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统计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李锦涛[1](2021)在《运用DNA甲基化和SNP复合标记进行体液来源鉴定和个人识别探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利用精液特异性甲基化位点确证混合斑中精液的存在,同时利用精液特异性甲基化位点联合的SNP位点确证人群的多态性,并可利用这种多态性进行混合斑中精液供者的个体识别。方法:本课题先利用甲基化敏感型限制性内切酶法(MSRE)对基因组进行酶切,然后利用复合扩增技术(multiplex PCR)和单碱基延伸技术(SBE)对精液、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特异性的甲基化位点和精液甲基化位点联合的SNP进行检测。构建了针对精液特异性的12个甲基化-SNP联合标记的复合扩增体系,其中甲基化位点12个,SNP位点16个,另外还有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甲基化位点各一个,方法如下:(1)组织特异性甲基化位点选自文献,同时利用UCSC数据库的common SNP 151数据集在甲基化位点上下游400bp内寻找SNP位点。(2)对筛选出的甲基化-SNP联合标记利用Primer 3软件设计引物,设计时要求在扩增子序列中只有HhaⅠ、HpaⅡ、HpyCH4Ⅳ、BstUⅠ这四种甲基化敏感型限制性内切酶中的一种酶切位点。(3)对设计好的引物进行引物特异性验证,同时对甲基化位点进行组织特异性验证。(4)将所有引物进行复合扩增,并调整复合扩增体系。(5)利用SNaPshot技术检测组织特异性甲基化位点,并同时检测与精液特异性甲基化位点相邻的16个SNP位点,并得出分型结果。(6)对构建好的体系计算法医学参数。结果:1.成功构建了基于毛细管电泳平台(CE)利用SNaPshot技术检测12个精液特异性甲基化-SNP联合标记的体系,其中包括12个甲基化和16个SNP位点,另外还有检测了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组织特异性甲基化位点各一个。2.对52个中国北方男性的精液进行了多态性统计,体系的个人识别能力达到0.9998。3.成功检测10 ng以上的精液DNA样本。4.可以成功检测精液与其余体液两两构成的混合斑中含量占50%以上的混合斑,并得到其中精液供者的SNP分型。5.可以成功区分由精液、血液、唾液、阴道分泌物四种体液构成的混合斑中组织的来源并得到精液供者的SNP分型。结论:我们建立了一种检测方法可以检测混合斑中精液、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的组织来源,并可以同时得到精液供者的SNP分型。
李玉清[2](2021)在《香莲凝胶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及对阴道微生态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香莲凝胶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此类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情况,为香莲凝胶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初步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3月就诊于广东省中医院妇科门诊及皮肤科门诊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采集一般资料,进行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真菌学检查以及阴道微生态相关检测(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LBG分级、Nugent评分、pH值、H2O2),进行基线评估。治疗组以香莲凝胶阴道纳药治疗,每晚使用温水清洗外阴后使用1次,每次2支,连用7天。对照组以克霉唑阴道片(凯妮汀)阴道纳药治疗,于温水清洁外阴后使用,在治疗的第1天及第4天各用药1颗。治疗后:于停药后3-7天对治疗前的所有观察指标进行再次检测评估。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来判定香莲凝胶的临床疗效。通过观察阴道分泌物治疗前后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LBG分级、Nugent评分、pH值、H2O2等形态学及功能学指标的变化情况来评价香莲凝胶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情况。结果:1.纳入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共62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参与了此项临床观察,香莲凝胶组纳入患者28例,失访4例,中断干预措施1例;凯妮汀组入组患者34例,失访7例。共12例患者未能完成治疗后的疗效观察。2.临床疗效(1)全分析集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真菌转阴率分别为:21.4%、50.0%;符合方案集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真菌转阴率分别为:26.1%、63.0%,香莲凝胶组真菌转阴率低于凯妮汀组,经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着下降(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全分析集下,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21.4%,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50.0%;符合方案集下,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26.1%、63.0%。香莲凝胶组临床有效率低于凯妮汀组,两组间临床有效率经检验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全分析集下,香莲凝胶组总有效率为78.6%,凯妮汀组总有效率为73.5%;符合方案集下,香莲凝胶组、凯妮汀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92.6%。两组间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阴道微生态:(1)形态学变化:两组治疗后的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LBG分级、Nugent评分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2)功能学变化:两组治疗后阴道分泌物的pH值、H2O2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香莲凝胶对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香莲凝胶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临床整体疗效方面与凯妮汀无显着差异。2.香莲凝胶对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阴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为消除念珠菌从而改善形态学指标,而对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阴道微生态功能学指标的调节作用不明显,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吴妙丽[3](2021)在《扶正抗菌汤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系统评价中药内服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为中药内服在本病的应用提供证据支持。2.观察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在本病的应用提供临床经验。方法:1.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库、PubMed以及Cochrane Library从建库至2020年11月的文献资料,按照纳排标准,收集中药内服治疗VVC的临床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手册评价文献质量,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通过频数统计分析常用内服中药治疗VVC的用药特点。2.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的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72例,按就诊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克霉唑阴道片外用,1片/次,单次用药;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扶正抗菌汤。记录治疗前后相关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评分、阴道微生态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复发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利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患者真菌转阴率、阴道微生态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疗效、三个月复发情况及药物安全性。结果:1.Meta分析:纳入33个研究,共3922例受试者。中药内服或中药内服联合西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单纯西药相比,在真菌转阴率、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症候积分、阴道瘙痒、白带异常、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阴道分泌物改善时间、IFN-γ水平、IL-6水平、IL-8水平、总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一/二/三/六个月复发率方面优势更明显(P<0.05);在显效率/好转率、症状体征总积分、外阴瘙痒改善时间、TNF-ɑ水平和IL-4水平方面疗效相当(P>0.05)。纳入文献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中药使用以补气健脾药、清热燥湿药、利水渗湿药较为常见,疏肝、凉血、活血单药出现频率亦较高。2.疗效观察:(1)转阴率:试验组转阴率为74.19%,对照组转阴率为82.76%,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阴道微生态:治疗后阴道微生态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一定改善(P<0.05),试验组“阴部瘙痒”、“倦怠嗜睡”、“纳少便溏”、“中医次症”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三个月后,试验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带下质地”、“中医主症”、“倦怠嗜睡”、“纳少便溏”、“神疲懒言”、“中医次症”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疗效:治疗后,试验组“中医次症”、“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主症”疗效相当(P>0.05);三个月后,试验组“中医主症”、“中医次症”、“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5)总有效率:治疗后试验组“倦怠嗜睡”、“纳少便溏”、“神疲懒言”和“中医次症”总有效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余总有效率相当(P>0.05);三个月后试验组“面色(?)白或萎黄”、“倦怠嗜睡”、“纳少便溏”、“神疲懒言”和“中医次症”总有效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余总有效率相当(P>0.05)。(6)复发:三个月后,试验组复发4.8%,对照组复发17.4%,差异不明显(P>0.05)。(7)安全性:患者在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Meta分析提示中药内服或中药内服联合西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相比常规西药,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促进炎性因子水平恢复,降低远期复发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规范化应用,提供更高级别的证据支持;临床VVC常用中药以健脾、清热、祛湿为主,多配伍疏肝理气药、活血凉血药。2.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能取得较高的真菌转阴率和较低的远期复发率,能明显改善早期及远期的中医证候。3.相比克霉唑阴道片,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在中医次症总有效率,早期/远期中医次症、中医证候疗效,远期中医主症疗效方面更有优势。4.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确切,较为安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褚梦圆[4](2021)在《哈氏止带Ⅱ号方治疗湿热下注型BV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哈氏止带Ⅱ号方治疗湿热下注型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的临床疗效、阴道内乳杆菌数量变化、阴道局部免疫情况,并初探其机制,为哈氏止带Ⅱ号方治疗BV提供理论与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来自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符合纳排标准的湿热下注型BV患者48例。通过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予替硝唑栓阴道给药,1次1粒,隔日1次,6粒为1个疗程(经期停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内服哈氏止带Ⅱ号方,每日1付,水煎服(经期停药),共14付。观测两组治疗前后的Nugent评分、阴道内乳杆菌数量、阴道微生态、局部症状体征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并留取两组患者的阴道灌洗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阴道内IL-1β、IL-6、TNF-α水平。对治疗后Nugent评分<7分的患者分别于治疗结束后第1、2、3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运用SPSS22.0进行统计,得出结论。结果:1基线比较:对两组的年龄、孕产史、病程、Nugent评分、阴道内乳杆菌数量、阴道微生态、局部症状、体征积分、中医证候评分、阴道局部免疫情况进行比较,治疗前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疗效评价:2.1 BV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1.67%、70.8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2阴道内乳杆菌数量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阴道内乳杆菌数量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阴道内乳杆菌数量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阴道内乳杆菌数量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治疗BV能增加阴道内乳杆菌数量且优于对照组。2.3 Nugent评分比较:对两组治疗前后Nugent评分进行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ugent评分经秩和检验,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4阴道微生态比较:对治疗组的阴道菌群密集度、多样性、阴道p H值、阴道白细胞计数进行组内比较,治疗组的阴道菌群密集度、阴道p H值均较疗前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菌群多样性、阴道白细胞计数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阴道菌群密集度、多样性均较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p H值、白细胞计数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治疗后阴道菌群密集度、多样性、阴道p H值、阴道白细胞计数分别进行组间比较,阴道菌群密集度、阴道白细胞计数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菌群多样性、阴道p H值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阴道菌群多样性、阴道p H值方面优于对照组。2.5局部症状、体征评分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局部症状、体征评分临床疗效分别为87.50%和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局部症状、体征总评分,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局部症状、体征总评分进行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改善局部症状、体征总评分优于对照组。2.6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分别为91.67%和7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改善中医证候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中医主症、次症临床疗效为87.50%、95.83%,对照组为79.17%、62.50%,两组主症、次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改善主症、次症优于对照组。2.7阴道局部免疫情况:对治疗前后两组的阴道内IL-1β、IL-6、TNF-α水平进行比较,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治疗后两组组间进行比较,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能改善阴道内IL-1β、IL-6、TNF-α的水平且优于对照组。2.8随访:治疗组Nugent评分在治疗后第1、2、3月与前1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Nugent评分在治疗后第1月较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2、3月均较前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1、2、3月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第1、2、3月降低Nugent评分优于对照组。结合两组Nugent评分变化趋势图发现,治疗后两组Nugent评分均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大,治疗组在治疗后第1、2、3月BV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第1个月阴道内乳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第1个月阴道内乳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个月,治疗组增加阴道内乳杆菌数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哈氏止带Ⅱ号方可以治疗湿热下注型BV,改善局部症状、体征和中医证候;2哈氏止带Ⅱ号方治疗湿热下注型BV可以增加阴道内乳杆菌数量、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和预防复发;3哈氏止带Ⅱ号方可能通过抑制IL-1β、IL-6、TNF-α以治疗湿热下注型BV。
胡文强[5](2021)在《519例无HPV疫苗一级预防的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探讨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发病特点、影响因素、宫颈筛查的难点及治疗方式的选择,为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预防、筛查、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提供丰富临床资料。方法:本研究收集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明确诊断、无HPV疫苗一级预防的住院宫颈病变患者1040例,按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年龄的划分标准,将≥45岁的519例中老年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4岁的521例年轻宫颈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对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发病特点及流行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筛查特点,分析HPV感染状况及其他相关因素,调查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患者临床特征变化状况,探讨中老年女性不同级别宫颈病变适宜治疗方案的选择。结果:1.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发病特点及流行状况。(1)在1040例宫颈病变患者中,中老年组宫颈LSIL占比11.8%、宫颈HSIL占比54.5%、宫颈癌占比33.7%,而年轻组占比分别是5.8%、78.9%、15.4%。两组比较,P<0.05,宫颈病变构成比存在统计学差异。(2)宫颈LSIL患者平均年龄47.45±11.43岁,年龄中位数49岁;宫颈HSIL患者平均年龄41.78±10.98岁,年龄中位数41岁;宫颈癌患者平均年龄48.75±10.93岁,年龄中位数50岁。宫颈癌患者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宫颈HSIL,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宫颈癌的发生主要集中于中老年女性,而宫颈HSIL则主要集中于年轻女性,入院治疗的宫颈LSIL主要为中老年女性。2.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相关因素(1)中老年宫颈病变肥胖患者占比66%(159/241例),其中32.70%(52/159例)为宫颈癌,47.80%(76/159例)为宫颈HSIL,两者合计达80.5%,而在年轻宫颈病变肥胖患者,71.95%(59/82例)为宫颈HSIL,19.51%(16/82例)为宫颈癌,两组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2)宫颈病变严重程度与女性生殖激素FSH、LH、E2的水平无相关性。(3)随分娩次数的增加,宫颈癌患者在中老年宫颈病变患者中的构成比率也随之升高,P<0.05;生育组,宫颈恶性肿瘤占比比较显着,为25.5%,未生育组,宫颈HSIL最显着,为76.7%,P<0.05,有统计学差异。3.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筛查状况(1)在1040例的宫颈病变患者中,1020例进行HPV检测,HPV感染率达到88.04%(898/1020例)。年轻组HPV感染率89.29%(459/514例),中老年组HPV感染率87.74%(444/506例),P>0.05,无统计学差异;年轻组宫颈LSIL的HPV感染率83.33%(25/30例),宫颈HSIL的HPV感染率88.64%(359/405例),宫颈癌的HPV感染率88.60%(70/79例),P>0.05,无统计学差异;中老年组宫颈LSIL的HPV感染率70.49%(43/61例),宫颈HSIL的HPV感染率87.18%(245/281例),宫颈癌的HPV感染率95.12%(156/164例),P<0.05,有统计学差异。(2)中老年与年轻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亚型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且以HPV单一型感染为主,占比为73.8%,混合型感染占比为26.2%。在HPV单一型感染中,HPV16型是最常见感染亚型,其次HPV58型;HPV18型排在第5位。中老年女性不同类型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亚型存在统计学差异:宫颈癌最常见HPV感染亚型为HPV16和HPV18型,HPV58型排在第3位,而宫颈HSIL最常见HPV感染亚型为HPV16型和HPV58型,宫颈LSIL中以混合型感染最常见,P<0.05。HPV-HC2的检测,结果显示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r=0.143,P<0.05。(3)分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发现,宫颈LSIL细胞学检查结果阳性率为48.78%,宫颈HSIL为69.71%,宫颈癌高达82.8%,P<0.05,说明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细胞学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且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细胞学阳性率升高。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患者中,宫颈LSIL细胞学阳性率为48.1%,宫颈HSIL为72.3%,宫颈癌高达83.2%,P<0.05。(4)宫颈病变的阴道镜检查显示,宫颈癌患者III型转化区占50.60%,而宫颈LSIL和宫颈HSILⅡ型转化区分别占40.91%、36.99%,P<0.05,有统计学意义。年轻宫颈病变患者,II型转化区中宫颈HSIL的占比最高,P<0.05,有统计学差异;虽然中老年宫颈病患者,Ⅲ型的转化区中宫颈癌的占比较高,但是P>0.05,无统计学差异。4.中老年女性不同宫颈病变临床特征改变的比较(1)中老年宫颈病变患者中,宫颈癌发生异常分泌物比率(61.5%)显着高于年轻组患者(34.38%),而中老年宫颈癌患者中,血性分泌物高达76.42%,P<0.05。宫颈癌患者发生阴道分泌物异常的比率(51.39%)显着高于宫颈LSIL(24.44%)和宫颈HSIL(19.02%),P<0.05;宫颈癌发生血性分泌物比率最高,而宫颈HSIL发生黄色分泌物比率最高,P<0.05。(2)中老年宫颈病变患者中发生异常阴道流血者比率为40.7%(211/519例),其中宫颈LSIL为24.56%,宫颈HSIL为17.67%,宫颈癌为74.86%。中老年组宫颈癌及宫颈HSIL发生异常阴道流血发生比率高达92.5%,高于年轻组85.9%。宫颈癌患者发生异常阴道流血的比率显着高于LSIL和HSIL,P<0.05。(3)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患者宫颈形态异常,宫颈癌最常见的是宫颈触及易出血和菜花样肿物,宫颈LSIL和HSIL最常见的是宫颈肥大。(4)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彩超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高达75%。各年龄组不同宫颈病变的阴道彩超检查的阳性比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中老年宫颈病变超声诊断阳性组,宫颈癌的比率达71.3%,而年轻宫颈病变超声诊断阳性组,宫颈HSIL比率达52.54%。5.中老年女性不同类型宫颈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模式(1)中老年组31.5%的宫颈LSIL患者选择全子宫切除术,而年轻组69.6%的宫颈LSIL则选择宫颈LEEP术,无全子宫切除患者,P<0.05。中老年组45.8%的宫颈HSIL患者选择全子宫切除术,明显高于年轻组3.5%,同时46.6%的宫颈HSIL患者选择宫颈冷刀锥切术,明显低于年轻组85.8%,P<0.05,中老年LSIL和HSIL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较年轻患者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2)中老年女性与年轻女性宫颈癌患者更多采用单纯根治术,但中老年女性术后放化疗的患者明显高于年轻女性,P<0.001,中老年宫颈癌患者治疗方式较年轻患者有统计学差异。(3)宫颈病变存在术前和术后病理诊断不一致现象,各年龄组宫颈HSIL术前术后病理级别改变有统计学差异,中老年组术后病理升级的比例高于年轻组,P<0.05。同时宫颈HSIL患者中存在“宫颈管有病灶”现象,中老年组高于年轻组,P<0.05。这影响了中老年宫颈病变患者的治疗模式。结论:1.宫颈病变患病比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中老年女性患宫颈癌的风险明显高于年轻组,宫颈病变的程度可能受分娩的影响。宫颈HSIL多发生在相对年轻女性。2.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因无HPV疫苗一级保护仍存在高比率的HPV感染,HPV16/18型及HPV58等持续感染仍然是高危因素。HPV联合细胞检测尤为重要。3.中老年女性宫颈III型转化区罹患宫颈疾病风险较大;经阴道超声检查有助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4.要适时、适宜治疗中老年女性的持续宫颈LSIL,可能会及早终止宫颈癌的病程发展。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宜选择多种综合恰当的治疗模式。
林华[6](2020)在《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68例需接受尿常规检验的患者,按其尿液标本采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为常规尿液采集,观察组在责任护士指导下采集。比较两组尿液标本中蛋白质检出率、白细胞检出率、上皮细胞检出率。结果观察组蛋白质检出率0、白细胞检出率0、上皮细胞检出率2.94%均低于对照组的11.76%、20.59%、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泌物会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 ,提升检测假阳性率,为此在实施尿常规检验前需指导患者采集尿液标本,并注重检验时效性和操作规范性,进而确保检验准确性,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有效依据。
阮丽君[7](2020)在《脾虚湿阻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阴道微生态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基于前期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患者的证候特点调查,围绕RVVC“正虚湿伏”的病机特点,进一步深入对RVVC脾虚湿阻证阴道微生态的研究,阐明阴道微生态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反复发作中的影响机制。目的:以同病(RVVC)异证(脾虚湿阻证与湿热证)及异病(RVVC、VVC)同证(脾虚湿阻证)作为研究对象,以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作为研究手段,通过观察各组阴道微生态变化,比较各组菌落组成异同,阐明与脾虚湿阻证相关的阴道微生态特点,寻找VVC反复发作背后阴道菌落的变化趋势,为RVVC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1.中医证候及中医体质研究:应用自制的《证候调查表》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制定的《中医体质调查量表》,收集2020年6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的RVVC及VVC患者,中医辨证属脾虚湿阻证及湿热证者。对照组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体检科的健康人群。就诊时填写问卷调查表,通过比较证候分布及积分来探讨RVVC患者证候特点,通过判别体质来分析RVVC患者体质特征。2.阴道微生态研究:实验分RVVC组、VVC组及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RVVC组35例,VVC组39例,正常组37例,共纳入111例研究对象。采集各研究对象阴道侧壁上1/3处分泌物,进行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及阴道微生态检查。比较同病异证及同证异病间阴道微生态的组成异同点,探索阴道菌落组成与RVVC发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经过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20-FCK-K-002)。结果:1.证候研究:本研究纳入RVVC组脾虚湿阻证者30例(30/35),湿热证者5例(5/35);VVC组脾虚湿阻证者30例(30/39),湿热证者9例(9/39)。RVVC组与VVC组间脾虚湿阻证及湿热证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RVVC组脾虚湿阻证积分为15.73±5.87,VVC组脾虚湿阻证积分为12.40±3.2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RVVC组湿热证积分为20.80±2.25,VVC组湿热证积分为17.33±1.67,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阴道微生态研究:(1)清洁度(Cleaness degree of vagina,CDV)比较:三组间CDV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RVVC组与VVC组CDV分布无统计学差异;RVVC组与VVC组脾虚湿阻证者CDV分布无统计学差异;RVVC组与VVC组湿热证者CDV分布无统计学差异;三组卵泡期CDV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34),但RVVC组与VVC组卵泡期CDV分布无统计学差异;三组黄体期CDV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RVVC组与VVC组黄体期CDV分布无统计学差异。(2)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Acetylglucosaminidase,NAG):是溶酶体中的一种酸性水解酶,该酶阳性提示假丝酵母菌感染。三组间NAG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RVVC组与VVC组NAG分布无统计学差异;RVVC组与VVC组脾虚湿阻证者NAG分布无统计学差异;RVVC组与VVC组湿热证者NAG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各组卵泡期NAG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5),但RVVC组与VVC组卵泡期NA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各组黄体期NAG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RVVC组与VVC组黄体期NAG分布无统计学差异。(3)白细胞酯酶(Leucocyte esterase,LE):是炎症反应指标,三组间LE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RVVC组与VVC组LE分布无统计学差异;RVVC组与VVC组脾虚湿阻证者LE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RVVC组与VVC组湿热证者LE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卵泡期LE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31),RVVC与VVC组卵泡期LE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各组黄体期的LE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RVVC与VVC组黄体期LE分布无统计学差异。(4)过氧化氢(H2O2):各组间H2O2分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RVVC组与VVC组H2O2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33);RVVC组与VVC组脾虚湿阻证者阴道H2O2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RVVC组与VVC组湿热证者阴道H2O2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卵泡期H2O2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3),RVVC组与VVC组卵泡期H2O2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各组黄体期H2O2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RVVC组与VVC组黄体期H2O2分布无统计学差异。(5)唾液酸苷酶(Sialic neuraminidase,SNA):是加德纳菌等致病菌的标志物。各组SNA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102),且不同证型、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SNA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6)β-葡萄糖苷酶(β-glucuronidase,GUS):是糖苷类水解酶的一种。各组GUS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33),且不同证型、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GUS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7)阴道PH值:(1)RVVC组、VVC组、对照组阴道PH分别为4.89±0.48、5.01±0.37、4.67±0.47,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4),VVC组阴道PH值较对照组高(P=0.001),RVVC组与VVC组阴道PH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VVC组与对照组间PH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脾虚湿阻证与湿热证患者阴道PH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VVC组湿热证患者阴道PH(5.10±0.00)较组内脾虚湿阻证患者阴道PH值(4.85±0.94)高,有统计学差异(P<0.0001);VVC组内脾虚湿阻证与湿热证患者阴道PH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RVVC组与VVC组脾虚湿阻证者阴道PH值无统计学差异(P=0.237);RVVC组与VVC组湿热证患者阴道PH值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955)。(4)RVVC组与VVC组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阴道PH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内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阴道PH值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5)RVVC组(35-45岁)阴道PH值较组内(20-34岁)阴道PH值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004);VVC组(20-34岁)阴道PH值较组内(35-45岁)阴道PH值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008);对照组不同年龄段阴道P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阴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1)各组阴道优势菌种均为乳酸杆菌;各组阴道菌落中乳酸杆菌含量分别为:RVVC组97.47%、VVC组60.74%、对照组69.43%;RVVC组阴道菌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下降,低于VVC组和正常组。(2)RVVC组卵泡期及黄体期阴道菌落中乳酸杆菌比例明显上升,物种丰度明显下降,低于VVC组和正常组;对照组阴道菌落在卵泡期丰度较高、黄体期丰度下降。(3)RVVC组与VVC组脾虚湿阻证患者阴道菌落丰度均明显下降。(4)对三组研究对象黄体期阴道菌落进行组间菌群差异显着性检验,发现各组间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其中在属水平,韦荣球菌属(vellonella)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仅存在于RVVC组。4.体质研究:三组研究对象平和体质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45),偏颇体质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280);各组气郁质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5);各组湿热质及阳虚质组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RVVC与VVC患者的阴道微生态功能均存在一定的失调,但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无差异性;脾虚湿阻证患者的阴道菌落丰度明显下降;RVVC脾虚湿阻证与湿热证患者的阴道微生态功能均存在一定的失调,但RVVC湿热证患者表现更为显着,其阴道PH值较组内脾虚湿阻证患者显着升高;RVVC组脾虚湿阻证积分较VVC组脾虚湿阻证积分高,说明VVC反复发作,久则深入,或本自脾虚湿易潜伏,治宜扶正祛邪。2.在RVVC组发现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其他组均未发现,韦荣球菌属和拟杆菌属可能参与RVVC发病。韦荣球菌属具有代谢乳酸的功用,故反而不利于RVVC患者阴道微生态平衡的恢复;拟杆菌属与RVVC患者反复治疗效果欠佳有关,可能会降低抗真菌药物效价。RVVC组的阴道菌落多样性下降,乳酸杆菌占比升高,治疗RVVC需重视重建阴道菌落丰度,促进优势菌群功能的恢复。3.RVVC患者中平和体质分布下降,RVVC患者易感体质为气郁质、阳虚质和湿热质,RVVC患者偏颇体质中气郁质占比较高。
周招莲[8](2020)在《液基真菌富集制片靶向荧光染色法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诊断价值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液基真菌富集制片靶向荧光染色法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19年9月因外阴阴道瘙痒、分泌物增多、分泌物有异味等临床表现就诊于江西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临床诊断为阴道炎患者共300例。每例患者均同时取阴道分泌物行液基真菌富集制片靶向荧光染色法(简称液基荧光法)、生理盐水湿片镜检法(简称湿片法)、白色念珠菌免疫荧光检测试剂盒方法(简称免疫荧光法)和真菌培养法(简称培养法)检测,以培养法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以及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湿片法、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培养法的阳性率分别为:27.7%/18%/41.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培养法比较,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Kappa值(一致性检验)、约登指数分别为:77.45%/48.04%/83.33%;97.98%/97.47%/80.30%;91%/80.67%/81.33%;0.790/0.514/0.605;0.7543/0.4551/0.6363。3.与培养法比较,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湿片法、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Kappa值、约登指数分别为:81.37%/83.33%/89.22%;95.96%/78.79%/78.28%;91%/80.33%/82%;0.794/0.602/0.627;0.7733/0.6212/0.675。4.液基荧光法+湿片法与培养法比较,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免疫荧光法+湿片法、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与培养法比较,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液基荧光法的准确性高于湿片法、免疫荧光法;2.液基荧光法+湿片法的准确性高于免疫荧光法+湿片法、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3.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检测效果最佳。
戈瑶[9](2020)在《LEEP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探讨》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子宫颈癌是目前全球女性最为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也是目前唯一一种可以提前预防并采取干预措施的女性恶性肿瘤。目前众多发达国家已通过HPV疫苗进行一级预防并取得明显成就,有效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但是,经济及医疗水平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尚无法广泛应用一级预防措施,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宫颈癌仍主要采取二级预防措施,即开展子宫颈癌的筛查,筛选出存在子宫颈癌风险的高危女性,对结果异常的女性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诊断和治疗,从而将病变阻断于癌前期或早期癌。由于从宫颈上皮内病变发展为宫颈恶性肿瘤通常需要约6-10年的时间,尤其以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发展为宫颈癌的速度更快且可能性更大,因此如何及时准确发现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并采取干预措施已成为医务工作者的研究热点。目前宫颈上皮内病变的筛查主要为三阶梯式,即:HPV和/或TCT检查、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指导下宫颈活检,其中宫颈活检被认为是宫颈病变诊断的金标准。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受到包括患者年龄、宫颈转化区类型、病灶分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阴道镜下活检对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存在较高比例的漏诊,这对于及时发现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无疑是较大挑战。与此同时,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凭借其诊断准确性高、诊断同时具有治疗意义、手术相对损伤较小、操作较为简单等特点已进入医务工作者的视线当中。但是,由于目前部分研究者认为LEEP术可能会造成过度诊疗并引起较多的远期并发症,因此对于LEEP术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诊断价值目前尚不明确。目的:明确LEEP术对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诊断价值,为及时合理采取诊断性LEEP的应用因素提供参考意见,从而提高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检出率,及时阻断疾病的发展。方法:通过对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就诊于我院阴道镜门诊并行LEEP手术的患者进行统计及随访,统计其相关病史及临床信息,对患者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比较经阴道镜活检诊断为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及慢性宫颈炎但经LEEP术最终确诊为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患者89人(包括怀疑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而行诊断性LEEP术患者50人及因LSIL行治疗性LEEP术意外发现患者39人)及经LEEP术确诊为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及慢性宫颈炎患者210人的相关疾病特征。通过EXCEL软件初步整理了 89例病理结果支持为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患者及210例病理结果支持为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及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n)及构成比(%)表示。统计比较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情况。应用χ2检验对患者年龄、临床表现、TCT结果、HR-HPV结果、16/18型HPV感染情况、宫颈转化区类型、病变是否延伸至宫颈管内、活检标本个数、宫颈病变面积、阴道镜图像满意情况、初次性生活年龄<18岁、性伴侣人数累计不少于3人、吸烟史、是否存在规律性口服避孕药、阴道炎病史、孕产次等因素是否为为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漏诊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所有纳入研究范围的患者共计299名,其中术前诊断均为LSIL及慢性宫颈炎,术后89人表现为病理级别由低级别升为高级别,漏诊率达29.77%。其中包括5名腺上皮病变患者:高级别腺上皮内瘤变4人,原位腺癌1人。值得注意的是,该5名患者术前阴道镜下活检均未发现宫颈腺上皮内瘤变。术后病理结果构成为:单纯性HSIL诊断者84人,HSIL合并HG-CGIN者3人,AIS诊断1人,单纯性HG-CGIN诊断1人,维持LSIL及慢性宫颈炎患者210人。总体而言,阴道镜活检为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的符合率为70.23%。2.术后诊断为宫颈高级别病变组患者年龄分布在21-70岁,平均年龄为45.02±11.52,其年龄分布峰值为45-54岁,共28人,所占比例为31.46%。而最终诊断为LSIL及慢性宫颈炎组者年龄分布在18-71岁,平均年龄为42.73±9.345,年龄分布高峰为45-54岁,共78人,所占比例为37.14%。对总体及两组患者各年龄段均符合近似正态分布,且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病理类型升级为高级别病变患者组共计89名,其平均孕次为2.38±0.96(孕次范围为0~4次),平均产次为1.67±0.84(产次范围为0~4次)。与之对应,LSIL组患者共计210名,其平均孕次为2.29±1.17(孕次范围为0~4次),平均产次为1.49±0.83(产次范围为0~4次)。经统计可发现高级别病变漏诊组中孕产次与宫颈病变非漏诊组相比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LEEP术后发现漏诊的患者中,起初因宫颈低级别病变故行LEEP手术治疗的39名患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其中阴道分泌物异常者7人,接触性出血者27人,阴道不规律流血者5人,占漏诊组患者分别为7.87%、30.34%及5.62%;而怀疑宫颈高级别病变因此进一步行诊断性LEEP最终发现漏诊的患者50人,其中存在临床症状者32人,分别为阴道分泌物异常者10人(11.24%),接触性出血者14人(15.73%),阴道不规律出血者8人(8.99%)。经皮尔逊卡方检验,漏诊组与LSIL组相比,其存在临床症状者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即漏诊组患者存在临床表现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宫颈低级别病变患者。阴道分泌物异常者、存在接触性出血患者及阴道不规律流血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当出现相应临床表现时,高度提示存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漏诊风险。5.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绝经、阴道接触性出血、阴道异常流血、阴道分泌物异常、HPV16/18型阳性、宫颈转化区Ⅲ型、阴道镜满意程度、吸烟史及多产次均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漏诊相关(P<0.05)。6.LEEP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仅为2%,且术后存在正常妊娠结局的产妇。结论:1.LEEP作为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诊断手段具有显着优越性,可以明显提高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漏诊概率,尤其对于可能发生于宫颈管内的HG-CGIN及AIS效果突出。且在诊断的同时可以进行治疗,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2.16/18型HPV感染、宫颈转化区类型(Ⅲ型转化区)、阴道镜检查图像满意度不好等客观指标,及患者年龄(>50岁)、绝经、临床症状(接触性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阴道不规律流血)、吸烟史、多产史等病史因素均为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漏诊高危因素,当出现以上因素时,即使阴道镜指导下活检结果证实为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也应适当放宽对于诊断性LEEP的适应范围,进一步诊断以防止疾病漏诊。
唐砚彩[10](2020)在《红核妇洁洗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及其对阴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探讨红核妇洁洗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V)后患者Nugent评分、阴道微生态变化、中医证候疗效指数、中医单项症状消失率、安全性等指标,以评价红核妇洁洗液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18.092019.06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BV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双盲法设计、阳性药平行对照的设计方法,按临床试验1:1随机分配至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给予红核妇洁洗液清洗外阴+阴道冲洗治疗,对照组给予温水清洗外阴+甲硝唑栓阴道给药治疗。用法:试验组(红核妇洁洗液),用药前,用水清洗阴部后擦干,取10ml(10ml/袋)药液于稀释瓶中,加温开水至100ml,摇匀,用稀释后的药液冲洗外阴和阴道,每日2次,连用7天;对照组(甲硝唑栓),阴道给药,每日1次,于睡前清洗外阴后,放置1枚(0.5g)于阴道后穹隆处,连用7天。停药3天、28天后门诊复诊,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阴道微生态等的变化,比较两种药物治疗BV后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研究结果:1.主要疗效指标:比较两组停药后3天Nugent评分<7患者百分比。试验组Nugent评分<7百分比为66.67%,对照组Nugent评分<7百分比为62.50%。非劣效值下限小于界值(-0.2939<-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次要疗效指标:2.1 Nugent评分变化值:停药后3天与治疗前Nugent评分对比,试验组Nugent评分变化值为-3.20±2.71,对照组Nugent评分变化值为-3.38±2.4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0.05)。停药后28天与治疗前Nugent评分对比,试验组Nugent评分变化值为-4.53±2.90,对照组Nugent评分变化值为-3.56±2.9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0.05)。2.2形态学检测指标:停药后3天,比较两组形态学检测指标与治疗前的变化值,菌群密集度(P=1.00)、菌群多样性(P=0.89)、优势菌(P=0.51)、真菌感染(P=1.00)、滴虫感染(P=1.00)、乳杆菌分级(P=0.7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28天,比较两组形态学检测指标与治疗前的变化值,菌群密集度(P=1.00)、菌群多样性(P=0.67)、优势菌(P=0.36)、菌丝(P=0.16)、滴虫感染(P=0.86)、乳杆菌分级(P=0.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芽孢(P=0.04)、孢子(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功能学检测指标:停药后3天,比较两组功能学检测指标与治疗前的变化值,p H值(P=0.68)、H2O2浓度(P=0.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28天,比较两组功能学检测指标与治疗前的变化值,p H值(P=0.25)、H2O2浓度(P=0.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中医证候评分:停药后3天与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对比,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值为-4.47±2.50,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值为-3.94±2.59,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0.05)。结论:1.红核妇洁洗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总有效率高,明显改善Nugent评分;2.红核妇洁洗液通过影响阴道菌群形态学及功能学,有效改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主要局部症状,恢复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微生态平衡;3.红核妇洁洗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出现并发症少、不良反应少,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二、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统计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统计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运用DNA甲基化和SNP复合标记进行体液来源鉴定和个人识别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精液特异性CpG-SNP复合检测体系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样本采集 |
1.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1.1.3 主要实验仪器 |
1.2 方法 |
1.2.1 不同体液DNA的提取、纯化和定量 |
1.2.2 CpG-SNP联合区域筛选 |
1.2.3 引物设计 |
1.2.4 酶切样本的制备 |
1.2.5 组织特异性验证 |
1.2.6 SNP多态性验证 |
1.2.7 MSRE-PCR复合扩增体系的建立 |
2 结果 |
2.1 CpG-SNP联合区域筛选 |
2.2 酶切效能的评估 |
2.3 组织特异性验证 |
2.4 SNP多态性验证 |
2.5 MSRE-PCR复合扩增结果 |
3 讨论 |
3.1 单碱基延伸反应体系构建 |
3.2 组织特异性评估以及位点阈值的划定 |
3.3 DNA纯化对酶切效率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CpG-SNP复合检测体系法庭科学有效性的评估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种属特异性的验证 |
1.2.2 年龄相关性验证 |
1.2.3 灵敏度检测 |
1.2.4 含精液混合斑检测 |
1.2.5 法医学参数统计与计算 |
2 结果 |
2.1 种属特异性验证 |
2.2 年龄相关性验证 |
2.3 灵敏度检测 |
2.4 混合斑检测 |
2.4.1 两种体液构成混合斑的检测 |
2.4.2 等比例混合斑的检测 |
2.5 法医学参数统计与计算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从生物学标记角度分析混合斑问题的发展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112个样本的峰高 |
附录Ⅱ 112个样本的CML值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香莲凝胶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及对阴道微生态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学对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认识与研究概述 |
一、中医病名 |
二、病因病机 |
三、治疗 |
四、小结 |
第二节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与阴道微生态研究 |
一、阴道环境与雌激素 |
二、乳酸杆菌的功能 |
三、阴道菌群的分布 |
四、阴道微生态的评价 |
五、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发病过程中阴道微生态的变化 |
六、念珠菌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中的致病机制 |
七、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 |
八、预防调护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案设计 |
一、研究内容概述 |
二、研究路线 |
第二节 香莲凝胶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研究 |
一、研究资料 |
二、研究设计类型 |
三、样本量估算 |
四、随机分组方法 |
五、试验用药及方法 |
六、观察流程 |
七、观察指标 |
八、统计学分析 |
九、研究结果 |
十、讨论 |
第三节 香莲凝胶对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阴道微生态影响的临床研究 |
一、研究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三、观察内容 |
四、统计学方法 |
五、研究结果 |
六、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3)扶正抗菌汤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中药内服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Meta分析 |
1 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检索策略 |
1.3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选 |
1.5 数据提取 |
1.6 文献质量评估 |
1.7 统计分析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流程图 |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4 安全性评价 |
2.5 Meta分析结果 |
2.6 纳入文献用药特点 |
3 讨论 |
3.1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讨论 |
3.2 纳入文献质量讨论 |
3.3 Meta分析结果讨论 |
3.4 异质性讨论 |
3.5 发表偏倚讨论 |
3.6 敏感性讨论 |
3.7 用药特点讨论 |
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VVC的疗效观察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4.1 立项依据 |
4.2 祖国医学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
4.3 对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探讨 |
4.4 对扶正抗菌汤的方药分析 |
4.5 西医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
4.6 结果分析与探讨 |
4.7 不足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 带下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哈氏止带Ⅱ号方治疗湿热下注型BV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目的 |
1.2 病例来源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排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测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随访 |
2.6 不良事件记录 |
2.7 统计分析 |
2.8 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比较 |
3.2 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 |
3.3 阴道局部免疫情况比较 |
4 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1 选题的出发点 |
2 BV与阴道免疫 |
3 BV与阴道乳杆菌 |
4 哈氏妇科对BV的认识 |
5 哈氏止带Ⅱ号方的组方分析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细菌性阴道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519例无HPV疫苗一级预防的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及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发病机制及特点 |
1.2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相关因素 |
1.2.1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雌激素的关系 |
1.2.2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阴道微生态的关系 |
1.2.3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早年避孕方式选择之间的关系 |
1.2.4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妊娠分娩的关系 |
1.2.5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吸烟之间的关系 |
1.2.6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性行为因素的关系 |
1.3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筛查及早期诊断 |
1.3.1 宫颈脱落细胞学筛查 |
1.3.2 宫颈HPV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 |
1.3.3 阴道镜检查 |
1.3.4 子宫颈活组织检查 |
1.3.5 中老年女性宫颈筛查的特点和难点 |
1.4 宫颈癌的一级预防 |
1.4.1 HPV疫苗 |
1.5 对于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治疗 |
1.5.1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 |
1.5.2 宫颈恶性肿瘤的治疗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发病特点及流行状况的调查研究 |
3.1.1 各年龄段女性宫颈病变发病构成比率 |
3.1.2 不同类型宫颈病变的患病年龄差异 |
3.1.3 中老年与年轻女性不同类型宫颈病变患病情况分析 |
3.2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相关因素的分析 |
3.2.1 肥胖与宫颈病变的关联性 |
3.2.2 宫颈病变与城乡分布比较 |
3.2.2.1 不同年龄女性宫颈病变的城乡分布比较 |
3.2.2.2 年轻宫颈病变患者的城乡分布 |
3.2.2.3 中老年宫颈病变患者的城乡分布 |
3.2.3 宫颈病变与女性体内生殖激素水平相关性分析 |
3.2.4 宫颈病变与生育的相关性分析 |
3.3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筛查状况 |
3.3.1 宫颈病变与HPV感染 |
3.3.2 宫颈病变的宫颈脱落细胞学调查 |
3.3.3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阴道镜检查 |
3.4 中老年女性不同宫颈病变临床特征改变的比较 |
3.4.1 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异常流血情况分析 |
3.4.2 中老年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改变 |
3.5 不同类型宫颈病变患者宫颈形态异常的状况比较 |
3.5.1 宫颈低级病变患者的宫颈形态异常 |
3.5.2 宫颈高级病变患者的宫颈形态异常 |
3.5.3 宫颈恶性肿瘤患者的宫颈形态异常 |
3.6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患者的辅助检查所见 |
3.6.1 宫颈病变与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的相关性分析 |
3.6.2 宫颈病变中的阴道彩超所见 |
3.6.3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子宫肌瘤的相关性分析 |
3.7 中老年女性不同类型宫颈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模式 |
3.7.1 宫颈低级病变患者治疗 |
3.7.2 宫颈高级病变患者治疗 |
3.7.3 宫颈恶性肿瘤患者治疗 |
3.8 宫颈病变手术治疗前后的病理诊断符合率 |
3.8.1 宫颈低级别病变术前术后病理级别比较 |
3.8.2 宫颈高级别病变术前术后病理级别比较 |
3.9 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宫颈管中有病灶” |
第4章 讨论 |
4.1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发病特点及流行状况 |
4.2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相关因素的分析 |
4.2.1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肥胖的相关性分析 |
4.2.2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城乡分布的相关性分析 |
4.2.3 宫颈病变与体内激素的相关性分析 |
4.2.4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生育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
4.3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宫颈筛查的相关性分析 |
4.3.1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HPV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
4.3.2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宫颈脱落细胞学相关性分析 |
4.3.3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患者宫颈形态异常的状况比较 |
4.4 中老年女性不同宫颈病变临床特征改变的比较 |
4.5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辅助检查的相关性分析 |
4.5.1 宫颈病变与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的相关性分析 |
4.5.2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中的阴道彩超所见 |
4.6 中老年女性不同类型宫颈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模式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脾虚湿阻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阴道微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研究进展 |
1.1.1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概况 |
1.2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发病因素 |
1.2.1 宿主因素 |
1.2.2 微生物因素 |
1.3 治疗现状 |
1.4 中医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研究进展 |
1.4.1 中医学对该病的认识 |
1.4.2 中医学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4.3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中医药治疗 |
1.5 述评和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2 中医诊断标准 |
2.2.3 纳入标准 |
2.2.4 排除标准(满足以下任一标准即被排除) |
2.3 实验方法 |
2.3.1 方案设计 |
2.3.2 研究对象分组 |
2.3.3 实验指标检测 |
2.4 技术路线图 |
2.5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
2.6 研究结果 |
2.6.1 一般情况 |
2.7 阴道微生态比较 |
2.7.1 RVVC组、VVC组及对照组阴道微生态比较(见图6及表1) |
2.7.2 RVVC脾虚湿阻证组、VVC脾虚湿阻证组、对照组阴道微生态比较 |
2.7.3 RVVC湿热证组、VVC湿热证组、对照组阴道微生态比较 |
2.7.4 RVVC组、VVC组、对照组卵泡期阴道微生态分布比较情况(见图9) |
2.7.5 RVVC组、VVC组、对照组黄体期阴道微生态分布情况(见图10) |
2.7.6 阴道PH值比较 |
2.8 证型分布情况 |
2.8.1 RVVC组、VVC组间证型分布情况(见表11及图23) |
2.8.2 RVVC组、VVC组间脾虚湿阻证积分比较情况(见图24) |
2.8.3 RVVC组、VVC组间湿热证积分比较情况(见图25) |
2.9 体质分布情况 |
2.9.1 RVVC组、VVC组、对照组间各类型体质评分比较情况(见表12) |
2.9.2 RVVC组、VVC组、对照组间平和体质分布比较情况(见表13及图26) |
2.9.3 RVVC组、VVC组、对照组间偏颇体质分布比较情况(见表14及图27) |
2.10 各组阴道菌落多样性分析 |
2.10.1 RVVC组、VVC组及对照组各组菌群分布情况(见图29) |
2.10.2 RVVC组、VVC组及对照组黄体期菌群分布情况(见图33,图34,图35,图36) |
2.10.3 RVVC组、VVC组及对照组卵泡期菌群分布情况(见图37) |
2.10.4 RVVC组、VVC组脾虚湿阻证菌群分布情况(见图38) |
2.10.5 对照组卵泡期与黄体期阴道菌群分布情况(见图39) |
2.10.6 RVVC组、VVC组及对照组黄体期阴道菌群差异物种分布(见图40) |
2.10.7 RVVC组、VVC组及对照组黄体期菌群显着差异物种分布(见图41) |
第三章 讨论 |
3.1 RVVC患者的一般情况 |
3.2 RVVC组与VVC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3.3 RVVC患者、VVC患者及对照组间阴道微生态情况 |
3.4 RVVC患者、VVC患者及对照组阴道菌落多样性研究 |
3.5 RVVC患者、VVC患者及对照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液基真菌富集制片靶向荧光染色法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诊断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取材方法 |
2.3 实验室检查 |
2.3.1 液基荧光法 |
2.3.2 湿片法 |
2.3.3 免疫荧光法 |
2.3.4 培养法 |
2.3.5 联合检测(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湿片法、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结果判读 |
2.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各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 |
3.2 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比较 |
3.3 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湿片法、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病因 |
4.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发病机制 |
4.3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检测方法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诊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9)LEEP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宫颈上皮内病变 |
1.2.2 宫颈上皮内病变诊疗方法 |
1.2.2.1 HPV检测与宫颈上皮内病变 |
1.2.2.2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与宫颈上皮内病变 |
1.2.2.3 阴道镜检查与宫颈上皮内病变 |
1.2.2.4 LEEP与宫颈上皮内病变 |
1.2.3 LEEP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诊断中的优势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TCT检测 |
2.2.2 HR-HPV检验 |
2.2.3 阴道镜检查 |
2.2.4 阴道镜直视下宫颈活检 |
2.2.5 宫颈LEEP术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LEEP术前及术后病理结果统计 |
3.2 年龄分布特点 |
3.3 临床表现及病史特征 |
3.3.1 孕产史特征 |
3.3.2 临床表现与疾病分级 |
3.4 LEEP术后病理升级为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单因素分析 |
3.4.1 年龄、绝经、阴道接触性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阴道不规律流血、HR-HPV感染、HPV16/18感染、TCT结果、TZ类型、阴道镜图像满意情况、宫颈病变面积、阴道镜拟诊结果及活检标本数量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漏诊的相关性 |
3.4.2 反复发作的阴道炎病史、初次性生活年龄、多个性伴侣、吸烟史、长期口服避孕药(连续超过1个月)、多产等病史因素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漏诊的相关性 |
3.5 LEEP术后并发症及远期妊娠结局结果统计 |
第4章 讨论 |
4.1 宫颈病变的发病趋势及临床特征 |
4.1.1 发病年龄特征 |
4.1.2 宫颈病变患者临床表现特征 |
4.1.3 宫颈高级别病变漏诊病史因素分析 |
4.2 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诊断方式 |
4.2.1 HPV检测 |
4.2.2 TCT检查 |
4.2.3 阴道镜检查并宫颈活检 |
4.2.4 LEEP作为诊断宫颈病变的方式 |
4.3 LEEP术作为有效诊断手段及其优越性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获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红核妇洁洗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及其对阴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阴道微生态研究概述 |
1.1 正常阴道微生态 |
1.2 阴道微生态的影响因素 |
1.2.1 雌激素水平的生理性变化 |
1.2.2 免疫调节机制 |
1.2.3 性行为及避孕方式 |
1.2.4 药物及物理治疗 |
1.2.5 种族及其他差异 |
2 阴道炎症研究概述 |
2.1 阴道微生态与需氧菌性阴道炎 |
2.2 阴道微生态与细菌性阴道病 |
2.3 阴道微生态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
2.4 阴道微生态与滴虫性阴道炎 |
2.5 阴道微生态与细胞溶解性阴道病 |
2.6 阴道微生态与萎缩性阴道炎 |
3 微生态疗法治疗阴道菌群失调相关疾病 |
4 中医对阴道微生态失衡的认识 |
4.1 中医病名 |
4.2 病因病机 |
4.3 临床治疗 |
4.3.1 中药外治法 |
4.3.2 中药内服联合外治法 |
4.3.3 针灸疗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证候判定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或退出试验的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受试者替换 |
2 研究方法 |
2.1 药物用法用量 |
2.2 疗效评价指标 |
2.2.1 主要疗效指标 |
2.2.2 次要疗效指标 |
2.3 安全性评价 |
2.3.1 不良事件 |
2.3.2 安全性指标 |
2.4 统计学方法 |
2.4.1 统计分析集的定义 |
2.4.2 统计方法的选择 |
3 研究结果 |
3.1 入组和完成情况 |
3.2 患者一般情况 |
3.2.1 年龄情况 |
3.2.2 妊娠、生产及流产情况 |
3.2.3 病程情况 |
3.2.4 疗效指标基线分析 |
3.3 疗效评价 |
3.3.1 主要疗效指标 |
3.3.2 次要疗效指标 |
3.4 安全性评价 |
3.4.1 一般生命体征 |
3.4.2 实验室检查 |
3.4.3 不良事件 |
4 讨论 |
4.1 外洗法的中医认识 |
4.1.1 中药外洗的理论依据 |
4.1.2 中药外洗的作用机制 |
4.1.3 中药阴道外洗的临床应用 |
4.2 红核妇洁洗液的作用机理 |
4.2.1 组方与制备 |
4.2.2 抗炎作用 |
4.2.3 抑菌作用 |
4.3 红核妇洁洗液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 |
4.3.1 红核妇洁洗液对阴道菌群形态学的影响 |
4.3.2 红核妇洁洗液对阴道菌群功能学的影响 |
5 结论 |
6 主要工作与创新 |
6.1 主要工作 |
6.2 创新点 |
7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细菌性阴道病诊治中西医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附件三:在读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四、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统计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运用DNA甲基化和SNP复合标记进行体液来源鉴定和个人识别探究[D]. 李锦涛. 山西医科大学, 2021
- [2]香莲凝胶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及对阴道微生态影响的临床研究[D]. 李玉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3]扶正抗菌汤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D]. 吴妙丽.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哈氏止带Ⅱ号方治疗湿热下注型BV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D]. 褚梦圆.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519例无HPV疫苗一级预防的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D]. 胡文强. 吉林大学, 2021(01)
- [6]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 林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20(34)
- [7]脾虚湿阻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阴道微生态研究[D]. 阮丽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8]液基真菌富集制片靶向荧光染色法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诊断价值的研究[D]. 周招莲. 南昌大学, 2020(01)
- [9]LEEP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探讨[D]. 戈瑶. 吉林大学, 2020(08)
- [10]红核妇洁洗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及其对阴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D]. 唐砚彩.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