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千义文学观的变迁与批评的意义

钱千义文学观的变迁与批评的意义

一、钱谦益文学观转变及其批评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李宗娟[1](2020)在《钱谦益“诗史”观念再探》文中认为钱谦益是明清之际着名的文学家。自上世纪以来,他的诗学思想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诗史”说是其诗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为代表诗人心迹。本文以思想史的学术理念为指导,置于分析钱谦益“诗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探讨“诗史”说生成的渊源及发展过程,其实质是探讨“诗”和“史”的关系。“诗史”一说作为文学批评术语生发于人们对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所作诗歌的认识和评价,但作为一种观念却始终蕴藏在古代诗歌创作及文学批评实践中。宋人论“诗史”以诠释杜诗为核心,注重实录性与叙事性的结合。“诗史”也在明人的复古诗论中不断衍生出新内涵,及至明清易代之际,“诗史”大规模复兴,“以诗为史”、“以史续诗”等成为诗人的自觉追求。第二章论述明清易代之际“诗史”观的大规模复兴,以钱谦益、吴梅村、钱澄之为例,分别论述其主张“诗史互证”、“史外传心之史”、独抒“心之史”。复兴的背后渗透出的是儒者精神与责任意识在文人群体中的复萌。第三章论述钱谦益“诗史”观形成的原因及发展过程。从明末清初的经世文学思潮入手,探求钱谦益“诗史”观形成的时代背景。“返经汲古”的学术思潮是文人群体面对“土崩瓦解”的易代历史作出的自然反映。“诗史”说作为钱谦益诗学的核心,与其尊经复古,主张世风世运的诗学思想密不可分。结合《列朝诗集》《投笔集》《钱注杜诗》的具体作品解析,侧重“诗以存史”“史以证诗”的“诗史互证”方法探讨,进一步挖掘钱谦益“援经入史,以史及诗”的“诗史”思想深化过程。第四章探讨钱谦益“诗史”观的文化意义。明清易代之际的士人阶层秉承着兴复古学之志,在经世文学的思潮里重新建立诗歌的现实主义功用,着眼于诗歌表征“世道盛衰之征”的实践性品格。钱谦益在诗歌与世运的内涵里强调诗人的历史体验,其精神则是儒家“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观。

王廷法[2](2020)在《明季巴蜀第一禅僧:聚云吹万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云吹万禅师(1582-1639),讳广真,俗姓李,僰道宜宾(今四川省宜宾市)人,对明末巴蜀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万历四十一年(1613)七月,吹万广真礼月明联池禅师出家受具,后游吴、越、闽、粤,还蜀后驻锡忠州聚云禅院。崇祯十二年(1639)七月去世,世寿五十八,僧腊二十七。吹万广真着述宏富,有《一贯别传》《古音王传》《恣夏草》《说乐正论》《文字禅那》《偏说九辩》《心经诠注》《居士颂》等二十多种。现存《聚云吹万真禅师语录》三卷,《吹万禅师语录》二十卷,《一贯别传》四卷,《古音王传》一卷,《释教三字经》一卷。《释教三字经》在禅林流传甚广。释至善《行状》、田华国《吹万禅师塔铭》、释自融《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释性统《续灯正统》载其生平事迹。吹万禅师一生足迹遍布四川、湖南、湖北、江苏、福建、广东等地,游方多处,于潇湘湖东禅院、巴台禅院、宝峰山云来禅院、兴龙禅寺、忠州聚云禅院等处开堂说法,开创了聚云禅派,中兴明末巴蜀佛教。吹万禅师的方外之交与其游方经历密不可分,形成了主要以“潇湘湖东禅院——平都地藏院——金陵之行——破山禅系——聚云禅系”为线索的几个交游中心。吹万禅师不同时期的游方、住持经历,见证其弘扬禅法的起伏,最终成为明季巴蜀一代宗师。吹万的方内之交多为抗清忠义之士,与忠州世家大族高、田二氏及马千乘、马祥麟、秦良玉等忠义之士互有往来。吹万广真身处明末动乱之际,援儒入释,保有忠义菩提的救世情怀,受到诸多忠义之士的钦仰。吹万禅师的禅学思想会通三教,思想来源广博,现存着作《一贯别传》保存了吹万禅师的主要禅学思想,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道德经》《南华经》《文始真经》等道教典籍及《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多种佛经予以禅学解读,遵循三教“一贯传心”之旨,以一“心”会通三教,将儒家仁者心德、玄宗无为之道与释家空性相论,以三教合一的圆融之道宣畅居士佛教。吹万广真继承大慧宗杲看话禅的参悟之道,倡导“外净内禅”,在禅宗内部则倡“五宗兼备”,认为参禅一法贵在真参实悟,宣畅寻常日用的平常心之禅道。吹万广真传世着作除了保留吹万禅师上堂说法的语录之外,涉及诗、词、歌、赋、记、引、序、传及小说等多种文体,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吹万诗歌不但具有禅意、禅趣、禅理,亦与明末时局相关,体现了隐逸与忠义的双重主题,并体现了明代“真情”“真诗”的诗歌风貌。吹万禅师所撰佛化神魔小说《古音王传》是禅林小说的突出代表,不但蕴含深刻的禅理,启悟学人证禅,同时汲取明代小说的创作元素,以“奇”“幻”的叙事机制宣畅禅旨,是禅林小说的成熟之作,并在后世禅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吹万广真的文学思想承其“真参实悟”的参禅之法,认为“诗家法即禅家法”,并结合明末禅林现状,持动态的诗学观念,融合明代谢榛“兴、趣、意、理”的四格说,提出诗歌应具“大丈夫相”,表现出亦儒亦释的双重性,在出世、入世之间寻求平衡,体现了一代高僧大德的忠义菩提心。

颜佳丽[3](2020)在《钱谦益戏曲批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钱谦益一生交游众多,着述丰富,还藏有珍本古籍众多,目前学界对他诗歌、文学、藏书,甚至儒道思想方面获得的研究成果颇丰。然而,相较于其他,钱谦益的戏曲思想却并未得到充分的关注。因此,若能将钱谦益散落在文卷之中的戏曲批评思想整理出来加以分析,不仅能在一定意义上丰富现有的钱谦益研究,还能够对现有戏曲批评理论研究进行补充。首先,概述钱谦益的生平经历并整理他与同时代戏曲家的相关往来活动。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决定了他思想的形成基础,而他所处时期的戏曲发展背景和戏曲思想也影响着他对戏曲的总体关照。因此,要想厘清钱谦益与戏曲的关系就必须先对钱谦益的生平和相应戏曲时代背景进行充分的了解。其次,构建起钱谦益独特的戏曲批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戏曲起源说、戏曲创作论、戏曲功用论和对女性的关照四个方面。将钱谦益零散的戏曲思想整理出来,形成系统化地戏曲批评理论,为此后的钱谦益戏曲批评研究提供借鉴。再次,比较钱谦益戏曲思想和诗学思想。关于钱谦益诗学思想研究已经十分成熟,将其与钱谦益戏曲思想比较可以发现:他在诗学批评中强调的“灵心”、“世运”、“学问”于戏曲批评上仍有体现,但在批评态度上却存在极大的差异。最后,总结钱谦益戏曲批评的价值。钱谦益戏曲批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批评思想对现有戏曲批评理论的丰富和对戏曲史料的补充两个方面。

吕姝焱[4](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研究指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张昊苏[5](2019)在《乾嘉文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运用罗宗强先生开创的文学思想史研究方法,对“乾嘉文学思想”展开专门研究,希望对乾嘉文学思潮、士人心态乃至时代风貌有所发明。本论文分为以下几部分:绪论。主要包括:对文学思想史研究方法的综述与反思,特别注意探讨在乾嘉文学思想研究中运用这一角度的学术价值。本论文在方法上对罗宗强范式的改良。对乾嘉文学思想研究情况的综述。本论文研究的范围、框架、思路。第一章,简要概括乾嘉时期的文化政策、思想学术史、文学活动等内容。本章勾勒的简要框架,是此下数章专题性论述的基本依据。第二章,主要探讨政治力量与文学思想的关系。乾嘉时代,特别是乾隆朝,以“稽古右文”为世所艳称,文化贡献不可抹杀;但社会也处在文字狱和“官学”的阴影之下,帝王专制对学术、思想、文学、心态均有压抑,使士人闭口钳舌。然而,即使是体制内的知识人、甚至是在官方性的写作中,也时刻(隐约)透露出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感。不遇之士则“变音”尤甚。第三章,主要讨论乾嘉考据学与文学思想的关系。区别于文人、学人合一的倾向,乾嘉以“朴学”为“主流”,考据学者对辞章多有贬斥。这一学术倾向投射到文学领域,则引起了学、文的分离,使创作倾向、批评理论均有相应的演化。这个时期大盛的义理考据辞章之讨论,代表了朴学家与理学家、辞章家的区隔,隐然成为数十年后文史哲“学术现代化”分科的理论资源。第四章,主要讨论追求个性解放与艺术精致的文学思想倾向。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家,都必有其创作的追求。乾嘉时代固然有讲求规范的创作理论,但文人所接受的主流思潮则是发扬性灵,彰显才情。更具体地说,这些观念直接地接续了晚明的传统,包括士人(主要是江南)的生活方式、文学创作心态和思想观念等,均成为晚明的延续,并在某些问题上走的更远。第五章,主要讨论叙事文学展现的文学思想命题。乾嘉时期同时是叙事文学的高峰,“六大名着”独占其二,其他小说也各有优长。故这里单独立章,探讨叙事文学在乾嘉时期对文学思想的特殊贡献。创作中出现的“自传性”现象、文体兼容的“集大成”现象及文言叙事文学的文体新变,均证明这一时期叙事文学创作思想上的特殊性。

李地鑫[6](2019)在《明代的《文选》批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明代的《文选》批评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明代《文选》批评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影响,主要分四章进行分析论述。第一章,明代以前的《文选》批评,简要分析隋唐和宋金元三代的《文选》批评兴起的背景、原因、特点以及对明代《文选》批评接受的影响。隋唐的《文选》研究为明代的《文选》批评奠定了基础,宋金元的《文选》批评对明代《文选》批评有一定的影响。唐宋金元的《文选》研究都是明代《文选》批评重要的学术渊源。第二章,明代《文选》批评兴起的背景、原因以及批评形式。明代《文选》批评的兴起背景与明代的科举制度、学术风气、文人推崇以及出版业的繁荣发展密切相关。其中“散评”与“《文选》评点专着”是明代《文选》批评的两种主要形式。第三章,主要对明代对《文选》的“总评”、“选诗”以及“选文”的评论进行分析论述。其中,《文选》“总评”主要论述明代“总评”《文选》的主要篇目和重要观点。“选诗”批评,则从明代对“选诗”含义的界定,评述“选诗”的主要篇目和专着,对“选诗”持有否定言辞和肯定赞扬“选诗”的主要观点、以及评者对“选诗”历史地位的评价等方面来进行分析论述。同样,对于“选文”批评,也主要就评述的篇目、肯定与否定“选文”的主要观点等层面展开论析。第四章,主要概述明代《文选》批评的特点、意义和对清代的影响。通过分析论述得出,明代《文选》批评的主要特点是:明代的《文选》承接唐宋,毁誉参半;“选诗”的地位总体上高于对“选文”;“选诗”与“选文”被边缘化;明代的《文选》批评推崇庶族文学。除此之外,还对明代的《文选》批评意义加以归纳总结,并简要说明其对清代《文选》研究的影响。

何素婷[7](2018)在《《四库全书总目》元别集提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主要动机是寻找《总目》元别集提要中的“潜文本”(即历史语境)、疏理和重写元代文学史、完善《总目》元别集提要内容。为此,本文将立足于《总目》这一传统文献土壤,以元别集提要所呈现的诗文批评系统为对象,以205则元别集提要为文本基础,以文学观念考辨为方法,试图在与《总目》的对话中掘发和还原出元代诗文的真实面貌,补充和修正其元代诗文批评的相关问题,以期为元代诗文图景的绘制“添线加彩”,为重写元代文学史提供诗文格局和诗文面貌还原基础上的有力支撑。关于生成研究。从历时流变角度考察,《总目》元别集提要的定型是一个由文献学文本向文学文本不断靠近的过程。与层级起点之一的《翁方纲提要分纂稿》相比,《总目》信息量可谓是全面提升;与原始合成品《进呈存目》相比,《总目》观念性显着加强,但这种观念性尚呈点状;而与文渊阁库书提要相比,《总目》的诸多观念已是经过提炼而升级为高屋建瓴的认知和把握;从共时结构角度考察,元别集的着录原则是多加甄录,少为删薙;时间断限呈现出扩容现象、主观臆测、断限标准不一等特征;排列顺序体现出以“春秋笔法”寓褒贬的观念。《总目》元别集提要撰写思想至少有六个方面:独崇风教、崇实黜虚、裨补史阙、消解思宋、褒奖气节和消泯门户。前三者可谓《总目》书写提要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标准,而后三者则体现出《总目》书写元别集提要时的特殊性。元别集提要撰写思想背后有更为深刻的考量:审核鹄的是为厘正而非禁毁;裨补史阙是为完善《元史》;崇实黜虚是为认同元代学术;消解思宋是为营建元王朝之向心力;褒奖气节是为塑造元人价值观;消泯门户是为凸显元人之敦朴。《总目》不断在按照清代官学认可的方式构建元代学术体系,其立场是宽容的、认同的和推崇的。关于版本研究。首先在版本视野角度,较以往的元人别集整理,《总目》有着版本视野上的优势,故其对元人别集的疏理和批评功不可没。但是,撰修《四库全书》时元别集的版本采源亦存在一定程度的盲区,其所采并非全视野版本:从版本采源角度探究馆臣的版本视野,发现元别集在采源上呈现出倒金字塔结构,这导致馆臣着录别集时的视野局限,此其一;馆臣采源的永乐大典本元别集被《总目》全部着录,尽管其中别集并非最佳版本,这说明馆臣着录永乐大典本元别集亦存在视野局限,此其二;馆臣疏于对内阁藏本元别集价值的发现,并疏于开掘,这是版本采源上的缺失,亦是馆臣着录元别集的视野局限,此其三;馆臣对于采源所及的元别集版本疏于采录,亦是馆臣视野局限的体现,此其四。其次看版本错讹。《总目》着录元别集版本和元别集提要所述版本中存在所取非善本、私造版本、混淆版本和衍生讹误版本信息等问题,这或与馆臣的学术态度有关,或与版本视野局限有关,或与编纂工作的复杂纷繁有关,但亦不排除馆臣群体的学术观念和官学偏见之影响。再看《总目》视野下的四库本删序跋、附录现象。以《总目》元别集提要所述版本信息为参照考察四库本,可知四库本删序现象不及想象或预估那般严重,故四库本元别集仍不无一定的版本价值。同时,四库本元别集虽有删序现象,但所占比例并不大,这说明删序并非四库本与四库底本分歧的最重要的原因,二者的分歧主要还在于所依据的版本本身的差异性。此观点为理解《总目》元别集提要所述版本与四库本的分歧问题提供了一种理解的角度。关于文献征引研究。《总目》提要并非全为馆臣的独创性写作,准确地说,它是一则一则的微考证,通过援引各种类型的材料以考证某一事实、论证某一观点,这充分体现了乾嘉学术的考据精神。元别集提要征引视野之广阔、掘发之生僻以及搜罗之全面,为后世研究存留了诸多可资借鉴的文献资料和学术观点。但与此同时,《总目》文献征引中亦存在方法层面和意识层面两种不同类型的过失。元人别集提要征引频率较高的文献是《元史》《元诗选》以及序、跋、墓志及其它这三类,分项探究发现:第一,《元史》属于历史性文献,其特点主要是具有正统身份,而其缺点在其修撰之粗劣,《总目》征引《元史》时出现了四方面的不足:校写草率,生发讹误;曲解原意,失之千里;循名失实,流于形式;主观择取,服从主旨。第二,《元诗选》属于文学性文献,其特点是清初诗学流派纷争中的一家之言,而其缺点是有过誉之嫌。《总目》征引《元诗选》时亦出现了四方面的缺陷:直录文献时出现盲目与失考,遂以讹传讹;因禁毁祸及而存在避替所致的混乱与断裂;在变化之形态与不变之回护之中透露出一种身份焦虑;以儒为正统,体现出显此隐彼间的主观强制。第三,序、跋、墓志等是原初性文献,其特点是具有亲缘关系带来的真实性,而其缺点亦不免美饰之嫌。《总目》征引序、跋等文献亦存在四点遗憾:从源头追踪发现,其所引非序跋原文,而是转引他者;由视野探寻可知,提要的书写有时并未借鉴序跋已有的信息,从而导致书写的盲目性;于立场捕捉观之,提要主张异代定论,而回避序跋;讹误辨证则呈现误读原文,张冠李戴等。《总目》征引之“失”给予后世反思是:征引视野之广阔、文献解读力求合于着者本意,这才是文献征引与学术真实的良性关联方式。而当有开阔的文献视野和准确的文意解读后,还需要做的便是辨证,辨证的思维才是征引决断之核心。关于文学批评研究。《总目》元别集提要所囊括的批评对象之众多、批评内容之细微以及批评视野之宏大,可谓史无前例,而其书写的元代文学史、批评史亦是独立而自成系统的。所不足的是,《总目》对元代文学史观的构建、对元文的辩诬和重塑以及对元诗“纤秾缛丽之习”的表达和批评皆烙印着鲜明的意识形态,甚至存在认识上的不足。第一,从文学史观来看,《总目》以狭义“世运说”构建了元代文学史,以“革弊—极盛—流弊”的嬗变规律书写元代文学史。世运与文运相随的文学史固然有之,但对于元代文学而言,元季文学可谓蔚为大观。以“世运说”构建的元代文学史出现了悖论:一方面元季出现了乱世中的诗歌盛景,另一方面元中期亦不无盛世中的文弊,而这些元代文学图景皆被《总目》所遮蔽。第二,从元文来看,《总目》对明嘉靖中期以来的“元无文”论进行辩诬并重塑“元有文”的学说:以承唐、宋古文衣钵定义元文之本质;以突显文学宗主和大家构建元文之格局;以振衰起弊、承宋启明定位元文。此为中国古代文章史的演进扣接了重要一环,使得宋文、明文之间的历时性源流脉络更为明确而清晰。《总目》的功劳背后亦不无缺憾:身处独崇儒学、一尊程朱的乾嘉思想生态,馆臣对元文的批评和塑造难以从思想的桎梏中超脱,故而导致“道”凌驾于“文”批评范式的形成,是为其一;《总目》对元文的塑造而忽略了指瑕,进而掩盖了元文内部的演进逻辑,是为其二。第三,从元诗来看,《总目》对元诗“纤秾缛丽之习”观点的表达暴露出矛盾和悖谬之处:首先,在时间范畴上,《总目》在限定“纤秾缛丽之习”时,出现了“元代”和“元季”的混用。而将“纤秾缛丽之习”确定在“元季”这一阶段,是《总目》有别于明清诸多评价的一种新的元诗批评观点;其次,在归属对象上,馆臣一方面认可“元末纤秾之习”应当是元季诗歌中的一股风气和浪潮,另一方面仅在顾瑛《玉山璞稿》提要一家提要中有明确的归属。《总目》此观点与表达显然悖谬,究其原因,与《总目》不得不遵从公论而取“元代纤秾靡丽”之论,又不得不践行其宏观批评上的“世运说”以塑造元代末世文运这一矛盾观念有关。最末,在风格品评上,与历来道统维护者一样,《总目》对“纤秾靡丽”诗风极力贬斥和批判,元代自不能免。而以此而鄙薄元诗的观点实有失公允:其一,《总目》弱化元诗众弊而集中强化元诗某一弊的做法,实有偏颇之嫌;其二,结合元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态来看,“纤秾靡丽”是最具有元诗性的风格;其三,在诗学审美领域,元诗“纤秾靡丽”的另一种表达可以是元诗具有“才情风致”。关于影响研究。《总目》元别集提要的后世影响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对元代目录文献着作的影响;一是对元代文学史书写和元代文学批评的影响。于前者而言,借鉴和接受中的辨证、订误、完善是主旋律;于后者而言,则整体呈现出两种情形的接受:第一种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尚处于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初期,此时对于文学史的概念、框架尚未明晰,亦无先例可循,故此时文学史写作对《总目》元别集提要的依赖颇深;第二种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随着文学史的书写日趋成熟,文学史的书写体例和模式皆突破了提要式写作,并且观念上亦有颠覆性的冲击,但《总目》元别集提要所蕴藏的文学史批评话题和个案批评成果却仍是文学史书写时历久弥新的论争对象。而随着中国文学史写作的本土化溯源趋势,《总目》元别集提要对后世目录学着作和文学史的写作影响将是久远而绵长的。

孟新东[8](2018)在《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明清易代之际,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思想文化变动不居的时代。处在具有无限变数时代的知识分子,其现实生活、精神世界和学术研究都充满着内在张力。本文的研究对象清代浙东学派即是诞生于此种语境下的一个学术流派。该派由黄宗羲在清初创立,一直延续至清中叶,代表学人主要有黄宗羲、李邺嗣、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邵晋涵、章学诚等,以经史之学名世,但研究领域又广泛涉及哲学、经学、史学、文学、伦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等,是一个有着独立学术精神和鲜明学术个性的学术派别。清代浙东学派虽不以文学为主业,但却有着数量不菲的文学创作和批评,并形成了系统化的成熟的文学思想,这在清代学术流派中并不多见。受其经史之学成就的遮蔽,学界对该派文学思想的关注明显不够。现有研究中,对该派文学思想的综合研究更显薄弱,对该派在文学思想上的独特贡献、其在清代文论史上的地位、对后世文论的影响等问题均缺少系统化探讨。基于此,本文以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学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力图在对该派学者文学思想的全面把握中寻绎其共同的文学旨趣,展示其同中有异的文学观念,并尝试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全文共分八个部分,各部分的内容具体如下:导论部分阐明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本论文以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学思想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清代浙东学派作为清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学术流派,拥有丰硕的文学成果,他们对文学问题的系统讨论和思考为清代文论提供了经史学家的独特只眼,是清代文论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二是当前学界对该派文学成就和文学思想的研究还有待深入。之后,梳理了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的研究现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基本框架。第一章系统梳理了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渊源和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了该派的学术谱系、学术定位和学术精神,探讨了文学活动在该派学术系统中的地位。清代浙东学派在学术渊源上远绍南宋浙东学派,近承王阳明、刘宗周之心学。该派诞生于明清鼎革的时代剧变中,动荡的社会现实、尖锐的民族矛盾、统治者的高压政策构成了该派产生的社会背景,清初返经归本思潮和经世致用观念的风行是其存在的文化语境,实学的勃兴与考据学的蔚起提供了该派生存的学术背景。清代浙东学派学术视野广阔,是一个以经史之学为主的民间学术流派,其学术精神主要体现为经世致用、经史汇通、注重创新、求真求是。文学活动是该派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文写作不仅是遗民的生存方式与交流场域,也是其学院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特殊的时代条件下,文学还发挥着存史、补史的功能。第二章侧重论述清代浙东学派在文道关系上的主要观念“文道合一”论,揭橥其所论之“道”与所推崇的“见道之文”的思想内涵。第一节梳理了“道”含义的历史演变,重点分析理学之“道”与史学之“道”的不同,揭示清代浙东学派的“道”论思想中既包含着形而上的气之道,也包含着形而下的政道、治道等人之道,呈现出切于现实、立足当下的价值指向。第二节主要对中国古代文论中文道关系的两种形态做了阐述,其一是文道分离,以“载道”“害道”说为代表;其二是文道合一,以“明道”“文便是道”为代表。从文道观念的流变中可见清代浙东学派“文道合一”观与韩愈的“明道”说、朱子的“文道一体”观念一脉相承,但其又是建立在经世致用之道基础上的一种新思想。第三节对清代浙东学派推崇的“见道之文”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见道之文”将“道”作为文章的本原,道是文的起点,也是为文的旨归,其实质是一种经天纬地、有着强烈的现实性与功利色彩的文章。“见道之文”的创作路径是由道至文,为文者应先体道后作文,走一条经、史、文相结合的文道合一之路。“见道之文”是一种文道一体、内在圆融的至文,文道融合的程度体现着文章的优劣。“见道之文”作为清代浙东学派为文的最高理想,其哲学根基在于“道不离器”的道器合一思想。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清代浙东学派在社会学维度上提出的“元气之文”的内涵,探寻文章和“元气”的关系。从明清易代的时代语境出发,浙东学派倡导“元气之文”,并赋予其特定的含义。第一节梳理了中国古代“元气”理论的流变,从汉代的元气生成论,到宋代的元气本体论,再到明清时期元气的主体化、精神化,中国古代元气论走了一条从客观物质性到主观精神性的演变之路。这一演变对建构元气和文学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节分析浙东学派赋予“元气”的特定含义,忠义精神是“元气”的基本内涵,“元气”中张扬的阳刚精神和浩然正气实为浙东学派豪杰人格的生动呈现。第三节具体论述“元气之文”的生成机制,它实际上是“厄运危时”阴阳二气相搏相争的结果。浙东学派更推崇“阳气在下,重阴锢之,则击而为雷”的迅雷之文,这类文章更富阳刚之气和悲壮色彩,也更能体现反抗邪恶、不向厄运屈服的抗争精神和民族正气。但浙东学派对“元气之文”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相比全祖望,黄宗羲之论流露出更多的遗民气息。第四章重点分析清代浙东学派的“性情”诗学观,阐释该派对“性情”内涵的创造性发展。“诗以道性情”是浙东学派诗论的核心观念,这一看似陈旧的说法却被该派赋予了新的内涵。第一节分析了明末清初的“重情”倾向以及此倾向在诗学领域的体现,即性情诗学的高扬。明末性情诗学尊情、重情,把情提到了文学本体的高度,但其所论之“情”是摆脱了社会伦理束缚的个体性情、世俗之情。易代之后的性情文学观有了明显变化,云间、西泠派和虞山诗派均性情与格调并重。第二节围绕黄宗羲的性情之辨展开,黄宗羲将“性”规定为心之“不忍”,确立了“性”的道德属性,这与阳明后学挺立的自然人性有所不同。在性、情关系上,黄宗羲主张“性情是一”,认为情是心的自然流行,性是情感流行的“中和”状态,性寓情中,离情无以见性。黄宗羲倡导的“性情”实为一种合于儒家伦理道德的道德情感。第三节具体分析清代浙东学派的“诗以道性情”,性情是诗之“道”即诗的本原,也是诗歌创作成败的关键。黄宗羲对“性情”做了严格的规范,他区分了“情至之情”和“不及情之情”、“一时之性情”和“万古之性情”,其推崇与性合一的“情至之情”,更看重具有群体性、公共性的“万古之性情”。浙东后学在黄宗羲性情论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性情之正”,并从“人各有情,情各可言”的角度为女性写作争得了一席之地。第五章论述清代浙东学派的文源思想。浙东学派以经史百家之学为文章本源,把“学力”作为创作的必要条件。第一节分析浙东学人的“文源六艺”说,黄宗羲强调“作文以经术为根柢”,章学诚则从六艺之文——诸子之文——文集之文的文章演变的角度申述此旨,文章所传之道、文章的性质与手法、文体的变迁等均彰显出文章与六艺的渊源关系。第二节阐述文章与史的关系,浙东学派从史学立场出发,强调文章写作要参之于史。章学诚认为“古文辞出于史”,其着述原则、方法包含在史学之中,其兴衰与史学盛衰同步,这些都充分证明了文章与史的密切关联。第三节论述了浙东学派对文与学关系的认识。该派所说的“学”既指经、史、子、集的大家之学,也包括“竹头木屑”式的杂学。他们以读书积学为学文的正路,但强调文本于学问,并非要在文章中搬用学问,而是以学育文。章学诚从道、学、文三者合一的角度提出了“学为立言之本”,推崇以自得之学作着述之文,体现了学者化的为文理想。第六章对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变思想进行探析,分别从“文变系于时”“文变关乎势”“文学的古今之变”三个角度展开论述。第一节探究了文变与时代、世风等社会性因素的关系,浙东学派把文学的盛衰关联于世运,认为乱世衰时为文学繁盛提供了条件。文体亦随时代而变,章学诚以赋和小说为例,论证了这两种文体的数变与时代变化的关联。风雅正变揭示了文学体貌、风格与时代的关系,与易代背景相联系,浙东学人推崇书写哀怨愤怒之情的变风变雅之作。第二节讨论了文变的内在动因,浙东学派关注到盛极而衰是文学演变的必然之势,文弊也是导致文变的重要原因。从六艺之文到诸子之文再到文集之文的变化,呈现出的正是文学审美性不断提升的规律。尽管在章学诚看来,此为文章愈变愈衰的征兆,但其确实捕捉到了文学的演变之势。第三节重点分析了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学古今观。与尊古而不略今的历史古今观相连,浙东学派在文学上秉持“文求其是,不论古今”的态度,其所言之“是”,在黄宗羲、郑梁等为人的真性情,在章学诚则为创作者的“别裁心识”。在学古问题上,浙东学派力主“师其意而不袭其迹”,反对追求形似的摹仿,强调学习古人的“真精神”,即性情和识见,并由此出发,对复古模拟的文学倾向给予批判。结语部分分析了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的历史价值和局限性。置身清代文论的整体格局来看,浙东学派的文学思想在助推清初文论的儒学转向和经世转向、开启古文风气方面有着不可抹杀的价值。同时,该派文论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从整体来看,其文论思想仍局限在传统儒学的框架内,儒教伦理色彩浓重;偏重文学的外部研究,对审美规律关注、探讨不够;侧重对传统文论话题的继承、深化,未能提出开创性的新问题。尽管如此,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学思想作为一笔丰厚的理论资源,值得我们今天回顾与重访。

崔霞[9](2016)在《黄宗羲明文选本研究》文中指出黄宗羲是明清之际通经、博史、善文的学术巨匠,其所编明文选本有三:《明文案》、《明文海》和《明文授读》。本论文即立足于此三选本,从古典文献学与文学批评理论两方面综合研究了其编纂情况、版本信息及散文理论等问题,对黄宗羲明文选本进行了较全面的审视与观照。《明文案》、《明文海》及《明文授读》是黄宗羲在世易时移、学风浮泛的社会背景下为保存有明一代文学文献,力排万难,费时数十年编纂而成。编纂者的资料贮备、学养能力、编纂眼光及着述宏愿等促成了三选本在康熙年间相继成编,选本的具体收录作者、篇目卷数、文章内容、体例编排等既有差异又彼此关联。其中,初编本《明文案》重在求真,增益本《明文海》旨在求全,而精编本《明文授读》则意在选优拔萃,三选本刻印流传情况不一,现存版本状况也各异。本文考察了不同选本的具体存佚情况,并针对《明文案》实际卷数、稿本散佚去向及潜窃疑案,《明文海》“晚年未定之本”说及原书卷数、抽毁情况等问题,还有《明文授读》的编者权、相关评语及序言等方面展开了探讨分析,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黄宗羲明文选本的特殊文化意义。黄宗羲明文选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散文理论,主要见于以理论形态存在形诸文字的显性文论和贯彻于编选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文论。通过对三选本中作家作品的收录取舍、体例安排、褒贬评议等,黄宗羲昭示出自己对明代散文的文学功能、创作体式、承袭流变等问题的认识和主张,如“文道合一”、“情至为宗”的文体论;文如其人、宗经务学的作家论;本之“六经”、确立正宗,叙述有法、讲究韵致,反对模拟、主张独创的创作论;经世务用、风格多样、既不因文废人亦不因人废文的作品论等。黄宗羲在《明文案序》中明确提出了明文“三盛”说,认为八股文是造成明代散文凋敝的主因之一,而散见于《明文海》、《明文授读》中的数百条评语则具体入微地展现了他对明文的各种审美趣味和理论观点,如对前后七子的批判、对唐宋派的推崇、对公安派的肯定等散文观在选本中彰显无遗。可以说,三大明文选本既是黄宗羲散文主张的理论标举,又是其散文理论的实际贯彻。通过其编纂,黄宗羲的散文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呈现、凝聚和提升,同时选本也反证、映射着他的文学理念。三大明文选本收文齐全、架构恢弘、理论精深,在明代众多文集中卓然特立而出,其学术价值不可估量。

曾贤兆[10](2016)在《叶燮与清代中期诗学转向》文中研究说明清代诗学从前期到中期的发展历程中,蕴含了诸多前后相续且隐微复杂的联系。总体上,清朝建国以来的顺、康、雍三朝,在诗学上最大的趋同之处是以王士禛为代表的神韵诗学弥漫诗坛;至清代中期乾嘉年间,则是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说席卷诗国。考察清初强大的神韵诗学渐趋式微,至清中叶转向性灵诗学主诗坛坛帖,叶燮诗学及其理论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促成了清代诗学从神韵到性灵的转向,也促成了诗学理论从复古之风弥漫走向创新之大旗高扬,并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唐宋之争的消极意义,促成了清诗自身面目的形成。叶燮诗学之促成清代中期诗学转向,首先是其以“变”为核心的诗史发展观和“原本性情”的诗学观横扫诗坛复古主义流弊,并提出了对待文学遗产的正确方法;其次是“理”“事”“情”之客观对象与“才”“胆”“识”“力”的主观因素相结合的创作理论,强化了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的现实品格以及诗人的主体意识;再次是用一系列相对的诗学理论范畴,解析了诗坛面临的诸多问题,并试图在哲学的高度探寻隐藏在纷繁芜杂的诗学现象背后的本质,示人以正确的学诗之法和评诗之法,从而使诗学理论批评与诗歌创作都能健康地发展。本论文前两章结合叶燮的时代、家族及人生历程,梳理了叶燮学术思想的形成及其诗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强调了其家学传统以及“原本性情”的诗学观形成的渊源,重点归纳了叶燮诗论体系中对清代中期诗学转向具有重要意义的诗史观、作家论、“后法”理论、作品论、批评论,以及区别于诗话的极强的理论性、“守正”之品格和建设性等特征。论文后四章,首先从叶燮与神韵诗学之式微的角度,认为神韵诗学强调以“清远”为特征的意境建构,同时有“诗中无我”、脱离现实之弊;叶燮诗学恰与之互补,其以“理、事、情”为创作客体的作品论,以及反复古主义的诗论体系恰可弥补神韵诗学因强调“清远”而导致的脱离现实,以及因推重七子鼓荡而起的复古主义流弊。其次,叶燮“原本性情”、推重创新的诗论体系,以及“踵事增华”的诗史观是清代中叶性灵思潮崛起的序曲。再次,叶燮诗论的“守正”品格,注重人品的作家论,以及以“后法”为代表的创作论,为沈德潜格调诗论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是为叶燮诗学影响于清中期诗学的重要一面。最后,从清代诗坛唐宋之争发展流变的角度,梳理了叶燮对诗史规律的发现和总结,对唐宋之争的本质的认识,以及用“才、胆、识、力”为核心的作家论和一系列诗学范畴,诸如源流、本末、盛衰、沿革、因创等,对唐宋之争的解析,从而解构了唐宋之争的消极意义,为清诗融通唐宋之风格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经过比较翔实的论证梳理,本论文得出的初步的结论是:叶燮诗学及其精湛的理论体系,对于清代前中期诗学从神韵到性灵,从复古到创新,从唐宋之争到融通唐宋的过渡与转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清诗融通唐宋之自身面目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钱谦益文学观转变及其批评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钱谦益文学观转变及其批评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钱谦益“诗史”观念再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研究现状
    0.2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章 “诗史”说的源流及衍变
    1.1 “诗史”的发现与阐释
    1.2 以诠释杜诗为中心的宋代“诗史”说
        1.2.1 实录性与叙事性的结合
        1.2.2 宋末元初之亡国“诗史”
    1.3 明代“诗史”观念的辩证
第二章 明清易代之际“诗史”观的复兴
    2.1 从“以诗续史”到“诗史互证”
    2.2 “史外传心之史”
    2.3 “以诗存史”,独抒“心之史”
第三章 钱谦益“诗史”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3.1 明末清初经世文学思潮
    3.2 “返经汲古”的时代学术思潮
    3.3 钱谦益“诗史”思想的圆融过程
        3.3.1 提倡尊经复古
        3.3.2 主张抒写性情
        3.3.3 重视世风世运
    3.4 钱谦益“援经入史,以史及诗”的深化过程
        3.4.1 《列朝诗集》:“诗以存史”
        3.4.2 《投笔集》:“以诗记史”
        3.4.3 《钱注杜诗》:“诗史互证”
第四章 钱谦益“诗史”观的文化内涵
    4.1 诗史论领域中的温柔敦厚
    4.2 变风复盛之清代“诗史”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明季巴蜀第一禅僧:聚云吹万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吹万广真生平考证
    第一节 生平考述——明末巴蜀佛教第一人
        一、夙结佛缘,出家受具(1582—1616)
        二、游方时期(1617—1624)
        三、住持忠州聚云禅院时期(1624—1638)
    第二节 吹万广真交游考述及影响
        一、吹万禅师的方外之交
        二、吹万禅师的方内之交
    第三节 吹万广真《释教三字经》《示谶说》与明清“二道悟”之诤
        一、吹万禅师《释教三字经》与天皇道悟
        二、吹万禅师《示谶说》与马祖“五宗”说
第二章 吹万广真思想研究:三教合一与居士佛教的倡导
    第一节 思想渊源
        一、吹万思想的形成时期
        二、吹万禅师思想着述
        三、《一贯别传》与三教会通
    第二节 吹万禅师《一贯别传》思想研究:儒宗
        一、《易经》:天地之心与如来之藏
        二、《学》《庸》:性觉妙明与明德同一
        三、《论语》:天下归仁与正法眼藏
        四、《孟子》:孺子之心与本来面目
    第三节 吹万禅师《一贯别传》思想研究:玄宗
        一、《道德经》:无为与空性
        二、《南华经》:佛道归一
        三、《文始真经》:无得与无相
    第四节 吹万禅师《一贯别传》思想研究:释宗
        一、《心经》:般若空观与无位真人
        二、《金刚经》:云何应住与自识本心
        三、《弥陀经》:一心不乱与理事相融
        四、《四十二章经》:“命在呼吸之间”与“不可须臾离道”
        五、《佛说维摩诘经》:不二法门与曹溪指月
        六、《楞伽经》:出佛身血与无明烦恼
        七、《圆觉经》:圆无不觉与万物一府
        八、《楞严经》:妙真如性与性外无物
        九、《法华经》:开权显实与声色言语
        十、《华严经》:一真法界与寻常日用
第三章 吹万广真的禅法及文学思想
    第一节 吹万广真对临济禅法的革新与重构
        一、从大慧宗杲“看话头”到吹万广真以儒、释、道之言为话头的变革
        二、吹万广真“外净内禅”与晚明“禅净合一”模式的变革
        三、从汉月法藏“○相”至吹万禅师“五宗兼备”
        四、吹万禅师对“寻常日用”与“真参实悟”的诠释
        五、吹万禅法之旨归:平常心与佛祖相传之心
    第二节 吹万广真文学思想研究:历史视域中的“文字禅”
        一、吹万广真对文字禅的继承与反拨:文字禅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
        二、吹万禅师的动态诗学观
        三、吹万广真的诗学主张:亦禅亦儒的双重性
第四章 吹万诗歌研究——真情与真诗:明诗本位论的一个尝试
    第一节 明代禅林偈与诗的合流及其功用的泛化
        一、偈与诗的合流
        二、偈颂在明代禅林中功用的泛化
        三、《吹万禅师语录》中偈与诗的合流
    第二节 吹万广真诗歌体裁研究
        一、五绝:丈室不增,诸天不减
        二、七绝:游戏三昧
        三、律诗:写禅林事,发世外情
    第三节 隐逸与忠义:吹万广真诗歌的创作题材
        一、僧俗交往诗
        二、山居诗
        三、怀古与抒情感怀
    第四节 吹万的诗歌风貌及其诗学意义——真诗:浪漫主义的素朴表达
        一、禅悦:浪漫主义的素朴表达
        二、物像观照与情感映射:禅林与世俗双重衰落的气象
        三、意境的营造:清寒意境的突破与“苦吟式”作诗法的转变
        四、“响”:从“真情”到“大丈夫相”
第五章 吹万广真《古音王传》研究
    第一节 佛化神魔小说《古音王传》的创作成因及其影响
        一、小说与禅的关系转变
        二、僧人创作小说的发端及发展状况
        三、创作原因蠡测
        四、吹万《古音王传》之影响
    第二节 《古音王传》的禅学指归——张伯端《悟真篇》对吹万禅师的影响与秤叟居士对《古音》的阐发
        一、张伯端《悟真篇》对吹万禅师的影响
        二、秤叟居士对《古音王传》的阐发
    第三节 《古音王传》“奇”“幻”的叙事机制
        一、创作渊源
        二、叙事伦理:佛门善恶观与因果报应说
        三、叙事结构:以双层结构为经,重叠式结构为纬
        四、叙事风格:详赡、奇幻与讽刺
结论
附录:吹万广真年谱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钱谦益戏曲批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三、研究综述
第一章 钱谦益的生平及其戏曲活动
    第一节 钱谦益生平概述
        1.前明时期
        2.明清交际
        3.入清之后
    第二节 钱谦益与曲家的交往
        1.交游的戏曲演唱家
        2.名流雅士
        3.苏州剧作家群
第二章 钱谦益的戏曲批评理论
    第一节 戏曲起源说
        1.关于戏曲起源诸种猜想
        2.戏曲起源批评:优孟说
    第二节 戏曲创作论
        1.创作起因批评:发愤说
        2.雅俗之论
    第三节 戏曲功用论
        1.娱乐说和抒情达志说
        2.戏曲医病说
    第四节 对女性的关照
        1.对女剧作家的重视
        2.对家班女伶的关注
        3.对戏曲中张扬女性意识的肯定
第三章 钱谦益戏曲批评与诗学思想的比较
    第一节 一脉相承的批评思想
        1.“灵心”说
        2.“世运”说
        3.“学问”说
    第二节 明显不同的批评态度
        1.于诗文批评的主观倾向
        2.于戏曲批评的客观态度
第四章 钱谦益戏曲批评的价值
    第一节 丰富了戏曲批评理论体系
    第二节 补充了戏曲史料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4)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五、研究内容概述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四、以画理阐诗学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一、文学夫妻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五、家集中的女性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二、杨圻宗唐趣尚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二、汪佑南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二、张定鋆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5)乾嘉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文学思想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文学思想史研究综述
        二、何为“文学”?何为“文学思想”?——立足于清代文学的考察
        三、何以“文学思想史”?
    中:乾嘉文学思想研究综述
        一、乾嘉文学与文学思想史料略述
        二、乾嘉时期文学史、思想史、学术史研究综述
    下:范围、框架、思路
        一、关于“乾嘉”
        二、论文的基本框架与主要思路
第一章 乾嘉文学思想展开的背景
    第一节 乾嘉历史与文化政策
    第二节 乾嘉时期的思想史、学术史概况
    第三节 乾嘉文学概述(上):流派概述(附理论批评)
    第四节 乾嘉文学概述(下):历时性考察
第二章 政治压抑下的文学主潮
    第一节 御制文学、科举制度、台阁文艺
    第二节 官方修书与文体正变
    第三节 盛世中的变音
第三章 朴学背景下的创作转向
    第一节 “学人”与“文人”、“考据”与“辞章”之争
    第二节 从推重学养到逞才炫博
第四章 个性解放与艺术的精致
    第一节 晚明的潜流
    第二节 两种精致化追求的离合
    第三节 女性观念与女性文学的变化
第五章 叙事文学中的文学思想新貌
    第一节 自寓、自况向自传性的进发
    第二节 集大成与雅文学化
    第三节 文言叙事文学的体制创新
结语:何以乾嘉?
参考文献

(6)明代的《文选》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明代之前的《文选》批评
    第一节 隋唐《文选》批评的兴起及特征
    第二节 宋金元的《文选》批评
第二章 明代的《文选》批评兴起的背景及其批评形式
    第一节 明代《文选》批评兴起的背景
    第二节 明代《文选》批评的形式
第三章 明代《文选》的“总评”及“选诗”“选文”批评
    第一节 明代的《文选》“总评”
    第二节 明代的“选诗”批评
    第三节 明代的“选文”批评
第四章 明代《文选》批评的特点、意义和影响
    第一节 明代《文选》批评的特点
    第二节 明代《文选》批评的意义
    第三节 明代《文选》批评对清代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7)《四库全书总目》元别集提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总目》元别集提要之生成研究
    第一节 《总目》元别集提要生成的“纵”与“横”
        一、历时流变:从提要分纂稿到《总目》定稿的文本层积
        二、共时编纂:扩容之态度与褒贬之旨归
    第二节 《总目》元别集提要书写的“捭”与“阖”
        一、厘正典籍:独宗儒学,排除异端
        二、标榜学风:崇实黜虚,重视根柢
        三、裨补史阙:完善史书,鉴元知清
        四、消解思宋:观念先行,阐释导向
        五、褒赞气节:表彰幽隐,砥砺风教
        六、消泯门户:遮蔽构争,塑造融合
    第三节 乾隆题御制诗与《金渊集》提要的被“定格”
        一、乾隆御题诗与《金渊集》提要之内在联系
        二、《金渊集》提要表述和观念的辨析
        三、“十二辰体”与乾隆偏爱之形成
    第四节 乾隆“反复其意”与杨维桢集提要的“修正”
        一、《铁崖古乐府》提要:从“遵公论”到“揣圣意”
        二、《东维子集》提要:从华夷之辨到正统之辨
第二章 《总目》着录元别集版本及所述版本之考辨
    第一节 版本采源与馆臣视野
    第二节 元别集版本及提要所述版本辨证
        一、所取非善
        二、私造版本
        三、混淆版本
        四、衍生讹误
    第三节 《总目》观照下的四库本序跋、附录删削现象探究
        一、四库本元别集所存序跋、附录之统计
        二、《总目》与库书不符之例举
        三、删除缘由之寻绎
第三章 《总目》元别集提要之征引考察
    第一节 元别集提要的征引概况
    第二节 《元史》:循其“名”,失其“实”
        一、校写草率,生发讹误
        二、曲解原意,失之千里
        三、循名失实,流于形式
        四、主观择取,服从主旨
    第三节 《元诗选》:文献与官学的游移
        一、以讹传讹:直录文献时的盲目与失考
        二、禁毁祸及:避替所致的混乱与断裂
        三、身份焦虑:变化之形态与不变之回护
        四、儒为正统:显此隐彼间的主观强制
    第四节 序跋及其他:回避自觉和价值缺失
        一、源头追踪:非见序跋,转引他者
        二、视野探寻:独立书写,序跋缺位
        三、立场捕捉:异代定论,回避序跋
        四、讹误辨证:误读原文,难圆其说
    第五节 征引得失论
第四章 《总目》元代文学批评之批评
    第一节 “世运说”:《总目》元代文学史建构之悖论
        一、“世运说”文学批评之内涵和演变
        二、革弊—极盛—流弊:“世运说”观念下的元代文学史书写
        三、被遮蔽的图景:《总目》元代文学史建构之局限
    第二节 从“元无文”到“元有文”——《总目》对元文的辩诬与重塑..
        一、肇始于明嘉靖中期的“元无文”观念及其逻辑
        二、认同与建构:《总目》对“元有文”之回应
        三、复位与助澜:“元有文”观念在清代的接续
        四、偏执与遮瑕:《总目》元文批评之评价
    第三节 元诗“纤秾靡丽”三辨
        一、时间范畴辨:元代?元季?
        二、归属对象辨:孰是?孰非?
        三、风格评品辨:公允?偏颇?
结语:《总目》元别集提要的后世影响
    一、作为目录学着作的奠基性地位
    二、作为文学批评着作的转型性接受
参考与征引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总目》着录元别集作者简表
    附录二 纂修《四库全书》元别集版本采源情况表
    附录三 现存元别集元刻本情况统计表
后记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8)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价值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价值
    二、研究综述
        (一) 关于清代浙东学派的研究
        (二) 关于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清代浙东学派的形成与学术概貌
    第一节 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渊源和文化背景
        一、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渊源
        二、清代浙东学派存在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谱系、学术定位与学术精神
        一、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谱系
        二、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定位
        三、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精神
    第三节 文学活动在清代浙东学派学术系统中的地位
        一、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学创作和批评实践
        二、诗文写作作为遗民的生存方式
        三、文学作为书院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文学的存史、补史之功
第二章 “见道之文”:清代浙东学派的文道观
    第一节 从理学之“道”到史学之“道”
        一、“道”涵义的历史演变
        二、清代浙东学派之“道”论
    第二节 从文道分离到“文道合一”
        一、文道分离:“载道”与“害道”
        二、文道合一:“明道”与“文便是道”
    第三节 “见道之文”:为文的最高理想
        一、“见道之文”的本原
        二、“见道之文”的创作路径
        三、“见道之文”的衡量标准
        四、“见道之文”的哲学根基
第三章 “元气生至文”:清代浙东学派的文气论
    第一节 中国古代“元气”理论的演变
        一、“元气”的提出与汉代的元气生成论
        二、宋代的元气本体论
        三、元气论在明清时代的新变
    第二节 黄宗羲“元气”论的独特内涵
        一、黄宗羲的气论思想
        二、黄宗羲“元气”的独特内涵
        三、“元气”论与黄宗羲的豪杰人格
    第三节 “元气”之文的美学特质与生成机制
        一、元气论文学观的两种取向
        二、“元气”之文的生成机制
第四章 “万古”之至情:清代浙东学派的性情论
    第一节 明末清初的“重情”倾向与性情论诗学的高扬
        一、明末清初的“重情”倾向
        二、性情诗学的高扬
    第二节 黄宗羲的性、情之辨
        一、人之性为“不忍”
        二、基于善性的“性之情”
    第三节 “万古之性情”:性情之文的最高层次
        一、诗之原本在于道性情
        二、“情至之情”与“不及情之情”
        三、“一时之性情”与“万古之性情”
        四、清代浙东后学的“性情”诗学
第五章 经、史、学问:清代浙东学派的文源论
    第一节 文与经:“文源六艺”
        一、“文本于经”:一个古老的话题
        二、清初的返经归本思潮
        三、浙东学人的“文源六艺”说
    第二节 文与史:“诗文同源于史”
        一、诗史同源与清初的尊史之风
        二、黄宗羲:文章本于经史之学
        三、章学诚:“古文辞出于史”
    第三节 文与学问:“学问为立言之主”
        一、“文之行远,必本于学”
        二、章学诚的文、学关系论
        三、学问:养气、炼识、充才之路径
第六章 “时”与“势”: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变观
    第一节 文变系于“时”
        一、“诗心之妙在能变”
        二、诗之盛衰,“时为之也”
        三、文体升降,与世推移
        四、风雅正变,“亦言其时”
    第二节 文变关乎“势”
        一、明后期对文变之“势”的探求
        二、盛衰迭变与因弊生变
        三、六艺之文—诸子之文—辞章之文:文变之走势
    第三节 文学的古今之变
        一、明代复古主义大潮下的文学古今之辩
        二、浙东学派的文学古今观:文求其是,不论古今
        三、学古之径:“师其意而不袭其迹”
结语:清代浙东学派文论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一、清代浙东学派文论的历史意义
    二、清代浙东学派文论的局限性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9)黄宗羲明文选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选题缘由与价值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框架设计与创新说明
第一章 编纂过程
    第一节 编纂背景
        一、社会政治背景:由天崩地解的剧变动荡转向渐趋稳定、繁荣初现的时代
        二、学术文化背景:经天纬地的实学思潮、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不断推进
        三、个人经历背景:时代巨变下个体遭遇的特殊人生、救世济民的情怀和遵从内心的自主选择
    第二节 编纂条件
        一、主观条件
        二、客观条件
    第三节 编纂始末
        一、编纂经过
        二、成编时间
第二章 编纂特点
    第一节 编纂原则
        一、以文存史、以文存人的编纂宗旨
        二、开拓创新、求全补缺的编选意图
        三、情理备至、博洽通达的选文标准
    第二节 编纂体例
        一、《明文案》的编纂体例
        二、《明文海》的编纂体例
        三、《明文授读》的编纂体例
第三章 版本考论
    第一节 《明文案》版本考论
        一、《明文案》现存版本
        二、有关问题考论
    第二节 《明文海》版本考论
        一、《明文海》现存版本
        二、有关问题考论
    第三节 《明文授读》版本考论
        一、《明文授读》现存版本
        二、有关问题考论
第四章 黄宗羲明文选本中所见散文理论
    第一节 本体论
        一、“文与道合一,亦是寻常议论”
        二、“以情至为宗”
    第二节 作家论
        一、文如其人:注重作家的道德素养
        二、宗经务学:强调作家的学识根柢
    第三节 创作论
        一、本之“六经”,确立正宗
        二、叙事有法,讲究韵致
        三、反对模拟,主张独创
    第四节 作品论
        一、讲究经世致用
        二、追求风格多样
        三、既不因人废文,亦不因文废人
    第五节 因革论
        一、明文“三盛”说
        二、时文论
结论
附录1 黄宗羲明文选本评语辑录
附录2 《明文授读》着者目录索引
附录3 《明文海》四库本缺目简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叶燮与清代中期诗学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本论题的研究基础
        (二)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三)研究的不足
    四、研究内容
    五、重点与难点
    六、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七、论文基本框架
第一章 叶燮的家族、时代与思想
    第一节 叶氏家族的文采风流
        一、科第相望的汾湖叶氏家族
        二、神仙眷侣叶绍袁与沈宜修
        三、才高命蹇的叶氏姐妹
        四、既诗情画意又充满悲情的午梦堂
    第二节 叶燮的心路历程
        一、幸福而早慧的童年
        二、悲情又困窘的成长历程
        三、家国动荡之中的逃难与婚姻
        四、艰辛耿介的仕宦之路
        五、隐逸、交游与讲学
    第三节 叶燮思想述略
        一、以“变”为核心的世界观
        二、以儒为主,融合释道的思想
        三、独立不拘的性格
第二章 叶燮诗论体系的建构及其特征
    第一节 诗史观
        一、前代文学史观述略
        二、叶燮的诗史观
    第二节 作家论
        一、作家的基础:胸襟
        二、作家资质诸要素:才、胆、识、力
    第三节 叶燮的“后法”论
        一、前人的观点
        二、同时代人的观点
        三、叶燮对“法”的梳理、总结与创新
        四、关于“法”的地位:后法
    第四节 作品论
        一、诗歌的表现对象:理、事、情
        二、理、事、情与才、胆、识、力之关系
    第五节 批评论
        一、对当代诗歌批评的反思与反驳
        二、关于诗歌批评的基本原则
        三、以人品为基础的批评实践和理论
    第六节 叶燮《原诗》非诗话说
    第七节 叶燮诗学之守正与创新
        一、叶燮诗学以儒家诗教为出发点
        二、叶燮对“理”、“道”的强调
        三、叶燮诗学之守正与建设性的关系
第三章 叶燮与神韵诗学的式微
    第一节 王士祯与清初神韵诗风
        一、王士禛的家学渊源
        二、钱王代兴
        三、渔洋诗论与七子派之关系
        四、神韵诗学脱离现实的倾向
    第二节 叶燮与王士禛
        一、叶、王之交集
        二、叶燮对七子派的批评及其现实指向
        三、叶燮诗论的现实品格及其与渔洋诗论的背离
    第三节 神韵诗学之式微
        一、叶燮之外对神韵诗学的反动
        二、神韵诗风的盛极难继
        三、渔洋神韵诗学之缺陷
        四、小结
第四章 叶燮与性灵诗学中兴
    第一节 晚明性灵说及其式微
        一、晚明性灵说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及李贽的“童心说”
        二、晚明“性灵说”
        三、对公安派的修正以及晚明“性灵说”的式微
        四、小结
    第二节 清初的性情诗论
        一、钱谦益的“灵心”
        二、黄宗羲的“万古之性情”
        三、唐孙华的性灵主张
        四、廖燕的性灵主张
        五、冯班的性情诗论
        六、尤侗的性情诗论
    第三节 叶燮的性情诗论
        一、清初性情诗论发展的背景
        二、原本性情的诗学观
    第四节 叶燮对清代中期性灵诗说的启迪
        一、以“变”为核心的文学发展观的根本一致
        二、反对优劣唐宋、是此非彼的诗坛流弊
        三、“性情”与“面目”的论述
        四、从“匠心”到“灵机”
        五、思想根基的正统性
    第五节 清代中期性灵诗潮的形成
        一、性灵在清初诗歌创作中的萌芽
        二、叶燮的后继者及其诗论的传播
        三、余论
第五章 叶燮对格调诗学的理论贡献
    第一节 叶燮的作家论对沈德潜的影响
        一、叶燮对七子派的批评
        二、沈德潜对叶燮作家论的接受
        三、叶燮与沈德潜的论诗立场
    第二节 叶燮的文学史观对沈德潜之影响
        一、师法取径的扩大
        二、诗史源流的追溯
    第三节 叶燮的宋诗观对沈德潜之影响
        一、宋诗立场的颠覆
        二、宋诗批评的转向
    第四节 叶燮的创作论对沈德潜之影响
        一、叶燮的“法”与“无法”
        二、沈德潜的“以意运法”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叶燮对唐宋之争的解构
    第一节 清初宗唐诗学及其发展
        一、云间派宗盛唐而兼取中晚
        二、顾炎武及关中诗学之宗唐
        三、王夫之宗唐且反对门户
        四、吴伟业及娄东派的宗唐诗观
    第二节 清初唐宋兼宗者的诗论
        一、钱谦益及虞山派的唐宋诗观
        二、岭南诸子的唐宋诗观
        三、金圣叹、徐增等冲破门户壁垒的呼声
        四、宋琬、施润章的唐宋诗观
        五、王士禛主盟诗坛及其唐宋兼宗
        六、朱彝尊由宗唐抑宋到融通唐宋
    第三节 清初宗宋诗学及其发展
        一、黄宗羲对宋诗的提倡
        二、吕留良、吴之振等与《宋诗钞》及宋诗风的兴起
        三、汪琬之宗宋及其影响
    第四节 叶燮对唐宋之争的理论解析
        一、叶燮的诗歌史发展观及其对宋诗艺术价值的肯定
        二、诗学理论诸范畴的建立
    第五节 叶燮的唐宋诗观及其对唐宋之争的反思
        一、叶燮对唐诗的认识
        二、叶燮的宋诗观及其对宗宋派的看法
        三、叶燮对诗坛流弊的针砭
结语 叶燮诗学与清代中期诗学转向的完成
    一、由神韵到性灵的转向
    二、由复古到创新的转向
    三、由唐宋之争到融通唐宋的转向
    四、清诗自身面目的形成
参考文献
附录 :论叶燮的杜诗学——以《原诗》为对象的考察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钱谦益文学观转变及其批评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钱谦益“诗史”观念再探[D]. 李宗娟. 山西大学, 2020(01)
  • [2]明季巴蜀第一禅僧:聚云吹万广真研究[D]. 王廷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钱谦益戏曲批评理论研究[D]. 颜佳丽.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1)
  • [4]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5]乾嘉文学思想研究[D]. 张昊苏. 南开大学, 2019(05)
  • [6]明代的《文选》批评[D]. 李地鑫. 宁夏大学, 2019(02)
  • [7]《四库全书总目》元别集提要研究[D]. 何素婷. 西南大学, 2018(05)
  • [8]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研究[D]. 孟新东.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9]黄宗羲明文选本研究[D]. 崔霞.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8)
  • [10]叶燮与清代中期诗学转向[D]. 曾贤兆. 兰州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钱千义文学观的变迁与批评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