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OSS和BIO-GIDE在骨量不足的种植牙中的应用

BIO-OSS和BIO-GIDE在骨量不足的种植牙中的应用

一、BIO-OSS和BIO-GIDE在骨量不足的牙种植术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罗娟,廖娟,费伟[1](2019)在《CBCT评估Bio-Gide胶原膜在上颌窦外提升同期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CBCT在评估Bio-Gide胶原膜在上颌窦外提升同期种植术中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CBCT示上颌第一磨牙行种植牙植骨量不足(牙槽嵴顶至上颌窦垂直骨量为4mm-6mm)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Bio-Gide可吸收胶原膜+bio-oss骨粉(n=10);对照组:单纯植入bio-oss骨粉(n=10);手术方式均采用上颌窦外提升手术加同期种植体植入,种植体长度均为10mm,直径不同的登腾式种植体。术后10天及术后1月评估术后并发症:面部肿胀、术区软组织红肿、术区感染人数。CBCT测量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6月上颌第一磨牙区垂直高度,经CBCT测定术前及术后6月上颌窦内距离种植体末端1mm处的新形成骨骨密度(HU值),用SPSS17.0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10天,实验组及对照组面部肿胀、软组织红肿、术区感染人数分别为(1、2)和(0、1)和(0、0);术后1月实验组及对照组术区均无并发症;实验组及对照组有差异。术前、术后及术后6月窦嵴距:实验组(5.02±0.51)、(13.32±1.32)和(12.6±0.13);对照组:(4.91±0.69)、(12.12±1.08)和(11.4±0.83),术前及术后均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及术后6月HU值分别为(442.77±21.80)和(459.81±20.72)、(442.10±23.16)和(529.50±40.67);术前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单独使用Bio-oss骨粉可增加上颌后牙垂直骨量,但与Bio-Gide可吸收胶原膜联合应用可使Bio-oss骨粉成骨效果更佳,短期内实验组并发症较对照组少,术后1月两组患者术区均愈合良好。

牛杏雨,肖燕,高振杰,孙晶晶[2](2019)在《可吸收丝素修复膜在拔牙后位点保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撤稿》文中提出背景:可吸收丝素修复膜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可降解和良好的组织亲和性,同时有非常好的屏障作用。目的:评价可吸收丝素修复膜用于拔牙后牙槽嵴位点保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130例拔牙术后拟行牙槽嵴位点保存患者,随机分2组,试验组65例采用可吸收丝素修复膜进行拔牙后牙槽嵴位点的保存,对照组65例采用可吸收生物膜进行拔牙后牙槽嵴位点的保存。术后7 d,观察黏膜愈合情况;术后7 d、4个月拍摄锥形束CT,观察治疗区域牙槽嵴高度与宽度。结果与结论:(1)并发症:术后7 d,两组均未出现感染和下唇麻木情况,对照组1例发生窗口裂开情况,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出现1例膜暴露情况;(2)组内比较:与术后7d相比,试验组、对照组术后4个月的牙槽嵴高度及宽度明显降低(P <0.05);组间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牙槽嵴高度变化、牙槽嵴宽度变化及附着龈宽度变化比较均无差异;(4)结果表明,可吸收丝素修复膜用于拔牙后牙槽嵴位点保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5)试验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注册号:ZDY17002;试验已经在中国临床试验中心注册,注册号:ChiCTR-IOR-17025031。

彭冲,项琳怡[3](2016)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联合3 I种植系统在前牙种植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膜引导骨再生技术联合3 I种植系统在前牙种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前牙缺失患者为观察组, 采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联合3 I种植系统进行前牙种植, 同时对50例单独采用3 I种植系统进行前牙种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以之做为对照组, 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对美观及功能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3, P<0.05);两组术区菌斑指数(PLI)(t=3.16, P<0.05)、龈沟出血指数(MBI)(t=6.32, P<0.05)、探诊深度(PD)(t=2.63, P<0.05)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种植体顶部到牙槽嵴顶高度(t=17.65, P<0.05)、骨植体颊舌向成骨厚度(t=8.48, P<0.05)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与3 I种植系统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前牙种植的成功率及患者对前牙种植后功能和美观的满意度, 同时达到拓宽骨缺损情况下前牙种植的适应证的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邱伟江,郑学汜,刘智飞,孟秋菊[4](2015)在《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中骨再生影响情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和分析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对骨再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进行牙种植骨再生术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骨再生的引导时采用的口腔修复膜材料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Bio-Gide生物膜,对照组采用钛膜,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的情况、植骨厚度、1周后骨厚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修复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手术修复成功率为81.25%,两组患者的手术修复成功率(χ2=6.5172,P=0.0107)、植骨密度(t=5.2894,P=0.0000)、骨厚度(t=6.2960、P=0.0000)、总不良反应发生率(χ2=6.5172,P=0.01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io-Gide生物膜在牙种植术中的应用对骨再生的引导作用显着,手术成功率高,重新建立牙槽骨外形,有利于植骨和骨再生,具有高度的临床使用价值。

王超铭[5](2015)在《颌骨骨量不足的牙种植术34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颌骨骨量不足的牙种植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牙种植术时种植体周围颌骨骨量不足者34例,采用可吸收胶原膜及骨粉诱导骨组织再生的方式予以处理,并观察颌骨再生情况及种植体整合程度,评估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入选病例术后创口均Ⅰ期愈合,经过半年至一年半的术后随访及X线片检查,入选病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效果良好,种植体整合情况满意。结论:行牙种植术时,采用可吸收胶原膜及骨粉对颌骨骨量不足者诱导骨组织再生,能够重建骨缺损区骨组织,促进种植体同新生骨组织的良好整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黎晶[6](2015)在《牙种植骨量不足应用骨诱导术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牙种植骨量不足中骨组织诱导再生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牙种植手术时种植体周围骨量不足患者42例,利用骨粉与可吸收胶原膜诱导颌骨组织再生,对其余种植体骨整合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在618个月X线片检查及临床观察中,种植体附近骨缺损区域中骨组织再生情况优良,且种植体有较高稳定性。结论在行牙种植手术时,对牙种植骨量不足患者应用骨粉与可吸收胶原膜骨诱导再生技术,可对骨组织再生予以成功诱导,促进缺损骨组织重建,从而促使种植体和新生骨组织之间构成良好骨性结合。

慈江波[7](2014)在《生物引导膜、无机牛骨骨粉联合髂松质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牙槽突裂为唇腭裂常见伴随症状之一,唇腭裂的治疗已经由单纯的关闭唇腭裂裂隙发展为序列治疗,包括正畸治疗、矫正修复、牙槽突裂植骨、语音训练及心理治疗等,其中牙槽突裂植骨(alveolar bone graft, ABG)为序列治疗一个重要环节。采用自体髂骨移植是治疗牙槽突裂的金标准,目前,仍然没有一种人工材料可以替代自体骨组织。但是,自体骨移植治疗牙槽突裂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骨移植手术后成功率不高,此外,手术后存在一定的骨吸收一影响治疗效果。近年来,口腔生物材料的发展迅速,一些引导成骨的生物膜和骨替代材料不断应用于临床实践。其中生物引导膜(biological guide membrane,Bio-Gide)、无机牛骨骨粉(anorganic bovine bone,Bio-Oss)在口腔临床尤其口腔种植中应用广泛,取得一定临床效果。然而,Bio-Gide、Bio-Oss应用于牙槽突裂的临床报道较少,并且也缺少系统的临床研究。因此,本实验拟研究Bio-Gide、Bio-Oss联合髂骨松质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骨缺损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修复牙槽突裂方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建立:通过收集山大二院2010年至2014年,年龄在9-22岁的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患16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56名患者,B组56名患者,分别采用Bio-Gide、Bio-Oss联合髂松质骨移植修复方法以及Bio-Gide联合自体髂松质骨移植修复方法,作为实验组;C组55名患者,采用单纯髂松质骨移植修复方法,作为对照组。2.骨形成情况:在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对其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及锥型束CT (cone beam CT,CBCT),采用改良Bergland牙槽突裂植骨分级标准结果评价患者骨形成高度情况,同时利用CBCT从植骨区域成骨的厚度分析牙槽骨植骨的效果。结果:1.术后一周发现A组3名患者、B组5名患者及C组6名患者术后髂骨区创口淤血肿胀,但无明显感染现象,术后2周肿胀减轻,术后半年未见明显感染及功能异常。A组8名患者、B组7名患者和C组10名患者口内牙龈感染红肿患者,其中A组4名患者、B组2名患者及C组2名患者口内红肿现象经过加强口腔护理后恢复,余感染患者见植入骨颗粒脱出,刮除感染植入骨并修剪牙龈转移组织瓣缝合后,创口愈合良好。2.术后6个月对植骨成功患者拍摄曲面断层片及CBCT,显示3组患者植骨区域植入骨存在一定骨吸收, Bio-Gide、Bio-Oss联合髂松质骨移植术后6个月骨吸收最少,术后6个月植入骨与周围骨组织部分或者完全融合,新生骨组织与原有骨组织曲面断层片肉眼显示骨密度无明显差异。统计学分析后,表明Bio-Gide、Bio-Oss联合髂松质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明显优于余两种方法(P<0.05,有显着差异性)。结论:采用Bio-Gide、Bio-Oss联合自体髂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方法明显优于其余两种方法。牙槽骨裂植骨修复后存在一定骨吸收,单纯髂松质骨移植骨骨吸收最多,垂直向高度较低,并且唇腭向骨质厚度较薄;Bio-Gide、Bio-Oss联合髂松质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骨吸收最少,垂直向高度较高,并且唇腭向骨质最厚。

李晋,王秉新[8](2013)在《Bio-Oss结合Bio-Gide修复牙槽临界骨缺损的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Bio-Oss骨粉复合Bio-Gide骨膜在兔牙槽骨缺损修复过程中引导成骨的效果。方法建立兔下颌牙槽骨临界骨缺损模型,采取自身对照,随机选择一侧下颌骨以Bio-Oss/Bio-Gide修复骨缺损,作为实验侧;另外一侧作为空白对照侧。分别于术后1、4、7、10 w通过组织学切片观察以及新生骨占缺损面积定性及定量分析骨缺损区的成骨效果。结果术后1~10 w组织学切片观察显示,实验侧和对照侧均有不同程度的新骨形成以及植骨材料的降解吸收;随时间延长,新生骨量增加,并与种植体表面形成骨性结合。在术后各时间点,实验侧新生骨占面积百分比均大于对照侧(P<0.05)。结论可吸收性胶原膜Bio-Gide结合Bio-Oss应用于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可以引导骨组织再生,重建缺损的骨组织,新生骨与种植体形成骨性结合。

韦丽萍,左陈启,王远勤[9](2011)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国产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作为屏障膜,在牙种植的引导骨再生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需要引导骨再生的种植病例,均为前牙区或前磨牙区单牙或连续多牙位(3牙)缺失;其中前牙52颗,前磨牙26颗。缺牙区牙槽嵴主要为唇颊侧垂直性吸收,牙槽嵴顶宽度约1~3 mm,牙槽嵴水平吸收量在2 mm以内。分为2组,一组采用国产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作为GBR技术的屏蔽膜(38例),另一组采用Bio-Gide生物膜作为对照(40例),比较二者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在骨生长效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切口愈合率均为100%。术后3 d,对照组有1例发生面部肿胀,经抗感染治疗和对症处理后缓解。本研究的其他病例均未出现感染等不良事件。结论:使用国产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在牙种植术中进行骨引导再生,成本低廉,能达到促进种植体周围成骨的要求,与进口Bio-Gide生物膜的临床效果一样,值得推广。

郑刚,刘希云[10](2009)在《骨引导再生术在牙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估Bio-Gide生物膜、Bio-oss骨粉引导骨组织再生修复种植床骨缺损的作用。方法选择种植区牙槽骨存在骨缺损的11例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18~56岁。共计11枚种植体。植入种植体后,在骨缺损处植入Bio-oss骨粉,并用Bio-Gide生物膜覆盖。术后、Ⅱ期手术前进行口腔临床检查和X射线检查。种植修复体完成后,分别于戴牙后6、12个月定期复诊,检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吸收及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情况。结果术后2周内有1枚种植体覆盖黏膜少许裂开,Ⅱ期手术时,1枚种植体周围形成纤维愈合而失败,后经重新种植,所有种植体均顺利完成种植修复。修复后随访6~12个月,种植体均能成功地恢复咀嚼功能。结论Bio-Gide生物膜、Bio-oss骨粉可以引导骨组织再生,改善种植床骨增量效果。与正常骨组织中种植修复的1年成功率不存在明显差异。

二、BIO-OSS和BIO-GIDE在骨量不足的牙种植术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IO-OSS和BIO-GIDE在骨量不足的牙种植术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CBCT评估Bio-Gide胶原膜在上颌窦外提升同期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临床材料
    1.4 方法
    1.5 评价方法
    1.6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临床检查
    2.2影响学检查
3 讨论

(2)可吸收丝素修复膜在拔牙后位点保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撤稿(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试验地点
    1.3 招募
    1.4 对象
    1.5 材料
    1.6 试验方法
        1.6.1 随机分组与盲法
        1.6.2 试验方法
        1.6.3 病例入组
        1.6.4 受试者资料
        1.6.5 实验室检查
        1.6.6 口腔检查
        1.6.7 设计手术方案
        1.6.8 筛选期 (0-7 d)
        1.6.9 手术过程
    1.7观察指标
        1.7.1 主要疗效评价指标
        1.7.2 安全性评价标准
    1.8样本量估算
    1.9 统计学分析
    1.1 0 监控方法
2 部分结果Results
    2.1 试验状态
    2.2 试验流程图
    2.3 部分研究病例资料
    2.4 术后观察评价
    2.5 术后7 d并发症发生情况
3 讨论Discussion

(4)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中骨再生影响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 2 材料
    1. 3 治疗方法
    1. 4 观察指标
    1. 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修复效果比较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5)颌骨骨量不足的牙种植术34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般资料与治疗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6)牙种植骨量不足应用骨诱导术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用材
    1.3 方法
    1.4 疗效判定
2 结果
3 讨论

(7)生物引导膜、无机牛骨骨粉联合髂松质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Bio-Oss结合Bio-Gide修复牙槽临界骨缺损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 果
    2.1 大体标本观察
    2.2 Bio-Oss、Bio-Gide修复前后临界骨缺损模型改变
    2.3 缺损区组织形态学计量结果
3 讨 论

(9)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一般资料
    1.3 手术过程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骨生长效果比较 (表1)
    2.3 膜的性能评估
3 讨论
    3.1 GBR技术与可吸收膜
    3.2 应用经验

(10)骨引导再生术在牙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试验仪器和材料
        1.2.2 种植术前准备
        1.2.3 操作过程
        1.2.4 复诊及随访
    1.3 评价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3.1 Bio-Gide生物膜与Bio-oss骨粉的应用
    3.2 骨引导再生技术的不足

四、BIO-OSS和BIO-GIDE在骨量不足的牙种植术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CBCT评估Bio-Gide胶原膜在上颌窦外提升同期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J]. 罗娟,廖娟,费伟.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9(04)
  • [2]可吸收丝素修复膜在拔牙后位点保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撤稿[J]. 牛杏雨,肖燕,高振杰,孙晶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06)
  • [3]膜引导骨再生技术联合3 I种植系统在前牙种植中的应用[J]. 彭冲,项琳怡. 中国基层医药, 2016(07)
  • [4]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中骨再生影响情况研究[J]. 邱伟江,郑学汜,刘智飞,孟秋菊. 口腔医学, 2015(11)
  • [5]颌骨骨量不足的牙种植术34例分析[J]. 王超铭.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06)
  • [6]牙种植骨量不足应用骨诱导术疗效分析[J]. 黎晶.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5(02)
  • [7]生物引导膜、无机牛骨骨粉联合髂松质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临床观察[D]. 慈江波. 山东大学, 2014(11)
  • [8]Bio-Oss结合Bio-Gide修复牙槽临界骨缺损的效果[J]. 李晋,王秉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15)
  • [9]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观察[J]. 韦丽萍,左陈启,王远勤.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1(04)
  • [10]骨引导再生术在牙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J]. 郑刚,刘希云.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09(06)

标签:;  ;  

BIO-OSS和BIO-GIDE在骨量不足的种植牙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