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

一、马克思哲学革命和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1](2021)在《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的发展演变史中始终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终极存在”的执着追求既吸引众多哲学家深陷其中刻苦钻研,促使其不断发展,然而面对现实问题的无力和漠视又使其自身处于难以继续前进的困境之中。为了挽救它,人们对形而上学进行的批判与改造从未停止,在马克思这里才彻底完成了这项工作。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性研究,绝不局限于这个问题本身,而是通过揭示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对马克思哲学的性质、宗旨、本质进行最根本的诠释,从而划清马克思与他以外的哲学的界限。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以柏拉图理念论为开端,经由亚里士多德、康德等哲学家的进一步展开和扩充到黑格尔时代发展至顶峰。在这个漫长而又曲折的历程中,形而上学经历了辉煌、没落而又复归辉煌的过程,直到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形而上学依然稳坐“女王”的宝座。然而在以尼采、海德格尔等人为代表的现代哲学阶段,形而上学面临被消灭、被改造的危机,即便如此,这些哲学家依旧无法跳出形而上学的阴影,形而上学依然以全新的姿态延续了下来,而马克思哲学的诞生真正实现了形而上学的终结。以往的形而上学执着于对终极本质的追求,这样导致了它的理论形态往往以一种虚幻和脱离生活的方式存在,而当时德国社会正处于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历史境遇中,这便为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从法哲学到国家观、从宗教到意识形态、从哲学到资本,以“改造世界”为哲学批判旨归,将哲学从虚幻的彼岸拉回到现实生活世界。“实践原则”是马克思哲学的实现方式和理论基础,马克思将目光聚焦“现实世界”,使人的存在方式落到了实践的基础之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追求有了实现的现实依据,通过对“上层建筑”领域的不断完善和改造,实现对现实社会的变革,并以其独特的理论魅力实现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和引领。

张起梁[2](2021)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撰写的“主要着作”,亦是把辩证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光辉典范。在当代,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文本依据,而对马克思哲学进行的理论研究,不仅使马克思哲学研究再次成为一门“显学”,而且还开拓出了一些新的、有利于推进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当代化和民族化的研究视角。但《资本论》的学科性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经济学批判的着作;另一方面,它又是哲学批判的着作。从经济学批判看,《资本论》是资本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三位一体”;从哲学批判看,《资本论》则是作为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发达机体”而对一切旧哲学的彻底扬弃。因而,《资本论》就是经济学—哲学批判的二位一体和辩证统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发生,特别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马克思哲学的经济学转向即政治经济学批判,则是引发这一事件的重要前提。因而,这本质上就是一个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事件。从中,马克思从异化劳动批判转向了生产劳动批判,实现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草创”到“再创”再到“成熟”为节点判断和理论标识的哲学革命。循此革命逻辑,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应被确立为“生成论”的生产劳动本体论。无论在认识论层面将马克思哲学从历史观维度表述为“唯物主义历史观”,还是从世界观维度表述为“历史唯物主义”,亦或在方法论层面表述为“唯物辩证法”,但在本体论层面,这些表述方式都有着共同的“本体承诺”。其所唯之“物”,既不是传统哲学所固守的“自在之物”或“直观之物”,也不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所膜拜的“抽象之物”或“单纯之物”,而是在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基础上,统统上升为表征社会人的存在之基和生活之本的哲学范畴,即“人格化”了的物。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性”关键在于方法。关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所用方法的研究,既是正确理解《资本论》及其手稿的一把钥匙,也是《资本论》及其手稿研究的中心任务之一。马克思曾致信恩格斯,“不论我的着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但是要达到这一点,只有用我的方法”。马克思在另一封信中提示,《资本论》是他“把辩证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第一次尝试”。更确切地说,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辩证法,俨然已不再是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概念辩证法,更不是古希腊时期的直观辩证法,而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历史科学的批判性开展中,对以往辩证法进行革命批判或革命“颠倒”之后而确立的辩证法的科学形态,即唯物辩证法。如果说《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初篇”,那么,《资本论》则是“续篇”。“初篇”是在宏观层面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宏大叙事,“续篇”则是微观层面的微观表达。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初篇”与“续篇”在理论上又构成了一种正向指导与反向建构的创生关系。而且,伴随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深入进行,特别是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理论开展中,马克思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从而形成了一些表征唯物辩证法的具体的、特殊的方法形态,如“科学抽象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从后思索法”等。但问题在于,如何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及其发展形态作出科学的、不偏不倚的读解。遵循学术界关于《资本论》方法研究的理论进路,针对该领域的研究争论和意见冲突,有必要寻求新的理论视角并把这个问题的探讨放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中加以考察。政治经济学批判,不仅是马克思哲学即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出场逻辑,而且是其言说方式和言说语境。聚焦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并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文本依据,从而在这一原初的、生成的言说语境中,对唯物辩证法及其发展形态进行不偏不倚的解读,应是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范式。在深耕文本的基础上,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言说语境,借鉴方法论与认识论的“视域融合”,从整体上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所贯穿、运用和发展的唯物辩证法,进行抽绎、去蔽和解读,深入对唯物辩证法的认识、领悟和理解。从而赋予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以新的解释力,使其具有更加普遍和一般的方法论意义。这一基础理论研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发展的趋势上具有重要意义。

季婧[3](2021)在《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理查德·罗蒂作为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的思想已经广为人熟知,但是对其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文化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规模,仅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的观点,在学界未形成一致共识。罗蒂文学文化观与他的后哲学文化思想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同时也蕴含着实用主义的实践精神与探索,因此它也是罗蒂思想谱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解罗蒂思想新的维度和视角,对于中国学界对文学本质及其社会功能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试图以罗蒂文学文化观概念的释义为起点描摹出文学文化观的整体面貌,进而将文学文化观置于后哲学文化思想和新实用主义的维度进行探究。罗蒂的文学文化观主张摒弃哲学理性的思维方式转向感性叙事,在历史主义的语境中,在隐喻和反讽的作用下对事物进行“重新描述”,让所有被看作一成不变的事物都具有呈现出新面目的可能性。罗蒂的文学文化观是对文学意义升华的产物,是一种审美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乌托邦,也是罗蒂对在哲学之后的世界只能由文学来拯救的希望的寄托。罗蒂看重文学的人文主义功能,将其提升到文化层面的高度,主张人们能够通过想象力提升个体的敏感性以增进对他人的同情,进而促进社会的团结与公平正义。绪论部分概述了罗蒂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流变情况,对罗蒂思想整体研究及对文学文化观思想的现状做出了梳理,重点分析了以罗蒂文学文化观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罗蒂秉持后现代的立场,这种对传统形而上学不妥协,时刻保持反思、批判和颠覆的态度让他的思想繁杂而深厚。从这些复杂的思想中抽丝剥茧,笔者分析了罗蒂的学术立场、学术方法以及学术目的,将文学文化观作为罗蒂思想的杠杆,同时指出近来文学作为一门兼具审美功能与社会意义的学科学术地位一直处于跌宕起伏之中,罗蒂能够回归传统,将救赎的道路指向文学的方向,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第二章开宗明义,对“文学文化”概念的出现进行了追溯,首先概括了文学文化建立的三个阶段,进而分析了罗蒂“文学文化”的内涵,提出在罗蒂营造的“人文主义乌托邦”当中,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的“文学文化”,包括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文学种类,而相对于宗教、哲学和科学,它并不更加高级,这就明确了罗蒂对于文学的看法:既将哲学之后的希望寄托在文学身上,又并不赋予文学以超乎其他学科的特权。罗蒂所试图构建的是一个以政治代替科学,以文学代替哲学,以心理代替伦理,以生活代替理论的人文主义乌托邦。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系统阐释了罗蒂后哲学文化思想下的文学文化观。罗蒂用彻底的偶然性立论,解构了传统哲学当中人心、自我、本质、普遍和必然等概念,并将其作为现代自由主义乌托邦的依据。进而揭示了罗蒂眼中文学的价值,文学通过展现人生当中偶然的事件来描述一个偶然的世界,从而发现生活的多种可能,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在抛弃了确定的世界本质和永恒的人性基础之后,人生仍然是有趣、可爱、值得过的,因此文学文化的重要性就体现在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对人生的激励。罗蒂提倡的文学文化是一种后形而上学文化,他对“想象力”做出的理解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道德想象力”。小说作为重要的叙事形式,比哲学和理论更能够直接展现出个体和种族所遭受的“残酷”,因此奥威尔和狄更斯在罗蒂心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文学家擅长运用反讽的手段,不断对自己的“终极语汇”地进行修正和完善,从而不断对事物进行重新描述。经过反讽主义者的改造,文学文化的功能得以体现,通过文学特别是小说的阅读使人们获得“自律的自我”,实现自我救赎和私人完美。第四章着重梳理了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的思想渊源。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思想并非直接脱胎于古典实用主义,而是在继承了古典实用主义特别是杜威和詹姆斯“关注现实”的基础上,注入了英美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的基因。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塞拉斯对“所予神话”的批判与戴维森的“隐喻理论”,尼采和海德格尔反本质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倾向等等,都对罗蒂产生了深刻影响。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放弃了对“经验”的强调,转而投向“语言”,主张在“后哲学”的语境下对事物进行“重新描述”。最后点明了后哲学文化观的实质,它是一种反本质主义的哲学观、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偶然的自我认知观以及“真理即隐喻”的语言观。第五章主要对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对中国学界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与局限进行了总结。罗蒂的思想对于中国当代学界“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进行了有效消解,但他并不提倡“亦此亦彼”彼此兼容,而是主张将对立项的区分进行消解,让二者的界限变得模糊,融合为一。罗蒂在文学的社会功能方面关注有余,而对文学文本自身的规律和特征则研究不足,尽管罗蒂在自己的世界里将文学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极大丰富了文学的内涵和外延,但是从文学自身的领域来讲,作为与哲学、科学和宗教相平行的学科,它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独特的运作规律,罗蒂不应当对这些原有的在他看来是所谓“本质”的规律视而不见,而只是单单关注文学的社会功能,抹煞了文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独立价值。

王小景[4](2020)在《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四重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辩证法的本质就是历史辩证法,这是马克思哲学区别于传统哲学、实现其革命性变革、拥有面向未来的强大生命力的根本。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是马克思人性论的、社会历史形态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和社会发展方向(在资本主义自我灭亡中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辩证法这四重结构逻辑递进且辩证统一的辩证法,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这一思想进行阐述。一、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理论内涵。在对黑格尔思辨的概念辩证法进行颠倒、扬弃与超越的同时,在实践的、历史的基础上,马克思构建了内在地生成于历史唯物主义并随之不断发展的、四重结构辩证统一的历史辩证法思想,其理论内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理论界定上,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在实践基础上以历史解释原则和辩证思维方式为指导构建的,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活动为出发点,以现实的人为历史主体、以客观对象为历史客体,主客体统一于历史总体的、揭示人和社会历史总体运动发展规律性和方向性的辩证法;其次,主题上,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是其永恒的理论的和实践的主题;再次,本质特征上,根植于内在否定性基础之上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是其本质特征。二、第一重结构和逻辑梯度是马克思人性论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人性论的历史辩证法主要体现在他关于人的属性、本质和人的价值旨归的思想中,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人具有基于“满足生存需要”的自然属性;二是在人与人关系层面,人具有基于“类本质”的类属性;三是在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人具有基于社会关系的社会属性;四是上述三重属性辩证统一于人的自由解放的价值旨归。马克思颠覆了以往形而上学的人性论,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对人的本质作出了科学的界定,既为我们把握人性提供了科学的、历史的尺度,又确立了马克思整个历史辩证法思想现实的人的逻辑起点及贯穿始终的自由解放价值尺度,体现了其辩证法的主体和主体性维度。三、第二重结构和逻辑梯度是马克思社会历史形态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以“三形态”说为依据,揭示了社会历史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这一过程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内在逻辑线索的本质,以及人的自由从肯定阶段的抽象自由到否定阶段的异化自由最终到共产主义时期全面充分发展的自由个性阶段的、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过程和运动规律的历史辩证法,将历史辩证法从对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本性的认识领域递进到作为历史客体的社会历史发展形态领域。四、第三重结构和逻辑梯度是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辩证法。在阐释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观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内在矛盾的必然性和辩证运动规律客观性,揭示了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更替的必然性、以及社会形态更替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形成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发展客体性认识的深化。五、第四重结构和逻辑梯度是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在资本主义自我灭亡中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辩证法。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辩证法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了资本主义由于其固有的矛盾导致其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并最终从内部必然走向自我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进而揭示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和作为历史客体的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然必然性王国到物的必然性王国最终到自由王国的自我否定的发展过程,从而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总体性方向的辩证法。六、马克思四重结构的历史辩证法从构思方法、构思过程到构思维度具有辩证统一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构思方法上看,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四重结构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从构思过程上看,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四重结构的构思过程就是在实践基础上历史主客体相互作用、历史主体性居于主导地位和历史客体性居于基础性地位、且二者统一于历史总体性的逻辑过程和辩证关系的表达。从关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本质的构思维度上看,马克思是在确立其新世界观本体论的基础上,从世界观—历史观—历史科学逐层推进、三位一体、辩证统一的维度,来构思四重结构逻辑递进且辩证统一的历史辩证法整体结构。总之,马克思四重结构的历史辩证法,是马克思运用逻辑与历史辩证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对现实的人及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主客体辩证统一的总体性考察,在揭示人及其社会历史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和必然的方向性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在世界观、历史观和历史科学三位一体维度的辩证统一。

肖倩颖[5](2020)在《面向真理本身 ——巴迪欧哲学思想探析》文中认为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一直以来是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统观哲学史,尽管本体论在西方哲学中一直拥有崇高的位置,并赢得“一切学科的女王”的称号,然而在20世纪西方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反本体论思潮,语言哲学、存在论、分析哲学、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纷纷对其提出质疑,致使本体论哲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存亡危机,这也促使人们不得不重思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巴迪欧正是在对这一时代问题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哲学。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实,哲学终结所带来的人类精神家园的缺失,哲学的理论指导地位的动摇,现代性问题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巴迪欧用他的哲学理论作出了激进的回应,对于指导资本主义实践,应对现代性的危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遵循巴迪欧哲学思想的发展轨迹,尽可能的贴近其思想脉络,以最近似于巴迪欧的方式展现其思想论证线索,以两本“哲学宣言”为主要文本依据,梳理和解读巴迪欧哲学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内在发展的逻辑理路,探讨巴迪欧如何实现对以真理为核心的哲学的拯救和复兴,论证当代哲学的合法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哲学,实现哲学的更进一步,同时对巴迪欧哲学进行再思考,以期对其达到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哲学命运的解读,长期以来各个哲学流派各持说辞,各持己见,在这一过程中,反叛黑格尔、拒斥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主流状态和核心观点,伴随着哲学出现了语言学转向、分析哲学转向、现象学转向、生存哲学转向等,它也经历了被消解、被重构、被终结、被拯救的命运历程,伴随这一过程的是对哲学的性质和功能的新理解,以及对哲学合法性的质疑和重建。为了论证当代哲学的合法性,实现哲学的拯救和复兴,巴迪欧首先对哲学终结论进行了反思性批判,指出哲学不是不可能的,而是被历史上的缝合体系所阻碍了,因此他主张,在今天要拿出纯粹的哲学的解缝的姿态,通过哲学与诸前提特别是诗的解缝以及哲学自身的远征来扞卫哲学的合法性,回归柏拉图的数学,以一种柏拉图主义的姿态,用数学开启了当代本体论,以其独特的数学逻辑的视角创造性地建构了事件、真理、主体三位一体的本体论哲学,重新确立哲学在其原初意义上的可能性。同时,面对当今哲学的发展状况,巴迪欧要做的不仅仅局限于停留在对哲学的拯救和复兴,而是要进行新哲学的建构,将其目光转向真实的生活。因而,他还提倡哲学要更进一步,探讨哲学可能性的实现方式,推动哲学的向前发展。巴迪欧首先指出现今的哲学是“人为的哲学”,表现为矫揉造作的实存,哲学被法律、道德、伦理等束缚和绑架,为了修复哲学受到的科学主义和道德的重创,巴迪欧主张回归现实世界,从具体的事实出发,让真理以某种具体身体的方式在这个世界呈现自身,重构永恒的、在世的、革命性的真理,使真理从存在走向实存,为此,他创造性地引入阶点理论和同一性函数,通过实存不同的取值来说明真理的表象和哲学的实存。至于如何实现哲学的更进一步,巴迪欧主张哲学要有所介入,有所行动,以一种共产主义的姿态,构建事件轨迹,真理性身体、主体化三者有机统一的在世的新哲学,实现哲学的非在到实存。在这一过程中,身体成为一个重要的表征,通过主体化的身体,世界与历史也成为具体的事物,由此看出,巴迪欧的思想经历了从“超验”到“经验”、从“天国”到“尘世”的发展路径,让承担发现真理的主体有了在世之身,让事件有了在世之根,也让真理成为可以经验的东西。这样,巴迪欧实现了数学本体论到在世的新哲学的内在逻辑理路的推进,为当代哲学的合法性提供证明的同时,也为现代性所关切的形而上学(哲学)命运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哲学的意义在于打开一个新的思想空间,巴迪欧对哲学的拯救复兴乃至进一步发展打开了真理发展的新的空间,他对以真理为核心的哲学的复兴和发展对于哲学合法性的证明以及未来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这里,真理是贯穿巴迪欧哲学思想的一条重要线索,在巴迪欧看来,哲学是对诸真理的把握,真理范畴是其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对待真理问题上,巴迪欧不局限于《哲学宣言》中的“类性真理”(存在层面的真理的形式理论)和《第二哲学宣言》中的“真理性的身体”(实存层面的真理的表象和实存),近年来,巴迪欧更多的将目光转向研究真理视角下的事物,从真理的角度看存在和表象会如何,即真理的内在性问题,为此,巴迪欧创作了《存在与事件3:真理的内在性》一书,立足于探讨真理角度下的世界,旨在挖掘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而提出存在哲学主体吗?如若存在,它如何为真正的生活或完整的生活开辟道路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与分析,更为深刻和详尽的展现巴迪欧哲学思想体系的整全轮廓。我想对于真理内在性的理解,是接下来巴迪欧哲学研究者应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它不仅是对时代问题的理论自觉而且是对社会历史的反思性批判,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实,巴迪欧所做出的的拯救、复兴乃至进一步发展哲学的努力,对资本主义实践及全球的政治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巴迪欧哲学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当今时代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资本统治的新时代,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彰显出历史的巨大变化,可以说巴迪欧的哲学在全球资本主义时代具有普遍的全球意义,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巴迪欧作为法国的左翼思想家,他的理论创造更多具有的是欧洲意义,对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来说,他们所面对和感受到的社会现实与我国仍有重大的差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是当代人类文明中独特的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具有自己的现实感和理论范式。

郝相赟[6](2020)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思想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对它的科学理解不仅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和评价,而且关涉到如何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长期以来,共产主义“渺茫论”“过时论”“妖魔化”等错误论调不绝于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化、弱化、边缘化,成了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践的呼唤和理论的自觉都迫切需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马克思意义上的共产主义,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特别是如何从理论认识与理想信念的层面破解和回应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在当下所面临的一系列责难和挑战。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不断追问,本文以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为逻辑主线,以概念辨析、历史生成、理解维度、时代境遇和认同建构为研究思路,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注重史论结合,呈现整体性的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具体而言,一是通过对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乌托邦”等相关概念的考察辨析,界定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研究的基本论域。二是在思想史的视域中梳理共产主义学说发生、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并在同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比较分析中,揭示了马克思扬弃和超越空想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文本为基础进一步考察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分析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萌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概括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三是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和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整体性的阐释和解读。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从社会现实出发,通过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来探寻人类自由和解放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从现代性危机的根源入手,通过对资本逻辑和理性形而上学的双重批判来实现对现代性的内在超越,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重关系的视角透视并展现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解答。从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推翻资本主义和剥削阶级压迫,为实现理想社会而力图改造现实社会的革命运动。马克思从科学实践观出发,在生产劳动中找到了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钥匙即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基于这一矛盾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实践的深入分析,在总结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实现条件、实现方式以及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从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一种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形态。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的研究,提出并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并依据这一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在自身基础上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未来社会的构想,马克思自觉运用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总体性概括,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诉求,并具体阐释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实现方式。四是通过分析当前共产主义面临的时代困境及其原因,全面审视并客观审慎评价了西方左翼学者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解读和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阐明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扞卫。五是在阐释理想与信念、理想信念与社会现实关系问题的基础上,着力从情感、理论、政治、话语和价值五个层面出发,系统建构了新时代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认同的实践路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对它的研究必将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继续深入挖掘原着,充分利用好文本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巩固基础研究;要努力就共产主义问题与西方左翼学者进行思想交流,在论辩中回应各种时代挑战,进一步增强比较研究;要坚持走进社会现实,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场域,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中升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实践研究。

崔佳[7](2020)在《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文中研究说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性的生成与完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核心的主题。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经济学哲学批判、对资本与经济合谋的政治与哲学解构、对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判定中无不指向这一核心问题。也正是在追求人的自由与解放的思想历程中,马克思表达了对完满丰富的感性人性和自由主体的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也明确地表达了立基于具体人性的审美思想。“美的规律”的理念、“劳动创造美”的观念、“音乐的耳朵”和“形式美的眼睛”的观点等具体地表达了他审美思想的核心。马克思基于具体人性论的审美思想将感性活动这一形下活动升华成审美活动的存在论根基,回应了传统审美观念的形而上学的困境、面对了现代审美的物质主义难题,将审美真正导入到改变世界与实现人类全面自由解放的思想境遇之中。马克思的审美思想将创造美的过程作为审美应有的内容,又使审美的既定对象复活了与生存与发展的互动关系,从根本上变革美与审美二元对立的美学范式。本文就在此意义上来展开对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以期探寻审美回归的思想路径与实践智慧。审美是美对人的感性触动,更是人对美的主体回响。审美是关乎人的心理、感官、情感和想象,是对心灵与道德的指引,对人生活的观念、存在的理解、价值的追求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意义。然而,现代性审美日常化的沉沦、大众化的享乐、抽象化的疏离、商品化的客观等事实,戕害了人的审美能力、物化了人的审美体验、弱化了人的审美批判,为资本逻辑宰制和意识形态把控创造了可乘之机。依循审美观念的思想历程、重拾审美的人性根基、重建审美的体验逻辑、追录审美的价值理想成为直面审美困境、开掘审美意蕴、生成审美能力的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为,马克思的审美思想要求我们既要关注审美对象所体现出来的美的本质,又需要关注审美主体能够感受美的能力本身。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审美观念不再是分裂人的创造美和感受美这两种活动的审美范式。而是在人的生存和发展,自我理解的意义上,去创建审美的实践范式。可以说,马克思的审美思想真正走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思想地基,筑起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批判的塔楼,同时达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社会的肯定性理解与否定性理解的辩证统一之中。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的人性理论为根基,探讨马克思如何以审美现代性批判回应现实的社会、现代的历史发展逻辑,如何以审美实践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解放。形成以思想发展史为前提,哲学理论为依据,时代发展现实为背景的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思路。论文共分为五章:论文的第一章在梳理西方审美观念的历史演变中透视和把握不同时期审美主体与人性生成的内在关系,在审美的思想史定位中,探析传统审美观念的思想疑难与实践困境。论文认为,从古代到近代,审美经历了从主体被赋予神性、理念和上帝的聚焦形式,导致审美主体自我迷失,形成审美观念实体化阶段;到注重感受和趣味的先在性,导致固化主体的物化审美阶段;再到将实在的理性和抽象的感性予以综合的、主体人性分裂的形上审美过程,来呈现马克思审美思想的思想史根基。论文的第二章基于马克思哲学革命和立足人性观变革来透视马克思的审美思想变革,从感性活动的真实意义揭示人性的“类本性”和“类特性”,建构具体人性观的感性活动;并以感性活动为中心来理解人的存在和人的发展,在人性基底中获得审美主体的感性生成。内在地敞开了一个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存在论根基的审美原则,形成了马克思研究审美的理论根基和自身理论逻辑阐发的独特维度。论文的第三章从马克思的自身理论把握其审美思想的内涵,构建以感性活动、现实历史和自由个性为核心概念的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内在逻辑。作为审美存在论根基的感性活动,不再是外在于审美的附属性内容,而构成了审美的内在环节和要素。审美所体现的不仅是关于人的现实生活过程的“对象意识”,更是关于自身存在状态和价值追求的“自我意识”。审美直观与个性的生成在根本上呈现为一种历史性关系,在全面把握人类审美活动的复杂构成中,实践活动既是人类性与自由个性的结合,又具有审美的自由意境和构成了“现实的历史的人”的形上追求。论文的第四章力图在自由、全面解放和发展中建构马克思的审美理想,并从“美的规律”的审美实践,超越受现代意识形态形塑的认识主义和心理主义的审美观念。在人的双重属性和审美关系的双向建构的互动关系中,构建审美的内在规范,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将审美作为人生存的本质维度。使人能够从直观、体验和移情等审美环节中看到人性的更高存在和理想存在,实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自由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论文的第五章以现代性批判回应现实时代,马克思基于感性活动的审美思想同时是一种审美现代性批判。不仅展开了理解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维度,而且对当代西方审美思想的演变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审美现代性批判建立审美实践的当代视野,从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经济批判、社会批判,重建现代社会的审美现代性,是我们理解和把握当代审美状况和发展趋向的重要思想参照。

吴敏[8](2020)在《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拉吕埃勒从他的“非哲学”视角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性解读的成果即“非马克思主义理论”,集中体现他在《非马克思主义导论》一书中。“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与新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以及反马克思主义等不同的又一种新的“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是国内学界应该加以开垦的新的思想园地。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章节对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展开评介:第一章致力于展现“非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实践背景、理论背景以及综合论述非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拉吕埃勒介入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去是在20世纪70年代,也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都开始变得“声名狼藉”的时代。时代的动荡伴随着理论的纷争,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构成了拉吕埃勒进入非哲学的成熟时期之前最主要的理论资源,但最终拉吕埃勒更多地继承了阿尔都塞的思想血统。在自己的非哲学理论逐步成熟之后,拉吕埃勒与阿尔都塞之间的思想张力则凸显出来。第二章主要勾勒出“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框架。“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围绕辩证唯物主义是否去除了辩证法的神秘性、马克思主义中科学和哲学的二元性困境如何解决以及超级资本主义是否具有永恒性这三个问题线索来展开。从实在的彻底内在性出发,拉吕埃勒阐述了一种单边二元性的因果关系(DLI)来反对保留了神秘性的唯物辩证法;通过揭示充分哲学原则(PSP)的存在从而否定哲学的权威,引进思想民主,拉吕埃勒为科学和哲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通过把劳动力概念解构为“自我”和“思想力”,拉吕埃勒找到了反抗作为拜物教的超级资本主义的内在途径。第三章具体论述拉吕埃勒对马克思本人的一些基本思想的重新解读。拉吕埃勒从唯心主义是所有哲学的先天印记这一判断出发,认为马克思“走出哲学”是不可能的,同时马克思哲学在本质上仍然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但马克思哲学揭露了事物的异质性、生成性和暂时性真相,从而为改造世界打开了更多的可能性。对于马克思分析社会和历史的基本模式,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基础设施/上层建筑,拉吕埃勒在把握到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关怀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了转化,包括从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力概念入手解析出思想力这样一种新的革命主体,从对基础设施/上层建筑的比喻性用法中,发展出DLI来消除绝对的必然性和客观性,从而防止知识的教条化。对于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概念和共产主义概念,拉吕埃勒也对它们进行了创造性的“占用”,虽然在此过程中他抛弃了阶级分析法,更改了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在马克思那里的原本内涵,但他对普遍异化的忧虑、对无产阶级的统一性难题的“消解”、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雄心的继承都是他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态度的体现。第四章是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反思。拉吕埃勒运用非哲学来解读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有益的理论尝试,它有助于打破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的理解,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哲学及其功能的理解,并阐发了反抗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途径,强化了个人的主体意识。不过,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神秘性(包括实在论层面的不可知论和灵知主义)是需要我们警惕的,并且它只在有限程度上实现了自己提出的理论目标。最后,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更多地暴露了出来,包括对唯物辩证法的误解、以异化理论消解革命理论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主体地位的否定等。

麻诗梦[9](2020)在《马克思哲学语言的研究 ——“清洗”形而上学范畴体系的哲学任务》文中认为本文基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背景对马克思哲学语言进行研究,旨在把“清洗”形而上学范畴体系的哲学任务道说出来。语言勾连着存在与思想之间的关联,马克思说:“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这句话指出了语言何以成为人的实践活动的新方向,即从“历史的一度”,从人与自然原初的对象性的活动关系中重新考察语言。因此,其目标不在于搭建任何一种形而上学的范畴体系,瓦解这个独立的语言王国才是实践的真正任务。文章的内容章节编排如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马克思哲学语言的批判前提,即黑格尔的范畴语言体系。通过阐释范畴语言与意识形式间的逻辑关系,得到了“理性语言之必然”的结论;并在进一步的审视后,发现了现实的对象性的缺失、与感性的断裂和历史是逻辑的历史三个问题;最后论述了费尔巴哈对思辨哲学语言的批判和批判的局限性。第二部分讨论了马克思哲学语言的基本内容。通过对思想史的重新梳理,明晰了在完整的哲学革命背景下,“语言革命”的存在论基本原则是“对象性的活动”,主要任务是“清洗”范畴语言体系,呈现出被范畴概念掩盖着的生产生活事实;并且重新审视了马克思的语言思想,对“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语言是思想的生命表现要素”和马克思认识论上的“哥白尼式革命”进行论述,突出作为人与自然、实践与思想之间的原初的关联性。第三部分阐述了马克思哲学语言的留白。主要对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语言思想进行比较,考察双方在讨论语言“原初性”问题上的共性与个性;两位思想家分别提供了两条不同的进路,在马克思那里,语言终将无法成为一个自足的体系,他指令要回到对象性的社会交往中去。

赵登超[10](2020)在《论施蒂纳在马克思哲学思想转变中的作用》文中指出施蒂纳是马克思哲学思想转变中一条隐性的重要线索、一个关键的激发因素。因为人本主义“类哲学”的问世,施蒂纳出场了——为了批判费尔巴哈,但不巧的是马克思此时正属于“带有批判性保留意见”的“费尔巴哈派”。所以,施蒂纳的批判毫无疑问刺痛了马克思,使马克思明白了这样一点:费尔巴哈和施蒂纳都想要批判思辨哲学,最后却都陷入思辨哲学的牢笼中。那么,要想实现对思辨哲学的彻底批判和超越,马克思就必须实现对费尔巴哈和施蒂纳的彻底批判和超越。马克思将施蒂纳作为批判对象,正是在批判施蒂纳的视域下重新探索哲学的出路,从而实现了自己哲学思想的转变。作为马克思思想土壤的青年黑格尔派在一开始便将上帝还原为人,这开启了哲学在黑格尔“思辨神学”之后的新路径。费尔巴哈的“类本质”并没有实现对黑格尔哲学的彻底批判,反倒是陷入其批判对象的思维路径中。施蒂纳用费尔巴哈批判黑格尔的方法来批判费尔巴哈,而马克思则用施蒂纳批判费尔巴哈的方法来批判施蒂纳。费尔巴哈立足于感性直观,施蒂纳则抓住了“个人”,但他们最后都很不幸地未能实现对黑格尔哲学的彻底颠覆,因为他们从来就不曾离开过黑格尔哲学的基地,只有跳出了这一基地的马克思以感性活动论实现了对黑格尔哲学,乃至于一切近代形而上学的终结。这种终结意味着马克思实现了自己的哲学革命,完成了哲学思想的转变,而毋庸置疑的是施蒂纳在这一转变中发挥了重要的激发作用。那么,马克思哲学思想转变的完整历程和真相是什么呢?对于这一疑问的解答,我们在众多的研究着作和文献资料中找到了几乎被公认的答案:在马克思的一生中,其哲学思想的转变是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在笔者看来,这种结论存在着如下的危险:它隐藏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正贡献。曾经信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的马克思的确是一个唯心主义者,而其后也的确转向了唯物主义。但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转变并没有实现最终的完结,其完整的转变路径应该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实践论。如果马克思只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那他的哲学革命的内涵在哪儿呢?他和费尔巴哈的区别又是什么呢?毕竟,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唯物主义胜利回归的伟大功绩属于费尔巴哈。所以,当费尔巴哈并不能使马克思感到满意时,马克思就必然在费尔巴哈的基础上实现再一次转变,而这次转变的重要诱发因素就是施蒂纳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是他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暴露了“类哲学”的本质就是抽象的思辨哲学,马克思默认了施蒂纳对费尔巴哈批判的正确性、合理性。正是得益于施蒂纳的激发作用,马克思才以“实践论”实现了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统摄和超越。在马克思完成哲学思想转变的过程中,施蒂纳所发挥的作用应该被重视,即使马克思本人并没有明确承认过受到施帝纳的影响和启发。施蒂纳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之所以是对黑格尔的“拙劣的抄袭”,是因为费尔巴哈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超越了施蒂纳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施蒂纳的确抓住了费尔巴哈思辨哲学的本质,但是施蒂纳对费尔巴哈的批判远未达到费尔巴哈对黑格尔思辨哲学批判的界限和高度。但是,恰恰是施蒂纳将思辨哲学的全部秘密彻底暴露出来,从而使得马克思明白了自己哲学革命的本质内涵:彻底批判费尔巴哈和施蒂纳,这样才能实现对思辨哲学的彻底批判、颠覆和超越。如果没有“唯一者”的惊醒和激发,马克思就不可能将施蒂纳列为批判对象,从而也就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完成哲学思想的转变。通过对施蒂纳的研究,我们既可以看到马克思哲学思想转变的内在逻辑,又可以看到马克思思想逐渐成熟过程中的综合创新意识与自我批判精神。为了探究施蒂纳对于马克思形成自己新思想的作用,我们有必要从哲学角度加以细致梳理和深入研究,更加具体深入地探究施蒂纳在马克思哲学思想转变过程中所起的重要性激发作用,深化人们对马克思哲学基础和源头的理解和认识,还原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路径和内涵真相。

二、马克思哲学革命和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克思哲学革命和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注释
第二章 形而上学的内涵演变及其颠覆
    一、形而上学的概念及对象
        (一)形而上学的概念
        (二)形而上学的对象
    二、形而上学的内涵演变
        (一)柏拉图的理念论
        (二)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思想
        (三)康德的形而上学认识论
        (四)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三、形而上学的颠覆
        (一)反形而上学的尝试
        (二)形而上学的颠覆
    注释
第三章 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
    一、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的逻辑进程
        (一)从法哲学批判到国家批判
        (二)从宗教批判到意识形态批判
        (三)从哲学批判到资本批判
    二、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的独创性
        (一)从理论批判到现实批判
        (二)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三、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的科学成果
        (一)对现实生活世界的确认
        (二)对历史唯心主义的批判
        (三)奠定现代性批判的基石
    注释
第四章 马克思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转向及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转向——实践
        (一)确析主客体关系的认识维度
        (二)确立人、社会、自然的平衡支点
        (三)确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基础
    二、马克思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现实意义
        (一)回归对人的存在方式的现实评估
        (二)恢复人对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诉求
        (三)聚焦现实社会发展中的“上层建筑”
    注释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一章 从希腊到德国的演变: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古代希腊哲学:辩证法的精神家园
        一、探寻本源: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素朴直观的辩证法思想
        二、化一为多:古希腊形而上学体系建构中的辩证法思想
        三、伦理转向:古希腊走向衰退期的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第二节 德国古典哲学:辩证法的思辩王国
        一、康德的“批判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二、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知识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三、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同一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四、黑格尔的“逻辑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规律到范畴的进展:唯物辩证法的深刻体现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联系与发展总特征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历史的联系与发展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阶级的联系与发展
        四、《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逻辑的联系与发展
        五、《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规律的运动与发展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矛盾分析方法的精髓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辩证法的量变质变规律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辩证法的肯定否定规律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对立统一规律的展开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本质与现象的辩证法范畴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法范畴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原因与结果的辩证法范畴
        四、《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必然与偶然的辩证法范畴
        五、《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现实与可能的辩证法范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一般到特殊的转变:唯物辩证法的深化发展
    第一节 科学抽象法: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实施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科学抽象法的内涵澄明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科学抽象法的具体实施
    第二节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的真实内涵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的运用发展
    第三节 从后思索法:唯物辩证法的独特视角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从后思索法的内涵界定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从后思索法的具体运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宏观到微观的推进:作为辩证法的唯物史观
    第一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与唯物史观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关于这一问题的主要观点
        二、关于这一问题的重新理解
        三、理解中解释学方法的引入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史观微观基础的奠定
        一、经济范畴人格化:破解人的存在之谜的钥匙
        二、科学劳动范畴: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元理论
        三、经济的社会形态:走向历史深处的科学范畴
        四、三形态学说:划分社会历史演进的科学形态
        五、社会有机体:把握社会历史运动的总体范畴
        六、资本逻辑:主宰现代社会运行的总体性原则
    第三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史观微观表达的开创
        一、实践观:人类社会在实践活动中辩证发展
        二、自然观: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的辩证统一
        三、动力观: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四、结构观:人类社会三个维度形成三种结构
        五、演化观: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曲折前进
        六、主体观:人民群众位居社会历史主体地位
        七、价值观:人类文明不断在更高层次上复归
    第四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史观辩证原理的贯穿
        一、唯物史观关于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辩证关系原理
        二、唯物史观关于真理与价值对立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三、唯物史观关于历史创造者原理即人民主体性原理
        四、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推动力原理
        五、唯物史观关于手段与目的内在结合辩证关系原理
        六、唯物史观关于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辩证统一原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文本到当代的开显: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贡献
    第一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品格
        一、唯物辩证法是宏观的但也是微观的理论体系
        二、唯物辩证法是历史的但也是开放的理论体系
        三、唯物辩证法是具体的但也是发展的理论体系
        四、唯物辩证法是当代的但也是民族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启迪
        一、辩证看待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二、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理念
        三、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关键举措
        四、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战略性抉择
        五、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趋利避害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生平经历
    二、思想流变
    三、研究综述
        (一)罗蒂思想研究现状
        (二)罗蒂文学文化观研究现状
    四、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罗蒂的文学文化观释义
    一、文学文化的演进——从启蒙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二、罗蒂提倡的文学文化——与救赎真理相呼应
    三、文学文化的双重含义——以人文主义乌托邦为视角
    四、文学文化中的文学批评——从黑格尔到反讽主义者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罗蒂后哲学文化思想下的文学文化观
    一、以偶然性为基础
        (一)语言的偶然性
        (二)自我的偶然性
        (三)自由社会的偶然性
    二、以想象力为立足点
        (一)何谓想象力
        (二)想象力的三维界定
    三、以反讽为重要手段
        (一)反讽主义者与形而上学家
        (二)反讽主义的两种典型
    四、在自我中心中获得救赎
        (一)以文学阅读巩固自律的自我
        (二)以小说阅读代替宗教崇拜
        (三)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平等对话
    五、在道德伦理中实现社会团结
        (一)特里林的道德现实主义
        (二)罗蒂与玛莎·努斯鲍姆
        (三)文学的自主性与公共性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罗蒂文学文化的时代之维——新实用主义
    一、对古典实用主义承续与“反叛”
        (一)古典实用主义的来源
        (二)杜威和詹姆斯的启示
        (三)古典实用主义的式微与蜕变
    二、后现代转向与欧陆思想的影响
        (一)与尼采权力意志的勾连
        (二)对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强误读
        (三)在伽达默尔“解释学”中寻找灵感
    三、语言学转向与英美分析哲学的冲击
        (一)对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契合
        (二)继承塞拉斯对“所予神话”的批判
        (三)与戴维森的“隐喻理论”的同构
    四、新实用主义中的文化立场
        (一)在种族中心主义者与“文化左派”之间
        (二)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罗蒂后哲学文化的文学文化观的价值
    一、化解“非此即彼”的定势思维
    二、承袭人文主义的批判智慧
    三、区分公共和私人领域
    四、罗蒂文学文化观的问题与局限
    五、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四重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1.2.2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理论内涵
    2.1 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概念辩证法的扬弃
        2.1.1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基本内涵
        2.1.2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理论困境
        2.1.3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与超越
    2.2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概念及展开
        2.2.1 历史辩证法的概念界定
        2.2.2 历史辩证法的实践观基础
        2.2.3 历史辩证法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2.3 历史辩证法的主题及特征
        2.3.1 历史辩证法的人类自由解放主题
        2.3.2 历史辩证法的批判性特征
        2.3.3 历史辩证法的革命性特征
第3章 马克思人性论的历史辩证法
    3.1 基于“满足生存需要”的自然属性
        3.1.1 物质资料是生存的第一需要
        3.1.2 生产劳动是历史的第一个活动
        3.1.3 自然属性向“类本质”的过渡
    3.2 基于“类本质”的类属性
        3.2.1 “类本质”的概念
        3.2.2 “类本质”的自由向度
        3.2.3 社会性类本质对抽象的类本质的扬弃
    3.3 基于生产关系的社会属性
        3.3.1 生产关系的社会性
        3.3.2 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和类属性的统一
    3.4 人向符合社会的人的复归
        3.4.1 异化劳动中人的本质及三重属性的异化
        3.4.2 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辩证和解
第4章 马克思社会历史形态的历史辩证法
    4.1 原初的人的依附性形态
        4.1.1 以自然关系为基础的自由
        4.1.2 早期人类社会的伦理秩序的自由
        4.1.3 人的依附性关系的终结
    4.2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
        4.2.1 私有制对私有财产的确立
        4.2.2 以利益为媒介的人的独立性的确立
        4.2.3 人的物化对自由独立性的否定
    4.3 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形态
        4.3.1 私有制的扬弃
        4.3.2 “物的解放”对自由个性的承诺
        4.3.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预设
    4.4 “三形态”的辩证逻辑关系
        4.4.1 原初单纯肯定性阶段的抽象自由
        4.4.2 以利益为媒介的否定性阶段的异化
        4.4.3 共产主义作为否定之否定的肯定性自由阶段
第5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辩证法
    5.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5.1.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5.1.2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5.1.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
    5.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5.2.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5.2.2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5.2.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协调
    5.3 基于辩证规律的社会历史形态的更替
        5.3.1 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观的基本内涵
        5.3.2 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必然性
        5.3.3 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第6章 马克思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在资本主义自我灭亡中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辩证法
    6.1 资本主义的肯定性意义
        6.1.1 资本主义对古典抽象人性论的革命
        6.1.2 资本主义制度相对于封建制度的历史进步性
        6.1.3 资本主义对生产力的推动
    6.2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6.2.1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
        6.2.2 经济发展与经济危机之间的二律背反
        6.2.3 两大阶级对立的矛盾
    6.3 资本主义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
        6.3.1 剩余价值对剥削秘密的揭露
        6.3.2 资本主义生产了否定自身的无产阶级
        6.3.3 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觉醒及其批判本性
    6.4 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6.4.1 资本主义扞卫的虚假的“必然王国”
        6.4.2 “共产主义”作为“自由王国”的终极指向
        6.4.3 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必然性
第7章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四重结构的辩证统一
    7.1 构思方法: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7.1.1 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相一致思想的超越
        7.1.2 《资本论》中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7.1.3 四重结构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及其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7.2 构思过程:主体与客体通过实践活动达到历史总体性的辩证统一
        7.2.1 历史的主体及主体性
        7.2.2 历史的客体及客体性
        7.2.3 主、客体通过实践活动达到历史总体性的统一
    7.3 构思维度:世界观、历史观、历史科学的辩证统一
        7.3.1 世界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7.3.2 历史观与历史科学的统一
        7.3.3 四重结构基于世界观、历史观与历史科学的辩证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5)面向真理本身 ——巴迪欧哲学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1章 巴迪欧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1.1 思想基础
        1.1.1 萨特的存在主义
        1.1.2 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
        1.1.3 拉康的精神分析
        1.1.4 康托尔的集合论
    1.2 历史渊源
        1.2.1 五月风暴
        1.2.2 “毛主义”情节
        1.2.3 新自由主义思潮
    1.3 后现代语境中的哲学危机
        1.3.1 哲学终结论的表现
        1.3.2 哲学危机产生的原因
第2章 巴迪欧对哲学的拯救和复兴
    2.1 扞卫哲学的合法性
        2.1.1 批判哲学终结论
        2.1.2 解缝与远征
        2.1.3 哲学的可能性
    2.2 柏拉图主义姿态
        2.2.1 巴迪欧与柏拉图
        2.2.2 数学本体论
        2.2.3 类性的多
    2.3 事件、真理、主体三位一体的本体论哲学
        2.3.1 事件哲学:情势的断裂
        2.3.2 真理程序:真理的存在
        2.3.3 主体理论:介入性操作
第3章 哲学要更进一步
    3.1 重构革命的永恒真理
        3.1.1 人为哲学:“矫揉造作”的实存
        3.1.2 真理浮现:真理的表象
        3.1.3 阶点理论:实存的取值
    3.2 共产主义观念
        3.2.1 提出:针对苏联模式及一系列全球性危机
        3.2.2 内涵:个体在生成中成为大写的历史主体
        3.2.3 实质:实现真正的无限的人的联合
    3.3 事件轨迹、真理性身体、主体化三者统一的在世的新哲学
        3.3.1 事件轨迹:原始陈述
        3.3.2 真理性身体:真理的实存
        3.3.3 主体化:哲学的非在到实存
第4章 巴迪欧哲学思想的再思考
    4.1 巴迪欧哲学之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
        4.1.1 理论起点: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4.1.2 理论内涵:社会存在本体论
        4.1.3 理论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
    4.2 巴迪欧哲学之于当代社会
        4.2.1 巴迪欧哲学与世界政治实践
        4.2.2 巴迪欧哲学与资本主义新时代
        4.2.3 巴迪欧哲学思想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和问题
        (二)国内研究现状和问题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二)主要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嬗变
    第一节 共产主义概念溯源
        一、共产主义概念内涵的多维审视
        二、共产主义相关概念辨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历史演进
        一、古典共产主义
        二、十六至十八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三、十九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三节 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缺陷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
第二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出场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萌发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成熟
    第三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前提——哲学批判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个人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现实场域——市民社会
        四、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线索——人的解放
第三章 超越现代性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
    第一节 现代性危机的诊断
        一、当代社会现代性危机及其表现
        二、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对于现代性的反思
        三、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性反思
    第二节 “历史之谜”的沉思
        一、对“历史之谜”经济根源的批判
        二、对“历史之谜”政治桎梏的批判
        三、对“历史之谜”文化迷障的批判
    第三节 “历史之谜”的解答
        一、人与自然的和解
        二、人与社会的和解
        三、人与自身的和解
第四章 消灭现存状况的共产主义运动
    第一节 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
        一、科学实践观的创立
        二、发展物质生产的实践
        三、变革社会现实的实践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尝试
        一、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立与发展
        二、国际工人协会的活动与影响
        三、巴黎公社的尝试与贡献
    第三节 人的解放的实现——共产主义革命运动
        一、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条件
        二、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方式
        三、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
第五章 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蓝图描绘
    第一节 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
        一、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自然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逻辑
        三、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三、阶级消灭,国家消亡
        四、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第三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诉求
        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
        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
第六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当代境遇与扞卫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的当代困境
        一、“共产主义失败论”
        二、“共产主义庸俗化”
        三、“共产主义乌托邦论”
        四、“共产主义渺茫论”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困境的原因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本身的深刻性、复杂性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第三节 当代西方左翼的共产主义回归
        一、阿兰·巴迪欧:“共产主义的假设”
        二、斯拉沃热·齐泽克:“共产主义观念”
        三、安东尼奥·奈格里、迈克尔·哈特:“共有的共产主义”
    第四节 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扞卫
        一、实践探索:开辟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新阶段
        二、理论创新:拓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
        三、制度完善:谱写科学社会主义制度新篇章
第七章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逻辑
    第一节 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
        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特征
        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路径
        一、深化情感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感染力
        二、深化理论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说服力
        三、深化政治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引领力
        四、深化话语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亲和力
        五、深化价值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一、经典着作
    二、外文译着
    三、中文着作
    四、外文文献
    五、期刊论文
    六、学位论文
    七、报纸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二、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 西方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
        (二) 当代中国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传统审美观念的局限与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开启
    一、 古代“实在主体”与审美感性的拼接
        (一) 仰视“神性”的审美观念
        (二) 分有“理念”的审美观念
        (三) 回归“上帝”的审美观念
        (四) 实体审美的主体迷失
    二、 近代“经验主体”与审美感性的回归
        (一) “形式性-主观式”的审美转向
        (二) “认识论-感觉论”的审美逻辑
        (三) “经验论-人性论”的审美趣味
        (四) 物化审美的主体固化
    三、 德国古典哲学“形上主体”与审美感性的抽象
        (一) 审美判断力与人性的完善
        (二) 审美教育与人格的健全
        (三) 审美理想与人性的自由
        (四) 形上审美的人性割裂
第二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人性奠基
    一、 直面存在本身的具体人性观建构
        (一) 超越唯心主义的感性回归
        (二) 扬弃“类本质”的人性回归
        (三) 立基感性活动的“具体人性观”
    二、 审美主体的感性生成
        (一) “感性活动”的形上意蕴
        (二) “感性存在”的审美欲求
        (三) “审美主体”的现实生成
    三、 具体人性论的审美原则
        (一) 重置审美的社会根基
        (二) 变革审美的内在旨趣
        (三) 确立审美的实践追求
第三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内涵逻辑
    一、 “感性活动”:审美的存在根基
        (一) “感性活动”的存在论翻转
        (二) “感性活动”的审美体验
        (三) “感性活动”的双重统一
    二、 现实的历史:审美的实践逻辑
        (一) 审美直观的双重指向:对象与主体
        (二) 审美反思的存在意境:自由
        (三) 审美批判的现实存在:感性世界
    三、 “现实的历史的人”:审美的形上追求
        (一) “美的规律”的审美实现
        (二) “自由个性”的审美生成
第四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实践理想
    一、 “实践观点”的审美观念
        (一) 认识主义审美观的逻辑基底对实践的拒斥
        (二) 心理主义审美观的物化基底对实践的物化
        (三) 实践观点审美观的人性基底对实践的回归
    二、 人性解放的审美实践
        (一) 审美的过程与人性解放的历程
        (二) 审美能力的解放与人性的解放
    三、 自由劳动的审美理想
        (一) 劳动的审美化与自由的现实化
        (二) “第一需要的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五章 马克思审美现代性的审美批判
    一、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现代性批判的三个维度
        (一) 审美观念的意识形态批判
        (二) 审美活动的物象化逻辑批判
        (三) 审美追求的个人主义批判
    二、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现代性张力
        (一) 和解超越性与世俗性的现代审美观念
        (二) 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现代审美活动
        (三) 表达自然感受与自由追求的现代审美体验
    三、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当代视野
        (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审美批判与审美生产
        (二) “艺术之为感性活动”与审美重建
        (三) “生命感觉异化”与审美现代性批判的理论延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导论
    一、研究缘由及研究价值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F·拉吕埃勒的思想背景的研究现状
        (三)关于F·拉吕埃勒的非哲学的研究现状
        (四)关于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提出
    第一节 实践背景:马克思主义的挫折
        一、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遭遇的挫折
        二、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挫折的一般视角
        三、非马克思主义的新视角
    第二节 理论基础:拉吕埃勒自己的“非哲学”
        一、作为哲学的本质结构的哲学决定
        二、作为非哲学的运作机制的最终情境决定
        三、哲学与非哲学的关系
    第三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
        一、左翼政治与社会关切
        二、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三、从非哲学视角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新的解读
第二章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策略和目标
    第一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所针对的基本问题
        一、唯物辩证法是否去除了辩证法的神秘性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科学和哲学的二元性困境
        三、超级资本主义是否具有永恒性
    第二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策略
        一、以DLI的单边二元性来反对辩证法的双边同一性
        二、在哲学与科学之间引入思想民主
        三、以内在性主体来反抗超级资本主义
    第三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目标
        一、证明DLI的优越性
        二、实现科学和哲学的统一
        三、批判作为拜物教的超级资本主义
第三章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马克思的基本思想的重新理解
    第一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宣言
        一、马克思本人对哲学的态度
        二、“走出哲学”是否可能
        三、重新理解哲学的解释和变革功能
    第二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对社会和历史的分析模式
        一、马克思本人分析社会和历史的基本模式
        二、拉吕埃勒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重新理解
        三、拉吕埃勒对基础设施/上层建筑的重新理解
    第三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政治行动的提议
        一、马克思本人的无产阶级观和革命观
        二、拉吕埃勒对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的重新理解
        三、拉吕埃勒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的重新理解
第四章 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反思
    第一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
        一、打破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
        二、深化了对哲学本身及其功能的理解
        三、阐发了反抗超级资本主义的内在途径
    第二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
        一、在本体论层面陷入一种理论的神秘主义
        二、只在有限程度上实现了其理论目标
        三、夸大了其理论的自主权和创新性
    第三节 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一、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误解了唯物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二、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异化理论消解了革命理论
        三、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否定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活动及成果

(9)马克思哲学语言的研究 ——“清洗”形而上学范畴体系的哲学任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哲学语言的批判前提
    第一节 完满的语言:黑格尔范畴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重审黑格尔的语言思想
    第三节 费尔巴哈的批判及其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哲学语言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语言革命”:道出“清洗”范畴体系的哲学任务
    第二节 重审马克思的语言思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哲学语言的留白
    第一节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对话”
    第二节 语言回到对象性的社会交往中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论施蒂纳在马克思哲学思想转变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青年黑格尔运动
    1.1 黑格尔的遗产:青年黑格尔派
    1.2 费尔巴哈的功绩和问题
第二章 施蒂纳的批判效应
    2.1 唯一者的降临
    2.2 施蒂纳终结青年黑格尔派
第三章 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境域
    3.1 三大批判主旨的转换
    3.2 施蒂纳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及其对马克思的启示
        3.2.1 从“类本质”到“唯一者”
        3.2.2 思辨哲学的困境:现实问题
        3.2.3 旧唯物主义的抽象性
第四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涵
    4.1 历史生成:现实的个人
    4.2 历史维度:感性活动
    4.3 历史基础:生产及交往
    4.4 历史理解:实践与发展
    4.5 哲学革命:形而上学的终结
余论 哲学和现实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马克思哲学革命和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研究[D]. 王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研究[D]. 张起梁. 兰州大学, 2021(09)
  • [3]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研究[D]. 季婧.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四重结构研究[D]. 王小景. 吉林大学, 2020(03)
  • [5]面向真理本身 ——巴迪欧哲学思想探析[D]. 肖倩颖. 吉林大学, 2020(08)
  • [6]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D]. 郝相赟. 兰州大学, 2020(01)
  • [7]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D]. 崔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研究[D]. 吴敏. 西南大学, 2020(01)
  • [9]马克思哲学语言的研究 ——“清洗”形而上学范畴体系的哲学任务[D]. 麻诗梦.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论施蒂纳在马克思哲学思想转变中的作用[D]. 赵登超. 兰州大学, 2020(11)

标签:;  ;  ;  ;  ;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