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竭诚服务 办好专刊(论文文献综述)
张胜国[1](2020)在《《河北工人报》读者群结构及拓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河北工人报》为例,采用读者群结构和读者群拓展的观察视角考察了《河北工人报》的读者群,为全国省级工人报刊的读者群拓展及研究提供了新的探索视角。具体来看,本论文以《河北工人报》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从该报的历史发展轨迹及近五年发行数据、新闻产品的生产和价值实现方式入手,探寻研究该报读者群的结构、属性、特征和阅读特点,结合全国报业发展现状,依据工人报刊的新的历史使命和发展背景,提出包括但不限于政策扶植、且主要依靠新闻产品自身力量推动该报读者群拓展的新策略。这对于推动工人报刊遵循新闻规律办报、完成自身职责、对于丰富和完善受众理论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本次论文,通过初步揭示该报发行边界及组成维度、读者群基本结构、读者群基本属性、读者群阅读需求特征、影响该报读者群阅读需求满足和评价体验的问题症结所在、提出包括读者群拓展思路方向方法在内的具体拓展策略等流程的研究,为实现本论文研究的最终目标:遵循新闻传播受众理论、并期待能够为丰富和发展受众理论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本次研究取得了新的发现。研究发现:(1)本课题在全国省级工人报刊的研究论文和报告中,尚未发现先例,所获数据和分析及研究的视角,对工人报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2)该报读者群中,除产业工人目标读者核心受众外,也有一定规模的社会读者。(3)工人读报的条件和环境得不到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工人报刊不能有效到达工会会员和工人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4)读者属性特征和阅读需求特征均受到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影响而改变。(5)工人报虽有体制资源可以维持生存,但发展空间会被挤压,内容取向重新定位成为发展的主要问题。(6)工人报刊核心受众存在一定特殊性质,要充分注意到场域和惯习的影响,其报纸文本也需参考场域规则作出调整,注重受众评价提升、关注核心受众诉求回应、调整文本语态,将成为推动该报在尊重新闻规律前提下实现稳健长远发展的重要力量。
崔燕[2](2020)在《《晨报副刊》新文学传播研究》文中提出新文化运动掀开了中国新文学史序幕,以《晨报副刊》创办十年(1918.12——1928.06)时间段为研究样本可看到,短短十年间,由于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和一批怀着炽热中国心的新文化主将努力,现代文坛出现空前繁荣局面;《晨报副刊》和其他进步报刊为新文学的创生与发展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传播作用,新文学刚在这块古老土地诞生就留下一个坚实脚印。研读新文学史可清晰地看到大众传媒发挥的渡航引进、摇旗呐喊的巨大传播作用;尤其被人津津乐道的是四大副刊——《晨报副刊》、《京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四大副刊传媒功绩最为显赫的应是《晨报副刊》。作为一份存在于现代新闻史十年之久的报纸副刊,《晨报副刊》不仅拥有令人羡慕的三大名主编李大钊、孙伏园和徐志摩,不但刊登了鲁迅的惊世之作《阿Q正传》、转载了新文学史开山之作《狂人日记》,而且借助传媒平台扶植了一批文学新人在现代文坛迅速成长。这些均是载入新闻史册和新文学史册的传媒业绩。现代社会,文学的发展必须借助于大众传媒的传播与助推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只是学术界较少从《晨报副刊》视域关注报刊媒介对新文学的传播意义。未能见到运用大数据对《晨报副刊》进行传播效能量化分析与实证研究成果;而这恰是颇有学术价值的创新点。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构架如下:绪论部分由研究背景、研究价值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组成,阐述《晨报副刊》研究背景并概述其在新闻传播史和文学史的价值和意义;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深入同行学者研究成果的“内里”,分析其学术贡献和价值以及未能涉及的研究盲点;阐述本论文研究思路与论域、研究重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梳理《晨报副刊》的创刊及其发展流变。从媒介发生学视域探究由《晨钟报》到《晨报》再到《晨报副刊》的媒介史,以新文化的勃兴为已任的现代报人传媒理念,新文学传播模式的构建,新文学鼎力传播的媒介定位。第二章对《晨报副刊》创办十年刊登的新文学作品进行实证研究。构建《晨报副刊》指标体系、传播效能评估体系、运用SPSS软件和大数据统计学方法,对新文学作家在《晨报副刊》的发文量进行数据量化分析;从大数据视角对《晨报副刊》新文学传播效能进行实证研究。第三章《晨报副刊》历任主编新文学传播业绩。重点关注三大名主编李大钊、孙伏园、徐志摩的新文学传播功绩,并对一直未能被学术界注意的其他主编《晨报副刊》编辑业绩分析研究。第四章《晨报副刊》新文学传播。从新闻传播学视域分析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渊源及传媒业绩。目标定位于《晨报副刊》对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和新月社的媒介支持,探讨新文学社团对媒介的掌控力;文学社团借助媒介聚合人气、努力开拓新文学传播空间的举措。第五章《晨报副刊》与新文学文体。考辨《晨报副刊》与现代文学文体变革,探究新闻文体小说,杂文、报告文学等新文学文体特征;从传媒视域分析新文学文体。余论 归结本论文核心观点与研究结论,提出有待后续探讨的相关现象和问题。
尹瑭敏[3](2018)在《香港进步报刊社会史研究(1927-1949)》文中研究表明1927年至1949年间,中国革命经历了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大历史时期,中国革命面临的每一次历史攸关的转折点,都离不开新闻舆论的支持,香港进步报刊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1927年至1949年间香港进步报刊的史料梳理,主要研究三个问题:(一)对香港进步报刊的发展演变作了脉络梳理;(二)对香港进步报刊的领导组织模式作了考察研究;(三)从媒介与社会互动视角对香港进步报刊与社会互动关系进行历史考察。研究发现,在三大革命阶段,香港进步报刊依据领导组织性质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和创办的进步报刊,如《华商报》、《正报》和《群众》周刊等;二是由民主人士创办与中共保持密切往来的进步报刊,如《生活日报》、香港《立报》、《文汇报》香港版等;三是民主党派机关报,如《光明报》、《人民报》;四是坚持民主爱国的民营报刊,如《大公报》。上述报刊在革命时期充当“舆论先锋”,呈现出不同的办报特点与风格特色,有着自身的历史发展轨迹。中共通过建立统一文化战线领导香港进步报刊的新闻宣传工作,具体包括与文化人建立良好关系、民主统战策略、经济统战策略、军事统战策略及做好外宣工作。同时,伴随时局演变,中共对香港进步报刊的新闻宣传策略做出适时调整,历经从“推翻国民党统治”到“国共合作抗日”到“打倒蒋介石”的策略变化。此外,经济因素、报人主体也与香港进步报刊相互关联。中共对香港进步报刊的领导组织呈现以下宣传特点:坚持坚定的领导核心,并坚持适时、准确的新闻战略决策。
张光润[4](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研究指明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李凡[5](2018)在《现代国学的发生与走向 ——以晚清民国(1901-1937)国学类学术期刊的刊载内容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国学经历了从“国粹”到“国故”,直至定名为“国学”的一个过程,这个定名的过程颇为复杂,反映了在不同的语境中,现代国学观念不同的文化走向。与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相适应,本文拟通过对晚清民国(1901-1937)先后出现的三十余种以“国粹”、“国故”、“国学”为关键词命名的国学类学术期刊上刊登的学术文章的分析、整理和综合研究,辅以对其所属学术团体和学术教育、研究机构等的兴衰情况的考察,比较系统、深入地理清现代国学观念的发生与走向。第一阶段以《国粹学报》、《国学萃编》为主。梳理出在西学东渐、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背景下学术与国家的关系,即在救亡图存意识主导下,以政治走向为核心的国学观念;第二阶段以《国学丛刊》(北京国学研究会主办)、《国故》月刊为主。分析辛亥革命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名词的现代国学,在基本价值观、学术理念和基本学术倾向上,与第一阶段政治意义上强调学术与国家唇齿相依的关系有所不同。国学在此阶段不再作为国家兴亡的文化基础,而是从文化的角度重建学术的自觉意识,批判原有文化,引进西方种种文化价值观来发展中国的现代文化;第三阶段以《国学季刊》、《国学论丛》与《国学丛刊》(东南大学国学研究会主办)、《华国》月刊为主。在此阶段,出现了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东南大学国学院、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等一系列国学教育和研究的专门机构,且由于地域不同,导致南北学界对现代学术、文化理解的歧义和纷争。以北京大学国学门和清华国学研究院为主的北方学界以《国学季刊》、《国学论丛》为阵地,强调不包含任何强烈感情色彩的中性的整理国故。以胡适、陈垣、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李济等为代表的北方学人因而以运用新工具、扩展新材料的新国学主张及学术实践而成绩斐然,声望日隆。以《国学丛刊》和《华国》为阵地,以顾实、陈中凡、吴梅、章太炎等为代表的南方学人则强调甄明学术,发扬国光,代表了承继国粹派一脉而来的国学研究文化走向。双方论争的焦点,集中在学术层面上。此一时期所强调的国学,既非政治,又非文化,而是在全面接纳现代“知识”体系后,在学术层面上如何发展学术研究。而1930年至1937年,民族危机渐趋深重。民间国学团体苏州国学研究会、章氏苏州国学研究会、天津国学研究会及其会刊《国学商兑》、《国学论衡》、《制言》、《国学》月刊特别强调其“致用”之功和维系人心之效,此一阶段的国学走向再次回归到对传统文化和学术的保护和研究上。
王金福[6](2016)在《新记《大公报》科学传播研究 ——以《科学周刊》《科学副刊》为例》文中提出科技史研究研究不仅包括科学和技术发展史的研究,也包括科学和技术传播史的研究。科学和技术的传播离不开媒体的介入。《大公报》作为历史上着名的报纸媒体,向来重视科学传播,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记公司时期(此时期的《大公报》称新记《大公报》),于1929.01-1937.07先后三次开发科学类副刊。始终秉持“科学普及”宗旨,刊载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近年来,国内对新记《大公报》科学类副刊的研究渐有涉及。到目前为止,学界尚未有人从科技传播角度开展研究。为此,本论文选择新记《大公报》科学类副刊:“科学周刊”和“科学副刊”为研究对象,从科学传播视角,对其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策略、传播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研究,以期对中国近现代科技传播史研究提供重要的实例,并对当今科技传播事业发展提供借鉴。本文通过对新记《大公报》史料采集,对科学类剐刊总共175期刊登的所有文章共323篇的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分类研究、个案研究和抽样分析,并对《大公报》和相关报刊的科学传播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如下重要结论:新记《大公报》的科学类副刊,有完整的办刊思路和系统的组稿计划,.内容严谨、形式活泼,受到广大读者欢迎。与同时代的报刊相比,在科学传播的广度、深度、数量和质量上都是最成功的报刊之一,在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记《大公报》的办报人把传播科学,当作责无旁贷的责任,不受时局、社会热点变换的影响,以及官方政策的左右,始终坚持科学传播的公益性和独立性。摈弃在科学类副刊中刊登广告的商业行为,不为经济利益所驱使。这是新记《大公报》科学类副刊成功的重要保障。新记《大公报》科学副刊坚持专家办刊。高薪聘请热心于科学普及事业的知名专家、学者为主编和主笔,借助学术团体的力量、组织相关的作者群体,从而使新记《大公报》科学类副刊刊登的稿件,有整体计划,有学科特点,兼顾科学性、普及性和趣味性,始终保持着高质量、高水平新记《大公报》科学类副刊,在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始终贯穿着科学思想的传播、科学精神的弘扬、科学方法的倡导。把向民众传播科学精神,破除封建迷信,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放在重要位置。研究与总结新记《大公报》科学类副刊的历史经验,可以更清楚看到现今报刊科普宣传存在的问题,并为改革和提高今天的科学传播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本论文创新点主要是:从科学传播视角研究;完整的史料采集;采用内容分析、统计分析、分类研究、个案研究以及比较研究的综合研究方法;确定新记《大公报》的科学类副刊在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史上的地位;“以史为鉴”挖掘对我国当今科普宣传有益的启示。
陈艳辉[7](2013)在《湖南《力报》(1936-1945)研究 ——基于文化抗战视角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1936年9月15日,《力报》在反日声浪越来越高涨的古城长沙诞生。同时期长沙流行的小报以娱乐为定位,党政机关报以宣传党义为目标,《力报》则以传播、传承文化为宗旨,七七事变后,更以文化抗战为职志。1938年11月,因文夕大火,《力报》被迫停刊。1938年12月15日,长沙《力报》在邵阳复刊,后因与中共有关系而于1940年5月13日被第九战区司令部查封,在此之前,已有一部分人去桂林于1940年3月10日刊行了《力报》。此后,原力报人再一分为二:一部分人于1940年7月1日在衡阳出版《力报》,衡阳失守后曾一度到贵阳发行;另一部分人则于1943年6月10日在沅陵刊行《力报》,1945年11月迁回长沙。《力报》历经磨难,百折不回,但因为初期与复兴社的关系而导致它的价值被遮蔽,现有的研究成果很少。本文以1936.9.15至1945.8.15期间的在湖南境内出版的四份《力报》为研究对象,从文化抗战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研究、归纳分析等方法,力求回到历史情境之中,从报纸的发展变迁、报道、言论、副刊专刊及报人等具体层面切入,系统考察和分析它们是如何为抗战服务从而体现自己的价值的。本文首先考察、分析四份《力报》的来龙去脉,梳理彼此之间的关系,着重强调它们共同的宗旨——“文化抗战”。辗转流徙中,力报人都不曾放弃“力报”这块招牌并一贯坚持最初的宗旨,这缘于他们对新闻事业有着相似的认识并“以报人为终生职业”,更为重要的是对国家、民族同怀深厚的情感和强烈的责任感,因而对《力报》都付出了心血,因此,本文接着分析力报同人“以一支秃笔奋战在文化战线上”的精神、思想和践履,并对他们积极参与各救亡团体和身体力行募捐劳军给予肯定。报道和言论是报纸的两大支柱,本文第三和第四部分分析和论述四份《力报》前后相继记录抗战全程,彰显中国军民的协同精神并通过言论不遗余力地宣传中华文化之认同,凝聚民族抗战精神。副刊则是报纸“发扬文化的园地”,本文最后分析各《力报》在纸张供应减少、印刷困难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开辟园地,让战时教育、抗战文艺、学术研究等得以传播,使这些文化力量发挥抗战作用。总之,四份《力报》是坚守在文化战线上的抗战尖兵,从报纸本身的发展规律看,它们既有进步性,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
奇朝鲁[8](2012)在《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促进鄂尔多斯学研究事业科学发展——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五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二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文中研究说明(2007年10月26日)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在全党全国人民热烈庆祝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并掀起学习好、领会好、掌握好、贯彻好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新高潮之际,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举行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五周年庆祝大会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二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首先我代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热烈欢迎大家前来参加鄂尔多斯学研
王秋月[9](2011)在《守一注文学的椰风 ——新世纪《海南日报》文艺副刊研究(2000-2010)》文中研究说明学界对《海南日报》文艺副刊的研究一直阙如,这实在是与《海南日报》所背负的艰巨责任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不符。《海南日报》作为海南省党委机关报,在完成党所交予的艰巨的宣传任务的同时,用轻松的文艺副刊传播了先进文化、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养,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文艺副刊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海南日报》文艺副刊既反映了时代精神,亦展示了海南独特的地方特色,传播了海南的本土文化,提高了《海南日报》的文化品位。历史上,《海南日报》文艺副刊对海南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新世纪,海南本土文学蓬勃发展,《海南日报》文艺副刊亦在继续对海南本土文学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并且,新世纪是一个互联网的世纪,报纸遭受着互联网的冲击,也要求我们从新的角度看待《海南日报》的文艺副刊。是故,我们有必要和责任填补《海南日报》文艺副刊研究的空白。本论题以梳理中国文艺副刊与党报文艺副刊以及《海南日报》文艺副刊的发展概况为基础,重点研究新世纪《海南日报》文艺副刊其作为党报副刊的内容特征、其作为地方报刊所具有的本土特色,以及其透过这种本土特色如何对海南本土文学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用内容分析法,考察:1、中国报纸文艺副刊、党报文艺副刊、《海南日报》文艺副刊的发展概况,以作为新世纪《海南日报》文艺副刊研究的前提和基础。2、《海南日报》文艺副刊作为党报文艺副刊,其除了需要遵循作为报纸文艺副刊这一独特文化载体的特点外,还必须遵循党报文艺副刊的内在规定性,因而其必然表现出作为党报文艺副刊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表现为新闻性、导向性、文化性和思想性。3、《海南日报》作为一份地方报纸,其文艺副刊必然带有鲜明的本土特色,这些本土特色表现为文学创作中的海南特色、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以及文化新闻报道中对海南文化大事的聚焦。《海南日报》文艺副刊在促进海南文学的发展和对本土文化的宣传和建构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三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形势考察:4、文艺副刊与互联网的关系。互联网的普及,对报纸和报纸的文艺副刊都既是机遇,亦是挑战,《海南日报》文艺副刊应智慧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当前文学研究已由“内部研究”趋向“外部研究”,因此对报纸文艺副刊的研究对象亦不能只停留在狭义的文艺副刊上,而是应该把那些具有浓厚的文化、历史、新知色彩的副刊或专页、专版即广义的文艺副刊都纳入研究的视野;同时“大文艺副刊”理念的提出,亦为本文研究对象的划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依据。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除《海南日报》老牌文艺副刊“椰风”外,类文艺副刊“读书”,“文化视点”(“文化新闻”“文化”)、“海之南”,以及《海南日报》准文艺副刊《海南周刊》,皆列为参考研究对象。
潘荣华[10](2010)在《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近代大规模的西医东渐发端于19世纪初,传教士具有首创之功。传教士传播西医的初始目标是引领中国人皈依基督福音,但是其结果却造成另一种历史图景:大批传教医生掀起“福音婢女”的神秘面纱,开始把医院作为撒播西医仁爱精神的初始阵地。此后,大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西医学校、成立西医社团、译述西医书籍和创办西医报刊,这些现代性传播工具在将西医传播到中国的同时,也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传承方式注入崭新的现代性因素,特别是报刊这种新型传播工具的采用,以其特有的魅力和价值打破普通人际传播的局限,不仅揭开中国近代报刊史的序幕,将大众传播工具和传播模式引入中国,标志着中国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颠覆,而且大大提高西医传播的效果。如果说传教士拉开报刊传播西医的序幕,那么,晚清时期,早期的本土西医群体和留日医学生群体创办的启蒙报刊,则打破外国人操控西医传播权的局面,开创国人主动接受和自觉传播西医的历史新篇章。当然,从其规模和影响上看,自办启蒙报刊尚不足以与传教士报刊相抗衡,但客观上加速了西医传播的本土化进程,对启迪民族精神、谋求救国良策、祛除教会医学的毒魅,起到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特别是陈垣,在学生时代就将个人前途和民族安危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支持收回医学教育权的运动,善于利用报刊的强大宣传和教育功能,开辟一条独特的医学救国之路,他以“着述医”自称,以卫生报刊为阵地,以医学救国为主线,努力宣传救国、保民、强种思想,使救国思想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彰显和传播。从历史传承和空间扩散上看,民国时期西医传播事业较之晚清时期有空前发展,这不仅表现为西医报刊总量飞速增长,也表现在西医传播事业的历史进程上。虽然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使得西医传播进程呈现出阶段性顿挫和地域性差异,但是始终弦歌不绝,艰难发展。特别是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报刊总量超过前期任何一个阶段,传播中心也历经数次变迁,先是以上海为全国性中心向周围扩散,抗战时期又移至中西部中心城市和革命根据地,最终形成一个多中心多向性扩散网络,传播环境的改善和良性生态的形成,进一步增强报刊传播西医的能力。革命根据地地处偏僻落后的农村,生活环境艰苦,文化教育卫生条件落后,疫病严重威胁军民健康。但是革命根据地克服各种困难,因陋就简,广泛利用各种党报党刊和专业报刊,结合其它形式,开展卓有成效的卫生宣教运动。虽然根据地卫生报刊种类少,生存难,但是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军民的艰苦努力下,胜利完成各个时期的历史使命,把根据地建设成中国卫生宣教事业的先进地区,为各个时期中国农村的卫生建设积累了经验,也为解放后全国卫生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基础。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事业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宝贵经验。从传播主体上看,医校报刊、团体报刊、官办报刊、专科报刊和报纸副刊的纷纷出现,表明多主体传播格局已经形成,组织传播最终成为报刊传播西医的主要形式。首先,医校报刊是教育传播的重要媒介和师生学术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播和弘扬医学救国精神和职业理念的重要平台。其次,社团与报刊共生是当时中国医界的一道风景线。西医群体、西医社团和西医报刊相辅相成,构成医学发展的内部支撑体系,特别是专科报刊,为西医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和现代医学体制在中国的建立作了充分的准备。再次,以通俗、简明为特征的报纸副刊纷纷问世,标志着西医传播已经开始由精英阶层向普通大众进行科学教化的等级传播模式。此外,作为政府喉舌的官办报刊,在舆论导向、采编质量等方面都处于优势和主导地位,对西医传播事业有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多元传播格局下西医传播事业的繁荣,给中国近代医学的发展带来什么?文章分别以医校报刊、学术期刊、医团报刊为中心,对西医传播的效果作一宏观考察。首先,民国时期,政府多次颁布法令,收回教育主权,推行学制改革,自办医学院校逐渐取代教会医学校,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西医传播组织,为西医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准备大批后备人才。其次,西医的不断传入预示着西医传播已经从信息接收转变到体制构建上来——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和实践模式的本土化。学术社团和学术报刊的问世为西医体制在中国的移植与再造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基础,促进学术研究向专深方向发展,也促成西医共同体的壮大。再次,西医共同体不仅是现代医学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而且成为现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政府施为、社会参与、服务大众是公共卫生的基本特点。公共卫生制度的建构过程实质上是医学的国家化、社会化和大众化过程。事实上,西医共同体在借鉴国外先进的卫生制度时,非常注意公共卫生的国家化、社会化和大众化推进,从而指明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问题和发展方向。
二、竭诚服务 办好专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竭诚服务 办好专刊(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工人报》读者群结构及拓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引导动员、团结教育产业工人队伍是党在新时期交付的一项时代课题 |
1.1.2 汇聚力量、凝聚共识是当代媒介的根本职责 |
1.1.3 党的群团改革工作大局要求群团媒介迭代升级 |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全国报业、行业报、工人报发展研究现状 |
1.3.2 全国读者群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受众 |
1.5.2 读者及衍生概念 |
1.5.3 《河北工人报》读者群及衍生概念 |
第二章 《河北工人报》制作发行现状和读者调查 |
2.1 报纸制作生产系统现状 |
2.1.1 读者对象现状 |
2.1.2 新闻传播内容现状 |
2.1.3 报纸水准和风格特色现状 |
2.1.4 报纸整体规模现状 |
2.2 报纸发行销售系统现状 |
2.2.1 发行现状 |
2.2.2 发行边界界定 |
2.2.3 发行边界内尚未覆盖的空白区域 |
2.3 《河北工人报》读者群调查 |
2.3.1 调查样本选择 |
2.3.2 实施调查获取数据 |
第三章 《河北工人报》读者群结构分析 |
3.1 《河北工人报》读者总体分布概况 |
3.2 《河北工人报》样本读者构成及占比 |
3.2.1 性别构成:男性读者占比高达60.05% |
3.2.2 年龄构成:40 岁以上读者占比为64.47% |
3.2.3 学历构成:大专及以上学历占到56.65% |
3.2.4 事业构成:成长、成熟、保守期约为81.62% |
3.2.5 工龄构成:10 年工龄及以上占比为68.04% |
3.3 《河北工人报》读者群落特点 |
3.3.1 产业工人读者亚群:占比最大阅报最强 |
3.3.2 机关事业读者:均衡稳定 |
3.3.3 新建民企读者:以决策和管理层为主 |
3.3.4 劳模和省级离退休老同志读者:贡献口碑价值 |
3.3.5 农业合作社读者:渴求身份认同 |
3.4 《河北工人报》读者群结构特征 |
3.4.1 结构受到群体归属、利益、规范的显着影响 |
3.4.2 结构与范式的党报及行业报读者群差别显着 |
3.5 研究该报读者群结构的意义 |
第四章 《河北工人报》读者群阅读属性 |
4.1 《河北工人报》读者“基础阅读需求”特点 |
4.1.1 媒介影响:网络和手机媒介影响最大 |
4.1.2 触报途径:单位订阅占比过半 |
4.1.3 读者类型:老读者占比58.48%、忠诚读者为36.89% |
4.1.4 阅读方式:选择纸媒阅读占比为80.15% |
4.1.5 专版设置:赞同设置的读者为54.75% |
4.1.6 订阅倾向:位列省级纸媒第三 |
4.2 《河北工人报》读者“阅读情况”特点 |
4.2.1 阅读习惯:习惯在单位阅读占比最高 |
4.2.2 阅读时间:上班时间阅报占比为64.74% |
4.2.3 阅读时长:近七成读者为0.5-1 小时 |
4.2.4 阅读方式:大致浏览和重点阅读成主要方式 |
4.3 《河北工人报》读者“读者评价”特点 |
4.3.1 该报认可评价:读者中63.79%的人选择不喜欢和一般 |
4.3.2 版面呈现评价:认为能够满足需要的读者占比没有过半 |
4.3.3 新闻类型评价:读者最喜欢的该报前七位新闻类型 |
4.3.4 报纸专栏评价:读者最喜欢的该报前七位报纸专栏 |
4.3.5 该报发展评价:读者提出发展建议最多的七个栏目 |
4.3.6 广告制作评价:不满意读者占比超过满意读者占比 |
4.3.7 该报信息评价:一般和不满意的占比为59.87% |
4.3.8 该报功能评价:该报读者渴盼的《河北工人报》具有的功能 |
4.4 《河北工人报》读者群阅读属性 |
4.5 研究该报读者群阅读属性的意义 |
第五章 《河北工人报》读者群拓展的困难和问题 |
5.1 潜在读者总体覆盖率偏低 |
5.2 新闻及信息结构不利于拓展中青年潜在读者 |
5.3 读者群拓展在非国有经济领域存在“天生缺陷”难题 |
5.4 读者对报纸整体认可不足一半 |
5.5 报纸新闻信息含量明显偏低 |
5.6 专版专刊办刊质量明显偏低 |
5.7 信息呈现和承载栏目吻合度较差 |
5.8 该报新媒体对读者群拓展的拉升作用尚待提高 |
第六章 《河北工人报》读者群拓展策略 |
6.1 深耕传统渠道全面拓展读者 |
6.1.1 工会带动:实施“多订一份”工程 |
6.1.2 会员紧跟:实施“一个百分点”攻坚工程 |
6.1.3 职工自发订阅:实施“千分之一”带动工程 |
6.2 选择性接触塑造核心受众读者群 |
6.3 调适报纸语态生产群众喜闻乐见新闻产品 |
6.4 关注惯习和场域的影响满足受众阅读偏向 |
6.5 以专业性提升媒介品质实现受众能动选择 |
6.5.1 将基础新闻传播理念融入新闻产品生产全程 |
6.5.2 以专业传播技法生产新闻产品 |
6.5.3 以专业背景构建信源权威 |
6.5.4 以专业方式重构新闻产品双向传播属性 |
6.5.5 以专业标准重塑新闻价值 |
6.6 以社会责任获取读者群拓展的内核力量 |
6.7 分众传播是拓展读者群的有力工具 |
6.8 运用新媒体技术助推读者群拓展 |
6.8.1 运用移动终端迁移拓展读者群 |
6.8.2 用好大数据拓展高质量读者群 |
6.8.3 用好云计算促进读者媒介选择的形成 |
6.8.4 区块链技术提升生产流程质量促进读者生成 |
6.9 实施政府采购破解民企从业人员读报用报难题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晨报副刊》新文学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概述及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与学术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晨报副刊》的创刊及其发展流变 |
第一节 《晨报副刊》:彰显新文化副刊媒介特色 |
一、《晨报副刊》始末 |
二、传媒视域解读《晨报副刊》 |
第二节 《晨报副刊》传媒定位:鼎力传播新文学 |
一、灵活多变的新文学传播策略 |
二、《晨报副刊》与新文学共融发展 |
第二章 《晨报副刊》新文学传播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
一、《晨报副刊》作品编码表 |
二、《晨报副刊》历任主编业绩数据统计分析 |
三、《晨报副刊》作家发文量VS主编单因素ANOVA分析 |
四、《晨报副刊》戏剧发文&自然科学文章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 |
第二节 《晨报副刊》发文量实证研究 |
一、《晨报副刊》作品编码统计暨数据可视化分析 |
二、《晨报副刊》发文类别及结构矩阵分析 |
第三节 《晨报副刊》作家作品样本抽取与数据分析 |
一、鲁迅作品与《晨报副刊》实证研究 |
二、《晨报副刊》作家作品样本抽取与量化分析 |
三、中国知网作家被研究量VC《晨报副刊》发文量 |
第三章 《晨报副刊》历任主编新文学传播策略与业绩 |
第一节 李大钊和孙伏园的新文学传播策略与业绩 |
一、李大钊:《晨报副刊》首任主编 |
二、孙伏园:以新文学的勃兴为己任 |
第二节 徐志摩和其他主编的编辑思路与编辑实践 |
一、徐志摩:《晨报副刊》另类主编 |
二、其他几任主编 |
第四章 《晨报副刊》与新文学传播 |
第一节 《晨报副刊》与周氏兄弟 |
一、鲁迅:文学家兼传媒人 |
二、周作人:“自己的园地”的耕耘者 |
第二节 《晨报副刊》:新文学社团的传媒场域 |
一、文学研究会人气聚合的平台 |
二、助推创造社扩大新文学影响力 |
三、新月社同仁的挚爱 |
第五章 《晨报副刊》与新文学文体 |
第一节 《晨报副刊》与新闻文学文体 |
一、新闻文体小说历史回眸 |
二、助推报告文学的创生 |
第二节《晨报副刊》与新文学文体的建构 |
一、杂文、小品文的缘起 |
二、话剧文体的建构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民治与教育的关系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香港进步报刊社会史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文献综述 |
(一)港台地区学者的研究 |
(二)内地学者的研究 |
(三)小结 |
六、研究创新 |
第二章 香港进步报刊的发展演变 |
一、十年内战时期:香港进步报刊的发展演变(1927-1936) |
(一)民主人士创办:拥护中共,抗敌救国 |
《生活日报》 |
二、抗日战争时期:香港进步报刊的发展演变(1937-1945) |
(一)民主人士创办:与中共保持密切往来 |
香港《立报》 |
(二)坚持民主爱国的民营报刊 |
《大公报》香港版 |
(三)中共直接领导和创办:革命的机关报 |
《华商报》 |
(四)民主党派机关报:获中共协助与支持 |
《光明报》 |
三、解放战争时期:香港进步报刊的发展演变(1945-1949) |
(一)中共领导和创办:革命报刊、外文报刊与经济专刊 |
《正报》 |
《华商报》复刊 |
《中国文摘》双周刊 |
《经济导报》 |
《群众》周刊 |
(二)民主人士创办:与中共密切往来 |
《愿望》周刊 |
《文汇报》香港版 |
《周末报》 |
(三)民主党派机关报:获中共协助与支持 |
《人民报》 |
《光明报》复刊 |
第三章 香港进步报刊领导组织模式研究 |
一、香港进步报刊领导组织模式考察 |
(一)香港进步报刊领导组织模式变迁 |
(二)中共布局建立在港领导机关 |
(三)中共布局建立香港文化阵地 |
二、用统一战线巩固香港进步文化阵地 |
(一)中共与文化人建立融洽关系 |
(二)用民主统战策略领导报刊组织发展 |
(三)用经济统战策略领导报刊组织发展 |
(四)用军事统战策略领导报刊组织发展 |
(五)把握国际关系,注重对外宣传 |
第四章 香港进步报刊与社会互动的历史考察 |
一、政治视域下的香港进步报刊与中共宣传策略 |
(一)国—共政治力量对比悬殊,长时期里敌强我弱 |
(二)中共在三大革命时期的宣传战略决策 |
二、经济因素制约香港进步报刊运行发展 |
(一)影响进步报刊良好运营的经济难题 |
(二)中共运用多种办法化解经济困境 |
三、报人在香港进步文化中的历史担当 |
(一)民族利益为先,书生报国,家国天下 |
(二)用专业主义精神实践新闻职业操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综述 |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
第一节 家世考 |
一 曾祖移居京师 |
二 祖父定居京师 |
第二节 童年 |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
第一节 北大预科 |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
三 预科成学 |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
二 游学美欧 |
第一节 缘起 |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
一 访购中西书籍 |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
一 出版品交换 |
二 善本寄美保存 |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
结语 |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现代国学的发生与走向 ——以晚清民国(1901-1937)国学类学术期刊的刊载内容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现代国学的发生 |
第一节 现代国学的不同称谓:“国粹”、“国故”、“国学” |
一、“国学”、“国粹”的由来及涵义 |
二、“国故”一词的使用及内涵 |
第二节 现代国学研究团体、机构的兴起 |
一、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 |
二、东南大学国学院 |
三、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 |
四、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 |
第三节 晚清民国时期(1901-1937)国学类学术期刊概述 |
第二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一——借经史助益革命 |
第一节 谈学术而兼涉革命——《国粹学报》的创办 |
一、国学保存会的创办 |
二、国以有学而存,学以有国而昌——《国粹学报》的创办 |
第二节 《国粹学报》的办刊特色和思想倾向 |
二、《国粹学报》的思想倾向之一——复古守旧 |
三、《国粹学报》的思想倾向之二——“排满革命” |
第三节 《国粹学报》的核心作者群及重要篇章分析 |
一、邓实与《国学通论》、《国学真论》、《古学复兴论》 |
二、黄节与《国粹学报叙》、《黄史》 |
三、章太炎与《文学论略》、《某君与人论国粹学书二书》 |
四、刘师培与《国学发微》、《南北学派不同论》、《周末学术史序》 |
五、马叙伦、王国维、许守微的代表性着作 |
第四节 《国学萃编》的创办 |
第三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二——昌明中国固有之学术 |
第一节 《四川国学杂志》的创办 |
第二节 国学扶危社与《国学》 |
第三节 国学昌明社与《国学杂志》 |
第四节 《国学巵林》、《国学月刊》的创办 |
一、《国学巵林》的创办 |
二、《国学月刊》的创办 |
第四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三——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
第一节 《国学丛刊》的创办 |
第二节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月刊》的创办 |
第三节 《新潮》、《国故》月刊的创办及其论争 |
一、《新潮》的创办 |
二、《国故》月刊的创办 |
三、《新潮》与《国故》月刊的论争 |
第四节 北京大学国学门的创办 |
第五节 “整理国故”运动的兴起 |
第六节 《国学季刊》的创办 |
一、《国学季刊》的创刊及特色 |
二、“新国学”理念的学术宣言——《国学季刊·发刊宣言》 |
三、《国学季刊》核心作者群及重要篇章分析 |
第七节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的创办 |
一、《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的创办 |
二、《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的创办 |
第八节 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与《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周刊》的创办 |
第五章 现代国学的取向之四——甄明学术,发扬国光 |
第一节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学衡》的创办 |
第二节 《国学丛刊》与《国学辑林》的创办 |
一、东南大学国学研究会的成立 |
二、《国学丛刊》的创办 |
三、东南大学国学院的成立宣言和工作纲领——《国立东南大学国学院整理国学计划书》 |
四、《国学辑林》的创办 |
第三节 《华国月刊》的创办 |
第四节 《国学专刊》与《国学》月刊的创办 |
一、《国学专刊》的创办 |
二、《国学》月刊的创办 |
第六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五——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 |
第一节 《国学丛刊》、《清华学报》的创办 |
一、清华国学研究会和《国学丛刊》成立缘起 |
二、《国学丛刊》刊物宗旨及栏目设置 |
三、《国学丛刊》刊登重点篇章分析 |
四、《清华学报》的创办 |
第二节 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创办 |
一、创办背景和经过 |
二、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制度特色及导师任课概况 |
三、清华国学研究院学生入学及毕业概况 |
四、对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之评价 |
第三节 《实学》月刊、《国学月报》的创办 |
一、国学研究院丛书的出版 |
二、《实学》月刊的创办 |
三、《国学月报》的创办 |
第四节 《国学论丛》的创办 |
一、《国学论丛》的创办概况 |
二、《国学论丛》的刊载内容及编辑特色 |
三、《国学论丛》重点篇目及作者分析 |
第五节 借用新工具扩张新材料——《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的创办及旨趣 |
一、《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的创办 |
二、《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
第七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六——研究固有文化,造就国学人才 |
第一节 北京师范大学国文学会与《师大国学丛刊》 |
第二节 北平中国大学《国学丛编》的创办 |
第三节 福建协和大学国文系与《国学杂志》 |
第四节 《国学商兑》、《国学论衡》的创办 |
第五节 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和《制言》半月刊的创办 |
一、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的成立 |
二、《制言》半月刊的创办 |
第六节 《国学》月刊的创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新记《大公报》科学传播研究 ——以《科学周刊》《科学副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科学传播理论研究 |
2.2 《大公报》发展梗概 |
2.2.1 英敛之时期(1902.06-1916.09) |
2.2.2 王郅隆时期(1916.09-1925.11) |
2.2.3 新记公司时期(1926.09-1949.06) |
2.2.4 新中国《大公报》发展时期(1949.09-1966) |
2.3 《大公报》副刊发展梗概 |
2.3.1 《大公报》副刊概况 |
2.3.2 新记《大公报》副刊的发展特点 |
2.4 中国大陆研究概况 |
2.5 台湾地区研究概况 |
2.6 小结 |
3 论文选题 |
3.1 研究意义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4 创新点 |
4 新记《大公报》领导群体 |
4.1 趋同的人生阅历 |
4.1.1 出资人吴鼎昌 |
4.1.2 当家人胡政之 |
4.1.3 主笔张季鸾 |
4.1.4 继承者王芸生 |
4.2 共同的事业追求 |
4.3 相同的精神特质 |
5 新记《大公报》科学类副刊概况 |
5.1 缘起 |
5.2 办刊宗旨 |
5.3 读者定位 |
5.4 科学类副刊的类别、数量和版面 |
5.4.1 科学类副刊类别 |
5.4.2 科学类副刊的数量和版面 |
5.5 小结 |
6 《科学周刊》《科学副刊》的撰稿群体 |
6.1 《科学周刊》《科学副刊》的主编 |
6.1.1 夏坚白 |
6.1.2 雷孝实 |
6.2 编辑队伍 |
6.3 撰稿科学家代表简介 |
6.3.1 严济慈 |
6.3.2 李书田 |
6.3.3 秉志 |
6.3.4 刘咸 |
6.3.5 小结 |
7 《科学周刊》《科学副刊》的传播内容 |
7.1 发表文章概况 |
7.1.1 第一时期(1929.01.09-1930.05.28) |
7.1.2 第二时期(1933.03.03-1934.09.14) |
7.1.3 第三时期(1936.07.11-1937.07.25) |
7.2 传播的主要内容 |
7.2.1 化学类 |
7.2.2 物理类 |
7.2.3 生物类 |
7.2.4 总论类 |
7.3 《科学周刊》《科学副刊》三个时期的特点 |
7.4 小结 |
8 传播方式和策略 |
8.1 紧密结合自然科学最新发展 |
8.1.1 《科学周刊》(1929-1930) |
8.1.2 《科学周刊》(1933-1934)和《科学副刊》(1936-1937) |
8.2 贴近生活、贴近受众 |
8.3 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
8.3.1 关于科学内容的评论 |
8.3.2 关于科学主体的评论 |
8.4 注重策划“造势” |
8.5 借助阅报社推广 |
8.6 重视栏目编排 |
8.6.1 “科学小问题”与“读者问答”栏目 |
8.6.2 “科学珍闻”、“科学常识”、“杂俎”等小栏目 |
8.7 小结 |
9 《科学周刊》《科学副刊》的受众 |
9.1 《科学周刊》《科学副刊》的受众 |
9.2 “大众化”的受众困境 |
9.3 小结 |
10 《科学周刊》《科学副刊》传播效果及影响力 |
10.1 传播概况 |
10.2 传播效果分析 |
10.2.1 从发行数量和识字情况看其传播效果 |
10.2.2 从订报对象看其传播效果 |
10.2.3 从栏目变化看其传播效果 |
10.3 小结 |
11 科学救国思潮中的报刊科学传播 |
11.1 科学救国思潮中报刊科学传播发展历程 |
11.2 《大公报》、《申报》科学传播概况比较 |
11.2.1 《申报》科学类副刊概况 |
11.2.2 《大公报》、《申报》科学传播比较 |
11.3 《大公报》、《科学》杂志传播概况比较 |
11.3.1 《科学》杂志科学传播概况 |
11.3.2 《大公报》《科学》科学传播比较 |
11.4 小结 |
12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科学周刊》(1929.01.09-1930.05.28)发表文章一览 |
附录B 《科学周刊》(1933.03.03-1934.09.14)发表文章一览 |
附录C 《科学副刊》(1936.07.11-1937.07.25)发表文章一览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湖南《力报》(1936-1945)研究 ——基于文化抗战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2 “文化抗战”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2 《力报》在抗战烽火中始终坚守文化战线 |
2.1 长沙《力报》的创办、发展、中断 |
2.2 邵阳《力报》薪火相继 |
2.3 衡阳“再造力报” |
2.4 沅陵《力报》驰誉湘西 |
2.5 小结 |
3 《力报》同人:以文化抗战为职志 |
3.1 “以一支秃笔奋战在文化战线上” |
3.2 积极参与各文化救亡团体 |
3.3 踊跃参加各项抗战社会工作 |
3.4 小结 |
4 报道:全程、全面记录抗战彰显中国军民的协同精神 |
4.1 多视角记录抗战由必然到应然突出民众支持抗战的坚强决心 |
4.2 记录六次会战凸显我军奋勇杀敌的牺牲精神 |
4.3 小结 |
5 言论:不遗余力宣传文化认同凝聚民族精神 |
5.1 什么是文化认同 |
5.2 《力报》对文化认同的宣传 |
5.3 小结 |
6 服务于其他文化抗战形式 |
6.1 致力于战时社会教育的宣传 |
6.2 为抗战文艺提供传播平台 |
6.3 用心于介绍战时学术研究 |
6.4 小结 |
7 余论:《力报》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读博期间发表的文章 |
(9)守一注文学的椰风 ——新世纪《海南日报》文艺副刊研究(2000-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课题研究现状 |
二 课题研究的意义 |
三 研究方法及对象 |
第一章 文艺副刊及《海南日报》文艺副刊发展概况 |
一 文艺副刊简述 |
(1) 报屁股岁月(1815-1896) |
(2) 文艺副刊地位的确立(1897-1918) |
(3) 文艺副刊的发展(1919-1949) |
二 党报文艺副刊 |
三 《海南日报》文艺副刊概况 |
第二章 《海南日报》文艺副刊内容特征 |
一 新闻性和导向性 |
二 文化性和思想性 |
第三章 《海南日报》文艺副刊的本土特色 |
一 纯文学创作中的海南特色 |
二 深入挖掘海南的本土文化资源 |
(一) 自然海南 |
(二) 物种海南 |
(三) 古今海南 |
(四) 特色海南 |
(五) 乡土海南 |
三 聚焦海南文化大事 |
第四章 《海南日报》文艺副刊在网络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
一 网络时代的挑战 |
二 网络时代的机遇 |
(一) 以文化品位来赢得竞争 |
(二) 介入现实,反映世相,发挥报纸的深度优势 |
(三) 报纸文艺副刊的地域性优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关于近代报刊、西医报刊、西医传播和报刊传播西医的研究 |
(二) 相关近代医学史研究 |
三、主要研究内容 |
四、本文努力的方向和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
第一章 传教士开创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之先河(1807-1911年) |
一、动机与路径:西医跨文化传播的策略选择 |
(一) 藉医传教: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艰难博弈 |
(二) 传播路径:从医疗空间到舆论空间的多维渗透 |
二、传教士:报刊传播西医之发端 |
(一) 报刊:一种面向中国人的新型传播媒介 |
(二) 西医传播:从综合报刊到专业报刊的嬗变 |
三、近代传教士传播西医的历史作用 |
第二章 国人自办启蒙报刊传播西医之早期动员(1886-1911年) |
一、尹端模:第一份自办医刊的创办者 |
二、青年陈垣的医学救国思想与实践——以《医学卫生杂志》和《光华医事卫生杂志》为中心 |
(一) 从革命报人到着述医:陈垣的医学救国思想与实践 |
(二) "着述医"陈垣的医学着述及其历史影响 |
三、赴日留学:德日西医体系的传入 |
(一) 留学日本:国人留学习医的"终南捷径" |
(二) 日本:留学生报刊传播西医的域外努力 |
(三) 上海:留学生报刊传播西医的域内探索 |
四、自办西医启蒙报刊的示范意义 |
第三章 以城市为中心西医传播网络的形成与发展(1912-1949年) |
一、民国时期西医报刊历史传承的特点 |
(一) 时空分布 |
(二) 阶段性顿挫和持续性发展 |
(三) 地域性分异和网络化扩散 |
二、上海:西医传播全国中心的确立及其动因 |
(一) 经济繁荣的拉动 |
(二) 西学东渐的推动 |
(三) 西医群体的努力 |
(四) 租界卫生的示范 |
(五) 政府决策的导引 |
三、抗战时期传播中心的西移及其影响 |
(一) 抗战时期传播中心西移的原因 |
(二) 传播中心西移的重要意义 |
(三) 传播中心西移后西医传播内容的拓展 |
第四章 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事业的勃兴(1931-1949年) |
一、土地革命时期卫生报刊的萌芽及其防疫宣传 |
(一) 卫生专业报刊的萌芽 |
(二) 综合性报刊的防疫动员 |
二、抗日战争时期卫生报刊的发展及其卫生宣教 |
(一) 新四军二、三师的《医务生活》与《先锋医务》 |
(二) 山东军区的《军医杂志》、《山东医务杂志》和《胶东医刊》 |
(三) 陕甘宁边区的《国防卫生》及其它综合性报刊 |
三、解放战争时期卫生报刊的拓展 |
(一) 《山东卫生》 |
(二) 《健康报》(复刊) |
(三) 《野战卫生》与《中南卫生》 |
四、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的历史经验 |
(一) 党政部门高度重视,各级领导身体力行 |
(二) 强化组织保障,确保政策跟进 |
(三) 因陋就简,充分利用党报专刊 |
(四) 目标明确,突出重点 |
(五) 科学实用,务求实效 |
第五章 多主体传播格局下中国近代医学的走向(1912-1949) |
一、多元主体传播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
(一) 医校报刊蓬勃发展 |
(二) 社团报刊脱颖而出 |
(三) 专科报刊异军突起 |
(四) 卫生副刊异彩纷呈 |
二、教育传播的国家化与西医群体的成长——以校办报刊为中心 |
(一) 教育体制的转换及其对西医教育的影响 |
(二) 医校报刊的繁荣 |
(三) 医校报刊成为西医群体成长的舞台 |
三、现代医学体制的移植与再造——以专业社团的学术期刊为中心 |
(一) 中华医学会与西医体制的构建 |
(二) 中华护士会与中国护理学的发展 |
(三) 中国生理学会与中国生理学的奠基 |
(四) 中华民国药学会与中国药学的肇兴 |
四、传统卫生模式的颠覆与超越——以民间社团的普通报刊为中心 |
(一) 政府施为与社会参与:现代公共卫生之滥觞 |
(二) 让公众理解传染病:以中国防痨协会和中华麻风救济会为例 |
(三) 妇女与儿童的发现:以节育运动和慈幼运动为例 |
本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四、竭诚服务 办好专刊(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工人报》读者群结构及拓展研究[D]. 张胜国. 河北大学, 2020(08)
- [2]《晨报副刊》新文学传播研究[D]. 崔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3]香港进步报刊社会史研究(1927-1949)[D]. 尹瑭敏. 广州大学, 2018(02)
- [4]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5]现代国学的发生与走向 ——以晚清民国(1901-1937)国学类学术期刊的刊载内容为中心[D]. 李凡.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6]新记《大公报》科学传播研究 ——以《科学周刊》《科学副刊》为例[D]. 王金福. 北京科技大学, 2016(05)
- [7]湖南《力报》(1936-1945)研究 ——基于文化抗战视角的考察[D]. 陈艳辉.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2)
- [8]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促进鄂尔多斯学研究事业科学发展——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五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二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A]. 奇朝鲁.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丛书》心路, 2012
- [9]守一注文学的椰风 ——新世纪《海南日报》文艺副刊研究(2000-2010)[D]. 王秋月. 海南师范大学, 2011(11)
- [10]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D]. 潘荣华. 安徽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