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68例首发症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涛[1](2021)在《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特征和形态学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 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总结近4年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神经外科诊断为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并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动脉瘤的形态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与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有关的危险因素,以期望为后交通动脉瘤治疗的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对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神经外科就诊,经头颅计算机血管成像(CTA),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数字剪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后诊断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依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复合条件的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共计72例。然后对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动脉瘤形态学参数进行分类收集并使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汇总。按照是否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将收集到的患者分为破裂组和未破裂组后,将数据导入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后交通动脉瘤破裂有关的危险因素。[结 果]此次纳入研究的后交通动脉瘤共计72例,男女比约为1:2.72,女性罹患后交通动脉瘤的破裂率60%;男性罹患后交通动脉瘤的破裂率为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于60岁的非老年组的后交通动脉瘤破裂高于老年组的破裂率(60.5%vs 5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吸烟史的男性罹患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率高于无吸烟是的男性患者(66.6%vs 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是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5.82,95%CI:1.23-27.51)。破裂组后交通动脉瘤的最大直径的总体均数小于未破裂组后交通动脉最大径的总体均数(4.92±2.37 mm vs 7.65±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于5mm的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风险高于大于5mm的后交通动脉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是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95,95%CI:1.76-67.82)。入射角大于90°是动脉瘤破的独立危险因素(OR:7.88,95%CI:1.27-48.59)。形态不规则的后交通动脉瘤的破裂率高于形态规则的后交通动脉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7%vs 43.3%)。带子囊和泡样突起的后交通动脉瘤更容易破裂,多因素分析表明,子囊和泡样突起是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92,95%CI:2.06-68.76)。瘤顶向后外下的后交通动脉瘤与其他方向相比破裂率最高(73.2%)。[结 论]高血压史、子囊和动脉瘤泡样突起、入射角大于90°、动脉瘤最大直径小于5mm是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形态不规则的后交通动脉瘤的破裂率高于形态规则的后交通动脉瘤;瘤顶向后外下的后交通动脉瘤比向其他方后交通动脉瘤更容易破裂出血。
徐飞[2](2020)在《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重要原因。据估计,全球约有3%的人群患有颅内动脉瘤,而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到总病例的75%。颅内动脉瘤破裂一般没有前兆,发生破裂可导致患者高致残率和死亡率且预后较差。目前,颅内动脉瘤的具体发病机制还在探索之中。大量基础性研究认为,颅内动脉瘤的产生、形成以及破裂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包含了多种生物因子,多种基因,多种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维生素D除了可调节机体钙磷代谢平衡外,在调节各种炎症反应中的效应也逐渐被挖掘。维生素D通过与VDR结合形成维生素D-VDR的复合物发挥其生物效应。VDR是一种配体依赖的核转录因子,分布于人体多种组织和细胞表面。既往研究表明VDR基因遗传变异与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存在关联。但国内研究还尚未开展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VDR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发生及进展关联的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颅内动脉瘤患者与健康对照者,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和未破裂患者之间血清维生素D水平以及VDR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分布情况,探讨维生素D及其受体遗传变异与颅内动脉瘤发生及破裂的关联。第一部分血清维生素D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目的:通过比较颅内动脉瘤者和健康对照者,颅内动脉瘤破裂者和未破裂者同组别血清维生素D水平差异,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的的影响。方法:运用ELISA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维生素D水平,并分析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破裂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0例健康对照者和11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健康对照组中女性63例(57.3%),男性47例(42.7%),年龄55.47±8.41岁。病例组中女性68例(60.7%),男性44例(39.3%),年龄57.36±7.45岁。根据颅内动脉瘤是否破裂将病例组分为破裂组和未破裂组。其中,破裂组36例,占32.1%,未破裂组76例,占67.9%;健康对照组和病例组中性别、年龄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58和0.28),此外,个体是否吸烟,是否患有糖尿病以及吸烟指数在健康对照组和病例组中的分布亦无统计学差异(P均大于0.05)。是否饮酒和是否患有高血压在健康对照组和病例组中的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02和0.02)。采用秩和检验方法比较不同组别的血清维生素D表达水平。结果发现,病例组中血清25(OH)D3水平为23.50(15.30,23.69)ng/m L,健康对照组中血清25(OH)D3水平为25.32(24.00,26.37)ng/m L,病例组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Z=-9.71,P<0.05);进一步分析颅内动脉瘤破裂组和未破裂组血清25(OH)D3水平差异时发现,颅内动脉瘤破裂组血清25(OH)D3水平为21.40(12.87,23.69)ng/m L,未破裂组血清25(OH)D3水平为23.50(17.90,23.68)ng/m L,颅内动脉瘤破裂组血清25(OH)D3水平显着低于未破裂组(Z=-2.31,P=0.02)。进一步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将饮酒、高血压以及血清25(OH)D3水平纳入回归模型,结果发现,在健康对照组和病例组中,血清25(OH)D3是颅内动脉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68,95%CI=1.37-2.05),在颅内动脉瘤破裂组和未破裂组中,血清25(OH)D3也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P=0.01,OR=1.61,95%CI=1.16-2.21)。以健康对照组和病例组为因变量,血清25(OH)D3水平的曲线下面积为0.87(P<0.05),血清25(OH)D3水平作为颅内动脉瘤预测指标的敏感度为77%。特异度为81.8%,临界值是23.84ng/m L。以颅内动脉瘤破裂组和未破裂组为因变量,血清25(OH)D3水平的曲线下面积为0.65(P=0.02),血清25(OH)D3水平作为颅内动脉瘤破裂预测指标的敏感度为47%。特异度为78%,临界值是16.05ng/m L。结论:血清25(OH)D3水平与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破裂存在一定关联,且缺乏血清25(OH)D3是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25(OH)D3水平作为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预测的依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二部分维生素D受体遗传变异与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研究目的:VDR基因变异与颅内动脉瘤发生、进展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法:通过Taq Man-MGB探针分型技术检测522例研究对象VDR基因rs2228570和rs7975232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结果:本研究共收集DNA样本量为522份,其中颅内动脉瘤者262例,健康对照者260例。健康对照组中男性106例(40.8%),女性154例(59.2%),年龄57.39±8.29岁。病例组中男性103例(39.4%),女性159例(60.6%),年龄58.73±9.78岁。根据颅内动脉瘤是否破裂将病例组分为破裂组和未破裂组。其中,破裂组115例,占43.9%,未破裂组147例,占56.1%;健康对照组和病例组中性别、年龄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58和0.28),此外,个体是否吸烟,是否患有糖尿病以及吸烟指数在健康对照组和病例组中的分布亦无统计学差异(P均大于0.05)。是否饮酒和是否患有高血压在健康对照组和病例组中的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03和0.03)。VDR基因rs2228570位点基因型频率在颅内动脉瘤者和健康对照者存在统计学差异(χ2=8.21,P=0.02),未发现rs7975232位点基因型频率在颅内动脉瘤者和健康对照者存在统计学差异(χ2=4.49,P=0.11)。进一步分析VDR基因两位的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颅内动脉瘤者rs2228570位点T基因显着高于健康对照者(χ2=5.47,P=0.02);未发现rs7975232位点等位基因在颅内动脉瘤者和健康对照者存在统计学差异(χ2=4.28,P=0.06)。VDR基因rs2228570位点基因型频率在颅内动脉瘤破裂组与未破裂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0.41,P=0.01),rs7975232位点基因型频率在颅内动脉瘤破裂组与未破裂组之间亦存在统计学差异(χ2=7.17,P=0.03)。进一步分析VDR基因两位的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颅内动脉瘤破裂组rs2228570位点T基因显着高于未破裂者(χ2=8.09,P=0.01);rs7975232位点C等位基因在颅内动脉瘤破裂者中的频率高于未破裂组(χ2=6.9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2228570是颅内动脉瘤的影响因素(OR=0.61,95%CI=0.40-0.93)。此外,rs2228570和rs7975232位点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影响因素,(OR=0.32,95%CI=0.14-0.71,OR=0.31,95%CI=0.10-0.96)。通过PHASE 2.0软件组合推断VDR基因rs2228570和rs7975232位点的单倍型种类并计算其频率。结果显示:与TC单倍型相比,携带CA单倍型的个体降低颅内动脉瘤发病风险(OR=1.52,95%CI=1.12-2.07)。进一步分析VDR基因单倍型对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影响,同样发现与TC单倍型相比,携带CA单倍型的个体降低颅内动脉瘤发病风险(OR=2.18,95%CI=1.38-3.45)。结论:VDR基因遗传变异在颅内动脉瘤的发生以及破裂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邹慧敏[3](2020)在《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在评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肺炎患病风险中的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预测术后肺炎(postoperative pneumonia,POP)的发生是否可行。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在就诊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共322名aSAH患者符合年龄≥18岁并住院检查确诊。并收集这些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吸烟饮酒史、入院时的白细胞水平、血糖、血钾、血钠、乳酸脱氢酶水平、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评分、动脉瘤位置、手术方式等相应资料。根据是否出现术后肺炎进行分组,对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多因素分析中选择的LDH、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评分、入院时的白细胞水平进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并计算每个指标的ROC曲线下方的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最佳阈值、灵敏度,特异性和尤登指数,比较上述指标之间AUC面积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并且分析不同分级、LDH水平的aSAH患者中无POP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在本研究中,出现POP的患者有118例(36.65%),POP组内患者的LDH水平明显高于非POP组内患者(233.81±71.51U/L,而188.18±47.39U/L,P<0.001)。多变量分析表明,即使在校正可能的混杂因素之后,LDH水平仍是aSAH患者与POP相关的重要独立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LDH的最佳阈值为211.5U/L,灵敏度为63.6%、特异度为78.9%。LDH水平升高与Hunt-Hess分级之间正性互相影响。根据Hunt-Hess分级对患者进行分类时,无论Hunt-Hess分级如何(Hunt-Hess分级<3或≥3),入院LDH≥240U/L的患者的无POP率显着低于LDH<240 U/L的患者。结论:(1)入院时LDH水平高、合并高血压病史、入院时Fisher评分高、入院时Hunt-Hess分级高、入院时WBC水平高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出现术后肺炎的危险因素。(2)入院时的LDH水平可作为早期识别aSAH患者术后肺炎的一个重要指标。(3)LDH水平升高与Hunt-Hess分级之间存在正性互相影响。
颜时超[4](2019)在《120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近5年来住院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病例资料,与文献进行对照,找出其共性和差异性及其原因,旨在提高SAH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住院的原发性SAH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120例患者,男性36例,女性84例,平均年龄为56.54±12.78岁,其中4070岁为94例,占78.33%;其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男性26例,女性72例,男、女发病率无统计学意义(P=0.080>0.05)。本组患者中98例为颅内动脉瘤破裂,3例为凝血功能障碍疾病,1例为脑底异常血管网病,不明原因者18例,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诊断为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erimesencephalic Nonaneurysmal SAH,PNSH)。只有19例患者发病时有明显诱因,多为用力排便、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等。发病时有头痛105例(87.50%),其中剧烈头痛83例(69.17%);恶心呕吐者74例(61.67%),意识障碍28例(23.33%),头晕12例(10%),一过性晕厥10例(8.33%),癫痫发作3例(2.5%),动眼神经麻痹2例(1.67%),脑膜刺激征98例。112例行CTA,阳性88例,阴性24例,敏感性89.58%,特异性87.5%;120例均行DSA检查,阳性99例,阴性21例。颅脑CT阳性患者111例,阴性9例;9例CT阴性患者均及时行腰椎穿刺检查,其中4例脑脊液压力升高,5例发病时间≥7天的压力正常。6例脑脊液呈均匀血性,3例颜色微混。发生再出血5例、脑血管痉挛28例、脑积水27例、肺部感染15例。破裂动脉瘤的位置以前交通动脉瘤和后交通动脉瘤为主,分别为30例(30.6%)和41例(41.8%),动脉瘤≤10mm96例。83例患者使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或支架辅助栓塞,9名患者外科夹闭,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0S)评分4-5分77例。本组120例病例中,出院时G0S评分5分91例,G0S评分4分12例,G0S评分2-3分者11例,死亡6例。18例PNSH中只有1例患者遗留有轻度残疾。Hunt-Hess的分级越高,患者预后越差,有统计学差异(P=0.000<0.05)。高龄导致预后不佳,年龄与预后不良有统计学意义,经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统计量r=0.195,P=0.038<0.05。并发症的出现影响预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结论:1.本组患者临床特征、主要病因、影像学检查、脑脊液检查等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2.本组患者次要病因不是动静脉畸形,而是PNSH,其预后及本组总体预后均良好,与相关文献报道有明显差异。
邢晓锋[5](2019)在《血流重建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分析复杂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治疗复杂前循环动脉瘤血流重建方法的技术特点,评价血流重建治疗复杂前循环动脉瘤术后的疗效。2、分析复杂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治疗复杂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动脉瘤血流重建方法的技术特点,评价血流重建治疗复杂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动脉瘤术后的疗效。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7年4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4例复杂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共29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瘤的位置选择不同的血流重建方式,其中颈内动脉闭塞+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8例,颈内动脉缩窄+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2例,颈外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8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切除+桡动脉原位吻合术4例,颌内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动脉瘤孤立术2例。观察吻合血管通畅情况及术后并发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2、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8年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例复杂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动脉瘤患者(共10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及侧支循环情况选择不同的血流重建方式,其中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吻合术+动脉瘤孤立术8例,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吻合术+椎动脉闭塞术1例,动脉瘤减压+小脑后下动脉原位吻合1例。术后观察吻合血管通畅情况及并发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1、24例复杂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均顺利完成血流重建,术中吻合血管通畅。6例术后出现脑梗死,其中1例死亡。23例患者术后随访368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动脉瘤复发或破裂出血。1例术后大面积脑梗死死亡,5例出现脑梗死导致言语不利、偏瘫,1例2年后死亡,其余4例经康复治疗后好转。mRS评分为0分18例(78.3%),1分3例(13.1%),3分1例(4.3%),6分1例(4.3%)。2、10例复杂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动脉瘤患者均顺利完成血流重建,术中吻合血管通畅。2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经治疗后恢复正常,1例术后3天出现呼吸困难,肺部感染,经治疗后恢复正常。10例患者术后随访3-118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动脉瘤复发或破裂出血,1例12个月后因高血压脑出血死亡,2例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引流术。9例血管吻合患者吻合血管通畅,1例吻合血管闭塞,10例患者动脉瘤均消失。mRS评分为0分8例,1分2例,6分1例。结论1、根据复杂前循环动脉瘤的位置和侧枝循环代偿情况选择不同的血流重建方法,合适的血流重建手术是治疗复杂前循环动脉瘤的有效方法。2、对于复杂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和侧支循环代偿情况,选择合适的血流重建方式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崔志强[6](2019)在《青年卒中临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目前卒中年轻化的趋势明显,探究青年卒中的临床特点至关重要,本文将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8年就诊于我院的青年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并探讨青年卒中的危险因素、病灶部位及临床特点,进而对青年卒中的预防进行指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急性卒中患者,将其中年龄在18-45岁的81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分析各类型卒中的病因、病灶部位分布特点,并着重对青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青年急性卒中患者812例,其中青年脑梗死、脑出血、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各有617、96、58、41例,分别占76.0%、11.8%、7.1%、5.8%;脑梗死组以小血管病变较为多见(44.4%)、多累及前循环(62.9%),女性、青少年(18-35岁)组患者病因以其它明确原因型较为多见(p<0.01);脑出血组病因以高血压型居多(64.6%),多累及基底节-丘脑区域(76.0%),女性、青少年(18-35岁)组患者病因以烟雾病较为多见且多累及脑叶(p<0.05);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以女性多见(72.0%),妊娠或产褥期高凝状态为主要病因(62.1%),而男性患者以原因不明多见(p<0.01);与首发脑梗死相比,复发脑梗死患者年龄较大(p<0.01),多位于36-45岁之间(p=0.011),病因分型多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p=0.002);18-25岁组危险因素较少(p<0.01),其它明确原因型卒中(p=0.015)较为多见;对于首发青年脑梗死组而言,存在无症状性脑梗死病情较重(p<0.01)、以高血压多见(p<0.01);就诊时间距发病时间≥4.5小时的首发脑梗死组患有糖尿病较为多见(p=0.044)。结论:1.青年卒中类型以脑梗死多见,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男性多见,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女性多见;2.与男性相比,女性脑出血或脑梗死患者,其少见病因(如烟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更为多见;3.与中青年(36-45岁)患者相比,青少年(18-35岁)脑出血或是脑梗死患者,其少见病因更为多见;4.与青年首发脑梗死患者相比,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年龄较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多见,病情较重;5.伴有无症状性脑梗死的首发脑梗死患者,高血压较为多见,病灶多位于前循环且病情相对较重
陈四方[7](2018)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局部血管壁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动脉瘤破裂出血发生率位居脑血管意外的第三位,仅次于脑血栓形成及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常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死亡率可达20-30%,而幸存者仍可在短期内再次发生出血,再出血的死亡率高达70-90%。因此,有专家提出预防动脉瘤出血是降低其死亡率的最有效方式,建议在动脉瘤破裂出血之前,即对于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应给予积极的预防性干预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是指没有破裂出血史或与以前颅内出血没有关系的动脉瘤,可分为3类:1、真正偶发的无症状动脉瘤;2、引起占位效应、不适和梗死等症状的未破裂动脉瘤;3、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被发现的多发动脉瘤中的非责任动脉瘤。目前大多数颅内动脉瘤病例是在破裂出血后才得以诊断和治疗,未破裂动脉瘤的检出率和治疗率仍较低。近20年来,随着放射影像设备、手术显微镜性能的不断改进以及显微手术技术的普遍提高,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检出率已显着提高,但目前国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比率仍较低,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仍以已经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破裂动脉瘤为主。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动脉瘤手术作为有创性的治疗手段,其手术风险仍然是无法避免的,术者与患者在面对未破裂动脉瘤,决定手术干预与否时,常常顾虑到手术风险而采取保守观察。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风险中,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是夹闭手术过程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术中动脉瘤破裂时由于急剧的出血常迅速淹没出血点和术野,甚至出现脑组织的急剧膨出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其后果可以是“灾难性”的,可导致较高的致残和致死率,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术中动脉瘤破裂,以及破裂后的如何采取恰当的处理成为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通过总结前期工作的初步研究结果,筛选可能的影响因素,并将术者的手术经验纳入研究因素,评估颅内动脉瘤患者及术者因素与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发生率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顾分析开颅夹闭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病例的相关资料,对两个医疗中心的数据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夹闭手术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出血的预防与处理(第一部分);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开颅显微夹闭手术治疗(第二部分)。第一部分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出血的预防与处理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应急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两个医疗中心33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开颅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第一组病例为术者年均动脉瘤夹闭手术例数大于100例/年,第二组术者年动脉瘤手术例数20-40例/年。结合文献对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预防、处理经验和技巧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第一组病例术中有6例动脉瘤发生术中破裂,其中1例为未破裂动脉瘤。第二组病例术中有13例动脉瘤发生术中破裂,其中1例为未破裂动脉瘤。统计学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术前Hunt-Hess分级为0~3级患者术中破裂出血的发生率为低于Hunt-Hess分级为4~5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34,P=0.014)。颈内动脉背侧壁血泡样动脉瘤和大脑后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率显着高于其它部位动脉瘤术中破裂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动脉瘤的术中破裂出血发生率高于未破裂动脉瘤的术中破裂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00,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出血病史为影响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P<0.001),有出血病史的患者发生术中动脉瘤出血的风险是无出血病史患者的10.518倍。术中破裂出血的患者与未发生术中破裂出血的患者之间愈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经验组之间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检验,P>0.05)。第一组中无打开硬膜前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病例,但发生在动脉瘤分离过程中破裂比例高于第二组,第二组发生在夹闭过程中的破裂率高于第一组,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6(Fisher检验)。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动脉瘤的既往出血病史。术中破裂出血如能得到及时恰当的处理,并不影响患者的愈后。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仍难以完全避免,经验的积累无法完全避免其发生率,经验较少的术者通过严格的指征把握和合理地选择病例,亦可降低术中破裂出血的发生率。第二部分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开颅显微夹闭手术治疗目的分析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开颅显微夹闭手术治疗的风险,探讨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两个医疗中心162例177枚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夹闭手术临床资料,对患者年龄、动脉瘤部位、大小、术者经验与患者愈后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总结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夹闭手术的经验。结果第一组治疗150例患者夹闭165枚未破裂动脉瘤。第二组治疗12例患者夹闭12枚未破裂动脉瘤。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动脉瘤构成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409,P<0.001),第一组倾向于偶发动脉瘤,第二组倾向于症状性动脉瘤。年龄小于60岁的病例与大于等于60岁的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愈后良好率为98.1%,高于后循环动脉瘤患者的愈后良好率(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大型及巨大型动脉瘤愈后不良发生率高于小动脉瘤或一般动脉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组病例中136例患者半年随访时恢复良好132例(97.1%),第二组12例患者半年随访时恢复良好11例(91.7%)。第一组病例的随访恢复良好率高于第二组,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6)。结论动脉瘤的大小、后循环动脉瘤是影响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开颅夹闭手术愈后的危险因素。大型及巨大型动脉瘤以及后循环动脉瘤是开颅夹闭手术愈后不良的高危因素。手术例数少的中心未破裂动脉瘤治疗愈后相对差,对未破裂动脉瘤进行外科夹闭手术干预时,应更谨慎地衡量外科干预的利弊。
李珏卉[8](2016)在《aSAH围手术期中医证候演变与脑血管痉挛的多因素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围手术期不同时点患者的中医证候动态演变。(2)分析围手术期不同时点中医证候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是否相关,及围手术期不同时点中医证候演变对出院时mRS评分有无影响。(3)评价影响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危险性和保护性因素,为临床预防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提供依据。(4)评估影响出院时mRS评分的因素,为临床改善出院时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脑病中心(其中包括神经一科、神经二科、神经三科、神经四科、神经五科、芳村神经内科、康复科)所有出院时诊断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行"颅内动脉瘤手术"的住院病例,共821例。经筛选后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共257例。中医证候动态演变按围手术期不同时点划分: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及术后第14天,分析不同时期证候动态演变,用单因素分析围手术期不同时点中医证候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及出院时mRS评分的相关性。并分别建立2个模型校正不同因素,分析中医证候与脑血管痉挛、中医证候及其证候演变与出院时mmRS评分的相关性。对年龄、姓别、既往史、病情分级、手术方式、动脉瘤数目和部位、脑室外引流方式、及使用影响血管活性药物(包括他汀类、阿司匹林、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变量进行单因素和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与脑血管痉挛、及出院时mRS评分的影响。结果:(1)围手术期不同时点中医证型分布各有特点,不同时点主要证候各不相同,术前、术后第1-3天内,阳类证为主,火、热、腑实等阳类中实证多见,主要表现为风火内扰证、痰热内闭、腑实痰凝证;至术后第7天火证、热证较前有所减少,而痰证发病较前增多,阴、阳类的比例接近(48.6%vs51.4%);术后第14天时风证、痰证增多,火证、热证下降的趋势更为明显,以阴类证为主,主要表现为阴类证中实证的风痰阻络证型。而阴阳类证演变,以阳类证-阳类证演变最多105例(40.9%),其次为阴类证-阴类证72例(28.0%)和阳类证-阴类证72例(28.0%)。虚实证间演变,以阳类证中实证-阳类证中实证演变多见100例(38.9%),其次为阴类证中实证-阴类证中实证和阳类证中实证-阴类证中实证61例(23.7%)。(2)中医证候与脑血管痉挛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术后第3天患者若呈现阴类证要比阳类证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可能性小。(3)中医证候与预后的相关性,术后第1、3天呈现阴类证中虚证,术后第7天时表现为痰蒙清窍证或痰热内闭证,可能是预后不良的征象。而在病程演变中,患者由阴类证中实证-阴类证中虚证演变有可能会预后不佳。(4)不同性别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危险不同,男性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危险性是女性的2.75倍(95%CI:1.44-5.27)。行介入栓塞术是发生脑血管痉挛的保护性因素,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危险性是采用开颅夹闭术的0.14倍(95%CI:0.07-0.28)。余年龄、性别、病情分级等多个变量与脑血管痉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影响预后的因素中,入院时GCS评分≥7分的患者出院时预后较好(0R:0.29,95%CI:0.13-0.68)。住院期间使用罂粟碱是预后的保护性因素,使用罂粟碱的患者预后差的可能性是未使用过罂粟碱的0.41倍(95%CI:0.21-0.79)。而颅脑CT伴随脑室内出血是预后的危险因素,其预后不良是未伴随脑室内出血患者的4.48倍(95%CI:2.35-8.53)。结论:(1)术前中医证候以邪实为主,术后邪气渐衰,正气渐弱,但邪气相对正气渐衰来说,仍占主要优势,因此手术干预本身对中医证候的演变无明显影响,且整个围手术期仍是以邪实为主导。术前、术后第1-3天,以阳类证为主导,火、热、腑实等阳类中实证多见。术后第7天,是一个过渡阶段,在此期间,火热之象开始消退,而风痰之象渐盛,至术后第14天火热相煽之象下降显着,逐渐以风、痰证为主的阴类证多见。(2)术后第3天患者若呈现阴类证要比阳类证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可能性小,此时予患者清心平肝泄火、清热通腑等治疗,更有益于患者。(3)中医证候与预后的相关性,一方面我们需认识到如患者术后第1、3天呈现阴类证中虚证,术后第7天时表现为痰蒙清窍证或痰热内闭证,可能是预后不良的征象。而在病程演变中,患者由阴类证中实证-阴类证中虚证演变有可能会预后不佳。另一方面,则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患者术后第7天为痰蒙清窍证或痰热内闭证时,予以化痰降浊开窍,或清热化痰开窍治疗。(4)男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需比女性更加注意预防脑血管痉挛,在进行手术治疗动脉瘤时,建议采用介入栓塞术,以防开颅夹闭术的机械损伤继发脑血管痉挛。(5)入院时GCS评分<7分患者,应得到更多的关注,随时注意病情变化;头颅CT显示伴脑室出血时,需更加关注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住院期间使用罂粟碱可能会有益于出院预后。
宋昀[9](2016)在《中国成人高血压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血压控制对首发脑卒中的独立和联合效应的纵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脑卒中目前是中国人的第一大死因,是全球范围内60岁以上老年人第二大主要死亡原因,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挑战[1]。尽管脑卒中的治疗方法有所改进,但是鉴于77%的是首发性脑卒中,脑卒中的一级预防仍然被认为是目前减少脑卒中事件的最好措施[2]。高血压在中国的患病人数已超过2.7亿,是包括脑卒中在内的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3]。同时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HA/ASA)发布的《卒中一级预防治疗指南》[4],控制高血压是脑卒中一级预防的最重要措施。尽管在脑卒中一级预防的研究领域,有关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这一动脉硬化指标的探讨并不多见。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PWV可能有影响血压和抗高血压治疗的效应,大动脉僵硬度和脉搏波的反射强度都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相关[5]。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了 PWV(无论是“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或是“臂-踝动脉脉搏波速度”baPWV)和高血压进展之间的高度的相关性[6-8]。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baPWV是抗高血压治疗个体反应的独立决定因素[9]。在更具有参考价值的近年来的几项纵向研究表明,在高危患者和普通人群中,baPWV水平升高都能够有效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0-13]欧洲高血压协会现行关于动脉性高血压的防治指南中,已经将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主动脉僵硬度的增加包括PWV相关指标作为了对患者管理的潜在目标[14]。然而由于研究数据等条件限制,现行的各脑卒中防治指南并没有对PWV这一重要指标管理的考虑。研究目的:本研究选取自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CSPPT队列人群,旨在探讨baPWV是否具有独立或与血压控制联合预测首发脑卒中发生的风险效应[15]。本课题通过第一章“中国成人高血压患者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横向性的探讨了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CSPPT,China Stroke Primary Prevention Trial)高血压人群基线特征、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状况及肾功能水平情况,以及按baPWV总体和分层后的特征。通过第二章“中国成人高血压患者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血压控制对首发脑卒中的独立和联合效应的纵向研究”纵向分析baPWV与高血压控制是否对预测首发性脑卒中的风险具有独立和联合的效应,同时探讨了不同风险因素对预测风险效应的估计是否存在修饰效应。研究方法:本研究全部来自中国江苏省、安徽省32个农村社区的45-75岁CSPPT研究人群,包括全部检测了基线baPWV及基线和随访血压的3310名受试者。本研究实施之前通过了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医药研究所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受试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基线检测于2008年5月-2009年9月进行。基线之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2013年8月完成了出组随访工作。基线收集的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样、尿样采集。随访内容包括问卷采集、血压测量和收集发生的终点事件、不良事件等。所有受试者均采用标准的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按标准操作程序(SOP)规定进行询问。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和职业等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用药史、受教育程度、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体格检查包括:1)测量坐位(静坐15分钟以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2)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所有受试者经过至少10小时的禁食后于前臂抽取静脉血8ml,分置到抗凝管中(制备血浆)和非抗凝管中(获取血清),4℃离心(3000转/分),进行血清或血浆的分离,并于-80℃冻存,用于测量相关指标。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浓度的测定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血糖采用己糖激酶法,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等采用氧化酶联比色法、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采用循环酶法,使用美国的贝克曼库尔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检测均由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国家肾脏病临床研究中心的中心实验室统一完成。MTHFR C677T(rs1801133)基因多态性在 ABI Prism7900HT 序列检测系统(Life Technologies公司)上使用荧光定量检测方法进行测定,重复测定的一致性为99.4%。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在一家商业实验室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新产业公司)测定;受试者于体检当天早晨收集随机尿液,由专人收集尿液标本,女性受检者当天应为非月经期。基线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根据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组公布的CKD-EPI公式[16]进行估算,即:eGFR=141× min(Scr/κ,1)α × max(Scr/K,1)-1209 × 0.993Age ×1.018[if female]。其中,Scr为血清肌酐[mg/dl],κ男性为0.9,女性为0.7,α男性为-0.411,女性为-0.329,min代表Scr/κ和1中的最小值,max代表Scr/κ和1中的最大值。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Mean±SD)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各不同组间均数比较使用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检验水准a=0.05。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或多元线性回归,单因素分析采用直线回归分析。终点的疗效指标,界定为从随机化到第一次发生该终点的时间,采用Kaplan-Meier方法时序检验(log rank test)分别估算各组的首发卒中事件累积发生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ox propo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model)估算未校正的和校正的HR值及其95%可信区间。多元回归模型校正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研究中心、治疗组别、体重指数、吸烟、饮酒、基线收缩压、基线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血肌酐(或eGFR)、高密度脂蛋白、维生素B12、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和MTHFRC677T基因型等变量。所有的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文所有分析采用R统计软件(http://www.R-project.org/)。研究内容:baPWV测量:在25℃左右的室温下,受试者仰卧休息5-10分钟后,使用由日本Colin公司生产并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使用的动脉硬化检测仪(VP-1000BP203RPEⅡ型,PWV/ABI型),测量baPWV。该设备应用示波法线性膨胀技术,使用高精度双层Cuff(袖带),在检测心电图和心音图的同时,测量四肢血压和脉搏波波形,输入身高、体重参数,即可测出上臂至脚踝间的baPWV,取两侧较高值作为受试者baPWV测量结果。并可同时测得双侧的ABI值,取较小值。本研究中高血压患者随访期间的平均血压,即随访过程中血压(基线血压值除外)的平均值。随访期间的血压平均水平反映了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WHO/ISH高血压指南》建议的标准,血压控制定义:患者随访期间平均收缩压<140和平均舒张压<90mmHg;血压未控制定义:患者随访期间平均收缩压≥140和/或平均舒张压≥90mmHg。主要终点为首发症状性脑卒中(致死性和非致死性)。首发症状性脑卒中定义为CSPPT项目随访期间出现突发的局灶性或全面性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征象,排除其他非血管性原因(如原发性脑肿瘤、脑转移瘤、癫痫发作后麻痹、脑外伤、感染、或其他非缺血病因等),症状或体征持续24小时以上(除非发生死亡),或CT或MRI确认有与急性卒中相一致的缺损。除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无症状性卒中(silent stroke)。脑卒中分型:脑卒中分为脑梗死、脑出血及不确定型脑卒中。CT或MRI作为区分脑卒中类型(缺血性或出血性)的依据,但不作为诊断脑卒中的唯一依据。对于存在大脑功能局灶性症状体征,但没有完成CT或MRI检查的病例,仍可以做出脑卒中诊断,但分类标注为“不确定型”。所有脑卒中事件均由终点委员会专家依据之前设定的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研究结论:研究共纳入年龄在45-75岁之间的高血压患者3310例,其中男性1456名(占44%),女性1854名,平均基线baPWV为18.76±3.82 m/s。和1-3分位baPWV受试者组相比,baPWV较高(第4)组的患者均有较大的空腹血糖水平、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较高的基线血压和随访期平均血压水平,有更低的体重指数。而血肌酐水平、MTHFR基因型差异、吸烟、饮酒、用药分组在两分位组别之间差异不显着。随访期间有效血压控制(SBP<140和DBP<90 mmHg)的受试者组,与血压未控制(SBP≥140和/或DBP≥90 mmHg)的患者组相比,有较高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水平、甘油三酯水平、baPWV水平和基线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在平均随访4.5年的时间里,总共有111例首发脑卒中事件,包括96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和15例首发出血性脑卒中事件。baPWV较高(第4)分位的受试者组与较低(第1-3)分位受试者组相比有较高的首发脑卒中事件发生率(6.3%vs.2.4%);同样随访期间血压未控制(SBP≥140和/或DBP≥90 mmHg)的受试者组相比有效血压控制(SBP<140和DBP<90 mmHg)的患者组,也有较高较高的首发脑卒中事件发生率(5.1%vs.1.8%)。受试者baPWV对首发脑卒中发生的独立风险效应估计采用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baPWV较高(第4)分位的受试者组与较低(第1-3)分位受试者组相比有更大的首发脑卒中事件发生风险比:(HR=2.72,95%置信区间,1.87-3.94,p<0.001);多因素模型校正后风险比为:(HR=1.52,95%置信区间,0.964-2.40,p=0.071),校正因素有:年龄、性别、研究中心、治疗组别、体重指数、吸烟、饮酒、基线收缩压、基线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血肌酐、高密度脂蛋白、维生素B12、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和MTHFR C677T基因型。baPWV与校正变量之间显示无明显相互作用。随访期间血压未控制(SBP≥140和/或DBP≥90 mmHg)的受试者组与有效血压控制(SBP<140和DBP<90 mmHg)的患者组相比有更大的首发脑卒中事件发生风险比:(HR=2.88,95%置信区间,1.91-4.34,p<0.001);多因素模型校正后风险比为:(HR=2.32,95%置信区间,1.49-3.61,p<0.001),校正因素有:年龄、性别、研究中心、治疗组别、体重指数、吸烟、饮酒、基线收缩压、基线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血肌酐、高密度脂蛋白、维生素B12、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和MTHFR C677T基因型。使用Kaplan-Meier(KM)法估计和绘制生存曲线,使用log-rank检验进行四个组生存曲线的比较,baPWV较高(第4)分位且血压未控制(SBP≥140和/或DBP≥90 mmHg)组与其他组相比有显着差异。baPWV水平(由低到高四分位)和血压控制(控制与未控制),与首发卒中风险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在血压未控制的组别中,总体风险较高。采用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baPWV较高(第4)分位且血压未控制(SBP≥140和/或DBP≥90 mmHg)组具有相对较高风险:(HR=3.6,95%置信区间,1.9-6.8,p<0.001),校正因素有:年龄、性别、研究中心、治疗组别、体重指数、吸烟、饮酒、基线收缩压、基线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血肌酐、高密度脂蛋白、维生素B12、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和MTHFR C677T基因型等变量。揭示了 baPWV较高水平和血压控制不足对首发脑卒中风险的叠加效应。在血压控制的受试者中,baPWV较高水平对首发脑卒中风险的独立效应也显着可见:(HR=2.3,95%置信区间,1.1-4.8,p=0.029)。研究首次证明,在中国成人高血压患者中,baPWV和血压控制联合影响首发脑卒中风险效应。baPWV较高和血压控制不足的受试者相比其他组的卒中风险最高。研究提出了 baPWV可作为一种简单的、无创性的测量手段,以确定高血压患者发生首发性脑卒中的风险。虽然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相比传统脑卒中和高血压防治的手段,baPWV的检测以及血压控制的联合管理,可能进一步揭示了降低卒中风险相关治疗靶点的新方法和手段。
师桂萍,白惠敏,赵淑霞[10](2004)在《首发为眩晕症状的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眩晕症状在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0例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 0例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均在发病后 6~ 12h内出现典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并且经头部CT证实。结论 以眩晕为首发症状在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中临床并非少见 ,应引起警惕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发症状突发头痛、恶心、颈项强直不是唯一 ,特别在老年人中。故应重视老年人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脑血管疾病 ,亦有可能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
二、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68例首发症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68例首发症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特征和形态学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并发症的管理和预防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血清维生素D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调查方法和内容 |
1.1.3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
1.2.2 颅内动脉瘤的特征分布 |
1.2.3 不同组别血清维生素D表达水平分析 |
1.2.4 ROC曲线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维生素D受体遗传变异与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调查内容和方法 |
2.1.3 实验室检测 |
2.1.4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分析 |
2.2.2 不同组别VDR基因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分析 |
2.2.3 不同组别Logistic回归分析 |
2.2.4 单倍型分析 |
2.3 讨论 |
2.3.1 颅内动脉瘤的流行特点和诊疗现状 |
2.3.2 颅内动脉瘤与炎症反应 |
2.3.3 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炎症反应 |
2.3.4 VDR遗传变异与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 |
2.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颅内动脉瘤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
1 胶原蛋白相关基因遗传变异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 |
2 脂蛋白相关基因遗传变异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 |
3 白介素相关基因遗传变异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 |
4 同型半胱氨酸相关基因遗传变异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 |
5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基因遗传变异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 |
6 其他基因遗传变异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 |
7 结语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在评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肺炎患病风险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120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各项标准 |
1.3 方法 |
2 结果 |
2.1 性别、年龄分布 |
2.2 病因及危险因素 |
2.3 临床表现 |
2.4 辅助检查 |
2.5 主要并发症 |
2.6 预后 |
3 讨论 |
3.1 SAH性别与年龄 |
3.2 病因 |
3.3 可控危险因素 |
3.4 临床表现 |
3.5 辅助检查 |
3.6 主要并发症 |
3.7 预后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血流重建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血流重建治疗复杂前循环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术后处理及随访 |
2 结果 |
2.1 患者的一般资料 |
2.2 手术结果 |
2.3 术后并发症 |
2.4 随访结果 |
3 讨论 |
3.1 复杂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表现 |
3.2 血流重建手术的术前评估 |
3.3 血流重建方法的选择 |
3.4 手术并发症 |
3.5 血管吻合技术 |
3.6 复合手术室在血流重建手术中的应用 |
4 小结 |
二、血流重建治疗复杂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动脉瘤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术后处理及随访 |
2 结果 |
2.1 患者的一般资料 |
2.2 手术结果 |
2.3 手术并发症 |
2.4 随访结果 |
3 讨论 |
3.1 复杂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动脉瘤的临床表现 |
3.2 血流重建手术的术前评估 |
3.3 血流重建手术的注意事项 |
3.4 手术并发症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青年卒中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资料 |
2.3 本研究涉及到的卒中概念 |
2.3.1 首发卒中 |
2.3.2 复发性卒中 |
2.3.3 无症状性脑梗死 |
2.4 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诊断标准 |
2.5 试验分组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青年卒中的一般资料 |
3.2 青年卒中不同性别之间及不同年龄段之间的比较 |
3.3 青年复发脑梗死与首发脑梗死患者的比较 |
3.4 首发性脑梗死组一般资料及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特点 |
3.5 青年首发性脑梗死患者的组间比较 |
3.5.1 首发脑梗死组不伴有与存在无症状性脑梗死组的比较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出血的预防与处理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分组 |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
1.3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采集 |
2.2 数据内容 |
2.3 数据指标 |
2.4 治疗方法 |
2.5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3.2 动脉瘤特征 |
3.3 手术时机 |
3.4 术中动脉瘤破裂情况及应对措施 |
3.5 术中动脉瘤夹闭结果及影像随访结果 |
3.6 出院时临床评估结果 |
3.7 统计学分析 |
3.8 特殊病例 |
4 讨论 |
4.1 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定义 |
4.2 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4.3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出血的预防 |
4.4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出血的处理 |
4.5 术者经验与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关系 |
4.6 不足之处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夹闭手术治疗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分组 |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
1.3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采集 |
2.2 数据内容 |
2.3 治疗方法 |
2.4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3.2 动脉瘤特征 |
3.3 动脉瘤夹闭情况 |
3.4 术后并发症 |
3.5 随访结果 |
4 统计分析 |
4.1 两组动脉瘤的组成差异分析 |
4.2 患者的年龄与愈后的关系 |
4.3 动脉瘤部位与愈后的相关性分析 |
4.4 动脉瘤大小与随访愈后的相关性分析 |
4.5 术者经验与愈后的关系 |
5 特殊病例 |
5.1 逆向抽吸减压法辅助夹闭左侧颈内动脉大型动脉瘤(第一组病例) |
5.2 直接穿刺抽吸减压法辅助夹闭左侧颈内动脉大型动脉瘤(第二组病例) |
6 讨论 |
6.1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患病率 |
6.2 未破裂动脉瘤的自然病史 |
6.3 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 |
6.3.1 动脉瘤的大小 |
6.4 未破裂动脉瘤外科治疗的风险 |
6.5 未破裂动脉瘤外科治疗的策略 |
6.6 随访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8)aSAH围手术期中医证候演变与脑血管痉挛的多因素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研究 |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中医病名 |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中医病因病机 |
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证候特点 |
四、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中医治疗 |
五、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并发症脑血管痉挛与围手术期中医证候的相关性 |
第二节 西医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 |
一、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流行病学 |
二、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定义 |
三、脑血管痉挛的病理生理 |
四、脑血管痉挛的影像学探测 |
五、脑血管痉挛的治疗现状 |
六、脑血管痉挛的病情变化及预后情况 |
七、脑血管痉挛与不同手术干预方式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筛选标准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入院时基线分析 |
二、围手术期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 |
三、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因素分析 |
四、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五、围手术期中医证候对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
六、围手术期中医证候对预后的影响 |
第三节 讨论 |
一、围手术期中医证候的演变特征及对脑血管痉挛、预后的影响 |
二、其它因素对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
三、其它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中国成人高血压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血压控制对首发脑卒中的独立和联合效应的纵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中国成人高血压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
1.1 研究背景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第二章 中国成人高血压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血压控制对首发脑卒中的独立和联合效应的纵向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写词简表 |
补充分析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10)首发为眩晕症状的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患病诱因 |
1.3 临床表现 |
1.4 影像学检查 |
1.5 腰椎穿刺检查 |
1.6 诊治过程 |
2 讨论 |
四、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68例首发症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特征和形态学危险因素分析[D]. 刘涛.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2]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研究[D]. 徐飞.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3]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在评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肺炎患病风险中的意义[D]. 邹慧敏. 济宁医学院, 2020(01)
- [4]120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D]. 颜时超. 吉首大学, 2019(02)
- [5]血流重建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D]. 邢晓锋.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6]青年卒中临床特点分析[D]. 崔志强.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2)
- [7]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治疗的临床研究[D]. 陈四方. 厦门大学, 2018(08)
- [8]aSAH围手术期中医证候演变与脑血管痉挛的多因素回顾性分析[D]. 李珏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7)
- [9]中国成人高血压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血压控制对首发脑卒中的独立和联合效应的纵向研究[D]. 宋昀. 南方医科大学, 2016(05)
- [10]首发为眩晕症状的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临床分析[J]. 师桂萍,白惠敏,赵淑霞. 职业与健康,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