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LP与我国风险投资基金治理结构取向(论文文献综述)
杨帆[1](2021)在《融资结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与产能过剩问题的暴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然而我国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与前沿国家仍有一定差距,还存在着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现实问题。金融作为经济的命脉,其目的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主体的技术进步乃至经济增长,然而在当前我国银行主导的金融结构下,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否得到充分有效的金融支持,尚存在许多争议。并且,金融配置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同样成为了阻滞优化的一大凸出问题。与此同时,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呈显着上升趋势,其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使用效率,其能否成为创新驱动新的引擎?其在金融融资配置与创新过程中能扮演怎样的角色?沿着这些问题,本文利用我国2008年—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与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等宏观指标,通过理论建模和实证检验研究了融资结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企业创新能力的直接与复合影响。此外,本文对融资结构进一步细分,从不同债务期限、债务来源或基金持股方面进行了相关讨论,并考察了所有制及产业技术的异质性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涉及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三个方面:在创新投入方面,债权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研发决策与持续性研发决策均具有抑制作用。相对而言,股权融资为更适宜的融资渠道,其可以使得企业倾向于高投入研发决策与持续性高投入研发决策。结合内源融资的促进作用,整体上企业研发投入的融资优序是“内源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与此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并不敏感,虽然促使企业在当期倾向高投入研发决策,但未表现出持续性。并且,新一代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正向调节股权融资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而对债权融资与企业研发投入关系的作用不显着,并且在企业研发决策和持续性研发决策上同样表现出这种交互效应。此外,不同债务期限、债务来源或基金持股的直接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短期债务、长期债务、信贷融资及商业信用融资同样表现出了抑制作用,而其交互效应具有一致性。在所有制异质性方面,与民企相比,国企的债权融资并未降低其研发投入水平。在产业技术异质性方面,高技术企业债权融资也未削弱其研发投入水平。在创新产出方面,债权融资会降低企业的创新产出数量,但一定的债权融资可以发挥治理效应,对企业创新产出质量存在“倒U”型影响。与之不同,股权融资对创新产出数量和质量表现出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然而对高质量创新产出数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增加企业创新产出数量与高质量创新产出数量,但对企业创新产出质量存在“U”型的非线性影响。并且,新一代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正向调节融资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此外,不同债务期限、债务来源或基金持股的直接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长期债务不仅没有抑制创新产出数量,而且能够显着促进创新产出质量,而其交互效应具有一致性。在所有制异质性方面,关于创新产出数量,国企较民企具有优势;而关于创新产出质量,民企的表现优于国企。在产业技术异质性方面,高技术企业的债权融资对创新产出数量与高质量创新产出数量表现出显着的抑制作用,而低技术企业未表现出显着性。在创新效率方面,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数量效率均具有抑制作用,且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质量效率同样存在负向影响,而债权融资对企业创新质量效率具有“倒U”型影响。因此,除了债权的治理效应,融资在效率层面容易产生“创新惰性”。与之不同,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数量效率与创新质量效率。并且,新一代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正向调节融资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缓解其“创新惰性”。此外,不同债务期限、债务来源或基金持股的直接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商业信用融资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数量效率,长期债务与债券融资可以有效促进创新质量效率,且基金持股融资对创新效率未表现出抑制性影响,而其交互效应具有一致性。在所有制异质性方面,与民企相比,国企的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并没有制约其创新数量效率,但在创新质量效率方面国企却存在债务治理效应弱化问题。在产业技术异质性方面,债权和股权融资的影响未呈现明显差异,并且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促进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数量效率还存有局限性。本研究有助于拓展学术界对融资结构、信息技术与创新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深度,并为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互联网+”战略驱动创新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和启示,可能的创新之处包括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基于龚强等(2014)、张一林等(2016)关于融资可得性的数理模型,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因素纳入统一的逻辑框架,从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对创新风险的不同“态度”出发,系统构建了融资结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的数理模型。(2)鉴于鲜有文献涉及融资结构对创新产出质量与创新效率的影响,本文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与创新效率三个方面探究了融资结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并对融资结构进一步细分,从不同债务期限、债务来源或基金持股方面进行了细致讨论,从而丰富了融资与创新的研究。(3)由于既有微观研究多采用电子邮箱、官方网站等单向指标来评价信息技术的水平,难以客观地揭示其完全水平,且宏观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影响微观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还略显单薄,本文通过重新测算区域新一代信息技术水平指数,探究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从而拓展了信息技术与创新的研究。(4)考虑到在金融的配置资源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等成为了阻滞优化的凸出问题,然而鲜有研究探讨信息技术通过克服主体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在融资与创新的关系间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本文将融资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探究了两者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复合影响。
邓春生[2](2020)在《演化博弈视角下P2P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及其法律规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互联网不仅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度融合,而且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以及民众购买力的快速增长,推动了新的更具个性化的金融需求。然而,传统的金融机构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P2P网络借贷,正是在此历史情境下应运而生。P2P网络借贷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为借款人与投资人实现直接借贷而提供信息中介服务的金融创新模式。自2005年Zopa在英国成立,2006年Prosper在美国成立,以及2007年拍拍贷在我国成立以来,P2P网络借贷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壮大,吸引了许多用户并撮合了大量的借贷交易。与此同时,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的“暴雷”事件却是层出不穷。在社会征信系统不健全和P2P网络借贷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承受着很强的信用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等。因此,研究如何提高P2P网络借贷行业的风险控制能力,健全其法律规制体系,是当前金融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而且对实现P2P网络借贷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第一,考虑到信用风险是造成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危机的一个主要风险类型,本文首先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和风险度量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国内外最有代表性的两家P2P平台——Prosper和拍拍贷,基于二元回归模型对信用风险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我国P2P平台具有更强的风险偏好。在此基础上,利用十一种机器学习算法对Prosper和拍拍贷数据集进行了信用风险度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信用度量模型在同一个数据集中有不同的表现,同一个信用度量模型在不同的数据集中性能表现也不尽相同。最后,建议“建立P2P网络借贷行业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风险评价系统”,以提高借款人的准入门槛,降低平台的信用风险,促进P2P网络借贷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第二,为了了解P2P网络借贷参与主体如何进行利益博弈,并选择最符合自身利益的策略,本文对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演化博弈研究。首先,我们讨论了P2P平台之间,借款人与投资人之间以及P2P平台与监管机构之间的两两演化博弈。与已有的文献相比,本文的结论更合理也更符合实际情况。针对P2P网络借贷的三方演化博弈问题,本文将其转化为一个非线性系统关于多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问题。与相关文献相比,本文利用非线性系统稳定型理论可以更严谨地更准确地对三方演化博弈问题的平衡点和演化稳定策略进行深入讨论。最后,本文给出了确保期望演化稳定策略的惩罚力度下限的具体值。根据该数据,监管机构可以设定一个相对温和的惩罚力度,让作为金融创新模式的P2P网络借贷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第三,自2007年拍拍贷成立以来,P2P网络借贷在我国取得了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也发展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运营模式,给我国P2P行业的风险监管带来了困难。这促使本文对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的运营模式及其法律风险,从根源上进行深入讨论。通过研究,我们得出结论:在我国社会征信系统不健全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迅速扩大P2P平台规模的目的,是中国特色信用中介模式出现并蕴藏大量法律风险的根本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健全征信系统建设和进行法律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建议。第四,由于风险控制意识不足、监管措施缺位等问题,近年来我国P2P借贷违约事件频繁发生。借鉴发达国家在P2P网络借贷法律规制建设方面的经验,是完善我国相关法律规制建设的重要手段。为此,本文对中英美在征信系统、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这三个领域的法律规制建设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中英美三国的P2P网络借贷法律规制体系进行了对比研究。与英美两国相比,我国在征信系统、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均存在着法规体系不健全、条文不明确等问题。针对本文分析得出的我国法律建设、法律规制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可探索的法律规制建议。
曹雅丽[3](2018)在《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行为及绩效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了中国经济的全面崛起,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完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撑力量,而作为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键角色,风险投资行业在资本市场建设和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萌芽之初致力于为高科技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服务,到如今全面支持国家发展政策,几乎实现了全行业覆盖、全生命周期渗透的规模,风险投资在促进企业创新、提升投资效率、完善治理机制和优化信息环境等方面都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企业长久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经济的深度改革,贡献了绝无仅有的力量。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亦步亦趋”,到如今成长为引领行业变革的先行者,风险投资在坚持自我成长的同时,逐步成为中国经济转轨和产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风险投资在企业并购市场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成为仅次于海外并购的活跃力量,而资本市场上的企业并购活动,在宏观层面是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微观层面是企业发展战略能否成功实现的关键所在。但现有文献鲜少将两者结合起来考察,尤其对企业并购的考察局限于局部视角,无法形成系统的框架。全面探索风险投资对企业并购活动的影响,成为扣紧风险投资行业与企业并购市场发展趋势的新时代要求。此外,当前阶段正是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历史转折期,本土风险投资机构迅速崛起,外资机构的占比相对缩小,发展模式出现新的变化,新一代投资人成为行业规则的改写者,而经济一体化的深度发展使得企业并购的全球性和战略性要素逐渐凸显,也将战略价值的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系列转折性变化为学术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上述考虑,本文选择2009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将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行为及绩效作为研究核心,进行了层层递进式考察。本文将并购活动划分为事前、事中及事后三个阶段,事前以并购可能性为主,考察风险投资对企业并购事前阶段的影响;事中以并购频率、并购规模、现金支付、控制权转移、聘请专业咨询机构、关联交易及并购溢价为主要行为特征,系统考察了风险投资对企业并购事中阶段的影响;事后以并购绩效为主,考察风险投资对企业并购事后阶段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并购行为特征变化形成的间接影响。同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考察了风险投资特征的差异性影响、制度效率地区差异和企业产权性质差异是否会造成风险投资对企业并购行为及绩效的差异性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在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可能性方面,本文的研究发现,风险投资能够显着促进企业的并购可能性,并且这一影响在制度效率较高的地区和民营企业样本中更加显着。此外,联合投资方式对企业并购可能性有显着正向影响,但区分外资和国有背景特征的检验则不具有显着性。第二,在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行为特征方面,风险资本参与的企业有显着更高的现金支付、更可能寻求控制权的转移、更不可能进行关联方并购、更少聘请专业咨询机构。但在并购频率、并购规模和并购溢价方面,没有发现风险投资的显着影响。此外,联合投资对现金支付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当风险资本的外资背景时,企业在并购中更不可能聘请专业咨询机构。在制度效率较低的地区,风险资本参与的企业更可能在并购中获取控制权、更不可能进行关联交易;而在制度效率较高的地区,风险资本参与的企业更可能采用现金支付,更不需要聘请专业咨询机构。在民营企业样本中,风险资本参与的企业更可能采用现金支付,也更可能寻求控制权转移,但更不可能进行关联方并购。第三,在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绩效方面,在以EPS为基础衡量的并购绩效中,风险投资对企业并购后两年内的绩效变化存在显着的负向影响,并且,高比例的现金支付是风险投资间接导致并购绩效下降的重要因素。此外,国有背景的风险资本是造成并购绩效显着恶化的主要因素,风险资本对短期绩效的负向影响在制度效率较低的地区更为显着,而对长期绩效的负向影响在两类地区之间没有太大差异。风险资本对企业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样本中。综合本文研究结论可知,风险投资对企业并购活动的事前、事中及事后各个阶段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风险投资的“教练”和“参谋”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更积极地引导企业进行并购活动,使企业的眼光不再局限于有关联关系的目标范围,也有更强的实力采用现金支付,并将获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作为战略布局中的必要手段。同时,当风险资本的职业能力获得了市场和企业的充分认可时,可能会对专业咨询机构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上述结论说明,风险投资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更加关注于战略特征,但也证实了风险投资对企业乃至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新世纪的全球化浪潮中,必将成为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最后,对于企业并购热潮应当有更加清醒的认识。本文对主板上市公司的考察中,现金支付、控制权转移、非关联方并购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此次并购浪潮的战略特征。值得肯定的是,风险投资在其中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但更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在具有更多不确定性的并购活动中,如何确保并购后的整合效果。例如,在业绩表现方面,并购的战略价值需要较长的时期才能逐渐转化为经济价值,成为未来值得期待的新话题。
郑冰开[4](2013)在《科技与金融资源结合:理论及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各国之间的竞争变得愈加激烈,而未来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集中在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为了在未来竞争中掌握主动,世界各国尤其重视科技创新,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本国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纷纷走向创新型国家之路。我国也不例外,为了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过程中,金融是促进科技创新极为重要的机制和制度安排,可以有效实现科技和金融良性结合。找到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整的结合模式,促使科技与金融结合运作的基本构架和组织保证,发挥不同的作用,相互协调,有序运转,才是关键所在。本文首先从典型事实入手,借鉴和总结国内外高新技术园区与金融资源相结合的经验;然后阐述熊彼特的创新、科技企业生命周期以及桥隧模式等相关理论,并且建立关于创新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来论证金融资本支持有助于企业创新;接着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角度经验证明了企业获取金融资本支持有助于自主创新;最后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剖析科技金融结合的运行机制,阐明科技金融结合实际运作过程中金融系统的基本构架和组织保证,以及产生的实际效果。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本文建立一个关于创新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来论证金融资本支持有助于企业创新。该模型解释了创新型企业积极参与金融资本会增加企业价值。结果表明金融资本的结构参数是如何决定增长率的,例如经验和金融资本的市场知识等因素。税收政策也能加强金融资本支持,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资本融资兼有产品创新和双重道德风险,相比于第一个最佳配置,在私人均衡中新企业涉及的金融资本的创新速度和程度都会较低。本文的分析表明公共政策收益中性的重建,通过从对资本成本的补贴中转移公共资金,以及减少金融资本支持企业的资本利得税。这些政策方法会从实际上刺激金融资本支持并且促进创新型增长。其次,检验金融发展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的关系,本文通过经验研究得出结论:企业金融发展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企业技术进步指数间的相关关系呈现很强的相关性,表现在同一时期,两者为负相关,而在下一时期,两者为正相关,也即两者融合的积极正效应有明显的跨期滞后,这很好解释了为什么要推动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必须要建立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的良性互动,有效扭转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当期负面影响,提高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再次,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每家公司上市之初的创新能力与创业投资之间的关系,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结果发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源泉就是来自风险投资的融资支持,从而证明―风险投资有助于企业自主创新‖这一命题在我国是成立的;与外资背景相比,民营背景、政府背景和混合型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四种不同背景的风险投资中,民营背景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作用最大;民营背景和混合型背景风险投资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创新能力正相关,而政府背景和外资背景都是负相关。总体而言,与政府和民营资本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相比,民营背景风险投资机构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表现出更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改进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完善国内自资本市场,为风险投资完善市场化退出渠道。许多科技型企业的初始资金多来自风险投资,这些资金有利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戏能力,为这些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支持民营风险投资机构,完善自主创新战略体系。最后,通过一个科技银行的实际案例,阐述了科技金融结合的作用机制,科技金融结合实际运作过程中金融系统的基本构架和组织保证,进一步对科技金融结合的可能性以及实际效果做出回应,再一次证明了科技与金融结合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
黄韬[5](2013)在《股权投资基金募集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股权投资是一种投资领域限于非公开交易企业股权的投资行为。股权投资在成功募集股权资本后,以盈利为目的,以未上市企业股权(包括上市公司非公开募集的股权)为主要投资对象,由股权投资专门人才负责股权投资管理,在约定时间内选择适当时机退出完成获利。股权投资基金作为连结金融资本与实体企业的纽带,是一种功能特殊的创新性投资工具,它能将具备投资需求的金融资本配置于最具潜力和生产效率的那部分实体企业,从而有效解决企业融资比例不协调这一困境,促进我国的资本市场的成熟,降低金融风险。股权投资基金涉及的法律问题纷繁复杂,本文取其中与股权投资行业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环,即基金募集法律问题进行展开,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至少包括基金组织形式、基金参与者的规制、基金不同募集方式面临的不同法律监管、基金税收法律制度等重要问题。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在中国存在若干种不同译法,而最佳译法应为“股权投资”。股权投资是对“非公开交易企业股权”的投资行为,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投资基金的本质特征。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陆法系国家的股权投资活动是一种典型的商事委托代理法律关系。股权投资行为作为一种典型的商事代理行为,其除了具备民事代理一些主要特征之外,更多地体现了商事代理的特征。本文从投资人安全和收益保障、投资人和管理人的角色定位、利润和亏损的承担方式、组织结构成本、适应股权投资行业的行业规律、获取资本的便捷程度等六个方面对四类基金组织形态即自我管理型公司制、委托管理型公司制、信托制与有限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进行了全面比较,并得出结论:在中国法律框架下,有限合伙制从总体上优于公司制和信托制,它更好地解决了投资人安全和收益保障、投资人和管理人角色定位、管理人激励约束、组织结构成本最优等一系列核心问题,更为符合股权投资基金行业的内在需求;也正缘于此,有限合伙制得以在国际范围内成为股权投资基金的主流模式。合格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是股权投资基金法律规制的关键。股权投资基金,尤其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基金参与主体,或者说,把合格投资者以及基金管理人的法律规制做到科学合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大部分问题均可得到解决。合格投资者的立法思路,可以将投资者净资产标准与资产规模相结合,并定期审视其资产变化情况作出动态调整,放弃我国现有的静态出资门槛制度。针对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的规制,本文认为基金管理人应当拥有一定数量具有专业资质的从业人员,并从必要条件与限制条件两方面对基金管理人的从业人员进行约束要求:将基金管理人的净资产与其资产管理规模相挂钩,保持风险可控,基金管理人还应当具备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具有非公开性、募集对象具有特定性等法律特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立法应当抓紧制定统一的《投资基金法》,抓住基金参与主体比强调基金投资方向更为重要,只要科学合理地规范好合格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就可以解决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大部分问题,而基金投资方向,则可以放手交由市场自由约定。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募集,要严格限制私募基金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应规定私募对象必须是特定的,且为具备一定门槛要求的合格投资者,否则很容易使得投资风险向社会扩散,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对于投资者人数的统计可采用累计制,以任意6个月为周期,限制基金发行对象的合并计算不得超过200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的投资者数量不受限制,同时,加强对私募所得资金的监管。公开募集股权投资基金的出现代表了行业的最新趋势。随着黑石、KKR、凯雷等一批股权投资国际巨头纷纷走向公开上市,公众心目中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传统印象再一次被颠覆。公开募集股权投资基金的模式,至少包括基金上市、管理机构上市以及基金与管理机构混同上市三种类型。随着全球范围内股权投资基金及管理机构上市的规模化、常态化,最终促成了标准普尔上市PE股权指数的建立。由于各国企业组织形态立法不同,因此各国上市股权投资机构组织形式选择呈多元化态势,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组织形式偏好。从上市动机分析,股权投资机构更多是为了应对激烈竞争、留住核心员工,完成高管套现、募集业务资金等商业目的。中国曾出现过股权投资机构上市的雏形,但目前资本市场更倾向于新设子公司模式从事股权投资活动。中国股权投资机构上市面临的法律问题有:合伙制股权投资企业不能成为上市公司;公司制普通合伙人不可直接作为上市主体;国有基金管理机构不能成为普通合伙人;信息披露缺乏统一标准;现行会计计价方法会抑制早期企业投资。在对股权投资企业上市问题有了全面深刻认识之后,为更好发挥股权投资基金在促进经济机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独特作用,应对现行相关法律制度做系统性的修改和调整。税收问题是在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根据美国的相关经济数据,包括资本利得税在内的税收政策的变化一直是影响股权投资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内资公司制股权投资基金、内资有限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以及外资股权投资基金三大板块详细讨论了中国当前股权投资基金税收制度,并提出了梳理股权投资行业税政,加大对中早期创投基金税收优惠力度的立法建议。完善我国股权投资募集法律制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快股权投资基金的立法步伐,酌情制定统一的《投资基金法》;对各类组织形式的基金尽可能给予同等法律待遇;建立合格投资者制度,注重对管理人规范和引导;允许股权投资基金通过公开渠道募集资金;梳理股权投资行业税收政策,加大对中早期创投基金税收优惠力度。
姚宗刚[6](2012)在《中国公募基金运作机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98年开始,公募基金在中国历经了短短14年的时间,取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至今已成立64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着900家公募基金。随着公募基金的规模越来越大,公募基金在证券市场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然而,现阶段公募基金的发展却遇上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规模止步不前,基金经理流失严重,商业银行越来越挤占基金公司生存空间等等。公募基金的运作机制中有一些已经成了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先是介绍了中国公募基金产生的背景,运用大量数据细述了公募基金发展的概况、公募基金的绩效水平,深入分析当前公募基金的运作机制,并且和国内的私募基金在运作机制上作了深入的对比分析。然后深入分析了公募基金在当前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最后指出当前公募基金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实质上是运作机制方面的问题,并对运作机制方面的创新提出了五个可行的措施。
席晓娟[7](2011)在《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规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以先进生产力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目标。科技创新以企业为主力,企业创新需要资金支持,资金短缺成为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瓶颈。现代经济以金融为核心,金融以资本市场为核心,融资是资本市场首要功能。鉴于内源融资的有限性,企业融资以外源融资为主;鉴于间接融资成本高,以直接融资为主。私募股权融资作为外源直接融资方式,以无担保、成本低、收益高等优点,成为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在无法通过公开上市及银行贷款融资情况下的首选融资方式。2010年私募股权融资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私募股权融资界领头军,私募股权融资重要性日益突出。2004年《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6年《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国家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制定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等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发展私募股权融资,其中财税政策是有力的经济宏观调节杠杆。因此,有必要从税法角度研究私募股权融资。运用税收法律制度规范私募股权融资,以实现税法对优化资源配置、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科技创新的引导与调控作用,加速实现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本文从税法角度研究私募股权融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导论”。该章从论文选题背景入手,通过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进行总结。第二章“资本市场的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第一部分研究资本市场与私募股权融资。私募股权融资基础理论的构建以融资公司为研究视角,涵盖私募股权融资的法律界定、融资公司、融资对象、资金来源等方面。通过阐述企业融资需求及融资困境,从资本市场功能角度界定私募股权融资是资本市场新型直接融资方式,因其无担保、成本低、效率快等优点而成为无法通.过证券市场及银行融资企业的首选融资方式。通过研究私募股权融资与资本市场结构关系,凸现私募股权融资对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以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性。第二部分研究私募股权融资税收制度的市场化与法律化。在研究资本市场税收法律制度特征基础上,分析私募股权融资税收制度市场化的必然性,提出私募股权融资税收制度法律化的途径。第三章“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的理论建构”。第一部分是私募股权融资税法理论分析。通过论证私募股权融资征税合法性,结合私募股权融资税法特殊性与宽容性,定位资本市场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对私募股权融资引导与调控功能,并分析私募股权融资税收法律关系。第二部分是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要素分析。运用税法基础理论分析私募股权融资所涉税种、纳税主体、税率、纳税环节、法律责任等税法要素。第四章“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第一部分是私募股权融资制度成因的国际比较。从科技创新、资本市场、政府扶持等角度分析私募股权融资制度成因。第二部分是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的国际比较。比较国外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体制、立法体例及立法特点并加以借鉴。第三部分是私募股权融资税法激励制度的国际比较。从受惠主体、优惠税种、优惠方式、限制条件、优惠效果等方面分析比较国外私募股权融资税法激励制度并加以借鉴。第五章“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环境”。以中国本土化私募股权融资为研究基础。第一部分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梳理。以税法规范生效时间及内容为主线,梳理现行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规范。第二部分私募股权融资税法环境评析。从国家经济政策层面宏观评析私募股权融资税法环境;从国际比较视角微观评析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税收法律效力及税收法律内容。第六章“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重构”拟解决中国实践问题,是本文研究价值所在。第一部分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研究。通过反思税法环境对私募股权融资发展的利弊,确立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采取回应型立法模式,在坚持立法适时性基础上,适度制定相关私募股权融资税收法律规范,不宜以私募股权融资税收关系为调整对象单独立法。应根据私募股权融资发展需要,及时对私募股权融资纳税主体所涉税种的各税法因素进行调整。第二部分到第五部分是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要素的具体设计。私募股权融资税种以所得税为主,辅之以营业税等税种,适时停征证券交易印花税,开征资本利得税;纳税主体以投资者为主,以税收公平为原则安排私募股权机构投资者税负;纳税环节重在资金退出环节,研究各种退出方式税收问题的解决方法。税收优惠以税收优惠方式多样性、力度适度性、条件限制性为原则,完善受惠主体、优惠方式、限制条件等相关法律规定。本文试图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本文首次从税法角度研究私募股权融资。私募股权融资作为资本市场新型融资方式,以无担保、成本低、收益高等优点,成为企业在无法取得公开上市融资及银行贷款融资情况下的首选融资方式。税收作为调节国民经济再分配与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的经济杠杆,既影响企业融资结构,又影响资本市场效率、结构与创新。私募股权融资税收法律制度以私募股权融资税收关系为调整对象,以税收优惠为激励手段,充分发挥税法对优化资源配置、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科技创新的引导与调控功能,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私募股权融资提供税法支持,加速实现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二、本文不局限于研究私募股权基金税收问题,而是以税法要素为主线,全面研究私募股权融资所涉税种、纳税主体、税率、纳税环节、税收优惠及法律责任等税法要素。我国私募股权融资所涉税种以所得税为主,辅之以营业税、印花税、增值税等间接税;纳税主体包括投资者(私募股权基金是广义投资者)、融资公司、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人、私募股权资金托管人;不同税种的税率因纳税主体及应税行为不同而有所区别;纳税环节包括融资、投资、资金管理、资金分配及资金退出;税收优惠包括受惠主体、优惠方式及优惠限制条件;法律责任以纳税主体避税及征税主体滥用税收减免权为主。三、本文以中国私募股权融资发展需要为前提、发展现状为基础,重构私募股权融资税收法律制度。中国私募股权融资现行税法制度环境,因立法层次低、范围窄、数量少、针对性不强而制约私募股权融资发展。基于税法对私募股权融资的引导与调控功能,国家应对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采取宽容态度。以税法激励制度为手段,设计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要素,适时出台有针对性的私募股权融资税收法律规范,通过科学、高效的税收法律制度安排,在实现解决企业融资难的初级目标基础上,实现税法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引导产业结构调整、鼓励科技创新的长远目标。
曹裕[8](2010)在《复杂环境下我国企业财务困境模式及预警研究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企业财务困境问题始终是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企业财务困境轻则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健康发展和信用机构、证券投资者的利益,重则可能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乃至引发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快,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的瞬变性和不可准确预见性,加之各种内外部因素,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比以前极大增加。2008年,金融海啸的爆发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困境预警的研究受到高度重视,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更好地理解复杂环境下企业财务困境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并有效地对复杂环境下企业财务困境进行预警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已有对复杂环境下企业财务困境研究的不足,对复杂环境下企业财务困境问题的研究需要开拓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此本文拟从企业生命周期和集成模型两个角度出发来研究复杂环境下的企业财务困境问题。由于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面临的环境的复杂性存在差异,而且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在对复杂环境的感知和应对能力上也存在显着差别,因此,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复杂环境下企业财务困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新的视角。在企业财务困境预警方面,已有财务困境预警模型多以传统单分类器预测模型为主,忽略了多分类器集成在财务困境预警时的优势。由于单分类器预测绩效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样本的模式特征,且各单分类器模型预测具有不确定性,其在复杂环境下是否有效和适用令人质疑。非线性融合方法Choquet模糊积分是不确定环境下一种强硬有力的推理方法,通过Choquet模糊积分对单分类器模型的集成可以实现扬长避短、信息互补的效果,为复杂环境下企业财务困境预警提供了新的办法。在复杂环境背景下,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在文献分析基础上,借助案例分析、仿真模拟及实证研究等手段,系统分析了复杂环境下企业财务困境的原因和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复杂环境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财务困境的产生模式。鉴于以往企业财务困境单分类器预测模型的片面性和不确定性,本文通过融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Enterprise life cycle, LC)和基于Choquet积分的多分类器集成方法,探索建立一个基于企业生命周期和Choquet积分(LC-Choquet)的企业财务困境预警集成模型,以期大大提高复杂环境下企业财务困境预警模型的预测精度。首先,提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财务困境发生模式,为复杂环境下企业财务困境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在对已有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特征,通过理论分析、案例研究和仿真模拟等方法系统提出了不同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困境产生模式。即:初创期企业发生财务困境的可能性与企业年龄呈倒“U”型关系,管理者的管理经验和行业经验、初创期企业的规模以及行业和宏观环境因素等是造成初创期企业财务困境的主要原因;成长期企业容易因管理者过度自信而陷入“成长幻象”的陷阱,导致企业财务困境;成熟期企业隐含着严重的公司治理风险,一旦公司治理不善,则很有可能引发经理层的“道德风险”和大股东对公司的“掏空”,从而引发成熟期企业的财务困境;衰退期企业由于自身组织结构的老化和创新力减退,衰退期企业很有可能陷入因产品生命周期的结束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其次,构建了一个基于多智能体的企业财务困境仿真模型,为理解企业财务困境发生的过程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通过运用AnyLogic软件构建基于多智能体的企业财务困境仿真模型对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财务困境产生的模式进行了模拟仿真,仿真结果有力地支持了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具有不同财务困境模式的结论。再次,较全面地识别出了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财务困境的关键因素。探讨影响企业财务困境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财务困境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弥补现有的国内外关于财务困境关键因素的研究大多没有考虑和区分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不足,本文通过运用现金流法对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划分,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方法从企业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两个层面对财务困境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识别出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财务困境的关键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成长期企业财务困境的关键因素包括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主营业务鲜明率,现金流状况和股权集中度;成熟期企业财务困境的关键因素包括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现金流状况和主营业务鲜明率;衰退期企业财务困境的关键因素包括营运能力、主营业务鲜明率、长期偿债能力和股权结构。对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财务困境关键因素的识别不仅为企业财务困境预警指标的选取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企业根据自身所在的生命周期阶段有针对性地防范企业财务困境提供了具体指导。然后,构建了一个基于LC-Choquet的企业财务困境预警集成模型。考虑复杂环境对企业财务困境的影响,本文在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困境模式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非线性融合方法Choquet模糊积分对财务困境单分类器进行集成的企业财务困境预警集成模型。该模型一方面考虑了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特征,另一方面采用的非线性融合方法Choquet模糊积分,与以往以最大值法、平均方法和投票模型为代表的线性融合方法相比不但考虑了单个分类器的预测结果,而且考虑了各种分类器的相对重要程度以及各分类器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采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LC-Choquet的企业财务困境预警集成模型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财务困境预警的准确性,从而为企业、股东、银行等利益相关者更好地提前防范复杂环境下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预先采取应对措施以避免损失提供了有力支持。最后,通过用识别条件下的动态信息对静态模糊密度进行修正,提出了更适合于复杂环境下的自适应模糊测度。模糊测度是模糊积分的关键和重点,以往研究使用混淆矩阵进行模糊测度计算时往往忽视了训练条件和识别条件的差别。本文不但考虑了训练条件下的静态模糊密度,而且利用识别条件下的动态信息从单分类器输出的信度和单分类器输出结果的一致性两方面对静态模糊密度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更适合复杂环境下的自适应模糊测度,从而为基于Choquet积分企业财务困境预警集成模型提供了基础。针对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财务困境产生模式,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用于指导各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避免风险、误入陷阱和歧途,从而为企业及债权人、股东等利益相关者避免损失,维持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国家的经济安全提供重要参考。
张青[9](2009)在《基于契约关系的风险投资运作机制与投资决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融资制度,孕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了高新科技成果的转化。由于研究风险投资的各种理论尚未完全成熟,风险投资行业相对较年轻,因此,对风险投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意义重大。风险投资集融资、投资、撤资于一体,涉及投资者、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三个不同的运作主体。根据风险资本的运动过程,构成了本文的研究主线。通过比较不同组织制度,得到风险资本最为有效的有限合伙制组织形式,阐述了有限合伙制的发展、特征与治理机制。分析了有限合伙制中风险投资家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基金模型,研究了由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变化、声誉因素的考虑及风险投资家水平的不同,不同阶段风险基金的最优契约设计。分析了风险投资家在对风险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对不同项目进行筛选、评估的决策过程与准则。为了有效解决投资家对风险企业投资时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建立了信息甄别模型,以此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对于风险企业的价值评估,提出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净现值法不适用于风险投资,应用实物期权理论,并且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验证。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引入风险投资研究领域,结合风险投资过程的特点,对风险投资中的投资组合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影响风险投资家投资组合决策的7个因素。对风险投资过程进行一定的抽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风险投资中的投资组合理论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包括7个因子的多指数模型。根据风险投资实践的特殊性,从风险投资家的实际决策情况出发,对模型进行了简化,并对模型中各参数的确定进行了讨论,使模型更简单、易用。研究了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契约关系。与普通股、债券相比,投资家一般更倾向于应用可转换优先股作为投资工具。同时,针对风险资本分阶段投资的期权性质,应用多波动率的复合期权模型进行投资决策。引入控制权连续变量,建立风险企业控制权配置模型,通过风险投资家与企业家之间最优策略的博弈,得出控制权的配置结果。研究了影响风险投资退出决策的因素,认为影响风险投资退出决策的因素有很多,可以按照影响方式主要从风险投资行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对影响退出决策的因素进行研究。进行了风险投资退出决策的全程设计,根据风险投资循环过程,提出了筹资、投资和撤资三个阶段的风险投资退出全程设计。根据风险投资退出决策的四个原则,在相关假设的基础上建立风险投资退出决策的两个规划模型。通过对风险投资退出决策模型的分析与应用,得到某风险投资公司的退出决策。
袁学君[10](2008)在《我国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组织形式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基金市场主体的公募基金已成为市场主导力量,而没有实现合法化的私募基金作为基金市场的灰色地带也出现了雨后春笋式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上出现了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并存发展的局面。对我国基金市场业已存在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其存在的问题、根源、制度演进的主要力量、演进方向,对于未来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持续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基金组织形式就是指公募和私募基金组织的设立和存在的法律形态。就其组织形式结构而言,有实体型和非实体型之分。如果采用实体型投资组织设立与存在,则其组织形式可采取股份有限公司型或有限合伙型,而以非实体型投资组织设立与存在,其组织形式即为契约型。在本文中,通过实证分析我国当前基金市场上各种类型的基金组织形式,比较各种市场组织形式的效率、功能、结构,得出了公司型基金是最有效率的基金组织形式的结论,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契约型基金和公司型基金(以有限合伙制为代表)可能的演进方向以及在现有约束条件下可能的制度创新空间,并提出了我国基金市场主体组织形式向公司型组织形式过渡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建议。
二、MLP与我国风险投资基金治理结构取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LP与我国风险投资基金治理结构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1)融资结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融资结构理论 |
2.1.2 创新理论 |
2.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4 信息经济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创新的影响因素 |
2.2.2 融资结构对创新影响的相关研究 |
2.2.3 信息技术对创新影响的相关研究 |
2.3 研究述评 |
第3章 融资结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 |
3.1 研究模型设定 |
3.1.1 融资时序 |
3.1.2 研发风险 |
3.1.3 信用风险 |
3.2 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可得性关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分析 |
3.2.1 债权融资 |
3.2.2 股权融资 |
3.2.3 企业同时进行股权与债权融资的讨论 |
3.2.4 融资结构与企业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分析 |
3.3 纳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分析 |
3.3.1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创新能力 |
3.3.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于融资与企业创新中的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一代信息技术、融资结构、创新能力的测度与特征分析 |
4.1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测算与特征分析 |
4.1.1 信息技术相关测算的介绍 |
4.1.2 新一代信息技术水平的测算方法 |
4.1.3 新一代信息技术水平的测算结果及特征分析 |
4.2 融资结构的度量与特征分析 |
4.2.1 融资结构的度量 |
4.2.2 宏观视角下中国的融资特征分析 |
4.2.3 微观视角下中国企业的融资特征分析 |
4.3 创新能力的度量与特征分析 |
4.3.1 创新能力的度量 |
4.3.2 宏观视角下中国的科技创新的特征分析 |
4.3.3 微观视角下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融资结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创新投入决策的实证检验 |
5.1 研究假说 |
5.2 实证研究设计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模型设定 |
5.2.3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直接影响检验 |
5.3.2 复合影响检验 |
5.3.3 内生性处理 |
5.3.4 稳健性检验 |
5.3.5 融资结构细分下的再检验 |
5.3.6 所有制异质性检验 |
5.3.7 产业技术异质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融资结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实证检验 |
6.1 研究假说 |
6.2 实证研究设计 |
6.2.1 数据来源 |
6.2.2 模型设定 |
6.2.3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关于创新出数量的直接影响检验 |
6.3.2 关于创新出质量的直接影响检验 |
6.3.3 复合影响检验 |
6.3.4 内生性处理 |
6.3.5 稳健性检验 |
6.3.6 融资结构细分下的再检验 |
6.3.7 所有制异质性检验 |
6.3.8 产业技术异质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融资结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创新效率的实证检验 |
7.1 研究假说 |
7.2 实证研究设计 |
7.2.1 数据来源 |
7.2.2 模型设定 |
7.2.3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3.1 关于创新数量效率的直接影响检验 |
7.3.2 关于创新质量效率的直接影响检验 |
7.3.3 复合影响检验 |
7.3.4 内生性处理 |
7.3.5 稳健性检验 |
7.3.6 融资结构细分下的再检验 |
7.3.7 所有制异质性检验 |
7.3.8 产业技术异质性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创新投入方面 |
8.1.2 创新产出方面 |
8.1.3 创新效率方面 |
8.2 启示建议 |
8.2.1 国家层面的政策建议 |
8.2.2 企业层面的经营建议 |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2)演化博弈视角下P2P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及其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影响因素 |
1.2.2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度量 |
1.2.3 P2P网络借贷参与主体博弈 |
1.2.4 P2P网络借贷运用模式及其法律问题 |
1.2.5 P2P网络借贷比较与借鉴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研究展望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研究展望 |
2.P2P网络借贷运行特点及其风险构成 |
2.1 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 |
2.1.1 我国P2P网络借贷性质 |
2.1.2 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历程 |
2.1.3 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环境 |
2.1.4 我国P2P网络借贷风险变化 |
2.2 P2P网络借贷与其他金融相关性 |
2.2.1 P2P网络借贷与其他金融理论 |
2.2.2 P2P网络借贷与其他金融模式 |
2.3 P2P网络借贷风险与金融监管理论的漏洞 |
2.3.1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类型 |
2.3.2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成因 |
2.3.3 金融监管基本理论的漏洞 |
3.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3.1 数据准备 |
3.1.1 影响因素及相关假设 |
3.1.2 数据选取与解释变量定义 |
3.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3.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2 相关性分析 |
3.3 基于二元回归模型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3.3.1 二元选择回归模型 |
3.3.2 极大似然估计 |
3.3.3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度量实证分析 |
4.1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简介 |
4.1.1 决策树算法 |
4.1.2 函数类算法 |
4.1.3 贝叶斯算法 |
4.1.4 KNN(K邻近)分类算法 |
4.1.5 基于规则的算法 |
4.2 评价指标简介 |
4.3 信用评分模型的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信息不对称下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监管的两两演化博弈 |
5.1 P2P网络借贷平台间的演化博弈 |
5.1.1 模型假设 |
5.1.2 复制动态方程 |
5.1.3 情况分析 |
5.2 P2P网络借贷借款人与投资人之间的演化博弈 |
5.2.1 模型假设 |
5.2.2 复制动态方程 |
5.2.3 情况分析 |
5.3 P2P网络借贷平台与监管机构之间的演化博弈 |
5.3.1 模型假设 |
5.3.2 复制动态方程 |
5.3.3 情况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5.4.1 主要贡献 |
5.4.2 主要结论 |
6.基于非线性系统稳定性的 P2P 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监管的三方演化博弈 |
6.1 基础知识准备 |
6.1.1 模型假设 |
6.1.2 复制动态方程 |
6.1.3 稳定性理论 |
6.2 三方博弈演化稳定策略 |
6.2.1 平衡点分析 |
6.2.2 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6.3.1 主要贡献 |
6.3.2 主要结论 |
7.我国P2P网络借贷运营模式及其法律风险 |
7.1 传统信息中介模式 |
7.1.1 个人对个人/实体企业的纯线上模式 |
7.1.2 个人对类金融企业的线上线下混合模式 |
7.2 中国特色信用中介模式 |
7.2.1 纯信用中介模式 |
7.2.2 类资产证券化模式 |
7.2.3 超级债权人模式 |
7.3 法律风险分析 |
7.4 案例分析 |
7.4.1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 |
7.4.2 集资诈骗罪 |
7.5 本章小结 |
8.P2P网络借贷风险监管法律规制的比较与借鉴 |
8.1 英国 |
8.1.1 征信系统 |
8.1.2 行业自律 |
8.1.3 政府监管 |
8.2 美国 |
8.2.1 征信系统 |
8.2.2 行业自律 |
8.2.3 政府监管 |
8.3 我国现状及对比分析 |
8.3.1 我国法律规制现状 |
8.3.2 对比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我国P2P网络借贷风险监管的制度构造 |
9.1 本文结论 |
9.2 征信系统制度构造 |
9.3 行业自律制度构造 |
9.4 政府监管制度构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3)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行为及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2.3 研究方法 |
1.2.4 研究创新 |
第2章 发展现状与现实背景 |
2.1 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
2.1.1 美国的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
2.1.2 中国的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
2.2 企业并购发展现状 |
2.2.1 世界并购市场发展现状 |
2.2.2 中国并购市场发展现状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
3.1 概念界定 |
3.1.1 风险投资的内涵与分类 |
3.1.2 并购的内涵与分类 |
3.2 理论基础 |
3.2.1 效率理论 |
3.2.2 信息与信号理论 |
3.2.3 委托代理理论 |
3.2.4 交易成本理论 |
3.2.5 小结 |
3.3 文献回顾与述评 |
3.3.1 风险投资文献回顾 |
3.3.2 企业并购文献回顾 |
3.3.3 文献述评 |
第4章 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可能性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2 研究模型与变量定义 |
4.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3.1 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可能性 |
4.3.2 稳健性检验 |
4.3.3 拓展研究 |
4.4 本章结论与启示 |
第5章 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行为特征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2 研究模型与变量定义 |
5.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3.1 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行为特征 |
5.3.2 稳健性检验 |
5.3.3 拓展研究 |
5.4 本章结论与启示 |
第6章 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绩效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 研究设计 |
6.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2.2 研究模型与变量定义 |
6.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6.3.1 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绩效 |
6.3.2 稳健性检验 |
6.3.3 拓展研究 |
6.4 本章结论与启示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研究启示 |
7.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科技与金融资源结合:理论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主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章节间逻辑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主要创新点 |
1.7 概念解释 |
1.7.1 科技 |
1.7.2 金融 |
1.7.3 科技金融 |
1.8 研究不足和展望 |
2 文献综述 |
2.1 金融、科技与经济增长 |
2.1.1 金融与经济增长 |
2.1.2 科技、技术转移与经济发展 |
2.1.3 小结 |
2.2 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与金融发展 |
2.2.1 全要素生产率与金融发展 |
2.2.2 技术创新与金融发展 |
2.3 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机制和途径 |
2.3.1 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途径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2.4 总结 |
3 科技与金融资源结合:典型事实 |
3.1 国内外高新技术园区模式 |
3.1.1 美国硅谷 |
3.1.2 日本筑波科学城 |
3.1.3 中关村科技园区 |
3.2 国外科技银行经验借鉴 |
3.2.1 硅谷银行发展模式 |
3.2.2 日本政策投资银行(DBJ)模式 |
3.3 新模式的引入 |
3.4 本章小结 |
4 科技与金融资源结合:理论机制 |
4.1 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 |
4.2 科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4.3 桥隧模式 |
4.4 理论模型 |
4.4.1 假设 |
4.4.2 产品 |
4.4.3 金融资本 |
4.4.4 均衡 |
4.5 创新、金融资本与增长 |
4.5.1 加入金融资本价值 |
4.5.2 均衡风险回报 |
4.5.3 技术创新和创业启动 |
4.5.4 比较静态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科技与金融资源结合:基于间接融资的经验研究 |
5.1 问题提出 |
5.2 公司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 |
5.2.1 模型设定及其说明 |
5.2.2 样本数据选取及其指标设定 |
5.2.3 实证分析 |
5.3 科技金融结合对微观企业绩效的影响 |
5.3.1 公司金融支持效率DEA分析 |
5.3.2 科技金融结合对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科技与金融资源结合:基于直接融资的经验研究 |
6.1 问题提出 |
6.2 样本、数据来源与变量设计 |
6.2.1 样本与数据 |
6.2.2 变量设计 |
6.3 风险投资与企业自主创新:回归分析 |
6.3.1 风险投资是否有助于企业自主创新? |
6.3.2 风险投资背景与企业创新能力差异 |
6.4 本章小结 |
7 科技与金融资源结合:一个案例分析 |
7.1 某银行科技支行的发展现状 |
7.1.1 行业环境 |
7.1.2 独特的商业模式 |
7.1.3 全新的风险控制机制 |
7.1.4 盈利产品 |
7.2 某科技支行面临的问题 |
7.2.1 来自供应方(银行)的困难 |
7.2.2 来自资金需求方的问题 |
7.2.3 市场环境存在的问题 |
7.3 案例启示:完善科技银行发展的几点思路 |
8 总结 |
参考文献 |
(5)股权投资基金募集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 |
第一章 股权投资基金制度概览 |
第一节 股权投资的概念 |
第二节 股权投资基金相关概念辨析 |
一、股权投资基金与证券投资基金 |
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公募股权投资基金 |
三、股权投资基金与创业投资基金 |
四、股权投资基金与对冲基金 |
五、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产业投资基金 |
第三节 股权投资的法律特征和法律属性 |
一、法律特征 |
二、法律属性 |
三、内外部法律关系 |
第二章 股权投资基金募集组织制度选择 |
第一节 公司制股权投资基金 |
一、公司概述 |
二、公司制股权投资基金 |
三、公司制股权投资基金在各国的发展历程 |
四、公司制股权投资基金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
第二节 信托制股权投资基金 |
一、信托概述 |
二、信托制股权投资基金的结构 |
三、我国信托法移植中的缺憾给信托制基金造成的负面影响 |
第三节 有限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 |
一、普通合伙的起源及其运作机制 |
二、普通合伙对股权投资基金的不适用性 |
三、有限合伙对普通合伙的改进及其运作机制 |
四、两大法系关于有限合伙制度的立法概况 |
五、有限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股权投资基金募集的主要参与方 |
第一节 合格投资者 |
一、“合格投资者”的概念 |
二、建立合格投资者制度的必要性 |
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格投资者”的立法判断比较 |
四、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格投资者的立法检讨 |
五、对我国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二节 基金管理人 |
一、基金管理人的性质与组织形式 |
二、基金管理人存在的必要性 |
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资格界定的立法模式 |
四、我国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资格界定的利弊观察 |
第四章 非公开募集股权投资基金 |
第一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概念与特点 |
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概念 |
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特点 |
第二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种类及相关概念辨析 |
一、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
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公募股权投资基金 |
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创业投资基金 |
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对冲基金 |
五、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产业投资基金 |
第三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关系的性质分析 |
第四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第五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六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立法的必要性分析 |
第七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立法问题探讨 |
一、统一的《投资基金法》更符合现实需要 |
二、不刻意强调私募基金投向 |
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募集 |
四、加强私募所得资金的监管 |
五、严格限制私募基金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 |
第五章 公开募集股权投资基金 |
第一节 股权投资机构公开募集资本概览 |
一、基金上市模式 |
二、管理机构上市模式 |
三、混同上市模式 |
四、PE公募成风催生了标普上市PE指数 |
第二节 公募型股权投资机构组织形式选择 |
一、商业发展公司 |
二、有限合伙企业 |
三、公司制 |
四、有限责任企业 |
第三节 海外股权投资机构公募前后对比分析 |
一、融资方式的变化 |
二、经营风险的变化 |
三、信息披露要求的变化 |
四、监管方式的变化 |
五、流动性的变化 |
第四节 中国股权投资机构公开募集资本现状分析 |
一、基金上市模式 |
二、管理机构上市模式 |
三、子公司模式 |
第五节 中国股权投资机构上市面临的法律问题 |
一、合伙制股权投资企业不能成为上市公司 |
二、公司制普通合伙人不可直接作为上市主体 |
三、国有基金管理机构不能成为普通合伙人 |
四、信息披露缺乏统一标准 |
五、会计计价方法将抑制股权投资类上市公司投资于早期企业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税收因素对股权投资基金募集的影响 |
第一节 税收因素对内资公司制股权投资基金募集的影响 |
一、内资公司制股权投资基金税收政策 |
二、内资公司制股权投资基金税收优惠政策 |
第二节 税收因素对有限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募集的影响 |
一、国家法律层面对有限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税收政策 |
二、各地关于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的税收政策分析 |
三、西部地区股权投资基金税收政策 |
第三节 税收因素对外资背景股权投资基金募集的影响 |
一、征税模式 |
二、具体规定 |
三、内、外资股权投资基金享受同等税收待遇 |
第七章 我国股权投资募集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 加快立法步伐,酌情制定统一的《投资基金法》 |
第二节 对各类组织形式的基金尽可能给予同等法律待遇 |
一、组织结构的成本差异较大 |
二、获取资本的便捷程度相差甚远 |
第三节 建立合格投资者制度,注重对管理人规范和引导 |
一、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建立合格投资者的动态标准 |
二、从必要条件和限制条件两方面建立基金管理人监督管控体制 |
第四节 允许股权投资基金通过公开渠道募集资金 |
第五节 梳理税政政策,加大对中早期创投基金税收优惠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类 |
二、中文论文类 |
三、英文文献 |
附录:Private Equiry的概念和译法 |
一、PE的概念 |
二、PE的译法 |
三、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对PE的译法 |
致谢 |
(6)中国公募基金运作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公募基金原理和介绍方面 |
1.2.2 公募基金运作机制研究方面 |
1.2.3 公募基金制度创新方面 |
1.2.4 对现有文献的总结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二章 中国公募基金的介绍及发展概况 |
2.1 公募基金的概念及其分类 |
2.1.1 公募基金的概念 |
2.1.2 公募基金的分类 |
2.2 公募基金产生的背景 |
2.2.1 证券市场的发展 |
2.2.2 投资品种的缺乏 |
2.2.3 制度的健全 |
2.3 中国公募基金的发展概况 |
2.3.1 公募基金的产生及重要历史事件 |
2.3.2 公募基金历年的发展状况 |
2.3.3 公募基金的绩效分析 |
第三章 中国公募基金的运作机制 |
3.1 国内公募基金的主要运作机制 |
3.1.1 公募基金的募集和发行机制 |
3.1.2 公募基金的信息披露机制 |
3.1.3 公募基金的投资管理机制 |
3.1.4 公募基金的报酬机制 |
3.2 国内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运作机制的对比分析 |
3.3 公募基金运作机制的优势和劣势 |
3.3.1 公募基金的优势 |
3.3.2 公募基金的劣势 |
第四章 中国公募基金运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4.1 公募基金目前存在的问题 |
4.1.1 基金规模止步不前 |
4.1.2 公募基金公司人才流失严重 |
4.1.3 商业银行挤压公募基金生存空间 |
4.2 公募基金出现的问题本质上是运作机制的问题 |
4.3 运作机制的制度创新 |
4.3.1 建立统一的公募基金销售平台 |
4.3.2 建立独立的公募基金托管机构 |
4.3.3 给予公募基金公司管理社会公共资产的资格 |
4.3.4 公募基金应尽快引入对冲机制 |
4.3.5 公募基金应引入私募化激励机制 |
第五章 结束语及对自身工作的指导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篇章结构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2.资本市场的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 |
2.1 资本市场与私募股权融资 |
2.1.1 资本市场私募股权融资基础理论 |
2.1.2 企业融资困境与私募股权融资选择 |
2.1.3 私募股权融资与资本市场结构优化 |
2.2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制度的市场化与法律化 |
2.2.1 资本市场的税收法律制度 |
2.2.2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制度的市场化 |
2.2.3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制度的法律化 |
3.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的理论建构 |
3.1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理论分析 |
3.1.1 私募股权融资征税合法性 |
3.1.2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功能 |
3.1.3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宽容性 |
3.1.4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特殊性 |
3.1.5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法律关系 |
3.2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要素分析 |
3.2.1 税种设置 |
3.2.2 纳税主体 |
3.2.3 税率设计 |
3.2.4 纳税环节 |
3.2.5 法律责任 |
4.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4.1 私募股权融资制度成因的国际比较 |
4.1.1 科技创新促进私募股权融资发展 |
4.1.2 资本市场影响私募股权融资发展 |
4.1.3 政府政策扶持私募股权融资发展 |
4.2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的国际比较 |
4.2.1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体制 |
4.2.2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体例 |
4.2.3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特点 |
4.2.4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借鉴 |
4.3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激励制度的国际比较 |
4.3.1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优惠所涉税种 |
4.3.2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优惠的受惠主体 |
4.3.3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优惠方式 |
4.3.4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优惠限制条件 |
4.3.5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激励制度借鉴 |
5.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环境 |
5.1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梳理 |
5.1.1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规范的时间梳理 |
5.1.2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规范的内容梳理 |
5.2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环境评析 |
5.2.1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宏观环境评析 |
5.2.2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微观环境评析 |
6.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重构 |
6.1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研究 |
6.1.1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模式 |
6.1.2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立法体例 |
6.2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重构之税种 |
6.2.1 所得税 |
6.2.2 其他税种 |
6.3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重构之纳税主体:投资者 |
6.3.1 投资者纳税主体资格的法律分析 |
6.3.2 基于投资者组织形式的税负比较 |
6.3.3 私募股权机构投资者税法问题分析 |
6.3.4 基于税收公平原则的私募股权机构投资者税负安排 |
6.4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重构之纳税环节:资金退出环节 |
6.4.1 首次公开上市退出(IPO) |
6.4.2 并购退出(M&A) |
6.4.3 股份回购退出 |
6.4.4 清算退出 |
6.5 私募股权融资税法制度重构之税收优惠 |
6.5.1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优惠原则 |
6.5.2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优惠的受惠主体 |
6.5.3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优惠的优惠方式 |
6.5.4 私募股权融资税收优惠的限制条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复杂环境下我国企业财务困境模式及预警研究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企业财务困境的文献综述 |
2.1 企业财务困境的概念界定 |
2.1.1 国外学者对企业财务困境的界定 |
2.1.2 国内学者对企业财务困境的界定 |
2.2 企业财务困境产生的原因 |
2.2.1 国外学者对企业财务困境产生原因的分析 |
2.2.2 国内学者对企业财务困境产生原因的分析 |
2.3 企业财务困境发生的过程 |
2.3.1 Argenti对企业财务困境过程的分析 |
2.3.2 企业财务困境发生的路径理论 |
2.3.3 企业财务困境产生的模式理论 |
2.3.4 Ooghe的企业财务困境过程理论 |
2.4 企业财务困境预警模型 |
2.4.1 传统企业财务困境预警模型 |
2.4.2 现代企业财务困境预警模型 |
2.5 现有研究的评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杂环境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困境模式 |
3.1 复杂环境对企业财务困境的影响 |
3.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简要概述 |
3.2.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 |
3.2.2 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
3.2.3 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特征差异 |
3.3 初创期企业财务困境的产生模式 |
3.3.1 理论分析 |
3.3.2 典型案例 |
3.4 成长期企业财务困境的产生模式 |
3.4.1 理论分析 |
3.4.2 典型案例 |
3.5 成熟期企业财务困境的产生模式 |
3.5.1 理论分析 |
3.5.2 典型案例 |
3.6 衰退期企业财务困境的产生模式 |
3.6.1 理论分析 |
3.6.2 典型案例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智能体模型的企业财务困境过程仿真 |
4.1 基本原理 |
4.1.1 智能体模型概述 |
4.1.2 开发工具AnyLogic仿真软件简介 |
4.2 模型设计 |
4.2.1 财务困境的定义 |
4.2.2 智能体的设计 |
4.2.3 模型的初始化和实施 |
4.2.4 模型仿真结果的分析指标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4.3.1 初创期企业财务困境发生过程的仿真结果分析 |
4.3.2 成长期企业财务困境发生过程的仿真结果分析 |
4.3.3 成熟期企业财务困境发生过程的仿真结果分析 |
4.3.4 衰退期企业财务困境发生过程的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财务困境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5.1 备选关键因素选择 |
5.1.1 财务指标选取 |
5.1.2 公司治理指标选取 |
5.2 样本数据 |
5.2.1 研究样本 |
5.2.2 数据的选取 |
5.3 成长期财务困境关键因素实证分析 |
5.3.1 成长期财务困境预警指标显着性检验 |
5.3.2 企业成长期备选关键指标主成分的提取 |
5.3.3 企业成长期财务困境关键因素实证结果 |
5.4 成熟期财务困境关键因素实证分析 |
5.4.1 企业成熟期财务困境预警指标显着性检验 |
5.4.2 企业成熟期备选关键指标主成分的提取 |
5.4.3 企业成熟期财务困境关键因素实证结果 |
5.5 衰退期财务困境关键因素实证分析 |
5.5.1 企业衰退期财务困境预警指标显着性检验 |
5.5.2 企业衰退期备选关键指标主成分的提取 |
5.5.3 企业衰退期财务困境关键因素实证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LC-Choquet的企业财务困境预警集成模型构建 |
6.1 多元判别分析 |
6.2 Logit模型 |
6.3 决策树 |
6.4 人工神经网络 |
6.4.1 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MLP) |
6.4.2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 |
6.5 支持向量机 |
6.5.1 最优分类面 |
6.5.2 非线性最优分类面 |
6.6 基于案例推理的企业财务困境预警模型 |
6.6.1 企业财务困境案例库的建立 |
6.6.2 案例之间相似性的度量 |
6.6.3 基于案例推理的企业财务困境预警算法 |
6.7 基于Choquet积分的多分类器企业财务困境预警集成模型 |
6.7.1 模糊测度和Choquet积分 |
6.7.2 基于Choquet积分的多分类器企业财务困境预警集成模型框架 |
6.7.3 基于Choquet积分的多分类器企业财务困境预警集成方法 |
6.7.4 自适应模糊测度 |
6.7.5 基于Choquet积分的多分类器企业财务困境预警集成模型算法 |
6.8 基本分类器预测模型的选择 |
6.8.1 差异性原则 |
6.8.2 个体最优化原则 |
6.9 基于LC-Choquet的企业财务困境预警集成模型 |
6.10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LC-Choquet的企业财务困境预警模型实证结果 |
7.1 模型参数设置说明 |
7.2 成长期企业样本财务困境预警结果及分析 |
7.2.1 成长期采用不同算法的各基本分类器模型的预警精度比较 |
7.2.2 成长期阶段基于Choquet积分的多分类器集成模型与各基本模型之间的预警精度比较 |
7.3 成熟期企业样本财务困境预警结果及分析 |
7.3.1 成熟期企业财务困境预警各基本模型的预警精度比较 |
7.3.2 成熟期阶段基于Choquet积分的多分类器集成模型与各基本模型之间的预警精度比较 |
7.4 衰退期企业样本财务困境预警结果及分析 |
7.4.1 衰退期企业财务困境预警各基本模型的预警精度比较 |
7.4.2 衰退期阶段基于Choquet积分的多分类器集成模型与各基本模型之间的预警精度比较 |
7.5 全样本企业财务困境预警结果及分析 |
7.5.1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全样本企业预警结果及分析 |
7.5.2 不考虑企业生命周期的全样本企业预警结果及分析 |
7.6 整体结果及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政府应给予初创期企业必要的援助 |
8.2.2 加强自我修炼,提高初创期企业抗风险能力 |
8.2.3 成长期企业应关注成长质量 |
8.2.4 成熟期企业应关注公司治理 |
8.2.5 衰退期企业应加强自身财务管理工作,积极应对衰退 |
8.2.6 根据不同类型企业分别建立相应的财务困境预警系统 |
8.3 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目录 |
(9)基于契约关系的风险投资运作机制与投资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的契约关系研究 |
2.1 风险投资概念与特征 |
2.1.1 风险投资的定义 |
2.1.2 风险投资的特征 |
2.2 风险资本的组织形式及其治理机制 |
2.2.1 风险资本来源 |
2.2.2 风险投资机构组织形式的类型与比较 |
2.2.3 有限合伙制的产生发展与特征分析 |
2.2.4 有限合伙制的治理机制与效率分析 |
2.3 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的契约设计 |
2.3.1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投资者决策分析 |
2.3.2 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家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
2.3.3 风险资本筹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
2.3.4 最优契约安排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风险资本投资决策过程研究 |
3.1 风险资本投资决策分析 |
3.1.1 风险资本投资决策模型 |
3.1.2 风险资本投资决策过程分析 |
3.2 风险资本投资决策过程中的逆向选择研究 |
3.2.1 基于风险企业家能力水平的信息甄别模型 |
3.2.2 算例 |
3.3 风险企业的项目价值评估 |
3.3.1 净现值法及其在风险投资中的局限性 |
3.3.2 期权定价理论评估风险投资项目的理论框架 |
3.3.3 期权方法对净现值法的拓展 |
3.3.4 应用实物期权评估风险企业项目价值 |
3.3.5 算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风险投资中的投资组合研究 |
4.1 投资组合理论概述 |
4.1.1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及其发展 |
4.1.2 马科维茨的有效边界模型 |
4.1.3 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4.1.4 套利定价模型 |
4.2 风险投资中的投资组合理论与模型 |
4.2.1 影响风险投资的风险和收益的因素 |
4.2.2 风险投资中的投资组合模型 |
4.3 模型简化与参数确定 |
4.3.1 模型简化 |
4.3.2 参数确定 |
4.3.3 算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的契约关系研究 |
5.1 风险投资工具的选择 |
5.1.1 投资工具的比较分析 |
5.1.2 投资工具选择模型分析 |
5.1.3 可转换优先股 |
5.2 风险资本分阶段投资决策分析 |
5.2.1 分阶段投资机制研究 |
5.2.2 分阶段投资的激励约束效应 |
5.2.3 分阶段投资的相关影响因素 |
5.2.4 分阶段投资复合期权模型分析 |
5.3 风险企业控制权配置研究 |
5.3.1 风险企业控制权的相关研究 |
5.3.2 控制权有效配置模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风险投资退出决策研究 |
6.1 风险投资退出决策概述 |
6.1.1 风险投资退出决策的内涵 |
6.1.2 风险投资退出的意义 |
6.2 影响风险投资退出决策的因素分析 |
6.2.1 影响风险投资退出决策的因素 |
6.2.2 影响风险投资退出决策的内部因素 |
6.2.3 影响风险投资退出决策的外部因素 |
6.3 风险投资退出决策的全程设计 |
6.3.1 风险投资退出决策的程序 |
6.3.2 筹资阶段风险投资退出准备 |
6.3.3 投资阶段风险投资退出准备 |
6.3.4 撤资阶段风险投资退出决策 |
6.4 风险投资退出决策模型 |
6.4.1 风险投资退出决策的原则与模型假设 |
6.4.2 风险投资退出决策模型的建立 |
6.4.3 风险投资退出决策模型的求解 |
6.4.4 算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10)我国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组织形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
第2章 关于当前我国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组织存在问题的比较分析 |
2.1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组织形式的界定 |
2.2 我国目前市场上私募基金的组织形式 |
2.2.1 我国当前私募基金的组织形式 |
2.2.2 我国当前基金市场私募基金的发起设立 |
2.2.3 我国私募基金存在的问题 |
2.2.4 我国现行法律对私募基金的监管 |
2.3 我国公募基金组织形式的现状 |
2.3.1 公募基金的组织制度的缺陷 |
2.3.2 利益机制的失衡 |
2.3.3 监管制度的缺失 |
第3章 关于我国当前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组织效率的比较分析 |
3.1 从委托代理意义上分析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组织效率 |
3.1.1 委托代理结构不同 |
3.1.2 组织结构功能不同 |
3.1.3 机制不同 |
3.2 从激励相容意义上比较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组织效率 |
3.2.1 我国公募基金的分配模式 |
3.2.2 我国当前私募基金采取的分配模式 |
第4章 我国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组织制度创新空间的可行性分析 |
4.1 我国公募基金组织制度创新的可行性 |
4.1.1 基金持有人的法律地位悬而未决 |
4.1.2 基金持有人的权利难以实施 |
4.1.3 某些条文规定不尽合理 |
4.1.4 对基金管理人责任的规定缺失 |
4.1.5 关于法律制度创新的设计 |
4.2 我国私募基金组织制度创新的可行性分析 |
4.2.1 对私募基金投资者资格的界定 |
4.2.2 对投资人数的界定 |
4.2.3 对私募基金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的限定 |
4.2.4 对信息披露进行严格的限定 |
4.3 我国基金监管制度创新的可行性分析 |
4.3.1 有关我国基金市场主体的制度创新 |
4.3.2 有关基金公司拓展业务范围的创新 |
4.3.3 有关强化对投资人利益保护制度的创新 |
第5章 关于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组织制度优势的国际比较 |
5.1 公司型基金制度安排的优势 |
5.2 公司型基金董事会制度安排的优势 |
5.3 公司型基金独立董事制度安排的优势 |
第6章 结论-我国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组织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
6.1 近期考虑:关于促进我国私募基金合法化的制度创新建议 |
6.1.1 关于我国私募基金合法化的法律建议 |
6.1.2 关于我国私募基金组织形式的选择建议 |
6.2 中期考虑:关于我国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组织形式并行发展的建议 |
6.2.1 循序渐进 |
6.2.2 典型示范 |
6.2.3 市场竞争 |
6.3 远期考虑:关于公募基金组织形式向私募基金组织制度过渡的建议 |
6.3.1 制度框架先行 |
6.3.2 自愿过渡 |
6.3.3 与时俱进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详细摘要 |
四、MLP与我国风险投资基金治理结构取向(论文参考文献)
- [1]融资结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 杨帆. 西北大学, 2021(12)
- [2]演化博弈视角下P2P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 邓春生.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3]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行为及绩效研究[D]. 曹雅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 [4]科技与金融资源结合:理论及经验研究[D]. 郑冰开. 浙江大学, 2013(01)
- [5]股权投资基金募集法律制度研究[D]. 黄韬. 南京大学, 2013(07)
- [6]中国公募基金运作机制分析[D]. 姚宗刚. 山东大学, 2012(02)
- [7]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规制研究[D]. 席晓娟.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8)
- [8]复杂环境下我国企业财务困境模式及预警研究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D]. 曹裕. 中南大学, 2010(01)
- [9]基于契约关系的风险投资运作机制与投资决策研究[D]. 张青. 天津大学, 2009(12)
- [10]我国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组织形式的比较研究[D]. 袁学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