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联网计费系统原理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海[1](2021)在《X公司在线计费系统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为其他各个行业提供了支撑与平台,信息产业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互联网经济对电信网络特别是移动网络提出了更高的支撑要求,在线计费系统应运而生,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和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而IT系统的不断迭代,也给运营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管控压力,这种压力也进一步促进了国内外对IT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某电信运营企业X公司计划于2017年上线在线计费系统。该项目执行步骤多、施工周期长、迁移数据量大,面临较多的风险。因此X公司在线计费系统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成为了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常见的IT系统项目风险管理模型和常用的工具中找到对X公司在线计费系统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方法,这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内容。本文基于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结合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特点进行风险管理研究,主要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结合在线计费系统的项目特点、风险特点和风险来源,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问卷以及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工具分别识别出市场、技术、采购、进度、人力资源等5类18个风险;进而利用风险概率-影响矩阵进行定性分析,对识别出的风险分出高中低三类风险,再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对风险进行排序;最后根据风险分析结果从风险回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和接受风险等角度对市场、技术、进度、采购、人力等风险提出应对策略和应对措施。通过上述步骤,本文为X公司在线计费系统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可借鉴的风险管理方案。
贾卓生[2](2021)在《基于域名服务日志分析的主动防御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迅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从个人信息盗取、隐私泄露,到危害社会和国家安全,无处不在。为此,政府和相关单位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开展网络安全检测与防御方面的研究。如何通过检测分析自动感知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网络信息系统进行研判,准确定位故障点,精准反映各个系统的安全风险值,形成网络安全主动防御体系,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网络安全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进展,但在关键技术手段和准确度上仍需要不断完善。目前在企业网中通过安装入侵防御、漏洞扫描、用户行为管理、数据安全审计等设备进行安全分析和防御,但因处理量大、误报率高,在实际环境中往往旁路部署,难以提高防御能力。在面对越来越大的网络流量和分布式内容分发网络以及加密协议的普遍采用,全流量网络安全检测方法难以有效地识别网络攻击行为,也增加了企业和用户隐私数据被窃取的风险。基于日志数据进行安全攻击检测方法往往采用单个设备或系统的日志,数据粒度不够精细,分析滞后,检测效果难以保证,也缺乏与现有网络安全防御设备的反馈和联动机制,且随着数据的不断累积,需要关联分析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极大地影响分析效率。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利用互联网中最基础的域名服务日志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行为指纹特征库模型,通过聚类分析研究网络攻击行为特征检测算法,检测网络安全风险和网络攻击隐患。并采用网络计费日志作为辅助的细粒度分析和验证手段,进一步提高检测精确度。提出利用域名服务器构建具有主动防御功能的智能域名体系架构,建立事前干预的安全防护体系,在用户和系统无感知的情况下,主动阻止危害网络安全的攻击行为,增强网络安全管理和防御能力。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构建基于域名服务的主动防御体系架构。在分析网络日志的采集方式、格式类型、数据映射与清洗基础上,研究了域名数据的统计分类方法,以及域名服务面临的解析过程安全、体系安全和网络威胁。对域名集进行统计聚类挖掘,分析域名解析过程中分布式内容分发网络加速和动态地址带来的安全检测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智能域名服务的主动防御体系架构。2、提出一种构建域名指纹图谱的方法。建立基于知识图谱的域名指纹图谱特征库模型,对生成的指纹模型数据特征值进行关联和聚类分析。定义了安全检测分析中各种域名指纹标准数据集合,包括:可供智能域名系统进行安全防御的动态黑白名单集;基于知识图谱的用户访问行为指纹集;采用图神经网络有向图和无向图生成的域名解析指纹集。给出了指纹集建立、生成、存储、比对和可视化分析的方法,并对指纹检测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分析。针对域名服务日志数据粒度不够精细的问题,采用网络计费日志作为辅助的细粒度分析和验证手段,提高检测准确度。3、提出一种网站、用户、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的正常域名访问行为指纹检测分析方法。通过用户查询行为的合集还原网站所有活跃域名链接,形成网站活跃域名指纹图谱,提出了基于C4.5决策树算法的网站域名指纹特征检测分析方法。通过用户网络访问行为形成用户访问域名特征指纹图谱,在分析用户的固定、变化、异常三种行为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粗糙聚类算法FCM的用户访问行为检测分析方法。通过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域名请求形成特征指纹图谱,提出了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行为的检测分析方法。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4、提出一种网络攻击行为指纹图谱的检测分析方法。在分析网络攻击行为的基础上,针对典型攻击行为指纹特征,采用隐狄利克雷LDA概率图模型方法进行估值计算,提出了一种基于一阶同质马尔科夫链FHM行为转移概率算法的改进方法,来检测网络攻击行为,提高了对攻击行为的预测和预防能力。以挖矿病毒攻击和网页暗链攻击为例,对该检测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5、实现了一个基于域名服务的网络安全主动防御系统。通过域名日志安全分析系统与智能域名服务器联动,实现网络主动防御。并通过网络代理服务器把可能产生安全问题的流量导向蜜罐系统进行分析和阻断。通过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日志的综合分析,实现适应动态地址变化的域名分析系统,满足物联网和IPv6等动态IP地址网络环境下的安全分析和防御。在系统间建立相互反馈机制,验证了检测和预防效果。本文通过对域名服务日志的分析,提出基于域名访问行为指纹图谱的安全检测分析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网络安全检测与主动防御系统,能够实施闭环控制和统一的威胁管控,并在实际网络环境中得到应用。
韩秋实[3](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与智能技术支撑的持续审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推动了社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业务和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更新迭代使企业的管理更加向精细化、实时化方向进行调整。而当下传统审计的时间密集性和劳动密集性的特点,使审计无法实时有效的将业务和财务发展中的问题呈现出来,可能使管理者在资源分配、战略规划中做出错误的决策,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业务的发展产生阻碍。审计作为国家严肃财经纪律、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对社会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给审计信息使用者更加及时、可靠、准确的建议,这对审计模式的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基于数据挖掘与智能技术支撑的持续审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研究就具有了积极的理论与现实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对持续审计的基本理论做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在对A公司信息化现状进行分析的同时,比较分析了国内外持续审计在目的认知、研究应用层面的不同情况。其次,本文对持续审计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是针对信息化系统中数据获取到Web页面对数据挖掘结果展现的整个流程,有数据采集技术、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大数据挖掘和Web展现技术等。通过该部分的研究学习,设计整个持续审计系统的实现所采取的技术框架,设计采用Oracle技术中的哈希连接算法实现数据挖掘、智能技术Flask的Web框架实现整个持续审计系统的开发。最后采用Crontab和SQLAlchemy等关键技术实现持续审计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并完成系统的功能性和稳定性测试。与常规的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研究相比,基于数据挖掘与智能技术支撑的持续审计系统的实现,在数据获取上使用规范统一的数据接口并运用FTP技术完成数据采集、在数据存储和挖掘上使用Oracle技术实现,在Web页面展现上使用智能技术Flask。这种创新性的技术组合方案为后期持续审计系统应对后期爆发式的数据量和系统向智能化方向进行拓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大数据时代信息系统在去系统化、去专业化方向探索提供了创新思路和借鉴意义。
倪双静[4](2019)在《校园网基础数据平台及用户行为分析系统》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高校网络也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而高校作为大数据应用的新阵地,也将给学生和教职工带来巨大的帮助。校园网数据来源丰富、数据量大,通过挖掘用户上网数据可以深入了解校园网用户的行为习惯,提高学校教学和管理水平。本文对多个校园网用户上网数据源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和实现。一方面通过数据预处理搭建了数据仓库,实现了基础数据平台;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用户上网行为,提出了新的改进算法和公式,并实现用户行为分析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研究和分析采集到的多个上网数据源,对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其中为了实现对校园网用户上网数据的整合和统一管理,对数据平台进行了设计,从而搭建数据仓库,实现基础数据平台。为了有效挖掘校园网用户上网数据,以得到更好的聚类结果,采用基于用户过滤的数据挖掘方式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并对校园网用户上网特征和移动轨迹相似度算法进行研究,提出了新的用户上网活跃度公式和基于改进LCSS(Longest Common Subsequence)的轨迹相似度算法,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公式的合理性和该改进算法对聚类分析的有效性。为了全面深入分析用户上网行为,从用户上网内容、移动轨迹和上网活跃度三个角度分别对校园网用户进行一般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对分析结果定义用户行为标签,构建校园网用户标签系统。为了选取用户行为的有效特征,研究并设计了特征选择算法,该算法融合了多个特征选择算法的优势,提高了特征选择的准确度。为了提高用户画像模型的准确率,设计了二级融合框架算法,该算法采用两级融合的方式,提高了学习器的预测能力。通过实验比较证实了基于特征学习算法和融合框架的用户画像模型能够有效提高对用户属性标签预测的准确性。为了提高校园网海量数据的挖掘性能,采用Hadoop技术搭建了大数据平台,实现了校园网基础数据平台及用户行为分析系统。其中基础数据平台实现了上网记录查询、AP运行情况和上网数据统计。而用户行为分析系统通过对本校用户真实上网数据的挖掘分析,采用不同可视化方式对校园网上网数据的一般统计和数据挖掘结果进行直观展示,并设计用户标签权重以凸显用户上网特征,准确绘制用户画像,方便高校管理者对用户进行精准定位和有效管理。本文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校园网用户上网数据进行了深度挖掘,并对结果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和用户画像绘制,为高校在资源分配、人才培养、学生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决策支持,今后将整合更多数据资源、业务系统,为分析用户行为特征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周爱娟[5](2019)在《基于计费系统的校园用户行为分析与建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普及,人类社会的数据量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趋势,如何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挖掘出海量数据中隐藏的有价值的知识与信息,已经成为当今互联网企业和高校的重点研究方向。在教育领域,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也促进了高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各类信息管理和网络系统在高校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累积了大量的学生网络行为数据,在此背景下,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校园用户上网行为,不仅有助于校园用户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而且还能够为网络管理者掌握校园网络使用情况和用户整体上网行为信息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本文基于北京交通大学Dr.com计费系统的校园网络用户访问日志,从网页分类技术、用户行为分析建模、用户行为分析系统设计和实现三个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基于URL的网页分类技术。与传统的网页内容分类方法不同,本文提出了基于URL的网页混合分类算法,通过URL分类库和基于N-Gram语言模型的URL分类器两部分实现URL网页分类,最终通过WebKB数据集和URL分类库的验证了分类器的分类准确性。(2)研究了基于用户属性的用户行为建模技术。首先对计费日志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用户识别、会话划分和基于网页相似性的会话归约;其次基于URL进行主题分类,并引入访问时长和访问频次因素,根据加权兴趣度获取用户兴趣主题表示;最后,结合用户的上网时间属性,建立了用户行为模型,并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3)设计并实现了校园用户行为分析系统。系统后端将用户行为模型的各个模块进行实现;系统前端分为校园用户端和校园管理员端,校园用户端可以查看自己的历史访问记录以及上网行为的分析结果;校园管理员端可以查看全校用户的整体访问行为,并可以进行异常行为的检测。
任德敬[6](2019)在《基于OpenStack的资源监控和计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租用云资源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因此,如何准确实时地检测云环境下的资源数据,提高云服务质量和稳定性,成为云计算提供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此外,随着云服务的商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的固定计费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下差异化的用户需求,对用户的准确计费和有效计费也变得更具有挑战性。因此,本文针对中小型数据中心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OpenStack的实时监控和动态计费系统。本文基于OpenStack构建工业产品质量数据云服务平台,实现了云环境下的资源采集和可视化,租户的动态计费等功能。首先,设计分布式监控系统的整体架构,基于代理插件技术,完成时序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可视化。其次,为了解决传统分布式监控架构中心跳机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设计了自适应心跳服务机制,实现了监控节点的自动同步与注册维护、分布式系统的高可用性。再次,利用公开监控数据的Restful API接口和简洁的文本表达式实现了自定义的监控指标。最后,针对云服务提供商的固定计费方式的弊端,提出了基于基础设施负载状态和服务质量的动态计费方案,将监控数据作为计费因子,设计了双边SLA协议的折扣模型,为租户提供了折扣规则,保证了双方的利益。本文设计的分布式系统高度松耦合,监控采集插件之间相互独立,实现了采集插件的可插拔式部署,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经实际运营测试,监控系统能正确采集物理机、虚拟机、OpenStack的相关数据并实时可视化,能实现对租户的动态计费,是切实可行的资源监控和计费系统。
宋辽[7](2018)在《网络智能认证网关系统的研建》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行业涉及范围的扩大,网络已经渗透进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也被应用到国计民生的各行各业,在提供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在提高综合国力中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网络通讯协议自身缺乏安全性,使得互联网信息安全面临威胁,网络安全则成为必需要面对的一个实际问题。认证网关作为网络安全研究内容的一种,可以结合网络认证技术来提高网络访问的安全性。AAA是网络安全进行访问控制的一种管理机制。RADIUS认证服务器是现在使用率最高的AAA协议。由于现代网络服务愈加丰富,需求随之越来越多,而目前RADIUS属性字典包含的标准属性较不全面,导致多种网络服务需求得不到解决。基于RADIUS协议属性可拓展的特性,可以根据需求设计添加RADIUS的私有拓展属性,再结合其他网络相关技术运用到现代网关认证中。本文针对网络认证授权的需求,在分析AAA认证服务工作原理以及RADIUS协议拓展属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网关的认证、授权以及计费功能,研究并实现了一个NAS系统。该系统在授权部分提出一个RADIUS私有拓展属性:用户角色属性(User-Role),授权属性,系统根据用户角色对用户访问网络资源进行授权。在此基础上结合Linux下Netfilter/iptables包过滤机制,根据授权属性的不同将不同的过滤规则注入到Netfilter中,以此来弥补现代网关认证网络资源授权方面的不足,实现对用户身份认证以及用户访问网络资源的集中管理。除此之外,该系统在计费的实现上提出使用Netflow技术标准精确实现用户网络计费,并对flow老化方法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了计费效率。综上,该系统包括用户认证、授权以及计费三个功能模块,是一个安全,实用的认证授权网关体系。
王辰[8](2017)在《基于JavaEE平台的校园网认证计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网络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网络的需求越来越普遍和旺盛。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校园的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数量巨大的老师和学生对于网络的需求更加明显,查资料、社交网络、下载电影视频等等,都需要占用大量的网络带宽,所以如何管理校园的网络对于校园网络管理部门是一个不小的难题。针对过去破旧落后的管理方式出现的种种弊端,本文提出了利用信息化手段来解决校园网认证计费的措施,设计的基于JavaEE平台的校园网认证计费管理系统与传统的认证计费模式不同,摒弃了传统的需要安装客户端的用户认证方式,采用PPPoE拨号方式即可进行拨号上网操作,简单易行。校园网管理人员可以登录系统进行校园网用户管理、校园网计费管理和认证服务相关操作;对于校园网的用户来说,在任何网络环境下,通过浏览器的登录,可以实现登录系统查询用户校园网的用户信息、认证信息、账单信息和充值信息等详细信息。取得了以下几点研究成果。1)实现了快速的校园网认证机制,解决了校园网过去破旧落后的工作机制。无需安装任何客户端软件,就可以快速的完成整个校园网的认证过程。2)实现了多样的校园网计费服务,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校园网用户可以充分的结合自身的特点,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灵活的选择不同的计费服务。3)为校园网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环境感知机制,对校园网用户进行限制,进一步构建了和谐的校园网环境。
李蓉蓉[9](2016)在《宁夏电信计费系统与周边系统间的接口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电信如何能在各运营商之间竞争中争得优势,电信业务支撑系统已成为其重要手段之一,而如何能顺利、方便和安全在各系统间进行数据的共享和操作,已成为电信业务支撑系统建设的重要工作。目前,宁夏电信计费系统与周边接口缺乏统一管理,体现的是多对多的关系,接口众多、接口协议众多且接口关系错综复杂,而业务网关的提出(以下简称SGW),为计费运营网内各网元与外部业务应用信息交换起到桥梁作用,并负责将外部应用接入计费运营网,还提供接入协议的转换。本文所研究的接口方案对电信运营商行业有较强的通用性,并为宁夏电信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首先对计费系统与周边系统之间的关系做简单介绍。其次对接口所用核心技术业务网关(SGW)的建立、对封装技术业务网关SGW做详细说明,并奠基其在整个接口中的作用体现出来。其中涉及对系统技术SOCKET的工作原理举例介绍,并对接口内容、接口格式、差错控制、接口数据传送方式以及接口间所使用的协议包格式等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其次,利用所确立的方法和实现的技术,分别实现了计费系统与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的接口以及计费系统与银行代收的接口,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是客户关系管理的简称,最终采用数据库接口表的方式来实现计费系统和CRM2.0系统的接口,对于银行代收接口则采取SOKCET通信方式来实现,对系统技术进行了贯穿使用。宁夏电信计费系统与各业务支撑系统间接口实现,主要说明计费系统与CRM系统间的接口实现以及计费系统与各个银行代收接口的实现,分别确立了两个接口的实现方法、描述实现逻辑、数据检测与调度等。最后对宁夏电信计费系统与周边结果测试以及具体应用介绍,对银行接口的功能点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接口做了具体分析,将接口的虚拟形态用数据和事实表现出来。通过论文梳理了现有宁夏接口设计和部署情况,针对宁夏电信的业务发展要求分析接口设计的实现过程。重点描述计费系统与周边系统间运用的技术、业务网关的运行以及流程设计。宁夏电信计费系统与周边系统间的接口无缝衔接处理,保证业务及时性、安全性、准确性。
薛冰[10](2016)在《宽带光接入网络的计费批价子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电信事业、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及业务的多媒体化,传统宽度接入方式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高带宽需求,基于无源光网络PON的光纤接入FTTX的应用开启了光网络新时代,尤其FTTH是光接入的典型应用,满足了用户的高带宽业务需求,使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直通用户,加快了“数字家庭”的产业化和信息化进程。在改进基础网络设施的基础上,用户对系统处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计费系统作为最重要的支撑系统之一,是否能够安全、准确、稳定、高效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通信运营商自身的运营效率和企业的信誉度,以及服务质量。所以,批价子系统做为计费的核心系统必须适应不断发展的业务发展要求。无源光网络在与其它接入方式对比存在很大优势,所以基础网络选择无源光网络;计费软件方面对原有计费系统的现状和需求进行了充分调研,论文构造了新计费批价子系统的总体模型和业务流程,并按照模块设计的思想对系统的主要模块进行了设计。论文首先介绍了现有计费账务系统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论证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别从系统功能和性能上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提出了系统建设目标。其次,论文从存储设计、主要技术、功能模块等方面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设计。然后,论文对计费批价系统的优惠、固定费、付费关系等主要功能模块的功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对业务流程和实现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最后,,对系统建设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通过对系统的测试表明,系统具备了所需要的业务功能,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计费批价子系统已经上线加载,已经完全达到了用户的需求,从而充分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随着新的电信技术的应用,企业管理水平和业务流程的不断改进,未来计费账务系统的架构和功能必将进行完善和提高。
二、互联网计费系统原理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互联网计费系统原理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X公司在线计费系统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论文结构 |
1.2.3 研究方法 |
1.2.4 论文创新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
1.3.2 风险分析相关理论研究 |
1.3.3 风险管理过程理论研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2.1 项目风险的定义与特点 |
2.2 项目风险管理的定义 |
2.3 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 |
2.4 项目风险管理的流程 |
2.4.1 风险管理规划 |
2.4.2 风险识别 |
2.4.3 风险分析 |
2.4.4 风险应对规划 |
2.4.5 风险监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X公司在线计费系统项目风险管理现状 |
3.1 X公司项目建设的管理模式 |
3.2 X公司在线计费系统建设项目综述 |
3.2.1 项目简介 |
3.2.2 项目必要性 |
3.2.3 项目组织保障 |
3.2.4 项目特点 |
3.3 X公司OCS建设项目风险的特点 |
3.4 X公司OCS建设项目风险的来源 |
3.5 X公司OCS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X公司在线计费系统项目风险识别 |
4.1 OCS建设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 |
4.2 构建风险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思路 |
4.2.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4.2.2 构建指标体系的思路 |
4.3 构建OCS建设项目风险指标体系 |
4.3.1 建立指标基础与文献研究法的应用 |
4.3.2 确定初选指标和头脑风暴法的应用 |
4.3.3 确定指标体系和专家问卷法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X公司在线计费系统项目风险评价 |
5.1 OCS建设项目的定性风险分析 |
5.2 OCS建设项目的定量风险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
5.2.1 层次分析法的模型结构与步骤 |
5.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OCS建设项目定量风险分析 |
5.2.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果差异的处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X公司在线计费系统项目风险应对 |
6.1 风险应对策略 |
6.2 进度风险的应对措施 |
6.3 人力资源风险的应对措施 |
6.4 技术风险的应对措施 |
6.5 市场风险的应对措施 |
6.6 采购风险的应对措施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基于域名服务日志分析的主动防御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成果 |
1.3.4 论文结构安排 |
2 基于域名服务日志分析的主动防御架构 |
2.1 引言 |
2.2 域名服务 |
2.2.1 域名系统 |
2.2.2 域名解析过程的安全分析 |
2.2.3 智能域名服务 |
2.2.4 域名服务面临的安全威胁 |
2.2.5 域名服务器体系安全 |
2.3 域名服务日志分析主动防御架构 |
2.3.1 域名服务日志采集 |
2.3.2 域名服务和计费日志格式 |
2.3.3 数据清洗与映射 |
2.4 基于知识图谱的域名服务日志主动防御检测 |
2.5 本章小结 |
3 域名指纹图谱生成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域名名单数据集合 |
3.3 域名指纹标准库生成 |
3.3.1 数据集合定义 |
3.3.2 指纹数据集合建立 |
3.3.3 指纹图谱的生成 |
3.3.4 指纹图谱的存储 |
3.3.5 指纹图谱的比对 |
3.3.6 指纹图谱的可视化 |
3.4 域名指纹图谱的分析 |
3.5 实验与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正常访问行为的域名指纹图谱检测分析 |
4.1 引言 |
4.2 网站域名特征指纹分析 |
4.2.1 网站域名指纹特征 |
4.2.2 基于决策树的网页域名指纹检测分析 |
4.3 用户行为特征指纹分析 |
4.3.1 用户域名解析行为指纹特征 |
4.3.2 基于粗糙聚类的用户访问行为指纹检测分析 |
4.4 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特征指纹分析 |
4.5 实验与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网络攻击行为域名指纹图谱检测分析 |
5.1 引言 |
5.2 网络攻击行为分析方法 |
5.2.1 网络攻击典型方法 |
5.2.2 网络攻击行为检测 |
5.3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网络攻击行为转移概率指纹分类算法 |
5.4 算法实验与结果分析 |
5.4.1 网络攻击行为检测分析 |
5.4.2 常见攻击行为指纹检测分析 |
5.5 网络攻击行为检测实例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域名服务的主动防御系统的实现 |
6.1 引言 |
6.2 网络攻击行为防御 |
6.3 代理服务器和蜜罐分析与阻断 |
6.4 动态地址联动防御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数据挖掘与智能技术支撑的持续审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1.1 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 |
1.1.2 A公司信息化发展需要 |
1.2 持续审计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及创新性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的创新性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及理论知识 |
2.1 大数据采集技术 |
2.1.1 离线采集技术 |
2.1.2 实时采集技术 |
2.1.3 互联网采集技术 |
2.1.4 接口采集技术 |
2.2 数据传输技术 |
2.2.1 Socket方式 |
2.2.2 FTP文件共享服务器方式 |
2.2.3 数据库共享数据方式 |
2.2.4 Message方式 |
2.2.5 数据传输方式总结 |
2.3 大数据存储技术 |
2.3.1 关系型数据库 |
2.3.2 Key-Value数据库 |
2.3.3 文档数据库 |
2.3.4 图数据库 |
2.4 大数据挖掘及应用技术 |
2.4.1 数据可视化 |
2.4.2 数据挖掘算法 |
2.4.3 预测性分析 |
2.4.4 语义引擎 |
2.4.5 数据质量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需求分析流程 |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登录功能 |
3.2.2 管理功能 |
3.2.3 审计结果运用功能 |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3.1 性能需求 |
3.3.2 友好交互需求 |
3.3.3 信息安全需求 |
3.3.4 可扩展性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 |
4.1.1 系统环境架构设计 |
4.1.2 系统功能性架构设计 |
4.2 系统的审计模型及重要算法设计 |
4.2.1 维护工单重复派发模型 |
4.2.2 技术服务费标准高套模型 |
4.2.3 超范围计费生产工单模型 |
4.2.4 系统数据挖掘及关键算法设计 |
4.3 系统的功能模块具体设计 |
4.3.1 登录模块设计 |
4.3.2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
4.3.3 审计结果运用之首页模块设计 |
4.3.4 审计结果运用之维护工单重复派发模块设计 |
4.3.5 审计结果运用之技术服务费标准高套模块设计 |
4.3.6 审计结果运用之超范围计费生产工单模块设计 |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1 维护工单重复派发模型中数据表的设计 |
4.4.2 技术服务费标准高套模型中数据表的设计 |
4.4.3 超范围计费生产工单模型中数据表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持续审计系统的实现 |
5.1 Crontab和 SQLAlchemy等关键技术的实现 |
5.1.1 Crontab技术的实现 |
5.1.2 SQLAlchemy技术的实现 |
5.2 登录模块的实现 |
5.3 系统管理模块的实现 |
5.4 审计结果运用之首页模块的实现 |
5.5 审计结果运用之维护工单重复派发模块的实现 |
5.6 审计结果运用之超范围计费生产工单模块的实现 |
5.7 审计结果运用之技术服务费标准高套模块的实现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目的 |
6.2 测试环境 |
6.3 功能性测试 |
6.3.1 模块测试 |
6.3.2 确认测试 |
6.4 非功能性测试 |
6.4.1 安全测试 |
6.4.2 系统性能测试 |
6.5 测试结果与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校园网基础数据平台及用户行为分析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据平台及预处理的研究现状 |
1.2.2 用户行为分析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介绍 |
2.1 数据挖掘 |
2.1.1 数据挖掘的流程 |
2.1.2 数据挖掘的技术 |
2.1.3 数据挖掘的应用 |
2.2 数据预处理 |
2.2.1 数据清洗 |
2.2.2 数据变换 |
2.2.3 数据集成 |
2.2.4 数据规约 |
2.3 数据挖掘算法 |
2.3.1 聚类算法 |
2.3.2 用户亲密度算法 |
2.3.3 轨迹相似度算法 |
2.4 用户画像 |
2.5 Hadoop大数据平台及其相关技术 |
2.5.1 Hadoop概述 |
2.5.2 Hadoop核心技术 |
2.5.3 其他相关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总体结构 |
3.1.1 系统架构设计 |
3.1.2 系统功能设计 |
3.2 数据平台设计 |
3.2.1 数据采集 |
3.2.2 数据存储及数据库表设计 |
3.2.3 数据预处理 |
3.3 数据可视化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用户上网活跃度及轨迹相似度算法的设计 |
4.1 用户上网活跃度公式的设计 |
4.1.1 用户上网活跃度的应用 |
4.1.2 校园网用户上网数据特征分析 |
4.1.3 用户上网活跃度表示 |
4.1.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 用户移动轨迹相似度算法的设计 |
4.2.1 用户移动轨迹表示 |
4.2.2 基于改进LCSS的用户移动轨迹相似度算法设计 |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校园网用户画像模型的设计 |
5.1 标签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
5.1.1 构建标签库 |
5.1.2 特征抽取与特征选择 |
5.2 用户画像模型的构建 |
5.2.1 用户画像构建流程 |
5.2.2 二级融合模型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数据集与评价标准 |
5.3.2 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实现及应用分析 |
6.1 Hadoop大数据分析平台搭建 |
6.1.1 系统开发环境 |
6.1.2 Hadoop集群搭建 |
6.1.3 Eclipse下插件配置 |
6.1.4 Hive安装 |
6.1.5 Sqoop安装及数据导入导出操作 |
6.2 基础数据平台 |
6.2.1 上网记录查询 |
6.2.2 AP运行情况 |
6.2.3 上网数据统计 |
6.3 用户上网内容分析 |
6.3.1 基于访问内容的用户过滤 |
6.3.2 用户类型图谱 |
6.3.3 分时段访问内容统计 |
6.4 用户移动轨迹分析 |
6.4.1 移动轨迹的识别与简化 |
6.4.2 基于用户连网活跃度的用户过滤 |
6.4.3 社会关系分析 |
6.4.4 位置偏好分析 |
6.4.5 轨迹相似度分析 |
6.5 用户上网活跃度分析 |
6.5.1 基于用户上网活跃度的用户过滤 |
6.5.2 高活跃度用户行为分析 |
6.6 用户画像应用分析 |
6.6.1 画像数据更新及标签设置 |
6.6.2 画像应用实例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计费系统的校园用户行为分析与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Web日志挖掘研究现状 |
1.2.2 网页分类技术研究现状 |
1.2.3 网络用户行为分析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框架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2 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 |
2.1 用户兴趣相关理论 |
2.1.1 用户兴趣基本特征 |
2.1.2 用户兴趣获取 |
2.1.3 用户兴趣模型表示 |
2.2 基于URL的网页分类技术 |
2.2.1 URL特征 |
2.2.2 URL分词方法 |
2.2.3 网页分类算法 |
2.2.4 评价指标 |
2.3 大数据处理平台相关组件 |
2.3.1 分布式存储系统HDFS |
2.3.2 分布式计算框架MapReduce |
2.3.3 数据仓库Hive |
2.3.4 Spark生态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3 URL网页分类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
3.1 URL混合分类模型设计 |
3.2 URL分类库的建立 |
3.3 基于N-Gram LM的URL分类算法研究 |
3.3.1 N-Gram语言模型 |
3.3.2 数据平滑 |
3.3.3 N-Gram分类器的建立 |
3.3.4 N-Gram分类器参数优化 |
3.4 算法测试与评估 |
3.4.1 基于WebKB数据集的算法验证 |
3.4.2 基于URL分类库的算法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用户属性的校园用户行为分析模型设计 |
4.1 用户行为分析模型整体框架 |
4.2 日志数据预处理 |
4.2.1 数据清洗 |
4.2.2 用户识别 |
4.3 用户会话划分 |
4.3.1 基于时间窗口的会话划分 |
4.3.2 会话模型的表示 |
4.4 基于网页相似性的会话归约 |
4.5 会话主题识别 |
4.6 基于加权兴趣度的用户兴趣主题表示 |
4.6.1 用户兴趣度 |
4.6.2 用户兴趣度度量及兴趣主题表示方法 |
4.7 用户上网时间属性的分析 |
4.8 校园用户行为模型表示方法 |
4.9 模型评价与测试 |
4.9.1 模型评价方法 |
4.9.2 模型测试与验证 |
4.10 本章小结 |
5 校园用户行为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整体架构 |
5.2 系统需求分析 |
5.2.1 系统前端需求分析 |
5.2.2 系统后端需求分析 |
5.3 系统软硬件环境 |
5.4 数据采集与存储模块 |
5.4.1 计费系统日志 |
5.4.2 日志上传到HDFS |
5.4.3 Hive加载日志 |
5.5 数据预处理模块 |
5.6 会话主题识别与兴趣度量模块 |
5.7 用户上网时间属性分析模块 |
5.8 校园用户端可视化模块 |
5.8.1 网络设备列表 |
5.8.2 兴趣主题展示 |
5.8.3 上网行为展示 |
5.9 管理员端可视化模块 |
5.9.1 上网行为展示 |
5.9.2 异常行为挖掘 |
5.10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OpenStack的资源监控和计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监控研究现状 |
1.2.2 计费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云计算相关技术介绍 |
2.1 开源云计算平台 |
2.1.1 OpenStack |
2.1.2 Eucalyptus |
2.1.3 CloudStack |
2.2 监控技术 |
2.2.1 监控系统要求 |
2.2.2 分布式监控架构 |
2.3 服务等级协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3.1 需求分析 |
3.1.1 结构需求分析 |
3.1.2 业务需求分析 |
3.1.3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 系统总体设计 |
3.3 数据采集层的设计和实现 |
3.3.1 设计架构 |
3.3.2 运行流程 |
3.3.3 与控制端交互方式 |
3.3.4 性能数据采集的实现 |
3.3.5 OpenStack数据采集的实现 |
3.4 数据服务层的设计和实现 |
3.4.1 设计架构 |
3.4.2 数据处理和存储 |
3.4.3 数据传递 |
3.5 自适应心跳服务机制的设计和实现 |
3.6 Web可视化层的设计和实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计费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4.1 需求分析 |
4.2 计费方案设计 |
4.2.1 计费因子介绍 |
4.2.2 动态计费模型 |
4.2.3 双边SLA协议的折扣模型 |
4.3 计费系统总体设计 |
4.3.1 计费模块设计 |
4.3.2 数据库设计 |
4.4 计费系统实现 |
4.4.1 计费和定价服务 |
4.4.2 账单服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部署和测试 |
5.1 OpenStack云平台的安装和部署 |
5.2 监控和计费系统的安装和部署 |
5.3 系统测试 |
5.3.1 系统测试目的 |
5.3.2 功能性测试 |
5.3.3 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网络智能认证网关系统的研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网关认证系统研究现状 |
1.2.2 AAA认证研究现状 |
1.2.3 RADIUS服务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RADIUS属性拓展 |
1.3.2 网关认证授权 |
1.3.3 IP包过滤技术 |
1.3.4 Netflow技术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2 相关概念及技术 |
2.1 AAA认证基本概念 |
2.1.1 AAA认证基本概念 |
2.1.2 AAA认证模型 |
2.2 RADIUS协议 |
2.2.1 RADIUS数据包结构 |
2.2.2 RADIUS数据包类型 |
2.2.3 RADIUS属性的拓展性 |
2.3 Netfilter技术概述 |
2.3.1 Linux防火墙 |
2.3.2 Netfilter工作原理 |
2.3.3 iptables工具 |
2.4 网络流量采集技术 |
2.4.1 网络流量采集技术概述 |
2.4.2 Netflow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网络智能认证网关系统总体架构分析与设计 |
3.1 系统分析 |
3.1.1 系统需求说明 |
3.1.2 系统资源说明 |
3.2 系统设计 |
3.2.1 设计思想 |
3.2.2 系统框架设计 |
3.3 数据库设计 |
3.3.1 系统数据模型 |
3.3.2 数据表设计 |
3.4 系统工作原理 |
3.5 本章小结 |
4 网络智能认证网关系统的实现 |
4.1 用户认证模块的实现 |
4.1.1 模块实现流程 |
4.1.2 添加RADIUS拓展属性 |
4.1.3 模块具体实现 |
4.2 用户授权模块的实现 |
4.2.1 模块实现流程 |
4.2.2 模块具体实现 |
4.3 计费模块的实现 |
4.3.1 模块实现流程 |
4.3.2 模块具体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网络智能认证网关系统的测试 |
5.1 用户认证模块测试 |
5.2 用户授权模块测试 |
5.3 计费模块测试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基于JavaEE平台的校园网认证计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校园网发展现状 |
1.2 认证计费系统研究现状 |
1.3 认证计费系统在校园网上的应用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标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主要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JavaEE技术 |
2.2 PPPoE技术 |
2.3 Portal技术 |
2.4 MySQL数据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校园网认证计费系统需求分析 |
3.1 校园网认证计费系统概述 |
3.1.1 应用概述 |
3.1.2 认证计费方式 |
3.1.3 实现目标 |
3.2 功能模块详细分析 |
3.2.1 用户管理需求 |
3.2.2 业务设置需求 |
3.2.3 信息查询需求 |
3.2.4 数据维护需求 |
3.2.5 报表统计需求 |
3.3 非功能需求分析 |
3.3.1 实时性 |
3.3.2 标准性 |
3.3.3 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校园网认证计费系统设计 |
4.1 总体设计 |
4.1.1 架构设计 |
4.1.2 业务数据流 |
4.1.3 分层结构 |
4.2 模块详细设计 |
4.2.1 业务管理模块 |
4.2.2 服务设置模块 |
4.2.3 信息查询模块 |
4.2.4 数据维护模块 |
4.2.5 数据统计模块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表结构设计 |
4.3.2 E-R图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校园网认证计费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认证计费系统实现 |
5.1.1 实现原则 |
5.1.2 开发环境 |
5.1.3 接口与模块划分 |
5.1.4 关键代码实现 |
5.2 校园网认证计费系统效果展示 |
5.2.1 用户登录 |
5.2.2 网络用户管理 |
5.2.3 计费方式设置 |
5.2.4 网络区域管理 |
5.2.5 接入时间设置 |
5.2.6 认证记录查询 |
5.2.7 账户账单查询 |
5.2.8 数据维护 |
5.2.9 统计分析 |
5.3 校园网认证计费系统测试 |
5.3.1 测试说明 |
5.3.2 测试环境 |
5.3.3 测试内容 |
5.3.4 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成果 |
6.2 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宁夏电信计费系统与周边系统间的接口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 本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接口开发的相关技术 |
2.1 接口功能概述 |
2.1.1 接口设计原则 |
2.1.2 接口业务处理原则 |
2.1.3 控制接口概要设计 |
2.1.4 内部接口概要设计 |
2.1.5 接口的实现方式 |
2.2 业务网关(SGW)技术 |
2.2.1 SGW介绍 |
2.2.2 SGW的业务流程 |
2.2.3 SGW的作用 |
2.2.4 SGW的调用 |
2.3 SOCKET接口技术设计 |
2.3.1 SOCKET接口介绍 |
2.3.2 SOCKET工作基本原理 |
2.3.3 SOCKET接口示意图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宁夏电信计费系统与周边系统间的接口详细设计 |
4.1 宁夏电信计费系统与周边系统间的接口的目标 |
4.2 计费系统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2.0)的接口设计 |
4.2.1 计费系统与CRM2.0 接口设计 |
4.2.2 计费系统与CRM2.0 接口分类 |
4.2.3 计费系统与CRM2.0 接口处理流程 |
4.2.4 计费系统与CRM2.0 接口表现形式 |
4.2.5 计费系统与CRM2.0 接口数据格式 |
4.2.6 计费系统与CRM2.0 接口的周期 |
4.2.7 计费系统与CRM2.0 接口差错控制 |
4.2.8 计费系统与CRM2.0 接口数据传输实现 |
4.3 计费系统与银行接口设计 |
4.3.1 计费系统与银行接口的定义 |
4.3.2 计费系统与银行接口的目标 |
4.3.3 计费系统与银行接口处理流程 |
4.3.4 计费系统与银行接口表现形式 |
4.3.5 计费系统与银行接口数据内容 |
4.3.6 计费系统与银行接口数据包格式 |
4.3.7 接口安全性设置 |
4.4 计费系统与其他系统间的接口 |
4.4.1 计费系统与集团一级计费系统的接口 |
4.4.2 计费系统与综合结算系统接口 |
4.4.3 计费系统与在线计费系统(OCS)的接口 |
4.4.4 计费系统与企业数据仓库(ODS)系统的接口 |
4.4.5 计费系统与充值平台接口 |
4.4.6 计费系统与采集系统的接口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宁夏电信计费系统与周边系统的接口实现 |
5.1 计费系统与CRM2.0 系统的接口实现 |
5.1.1 实现逻辑 |
5.1.2 数据传输 |
5.2 计费系统与各银行系统的接口实现 |
5.2.1 接口实现方法简述 |
5.2.2 接口实现逻辑和传输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宁夏电信计费系统接口测试和应用 |
6.1 计费系统与CRM2.0 系统接口测试—业务网关SGW的测试 |
6.1.1 接口实现逻辑和传输 |
6.1.2 SGW接口格式协议测试 |
6.1.3 SGW接口压力测试 |
6.1.4 SGW测试实例和结果分析 |
6.2 计费系统与银行系统代收接口测试 |
6.2.1 测试方法描述 |
6.2.2 银行代收接口格式协议 |
6.2.3 用户信息查询测试 |
6.2.4 现金销账测试 |
6.2.5 预存测试 |
6.2.6 对账测试 |
6.2.7 接口压力的测试实例和结果分析 |
6.3 系统应用情况 |
6.3.1 计费系统与CRM2.0 系统的接口应用 |
6.3.2 计费系统与银行接口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宽带光接入网络的计费批价子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基于无源光网络的FTTX系统 |
2.1 光纤接入的概念 |
2.2 无源光网络PON工作原理及特点 |
2.3 PON(无源光网络)与其他宽带接入技术的对比 |
2.4 FTTx技术 |
2.5 基于PON实现FTTX的系统架构 |
2.6 光接入网络可提供的业务类型 |
2.7 光接入网络对BSS计费系统产生的影响 |
2.8 本章小结 |
3 宽带光接入网络的计费批价子系统需求分析及设计方案 |
3.1 系统现状态及存在的问题 |
3.2 系统需求分析 |
3.3 无线光网络的参考配置和各部分功能结构 |
3.4 计费批价子系统设计原则 |
3.5 BSS(业务支撑系统)批价子系统基础技术 |
3.6 功能描述 |
3.7 数据存储设计 |
3.8 批价子系统处理流程 |
3.9 批价各模块的设计 |
3.10 本章小结 |
4 BSS(业务支撑系统)计费批价子系统的实现 |
4.1 工作原理 |
4.2 输入数据 |
4.3 模块结构 |
4.4 总控类描述 |
4.5 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5 BSS(业务支撑系统)批价子系统的测试及应用 |
5.1 压力测试-话单批量加载 |
5.2 场景测试 |
5.3 计费批价子系统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互联网计费系统原理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X公司在线计费系统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王小海.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域名服务日志分析的主动防御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D]. 贾卓生.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基于数据挖掘与智能技术支撑的持续审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韩秋实.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校园网基础数据平台及用户行为分析系统[D]. 倪双静.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5]基于计费系统的校园用户行为分析与建模[D]. 周爱娟.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6]基于OpenStack的资源监控和计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任德敬.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7]网络智能认证网关系统的研建[D]. 宋辽.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基于JavaEE平台的校园网认证计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辰. 北京邮电大学, 2017(03)
- [9]宁夏电信计费系统与周边系统间的接口设计与实现[D]. 李蓉蓉.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4)
- [10]宽带光接入网络的计费批价子系统设计[D]. 薛冰.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