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立学习目标是学会学习的前提——几例有关学习目标的教育事例及评析(论文文献综述)
朱晨菲[1](2021)在《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文中认为磨课是为了课堂教学改进而进行的教师集体研究,是我国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为了优秀课评比(俗称“赛课”)中参赛教师评优课的形成而展开的磨课是其中一种,它通常会在优秀课评比前系列化地进行多次。“磨的是课,成的是人”是许多一线教师经历系列评优课磨课后的共同感受。本研究以实践现象学为方法论,从过程性视角关注了该活动中“课”的改进和“人”的发展,研究问题有两个:1.在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数学课怎样被改进?2.通过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参与教师有哪些专业发展?遵从方法论的引导,在充分论证了自身的研究条件、意向性和胜任力后,以研究者本人为工具实施了研究:首先,多来源地积累和感悟了他人(含文献)视域中的该活动。然后,兼有“局内人”和“局外人”角色,体验和洞见了两个系列的真实活动,整理并分析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而,经由反思,完成了与他人的“视域融合”,再“本质直观”出该活动中“课”如何改进、“人”有何发展的主题及其结构,并将各类资料灵活地按需融入不同主题。接着,对每个主题,采用现象学写作的方式,逐一阐释了研究结果,并对所有具体结果进行了整体梳理。对第一个研究问题:优秀课评比的规则使得参赛教师提前准备关于参赛课题的教学具备可能,而面向未知学情实施优质教学则是参赛教师执教现场评优课时的主要挑战。教师集体为了支持参赛教师有效应对挑战而展开系列化评优课磨课活动。“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是每次磨课的开端,分为“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和“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总被审慎地对待,包括“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是讨论的基础,先需“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再“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尤为重要,包括“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时时发生,在“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基础上,会“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和“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是系列磨课的发展趋势,体现为“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在系列磨课中,教师们通过一以贯之的各显所长、合作交流、协商共建、观点融合,逐渐生成多角度渐进性理解和多样化演进性建议,支持参赛教师评优课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和面向未知学情优质教学的逐步实现。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无论是短期或常年参与,经历了该活动后,参赛教师、教研员、专家教师、研究者都会产生各自的专业发展。参赛教师的发展表现在:即时判断能力达至“看得到”、即时决策能力达至“接得住”、教研理解能力达至“听得懂”、教研表达能力达至“说得出”、教研反思能力达至“想得清”、教学再设计能力达至“改得了”、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上。教研员的发展表现在: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上。专家教师的发展表现在: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上。研究者的发展表现在作为“局内人”时数学教学观念的变革、有效备课方法的积累、卓越教学意愿的激发、教研合作意识的改良,作为“局外人”时研究方法及其实施、研究结果及其呈现、理解教育实践研究、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四方面的发展,以及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上。整体地看,以上方面的发展表现和程度都具有相对性,它们的产生均与各类教师更加善于理解他人、善于理解自己以及研究性思维的成长有关,对各类教师长期的专业发展都会形成积极影响。最后,研究者基于四个理由,提出:在现阶段,对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是一项“尚在起点的探索”。
徐新悦[2](2021)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自然地理图像教学的教学行为观察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与地理核心素养的凝练为改革地理课程指引了新的方向。地理图像在地理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要充分重视地理图像的应用,通过图像教学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本研究以高中自然地理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核心素养视域下图像教学分析框架,观察相关课例发现与归纳指向核心素养的有效自然地理图像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第一部分梳理图像教学与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明确研究背景、意义与方案。第二部分界定了核心素养、地理图像与地理图像教学行为的相关定义,并确定信息传播理论、深度学习理论、地理教学论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核心素养视域下图像教学分析框架》的确定。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实践检验法构建了包含《地理图像教学观察量表》与《图像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水平层次诊断量表》两部分的分析框架,并针对线上观课与线下观课两种不同情景开发了两套略有差别的版本。其中线上版全面分析四个地理核心素养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情况。线下版选择地理空间思维为观察对象,根据空间思维过程判断地理核心素养落实水平。第四部分运用分析框架观察相关课例,分析了课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达成路径以及地理核心素养落实情况,并且根据《地理图像教学观察量表》的观察点从图像系统设计(图像选择与图像组合)、图像探究过程设计(图像呈现与图像解析)以及图像教学环节设计出发,结合具体案例总结图像教学中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第五部分根据核心素养落实情况与所总结的经验提出以下图像教学策略:1、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2、夯实教师学科本体性知识。3、深度解析自然景观图,培育学生区域认知与人地协调观。4、动态呈现自然地理示意图,提高学生综合思维。5、运用“图层方法”制作地图,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6、创设有效问题链,驱动深度图像教学。
陆露[3](2021)在《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逢贤(1928-2013),辽宁省大连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德育专家、知名学者。任何教育思想的生成都具有历史性和社会现实性,有其深刻的生成基质和复杂影响因素,探究王逢贤教育学思想,不仅要探究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同时也要对思想产生的机理加以深入阐析,以达到最终揭示思想者思想形成的辩证之路。将微观史学的研究范式应用到对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研究中,探究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自身经历的特殊阶段,探查王逢贤在不断接受思想洗礼的过程中,其思想嬗变的历程。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何以为优质教育之思再到如何使之落地为优质之教,也是教育本质与规律所应呈现的具体形式。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认为,话语不仅仅是语言,一种话语就是一种调控权力之流的规则系统。话语一旦形成,它就为分析提供了一个领域,而这种分析是我们进行自我认识的一个中心部分。话语在一种持续界面中相互交叉和关联。在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其思想演进的历史顺序进行系统分析,概括总结其教育观点的精髓所在,实际是一种挖掘知识的深层、对现行知识做进一步解构的思想史方法。思想体系的构成与思想本身一样具有双重性,将本研究做微观史学审视,将隐匿于王逢贤个人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中,与其思想变化发生链接的具体事件与经验描述出来,寻踪觅迹,呈现出他的教育思想的聚成事实,为我国教育学思想史谱系建构添枝增叶,丰富、充盈、拓展宏大历史叙事的整体理论框架和综合研究。王逢贤的忧思是科学地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积极、乐观、理性的教育理论思维活动,在此种思维活动的导向下,创生出与之契合的规范教育则是一种必然。在科学的教育学思想指导下的规范教育的表达和生成,应该可以回答最令人满意的教、最好的教育这一重要议题。王逢贤规定了最好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简称“优教”。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学可能涉及历史、政治、地理、人文、经济、心理等诸多学科要素,由此造成教育学沦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教育学的边界”亦变得很模糊。很少有一门科学如教育学这般有着模糊的面影,这是科学乃至其作为学科独立存续所面对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在于含混模糊的学科边界对其论哉的清晰性乃至知识有效性的消极影响,教育学模糊的学科边界直接对其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批判力产生严峻的质疑和巨大的挑战。教育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性质上面临的质疑和巨大挑战,并不能成为阻碍教育学研究和发展的因素,也不能成为教育学者们停滞不前的借口,可能也正是因为赫尔巴特未尽之事,为广大教育学研究者们留下无数思考和研摩的空间,王逢贤就是众多学者们之一,对教育学本质规律探寻和追求成为他教育学研究的动力与燃点。本研究利用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整体展示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如何在历史的阶段发展脉络下得以最终呈现。个人思想形成必然会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这是思想源流,也是思想得以形成的条件背景,更是个人与社会权力分配博弈的结果,其思想的形成必然体现了思想者的话语权,也是其思想在话语权实践中所处地位的表现。教育思想形成于教育思想者头脑中的认知世界,认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以及外部世界的摄入,并着落于教育思想者所专注的个人事业上,通过对个人从事的事业的认知加工,以个人思想形式内在的生成,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教育思想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前瞻性、继承性等特征。教育思想有助于人们认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绩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任何教育思想的形成都是复杂的,都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都有其来源的客观性和形成的主观性。王逢贤的教育思想诞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生成于曲折多舛的个人经历与源流多重的文化思想交互过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但却始终坚守着同一的教育信念。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唯一途径,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对教育经验的审视、可以揭示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的存在,使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可能是王逢贤终其一生所执着的思与教的思想嬗变之过程。关于教育的探讨中,已经涉及到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定义、教育与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教育与人的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如何为优教之思再到何以使之落地为教的不懈探索。王逢贤对于教育原理的重审,主要是辨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王逢贤的观点是要在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在教育目的的定位上,王逢贤认为必须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目的不二之选,对于如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王逢贤认为必须要摒弃异化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复归,认知自我使人之为人成为可能,最后在社会深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因此,王逢贤认为教育的实践取向必须指向如何实现为社会服务,否则教育必然会脱离教育的本体追求,而出现异化的趋向,在这一维度上,王逢贤认为,应该以教育的超前性面向社会未来,以教育的前提性推动社会实践,以教育的现代性驱动社会发展,以教育的本体性抵制社会异化。教育的任务是对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人,因此,道德教育成为教育实践的必然选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取向要求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有整体的系统性,应该从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中国教育的发展从西方接受了很多的思想,但是本土化研究取向是中国教育研究的必然选择,必须要做到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教育研究本土化是一个认识过程。中国教育理论体系必然是以国家发展需要、政治需求为导向的政治话语权力主导下,同时受国外教育领域话语实践、学术态势和社会发展等的学科话语权力参与构建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政治话语权力和学者话语权力共同主导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表征与特质,其鲜明特征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即政治话语实践在先,学者话语实践在后的,凸显中国特色的理论生成并指导实践的基本逻辑。王逢贤毕生挚爱研究的事业所体现的必然之意就是希望中国的教育能成为有特色的、质量高的,能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充分发展、潜能充分发展的优质教育。基于这一着眼点,王逢贤的教育学思想都围绕如何实现教育发展、教育先行、教育现代化,推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在于指明中国教育现在的实践取向和未来的目标指向,这包括教育研究必须坚持理论根基,内容包括运用马克思人的学说,扩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教育研究必须坚守本土意识,内容包括让社会为教育做后勤,坚守教育的本真角色,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如何培养人的创新性。教育研究必须直面规律的复杂性,内容包括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研究必须以人为问题基点,内容包括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先进性是任何教育思想都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否则教育思想就不可能具有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功能。王逢贤有着中国传统教师最典型的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位教师的风骨、风范、品格与情怀。如果不能体悟、通感他的教育学思想,便无法知晓新中国教育理论从无到有,在荆棘中跋涉的探索历程,也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当下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未来去向与实践向度。这些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形成的过程都是后辈学子需要认真挖掘的宝藏,思想可以武装我们的头脑,让受洗礼者变得睿智,而感悟思想形成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在研学之路上懂得如何精进学识,达到提升思想高度的目的。任何一位教育学者都会有一探教育规律的内在动因,这是一位有着思想意识和职业追求的教育思想者潜在的驱动力。再审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可以更加清晰的理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理论特征与思想风格,王逢贤不仅是一位有独特思想的教育家,也是始终走在中国教育实践最前沿的拓荒者与探索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老一辈教育家光辉形象的延伸和价值的延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的镜鉴,是为教育现代化探索合理化,科学化路径的最好手段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颜珊珊[5](2020)在《中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兰州市某农业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职园林专业是能够培养出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在具有基础园林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有一项突出技能,以便能够成为在园林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现代技能型人才。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园林现代化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要求与日俱增,园林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的角色也越来越重。本研究以兰州市某中等农业学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从课程情况、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出发,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进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能力本位理论和最近发展区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为提高该校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建议。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处理和访谈结果的分析,总结归纳出该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优点,如:学校对课程的更加重视、教材内容的选取紧密切合生活实际、学校重视教师培训。同时,也发现该校课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实践课的课时不足、教材的部分内容偏难、硬件设施的利用度不高与部分缺乏、师资配置还有待提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从学校层面看,学校需要增加实践课课时,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强化校企合作力度;加大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丰富资源配置,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从教师层面看,教师需要因材施教,精选教材内容;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强化对教学大纲的解读,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以赛促学,活化课程教学;切合教育目标,完善教学评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学生层面看,学生需明确学习目标,坚定学习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步紫婷[6](2020)在《“探究与分享”栏目在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运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教材内容科学合理,既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又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教材形式灵活多样,正文内容突出重点,辅助栏目协助理解。作为主要辅助栏目之一的“探究与分享”栏目,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与分享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自觉地参与到课堂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热爱学习,投身学习。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容易步入两个误区:一是教材至上。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未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以讲授法为主,注重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对辅助栏目的运用。二是活动至上。为着重突出“以生为本”的理念,部分教师对每节课教材中设置的所有“探究与分享”栏目不加取舍的全部采纳,这样就容易导致组织的教学活动过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学习正文内容造成了负担。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提高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以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对教材中涉及到的79处“探究与分享”栏目进行分类整理,根据栏目的具体内容将其分为了三大类:问题探究与分享、材料探究与分享和情境探究与分享。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经历及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对不同类型的“探究与分享”栏目从分析栏目的特点及实际应用栏目两个维度进行了详细论述。旨在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阐述“探究与分享”栏目的应用价值,引起广大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注意,进而深入讨论如何应用“探究与分享”栏目提高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以下将从三个部分的内容对本论文的主体进行简要的说明:第一部分,对《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探究与分享”栏目进行相关内容概述,包括:“探究与分享”栏目的概念界定、“探究与分享”栏目的分类、“探究与分享”栏目的特点。首先,介绍了“探究与分享”栏目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其次,对“探究与分享”栏目进行了分类论述,将其划分为:问题探究、材料探究与情境探究;最后,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三类“探究与分享”栏目的特点进行了详细说明。第二部分,对《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探究与分享”栏目进行必要性与重要性说明。必要性是从三个方面来论述:首先,符合课程标准中坚持的“以生为本”的理念;其次,有利于学生发展关键能力;最后,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重要性也是从三个方面来论述:首先,有利于教材内容的理解;其次,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最后,有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第三部分,对《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探究与分享”栏目的应用策略进行详细阐述,是本论文的重点内容。结合教育实习经历及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发现部分教师在运用“探究与分享”栏目时容易陷入两个误区:教材至上和活动至上。针对这两个误区提出了运用“探究与分享”栏目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并对每一类“探究与分享”栏目提出了运用方法。本部分的特点是为如何应用“探究与分享”栏目撰写了教学环节设计,通过展示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详细的分析说明应用“探究与分享”栏目的具体方法。特别注意的是,三种不同类型的“探究与分享”栏目的运用方法是可以相互借鉴,都旨在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祝金鑫[7](2020)在《《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制与完善策略研究 ——以江苏省淮安市近五年中考题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考是初中生升学高中的评价环节,是检测初中生毕业水平和升学水平的重要节点。试题命制既体现了教师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把握,又体现了教师对高中阶段人才选拔水平的把握,直接影响着中考测试的效果。自2011版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命制已平稳走过了九个春秋。如何进一步提升中考道法试题的命制质量,更好地检测学生的真实水平,是摆在命题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思考,通过文献查阅、调查研究、实地访谈方法,对2015—2019年的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完善《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制的一些具体建议。本文从中考试题命制的相关概念入手,阐述了衡量中考试卷质量好坏的四个指标: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指出《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制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人文性原则、思想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其次,文章分析了中考政治学科的常见题型及其技巧,介绍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试题编制的相关内容,具体且详实地提出了中考试题的命制技术,为中考命题人员命题以及一线教师平常教学评价时命题提供参考。再次在概述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考试概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 2015—2019年的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阐述了这五年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的命题特点、试题命制的亮点与不足,探析了试题存在不足的原因。最后阐述了完善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的对策。先从如何为中考试题的编制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着手,提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中考命题人员选拔机制和资格制度、重视和加强对中考命题人员的理论和技术培训以及打造一套行之有效的命题准则等命题建议;后从抓好试卷命制这一内在因素开展探讨,就如何打造一份高质量的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卷,提出了通过完善选择题的编制、主观题的编制以及对试卷艺术化地布局的方法来提升试卷的品质。
钟晓霞[8](2020)在《为成功智力而教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初探》文中研究表明《道德与法治》课对增强学生道德法治意识,规范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现实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与习得,这种教学对帮助学生获得道德知识,增进对道德问题的分析与理解力无疑是好处的。然而,这种教学对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道德知识、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却并无多大的促进作用。根据斯腾伯格的界定,所谓“成功智力”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所需要的一组综合能力,包括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具有成功智力的人能平衡使用分析、创造与实践能力,来适应、塑造和选择环境。然而,现实中的教学却倾向于不断强化和鼓励学生的分析能力,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弊端,斯腾伯格号召教师“为成功智力而教”。笔者以为,斯腾伯格提出的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道德本质上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这就要求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的生活与社会现实,并学会将课本中的道德知识与技能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加以应用,在此过程中发现和建构新的道德知识,而这正是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所倡导的。论文采用从普遍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思路,试图回答两个核心问题:将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应用于初中道法课教学的必要性何在?如何有效地将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应用于初中道法课教学?针对第一个问题,论文第二章简要陈述和介绍了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的内涵及其教育意蕴;第三章从生活德育理论与初中道法课的关联、初中道法课课标分析、初中道法课新教师教学视频分析、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访谈四个角度,集中探讨了将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应用于初中道法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研究表明,将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应用于初中道法课教学改革,既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先进性,同时也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前者意指,作为初中道法课理论基础的生活德育理论,与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具有高度的兼容性与一致性。后者意指,不论是针对初中道法课课标和新教师教学视频的分析,还是针对专家学者或一线教师的采访,均表明目前初中道法课教材或教学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存在明显的失衡,主要表现为:分析性学习机会较多,实践性学习机会次之,创造性学习机会最为稀缺。这意味着,现有的初中道法课教学对偏重分析思维的学生最为有利,对偏重实践思维或创造思维的学生较为不利。如何克服和纠正上述倾向,笔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论文第四章明确提出了“为成功智力而教”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思路,重点阐述了“长善救失”的教学思路,即道法课教学既要为学生提供与其优势智力或思维风格相匹配的学习机会,也要通过人际交往互动或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互教互学、取长补短的学习机会。基于上述理念与思路,论文从目标定位、内容选择、过程设计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具体分析探讨了如何将成功智力理论融入初中道法课教学设计的路径与方略。接下来,论文第五章选取本市某初级中学六年级学生作为教学改革试验的对象,在现有《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选取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以成功智力理论为指导,设计并实施了为期四课时的教学改革试验,以期检验第四章有关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是否可行。实证研究表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含了大量“为成功智力而教”的学习机会,但这种机会的把握并不容易,它需要教师深入理解成功智力理论的要旨与精义,在尊重《道德与法治》课程基本性质与特点的前提下,去寻求二者有机的结合点。其次,根据成功智力理论的理念与基本原理,对《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某些主题单元进行改造和重新设计产生了两方面的实践效果:一是它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道德的生活本质,从而增强道德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二是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去解决真实生活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包括创造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上述两点均可以从每次课堂教学结束时学生提交的随堂反馈表得到印证。
李双[9](2020)在《初中高年级文言文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真实的、富有意义的语文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得以形成、发展和呈现的载体。只有在真实、有效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和探究文本疑难的自觉性才会被激发,学生个体思维发展的潜能才能得以释放。问题情境创设对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初中学段正是接触文言文学习的先手时期,首先,七年级设置的文言文课文较少并分散于教材多个单元中,并未以集中的单元形式呈现。加之,笔者征求了众位一线教师和专业导师的专业指导意见,他们也普遍认为在七年级即初中低年级进行文言文教学问题情境创设超出了这一学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这一阶段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故此本文将研究范围锁定在初中两个高年级学段——初中八、九年级(下文统称为:初中高年级)。笔者在借鉴了有关问题情境创设的各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文言文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部编本初中高年级语文教材文言文选篇和教材编写情境化特点,以及中考语文重视文言文试题命制情境化的考察,针对在初中高年级文言文教学中进行有效性问题情境创设教学策略的必要性、有效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本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关键词界说、研究方法,并从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教学、初中文言文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有效性问题情境创设几个层面进行文献综述,发现在整个问题情境教学场域中与初中文言文教学和有效性教学有关的专业研究十分匮乏,期望能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初中高年级文言文有效性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研究提供一些思路。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对初中高年级文言文教学有效性问题情境创设的现状进行了摸排,针对教学低效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基于此,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视域审视教学症结,意在探究有效性问题情境创设策略在当前初中高年级文言文课堂上的使用前景。第三部分,探究初中高年级文言文教学进行有效性问题情境创设的必要性。从问题情境创设的特点,原则特征、存在的问题三个维度展开了论述。辅之,以质疑法对初中高年级文言文教学实施有效性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影响、部编本教材文言文单元突出情境化策略和助读系统情境化编写的特点、中考语文重视文言文试题命制情境化的考察,来论证实施有效性问题情境创设的必要性。第四部分,笔者结合丰富的教学案例,提出了初中高年级文言文教学有效性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主要依据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发展、演变的进程,按照“顺应、理解、明辨、深化、扩展”——思维纵深发展的五个方向,也是教学过程的五个环节来安排教学策略。并在策略当中考虑到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的多维整合,遵循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时刻考虑全面因素与全体学生的教学规律,实现有效性教学。第五部分,笔者采用个案访谈法,结合一线优秀名师的真实教学实践经验,展示了初中高年级文言文教学有效性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实践案例。通过案例展示和访谈内容分层评析来佐证在初中高年级文言文教学当中使用问题情境创设是可行、有效的教学策略,同时验证笔者前一部分所提出如何实施有效性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的意义性。期望本文能够为本领域研究添砖加瓦,带给一线教师和在职教育硕士一些启发。
向奇风[10](2020)在《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学业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教育部正式印发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改革目标的课程标准,表明在基础教育阶段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实践变革的一个必然趋势,其中,落实发展核心素养的一个主要抓手就是学业评价,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重新审视了目前的普通高中学业评价体系,揭示其可能存在的弊端,并试图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学业评价体系,从而为学校核心素养教育的具体实践提出有效建议。研究的主要内容共有四个部分。首先,核心素养要为广大教育实践者和社会大众接受并认同,必须要说清楚核心素养教育提出的理论依据。因此,本研究的第一部分聚焦于此,回答了这个问题,认为核心素养教育的理论依据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历史本意,阐明核心素养教育继承和发展了全面发展教育,承接细化了素质教育,揭示了核心素养已经融入到课程标准、学业质量、考试评价之中。在第二部分,笔者对具有代表性的高中生学业评价现状进行了审视。第一,对学业水平考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学业水平考试的历史梳理,发现学业水平考试已带有常模色彩,在测评内容、测评时间具有全面、灵活等优势。但实践中的学业水平考试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业水平选择考功能异化、学业水平合格考流于形式。因此,基于学业水平考试测试结果进行学业评价,所得结果既不可信也难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第二,对统一高考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前高考试卷在工作范畴、改革方向上指向了学科核心素养,并依据对全国II卷的文本分析和一线老师的调查访谈结果,评判高考试卷的价值为“落实了某些关键能力的考查,同时也忽视了必备品格的测评”。因此,基于高考成绩进行学业评价,所得结果比较片面,不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完整发展。第三,对普通高校招生制度进行了研究。笔者从普通高校的视角,审视了学业评价结果运用于招生的表现,普通高校主要依据统一高考测试结果作为学业水平评价的标准,其价值取向和实际操作表现为分数公平至上。但研究发现,普通高校唯分招录学生时,会缺失某些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片面发展,给普通高中的学业评价错误的导向。第三部分,笔者针对当前普通高中学业评价的问题进行了归因。研究认为学业水平考试形式化、评价功能异化的原因有二:一是学业水平考试自身专业性不足,二是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高考功能的选拔性和纸笔测试的局限性是统一高考偏重学科认知而弱化核心素养主要原因;对于高校招生专注分数不见品格的现状归因有三,即综合素质评价十分难为、分数公平的过度追求、招生权力的实质缺乏。第四部分则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以核心素养引领学业评价的四条建议。第一,通过保证底线、确立标准、赋权高校等方法抓住深化高校招生改革牛鼻子;第二,通过依据课程标准、提升试题质量、建设试题题库等方式科学设计学业评价;第三,树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业评价观和考试观,进而转变教育观念;第四,通过社会打造平台、家庭营造氛围促进家庭社会联动。
二、树立学习目标是学会学习的前提——几例有关学习目标的教育事例及评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树立学习目标是学会学习的前提——几例有关学习目标的教育事例及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缘起 |
1.1.1 几个机缘 |
1.1.2 初步推断 |
1.2 研究问题 |
1.2.1 研究问题的孕育 |
1.2.2 研究问题的确立 |
1.3 概念界定 |
1.3.1 数学评优课 |
1.3.2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
1.4 研究背景 |
1.4.1 通过优秀课评比推动教师发展:中国特色待阐扬 |
1.4.2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发展新征程 |
1.4.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相关研究正蓬勃 |
1.5 研究意义 |
1.5.1 增益中国数学教育教研的特色 |
1.5.2 丰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1.5.3 引导数学教师备好课、上好课 |
1.5.4 支持教研员有效组织教研指导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文献主题的设计与组织 |
2.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
2.2.1 优质数学课堂特征维度 |
2.2.2 已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2.3 关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
2.3.1 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
2.3.2 数学教师的专业学习 |
2.4 关于数学课例研究 |
2.4.1 数学课例研究的过程与特点 |
2.4.2 数学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方法论:实践现象学 |
3.1.1 本研究的基本定位和范式取向 |
3.1.2 研究者的人际关系和自身特点 |
3.1.3 方法论的规划选取和基本含义 |
3.1.4 来自实践现象学的多层次启发 |
3.2 研究思路与过程 |
3.2.1 积累与感悟已有认识 |
3.2.2 体验与洞见真实活动 |
3.2.3 反思与直观活动本质 |
3.3 研究方法与对象 |
3.3.1 观察法 |
3.3.2 访谈法 |
3.3.3 出声思维 |
3.3.4 自我反思 |
3.4 资料整理与分析 |
3.4.1 资料的汇总与归类 |
3.4.2 资料的理解与反思 |
3.4.3 资料的提炼与呈现 |
3.5 研究效度与伦理 |
3.5.1 研究的效度 |
3.5.2 研究的伦理 |
3.6 论文结构与写法 |
3.6.1 论文的结构 |
3.6.2 论文的写法 |
第4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
4.1 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 |
4.1.1 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 |
4.1.2 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 |
4.1.3 小结:“烤” |
4.2 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 |
4.2.1 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 |
4.2.2 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 |
4.2.3 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 |
4.2.4 小结:“吃橘子” |
4.3 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 |
4.3.1 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 |
4.3.2 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 |
4.3.3 小结:“境与径” |
4.4 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 |
4.4.1 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 |
4.4.2 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 |
4.4.3 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 |
4.4.4 小结:“神来之笔” |
4.5 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 |
4.5.1 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 |
4.5.2 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 |
4.5.3 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 |
4.5.4 小结:“出彩” |
4.6 “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 |
4.6.1 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 |
4.6.2 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 |
4.6.3 小结:“陪伴” |
4.7 本章总结 |
第5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
5.1 参赛教师的主要发展 |
5.1.1 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发展 |
5.1.2 磨课活动中的能力发展 |
5.1.3 磨后反思中的能力发展 |
5.1.4 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 |
5.1.5 小结:“名师之智” |
5.2 教研员的主要发展 |
5.2.1 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 |
5.2.2 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 |
5.2.3 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 |
5.2.4 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 |
5.2.5 小结:“教研之慧” |
5.3 专家教师的主要发展 |
5.3.1 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 |
5.3.2 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 |
5.3.3 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 |
5.3.4 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 |
5.3.5 小结:“专家之谋” |
5.4 研究者的主要发展 |
5.4.1 作为“局内人”的诸多发展 |
5.4.2 作为“局外人”的诸多发展 |
5.4.3 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 |
5.4.4 小结:“科研之思” |
5.5 本章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1.1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
6.1.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
6.2 启示:“尚在起点的探索”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1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整体建构)》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
附录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第一课时)》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行的是路,知的是情 |
(2)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自然地理图像教学的教学行为观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 |
1.1.2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凝练 |
1.1.3 地理图像的重要意义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理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
1.3.2 地理图像教学现状研究 |
1.3.3 地理核心素养与地理图像教学结合研究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2.1.2 地理核心素养 |
2.1.3 地理图像 |
2.1.4 地理图像教学行为 |
2.2 主要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传播理论 |
2.2.2 深度教学理论 |
2.2.3 地理教学论 |
第3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地理图像教学分析框架构建 |
3.1 分析框架设计原则 |
3.1.1 地理性 |
3.1.2 科学性 |
3.1.3 目的性 |
3.1.4 可操作性 |
3.2 《地理图像教学观察量表》制定 |
3.2.1 《地理图像教学观察量表》初步制定 |
3.2.2 《地理图像教学观察量表》观察点修改 |
3.2.3 《地理图像教学观察量表》实践检验 |
3.3 《图像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水平层次诊断量表》构建 |
3.3.1 线上版核心素养水平层次量表的构建 |
3.3.2 线下版核心素养水平层次量表的构建 |
3.3.3 线上版与线下版素养水平层次诊断量表一致性分析 |
3.3.4 核心素养水平层次诊断量表信度检验 |
3.4 小结 |
第4章 自然地理图像教学观察与分析 |
4.1 观察课例的选择与说明 |
4.2 核心素养整体落实情况分析 |
4.2.1 地理核心素养情况分析 |
4.2.2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情况分析 |
4.3 核心素养视域下图像教学行为时效性分析 |
4.3.1 选图行为分析 |
4.3.2 图像组合行为分析 |
4.3.3 呈图行为分析 |
4.3.4 析图行为分析 |
4.3.5 图像教学环节设计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自然地理图像教学启示 |
5.1 树立素养导向教学观 |
5.1.1 树立素养为本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
5.1.2 夯实教师学科本体性知识 |
5.2 提高图像教学技能,实现素养联结 |
5.2.1 深度解析自然景观图,培育学生区域认知与人地协调观 |
5.2.2 动态呈现自然地理示意图,提高学生综合思维 |
5.2.3 引导学生运用“图层方法”制作地图,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 |
5.2.4 创设有效问题链,驱动深度图像教学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分析框架具体体系图 |
附录B 《地理图像教学观察量表》(线上第一版) |
附录C 《地理图像教学观察量表》(线下第一版) |
附录D 访谈提纲 |
附录E 专家问卷 1 |
附录F 专家问卷 2 |
附录G 核心素养观察结果统计 |
致谢 |
(3)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致敬先贤:对思想的追根溯源 |
(二)挖掘思想:领悟先生学术精妙 |
(三)后辈仰止:在企首中追寻足迹 |
二、研究问题 |
(一)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生成的内在机理 |
(二)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内隐的教育意蕴 |
(三)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现实价值指向 |
三、文献综述 |
(一)厘清研究个人思想的方法 |
(二)一位德育专家的思想脉络 |
(三)对后辈学生德育研究之引领 |
(四)学界同仁对先生思想之评述 |
(五)后生晚辈对先生品格之追忆 |
四、研究方法 |
(一)微观历史法 |
(二)个人访谈法 |
第一章 逻辑辨析:思想呈现的科学进路 |
一、教育学研究逻辑的反思 |
(一)教育学元认知的批判 |
(二)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批判 |
二、教育学科学逻辑的继承 |
(一)寻找教育学史中的教育学体系 |
(二)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学逻辑起点 |
三、教育学逻辑结构的建构 |
(一)教育社会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
(二)教育认识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
第二章 条件追因:思想生成的实然之路 |
一、社会与个人的互动机理 |
(一)沉与浮的交织经历 |
(二)学与教的思想洗礼 |
二、思想演变的历史脉络 |
(一)思想的聚合与积淀(1935-1956) |
(二)思想的沉淀与凝练(1957-1977) |
(三)思想的焕发与升华(1978-2000) |
(四)思想的总结与反思(2000 年以后) |
三、恒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
(一)国家与个人的共在中寻找教育之美 |
(二)现实与理想的平衡中达成教育之善 |
(三)现代与后现代统整中追求教育之真 |
第三章 本体挖掘:探寻教育规律的应然之旨 |
一、教育原理的重审——教育本质的辩证 |
(一)从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 |
(二)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 |
(三)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 |
二、教育目的的定位——人的全面发展 |
(一)人是基础:对教育目的的审思与锚定 |
(二)人的复归:对异化的批判与摒弃 |
(三)人能为人:对自我的认知与觉察 |
(四)发展程度:体现社会进步纵向度 |
三、教育功能的展开——教育先行的战略 |
(一)服务社会:教育的自觉功能 |
(二)人才培养:实现的前置条件 |
(三)指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构想 |
(四)正确逻辑:教育与社会的互动 |
四、教研方法的确定——教育研究本土化 |
(一)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 |
(二)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 |
(三)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 |
五、教育任务的剖析——学校德育系统论 |
(一)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 |
(二)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 |
(三)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 |
(四)教育者要先受教育 |
第四章 向度阐释:对现实指导的必然之意 |
一、理论根基:教育研究的生成基点 |
(一)坚守哲学基础本根 |
(二)坚持教育就是教育自身 |
二、本土意识:教育研究必须扎根 |
(一)教育发展要有社会的保障 |
(二)不能将教育做成产业 |
(三)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 |
(四)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 |
三、复杂规律: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过程机理 |
(一)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 |
(二)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 |
(三)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 |
四、人为基点:教育研究的逻辑肇始 |
(一)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 |
(二)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 |
(三)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 |
第五章 意蕴生发:对先生精神之检视 |
一、弘毅明德:在探索与思考中开创再立 |
二、修己安人:在为学与治学中彰显品格 |
三、忧国忧民:在为人与为师中抒发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王逢贤生平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手稿资料 |
附录四:实物照片 |
后记 |
(5)中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兰州市某农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工具的开发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体系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 |
二、课程教学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最近发展区教学理论 |
二、能力本位理论 |
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第三章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情况 |
第一节 课时设置情况 |
第二节 教材内容选择情况 |
第三节 学校重视情况 |
第四节 硬件设施情况 |
第五节 师资配置情况 |
一、教师队伍的结构 |
二、教师的专业技能 |
第四章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现状 |
第一节 教师的教学情况 |
一、教师的认识程度 |
二、教师的教学态度 |
三、教师的教学准备 |
四、教师的教学方法 |
五、教师的教学效果 |
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
七、教师对课程教学的困惑与建议 |
第二节 学生的学习情况 |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学生的认识程度 |
三、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意志力 |
四、学生的学习习惯 |
五、学生的学习收获 |
六、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
七、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与建议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优点 |
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建议与对策 |
一、学校层面 |
二、教师层面 |
三、学生层面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与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探究与分享”栏目在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重点难点 |
2.创新点 |
一、《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探究与分享”栏目的相关内容概述 |
(一)《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探究与分享”的内涵 |
1.《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探究活动的内涵 |
2.《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分享活动的内涵 |
(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探究与分享”栏目的分类 |
1.问题探究 |
2.材料探究型 |
3.情境探究型 |
(三)《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探究与分享”栏目的特点 |
1.目标鲜明 |
2.主体明确 |
3.类型多样 |
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探究与分享”栏目运用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
(一)“探究与分享”栏目运用的必要性 |
1.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2.学生发展关键能力的需要 |
3.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
(二)“探究与分享”栏目运用的重要性 |
1.有利于教材内容的理解 |
2.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
3.有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 |
三、《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探究与分享”栏目的运用 |
(一)“探究与分享”栏目的运用原则 |
1.实效性原则 |
2.主体性原则 |
3.创新性原则 |
(二)“探究与分享”栏目的运用方法 |
1.问题探究型“探究与分享”栏目的运用方法 |
2.材料探究型“探究与分享”栏目的运用方法 |
3.情境探究型“探究与分享”栏目的运用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制与完善策略研究 ——以江苏省淮安市近五年中考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制概述 |
一、中考试题命制的内涵和质量标准 |
(一) 试题命制 |
(二) 中考试题命制 |
(三) 试题命制的质量标准 |
二、中考政治学科试题命制的基本原则 |
(一) 科学性原则 |
(二) 人文性原则 |
(三) 思想性原则 |
(四) 开放性原则 |
第二章 中考政治学科的常见题型及其技巧 |
一、选择题及其命制 |
(一) 选择题的内涵和特征 |
(二) 选择题的题型 |
(三) 选择题的命制技巧 |
(四) 选择题的优缺点 |
二、非选择题及其命制 |
(一) 非选择题的内涵和特征 |
(二) 非选择题的题型 |
(三) 非选择题的命制技巧 |
(四) 非选择题的优缺点 |
第三章 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题现状 |
一、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命题基本要求 |
(一) 命题指导思想 |
(二) 考试范围 |
(三) 试卷结构 |
二、近五年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题的状况 |
(一) 近五年淮安市《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试题的总体情况 |
(二) 近五年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制的亮点 |
(三) 近五年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制的不足 |
三、近五年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制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一) 高水平命题专家相对不足 |
(二) 因袭传统,经验不足,创新不够 |
(三) 命题人员选拨制度仍存在不足 |
(四) 对命题人员的培训不够 |
第四章 完善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题的对策 |
一、科学规划,完善《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制的顶层设计 |
(一) 建立科学合理的中考命题人员选拔机制和资格制度 |
(二) 重视和加强对中考命题人员的理论和技术的培训 |
(三) 打造一套行之有效的命题准则 |
二、转变观念,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师对命题工作的重视 |
(一) 转变观念,科学认识命题工作 |
(二) 有效引导,提升教师命题意识 |
三、注重技巧,强化《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试题命制能力 |
(一) 选择题命制的原则和技巧 |
(二) 非选择题命制的要求和方法 |
(三) 试卷版式的艺术与策略 |
四、淮安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卷样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教研员(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为成功智力而教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问题 |
二、研究的假设、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假设 |
(二)研究的思路 |
(三)研究的方法 |
三、相关研究述评 |
(一)成功智力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
(二)成功智力理论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
(三)成功智力理论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
第二章 成功智力理论及其教育意蕴 |
一、成功智力的提出 |
二、成功智力的内涵及构成 |
三、成功智力相对于传统智力的特征 |
(一)综合性 |
(二)相对独立性 |
(三)可塑性 |
(四)情境性 |
四、成功智力理论的教育意蕴 |
(一)传统教学的不足与缺陷 |
(二)改革的方向:为成功智力而教 |
第三章 从成功智力理论看初中《道德与法治》 |
一、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来看 |
(一)作为道法课理论基础的生活德育论 |
(二)生活德育论与成功智力的契合 |
二、从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分析来看 |
(一)课标中的“课程目标” |
(二)课标中的“课程内容” |
(三)课标中的“活动建议” |
(四)课标的总体倾向 |
三、从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视频的分析来看 |
(一)教学视频来源及内容 |
(二)教学过程及评析 |
(三)对本节课的总体评价 |
四、从对专家学者或一线教师的调查访谈来看 |
(一)受访者对成功智力理论的了解与认可程度 |
(二)受访者对道法课运用成功智力机会的判断 |
(三)受访者对道法课运用成功智力困难的判断 |
第四章 为成功智力而教的教学设计 |
一、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
(一)设计理念 |
(二)设计思路 |
二、设计的前期准备 |
(一)课标解读 |
(二)教材分析 |
(三)学情分析 |
三、成功智力融入课堂教学的主要路径 |
(一)教学目标的融入 |
(二)教学内容的融入 |
(三)教学过程的融入 |
(四)教学评价的融入 |
第五章 为成功智力而教的实践探索 |
一、前期调研及相关准备 |
(一)试验教学单元研读与分析 |
(二)试验班学情分析与诊断 |
二、教案的设计、实施与反思 |
(一)第一课时的情况 |
(二)第二课时的情况 |
(三)第三课时的情况 |
(四)第四课时的情况 |
研究总结:主要结论与发现 |
参考文献 |
附件1 《父母和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教学实录 |
附件2 为成功智力而教的现状调研访谈提纲 |
附件3 成功智力偏向调查问卷 |
附件4 学生课后简易反馈调查表 |
附件5 初中六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验单元 |
致谢 |
(9)初中高年级文言文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说 |
(一)问题情境创设 |
(二)有效性 |
四、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研究 |
(二)关于有效性教学的研究 |
(三)关于初中文言文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 |
(四)关于有效性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 |
(五)小结 |
五、研究方法 |
(一)调查研究法 |
(二)文本分析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四)文献研究法 |
(五)个案研究法 |
第一章 有效性问题情境创设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
一、部编本初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中文言文选篇的分布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三、文言文教学有效性问题情境创设现状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
(一)学生维度调查结果的呈现与分析 |
(二)教师维度调查结果的呈现与分析 |
四、由教学低效成因探究有效性问题情境创设的使用前景 |
(一)学生视域看教学症结 |
(二)教师视域看教学症结 |
第二章 初中高年级文言文教学中进行有效性问题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
一、有效性问题情境创设的特点 |
(一)创设有效性问题情境的课例演示 |
(二)具备的原则特征 |
(三)教师实施问题情境创设时存在的问题 |
二、质疑法对实施有效性问题情境创设具有重要影响 |
(一)质疑法与问题情境创设的联系 |
(二)正确区分提问和问题情境创设,规避“串问”式质疑 |
(三)质疑法对有效性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影响 |
三、部编本教材文言文单元和助读系统情境化编写的特点 |
(一)文言文单元突出情境化策略 |
(二)助读系统中渗透情境化趋向 |
四、中考语文重视文言文试题命制情境化的考察 |
(一)从高考考纲中看文言文试题对情境化的要求 |
(二)中考重视文言文试题命制情境化的考察 |
第三章 初中高年级文言文教学有效性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 |
一、求同存异,顺应经验 |
(一)在学生直觉经验遇阻时创设 |
(二)挖掘教材资源,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 |
二、假设虚拟,理解文本 |
(一)创设实践活动操作型问题情境 |
(二)利用新媒体手段创设直观型问题情境 |
三、借今比古,明辨常识 |
(一)强化文言文常识中的事实 |
(二)结合生活经验,贴近学生真实世界 |
四、序列安排,深化内涵 |
(一)注重同一情境多层设问 |
(二)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
五、左右互搏,扩展思维 |
(一)开展辩论型问题情境 |
(二)巧设矛盾创设质疑型问题情境 |
第四章 有效性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实践优秀案例评析 |
一、访谈教师简介 |
二、访谈教师文言文教学理念 |
三、访谈教师教学实践优秀案例 |
(一)《小石潭记》教学实录 |
(二)教师访谈实录五层纵向评析 |
(三)教学实践评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1.问题的提出 |
2.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1.素养及核心素养 |
2.评价、学业评价及高中生学业评价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 |
2.关于高中生学业评价的研究 |
3.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四)研究设计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理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 |
1.全面发展教育的历史本意 |
2.对全面发展教育的继承 |
3.对素质教育的承接细化 |
(二)研究的逻辑起点与分析框架 |
1.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纲领 |
2.学业质量以核心素养为统领 |
3.考试评价以核心素养为指导 |
二、高中生学业水平代表性评价现状的审视 |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学业水平考试的审视 |
1.学业水平考试的范畴:标准兼常模参照的测试 |
2.学业水平考试的问题:功能异化和流于形式 |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全国统一高考的审视 |
1.高考试卷的方向要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
2.高考试卷的实然评判:落实关键能力、偏废必备品格 |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普通高校招生的审视 |
1.高校招生的操作:分数面前皆平等 |
2.高校招生的评判:唯分招录少素养 |
三、高中生学业水平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
(一)学业水平考试:在形式化中评价功能异化 |
1.学业水平考试的专业性不足 |
2.应试观念影响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
(二)全国统一高考:偏重学科中弱化核心素养 |
1.高考功能的选拔性 |
2.纸笔测试的局限性 |
(三)普通高校招生:专注分数时无视人的品格 |
1.综合素质评价十分“难为” |
2.分数公平的过度追求 |
3.招生权力的实质缺乏 |
四、以发展核心素养引领学业评价改革的建议 |
(一)抓住牛鼻子:深化高校招生改革 |
1.保证公平优先而不失素养的底线 |
2.确立发展核心素养的录取标准 |
3.赋权以保证高校招生主体地位 |
4.完善高考为主学考为辅的招生模式 |
(二)把好考试关:科学地设计学业评价 |
1.依据标准考察学生的核心素养 |
2.提升试题质量考查学生核心素养 |
3.建设考察学生核心素养的试题库 |
(三)转变教育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
1.树立“以人为本”的学业评价观 |
2.树立发展核心素养的考试观念 |
(四)营造环境支持:促进家庭社会联动 |
1.社会打造核心素养教育的平台 |
2.家庭支持核心素养教育的氛围 |
结语:研究结论与存在不足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致谢 |
四、树立学习目标是学会学习的前提——几例有关学习目标的教育事例及评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D]. 朱晨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2]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自然地理图像教学的教学行为观察与分析[D]. 徐新悦.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D]. 陆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中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兰州市某农业学校为例[D]. 颜珊珊.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探究与分享”栏目在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运用研究[D]. 步紫婷.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制与完善策略研究 ——以江苏省淮安市近五年中考题为例[D]. 祝金鑫. 扬州大学, 2020(05)
- [8]为成功智力而教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初探[D]. 钟晓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初中高年级文言文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研究[D]. 李双. 鲁东大学, 2020(01)
- [10]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学业评价研究[D]. 向奇风.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