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性土壤结构与地面沉降

粘性土壤结构与地面沉降

一、粘性土结构与地面沉降(论文文献综述)

杨祥宇[1](2020)在《京津冀典型沉降区土层变形特征及地面沉降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地下水长期持续超采,河北平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地裂缝等一系列缓变地质灾害随之而来。廊坊市地处北京、天津之间,地理位置优越,地域上属于河北平原和北京平原的交汇地区。为响应国家对京津冀平原地面沉降综合防治的要求,论文依托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项目(DD20160235)“京津冀地区地面沉降地裂缝调查及地质环境监测”,对该地区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和地面沉降规律进行了分析。利用土工试验及高压固结试验测定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分析各指标与压缩性指标间的相关性和深度、颗粒级配对土层压缩变形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和调查资料,构建了廊坊规划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廊坊规划区地面沉降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对0~405m内土样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物理指标随深度变化的规律,获得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与深度、孔隙比、天然密度、液性指数、砂粒含量和含水率的关系,可通过线性回归方程来表示。压缩系数随固结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在双对数坐标系中呈较好的负线性关系。不同深度土样的比重和塑性指数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孔隙比与含水率、天然密度之间呈线性关系。(2)通过高压固结和超高压固结试验,获得了浅层、深层黏性土的固结过程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深层土与浅层土的主固结阶段的曲线变化相似,但深层土达到拐点(即屈服点)所需固结压力更大,固结完成所需压力更大。对黏性土的不同颗粒级配的固结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均匀系数越小(22.8>Cu>5),在相同固结压力下变形越大,曲率系数越大(1.3>Cc>0.2),在相同固结压力下变形越大。(3)结合试验结果和野外调查,建立了廊坊规划区的地质概念模型和计算模型,对规划区2030年地面累计沉降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以现今开采趋势开采10年,位于市中心的沉降中心仍会继续沉降,但速率明显减小;考虑西部种植结构改变,一、二含水层水位需求量减小,2030年会出现地面回升,预计回升50~60mm,最大为80mm。

刘传广[2](2020)在《基于水土耦合的盾构隧道施工与运营期变形性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用地面积日渐紧张,地上交通建设日趋饱和,为缓解交通压力地下交通建设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选择。盾构隧道工程在地下交通建设领域占有重要席位,而盾构隧道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穿越江河湖海或富水地层,从而就产生了盾构隧道流固耦合问题。盾构隧道施工期由于卸荷作用破坏了地层应力场与渗流场的原有平衡状态,为实现新的平衡,从而产生了盾构隧道施工期流固耦合问题;盾构隧道运营期围岩渗流场变化产生渗透体积力导致围岩土体发生变形,从而引起地层沉降造成运营隧道安全隐患,由此产生盾构隧道运营期流固耦合问题。本文以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GSF120010)“基于水土耦合的多变复合地层盾构隧道纵向变形特性及设计模式研究”为依托,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建立盾构隧道施工期水土耦合三维数值模型,进行了粉质黏土和砂卵石复合地层盾构隧道施工期流固耦合研究;运用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手段,进行了局部渗漏条件下和地面入渗条件下复合地层盾构隧道运营期流固耦合研究。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探究了不同岩土体具有不同流固耦合特性的原因,不同岩土体具有不同的渗透特性,对渗流具有不同的力学响应。探究了盾构隧道施工期围岩渗透水压力与围岩应力计算过程及盾构隧道施工期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和盾构隧道运营期渗漏水成因及其引起的运营期流固耦合产生的地层位移解析过程。(2)利用Midas GTS NX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复合地层盾构隧道施工期流固耦合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复合地层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及衬砌位移场、应力场及渗流场的变化规律。研究可得:(1)可知在砂卵石侧的每一施工步造成的当前断面的水头损失比粉质黏土侧造成的水头损失多约14%。(2)造成较大围岩变形的施工步在两侧土层处均表现为施工至监测断面附近及土层分界线附近时,且相比较于水平位移,隧道开挖及渗流对围岩竖向位移影响较为明显。(3)施工期流固耦合条件下在土层分界线处的围岩土压力值及管片结构剪应力值较大,故隧道结构在土层分界处位于最不利位置。(3)通过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手段,研究了局部渗漏条件下和地面入渗条件下复合地层盾构隧道运营期的管片结构位移及变形特性和管片周围水土压力变化特征。研究可得:(1)随着渗漏部位的下移,在粉质黏土侧与砂卵石侧均表现为渗漏对孔隙水压力值和各部位竖向位移值的影响逐渐变大。(2)在粉质黏土侧与砂卵石侧局部渗漏条件下,均表现为局部渗漏对管片结构的竖向位移影响大于对水平位移的影响。(3)地面入渗条件下,砂卵石侧隧道沉降趋于稳定的时间短于粉质黏土侧,隧道沉降达到稳定的时间与土层的渗透系数成反比。(4)地面入渗条件下,模型管片结构表现为拱顶及拱底受压,拱腰受拉,运营期模型隧道管片横截面由圆形截面变形为长轴为横向的椭圆形截面。(5)地面入渗条件下,运营期模型隧道周围孔隙水压力产生变化的时间早于土压力,砂卵石侧的水土压力产生变化的时间均早于粉质黏土侧,且砂卵石侧水土压力趋于稳定的时间短于粉质黏土侧。

何宏宇[3](2019)在《东光地面沉降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平原地区由于无节制的开采地下水以及无限增长的工农业开采井,导致深层承压水长期持续超采,地下水位持续降低,引发了地面沉降等一系列次生灾害。东光县则是其中最为典型的地区,为了满足国家综合治理要求,对该地区地面沉降进行分析及模拟该地区的地下水流变化规律已成为目前的首要任务。本论文通过分层标监测数据分析得出研究区的深层含水层对该区域地面沉降的贡献率大,且沉降速率受季节影响较大并与地下水位明显相关。针对不同类型土壤,采用高压固结试验数据分析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压缩性与回弹性,发现埋藏深度与颗粒级配对土壤的压缩性与回弹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从土体埋深、土的颗粒级配以及地下水位三个方面总体分析研究区地面沉降。利用超固结比数据对土体释水后状态变化进行分析,发现深度越大,土体释水导致增加的有效应力越大,有效应力增速越快,且当含水层完全疏干后,绝大部分土体会转化为欠固结状态。通过分析土工试验测定的各项指标,得出各物理力学指标与深度的关系,利用相关分析得出各物理力学指标之间的线性关系式。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得出压缩性指标与各项物理力学指标之间的回归方程,并利用之前得到的各指标线性关系式进行简化。对研究区土壤进行颗粒级配分析得到不同类型土壤的级配特征,并参考东光地区其他钻孔资料总结得出研究区地层沉积规律及含水层粒径特征。结合国际制土壤分类方法,总结得到研究区不同类型土壤的颗粒级配曲线分区。使用GMS对东光地区地下水流进行模拟,经过一系列参数设定及参数调整,得出适用于东光地区的地下水流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东光地区未来地下水位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按照国家超采治理实际情况,对限采后的地下水位进行了模拟。为研究区超采治理及水位恢复提供思路,对未来控制地面沉降现象提供指导依据,也为下一步进行更精确地模型模拟提供参考。

孙海涛[4](2018)在《天津地区地面沉降相邻漏斗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天津市在1923年就出现了地面沉降问题。随着工业和农业的迅速发展,城乡竞相开采深层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问题日益突出。天津地区地面沉降已经引起国务院、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学者高度关注,逐步开展了大量地面沉降调查、监测及防治等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地面沉降调查监测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果,指出抽取地下水是引起天津地区地面沉降的最主要原因。通过研究分析已经取得的成果对未来的地面沉降量进行科学预测,对地面沉降的预防和治理意义重大。地面沉降量与抽水流量之间的关系是地下水开采造成区域性地面沉降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公式推导得出沉降-距离间半对数线性关系式s=c1+c2ln r中系数c1、c2与抽水流量Q呈线性关系并得出线性关系式,进而得出地面沉降与总抽水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平湖市和德州市两个工程实测数据以及利用地下水流动模拟软件Processing MODFLOW建立地面沉降模型良好地验证了理论推导结果。该成果简便实用,通过拟合沉降区域本地抽水量和沉降量历史监测数据可以得到沉降-距离公式中的系数c1和c2,进而为地面沉降预测和地下水开采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天津市主要有汉沽、杨村镇、天津市区和塘沽这四个沉降漏斗。本文通过对单个漏斗在一点处引起的沉降值与实测沉降值进行拟合,得出四个沉降漏斗共同影响区域地面沉降值表达式S=0.671SSQ+0.567STG+1.445SHG+2.063SYC-0.506,该表达式的适用性得到了四个漏斗共同影响区域40个点的良好验证。利用该表达式可以计算出四个漏斗共同影响区域未知点的沉降值,对于工程建设和地面沉降防治具有很大借鉴意义。

马佳玉[5](2018)在《江苏沿海地区地面沉降多尺度精细化研究》文中提出江苏沿海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开发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地下水资源的不合理开采,一些区域的地面沉降十分严重。对该地区地面沉降的长期监测是减轻地面沉降灾害的必然途径。论文利用差分雷达干涉技术、钻孔全断面光纤监测技术以及土的微观结构分析,从三个尺度上对江苏沿海地区地面沉降的现状、发展和机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论文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总结如下:(1)采用D-InSAR技术对江苏沿海地区哨兵1的C波段数据进行了处理,获得了连云港地区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间宏观上的地表形变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地面沉降区域主要集中在连云港南部及盐城北部一带,累计沉降量达到40mm以上;在大丰市、滨海县等地,局部出现累计沉降量在30mm左右的沉降区;通过与地下水埋深对比,发现研究区内地面沉降的发生和发展与地下水开采在空间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2)以D-InSAR区域地表形变分析结果为依据,在连云港徐圩、燕尾港及响水等三处布设了钻孔全断面光纤监测系统,对钻孔累计长度约37km的地层断面进行了分布式精细化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徐圩地区地面沉降不明显,灌云地区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第三隔水层(80-130m)内,灌南-响水地区主要发生在第三含水层及其上下隔水层(100-200m)中,现阶段主要压缩层为含水层中分布的黏土层,其次为淤泥质砂土层,而粉砂层几乎没有变形。(3)将宏观的D-InSAR监测结果与局部一定深度的钻孔全断面光纤监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D-InSAR监测结果能够反映一个区域的地面沉降特征,而钻孔全断面光纤监测能够反映地层深部各土层的变形情况,二者对地面沉降的监测和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4)采用扫描电镜和压汞试验,从土的微观层次上,分析了钻孔内各土层的微观结构特征,并结合钻孔全断面各土层的光纤监测结果,对各土层的变形机理进行了精细化的分析,揭示了地层的沉降变形规律:孔隙率越大且孔隙概率分布指数越小的土层,在释水过程中压缩变形潜力越大。论文中三个尺度上的研究成果,对于认识江苏沿海地区地面沉降的机理和减轻地面沉降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纪洪磊[6](2017)在《滨州市地面沉降成因浅析》文中指出截至2016年4月,滨州市地面沉降量超过20mm的面积达到了2 881km2,约占全市面积的30%,地面沉降灾害日益严重。为查明滨州市地面沉降现状和沉降成因,采用二等水准测量、地下水位监测、钻探取样、测试分析、地下水开采量调查等方法,对比2005年5月、2008年8月、2012年9月、2014年10月、2015年5月、2016年4月等多期二等水准测量数据和水位数据,从点、线、面3个方面进行了累计沉降量和沉降速率的分析,并从山前冲积、洪积平原水文地质单元区和黄河冲积平原水文地质单元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地层结构及其力学性质方面进行了滨州市地面沉降成因分析,基本查明了滨州市地面沉降现状及其演变特征,揭示了超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和具有较大压缩性的地层结构是影响该区地面沉降的2个主要因素。

吴静红[7](2017)在《基于DFOS的地面沉降机理与土层变形潜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过量抽取地下水引发地面沉降灾害,其发生、发展和孕灾过程缓慢而不易察觉,导致沉降控制与治理难度上升,投入增加。因此,对于地面沉降的监测是减轻其灾害程度的必要途径。常规监测技术的不足妨碍了人们对地面沉降变形机理和规律的认识,而分布式光纤感测(Distributed Fiber Optic Sensing,简称DFOS)技术可突破传统点式监测的局限,实现钻孔全断面土层变形精细化监测,对地面沉降变形潜力的预测及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DFOS技术,研发了适用于室内模型试验及地面沉降钻孔中多场多参量监测的相关传感光缆和传感器,建立了钻孔全断面土层变形精细化DFOS监测系统;在传感光缆与回填料耦合试验的基础上,证明了 DFOS技术应用于地面沉降监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并可取代现有的点式分层沉降标技术;在室内模型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排灌水条件下土体变形响应规律;结合苏州盛泽钻孔,建立了地面沉降DFOS监测系统,在近五年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对苏州盛泽地区地面沉降进行了分析;并且,利用PCAS软件从细微观角度揭示了地面沉降过程中弱透水层及含水砂层变形机理,提出了地面沉降生命过程的概念;最后,基于沉积物结构特征参数孔隙比提出了两种土层压缩潜力评价方法,对地面沉降生命过程中不同土层的压缩回弹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价。论文开展的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如下:(1)为了揭示地面沉降变形与土中水分场和地下水位升降、分布之间的关系,分别研发了适用于室内模型的定点式圆盘传感光缆和基于FBG的碳纤维加热感测棒以及适用于钻孔全断面多场多参量监测的传感光缆及传感器,并对它们的监测性能进行了室内标定试验。(2)对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应用于地面沉降变形监测的感测耦合性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围压下回填材料与传感光缆之间的耦合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并确定了适合的钻孔回填土料,证明了在实际地面沉降钻孔中植入传感光缆监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建立了地面沉降钻孔全断面DFOS监测系统。(3)开展了室内小型砂黏互层模型箱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相对传统的点式分层沉降标,DFOS技术在土体变形精细化监测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对土层应变和含水率变化的同步监测,研究了砂层和黏土层在反复排灌水过程中变形响应规律,发现了不同土层的变形特征。对于黏性土层,液限含水率是一个变形分界点;在反复排灌水条件下,土体结构发生变化,孔隙度减小,渗透系数减小,导致变形稳定时间增大,且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土体压缩量相对减小,回弹量相对增大,土体将逐渐趋近于弹性变形阶段。(4)将苏州盛泽第四纪土层作为研究对象,对苏州盛泽中学200m观测孔第四纪沉积物结构变化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首次将钻孔全断面DFOS监测系统应用于地面沉降监测中,对盛泽中学200m深钻孔全断面土层进行了分布式光纤精细化监测。近五年的监测结果发现:现阶段苏州市吴江盛泽地区的主要沉降变形并非抽水砂层自身压缩变形,而是与抽水砂层相邻的两个隔水层释水压缩所致,其释水压缩量在垂向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与距离抽水含水层的距离以及土层本身的性质有关。各层压缩变形与地下水水位变化规律密切相关。光纤监测结果可用于现阶段各土层的沉降趋势判断。(5)利用PCAS软件分别分析了黏土孔隙及砂土颗粒在压缩过程中的细微观结构变化,从细微观角度揭示了地面沉降机理:SEM结果显示黏土层细微观结构随着深度的增加呈现一定变化规律,由蜂窝状、基质状、紊流状至层流状微结构,孔隙体积被压缩,黏土颗粒定向性越好,结构越致密,导致黏土层压密越难;通过改进的固结装置,提取砂土蠕变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发现砂土压缩主要是由于砂土颗粒接触点变形、颗粒排列重组(相互滑动、滚动等)以及砂土颗粒破碎导致,其蠕变量与砂土粒径、级配有密切关系。(6)从第四纪沉积物的结构特征入手,基于土的孔隙比参数,对地面沉降过程中土层的压缩及回弹潜力作出评价。提出土层压缩潜力孔隙比率评价法,定义指标Ecl和Esa来简单快速评价土层压缩潜力及所处地面沉降生命阶段。采用该方法评价了苏州盛泽地面沉降区的土层压缩潜力,结果显示:第Ⅰ、第Ⅱ承压含水层顶部隔水层>第Ⅲ承压含水层顶部隔水层上段>第Ⅲ承压含水层顶部隔水层下段及底部弱透水层;第Ⅱ承压含水砂层>第Ⅲ承压含水砂层。提出了定量评价土层压缩潜力的光纤监测e~p评价法,定义单位水位降深应变εμ用以判断土层变形趋势;疏干水位极限应变εmax用以判断各土层压缩潜力,并进一步估算出地面极限沉降量smax。结合盛泽钻孔数据得到如下结论:单位水头降深应变值εμ与光纤监测趋势一致,适合用于判断各土层在当前状态下的压缩趋势;盛泽钻孔地区达到疏干开采时的地面极限沉降量约为1.275m。(7)研究了土层回弹潜力与固结压力、固结时间、卸荷量以及土层性质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当土层性质及固结压力确定时,其最大回弹率和固结压力呈线性关系,可用于土层最大回弹率的预测。

高俊杰[8](2017)在《天津市中心城区地面沉降机理及防治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地面沉降现象在世界范围内都普遍存在,尤以城市为甚。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城市建设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地面沉降也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规划和建设,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地面沉降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市第四系覆盖深,地下水位浅,软土发育等地质特征,全面论述了天津市地面沉降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天津市中心城区地面沉降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在地面沉降中的作用,运用数学模型对地面沉降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地面沉降防治方法和建议。本文以天津市中心城区近年来地面沉降新的发展趋势为研究的切入点,从内外因两大方面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因素作了较详尽的分析和论述。在内因方面:分析了区域构造基底受活动断裂影响差异沉降,第四纪松散地层的固结变形,海平面上升引起的相对地面沉降。在外因方面:从地下水开采范围及相邻区域的开采影响,城市建设的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对地面沉降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合历年地面沉降监测数据以及天津市区地面沉降的特点,选取对天津市中心城区地面沉降影响范围大、作用明显、具有代表性的因素:如地下水开采、松散地层固结和新构造区域性沉降等3个因素,运用灰色GM理论建立数学模型,预测了天津市中心城区2020年、2025年的地面沉降速率,预测认为由于受地下水开采控制等因素,天津市中心城区地面沉降速率有逐渐变缓趋势,2020年沉降量为13.39mm,2025年沉降速率为9.36mm和2030年沉降速率为6.12mm,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技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结合的地面沉降防治方法。在防治措施上提出开源节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地下水的开采位置、强化对地下水开采的管理以及考虑使用深层淡水作为油田回灌水源等合理建议。论文成果对天津市的开发开放,城市规划及建设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一方面研究成果可以为天津市的防灾减灾、制定防治地面沉降的措施提供有效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当地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保护天津市民的生存环境提供技术保障。同时本次研究工作对天津市地面沉降的预警研究以及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孙晓倩[9](2016)在《基于软土工程特性的南通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文中指出滨海地区软土具有高含水性、高压缩性及弱透水性、低承载力等特征。作为工程场地时,因其强度低,稳定性差,导致地基变形、地面沉降等工程危害普遍且突出。因此,软土的工程性质是工程地质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江苏沿海地区软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长江沿岸,有从西向东、从北到南增厚的趋势;本文基于大量的钻孔资料和土工试验数据重点对南通地区软土的工程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通地区软土含水性、孔隙性、密度、压缩性等与埋深具有关联性:总体上含水率、孔隙比、压缩系数随埋深增加呈减小趋势,质量密度、压缩模量随埋深增加而呈增大的趋势,且这种关联性随深度增加愈加明显。根据区内软土物理力学性质测试结果,含水率与孔隙比、孔隙比与密度、液限与塑限、压缩系数与含水量之间均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其中含水率与孔隙比试验数据回归拟合分析结果与二者理论换算关系比较接近。另一方面,区内软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空间分布表现有以下总体特点:埋深10m以浅的软土(上部软土)含水率、孔隙比、压缩系数、内聚力具有由内陆向海岸逐渐增大的趋势,压缩模量和干密度则呈由内陆向海岸逐渐减小的趋势,且距海岸越远越大;埋深在10m以上的软土层(下部软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空间分布情况较为复杂,小范围呈现一定的分布规律,总体规律不明显。论文对不同埋深的软土层采取原状土样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基于分析结果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建立了淤泥质软土微观结构的变化特征与宏观物理力学特征间的关系。南通地区淤泥质软土矿物以伊利石、蒙脱石为主,结构以蜂窝状为主;随着埋深的增加孔隙结构性、形状因子、表观孔隙度、孔隙分布分维数均降低;随着埋深的增加,超大和大孔隙逐渐减少,中、小和微、极微孔隙增多,孔隙趋于均匀;表观孔隙度与干密度、压缩模量、粘聚力间呈显着的线性负相关关系,与宏观孔隙比、压缩系数间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810.94之间;孔隙分维数与宏观孔隙比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压缩系数、粘聚力呈二项式关系,相关系数在0.870.95之间;孔隙空间占比与压缩系数间呈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与粘聚力间呈显着的二项式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01、0.967。最后,以地质时代、岩性特征、地层结构、成因类型等定性指标和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等定量指标为依据,将南通地区划分为5个主要工程地质层组,9个亚层;通过对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分析,探究地面沉降等工程地质问题。

刘明坤[10](2015)在《京沈客专北京段地面沉降、地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危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京沈客专北京段位于北京市东北部区域。主要经过北京东北部平原区及东北部山区,地形多样,地质条件复杂,沿线构造复杂,不良地质、特殊岩土体发育,工程地质问题众多,影响范围广泛。在平原区,该铁路通过北京市重要的地面沉降区、地裂缝较发育区,线路沿线区域已经发现多处由此引起的房屋破坏、道路塌陷等现象。因此,对沿线地面沉降及地裂缝发育特征及危害性进行系统的研究是保证铁路建设、运营安全首要任务。本论文针对京沈客专北京段地面沉降、地裂缝发育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评价。京沈客专北京段在DK35+888处穿越高丽营地裂缝,黄庄高丽营断裂起到主控条件,诱激因素是地面沉降,发育程度受到土层介质的制约和地貌环境影响。目前,该区域地裂缝仍在活动中,并且具有长期活动的趋势。本文采用三分带处理方法进行构造影响带分类,并据此进行地裂缝分区,高丽营地裂缝DK35+778-DK35+927段为地裂缝危险区,断裂两侧1000m范围内为地裂缝潜在危险性大区。DK21穿顺义断裂处、DK28穿南口-孙河断裂处,线路穿越活动断裂,断裂两侧1000m范围内确定是地裂缝潜在危险性大区。DK54穿北小营断裂处,地面沉降发育较弱,并且北小营断裂为次级断裂,断裂外1000米范围内是地裂缝潜在危险性小区。京沈客专北京段沿线经过东郊八里庄-通州台湖沉降区、朝阳区来广营-金盏沉降区和昌平沙河-八仙庄沉降区。本文通过长时间的监测,利用大量数据分析、总结拟建京沈铁路沿线主要沉降特征,并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报批稿)中对时速大于200km铁路工程遭受地质灾害预测评估分级。其中,铁路DK10DK38区间此区间地面沉降发育程度为强发育,地面沉降灾害危险性大;铁路DK38DK70区间位于地面沉降主要沉降中心之外,此区间位于地面沉降影响范围外,遭受地面沉降的可能性小,地面沉降发育程度为中等发育,地面沉降灾害危险性为中等。本文研究成果不仅为京沈铁路北京段的规划设计提供基础依据,还可进一步充实北京地区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的形成机理及危害性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二、粘性土结构与地面沉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粘性土结构与地面沉降(论文提纲范文)

(1)京津冀典型沉降区土层变形特征及地面沉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试验技术研究
        1.2.2 地面沉降模型研究
        1.2.2.1 渗流场模型
        1.2.2.2 应力场模型
        1.2.2.3 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模型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主要创新点
2.研究区概况和地质特征
    2.1 工作区位置与交通
    2.2 气象水文
    2.3 区域地质概况
        2.3.1 地形地貌
        2.3.2 地层特征
        2.3.3 构造特征
    2.4 水文地质概况
        2.4.1 含水层组划分
        2.4.2 地下水埋藏特征
        2.4.2.1 浅层水地下埋藏特征
        2.4.2.2 深层地下水埋藏特征
        2.4.3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3.研究区土体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及压缩变形特征
    3.1 钻孔选取
    3.2 土工试验方法
    3.3 粘性土体基本物理性质随深度的变化特征
        3.3.1 颗粒分析试验数据分析
        3.3.2 密度试验数据分析
        3.3.3 天然含水率试验分析
        3.3.4 液、塑限试验数据分析
        3.3.5 比重试验数据分析
        3.3.6 固结试验数据分析
    3.4 土体基本物理指标与压缩性的相关性分析
        3.4.1 压缩性指标与其它物理力学指标相关性分析
        3.4.2 其它物理力学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3.4.3 压缩性指标方程简化
    3.5 小结
4.土体压缩变形规律研究
    4.1 土样深度对土体压密变形的影响
    4.2 颗粒级配对土体压缩变形的影响
    4.3 压缩系数规律研究
    4.4 固结状态分析
    4.5 小结
5.廊坊规划区三维数值分析
    5.1 比奥固结理论与土体本构模型
        5.1.1 概述
        5.1.2 比奥固结方程
        5.1.3 孔隙度与渗透系数的动态性
        5.1.4 土体本构模型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2.1 模型剖分
        5.2.2 初始条件
        5.2.3 边界条件
        5.2.4 时间离散
        5.2.5 模型参数
        5.2.6 开采井设置
    5.3 模型的识别验证
    5.4 模型预测
6.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2)基于水土耦合的盾构隧道施工与运营期变形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不同岩土体的流固耦合研究现状
        1.2.2 盾构隧道施工期流固耦合研究现状
        1.2.3 盾构隧道运营期流固耦合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隧道渗流理论及流固耦合分析
    2.1 引言
    2.2 渗流理论
        2.2.1 基本方程
        2.2.2 定解条件
        2.2.3 渗透力及渗透变形
    2.3 不同岩土体的流固耦合特性
    2.4 盾构隧道施工期流固耦合理论计算
        2.4.1 衬砌及围岩的渗透水压力
        2.4.2 隧道围岩应力
        2.4.3 不同土体的流固耦合方程
        2.4.4 盾构隧道施工期流固耦合计算模型
    2.5 盾构隧道运营期渗漏水引起地层位移解析
        2.5.1 盾构隧道运营期渗漏水成因
        2.5.2 黏土地层盾构隧道渗漏水引起地层位移解析
        2.5.3 砂土地层盾构隧道渗漏水引起地层位移解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盾构隧道施工掘进过程的流固耦合研究
    3.1 引言
    3.2 有限元法流固耦合基本方程
    3.3 施工期流固耦合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
        3.3.1 依托工程
        3.3.2 模型建立
    3.4 施工期流固耦合三维模型数值分析
        3.4.1 盾构施工全过程渗流场分析
        3.4.2 盾构施工全过程位移场分析
        3.4.3 盾构隧道围岩应力分析
        3.4.4 盾构隧道结构变形及内力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盾构隧道运营期流固耦合研究
    4.1 引言
    4.2 局部渗漏条件下盾构隧道运营期流固耦合分析
        4.2.1 局部渗漏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
        4.2.2 局部渗漏研究方案
        4.2.3 隧道局部渗漏影响分析
    4.3 地面入渗条件下盾构隧道运营期流固耦合分析
        4.3.1 相似模型材料
        4.3.2 试验量测项目
        4.3.3 试验步骤
        4.3.4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东光地面沉降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2 研究区概况
    2.1 工作区位置与交通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气象条件
        2.2.2 水文条件
    2.3 地质概况
        2.3.1 地形地貌
        2.3.2 地质构造及第四系特征
    2.4 水文地质概况
        2.4.1 包气带岩性及特征
        2.4.2 含水层组的划分
        2.4.3 地下水埋藏特征
        2.4.4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3 研究区地面沉降影响条件
    3.1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3.2 地面沉降量与地下水位的关系
    3.3 土体压缩变形特征
        3.3.1 土样深度对土体压密变形的影响
        3.3.2 颗粒级配对土体压密的影响
    3.4 土体回弹变形特征
        3.4.1 颗粒级配与回弹比关系
        3.4.2 土样深度与回弹比的关系
    3.5 小结
4 研究区地面沉降相关参数特征分析及颗粒级配分析
    4.1 理想状态下含水层的压缩固结
    4.2 水位变化对土体固结状态的影响
    4.3 压缩性指标分析
        4.3.1 初始压缩系数
        4.3.2 压缩指数
    4.4 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分析
    4.5 颗粒级配特征分析
        4.5.1 粘土层
        4.5.2 粉质粘土层
        4.5.3 砂质粉土层
        4.5.4 粉砂层
        4.5.5 细砂层
        4.5.6 土壤质地划分及级配曲线分区
        4.5.7 小结
5 研究区粘性土压缩性指标与物理力学指标多元回归分析
    5.1 参数差异性分析
    5.2 压缩性指标与其他物理力学指标相关分析
    5.3 粘性土压缩性指标与各相关因素的回归关系方程
    5.4 其他物理力学指标线性回归分析
    5.5 回归方程简化
6 东光三维地下水流模型
    6.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6.2 模型离散化
    6.3 边界条件设置
    6.4 模型参数设置
        6.4.1 应力期
        6.4.2 初始流场设定
        6.4.3 渗透系数设置
        6.4.4 补给量与排泄量设置
    6.5 开采井设置
    6.6 模型拟合校正
    6.7 模型预测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1、2
附图3
附图4
附图5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附表4

(4)天津地区地面沉降相邻漏斗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地面沉降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地面沉降预测方法与预测模型介绍
    1.4 地面沉降的控制措施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天津地区环境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象气候
        2.1.3 水系
    2.2 区域地质环境概述
        2.2.1 地质构造
        2.2.2 地层岩性
    2.3 水文地质条件
        2.3.1 含水组划分
        2.3.2 地下水的补、径、排特征
    2.4 地下水开发及其引发的地面沉降
        2.4.1 天津市地下水开发利用
        2.4.2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面沉降
第3章 区域性地面沉降与抽水流量间关系的研究
    3.1 引言
    3.2 理论论证
        3.2.1 单井抽水时地面沉降公式
        3.2.2 群井抽水时地面沉降公式
        3.2.3 参数c_1、c_2 与流量Q关系论证
    3.3 工程实例验证
        3.3.1 工程实例1-平湖市
        3.3.2 工程实例2-德州市
    3.4 数值算例验证
        3.4.1 数值计算软件简介
        3.4.2 算例一
        3.4.3 算例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天津市多漏斗影响区域地面沉降值研究
    4.1 理论提出
    4.2 理论论证
        4.2.1 公式组成
        4.2.2 数据拟合
    4.3 数据验证
        4.3.1 参数c_1、c_2 计算
        4.3.2 40点总沉降量计算
        4.3.3 局部等值线图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江苏沿海地区地面沉降多尺度精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面沉降
        1.1.2 江苏沿海地区地面沉降现状
    1.2 地面沉降监测与评价现状
        1.2.1 地面沉降监测技术现状
        1.2.2 地面沉降评价方法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论文内容与结构
第二章 江苏沿海地区第四纪地质基本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
    2.2 第四纪地层分布
    2.3 第四纪含水层系统
        2.3.1 含水层划分及特征
        2.3.2 含水层组的空间分布特征
        2.3.3 第四纪含水系统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2.4 第四纪堆积物的基本工程地质性质
第三章 江苏沿海地区地面沉降D-Insar监测与分析
    3.1 InSAR基本原理
        3.1.1 InSAR几何原理
        3.1.2 D-InSAR基本原理
    3.2 研究区数据源
        3.2.1 SAR数据源
        3.2.2 DEM数据获取
        3.2.3 卫星精密轨道数据
    3.3 数据处理方法
    3.4 D-InSAR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面沉降钻孔全断面光纤监测技术
    4.1 概述
    4.2 钻孔全断面光纤监测技术原理
    4.3 钻孔全断面光纤监测技术的基本组成
    4.4 地面沉降钻孔全断面光纤监测基本要点
    4.5 地面沉降钻孔全断面光纤监测系统集成
第五章 江苏沿海地区地面沉降光纤监测与分析
    5.1 D-InSAR与光纤监测点布设
    5.2 地面沉降钻孔全断面光纤监测点建设
        5.2.1 钻孔地层岩性及分布
        5.2.2 方案设计
        5.2.3 方案实施
    5.3 监测过程与结果
    5.4 分析与讨论
        5.4.1 光纤监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5.4.2 光纤监测结果与D-InSAR监测结果对比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面沉降微观机理分析
    6.1 概述
    6.2 观测钻孔土层微观结构观察与分析
        6.2.1 取样及试样制备
        6.2.2 基于SEM试验各土层微观结构分析
        6.2.3 基于MIP试验各土层微观结构分析
    6.3 光纤监测结果与土层微观机理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滨州市地面沉降成因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1.1 地形地貌
    1.2 地层
    1.3 水文地质条件
        1.3.1 浅层潜水—微承压水
        1.3.2 中深层承压水
        1.3.3 深层地下水
2 地面沉降现状
    2.1 地面沉降现状
    2.2 地面沉降演变
3 地面沉降成因分析
    3.1 水文地质特征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3.2 地层结构及其力学性质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4 结论

(7)基于DFOS的地面沉降机理与土层变形潜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地面沉降机理研究
        1.2.2 地面沉降潜力预测
        1.2.3 地面沉降监测技术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地面沉降DFOS监测技术研究
    2.1 概述
    2.2 室内模型试验光纤感测技术研发
        2.2.1 基于FBG的碳纤维加热感测棒研发
        2.2.2 定点式圆盘传感光缆研发
    2.3 钻孔全断面DFOS监测技术研发
        2.3.1 钻孔全断面DFOS监测概念
        2.3.2 多场多参量传感光缆和传感器研发
        2.3.3 钻孔全断面DFOS监测耦合性研究
        2.3.4 钻孔全断面DFOS监测系统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排灌水条件下土体变形响应模型试验研究
    3.1 诫验目的
    3.2 试验方案
        3.2.1 传感光缆与设备
        3.2.2 模型箱与试验材料
        3.2.3 试验过程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排水过程中土层变形响应
        3.3.2 回灌过程中土层变形响应
        3.3.3 反复排灌水条件下土层变形响应
    3.4 土层变形机理与规律研究
        3.4.1 砂土及黏土层变形特性分析
        3.4.2 土体水分-变形耦合机理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地面沉降DFOS监测与评价
    4.1 概况
        4.1.1 观测孔位置
        4.1.2 苏州第四纪地层划分
        4.1.3 物理力学性质变化
    4.2 盛泽钻孔全断面DFOS监测系统
    4.3 监测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光缆监测初始应变与状况
        4.3.2 主压缩层的变形特征
        4.3.3 地面沉降与土层性质关系
        4.3.4 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化关系
        4.3.5 基于DFOS监测的苏州第四纪沉积层压缩趋势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面沉降土体结构变化细微观机理分析
    5.1 概述
    5.2 黏土层细微观固结特征分析
        5.2.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法
        5.2.2 黏土层细微观结构定性定量分析
        5.2.3 黏土层微观释水机理
    5.3 砂土层变形机理及细微观结构分析
        5.3.1 试验装置及方法
        5.3.2 砂土压缩蠕变试验分析
        5.3.3 砂土层细微观结构提取及分析
        5.3.4 砂土层变形机理
    5.4 细微观结构与地面沉降关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层变形潜力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6.1 概述
    6.2 土层压缩潜力孔隙比率评价法
    6.3 土层压缩潜力光纤监测e~p评价法
        6.3.1 评价依据
        6.3.2 土层压缩潜力评价步骤
        6.3.3 苏州盛泽土层压缩潜力评价结果
    6.4 土层回弹潜力试验研究
        6.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6.5 本章总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8)天津市中心城区地面沉降机理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区域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1.3 地形、地貌
    2.2 社会经济
    2.3 区域地质条件
        2.3.1 地层
        2.3.2 区域地质构造
    2.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面沉降成因及机理研究
    3.1 地面沉降历史及现状
        3.1.1 地面沉降演化历史
        3.1.2 地面沉降现状
    3.2 地面沉降的危害性
        3.2.1 地面高程资源损失严重
        3.2.2 对城市建设的危害
        3.2.3 对水利工程的危害
        3.2.4 农业影响
        3.2.5 对风暴潮的影响
    3.3 地面沉降成因分析
        3.3.1 区构造活动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3.3.2 强烈地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3.3.3 新生界松散地层固结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3.3.4 地下水资源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3.3.5 孔隙热储层的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3.3.6 城市建设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3.3.7 海平面上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3.4 地面沉降机理研究
        3.4.1 地下水位变化与地面沉降
        3.4.2 地层应力变化与地面沉降
        3.4.3 深层坚硬粘性土的沉降机理研究
        3.4.4 城市建设与地面沉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心城区地面沉降模型及沉降预测
    4.1 方法概述
    4.2 灰色系统模型(GM)原理
    4.3 地面沉降灰色模型的建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心城区地面沉降防治与对策
    5.1 组织措施
    5.2 行政管理
    5.3 经济措施
    5.4 技术管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合理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9)基于软土工程特性的南通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江苏沿海地区工程地质特点
    2.1 江苏沿海地质背景
    2.2 江苏沿海软土工程地质特性分析
    2.3 江苏沿海软土的分布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南通地区软土工程地质特性分析
    3.1 南通地区软土工程性质分析
    3.2 软土厚度分布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软土微观结构特征
    4.1 试验仪器
    4.2 软土微观结构观测
    4.3 微观结构图像处理
    4.4 软土微观结构定性分析
    4.5 软土微观结构定量研究
    4.6 软土微观与宏观性质相关性研究
    4.7 本章小结
5 南通地区三维地质结构与地面沉降分析
    5.1 工程地质分层
    5.2 三维工程地质结构模型
    5.3 南通市地面沉降
    5.4 软土地区地基处理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京沈客专北京段地面沉降、地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危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地理条件及地质环境背景
    2.1 气象与水文
    2.2 区域构造活动特征
    2.3 地层岩性
    2.4 第四系沉积特征
    2.5 地下水开采现状及趋势
    2.6 工程地质条件分区
第3章 研究区地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危害性研究
    3.1 地裂缝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3.2 高丽营地裂缝发育特征
        3.2.1 物探揭示构造特征
        3.2.2 调查揭示平面特征
        3.2.3 探槽揭露浅表特征
        3.2.4 钻孔揭露深部特征
        3.2.5 活动性分析
    3.3 高丽营地裂缝成因分析
        3.3.1 主控条件是黄庄-高丽营断裂
        3.3.2 地裂缝诱激因素是地面沉降
        3.3.3 地裂缝其发育程度受土层介质的制约
        3.3.4 地貌环境对地面沉降形变场特征的影响
    3.4 高丽营地裂缝趋势发展预测分析
        3.4.1 高丽营地裂缝数值模拟
        3.4.2 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相关性分析
        3.4.3 地裂缝两侧差异沉降量估算
    3.5 地裂缝影响带分区评价
        3.5.1 影响带确定依据
        3.5.2 影响带及设防带确定
        3.5.3 危险性分区评价
    3.6 地裂缝防治措施
第4章 研究区地面沉降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
    4.1 研究区地面沉降发育特征及趋势分析
        4.1.1 研究区地面沉降的历史及现状
        4.1.2 地面沉降产生原因的分析
        4.1.3 地面沉降发展趋势分析
    4.2 研究区地面沉降特征分析
        4.2.1 八仙庄监测站基本特征分析
        4.2.2 望京监测站基本特征分析
    4.3 研究区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价
        4.3.1 评价方法及依据
        4.3.2 现状评价
        4.3.3 研究区铁路遭受地面沉降危险性预测评价
    4.4 地面沉降防治措施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四、粘性土结构与地面沉降(论文参考文献)

  • [1]京津冀典型沉降区土层变形特征及地面沉降规律研究[D]. 杨祥宇.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2]基于水土耦合的盾构隧道施工与运营期变形性状研究[D]. 刘传广. 济南大学, 2020(01)
  • [3]东光地面沉降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D]. 何宏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4]天津地区地面沉降相邻漏斗的影响研究[D]. 孙海涛. 天津大学, 2018(06)
  • [5]江苏沿海地区地面沉降多尺度精细化研究[D]. 马佳玉. 南京大学, 2018(05)
  • [6]滨州市地面沉降成因浅析[J]. 纪洪磊. 山东国土资源, 2017(12)
  • [7]基于DFOS的地面沉降机理与土层变形潜力评价研究[D]. 吴静红. 南京大学, 2017(06)
  • [8]天津市中心城区地面沉降机理及防治对策[D]. 高俊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11)
  • [9]基于软土工程特性的南通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D]. 孙晓倩.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10]京沈客专北京段地面沉降、地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危害性研究[D]. 刘明坤. 吉林大学, 2015(06)

标签:;  ;  ;  ;  ;  

粘性土壤结构与地面沉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