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学家点评经济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孔少楠[1](2020)在《私人诊所医生处方行为和利他性实验经济学研究 ——以青岛为例》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私人诊所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截至2014年,全国私人诊所数量达到149175家,占全国诊所数量的比例超过96%。私人诊所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的主要原因是此类诊所可及性好、患者就医方便且就医成本较低。但是,由于私人诊所未被纳入HIS等其他医疗IT系统管理,对私人诊所医生的诊疗行为以及私人诊所的管理一直处于卫生管理研究的边缘。医生的处方行为直接决定了医疗服务质量,因此是非常重要的的医疗服务环节。我国私人诊所的卫生服务市场与公立医院的卫生服务市场不同,很少能够纳入医保报销,因其受到支付方式、医疗服务范围、医生执业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医生处方不合理的现象极其常见。普通感冒是人民群众的常见病之一,虽然该病的发病率高且目前尚无特异性药物,但是普通感冒是自限性疾病,通常7天内可自愈。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在普通感冒的治疗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是诊疗过程不规范、抗生素不规范使用、中成药不合理使用等。近年来,相关管理部门已经注意陆续出台了各种政策法规和监管措施来严格管理私人诊所的诊疗活动,希冀能够有效提高私人诊所的医疗服务质量,但是由于私人诊所缺乏具体的监管措施和手段,难以像对公立医疗机构那样对私人诊所进行管理。因此,通过对私人诊所医生诊疗行为的分析,探讨影响医生处方行为的因素,有助于政府优化相应的卫生政策,提高私人诊所的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及市场有两大特征,一个是不确定性,另一个是信息不对称性。信息不对称会在市场上出现诱导需求。经济学家发现,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不能解释真实的经济社会中的一切现象,尤其是医生的种种行为,需要新的理论对此进行解释。麦克圭尔提出了医生利他主义模型,认为医生的效用来自于三方面,分别是净收入、闲暇时间和对患者无效用的诱导。对前人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由于利他主义存在测量难度、田野实验的难度也远远大于实验室实验,因此目前对利他主义和医生诊疗行为之间的研究仍然较少:(1)对于医生利他性的研究主要是从理论研究方面展开,缺乏实证研究的数据支持;(2)目前研究很少聚焦医生利他主义与处方行为、其他医疗行为的关系,以及医生的社会偏好是否保持一致性;(3)医生的社会性利他性仅仅从利他/利己两个角度进行区分,不够细致。研究目的本研究的总体目标:采用田野实验的方法,以青岛市私人诊所为例,采用匿名审计的方式对私人诊所医生的诊疗行为进行实验,借助普通感冒观察私人诊所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医生在社会规范下的利他水平、在医疗情境中的利他水平性别以及医生处方行为关系,探讨医生的社会利他水平对诊疗行为的影响,对现有的私人诊所医疗行为监管措施提出改善建议,促进全面健康水平的提升。本研究的具体目标为:(1)通过对私人诊所医生在普通感冒诊疗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匿名审计实验,对医生具体的诊疗行为进行量化和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卫生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优化和制定相关监管政策、优化监管手段提供决策依据。(2)分析不同性别的私人诊所医生在普通感冒疾病的诊疗行为上的差异,探索性别与医生行为之间的关系。(3)通过基于社会规范的利他主义实验对医生利他性进行评估,结合医疗情景下的医生利他水平,分析医生在社会规范下的利他水平与医疗情景下利他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本研究的对象为青岛市私人诊所以及诊所中的执业医生。从青岛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方网站正式注册的西医诊所中,随机化抽样选择133家诊所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计量经济学中随机配对的方法,保证了实验过程中私人信息保护问题。实验设计(1):匿名审计医生诊疗服务行为。本研究面向大学生进行招募,共招募了 36名女性大学生(17组试验人员+2位备份)作为审计人员。在正式实验之前,先对审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和预实验,确保审计员陈述普通感冒症状时能够严格按照拟定的台词进行陈述,并且与医生的沟通过程具有一致性,避免影响实验结果。在实验中,审计员假装是病人,到诊所自述自己的症状(同普通感冒),记录医生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离开诊所后填写本研究的“病人评估问卷”。实验设计(2):通过利他主义实验来观察医生的利他性。在本研究中,调查员扮演成普通感冒病人到私人诊所中就诊,在就诊结束后将预先留有“失主”信息以及其他物品的钱包悄悄放到诊所。我们根据医生是否与“失主”联系以及如何处理钱包中的现金来判断医生在利他主义程度,并将其分为在社会规范方面的纯粹利他组、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同时与实验(1)中所表现出来的医生行为进行比较,分析三组医生行为差异。同时,在本研究中也分析了医生性别与处方行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应用SPSS22.0(中文版)软件、MicrosoftOffice 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对于连续性的因变量采用方差分析,并一般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对于分类变量类型的因变量采用卡方检验,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诊所诊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私人诊所中医生在治疗普通感冒时,存在诊疗不规范和用药不规范现象。例如,在问诊过程中,询问患者是否咳嗽或者咳痰的医生比例低于50%,使用听诊器的医生比例不足20%,询问患者是否药物过敏的医生比例不足30%。虽然病人并不需要服用任何药品,但是开具药品的医生比例非常高。其中,开具药品的医生所占比例为88.72%,开具抗生素的医生所占比例为48.87%,开具中成药的医生所占比例为72.93%,开具西药的医生所占的比例为64.66%,为患者开具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的医生比例为70.68%。开具药品的医生比例高,但是提供药事服务的医生比例却不高,例如,告知病人用药方法的医生所占比例为64.66%;告知病人药物副作用的医生所占比例仅为9.02%,告知病人其他注意事项的医生所占比例为78.95%。诊所中存在大量的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现象,48.87%的医生为患者开具了抗生素处方,平均每个医生开抗生素0.49±0.91种。医生所开具的抗生素分为四类,其中,头孢菌素类占比最高,为56.92%,其次是大环内酯类,占比为16.92%,再次为青霉素类,占比为13.85%,最次是喹诺酮类,占比为12.31%。没有医生为患者开具两类或两个以上的抗生素。本研究中,有1位医生为“患者”开具了利巴韦林,占医生总数的0.75%。本研究中,为“患者”开具中成药的医生为97位,占医生总数的72.93%。在本研究中,所有的医生均为西医,在为患者开具感冒类中成药时,实际上是不能够对患者进行“望、闻、听、切”的诊断的,从而不能辩证用药。同时,患者并没有提到心脑血管或者骨科方面的不适,但是部分医生为了患者开具了心脑系统的中成药以及骨科中成药,这属于明显的超范围用药。本研究中针对病人的最优治疗方案中是不需要开药的,但是88.72%的医生都为“患者”开具了药品,平均每位医生开药1.80土0.92种,平均每位医生开药的价格为38.35±25.19元,诊所中诱导需求现象严重。(2)利他主义与医生处方行为在社会规范下的利他主义实验(“丢钱包”)中,医生表现出了不同的利他性。在133家样本诊所中,有66家诊所打回电话,询问是否有人丢失了钱包,并在实验员的请求下将钱包及钱包内的东西寄回。有1家诊所打回电话,但要求“失主”上门领取钱包。利他主义可以分为自我利他主义(ego-altruism)和纯利他主义(pure-altruism)两种。自我利他主义(ego-altruism)是指个体同时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利益。纯利他主义(pure-altruism)是指个体仅关注他人的利益。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将38家寄回钱包且将剩余现金也归还的医生作为纯利他组,28家寄回钱包但未归还现金以及1家要求“失主”上门领取钱包的医生(共计29位)作为自我利他组,66家诊所的医生作为利己组。分析结果显示,纯粹利他组、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医生在开药总种类、抗生素种类、药品总价格、抗生素药品价格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下:对于是否开具抗生素,纯粹利他组、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医生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纯粹利他组的表现优于利己组,利己组的表现由于自我利他组。对于开药总种类数,纯粹利他组和自我利他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粹利他组的表现优于自我利他组:纯粹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492),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较大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65)。对于抗生素种类数,纯粹利他组和自我利他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粹利他组的表现优于自我利他组;纯粹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较大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药品总价格,纯粹利他组和自我利他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粹利他组的表现优于自我利他组;纯粹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686),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较大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于抗生素药品价格,纯粹利他组和自我利他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粹利他组的表现优于自我利他组;纯粹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64),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性别与医生处方行为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医生和女性医生处方行为无显着差异。男性医生群体中开药医生占的比例90.91%(60/66),女性医生群体中开药医生的比例86.57%(58/67);男性医生群体中开抗生素类药品医生占的比例为50.00%(33/66),女性医生群体中开抗生素类药品医生占的比例47.76%(32/67);男性医生群体中开非抗生素类药品的比例为90.01%(60/66),女性医生群体中开非抗生素类药品的比例83.58%(56/67);男性医生群体中开中成药的比例为74.24%(49/66),女性医生群体中开中成药的比例76.12%(51/67)。男性医生群体中开药总价格的均值为38.55±23.23元,女性医生群体中开药总价格的均值38.72±26.93元;男性医生群体中开抗生素类药品的均值为5.55±7.23元,女性医生群体中抗生素类药品的均值6.20±8.05元;男性医生群体中开非抗生素类药品价格的均值33.00±22.29元,女性医生群体中开非抗生素类药品价格的均值32.52±26.06元;男性医生群体中开中药类药品价格的均值15.88±19.35元,女性医生群体中开非抗生素类药品价格的均值15.64±16.75元。(4)利他主义与医生其他医疗行为本研究发现,医生医疗行为中的部分其他医疗行为与社会利他性具有相关性,纯粹利他组、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医生在患者就医经历的总体评分和向父母推荐该医生的可能性得分以及诊疗时长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在就医经历的总体评分和推荐可能性这两项的得分最能体现患者本次就医感受,我们对三组医生在这两方面得分进行比较,发现:患者在纯粹利他组医生诊所的就医经历总体评分为6.15±1.65分,患者在自我利他组医生诊所的就医经历总体评分为5.65±1.63分,患者在利己组医生诊所的就医经历总体评分为5.06±1.63分。患者对纯粹利他组医生诊所的推荐程度得分为5.42±2.17分,患者对自我利他组医生诊所的推荐程度得分为4.86±1.62分,患者在利己组医生诊所的推荐程度得分为4.34±1.90分。患者在纯粹利他组医生诊所的诊疗时长均值为9.21±3.38分钟,患者在自我利他组医生诊所的诊疗时长均值为7.12±3.45分钟,患者在利己组医生诊所的诊疗时长均值为7.27±4.05分钟。(5)性别与医生的其他医疗行为诊疗时长与患者就医满意度以及医生的利他偏好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对男女医生的诊疗时长进行比较,发现:患者在男性医生诊所的诊疗时长均值为7.06±3.87分钟,患者在女性医生诊所的诊疗时长均值为8.63±4.15分钟。对男女医生的诊疗时长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两组医生诊疗时长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研究通过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医生在社会规范下的利他水平、在医疗情境中的利他水平性别以及医生处方行为关系,探讨医生的社会利他水平对诊疗行为的影响,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私人诊所医生对于普通感冒的诊疗过程有待规范,例如诊疗流程不规范、抗生素使用不规范、违规使用利巴韦林、引致需求明显等。(2)私人诊所医生的社会利他性与医疗情景下的利他性相关。具有纯粹利他偏好的医生在抗生素的使用、药品种类、药品价格、患者满意度、诊疗时长方面的表现优于具有自我利他偏好和利己偏好的医生。具有自我利他偏好的医生的患者满意度虽然高于具有利己偏好的医生,但是在抗生素的使用、药品种类、药品价格方面的表现劣于具有利己偏好的医生。(3)私人诊所医生的性别与医生的处方行为无关,但与诊疗时长相关,女性医生的诊疗时长长于男性医生。基于本研究结论,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进一步加强对私人诊所的监督力度,推广使用匿名审计。(2)对现有医疗价格体制进行调整和优化。(3)在私人诊所中也引入商业医疗保险或者社保,通过第三方监督降低居民医疗成本。(4)加强对普通感冒正确治疗方式的培训和教育宣传,减少抗生素使用不规范的现象。(5)提高医生的社会利他性水平,促进患者的健康收益。
戴培超[2](2020)在《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及其估算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会越来越多,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而城市公园绿地作为链接人与自然的纽带,是城市居民放松身心,贴近自然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户外休闲游憩空间,可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产品,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由于城市公园绿地是准公共产品,很少进行价值估算,加之文化服务产品是无形的精神产品,数据源的限制导致其价值估算研究还很不充分,这就容易忽视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但是研究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价值,可健全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的评估体系,有助于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本文总体研究目的是建立基于社交网络数据的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评估体系。具体研究目标是:明确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内涵,构建文化服务类型识别指标以及价值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揭示文化服务价值形成及影响机理,建立价值评估体系。为此,首先采用实地调研及文献研究法揭示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产品的形成;其次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构建文化服务类型识别模型,以确定城市公园绿地提供的文化服务产品类型;再次基于社交网络数据和Delphi方法建立文化服务感知评价体系,从公园绿地资源禀赋和供需关系两方面揭示文化服务价值的形成机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采集手机运动软件数据、手机信令等数据,利用数学建模方法构建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估算模型,最后开展实证研究,选择三处典型城市公园绿地,分别评估其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城市公园绿地的实地调查和对访问者的访谈,发现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主要由植物、动物、水体、地形地貌、景观、名胜遗迹等体现,不同类型的城市公园绿地提供了不同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产品,主要包括美学、游憩、运动、灵感、科研教育、文化遗产等。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是人类从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中获得的非物质收益,是人类对客观生态系统的主观感知结果,具有服务的无形性、异质性、体验的主观性、服务的非消耗性以及价值的可衡量性等特征。(2)基于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分析框架,探究了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产生机理,即: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产生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功能紧密相连的。根据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类型识别指标,发现美学和游憩为主要服务类型,其次为运动、文化遗产服务,而灵感及科研教育服务为非主要服务类型。(3)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价值形成一方面依存于客观存在的生态系统,另一方面也依赖人类的主观感知。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城市公园绿地等级、绿地覆盖度、公园绿地道路通达度、所属街道人口密度等客观因素影响着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产品的提供能力。基于此,建立了城市公园绿地资源禀赋综合指数指标体系及测算方法。模型应用结果发现,面积较大的综合性公园以及市域公园资源禀赋更好,所属街道人口密度影响最小。主观感知研究方面,基于社交网络数据建立了文化服务感知评价体系。应用结果发现,不同主题的公园绿地提供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类型各异,综合性公园以美学和游憩服务为主,而专类公园,如历史文化名园则以文化遗产服务为主。(4)不同的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类型需要建立相应的服务价值评估模型,数据来源及其精度直接影响到评估结果。研究表明,美学服务价值可采用选择实验法,以调查问卷获取数据,建立美学价值估算模型;采用旅行费用法计算游憩价值时,各类参数的确定影响着最终价值,而手机信令数据在确定各参数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可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特征构建游憩服务价值评估模型;以手机运动软件数据为数据源,可构建运动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利用能值法,以科技文献发表数据可建立科研教育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可采用德尔菲法,确定灵感、文化遗产等待评估服务项的价值权重,以推算其价值。基于此,论文构建了上述系列评估模型,以测算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总价值。(5)将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评估体系应用于徐州市云龙湖-云龙山公园、金龙湖-珠山宕口公园以及潘安湖湿地公园三个案例。结果显示:1)2018年度,云龙湖-云龙山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总价值为92.03亿元。其中,游憩价值在总价值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占到91.29%,其次是美学(5.27%)、文化遗产(2.40%)和运动服务价值(0.97%),而灵感及科研教育服务价值所占比重较小,分别仅占总价值的0.05%和0.02%。2)金龙湖-珠山宕口公园只提供了美学、游憩及运动服务,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总价值为1.06亿元。其中,游憩服务价值占总价值比重最高(76.22%),其次为运动(15.61%)及美学价值(8.17%)。3)潘安湖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总价值为8.68亿元,公园主要承载了游憩及美学服务,此两项服务价值占到总价值的99.32%。通过与已有研究成果对比分析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能够有效地测算出各服务类型价值及总价值。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的完善,一方面能够更准确地估算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价值,为生态资产价值核算提供方法论;另一方面,对于唤醒民众的生态资产理念,在消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产品的同时提升保护意识有着积极作用。
赫名超[3](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收入分配制度决定着社会生产成果的分配格局和分配结构,决定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体现分配制度在社会经济制度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予以长期坚持。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和创新的过程。从学理上揭示和理解收入分配制度演变的内在机理和规律有助于使我们更好地把握收入分配理论,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解决收入分配结构性失衡的现实矛盾,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本文共分6章探讨新中国成立70年来收入分配制度演变和创新的历史和现实逻辑。第1章导论部分主要阐述如下几个问题。一是该研究在当前所具有的重大理论及现实意义,以此说明该选题的依据;二是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评价。三是介绍了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在论文中得以展现。四是简要说明了研究思路。研究思路是对本文结构和框架的归纳。五是对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做了说明。最后总结了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第2章对全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说明和界定。主要阐述了收入、收入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制度演变。在很多研究中由于没有对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因此在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上存在模糊不清、似是而非之处。明确所使用范畴的含义对于一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任何研究的基础。笔者主要介绍了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这些概念界定和使用上的差别。从学理上对两大体系进行了比较和说明。其中的观点可以为我们提供认识当代中国分配制度演变的理论借鉴。第3章阐述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按劳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思想的萌芽始于空想社会主义时期,其合理内核由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并发展为科学的收入分配理论。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在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运用和发展。列宁提出“按劳分配”的概念并结合俄国社会主义实践提出按劳分配必须借助商品货币形式得到实现的重要认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按劳分配的认识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按劳分配制度一方面实现了全体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上的平等,对于确立劳动者主权地位、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由于受到“左”的思想影响导致对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曲解,造成完全否定商品货币的作用,排斥价值规律和平均主义盛行的后果。按劳分配制度在这一时期实践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现实基础。第4章阐述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形成。改革开放后,随着公有制支配范围的缩小,按劳分配也不再是唯一的分配规则。新的分配方式不断出现,形成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虽然按劳分配仍是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的形式及实现途径需要重新被认识。本章追溯了西方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对其给予评价。笔者强调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对于认识市场经济下的收入分配制度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由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使我国社会财富获得巨大增长,人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显着提高。第5章对当前我国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运行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反思。按劳分配制度作用范围随着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在不断缩小,改革之初形成的主体地位遭到削弱,严重影响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按生产要素分配由于在运行中缺乏有效规范,导致劳动者在分配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表现为总体收入分配结构失衡及个人、地区、行业、城乡间收入差距扩大。本章对这些问题的存在进行了解释和说明,提出导致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是所有制结构的改变。最后一章探讨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进行的重大创新。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实践做出了新的概括和总结,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确立为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予以长期坚持。这一创新为今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针对收入分配制度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这次会议强调了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应当秉持的若干原则。一是要切实贯彻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再分配环节要充分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等多种途径缩小收入差距,遏制贫富分化的趋势,扭转劳动收入比例下降的局面。三是将土地、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进一步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市场机制,规范市场运行,由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要素贡献决定报酬。本文的结论部分对全文主旨进行概括和总结。就理论而言,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仍然是我们认识当代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进而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想工具。提高劳动收入,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是今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根本途径。
王效云[4](2020)在《拉美国家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演化发展经济学的视角》文中指出本文试图用演化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解读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困境。在20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曾是最有希望实现对发达国家赶超的发展中国家,然而,20世纪80年代爆发的债务危机,似乎证明曾经的辉煌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危机扭转了之前良好的赶超势头,并促成了经济发展模式的大转型。人们因危机爆发而否定之前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寄希望于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然而,新自由主义没能将拉美国家重新拉回到赶超轨道上,反而使拉美经济长期在低水平徘徊,而且危机和动荡不断,拉美国家随之落入到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困境之中。与此同时,社会方面出现了倒退,贫困和两级分化加剧,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不满于新自由主义的失败,21世纪以来拉美一些国家开始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其中以委内瑞拉的21世纪社会主义最为突出。这一新的发展理论和模式将矛头指向积怨已深的社会矛盾,试图通过再分配领域的改革缓和社会矛盾,减少贫困,在经济领域则实行国有化,将重要部门的私有产权变为国有产权,以便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然而,这一发展模式在21世纪最初十年展现出颇具希望的势头之后,很快归于沉寂了,这些国家陷入了更深的混乱中。拉美国家的人民从来没有放弃改变命运的努力,他们对有可能改变落后现状的理论和模式抱有极大地热情,拉美国家因此被誉为发展经济学理论的试验田。然而,拉美国家至今仍没有找到那条真正能使其实现赶超的正确的发展道路。为什么自进口替代工业化以来的所有发展模式,在拉美国家都失败了?如何看待拉美国家面临的发展困境?摆脱发展困境的突破口和出路在哪里?本文以演化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采用较长时期的历史视角,针对拉美国家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以来的发展模式,抽取演化发展经济学市场、技术与制度的三个关键考察角度,进行经济发展的长历史纵向分析和对比东亚经济发展的横向分析,得出研究结论:生产结构是拉美国家陷入发展困境的根源。经济发展是生产结构特定的,只有报酬递增的高质量生产活动才能带来发展,而拉美国家生产结构却专业化于低端的、远离技术中心的、报酬不变或递减的生产活动。正是因为这样的生产结构,使得拉美国家缺乏对知识、技术和创新的内在需求,无法启动技术和创新这一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报酬不变或报酬递减的特质,意味着产品市场基本都是完全竞争的,难以为国民福利的增加提供基础;低端的生产活动生产环节少、产业链条短,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也难以形成产业间的协同效应。造成这种生产结构的原因,在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使拉美国家在工业化完成之前,就放弃对高端产业的保护和扶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专业化分工和生产。而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失败,不是因为政府对经济的选择和干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所,政府干预是实现赶超和发展的前提,而是因为政府干预的方式和方向出现偏差,没有遵循工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为其营造有序运转的大规模市场和建立相应的内生技术能力。对于拉美国家来说,要突破经济发展困境,就要在生产领域谋求大变革,综合借助产业政策、贸易政策和技术政策等有利于生产和创新的工具,建立和发展高质量的生产活动,改变当前的生产结构。
蔡昉,林毅夫,张晓山,朱玲,吕政[5](2018)在《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经济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继2018年6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成功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智库论坛"首场会议后,2018年7月24日上午,在北京湖南大厦召开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智库论坛"第二场学术会议——"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经济发展"。会议邀请的两位主讲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蔡昉研究员和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两位评论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张晓山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朱玲研究员。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吕政研究员主持。为了呈现本次会议,本刊特刊发论坛内容。
王娟[6](2018)在《基于大数据的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识别、评价与优化》文中提出数据是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数据获取与处理已经出现了新的趋向,进而带来了研究范式的转型与研究内容的革新。大数据具有样本量大、时效性强、空间粒度小、成本低的优势,且许多大数据与空间位置有关,这使得地理学成为大数据的天然试验场。旅游休闲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共享城市空间、共同开展游憩活动也就成为现代城市的一大显着特征。旅游活动具有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城市功能优化、改善城市环境面貌等一系列积极影响。然而,旅游者在城市中的高强度活动也打破了城市原有的相对平衡,激化了城市不同群体在使用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资源中的矛盾。本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空间生产理论、地理区位论、旅游系统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等,使用文献综述法、GIS空间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对大数据、城市旅游以及旅游空间等概念的探讨和相关文献的梳理,构建起分析框架,并综合利用百度地图POI数据、百度地图热力图数据、网络游记数据、百度地图实时导航数据、网络点评数据等大数据来源,研究了综合性特大城市的旅游空间识别、评价和优化问题。文章主要结论如下:(1)武汉旅游空间呈现基础——核心——潜力三个层级。文章分别从旅游供应要素、城市空间使用主体(包括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以及外来游客本身三个视角对武汉城市旅游空间进行了识别。最终确认了武汉旅游基础空间、核心空间和潜力空间的大致空间范围。武汉旅游基础空间是武汉市旅游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面积85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汉口中心区和武昌武珞路一线,虽然不及市域面积的1%,但武汉旅游基础空间集中了半数以上的旅游供应要素和绝大多数外来游客最常光顾的旅游节点。武汉旅游核心空间是在基础空间的范围内形成的四个旅游活动高强度区域,分别为江北组团、江南组团、东湖组团和光谷组团。武汉旅游潜力空间是指处于旅游基础空间之外,但仍然被外来游客经常访问,具有良好旅游休闲发展前景的区域。由于案例地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推而广之,本文认为,旅游基础空间、旅游核心空间和旅游潜力空间在其他城市也同样存在,是具有普适性的城市旅游空间研究工具。(2)武汉旅游空间满意度呈现片状聚集与线形延伸并存的空间分异特征。在空间识别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利用网络点评数据对游、食、购、娱、住这五大点状旅游供应要素进行了空间满意度的评价。总体上说,旅游空间满意度高值区主要聚集在武昌和汉口,其中,武昌形成了以黄鹤楼、中南路、武汉大学、湖北省博物馆和光谷为核心的多中心结构,汉口主要集中在江汉路——汉口江滩区域,单中心结构较为明显。其次,文章基于百度地图实时导航数据,从城市大小交通相互协调的视角出发,基于公交+地铁的交通方式以及自驾车的交通方式对城市旅游空间的交通门户可达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与武汉的对外交通通达性相比,武汉市内的交通通达度特别是公共交通仍然是短板,四大交通门户的市内公共交通通达度均有待提升。(3)城市旅游空间的识别与评价是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的有效抓手。通过对武汉城市旅游基础空间、旅游核心空间以及旅游潜力空间的识别,证明了旅游者在城市空间中的流动既具有无所不至的广域性,又呈显着的地域集中性,旅游空间的扩张有其边界,旅游业的分布具有集聚倾向。由此,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全域旅游”这一概念,认为全域旅游的侧重点在于摆脱目前旅游发展的各种桎梏,走出景点旅游老模式,最大程度地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此外,通过对武汉旅游空间满意度的评价,找到了各旅游核心空间和潜力空间的相对优势和劣势,为各个片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城市旅游空间的识别和评价,一方面能够从空间上帮助政策制定者定位工作的重点区域,另一方面可以从内容上找准需要努力的方向,有利于“全域旅游”工作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从而成为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的重要抓手。(4)城市旅游空间的异化与反异化是有效的“主客共享”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开始越来越紧密地共享城市资源,共同开展游憩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本地居民生活空间被异化为外来游客的“旅游空间”,同时,许多“旅游空间”也被“反异化”为本地居民的“休闲空间”。本文通过选取武汉从旅游淡季向旅游旺季转换过程中的5个时间断面,对比分析了武汉城市空间的热力度变化,揭示了主客共享的时间空间机制:在旅游淡季,生活空间、休闲空间和旅游空间处于平衡的状态,为数不多的外来游客基本被这座城市消化于无形,他们对城市公共设施、游憩空间的使用基本不影响本地居民的使用。在旅游旺季,本地居民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将城市空间让渡给了外来游客。基于此,本文提出,在旅游旺季,应该引导城市生活生产空间向旅游空间异化,在旅游淡季,应引导旅游空间向市民的日常生活空间反异化,通过这个调节机制,旅游淡旺季区别明显的城市旅游目的地将能够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5)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共同需求满足是旅游空间评价的出发点。空间的评价要回答的是“空间好不好”的问题,虽然“好”与“不好”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但旅游空间的评价理应根植于旅游者的需求,而城市旅游者既包括城市居民又包括外来游客。以往的城市管理和城市旅游管理大多将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割裂开来:城市规划部门较少考虑外来游客的需求,认为缺乏将这个群体纳入规划人口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而旅游管理部门又只能从外来游客的角度出发,提出设置观光巴士、旅游交通专线等专门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项目。然而,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外来游客到达城市旅游目的地之后,更倾向于使用面向本地居民的公共服务设施,而非专门的旅游服务设施。从而导致外来游客一方面对专门的旅游服务设施不闻不问,另一方面挤占了原本有限的城市居民服务设施,这种情况在旅游旺季更为突出。因此,只有将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需求统一起来考虑,将二者统一在“城市使用者”的范畴下,将城市旅游休闲活动作为事关群众生活福利的民生事业和全民广泛参与的民生产业,关注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关注千千万万普通游客的食、住、行、游、购、娱,才能找准城市旅游空间评价的出发点,才有可能得到较为科学合理的结论,从而为城市空间的优化提供参考。(6)大数据是城市旅游空间研究的重要突破口。本文的研究资料基本来源于互联网,涵盖静态的POI数据,动态的热力地图数据,网络评价数据,地图导航数据以及网络文本数据。通过对这些多类型的互联网大数据的清洗、挖掘和分析,完成了对城市旅游空间识别、评价和优化的工作,可以说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这也足以证明大数据在城市空间研究,特别是具有层级性、流动性和复杂性的城市旅游空间研究领域的应用价值。透过大数据,研究者可以像观察个体一样去观察群体,像模拟局部一样去模拟整体,使以往难以实现的研究思路和设想成为可能,成为城市空间研究的重要突破口。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包括:(1)在研究视角上,从旅游者的视角观察城市空间,寻找城市研究与旅游研究的契合点,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两方面话语体系;(2)在研究内容上,与以往零散的研究不同,本文从城市旅游空间的识别、评价和优化三个方面对城市旅游空间开展了系统研究,是对城市旅游空间研究在研究内容上的系统化和深化;(3)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探索了综合ArcGIS平台、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处理百度地图POI、热力图、实时交通数据、网络文本数据、网络点评数据等多元大数据的分析方法,特别是利用大数据进行旅游空间的定量研究方面有所创新。
《生产力研究》编辑部,中国经济学网,本刊信息资料室[7](2011)在《中国经济学大事记(2011年4月)》文中提出
《生产力研究》编辑部,中国经济学网[8](2010)在《中国经济学大事记(2010年6月)》文中研究指明6月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主办,台湾辅仁大学、北京商智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多方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数据挖掘与商业智能研讨会暨海峡两岸应用统计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的逸夫会议中心成功举行。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赵彦云教授、首都经贸大学统计学系纪宏教授、
常思斯,张茂林[9](2009)在《云“览”2009聚焦年度大事记》文中提出伫立2009年地产之巅,指点2009年地产江湖,纷扰的地产事件宛如昨天,历历在目。新闻事件、影响力活动、关键数字、关键词、言论……串联起2009年地产的主旋律,融汇到地产的滚滚江水之中,一去不返。我们回顾2009年地产江湖,旨在展望未来,2010年地产如何,前方的—座座山巅还等待地产同仁共同去攀登,……
《生产力研究》编辑部,中国经济学网,《生产力研究》信息资料室[10](2009)在《中国经济学大事记(2009年10月)》文中研究说明10月4日新华网伊斯坦布尔电,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4日表示,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应以金融危机为借口,推迟
二、经济学家点评经济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学家点评经济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私人诊所医生处方行为和利他性实验经济学研究 ——以青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诊所发展现状分析 |
1.1.2医生处方行为现状分析 |
1.2 研究现状 |
1.2.1 利他与医生行为 |
1.2.2 性别与医生行为 |
1.2.3 博弈论视角下的医患关系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 |
2.2 医生行为模型 |
2.3 社会偏好与行为博弈论 |
2.3.1 人的社会偏好 |
2.3.2 社会偏好的微观结构 |
2.3.3 利他偏好下的行为博弈论 |
2.4 利他行为的测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3.1 利他主义及其基础 |
3.1.1 利他的生物学基础 |
3.1.2 利他的神经经济学基础 |
3.1.3 利他行为的经济学解释 |
3.1.4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
3.2 医生及其行为 |
3.2.1 医生与医学中的利他行为 |
3.2.2 医护人员的性别及诊疗行为 |
3.2.3 不合理的处方行为 |
3.3 利他主义与行为博弈论 |
3.3.1 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与社会偏好 |
3.3.2 行为博弈论 |
3.4 关于利他主义的田野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原理、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
4.1 实验原理 |
4.1.1 关于实验经济学 |
4.1.2 田野实验 |
4.1.3 审计实验及其在卫生领域的应用 |
4.2 实验设计和分析方法 |
4.2.1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
4.2.2 伦理学问题 |
4.2.3 实验设计 |
4.2.4 质量控制 |
4.2.5 数据分析方法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一般性结果 |
5.1.1 样本诊所的基本情况 |
5.1.2 样本诊所医生的基本情况 |
5.1.3 利他主义实验的基本情况 |
5.1.4 审计实验中医生诊疗行为的基本情况 |
5.2 利他性、性别与医生医疗行为关系的分析结果 |
5.2.1 利他性与医生处方行为的关系分析 |
5.2.2 性别与医生处方行为的关系分析 |
5.2.3 利他性与医生其他医疗行为关系分析 |
5.2.4 性别与医生其他医疗行为的关系分析 |
5.3 定性分析 |
5.3.1 关于普通感冒的处方行为 |
5.3.2 关于就医体验等其他医疗行为 |
5.4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政策建议 |
6.1 方法学的讨论 |
6.1.1 田野实验在医疗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
6.1.2 匿名审计实验数据具有高可靠性 |
6.1.3 数据质量保证 |
6.1.4 数据分析方法 |
6.1.5 实验细节的设计 |
6.2 实验结果的讨论 |
6.2.1 诊所诊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
6.2.2 利他主义与医生行为 |
6.2.3 性别与医生行为 |
6.3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3.1 结论 |
6.3.2 政策建议 |
6.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6.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4.2 本研究的不足 |
附件1 病人评估问卷 |
附件2 病人台词 |
附件3 接线员台词 |
附件4 准考证 |
附件5 学生名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及其估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
2.1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概念的提出 |
2.2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分类研究进展 |
2.3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尺度研究进展 |
2.4 生态系统美学和游憩服务研究进展 |
2.5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估算研究进展 |
2.6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制图研究进展 |
2.7 综合评价 |
2.8 本章小结 |
3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内涵、结构与功能 |
3.1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类型实地调查 |
3.2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内涵 |
3.3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特性 |
3.4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功能与服务 |
3.5 本章小结 |
4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及其形成机理 |
4.1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的理论基础 |
4.2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产生机理 |
4.3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影响因素 |
4.4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层次价值及构成 |
4.5 本章小结 |
5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
5.1 城市公园绿地文化服务价值评估的总体思路 |
5.2 美学价值评估模型的建立 |
5.3 游憩价值评估模型的建立 |
5.4 运动价值评估模型的建立 |
5.5 科研教育价值评估模型的建立 |
5.6 其它服务价值评估模型的建立 |
5.7 文化服务总价值的估算模型 |
5.8 本章小结 |
6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估算实证研究 |
6.1 案例一:徐州云龙湖-云龙山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评估 |
6.2 案例二:徐州金龙湖-珠山宕口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评估 |
6.3 案例三:徐州潘安湖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估算研究 |
6.4 应用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阐释 |
2.1 收入和收入分配 |
2.1.1 收入及其形式 |
2.1.2 收入的分配 |
2.1.3 收入分配的本质 |
2.2 制度和制度演变 |
2.2.1 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 |
2.2.2 制度演变 |
第3章 按劳分配制度 |
3.1 按劳分配制度的理论渊源 |
3.1.1 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 |
3.1.2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
3.1.3 列宁对按劳分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3.2 我国对按劳分配制度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 |
3.2.1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关于按劳分配的理论思考 |
3.2.2 按劳分配制度在我国的实践特点 |
3.3 按劳分配制度成效和问题 |
3.3.1 按劳分配制度取得的成效 |
3.3.2 按劳分配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
4.1 按劳分配制度的新发展 |
4.1.1 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途径 |
4.1.2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
4.2 按生产要素分配 |
4.2.1 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 |
4.2.2 对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评价 |
4.2.3 所有制结构变革与多种分配方式的形成 |
4.2.4 “劳动”要素的本质是“劳动力” |
4.3 基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收入分配制度演变 |
4.3.1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特征 |
4.3.2 收入分配制度变革的原因探析 |
第5章 对我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的反思 |
5.1 收入分配制度的两个层次 |
5.1.1 收入分配制度的性质 |
5.1.2 收入分配制度的运行机制 |
5.1.3 市场机制下的按劳分配制度 |
5.2 现行收入分配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5.2.1 按劳分配主体地位被削弱 |
5.2.2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运行缺乏规范 |
5.2.3 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
5.3 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归因分析 |
5.3.1 基于制度、市场和技术的解释 |
5.3.2 源于所有制结构失衡的分配结构失衡 |
第6章 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收入分配制度 |
6.1 收入分配制度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
6.1.1 分配制度体现所有制的性质和要求 |
6.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制度成果 |
6.1.3 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制度保障 |
6.2 坚持和贯彻按劳分配主体地位 |
6.2.1 劳动收入和社会收入分配结构 |
6.2.2 提高劳动收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
6.2.3 完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
6.3 健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机制 |
6.3.1 作为生产要素的土地和数据 |
6.3.2 完善市场对要素贡献的评价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拉美国家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演化发展经济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理论述评 |
第一节 演化发展经济学理论 |
第二节 新熊彼特学派技术创新理论 |
第三节 市场发育和创造理论 |
第四节 理论述评 |
第三章 演化发展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演化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发展机制和逻辑 |
第二节 市场的创造、培育和保护——发展的起点和动力 |
第三节 知识、创新与技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
第四节 制度与政策——发展的保障 |
第五节 总结 |
第四章 市场角度的考察 |
第一节 拉美国家的市场特征 |
第二节 制约市场扩张的背后因素——土改的延误与失败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技术角度的考察 |
第一节 拉美地区科技发展状况综述 |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考察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制度与政策角度的考察 |
第一节 简要的分析框架 |
第二节 需求侧的考察 |
第三节 供给侧的考察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对拉美国家经济发展困境的总结 |
第二节 启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5)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题演讲 |
(一) 中国经济增长的复利效应 |
(二) 中国经济奇迹并不是无意识的行为结果 |
(三) 人口红利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
(四) 必须通过改革释放和开启潜在增长能力 |
(五) 21世纪将是中国经济学家的世纪吗? |
二、嘉宾点评 |
三、现场问答 |
四、会议总结 |
(6)基于大数据的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识别、评价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数据和信息技术背景下,城市生活日新月异 |
1.1.2 全民旅游休闲时代,城市空间问题凸显 |
1.1.3 新时期人文地理学出现了新趋向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案例地、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1.5.1 案例地 |
1.5.2 研究区域 |
1.5.3 数据来源 |
2 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有关大数据对人文地理学影响的讨论 |
2.1.1 国外的探讨 |
2.1.2 国内的探讨 |
2.2 国内外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研究进展 |
2.2.1 城市使用者时空行为研究 |
2.2.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
2.2.3 城市规划应用探索 |
2.3 国内外城市旅游空间研究进展 |
2.3.1 城市旅游空间的理论探讨 |
2.3.2 城市旅游供应要素的空间分异研究 |
2.3.3 城市旅游流空间结构的讨论 |
2.4 研究述评 |
2.4.1 国内外有关大数据对人文地理学影响的讨论述评 |
2.4.2 国内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研究述评 |
2.4.3 国内外城市旅游空间研究述评 |
3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 |
3.1 概念界定 |
3.1.1 大数据 |
3.1.2 城市旅游 |
3.1.3 旅游空间 |
3.2 理论基础 |
3.2.1 空间生产理论 |
3.2.2 区位理论 |
3.2.3 旅游系统理论 |
3.2.4 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 |
4 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识别 |
4.1 基于POI的旅游供应要素空间识别 |
4.1.1 数据与方法 |
4.1.2 识别结果与可视化 |
4.2 基于百度地图热力图的人群高密度区空间识别 |
4.2.1 数据与方法 |
4.2.2 识别结果与可视化 |
4.3 基于网络游记的游客流动空间识别 |
4.3.1 数据与方法 |
4.3.2 识别结果与可视化 |
4.3.3 流动方式识别 |
4.4 识别结果综合叠加 |
4.4.1 武汉旅游基础空间 |
4.4.2 武汉旅游核心空间 |
4.4.3 武汉旅游潜力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5 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评价 |
5.1 基于网络点评数据的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评价 |
5.1.1 数据来源、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
5.1.2 结果分析 |
5.2 基于实时交通数据的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可达性评价 |
5.2.1 数据与方法 |
5.2.2 结果分析 |
5.3 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综合评价 |
5.3.1 旅游空间等级 |
5.3.2 旅游空间分布模型 |
5.3.3 旅游空间流动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6 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优化 |
6.1 旅游基础空间的拓展 |
6.1.1 以长江、东湖为空间拓展介质,开拓滨水旅游空间 |
6.1.2 以武珞路为发展轴线,开拓城市休闲旅游空间 |
6.1.3 以徐东商圈、王家湾商圈为基础,培育本地游憩空间 |
6.2 旅游核心空间的提升 |
6.2.1 江南旅游核心组团提升策略 |
6.2.2 江北旅游核心组团提升策略 |
6.2.3 东湖旅游核心组团提升策略 |
6.2.4 光谷旅游核心组团的提升策略 |
6.3 旅游潜力空间的激活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
7.1.1 城市旅游空间呈现基础——核心——潜力三个层级 |
7.1.2 武汉旅游空间满意度格局呈现片状聚集与线形延伸并存的特征 |
7.1.3 城市旅游空间的识别与评价是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的有效抓手 |
7.1.4 城市旅游空间的异化与反异化是有效的“主客共享”机制 |
7.1.5 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共同需求满足是旅游空间评价的出发点 |
7.1.6 大数据是城市旅游空间研究的重要突破口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经济学大事记(2011年4月)(论文提纲范文)
4 月2日 |
4 月4日~7日 |
4 月6日 |
4 月7日 |
4 月7日 |
4 月10日 |
4 月19日 |
4 月20日 |
4 月21日 |
4 月22日 |
4 月22日 |
4 月22日 |
4 月22日 |
4 月23日 |
4 月24日 |
4 月25日 |
4 月25日 |
4 月26日~29日 |
(8)中国经济学大事记(2010年6月)(论文提纲范文)
6 月4日 |
6 月4日 |
6 月4日~5日 |
6 月5日 |
6 月7日 |
6 月7日 |
6 月7日~10日 |
6 月11日 |
6 月12日 |
6 月14日 |
6 月15日 |
6 月16日 |
6 月19日 |
6 月19日~20日 |
6 月20日 |
6 月21日 |
6 月23日 |
6 月24日 |
6 月26日 |
6 月26日 |
(10)中国经济学大事记(2009年10月)(论文提纲范文)
1 0 月4日 |
1 0 月9日 |
1 0 月9日~1 0日 |
1 0 月12日 |
1 0 月15日 |
1 0 月15日 |
1 0 月16日~18日 |
1 0 月17日 |
1 0 月17日 |
1 0 月17日 |
1 0 月17日 |
1 0 月17日“宏观经济形势报告会”在西北大学北校区 |
1 0 月19日 |
1 0 月21日 |
1 0 月21日~28日 |
1 0 月22日 |
1 0 月22日~23日 |
1 0 月23日 |
1 0 月23日 |
1 0 月24日 |
1 0 月24日 |
1 0 月24日 |
1 0 月24日 |
1 0 月26日 |
1 0 月26日 |
1 0 月26日 |
1 0 月27日 |
1 0 月28日 |
1 0 月28日~29日 |
1 0 月30日~31日 |
四、经济学家点评经济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私人诊所医生处方行为和利他性实验经济学研究 ——以青岛为例[D]. 孔少楠. 山东大学, 2020(04)
- [2]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及其估算方法研究[D]. 戴培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0)
- [3]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研究[D]. 赫名超. 吉林大学, 2020(08)
- [4]拉美国家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演化发展经济学的视角[D]. 王效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5]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经济发展[J]. 蔡昉,林毅夫,张晓山,朱玲,吕政. 经济学动态, 2018(08)
- [6]基于大数据的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识别、评价与优化[D]. 王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7]中国经济学大事记(2011年4月)[J]. 《生产力研究》编辑部,中国经济学网,本刊信息资料室. 生产力研究, 2011(05)
- [8]中国经济学大事记(2010年6月)[J]. 《生产力研究》编辑部,中国经济学网. 生产力研究, 2010(07)
- [9]云“览”2009聚焦年度大事记[J]. 常思斯,张茂林. 安家, 2009(12)
- [10]中国经济学大事记(2009年10月)[J]. 《生产力研究》编辑部,中国经济学网,《生产力研究》信息资料室. 生产力研究, 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