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焊接箱形梁腹板考虑屈曲后性能的极限承载力(论文文献综述)
范重,李玮,牟在根,柴会娟,张宇,刘涛,朱丹[1](2021)在《焊接箱形截面梁抗震性能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考察板件宽厚比对焊接箱形截面梁抗震性能的影响,对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的钢结构设计标准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国规范对于梁板件宽厚比限值的规定总体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采用钢材循环加载本构,建立了多尺度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提出了刚性竖杆-箱形梁加载方式,模拟水平地震、重力荷载与轴向压力对箱形截面框架梁的作用。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常用的板件宽厚比范围内,箱形截面梁的弹性屈曲荷载均显着高于其屈服荷载。在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随着板件宽厚比减小,箱形截面梁极限变形角与延性系数随之增大,抗弯刚度降低速率变缓,塑性耗能能力显着增强。当满足一级抗震宽厚比要求时,焊接箱形截面梁的梁端截面转角约为1/30。承受轴压作用时梁刚度退化很快,变形能力减弱。当轴压比不大于0.2、满足一级抗震宽厚比要求时,梁端截面转角约为1/50。跨高比对梁承载力影响不大,但变形能力可以大幅度提高。横向荷载对梁抗震性能的影响显着,随着静载比(重力荷载代表值与屈服弯矩之比)增大,骨架曲线逐渐发生平移,抗弯刚度降低,耗能性能减弱。当地震弯矩与静力弯矩方向相同时,箱形截面梁承载力显着降低,静载比0.8时极限变形角可减小约50%;当地震弯矩与静力弯矩方向相反时,梁虽然承载力稍有提高,但极限变形角略有减小。
王超[2](2020)在《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受弯构件腹板的局部稳定》文中研究表明与普通钢材相比,高强钢构件的屈服强度更高,在工程建设领域合理采用高强钢能够减小构件的截面尺寸和自重,增大结构跨度和高度。然而,随着钢材屈服强度的提高,钢结构稳定的问题也更突出,高强钢结构可能在荷载尚未达到极限强度之前发生整体失稳或者局部失稳破坏。目前,国内外对高强钢局部稳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轴心受压构件和焊接工字形截面压弯构件,对于焊接箱形截面梁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主要对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受弯构件腹板的局部稳定性能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考虑钢材强度等级、初始几何缺陷、残余应力、材料非线性的壳单元精细化有限元模型。本文详细阐述了有限元模型的建模过程和分析求解过程,对目前已有的相关试验试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相关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采用有限元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在此基础上,通过选择合理的构件参数,分析研究了翼缘宽厚比、腹板高厚比、钢材强度等级、钢材极限应变,钢材弹性模量、屈强比、残余应力和初始几何缺陷的变化对高强钢焊接箱形梁局部稳定性能的影响。(3)将有限元分析结果和国内外四部规范(中国《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欧洲规范Eurocode 3、美国规范ANSI/AISC 360-16和日本规范(AIJ LSD 2010)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和欧洲规范Eurocode 3的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前三部规范的截面分类均按照宽厚比小于限值划分板件等级,再根据板件的最大等级划分截面等级。日本规范则综合考虑了翼缘和腹板宽厚比对构件受弯性能的影响。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欧洲规范的四类截面分类标准,综合考虑焊接箱形梁的承载能力和转动变形能力,提出了适用于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受弯构件同时考虑翼缘宽厚比和腹板高厚比的截面分类限值公式。(4)基于钢结构设计标准和有限元参数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纯弯荷载作用下考虑板件屈曲后强度的极限承载力的修正建议公式。将极限承载力的公式计算值与有限元模拟值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吻合良好。
付为刚[3](2013)在《起重机仿生箱梁结构局部稳定性设计理论研究》文中指出起重机结构自重大,运行能耗高,其结构轻量化是实现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以往结构轻量化设计主要针对结构参数优化,或采用高强度钢进行材料替代。在现有结构设计理论基础上,要进一步降低结构件质量,提高结构件的承力性能必须找到新的结构设计方法和思路。针对起重机箱梁结构轻量化的科学问题,从结构仿生学相似性原理出发,提出叶脉加劲肋结构形式,通过研究叶脉及竹节的自然分布特性,指导加劲肋在箱梁结构中的仿生布置设计。针对斜向肋箱梁结构中的局部屈曲失稳问题,推导斜坐标系下简支边弯矩计算公式、纵向面内载荷作用下斜板的屈曲平衡微分方程,将调和微分求积法和边界融入法结合起来,给出调和边界融入微分求积法求解简支斜板局部稳定性的具体方法。以单向轴压和剪应力作用下简支斜板为例,研究载荷变化系数、斜板边长比和倾角同屈曲临界载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向轴压作用下简支斜板屈曲临界载荷随载荷变化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倾角的增大而减小、随边长比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剪应力作用下简支斜板屈曲临界载荷随边长比的增大而增大、随倾角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以双向轴压或单向轴压与剪应力作用下简支斜板为例,研究载荷比值(1/5≤Ny/Nx≤5,或1/5≤Nxy/Nx≤5)、斜板边长比(1/2≤<r≤2)和倾角(300≤a≤900)同屈曲临界载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双向轴压作用下简支斜板,当斜板倾角和边长比不变、载荷比值增大时,斜板屈曲临界载荷随载荷比值增大而减小;当载荷比值和角度不变、边长比增大时,斜板屈曲临界载荷随边长比增大而增大;当载荷比值和边长比不变、斜板屈曲临界载荷均随倾角增大而减小。对于轴压和剪应力作用下简支斜板,当斜板倾角和边长比不变、载荷比值增大时,斜板屈曲临界载荷随轴压比值增大而减小;当r=1/2-1时,不同倾角下屈曲临界载荷同边长比之间的变化关系并不是一致的,当r=1~2时,不同倾角下屈曲临界载荷随边长比增大而增大;当载荷比值和斜板边长比不变、倾角增大时,斜板屈曲临界载荷随倾角增大而减小。以单向轴压和剪应力作用下CCCC、CSCS和SCSC斜板为例,研究斜板边长比和倾角同屈曲临界载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向轴压作用下CCCC和CSCS斜板屈曲临界载荷随边长比增大而增大、随倾角增大而减小;单向轴压作用下SCSC斜板屈曲临界载荷随边长比增大而波动、随倾角增大而减小。剪应力作用下CCCC、CSCS和SCSC斜板屈曲临界载荷随边长比增大而增大、随倾角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针对非均布载荷作用下矩形板件的屈曲承载力问题,从几何形状、边界条件和载荷三个角度,研究局部受载弹性薄板的对称特性。运用有限元求解具有对称性矩形板的屈曲临界载荷,并通过对比DQM数值解验证有限元解的精确性。同时对比非均布载荷作用下矩形板屈曲临界载荷的传统经验公式,给出能够满足工程实际需要的修正经验公式。以竹子为仿生对象对正轨箱梁横向肋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通过研究竹子结构特征参数的自然分布特性与受力特性间的作用关系,发现不同受力截面对应不同的等效节间距。考虑加劲肋间距对结构刚度和强度指标的影响,设定加劲肋极限间距。建立正轨箱梁加劲肋变间距等稳定性优化策略,结合有限元弹性屈曲分析进行迭代优化,实现加劲肋变间距等稳定性设计。经实例研究表明,优化求解速率随偏差率增大而增大;仿生箱梁较传统箱梁加劲肋数量由15道减小为10道、主梁重量减轻;各截面屈曲抗失稳能力差异减小,同时满足强度和刚度指标设计要求。本文从理论角度、数值仿真和有限元仿真三个角度,针对仿生斜向肋箱梁结构中局部斜板的屈曲承载力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针对仿生变间距肋正轨箱梁进行了等稳定性设计。论文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狄谨[4](2009)在《钢箱梁梯形肋加劲板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各国相关规范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建设实践,通过理论推导、有限元分析、模型试验和现场测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钢箱梁正交异性梯形肋加劲板的受力性能,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针对目前国内钢箱梁斜拉桥正交异性加劲板常采用梯形闭口加劲肋的现状,考虑闭口肋扭转应变能和采用加劲板截面形心位置计算弯曲应变能,基于能量法和比拟正交异性板法分别推导了四边简支加劲板在各种荷载条件下屈曲临界应力计算公式,是本文的一个主要创新点。分别采用Timoshenko方法、小西一郎方法、本文能量法和比拟正交异性板法以及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典型钢箱梁正交异性加劲板的临界应力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能量法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最为接近。采用本文能量法公式与有限元方法对梯形闭口肋加劲板扭转应变能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扭转应变能对加劲板屈曲临界应力的贡献约为42%~77%,其影响不可忽略,尤其是对于长宽比较大的加劲板,是本文的又一创新点。基于本文第2章推导的能量法计算公式,对影响两对边均匀受压四边简支加劲板屈曲临界应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母板宽厚比、加劲板长宽比、加劲肋与母板面积比、加劲肋与母板抗弯刚度比、加劲板扭转刚度与抗弯刚度比进行了参数分析。并分别推导了加劲肋的合理抗弯刚度比以及加劲肋腹板的最大高厚比。比较了各国规范对于整体和局部初始几何缺陷的规定;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计入初始缺陷对无加劲板和加劲板的稳定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加劲板极限承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对常用钢结构构件截面、开口肋加劲板和闭口肋加劲板的残余应力分布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规范关于加劲板残余应力的规定进行了总结。以实桥钢箱梁正交异性加劲板为研究对象,采用盲孔法对309个加劲板测点残余应力进行了测试,得到了各测点的主应力和正应力,并且根据测试结果提出了梯形肋加劲板残余应力分布的简化模式,是本文的另一个创新点。以杭州湾大桥南航道斜拉桥钢箱主梁加劲板为原型,改变母板厚度与加劲肋厚度、高度和间距等参数按1:3设计了9块加劲板试件,并对其材料特性指标进行了测试。承载力试验得到了各个试件的极限破坏荷载以及荷载~位移曲线和荷载~应变曲线。试验验证了加劲板试件在轴向荷载作用下的三种主要失稳破坏形态,即母板破坏、母板与加劲肋共同破坏以及加劲肋破坏。采用板壳单元,同时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对9个加劲板试验模型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较,平均值为0.992,均方差为0.071,变异系数为0.072。总结和比较了国内外相关规范关于受压翼缘板局部稳定、加劲肋布置和计算的规定以及各国规范的适用范围;在本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钢箱梁正交异性加劲板的设计方法,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
张咪[5](2008)在《宽腹工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的稳定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于工形截面压弯构件而言,合理的设计理念是采用高而薄的腹板,这样能够充分发挥截面的承载能力,从而节省材料。此做法虽然可能引起腹板的局部屈曲,但腹板的屈曲并不意味着构件承载力的丧失。论文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是运用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可以考虑腹板局部屈曲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在该模型上施加各种初始缺陷,如初始变形、残余应力,模拟其实际受力情况。之后选取相关试验数据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有限元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证实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二是对宽腹工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进行参数分析。研究表明,长细比和相对偏心率都较大时,变化腹板宽厚比对构件的稳定承载力的影响并不显着;用钢量不变时,放宽腹板宽厚比,可有效提高承载力;残余应力使构件提早进入弹塑性阶段,降低了构件的极限承载力。三是运用《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简称钢规)中的双向压弯稳定计算公式,结合钢规和《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简称门规)的有效宽度法计算宽腹工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的稳定承载力,并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经比较发现,门规中的有效宽度法比钢规更加精确,但两种计算方法都偏于保守。
孙健[6](2008)在《新型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钢管混凝土设计理论日臻完善,这种结构已逐渐被应用于现代的建筑结构中,尤其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和超高层结构。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钢管混凝土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大。目前钢管混凝土柱一梁节点成为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所以对钢管混凝土柱一梁节点的受力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推动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设计和实际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圆钢管混凝土柱一梁穿心钢筋节点形式,其中包括钢管与钢梁及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并通过试验结合理论分析,深入研究了该种节点的滞回特性,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设计了12个十字形个穿心钢筋节点,其中包括6个工字钢梁节点,6个钢筋混凝土梁节点。通过试验分析得到了新型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和延性特征;2、通过改变节点参数,如穿心钢筋的直径、根数、分布形式以及柱的轴压比,来分析各因素对节点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的影响;并通过不同形式钢梁试件对比研究节点核心区受力性能。3、通过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节点模型,模拟试验过程进行柱端轴向荷载、梁端低周反复荷载下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到节点的应力分布情况、滞回曲线、骨架曲线;4、将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加以比较,两者吻合良好,从而可以通过有限元计算更为准确地分析这种新型节点的受力性能,为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出有利的设计依据和相关意见。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表明,该种节点构造简单、承载力高、抗震性能良好,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李海平[7](2007)在《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压弯构件平面内稳定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行的《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和《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中都采用有效宽度法来考虑腹板局部屈曲后强度对压弯构件稳定承载能力的影响,但两种有效宽度的计算方法有很大差别。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压弯构件有效截面的计算方法,没有区分腹板高厚比的变化,而且与截面应力大小无关,显然过于粗糙。门式刚架设计规程中的有效宽度方法考虑了多种参数的影响,相对更为严密细致。有研究发现用门规方法计算的承载力值比规范的结果更接近用动态松弛法和数值积分法得到的压弯构件稳定承载力极限值。但研究时没有考虑剪力的影响,这与某些实际构件的受力状况不符。而且用规范和门规计算时,将有效宽度法与各自的稳定公式相结合进行计算,没有采用统一的稳定计算公式,这样来比较两种有效宽度方法可能造成结果上的偏差。本文考虑以上研究的不足,取两端承受不等端弯矩的两端简支工字形截面压弯构件作为计算模型,统一采用钢结构设计规范中的稳定计算公式与两种有效宽度计算方法相结合进行计算。另外,通过变化腹板高厚比、翼缘宽厚比、构件长细比、荷载偏心距等参数,利用有限单元法对压弯构件进行平面内稳定承载力分析,将有限元结果与规范和门规有效宽度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规范中的有效宽度计算方法很大范围内偏于保守,而且当荷载偏心距越小时,越偏于安全,而门规中的方法较为合理。对于腹板高厚比较大的构件,变化腹板宽厚比对屈曲后强度的影响并不显着,因此可以适当放宽。翼缘宽厚比和构件长细比较大时,由于翼缘对腹板缺乏有效约束且构件主要发生整体屈曲模式,此时利用腹板屈曲后强度意义相对不大。因此,本文建议在腹板高厚比超限值,翼缘宽厚比和构件长细比又较小时,采用门式刚架设计规程中有效宽度方法来考虑工字形截面压弯构件腹板屈曲后强度,使设计更经济合理。
韩庆华,潘延东,刘锡良[8](2003)在《焊接空心球节点的拉压极限承载力分析》文中认为采用三维退化曲壳有限元对焊接空心球节点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计算。推导了其切线刚度矩阵和弹塑性矩阵,采用多线性等向强化模型和Von-Mises屈服准则,在对6组受拉节点和6组受压节点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提出了适于有限元分析的强度破坏准则和极限准则;采用柱面弧长子增量技术,跟踪了节点在轴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曲线。通过计算发现,焊接空心球节点在轴向受拉荷载作用下为强度破坏,而在轴向受压荷载作用下为弹塑性压曲破坏,两者均与钢材的设计强度有关。最后,在对32组受拉节点和32组受压节点承载力回归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球外径适用范围为160~900mm的焊接空心球节点承载力计算公式。
赵宝成[9](2003)在《偏心支撑钢框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及抗震设计对策》文中指出偏心支撑钢框架在弹性阶段刚度很大,能够满足高层钢结构侧移要求。在罕遇地震时,由于耗能梁段屈服进入塑性,结构有很强的耗能能力和延性,是适用于高烈度震区的一种有效的抗侧力结构体系。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试验和理论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本文以工程应用为目的,研究和探索了各种典型的偏心支撑钢框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洄性能和破坏机理,并提出了抗震设计对策和建议。 本文提出了应用子结构法联合梁单元与空间退化曲壳单元分析偏心支撑钢框架耗能性能及耗能梁段破坏机理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有限元分析过程中,对于未进入塑性部分的梁、柱及支撑采用梁单元,梁单元考虑了几何非线性,对于进入塑性部分的耗能梁段采用空间退化曲壳单元,曲壳单元考虑了几何和材料的双重非线性,材料的强化采用了混合强化法则,非线性方程通过Newton-Raphson迭代结合增量法求解。在整体结构中采用两种单元较精确的分析偏心支撑钢框架的滞洄性能及破坏机理的方法,在国内外均属首次。本文编制了梁-壳元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BSNFEM,并进行了算例分析,验证了程序的可靠性。 应用BSNFEM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对偏心支撑钢框架进行了循环加载分析。对耗能梁段的长度、耗能梁段腹板的厚度、耗能梁段翼缘的厚度、耗能梁段加劲肋的间距、耗能梁段加劲肋的厚度、支撑的夹角等因素的改变对D形、K形偏心支撑钢框架耗能的影响,前人已有一些研究,本文对这些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完善了理论分析的不足;而结构高跨比、支撑刚度、支撑与梁的连接形式等因素对D形、K形偏心支撑钢框架破坏机理的研究以及各种因素对Y形偏心支撑钢框架破坏机理的影响,则很少有人涉及,本文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填补了这一研究空白。 最后,根据有限元研究结果,提出了抗震设计对策和建议。 本文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了三种典型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机理,对于修订有关规范、指导工程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进一步研究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韩庆华,程万海,尹越,刘锡良[10](2000)在《焊接箱形梁腹板极限承载力的简化分析方法(英文)》文中研究表明:焊接箱形梁腹板存在较高的屈曲后强度 ,可供利用 .对箱形梁腹板在各种受力条件下的屈曲后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 ,同时在参考国内外钢结构设计规范的基础上 ,提出了相应的简化分析方法 ,供工程设计和修订规范时参考 .计算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分析方法简单可行
二、焊接箱形梁腹板考虑屈曲后性能的极限承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焊接箱形梁腹板考虑屈曲后性能的极限承载力(论文提纲范文)
(1)焊接箱形截面梁抗震性能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箱形梁板件宽厚比限值 |
1.1 各国规范相关规定 |
1.1.1 中国规范 |
1.1.2 美国规范 |
1.1.3 日本规范 |
1.1.4 欧洲规范 |
1.2 各国规范相关规定的比较 |
2 有限元模型建立及验证 |
2.1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 |
2.2 有限元模型试验验证 |
2.2.1 试验概况 |
2.2.2 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 |
3 箱形梁有限元参数分析 |
3.1 模型构件规格及材性 |
3.2 计算参数 |
3.3 加载方式与加载制度 |
3.4 评价参数 |
3.5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5.1 宽厚比影响 |
3.5.2 轴压比影响 |
3.5.3 跨高比影响 |
3.5.4 静载比影响 |
4 结论 |
(2)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受弯构件腹板的局部稳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
1.2.2 构件初始缺陷和焊接残余应力的研究 |
1.2.3 局部稳定性能的研究 |
1.2.4 整体稳定性能的研究 |
1.2.5 局部-整体相关稳定性能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2 研究内容 |
2 焊接箱形截面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2.1 引言 |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2.1 单元类型选取 |
2.2.2 材料本构模型选取 |
2.2.3 网格划分 |
2.2.4 边界条件设置与荷载施加 |
2.2.5 初始几何缺陷及残余应力模型 |
2.3 有限元模型的求解及后处理 |
2.3.1 线性特征值屈曲分析 |
2.3.2 有限元模型的后处理 |
2.4 模型验证 |
2.4.1 试验数据1(焊接工字形截面受弯构件) |
2.4.2 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1 对比 |
2.4.3 有限元结果分析1 |
2.4.4 试验数据2(焊接箱形截面压弯构件) |
2.4.5 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2 对比 |
2.4.6 有限元结果分析2 |
2.5 本章小结 |
3 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梁局部稳定性能参数分析 |
3.1 参数取值 |
3.1.1 板件厚度的取值 |
3.1.2 腹板高厚比的取值 |
3.1.3 翼缘宽厚比的取值 |
3.1.4 残余应力和初始几何缺陷的取值 |
3.2 翼缘宽厚比的影响 |
3.2.1 极限承载力有限元计算值 |
3.2.2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分析 |
3.2.3 无量纲极限承载力对比分析 |
3.2.4 应力云图分析 |
3.3 腹板高厚比的影响 |
3.3.1 极限承载力有限元计算值 |
3.3.2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分析 |
3.3.3 无量纲极限承载力对比分析 |
3.3.4 应力云图分析 |
3.4 钢材强度等级的影响 |
3.4.1 极限承载力有限元计算值 |
3.4.2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分析 |
3.4.3 无量纲极限承载力对比分析 |
3.5 钢材强化模量的影响 |
3.5.1 极限承载力有限元计算值 |
3.5.2 无量纲极限承载力对比分析 |
3.6 钢材极限应变的影响 |
3.6.1 极限承载力有限元计算值 |
3.6.2 无量纲极限承载力对比分析 |
3.7 钢材屈强比的影响 |
3.7.1 极限承载力有限元计算值 |
3.7.2 无量纲极限承载力对比分析 |
3.8 残余应力的影响 |
3.8.1 极限承载力有限元计算值 |
3.8.2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分析 |
3.8.3 无量纲极限承载力对比分析 |
3.9 初始几何缺陷的影响 |
3.9.1 极限承载力有限元计算值 |
3.9.2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分析 |
3.9.3 无量纲极限承载力对比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4 高强钢焊接箱形受弯构件截面分类限值公式 |
4.1 各国规范截面分类方法 |
4.1.1 中国钢结构设计标准截面分类方法 |
4.1.2 美国钢结构设计规范截面分类方法 |
4.1.3 欧洲钢结构设计规范截面分类方法 |
4.1.4 日本钢结构设计规范截面分类方法 |
4.2 各国规范截面分类限值 |
4.3 高强钢箱形截面受弯构件截面分类的限值公式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内外相关规范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值对比分析 |
5.1 纯弯加载下各个规范的计算方法 |
5.1.1 美国钢结构设计规范计算方法 |
5.1.2 欧洲钢结构设计规范计算方法 |
5.1.3 中国钢结构设计标准计算方法 |
5.1.4 日本钢结构设计规范计算方法 |
5.2 中美欧规范公式计算值与有限元计算值对比 |
5.3 Q690 钢焊接箱形梁局部屈曲极限承载力建议计算式 |
5.3.1 屈服强度修正系数 |
5.3.2 推荐建议公式的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3)起重机仿生箱梁结构局部稳定性设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起重机箱梁结构轻量化设计研究现状 |
1.3 结构仿生学原理研究现状 |
1.3.1 结构仿生材料 |
1.3.2 结构仿生 |
1.4 箱梁结构局部稳定性研究现状 |
1.5 斜板局部稳定性研究现状 |
1.6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2章 弹性斜板屈曲临界载荷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板壳屈曲分析基本概念 |
2.3 斜板屈曲控制微分方程 |
2.3.1 简支斜板屈曲控制微分方程 |
2.3.2 简支斜板屈曲控制微分方程的无量纲化 |
2.3.3 面内载荷在斜(直)角坐标系间力的转换关系 |
2.4 矩形板屈曲临界载荷解析解 |
2.4.1 单向轴压作用下简支矩形板屈曲临界载荷解析解 |
2.4.2 双向轴压作用下简支矩形板屈曲临界载荷解析解 |
2.4.3 非均布单向轴压作用下简支矩形板屈曲临界载荷解析解 |
2.4.4 剪应力作用下简支矩形板屈曲临界载荷解析解 |
2.4.5 轴压和剪应力复合受载下矩形板屈曲临界载荷解析解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弹性斜板屈曲承载力分析的微分求积法 |
3.1 引言 |
3.2 微分求积法 |
3.2.1 偏导数的离散方法 |
3.2.2 权系数的表达式 |
3.2.3 区间节点划分方法 |
3.2.4 边界条件处理 |
3.3 斜板稳定性的微分求积法计算格式 |
3.3.1 节点替代法 |
3.3.2 调和边界自由度添加法 |
3.4 单一载荷作用下简支斜板屈曲承载力影响规律 |
3.4.1 单向轴压作用下简支斜板屈曲承载力影响规律 |
3.4.2 剪应力作用下简支斜板屈曲承载能力 |
3.5 复合载荷作用下简支斜板屈曲承载力影响规律 |
3.5.1 双向轴压作用下简支斜板屈曲承载能力 |
3.5.2 轴压和剪应力作用下简支斜板屈曲承载能力 |
3.6 混合边界条件下斜板屈曲承载力影响规律 |
3.6.1 CCCC斜板屈曲承载能力 |
3.6.2 CSCS斜板屈曲承载能力 |
3.6.3 SCSC斜板屈曲承载能力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弹性斜板屈曲承载力分析的有限元法 |
4.1 引言 |
4.2 局部受载弹性薄板的对称特性 |
4.2.1 几何形状对称性 |
4.2.2 边界条件对称性 |
4.2.3 载荷对称性 |
4.3 节点载荷及约束边界条件施加方式 |
4.3.1 节点载荷施加方式 |
4.3.2 约束边界条件施加方式 |
4.4 简支矩形板有限元屈曲分析 |
4.4.1 非均布载荷作用下简支矩形板有限元屈曲分析 |
4.4.2 剪应力作用下简支矩形板有限元屈曲分析 |
4.5 CCCC、SCSC和CSCS矩形板有限元屈曲分析 |
4.5.1 CCCC矩形板 |
4.5.2 CSCS矩形板 |
4.5.3 SCSC矩形板 |
4.6 简支斜板有限元屈曲分析探讨 |
4.6.1 对称半轴法 |
4.6.2 两点自由度法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正轨箱梁横向肋的竹子结构仿生学设计 |
5.1 引言 |
5.2 竹子茎秆结构的构型规律研究 |
5.2.1 竹子结构参数自然分布特性研究 |
5.2.2 竹子茎秆结构受力特性研究 |
5.3 加劲肋间距对结构静刚度、强度值影响规律研究 |
5.3.1 加劲肋间距对结构静刚度影响 |
5.3.2 加劲肋间距对结构强度影响 |
5.3.3 加劲肋间距对屈曲承载能力影响 |
5.4 箱梁结构变间距等稳定性设计 |
5.4.1 正轨箱梁横向肋变间距等稳定性设计策略 |
5.4.2 加劲肋变间距等稳定性优化实例 |
5.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课题 |
(4)钢箱梁梯形肋加劲板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钢箱主梁斜拉桥的应用与发展 |
1.1.2 钢箱主梁斜拉桥的稳定问题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加劲板屈曲性能理论研究 |
1.2.2 加劲板屈曲性能试验研究 |
1.2.3 加劲板设计方法研究 |
1.2.4 钢箱梁加劲板屈曲性能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钢箱梁加劲板弹性屈曲分析 |
2.1 概述 |
2.2 梯形闭口肋加劲板抗弯刚度与抗扭刚度分析 |
2.3 单向均匀受压四边简支加劲板屈曲临界应力 |
2.3.1 单向均匀受压四边简支加劲板屈曲临界应力的Timoshenko方法 |
2.3.2 考虑加劲肋扭转应变能和加劲板整体刚度求解屈曲临界应力能量法 |
2.3.3 求解闭口肋加劲板屈曲临界应力的正交异性板法比拟 |
2.4 双向均匀受压四边简支梯形闭口肋加劲板弹性屈曲临界应力 |
2.5 弯矩作用下四边简支梯形闭口肋加劲板屈曲临界应力 |
2.6 弯矩和轴力作用下四边简支梯形闭口肋加劲板屈曲临界应力 |
2.7 弯矩和剪力作用下四边简支梯形闭口肋加劲板屈曲临界应力 |
2.8 轴力和剪力作用下四边简支梯形闭口肋加劲板屈曲临界应力 |
2.9 弯矩、轴力和剪力作用下四边简支梯形闭口肋加劲板屈曲临界应力 |
2.10 闭口肋加劲板屈曲临界应力本文求解方法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
2.11 闭口加劲肋扭转应变能对加劲板屈曲临界应力的影响 |
2.11.1 本文计算方法中扭转应变能对加劲板屈曲临界应力的作用 |
2.11.2 扭转应变能对加劲板屈曲临界应力作用的有限元分析 |
2.12 小结 |
第3章 钢箱梁加劲板合理刚度研究 |
3.1 概述 |
3.2 单向均匀受压加劲板的破坏形态 |
3.3 影响加劲板弹性屈曲临界应力的参数分析 |
3.3.1 母板宽厚比对加劲板屈曲临界应力的影响 |
3.3.2 母板长宽比对加劲板屈曲临界应力的影响 |
3.3.3 加劲肋与母板面积之比对加劲板屈曲临界应力的影响 |
3.3.4 加劲肋与母板抗弯刚度之比对加劲板屈曲临界应力的影响 |
3.3.5 加劲肋扭转刚度对加劲板屈曲临界应力的影响 |
3.3.6 加劲肋厚度对加劲板屈曲临界应力的影响 |
3.4 加劲肋合理尺寸研究 |
3.4.1 开口纵向加劲肋合理尺寸 |
3.4.2 闭口纵向加劲肋合理尺寸 |
3.5 单向均匀受压加劲板的加劲肋合理刚度确定 |
3.5.1 开口肋加劲板合理刚度比分析 |
3.5.2 闭口肋加劲板合理刚度比推导 |
3.6 小结 |
第4章 钢箱梁加劲板极限承载力分析 |
4.1 概述 |
4.2 材料的本构关系 |
4.3 非有限元问题的求解 |
4.4 加劲板的稳定极限承载力的判定准则 |
4.5 国内外规范关于加劲板初始几何缺陷的规定 |
4.5.1 整体初始几何缺陷 |
4.5.2 局部初始几何缺陷 |
4.6 无加劲板件稳定极限承载力分析 |
4.7 加劲板件稳定极限承载力分析 |
4.8 影响加劲板稳定极限承载力的参数分析 |
4.8.1 母板厚度对加劲板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4.8.2 加劲肋面积与母板面积的比值对加劲板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4.8.3 加劲肋与母板抗弯刚度的比值对加劲板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4.8.4 加劲板扭转刚度与抗弯刚度的比值对加劲板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4.8.5 初始几何缺陷对加劲板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4.8.6 双向均匀受压荷载加劲板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4.9 小结 |
第5章 钢箱梁加劲板残余应力分布测试与简化计算模式研究 |
5.1 概述 |
5.2 常用截面纵向残余应力的分布图示 |
5.3 各国学者对残余应力分布的研究 |
5.3.1 开口加劲肋的残余应力分布模式 |
5.3.2 闭口加劲肋的残余应力分布模式 |
5.4 国内外规范关于加劲板残余应力的规定 |
5.5 加劲板试件及钢箱梁残余应力试验方法 |
5.5.1 X射线衍射法 |
5.5.2 磁弹性法 |
5.5.3 盲孔法 |
5.6 实桥钢箱梁加劲板残余应力测试 |
5.6.1 SA4梁段加劲板残余应力测点布置及测试结果 |
5.6.2 SJ1梁段加劲板残余应力测点布置及测试结果 |
5.6.3 SJ2梁段加劲板残余应力测点布置及测试结果 |
5.6.4 SJ7梁段加劲板残余应力测点布置及测试结果 |
5.6.5 ZO1梁段加劲板残余应力测点布置及测试结果 |
5.7 钢箱梁加劲板残余应力简化计算模式 |
5.8 小结 |
第6章 梯形肋加劲板承载力试验研究 |
6.1 概述 |
6.2 加劲板试件的设计 |
6.3 材料性能试验 |
6.4 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案 |
6.4.1 加载装置 |
6.4.2 加载方案 |
6.5 试验测试内容、方法及测点布置 |
6.5.1 测试内容及方法 |
6.5.2 测点布置 |
6.6 试验结果 |
6.6.1 应变测试结果 |
6.6.2 变形测试结果 |
6.7 破坏形态描述与极限承载力 |
6.8 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比较 |
6.9 小结 |
第7章 钢箱梁加劲板设计方法研究 |
7.1 概述 |
7.2 国内外规范关于受压板件局部稳定的规定 |
7.2.1 美国规范AASHTO LRFD 2005 |
7.2.2 英国规范BS5400-3:2000 |
7.2.3 澳大利亚规范 |
7.2.4 日本规范 |
7.2.5 挪威规范DNV |
7.2.6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
7.2.7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
7.2.8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 8-2002 |
7.2.9 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TD64-2009(征求意见稿) |
7.3 国内外规范关于受压板件纵向加劲肋布置和设计的规定 |
7.3.1 美国规范AASHTO LRFD 2005 |
7.3.2 英国规范BS5400-3:2000 |
7.3.3 澳大利亚规范 |
7.3.4 日本规范 |
7.3.5 挪威规范DNV |
7.3.6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
7.3.7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
7.3.8 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TD64-2009(征求意见稿) |
7.3.9 各种规范关于加劲肋布置规定的比较 |
7.4 钢箱梁加劲板的设计方法 |
7.4.1 钢箱梁加劲板母板厚度的确定 |
7.4.2 加劲肋所需刚度确定 |
7.4.3 加劲肋的尺寸规定 |
7.4.4 加劲肋的验算 |
7.5 小结 |
结论 |
一、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宽腹工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的稳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双向压弯构件的失稳类型 |
1.3 薄壁构件的屈曲模式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4.1 双向压弯构件的研究 |
1.4.2 宽腹构件的研究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2 宽腹截面双向压弯构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模型描述 |
2.3 材料模型 |
2.4 边界条件 |
2.5 单元类型的选取 |
2.6 初始几何缺陷的施加 |
2.7 网格密度的确定 |
2.8 残余应力的分布模式及施加方法 |
2.8.1 残余应力的分布模式 |
2.8.2 残余应力的施加方法 |
2.9 ANSYS非线性屈曲分析求解方法的选择 |
2.10 ANSYS分析模型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
2.10.1 宽腹工形构件的验证 |
2.10.2 双向压弯构件的验证 |
2.11 本章小结 |
3 宽腹工形截面双向压弯柱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
3.1 引言 |
3.2 考虑板件屈曲后强度的分析方法 |
3.3 我国规范对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的压弯构件的规定 |
3.3.1 钢规的规定 |
3.3.2 门规的规定 |
3.4 宽腹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的稳定计算 |
3.5 宽腹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的相关屈曲 |
3.6 各种参数下的有限元计算与分析 |
3.6.1 计算构件设计 |
3.6.2 腹板宽厚比的影响 |
3.6.3 构件长细比的影响 |
3.6.4 残余应力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有待解决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受到的奖励及发表的论文 |
(6)新型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钢管混凝土的发展现状 |
1.3 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的分类和研究现状 |
1.3.1 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的类型 |
1.3.2 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4 梁柱节点设计的基本原则 |
1.4.1 节点的抗震设计基本原则 |
1.4.2 钢管混凝土节点设计的基本原则 |
1.4.3 钢管混凝土节点设计注意事项 |
1.5 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目前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工作 |
2 试件设计及试验方案 |
2.1 概述 |
2.2 试件设计及制作 |
2.2.1 试件的设计方案 |
2.2.2 试件的制作 |
2.3 材料试验 |
2.4 试验方案 |
2.4.1 试验装置 |
2.4.2 测点布置及数据采集 |
2.4.3 加载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3 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钢梁节点) |
3.1 概述 |
3.2 试件参数 |
3.3 主要实验现象分析 |
3.3.1 试件CS-1与CS-2 |
3.3.2 试件CS-3与CS-6 |
3.3.3 试件CS-4与CS-5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1 滞回曲线 |
3.4.2 骨架曲线 |
3.4.3 节点刚度退化 |
3.4.4 耗能比 |
3.4.5 延性指标 |
3.4.6 穿心钢筋应变分析 |
3.5 影响节点受力性能的主要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4 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钢筋混凝土梁节点) |
4.1 概述 |
4.2 试件参数 |
4.3 主要实验现象及分析 |
4.3.1 试件的破坏现象 |
4.3.2 试验现象分析 |
4.4 试验结果分析 |
4.4.1 滞回曲线 |
4.4.2 骨架曲线 |
4.4.3 节点刚度退化 |
4.4.4 耗能比 |
4.4.5 延性指标 |
4.4.6 穿心钢筋及纵筋应变分析 |
4.5 影响节点受力性能的主要因素 |
4.6 钢梁节点与混凝土梁节点的概况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5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有限元模拟 |
5.1 概述 |
5.2 有限元法及ANSYS软件的相关介绍 |
5.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1 材料的本构关系 |
5.3.2 单元类型的选取 |
5.3.3 材料参数的取值 |
5.3.4 三维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5.4 计算结果与对比分析 |
5.4.1 应力与应变的比较 |
5.4.2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的比较 |
5.4.3 产生差别的原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1.1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 |
6.1.2 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 |
6.1.3 ANSYS有限元分析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压弯构件平面内稳定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有效宽度法 |
1.4 压弯构件的平面内稳定计算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ANSYS有限元分析概述及模型验证 |
2.1 引言 |
2.2 稳定分析在ANSYS有限元程序上的实现 |
2.2.1 特征值屈曲分析 |
2.2.2 非线性屈曲分析 |
2.3 材料的本构关系 |
2.3.1 理想弹塑性应力-应变曲线 |
2.3.2 屈服准则 |
2.3.3 流动准则 |
2.3.4 强化准则 |
2.4 利用ANSYS软件进行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基本过程 |
2.5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2.5.1 建立有限元模型 |
2.5.2 残余应力模式的选取和施加 |
2.5.3 定义求解类型及方式,进行分析与求解 |
2.5.4 对分析文件结果的后处理 |
2.5.5 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各种参数下的有限元计算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腹板高厚比的影响 |
3.3 翼缘宽厚比的影响 |
3.4 构件长细比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偏心支撑钢框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及抗震设计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偏心支撑框架结构体系与框架结构体系、中心支撑框架结构体系的比较 |
1.3 偏心支撑框架结构体系的性能 |
1.3.1 偏心支撑框架结构体系的刚度和强度 |
1.3.2 耗能梁段的内力分布 |
1.3.3 偏心支撑结构体系的耗能机构 |
1.4 偏心支撑钢框架体系的研究进展 |
1.4.1 试验研究 |
1.4.2 理论研究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1 偏心支撑结构体系研究不足之处 |
1.5.2 本文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偏心支撑钢框架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2.1 有限变形条件下U.L法的虚功增量方程 |
2.2 几何非线性平面梁单元有限元分析 |
2.2.1 梁单元位移函数 |
2.2.2 梁单元刚度矩阵的推导 |
2.2.3 单元内部自由度的凝聚 |
2.3 大挠度、弹塑性退化曲壳单元有限元分析 |
2.3.1 基本假定 |
2.3.2 坐标系 |
2.3.3 九节点曲壳单元几何形状的确定 |
2.3.4 曲壳单元的位移函数 |
2.3.5 应变矩阵 |
2.3.6 整体坐标系和局部坐标系之间的应力和应变转换关系 |
2.3.7 壳单元的刚度矩阵 |
2.3.8 板件交界处节点位移连续性的处理方法 |
2.3.9 等效节点荷载的计算 |
2.4 金属材料的弹塑性本构关系 |
2.4.1 小变形下金属材料的弹塑性本构关系 |
2.4.1.1 初始屈服条件及流动法则 |
2.4.1.2 混合强化规则 |
2.4.1.3 本构关系 |
2.4.2 大变形下金属材料的本构关系 |
2.5 梁单元与曲壳单元连接的处理 |
2.5.1 耗能梁段内部自由度的凝聚 |
2.5.2 超级“单元”转换为梁元 |
2.6 增量迭代求解非线性有限元方程 |
2.6.1 程序框图 |
2.6.2 增量迭代 |
2.6.2.1 荷载增量法 |
2.6.2.2 位移增量法 |
2.6.2.3 混合法 |
2.7 弹塑性状态的决定和本构关系的积分 |
2.7.1 弹塑性状态的决定 |
2.7.2 本构关系积分 |
2.7.3 强化模量H的确定 |
2.8 算例证明 |
2.8.1 仅采用梁单元求解大变形问题 |
2.8.2 仅采用壳单元求解大变形问题 |
2.8.3 采用梁--壳两种单元有限元分析与循环加载试验的对比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D形偏心支撑钢框架滞回性能分析 |
3.1 试件设计 |
3.1.1 试件设计原则 |
3.1.1.1 耗能梁段 |
3.1.1.2 支撑和柱 |
3.1.1.3 加劲肋 |
3.1.2 试件的尺寸 |
3.1.2.1 DB试件 |
3.1.2.2 DEL系列试件 |
3.1.2.3 DBH系列试件 |
3.1.2.4 DRD系列试件 |
3.1.2.6 DWT系列试件 |
3.1.2.7 DBA系列试件 |
3.1.2.8 DBS系列试件 |
3.1.2.9 DRBS系列试件 |
3.1.2.10 DREL系列试件 |
3.1.3 加载方式 |
3.1.4 破坏准则 |
3.1.5 试件约束条件和单元划分 |
3.2 D形偏心支撑钢框架计算结果分析 |
3.2.1 DB试件 |
3.2.2 DEL系列试件 |
3.2.3 DBH系列试件 |
3.2.4 DRD系列试件 |
3.2.5 DRT系列试件 |
3.2.6 DWT系列试件 |
3.2.7 DBA系列试件 |
3.2.8 DBS系列试件 |
3.2.9 DRBS系列试件 |
3.2.10 DREL系列试件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K形偏心支撑钢框架滞回性能分析 |
4.1 试件设计 |
4.1.1 KB试件 |
4.1.2 KPBS系列试件 |
4.1.3 KPEL系列试件 |
4.1.4 KRBS系列试件 |
4.1.5 KREL系列试件 |
4.1.6 KRBH系列试件 |
4.1.7 KRRD系列试件 |
4.1.8 KRRT系列试件 |
4.1.9 KRWT系列试件 |
4.1.10 试件约束条件和单元划分 |
4.2 K形支撑钢框架计算结果分析 |
4.2.1 KB试件 |
4.2.2 KPBS系列试件 |
4.2.3 KPEL系列试件 |
4.2.4 KRBS系列试件 |
4.2.5 KREL系列试件 |
4.2.6 KRBH系列试件 |
4.2.7 RRD系列试件 |
4.2.8 KRRT系列试件 |
4.2.9 KRWT系列试件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Y形偏心支撑钢框架滞回性能分析 |
5.1 试件的尺寸 |
5.1.1 YB试件 |
5.1.2 EL系列试件 |
5.1.3 YBH系列试件 |
5.1.4 YLS系列试件 |
5.1.5 YBS系列试件 |
5.1.6 YRD系列试件 |
5.1.7 YRT系列试件 |
5.1.8 YWT系列试件 |
5.1.9 YFT系列试件 |
5.1.10 试件约束条件和单元划分 |
5.2 Y形偏心支撑钢框架计算结构分析 |
5.2.1 YB试件 |
5.2.2 YEL系列试件 |
5.2.3 YBH系列试件 |
5.2.4 YLS系列试件 |
5.2.5 YBS系列试件 |
5.2.6 YRD系列试件 |
5.2.7 YRT系列试件 |
5.2.8 YWT系列试件 |
5.2.9 YFT系列试件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本文结论 |
6.2 抗震对策和设计建议 |
6.3 后继工作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10)焊接箱形梁腹板极限承载力的简化分析方法(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 Post-Buckling Strength of Web Plates of Box Girders under Shear Stresses |
1.1 Tension field method |
1.2 Simple post-critical method |
1.3 Ultimate shear capacity of web plates only with outer stiffeners |
1.4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sults |
2 Post-Buckling Strength of Web Plates of Box Girders under Longitudinal Stresses |
2.1 Effective width method |
2.2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sults |
3 Post-Buckling Strength of Web Plates of Box Girders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Shear and Longitudinal Stresses |
3.1 Interactive post-buckling mechanism |
3.2 Interactive post-buckling curve |
4 Conclusions |
四、焊接箱形梁腹板考虑屈曲后性能的极限承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焊接箱形截面梁抗震性能影响因素研究[J]. 范重,李玮,牟在根,柴会娟,张宇,刘涛,朱丹. 建筑结构学报, 2021(11)
- [2]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受弯构件腹板的局部稳定[D]. 王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起重机仿生箱梁结构局部稳定性设计理论研究[D]. 付为刚.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0)
- [4]钢箱梁梯形肋加劲板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 狄谨. 长安大学, 2009(11)
- [5]宽腹工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的稳定分析[D]. 张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09)
- [6]新型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力学性能研究[D]. 孙健.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5)
- [7]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压弯构件平面内稳定承载力研究[D]. 李海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03)
- [8]焊接空心球节点的拉压极限承载力分析[J]. 韩庆华,潘延东,刘锡良. 土木工程学报, 2003(10)
- [9]偏心支撑钢框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及抗震设计对策[D]. 赵宝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03)
- [10]焊接箱形梁腹板极限承载力的简化分析方法(英文)[J]. 韩庆华,程万海,尹越,刘锡良.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