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码相机养生有术(论文文献综述)
林闯[1](2020)在《策略三十六计和算法三十六计》文中研究指明本着文化自信的精神,深入学习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易经》,挖掘《易经》形象思维的抽象和推理的理念,结合现代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和作者本身的专业经历,给出了计算机系统设计策略三十六计和算法三十六计的初步成果.本文提出了计算机学科的四个基本对立统一关系,即四个基本科学问题:集分定位、刚柔相摩、供需相应、串并转换.从集分定位出发,在策略三十六计中提出了架构设计十八计,它包括了时空转换和多种计算模式的计策.从刚柔相摩出发,在策略三十六计中提出了系统特性十八计,它包括了八类特性设计的计策,例如,可控性、效率性、安全性、可变性等方面的计策.供需相应和串并转换所涉及的科学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源管理和任务调度的算法三十六计中.这些算法计策中包含了计算机学科的经典和热点问题,例如,可计算性、多目标优化、云计算、软件定义系统、大数据思维和人工智能等.策略三十六计和算法三十六计可以为计算机专业人员在学习和系统研发工作中提供思维框架、策略辩证思路和需要的计策及实例,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理解事物的哲学道理.
赵慧[2](2019)在《基于Android的科普APP内容及表现形式研究》文中认为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有效的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互联网+科普”成为了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互联网+科普”起步最早的当属各类科普网站,但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以及无线网络的迅速发展,移动端的科普APP逐渐开始崭露头角。科普APP的现有研究,多属于个案研究,缺乏对科普APP整体建设情况的深入分析。而在科学普及中,内容和表现形式是最为基础且重要的两个部分。故本研究以此作为切入点,分析科普APP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两方面的建设情况,希望能够为今后科普APP的发展提供可行的建议。研究主要通过各大Android应用商店完成科普APP的收集,然后通过APP数据分析平台完成科普APP基本信息的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研究。整体来看研究可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是以全体科普APP为研究对象,通过泛读的方式,宏观勾勒出科普APP的整体建设情况,这一阶段内容研究包含内容主题、内容权威性两个维度,表现形式研究包含栏目设置、多媒体技术应用两个维度。接下来以科普中国APP作为典型案例,对其中的科普信息进行抽样,通过精读的方式,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由于本阶段的研究对象进一步聚焦到APP中的具体内容,因此研究维度也随之进行了深化和拓展,内容研究维度变为内容题材、内容权威性、内容广度和深度,表现形式研究维度变为栏目设置、多媒体技术应用、趣味性。最终得到了以下的研究结论:对科普APP的内容研究,从整体来看:(1)内容主题以健康医疗、动物植物、综合三类为主,其中健康医疗类主题的科普APP最为丰富,前沿科技、生活常识、天文航天、应急避险、自然地理等主题相对较少;(2)内容权威性较高和一般的科普APP各占两成左右,权威性较差的最多,有接近六成。从典型案例的分析来看:(1)内容题材以生活科技类最为丰富,社会热点、科技人文等题材也相对较多,科学知识、重大问题、实用科技、科学幻想等题材偏少;(2)科普中国APP内容的权威性整体较高,但转载内容仍然占据绝对优势,转载来源以科普网站、新闻资讯网站、新闻资讯报刊等三类为主,原创内容多邀请了相关领域专业人士把关审核;(3)对内容广度和深度的分析发现,科普中国APP对内容的介绍,多停留在基本事实层面,对科学理论和原理的挖掘尚不够深入。对科普APP表现形式的研究,从整体来看:(1)科普APP初始页面栏目的构图方式,主要有条形、列表式、“按钮”式、板块式四种,此外,部分科普APP为了进一步拓展有限的界面,将栏目隐藏于界面外的空间中;(2)科普APP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常规技术为主,AR、VR、AI、3D、全景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从典型案例的分析来看:(1)科普中国APP设置了活动、科普员发布动态等具有自身特色的栏目版块,但也还存在互斥性不足、栏目重复、功能类似、互动栏目功能较弱等问题;(2)科普中国APP仅应用了常规多媒体技术,其中又以文字与图片为主,视频、音频的应用相对较少;(3)科普中国APP对转载信息缺乏再次编辑,因此整体趣味性较弱,其中,标题应用了多种语言技巧,趣味性相对较强,部分原创内容采用科普漫画、科普小动画的形式,也能较好的吸引用户注意力。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对我国科普APP的开发和建设提出了以下的建议:加强科普APP建设的投入力量,进一步拓展主办方的多元性;提升科普APP的权威性,加强科普APP的原创内容;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加强多媒体技术应用;精心设计科普APP栏目框架,打造高效的导航路径;培养专业的科普人才队伍,增强科普内容的趣味性。
楚小庆[3](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刘柳[4](2018)在《精细化大麻纤维的制备及高支大麻/棉混纺纱的加工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大麻纤维作为纺织纤维中重要的原料之一,因其含有的四氢大麻酚等酚类成分会被用于毒品的制作,曾一度被列入国际控制毒品名单,大麻种植更受到了严格的控制,大麻纤维的发展落入低谷。近年来,随着低毒或无毒大麻的选育种植,作为曾经在中国和全球有过辉煌历史的大麻,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线。在绿色环保、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大麻纤维的结构性能、加工工艺以及其综合利用等已被广泛研究,奠定了产业技术发展需要的理论基础支撑。虽然对于大麻纤维的研究历年来从未停息,并且在化学组成、形态结构与纤维性能间的关系方面已经得到突破性进展,但是针对大麻纤维单纤维长度短、木质素含量高等特点,如何使得在达到纺纱要求的同时,纤维变得更加细软,以适应当今纺织业高品质产品的需求的,高效环保的精细化处理过程的研究一直是未能解决的技术难题。另外,纺纱过程中因大麻工艺纤维粗短且抱合力较差等缺点,在纺制过程中落麻产生较多且成品纱支数不高,同样限制了大麻纤维在高端纺织产品中的应用。一方面,大麻面临的问题从根本上应归因于其自身性能的不稳定。作为天然纤维的一种,大麻纤维来源于大自然,不同的生长环境、收割时间或者取材部位均会使其性能产生较大的差异;作为评价大麻纤维精细化处理结果的重要指标-木质素的含量,目前沿用的是《苎麻化学成分定量分析方法》(GB/T 5889-1986)(下简称:86版标准)中的测量方法,测定结果离散性极大,给工艺纤维质量的评判带来很大障碍。因此,本文首先基于现有的木质素测定方法提出改进,并研究了大麻原料间的差异,为后续的精细化处理原料的选择和结果测定奠定基础;其次,通过不同的精细化处理过程中工艺流程及参数的调整,分别探讨了不同预处理方式、漆酶处理、煮练剂的采用、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TEMPO)-漆酶联合处理体系对大麻原麻的脱胶效果,希望在不破坏大麻中纤维素的前提上提高脱胶效率和成品麻的物理机械性能。另一方面,现阶段基于大麻纺纱的研究多数局限于不同原料的混纺成纱上,而作为一种具有多种特殊功能的天然纤维(例如抗菌防臭、抗紫外线等),大麻产品应向着高档纺织品方向发展。着眼于大麻高支纱的纺制是现在大麻纱线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了如何降低前纺过程中大麻落麻的控制,讨论了后纺各工序,特别是粗纱捻系数的设置对不同纱支的大麻/棉混纺成纱质量的影响。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基于超声波处理对大麻中的木质素可起到松散物理结构的基础理论,采用超声波辅助硫酸法作为木质素的测定方法,通过对超声波的处理时间、浓硫酸浓度、水解时间对木质素的影响,确定了超声波处理15 min,采用72%的浓硫酸水解12 h即可较为准确地测定木质素的含量;随后对同一大麻分别采用超声波辅助硫酸法和86版方法进行木质素的测定并对结果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从4.06%和29.53%下降至0.15%和0.25%,表明经超声波处理后的大麻纤维木质素含量测试结果更加稳定,误差更小。其次,对同一地区的大麻原麻纤维根据收割时间的不同和麻茎上取样部位的不同对大麻纤维的化学成分含量、化学及结晶结构、截面形态和物理机械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发现随着生长周期的延长,纤维成熟度的提高,大麻原麻纤维中木质素含量明显增多,尤其是梢部和中部的原麻纤维,木质素增加尤为明显,含量相差最多可达到3.02%;与此同时,水溶物的含量则随着生长周期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根部的早麻和晚麻纤维的水容许含量相差为3.93%;其他非纤维物质的差异则较小。大麻原麻纤维的不均匀性会对于后道精细化处理产生影响,并已通过处理后的大麻纤维的物理性能测试来证实。在使用相同的精细化工艺时,测试结果表明处理后的不同纤维样品的长度和细度差别很大:处理后的纤维,早麻梢部的工艺纤维长度最短且细度最细(42 mm和11.36 dtex),工艺纤维长度最长的为早麻中部纤维(67 mm),最粗的纤维为处理后的早麻根部纤维(21.55 dtex)。对于大麻的精细化处理方式,本文分别从预处理方式和煮练剂的选择、漆酶的作用及TEMPO氧化脱胶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在对于预处理方式及其参数的选择上,先对三种预处理方式:预碱处理、预氧处理和预超声波处理分别进行探索,并分别得到其各自最佳的工艺参数;然后采用每种预处理方式的最优参数进行显着性差异对比,得到脱胶效果显着的是预碱处理方案(氢氧化钠浓度为5 g/L,温度为70℃,浴比为1:25,时间为120 min),胶质去除率可达到26.3%,且半纤维素成分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个方案。基于预处理方案的确定,进一步讨论预碱-漆酶两浴法脱胶中漆酶的各项因素(漆酶浓度、时间和浴比)对大麻木质素去除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得到这三个因素和木质素含量的数值回归方程(y=-0.1281-0.3352-11.8933+24.5332+15.123,其中,y为木质素含量,x1为漆酶浓度,x2为时间,x3为浴比),用以预测漆酶脱胶精细化处理后的木质素含量,以达到可控脱胶的目的;后续的验证试验进一步证明了此回归方程的可行性。同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的结果表明:预碱-漆酶体系对于非纤维素物质的去除,特别是木质素的去除有较好的效果,处理后的纤维内木质素的含量为11.06%。因预碱-漆酶处理得到的纤维中非纤维素物质残留仍然较多,无法满足后续纺纱的要求,所以需要后续碱煮练。碱煮工艺已经被研究人员多次探索,本文主要对碱煮练工序中添加的助剂(螯合剂、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进行讨论。试验发现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纤维失重率为主要评价标准,发现焦磷酸钠作为螯合剂以及亚硫酸钠作为还原剂可增强碱煮练的效果;对于表面活性剂的讨论,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十二烷基硫酸钠(K12)、月桂醇聚氧乙烯醚(AEO-9)、茶籽粉(TSP)、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之间的复配协同效应。从各因子对大麻纤维的木质素残余量的极性、方差性分析以及旋转平方和分析,结合大麻脱胶的失重率得出最佳复配比例工艺为:50.78%K12,7.81%AEO-9,15.63%TSP,25.78%CMC。为了减少精细化处理过程中的氢氧化钠的用量,并结合TEMPO氧化体系选择性高的优点,通过对反应程度的控制作为一种精细化手段用于大麻纤维中的非纤维素物质的去除。首先采用TEMPO-漆酶碱性体系作为预处理方式,后续配合碱煮练来探讨此体系在大麻精细化处理中的可行性并研究次氯酸钠的用量在此中起到的作用,发现TEMPO-漆酶预处理体系可以有效地去除大麻原麻纤维的非纤维素物质,并且当次氯酸钠用量为16%时,去除胶质的效果最明显:残胶率仅为9.12%,木质素含量为4.58%。木质素及其他非纤维素物质的去除主要由羧基上的C6伯羟基的氧化所形成的。通过化学结构、结晶结构和核磁共振碳谱可以从定性的角度印证这种氧化反应的发生,官能团的变化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阐明了TEMPO介导氧化可以去除非纤维素物质的根本原因。16%次氯酸钠用量下得到的TEMPO-漆酶碱处理体系精细化处理后的大麻纤维的强度为3.24 cN/dtex,断裂伸长为3.49%,在保证了非纤维素物质有效去除的基础上,机械性能也可满足纺纱的要求。虽然TEMPO-漆酶碱处理体系所得到的纤维结果尚可,但因为处理过程要分三步完成,工艺略显繁琐,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究了TEMPO-漆酶酸处理体系联合碱煮练的两步法工艺。结果发现,此体系可以在简化精细化流程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成品大麻的木质素含量和残胶率,并因此可得到物理机械性能俱佳的工艺纤维。最终大麻工艺纤维长度为53 mm,细度为4.68 dtex,强度为6.69cN/dtex。大麻纤维性能研究的另一重点—混纺纱的可加工性,也在本文中做了一定探讨。主要针对大麻/棉混纺纱在采用棉纺工艺纺纱而造成的大麻损耗较大、成品纱纱支低、品质不高等问题,通过原料的选择、设备的改造及工艺参数的调整以及工艺路线的设定等组合措施,对此进行纺纱工艺的探索研究。首先通过精干麻品质的对比,确定混纺大麻精干麻原料为TEMPO-漆酶酸处理体系得到的大麻纤维,并通过麻/棉试纺对此选择进行验证。其次,对前纺工序设备的改进和工艺参数调整,设备改进后的一道普梳过精梳方案中大麻纤维的损耗相比原本的棉纺工艺降低了16.7%,制成率也由原来的65%提高至81.7%。但改进后得到的混纺纱线的品质相比改进之前有所下降,体现在:捻度降低,细纱的粗节、细节和棉结数量都有所增加,纱线强力降低,强力变异CV增大等方面。为了改善这一因提高大麻制成率带来的成品混纺纱品质的降低,在低损耗加工工艺改进的基础上,对高支大麻/棉混纺纱的加工改进。试验结果为:采用两道并条和紧密赛络纺的细纱方式,并根据混纺纱支数的不同,采用合理的捻系数并适当降低粗纱的喂入定量,可以改善混纺纱的品质。在以粗纱捻系数为变量设计的试验中,分别进行了9.8 tex(60S)、8.4 tex(70S)和7.4 tex(80S)大麻/棉混纺纱的试纺方案,先进行小试纺纱,继而通过对小试纺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工艺的微调,再进行中试纺纱。通过此两步试纺试验,得到9.8 tex大麻/棉混纺纱的最优捻系数为94;8.4 tex大麻/棉混纺纱的最优捻系数为102;7.4 tex大麻/棉混纺纱的最优捻系数为96,此三种纱支的混纺成纱品质均有明显提高。
周静[5](2016)在《头孢克肟对健康SD大鼠体质寒热的影响研究及其机制探讨》文中提出目的: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中的广泛运用,遭受滥用抗生素不良影响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特别是抗生素对人体体质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因此,加强对抗生素作用于人体后对于人体体质影响的研究及其作用机理的探讨,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深入探讨了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基础及其抗生素头孢克肟作用于健康常体SD大鼠后,对其体质寒热影响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中医体质学研究及中医治疗与养生提供新的客观依据,同时对抗生素的副作用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方法:雄性常体SD大鼠50只(个体掌温在平均掌温±0.2℃以内,结合大鼠的自主活动和一般情况判定为常体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8只、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各8只。一周后,开始对大鼠进行灌胃,分别为空白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头孢克肟颗粒13.5mg/kg、20mg/kg及27mg/kg灌胃,每日2次,给药时间持续15d。给药结束后,继续测定掌温,连续1w。1w后,采用腹主动脉取血法取血,离心后测定Na+?K+?ATPase,放免法测定血FT3、FT4,ELISA测定TSH。处死动物,取大鼠的肝脏,接着测定它的肝组织的钠钾ATP酶的活性,并记录;取肾上腺Bouin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肾上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灌服抗生素药物以前,让其与正常组比较,得出的各组大鼠的体温无明显差异(P>0.05),证明所选择的50只大鼠他们的体质均有齐性。灌药结束后,与正常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平均体温均降低,体温降低有显着性差异,说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抗生素剂量组之间比较,则体温有明显差异(P<0.05),证明头孢克肟灌服的剂量越高,对大鼠体温降低的影响越大,降幅越大,而正常组与对照组体温平均变化幅度却不大。与正常组比较,三个抗生素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含量降低及肝组织钠钾ATP酶活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抗生素剂量组之间比较,指标有差异(P<0.05)。结论:头孢克肟作用于健康的SD大鼠后,使其平均体温总体下降,结合自主神经功能,内分泌系统,能量代谢,免疫调节等方面的指标在寒热体质评价上的意义,证明头孢克肟对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和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从而使健康的SD大鼠在灌不同浓度的药物后,体温降低幅度有差异,各组间其他生化指标也有差异。进而得出头孢克肟使健康SD大鼠体质变寒的结论。但停药一段时间后体质是否会恢复原来的状态,又将如何变化,尚且不得而知,需要进一步研究。
李强[6](2015)在《运动型无线耳机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际化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创新是一切企业活动的核心与出发点,是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今天,产品创新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化、系统化,设计师要掌握科学的认识人为事物的方法,企业要以设计的思维、设计的方法、产品的创新指导自身产品开发。尤其国内的耳机制造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多数依靠低技术、低价格停留在低端环节。中国的相关制造企业需要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掌握核心竞争力,才能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本文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运动群体的无线耳机设计,首先从无线耳机产品的内因入手,了解无线耳机的概况包括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对无线耳机的技术层面的研究包括结构、原理和人机等;之后借助大量的资料收集对现有市场产品进行一个竞品分析,提取优秀产品的相关数据与参数,同时了解市场的整体格局,为企业的未来产品市场定位寻找突破口。其次,则着重对用户需求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背景资料的收集,了解今后运动生活形态的走向,通过问卷调查掌握消费者的人群特征、购买习惯和对耳机的使用态度、价值趋向。之后确定典型用户进行细致的行为观察与行为分析,进一步验证前面的分析结果,挖掘潜在需求,找到问题与现象本质。根据上述结果,最后得出运动型耳机的“不无线不运动”概念。本文在无线耳机产品相关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结合了设计方法学、人机工程学、用户研究等相关学科,通过观察法、问卷法、行为聚焦对运动群体使用无线耳机进行行为分析建立需求模型。借助“产、学、研”项目,以苏州上声公司实际产品开发项目为实例,依据上述分析得到的需求模型进行运动型无线耳机的产品设计方案实施。本文的最终目的是作为一个基础性研究,希望通过宏观的“物”与微观的“事”的研究相结合,为后续相关产品设计与研究提供可行的参考与依据。
邓志文[7](2015)在《现代性的多棱镜:时尚 ——时尚的现代性悖论及对中国时尚文化的启示》文中认为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古已有之的文化现象,时尚的产生在时间上大大早于现代性的出现,而后者的诞生又对前者的发展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此以后,时尚被赋予了鲜明的现代性特征和印记。同时,受现代性单面(非理性)发展的影响,时尚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某些消极因素。文章从梳理时尚与现代性的关系入手(第一章),引出并深入探讨时尚的现代性悖论问题(第二、三、四章),进而论述对时尚的现代性悖论的认识带给中国时尚文化建设的一些启示(第五章),而这种启示进一步引发了我们对中国时尚文化建设的某些更具体、更深入的思考(余论)。具体来讲,每章的思路和大致内容如下:第一章,时尚的现代性。本章通过全面探讨时尚与现代性的关系,为后面深入阐述时尚的现代性悖论打下理论基础。首先辨明时尚和现代性的概念、类型并对二者相关特征作全面的阐述。然后重点探究时尚与现代性的关系,具体包括:现代性的进步性与时尚的除旧追新,现代性的不确定性与时尚的偶然性,现代性的当下体验与时尚的短暂易逝,现代性身份认同与时尚,现代性的悖论与时尚的矛盾性,审美现代性与时尚等方面。最后,提出了作为后发现代性的中国时尚的话题。第二章,在深入探讨时尚和现代性的关系后,本章开始具体研究时尚的现代性悖论的第一方面的表现,主要是从理性与非理性的角度来认识并揭示时尚的现代性悖论。与现代性的进步理性相一致的是,时尚也表现出反抗传统、追求进步的一面。但现代性的非理性一面对时尚发展也造成了负面影响,.具体包括:深度的播散、时尚的祛魅、商品拜物教与时尚的媚俗化三个大的方面。第三章,作为时尚的现代性悖论第二个方面的表现,本章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角度,分析了工具理性膨胀给时尚带来的负面效应。具体内容包括:工具理性操纵下时尚的道德焦虑、技术理性所导致的现代性风险下的时尚的反生态(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失衡、环境恶化和健康威胁)等。通过本章与第二章提出问题,为最后两章解决问题做铺垫。第四章,本章从权力的维度继续探讨时尚的现代性悖论。时尚是建构权力和解构权力的矛盾统一体。首先,作为权力的实践表征,时尚是权力的同谋。在权力的建构方面,时尚表现为,它的同一性乃是极权的体现。同时,它又是阶级区分的产物和权势的象征。时尚对权势的解构体现为时尚的差异性与时尚(如媒体)对权力的消解。最后,作为实证,本章联系中国当前的实际,论述了消解权势的媒体时尚。这些都为接下来研究时尚与文化认同的关系以及发展中国时尚产业等相关内容提供理论参照。第五章,针对第二章到第四章中所提出的问题,即时尚发展过程中的非理性一面,本章从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发展绿色时尚,在凸显中国元素中完成时尚“灵韵”的重构,时尚的差异性与时尚的文化认同之间关系以及规范审美时尚等方面,探讨了解决中国时尚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与策略。余论,在现代性的文化语境下,我国要重新树立文化大国形象和打造文化品牌形象,做文化强国,在时尚产业发展方面需要做出那些努力呢?这是通过上述研究所带给我们的必然思考:首先要树立文化立国和文化强国的理念,通过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国学时尚)来提升文化软实力;其次,通过增加时尚品的文化附加值和创新附加值等方式来促进中国时尚文化产业的发展。
毕建勋[8](2013)在《造形本源 ——关于中国画造形的一种“形而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对于中国画造形本源问题的研究。中国画造形的本源问题,即中国画造形从哪里来的问题,在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性质的问题。“形而上者谓之道”,所以,中国画造形的本源问题,亦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的范畴及与道所相关范畴的关系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本文也是一种带有“哲学”性质的画理研究。本文的研究从中国画造形问题入手。中国画造形问题是中国画问题的焦点之一,也是中国画形态的“短板”。本文从中国画的“形”与“造形”出发,并以“形”为基面,上溯至造形本源的“道”之所在,其目的,是在于探求中国画造形“从何而来”的终极性问题。以此,或可以为中国画造形问题的进一步深入解决,提供一个本源性的结构及思想方法。造形本源问题的提出,是基于这样一个疑问:通常我们所谓的中国画的“主客观合一”,也就是“物我合一”的方式,是怎样或如何产生的?从这个问题出发,本文考察了“一源论”与“二分法”,并讨论了西方与中国的“二分法”的正反两面性,在其中,我们发现了以“二分法”方式理解中国画的“物我合一”的结构性障碍,问题就在这里产生。中国画的“物我合一”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这个个别的问题,实际上牵涉到中国画背后的一个大的哲学结构的廓清。通过对于中国画造形本源的“物源”、“心源”、“道源”与“气源”范畴的分别论述,我们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格物穷理”与“尽性知天”两大脉络中,综合结构出了一个形而上性质的“三合之道”学理结构,量体裁衣地为中国画订做了一种“三角形”的哲学架构,并阐述了其中的性质、原理与运行机制。以这样的一种形而上结构,不但能够圆满地回答“物我合一”的由来问题,同时也廓清了中国画造形的本源及其结构形态框架。我们发现,实际上,中国画造形的本源,并非仅仅是“主、客观”二者,而是由“道、心、物”三个“源”范畴所共同构成。中国画中许多争议多时的画理问题,都可以在这个哲学框架中得到解决。这个“三合之道”,不但能够解决令人困扰的“主客观”对立问题,甚至还可以在这种三合结构中兼容“二分法”。至于在“天人合一”的前提下才能完成“物我合一”,在“物我合一”的前提下才能完成“天人合一”的结论,相比之下,只是一个个别问题而己。本文关于中国画造形本源问题的研究,不但能够从根本上拉动中国画造形本体问题的研究,而且,对于中国画“画道”的真正建立,具有关键性与核心性的价值。以中国画造形与道相互联系的“形而上”的特别性质,以及中国画造形本身与其它绘画所区别的“形而上”特殊性质,中国画常常被称为“画道”。中国画造形的“形而上”内容,在实际上,已经远远地超越了一般的“进乎技”的达道方式。“进乎技”的达道方式,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而中国画由“造形”本身而达到的“形而上”高度,尽管也具有“进乎技”的性质,但其达道方式,与具体的“进乎技”的方式,还具有本质的不同。我们所说的“本质的不同”,意味着中国画造形不仅是一种“进乎技”的方式,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它本身就是“形而上”之“形”。中国画造形的产生,与道的范畴密切相关,否则,中国画就不会常常被称之为“画道”。而三合之道的建立,会使中国画的“画道”,成为一个真正的名副其实的称呼。
本刊编辑部,冯淑华[9](2012)在《长寿医生的长寿经》文中提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自古以来慨叹人生短暂的诗文多如牛毛,为了延年益寿,古代的君王曾远赴海外寻求长生之药。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解决了衣食之忧后,如何健康养生,使生命之线得以延长,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说起生命这个话题,绕不开的就是医生,
杜云虹[10](2012)在《《隋书·经籍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隋书·经籍志》(下简称《隋志》)是继《汉书·艺文志》(下简称《汉志》)後的第二部史志目录,也是我国现存的较为系统的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之一。在我国目录学发展史上,《隋志》起着承前敞後、推陈出新的重大作用。本文分上下两编,上编从目录学、学术史角度对《隋志》进行研究探讨。在目录学方面,首先界定《隋志》的性质。通过与《汉志》编纂过程的比较,得出《隋志》是敕修合撰的史志目录的结论;通过对《隋志》着录内容的具体分析,提出《隋志》具有版本目录性质的观点;通过《隋志》编纂所据书目,提出《隋志》既是藏书目录,又是知见目录的观点。其次,对《隋志》的编纂体例进行研究探讨。重点分析了《隋志》的着录项目和编纂体例,探讨了《隋志》着录篇、卷数的意义及书名项着录规则,梳理了附注项类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隋志》的编纂目的、原则、方法和着录方式等。第三,评价《隋志》的目录学价值。一是促进目录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二是确立了四部分类法体系,三是为後世古籍整理提供重要贱索。在学术史方面,首先,在分析《隋志》总序、大序的基础上,归纳出《隋志》的学术思想,主要有哲学思想、尚古思想、文献学史思想、史学思想、子学思想和文学思想。其次,通过《汉志》与《隋志》各类小序以及所着录书籍的比较,详细论述了各学科自汉至隋的发展历史,探讨《隋志》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如经学方面在对各经的产生、授受源流、作用等进行详细论述的基础上,通过《汉志》与《隋志》着录之书的对比,可以看出汉以後今文经与古文经学的发展,解经着作的繁盛、出现新的着作方式,忏纬之学的兴盛与衰落,经学研究细微化的发展趋势。史学方面,通过对各类史书概念的界定,阐述其产生、发展的历程,并通过所着录之书反映了自汉以後史学家注重对历史兴衰的总结,注重对原始史料的搜集整理,注重对人物品评,对地理山川的关注等学科发展趋势。子学方面,《隋志》对诸子之学的产生、渊源、作用进行了论述,通过《汉志》与《隋志》着录之书的对比,可以看出先秦诸子儒家由盛到衰,道家长足发展,其他诸子之学式微,杂家演变为杂类,重视小说等发展趋势;兵家除了出现新的兵书之外,对古兵书的注解及重实战经验兵书繁盛;出现新的艺术门类,如博弈类、投掷类游戏及食经、食谱、香方等;天文历法算学等得到长足发展,行星天文学方面出现关於天体宇宙、恒星、行星、天文杂占、天文总论、天文图等着作,尤其婆罗门天文书传入中国,说明中外天文学的交流渐趋密切;占星术方面,出现星占、七曜占、海中占星、杂星占和星宿占、风雨云气占、占星图、图纬占等着作;历法天文学方面,除各朝各代皆有历法之外,还出现治历理论、漏刻之作;算学方面,除出现古代算经的注解之作、新的算经不断涌现之外,婆罗门算经在中国亦有传播;阴阳五行极为繁盛,出现大量术数之作,除《汉志》所有的太一、(?)甲、九宫、风角、着龟、形法、梦占、体占、灾祥、请祷之外,还有鸟情、元辰禄命、逆刺、五行历记、咒禁、相术等等;医学在医学理论、方剂、临床、药物、兽医、长生术、美容保健等方面都取得极大发展:医学理论方面,关於脉学、鍼灸学的着作层出不穷;方剂学方面,出现各种单方、复方:临床医学方面,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都有所发展;药物学方面,不仅出现大量药物学专着,而且还出现了辨别药性、药物加工、采集、种植等方面的专着;兽医学方面,出现治疗马、牛、驼、骡等家畜的专着及图谱着作;长生术方面,最突出的是出现大量服食着作,还有养生、房中着作;另外还出现专论美容保健的专着。文学方面,从《汉志》的屈原之赋发展到《隋志》的楚辞类,楚辞得到长足发展,对《楚辞》的研究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出现辑注类、考据类、评论类、音义类研究着作;汉以後,文集繁盛,出现大量别集、总集着作,《隋志》对其产生、编纂进行论述,通过所着录书籍可以看出汉以後出现了文学世家、兴起了文学品评之风、出现了多种文体的创作、诗赋作品繁荣发展等。虽然,《隋志》在目录学发展中起到承前启後的重大作用,概括总结了唐以前的学术史,但《隋志》自身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突出的是其着录、分类、序次、收录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妥之处,本文下编以中华书局1973年点校本《隋志》为底本,通过与宋刻本及元刻本《隋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日本国见在书目》、《宋史·艺文志》、《崇文总目》、《直斋书录解题》、《郡斋读书志》及《後志》、《通志·艺文略》、《补汉书艺文志》、《补三国艺文志》、《补晋书艺文志》等诸多书目的校读,在吸收前人如章宗源、姚振宗、钱大昕等校勘成果的基础上,对《隋志》在着录、分类、序次、收录范围等方面的不当之处一一进行梳理,从而为後人研读《隋志》提供便利。
二、数码相机养生有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码相机养生有术(论文提纲范文)
(1)策略三十六计和算法三十六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文化自信 |
1.2 易经的哲学文化内涵 |
1.3 易经思维与计算机学科发展 |
2 计算机学科的四个基本科学问题 |
2.1 易经基本哲学理念与四个基本对立统一关系 |
2.2 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科学问题 |
2.3 系统特性与计算和发展模式 |
3 计策的推理 |
3.1 推理的评价和方法 |
3.2 推理中的变化思维 |
3.3 兵法三十六计与启示 |
3.4 本文计策体系 |
3.5 策略三十六计和算法三十六计 |
4 策略三十六计 |
4.1 架构设计十八计 |
4.1.1 第一套 集强分弱 |
第一计 密云不雨 |
第二计 积小成大 |
第三计 时间换空间 |
第四计 积中不败 |
第五计 无坚不陷 |
第六计 自强不息 |
4.1.2 第二套 集弱分强 |
第七计 兼容并蓄 |
第八计 用戒不虞 |
第九计 空间换时间 |
第十计 水来土掩 |
第十一计 攘外安内 |
第十二计 防微杜渐 |
4.1.3 第三套 集分平衡 |
第十三计 非礼勿动 |
第十四计 秉节持重 |
第十五计 无往不复 |
第十六计 否极泰来 |
第十七计 循序渐进 |
第十八计 穷则思变 |
4.2 特性设计十八计 |
4.2.1 第四套 刚强柔弱 |
第十九计 步步为营 |
第二十计 笃行致远 |
第二十一计 周而复始 |
第二十二计 移花接木 |
第二十三计 因势利导 |
第二十四计 守正不移 |
4.2.2 第五套 柔强刚弱 |
第二十五计 随机应变 |
第二十六计 势在必行 |
第二十七计 委曲求全 |
第二十八计 物尽其用 |
第二十九计 以柔克刚 |
第三十计 何去何从 |
4.2.3 第六套 刚柔皆应 |
第三十一计 刚柔相济 |
第三十二计 规圆矩方 |
第三十三计 转危为安 |
第三十四计 与时俱进 |
第三十五计 思患预防 |
第三十六计 辫物居方 |
5 算法三十六计 |
5.1 资源管理十八计 |
5.1.1 第一套 供强需弱 |
第一计 自食其力 |
第二计 物竞天择 |
第三计 见几而作 |
第四计 裒多益寡 |
第五计 分门别类 |
第六计 截长补短 |
5.1.2 第二套 需强供弱 |
第七计 突破瓶颈 |
第八计 乱极必治 |
第九计 损下益上 |
第十计 进退可度 |
第十一计 柔性控制 |
第十二计 井养不穷 |
5.1.3 第三套 供需平衡 |
第十三计 永锡不匮 |
第十四计 居安思危 |
第十五计 迁善改过 |
第十六计 威明相济 |
第十七计 拾级而上 |
第十八计 经久不衰 |
5.2 任务调度十八计 |
N'>5.2.1 第四套 1>N |
第十九计 劈山筑路 |
第二十计 分进合击 |
第二十一计 穷神知化 |
第二十二计 称物平施 |
第二十三计 类族辨物 |
第二十四计 知错就改 |
1'>5.2.2 第五套 M>1 |
第二十五计 水滴石穿 |
第二十六计 伺机而动 |
第二十七计 各得其所 |
第二十八计 满而不溢 |
第二十九计 以同而异 |
第三十计 顺时而动 |
第三十一计 各自为政 |
第三十二计 行不逾方 |
第三十三计 适可而止 |
第三十四计 革故鼎新 |
第三十五计 以简驭繁 |
第三十六计 用晦而明 |
6 后记 |
(2)基于Android的科普APP内容及表现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科学普及 |
1.2.2 科普APP |
1.3 文献综述 |
1.3.1 网络科普研究 |
1.3.2 科普内容与表现形式研究 |
1.3.3 科普APP研究 |
1.3.4 现有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总体设计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科普APP分析框架构建及总体调研 |
2.1 科普APP分析框架构建 |
2.1.1 内容分析框架的构建 |
2.1.2 表现形式分析框架的构建 |
2.2 科普APP的总体调查 |
2.2.1 调查实施过程 |
2.2.2 科普APP的下载量分析 |
2.2.3 科普APP的主办方分析 |
第3章 科普APP内容及表现形式研究 |
3.1 科普APP的内容分析 |
3.1.1 科普APP内容主题分析 |
3.1.2 科普APP内容权威性分析 |
3.1.3 小结 |
3.2 科普APP的表现形式分析 |
3.2.1 科普APP栏目设置分析 |
3.2.2 科普APP多媒体技术应用分析 |
3.2.3 小结 |
第4章 科普APP案例研究 |
4.1 研究样本选取 |
4.1.1 科普APP案例选取 |
4.1.2 科普信息抽样 |
4.2 科普中国APP分析 |
4.2.1 科普中国APP简介 |
4.2.2 科普中国APP内容分析 |
4.2.3 科普中国APP表现形式分析 |
4.2.4 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科普APP内容研究结论 |
5.1.2 科普APP表现形式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5.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科普APP基本信息统计表 |
附录二 :西南大学杨玉辉教授提出的自然科学分类表 |
附录三 :科普中国APP有效样本汇总表 |
致谢 |
(3)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
1.关于“艺术”的概念 |
2.关于“技术”的概念 |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
1.关于“形态”的概念 |
2.关于“生态”概念 |
3.关于“形式”的概念 |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创新目标 |
(二)创新价值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体系 |
三、研究方法 |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
五、解决方案 |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
(一)基本脉络 |
(二)主要表现 |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
1.中国 |
2.西方 |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
1.正面影响 |
2.负面影响 |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
致谢 |
(4)精细化大麻纤维的制备及高支大麻/棉混纺纱的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大麻纤维 |
1.2.1 大麻纤维的形态结构 |
1.2.2 大麻纤维的化学构成 |
1.3 大麻原麻品质 |
1.3.1 种植地区 |
1.3.2 生长期 |
1.3.3 不同部位 |
1.4 大麻纤维精细化处理 |
1.4.1 预处理 |
1.4.2 生物酶法脱胶 |
1.4.3 化学法脱胶 |
1.4.4 物理法脱胶 |
1.4.5 综合脱胶技术 |
1.5 TEMPO催化氧化体系 |
1.6 大麻纤维混纺纱技术研究现状 |
1.7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7.1 课题研究意义 |
1.7.2 课题研究内容 |
1.7.3 课题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大麻纤维结构和成分的差异性与生长期及取样部位的关系 |
2.1 大麻原麻结构差异性 |
2.1.1 结构差异性分析的原料及试剂 |
2.1.2 结构差异性分析的试验设计 |
2.1.3 结构差异性分析的测试方法 |
2.1.4 结果与讨论 |
2.2 大麻原麻成分差异性 |
2.2.1 木质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
2.2.2 大麻原麻化学成分含量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漆酶与碱联合法制备精细化大麻纤维 |
3.1 大麻纤维的预处理工艺 |
3.1.1 预处理工艺的原料及试剂 |
3.1.2 预处理工艺的试验设计 |
3.1.3 预处理后的大麻纤维的测试方法 |
3.1.4 结果与讨论 |
3.2 预碱-漆酶处理对大麻木质素的影响 |
3.2.1 预碱-漆酶处理试验的原料及试剂 |
3.2.2 预碱-漆酶处理的试验设计 |
3.2.3 预碱-漆酶处理后的大麻纤维的测试方法 |
3.2.4 结果与讨论 |
3.3 精细化处理助剂的采用 |
3.3.1 原料及试剂 |
3.3.2 不同精细化助剂及其参数的试验设计 |
3.3.3 测试方法 |
3.3.4 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TEMPO-漆酶体系制备精细化大麻纤维 |
4.1 TEMPO-漆酶碱性体系 |
4.1.1 TEMPO-漆酶碱性体系的原料及试剂 |
4.1.2 TEMPO-漆酶碱性体系的试验设计 |
4.1.3 TEMPO-漆酶碱性体系处理后的大麻纤维的测试方法 |
4.1.4 结果与分析 |
4.2 次氯酸钠浓度的对TEMPO氧化脱胶的影响 |
4.2.1 次氯酸钠浓度影响试验的原料及试剂 |
4.2.2 次氯酸钠浓度影响的试验设计 |
4.2.3 次氯酸钠浓度影响试验处理后的大麻纤维的测试方法 |
4.2.4 结果与分析 |
4.3 TEMPO-漆酶酸性处理体系 |
4.3.1 TEMPO-漆酶酸性处理体系的原料及试剂 |
4.3.2 TEMPO-漆酶酸性体系的试验设计 |
4.3.3 TEMPO-漆酶酸性体系处理后的大麻纤维的测试方法 |
4.3.4 结果与分析 |
4.4 木质素去除机理 |
4.4.1 TEMPO氧化去除木质素机理 |
4.4.2 TEMPO-漆酶氧化体系去除木质素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大麻纤维的低损耗、高支大麻/棉混纺纱工艺 |
5.1 混纺纱原料的选择 |
5.1.1 混纺纱的原料 |
5.1.2 混纺纱原料的测试方法 |
5.1.3 结果与分析 |
5.2 大麻纤维与棉混纺低损耗加工工艺 |
5.2.1 低损耗加工的原料 |
5.2.2 低损耗加工的纺纱设备 |
5.2.3 低损耗加工的工艺设计 |
5.2.4 低损耗加工得到的纱线品质测试方法 |
5.2.5 结果与分析 |
5.3 大麻纤维与棉混纺高支纱加工工艺 |
5.3.1 高支纱加工的原料 |
5.3.2 高支纱加工的工艺流程 |
5.3.3 高支纱加工的设备及参数 |
5.3.4 高支纱加工的工艺设计 |
5.3.5 高支纱加工得到的纱线品质测试方法 |
5.3.6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头孢克肟对健康SD大鼠体质寒热的影响研究及其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探讨 |
1.1 中医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状况 |
1.2 中医体质的构成 |
1.3 影响体质的因素 |
1.3.1 先天禀赋 |
1.3.2 地理环境 |
1.3.3 饮食因素 |
1.3.4 疾病所用药物 |
1.4 中医体质的特点及分类方法 |
1.5 中医体质学说的应用 |
1.5.1 用来阐明个体对病因的易感性 |
1.5.2 阐释发病原理 |
1.5.3 解释病理变化 |
1.5.4 指导辨证 |
1.5.5 指导治疗 |
1.5.6 指导养生 |
1.6 内科常见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
1.7 中医体质在实验方面的研究现状 |
1.7.1 生化检测研究 |
1.7.2 生物物理学研究 |
1.7.3 免疫遗传学研究 |
1.7.4 系统生物学研究 |
1.7.5 体质寒热相关研究 |
1.8 中医体质与临床结合之举例 |
1.8.1 气虚质 |
1.8.3 血瘀质 |
1.8.4 痰湿质 |
1.8.6 湿热质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3.1 动物模型的选择和制作 |
3.2 头孢克肟对健康SD大鼠体质寒热影响的机制探讨 |
结论 |
展望及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运动型无线耳机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整理法 |
1.5.2 问卷法 |
1.5.3 观察法 |
1.5.4 行为聚焦 |
1.6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无线耳机的现状分析 |
2.1 无线耳机的发展概况 |
2.1.1 无线耳机的发展历程 |
2.1.2 无线耳机的发展趋势 |
2.2 现有发声原理、结构、材质分析 |
2.3 耳机的人机工程学分析 |
2.3.1 人耳生理结构 |
2.3.2 人耳听觉特性 |
2.3.3 耳机人机学应用 |
2.4 竞品分析 |
2.4.1 网络数据收集 |
2.4.2 产品分析 |
2.4.3 市场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运动群体使用无线耳机的需求分析 |
3.1 运动行为的特征 |
3.1.1 运动主要类型 |
3.1.2 运动生理特点 |
3.2 背景资料收集 |
3.3 运动群体的问卷调查研究 |
3.3.1 问卷结果整理 |
3.3.2 问卷分析与总结 |
3.4 运动人群的行为聚焦 |
3.4.1 典型用户的选择与观察 |
3.4.2 典型用户的基本资料 |
3.4.3 典型用户的行为观察 |
3.5 使用无线耳机的行为聚焦 |
3.5.1 行为频率分析 |
3.5.2 聚焦行为分析 |
3.5.3 用户行为模型分析 |
3.6 用户需求总结 |
第4章 苏州上声运动型无线耳机案例实证 |
4.1 课题来源 |
4.2 设计目标 |
4.3 设计定位 |
4.3.1 不无线不运动 |
4.3.2 产品市场定位 |
4.3.3 产品设计定位 |
4.4 设计关键点提取 |
4.5 设计方案展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成果总结 |
5.2 研究不足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A |
附件B |
附件C |
附件D |
附件E |
附件F |
附件G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现代性的多棱镜:时尚 ——时尚的现代性悖论及对中国时尚文化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研究现状 |
3 选题理由及创新之处 |
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时尚与现代性 |
第一节 时尚 |
1 时尚的定义 |
2 时尚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现代性与时尚 |
1 现代性的定义 |
2 现代性研究现状及流派 |
3 时尚与现代性之关系 |
第三节 时尚的现代性特征 |
1 时尚的现代性特征 |
2 后发现代性与中国时尚 |
第四节 时尚的审美现代性 |
1 审美现代性 |
2 艺术的审美救赎与日常生活审美 |
3 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时尚 |
第二章 理性与非理性的双重面相——时尚的现代性悖论(一) |
第一节 革故鼎新和对传统秩序的颠覆——时尚的价值理性 |
1 否定传统和破旧立新的艺术 |
2 反抗权威、颠覆传统:时尚的价值理性 |
3 青年亚文化和街头时尚:对主流文化和既定社会秩序的反叛 |
4 时尚电视节目:颠覆传统与权威的欲望宣泄 |
第二节 生命力的短暂与深度的播散——时尚的非理性 |
1 现代性的不确定性与时尚生命力的短暂易逝 |
2 时尚内容和意义上的“去深度化” |
第三节 文化工业与商品化境域中时尚的非理性 |
1 时尚的祛魅:文化工业下时尚“灵韵”的消解 |
2 商品拜物教与时尚的媚俗(庸俗)化 |
第三章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时尚的现代性悖论(二) |
第一节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
1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概念及关系 |
2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及后果 |
3 工具理性的恶性膨胀对消费时尚的影响 |
第二节 工具理性操纵下的时尚的道德焦虑 |
1 工具理性与大众文化的操纵性 |
2 时尚的道德焦虑 |
第三节 工具理性膨胀的恶果——现代性风险中时尚的反生态(一) |
1 技术理性(工具理性)的过度扩张 |
2 现代性风险的产生 |
3 生态的失语——时尚的反生态 |
第四节 现代性风险中时尚的反生态(二) |
1 人与自然关系的疏离 |
2 环境恶化与健康威胁 |
3 小结 |
第四章 建构权力与解构权力的二律背反——时尚的现代性悖论(三) |
第一节 权力的同谋——作为权力实践表征的时尚 |
1 时尚生产领域的权力斗争 |
2 时尚消费中的权力支配 |
3 时尚与权力的结盟 |
第二节 时尚的同一性与权力的建构 |
第三节 时尚的差异性与权力的解构 |
第四节 时尚:权势的同谋与解构权势 |
1 时尚是阶级分野的产物和权势的体现 |
2 解构权势:隐私曝光与反腐中的媒体时尚 |
第五章 时尚的现代性重建一时尚的现代性悖论对中国时尚文化的启示 |
第一节 时尚的差异性与文化认同 |
1 文化认同 |
2 时尚与文化认同 |
3 电视时尚娱乐节目的文化认同策略:本土化 |
第二节 时尚的复魅一在凸显中国元素中重构“灵韵” |
1 经济全球化与时尚文化的多样性 |
2 在凸显中国元素中树立中国时尚品牌的国际形象 |
3 原始中国情调与影视时尚中的“灵韵”重构 |
第三节 现代性风险中时尚的走向:绿色时尚 |
第四节 重塑时尚的价值理性:规范审美时尚 |
1 审美时尚 |
2 审美时尚的负面价值 |
3 审美时尚的标准 |
余论:文化强国背景下的时尚文化建设 |
一、文化立国与文化强国 |
1 后殖民语境中的文化殖民 |
2 文化强国的国内背景 |
3 文化强国的现实路径 |
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以现代性反叛中的国学时尚为例 |
1 国学热兴起的背景 |
2 何为“国学” |
3 国学时尚 |
4 关于国学时尚的几点思考 |
三、中国时尚文化产业的腾飞之路 |
1 提高时尚产业的文化附加值 |
2 提升时尚产业的创新附加值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8)造形本源 ——关于中国画造形的一种“形而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以中国的方式理解中国画造形本源问题 |
第一章 中国画造形 |
第一节 中国画的“形”与“造形” |
一、形 |
二、造形 |
第二节 以造形为本体的原旨中国画 |
第三节 中国画造形及造形本源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短板理论” |
第五节 加强中国画造形学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造形本源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一源论 |
第二节 二分法 |
一、西方与中国的二分法 |
二、正反两面的二分法 |
第三节 以二分法理解中国画观察方法的障碍 |
第三章 中国画造形本源 |
第一节 物源 |
第二节 心源 |
第三节 道源 |
第四节 气源 |
第四章 中国画造形本源的三合之道 |
第一节 三分法与两脉络 |
第二节 格物穷理脉络 |
一、万物一源 |
二、万物一体 |
三、万物皆有其理 |
四、格物穷天理 |
五、格物穷理一脉的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 |
第三节 尽性知天脉络 |
一、心与道心 |
二、格心尽良知 |
三、尽性知天一脉的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 |
第四节 三合之道 |
一、屈原的阴阳三合 |
二、佛家的“圆伊说”与道家的“三一”说 |
三、张载的“天参” |
四、庞朴的一分为三 |
五、建立三合之道 |
六、三合之道的性质 |
七、三合之道的关系类型 |
八、在三合之道结构中兼容二分法 |
第五章 一体之仁与天人合一 |
第一节 一体之仁 |
一、合内外 |
二、一体之仁 |
三、胜物而不伤 |
第二节 天人合一 |
结语 |
附一、主要参考书目及论文、文章简目 |
一、参考书目 |
二、参考论文、文章简目 |
附二、近年来中国画造型研究文献目录 |
附三、本人在中国画造形问题及相关领域已进行的初步研究 |
后记 |
(9)长寿医生的长寿经(论文提纲范文)
吴孟超:心态平和常用脑子手脚常动管住嘴巴定期查体 |
刘轩亭:养生要多听多看选对 |
张涤生:心情愉悦开朗宽容 |
张金哲:一生努力, 两袖清风, 三餐保暖, 四邻宽容 |
程莘农:豁达生活认真吃饭 |
邓铁涛:喝茶运动养心养德 |
盛志勇:童心未泯自然养生 |
(10)《隋书·经籍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编:《隋书·经籍志》研究专论 |
第一章 《隋书·经籍志》目录学探微 |
第一节 《隋志》性质 |
一、《隋志》是敕修合撰的史志目录 |
(一) 《隋志》是受诏修撰的史志目录 |
(二) 《隋志》是由众人合修的史志目录 |
二、《隋志》兼具版本目录性质 |
(一) 《隋志》着录版本的时代条件 |
(二) 《隋志》涉及的版本概念 |
(三) 《隋志》着录的版本 |
三、《隋志》既是藏书目录,又是知见目录 |
第二节 《隋志》的编纂体例 |
一、总序 |
二、大序 |
三、小序 |
四、着录项目 |
(一) 书名项 |
(二) 着者项 |
(三) 附注项 |
五、编纂体例 |
(一) 编纂目的 |
(二) 编纂原则 |
(三) 编纂方法 |
(四) 着录方式 |
第三节《隋志》的目录学价值 |
一、促进目录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
(一) 探讨目录的起源 |
(二) 概述目录学的发展 |
(三) 阐明目录的功用 |
(四) 明确目录编制的原则与方法 |
二、确立四部分类法,使之成为古典目录之永制 |
(一) 四部分类法确立的学术背景 |
(二) 四部分类法确立的思想基础 |
(三) 四部分类法确立的目录学继承 |
(四) 四部分类法的正式确立 |
(五) 四部分类法确立的意义 |
三、辑录典籍流传情况,为後世古籍整理提供重要线索 |
(一) 总括唐以前图书事业发展史 |
(二) 记载唐以前典籍的发展、变化 |
(三) 辨别伪书的可靠工具 |
第二章 《隋书·经籍志》学术史探微 |
第一节 《隋志》总序与大序中体现的学术思想 |
一、哲学思想 |
(一) 对世界本源的探索 |
(二) “中庸”思想 |
二、尚古思想 |
(一) 从“艺文”到“经籍” |
(二) 经籍的作用 |
(三) 经籍的产生 |
(四) 对今文经学、图谶、玄学的批判 |
三、文献学史思想 |
(一) 阮孝绪的文献学史思想 |
(二) 牛弘的文献学史思想 |
(三) 《隋志》的文献学史思想 |
四、史学思想 |
(一) 史籍独立 |
(二) 重史思想 |
(三) 尊崇史官 |
(四) 修史原则 |
五、子学思想 |
(一) “兴化致治”思想 |
(二) “圣人之教”的小说观 |
(三) 崇道思想 |
六、文学思想 |
(一) 文之功用:作训垂范、匡主和民 |
(二) 文之创作动机:歌咏情志、叙事缘情 |
(三) 文之内容与形式:文质彬彬 |
(四) 批评齐梁淫靡文凤 |
(五) 评价南北文风之弊,主张二者融合 |
第二节 从《汉志》、《隋志》各类小序及着录书籍看唐以前学术史的发展 |
一、经学的发展 |
(一) 易学 |
(二) 书学 |
(三) 诗学 |
(四) 礼学 |
(五) 乐 |
(六) 春秋学 |
(七) 孝经学 |
(八) 论语学 |
(九) 谶纬孥 |
(十) 小学 |
二、史学的法展 |
(一) 以史为鉴,注重对历史兴衰的总结 |
(二) 注重原始史料的搜集与整理 |
(三) 魏晋南北朝史学的代表——杂传 |
(四) 地理学的兴盛 |
(五) 门阀制度的产物——谱系学 |
(六) 目录学肇始与发展 |
三、子部各学科的发展 |
(一) 儒家学说由盛到衰的发展趋势 |
(二) 道家学说的长足发展 |
(三) 法、名、墨、从横、农等诸子之学渐趋式微 |
(四) 由杂家到杂类 |
(五) 对小说的重视及小说的类型 |
(六) 兵家的发展 |
(七) 艺术的发展 |
(八) 天文历法的进 |
(九) 数学的进步 |
(十) 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 |
(十一) 医学的发展 |
四、文学的发展 |
(一) 从屈原之赋到楚辞类,楚辞研究呈多样性发展趋势 |
(二) 别集的产生与编纂 |
(三) 总集的产生与编纂 |
下编:《隋书·经籍志》校读 |
第一章 书名纠谬 |
一、因避讳改书名 |
二、书名脱字 |
三、书名衍字 |
四、书名字误 |
五、书名误倒文字 |
六、书名人物 |
(一) 姓名误 |
(二) 以字代名或不着姓 |
(三) 避讳改姓名 |
(四) 书名人物时代误 |
(五) 书名人物官职误 |
第二章 撰人纠谬 |
一、撰人名字 |
(一) 因避讳改名或称字号 |
(二) 以字号或为官地、官职代撰人姓名 |
(三) 撰人名字脱误 |
二、不着撰人 |
三、不着撰人名 |
四、误题撰人时代 |
五、误题撰人官职 |
六、混淆集体着作与个人着作 |
七、误题撰人 |
第三章 其他谬误 |
一、误题着作方式 |
二、误题卷数 |
三、小注 |
四、重出 |
五、序次不当 |
六、分类不当 |
七、收录唐人着作 |
参考书目 |
後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数码相机养生有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策略三十六计和算法三十六计[J]. 林闯. 电子学报, 2020(02)
- [2]基于Android的科普APP内容及表现形式研究[D]. 赵慧. 西南大学, 2019(12)
- [3]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 [4]精细化大麻纤维的制备及高支大麻/棉混纺纱的加工技术研究[D]. 刘柳. 东华大学, 2018(12)
- [5]头孢克肟对健康SD大鼠体质寒热的影响研究及其机制探讨[D]. 周静. 湖北民族学院, 2016(12)
- [6]运动型无线耳机的设计研究[D]. 李强.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1)
- [7]现代性的多棱镜:时尚 ——时尚的现代性悖论及对中国时尚文化的启示[D]. 邓志文. 武汉大学, 2015(07)
- [8]造形本源 ——关于中国画造形的一种“形而上”研究[D]. 毕建勋. 中央美术学院, 2013(03)
- [9]长寿医生的长寿经[J]. 本刊编辑部,冯淑华. 人人健康, 2012(21)
- [10]《隋书·经籍志》研究[D]. 杜云虹. 山东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