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任高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马千舒[1](2020)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Ⅰ-Ⅳ期)疗效性与安全性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应用循证医学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提供证据。资料与方法:按照国际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方法,严格遵循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万方、Pub Med,收集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正式发表的并手工检索2019年下半年6种中文核心期刊中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Ⅰ-Ⅳ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制作森林图、漏斗图,对主要结局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结果: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合格文献20篇,共包含1300名患者。质量评价结果显示:3分文献4篇,2分文献6篇,1分文献10篇。森林图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单纯西医治疗,在提高临床有效率、减少24小时尿蛋白定量、提高血清白蛋白、降低血脂(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维持肾功能稳定(血清肌酐)、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不良事件方面效果更优,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健,漏斗图较对称。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相比于单纯西医治疗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
苑伯菲[2](2019)在《宋立群教授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用药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分析宋立群教授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处方用药,探讨中医药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用药特点及规律。方法:收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病门诊2008年-2018年经导师诊治过的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案102例,通过SPSS统计软件,运用频数、聚类等统计学方法,对处方用药进行分析。结果:严格按照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找出符合要求的病案102例,其中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药101味,使用总频数为1701次,其中频数在20次以上的中药有20味,累计使用频率79.59%,前十位依次是茯苓、黄芪、白术、女贞子、芡实、金樱子、覆盆子、甘草、穿山龙、山楂。对20味常用药物按照功效分类、性味、归经分别统计,得出使用频率大于10%的有3类,按照递减顺序依次为补虚药、固涩药(固精缩尿药)、消食药,使用频率依次是39.60%,24.32%,15.20%,累计使用频率为79.12%。药物性味以寒、温、平及甘淡、苦为主。药物的归经按照使用频数递减顺序排列前五位分别是肝经、脾经、肺经、肾经、胃经。每方药味多在16-18味,幼童组、学龄组、青春期组单剂量使用频率前两位分别是5g、10g,10g、15g,15g、20g。聚类分析得到常用药对组合3对,常用药物组合4组。结论:1、茯苓、黄芪、白术、女贞子、芡实、金樱子、覆盆子、甘草、穿山龙、山楂、沙苑子、神曲、麦芽、菟丝子、龙葵、牛蒡子、桑螵蛸、白果是导师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用药物。2、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药物的主要药性为寒、温、平;药味为甘(淡)、苦、酸(涩);归经为脾经、肾经、肝经、胃经、肺经;主要药物功效分类为补虚药、固涩药(固精缩尿药)、消食药。每方药味多在16-18味,单剂量与年龄相关。3、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强健脾气,补益肾气,收敛肺气。基本治疗大法是平补肺脾肾三脏,利咽、利水通络、活血。
李玉霞[3](2019)在《肾四味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维持期肾阳虚型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采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法,通过对照分析全部研究样本试验前后的临床表现、体征积分、脂质、凝血、肝肾功能、维持期复发率等一系列指标。观察肾四味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维持期肾阳虚型的改善情况,如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浮肿、夜尿频多、神疲乏力等情况,减少激素的副作用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更加广泛地运用和治疗肾病综合征激素维持期肾阳虚型的患者。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法,选取60名肾病综合征维持期使用激素患者辩证为肾阳虚者,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第一组为对照组,第二组为治疗组,所有对象均进行一样的基础病治疗。第一组进行一般治疗和标准激素治疗,第二组在一般治疗和标准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四味,肾四味方由补骨脂颗粒15g,枸杞子颗粒15g,菟丝子颗粒15g,淫羊藿颗粒15g组成。上方开水冲服,分2次饭后温服,日1剂。连续服用3个月后观察。观察分析两组对象用药前后的症状表现和体征积分、肝肾功能、凝血、血脂、维持期复发率等常规实验室指标改变情况,详细了解肾四味的最佳临床表现和不良副作用。结果: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均获得的明显改善;与单纯使用激素患者比较(76.67%),联合肾四味患者疗效明显较高(93.33%)(P<0.05)。2.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显着降低;与单纯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比较,联合肾四味患者肾阳虚(浮肿、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增多、神疲乏力等)症状改善更为明显(P<0.05)。3.两组患者经治疗后,TG、CHOL、FIB均明显降低,与单纯使用激素患者比较,联合肾四味患者TG、CHOL、FIB降低更为明显(P<0.05)。4.与单纯使用激素患者比较(43.3%),联合肾四味患者复发率(16.7%)明显降低(P<0.05)。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ALT、ALP、BUN、Crea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过敏反应及其它副作用的发生。结论:通过研究,肾四味对于肾病综合征者在维持阶段使用大剂量激素后导致肾阳虚临床症状具有显着的改善作用,特别是在浮肿、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增多、神疲乏力等症状方面的改善。同时,肾四味具有改善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中的改善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脂,减少维持期复发率,以及还有一定的抗疲劳、改善骨质疏松等作用。研究期间无不良副作用及过敏现象。此研究为肾病综合征患者降低了复发率,减轻了经济负担,减少了激素副作用及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陶静,汪培国[4](2018)在《补肾固精汤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补肾固精汤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2例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联合雷公藤多苷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肾固精汤口服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门诊随访,记录6个月和12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TC和TG等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水平,ALB则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TC和TG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而ALB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随访12个月,治疗组6个月和12个月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肾固精汤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尿蛋白流失,提高血浆白蛋白,改善肾脏功能,降低肾病综合征复发率,从而提高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愈率。
楚秀丽[5](2017)在《益气补肾活血祛风方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从临床和动物实验两方面进一步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明确该方案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并探求益气补肾活血祛风方协同激素提高治疗该病疗效的机制,论证中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优势,为中医治疗本病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1.临床研究:将82例符合受试标准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中西医治疗组(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脂、肝肾功等方面的情况,做出综合疗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2.实验研究:筛选健康雄性SPF级Spraque-Dawley(SD)大鼠,测24时尿蛋白定量阴性后,建立92只阿霉素(adriamycin,ADR)肾病大鼠模型及20只空白对照组(A组),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激素组(C组)、中药组(D组)、中药+激素组(E组),每组23只。A组不予干预;B组给予蒸馏水灌胃;C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溶液;D组给予益气补肾活血祛风方汤剂;E组上午予益气补肾活血祛风方汤剂,下午予醋酸泼尼松片溶液;实验周期共8周。分别在4周、8周末时每组随机抽取10只大鼠观察治疗效果(24h尿蛋白量、生化等),并取肾脏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1.临床研究: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24h尿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5.0%,治疗组能更好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激素、细胞毒药物等所致的副作用明显减少。2.实验研究:综合分析,糖皮质激素单用或联合中药使用均可延缓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尿蛋白增长。激素组和中药加激素组之间尿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趋势看,中药加激素对本模型大鼠蛋白尿治疗效果可能优于单用激素;益气补肾活血祛风方可改善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脂代谢紊乱情况;肾活检结果示本方可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病理损害。结论:西医与中西医结合两种方案在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时均能减少尿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血脂,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中西医结合方案疗效优于西医方案。中药的使用可改善阿霉素肾病大鼠生存状态,改善其脂代谢紊乱,以及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病理损害。
李艳[6](2014)在《耳尖放血疗法治疗感染相关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运用耳尖放血疗法治疗感染相关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本病的治疗寻找新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病人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周期均为4周。对照组采用强的松+环磷酰胺及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耳尖放血疗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化验指标的改变,复发率情况。结果:疾病疗效评分,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为66.7%。对两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化验指标等方面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尖放血疗法对感染相关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有显着疗效。具体表现在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改善低蛋白血症及高脂血症等,并延长疾病的缓解期,降低复发率。
何邦友[7](2014)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近况》文中提出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指一组临床症候群,表现为大量的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肿。特点为三高一低,即①大量蛋白尿(≥3.5g/d),②血浆白蛋白低(≤30g/L),③水肿,④高脂血症,其中①②为其诊断的必备条件。临床上常用激素、细胞毒性药及抗凝药等联合治疗,取得一定疗效,但存在易复发,易产
利益[8](2014)在《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肾病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黄芪注射液、左卡尼汀的临床疗效,了解黄芪注射液、左卡尼汀两者在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参考第十三版《实用内科学》关于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按照SAS软件随机分成对照组、左卡尼汀组、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共计60例,其中对照组20例,左卡尼汀组20例,左卡尼汀联合黄芪组20例;三组患者入组时一般性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案进行基础治疗,左卡尼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注射用左卡尼汀2.0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4周;左卡尼汀联合黄芪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黄芪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注射用左卡尼汀2.0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四周。3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总蛋白(TP)、血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1)在控制尿蛋白方面,三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均有下降,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左卡尼汀组为85%,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为9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在改善肝脏合成功能方面,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TP、A1b水平治疗后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左卡尼汀组、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TP、A1b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左卡尼汀组相比,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TP、A1b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改善血脂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三组TG、LDL-C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左卡尼汀组P<0.05,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P<0.01;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左卡尼汀组、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TG、LDL-C水平明显下降,左卡尼汀组P<0.05,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P<0.01;与左卡尼汀组相比,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TG、LDL-C水平下降更为显着(P<0.05)。(4)在改善炎症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三组CR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左卡尼汀组P<0.05,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P<0.01;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左卡尼汀组、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CRP水平明显下降,左卡尼汀组P<0.05,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P<0.01;与左卡尼汀组相比,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CRP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5)整个观察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事件。结论: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有助于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肝脏合成功能,提高血浆总蛋白及血白蛋白水平;有助于降低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助于降低NS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肾病综合征的肾脏损伤,改善肾功能。与单纯应用左卡尼汀相比,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在降低尿蛋白、降低血脂及炎症、改善肾功等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
凌颖茹[9](2013)在《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黄春林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收集黄教授门诊肾病综合征的病历,整理病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并提取基本方,以深度挖掘黄春林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时的经验及独特的学术思想,帮助名老中医思想传承工作更好地进行。方法:本研究收集整理广东省中医院黄春林教授门诊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病历。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录入信息,构建数据库。使用软件的频次统计得出常用药物。根据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分成3组中药组、雷公藤组、激素组,并再将激素组分成激素首始阶段、减量阶段、维持阶段进行探索,使用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各组的关键药物。利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法,演绎出新处方。结果:1.利用频次统计分析,对筛选出68名患者,共280诊次的处方进行分析,发现出现次数最高前10的症状为浮肿、神疲、眠差、小便泡沫、乏力、腰酸、大便稀、纳差、口干、腰痛;中医辨证分型,本虚证中以脾肾气虚最多,标实证中以湿热证、瘀血阻络较多;用药范围结果表明,共使用135味中药,常用药物是杜仲、菟丝子、黄芪、芡实、女贞子、丹参、藿香、蒲公英、甘草、山药等;药性分析发现,药物的四气分析:温性(936次)、平性(874次)药物所出现频次最高。药物的五味分析:甘味药(2348次)的药物出现频次最多。药物归类分析:入肝(1882)、肾(1734)、脾(1150)的药物的频次较高。把药物进行功效归类,使用最多的是补虚药、清热药、收涩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2.利用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得出中药组的关键药物有黄芪、重楼、蒲公英、海螵蛸、小蓟;雷公藤组的关键药物有天麻、杜仲、黄芪、菟丝子、女贞子;使用激素组的关键药物有何首乌、杜仲、沙参、决明子、重楼。把使用激素组再细分成激素的首始阶段、减量阶段、撤药阶段进行探索,首始阶段使用的关键药物有黄芪、杜仲、菟丝子、女贞子、当归;减量阶段有何首乌、杜仲、沙参、决明子、重楼;维持阶段有黄芪、鹿角胶、生地、山药、山萸肉。设置合适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得出22条药物组合。3.利用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法,得出3至4味药的核心组合,共42条。在此基础上进行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法得出8个新方:小蓟、白茅根、香附、合欢花;黄精、当归、茯神、猪苓;丹参、甘草、延胡索、沙参;生地、杜仲、牡丹皮、辛夷、旱莲草;藿香、合欢花、乌药、香附;女贞子、山萸肉、牡丹皮、芡实、苏木、沙参;当归、茯苓、茯神、猪苓;芡实、山萸肉、何首乌、鹿角胶、苏木、沙参。结论:数据挖掘法可以归纳提炼黄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主要使用补虚药、清热药、收涩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等功效的药物;并归纳出基本方,体现治疗大法为益气健脾补肾法,兼以清热利湿活血。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客观的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名老中医医案与方剂进行分析,能够得出较客观的,对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贾海平[10](2013)在《董志刚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拾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常表现出“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3.5g/24h)、低蛋白血症(<30g/d)、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的水肿。本病有很多种病因引起,在临床上对其诊断时要紧紧围绕其病因病理乃至并发症,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肾病综合征治疗的缓解率,以期尽可能的改善患者的预后。该病是目前肾脏内科难治疾病之一。在治疗上西医仍以糖皮质激素为主,部分患者也需要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霉酚酸酯、环孢素A等)治疗。虽然大部分病例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但是长时间大剂量的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所引起的副反应如感染、骨质疏松、柯兴氏征等却常常给本病的治疗带来了障碍,尤其是某些患者出现了激素抵抗或依赖等状况使得激素为主的治疗出现了瓶颈。导师董志刚教授博览古代医家依据三十余载临床经验结合现代研究,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不同阶段针对性应用中药,降低了副作用减少了复发大大提高了激素治疗的效果,为中药在本病激素治疗过程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思路。具体应用可分为激素治疗初期应用中药滋阴清热解毒;激素减量阶段应用中药温补脾肾协助减量;激素维持治疗阶段应用中药调理气血防反复;激素治疗全过程应用中药祛痰化瘀以增效。
二、叶任高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叶任高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Ⅰ-Ⅳ期)疗效性与安全性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IMN 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2)宋立群教授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用药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综述 |
1、西医病因病机 |
1.1 免疫功能紊乱 |
1.2 基因多态性 |
1.3 其他 |
2、西医诊断及症状 |
2.1 西医诊断 |
2.2 症状 |
3、西医治疗 |
4、中医相关理论 |
4.1 理论渊源 |
4.2 中医病因病机 |
4.3 中医症状 |
4.4 中医治疗 |
5、中西医结合 |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 |
2、研究方法 |
2.1 数据处理 |
2.2 数据分析 |
结果 |
1、患者性别及证型统计分析结果 |
1.1 证型频数统计分析结果 |
2、药物频数统计分析结果 |
2.1 药物频数统计分析 |
2.2 不同证型药物频数统计分析结果 |
3、药类频数统计分析结果 |
4、药性频数统计分析结果 |
4.1 药物四气频数统计分析结果 |
4.2 药物五味频数统计分析结果 |
4.3 药物归经频数统计分析结果 |
5、药量频数统计分析结果 |
6、药物变量累计分析 |
讨论 |
1、讨论内容 |
1.1 症状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疗 |
1.4 总结 |
2、药物统计分析结果讨论 |
2.1 年龄分布统计结果讨论 |
2.2 药物频数统计结果讨论 |
2.3 常用药物功效讨论 |
2.4 常用药物性味归经结果讨论 |
2.5 药量统计分析结果 |
2.6 药物聚类分析结果讨论 |
2.7 各证型特殊用药结果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3)肾四味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维持期肾阳虚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西医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 |
1.1.1 肾病综合征的定义 |
1.1.2 肾病综合征的西医治疗 |
1.1.3 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的副作用及机制 |
1.2 中医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 |
1.2.1 中医古籍对水肿的认识 |
1.2.2 中医治疗水肿研究现状 |
1.2.3 中医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的认识、证型变化 |
1.2.4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维持期复发常见因素 |
1.2.5 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副作用肾阳虚诊断标准 |
1.2.6 肾四味药物现代药物研究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二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病例来源 |
2.1.2 样本量估算 |
2.2 临床标准 |
2.2.1 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
2.2.2 标准激素疗法 |
2.2.3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标准 |
2.2.4 中医肾阳虚型诊断标准 |
2.2.5 纳入标准 |
2.2.6 排除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3.1 分组情况 |
2.3.2 治疗方法 |
2.3.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方法 |
第三部分 观察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疗效比较 |
3.2.1 临床疗效的比较 |
3.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肾阳虚症状改善情况的变化 |
3.2.3 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的比较 |
3.3 临床检测项目的比较 |
3.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情况比较 |
3.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情况的比较 |
3.3.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比较 |
3.4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
3.5 安全性检测 |
第四部分 讨论 |
4.1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医发病机制 |
4.2 中医对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认识 |
4.3 “肾四味”的组方思路、药效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4.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体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补肾固精汤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治疗方法 |
1.4.1 前期基础治疗 |
1.4.2 对照组 |
1.4.3 治疗组 |
1.5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ALB、SCr、BUN、TC和TG水平比较 |
2.3 两组随访6个月和12个月的复发率比较 |
3 讨论 |
(5)益气补肾活血祛风方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诊断标准 |
2.3 病例选择 |
2.4 治疗方案 |
2.5 观察指标 |
2.6 疗效评定 |
2.7 安全性评价 |
2.8 统计分析 |
3.结果分析 |
3.1 基线齐性比较 |
3.2 疗效统计 |
3.3 两组安全性指标观察及分析 |
实验研究 |
1.目的 |
2.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药物和试剂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其他仪器和试剂 |
3.实验方法 |
3.1 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制作 |
3.2 中药复方药液制备 |
3.3 实验分组 |
3.4 实验用药 |
3.5 实验标本采集 |
3.6 检测指标及方法 |
4.统计学处理 |
5.实验结果 |
5.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
5.2 24 h尿蛋白情况 |
5.3 血清生化指标 |
5.4 肾组织光镜病理改变 |
讨论 |
1.祖国医学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认识 |
1.1 正虚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机探讨 |
1.2 邪实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机探讨 |
2.实验模型的建立和认识 |
3.中医治法的确立及方义分析 |
3.1 方义分析 |
3.2 本方单味药的现代药理研究 |
4.疗效评价与分析 |
5.本中药方联用激素对ADR肾病大鼠可能保护作用 |
5.1 改善大鼠一般情况 |
5.2 减少大鼠尿蛋白 |
5.3 改善脂代谢紊乱 |
5.4 减轻肾脏病理损害 |
6.本中药方协同激素治疗PNS可能疗效机制探讨 |
6.1 增加激素、细胞毒药物敏感性,减轻其毒副作用 |
6.2 减少尿蛋白作用 |
6.3 改善高凝状态 |
6.4 调节血脂作用 |
6.5 调节免疫作用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耳尖放血疗法治疗感染相关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病例收集及随访时间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1.4 中医症候量化分级 |
1.5 入选病例基本情况 |
2.研究方法 |
2.1 观察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临床观测指标 |
2.4 不良事件的观察 |
2.5 疗效判定标准 |
2.6 病例随访观察 |
2.7 统计学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临床疗效比较 |
3.2 实验室检验指标疗效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比较 |
4.随访 |
5.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1.关于定义及意义 |
1.1. 耳尖放血疗法 |
1.2 感染相关的意义 |
1.3 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 |
2.祖国医学对感染相关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研究 |
2.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中医药治疗的进展 |
3.西方医学对感染相关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研究 |
3.1 发病机制及病因 |
3.2 最新研究动态 |
4.实验结果讨论 |
4.1 对其整体治疗机制的理解 |
4.2 疾病治疗效果的讨论 |
4.3 对疾病缓解期及复发的影响 |
4.4 耳尖放血疗法的优势 |
4.5 耳尖放血疗法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7)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病因病机 |
中医药治疗 |
1 中药注射剂的运用 |
2 中医基本方的运用 |
3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
4 名中医经验方的运用 |
5 分期治疗 |
单味提取药研究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1 中医药在糖皮质激素治疗本病中的运用 |
2 中医药在细胞毒类药物治疗本病中的运用 |
结语 |
(8)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黄芪注射液在慢性肾病的临床应用进展 综述 |
参考文献 |
(9)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黄春林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 |
1.1.1 中医病名的认识 |
1.1.2 中医病因病机 |
1.1.3 中医治疗 |
1.2 西医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 |
1.2.1 概念 |
1.2.2 治疗 |
1.3 黄春林教授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与治疗 |
1.3.1 病名 |
1.3.2 病因病机 |
1.3.3 治疗 |
1.3.4 日常调理,药食同源 |
1.4 数据挖掘法 |
1.5 小结 |
第二部分 回顾性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信息采集 |
2.2.2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
2.3 结果 |
2.3.1 一般特征 |
2.3.2 症状出现频数 |
2.3.3 辨证分型 |
2.3.4 方剂中使用药味数 |
2.3.5 用药特点 |
2.3.6 与西医结合的用药特点 |
2.3.7 常用药物的用量 |
2.3.8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组方规律分析 |
2.3.9 基于熵聚类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
2.4 讨论 |
2.4.1 对症状、证型的认识 |
2.4.2 用药特点 |
2.4.3 根据关联规则探索常用的用药模式 |
2.4.4 结合西医治疗方案用药 |
2.4.5 基于熵层次聚类法 |
2.4.6 数据挖掘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的利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董志刚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拾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激素治疗初期应用中药滋阴清热解毒 |
2 激素减量阶段应用中药温补脾肾协助减量 |
3 激素维持治疗阶段应用中药调理气血防反复 |
4 激素治疗全过程应用中药祛痰化瘀以增效 |
5 病案举例 |
分析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叶任高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Ⅰ-Ⅳ期)疗效性与安全性Meta分析[D]. 马千舒.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宋立群教授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用药规律的研究[D]. 苑伯菲.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3]肾四味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维持期肾阳虚型的临床研究[D]. 李玉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补肾固精汤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J]. 陶静,汪培国.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02)
- [5]益气补肾活血祛风方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楚秀丽.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06)
- [6]耳尖放血疗法治疗感染相关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D]. 李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03)
- [7]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近况[J]. 何邦友.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04)
- [8]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利益. 泸州医学院, 2014(05)
- [9]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黄春林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D]. 凌颖茹.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 [10]董志刚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拾萃[D]. 贾海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3(05)
标签:肾病综合征论文; 左卡尼汀论文; 对照组论文; 尿蛋白的治疗方法论文; 黄芪注射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