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西公司的精品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周红利,冷怀明[1](2021)在《双城经济圈背景下成渝地区科技期刊发展现状与融合发展路径》文中研究说明文化的创新发展驱动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期刊出版是文化工作中的重要组成。本文通过分析川刊和渝刊在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收录的基本情况,期刊论文在知网数据库中被引情况,入围202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情况,全面了解成渝科技期刊发展现状,探讨成渝地区科技期刊集群式融合发展路径,从而促进成渝地区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张爽[2](2021)在《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提出曾经,博物馆是精英阶级的专属,如今它已走入寻常百姓的文化生活,成为开展公共教育、传递文化内涵、满足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的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愈发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迫切需要提质升级,寻求更全面更优化的设计方法。回顾国内外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建筑设计,而景观环境设计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其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本文以博物馆景观环境为切入点,在系统梳理以往类似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相关概念,结合景观叙事学、外部空间设计理论、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和园林美学等相关理论,从空间布局和文化表达两个维度搭建起博物馆景观环境的设计框架,明确设计内容。在空间布局方面,细分出环境基底、布局类型、空间构成要素、空间序列和游览路线等五大设计内容;在文化表达方面,明确了博物馆蕴含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产业文化、思想文化等文化内涵,提炼出主体建筑、景观建构筑物、水景、植物、铺装、服务设施等六大文化表达载体。随后,在上述设计框架基础上,提出博物馆景观环境的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完善设计理论体系。本文选取成都市为研究区域,开展博物馆景观环境现状调查,按综合类、社会历史类、自然科技类、文化艺术类等四种类型进行系统研究,基于田野考察,选取了8个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具体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了解游客的空间偏好、景观环境满意度以及再访与推荐意愿。结合主观观察和客观反馈,总结出成都市的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经验启示和现存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成都市的博物馆建设提供参考,为今后的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赵怡婷[3](2020)在《权力·利益·关系:农民的“合理抉择”逻辑与组织化困境研究 ——以上海市Q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农民的生产、生活角度来看,形成具有组织化规模的行动一直被认为是必要的并且是有效的——这是学界一个世纪以来研究的经典命题,从个体庄园的生活至上到人民公社的乌托邦莫不如此。然而,农民的组织化在现实实践中却困难重重:改革开放以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民开始走上去组织化的道路,个体化的小农需要独自承担市场与社会风险;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民合作组织亦遭遇种种困境,农民在整体上处于原子化、分散化状态。对于农民的组织化困境,既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制度、结构、组织、政策等宏观层面进行解释;本文以上海市Q村为个案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调查后,笔者认为其组织化困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宏观社会变迁的影响,但作为组织化的行动主体,农民自身的行为选择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采用“过程—事件”法,对上海市Q村的三次组织化实践进行回溯,参照波普金的“合理抉择”理论,探究以下几个问题:农民参与组织化进程的动力为何?在三次组织化实践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农民具体遵循了何种行动逻辑,其行动逻辑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农民的行为选择又是如何导致组织化难以持续、陷入困境的?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农民以生存为首要条件做出理性经济选择,农民基于生存境况所做出的选择是其谋生的合理方式,而随着环境的变化与风险的减弱,他们便转而追求个人和家庭利益的最大化,这种行为动机的合理转变构成了组织化进程的开端;2、农民的理性是基于个体利益而展开的,其组织化与去组织化都是个体处于选择环境下的合理决策与行为的集合。在村庄的组织化实践中,实现个人利益诉求是农民参与组织化进程的动因;而当组织化不能达成、甚至阻碍农民追求其理想效益时,农民则根据个体情况就退出与否、退出程度、如何退出做出合理抉择,进而造成集体和合作组织的溃散;3、本研究丰富了“合理抉择”的内涵,认为农民的合理抉择体现出权力、利益、关系的逻辑,三者在促成农民组织化行动的同时也构成其组织化困境——首先,权力是开启组织化的关键因素,但作为权力来源的资源、利益、政绩、信任、关系网络等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其消长与转化导致了农民互动中权力关系的变化,具体表现为权威的弱化、理性权衡算计下的权力消涨推拉,促成了农民从组织化到原子化状态的转变。其次,利益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农民因利而聚,又因利而散。与波普金的观点不同的是,本文认为农民并不必然以利益最大化为先,也存在着综合考虑经济收益与其它因素、选择个人满意且合理的“相对最优解”的情况。最后,关系是组织化的纽带,在个体理性的基础上,农民的行动选择受到关系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利益共识、共同经历与集体认同强化了组织化的内向凝聚力;农民合作社的形成则是农民基于利益互惠与关系网络的合理抉择。但另一方面,关系网络天然的有限性使得农民行动的关系逻辑服从于利益逻辑;两村合并后在关系与利益层面都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联结,进一步加剧了分散化的发展趋势。上述三者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联动,其对农民行动的影响与建构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发展演变过程;4、随着领导与组织制度阻碍了农民的利益、个体与组织的共容利益不断减少、农民作为利益个体和市场主体的独立性逐渐增强,农民的组织化价值取向由集体主义走向个体主义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然而,个体主义并不意味着个体不存在组织化的需求,但一方面在权威消解以后,农民的权力难以向权利回归;另一方面个体理性无法实现,因此个体农民之间难以形成以个人权利为前提、以满足个人利益为基础的自主组织化。因此,并非理性的存在导致了农民的组织化困境,而是应建立起共生与协同的内生机制,在充分满足个体理性的前提下,形成平等、自主、自治、内生的农民组织化。
杨玉静[4](2020)在《新时代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是国家与民族之魂,我国是农业大国,乡村是先进思想文化占领的重要阵地,乡村文化内含有深厚的文化基因,是凝聚思想共识、实现乡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后,尤其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但当前,农民的文化需求并未得到充分满足,文化供给与需求存在一定的缺位、错位。要满足农民高层次的文化需要就要加快乡村文化建设,挖掘文化资源的价值,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推动文化振兴。文章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主要运用文献研究、归纳总结、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研究。首先,对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理论分析。把握相关概念、梳理理论渊源及依据,为新时代我国乡村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性支撑。其次,分析新时代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一是对成就、问题、原因进行分析;二是分析比较江西大井村、山西桃林沟村、江苏华西村文化建设,以透视乡村文化发展的共性与个性,为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拓宽发展思路、提供经验借鉴。最后,提出新时代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对策。通过凝聚共识、加强基层党和团组织建设、加强乡村文化教育、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等措施强化意识力、战斗力、凝聚力、内生力,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培育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王吉悦[5](2019)在《基于机场情景下的拼车匹配方案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城市私家车保有量日渐提高。但随之而来的空气污染,交通拥堵问题也不得不引起人们重视。随着共享经济的日渐流行,“拼车出行”无疑为缓解上述社会问题做了极大的贡献。现如今的拼车技术虽已日渐成熟完善,但由于其匹配方案自身的缺陷,在机场等客流量大场景下,目前市面上存在的主流拼车平台提供的拼车服务往往无法覆盖乘客的需求。尽管许多平台已经发现此类商机,例如携程网与去哪儿网联合推出的“超级巴士”,此项服务采用站点拼车的模式,将路线相似的乘客匹配到同一辆专车,并根据距离远近依次派送其至目的地,但由于匹配策略不完善,平台管理混乱等一系列原因导致此项服务运营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分析机场情景下乘客的特点:起点统一均为机场,到达机场的时间由航班影响相对集中。在借鉴传统拼车服务匹配方案的基础上,将机场拼车服务拆分为两个子问题,即触发发车条件的动态滚动匹配策略问题以及带时间窗的静态路径规划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收集“超级巴士”机场拼车服务中实际的乘客订单详细数据,统计分析出了使用超级巴士的乘客到达机场签到点的时间规律和目的地的地理分布情况,并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动态匹配发车策略,并建立带时间窗的路径规划的数学模型,根据该模型的特性开发出求解该模型的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并用java语言编写仿真程序进行仿真实验求解算例。通过仿真实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对比了三种不同动态匹配发车策略的优劣,证明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性。
张莞[6](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季晨[7](2018)在《苏南农村博物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一个转型中的农业文明大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给农村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农村博物馆应运而生,担起保护农村文化遗产,促进农村社会繁荣的使命。我国已建成的农村博物馆虽然形式多样,但是良莠不齐。博物馆学界对西南民族生态博物馆研究较多,而对广大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博物馆研究较少,尚存在许多空白。近年来,农村博物馆建设方兴未艾,研究现有农村博物馆案例,发现问题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十分必要。本文以国内经济文化较发达、农村博物馆建设案例丰富的苏南农村地区为研究范围,分析比较不同类型农村博物馆建设发展的经验,剖析它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如何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解决农村博物馆建设存在的问题。论文由以下七个部分组成:绪论:阐述选题缘由、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梳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研究思路与创新。第一章:从农村地区遗产保护、博物馆事业发展、农村社会发展三个角度阐明建设农村博物馆的重要性。再从博物馆概念的变迁引出中国农村博物馆的概念,并提出农村博物馆研究适用的分类方法。第二章:介绍为何选取苏南地区作为研究地域,梳理苏南农村博物馆的发展历史。第三章:对苏南农村博物馆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着重从“三农”视角下进行分类研究,以及对博物馆社会功能实现情况的分析。第四章:总结苏南农村博物馆建设中的三种典型经验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提出有益于苏南农村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结论:对苏南地区农村博物馆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回顾、总结、评述。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成果:一是多方面分析中国农村博物馆产生的背景,深入思考了发展中国农村博物馆的必要性;二是首次界定农村博物馆的概念及特征;三是较为全面的调查了苏南农村博物馆的历史和建设现状,分析了当前苏南农村博物馆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并从推动农村博物馆建设方面可调动的外力以及内在变革的角度提出对策,对今后农村博物馆的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
邢明旭[8](2018)在《出版+医疗,这场跨界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文中认为新华文轩与华西医院的这次牵手,将帮助文轩在打造全国医学出版中心的同时,继续在发展快车道上高速前行。暮春四月,蓉城迎来了2018年后的一场开年大戏。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文轩")是这场众人瞩目的跨界大戏的主角之一。4月18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下简称"华西医院")与新华文轩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健康中国·华西医学大系》出版项目启动仪式在成都举行。四川省委宣传部、华西医院、新华文轩等相关领导和嘉宾以及医卫界、出版界等近200人出席。
董情[9](2018)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章丘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需求的标准越来越高,而旅游成为人们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的主要选择。同时,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剧增,生态环境恶化,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市民们对清新自然、安静休闲的乡村生活环境更加的渴望,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热度快速上升。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促使新的产业形态的形成,即休闲农业旅游。在供给改革背景下,各产业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为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带来机会和挑战。本文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章丘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在分析供给改革与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章丘区休闲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为章丘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研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章丘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首先,对本文主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其次,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阐述产业融合理论、需求供给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相关的概念。然后,分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章丘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章丘区农业休闲旅游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在综合上述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扩宽旅游市场宣传渠道,打造休闲旅游产品;构建旅游产品体系,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改变农村环境质量;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增强供给服务能力等发展章丘区休闲农业旅游的建议对策。
刘小燕[10](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文中认为采用数据统计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科学传播学的视角全面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主办的1 276种科技期刊创、复刊的发展历程。依据创、复刊数量规模的波动,将其发展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夕的复苏期(1977-1978)、改革开放初期的的第一次规模扩张期(1979—1988)、规模稳定期(1989—1999)、新世纪的跨越发展与精品期刊战略引领期(2000—2013)等4个阶段,并选择每一发展阶段的代表性期刊或不同类型期刊,勾绘其科学史册、科技学科支撑、学术育人和科技文化传承等四大功能进化的轨迹,并从其学科分布、地域分布、办刊宗旨,以及网络传播和信息化建设所致传播方式、编辑出版形态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入手,考察其演变规律。在演化发展所经历的改革开放和21世纪两个重要节点,高校科技期刊从传统出版的规模扩张到新世纪数字出版转型的节点上到底出现了哪些矛盾以及如何解决,并就此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一)改革开放以来新创办的高校科技期刊集中在医学(407种)、综合性自然科学(310种)、工程技术(254种)和农学(103种)这四大类型,占到总量的84.2%,与改革开放时期关注民族医疗卫生事业、成套进口工程技术设备、重视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和以农为治国之本的国策大致吻合,创复刊地域集中分布在京、鄂、苏、沪、陕等五大高等教育基地,在时间特征上以1979—1988年间为创刊高潮,并形成了高校科技期刊规模扩张的顶峰,“211”“985”高校期刊渐成办刊主力,同时1978年在东部沿海沿江一带开始出现英文期刊,达到71种,显现出国际学术大融合的新趋势;(二)《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中英文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等7所高校发表了263名两院院士的3340篇科技论文,在1978年—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前发文数量最多,占到32.7%。其中发文人数占7校369名两院院士总数的71.3%。这显示了评价体系引入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自然状态,显示了与其优势学科高度契合的现象,从7所大学获选院士前发文数多于获选院士后发文的比较,也凸显了高校学报学术育人和学科孕育的独特作用;(三)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后,很多着名高校逐渐推出“千篇工程”以及制定一系列奖励措施鼓励追求SCI论文数量,甚至泛化至科技期刊评价、学位点评估、研究生毕业、教师职称评定、高校排名、院士评选、千人计划、国家基金评审、国家奖励等越来越多的领域,最终使其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的总篇数由1987年的4880篇递增至2014年的26.35万篇,所占的世界份额从0.73%上升到14.9%,并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校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表明以SCI为主导的科学评价体系对高校产生的深刻影响远高于其他事业单位,而承受的最大代价之一就是高校科技期刊大量一流论文的外流。(四)自2009年由教育部科技司主导实施的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期刊评比,试图彰显这个特殊群体,以精品期刊建设引领高校科技期刊走出SCI的阴影,而实际上再陷其窠臼,评选伊始被SCI收录期刊的自动进入精品,门槛也渐趋增高,并越来越看重SCI,但它显然是一种有效的和有意义的矫正,985和211高校所办期刊始终占有精品期刊的绝大多数,连续3次以上获奖的占到62%,说明以高校精品科技期刊为代表的高校科技期刊群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引领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新趋势。(五)进入21世纪之后,网络传播彻底颠覆了纸质传媒的传统地位成为传播主渠道,基于中国知网的《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分析表明,21世纪的网络传播是纸媒传播(以邮发订阅5000册为最高发行量)增量的数千倍,而网络传播本身亦逐年增长,2005—2009年下载量从103502次迅速上升至272428次,递增了2.7倍,2010年以后后呈现出平稳增长趋势,均保持在250000次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10827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48%;《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则从2005年的33072次递增至2010年的220352,递增7倍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2593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25%。这表明期刊电子版的网络传播成为传播的主要途径,纸质版的传统传播发行显得微不足道,同时在国外传播的比例仅占总下载次数的0.5%,封闭与开放、本土化与国际化、纸媒与网媒形成尖锐矛盾。研究结论认为:(一)在现有总量为1 276种高校科技期刊中的1 020种(79.9%)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历经复苏回暖→规模扩张→稳定提升→转型跨越的演化轨迹,实现了从改革开放初期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办刊模式向新世纪精品期刊的引领、网络传播与国际化的发展路径的转型,形成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三分天下的办刊势态,形成了距离作者、读者最近的一个期刊群体,并以科技学科支撑和学术育人为主要功能支点,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的内向性为特征的独特期刊群体,越是高层次大学的期刊其内向性越是明显,对本校学科的支撑和人才培育的作用愈加明显。像《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温诗铸院士的40余篇摩擦学稿件,并3次出版摩擦学专辑,创办《摩擦学》期刊、渐成世界重要的摩擦学研究重镇,并成为国际摩擦学会副主席等,有力支撑并推动了该校摩擦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赵柏林院士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持续发文48年,廖山涛的代表作,包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成果,几乎均发表于此,显现了高校科技期刊对学科建设的支撑和科学顶尖人才的形塑的突出功能。(二)SCI评价体系由单一的期刊采购订阅依据,不恰当地的向各个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各个层面的泛化使用,以及唯SCI马首是瞻和SCI崇拜的形成,直接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生态严重失衡,以科学大师为主构成的学术高地似乎渐被夷为平地,民族自主创新、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保护面临极大风险。一方面,我国科研活动产出的论文数量被SCI收录的数量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由于SCI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不当泛化,我国绝大多数高水平论文发表于国外SCI外文期刊,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等中文科技期刊的地位和水平岌岌可危,大多沦为教师评职和研究生毕业的自留地,并每年向国外期刊支付2.5亿元的版面费。这显然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利于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国家重大战略的推进和落实,不利于我国(?)学技术文化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利于高校知识服务产业的发展。(三)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引领了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新的发展方向,互联网逻辑下高校科技期刊面临着数字化、国际化与专业化办刊模式的挑战与转型。在新常态的出版格局中,高校科技期刊面临大量随俗为变和与时俱进的新问题,除云框架下的网络传播进一步提升以外,XML、微信等技术也在为科技期刊所用,使传播更为顺畅,集群发展、应对国际竞争、数字化发展、规范文章显示度、明确作者的贡献度、提升期刊内容的传播度,均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预示着更新管理方式、办刊理念、传播方式、建立精品意识、特色意识、依靠新的科技不断改造出版业等议程设置,将决定高校科技期刊的未来走向。(四)高校科技期刊在青年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创新、累积、传承作用方面、在高校知识创新的传播交流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彰显了其强大的育人功能、学科培育功能和窗口效应,《清华学报》等期刊发展的百年史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一论点。它也从理论上证实,纯粹意义上的大学就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是生产知识和思想的场所,而知识和思想的生产必须写成文字经由媒介发表才会作用于社会和传之后世,这就是高校科技期刊之所以产生和之所以存在的逻辑基础。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科技期刊就是高校师生精神家园的一部分,是知识和思想生产链条最重要的终端。目前,它已融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水平、民族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也是民族自主创新的重要媒介载体。因此,我们应该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高等学校创新体系的大框架下,重新认识和挖掘高校科技期刊的作用和潜力,使其成为高校知识创新的重要园地。其中,尤其是不以SCI论英雄,调整以SCI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鼓励科技工作者将原创成果用母语在国内期刊发表,大幅度提高对优秀中文科技期刊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科技期刊本土化和民族自主创新战略,恢复和修复高校科技期刊的原生态,汲取历史教训,在办好纸质期刊的基础上,将重点转向数百倍、数千倍于纸质期刊发行量的网络传播效益的最大化追求,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成败与否作为当代高校科技期刊竞争取胜的关键,以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为引领,以此切入和突破,求生存、求发展,回归本真、守正创新,积极应对集群化、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虚拟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挑战,开创其美好未来。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以达纲举目张之效。
二、华西公司的精品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西公司的精品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双城经济圈背景下成渝地区科技期刊发展现状与融合发展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1 成渝期刊基本情况分析 |
1.1 成渝期刊在知网数据库中收录情况 |
1.2 成渝期刊在知网数据库中被引TOP10基本情况 |
1.3 成渝期刊在维普数据库中收录情况 |
1.4 成渝期刊在万方数据库中收录情况 |
1.5 成渝地区荣获第五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基本情况 |
2 成渝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分析 |
3 成渝科技期刊高质量融合发展路径 |
3.1 整合资源,加快期刊集群化融合发展 |
3.2 构建成渝地区科技期刊发展的三维动态对策体系 |
3.3 期刊编辑主动学习新媒体,提高成渝期刊传播力 |
4 结束语 |
(2)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博物馆热潮悄然兴起 |
1.1.2 博物馆功能更加多元 |
1.1.3 博物馆需要景观解读 |
1.1.4 博物馆设计需求旺盛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4.1 理论研究 |
1.4.2 实证研究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概念 |
2.1.1 博物馆 |
2.1.2 博物馆景观环境 |
2.2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理论 |
2.2.1 景观叙事学 |
2.2.2 外部空间设计理论 |
2.2.3 环境心理学 |
2.2.4 环境行为学 |
2.2.5 园林美学 |
2.3 本章小结 |
3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空间布局 |
3.1 环境基底 |
3.1.1 遗迹原址 |
3.1.2 风景区 |
3.1.3 城市广场 |
3.1.4 城市近郊 |
3.1.5 商铺、办公建筑 |
3.2 布局类型 |
3.2.1 建筑中心式 |
3.2.2 建筑围合式 |
3.2.3 建筑轴线式 |
3.2.4 建筑散点式 |
3.3 空间构成要素 |
3.3.1 边界 |
3.3.2 入口 |
3.3.3 广场与庭院 |
3.3.4 通道 |
3.4 空间序列 |
3.4.1 叙事结构 |
3.4.2 叙事顺序 |
3.5 游览路线 |
3.5.1 单线游览 |
3.5.2 双线游览 |
3.5.3 多线游览 |
3.6 本章小结 |
4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文化表达 |
4.1 文化内涵 |
4.1.1 地域文化 |
4.1.2 历史文化 |
4.1.3 产业文化 |
4.1.4 思想文化 |
4.2 博物馆景观环境中的文化表达载体 |
4.2.1 主体建筑 |
4.2.2 景观建构筑物 |
4.2.3 水景 |
4.2.4 植物 |
4.2.5 铺装 |
4.2.6 服务设施 |
4.3 本章小结 |
5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策略 |
5.1 设计原则 |
5.1.1 协调统一 |
5.1.2 服务大众 |
5.1.3 深入阐释 |
5.1.4 突出特质 |
5.2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空间布局策略 |
5.2.1 发挥资源优势 |
5.2.2 柔和内外边界 |
5.2.3 营造场所精神 |
5.2.4 强化叙事逻辑 |
5.2.5 畅通参观流线 |
5.3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文化表达策略 |
5.3.1 符号提炼 |
5.3.2 情景再现 |
5.3.3 乡土材料应用 |
5.3.4 题词命名 |
5.3.5 植物造景 |
5.3.6 细节强化 |
5.4 本章小结 |
6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现状调查与优化研究 |
6.1 研究区概况 |
6.1.1 成都市基本情况 |
6.1.2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
6.2 成都市博物馆行业概况 |
6.2.1 成都市博物馆数量 |
6.2.2 成都市博物馆质量 |
6.2.3 成都市博物馆分布情况 |
6.3 成都市各类博物馆景观环境调查 |
6.3.1 综合类博物馆 |
6.3.2 社会历史类博物馆 |
6.3.3 自然科技类博物馆 |
6.3.4 文化艺术类博物馆 |
6.4 成都市博物馆游客问卷调查 |
6.4.1 受访者基本信息 |
6.4.2 景观重要性评价 |
6.4.3 受访者空间偏好 |
6.4.4 景观环境满意度 |
6.4.5 再访与推荐意愿 |
6.5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经验启示与现存问题 |
6.5.1 经验启示 |
6.5.2 现存问题 |
6.6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优化建议 |
6.6.1 满足本地空间需求 |
6.6.2 增强文化表达力度 |
6.6.3 丰富互动参与形式 |
6.6.4 提升民办场馆质量 |
6.6.5 提高配套服务水平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2.1 研究创新 |
7.2.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成都市博物馆一览表 |
附录二 成都市各区县博物馆数量 |
附录三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调查问卷 |
附录四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结果 |
作者简历 |
(3)权力·利益·关系:农民的“合理抉择”逻辑与组织化困境研究 ——以上海市Q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农民组织化的研究 |
二、简要评述 |
第二章 理论视角、研究方法与样本村概况 |
第一节 理论视角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Q村概况 |
一、村庄概况 |
二、村庄发展史 |
第三章 企业型组织化的实践: 厂村一体 |
第一节 集体企业的创办 |
一、基于资源与利益的权威建构 |
二、参与集体企业: 经济理性的萌发 |
三、弃农从工与土地让渡: 经济理性的扩张 |
第二节 厂村一体的组织运行 |
一、权力的集中: 政经合一 |
二、分工与分化: 身份、职位、收入 |
三、利益共同体: 激励机制与集体福利 |
四、共同经历与集体认同 |
第三节 厂村一体模式的终结 |
一、权威专断与企业衰落 |
二、两村合并的隔阂 |
三、各寻出路: 集体组织的溃散 |
第四章 家庭型组织化的尝试: 集体农家乐 |
第一节 农家乐的起步与发展 |
一、农家乐的缘起 |
二、生存理性主导下的兼业与观望 |
第二节 农家乐的兴盛与集体农家乐模式 |
一、经济理性主导下的兴办风潮 |
二、权力的再集中: 村组织集体管理 |
三、再组织的基础: 组织惯性与资源依赖 |
第三节 集体农家乐模式的瓦解 |
一、集体与个体利益的冲突 |
二、逐步升级的抗争 |
三、抗争中的分化与关系逻辑 |
四、权力关系的反转 |
第五章 个体型组织化的挑战: 农民合作社 |
第一节 再合作的动因 |
一、外因: 政府扶持与村集体引导 |
二、内因: 因利相聚 |
第二节 农家乐合作社与协会的运行 |
一、精英间的协商: 权力的分散与弱化 |
二、合作基础: 资源禀赋的差异 |
三、合作规则: 互惠原则与约束机制 |
第三节 从再合作到分散化 |
一、利益最大化与相对最优解 |
二、服从于利益逻辑的关系逻辑 |
三、损人不利己: 特殊的公正观 |
四、核心与边缘格局:两村的差距 |
第四节 市场挤压下的原子化小农 |
一、资本下乡与权力悬浮 |
二、原子化与集约化 |
三、村庄的未来:空心化趋势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农民的合理抉择逻辑 |
一、权力逻辑: 权威弱化与权力消涨 |
二、利益逻辑: 贯穿始终的个体理性 |
三、关系逻辑: 关系网络的有限性 |
第二节 从集体主义到个体主义: 组织化价值取向的变迁 |
第三节 共生与协同: 农民组织化的内生机制 |
第四节 总结 |
第五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对象目录 |
致谢 |
(4)新时代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文化的内涵 |
2.1.2 乡村文化建设的内涵 |
2.2 历史理论渊源 |
2.2.1 马恩关于文化建设的阐述 |
2.2.2 列宁关于文化建设的阐述 |
2.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的阐述 |
2.3 现实理论依据:习近平乡村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
2.3.1 中华文明的传承 |
2.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
2.3.3 发展规律的遵循 |
2.3.4 农民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 |
2.4 国家政策层面分析 |
2.4.1 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目标 |
2.4.2 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措施 |
第三章 新时代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
3.1 新时代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成就 |
3.1.1 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效果明显 |
3.1.2 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
3.1.3 农民的整体素质有所提升 |
3.2 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
3.2.1 乡村文化建设主动意识不强 |
3.2.2 乡村文化区域发展不平衡 |
3.2.3 乡村文化市场的不健全 |
3.2.4 乡村文化教育相对落后 |
3.2.5 乡村文化生活缺乏多样性 |
3.2.6 乡村文化产业特色化不足 |
3.3 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形成问题的原因 |
3.3.1 乡村文化价值认同的偏差 |
3.3.2 乡村文化组织力不强 |
3.3.3 文化体制机制的不完善 |
3.3.4 传统观念与封建文化残余的影响 |
3.3.5 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 |
3.3.6 文化资源的整合创新力不强 |
3.4 案例分析与比较 |
3.4.1 江西大井村红色资源的挖掘 |
3.4.2 山西桃林沟村的文化发展 |
3.4.3 江苏华西村的文化建设 |
3.4.4 三个村落文化建设的比较 |
第四章 新时代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
4.1 凝聚乡村文化建设共识,增强文化意识力 |
4.1.1 提高各级领导乡村文化观念 |
4.1.2 培育农民乡村文化自觉 |
4.1.3 提升社会的文化意识 |
4.2 加强基层党团组织建设,增强组织战斗力 |
4.2.1 坚持政治建设的根本地位 |
4.2.2 推进基层党团组织队伍建设 |
4.2.3 加强基层党团组织制度建设 |
4.3 构建强有力的保障支持,增强建设支撑力 |
4.3.1 加大经济多元保障支持力度 |
4.3.2 培养乡村文化建设性人才 |
4.3.3 完善乡村文化体制机制建设 |
4.4 加强乡村文化教育,增强主体素质化 |
4.4.1 巩固思想文化阵地 |
4.4.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
4.4.3 积极弘扬新乡贤文化 |
4.4.4 大力发展乡村教育事业 |
4.5 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增强精神凝聚力 |
4.5.1 健全乡村文化服务体系 |
4.5.2 增强乡村文化产品供给 |
4.5.3 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 |
4.6 发展特色化文化产业,增强文化内生力 |
4.6.1 挖掘与传承乡村文化 |
4.6.2 重塑乡村文化生态 |
4.6.3 打造乡村文化品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基于机场情景下的拼车匹配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本文的贡献与创新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拼车订单特征分析 |
2.1 订单目的地特征分析 |
2.2 订单人数特征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机场情景下的拼车匹配模型构建 |
3.1 机场拼车服务 |
3.2 路径规划问题 |
3.2.1 路径规划问题背景 |
3.2.2 带时间窗的路径规划问题 |
3.3 本文研究问题描述 |
3.4 静态匹配模型构建 |
3.5 发车策略制定 |
3.5.1 定时发车策略(S1) |
3.5.2 条件触发发车策略(S2) |
3.5.3 根据历史数据预判发车策略(S3)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两阶段启发式车辆路径规划算法开发 |
4.1 问题复杂度分析 |
4.2 两阶段启发式车辆路径规划算法 |
4.2.1 第一阶段:订单目的地聚类 |
4.2.2 第二阶段:决策订单运送顺序和所需车辆数 |
4.2.3 两阶段启发式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5.1 仿真环境及实验设计 |
5.2 实验数据 |
5.3 算法效果验证 |
5.4 单个决策时段内两阶段启发式算法求解效率 |
5.5 平台运营时段内发车策略比较 |
5.5.1 所有车辆的总行驶距离 |
5.5.2 乘客总等待时间 |
5.5.3 车辆数量 |
5.5.4 车辆上座率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全文工作总结 |
2.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6)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
(一) 羌区四县 |
(二) 羌族村寨 |
(三) 旅游景区 |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产业链理论 |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
二、自然地理状况 |
三、历史文化状况 |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一、旅游资源 |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一、产业发展水平 |
二、市场发育程度 |
三、灾后重建 |
四、资源条件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一、整体评价 |
二、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方面 |
二、企业方面 |
三、村委会方面 |
四、居民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7)苏南农村博物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 |
第一章 农村博物馆概念的形成与初探 |
第一节 农村博物馆概念形成的背景 |
一、农村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 |
二、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趋势 |
三、中国农村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农村博物馆的概念的提出 |
一、博物馆概念的变迁 |
二、农村博物馆的概念 |
三、农村博物馆的分类 |
第二章 苏南农村博物馆发展的社会环境与历史 |
第一节 有利的社会环境 |
一、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 |
二、经济文化 |
三、科学教育 |
第二节 苏南农村博物馆发展历史 |
一、波折的起步阶段(1949-1977) |
二、有序的调整时期(1978-1999) |
三、蓬勃的发展阶段(2000-至今) |
第三章 苏南农村博物馆分类分析 |
第一节 苏南农村博物馆统计分析 |
一、社会环境 |
二、数量与分布 |
三、建设主体 |
四、藏品内容 |
第二节 “三农”视角下的苏南农村博物馆分类 |
一、“三农”视角下的苏南农村博物馆分类方法 |
二、分类数据统计 |
三、反映“农民”的博物馆 |
四、反映“农村”的博物馆 |
五、反映“农业”的博物馆 |
第三节 苏南农村博物馆的功能实现情况 |
一、苏南农村博物馆收藏情况 |
二、苏南农村博物馆展示陈列情况 |
三、苏南农村博物馆社会教育情况 |
四、苏南农村博物馆休闲娱乐情况 |
五、苏南农村博物馆科研情况 |
第四章 苏南农村博物馆发展的经验与问题 |
第一节 苏南农村博物馆主要建设模式 |
一、经济为王的华西模式 |
二、政府统筹的吴江模式 |
三、优胜劣汰的锦溪模式 |
第二节 苏南农村博物馆发展的主要问题 |
一、“物”的问题:藏品与展陈 |
二、“人”的问题:馆员与观众 |
三、“环境”的问题:社会发展与文化 |
第五章 苏南农村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第一节 国外农村博物馆发展的优秀实践 |
一、露天博物馆 |
二、生态博物馆 |
三、乡村博物馆 |
第二节 中国农村博物馆发展的典型案例 |
一、花园村的中国农村博物馆 |
二、安吉县的生态博物馆聚落 |
三、山东省的“乡村记忆工程” |
第三节 苏南农村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对策 |
一、“博物馆新思潮”打破农村办馆局限 |
二、开拓路径培育农村博物馆受众 |
三、鼓励农村非国有博物馆发展 |
四、引入多方参与机制共建农村博物馆 |
结语 |
附表1 苏南农村博物馆名录 |
附表2 原始数据矩阵表 |
附表3 各指标得分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章丘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实地调查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数理统计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供给侧结构改革 |
2.1.2 休闲农业 |
2.1.3 休闲农业旅游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需求供给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章丘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3.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章丘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
3.1.1 加快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动力 |
3.1.2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 |
3.1.3 带动农村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3.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章丘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可行性 |
3.2.1 社会可行性 |
3.2.2 条件可行性 |
3.2.3 政策可行性 |
3.2.4 经验可行性 |
第4章 章丘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现状 |
4.1 章丘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取得的成绩 |
4.1.1 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
4.1.2 农业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4.1.3 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初成体系 |
4.2 章丘区休闲农业旅游市场特征分析 |
4.2.1 问卷设计与发放 |
4.2.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4.2.3 调查结论 |
4.3 章丘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 |
4.3.1 整体营销观念有待增强 |
4.3.2 旅游产品体系亟待建立 |
4.3.3 自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
4.3.4 旅游服务水平仍待提高 |
第5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章丘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
5.1 拓宽旅游宣传渠道,打造休闲旅游品牌 |
5.2 构建旅游产品体系,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
5.3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
5.4 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增强供给服务能力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高校科技期刊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功能 |
1.1.2 高校学科优势与作者群 |
1.1.3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裂变式发展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校科技期刊参与改革开放的科学氛围酝酿 |
2.1 对全国科学大会精神的传播 |
2.1.1 对《通知》的报道 |
2.1.2 反思与体会 |
2.1.3 高校召开科学报告会呼应科学的春天 |
2.1.4 推动高校学报的复刊、创刊 |
2.2 参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 |
2.2.1 媒介参与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真理标准讨论的起点 |
2.2.2 自然科学领域介入真理标准讨论的三个维度 |
2.2.3 报刊之于讨论的舆论动员与社会建构 |
2.3 参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讨论 |
2.3.1 科学与生产的辩证关系 |
2.3.2 科学是不是生产力 |
2.3.3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以及社会变革的作用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夕高校科技期刊的复苏(1977—1978) |
3.1 “文革”背景 |
3.2 概况统计 |
3.3 学科分布 |
3.4 区域分布 |
3.5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新愿景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次规模扩张(1979—1988) |
4.1 概况统计 |
4.2 学科分布 |
4.3 区域分布 |
4.4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宗旨的与时俱进 |
4.4.1 期刊服务于高校教学和科研 |
4.4.2 期刊作为产学研的纽带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
4.4.3 呼吁学术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
4.4.4 倡导“引进来”“走出去” |
4.4.5 扶植新生力量,形成“人才成长的阵地” |
4.4.6 呼吁学术创新 |
4.4.7 发刊词提出多角度历史使命,达成实现新时期学术愿景的社会共识 |
4.5 学报的准专辑化出版 |
4.6 高校学报的历史功能 |
4.6.1 两院院士在学报的发文情况 |
4.6.2 科学研究的水平决定了学报的水平 |
4.6.3 学报与学科成长的互动关系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规模稳定(1989-1999) |
5.1 概况统计 |
5.2 学科分布 |
5.2.1 医学期刊的精细化 |
5.2.2 环境科学期刊的兴盛 |
5.2.3 工程技术期刊的特色化 |
5.2.4 交通运输期刊的兴起 |
5.2.5 农学期刊的现代化与实用性 |
5.3 区域分布 |
5.4 从发刊词看高校科技期刊的时代使命 |
5.4.1 科技进步催生的边缘学科 |
5.4.2 时代气息的准确定位 |
5.4.3 对全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 |
5.5 清华大学中国知网的起步 |
第六章 新改革开放时期高校科技期刊的网络传播(2000-2013) |
6.1 数字出版与网络传播背景 |
6.2 清华大学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推进 |
6.3 高校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
6.4 高校科技期刊网络传播的典型案例 |
6.4.1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
6.4.2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
第七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精品与特色科技期刊建设 |
7.1 全国精品与特色期刊与教育部名刊建设的背景 |
7.2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分析 |
7.2.1 地域分布 |
7.2.2 学科分布 |
7.2.3 主管单位 |
7.2.4 主办高校层次 |
7.2.5 刊期分布 |
7.2.6 语种分布 |
7.2.7 获奖频次 |
7.2.8 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的显性特征 |
7.3 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评比办法的调整 |
7.4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分析 |
第八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国际影响力提升 |
8.1 国家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背景 |
8.2 SCI对中国的影响 |
8.2.1 SCI引入中国的最初愿景 |
8.2.2 SCI泛化导致的学术畸形 |
8.2.3 唯SCI论的评价体系对中国科技期刊与民族自主创新的冲击与伤害 |
8.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现状 |
8.3.1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概况 |
8.3.2 SCI收录的我国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统计 |
8.3.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现状与预期发展路径 |
8.4 国家六部委“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的高校英文科技期刊个案研究 |
8.4.1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
8.4.2 《纳米研究》(Nano Research) |
8.4.3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 |
结论 |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演化轨迹 |
二、高校科技期刊的重要历史功能 |
三、SCI热与民族自主创新战略的矛盾 |
四、高校科技期刊的转型之路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华西公司的精品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双城经济圈背景下成渝地区科技期刊发展现状与融合发展路径[J]. 周红利,冷怀明. 学报编辑论丛, 2021(00)
- [2]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张爽. 浙江大学, 2021(01)
- [3]权力·利益·关系:农民的“合理抉择”逻辑与组织化困境研究 ——以上海市Q村为例[D]. 赵怡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4]新时代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杨玉静.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5]基于机场情景下的拼车匹配方案研究[D]. 王吉悦.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6]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7]苏南农村博物馆研究[D]. 季晨.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4)
- [8]出版+医疗,这场跨界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J]. 邢明旭. 出版人, 2018(05)
- [9]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章丘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D]. 董情.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10]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D]. 刘小燕. 西北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