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城市化过程中的教育偏差及对策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春晖[1](2020)在《中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被征地农民问题事关国家发展战略,而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不仅涉及农民群体的生存,而且与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等息息相关。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政府需征收大量农地用于城镇化建设,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也随之出现并日趋凸显。如何科学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关乎社会稳定和国家公平正义。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存在密切关联的辩证关系。社会保障为被征地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但如果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得以解决,其基本的生活保障就可以解决,且就业的被征地农民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从而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可以因为从事某项工作而获得更多的社会存在感和荣誉感,可以因为有价值的工作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认为,就业就是最好的社会保障。然而,并不是所有被征地农民都适合就业,都能就业,也不是就业之后就不再失业,因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仍然是最后一道保障,起着保障的基础性作用。本研究将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关联起来研究,就业作为优选项,社会保障作为基础项。围绕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本研究基于多地区、大样本的实际调查,对其就业和社会保障现状、存在困境、主要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利用调查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主要客观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博弈理论对被征地农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的主观因素及其与政府的博弈进行了分析,借鉴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考虑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东、中、西部分别选取了山东省济南市、安徽省当涂县和凤台县、四川省郫都区和彭山区作为调研区域,分别抽样了480、400、210个被征地农民样本,基于调查数据,对被征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就业状况、社会保障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统计分析。调查显示:不论东、中、西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均大量存在被征地农民群体,东部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状况好于中西部,但社会保障状况却低于中西部。被征地农民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期望较高,但由于教育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职业技能水平低下、创业意识和能力低下、对政府安置存在依赖、政府就业培训工作相对欠缺、就业和人才服务平台的可及性较差等原因,致使就业率不高,就业层次主要集中在非正规就业领域,由于社会保障政策、体制、机制及农民自身问题等原因,被征地农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参保率参差不齐、保障水平偏低。归纳起来,政府与民众认识和考虑存在偏差、中央与地方认识和考虑存在偏差、执行部门认识和考虑存在偏差等这些政府层面的问题是造成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主要原因。除政府层面的原因外,被征地农民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等也影响着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本研究利用抽样调查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多变量Logistic回归、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在既定政策背景下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如何影响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在就业影响因素方面,研究发现:被征地农民的年龄和教育程度对其就业有重要影响,其中教育程度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年龄的影响;居住在主城区的被征地农民具有更大的就业机会,与就业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培训具有正向影响,而且显着高于其他变量;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就业的正向影响最高,起到基本“安全网”的作用;公共安置途径有积极作用,但作用较小。在被征地农民工作关系认同度(满意度)影响因素方面,不同地区的影响因素存在着地区差异:受教育程度在东部地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家庭就业人口比例在中部地区有显着正向影响;东部和中部地区虽然具有共同的影响因素,如年龄、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和就业培训,但影响程度存在显着差异。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方面,研究发现:当被征地农民年龄相对较小、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家庭子女数量相对较多时,更不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当被征地农民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时,更加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当被征地农民对政府养老保险补贴预期相对较高、对养老保险政策了解相对较深时,更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当被征地农民的个人缴费金额相对较高、认为参保程序相对较为复杂时,更不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此外,性别也对被征地农民养老意愿的选择具有显着影响。在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影响因素方面,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健康状况、新农合的规定报销水平和缴费水平、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与农民的参合行为显着相关,收入水平、性别等因素对农民参合意愿的影响并不显着。除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客观因素外,本文还通过扎根理论深入讨论了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主观因素。结合深度访谈和对访谈资料的三级编码发现: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需求来自于利益状况的改变,现有的利益分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使得该群体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依赖被放大,但是无论是其群体自身的心态转换困局还是外部政策设计都制约了其实际行动。在此过程中,被征地农民所面临和经历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土崩瓦解以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都使得其对社会支撑体系的诉求异常强烈。因此,本研究构造出“利益重塑-心态转换-政策优化-社会支撑”的问题解决模型。另外,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既离不开政府,也离不开被征地农民本身,双方存在复杂的博弈关系。基于博弈论,本文对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在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中的博弈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就业博弈中,当“政府进行就业安置,被征地农民找工作”时实现长期均衡;在社会保障博弈中,当“政府提供社会保障,被征地农民不进行抵抗”时实现长期均衡。为更好地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应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研究发现: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是所有国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都会面临的问题,并不单单是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完善的法律法规是确保被征地农民权利的关键;政府和被征地农民均应承担相应责任;应根据实际采取多种补偿形式;对被征地农民进行培训是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举措。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优化征地补偿制度、构建项目齐全公平合理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和被征地农民间信息沟通机制、加强政府部门和第三方组织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充分考虑被征地农民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住所位置、就业环境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加强管理服务以改善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环境,加强宣传教育以增强被征地农民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的了解程度,充分发挥公众安置途径;通过提高被征地农民工资水平和政府的社会保障金,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工作能力,减少被征地农民缴纳的社会保障比例等措施实现被征地农民和政府博弈的长期均衡。
刁贝娣[2](2020)在《不同城市化水平下PM2.5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及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现阶段城市中人口和工业快速聚集,城市化程度不断提升,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尤其是空气污染问题。特别是在城市化初级阶段的中国,城市的工业发展、人群密集居住、交通拥挤等等原因造就空气污染的加剧。同时,大多城市的高人口密度及人口流动导致的暴露于污染下的人口数量增多,高污染高暴露致使城市健康问题的凸显,这些居民健康问题也必将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根据健康中国建设的要求,对城市空气污染造成的居民健康风险和经济损失进行合理评估,对环境卫生政策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遥感影像采集2006-2016年中国31个省份的338个城市的PM2.5数据以及社会经济相关数据,利用空间面板模型(SDM)分别分析大气污染与城市化发展水平(分别用人口城市化率和夜间灯光数据来代表)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人口密度数据,利用暴露响应函数提供对338各城市全面的健康风险评估,然后结合早逝经济损失及相关医疗消费数据(中国卫生与计划生育统计年鉴),采用生命统计价值法(VSL)和疾病成本法(COI)计算经济损失。同样建立以城市化发展水平为主要因素的面板模型,分析并检验不同城市化水平下的健康风险和经济损失,探究城市化与经济损失的内在联系,以期使得城市和国家政策制定者意识到空气污染带来的巨大威胁,以加强他们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的努力。最后根据MEIC团队提供的排放量网格化数据结合华盛顿大学In MAP研究团队的In MAP模型,定量计算大气污染物的空间溢出量,并据此定量核算大气生态补偿金额,期望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生态补偿机制。最终得到以下结论:(1)在城市尺度上(全国338个城市),分析了城市化发展水平对PM2.5污染的影响。首先整个国家的PM2.5污染至今未得到基本改善,到2016年,仍有超过65%的城市和75%的人口暴露PM2.5浓度超过35μg/m3的污染环境。为了探究城市化水平变化对污染的影响,因此选择构建以城市化发展水平为主要解释变量的模型,包括用人口城市化率和夜间灯光数据分别来代表的一次项,二次项和三次项六种模型:(1)PU2(人口城市化率二次项模型)与PU3(人口城市化率三次项模型)在人口城市化率低于10%左右时出现差异,但在此之外均属于随城市化率增加,PM2.5浓度不断降低的状态。PD2(灯光数据二次项模型)与PD3(灯光数据三次项模型)在城市化水平也就是DN值低于15前,PM2.5浓度随城市化水平的增高而不断升高。(2)PU3(人口城市化率二次项模型)与PD2(灯光数据二次项模型)的拟合结果出现了一定的相似性,出现了经典的倒U型曲线规律,均是呈现先随着城市化得升高而升高,经过一个拐点后进而随着城市化的升高而降低。(3)相比普通面板检验,空间计量面板考虑城市间相互作用因素后,由由坏转好的改善拐点滞后,说明城市间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加速了空气质量的恶化,相应的又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空气质量的改善。也进一步说明单一城市的空气质量改善难度极大,并有可能受外在城市干扰影响最终空气质量结果。未来的空气环境质量改善,将是一个区域性共同攻克和努力的结果。(2)在不同城市化水平下,探讨了PM2.5健康风险及经济损失的区域差异。首先2016年PM2.5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分别为0.901万人、806万人和47.6万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患者分别为133万人、138万人、315万人。同时,因PM2.5污染造成的死亡或发病产生的经济损失达1.846万亿元,占全年GDP的2.73%。随着不同城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PM2.5污染带来的健康风险和经济损失增加,但地区间存在显着差异。为探究健康风险与经济损失与城市化的关系,分别构建以城市化发展水平(以灯光数据代表)为主要解释变量的模型,包括一次项,二次项和三次项的六种模型。(1)HD(健康风险模型)和ED(经济损失模型)的拟合结果具有相似性,比如仅有含二次项的HD2(健康风险二次项模型)和ED2(经济损失二次项模型)的普通面板拟合时存在拐点,且均是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才出现有恶化到优化的优化拐点。(2)含三次项的模型,包括HD3(健康风险三次项模型)和ED3(经济损失三次项模型)两个模型显示在研究时段内,均不存在拐点,且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表现出城市居民的健康风险不断增大,相关的经济损失也不断增加。(3)相比普通面板检验,空间计量面板考虑城市间相互作用因素后,由坏转好的改善拐点滞后,变成在具有实际意义的取值范围内,不存在拐点了。最后,结合城市化水平和经济损失,将338个城市分为A类(非重点区域)、B类(成功区域)、C类(潜力区域)、D类(重点区域)四类,并针对城市特性,给出相应的政策启示。(3)从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出发,基于In MAP模型厘定了PM2.5污染跨区域传播带来的溢出效应。具体的,定量估算PM2.5的空间溢出量,选用排放数据和INMAP模型来计算各省域及地级市地区间空间溢出情况,估算污染溢出带来的相关的健康风险及经济损失。PM2.5排放与污染的SMI(空间分离指数)值为98.698,说明PM2.5排放与浓度之间的空间不匹配现象极为显着。由In MAP计算出各省的污染溢出量产生的影响,总的来看每个省域的排放量对本地PM2.5浓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其距离较近的周边地区。污染排放造成全国31个省市最多健康终端变化的是河南省、四川省、山东省和江苏省,而本省健康终端变化最大的为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四个省。相对来说,由于人口密度较高、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等原因,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既是造成健康风险最大的地区也是本地健康风险最大的地区。支付补偿金额最高的是山东省,需要向江苏补偿超过35亿,需要向河南补偿超过20亿人民币,其次是江苏省,需要向安徽省支付将近20亿元。而需要被补偿的最高省域是河南省,其次是江苏省。总的经济补偿无论是应支付的补偿金额还是被支付的补偿金额与城市化率的拟合效果均不好,但一旦转化为人均补偿金额和人均被支付的补偿金额,与城市化率的拟合效果极佳。(4)从生态补偿角度出发,构建了全国性的PM2.5跨界污染补偿机制。本文仅介绍两种补偿模式,一是从源头出发,从排污权公平的角度出发,排放超出既定数值后就必须支出一定的金额购买其他地区的排污权,即基于污染权公平的生态补偿模型构建。二是从结果出发,核算污染排放已经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必须要对已经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补偿,即基于健康权公平的生态补偿模型构建。最后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补偿金额的来源(排污权交易的金额、政府间共同出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政府间强制性扣缴、吸收社会资),补偿款的使用方式(专项资金实施申请制和常项补偿共存制度),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管理大气生态补偿(全国性统一机构协调统一调配管理)。
刘琳婕[3](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欧阳子豪[4](2019)在《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教学导向》文中提出“教学理念很难是全新的,历史中总有它的踪迹”。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理解,我们也总能从学科自身逻辑中发现可以指引学科教学理念的光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本研究是一个学科教学的溯源研究,这个“源”便是学科逻辑。本研究旨在探寻人文地理学科逻辑对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化和教学实施的指导作用。以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为例,展示如何利用学科逻辑指导教学,缓解目前学科教学研究与一般课程和教学论研究相比学科特色不鲜明的困境。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出完整的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然后,设计调查问卷咨询专家对初步研究结论的认同度,并进行相应修正。最后以课堂观察的形式阐明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和检验研究结论。主要研究结果概括如下:一、系统阐述了学科逻辑的内涵和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认识切入点。文章认为,学科逻辑包括知识逻辑和思维逻辑两大内涵。学科知识逻辑指知识的内在关联,学科思维逻辑指思考问题的学科思维方式。“关于地域系统的人地关系”、“关于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是总结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两个切入点。从“关于地域系统的人地关系”理解人文地理学科逻辑,其逻辑主轴是从区域视角分析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从“关于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理解人文地理学科逻辑,其逻辑主轴是要从人地关系的视角看待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二、人文地理学科知识逻辑对人文地理内容核心主题的提炼和主题关联的梳理具有指导作用,据此,可将看似“散乱”的高中人文地理内容结构化:1.从区域研究一般内容维度出发,结合人文地理具体研究问题,最终确定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空间过程”“空间联系”为高中人文地理三大核心主题;2.从“地域系统”形成的角度看,三大核心主题之间存在“格局-过程-机制”的关联。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看,三个核心主题构成人地协调观素养整体性培养的载体。三、人文地理学科思维逻辑为把握高中人文地理总体教学方向和核心主题具体教学路线提供了指向。总体教学方向与具体教学路线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大同”与“小异”。1.对于教学方向,“关于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指示要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的高度来把握人文地理教学,将人文地理教学的关注点由“人”转向“人地关系”;2.对于教学路线,“关于地域系统的人地关系”指明要用区域思想方法指导高中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的教学,文章认为:(1)“形式区”思想方法,在内容上和思维上切合人类活动“空间分布”教学对分布特点和分布成因的关注;(2)“功能区”思想方法,在内容上和思维上契合人类活动“空间联系”教学对区际横向联系分析的侧重;(3)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三个基本研究环节,切合人类活动“空间过程”教学对人文地理过程基本构成单元的重视;3.通过区域视角和人地关系内在联系的分析,本文认为,应从人地关系区域特征、人地关系区域差异、人地关系区际联系来认识“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内涵和水平层级。四、咨询专家对研究结论的认同度较高。通过总结专家意见与进一步咨询,本文认为:1.在教学中,不应过分强调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区别,而更应关注二者的联系。强调区域视角,并非忽视人类活动本身的原理和规律。文章指出,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不在于了解人类活动自身,而是以人类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区域思想方法和人地观念等地理素养;2.“形式区”思想方法和“功能区”思想方法在指导核心主题教学时不能截然分开,而要综合考虑,各有侧重。五、阐述了如何在课堂观察中运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此,本研究首次设计了基于学科逻辑的高中人文地理课堂观察量表,核心是利用人文地理核心主题及其教学思路设计课堂观察量表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工具,对地理教学课例进行了分析。从学科逻辑的视角,定量和定性结合进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诊断和评价。展示了课堂教学实验之外,学科教学研究结论的另一种可能的实证方法。
李凌方[5](2019)在《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逻辑及治理机制研究 ——以湖北省H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和房地产市场发展,城中村土地资源价值攀升,城中村农民、村干部等利益主体对土地资源的争夺白热化,利益冲突愈演愈烈。同时,在城镇住房保障机制不完善、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结构变化及社会心态变迁的背景下,城中村违法建设现象变得日趋严重,已成为城市管理的难题和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以城中村违法建设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博弈理论及治理理论,从制度供给、利益博弈及政府治理三个联动的维度,承袭“发生逻辑-困境解析-治理机制”要素因果链,遵循“理论演绎-实证检视-机制优化”的研究进路,对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逻辑及治理机制进行系统性研究。基于以上思路和对湖北省H市的田野调查,通过对访谈、观察和问卷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从制度供给、利益博弈及政府治理三个联动的维度,以社会整体结构演进和个体特征结构演化的制度嵌合视角,提出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及治理的分析框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分配格局不断调整,致使利益冲突多发,城中村违法建设成为土地和住房资源分配矛盾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发生和治理中形成了复杂的利益博弈结构。沿着理论分析和实证检视的研究逻辑,在深入分析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联动影响因素基础上,可以构建治理机制优化路径。(2)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博弈理论,可以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对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逻辑给出自恰性理论阐释和实证检视。研究认为,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逻辑的分析与验证是一个系统性过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不仅可以推进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规律探究的历史维度深度,也可以进一步拓展现实动态因素关联的广度。历时性维度揭示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的历史演变脉络和规律,共时性维度基于现时情境,进一步阐释城中村违法建设在当前时空情境下相关影响因素的联动逻辑。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城中村违法建设的历时发生逻辑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一是基本生存阶段;二是谋利发展阶段;三是从众炫耀阶段,渐次表现为民生需求型违法建设、经济驱动型违法建设以及跟风攀比型违法建设。从共时性角度看,三种类型的违法建设共存于现在阶段,都受到制度约束、个体策略、政府失效以及治理困境四个方面影响。城中村违法建设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农民、村干部和地方政府,农民和村干部是违建参与主体,地方政府是违建治理主体,分别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农民和村干部作为参与主体,其行为特征表现为有限理性、不完全信息及机会主义。地方政府代表国家执行权力机关的意志,其行为特征表现为强制性和服务性、公共性和非营利性以及不完全信息和有限理性。(3)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和蔓延受扩散效应的影响。通过分析违建扩散模式和违建扩散阶段,总结违建扩散机理,揭示违建扩散效应。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来看,城中村违法建设扩散具有三种模式:一是辐射式扩散模式;二是“点-线-面”网状扩散模式;三是“差序格局”式扩散模式。其扩散表现为初发、蔓延、“井喷”及慢增四个历史阶段。(4)归纳基层管理实践中的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机制,发现现有治理机制失效,致使违法建设治理困境形成。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组成的制度环境下,地方政府选择了专项式治理、网格化管理及多元联动监管三种政策工具,在治理过程中表现出了阶段性、反复性及动态性特征。现有治理机制无法彻底阻断违法建设的发生,致使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陷入困境,其成因包括违建治理政策失范、政府治理能力弱化、执法人员行为异化。(5)针对违建治理困境,基于治理理论,本文从优化思路设计及具体路径选择关联递进的方式构建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机制优化路径。构建更优的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机制,需要从宏观维度和微观路径两种思路进行嵌合设计。宏观维度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和推进机制整合;微观路径包括构建多元联动治理体系、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及强化执法人员激励约束。总体来说,优化思路体现在制度建构、利益引导及治理创新三个方面。具体优化路径为: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健全土地产权和储备制度;建立土地发展权共享机制,完善农民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城乡规划民众参与机制,构建违建全民共治模式;强化政府部门协调能力,构建规范的网络化执法体系;合理选择治理政策工具,建立违建监管常态机制。
朱明磊[6](2019)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作为一线建筑工人的主体,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建筑业经济支柱性地位获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国五千余万建筑业农民工普遍存在年龄大、个人资本少、就业质量差、市民化难等突出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需要,亟待通过产业工人化手段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学术界针对“建筑业农民工问题”做了诸多探讨,普遍指出从事“苦、累、险、脏、乱、差”工作的建筑业农民工群体承受着权益保障严重不足、职业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等诸多不公平待遇,已经成为“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典型代表,但是鲜有系统研究“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机理与对策”的学术成果,难以为政府部门制定解决方案提供针对性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基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影响机理和路径对策研究,对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助力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历史文献研究和全国性调研数据,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问题和现实障碍。(1)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探究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演变历程和现状问题;(2)从建筑农民工自身资本(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障碍和外部条件(社会、政府、行业、企业)障碍两个方面,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3)从维持现状和改变现状两个视角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趋势进行了预判。其次,借助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文献研究、问卷调研和专家访谈,确定了27个影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因素;(2)借助ISM对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逻辑辨析和层阶分析,得到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图;(3)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进行深度解析,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是“在社会、政府、行业和企业等外部条件作用下,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三者共同提升的过程,最终享有现代产业工人的高质量就业机会和平等的城市社会福利待遇”。再次,借助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和工地调研访谈数据,构建Logit模型和系统动力学(SD)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再次设计调研问卷,并选取重庆市20个建筑工地进行调研访谈;(2)根据第二次调研数据构建Logit模型,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完成了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3)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理论框架,利用SD工具构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系统仿真模型,并借助中国统计年鉴和实地调研访谈数据,设定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等不同政策情景运行该动态仿真模型,情景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敏感程度,动态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得到了影响我国建筑业产业工人数量变化和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速率变化的政策敏感因素。最后,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以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为最终目标,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建构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效积累共同提升的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并明确了对策措施的阶段性和时序性。本文遵循“现状问题-障碍分析-机理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形成了研究观点和研究视角的创新,丰富了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相关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应用范畴,有助于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深化;同时,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思路参考和智力支持。
闫卫[7](2019)在《基于问题式教学的高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的颁布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育界已达成共识,核心素养包括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四大方面。其中,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核心素养的价值观引领、核心观念。但是由于人地协调观是一种内隐的价值观念,因此对其的培养一直是我国地理教育的薄弱点。如何培养高中生的人地协调观念成为所有地理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阅读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结合问题式教学模式,以山东省为研究范围,探究问题式教学模式下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根据诊断量表深入高中地理课堂,观察问题式教学模式下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现状,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对人地观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教育素材挖掘不深,人地关系内涵理解不够全面;目标解读不充分,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素养达成目标的关注度不够;生活化和认知冲突情境的创设关注度和力度不够;问题设计开放性不够,提出问题的深度有待加强;探究活动过于形式化,问题设计研究深入性不够,探究主体出现偏差;过程性评价不足,地理思想和方法的融合深度不足;教学流程不够完善,迁移运用达成度低。针对以上问题,论文基于教学过程和目标达成两条路径提出基于问题式教学的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在教学过程方面:情境创设生活化,引导深入探究;设计有深度的问题,循序渐进地融入人地协调观;明确探究主体,强化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地理思想方法;关注过程性评价,创新人地协调观培养的评价方法;在实践中推动人地协调观理解程度的不断进阶;在目标达成方面:提高对人地协调观培养的的重视程度;深入挖掘教育素材,增强对人地协调观内涵的认识;教学目标采用递进式设计,指向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养成;激活教材知识,运用地理核心概念进行观念熏陶;加强人地协调观的深度教学,厘清人地关系。
王姣[8](2019)在《云南省大学城“村改居”社区治理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昆明市呈贡大学城R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在高校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空间和各地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不少地区出现了规模不等的大学城。由此带来的是农村土地的被征收及“村庄”向“社区”转换,“村民”向“居民”转换,各地大学城内出现了大量的“村改居”社区。“村改居”社区是城市社区的特殊形态。在社区管理体制、治理方式、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社区治理面临的难题等方面与一般的城市社区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的差异。本文以社区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及我国的社区治理政策为依据,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大学城“村改居”社区具有“半城半村”格局、人口构成多元化、社区治理复杂化、社区环境特殊化等特点,在社区治理方面存在管理体制更新不及时、村民观念难以跟上城市化步伐、居民面临生计问题挑战等状况。本文以地处省昆明市呈贡大学城的R社区为例,在开展访谈、调研的基础上认为:R社区治理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同时又面临社区治理体制机制不顺、社区环境治理难度大、社会组织不能满足居民需求等困境。经过分析本文认为:造成R社区治理困境的原因主要有社区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社区居委会职能定位存在一定偏差、传统行政管理体制束缚、社会组织参与力量薄弱、社区与高校共治缺位等几个方面的因素。本文最后探索了云南省大学城“村改居”社区治理的对策。认为应从构建多元化治理主体、健全居民保障性措施、畅通社区治理参与渠道、成立校社治理联合委员会,推进高校参与“村改居”社区治理、树立“一家人”意识,拓展社区服务对象、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助力“村改居”社区治安管理等几方面着力,不断优化西部地区大学城“村改居”社区治理的理念、思路和方法。本论文研究成果力求对拓展和深化大学城“村改居”社区治理的理论研究有所裨益,同时对创新和完善大学城“村改居”社区治理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杨世箐[9](2017)在《城市人口风险及其防控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人口自身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其与外部系统的矛盾运动孕育积累的系统性风险始终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也构成了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目前我国一线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在发展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以及政策倾向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取得先发,但在快人一步的发展背景下,一线城市在过去的三十年也经历了人口大规模快速集聚,城市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日益激化,早前积累的城市人口风险已转化并诱发出当前诸多突出的城市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到未来城市发展是否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可以说,对于已有突出的城市人口问题的解决和潜在的城市人口风险的化解是我国在城镇化加速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对那些发展相对较晚但潜力巨大的城市,也必须适时考虑到在当前及未来人口城市集聚过程中的城市人口风险及其防控问题,以防患于未然。在城镇化加速和国家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愈来愈多的国内城市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其资源集聚能力和集聚效应势必得到进一步加强。但与此同时,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引领的这种规模性集聚也会导致城市人口快速膨胀,对城市交通、医疗卫生、教育、就业以及资源环境等带来巨大压力,城市人口风险隐患将进一步显露出来。在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理念下,必须在大人口观的指导下,以前瞻性的视角,对未来人口城市集聚加速过程中的城市人口风险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这既是一次丰富人口研究领域、转换研究视角以及灵活应用研究方法的有益的学术活动,更可以为相关部门采取必要措施强化风险控制做出一定的研究参考。通过文献回顾可知,目前国内外对城市人口风险及其防控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与论文联系较为紧密的相关研究中,国外侧重于城市发展问题的基础理论和经验研究,而国内的研究在基本沿袭人口发展主线的基础上主题相对较多,虽有针对性较强的区域或城市人口风险管理研究,但大都局限在定性的描述和分析层面,对城市人口风险防控的实证研究相对薄弱。综合而言,国内外人口安全、人口均衡发展和风险社会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可以为论文提供一个有效的视角启发,同时也可以奠定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相应的人口安全和人口均衡发展的实证评价研究亦在本论文的分析模型构建和研究方法方面具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此基础上,论文将核心概念“城市人口风险”具体界定为:特定阶段下城市人口发展本身及其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均衡发展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可以分为内部(系统内)风险和外部(系统间)风险;内部风险是指由人口城市加速集聚引发的城市人口系统内部存在的风险;外部风险是指在人口向城市加速集聚背景下城市人口内部要素与外部系统匹配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论文遵循一贯的“理论和现实引导——提出问题——问题分析——政策建议”这一应用研究的基本思路,首先详细梳理了城市人口风险的相关文献研究,厘清人口问题、人口安全和人口风险等概念术语,并通过对人口安全理论、人口均衡发展理论和风险社会理论的经验阐释奠定论文的理论基础,提出城市人口风险的理论分析架构,具体构建城市人口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模型;进而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典型城市的人口风险问题及其预警进行了实证分析,着重以范例的形式对成都市所面临的城市人口风险状况进行量化评价和预警判断;最后提出了城市人口风险防控的若干对策建议。当前人口加速向城市集聚的同时给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并在一线特大城市中引发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同时,随着人口向城市集聚的加速,其他后发城市也不同程度的遭遇到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城市人口风险隐患,因此,论文以成都市为例对城市人口风险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城市人口规模增幅加速,人口数量风险构成人口内部的首要风险,同时也容易引发人口与外部环境的系统间风险。第二,城市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对未来城市经济发展构成潜在威胁。第三,城市人口加速老化,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人口结构风险凸显。第四,城市人口区域分布失衡现象日益突出,人口区域分布风险正在孕育。第五,城市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压力日益增大,构成最主要的人口外部风险。第六,其他综合性城市人口风险客观存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进一步研究成都市城市人口风险的原因可知:城市人口风险本质上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关系的处理不足而引发的;具体而言,城市化的必然深化、城市先天的人口吸引力和成都市逐渐增速的人口城市集聚是其城市人口风险的逻辑起点,而既定的资源环境约束是成都市城市人口风险存在的客观基础,城市规划和管理服务的不匹配可以加剧成都市城市人口风险的孕育形成,政策风险又是成都市城市人口风险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因素。为对城市人口风险进行有效防控,论文以已有人口评价模型借鉴和人口风险系统构成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意见法、因子分析法等多种方式构建城市人口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以成都市为例进行了应用。首先,论文在科学性、客观性、简便性、可行性、引导性原则的基础上,选取城市人口风险预警参考指标,通过聚类方法确定了人口内部风险的3个要素共7个指标和人口外部风险的2个要素共5个指标作为城市人口风险预警模型的核心构成指标;然后,通过专家意见法和因子分析确定各要素层12个指标体系的权重,构建出城市人口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模型;接着,结合国内外标准,在反复征询专家意见和基于对成都市发展现实思考研判的基础上,论文设定了城市人口风险的预警值标准,并收集成都2015年相关指标数据应用于模型,进行风险警情预警复合评价和风险警情预警单项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当前成都市城市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发展总体面临较大的风险警情,依据综合对比值可相应作出二级预警判断;第二,人口内部系统中,各要素的警情状况大都处于一级预警级别,短期内人口数量风险较大,人口素质和结构风险相对较小,长期来看,城市人口数量风险仍然是成都市面临的最主要风险;第三,人口外部系统中的要素风险表现差异,人口与经济社会要素风险相对较小,人口与资源环境要素总体呈现三级预警的严重风险状况,且在短期内可能不会得到质的改善。对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后,论文提出了最终应用结论:成都市2015年在城市人口各风险要素层面均出现风险警情,其中人口素质风险、人口结构风险和人口与经济社会风险预警等级为二级,人口数量风险和人口与资源环境风险预警等级为三级;上升到系统层,人口内部系统和人口外部系统风险预警等级均为二级,最终综合判断成都市当前城市人口风险预警等级为二级预警,城市人口风险警情较为突出。总的来说,论文通过对构建出的城市人口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应用分析发现,成都市在短期和长期阶段内的城市发展均会遭遇不同要素层面不同程度的人口风险状况,人口数量仍然是当前及未来成都面临的主要人口内部风险,而城市人口与资源环境的风险形势则相对更为突出。这些结论与前述成都市城市人口风险的实证分析也达成了定性和定量层面相互印证的局面。综合前述分析,论文提出要制定和完善城市人口均衡发展战略规划、以宏观调控调适城市人口数量、建立城市人口均衡发展动力机制、建立完善系统化和长效的城市人口风险防控机制和分级响应处置机制、深化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和提升城乡协同发展能力等对策建议,以期预防和消解城市人口风险,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促成城市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吴腾[10](2017)在《金融发展对城市化促进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8世纪工业革命的发生,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和发展。随着生产的集中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人类社会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从世界范围看,世界城市人口从一八零零年的3%,到二零零八年首次超过50%。目前,全球城市居民已达38亿人左右。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在迅速推进中,城市化率由建国之初的10.63%,上升到1979年的19.31%,再迅速扩大至2015年的56.10%。规模宏大的城市化进程不但提高了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也扩大了我国内需、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我国规模宏大的城市化进程中,却面临重重挑战:一是资金不足。传统上城市化建设资金来源有财政资金、土地出让金和银行贷款等,随着中国经济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财政收入和土地出让金难以持续上升;银行一般不愿意往数额巨大、回收期较长的项目进行投入;地方融资平台累积的风险不断增大,其获得资金也面临瓶颈约束。二是我国缺乏发达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可以为大项目进行融资,且具有分散长期投资风险的功能。发达国家市政债券、PPP和资产证券化在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对推进城市化模式认识有限。过去几十年把推进城市道路和住房建设等同于城市化,或者把城市化简单等同于人口在空间上的转移。所以,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化是一种不完整的城市化,“它没有伴随户籍制度改革,没有使农民工真正市民化”(蔡昉,2010)。四是没有形成支持城市化建设的金融体系。大型商业银行、地方中小银行、政策性银行等促进城市化的金融体系没有很好发挥自身功能,有待完善和发展。本论文以金融发展对城市化作用的渠道为研究主线,研究方法上主要有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和实证研究法。首先从金融发展和城市化的基础理论入手,城市化相关理论主要有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水平决定因素、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理论,金融发展涉及金融结构论、金融深化论、金融功能论和金融约束论。并对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其次,对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进行一般性分析,我构建了关于金融发展和城市化的一个简单的数量模型,该模型很好的说明金融规模的扩大对城市化具有积极影响。在宏观方面,金融体系一般分为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两种,不同的金融体系对城市化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城市化可以分为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以及平稳阶段三个部分,金融体系在此三个阶段中对城市化支持的侧重点不一样。第三,对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渠道进行具体分析,我认为,金融发展不是直接促进城市化,而是通过间接的渠道促进城市化进程。具体看来,金融发展通过促进非农产业发展、人力资本提升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带动城市化进程。第四,对城市化和金融发展两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的样本是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和世界国别面板数据。实证结果和理论分析相呼应。最后是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具体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城市化建设遭受资金瓶颈、我国促进城市化建设的金融体系不够完善、对推进城市化建设的方法认识不足等。研究综述方面,关于金融发展与城市化的外文文献并不多,国内的研究方面,本文从理论、实证、案例三个方面回顾了相关研究。本章还介绍了主要研究方法、思路、创新点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有城市化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城市化理论包含城市动力机制、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城市化的影响因素研究。金融发展理论有金融结构论、金融深化论、金融功能论和金融约束论。本章所阐述的理论基础对本文后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章,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一般性分析。首先,本文构建了关于金融发展和城市化的一个简单的数量模型,该模型很好的说明金融规模的扩大对城市化具有积极影响。其次,城市化可以分为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以及平稳阶段三个部分,金融体系在此三个阶段中对城市化支持的侧重点不一样。最后,在宏观方面,促进城市化的金融体系一般分为政府干预主导型和市场机制主导型两种,不同的金融体系对城市化具有不同的作用特点。第四章,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渠道分析。金融发展和城市化之间有着间接的联系,具体看,金融发展通过促进非农产业发展、人力资本提升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化。非农产业发展对城市化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吸纳丰富的劳动力,并且对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本代表个人的发展能力,也是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人力资本越高,城市的稳定性和成长性越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化的基础条件,是城市人口、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第五章对金融发展促进中国城市化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本文概括论述了中国城市化概况,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城市化波折起伏,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才步入“快车道”。经历十几年快速发展,中国金融体系获得较大进步,金融中介、资本市场、政策性金融机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保险业和外资金融机构也获得长足进步。其次,对我国省级金融发展和城市化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本文采用金融中介规模和效率两个指标衡量金融发展,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使用固定效应对金融发展和城市化进行回归分析,使用工具变量(Ⅳ)进行内生性检验。最后,进行简单总结。第六章着力于金融发展对世界城市化的实证研究。首先,本文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和概况,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较早,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仍然处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其次,对世界金融发展进行比较分析。第三是实证研究,我采用世界38个国家2004—2014年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更好刻画城市化规律。通过采用系统GMM方法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很好控制金融发展和城市化内生性问题。得出的结论是,金融发展对世界城市化具有推动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受国家规模和国家地理位置的影响。最后,对金融发展和世界城市化的关系进行总结。第七章是促进城市化建设的政策建议。本章节探索了如何通过改革,实现金融体系在规模、结构、创新方面的优化和提升,为城市化建设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主要的政策建议是促进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协同发展;鼓励和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引导金融体系对城市产业发展、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二、人口城市化过程中的教育偏差及对策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口城市化过程中的教育偏差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逻辑结构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逻辑结构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被征地农民 |
2.1.2 就业与被征地农民就业 |
2.1.3 社会保障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 |
2.2 相关理论 |
2.2.1 就业领域中的基本理论 |
2.2.2 社会保障领域的基本理论 |
2.2.3 扎根理论和博弈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政策 |
2.3.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 |
2.3.3 关于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的博弈研究 |
2.3.4 对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 |
3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样本地区基本情况与农民被征地情况 |
3.1.1 样本地区基本情况 |
3.1.2 样本地区农民被征地情况 |
3.2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现状 |
3.2.1 东部地区 |
3.2.2 中部地区 |
3.2.3 西部地区 |
3.3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归纳 |
3.3.1 政策因素 |
3.3.2 市场因素 |
3.3.3 农民自身因素 |
3.4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 |
3.4.1 养老保险参保情况 |
3.4.2 医疗保险参保情况 |
3.4.3 其他社会保险参保情况 |
3.5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
3.5.1 征地补偿方面 |
3.5.2 保障体系方面 |
3.5.3 被征地农民自身问题 |
3.5.4 农民土地所有权的缺失 |
3.6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主要原因分析 |
3.6.1 政府与民众认识和考虑偏差 |
3.6.2 中央与地方在认识和考虑方面的偏差 |
3.6.3 执行部门认识和考虑偏差 |
3.7 本章小结 |
4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客观影响因素分析 |
4.1 样本基本情况 |
4.2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2.1 数据来源、变量和模型选择 |
4.2.2 单变量Logit回归分析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4.2.3 多变量Logistic回归建模与结果分析 |
4.3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工作关系认同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3.1 数据来源、样本选取和变量 |
4.3.2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4.3.3 实证研究结论 |
4.4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
4.4.1 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的地区差异分析 |
4.4.2 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 被征地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5.1 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
4.5.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4.5.3 实证研究结论与建议 |
4.6 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6.1 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
4.6.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4.6.3 实证研究结论 |
4.7 实证分析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5 被征地农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的主观因素分析及博弈分析 |
5.1 被征地农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的主观因素分析 |
5.1.1 数据来源和数据描述 |
5.1.2 编码过程和编码结果 |
5.1.3 模型的政策意蕴 |
5.2 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在就业中的博弈分析 |
5.2.1 模型假设 |
5.2.2 支付矩阵 |
5.2.3 纳什均衡分析 |
5.3 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博弈分析 |
5.3.1 模型假设 |
5.3.2 支付矩阵 |
5.3.3 纳什均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 |
6.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6.1.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 |
6.1.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国际经验的启示 |
6.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内实践与启示 |
6.2.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内实践 |
6.2.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国内实践的启示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相关政策建议 |
7.2.1 针对性克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
7.2.2 依据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影响因素制定对策 |
7.2.3 采取措施实现被征地农民的主观需求和与政府博弈的长期均衡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2)不同城市化水平下PM2.5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及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城市化与空气环境及健康风险的相关关系 |
1.2.2 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及相关经济损失 |
1.2.3 污染的空间溢出及经济补偿研究 |
1.2.4 当前研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创新点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基础与方法 |
2.1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 |
2.1.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2.1.2 环境库兹涅曲线的应用 |
2.2 研究方法 |
2.5.1 ESDA(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 |
2.5.2 空间面板模型 |
2.5.3 暴露响应函数(Integrated Exposure-response Function) |
2.5.4 VSL和 COI |
2.5.5 空间分离指数 |
2.5.6 InMAP模型 |
第三章 不同城市化水平下的空气污染现状 |
3.1 中国地级市PM_(2.5)浓度及人口的时空差异及演化 |
3.1.1 数据来源 |
3.1.2 PM_(2.5)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3 人口密度与城市化率时空分布特征 |
3.2 不同城市化水平下的空气环境质量比较 |
3.2.1 污染浓度与人口密度和城市化的相关关系 |
3.2.2 基于统计数据的分析 |
3.2.3 基于灯光数据的分析 |
3.3 模拟结果综合比较 |
3.3.1 从拟合拐点对比 |
3.3.2 从拟合效果对比 |
第四章 不同城市化水平下PM_(2.5)污染导致的健康及经济损失差异 |
4.1 基于暴露响应函数的健康风险评估 |
4.1.1 基于暴露响应函数的健康终端影响评估 |
4.1.2 健康风险随时间变化特征 |
4.2 城市化与健康风险的关系 |
4.2.1 城市化与健康风险相关关系判定 |
4.2.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模型建立 |
4.2.3 空间计量面板模型回归检验 |
4.3 PM_(2.5)污染相关经济损失的核算 |
4.3.1 健康终端的单位经济损失 |
4.3.2 健康风险的经济损失核算 |
4.3.3 经济损失随时间变化特征 |
4.4 城市化与PM_(2.5)污染相关经济损失的关系 |
4.4.1 城市化与经济损失的相关关系判定 |
4.4.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模型建立 |
4.4.3 空间计量面板检验及模型回归 |
4.5 拟合结果分析 |
4.5.1 从拟合结果对比 |
4.5.2 从拟合优度对比 |
4.6 分区管理 |
4.6.1 城市类型划分 |
4.6.2 地区差异对比 |
第五章 空间溢出效应及经济补偿 |
5.1 数据来源及分析处理 |
5.1.1 数据来源 |
5.1.2 PM_(2.5)、SO_2、NO_2 等五种污染物的排放特征 |
5.1.3 数据处理及InMAP运行流程 |
5.2 基于InMAP模型的污染溢出计算 |
5.2.1 PM_(2.5)的排放与污染分离分析 |
5.2.2 观测PM_(2.5)浓度与模拟PM_(2.5)浓度对比 |
5.2.3 定量计算各地区污染物溢出量 |
5.2.4 PM_(2.5)污染受外来源影响核算 |
5.3 经济补偿金额核算 |
5.3.1 污染溢出导致的健康风险 |
5.3.2 污染溢出导致的经济损失 |
5.4 不同城市化水平下经济补偿的差异分析 |
5.4.1 不同城市化下的经济补偿金额 |
5.4.2 分区管控 |
第六章 补偿机制构建研究 |
6.1 跨界污染补偿机制的框架梳理 |
6.1.1 大气跨区域污染生态补偿的复杂性 |
6.1.4 大气跨界污染补偿的基本框架构建 |
6.2 基于污染权公平的生态补偿模型构建 |
6.2.1 基本模型 |
6.2.2 补偿分区及污染权定价 |
6.2.3 确定可实施大气污染排放权交易的区域 |
6.3 基于健康权公平的生态补偿模型构建 |
6.3.1 基本模型 |
6.3.2 补偿定价 |
6.4 补偿机制具体实施途径 |
6.4.1 支付补偿金额的来源 |
6.4.2 补偿金额的使用方式 |
6.4.3 统一管理机构的确立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3 讨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绿道研究概况 |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
1.2.3 现有研究述评 |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图 |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教学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地理学科逻辑梳理是中学地理教学研究领域的基础性课题 |
(二)学科逻辑是使学科教学研究从经验向理论提升的立足点 |
(三)学科逻辑向学科教学转化是改进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
二、研究问题 |
(一)研究主题 |
(二)具体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一)可以实现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的结构化 |
(二)有利于正确认识教材内容取舍和学科体系完整性之间的关系 |
(三)为高中人文地理教学路径的把握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科学指向 |
(四)学科知识逻辑和思维逻辑为设计具有学科针对性的课堂观察量表提供了依据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学科逻辑的研究 |
(二)目前高中人文地理教材结构分析和教学策略的研究 |
(三)文献综述对本研究的启示 |
五、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
(一)学科逻辑的内涵辨析-研究的前提 |
(二)人文地理 |
六、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过程设计 |
第一章 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学理分析 |
第一节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起点 |
一、国内外地理学家对人文地理学研究特点的认识 |
二、国内外关于人文地理学的认识对分析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启示 |
三、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起点认识人文地理学科逻辑 |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科知识逻辑 |
一、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的提炼及其教学指导意义 |
二、人文地理核心主题之间的关联及其教学指导意义 |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科思维逻辑 |
一、指向“人地关系”的人文地理总体研究方向及其对教学的指引 |
二、基于区域思想方法的人文地理思维方式及其对教学路径的指导 |
第四节 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结构 |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科逻辑教学指导作用的认同度调查 |
第一节 专家咨询的调查工具设计与调查实施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咨询专家的遴选与问卷发放 |
第二节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一、调查结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
二、分析的结果 |
三、对研究结论的修正 |
第三章 学科知识逻辑与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化 |
第一节 依循学科知识逻辑梳理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的必要性 |
一、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化的常见思路 |
二、从学科知识逻辑出发梳理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利用学科知识逻辑确定高中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空间分布、空间过程、空间联系 |
一、区域研究内容维度对认识高中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的指导作用 |
二、“空间”的内涵对认识高中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的指导作用 |
三、人文地理具体研究问题对认识高中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的指导作用 |
四、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的确定:空间分布、空间过程、空间联系 |
第三节 从学科知识逻辑看高中人文地理核心主题之间的关联 |
一、利用“格局-过程-机制”建立人文地理核心主题之间的关联 |
二、从人地协调观整体性的角度认识人文地理核心主题之间的结构化 |
第四节 依循学科知识逻辑的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 |
一、高中人文地理内容结构的梳理结果 |
二、高中人文地理内容结构的教学价值 |
第四章 学科思维逻辑与高中人文地理教学 |
第一节 “空间分布”的教学路径 |
一、基于学科逻辑的“空间分布”教学目标 |
二、“形式区”思想方法指导下的“空间分布”教学路径及案例 |
第二节 “空间联系”的教学路径 |
一、基于学科逻辑的“空间联系”教学目标 |
二、“功能区”思想方法指导下的“空间联系”教学路径及案例 |
第三节 “空间过程”的教学路径 |
一、基于学科逻辑的“空间过程”教学目标 |
二、基于构成单元的“空间过程”教学路径及案例 |
第四节 “关于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对人文地理教学的总体指向 |
一、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在总体方向上的常见偏差 |
二、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应把握的总体目标 |
三、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总体方向:从关注“人”到关注“人地关系” |
四、“大同”与“小异”:总体教学方向与核心主题具体教学路径的关系 |
第五节 以“区域”为立足点认识人地关系 |
一、从区域视角认识人地关系的合理性 |
二、从区域视角认识人地关系的三个基本维度 |
三、区域视角下人地协调观素养内涵的结构 |
四、从区域特征到区际联系-初高中人地协调观培养要求级差 |
第五章 人文地理学科逻辑教学指导作用的实践运用-高中人文地理课堂观察 |
第一节 基于学科逻辑的课堂观察量表指标体系设计 |
一、根据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确定一级指标 |
二、依据人文地理核心主题教学思路设计二级指标 |
第二节 水平层级的拟定 |
一、不同水平层级的划分和表述 |
二、水平层级赋值方法 |
第三节 课堂观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一、内容效度 |
二、校标效度 |
三、信度 |
第四节 学科逻辑视角下的高中人文地理课堂观察 |
一、课堂观察过程 |
二、高中人文地理课堂观察结果分析及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理解人文地理学科逻辑提供了两个切入点 |
(二)人文地理学科知识逻辑的教学指导作用主要在于建立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 |
(三)人文地理学科思维逻辑的教学指导作用主要在于把握人文地理核心主题教学思路 |
(四)学科知识逻辑和思维逻辑可作为课堂观察量表设计的基础 |
二、研究展望 |
(一)学科逻辑指导人文地理教学的效果需要实验进一步检验 |
(二)基于学科逻辑的教学研究应兼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教学指导作用”认同度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二 :咨询专家相关信息 |
附录三 :基于学科逻辑的课堂观察量表二级指标水平层级说明 |
附录四 :课堂观察量表信效度检验所用的课例素材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逻辑及治理机制研究 ——以湖北省H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违建概念及内涵研究 |
1.2.2 违建发生原因研究 |
1.2.3 违建社会影响研究 |
1.2.4 违建执法困境研究 |
1.2.5 违建治理对策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核心概念 |
1.3.1 城中村 |
1.3.2 违法建设 |
1.3.3 制度供给 |
1.3.4 政府治理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案例研究法 |
1.5.2 访谈法 |
1.5.3 观察法 |
1.5.4 问卷调查法 |
1.5.5 制度分析法 |
2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1.2 博弈理论 |
2.1.3 治理理论 |
2.2 分析框架 |
3 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逻辑 |
3.1 H市城中村违法建设问题的田野调查整体描述 |
3.1.1 田野调查的基本过程和整体描述 |
3.1.2 城中村违法建设问题的基本情况 |
3.2 城中村违法建设利益相关者 |
3.2.1 农民 |
3.2.2 村干部 |
3.2.3 地方政府 |
3.2.4 其他利益主体 |
3.3 城中村违法建设历时发生逻辑 |
3.3.1 民生需求型违法建设:基本生存逻辑 |
3.3.2 经济驱动型违法建设:谋利发展逻辑 |
3.3.3 跟风攀比型违法建设:从众炫耀逻辑 |
3.4 城中村违法建设共时发生逻辑 |
3.4.1 制度约束:城乡二元结构限制与灰色市场形塑 |
3.4.2 个体策略:规则认知与策略性行为 |
3.4.3 政府失效:制度供给失衡与政策工具选择失当 |
3.4.4 治理困局:利益合谋与博弈无序 |
3.5 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逻辑的实证检视 |
3.5.1 城中村违法建设历时发生逻辑验证 |
3.5.2 城中村违法建设共时发生逻辑检视 |
3.5.3 城中村村民违建行为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
3.6 城中村违法建设扩散机理 |
3.6.1 城中村违法建设扩散模式 |
3.6.2 城中村违法建设扩散阶段 |
3.7 本章小结 |
4 城中村违法建设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
4.1 利益冲突与制度结构 |
4.2 利益相关者行为特征 |
4.2.1 违建参与主体行为特征 |
4.2.2 违建治理主体行为特征 |
4.3 利益主体博弈与分利格局形塑 |
4.4 本章小结 |
5 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机制与困境 |
5.1 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的制度环境 |
5.1.1 正式制度空间 |
5.1.2 非正式制度情境 |
5.2 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机制 |
5.2.1 治理政策工具选择 |
5.2.2 治理特征与效果 |
5.3 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困境 |
5.3.1 违建治理政策失范 |
5.3.2 政府治理能力弱化 |
5.3.3 执法人员行为异化 |
5.4 本章小结 |
6 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机制优化 |
6.1 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机制的优化思路 |
6.1.1 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的宏观维度 |
6.1.2 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的微观路径 |
6.2 城中村违法建设治理机制的优化 |
6.2.1 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健全土地产权和储备制度 |
6.2.2 建立土地发展权共享机制,完善农民住房保障体系 |
6.2.3 建立城乡规划民众参与机制,构建违建全民共治模式 |
6.2.4 强化政府部门协调能力,构建规范的网络化执法体系 |
6.2.5 合理选择治理政策工具,建立违建监管常态机制 |
6.3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与局限性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2 田野调查提纲 |
附录3 访谈提纲 |
附录4 违建执法人员调查问卷 |
附录5 城中村农民调查问卷 |
(6)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民工 |
2.1.2 建筑业农民工 |
2.1.3 建筑业产业工人 |
2.1.4 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 |
2.1.5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 |
2.1.6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3 文献评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 |
2.3.2 社会权利贫困理论 |
2.3.3 需求层次理论 |
2.3.4 系统相关理论 |
2.3.5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2.3.6 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及障碍分析 |
3.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历史追溯 |
3.1.1 历史起源 |
3.1.2 演进历程 |
3.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考察 |
3.2.1 职业化现状 |
3.2.2 市民化现状 |
3.2.3 产业工人化现状 |
3.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自身资本积累障碍 |
3.3.1 人力资本积累障碍 |
3.3.2 经济资本积累障碍 |
3.3.3 社会资本积累障碍 |
3.4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外部条件限制障碍 |
3.4.1 社会方面障碍 |
3.4.2 政府方面障碍 |
3.4.3 行业方面障碍 |
3.4.4 企业方面障碍 |
3.5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趋势预判 |
3.5.1 维持现状 |
3.5.2 改变现状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解析 |
4.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1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2 基于调研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3 基于访谈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4 关键影响因素确定 |
4.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研究 |
4.2.1 解释结构模型(ISM)简介 |
4.2.2 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 |
4.2.3 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结果 |
4.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解析 |
4.3.1 直观分析 |
4.3.2 深层次分析 |
4.3.3 系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 |
5.1 样本来源与数据统计 |
5.1.1 问卷设计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描述性统计 |
5.2 调研数据分析与评价 |
5.2.1 人力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2 经济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3 社会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4 “三资”总存量现状描述 |
5.3 静态实证分析 |
5.3.1 Logit模型简介 |
5.3.2 Logit模型构建 |
5.3.3 Logit模型结果及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与情景分析 |
6.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优势 |
6.1.1 系统动力学简介 |
6.1.2 系统动力学特征 |
6.1.3 系统动力学对本文的适用性 |
6.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 |
6.2.1 仿真模型构建步骤 |
6.2.2 人力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3 经济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4 社会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5 系统因果关系总图构建 |
6.2.6 系统存量流量图绘制 |
6.2.7 函数关系说明 |
6.2.8 系统模型检验 |
6.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情景分析 |
6.3.1 情景分析思路 |
6.3.2 情景分析方法及主要流程 |
6.3.3 仿真模拟分析与评价 |
6.3.4 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 |
6.3.5 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 |
6.3.6 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 |
6.4 本章小结 |
7 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对策建议 |
7.1 人力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1.1 加快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
7.1.2 加快建筑业生产方式变革 |
7.1.3 推动建筑业产业结构优化 |
7.1.4 加速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
7.1.5 加强建筑工人劳动权益保护 |
7.1.6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
7.1.7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发展体系 |
7.1.8 改善建筑工人职业安全与健康状况 |
7.2 经济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2.1 完善建筑工人工资保障制度 |
7.2.2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7.2.3 加快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 |
7.2.4 建立多层次城市住房供应体系 |
7.2.5 加速推行“房地产税” |
7.3 社会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3.1 提高组织化程度 |
7.3.2 改善建筑工人工作和生活环境 |
7.3.3 促进城市社会融入 |
7.3.4 加强社会支持力度 |
7.4 实现对策建议的阶段性和时序性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课题 |
C 调查问卷Ⅰ |
D 调查问卷Ⅰ统计结果 |
E 各地“关于推进建筑产业工人转型”的工作总结(部分) |
F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G 调查问卷Ⅱ |
H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基于问题式教学的高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需要 |
1.1.2 人地关系被视为地理学的永恒研究主题 |
1.1.3 高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 |
1.1.4 顺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落实全面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问题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
1.3.2 关于人地协调观的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基本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技术路线 |
1.4.5 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问题式教学 |
2.1.2 人地协调观 |
2.1.3 问题式教学与人地协调观的关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人本主义理论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4 地理新课程标准理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问题式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的观察量表构建 |
3.1 问题式教学的实施步骤 |
3.1.1 情境创设 |
3.1.2 问题提出 |
3.1.3 问题研究 |
3.1.4 总结评价 |
3.1.5 迁移运用 |
3.2 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培养的内容指向 |
3.3 问题式教学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关系论述 |
3.3.1 发现问题环节人地协调观素养水平的等级评定 |
3.3.2 分析、解决问题环节人地协调观素养水平的等级评定 |
3.4 问题式教学视角下的人地协调观的诊断量表构建 |
3.4.1 诊断量表的构建 |
3.4.2 划分人地协调观素养级别的具体标准 |
3.4.3 观察量表的使用说明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问题式教学的人地协调观培养的诊断分析 |
4.1 诊断对象、路径及流程 |
4.1.1 诊断路径的选取 |
4.1.2 诊断对象的确立 |
4.1.3 诊断的基本流程 |
4.2 诊断结果与分析 |
4.2.1 提出问题环节教学过程和目标达成的诊断分析 |
4.2.2 分析、解决问题环节教学过程和目标达成的诊断分析 |
4.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对人地观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
4.3.2 对教育素材挖掘不深,人地关系内涵理解不够全面 |
4.3.3 目标解读不充分,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素养达成目标的关注度不够 |
4.3.4 生活化和认知冲突情境的创设关注度和力度不够 |
4.3.5 问题设计开放性不够,提出问题的深度有待加强 |
4.3.6 探究活动过于形式化,问题研究设计深入性不够,探究主体出现偏差 |
4.3.7 过程性评价不足,地理思想和方法的融合深度不足 |
4.3.8 教学流程不够完善,迁移运用达成度低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问题式教学的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研究 |
5.1 教学过程方面 |
5.1.1 情境创设生活化,引导深入探究 |
5.1.2 设计有深度的问题,循序渐进地融入人地协调观 |
5.1.3 明确探究主体,强化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地理思想方法 |
5.1.4 关注过程性评价,创新人地协调观培养的评价方法 |
5.1.5 在实践中推动人地协调观理解程度的不断进阶 |
5.2 目标达成方面 |
5.2.1 提高对人地协调观培养的的重视程度 |
5.2.2 深入挖掘教育素材,增强对人地协调观内涵的认识 |
5.2.3 教学目标采用递进式设计,指向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养成 |
5.2.4 激活教材知识,运用地理核心概念进行观念熏陶 |
5.2.5 加强人地协调观的深度教学,厘清人地关系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基本结论 |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6.3 研究前景展望 |
附录1 高中地理课堂观察相关案例摘录 |
附录2 诊断量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云南省大学城“村改居”社区治理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昆明市呈贡大学城R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五、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一章 大学城“村改居”社区治理的概念及理论阐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与空间界定 |
一、核心概念 |
二、空间界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概述 |
一、社区治理理论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三、我国的社区治理政策概述 |
第二章 大学城“村改居”社区的基本特点与治理现状 |
第一节 大学城“村改居”社区的基本特点 |
一、社区处于“半城半村”的过渡阶段 |
二、社区人口结构呈现多元化 |
三、被动的城市化过程 |
四、社区环境具有特殊性 |
五、社区治理呈现复杂化 |
六、社区文化具有异质性 |
第二节 云南省大学城“村改居”社区治理现状 |
一、“村改居”社区管理体制更新缓慢 |
二、村民观念难以跟上快速城市化步伐 |
三、居民面临生计问题的挑战 |
四、“村改居”社区与周边高校资源整合不充分 |
五、社区环境和治安成为治理的一大难点 |
第三章 呈贡大学城R社区的基本情况与治理成效 |
第一节 R社区的基本情况 |
一、R社区所处街道基本情况 |
二、R社区基本情况 |
第二节 R社区“村改居”治理实践及成效 |
一、R社区“村改居”的背景 |
二、R社区“村改居”后的基本情况 |
三、R社区治理取得的成效 |
第四章 呈贡大学城R社区治理的困境与成因分析 |
第一节 R社区治理的困境 |
一、社区居委会职能泛化 |
二、社区治理思路遭遇困境 |
三、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面临困境 |
四、社区环境治理难度大 |
五、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方面的困境 |
六、与周边高校社区共建方面的困境 |
七、社区服务内容存在局限性 |
八、社区治理面临的其他困境 |
第二节 R社区治理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村改居”社区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 |
二、社区居委会职能定位存在一定偏差 |
三、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的局限与束缚 |
四、社区居民参与意识淡薄 |
五、社会组织参与力量薄弱 |
六、社区与高校共治缺位 |
七、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不够健全 |
第五章 云南省大学城“村改居”社区治理的对策研究 |
一、构建大学城“村改居”社区多元化治理主体 |
二、完善大学城“村改居”社区治理的保障性措施 |
三、畅通社区治理参与渠道 |
四、成立校社治理联合委员会,推进高校参与“村改居”社区治理 |
五、树立“一家人”意识,拓展“村改居”社区居委会服务对象 |
六、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助力大学城内“村改居”社区治安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城市人口风险及其防控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概念界定 |
1.4.1 风险 |
1.4.2 人口问题、人口安全与人口风险 |
1.4.3 城市人口风险 |
1.5 尝试与可能的创新 |
2.文献综述 |
2.1 城市病与城市人口问题 |
2.1.1 “城市病”的界定 |
2.1.2 “城市病”的表象及其成因 |
2.1.3 “城市病”防治对策研究 |
2.2 人口风险及其防控研究 |
2.2.1 人口风险 |
2.2.2 人口风险防控 |
2.2.3 人口风险类评价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城市人口风险的理论探讨 |
3.1 城市人口风险的理论基础 |
3.1.1 人口安全理论 |
3.1.2 人口均衡发展理论 |
3.1.3 风险社会理论 |
3.2 城市人口风险的系统构成 |
3.2.1 城市人口风险的内涵 |
3.2.2 城市人口风险的系统构成 |
3.3 本章小结 |
4.城市人口风险预警模型的探讨与构建 |
4.1 模型构建方法的分析和比较 |
4.1.1 层次分析法 |
4.1.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4.1.3 因子分析法 |
4.2 城市人口风险预警模型构建原则 |
4.3 城市人口风险预警模型构建思路与方法 |
4.4 城市人口风险预警模型的具体构建 |
4.4.1 参考指标的确定 |
4.4.2 核心评价指标选取 |
4.4.3 指标赋权与模型确立 |
4.5 小结与讨论 |
5.城市人口风险的实证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
5.1 成都市人口发展现状 |
5.1.1 城市人口内部发展状况 |
5.1.2 城市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发展状况 |
5.1.3 城市人口内外部均衡发展状况 |
5.2 成都市城市人口风险的状况分析 |
5.2.1 人口数量风险是人口内部首要风险 |
5.2.2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风险是人口内部潜在风险 |
5.2.3 人口加速老化凸显人口结构风险 |
5.2.4 人口区域分布失衡风险正在孕育 |
5.2.5 人口对资源环境压力构成人口外部主要风险 |
5.2.6 其他综合性人口风险客观存在 |
5.3 成都市城市人口风险的原因分析 |
5.3.1 人口集聚效应的加强 |
5.3.2 既定资源环境的约束 |
5.3.3 城市规划和管理服务体系完善的滞后 |
5.3.4 前期人口政策的积压效应 |
6.城市人口风险预警的实证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
6.1 指标体系应用的具体方案 |
6.2 城市人口风险预警的应用分析 |
6.2.1 指标预警标准设定 |
6.2.2 风险警情预警复合评价 |
6.2.3 风险警情预警单项评价 |
6.2.4 风险警情预警评价的总体结论 |
7.结论及对策 |
7.1 主要结论 |
7.1.1 主要观点 |
7.1.2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制定和完善城市人口均衡发展战略规划 |
7.2.2 建立城市人口均衡发展动力机制 |
7.2.3 宏观调控推进城市人口问题统筹解决 |
7.2.4 建立完善城市人口风险防控和分级响应处置机制 |
7.2.5 深化发展城市群和小城镇并提升区域协同发展能力 |
8.讨论与展望 |
8.1 相关讨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10)金融发展对城市化促进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文献综述 |
一、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理论研究 |
二、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实证研究 |
三、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案例研究 |
四、对现有研究的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结构和创新点 |
一、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
二、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城市化与城镇化 |
二、城市化内涵 |
第二节 关于城市化的理论 |
一、城市化动力机制理论 |
二、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理论 |
三、城市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三节 关于金融发展的理论 |
一、金融结构论 |
二、金融深化论 |
三、金融功能论 |
四、金融约束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城市化理论的述评 |
二、金融发展理论的述评 |
第三章 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一般性分析 |
第一节 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一个数理模型 |
第二节 金融体系促进城市化阶段分析 |
一、起步阶段城市化中金融作用 |
二、发展阶段城市化中金融作用 |
三、稳定阶段城市化中金融作用 |
第三节 差异化金融体系下城市化促进效应 |
一、市场机制主导型金融体系 |
二、政府调控主导型金融体系 |
三、两种金融体系的比较分析 |
第四章 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渠道分析 |
第一节 金融发展、非农产业与城市化 |
一、金融发展与非农产业扩张 |
二、非农产业扩张与城市化 |
第二节 金融发展、人力资本和城市化 |
一、金融发展与人力资本积累 |
二、人力资本积累与城市化 |
第三节 金融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 |
一、金融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 |
二、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 |
第四节 简要评议 |
第五章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金融发展与城市化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城市化的历程与特征 |
一、中国城市化历程 |
二、中国城市化特征 |
第二节 中国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度量 |
一、金融发展现状 |
二、金融发展度量方法 |
第三节 金融发展与中国城市化的实证过程 |
一、数据和模型 |
二、回归分析 |
三、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 |
四、基本结论 |
第四节 简要评议 |
第六章 基于国别面板数据金融发展与城市化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世界城市化主要特征与启示 |
一、世界城市化历程 |
二、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征 |
三、世界城市化的主要启示 |
第二节 金融发展的国际比较 |
一、指标选取 |
二、国际比较分析 |
第三节 国家面板数据金融发展与城市化的实证过程 |
一、数据和模型 |
二、回归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四、基本结论 |
第四节 简要评议 |
第七章 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构建促进城市化的金融体系 |
一、提高金融中介服务于城市化的水平 |
二、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城市化的支持 |
三、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
四、合法化民间金融 |
第二节 金融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 |
一、加大对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 |
二、鼓励创新型企业发展 |
第三节 金融体系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
一、金融体系促进教育发展 |
二、加大对就业的扶持力度 |
第四节 拓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 |
一、积极利用资本市场 |
二、加强金融创新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人口城市化过程中的教育偏差及对策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李春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2]不同城市化水平下PM2.5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及补偿机制研究[D]. 刁贝娣.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3]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4]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教学导向[D]. 欧阳子豪.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城中村违法建设发生逻辑及治理机制研究 ——以湖北省H市为例[D]. 李凌方.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D]. 朱明磊. 重庆大学, 2019(01)
- [7]基于问题式教学的高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闫卫.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云南省大学城“村改居”社区治理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昆明市呈贡大学城R社区为例[D]. 王姣.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城市人口风险及其防控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杨世箐. 西南财经大学, 2017(02)
- [10]金融发展对城市化促进作用的研究[D]. 吴腾.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