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重设备的电气同步(论文文献综述)
王心沁[1](2021)在《基于PID控制算法的船闸防撞警戒装置防冲顶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船闸防撞警戒装置是广泛应用于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中的一种安全防护装置。船闸防撞警戒装置的起升机构由于控制方式及电气设备故障等问题,容易发生冲顶问题。冲顶问题不但对船闸日常生产及检修活动造成了阻碍和影响,更是会对防撞警戒装置的起升机构器件本身产生损害和破坏。因此,解决船闸防撞警戒装置的起升机构冲顶问题,对降低船闸防撞警戒装置相关器件的坏损率,提高船闸日常生产及检修活动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针对船闸防撞警戒装置冲顶问题,建立起升机构双起重电机同步模型,采用PID控制的速度-位移同步偏差双反馈交叉耦合控制方法,求解并分析模型,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考虑船闸防撞警戒装置功能性需求,建立双起重电机控制模型,针对原船闸防撞警戒装置独立控制方法中存在的不同步问题,设计交叉耦合控制策略,使得双起重电机运行同步;(2)针对速度偏差反馈控制方法的单一性,引入速度-位移同步偏差双反馈控制方法,提高同步模型控制系统的精准性;针对原独立控制系统存在的超调现象,引入PID控制系统,有效解决了双起重电机的超调问题。通过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双起重电机独立控制模型和交叉耦合双反馈控制模型,进行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交叉耦合双反馈控制模型的有效性;(3)根据船闸防撞警戒装置针对冲顶问题的控制实际环境需求,进一步优化控制策略,针对原船闸防撞警戒装置中,限位装置安装位置、器件类型以及接线方式等可能导致冲顶问题的因素,从设备控制和接线控制两个方面进行更新优化,并对优化后的装置进行实际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优化控制策略对冲顶问题的控制效果。
周逸[2](2021)在《中小型工业园区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国内各地区开始大力推进建设各类工业园区,工业园区的安全管理问题也成为各地政府部门及园区管理部门重点关注的内容。开展工业园区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是提高园区安全管理水平以及安全监管效率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内针对工业园区开展综合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危险程度较高的化工园区,而对于风险程度处于较低水平以至于存在的潜在风险往往容易被忽视的、数量逐年增加的以工贸行业聚集为主的中小型工业园区的研究寥寥无几。论文将以工贸行业聚集为主的中小型工业园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综合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论文分析了当前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工业园区的类别以及工业园区事故风险特点进行了论述,介绍了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选用事故树对中小型工业园区存在的主要事故类型进行分析,查找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识别危险有害因素。论文对中小型工业园区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单元划分,从园区公共安全风险、园区企业安全风险、安全管理补偿因素三个方面,构建了一套具有通用性的中小型工业园区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辅助软件YAAHP求出各个指标因素的权重值,保证各指标因素权重的一致性与合理性。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评价集,采用专家填写问卷的形式确定各指标因素的隶属度,基于所构建的中小型工业园区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各层级模糊综合评价,最终得到工业园区综合安全现状等级,确定各指标因素对园区综合安全状况的影响程度。在应用研究中,以苏州市渭塘镇创新工业园为评估对象,基于构建的中小型工业园区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该工业园开展综合安全风险评估,验证所构建模型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结果显示,创新工业园综合安全现状等级为中等,与创新工业园实际情况相符合,其评估过程与结果可以有效提高创新工业园的风险管控能力,为创新工业园的安全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张彤[3](2021)在《环轨起重机多卷扬同步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吊装设备模块的大型化,起重机在朝着超大型化方向发展。环轨起重机因其结构组成简单、承载能力强、接地比压小、可以集装箱式模块化设计以及起重力矩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核电及海洋工程等领域。起重机上通常使用液压驱动的卷扬式主起升系统。但对于大吨位起重机而言,由于钢丝绳强度、卷扬尺寸、机械元件强度及液压元器件等因素的限制,单卷扬系统已无法提供足够的起重力矩,工程上常采用双卷扬甚至多卷扬单吊钩的形式来吊取重物。但液压系统及卷扬机械系统的同步误差会造成吊钩的倾斜,卷扬载荷分配不均,进而影响起重机吊载过程的安全性。保证多卷扬系统同步运动的关键在于保证钢丝绳的出(收)绳量相等,即保持吊钩处于水平状态。对于双卷扬同步控制系统,通常利用卷筒轴上安装的编码器采集卷筒转角数据作为反馈量。但该方法在吊钩存在初始角度误差和由于卷筒制造误差与钢丝绳换层时最外层钢丝绳中心距卷筒中心的不一致时,并不能实现双卷扬系统的同步控制。因此提出利用吊钩水平倾角数据和卷筒转角数据作为控制系统的反馈量。相比于双卷扬控制系统,四卷扬同步控制中系统的变量更多,影响因素更多,需要建立更为复杂的控制系统。本论文针对大连理工大学自主研发的4000t环轨起重机主起升系统的四卷扬结构形式,提出了特定的四卷扬同步控制系统。对起重机主起升的闭式液压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利用MATLAB/Simulink和AMESim分别建模仿真验证该控制系统的同步控制性能。本论文提出将四卷扬系统两两分组,两组系统所选的主卷扬间利用吊钩水平倾角数据作为反馈量采用交叉耦合控制,组内根据主卷扬的卷筒转角数据作为反馈量采用主从控制,并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的非线性控制算法。MATLAB/Simulink的仿真结果表明滑模变结构控制下的控制系统相较于常规PID控制的调节时间短,跟随性较好,鲁棒性强且系统的同步控制性能较好,控制系统可将吊钩水平倾角控制在0.063°以内。通过AMESim中对卷筒转角差、高压腔压力差、主副卷扬回路中的流量及钢丝绳出绳长度等的分析可得该四卷扬同步控制系统能有效的补偿液压参数不一致以及吊钩存在初始水平倾角导致的同步误差。本文设计的多卷扬同步控制系统,经仿真分析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同步控制效果,可作为工程实际中超大吨位起重机多卷扬同步控制系统的研究参考。
史凯庆[4](2020)在《大跨度空间拱桁架钢屋盖结构提升施工关键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具有结构布置灵活、抗震性能好、造型优美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由于大跨度空间结构规模大且造型复杂、多样,结构在施工期间发生事故的概率较大,因此,选择科学合理、安全可靠且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以新建徐州至淮安至盐城铁路盐城站站房钢屋盖工程为背景,着重对大跨度空间拱桁架结构的提升施工关键技术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以促进大型复杂空间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目前大跨度空间结构常用的施工方法及其特点和适用性,如:高空散装法、高空滑移法、分条或分块安装法、整体吊装法、顶升和提升法等,为大型复杂空间结构施工方案的比选提供参考依据。(2)以上述站房钢屋盖工程为背景,进行了施工安装方法的比选,提出了采用分区提升施工方法进行安装的策略,并对提升法施工进行了分区优化分析,最终确定划分为五个区块的提升实施方案。(3)对拱桁架结构分区拼装与提升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其拼装、提升关键问题及难点,提出钢桁架拼装及分区提升的总体流程及顺序,重点对拼装胎架的优选和提升点的合理布置进行优化研究,以确保提升施工的结构稳定与安全。(4)探讨大跨度空间拱桁架结构的全过程施工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大跨度空间拱桁架结构进行提升施工全过程的模拟分析,以及对提升不同步敏感性进行分析和安全性评估,并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提升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得出一些有益于工程施工的结论。
白雪松[5](2020)在《起重机起升机构可靠性研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能力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依据。在起重机械安全方面的发展研究程度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经济状况以及科技发展等社会总体态势。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要以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社会科技的稳步前进为基础,要依靠科技的进步。首先,通过分析桥式起重机起升机构容易出现的各类故障,针对各类故障建立故障树,对故障树划分最小割集进行计算,实现对故障树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求得起升机构失效概率和各个零部件的重要性。其次,充分考虑到难以可靠性计算的部分,采用模糊数学的计算方式推算出模糊概率的公式。第三,依照不同工作状况中起重机起升机构产生故障的系数,分别推算出各个零部件失效的概率,将可靠度和失效概率相结合,综合分析出各个零部件的可靠程度。最后,通过系统模糊评价来考量系统整体的可靠性。由于考量的计算较为复杂,编写Visual C++程序,创设出专门的软件计算起重机起升机构的可靠度,针对起重机的可靠性分析给出了更为简便有效的新方法,从而避免在传统实验中的诸多不便和时间、精力的投入。分析研究桥式起重机起升机构的可靠性不但有助于减少故障的发生,而且对机械维护保养和故障的预防解决方面也都意义重大。图27幅;表6个;参79篇。
郭毅[6](2020)在《深度调峰火力发电厂生产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现代化火力发电厂具有规模和装机容量更大、输配电范围广、效率更高等特点,因而对其整体安全性要求更高,但其复杂的系统和生产工序为安全运行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深度调峰火力发电厂由于电能输出容量随负荷变化剧烈,其安全问题更加突出,生产阶段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对电力生产长远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深度调峰火力发电厂A的安全生产特点,将火力发电厂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综合考虑,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安全文化及安全信息等6个因素(即4M-C-I)全面分析,构建了电厂生产阶段安全风险评价体系;确定了电厂生产阶段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及评价尺度;通过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提出了火力发电厂4M-C-I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模型;基于深度调峰火力发电厂A生产阶段安全管理现状和安全风险评价研究,设计出深度调峰火力发电厂A生产阶段的4M-C-I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通过4M-C-I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完善了深度调峰火力发电厂A安全风险控制策略、风险控制程序、风险控制方法以及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全面提升了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李人志[7](2020)在《双驳抬撬沉船打捞液压试验平台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在沉船打捞工程领域,伴随着遇难船只在体积和吨位上的增长,沉船打捞难度也因此增大,大部分传统打捞工艺适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对大吨位沉船打捞技术进行研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具有打捞吨位大,自动化高,可控性强等优点,近些年被应用于大吨位沉船打捞,被证明是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大吨位沉船打捞技术。但该技术同样有受风浪影响大,打捞过程中容易出现起吊钢缆受力不均的缺点,目前认为加入升沉补偿系统可以解决此类问题,因此需要对升沉补偿技术进行研究。基于以上两个研究方向,本文搭建了一个双驳抬撬沉船打捞液压试验平台,该平台模拟了双驳抬撬式液压同步提升打捞方案,既能满足对液压同步提升技术的研究也能满足对多种升沉补偿技术的研究。本文将试验平台分成沉船模拟机构、驳船模拟机构、液压同步提升机构以及半主动补偿机构四个部分进行设计和搭建。分别设计了四个机构的机械结构、液压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其中电气控制系统包括硬件搭建和软件编写两部分。在完成了设备整体的搭建以后,进行了驳船模拟机构运动特性试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探究了驳船模拟机构的运动特性,.并指出误差产生的原因。在沉船模拟机构的设计中,采用支撑架和沉箱的分体式结构,通过增加青石改变模拟沉船质量,为了更接近实际海况,将沉船模拟机构安置于学校救助与打捞试验水池中,水池中安置有造浪球,可对沉箱所处水域进行造浪;在驳船模拟机构的设计中,首先用水动力仿真软件对驳船在海中的运动进行模拟,分析对沉船打捞影响的主要因素,精简设计,采用二自由度平台模拟驳船,然后对二自由度平台运动姿态进行分析,建立驱动缸伸长量与平台倾角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在MATLAB软件中进行求解。随后对控制中的关键部件比例换向阀进行分析,搭建阀控缸数学模型,最终完成在MATLAB软件中对平台运动控制进行仿真模拟;在液压同步提升机构的设计中,首先设计了单向锁紧机构,用于直接提升起吊钢丝绳,然后对提升液压缸的往复运动进行了速度规划;在半主动补偿机构的设计中,同时加入了被动补偿和主动补偿系统,并可实现不同补偿模式间的转换,因此该试验平台能同时满足被动补偿、半主动补偿、主动补偿这三种补偿技术的研究。
郑文彬[8](2020)在《电动葫芦自动搬运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序之间的物料搬运是制造型企业生产中重要的辅助生产过程,企业采用合理、高效的物料搬运设备对提高其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自动化是提高物料搬运设备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介绍的一种采用电动葫芦的自动搬运系统,正是体现此发展方向的一种尝试。电动葫芦是一种轻小型起重设备,广泛用于各行各业需要提升、搬运轻小型物料的场合。它主要由导轨、行走电机和起升电机等部分构成,并通常采用线控或遥控的方式由人工进行操作控制。但这种传统的电动葫芦设备应用于工序间物料输送时存在着以下主要缺点:(1)它需要人工操作,甚至需要专人操作。这不但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物料或应用场合是对人体有毒或有害的,更可能导致人员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2)它在运行过程中很难被精确定位,而只能由操作人员根据其经验来进行定位。其原因是运动惯量大,驱动轮、运行轨道及运行导向装置均较粗糙,运行过程中存在吊钩和物料的摇摆问题等因素。以上问题的存在对电动葫芦用于生产线中工序间的物料输送是很不利的,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工作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些工作和措施主要包括:(1)研究了传统电动葫芦升级为全自动运行设备的技术可行性。当传统电动葫芦的应用场合满足了适当的技术条件时,那么该电动葫芦在技术上是可被升级成为全自动运行的。这些条件主要包括:电动葫芦的装卸物料点为固定位置或有一定规律;运行路径可以确定;物料的装卸可以自动进行;吊钩和物料的摆动可被有效抑制;起升和平移的位置可以被检测等。(2)重新设计了电动葫芦搬运系统的机械结构,即主要由钢结构龙门架、电动葫芦大车、小车、横向及纵向的运行轨道、安装在小车下方横梁两端的电动葫芦等部分构成。(3)重新设计了电动葫芦平移运动的驱动电机和传动结构,采用了伺服电机加同步带的驱动结构。(4)分析了生产工艺要求及安全要求,并详细列出了此处物料输送的各种工作任务及其条件。(5)重新设计了电动葫芦自动搬运的控制系统。即采用了PLC、位置控制模块、伺服电机及伺服驱动器、编码器、接近开关等多种自动化产品作为检测或控制的元部件,并采用触摸屏作为人机界面。在控制方法上采用了位置标定、I/O驱动、逻辑控制和定位控制等方法。首先建立坐标系确定系统的机械原点,并对所有的物料装卸点进行位置标定,确定各位置坐标。然后系统根据I/O状态和逻辑运算结果驱动相应的伺服电机运行到指定的物料装卸点,并进行相应的装卸物料动作,完成后返回原点。经过这些研究工作及改造措施后,传统的电动葫芦就被升级为全自动运行的设备了,完全可满足工序间的物料输送并实现该工位的无人值守,即达到了“机器换人”的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在物料有毒或有害的场合也可以有效避免因人工操作而可能造成的意外伤害事故。
刘瑞晨[9](2020)在《基于蚁群算法与BP神经网络的桥式起重机驱动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作为现代生产过程最重要的物料搬运设备之一,起重机械广泛地应用于车间、码头港口和建筑工地等作业场合。随着我国的经济规模快速扩大,起重机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在起重机领域,对电机的调速控制还有所欠缺,不能满一些对控制精度要求很高的作业场合,例如核电站用起重机、航空发动机的转子吊装、桥式起重机的自动路径规划等等。尤其起重机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电机的调速控制是其实现智能化的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比例积分微分控制(下文简称PID控制)因为其结构简单、实现简单和稳定强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控制电机,但是传统的PID控制参数固定,其控制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在传统PID控制下电机响应较慢、超调量大。BP神经网络是一种前馈网络,该算法使用梯度下降法对权值和阈值进行修正,直到误差达到最小,可以实现根据当前误差对参数在线调整。但是该算法存在着易陷入局部最小和对初始参数的设置较敏感等问题。因此,论文提出一种基于蚁群算法优化附加动量系数的BP神经网络来实现对PID参数的在线实时调整,使PID控制性能最优。使用蚁群算法全局搜索最优初始参数值,再由BP神经网络进一步自我学习对参数进行修正,同时在修正权值的过程中附加动量系数,减少系统振荡。MATLAB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蚁群算法优化附加动量系数的BP神经网络整定的PID控制器具的控制性能优良,电机响应快,超调量小,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强,转矩波动稳定,同时,可以应用于桥式起重机的自动纠偏、防摇摆和路径规划,为起重机智能化提供良好的驱动,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吊装精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简建平[10](2020)在《电动葫芦变频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文中提出电动葫芦作为起重机核心部件,作为工业生产制造、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装备,其不仅需要满足企业内的基本物料搬运功能,还需要配合现场需求实现特定功能以提高生产、搬运效率。电动葫芦以变频器作为控制方式的核心元件,不仅实现负载运行平稳、高效、可靠、故障率低等,其可编程性和丰富、强大的通讯功能为未来电动葫芦、起重机的种种特定功能需求提供完美解决方案。本文依据变频器在电动葫芦控制系统的特殊应用性,为保障负载的运行安全和运行效率地提高,以及现场特殊需求,控制系统实现了:(1)系统有起升电机刹车状态监控功能,以保障负载的安全;(2)在保障负载安全前提下,起升机构的高效运行;(3)负载运行中、满载制动或再起动时,无“溜钩”情况发生;(4)两台电动葫芦平衡提升负载功能;同时,根据电动葫芦中平移机构和起升机构的负载特性,设计了不同的变频控制方式,围绕该变频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中电机、变频器、制动电阻等选型计算;最后根据实际项目需求,对变频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调试并取得了比较圆满的效果。
二、起重设备的电气同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起重设备的电气同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ID控制算法的船闸防撞警戒装置防冲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电机控制方法国内外研究 |
1.2.2 电机PID控制算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起升机构控制设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章节安排 |
第2章 船闸防撞警戒装置模型 |
2.1 船闸防撞警戒装置 |
2.2 起重电机驱动模型 |
2.2.1 变频调速矢量控制坐标变换 |
2.2.2 三相异步起重电机数学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起重电机PID双反馈交叉耦合同步控制 |
3.1 交叉耦合控制 |
3.2 速度-位移偏差双反馈同步控制 |
3.3 双起重电机同步控制模型搭建 |
3.4 起重电机PID控制及参数整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优化控制策略设计 |
4.1 设备控制优化 |
4.1.1 原限位装置存在的问题 |
4.1.2 限位开关优化 |
4.2 接线控制优化 |
4.2.1 原电路接线存在的问题 |
4.2.2 电路接线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试验验证 |
5.1 仿真结果分析 |
5.2 优化策略试验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小型工业园区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业园区事故风险分析 |
2.1 工业园区分类及事故风险特点 |
2.1.1 我国工业园区的分类 |
2.1.2 工业园区事故风险特点 |
2.2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
2.2.1 常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
2.2.2 事故树分析方法 |
2.2.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理论 |
2.3 工业园区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
2.4 工业园区安全风险评估单元划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 |
3.3 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 |
3.3.1 园区公共安全风险 |
3.3.2 园区企业安全风险 |
3.3.3 安全管理补偿因素 |
3.4 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糊综合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 |
4.1 指标因素权重的确定方法 |
4.1.1 主观赋权法 |
4.1.2 客观赋权法 |
4.2 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
4.2.1 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构建 |
4.2.2 隶属度的确定 |
4.3 元决策软件YAAHP介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用研究 |
5.1 基本情况概况 |
5.1.1 创新工业园基本情况 |
5.1.2 危险物质使用情况 |
5.1.3 创新工业园安全管理现状 |
5.2 综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各层级权重的确定 |
5.3 模糊综合评价在创新工业园综合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
5.3.1 指标体系评价集的建立 |
5.3.2 隶属度的确定 |
5.3.3 各级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
5.4 评估结论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指标权重确定调查问卷 |
附录2 指标评分调查表 |
(3)环轨起重机多卷扬同步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环轨起重机的研究现状 |
1.2.1 环轨起重机国外研究现状 |
1.2.2 环轨起重机国内研究现状 |
1.3 起重机多卷扬同步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1 控制系统反馈信号的研究现状 |
1.3.2 同步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
1.3.3 同步控制算法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论文结构 |
2 液压系统的数学建模 |
2.1 多卷扬系统的起升机构 |
2.2 电—机械转换元件 |
2.3 比例方向控制阀 |
2.4 变量机构—四通阀控液压缸 |
2.4.1 液压放大元件 |
2.4.2 液压控制阀的静态特性 |
2.4.3 液压缸流量连续性方程 |
2.4.4 液压缸和负载的力平衡方程 |
2.4.5 变量泵和比例阀简化建模 |
2.5 泵控液压马达系统的数学建模 |
2.6 卷扬部分机械系统的数学建模 |
2.6.1 卷扬的受力分析 |
2.6.2 吊钩的受力分析 |
2.6.3 吊钩的位置变换分析 |
2.7 系统数学模型的状态空间描述 |
2.8 液压系统数学模型的反馈线性化 |
2.9 本章小结 |
3 四卷扬系统的同步控制系统 |
3.1 同步误差产生的原因 |
3.2 同步控制策略 |
3.2.1 同等方式(Synchronized Master Command Approach,SMCA) |
3.2.2 主从控制(Master-slave Control,MSA) |
3.2.3 交叉耦合控制(Cross-coupled Control,CCC) |
3.3 同步控制算法 |
3.3.1 经典PID控制算法 |
3.3.2 专家PID控制算法(Expert Control System,ECS) |
3.3.3 模糊控制算法(Fuzzy Control,FC) |
3.3.4 神经元网络控制(ANN-Based Control) |
3.3.5 滑模变结构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SMC) |
3.4 本文设计的控制策略 |
3.4.1 四卷扬同步控制原理 |
3.4.2 MATLAB/Simulink建模仿真 |
3.5 控制原理的稳定性 |
3.5.1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单位阶跃响应 |
3.5.2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伯德图的绘制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四卷扬同步控制系统 |
4.1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基本理论 |
4.1.1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动态品质 |
4.1.2 滑模变结构控制设计思路 |
4.2 单卷扬泵控马达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 |
4.2.1 阶跃输出响应分析 |
4.2.2 正弦信号跟随响应分析 |
4.3 多卷扬控制系统MATLAB/Simulink建模及仿真结果分析 |
4.3.1 阶跃响应分析 |
4.3.2 正弦信号跟随响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AMESim建模与仿真 |
5.1 AMESim建模过程 |
5.2 液压系统参数对同步控制的影响 |
5.2.1 液压系统参数不一致对同步控制系统的影响 |
5.2.2 初始角度误差对同步控制系统的影响 |
5.3 四卷扬同步控制系统的AMESim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大跨度空间拱桁架钢屋盖结构提升施工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 |
1.2.1 国外应用现状 |
1.2.2 国内应用现状 |
1.3 大跨度空间结构提升(或顶升)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
1.3.1 提升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
1.3.2 顶升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施工过程模拟分析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研究现状总结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大跨度空间拱桁架结构施工方法 |
2.1 大跨度空间结构安装方法 |
2.1.1 高空散装法 |
2.1.2 滑移法 |
2.1.3 分条或分块安装法 |
2.1.4 整体吊装法 |
2.1.5 顶升法 |
2.1.6 提升法 |
2.1.7 各施工方法的总结与比较 |
2.2 大跨度空间拱桁架结构概况 |
2.3 大跨度空间拱桁架施工安装方法的比选与优化 |
2.3.1 施工安装方法比选 |
2.3.2 分区提升施工方法及其分区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跨度空间拱桁架结构分区拼装与提升工艺 |
3.1 结构分区拼装与提升的关键问题 |
3.1.1 桁架结构拼装精度控制 |
3.1.2 液压同步提升工艺 |
3.1.3 楼面安全的保证 |
3.1.4 与其它专业施工的协调 |
3.2 拱桁架结构制作及拼装 |
3.2.1 钢结构制作与焊接 |
3.2.2 桁架结构拼装流程 |
3.3 拱桁架结构拼装胎架的选用及布置优化 |
3.3.1 拼装胎架的选用 |
3.3.2 拼装胎架布置优化分析 |
3.4 液压同步提升系统及原理 |
3.5 拱桁架结构提升施工及优化 |
3.5.1 提升过程总体思路 |
3.5.2 提升施工流程 |
3.5.3 提升点布置及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跨度空间拱桁架结构施工全过程模拟分析与监测 |
4.1 施工模拟的实现原理 |
4.2 建模过程 |
4.2.1 几何模型建立 |
4.2.2 单元、材料及截面设置 |
4.2.3 结构组、荷载组、边界组 |
4.2.4 施工阶段的划分 |
4.3 施工过程模拟分析 |
4.3.1 变形分析结果 |
4.3.2 应力分析结果 |
4.3.3 分析结果总结 |
4.4 提升不同步的敏感性分析 |
4.5 施工过程监测 |
4.5.1 主要监测内容及监测仪器 |
4.5.2 监测工作概述 |
4.5.3 变形监测 |
4.5.4 应力应变监测 |
4.6 施工模拟分析结果与监测数据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起重机起升机构可靠性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起重设备概述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发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起重机起升机构可靠性模型 |
2.1 可靠性及模糊可靠性 |
2.2 模糊可靠性分析 |
2.2.1 模糊数学 |
2.2.2 模糊事件的概率 |
2.2.3 模糊性的量化 |
2.2.4 常用隶属函数 |
2.2.5 λ截集与3σ原则 |
2.2.6 确定隶属函数 |
2.3 小结 |
第3章 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可靠性分析 |
3.1 故障树分析法理论 |
3.2 故障树建立 |
3.3 故障树定性分析 |
3.4 故障树定量分析 |
3.5 故障树关联矩阵 |
3.6 单起升机构故障树建立 |
3.7 故障树的化解、关联矩阵的形成 |
3.8 故障树系统可靠度的计算 |
3.8.1 底事件失效概率的计算 |
3.8.2 系统可靠度的计算 |
3.9 小结 |
第4章 起重机起升机构可靠性软件开发 |
4.1 开发平台 |
4.2 开发思路 |
4.2.1 建立数据库 |
4.2.2 生成可靠性报告 |
4.2.3 编写帮助文档 |
4.3 开发流程 |
4.4 软件特点 |
4.5 小结 |
第5章 起重机起升机构可靠性软件测试及应用 |
5.1 软件测试 |
5.2 工程应用 |
5.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6)深度调峰火力发电厂生产安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深度调峰火电厂A安全生产概况 |
2.1 深度调峰火力发电厂A概况 |
2.1.1 生产工艺 |
2.1.2 主要设备 |
2.2 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
2.3 安全生产现状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深度调峰火电厂安全风险因素分析与指标体系建立 |
3.1 火电厂安全风险种类划分 |
3.2 火电厂安全风险辨识方法与流程 |
3.2.1 安全风险辨识方法 |
3.2.2 安全风险辨识流程 |
3.3 深度调峰火力发电厂A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
3.3.1 设备风险因素分析 |
3.3.2 人的不安全行为风险因素分析 |
3.3.3 作业环境风险因素分析 |
3.3.4 安全管理风险因素分析 |
3.4 深度调峰火电厂A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建立 |
3.4.1 火电厂安全指标选择原则与建立步骤 |
3.4.2 指标体系的确立 |
3.5 基于LEC法的深度调峰火力发电厂A的安全风险评估 |
3.5.1 风险评价结果 |
3.5.2 安全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调峰火电厂A生产阶段安全风险管理 |
4.1 4M-C-I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
4.2 安全风险控制策略 |
4.2.1 策略等级 |
4.2.2 策略核心 |
4.3 风险控制程序 |
4.4 安全风险控制方法 |
4.4.1 三全管理法 |
4.4.2 风险源动态管理方法 |
4.5 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
4.5.1 以本质安全为中心,构建“三票”管理常态化 |
4.5.2 强化安全保障机制,形成风险控制保障体系 |
4.5.3 加大安全投入,建立企业安全基金 |
4.6 本章小结 |
5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 |
5.1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 |
5.1.1 风险管理体系运行流程 |
5.1.2 安全风险PDCA循环管理 |
5.2 “4M-C-I”安全风险管理成效 |
5.2.1 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
5.2.2 企业安全生产总体形势良好 |
5.2.3 企业安全指标向好 |
5.2.4 企业安全文化作用突显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双驳抬撬沉船打捞液压试验平台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
1.2.1 沉船打捞技术发展现状 |
1.2.2 液压同步提升技术发展现状 |
1.2.3 升沉补偿系统发展现状 |
1.2.4 沉船打捞试验平台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2 试验平台结构与液压系统设计 |
2.1 双驳抬撬沉船打捞系统分析 |
2.2 试验平台结构设计 |
2.2.1 沉船模拟机构 |
2.2.2 驳船模拟机构 |
2.2.3 同步提升机构 |
2.2.4 半主动补偿机构 |
2.3 试验平台液压系统设计 |
2.3.1 驳船模拟机构液压系统设计 |
2.3.2 同步提升机构液压系统设计 |
2.3.3 半主动升沉补偿系统设计 |
2.4 试验平台关键参数选定 |
2.5 本章小结 |
3 试验平台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3.1 驳船模拟机构控制方案 |
3.1.1 二自由度平台运动反解建模与仿真 |
3.1.2 阀控缸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
3.2 同步提升机构控制方案 |
3.2.1 提升缸多缸同步控制设计 |
3.2.2 提升缸速度规划设计 |
3.3 半主动补偿机构控制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4 试验平台搭建与驳船模拟机构运动特性试验 |
4.1 试验平台结构实现 |
4.2 试验平台液压系统实现 |
4.3 试验平台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4 试验平台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4.1 电控柜控制面板设计 |
4.4.2 驱动缸PID调试控制程序实现 |
4.4.3 提升缸速度规划程序实现 |
4.5 驳船模拟机构运动特性试验 |
4.5.1 试验准备 |
4.5.2 试验与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整体液压系统原理图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电动葫芦自动搬运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自动搬运系统的主要构成和技术规格 |
2.1 自动搬运系统的应用场合与主要构成 |
2.1.1 机械构架部分 |
2.1.2 电机驱动部分 |
2.1.3 电气控制部分 |
2.2 自动搬运系统的技术规格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动搬运系统的电气控制原理和控制方案 |
3.1 自动搬运系统的电气控制原理 |
3.2 三菱Q系列智能功能模块的应用 |
3.2.1 QD77MS4运动控制模块的应用 |
3.2.2 QD62D高速计数器模块的应用 |
3.3 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应用控制方案 |
3.3.1 分析6个固定装卸料位置的不同作用 |
3.3.2 系统安全防护需求 |
3.3.3 系统的工作模式及其主要工作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的电气控制软硬件设计 |
4.1 系统的电气控制硬件设计 |
4.1.1 交直流供电和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
4.1.2 PLC模块硬件组态与通信 |
4.2 系统的PLC程序梯形图设计 |
4.2.1 自动和半自动模式梯形图设计 |
4.2.2 手动工作模式下程序梯形图设计 |
4.3 触摸屏画面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动搬运系统的调试和运行情况 |
5.1 首次通电调试的注意事项 |
5.2 调试A点准确坐标值 |
5.3 调试其他功能点和程序段 |
5.4 自动搬运系统的生产试运行和投入生产运行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基于蚁群算法与BP神经网络的桥式起重机驱动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可行性分析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架构 |
第二章 起重机械的驱动系统 |
2.1 起重机驱动装置与驱动形式 |
2.1.1 驱动设备的动力来源 |
2.1.2 电机控制策略 |
2.1.3 驱动装置的布置形式 |
2.2 起重机驱动系统的特殊要求 |
2.2.1 起重机械对驱动装置的要求 |
2.2.2 起重机专用电机 |
2.3 PID控制 |
2.3.1 PID控制的产生与发展 |
2.3.2 常用PID整定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机控制策略与蚁群算法 |
3.1 标准BP神经网络 |
3.1.1 神经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
3.1.2 BP神经网络 |
3.1.3 BP神经网络的结构 |
3.2 基于附加动量系数的BP神经网络整定的PID |
3.2.1 衡量指标 |
3.2.2 基于附加动量系数BP神经网络整定PID的仿真结果 |
3.3 蚁群算法 |
3.3.1 蚁群算法的产生与发展 |
3.3.2 蚁群算法的原理 |
3.3.3 蚁群算法的特点 |
3.3.4 关键参数 |
3.4 蚁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思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蚁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电机控制策略 |
4.1 基于ACO-BP整定的PID控制仿真 |
4.1.1 参数设置 |
4.1.2 仿真结果 |
4.2 基于ACO-BP-PID的起重机专用电机仿真 |
4.2.1 参数设置 |
4.2.2 仿真结果 |
4.3 基于ACO-BP神经网络的控制策略在桥式起重机的应用 |
4.3.1 在桥式起重机纠偏中的应用 |
4.3.2 在桥式起重机防摇摆中的应用 |
4.3.3 在桥式起重机精准定位中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电动葫芦变频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电动葫芦控制系统现状与趋势 |
1.3 变频调速在电动葫芦控制系统的趋势 |
1.4 本课题的工作内容和意义 |
2 电动葫芦变频调速技术 |
2.1 电动葫芦结构简介 |
2.2 电动葫芦调速方式 |
2.2.1 直流调速 |
2.2.2 交流调速 |
2.3 变频调速技术 |
2.3.1 变频器的构成 |
2.3.2 变频器的控制方式 |
2.3.3 制动单元与制动电阻 |
2.4 本章小结 |
3.电动葫芦变频调速方案 |
3.1 电动葫芦负载特性及控制需求 |
3.2 电动葫芦驱动变频控制方案 |
3.2.1 主回路和控制回路 |
3.2.2 驱动电机功率选型 |
3.2.3 驱动变频器选型 |
3.3 电动葫芦起升机构变频控制方案 |
3.3.1 主回路和控制回路 |
3.3.2 起升电机功率选型 |
3.3.3 起升变频器选型 |
3.3.4 功能应用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系统设计及应用 |
4.1 客户现场需求 |
4.2 系统分析与设计 |
4.3 系统设计 |
4.3.1 变频器主要参数设计 |
4.3.2 电机选型以及变频器参数设置 |
4.3.3 PLC S7-200功能与编程 |
4.4 本章小结 |
5.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起重设备的电气同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ID控制算法的船闸防撞警戒装置防冲顶问题研究[D]. 王心沁. 三峡大学, 2021
- [2]中小型工业园区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 周逸.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 2021(01)
- [3]环轨起重机多卷扬同步控制系统研究[D]. 张彤.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大跨度空间拱桁架钢屋盖结构提升施工关键技术[D]. 史凯庆.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起重机起升机构可靠性研究分析[D]. 白雪松.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6]深度调峰火力发电厂生产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 郭毅.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7]双驳抬撬沉船打捞液压试验平台研究与设计[D]. 李人志.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8]电动葫芦自动搬运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郑文彬.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基于蚁群算法与BP神经网络的桥式起重机驱动优化研究[D]. 刘瑞晨.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3)
- [10]电动葫芦变频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D]. 简建平.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