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烯唑醇防治香蕉叶斑病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崔一平,彭埃天,宋晓兵,孟祥杰,凌金锋,陈霞[1](2021)在《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药效评价》文中认为为有效防治香蕉叶斑病,筛选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杀菌剂。笔者以400 g/L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为试验药剂,在2018年和2019年开展了防治香蕉叶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表明,在香蕉叶斑病发病初期进行茎叶喷雾施药,133.3 mg/kg的试验药剂在3次药后的平均防效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为74.08%和74.54%,明显优于对照药剂中133.3 mg/kg的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166.7 mg/kg的吡唑醚菌酯乳油和丙环唑乳油;而200 mg/kg的400 g/L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在3次药后的平均防效可达79.68%和79.93%。说明400 g/L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优良,是防治香蕉叶斑病的优良杀菌剂,值得在香蕉产区推广应用。
毛连纲,徐冬梅,袁善奎,李富根,张兰,张燕宁,朱丽珍,蒋红云[2](2020)在《基于登记用量分析三唑类杀菌剂在中国的登记现状》文中提出对中国农药信息网(http://www.icama.org.cn/)上登记的21种三唑类杀菌剂的信息进行分析,选择出单剂登记推荐有效成分用量差异大、离群高值点数多的8种杀菌剂(三唑酮、丙环唑、三唑醇、粉唑醇、烯唑醇、戊唑醇、腈菌唑和氟环唑),分别从登记的农药剂型、作物、防治靶标等方面对其以单剂登记的推荐有效成分用量进行统计分析,从中进一步筛选出推荐有效成分用量差异大、离群高值点数较多的3种有效成分(戊唑醇、氟环唑和丙环唑)、4种登记作物(草坪、香蕉、香蕉树和小麦)和3种登记防治靶标(褐斑病、叶斑病和白粉病)进行组合,并对目前已登记的10种"有效成分-作物-靶标"组合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丙环唑防治草坪褐斑病的推荐有效成分用量最高(936.00 g/hm2),且推荐有效成分用量差异数值最大(180.00~936.00 g/hm2);2)氟环唑防治香蕉叶斑病的离群高值点数最多,且推荐有效成分用量差异最大(62.50~450.00 g/hm2);3)在防治小麦白粉病上,戊唑醇的推荐有效成分用量差异值最大(51.60~262.50 g/hm2),且离群高值点数最多。为减少农药用量,建议在田间防治作物病害时,优先选择推荐有效成分用量较低的农药品种(包括推荐有效成分用量更低的农药剂型和生物活性更高的农药有效成分)。另外,针对同一种农药制剂产品,建议不同厂家能统一确定合理的推荐有效成分用量。未来农药登记时将在农药最低有效剂量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作物的特定防治靶标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推荐有效成分用量,为农药的合理减施提供科学依据。
林日波,佃锶佳,张春冬[3](2017)在《几种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防效比较》文中提出用24%腈苯唑悬浮剂、5%烯唑醇微乳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2.5%啶氧菌酯悬浮剂4种药剂进行香蕉叶斑病防治试验,以常用杀菌药剂3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和250 g/L丙环唑乳油作为比较,进行田间试验防效对比。结果表明,4种处理药剂对香蕉叶斑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最高防效达到74.03%,药后21 d防效最高仍达69.94%,其中22.5%啶氧菌酯SC和250 g/L吡唑醚菌酯EC的药剂防效速效性和持效性均好;24%腈苯唑SC药剂防效速效性好,持效性次之;5%烯唑醇ME速效性好,但持效性稍差。4种药剂对作物发育无不良影响,可以在香蕉种植上作为轮换药剂推广使用。
刘学敏,杨绍琼,王晓燕,李芹,李宗锴,邓成菊,张光勇,杜浩,孙寅虎,高梅,陈伟强[4](2017)在《四种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选用42%戊唑·百菌清悬浮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和48%苯甲·嘧菌酯悬浮剂等四种新型及复配型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香蕉褐缘灰斑病、香蕉灰纹病和香蕉煤纹病)进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防治三种叶斑病均表现最好,四次施药后15天的防效为50.76%~68.07%;其次是42%戊唑·百菌清悬浮剂;而48%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的防效则相对较差,不推荐使用。
雷照鸣,郑肖兰,贺春萍,梁艳琼,郑服丛[5](2014)在《17种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效果评价》文中指出以防效和成本为依据,综合评价17种药剂防治香蕉叶斑病的优劣。结果表明,25%苯醚甲环唑乳油防效较好,且药剂成本最低,可在生产上作为常用常规药剂使用;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防效最优,其成本中等,也可在生产上使用;40%丙环唑水乳剂防效防效虽然比较突出,但其成本较高,可作为生产上应急药剂,25%戊唑醇水乳剂成本低,防效较差;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SC防效差,成本中等,50%丙环唑乳油防效一般,但成本高,从经济效益角度上考虑,可不推荐使用,从延缓病害的抗药性来看,又可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25%丙环唑乳油、32%腈菌·锰锌WP和70%氟环唑水分散粒剂等药剂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效相近,应从价格方面选择药剂,即顺序为70%氟环唑水分散粒剂>32%腈菌·锰锌WP>25%丙环唑乳油>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采用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12.5%氟环唑悬浮剂、25%戊唑醇乳油、250 g/L丙环唑乳油、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和6%戊唑醇微乳剂这几种药剂防治香蕉叶斑病时,应优先选择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25%戊唑醇乳油次之,其次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再次6%戊唑醇微乳剂,250 g/L丙环唑乳油,最后是12.5%氟环唑悬浮剂。根据上述药效测定、防效和价格比较结果,提出药剂选择建议,供农户科学合理选用香蕉叶斑病防治药剂参考。
马叶,张春冬[6](2011)在《5%烯唑醇微乳剂防治香蕉褐缘灰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文中认为应用5%烯唑醇微乳剂防治香蕉褐缘灰斑病(Cercospora musae)。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烯唑醇微乳剂对香蕉褐缘灰斑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使用该药剂600~800倍稀释液7 d后的防效为64.81%~68.33%,与对照药剂25%烯唑醇乳油2 000倍稀释液的防效(69.15%)相当。试验期间未发现该药剂在供试剂量下对香蕉产生药害。
马叶,张春冬[7](2011)在《几种杀菌剂防治香蕉叶斑病田间药效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5%烯唑醇微乳剂、25%苯醚甲环唑乳油、25%丙环唑乳油、1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等4种杀菌剂防治香蕉叶斑病。结果表明,25%丙环唑乳油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且持效期长,田间使用最佳剂量为7001 000倍液;未发现在供试剂量下药剂对香蕉产生药害,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刘艳萍,孙海滨,曾繁娟,刘景梅[8](2010)在《烯唑醇在香蕉、土壤上残留动态研究及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了烯唑醇在广东、福建香蕉园施用后的残留与降解情况。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气相色谱法氮磷检测器测定了烯唑醇在香蕉和土壤中的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烯唑醇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香蕉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9.7~11.6天和8.3~13.2天。并对其做出安全性评价。
付岗,黄思良,史国英,胡春锦,孙步峰,陈志玲,项扶香[9](2010)在《香蕉叶斑病的药剂防治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室内筛选和田间试验,得到防治香蕉叶斑病的3种化学药剂组合和1种生物农药组合。复配药剂12.5%腈菌唑乳油+45%咪鲜胺水乳剂、40%氟硅唑乳油+45%咪鲜胺水乳剂和1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2.5%腈菌唑乳油2年的田间防效均在71.6%75.7%,显着高于1%中生菌素水剂+4%枯草芽胞杆菌水剂的防效。
付岗,黄思良,岑贞陆,谢玲[10](2009)在《腈苯唑防治香蕉叶斑病田间药效试验》文中指出进行24%腈苯唑悬浮剂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田间使用24%腈苯唑悬浮剂800~1200倍液的防效与25%敌力脱乳油1000倍液的防效相当,且在供试剂量下对香蕉植株生长无致害性影响。因此推荐24%腈苯唑悬浮剂作为备选药剂与其他防治药剂在生产上轮换使用,推荐剂量为24%腈苯唑悬浮剂960~1200倍。
二、烯唑醇防治香蕉叶斑病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烯唑醇防治香蕉叶斑病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药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
1.2 试验药剂 |
1.3 试验方法 |
1.3.1 试验设计 |
1.3.2 施药器械及方法 |
1.4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
1.4.1 调查时间和次数 |
1.4.2调查及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018年的试验结果 |
2.2 2019年的试验结果 |
2.3 对香蕉和其他生物安全性 |
3 结论与讨论 |
(3)几种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防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药剂 |
1.2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 |
1.3 环境条件 |
1.4 试验方法 |
1.5 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4)四种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药剂 |
1.1.2 供试香蕉品种与立地环境 |
1.2 方法 |
1.2.1 试验设计方案 |
1.2.2 施药方法 |
1.2.3 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杀菌剂对香蕉褐缘灰斑病的防效分析 |
2.2不同杀菌剂对香蕉灰纹病的防效分析 |
2.3不同杀菌剂对香蕉煤纹病的防效分析 |
3、讨论及建议 |
(5)17种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地点 |
1.2 试验材料 |
1.2.1 杀菌剂 |
1.2.2 施药器械 |
1.2.3 作物栽培及环境条件 |
1.3 试验方法 |
1.3.1 17种杀菌剂防治香蕉叶斑病效果综合比较 |
1.3.2 不同药剂品种的成本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17种杀菌剂防治香蕉叶斑病效果综合比较 |
2.2 17种杀菌剂防治香蕉叶斑病的药剂成本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6)5%烯唑醇微乳剂防治香蕉褐缘灰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
2.2 对香蕉植株的安全性 |
3 结论 |
(7)几种杀菌剂防治香蕉叶斑病田间药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材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8)烯唑醇在香蕉、土壤上残留动态研究及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残留分析试验设计 |
1.2 残留检测方法 |
1.2.1 仪器与试剂 |
1.2.2 分析步骤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降解趋势 |
2.2 烯唑醇在香蕉上的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 |
3 小结与安全性评价 |
(10)腈苯唑防治香蕉叶斑病田间药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防治对象 |
1.4 施药方法 |
1.5 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四、烯唑醇防治香蕉叶斑病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药效评价[J]. 崔一平,彭埃天,宋晓兵,孟祥杰,凌金锋,陈霞. 中国农学通报, 2021(06)
- [2]基于登记用量分析三唑类杀菌剂在中国的登记现状[J]. 毛连纲,徐冬梅,袁善奎,李富根,张兰,张燕宁,朱丽珍,蒋红云. 农药学学报, 2020(04)
- [3]几种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防效比较[J]. 林日波,佃锶佳,张春冬. 农业科技通讯, 2017(12)
- [4]四种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A]. 刘学敏,杨绍琼,王晓燕,李芹,李宗锴,邓成菊,张光勇,杜浩,孙寅虎,高梅,陈伟强. 2017年全国热带作物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17
- [5]17种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效果评价[J]. 雷照鸣,郑肖兰,贺春萍,梁艳琼,郑服丛. 中国农学通报, 2014(22)
- [6]5%烯唑醇微乳剂防治香蕉褐缘灰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J]. 马叶,张春冬. 湖北农业科学, 2011(19)
- [7]几种杀菌剂防治香蕉叶斑病田间药效试验[J]. 马叶,张春冬. 中国南方果树, 2011(05)
- [8]烯唑醇在香蕉、土壤上残留动态研究及安全性评价[J]. 刘艳萍,孙海滨,曾繁娟,刘景梅.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7)
- [9]香蕉叶斑病的药剂防治研究[J]. 付岗,黄思良,史国英,胡春锦,孙步峰,陈志玲,项扶香. 植物保护, 2010(01)
- [10]腈苯唑防治香蕉叶斑病田间药效试验[J]. 付岗,黄思良,岑贞陆,谢玲. 广西农业科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