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纬高原地区城市化对室内外气温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起永东[1](2020)在《中国气温变化趋势及城市化和海气影响因子分析》文中认为根据气温指标我国可划分为北温带、中温带、南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北热带、中热带、南热带和高原气候区等十个气候带。为分析各气候带气温变化特征,利用全国571个气象站点1961年1月-2019年2月逐月气温数据,根据站点位置,确定各站点气候带类型,最终确定除南热带外九个气候带,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的方法,研究九个气候带年和四季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变化趋势;以夜间灯光数据结合统计数据比较方法确定气象站点类型,将2017年逐月NPP/VIIRS夜间灯光合成年度数据,并结合住建部最新发布的2017年各省建成区面积统计数据,从而确定各省城市阈值,以气象站点周边10km内最大平均灯光亮度值进行对比,达到阈值为城市站点,否则为农村站点,同时以城市站点为中心选择周边200km内的农村站点,通过城乡对比法,确定各气候带城市化影响和贡献率;分析各气候带气温与环流和气候指数间的相关系数,确定各气候带各季节气温相关最好的环流和气候指数,研究环流和气候指数对各气候带气温变化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全国大部分站点年和四季气温呈现升高趋势,平均最低气温升温趋势最强、平均最高气温升温趋势最弱。年际、春季和冬季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在空间上自北向南呈反“√”型特征,夏季和秋季平均气温及年际和四季的平均最低气温变化趋势自北向南呈“N”型特征,年际和四季平均最高气温变化趋势自北向南则呈反“N”型逐渐减小特征。全国总体表现为夏季升温趋势最弱,冬季升温趋势最强,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在中亚热带及以北气候带为春季升温趋势强于秋季,平均最低气温则为北亚热带和温带春季升温趋势强于强季。(2)气温的城市化影响总体呈增温作用,但中亚热带和北热带未体现增温作用,增温作用强的站点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沿海等地,未体现增温作用站点主要集中在中亚热带西部,平均最高气温的城市化影响未体现增温作用站点数量增加。整体上平均最低气温的城市化影响和贡献率大于平均最高气温的城市化影响和贡献率,但夏季部分地区平均最高气温城市化影响贡献率明显增大,与夏季平均最高气温变化趋势较弱有关。中温带、南温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高原气候区平均最低气温的城市化影响增温作用强于平均最高气温,北亚热带和北热带则相反,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的城市化影响贡献率对比也呈现相同特征。(3)各气候带各季节与当季或前期环流指数和气候指数均显着相关,相关性最好的环流指数中极涡指数占比最大,相关性最好的气候指数中大西洋海温指数占比最大。环流异常可直接造成气温异常;海温异常可通过海—气作用引起环流异常并通过大气波列传导造成东亚地区环流异常,涛动与遥相关异常则直接或间接通过大气波列传导引起东亚环流异常,从而造成气温异常。环流和气候指数均呈现引起升温的变化趋势,且大部分指数变化趋势显着,可为各气候带气候变暖提供相关方面的解释。
周艺[2](2020)在《昆明市呈贡新城区热湿环境特征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大量郊区用地被开发,使得城镇化比例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能源消耗加剧引起环境恶化等问题也愈发严重。如今,不仅仅是拥挤的大都市存在热岛效应,新兴城市或城市新城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对城市热湿环境进行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本论文使用流动观测和固定点观测的方法对昆明市呈贡新城区的热湿环境特征进行研究,收集和整理了累年气象数据,对研究城市的整体风环境、热环境、湿环境进行了分析,通过多次车载式流动观测对测试路线上多种局地气候区的热环境和湿环境进行了测试。本文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1)收集了昆明、呈贡两个城市气象观测站点1981年至2010年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数据,基于气象站点间的数据对比,分析了这两个站点逐年、逐季、逐月、逐日、逐时的风环境、热湿环境点状特征。结果表明,夏季和秋季呈现高温高湿的状态,冬季和春季的气候则以低温低湿为主;春季末、夏季、秋季初属于干季和大风季,秋季末、冬季、春季初为雨季和小风季。(2)使用车载式流动观测的方法在呈贡新城区进行了16次实测,测试了秋季末和冬季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值。结合建立的数学模型和自设固定气象站记录的空气温湿度数据得到的多项式回归方程,对流动测试的原始数据进行了同时性修订,并使用Arc GIS作图得到了测试路径半径100m范围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分布图,分析了研究区域的热湿环境带状特征。结果表明,昼间室外热湿环境受太阳辐射、云层和阴影遮挡的影响比较明显;夜晚没有太阳辐射影响,温度上升的原因主要是人为排放的热量;影响湿环境的因素主要以周边水体、人为热释放、主导风向为主,其中主导风向与周边水体的影响最为明显。(3)通过对白龙潭、洛龙湖在干季有风的条件下八个不同方位、距离的测试,研究了水体对各个方位热湿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规律。结果表明,水体在调节周边小区域的热湿环境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从上风向到下风向的过程中呈温度逐渐降低、相对湿度逐渐升高的趋势。(4)基于以上研究内容,提出了城市热湿环境规划策略和改善建议,为低纬高原濒湖城市的热湿环境改善和低碳发展提供参考。
黄怡[3](2018)在《昆明市某居住区风热环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规划关注城市人口和产业布局较多,对因城市规划产生的风热环境特征和人体热舒适关注较少。城市居住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构成单元,承载着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责任,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区人居环境,尤其是居住区室外风热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研究范围立足于低纬高原城市昆明,分析了昆明市背景气候特征,突出其区域特色。以昆明市某居住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建筑布局、下垫面材质、绿化水体等因素对居住区环境的影响。从微尺度分析每种因素对于风热环境产生的影响,同时拓展改善居住区风热环境舒适性时的规划设计视野。从居住区微气候特征以及风热环境舒适性评估入手,分析多种因素在通风防风、缓解热岛效应、构造高舒适性环境方面的作用,探索改善风热环境措施。为制定有关建筑风热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有价值、可借鉴的参考资料与实践经验本文利用实地测试和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探索在特定区域气候条件昆明居住区风热环境的形成因素。本研究通过实测研究了解到该居住区1月份室外风速最大值达到了5.2m/s,平均风速为1.8m/s。研究区域中风速超过的2.5m/s的占了整个测试时段的20%,而超过4.2m/s的占据了3%,这说明虽然研究区域的风环境基本都舒适,但通风廊道、建筑狭缝处多不适合居民长时间停留。绿地、透水面和不透水面这三种下垫面中,绿地昼夜温度差值仅有14℃;透水面升温速度较快,且昼夜温差最大,达到了25.9℃。该居住区的湿度差最大达到了51%,主要是受到太阳辐射和来流风向的影响,此外,水体对于空气湿度影响较小,面积较大或集中的绿地与破碎分散的绿地相比,对环境优化效果更佳。数值模拟得到整个居住区的平均风速3.11m/s,多个位置点风速过大,围合型建筑区域的风环境较为舒适的。
李斌[4](2017)在《郑汴都市区热环境时空变化与机制模拟》文中研究指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而城市化则是中国当前LUCC时空变化研究中最为突出的热点之一。我国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城市扩展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直接改变了下垫面的物理结构和特性,由此引起的区域热环境变化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区域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方面。河南省的城市化速度高于全国,尤其是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的郑汴都市区正在经历城市化的重大变革,城市扩展速度加快,其热环境效应和驱动机制研究迫切需要关注和加强。进一步开展都市区热环境研究有助于厘清热环境效应的形成机制,为城市科学规划和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建设方面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全球变化、城市化的背景下,以郑汴都市区为例,深入剖析城市热环境时空变化及影响机制。借鉴景观生态学研究范式,围绕“格局—过程—机制—模拟”的研究思路,多角度对比研究郑州、开封、中牟不同规模城市的热环境状况。主要研究方法及结论如下:(1)土地覆被变化迅速,地表温度差异显着。以郑汴都市区1988年、2000年、2009年和2014年四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可见光和热红外波段,借助ENVI、ArcGIS等工具进行土地覆被分类和地表温度反演。结果表明,26年间郑汴都市区土地覆被变化总体特点是建设用地增加和耕地减少;土地动态度模型显示郑州市建成区扩展速度远大于开封、中牟;三地在建成区发展方向上不断靠近。伴随城市高速发展,大幅增加的建设用地和大量出现的裸露土地,是地表温度增加的重要原因;对比区域地表温度均温,前两时段郑州市略低于开封市、中牟县,而后两时段郑州市则大幅高于另外两个区域;土地覆被类型的平均地表温度排序是:城市建设用地﹥裸地﹥其它建设用地﹥林地﹥耕地﹥未利用地﹥水体。(2)热岛特征变化明显,城市扩展耦合紧密。对反演的地表温度进行“均值-标准差”分类和去除背景的归一化处理,分析表明:郑汴都市区19882014年的热岛演变表现出“弱热岛—强热岛—极化岛—分散岛”的特征;强度分析表明,四个时段的极大值均出现在郑州主城区,城市建成区热岛中心的平均强度为37℃;热岛景观变化与建成区的扩展边界高度吻合。(3)典型景观地表温度差别显着,影响范围各异。选取典型景观,进行缓冲区分析,统计表明:水体景观、公园绿地景观、滨河景观和高层建筑景观均具有显着的降温效应,表现出一定的规模效应。按相邻Buffer温差为0.1℃为影响范围标准,三种具有降温效应的景观排序为:水体景观(300m)>公园景观(240m)>滨河景观(180m)。高层建筑景观由于其阴影和内部绿化结构的原因,降温作用明显,影响范围达300m。城市道路面积比率每提高10%,地表温度则升高1.2℃。开发裸地、露天广场、塑胶场地的影响范围分别为:240m、180m、240m。景观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半径取决于自身的特质和周边的环境。(4)城市景观格局与热环境关系:具有降温效应的城市景观类型水体、滨河景观、公园、高层建筑的规模指数PLAND、LPI、ED、PD与其分区的LST均表现为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而具有增温效应的景观类型道路、街区、开发用地和铁路的PLAND、LPI与LST均表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聚集指数中,4种降温效应景观的DIVISION(分离度)与LST为高度的正相关关系;3种增温效应景观(除道路外)的DIVISION、SPLIT与LST关系上表现为显着负相关。规模控制条件下,降温效应景观的集中布局,增温效应景观的分散布局和降低增温效应景观的连通性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的形成。(5)局地尺度热环境分析:通过机载热成像设备测量地表温度,结合Google影像分析不同类型的地表热环境表明:居民点类型中,建筑水平投影面积所占比率越高,地表平均温度就越趋于升高。广场和道路热环境研究表明,地表温度除受到表面材质影响外,还受到周边类型的干扰。林地、草地的降温效果与人工维护和植被冠层的盖度有关;受污染和富营养化的水体温度明显高于清洁水体。另外建筑屋顶的颜色和材质对其表面温度也有重要影响。(6)NDVI、NDMI与地表温度的关系:以Landsat 8为数据源,计算了NDVI、NDMI和LST,从整体、分区、像元等不同层面分析两指数与LST的相关关系,利用GEO-Da软件,分析三种不同采样间隔(150m,300m和450m)数据的NDVI、NDMI与LST的空间相关性。NDVI与LST的线性拟合度较差,而NDMI与LST具有很强的线性关系,剖面分析显示NDMI与LST的镜像关系明显,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缓冲区分析表明,随着距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LST和NDMI之间的相关性逐渐增强。在Moran指数空间相关性分析中,不同采样间隔下两指数与LST的负相关关系均比较明显,但由于水体在2个指数中数值的差异,使NDMI与LST表现出更强的空间负相关性。因此,NDMI作为热环境研究的有效指标更适宜对LST的定量分析,降低地表温度或热岛强度亦可从水汽含量的角度考虑。(7)社会经济统计指标与城市热环境的相关性:利用31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和统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郑州市的升温趋势最明显,为0.576℃/10a,开封、中牟的升温幅度较小;季相分析表明三地的秋、冬季节气温和地表温度波动频繁,变化趋势不明显,而春、夏季则变化舒缓,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社会经济统计中反映自然属性的6项统计指标与郑州-中牟气温差的相关性均大于反映社会经济属性6项指标的数值,说明城市冠层结构的物理特性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最为强烈,而社会经济层面的指标则对气温变化的影响相对缓和;郑州市的气温变化(热岛强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说明郑州市的城市热岛近年有缓解趋势。(8)WRF/UCM较好地模拟了瞬时的区域热环境状况,与MODIS地表温度产品的吻合度较高。地表温度模拟发现,热岛现象白天较晚上弱;规划下垫面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多,引起城市热岛形态的变化,增加了区域热岛面积。气温的热岛强度明显小于地表温度;白天气温的空间分布与下垫面类型关系不明显,晚间气温的热岛现象明显,从郑州到开封热岛强度逐渐减小,表现出城市规模的梯级过渡。预测表明:2020年郑汴产业带对郑汴都市区增温贡献较大,日均地表温度、气温分别增加0.48℃、0.19℃。本文从热环境的时空变化、影响机制、数值模拟等不同层面研究了郑汴都市区的热环境状况,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了缓解城市热环境问题的方法措施。但由于城市热环境研究的复杂性和研究条件所限,尚存在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重点研究了夏季城市热环境状况,对季相和年际规律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运用多源数据研究了不同层次热环境的时空规律,但时空尺度研究是本文的弱项,有待今后研究进一步加强。在WRF/UCM数值模拟方面,今后应运用BEP-UCM结合城市规划方案精确模拟城市热环境,为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提供更加合理的参考。
王学锋,周德丽,杨鹏武[5](2010)在《近48年来城市化对昆明地区气温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低纬高原城市昆明及邻近的安宁和太华山站分别代表大城市、小城市和无城市化影响的对比站,利用1960-2007年气象资料,分析不同规模城市发展对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昆明及邻近地区近48年来平均气温显着升高,具有一致性。②城市化加剧了平均气温上升的幅度,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城市效应分别达到0.31℃/10a和0.09℃/10a,急剧的变化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城市高速发展期。③城市化加剧了平均最低气温的显着升高,但对平均最高气温影响不明显。由此导致气温日较差的显着减小,大城市和小城市气温日较差的城市效应分别达到-0.49℃/10a和-0.27℃/10a。④城市化还导致了极端最低气温显着升高,相对湿度显着降低,霜日数显着减少。但对极端最高气温的影响并不显着。
李书严,陈洪滨,李伟[6](2008)在《城市化对北京地区气候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北京地区20个气象站36年(1970—2005年)的逐日雨量、平均风速和冬季08时平均温度资料,对北京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36年来热岛效应呈现强度逐渐增强、面积逐渐增大、由单一向多个热岛中心演变的趋势,2000—2005年热岛强度最大达2.11℃,城区冬季的平均增温率为0.298℃/10a。(2)城市化发展使得北京地区降水量呈现不均匀分布态势。20世纪70年代城市西部降水较多,东南部降水少;80年代整个城区处于少雨区;90年代城市西部、南部降水少,东北部是大雨量区。2000年以后降水较少区域自城区逐渐朝东南方向扩展。(3)不断增高、密度不断加大的建筑物对气流的阻滞作用使得城区平均风速呈减少趋势,城区的平均风速70年代是2.49 m.s-1,80年代是2.32 m.s-1,90年代是2.16 m.s-1,2000—2005年是2.28 m.s-1,平均风速递减率为0.05 m.s-1.(10a)-1。(4)人口密度的对数与气温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65;城区面积与温度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6387。
张爱英,任国玉[7](2005)在《山东省城市化对区域平均温度序列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对山东省国家基本/基准站、代表性的城市站与代表性的乡村站19632002年共40年的月、季、年平均温度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济南站进行了个例研究。从增温趋势看出,城市站和国家基本/基准站比乡村站增温趋势显着。近40年来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因素对基本/基准站年平均温度的增温贡献率为27.22%,对所选城市站年平均温度的增温贡献率为21.71%,济南站为23.43%。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因素对季节增暖的贡献以夏季为最大,其次是春季和秋季,而冬季最小。因此,目前根据国家基本/基准站资料建立的山东或华北地区平均温度序列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城市化的影响,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检验和订正。
李杨,张小曳,车慧正,陈广善,屈文军[8](2005)在《城市化效应对西安地区气候的影响》文中认为运用城郊对比法,分析比较了西安和临潼地区近40年来的气温、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等气候资料。结果发现:城区气温比郊区高,而降水量和相对湿度都较郊区低。表明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西安地区的热岛效应和干岛效应增强。温室效应和气溶胶的气候效应可能是西安地区热岛效应和干岛效应增强的原因之一。
杜英[9](2005)在《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然而西部地区现存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本身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无不限制着该区域的发展,而发展城镇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城镇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依托,城镇化是西部大开发的中心环节,在一定意义上,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也就是西部地区城镇化逐渐发展的过程。然而,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在带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环境问题。这对生态环境本已十分脆弱的西部地区来说,影响尤为严重。因此,研究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效应问题,揭示城镇化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强度及其规律,对克服西部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盲目性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使西部城镇化健康、稳定、合理地发展以及加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实现西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最终实现西部现代化,具有现实的、长远的积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西部城镇化发展历程的回顾及对西部城镇化的发展现状的分析,找出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研究西部城镇化进程对其产生的生态效应,进而总结出西部城镇化进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规律性并指出今后城市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西部城镇化的发展对人口的影响包括对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两方面的影响,城镇化不但会增加城镇非农业人口的数量,而且对人口素质的提高也有显着的影响,表现为居民受教育程度、人口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与中、东部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城镇化的推进还使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被不断强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被不断得到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城镇化的发展还使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改变,在1997 年到2002 年间,西部地区耕地和牧草地呈减少趋势,园地、林地及居民点和工矿用地呈增加的趋势。 西部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效应主要包括环境污染效应、气候效应、水环境效应和地学效应。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多的污染物质,必然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产生环境污染效应;城镇化的发展还将对局部气候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城镇化使西部市区气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日照时间减少及太阳辐射强度减小等;城镇化的发展还对水文和水资源产生影响,在带来地表径流增加、洪峰增高等径流效应的同时,部分地区还造成地下水位的严重下降,此外,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缺水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城镇化发展一定程度上还引发了西部地区地质地貌的变化,并产生了诸如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等生态灾害,同时还从结构、生态功能、物质组成等方面对城镇土壤的基本形状
何云玲,张一平[10](2004)在《城市生态环境与绿化植被相互作用研究》文中指出多年来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绿化植被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城市的气候、水文、土壤等环境特征发展变化以及城市绿化植被的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阐述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取得的成果,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应该加强之处,以期为推动和促进我国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动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二、低纬高原地区城市化对室内外气温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纬高原地区城市化对室内外气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气温变化趋势及城市化和海气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综述 |
1.2.1 气温变化研究综述 |
1.2.1.1 国外研究综述 |
1.2.1.2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城市化对气温变化影响研究综述 |
1.2.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环流、气候指数与气温变化关系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1.1 气象资料 |
2.1.2 建成区面积数据 |
2.1.3 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 |
2.1.4 地理信息数据 |
2.1.5 气候区划 |
2.1.6 环流、气候指数 |
2.2 研究方法 |
2.2.1 气象资料处理 |
2.2.2 线性倾向估计 |
2.2.3 夜间灯光数据处理 |
2.2.4 城乡站点分类 |
2.2.5 UMR方法 |
2.2.6 气温数据与环流、气候指数相关分析 |
第三章 全国气温变化趋势 |
3.1 平均气温趋势 |
3.2 平均最低气温趋势 |
3.3 平均最高气温趋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国城市化对气温变化的影响 |
4.1 城市化对平均气温的影响 |
4.2 城市化对平均最低气温的影响 |
4.3 城市化对平均最高气温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国气温变化趋势海气成因分析 |
5.1 各气候带气温与环流指数的关系 |
5.2 各气候带气温与气候指数的关系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情况 |
致谢 |
(2)昆明市呈贡新城区热湿环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城市风环境、热湿环境研究综述 |
1.2.1 城市风环境 |
1.2.2 城市热湿环境 |
1.3 研究区域概况 |
1.3.1 低纬高原城市地理及气候特点 |
1.3.2 昆明市气候概况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数据资料和技术路线 |
2.1 城市热湿环境流动观测实验 |
2.1.1 测试区域 |
2.1.2 测试设备及方法 |
2.1.3 流动观测路线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基于LCZ的局地气候区划分 |
3.1 研究现状 |
3.2 定义及划分 |
3.2.1 微尺度表面特征参数 |
3.2.2 局地气候区分类 |
3.2.3 测试区域局地气候区划分 |
第四章 风环境特征 |
4.1 风环境研究区域范围 |
4.2 风环境特征研究 |
4.2.1 年际变化特征 |
4.2.2 四季变化特征 |
4.2.3 干雨季变化特征 |
4.2.4 逐月变化特征 |
4.2.5 逐日变化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统计数据的热湿环境点状特征 |
5.1 热湿环境点状特征 |
5.1.1 年际变化特征 |
5.1.2 季节变化特征 |
5.1.3 干雨季变化特征 |
5.1.4 逐月变化特征 |
5.1.5 逐日变化特征 |
5.1.6 逐时变化特征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流动观测的热湿环境带状特征 |
6.1 数据处理 |
6.2 同时性修订 |
6.3 流动观测结果 |
6.3.1 呈贡新城区秋季昼间热湿环境带状特征 |
6.3.2 呈贡新城区秋季夜间热湿环境带状特征 |
6.3.3 呈贡新城区冬季昼间热湿环境带状特征 |
6.3.4 呈贡新城区冬季夜间热湿环境带状特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水体对热湿环境的影响 |
7.1 测试区域 |
7.2 测试方法 |
7.3 测试情况 |
7.4 结果分析 |
7.4.1 白龙潭水体测试结果分析 |
7.4.2 洛龙湖水体测试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城市热湿环境规划策略 |
8.1 改变城市绿化思路 |
8.2 优化城市规划策略 |
8.3 优化人工湖设计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昆明市某居住区风热环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风热环境研究现状 |
1.2.1 风环境研究发展及现状 |
1.2.2 热环境研究发展及现状 |
1.2.3 居住区风热环境研究 |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研究的区域特色 |
1.5.1 低纬高原山地城市地理环境及气候特点 |
1.5.2 昆明地区气候特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居住区风热环境舒适性评价及特征研究 |
2.1 居住区风热环境舒适度评价方法 |
2.1.1 风环境评价方法 |
2.1.2 热环境评价方法 |
2.1.3 室外舒适综合性评价方法 |
2.2 室外物理环境因素 |
2.2.1 建筑布局 |
2.2.2 下垫面材质 |
2.2.3 表面粗糙系数 |
2.2.4 天空视角系数 |
2.3 室外气候环境因素 |
2.3.1 太阳辐射 |
2.3.2 空气温度 |
2.3.3 相对湿度 |
2.3.4 来流风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昆明地区居住区风热环境实例研究 |
3.1 居住区基本情况及测试准备 |
3.1.1 居住区情况介绍 |
3.1.2 居住区测试方案 |
3.1.3 测试使用设备 |
3.2 居住区实测结果分析及风热环境评价 |
3.2.1 居住区室外风环境分析及评价 |
3.2.2 居住区室外热环境参数分析及评价 |
3.2.3 其他相关因素影响分析 |
3.3 室外风热环境特征 |
3.4 居住区风热环境与天空视角系数关联性研究 |
3.5 本章小结与建议 |
第四章 居住区风热环境模拟研究 |
4.1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 |
4.1.1 数值模拟基础理论 |
4.1.2 FLUENT应用 |
4.1.3 FLUENT求解步骤 |
4.2 昆明市某居住区风热环境模拟研究 |
4.2.1 建筑布局模拟研究背景 |
4.2.2 模拟参数设置 |
4.2.3 模拟结果输出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B 20个流动观测点的地理位置信息表 |
(4)郑汴都市区热环境时空变化与机制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主要研究方法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研究进展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城市化 |
2.1.2 城市热岛 |
2.1.3 城市热环境 |
2.1.4 热力景观 |
2.1.5 热环境温度界定 |
2.2 城市热环境的研究手段 |
2.2.1 气象站及外场观测 |
2.2.2 遥感观测 |
2.3 城市热环境效应研究 |
2.3.1 城市热环境的时空分布 |
2.3.2 城市热环境的形成机制 |
2.3.3 城市热环境与数值模式 |
2.4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契合点 |
2.4.1 研究存在的问题 |
2.4.2 契合点 |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 |
3.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3.1.1 区位与区划 |
3.1.2 地形地貌与气候 |
3.1.3 土壤与植被 |
3.1.4 水文与水资源 |
3.2 研究区社会经济情况 |
3.3 数据源及处理 |
3.3.1 遥感卫星数据 |
3.3.2 实测数据 |
3.3.3 社会经济数据 |
3.3.4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
4 城市景观及热环境的时空变化 |
4.1 城市景观格局动态 |
4.1.1 遥感影像解译 |
4.1.2 景观格局动态 |
4.2 城市热环境时空演化 |
4.2.1 地表温度(LST)反演 |
4.2.2 地表热力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3 城市热岛 |
4.3 本章小结 |
5 典型景观的热环境效应 |
5.1 城市典型景观类型的热环境效应 |
5.1.1 研究数据与方法 |
5.1.2 城市公园及滨河景观的热环境效应 |
5.1.3 水体景观的热环境效应 |
5.1.4 道路景观的热环境分析 |
5.1.5 其它景观类型的热环境效应 |
5.2 城市典型景观格局与热环境关系分析 |
5.2.1 数据与方法 |
5.2.2 典型景观及均温 |
5.2.3 景观指数与地表温度的关系分析 |
5.3 局地尺度热环境 |
5.3.1 数据获取与处理 |
5.3.2 局地热环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城市热环境影响机制 |
6.1 城市热环境与下垫面要素的关系 |
6.1.1 研究数据及方法 |
6.1.2 结果及分析 |
6.2 城市热环境与社会经济统计指标的关系分析 |
6.2.1 研究数据及处理 |
6.2.2 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基于下垫面变化的WRF模拟 |
7.1 WRF数值模式方案 |
7.1.1 WRF简介 |
7.1.2 WRF模拟方案设定 |
7.1.3 WRF输入数据处理 |
7.2 MODIS地表温度产品与WRF模拟数据的对比 |
7.2.1 MODIS11A1 产品及处理 |
7.2.2 MODIS和 WRF地表温度比较 |
7.3 WRF模拟地表热环境 |
7.3.1 地表温度、气温分时段对比 |
7.3.2 地表温度和气温不同下垫面对比分析 |
7.3.3 地表温度和气温不同下垫面均温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工作 |
一、发表的科研论文 |
二、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城市化对北京地区气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选取 |
3 北京城市化概况 |
4 北京地区城市气候的变化特征 |
4.1 城市热岛的分布 |
4.2 城市降水的分布 |
4.3 城市风的分布 |
5 城市化对气象环境的影响 |
5.1 人口密度与城市气候的关系 |
5.2 建成区面积与城市气候的关系 |
6 结论 |
(7)山东省城市化对区域平均温度序列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 |
3 研究方法 |
4 结果及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9)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
1.1 立题背景分析 |
1.1.1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
1.1.2 西部城镇化是实现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的需要 |
1.1.3 城镇发展是协调西部地区人地关系的基石 |
1.1.4 城市的生态问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关注的热点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和进展 |
1.3.1 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效应研究 |
1.3.2 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经济效应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西部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2.1 西部地区生态结构分析 |
2.1.1 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状况 |
2.1.2 西部地区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现状 |
2.1.3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 |
2.2 西部城镇化的发展态势 |
2.2.1 西部城镇化的回顾 |
2.2.2 西部城镇化现状 |
2.2.3 西部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西部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效应分析 |
3.1 城镇生态效应的基本概念 |
3.1.1 生态效应的涵义 |
3.1.2 城镇化的生态效应 |
3.2 西部城镇化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
3.2.1 西部城镇化对人口的影响 |
3.2.2 西部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3.2.3 西部城镇化与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 |
3.3 西部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
3.3.1 西部城镇化的环境污染效应分析 |
3.3.2 西部城镇化的气候效应分析 |
3.3.3 西部城镇化的水环境效应分析 |
3.3.4 西部城镇化的地学效应分析 |
第四章 西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规律性分析及其协调发展的途径 |
4.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时空规律性分析 |
4.2 西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规律数理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
4.2.1 陕西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数理模型的建立 |
4.2.2 陕西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计量关系分析 |
4.3 西部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低纬高原地区城市化对室内外气温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气温变化趋势及城市化和海气影响因子分析[D]. 起永东. 武汉大学, 2020(03)
- [2]昆明市呈贡新城区热湿环境特征研究[D]. 周艺.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昆明市某居住区风热环境特征研究[D]. 黄怡.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4]郑汴都市区热环境时空变化与机制模拟[D]. 李斌. 河南大学, 2017(12)
- [5]近48年来城市化对昆明地区气温的影响[J]. 王学锋,周德丽,杨鹏武. 地理科学进展, 2010(02)
- [6]城市化对北京地区气候的影响[J]. 李书严,陈洪滨,李伟. 高原气象, 2008(05)
- [7]山东省城市化对区域平均温度序列的影响[J]. 张爱英,任国玉.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04)
- [8]城市化效应对西安地区气候的影响[A]. 李杨,张小曳,车慧正,陈广善,屈文军. 大气气溶胶科学技术研究进展——第八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气溶胶科技研讨会文集, 2005
- [9]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效应研究[D]. 杜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 [10]城市生态环境与绿化植被相互作用研究[J]. 何云玲,张一平. 高原气象,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