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电力供应紧张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秦超[1](2020)在《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优化及风险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以及分布式能源系统技术的进步,包括电力、天然气、热能、风能、太阳能等多种能源形式的综合能源系统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综合能源系统的提出和发展,提升了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了多种能源梯级利用、互补互济,解决了能源供求不均衡等问题。电转气技术、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以及特高压输电技术的进步,为从园区、城市到区域等各层级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在综合能源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风险驱动因素的识别与度量等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以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系统中的电/气/热多种异质能源转换优化,与传统供能模式的经济环境效益对比分析,以及综合能源系统的风险分析及度量开展研究。优化了可再生能源的接入电网的消纳问题,实现了能源跨区域的协调优化,也为Copula方法解决能源市场风险和各异质能源的耦合风险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论文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随后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角度开展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最后给出了论文的技术路线、研究难点、关键问题以及论文创新点。论文第二章基于综合能源系统中所包括的电力、天然气与热力的能源消费、价格走势与市场状况,开展相关性分析、平稳性分析以及分位数回归分析,为下文的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优化及风险研究奠定研究基础。(2)研究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能源转换优化。综合能源系统将电力、天然气、热力供能网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相结合,以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与平滑负荷需求曲线。由于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波动,需求负荷的波动等造成系统因素的不确定性,需充分考虑供给侧风电消纳与需求侧电负荷波动,将优化的多目标设计为系统燃料成本最小,系统弃风电量最小以及电能需求侧峰谷负荷方差最小,结合电力、天然气、热力网络系统约束,构建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3)研究综合能源系统天然气消费结构优化。在天然气供应能力紧缺情况下,重点考虑气-电转换与气-热转换情形下综合能源系统消费结构的整体优化。在天然气供应不确定性和燃气机组调峰能力约束情况下,综合考虑天然气成本、供给侧风电消纳与天然气供应不确定性三个目标函数,并结合效用理论对天然气消费的社会效用与用户效用计算,构建考虑供应不确定性和调峰能力约束的天然气消费结构多目标优化分配模型。(4)对计及地热能的综合供热系统展开经济环境效益分析。为了更加充分有效地进行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推进寒冷地区清洁取暖,在综合能源系统框架下,以热能作为主要着力点,优化了计及地热能的综合供热系统。按照燃气调峰比例以及地热供暖所占基本热负荷比例进行情景分析,对比分析不同情景下的综合供热系统与燃煤锅炉集中供热的环境经济效益。并分别根据能源价格因素、燃气调峰锅炉调峰比例、地源热泵供热的基本热负荷比例对热源展开敏感性分析,以及据此探讨燃气锅炉调峰比例对综合供热系统的经济成本影响。(5)分析了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故障风险。首先识别资金流、能量流、信息流在内的综合能源系统风险源,以物理实体构成、商业主体运营、虚拟价值分析构建综合能源系统资金-能量-信息风险框架。其次,在风险框架内,开展市场层风险的时序性分析、物理层风险的相关性分析以及信息层风险的稳定性分析。再次,分别研究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以及热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评估综合能源系统故障风险,并以故障树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原因。(6)对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市场与耦合风险进行度量。影响能源市场以及综合能源系统中能源生产、传输、转换的风险驱动因素复杂,例如,能源的价格波动与供需不确定往往会给综合能源系统中能源转换和能量耦合带来风险,本文以能源市场收益率和各类型机组出力作为度量综合能源系统市场风险与能量耦合风险的切入点。首先收集综合能源系统中各风险因子变动的时间序列与各能源机组出力曲线,其次,采用非参数核估计方法确定综合能源系统中各风险因子与机组出力的边缘分布,再次,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与最小欧氏距离选择最优Copula函数描述各风险因子之间,以及机组出力之间的非线性的相依结构。最后,通过Copula-CVaR模型测度综合能源系统的市场风险与能量耦合风险。
王强[2](2020)在《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及优化模型研究》文中指出煤炭和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均离不开二者的协调运行。我国矿产资源的禀赋特征造就了以煤为主、以电为核心的能源发展格局。建国70年来,我国煤炭和电力行业发展迅猛,但环境污染、产能过剩、纵向协调性差、中长期合同违约率高等问题却导致煤炭与电力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使得促进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成为社会关注的新焦点。2020年,我国将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这将使得煤电能源供应链相关企业面临被替代和成本增加的风险。同时,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供给侧改革方面,我国陆续出台了去产能政策、煤电联营政策和中长期合同政策等相关制度。相比于过去,新的政策环境带来新的机遇和风险,需要考虑这些政策对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的影响,对于提升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因此,本文以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现问题—构建模型—算例分析”的逻辑链条,分别对低碳政策、去产能政策和煤电联营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问题,基于金融衍生工具的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合同履约问题进行研究,深入分析煤炭与电力周期性冲突原因并讨论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及优化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梳理了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及优化的研究成果与理论,论证了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首先,从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相关政策和中长期合同优化三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介绍了国内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总结了南非、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德国等典型国家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针对中国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现状,给出了相应的经验启示。最后,从煤炭和电力发展现状、煤炭进出口、燃煤发电污染、煤电周期性冲突和新能源替代等出发,提出了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2)构建了低碳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首先,受碳排放权配额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的限制,分析了碳排放权和可再生能源相关参数对煤电能源供应链相关企业在非合作和合作两种情形下对收益的影响。其次,研究了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下,电力用户在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市场中,运用资金现金价值模型分析了光伏绿色电力证书和风电绿色电力证书的最高市场价格和最低市场价格,同时设计一套基于优惠价格的一对多市场交易机制,为电力用户采购绿色电力证书完成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提出降低成本建议。(3)构建了去产能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首先考虑了去产能指标和产能补贴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以煤炭市场为例,构建了多个市场竞争模型对煤炭市场竞争力进行了算例仿真分析。其次,构建了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去产能模型,设置多个参数,运用数学模型分析不同参数变化对去产能率的影响,并进行了算例仿真分析。(4)构建了煤电联营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首先,构建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决策模型,以一条含多个煤炭生产企业、燃煤发电企业和煤电联营企业的复杂煤电能源供应链为例,得出企业进行煤电联营的市场条件,并进行算例仿真分析。其次,构建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效应模型,以一条含煤炭生产企业、煤炭贸易企业和燃煤发电企业的煤电能源供应链为例,运用纵向一体化决策模型和纵向独立决策模型计算新增收益,运用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模型对总收益进行分配。最后,构建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推进机制模型,分析地方政府和能源企业在实施纵向一体化项目时策略选择,基于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不同初始条件、不同参数条件变化对地方政府和能源企业决策的影响,运用算例进行仿真分析。(5)构建了基于金融衍生工具的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合同优化模型。首先,研究了煤炭和电力中长期合同发展,以煤炭中长期合同为例,基于扎根理论分析归纳煤炭中长期合同影响因素,运用解析结构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接着,分析了煤炭和电力中长期合同价格合理区间。其次,分析了煤炭中长期合同稳定性及履约区间,不同参数对煤炭中长期合同稳定性的影响,利用期权理论,分别设置了看涨期权、看跌期权和双向期权三种期权模型对煤炭中长期合同进行优化。最后,分析了电力中长期合同稳定性及履约区间,不同参数对电力中长期合同稳定性的影响,在煤电浮动机制下,提出一种政府授权差价合约对电力中长期合同进行优化。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所构建的低碳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可为受碳排放权配额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限制的煤电能源供应链相关企业提供科学的定量决策工具;2)所构建的去产能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可为政府对直接去产能政策效果评估和间接去产能决策提供决策支持;3)所构建的煤电联营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可为政府和企业进行煤电联营决策提供支持;4)所构建的基于金融衍生工具的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合同优化模型,可为煤炭中长期合同和电力中长期合同优化提供新型履约保障途径。
华清君[3](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郭智渊,周梅华,彭红军[4](2018)在《价格规制下煤电供应紧张的机理及长期契约研究》文中指出考虑电煤和电力的双重价格规制,分别在煤炭供应是否受运输约束两种情景下,研究我国电煤和电力供应紧张的机理及对策。首先构建博弈模型,研究我国煤电供应紧张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违约惩罚机制的电煤供应长期契约和模型;最后进行了算例分析。研究表明,在煤炭需求旺季,电煤价格规制和运输制约导致煤炭企业供应电煤积极性降低;电力企业订购电煤的积极性降低也是电力供应短缺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电力企业的淡季违约采购进口煤的行为,加大了煤炭企业旺季减少电煤供应的可能性。包含违约惩罚机制的电煤供应长期契约,能够同时提高煤炭需求旺季煤炭企业供应电煤和电力企业订购电煤的积极性,显着降低电力供应短缺的风险,缓解煤电矛盾和冲突。
张勇[5](2017)在《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在历史上,开封曾经是七朝古都,且自元、明、清、中华民国以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都是河南的政治中心。但自清始,其省会地位曾发生过动摇。清初,迫于明末黄河决口造成的破坏,开封各级衙署被迫迁出。晚清时期,由于黄河水患,道光皇帝曾提出迁移河南省会之议。抗战时期,迫于日寇的威胁,河南省会被迫迁出开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全国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历史背景下,由于郑州市具有位于河南省适中位置、处于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矿产资源丰富等发展经济的优势,而开封则面临诸多发展瓶颈,比如资源匮乏、处于黄泛区中心位置、面临黄河水患威胁等。两市的发展前景反差巨大,为了发展河南地方经济、实现工业化,方便对全省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城市工作的领导,河南省地方领导向中央提出省会由开封迁郑州请求,并获得批准。河南省政府在1950年就开始将郑州市作为未来省会进行规划,但由于当时计划经济还未开始,国家没有大的建设任务,河南省以及郑州市只能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小规模建设。1952年9月19日郑州市被中央批准为河南省会,自1953年开始,省政府聘请苏联专家对郑州市进行了更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下,郑州市开始了机关、工厂、学校、医院等方面的全面建设,为省会迁移做准备。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郑州。省会的迁移给开封市的经济以及群众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开封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才克服了困难。郑州市为迎接省会迁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市政建设、整顿交通秩序、加强物资供应等,保证了河南省直机关顺利迁郑州。河南省委为省直机关的迁移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对因省会迁移而产生的人事与组织关系变更,省委组织部也进行了适当地调整。省会迁走后,为了解决开封市的城市定位问题以及尽量减轻省会迁离对开封市经济的影响,河南省委决定将郑州地委专署由荥阳迁往开封市;在开封市的帮助下,郑州地委专署顺利入驻开封市,并改名为开封专区。河南省会迁移后留下的房产以及场地由开封市负责接收,开封市接收后作了相应处置,并在接收过程中积极维护本市利益。省会迁移郑州促进了该市的快速发展。其经济蒸蒸日上、技术工人队伍迅速成长壮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文化事业日趋繁荣,医疗卫生事业日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增强,从而使该市迅速成长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新省会郑州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时期中央与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以及随省会迁来的大批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力量的充实。开封市失去了省会地位,其经济发展缓慢,教育事业萎缩,文化事业衰落,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人口数量增长迟缓、结构也趋向不合理。导致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大批省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随省会迁离开封,极大地削弱了开封市城市发展的能力。一五期间,开封市属于非重点建设城市,其建设得不到国家资金支持。同时开封市还必须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的发展。河南省会变迁对河南省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方面,省会变迁改变了河南省的城市布局,形成了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历史基础;同时省会变迁也导致了开封市经济发展滞缓。在文化方面,省会变迁使河南传统的文化中心发生转移,从而产生双面性作用,对河南省的文化传播产生影响。在教育方面,省会变迁也是导致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名校缺失的原因之一。总之,省会作为一个区域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它的变迁必将对该区域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我国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型国家,故全国政治中心享有支配资源的绝对优势,然后依次是省级区域政治中心、地区级区域政治中心、县级区域政治中心等。每级行政中心在本辖区内享有支配资源的相对优势。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意味着城市发展资源集聚中心的转移。因此,成为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往往各方面发展较快,而失去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则发展缓慢,或者从此衰落。同时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会对该区域整体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燕丽娜[6](2015)在《规制理论下的中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研究》文中指出电力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能源行业,科学合理的电力监管体制是保证电力供应安全稳定,促进电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需的制度条件。伴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我国引入了电力监管制度,成立了专业化监管机构,建立了垂直管理的电力监管框架。现行监管体制在推行竞争性电力市场建设,促进政府电力管理方式和管理观念的转变、提高管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电力监管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改革逐步加以完善。因此,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中的政府监管体制建设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从政府管制的制度背景着手,把中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作为研究对象,以行政学视角,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兼用比较和实证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中国现行电力监管体制缺陷及成因进行深入分析,针对中国与发达国家在自然垄断行业管制改革中的显着不同特点,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借鉴发达国家成功改革经验,在能源行业大部制改革背景下,试图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电力监管体制,为电力监管制度设计提供理论与政策支持,也为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作探索性研究。本文对当代中国电力监管体制的变迁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归纳,认为现行电力监管体制改革很不彻底,仍保留着以行政干预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有限的“政监分离”与“多头管理”的格局并存,尚未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存在着监管法律改革滞后、核心监管职能缺失、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监管俘获和监督缺失并存等问题,无法满足电力工业发展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需要,也影响了电力行业进一步提高效率和提升服务质量,难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本文重点讨论了现行电力监管体制缺陷的主要成因,认为管制机构被俘获、信息不对称的制约、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影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以及行政垄断的弊端是造成现行电力监管体制缺陷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成因,本文提出了与当下中国大部制改革背景相结合的电力监管的“政监分离”模式,并系统地、科学地论证了选择该模式的理由。本文侧重于实证研究,通过对大量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使得研究结论更为有力。本文认为,电力监管是电力市场化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以规制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外管制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电力监管的历史变迁和改革实践,建议调整我国电力监管机构设置模式,在“政监分离”的基础上,优化电力监管的职能配置,最终实现依法、独立、高效的电力监管目标。电力监管体制的改革、建设和运营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必须要有相关配套政策跟进,需要深化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能源法制建设,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同步推进。
蒋文军[7](2013)在《中国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煤炭资源。虽然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及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煤炭消耗,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在能源结构中仍然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在我国,由于煤炭与电力市场的改革步伐不一致,电力市场化改革滞后于煤炭,导致两者无法在同一平台上运行和交易,矛盾的焦点表现为电煤与电力的价格即煤电价格之争。可以预见的是,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电价格冲突仍将会是煤电矛盾的焦点。可以说,电煤的价格冲突已经成为行业问题和一系列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的根本诱因,明确电煤成本和电煤价格的构成比例,结合经济发展诉求出台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调控措施,将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对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调控研究迫在眉睫。全文共分九章。第1章是绪论。主要阐述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调控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回顾,明确本研究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2章在分析煤电价格冲突及其产生的基础上,主要阐述中国煤电价格冲突研究的基本理论,包括价格形成与运行理论、冲突管理理论和宏观调控理论。这些理论的提出,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3章是国外煤电价格冲突的调控经验借鉴。主要从国外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表现、国外煤电价格冲突对煤电产业发展的影响、国外煤电价格冲突的调控策略,以及国外调控煤电价格冲突的主要经验等四个方面展开。第4章至第7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第4章(中国煤电价格冲突的形成)主要研究市场化煤价的形成机制、电价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以及煤电价格的传导机制、冲突及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政府、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的三方煤电价格博弈模型。第5章(中国煤电价格冲突的影响分析)主要研究煤电价格冲突对各类企业、宏观经济、人民生活等产生的影响。第6章(面向煤电价格冲突的微观主体策略分析)主要研究煤电产业链上的不同类型的企业包括煤炭生产企业、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及煤炭运输业在面向煤电价格冲突时的微观主体策略。第7章(煤电价格冲突的宏观调控策略)主要从建立科学的电煤价格信息监测体系、煤电价格冲突宏观调控的方法体系及选择、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与博弈分析,以及煤电价格冲突的的其他宏观调控对策等方面展开研究。第8章主要结合河南省的实际,对河南省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调控进行实证研究。在分析河南省煤电市场运行状况的基础上,研究河南省煤电价格冲突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原因,从政府角度提出河南省煤电价格冲突的调控策略,从火力发电企业的角度提出应对措施。最后的第9章为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主要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的不足之处。本文的创新点是:(1)构建了基于政府、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的煤电价格三方博弈模型;(2)在系统分析煤电价格冲突对居民生活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居民消费支出、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电价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测算了居民对电价的承受能力;(3)对煤电价格冲突过程中煤炭生产企业、发电企业的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4)通过煤电价格联动的博弈分析,提出了基于煤电价格联动的煤电价格冲突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方向。
章艳,姚炜[8](2012)在《改善电力供应紧张对策及措施探讨》文中认为文章不仅从多方面分析了造成我国电力供应紧张的原因,还对电力供应短缺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措施;而且还与发达国家电力供应进行了比较,并对"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的供应情况作了预测。
徐正波[9](2012)在《我国电力短缺的供需角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电力是最为重要的二次能源,使用起来清洁、便利,既是工业生产中至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资料,一旦电力供应不足或是出现中断,不仅一国的经济发展会受到很大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也会出现诸多的不便。因此,安全、经济、稳定的电力生产和供应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电力工业已成为一国综合能源战略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我国是电力工业大国,年发电量和用电量都处于世界前列,但同时我国又是个电力资源比较短缺的国家,共和国历史上曾经长期处于缺电状态,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结束了这种长期缺电的局面。缺电虽然不再是种常态,我国的电力供需却又陷入了“缺电——平衡(或略有富余)——缺电”的怪圈,分析电力供需波动背后的原因,研究导致电力短缺的因素的变化趋势,因此就显得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研究电力工业的供需结构出发,根据电力产品的特点,结合我国电力工业面临的能源资源禀赋和制度禀赋,分析了影响了我国电力供应和需求的主要因素,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我国虽然是能源生产大国,但由于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能源需求增长更快,能源总体供需形势将日益严峻。而煤炭做为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仅靠国内生产已经渐渐满足不了需求,煤炭进口将成为我国煤炭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将给我国的电煤供应带来更多不确定的因素。2,电煤供应、煤电价格、电源结构和气候条件等是影响我国电力供应的主要因素;国民经济增长是影响电力需求的最主要影响,第二产业和其中高耗能产业的增长往往引领了电力需求的高增长;目前居民消费占电力需求总量的比例不是很高,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这部分需求的影响会越来越大。3,通过对2004年和2011年两次电力短缺的规模和形成原因的对比发现,如果说装机容量增速持续低于电力消费增速是导致2004年电力短缺最主要因素的话,那么2011年的电力短缺更多的则是由于电力供需区域结构不匹配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不足造成的。我国的电力短缺,已经由长期以来装机容量不足的“硬短缺”,逐渐转向了由结构因素导致的“软短缺”。4,运用协整理论,论证了1980-2010年间我国全社会电力消费量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用于短期动态分析的误差修正模型,将利用此模型得到的2001-2011年的电力消费量估计值与实际值进行对比,发现运用该模型预测全社会电力消费量具有较高的精准度;最后对2012-2015年间我国的电力需求量做出了预测。
张晓红[10](2008)在《我国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97年以来,我国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矛盾在不同的年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并给社会发展带来显着的负面影响。政府多次出台政策试图缓解或解决这一矛盾,但收效甚微。其集中表现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慢,我国告别电力短缺进入了一个电力相对富余的阶段。2000年以来电力需求走出低谷,用电量连续四年快速增长,严重缺电的局面再度出现。2004年我国拉限电省份有24个,全国电力缺口超过3100万千瓦。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统计,至2007年初全国违规开工项目总计达1.25亿千瓦,很大程度上又出现了电力建设的盲目无序局面。电力供需存在地区差别,电网结构薄弱,调峰能力不足,电力产业内部结构不平衡,这一切都远不能适应21世纪国民经济发展对电力供应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事实上,政府对电力产业的规制政策频繁多变,始终未能找到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既反映了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矛盾的复杂性,同时也反映了目前的政策制定未能准确把握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矛盾的本质特性。其深层次原因则是,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矛盾的背后蕴含着许多深刻的理论问题,而产业组织理论和经济规制理论都无法提供现成的成果,可直接应用于两者纵向关系及相应的经济规制的研究。在这一意义上,理论与现实存在脱节。本文认为,要给出解决我国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矛盾的有效方案,就必须准确把握电力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特性以及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研究内容为: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主要从实践中提出问题,分析相关理论的不足与局限性,明确本文的研究目标。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和五章,主要对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分析和评价。首先将电力产业从国民经济系统中分离出来做为一个单独的系统,对电力产业——国民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采用1996-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与电力相关数据对全国电力供给和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然后对1987-2006年电力产业和国民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评价,最后利用灰色预测法建立模型预测2008年到2012年各指标数据,并计算国民经济与电力产业的协调发展情况。第三部分包括第六、七章,在前面电力产业—国民经济系统协调分析的基础上,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出发对如何促进电力产业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第四部分是对本论文进行总结,归纳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存在的问题以及为研究方向等,从而使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针对性。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体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现有研究主要直接采用一般的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国民经济与电力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但在回归分析前未检验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稳定的因果关系,这属于方法应用方面的问题。本文采用动态计量经济学模型,包括序列平稳性分析、两序列的协整性分析和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应用我国1996-2006的相关数据对国民经济和电力产业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了检验。其次,现有研究主要分析了国民经济与电力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但未对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并且现有研究无法解决国民经济中的哪些因素对电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以及电力产业中的哪些因素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对国民经济增长与电力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进行界定。由于至今尚没有一个得到一致认可的协调度模型,故采用三种模型,主要包括熵变方程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中国国民经济增长与电力产业协调发展进行评价。再次,在对1987-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与电力产业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后,采用灰色预测法对2008年到2012年国民经济与电力产业各指标数据进行了预测,然后对两者的协调关系进行了预测。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要真正实现长期目标,归根结底需要构造坚实的产业链微观基础,这就要从基于厂商激励的电力产业安排上寻求解决之道。政府应该对电力产业采取鼓励纵向联合的基本政策,并首先以政府能源管理机构的合并为突破口。此外,考虑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特性,政府还必须从能源战略整体布局的角度,对我国经济发展进行统筹规划。
二、我国电力供应紧张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电力供应紧张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优化及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综合能源系统优化研究 |
1.2.2 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耦合研究 |
1.2.3 综合能源系统风险研究 |
1.2.4 Copula方法应用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难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3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消费与市场分析 |
2.1 引言 |
2.2 电-气-热能源消费与能源价格现状 |
2.2.1 电-气-热能源消费现状 |
2.2.2 电-气-热能源价格现状 |
2.2.3 电-气-热能源市场现状 |
2.3 分析模型构建 |
2.3.1 相关性检验模型 |
2.3.2 平稳性检验模型 |
2.3.3 分位数回归模型 |
2.3.4 连续收益率模型 |
2.4 数据处理 |
2.4.1 原始数据及数据来源 |
2.4.2 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
2.4.3 数据基本统计描述 |
2.5 算例分析 |
2.5.1 相关性分析 |
2.5.2 平稳性分析 |
2.5.3 分位数回归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转换优化分析 |
3.1 引言 |
3.2 理论方法 |
3.2.1 优化算法 |
3.2.2 鲁棒优化 |
3.3 综合能源系统分析 |
3.3.1 综合能源系统不确定性分析 |
3.3.2 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分析 |
3.4 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 |
3.4.1 目标函数 |
3.4.2 约束条件 |
3.5 算例分析 |
3.5.1 算例介绍 |
3.5.2 算例求解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综合能源系统天然气消费结构优化分析 |
4.1 引言 |
4.2 理论方法 |
4.2.1 优化算法 |
4.2.2 效用理论 |
4.3 天然气供需与应用分析 |
4.3.1 天然气供需情况分析 |
4.3.2 燃气机组调峰能力分析 |
4.4 天然气多目标优化分配模型 |
4.4.1 目标函数 |
4.4.2 约束条件 |
4.5 算例分析 |
4.5.1 算例介绍 |
4.5.2 算例求解 |
4.5.3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综合供热系统经济环境效益分析与多能源优化 |
5.1 引言 |
5.2 系统构建 |
5.2.1 综合能源系统 |
5.2.2 计及地热能的综合供热系统 |
5.3 经济环境效益评估模型 |
5.3.1 供暖期热负荷 |
5.3.2 经济效益评估模型 |
5.3.3 环境效益评估模型 |
5.4 算例分析 |
5.4.1 需热量和供热负荷计算 |
5.4.2 经济效益分析 |
5.4.3 环境效益分析 |
5.5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多能源优化 |
5.5.1 价格因素对热源的敏感性分析 |
5.5.2 负荷比例对热源的敏感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故障风险分析 |
6.1 引言 |
6.2 理论基础 |
6.2.1 综合能源系统风险框架 |
6.2.2 故障树分析法 |
6.3 综合能源系统风险分析 |
6.3.1 市场层风险的时序性分析 |
6.3.2 物理层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
6.3.3 信息层风险的稳定性分析 |
6.4 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风险分析 |
6.4.1 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分析 |
6.4.2 天然气系统供气可靠性分析 |
6.4.3 热力系统供热可靠性分析 |
6.4.4 电-气-热供能系统可靠性分析 |
6.5 算例分析 |
6.5.1 供电风险故障树分析 |
6.5.2 电力系统可靠性灰色关联度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市场与耦合风险度量 |
7.1 引言 |
7.2 基础理论 |
7.2.1 Copula方法 |
7.2.2 VaR与CVaR |
7.2.3 非参数估计 |
7.2.4 方法步骤 |
7.3 综合能源系统Copula-CVaR模型 |
7.3.1 各类机组出力特征 |
7.3.2 机组出力概率分布 |
7.3.3 Copula-CVaR风险测度模型 |
7.4 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源市场风险测度 |
7.4.1 市场风险因子边缘分布假设 |
7.4.2 Copula估计 |
7.4.3 Copula-CVaR风险测度 |
7.5 综合能源系统的能量耦合风险测度 |
7.5.1 耦合风险因子边缘分布假设 |
7.5.2 Copula估计 |
7.5.3 Copula-CVaR风险测度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优化及风险防范建议 |
8.1 问题分析 |
8.2 建议方案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2)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及优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的研究 |
1.2.2 关于煤电能源供应链相关政策的研究 |
1.2.3 关于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合同的研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 |
2.1 引言 |
2.2 国内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分析 |
2.2.1 全国煤炭订货会与全国煤炭交易会 |
2.2.2 煤电联动机制与煤电浮动机制 |
2.2.3 煤炭与电力企业纵向资源整合 |
2.2.4 重点合同与中长期合同 |
2.2.5 煤炭与电力价格市场化改革 |
2.2.6 煤炭与电力管理体制 |
2.3 国外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分析 |
2.3.1 南非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分析 |
2.3.2 美国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分析 |
2.3.3 英国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分析 |
2.3.4 日本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分析 |
2.3.5 澳大利亚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分析 |
2.3.6 德国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分析 |
2.4 国内外煤炭与电力协调运行政策与实践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引言 |
3.2 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现状 |
3.2.1 煤炭和电力发展现状分析 |
3.2.2 煤炭进出口对煤炭市场的影响 |
3.2.3 燃煤发电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3.2.4 煤电周期性冲突分析 |
3.3 新能源发电对煤电能源供应链的影响 |
3.3.1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分析 |
3.3.2 中国太阳能发电发展现状分析 |
3.3.3 新能源发电对燃煤发电替代分析 |
3.4 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需解决的问题 |
3.4.1 低碳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问题 |
3.4.2 去产能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问题 |
3.4.3 煤电联营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问题 |
3.4.4 基于金融衍生工具的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合同履约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碳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 |
4.1 引言 |
4.2 低碳政策分析 |
4.2.1 低碳发展目标 |
4.2.2 技术升级政策 |
4.2.3 市场交易政策 |
4.3 低碳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构建 |
4.3.1 低碳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模型 |
4.3.2 煤电能源供应链成员非合作博弈模型 |
4.3.3 煤电能源供应链成员合作博弈模型 |
4.3.4 算例分析 |
4.4 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机制优化模型 |
4.4.1 绿色电力证书定价模型 |
4.4.2 考虑优惠价格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模型 |
4.4.3 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去产能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 |
5.1 引言 |
5.2 去产能政策分析 |
5.2.1 去产能政策 |
5.2.2 煤炭去产能进展 |
5.2.3 煤电去产能进展 |
5.2.4 煤炭和煤电去产能政策协调分析 |
5.3 去产能政策下煤炭市场竞争力模型构建 |
5.3.1 煤炭市场模型 |
5.3.2 不同煤炭市场竞争模型下市场均衡价格 |
5.3.3 煤炭市场竞争力模型 |
5.3.4 算例分析 |
5.4 去产能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构建 |
5.4.1 去产能数量计算模型 |
5.4.2 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去产能模型 |
5.4.3 算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煤电联营政策下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模型 |
6.1 引言 |
6.2 煤电联营政策分析 |
6.2.1 煤电市场分析 |
6.2.2 煤电联营政策分析 |
6.2.3 煤电联营效果分析 |
6.3 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决策机制模型构建 |
6.3.1 煤电联营纵向决策模型 |
6.3.2 煤电联营均衡分析 |
6.3.3 算例分析 |
6.4 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效应模型构建 |
6.4.1 煤电能源供应链模型 |
6.4.2 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决策模型 |
6.4.3 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效应模型 |
6.4.4 基于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模型的收益分配机制 |
6.4.5 算例分析 |
6.5 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推进机制模型构建 |
6.5.1 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 |
6.5.2 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博弈矩阵构建 |
6.5.3 煤电能源供应链纵向一体化博弈分析 |
6.5.4 算例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金融衍生工具的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合同优化模型 |
7.1 引言 |
7.2 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合同分析 |
7.2.1 国内中长期合同发展分析 |
7.2.2 国外中长期合同发展分析 |
7.2.3 基于扎根理论的煤炭中长期合同影响因素分析 |
7.2.4 基于ISM的煤炭中长期合同影响因素矩阵构建 |
7.2.5 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合同价格合理区间分析 |
7.3 基于期权的煤炭中长期合同优化模型 |
7.3.1 期权分析 |
7.3.2 煤炭中长期合同博弈及其稳定性分析 |
7.3.3 煤炭中长期合同稳定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7.3.4 煤炭中长期合同优化 |
7.3.5 算例分析 |
7.4 基于政府授权差价合约的电力中长期合同优化模型 |
7.4.1 政府授权差价合约分析 |
7.4.2 电力中长期合同博弈及其稳定性分析 |
7.4.3 电力中长期合同稳定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7.4.4 电力中长期合同优化 |
7.4.5 算例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一) 国家治理 |
(二) 国家财经治理 |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
结语 |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发表学术论文 |
出版学术专着 |
成果获奖情况 |
主持科研项目 |
致谢 |
(4)价格规制下煤电供应紧张的机理及长期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变量说明 |
1.1 主要假设 |
1.2 变量说明 |
2 双重价格规制下煤炭需求旺季煤电供应紧张的机理研究 |
2.1 无运输约束下煤炭企业电煤供应决策 |
2.2 运输制约下煤炭企业电煤供应决策 |
2.3 煤炭需求旺季电力企业电煤订购决策 |
2.4 价格规制下煤电矛盾的机理 |
3 基于长期契约的煤电动态协调机制 |
3.1 长期契约与无运输约束下煤炭企业电煤供应决策 |
3.2 长期契约与运输制约下煤炭企业的决策 |
3.3 长期契约下电力企业的决策 |
3.4 包含违约惩罚机制的电煤供应长期契约的有效性分析 |
4 算例 |
5 结论 |
(5)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研究回顾与分析 |
(一) 有关中国城市史的研究 |
(二) 国内有关中国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研究 |
(三) 海外及港台相关研究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点 |
四、研究对象与概念说明 |
(一) 研究对象 |
(二) 概念说明 |
第一章 河南省会变迁动因 |
第一节 开封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清、民国开封省会地位的动摇 |
一、清初驻开封各级衙署的被迫迁出 |
二、晚清时期的迁省会之议 |
三、民国时期河南省会的迁移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动因 |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的国内经济背景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行政区划调整及省级行政中心变迁 |
三、郑州成为河南省新省会的优势 |
四、开封发展的瓶颈 |
五、河南省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契合 |
小结 |
第二章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与初步建设 |
第一节 郑州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 |
一、郑州市新省会的初步规划 |
二、苏联专家与新省会城市规划 |
第三节 新省会郑州市的初步建设 |
一、新省府工程 |
二、郑州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相关建设机构的变化 |
三、郑州市的全面建设任务 |
四、迅速壮大的基本建设队伍 |
五、坚持勤俭节约的建设原则 |
第四节 城市扩建中的征地 |
一、郑州市留用土地以及建设征地概况 |
二、郑州市土地征用相关政策及调整 |
三、郑州市征地使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省内外积极支援新省会建设 |
一、郑州市各界的大力支援 |
二、郑州市群众积极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
三、来自省内外的支援 |
小结 |
第三章 河南省会迁移过程及相关问题解决 |
第一节 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及政府应对 |
一、省会迁郑的部署 |
二、省会迁郑前开封市政府的调查工作 |
三、开封市受影响群众对省会迁移的反映 |
四、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 |
五、开封市政府应对民生经济困难的对策 |
第二节 郑州市迎接河南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一、省会迁郑筹备机构的成立 |
二、郑州市迎接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三、欢迎迁郑委员会对筹备工作的检查与督促 |
四、郑州市民众对筹备工作的积极响应 |
五、省会迁郑筹备工作的基本完成 |
第三节 省会迁移中的组织工作与组织关系调整 |
一、河南省委的动员与组织工作 |
二、留汴与迁郑:省委及政府的人事组织调整 |
第四节 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 |
一、郑州专区由荥阳迁开封 |
二、开封专区的成立以及专市关系 |
三、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的影响 |
第五节 开封市政府接收迁郑单位移交房产场地及其处置 |
一、开封市政府对迁郑单位房产的接收 |
二、开封市对房产的处置与分配 |
三、房产及场地移交中的问题及解决 |
小结 |
第四章 新省会郑州市的崛起 |
第一节 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与技术工人成长 |
一、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 |
二、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
三、工人技术力量的成长 |
第二节 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 |
一、郑州市城市建设概况 |
二、郑州市快速发展的市政建设 |
三、郑州市政建设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与日俱进的教育事业 |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 |
二、从无到有的高等教育 |
三、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及体育事业的发展 |
四、稳中有进的基础教育 |
五、郑州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日趋繁荣的文化事业 |
一、省级文化科研机构迁郑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繁荣 |
二、文化娱乐基础设施的兴建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发展 |
第五节 日益改善的医疗卫生事业 |
一、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概况 |
二、郑州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
三、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原因分析 |
第六节 郑州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原因分析 |
一、职工收入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 |
二、职工住房条件的改善 |
三、人民幸福感增强 |
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开封省会地位丧失与发展的滞缓 |
第一节 发展滞缓的经济 |
一、开封市与郑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比较 |
二、开封市与郑州市投资额对比 |
三、作为非重点建设城市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 |
四、发展缺乏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投资 |
第二节 总体萎缩的教育事业 |
一、发展迟缓的基础教育 |
二、停滞的职业教育 |
三、萎缩的高等教育 |
四、开封市教育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文化发展走向衰落 |
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随省会迁郑州 |
二、文化娱乐设施发展的停滞 |
三、文艺表演团体的缩减 |
四、开封市文化发展衰落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卫生事业发展缓慢 |
一、发展滞缓的卫生事业 |
二、缩减的卫生事业经费 |
三、开封市卫生事业发展滞缓原因分析 |
第五节 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 |
一、开封市人口增减变化 |
二、开封市人口结构变化 |
三、开封市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以郑州市为中心的老工业城市的发展 |
二、郑州市周围发展较快的中小城市 |
三、郑州市周边因资源而兴起的新兴省辖市 |
四、河南省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基地 |
五、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一、文化中心的转移及其双面性作用 |
二、高等教育发展滞缓、名校缺失的缘由之一 |
三、省会变迁对河南省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分析 |
小结 |
结语 |
一、国内外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历史考察 |
二、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关系 |
附录 |
附表一: 清代黄河决口次数与河南河患纪要表 |
附表二: 民国开封黄河水患情况 |
附表三: 省直机关迁郑影响情况综合调查表 1954年7月5日 |
附表四: 郑州市城市人口调查表 |
附表五: 郑州市幼儿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基本情况(含3个表格) |
附录一: 省府迁郑后对救济工作的安排 |
附录二: 关于欢迎省会迁郑各项筹备工作的报告 |
附录三: 郑州市欢迎迁郑委员会的三次筹备工作检查情况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规制理论下的中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述评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文献评价 |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电力监管的理论基础 |
2.1 电力监管的核心概念 |
2.1.1 规制(Regulation) |
2.1.2 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 |
2.1.3 市场失灵与监管失灵 |
2.2 电力监管的基础理论——规制理论 |
2.2.1 公共利益理论 |
2.2.2 规制俘获理论 |
2.2.3 可竞争市场理论 |
2.2.4 激励性规制理论 |
2.3 电力监管的必要性 |
2.3.1 电力监管需求产生的基础 |
2.3.2 电力监管的内涵和必要性 |
第三章 当代中国电力监管体制的变迁 |
3.1 中国传统电力管理体制(1949—2002年) |
3.1.1 计划经济时期电力管理体制变革(1949—1978年) |
3.1.2 改革探索时期电力管理体制变革(1979—1992年) |
3.1.3 改革深化时期电力管理体制变革(1993—2002年) |
3.1.4 传统电力管理体制简要小结 |
3.2 中国现行电力监管体制(2003—2012年) |
3.2.1 现行电力监管体制的监管主体 |
3.2.2 现行电力监管体制的监管客体 |
3.2.3 现行电力监管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中国现行电力监管体制缺陷成因分析 |
4.1 管制机构被俘获 |
4.1.1 公共利益理论假设与实际并不完全一致 |
4.1.2 规制俘获理论阐明管制机构被俘获的诱因 |
4.2 信息不对称的制约 |
4.2.1 管制者与被管制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
4.2.2 消费者与电力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
4.3 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影响 |
4.3.1 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尚未厘清 |
4.3.2 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尚未形成 |
4.4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
4.4.1 以行政命令代替法治,法律制度基础薄弱 |
4.4.2 以行政权力干预市场,政府职能尚未完全转变 |
4.5 行政垄断的弊端 |
4.5.1 行政垄断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 |
4.5.2 区域垄断严重分割了电力市场 |
第五章 发达国家电力监管体制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
5.1 英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及其启示 |
5.1.1 改革背景 |
5.1.2 改革内容 |
5.1.3 改革成效 |
5.1.4 经验启示 |
5.2 美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及其启示 |
5.2.1 改革背景 |
5.2.2 改革内容 |
5.2.3 改革成效 |
5.2.4 经验启示 |
5.3 日本电力监管体制改革及其启示 |
5.3.1 改革背景 |
5.3.2 改革内容 |
5.3.3 改革成效 |
5.3.4 经验启示 |
5.4 各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的比较和借鉴 |
5.4.1 改革的异同点 |
5.4.2 改革的经验借鉴 |
第六章 中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设想 |
6.1 中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 |
6.1.1 改革总体目标 |
6.1.2 改革基本思路 |
6.2 调整电力监管机构设置模式 |
6.2.1 电力监管机构的基本属性 |
6.2.2 电力监管机构设置模式比较 |
6.2.3 中国电力监管机构设置模式的选择及理由 |
6.3 优化电力监管职能配置 |
6.3.1 准确界定电力监管的职能边界 |
6.3.2 理顺监管机构和其他政府部门的关系 |
6.3.3 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监管职权 |
第七章 中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配套政策措施 |
7.1 深化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培育竞争性的市场力量 |
7.1.1 继续深化国企改革,不断完善产权制度 |
7.1.2 全面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民资投资电力 |
7.1.3 大力推进市场建设,注重培育市场主体 |
7.2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
7.2.1 尊重国情和传统,兼顾当前与长远 |
7.2.2 建立大能源部,实行统一管理 |
7.2.3 打破行政垄断,转变政府职能 |
7.3 加强能源法制建设,完善监管的法律体系 |
7.3.1 积极推动修订《电力法》 |
7.3.2 抓紧研究制定《能源法》 |
7.3.3 构建完善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
7.4 创新经济性监管的方式,建立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 |
7.4.1 消除电价改革的体制性障碍,明确电价管制的目标 |
7.4.2 以大用户直购电为突破口,探索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
7.4.3 以输配电价改革为核心,选择合理的电价定价模式 |
7.5 重视社会性管制的作用,完善监管的内容体系 |
7.5.1 加强电力安全监管,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
7.5.2 加强普遍服务监管,不断提高供电服务质量 |
7.5.3 加强环境保护监管,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A 社会用电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B 电力主要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
附录C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课题研究 |
(7)中国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煤电价格冲突研究的基本理论 |
2.1 煤电价格冲突及其产生 |
2.2 价格形成与运行理论 |
2.3 冲突管理理论 |
2.4 宏观调控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外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调控 |
3.1 国外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表现 |
3.2 国外煤电价格冲突对煤电产业发展的影响 |
3.3 国外煤电价格冲突的调控策略 |
3.4 国外调控煤电价格冲突的主要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煤电价格冲突的形成 |
4.1 市场化煤价的形成机制 |
4.2 电价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 |
4.3 煤电价格的传导机制与冲突 |
4.4 煤电价格冲突的原因 |
4.5 煤电价格博弈模型及其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煤电价格冲突的影响分析 |
5.1 煤电价格冲突对企业的影响 |
5.2 煤电价格冲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5.3 煤电价格冲突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煤电价格冲突的微观主体策略分析 |
6.1 煤炭开采企业的策略 |
6.2 发电企业的策略 |
6.3 输配电企业(电网)的电价策略 |
6.4 煤炭运输企业的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煤电价格冲突的宏观调控策略 |
7.1 建立科学的电煤价格信息监测体系 |
7.2 选择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方法 |
7.3 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 |
7.4 煤电价格冲突的其他宏观调控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8章 河南省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调控的实证研究 |
8.1 河南省煤电市场运行状况 |
8.2 河南省煤电价格冲突及其产生 |
8.3 河南省煤电价格冲突的调控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9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8)改善电力供应紧张对策及措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电力供应情况总析 |
1.1 全球情况 |
1.2 国内情况 |
1.3 原因分析 |
2 改善电网供应紧张的对策及措施 |
3 电力供应的未来前景 |
4 结束语 |
(9)我国电力短缺的供需角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3. 电力供求理论 |
3.1. 电力产品的特点与供需曲线 |
3.2. 电力供给的影响因素 |
3.3. 电力需求的影响因素 |
4. 我国电力工业面临的能源资源禀赋 |
4.1. 我国能源结构 |
4.1.1 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4.1.2 能源结构不合理,高度依赖煤炭等化石资源 |
4.2. 我国能源总体供求形势 |
4.3. 我国煤炭供需状况分析 |
5. 我国电力工业面临的制度禀赋 |
5.1. 各国电力市场改革概况 |
5.2. 我国的电力市场改革 |
6. 我国电力工业的供求现状与影响因素 |
6.1 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 |
6.2. 我国电力供给总量与电源结构 |
6.2.1 发电量及其结构 |
6.2.2 电源结构 |
6.3 我国电力需求总量与结构 |
6.4 影响我国电力供给的主要因素 |
6.5 影响我国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 |
7. 2002-2004与2011年电力短缺的比较分析 |
7.1. 电力短缺程度比较 |
7.2. 短缺原因比较 |
7.2.1. 装机容量增速与电力消费增速之间差距的比较 |
7.2.2. 电力供给与需求区域逆向分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
8. “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需求预测 |
8.1. 模型的建立与计量方法的选择 |
8.2. 数据的预处理与平稳性检验 |
8.3. 变量的协整检验 |
8.4. 误差修正模型 |
8.5. “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需求预测 |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我国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电力供需概况 |
1.1.2 论文研究的问题 |
1.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2 本文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关于电力产业研究的有关理论 |
2.1.1 电力需求侧管理理论 |
2.1.2 电力市场结构理论 |
2.1.3 电力产业的管制理论 |
2.1.4 电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关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关理论 |
2.2.1 电力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
2.2.2 电力供需与国民经济增长 |
2.2.3 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
3 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
3.1 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分析 |
3.1.1 电力供给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关系 |
3.1.2 电力需求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关系 |
3.2 国民经济与电力产业协调关系的理论模型介绍 |
3.2.1 序列平稳性检验 |
3.2.2 序列协整性检验 |
3.2.3 序列因果性分析 |
3.3 国民经济与电力产业协调关系的实证研究 |
3.3.1 电力供给与国民经济关系的分析 |
3.3.2 电力需求与国民经济关系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
4.1 引言 |
4.2 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
4.3 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度理论模型 |
4.3.1 耦合协调度模型 |
4.3.2 灰色关联模型 |
4.3.3 熵变方程法 |
4.3.4 区间值判断法 |
4.3.5 协调度理论模型的评述 |
4.4 我国国民经济与电力产业协调发展的数据分析 |
4.4.1 国民经济和电力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2 熵变方程法 |
4.4.3 耦合协调度模型 |
4.4.4 灰色关联度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分析 |
5.1 预测基本方法选择 |
5.2 灰色理论模型 |
5.2.1 灰色预测的步骤 |
5.2.2 模型检验 |
5.3 国民经济与电力产业指标的预测 |
5.4 国民经济与电力产业协调发展的趋势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促进我国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制政策——供给侧的角度 |
6.1 引言 |
6.2 电力规制理论及发展 |
6.2.1 电力规制理论介绍 |
6.2.2 国外的电力规制改革发展 |
6.2.3 国外电力产业规制改革总结 |
6.2.4 国外电力规制改革对我国现阶段电力规制重建的启示 |
6.2.5 我国现阶段的电力规制改革方向 |
6.3 我国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 |
6.3.1 协调模型对政策的制定的指导作用 |
6.3.2 我国电力规制的特殊性 |
6.3.3 当前我国电力产业政府规制阻滞 |
6.4 促进我国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
6.4.1 煤电产业链中的价格规制 |
6.4.2 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6.4.3 电力市场交易方式改革 |
6.4.4 构建新型电价机制 |
6.4.5 科学计算电价 |
6.4.6 加强电力产业的环境管理 |
6.5 本章小结 |
7 促进我国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制政策——需求侧的角度 |
7.1 引言 |
7.2 电力需求侧管理理论 |
7.2.1 需求侧管理理论介绍 |
7.2.2 需求侧管理在电力产业管理中的作用 |
7.3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 |
7.3.1 国外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 |
7.3.2 各国实施需求侧管理经验总结 |
7.4 我国需求侧管理政策的建立 |
7.4.1 加强电力大客户管理 |
7.4.2 建立完善的需求侧管理效果评价体系 |
7.4.3 用电调节政策及模型 |
7.4.4 节电政策 |
7.4.5 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8.1.1 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 |
8.1.2 主要的创新点 |
8.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8.2.1 研究的局限性 |
8.2.2 未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参加相关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我国电力供应紧张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优化及风险研究[D]. 秦超.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2]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运行机制及优化模型研究[D]. 王强.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3]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4]价格规制下煤电供应紧张的机理及长期契约研究[J]. 郭智渊,周梅华,彭红军. 中国矿业, 2018(03)
- [5]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D]. 张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8)
- [6]规制理论下的中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研究[D]. 燕丽娜. 南京大学, 2015(01)
- [7]中国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调控研究[D]. 蒋文军. 武汉理工大学, 2013(06)
- [8]改善电力供应紧张对策及措施探讨[J]. 章艳,姚炜. 科学之友, 2012(11)
- [9]我国电力短缺的供需角度分析[D]. 徐正波.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4)
- [10]我国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D]. 张晓红. 东华大学, 2008(10)
标签:电力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合同风险论文; 煤炭能源论文; 冲突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