其是因忠被贬之后,作者常以此自我宽慰。从白居易的史观中,可以窥见其人生智慧与处世态度。

许子潇[5](2021)在《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陈梦家(1911.4-1966.9),现代着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在古文字学的诸多分支学科中,陈梦家留下了一批极具分量的学术着作,尤以甲骨学领域的《殷虚卜辞综述》最为系统全面。该书闳中肆外,在总结前人意见的基础上创立己说,全面消化了当时所见的甲骨材料,基本构建起了甲骨学学科框架,代表了陈梦家甲骨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和最终成果。本研究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参照陈梦家的其他甲骨学、历史考古学论着,从甲骨学的若干重点问题出发,梳理陈梦家学术观点的改易。参照《殷虚卜辞综述》之前、之后以及同时期的甲骨学着作,从学术史的角度讨论陈梦家观点的来源、成就、不足和影响。结合陈梦家亲友们的信札、日记、回忆录等史料,复原陈梦家所处的学术环境和甲骨治学历程。本文主体共六个部分,分为上下两编:一、绪论。界定本文的研究范围;介绍陈梦家甲骨学的研究现状和本次研究的意义-、立场、方法、局限与不足。二、学术生涯研究。探讨陈梦家从诗人转变为学者的原因;解释陈梦家甲骨治学历程中几次研究方向和旨趣的转换;钩沉相关史料,复原作为甲骨学者的陈梦家。三、专题研究。本部分包括正文的第二章至第七章。选择文字考释、断代、祭祀、宗教、地理、职官、世系、继统法、名谓、集合示名等在甲骨学和商代史上较为有代表性的问题,考察陈梦家在这些问题上观点的改易、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结合相关甲骨学论着和不同学科理论,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对陈梦家意见进行全面探讨。四、余论。以论着目和通论性着作为主要材料,梳理甲骨学的学科发展脉络,分析《殷虚卜辞综述》对甲骨学框架的搭建;对陈梦家甲骨学研究和《殷虚卜辞综述》的学术价值做出总结评价。五、附录。在论文撰写时,对《殷虚卜辞综述》论及的若干问题有所思考,择与“甲骨文内容分类”、“二人共贞”、“征人方排谱”问题相关的三篇文章作为附录。以上为论文上编。六、《殷虚卜辞综述》引用甲骨材料研究。从骨片、辞条和文字三个层面对《殷虚卜辞综述》所见引用甲骨材料的各种问题进行分类;制作《殷虚卜辞综述》引甲骨材料整理表,对陈梦家引用的甲骨进行分类、替换《甲骨文合集》号码,全面清理材料引用所见的问题。以上为论文下编。

冯译萱[6](2021)在《阿城论》文中研究说明谈及“寻根”,阿城似乎成为一枚标志符号,而这一成就的高峰,却一叶障目般消弭了其多元的意义。众所周知,阿城的相关研究几乎是伴随着《棋王》的横空出世而渐入高潮,一直延续至今。然而,除杨肖着有一本《阿城论》的专着外,大部分均为评论文章、硕士论文,至今未有以阿城为对象的博士研究论文。通过对此前的研究文论进行梳理,可以明显发觉,学者们对阿城的创作研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存有许多空白和不足。例如,研究资料的局限性:多集中于早期的小说,而忽视了后期影视剧本、艺术对谈、学术着作等,如古代造型学研究《洛书河图》《昙曜五窟》。还有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阿城发表于期刊杂志的零散文字的考察,如本人认为对其创作研究极为重要的一篇影视评论《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研究文献的局限性导致了对创作者观念的部分误读,为此,本文也将担当起对阿城进一步完整而立体化研究的使命。本文以阿城至今发表的文本作品、访谈演讲为基础,补充以阿城于八十年代初发表的部分零散文字,对以往研究打捞梳理,在其经历、思想、文字间,勾连环环相扣的趋同内涵,构造出作家本身创造性、传承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特质。通过阿城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间的互渗交融,观照其文本丰富的艺术素养,并通过对其文论思想的考察,说明他对传统的执着,根源意图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守卫,是对文化得以自由发展的空间的开拓,为了尽可能对阿城做出较为完整、全面的系统性研究。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了四大章节。第一章意在探究阿城的文化观念,对其创作做纵向的历史梳理。通过梳理阿城的人生轨迹和经历,从家庭背景、到成长中汲取的知识结构、从知青经验到美国生活,展现阿城文化思想的形成,理解他始终以文化为母题的创作。同时通过辨析阿城与“寻根文学”的纠葛,说明阿城创作的心理机制:他所主张的文化“寻根”,在历史语境中实则是变革现实的理想,带有守卫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其他寻根作家予以对比,更可挖掘他内在文化精神的“底气”。从阿城映照现实的文化观,我们可有理由引申至否定《棋王》是一部道家文化之作;思考其创作观,更可明确小说中长久以来被忽视的“自然主义”创作特质。第二章主要阐明其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之艺术方式间的勾连转化,遵循着不同艺术的某些共同规律,阿城在小说中将美术的感知、笔法、审美蕴化为语言的表现工具;通过四字组合、标点符号、休止等手法构建强烈的节奏,通过重复、叠音、对仗的手法显现诗歌般的旋律;并将电影的蒙太奇叙事方式、镜头语言、声画合一的手法融会贯通到文字的书写,使其文字练就出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质。第三章内容,主要对阿城小说的艺术特征做以提纲挈领的分析,从新笔记文体、“古”化的语言风格、诗意的叙事表现予以深入研究,在重顾传统文学范式的同时,说明其创作是对深化“中国特色”文学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有益尝试。第四章则对阿城迄今为止的文论话语深入分析,探讨其始终秉持的“自由观”——是制约的自由与同情的自由,即孔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与“仁者”的自由。同时理解阿城对“巫”文化的热忱,乃至成为他对艺术、文学、乃至传统文化谱系认知理论的一脉重要来源。试图说明阿城对多样性文化的“自觉内化”:对传统的追根溯源,对知识结构的差异强调,甚至对渐近失落的原儒文化、萨满文化的打捞,无一不证明着对渐近消逝的文化的寻回,贯穿其思想的内在理路。

汤莹[7](2020)在《破坏与建设 ——顾颉刚古史学的双重面相》文中认为近代以来,中国古史学发生了一次结构性转型。这次结构性转型是从打破传统传统古史学的主体结构开始的,此后则逐渐由破坏转向重建。而在这一结构性转型的历程中,顾颉刚主要致力于古史传说的探索、古书真伪的考辨以及古代民族与古代疆域的探讨,不仅率先打破了传统古史学的主体结构,还在此基础上初步重建了近代古史学体系。但长期以来,学术界一般认为顾颉刚的古史学偏重于破坏,而建设不足;而且对其是如何破坏的,所知不详。正是有本于这一认识,本文首先从古史传说研究、古书考辨、古代民族研究以及古代疆域研究等四个方面建构了一个“四位一体”的顾颉刚古史学体系,然后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史研究方法,对其古史学的这一双重面相进行了实证性的专题分析与考察,进而以这一具体而微的研究对象,窥视中国古史学向近代转型的复杂面相。古史传说研究是顾颉刚古史学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古史层累说”是其最主要的古史研究成果。探本追源,顾颉刚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一革命性学说,不仅在于继承了欧阳修、刘恕、崔述、梁玉绳等本土学者的“疑古”研究成果,还在于其汲取了沙畹、夏德等域外汉学家的“疑古”资源。因此,这一集“疑古”之大成的学说问世之后,便彻底颠覆了“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传统上古史系统。不过,这里必须强调的是,顾颉刚在打破这一传统上古史体系之后,并未停滞不前,而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逐渐转向真实上古史的重建。尤其到了抗战全面爆发之后的1938年,顾颉刚讲学云南大学,在之前讲义的基础上编纂了一部《中国上古史讲义》。而该书则以民俗学的眼光,运用“以周秦归周秦”的科学方法,初步重建了真实的中国上古史。此外,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顾颉刚在重建真实上古史之时,并非如部分学者认为的,其已经放弃之前的“疑古”立场,而是依旧不承认“夏王朝的存在”,而且还继续以“古史层累说”对传统上古史进行了考察。由此而言,在中国古史研究上,顾颉刚不仅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上古史体系,还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真实的上古史体系。古书考辨是顾颉刚从事古史研究的基础,也是其古史学体系的另一核心组成部分。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顾颉刚正是因认识到《尧典》晚出以及该文中的古史事实与《诗经》中的古史观念相冲突,才初步建构了“古史层累说”。此后,为了进一步弄清楚古史真相,其继续对《尧典》的成文年代进行考辨,进而提出了“今本《尧典》成于汉武帝时”之说。而顾颉刚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一“疑古”学说,不仅在于其受到了晁说之、王柏、康有为、梁启超、胡适、钱玄同等人关于《尧典》看法的启发,更在于其以“史料审定之法”对《尧典》进行了详细的考辨。当然,直到当下,此说尚不能盖棺定论,甚至存在较大的争议,但此法无疑为后之学者继续考辨具体的《尧典》乃至其他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开了无数法门。问题尚不止如此。顾颉刚在考辨“伪书”之后,并非如一般人认为的,主张将之弃而不用,甚至将之销毁,而是建设性地提出了“伪书移置说”,即将“伪书”置于“作伪的时代”,使之成为了解“作伪的时代”的“真书”,从而实现了“伪书”价值的重新估定。而顾颉刚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一建设性的学说,除了自觉接受了欧阳修、胡应麟、梁启超、杨鸿烈、钱玄同等人的“移置”观点外,更在于其具备了“历史的眼光”和“平等的眼光”。因此,此说提出之后,深化了人们对“伪书”的认识,进而推动了古书考辨工作的发展。此外,有必要澄清的是,顾颉刚在对“伪书”进行重新估定之时,虽然将一些“伪书”“移前”,将其认定为先秦旧书,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放弃了此前的“疑古”立场。准此而言,在中国古书考辨领域,顾颉刚不仅完全突破了传统考辨的范畴,还进一步开创了近代考辨的新范式。在顾颉刚古史学体系中,与古史研究密不可分的还有古代民族研究。早在顾颉刚在建构“古史层累说”不久之后,其为了完善这一学说,又提出了推翻“非信史”的四个标准,其中第一个标准即是要“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这一标准又可以称之为“中华民族不出于一元论”。当然,最迟自北宋起,欧阳修、洪迈、崔述、刘师培、梁启超、李泰棻等人即相继对传统的“中华民族出于一元论”进行了破坏,但问题在于,这些学者的“疑古”并不彻底,故这一传统之论始终安然无恙。直到顾颉刚以“古史层累说”对这一传统之论及其由来进行了环环相扣的深入分析与考察,才彻底推翻了这一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出于一元论”,并为后之学者建立“民族多源论”提供了基础性条件。不过,打破传统的“民族出于一元论”仅是顾颉刚从事古代民族研究的起点,此后其逐渐由破坏转向建设。尤其到了抗战全面爆发之后的1939年,“出于时代的压迫和环境的引导”,顾颉刚建设性地提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而其之所以能够建立这一学说,不仅在于其自觉地从梁启超、孙中山等本土学人的论述中汲取了相应的学术资源,还在于其借用了当时西方的最新民族理论。因此,这一理论提出之后,有效地扞卫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性,从而增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情绪”。此外,这里还有必要指出的是,顾颉刚在建设“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前后,并非如部分学者认为的,其已经放弃了“民族并非是一元”的“疑古”立场,而是坚持认为“商和周决不是一个民族”,然后以此为前提建设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理论。由此而论,在中国古代民族研究上,顾颉刚不仅推翻了传统民族理论,还以此为前提初步建设了近代民族理论。除古代民族研究外,在顾颉刚古史学体系中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古代疆域研究。早在顾颉刚为了论证“古史层累说”,不仅提出了“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还提出了“打破地域向来一元的观念”。这一标准又可称为“中国地域非向来一统论”。当然,最迟自南宋以来,洪迈、梁启超、王国维、胡适等人即相继对传统的“中国地域向来一统论”提出了尖锐的质疑,但由于这些学者的质疑并不彻底,故这一传统之论依旧安然如故。直到顾颉刚以“古史层累说”对这一传统之论及其由来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细致考察与分析,才彻底地推翻了这一根深蒂固的“中国地域向来一统论”,并为后之学者建立“古史地域扩张论”提供了基础性条件。问题尚不止如此。顾颉刚此后继续致力于古代疆域研究,并逐渐由积极的破坏转向正面的建设。尤其到了抗战全面爆发之后的1938年,因受这场民族危机的影响,顾颉刚与史念海共同撰写了《中国疆域沿革史》。该书以科学的考证方法对“历代疆域盈亏”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检讨”,从而扞卫了中国大一统疆域的合法性,有效地增强了国人守土有责的疆域意识。此外,这里有必要澄清的是,抗战时期的顾颉刚,并非如部分学者推论的,其已经放弃了“疆域不应是一元”的“疑古”观点,而是依旧认为“中国地域非向来一统”,而是由扩张而来,然后以此为前提如实地建设了中国疆域的变迁情况。准此而言,在中国古代疆域研究上,顾颉刚不仅彻底破坏了传统疆域观念,还以此为基础初步建立了近代疆域观念,甚至还建立中国疆域史研究范式。综上所述,在中国古史学的近代转型历程中,顾颉刚无疑扮演了一个中心枢纽的角色,起到了“破坏”与“建设”的双重作用。进而言之,在中国古史学上,顾颉刚不仅是传统古史学的主要终结者,还是近代古史学的初步建立者。

王碧伦[8](2020)在《钱泰吉年谱》文中认为钱泰吉(1791—1863),字辅宜,号警石,又号深庐,浙江嘉兴甘泉乡人。青年时屡困场屋,援例为校官,选为海宁州学训导。官海宁近三十年,晚年辞官后乡人留讲安澜书院数年。尤好校勘,校《史记》、两《汉书》近三十年。精校者目为《曝书杂记》三卷百五十余条,自道所得,成一家之言。着有《甘泉乡人稿》二十四卷余稿二卷等。所纂《海昌备志》,人称佳志。学界对于钱泰吉生平经历和交游情况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钱泰吉之子钱应溥所编《钱泰吉年谱》为研究钱泰吉生平的重要史料,但空白之处尚多。本年谱在钱应溥所作《钱泰吉年谱》的基础之上,致力于钱泰吉一生经历的再现,对钱泰吉的仕宦经历、交游唱和、文学与学术活动加以梳理考证,为钱泰吉专人以及相关人物和资料的研究奠定基础。本谱为反映钱泰吉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将其人生分为四部分,再现钱泰吉早年辗转求学与屡困场屋(1791—1826)、为官海宁(1827—1844)、纂辑州志(1845—1852)以及晚年主讲书院与流亡江西(1853—1863),并将其交游经历贯穿其中。第一部分叙述钱泰吉青少年时期的学习生活和科考经历;第二部分着重展现钱泰吉为官海宁的仕宦经历以及与海宁地区文人学者的交游;第三部分重点围绕钱泰吉主持编纂《海昌备志》的历程展开叙述;第四部分为钱泰吉晚年主讲安澜书院与太平天国背景下辗转流亡的过程。本谱以年份为纬,以人、事为经,试图在清代中晚期的历史进程中,把握和还原钱泰吉的真实人生。

郭太玲[9](2020)在《《桐城吴先生点勘史记读本》研究》文中认为《桐城吴先生点勘史记读本》是清末桐城派大家吴汝纶的评点着作,着重在揭示《史记》的文法,渗透着吴汝纶宏通的学识和务实的治学态度。而且,本书以其对桐城理论的融汇和突破成为《史记》评点中不可多得的着作。本文从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探讨《点勘史记》成书。首先,从明清评点风气、桐城派评点传统和吴汝纶学识及吴氏家学三个方面考察《点勘史记》的成书背景。这一节的设置,有利于后面分析《点勘史记》的评点及其特色。接着考察《点勘史记》的版本和着述体例。第二章分析《点勘史记》的章法和笔法评点,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点勘史记》多从文章学角度评论《史记》,章法和笔法上各有侧重,章法重在对《史记》整体布局构架的揭示,而笔法则关注《史记》的微观层面。第一节先分析宏观之章法,整体构架由面到点地进行分析。第二节论析笔法,围绕衬托、旁枝、反讽、顺逆四种笔法,分析吴汝纶在评点《史记》笔法中的偏重。第三章考察《点勘史记》的评点特色。从评点语言、评点态度、评点内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语言不事雕琢,多用熟语,绝少修辞;评点态度审慎;评点内容务实不空疏。第四章论述《点勘史记》的地位,将其放在桐城《史记》评点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把握《点勘史记》作为清末最后一部《史记》评点大作的定位,揭示《点勘史记》对桐城评点理论的融汇和突破,由此分析《史记》评点学发展到清末,吴汝纶《点勘史记》这一大着作出现的意义。在前四章的基础上,结论部分总结《点勘史记》的贡献和不足。

彭国怡[10](2020)在《清代越南使臣咏广西梧州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梧州,自秦汉起便是广西的历史、文化、经济、交通重镇。在清代,是连接湖南、广东的水路要塞。清代越南使臣的燕行,由中越边境的镇南关(今广西凭祥市友谊关)进入广西,先走陆路,继而换乘水路至湖南或广东,一路北上,到北京完成任务后原路返乡。在往返中,越南使臣们留下了关于广西梧州的诗笔文迹。仅《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中,就囊括了35位清代越南使臣咏梧州的218首汉文诗,在其所咏的广西诗中数量、质量均为可观。使臣咏梧州诗的内容丰富多彩,他们既吟咏梧州的风物、生活、古迹,也有同僚间的酬赠唱和,以及他们与清代官员、文人之间的酬赠唱和,展现了越南使臣视角下的清代梧州风光及社会生活图景。他们的诗歌中最为关注的,是对中国的“九嶷”之地进行了多位使臣的考证,以及咏怀东汉末三国初的苍梧人士燮。在使臣们所咏梧州诗里,一般都附有诗序,是他们回国汇报出使情况的需要,也体现出受到清诗坛学术史考证影响的诗史意识;他们还善用汉文典故,在笔下诗文巧妙嵌合;此外,他们也模仿汉诗写作的形式、主题,融情于景,展现了汉文化的积淀。所以清代越南使臣咏梧州诗的形成原因,与儒学汉籍南传对越南文人的影响、唐诗对越南汉诗的影响、两国持续的“诗赋外交”都有关。而越南使臣们咏梧州诗的价值,一是广西梧州地方史料的新印证;二是越南古代汉诗微观研究的补充;还可借此管窥清代中越宗藩关系的往来风貌;同时也是中国舜文化向海外传播,在越南甚至东亚文化圈的融合发展。

二、我的史记——日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的史记——日记(论文提纲范文)

(1)秘本与桐城派古文秘传(论文提纲范文)

一 古文秘传与“桐城家法”
二 秘本典范的迁移
三 秘本流传的个案:《归评史记》
四 圈点、过录与秘本生成
结 语

(2)王闿运《楚辞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楚辞释》的成书时间及其主要版本体例
    一、《楚辞释》的成书时间
    二、《楚辞释》的主要版本及体例
第二章 王闿运对《高唐赋》的选释与解读
    一、王闿运选释《高唐赋》的原因
    二、王闿运对《高唐赋》的特殊解读
第三章 《楚辞释》对《天问补注》的收入
    一、《天问补注》结构主旨的新论
    二、《天问补注》的附会讽谏
    三、王氏收入《天问补注》的原因与意义
第四章 《楚辞释》中屈原为“纵横家式的人物”的讨论
    一、《楚辞释》中屈原“兴楚反王”说引发的争论
    二、王氏对于屈原思想的诠释
第五章 《楚辞释》阐释特色的形成及其影响
    一、《楚辞释》阐释特色的形成
    二、《楚辞释》的影响与后世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吴汝纶的生平
    第一节 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培养与古文教育背景
    第二节 曾氏幕府中的历练与文缘
    第三节 从“三十专城”到“志在吏隐”
    第四节 莲池十年与扶桑四月
第二章 吴汝纶对桐城派古文理论的认识与发明
    第一节 吴汝纶对姚鼐“古文之学”的理解
    第二节 文道观念的重塑
    第三节 重视文法与桐城文论的新变
第三章 吴汝纶对桐城古文创作理论的实践
    第一节 学为文用:吴汝纶的古文学习方法
    第二节 以气行辞:“因声求气”说在古文创作中的运用
    第三节 高邈古雅:吴汝纶承于桐城的古文风格
第四章 吴汝纶古文创作的湘乡派特征
    第一节 能济时变的“有为之作”
    第二节 文气“厚集”与“行气之法”
    第三节 雄奇谲宕与坚直劲健
第五章 “因文求意”与吴汝纶的古文说经方法
    第一节 “因文求意”的由来、运用及特征
    第二节 《易说》“因文求意”的实际应用
    第三节 《尚书故》中的综合性说经实践
第六章 古文之学在晚清教育改革中的改良
    第一节 莲池书院时期的“以文设教”
    第二节 “以文设教”在晚清教育改革中的提出与运用
    第三节 “以文设教”与“国民精神”的养成
    第四节 贺涛对“以文设教”观念的继承与保定文学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白居易对《史记》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白居易接受《史记》的背景
    第一节 唐代《史记》传播与接受的环境与条件
        一、统治者的重视
        二、史学家的青睐
        三、应试者的追捧
    第二节 白居易接受《史记》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
        二、家庭氛围
        三、个人趣尚
第二章 白居易对《史记》的征引
    第一节 白居易征引《史记》的统计
        一、白居易对司马迁其人其事的征引
        二、白居易诗文对《史记》的征引
    第二节 白居易诗文对《史记》接受的具体表现方式
        一、语典
        二、事典
第三章 白居易对《史记》之史笔的接受
    第一节 直笔实录
        一、《史记》之直笔实录
        二、白居易之直笔实录
    第二节 连类美刺
        一、《史记》之连类美刺
        二、白居易之连类美刺
第四章 白居易对《史记》之史观及价值观的接受
    第一节 天人观
        一、反对方术
        二、诘难天命
    第二节 隐逸观
        一、趋舍有时
        二、功成身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白居易诗歌引用《史记》统计
    白居易散文引用《史记》统计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节 陈氏甲骨学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局限与不足
第一章 作为甲骨学者的陈梦家 ——生平概要及甲骨治学始末
    第一节 从诗人到学者(1928-1936)
    第二节 从宗教、神话、礼俗到古文字、实物、古史(1932-1937)
    第三节 从材料的收集整理到《综述》(1937-1956)
    小结
第二章 陈梦家的甲骨文字考释
    第一节 确释例
    第二节 误释例
    第三节 备考例
    第四节 陈氏甲骨文字考释的特点
第三章 陈梦家的甲骨断代学
    第一节 陈梦家甲骨断代学研究始末
    第二节 有关《甲骨断代学》四篇与《殷虚卜辞综述》差异的考察
    第三节 陈氏甲骨断代研究的基础
    第四节 陈氏甲骨断代的成就
    第五节 陈氏断代的不足与遗憾
    小结
第四章 陈梦家与甲骨文中的祭祀和商代宗教
    第一节 本部分讨论的逻辑与范围
    第二节 陈氏早期的祭名研究
    第三节 《综述》中的周祭研究
    第四节 陈梦家的商代宗教神灵研究及商代宗教观
    第五节 商代晚期的宗庙制度
第五章 陈梦家的商代地理研究
    第一节 陈氏早年商代地理研究述评
    第二节 《禹贡》与陈氏的家国情怀
    第三节 方法与问题——陈氏所见的卜辞地理研究史
    第四节 “方国地理”——陈氏的总结与推进
    第五节 “政治区域”——陈氏的突破与贡献
第六章 陈梦家的卜辞职官研究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陈氏的研究范围
    第二节 《综述》之前的卜辞职官研究
    第三节 《综述》第十五章中提到的商代职官
    第四节 《综述》中的职官分类
    小结
第七章 陈梦家的卜辞名谓世系集合庙主研究
    第一节 商代先公诸王名谓、世系研究
    第二节 商代王位的继承法则
    第三节 商王名谓所见的商代日名制度
    第四节 集合示名
    第五节 本部分的反思与小结
第八章 余论及结语
    第一节 甲骨学与甲骨学科
    第二节 构建甲骨学的框架
    第三节 结语
附录一:甲骨分类史小考
附录二:《综述》“并卜卜人”概念补证
附录三:谈《综述》征人方排谱中误收的两版甲骨
主要参考文献(上编)
《殷虚卜辞综述》所见甲骨材料引用问题
    第一节 骨片问题
    第二节 辞条问题
    第三节 释字问题
    第四节 余论
《殷虚卜辞综述》引用甲骨材料整理表
    凡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6)阿城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阿城的文化观念探究
    第一节 父与子、经验与记忆——阿城文化思想形成
        1.1.1 家庭的隐性濡染
        1.1.2 知识结构与文化选择
        1.1.3 知青记忆与文化反思
        1.1.4 旅美生活与文化回望
    第二节 从蔚然成风的“寻根文学”到径自的文化寻根之路
        1.2.1 文学史回望:缘起寻根
        1.2.2 争鸣与辨析
        1.2.3 变革现实的“寻根”理想——以《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为例
    第三节 文化与创作:现实价值、历史接续、自然主义
        1.3.1 映照现实的文化价值观
        1.3.2 历史断裂下的文化接续
        1.3.3 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
第二章 美术、音乐、电影与小说的多元融合
    第一节 小说的美术性
        2.1.1 散落的美术形迹
        2.1.2 线性生长与骨法
        2.1.3 无画处成妙境
        2.1.4 光影间的画面语言
    第二节 小说的音乐性
        2.2.1 生活的音符
        2.2.2 结构的旋律性
        2.2.3 可读的节奏
        2.2.4 对位法曲式
    第三节 小说的电影性
        2.3.1 电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2.3.2 从“电影人”到“电影观”
        2.3.3 电影化叙事
        2.3.4 景别:小说的镜头语言
        2.3.5 声画合一
        2.3.6 从《芙蓉镇》到《刺客聂隐娘》:阿城电影剧本创作
第三章 阿城创作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化传统为现代——新笔记文体
        3.1.1 另一种文化复归意识
        3.1.2 《遍地风流》的笔记特征
        3.1.3 样本集纳的功能意义
    第二节 “古”化语言
        3.2.1 字词的复位性
        3.2.2 半文言风貌
        3.2.3 民与俗的活泼生命
    第三节 意象、氛围、生命
        3.3.1 阿城的诗性观
        3.3.2 表于意象,融于氛围
        3.3.3 文字是感觉的诗意流露
        3.3.4 伦理生活的诗意情怀
第四章 阿城文论话语建构
    第一节 自由境界的学思
        4.1.1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价值认同与精神共鸣
        4.1.2 限度、维度、超越
        4.1.3 “同情”是自由的根基
    第二节 巫文化视角
        4.2.1 艺术起源论
        4.2.2 中国造型的幻象源头
        4.2.3 “巫”与文化基因
    第三节 多样性景观
        4.3.1 世俗关怀到人文视角
        4.3.2 映照中西的文化之思
        4.3.3 认识论的思辨色彩
结语
附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7)破坏与建设 ——顾颉刚古史学的双重面相(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三、本文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由疑而建: 顾颉刚的古史传说探索
    第一节 集疑古之大成:“古史层累说”的建立及其影响
        一、“辨伪事”与“古史层累说”的形成
        二、本土学者的“疑古”论与“古史层累说”的建立
        三、西方汉学家的“疑古”论与“古史层累说”的建立
        四、“古史层累说”与传统上古史系统的颠覆
    第二节 走向重建之路: 《中国上古史讲义》的编纂与意义
        一、由破坏而建设:《中国上古史讲义》的编纂过程
        二、“以周秦归周秦”: 《中国上古史讲义》的基本特征
        三、《中国上古史讲义》与真实上古史的重建
    小结 在疑古中重建: 真实上古史建设的新路向
第二章 辨伪求真: 顾颉刚的古书真伪考辨
    第一节 辨去其伪: 古书年代考辨及其影响
        一、“今本《尧典》成于汉武帝时”之说的形成
        二、“今本《尧典》成于汉武帝时”之说的学术渊源
        三、“今本《尧典》成于汉武帝时”之说的建立
        四、“今本《尧典》成于汉武帝时”之说的影响与意义
    第二节 化伪为真: “伪书移置说”的建立与意义
        一、回应批评: “伪书移置说”的提出缘起
        二、本土学者的“伪书”估定与“伪书移置说”的形成
        三、历史的眼光、平等的眼光与“伪书移置说”的建立
        四、“伪书移置说”与“伪书”价值的再估定
    小结 在辨伪中求真: “伪书”移前特例的处理旨趣
第三章 正源清流: 顾颉刚的古代民族探讨
    第一节 打破一元: “中华民族不出于一元论”及其影响
        一、“中华民族不出于一元论”的提出
        二、“中华民族不出于一元论”的学术渊源
        三、“古史层累说”视域下的“中华民族不出于一元论”
        四、“中华民族不出于一元论”的学术影响
    第二节 重塑中华: “中华民族是一个”理论的建立及其意义
        一、从破坏到建设: “中华民族是一个”理论的形成
        二、本土学者的民族论述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建立
        三、西方民族理论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建立
        四、学用兼顾: “中华民族是一个”理论的双重意义
    小结 在打破中重塑: 中华民族一统性的论证方式
第四章 由分到合: 顾颉刚的古代疆域考察
    第一节 四海不一: “中国地域非向来一统论”及其影响
        一、“中国地域非向来一统论”的提出
        二、“中国地域非向来一统论”的学术渊源
        三、“古史层累说”视域下的“中国地域非向来一统论”
        四、“中国地域非向来一统论”的学术影响
    第二节 重构禹域: 《中国疆域沿革史》的撰写与影响
        一、《中国疆域沿革史》的撰写过程
        二、《中国疆域沿革史》的基本特征
        三、《中国疆域沿革史》的学术影响
    小结 在破坏中重构: 大一统疆域合法性的论证方式
结语
附录: 重排中国历史: 顾颉刚《本国史》的编纂与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钱泰吉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二
    三
    四
凡例
谱前
    一、传略
    二、家传
    三、世系表
正谱
    卷一 乾隆五十六年至道光六年
    卷二 道光七年至道光二十四年
    卷三 道光二十五年至咸丰二年
    卷四 咸丰三年至同治二年
谱余
附录
    一、述赞
    二、海宁州训导钱君墓表
    三、清史稿·文苑传三·钱泰吉传
    四、清史列传·文苑传四·钱泰吉传
    五、甘泉乡人稿序
    六、藏书纪事诗·钱泰吉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桐城吴先生点勘史记读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与研究意义
    二、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一) 《史记》评点研究现状
        (二) 桐城派《史记》评点研究现状
        (三) 吴汝纶文学研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点勘史记》成书
    第一节 成书背景
        一、明清《史记》评点风气
        二、桐城评点《史记》传统
        三、吴汝纶学识与吴氏家学
    第二节 版本及着述体例
        一、版本信息及馆藏
        二、批注形式
第二章 《点勘史记》的章法与笔法
    第一节 宏观之章法
        一、面的铺张
        二、块的划分
        三、线的串联
        四、点的解剖
    第二节 微观之笔法
        一、衬托笔法
        二、闲笔笔法
        三、反讽笔法
        四、顺逆笔法
第三章 《点勘史记》评点特色
    第一节 评点语言:不事雕琢
        一、常用熟字
        二、绝少修辞
    第二节 评点态度:审慎
        一、对“慎”的强调
        二、采取集评的形式
        三、区分史实与史书
    第三节 评点内容:务实不空疏
        一、揭示文法,有助于文章
        二、推论有据,不流于空疏
        三、展现规律,倡经世致用
第四章 《点勘史记》文学理论意义
    第一节 融汇桐城文学理论
        一、承续桐城派“义法”
        二、承续刘大櫆“神气”
    第二节 突破桐城文学理论
        一、“相映”重主旨
        二、“神气”依内容
结论
附录一: 《桐城吴先生点勘史记读本》序跋整理汇编
附录二: 《桐城吴先生点勘史记读本》章法评点整理汇编
附录三: 《桐城吴先生点勘史记读本》笔法评点整理汇编
附录四: 《桐城吴先生点勘史记读本》眉批汇编
附录五: 《桐城吴先生点勘史记读本》尾批整理汇编
附录六: 《桐城吴先生遗像》
参考文献
致谢

(10)清代越南使臣咏广西梧州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史梳理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二、主要研究目标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章 清代越南燕行使团概况
    第一节 清代越南使臣朝贡制度
    第二节 越南燕行使团及使臣身份
    第三节 越南燕行使臣的基本特征
        (一)均科举出身,使节多为进士
        (二)有文学博洽之才
        (三)熟悉外交礼节
        (四)经验丰富、家世显赫
    第四节 越南使臣咏梧州诗形成原因
        (一)儒学汉籍南传的影响
        (二)唐诗对越南汉文诗的熏染
        (三)中越两国的“诗赋外交”
第二章 清代广西梧州与越南使臣吟咏
    第一节 清代广西梧州府治
        (一)梧州府历史文化概况
        (二)清代梧州府治概念划定
        (三)越南使臣行进梧州地区的路线
    第二节 越南使臣咏梧州诗概况
第三章 清代越南使臣咏梧州诗分析
    第一节 越南使臣咏梧州诗分类
        (一)咏史怀古
        (二)苍梧风物
        (三)相互酬赠
    第二节 越南使臣咏梧州诗艺术特色
        (一)善用诗序,诗史意识
        (二)典故引用,巧妙嵌合
        (三)师法汉诗,诗句化用
第四章 越南使臣咏梧州诗的流传与价值
    第一节 广西梧州地方史料的新印证
    第二节 补充越南古代汉诗微观研究
    第三节 管窥清代中越宗藩关系风貌
    第四节 舜文化在越南及东亚的发展
结语
附录一 表2清代越南使臣咏梧州诗一览表
附录二 清代越南燕行使臣咏广西梧州诗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四、我的史记——日记(论文参考文献)

  • [1]秘本与桐城派古文秘传[J]. 尧育飞. 文学遗产, 2021(06)
  • [2]王闿运《楚辞释》研究[D]. 雷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D]. 范丹凝. 山东大学, 2021(11)
  • [4]白居易对《史记》的接受研究[D]. 刘淑珍.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5]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D]. 许子潇. 吉林大学, 2021(01)
  • [6]阿城论[D]. 冯译萱. 吉林大学, 2021(01)
  • [7]破坏与建设 ——顾颉刚古史学的双重面相[D]. 汤莹. 山东大学, 2020(09)
  • [8]钱泰吉年谱[D]. 王碧伦. 南开大学, 2020(04)
  • [9]《桐城吴先生点勘史记读本》研究[D]. 郭太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10]清代越南使臣咏广西梧州诗研究[D]. 彭国怡.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我的历史 - 日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