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蚕野外放养研究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曲明星[1](2020)在《木霉菌辅助生物合成纳米银对柞蚕空胴病和甜瓜枯萎病防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柞蚕肠球菌侵染柞蚕引起柞蚕空胴病严重影响了柞蚕产业的发展;尖孢镰刀菌侵染甜瓜引起甜瓜枯萎病造成甜瓜减产、品质下降,严重制约着甜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生产上多采用化学农药防治这两种病害的发生,但频繁使用农药容易造成病原菌抗药性增强和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因此,新型生防制剂的研制是解决昆虫和植物病害绿色防控的急需措施。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由于其强杀菌性和不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的特点,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本研究采用菌丝发酵液合成法(CL)和菌丝浸泡液合成法(CW),利用不同木霉菌(Trichoderma atroviride、T.crassum、T.longbranchiatum、T.spirale、T.virens、T.afroharzianum、T.koningiopsis、T.hamatum、T.citrinoviride和T.velutinum)发酵液与AgNO3生物合成AgNPs,分析和筛选出对柞蚕肠球菌(Enterococcus perny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具有不同抑菌作用的AgNPs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探讨了AgNPs对柞蚕和甜瓜生长发育及防病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10种木霉菌均可采用CL和CW法合成AgNPs,CL法合成的AgNPs在合成量和抑菌效果上均高于CW法,其中AgNPs-T.virens-CL的合成量最高(217.9 mg),其次为AgNPs-T.longbranchiatum-CL(155.2 mg);而AgNPs-T.longbranchiatum-CL柞蚕肠球菌和尖孢镰刀菌抑菌性最强。综合考虑,选取AgNPs-T.longbranchiatum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纳米银。2.选取对病原菌抑制作用较强的AgNPs-T.longbranchiatum和相对较差的AgNPs-T.atroviride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AgNPs-T.longbranchiatum-CL具有表面官能团丰富,单分散性好,粒径较小和面心立方体结构的特点,解释了其抑菌效果较强的原因。3.AgNPs-T.longbranchiatum-CL对柞蚕生长发育和柞蚕空胴病防控研究表明,低浓度(25 mg·L-1、100 mg·L-1)AgNPs对柞蚕无致命毒性,并能够延长柞蚕幼虫进入三眠期的时间(25 mg·L-1时延长约10小时,100 mg·L-1时延长19小时),同时能够使三眠蚕体重增加。AgNPs处理后,柞蚕血淋巴中SOD、POD和CAT活力和肠液中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均能够显着增高。AgNPs能够显着增加柞蚕体重和提高感病柞蚕的存活率。4.AgNPs-T.longbranchiatum-CL对甜瓜种子萌发生长和甜瓜枯萎病防控研究表明,低质量浓度(25 mg·L-1)AgNPs能够促进甜瓜种子萌发及生长,而高质量浓度(>25 mg·L-1)表现出负面影响。AgNPs处理后,甜瓜体内CAT和POD活力先升高后降低而SOD先降低后升高。低浓度的AgNPs可降低甜瓜枯萎病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
赵世文,赵鸿宇,董绪国,陈增良,历红达,季明刚,李喜升,任立松[2](2019)在《8种常用农药对柞蚕的毒性比较》文中指出为了避免柞园及柞园周边喷施农药造成的柞蚕农药中毒事件发生,选择常用的8种农药供试,在柞园喷施正常进食的柞蚕3龄幼虫,测定8种农药对柞蚕的毒性。测试结果显示,供试8种杀虫剂对柞蚕3龄幼虫的毒力大小依次为阿维菌素、四氯虫酰胺、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毒死蜱、烯啶虫胺、敌百虫、敌敌畏,其对柞蚕3龄幼虫48 h的LC50分别为0.004 mg/L、0.028 mg/L、0.056 mg/L、2.122 mg/L、4.131 mg/L、12.581 mg/L、15.357 mg/L、91.367 mg/L,毒力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研究结果为柞园及柞园周边农田农药的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据。
钟健[3](2011)在《琥珀蚕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驯养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琥珀蚕(Antheraea assamensis)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大蚕蛾科(Saturniidae)柞蚕属(Antheraea)昆虫,利用其茧缫制的琥珀蚕丝,具有金黄色光泽,产量少,价格极其昂贵,现今只有印度从事琥珀蚕丝的研究及生产工作。我国有发现琥珀蚕资源的记载,但尚无对其研究和开发利用的报道。本课题在野外成功引进琥珀蚕资源,进行人工养殖,通过对琥珀蚕各虫态长期连续性的观察研究,较为系统的总结了琥珀蚕昆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人工饲养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琥珀蚕在云南西双版纳生活在海拔范围550~1200米,喜高温多湿。1年发生3-4代,以蛹越冬。成虫首次出现在3月上中旬,3月下旬到4月上旬为羽化盛期,第一、二、三代生命周期约70~90天,其中卵期10天左右,幼虫期25-30天,蛹期22天,成虫10天。第二代幼虫出现在6~7月,到7月底8月初开始化蛾产卵,第三代成虫出现在9月中旬到10月初;第四代幼虫出现10、11月,经过30-40天的幼虫期,开始吐丝结茧,化蛹后滞抑越冬,蛹期有130~160天,到翌年3月中旬才羽化。2.琥珀蚕幼虫的外形与柞蚕属其他昆虫极为相似,幼虫头壳宽是按照一定的比例(1.3~1.4)成几何数增长。幼虫野性强,喜爬散,腹尾足抓附力极强,有吃卵壳吃旧皮饮水等习性。幼虫喜食天竺桂、黄心树、假柿木姜子等樟科植物,经过4眠5个龄期约25天变老熟,缠绕2-4片叶片吐丝结茧,其茧呈浅黄色,长椭圆形,有茧柄,茧的外层有明显的叶痕。3.试验比较了天竺桂和假柿木姜子两种植物作为琥珀蚕幼虫饲料的饲养效果,琥珀蚕幼虫均能食天竺桂叶和假柿木姜子叶,其龄期基本相同,发育较快的约24~25天,平均约28天。但两种饲料同时存在时,100%的幼虫趋向取食天竺桂叶饲料。4.试验观察结果表明,琥珀蚕幼虫在温度25~32℃、湿度70~85%时活动较为频繁,取食多,生长发育快。饲养表明,琥珀蚕幼虫抗病性较弱,普通的细菌病都可能造成大量损失甚至全军覆灭。抗逆性不好,对生存环境要求高,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不够,或者叶质差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幼虫难以完成其正常的世代周期。5.琥珀蚕成虫为雌雄二型,雄蛾锈红色,翅展125~140mm,雌蛾棕黄色,翅型钝圆宽大,翅展和体型更大。前翅眼斑呈桔红色,中央无任何透明区域。后翅眼斑1/3区域为月形黑斑,2/3区域为桔红色斑,两区域交界中央有一条狭小的透明细缝,雌雄蛾的眼斑相同。6.本课题对琥珀蚕的人工驯养技术做了较系统的探索研究,从卵面消毒、环境消毒、枝条保鲜技术、饲养容器、饲养方法进行了摸索和创新,人工饲养琥珀蚕的关键是做好消毒防病和饲料植物枝叶的保鲜工作。将枝条插入插枝管保鲜,6~7枝组成一蔟放进小盆,再放到大型饲养箱中饲养,这样枝条可以保鲜5~7天,对幼虫干扰少,换枝条、除沙及清理、消毒工作较易。根据试验结论和饲养过程,总结提出了一套饲养琥珀蚕幼虫的方法和关键技术。
刘彦群,鲁成,秦利,向仲怀[4](2006)在《利用RAPD标记分析柞蚕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从分子水平揭示柞蚕品种资源之间的遗传关系,为柞蚕的育种及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技术,对来自中国6个主要柞蚕产区的66个品种(系)和2个朝鲜的品种的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分析。根据扩增结果计算单匹配相似系数,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聚类图。结果筛选出的33个随机引物对68个柞蚕品种(系)共扩增出296条DNA带,其中多态性带269条(90.88%)。品种间的成对遗传距离在0.120~0.324之间,主要集中在0.200~0.300之间,有99.05%的品种对的遗传距离小于0.300。聚类分析表明,供试的68个柞蚕品种(系)聚为6个类群,并表现出按目前所在地域(产地)聚类的特性。结论柞蚕品种资源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小,并且遗传聚类与其目前的地理分布有密切相关性。
刘彦群[5](2003)在《柞蚕种质资源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文中认为柞蚕业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产业,在现代国民经济中仍然具有资源配置、经济和生态的合理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柞蚕业起源于我国,数百年的发展与传播在各地孕育了丰富的品种资源,截止今日,许多地方仍生存着野生的柞蚕资源,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柞蚕种质资源库。柞蚕种质资源是柞蚕业乃至整个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研究不同地理品种的遗传差异、分类以及系统进化,可为柞蚕种质资源鉴定、保存、利用以及品种培育和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意义十分重大。本论文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技术、mtDNA序列分析,以及种群遗传学研究方法研究了柞蚕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系统分类、种内水平的微进化等,其中遗传变异研究包括品种内、品种间、地理群体间、放养柞蚕与野生柞蚕间的遗传差异检测,这项研究不论是在品种选育、种质资源的利用等实际问题上,还是在探讨柞蚕品种乃至种群的分化等理论问题上均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结果如下: 1 柞蚕品种的DNA多态性分析 利用RAPD标记技术,以3个家蚕品种(大造、C108、7532)为对照,对4个有代表性的柞蚕品种(河41、四青、青黄1号、杏黄)的DNA多态性进行了分析。14个随机引物对28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得到143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占96.5%。柞蚕品种内个体间的多态性为45.8%~49.4%;家蚕品种内个体间的多态性仅为9.09%~19.7%。柞蚕品种内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133~0.238;家蚕品种内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8~0.081。柞蚕不同品种的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215~0.382;家蚕的为0.206~0.356。聚类分析时,柞蚕的各个个体均按品种聚在一起。 利用种群遗传学软件PopGen和多态性比率分别对柞蚕品种间和品种内的遗传变异分布进行了分析。柞蚕的DNA多态性有近60%来源于品种内个体间,仅40%来源于品种间;家蚕的DNA多态性来源于品种间的占75%,仅有25%来源于品种内个体间。利用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估算的柞蚕品种内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5251,即有52.51%的遗传变异来源于品种内,来源于品种间的遗传变异仅占总遗传变异的47.49%;而家蚕品种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8188,即有81.88%的遗传变异来源于品种间,来源于品种内的遗传变异仅有18.12%。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均反映出柞蚕的遗传变异来源于品种内个体间的部分要大于来源于品种间的部分,表明与品种纯度较高的家蚕相比,目前的柞蚕品种仍是一个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的群体,纯度较低。 对柞蚕品种的纯度较低的原因进行了讨论,认为与其起源驯化过程、生存的生态环境、品种的选育方法等是相一致的。讨论了家养动物的遗传变异在品种间和品种内的分布与人工驯化时间的关系。对品种选育的纯度与DNA多态性需求的平衡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对柞蚕品种选育的启示,提出了柞蚕品种选育的下一步的研究目标:寻找提高品种纯度与保持品种内的遗传多样性的平衡点。 2柞蚕品种资源的系统分类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68个柞蚕品种(系)间的遗传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依此构建了柞蚕品种 的系统分类层次。利用33个随机5!物对68个柞蚕品种和2个外群对照(天蚕、家蚕)共扩增出364 条清晰DNA条带,其中360条(98.90%)呈多态性;68个柞蚕品种共扩增出296条带,多态性带占 90.gW。扩增带数最少的“33”有104条带,最多的“育绿”有171条带,大多数品种在13o~160 之间。68个品种(系)中只有9个品种产生了特有带,占12.68%.68个柞蚕品种(系)间的遗传 距离为o.1二卜o.3H,主要集中在o.观o~o.300之间,占总品种数的丑o.97%;有1巴.帕叽的品种对的 遗传距离小于0.2(M;遇传距离大于0.300的品种对,仅占0.95%。这说明,总体上柞蚕品种资源之 间的遗传距岛较小,牲程度较高,亲缘关系较近。 根据聚类晰结果将68个柞蚕品种(系)分成6个类群。柞蚕品种资源的的聚类结果表现出3 个特点:地域性聚类明显、类群间的聚类水平低、选择的作用明显(柞蚕品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聚类图中,辽宁、内荚古、吉林。、朝鲜的品种在聚类时互相聚在一起。河南、贵州、山东的品种均 各自聚为相对集中的一类.所以,结合地域性和聚类水平,可将68 +hs蚕品种(系)进一步划分为 3个大的类群,即山东类群、辽宁类群(包括辽宁、吉林、内蒙古和朝鲜的品种)和河南类群(包 括河南和贵州的品种)。 通过不同数据分析方法、建树方法、外群选择、位点数的比较,在位点数达到364时,采用单 匹配相似系数计算遗传距离,并用NJ法重建了系统发生树,通过与柞蚕品种传括的记载及生物学特 性相比较,最终确定了品种系统发生的较优树。在本试验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RAPD进行 系统学分析时5个注意事项:不同的物种所适用的方法不一定相同;分析的位点数必须足够;外群 以选择2个物种作为复合外群较好,选择亲缘关系较近的1个物种作为第1外群。另选亲缘关系较 远一些的。l个物种作为第2外群;数据
刘彦群,鲁成,向仲怀[6](2002)在《中国柞蚕DNA多态性的RAPD分析》文中认为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技术对 4个代表性的柞蚕品种河 41、四青、青黄 1号、杏黄和 3个家蚕品种大造、C10 8、75 32的 2 8个个体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 :柞蚕具有极为丰富的DNA多态性 ;不同品种的个体间 (种内 )的多态性为 80 7%,而同一品种个体间的多态性也达到 45 8%~ 49 4 %;同一品种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为 0 133~ 0 2 38,远大于家蚕的 0 0 0 8~ 0 0 81;不同品种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为 0 2 15~ 0 382 ,与家蚕相似。柞蚕的DNA多态性有 6 0 %来源于品种内的个体间 ,而来源于品种间的部分只占 40 %。UPGMA聚类时 ,柞蚕的各个体均能按品种聚在一起。
陆小平,张国英,司马扬虎,陈乃林,陆彩娣,王云芳[7](2000)在《家蚕野外放养研究初报》文中研究指明
二、家蚕野外放养研究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蚕野外放养研究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木霉菌辅助生物合成纳米银对柞蚕空胴病和甜瓜枯萎病防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柞蚕空胴病 |
1.1.1 柞蚕空胴病发生现状 |
1.1.2 柞蚕空胴病的防治 |
1.1.2.1 选育良种 |
1.1.2.2 加强管理 |
1.1.2.3 药剂防治 |
1.2 甜瓜枯萎病 |
1.2.1 甜瓜枯萎病发生现状 |
1.2.2 甜瓜枯萎病的防治 |
1.2.2.1 抗病育种 |
1.2.2.2 嫁接 |
1.2.2.3 轮作 |
1.2.2.4 化学药剂 |
1.2.2.5 生物防治 |
1.3 金属纳米粒子在农业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
1.3.1 金属纳米粒子对昆虫及植物病害的防控 |
1.3.1.1 金属纳米粒子对昆虫病害的防控 |
1.3.1.2 金属纳米粒子对植物病害的防控 |
1.3.2 金属纳米粒子对昆虫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2.1 金属纳米粒子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2.2 金属纳米粒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4 金属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 |
1.4.1 物理法 |
1.4.2 化学法 |
1.4.3 生物法 |
1.5 纳米银(AgNPs)抗菌作用影响因素的分析 |
1.5.1 AgNPs尺寸对杀菌效果的影响 |
1.5.2 AgNPs形状对抗菌效果的影响 |
1.5.3 AgNPs表面状态对抗菌效果的影响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木霉菌辅助合成AgNPs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1.1 供试微生物 |
2.1.1.2 供试培养基 |
2.1.1.3 试剂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AgNPs的生物合成 |
2.1.2.2 AgNPs对柞蚕肠球菌的抑制作用 |
2.1.2.3 AgNPs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AgNPs的生物合成 |
2.2.2 AgNPs对肠球菌抑制作用 |
2.2.3 AgNPs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gNPs的表征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1.1 供试微生物 |
3.1.1.2 供试培养基 |
3.1.1.3 试剂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AgNPs的生物合成 |
3.1.2.2 AgNPs的物理化学表征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紫外可见光全波长扫描分析 |
3.2.2 X射线衍射分析 |
3.2.3 傅里叶红外衍射分析 |
3.2.4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gNPs对柞蚕生长发育及柞蚕空胴病防控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AgNPs对柞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2.2 柞蚕中肠消化酶活力和血淋巴保护酶活力的测定 |
4.1.2.3 AgNPs对柞蚕抗病性试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AgNPs对柞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2 AgNPs处理对柞蚕血淋巴保护酶活力和肠道消化酶酶活力的影响 |
4.2.3 AgNPs对柞蚕空胴病抗病性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gNPs对甜瓜种子萌发及甜瓜枯萎病防治的探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2.1 AgNPs对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
5.1.2.2 AgNPs对甜瓜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AgNPs对甜瓜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
5.2.2 AgNPs对甜瓜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
5.2.3 AgNPs对甜瓜枯萎病防效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木霉菌辅助合成AgNPs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6.2 AgNPs的表征分析 |
6.3 AgNPs对柞蚕生长发育及柞蚕空胴病防控的研究 |
6.4 AgNPs对甜瓜种子萌发及甜瓜枯萎病防治的探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2)8种常用农药对柞蚕的毒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柞蚕幼虫及农药 |
1.2 触杀毒力试验(喷施法) |
1.3 中毒症状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农药对柞蚕3龄幼虫的触杀毒力 |
2.2 柞蚕中毒症状 |
3 讨论 |
(3)琥珀蚕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驯养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1.3 主要特色和创新点 |
1.2 文献综述 |
1.2.1 绢丝昆虫及野蚕定义 |
1.2.2 大蚕蛾科昆虫资源调查研究进展 |
1.2.3 野蚕的进化关系 |
1.2.4 柞蚕属分类及概况 |
1.2.5 世界野蚕发展利用现状 |
1.2.6 野蚕人工饲养研究进展 |
1.2.7 野蚕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 |
1.2.8 琥珀蚕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琥珀蚕的形态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及寄主植物 |
2.1.2 试验设备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卵 |
2.2.2 幼虫 |
2.2.3 茧和蛹 |
2.2.4 成虫 |
2.3 讨论 |
2.3.1 琥珀蚕的分类鉴定 |
2.3.2 对中国琥珀蚕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
第三章 琥珀蚕的生物学特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及寄主植物 |
3.1.2 试验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生活环境与资源收集 |
3.2.2 琥珀蚕的生活史 |
3.2.3 琥珀蚕的行为及习性 |
3.2.4 环境因子对幼虫取食行为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野蚕生物学特性研究的方法 |
3.3.2 幼虫的生命历期、世代及化性 |
第四章 琥珀蚕的人工饲养技术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虫源及寄主植物 |
4.1.2 试验设备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卵面消毒 |
4.2.2 孵化温湿度处理 |
4.2.3 室外保护网放养 |
4.2.4 室内饲养对寄主植物的比较 |
4.2.5 室内饲养 |
4.2.6 琥珀蚕的人工制种 |
4.3 琥珀蚕人工饲养之关键技术 |
4.3.1 卵面消毒及孵化温湿度 |
4.3.2 室外放养 |
4.3.3 室内饲养 |
4.4 讨论 |
4.4.1 琥珀蚕室内饲养优点 |
4.4.2 室内饲养的不足 |
4.4.3 饲料枝条的保鲜技术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利用RAPD标记分析柞蚕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1.3 PCR体系及扩增程序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APD扩增结果 |
2.2 品种(系)间的遗传距离分析 |
2.3 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柞蚕品种间的遗传差异 |
3.2 柞蚕品种资源的地域性聚类 |
3.3 柞蚕品种资源的系统分类 |
4 结论 |
(5)柞蚕种质资源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柞蚕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 |
1.1.1 柞蚕的地理分布 |
1.1.2 柞蚕种质资源的收集、改良、保存和利用 |
1.1.3 柞蚕的滞育和化性 |
1.1.4 柞蚕的体色 |
1.1.5 柞蚕品种资源的系统分类 |
1.1.6 柞蚕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 |
1.1.7 柞蚕的起源与传播 |
1.2 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
1.2.1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昆虫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1.2.2 分子系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及其在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1.3.1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
1.3.2 线粒体基因组DNA在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2章 引言 |
2.1 论文立题的原由 |
2.1.1 柞蚕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系统分类和遗传分化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1.2 柞蚕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变异及种内系统发育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2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
2.3 技术路线 |
2.3.1 利用RAPD标记技术进行柞蚕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研究 |
2.3.2 利用mtDNA序列分析进行柞蚕和野柞蚕的遗传变异和种内系统发育研究 |
第3章 柞蚕品种的DNA多态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蚕品种 |
3.1.2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纯化 |
3.1.3 RAPD分析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RAPD扩增结果 |
3.2.2 DNA多态性 |
3.2.3 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 |
3.2.4 品种遗传变异来源分析 |
3.3 讨论 |
3.3.1 实验材料的代表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
3.3.2 柞蚕品种内个体间的DNA多态性 |
3.3.3 柞蚕杂种优势较低的分子水平上的证据 |
3.3.4 遗传变异在品种间和品种内的分布与人工驯化时间的关系 |
3.3.5 品种选育的纯度与DNA多态性需求的平衡及其对柞蚕品种选育的启示 |
第4章 柞蚕品种资源的系统分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基因组DNA模板的准备 |
4.1.3 PCR体系及扩增程序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RAPD扩增结果 |
4.2.2 品种(系)间的遗传距离 |
4.2.3 聚类分析 |
4.2.3.1 数据分析方法 |
4.2.3.2 建树方法 |
4.2.3.3 外群的选择 |
4.2.3.4 较优树的确定 |
4.2.3.5 聚类结果 |
4.3 讨论 |
4.3.1 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聚类树的选择 |
4.3.2 柞蚕品种间的遗传差异与相似性 |
4.3.3 柞蚕品种资源的聚类特点 |
4.3.4 柞蚕品种资源的系统分类 |
第5章 柞蚕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体色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
5.2.2 化性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
5.2.3 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
5.2.4 体色、化性、地理群体的遗传分化比较 |
5.3 讨论 |
5.3.1 应用Shannon指数和Nei指数检测柞蚕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5.3.2 柞蚕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
5.3.3 柞蚕地理群体遗传分化的影响因素 |
5.3.4 柞蚕化性的遗传分化及培育1化性品种在系统分类中的地位 |
第6章 柞蚕与野柞蚕的mtDNA全序列比较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柞蚕线粒体基因组DNA的提取与纯化 |
6.1.3 柞蚕线粒体全序列测定的策略 |
6.1.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6.1.5 PCR扩增 |
6.1.6 扩增片段的回收 |
6.1.7 DNA序列测定 |
6.1.8 柞蚕线粒体基因组DNA序列分析 |
6.1.9 进化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线粒体全基因组的PCR扩增 |
6.2.2 基因结构与基因排列 |
6.2.3 核苷酸组成 |
6.2.4 AT富集区的串联重复序列 |
6.2.5 tRNA基因 |
6.2.6 rRNA基因 |
6.2.7 蛋白编码基因 |
6.2.8 柞蚕在昆虫纲中的系统进化地位 |
6.3 讨论 |
6.3.1 柞蚕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与组成特点 |
6.3.2 柞蚕的系统进化地位 |
6.3.3 柞蚕与野柞蚕线粒体基因组的差异及二者的分化 |
第7章 柞蚕mtDNA AT富集区和tRNA~(Met)基因序列的多态性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PCR扩增 |
7.1.3 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柞蚕mtDNA AT富集区和tRNA~(Met)基因的PCR扩增 |
7.2.2 柞蚕mtDNA AT富集区和tRNA~(Met)基因序列的RFLP分析 |
7.2.3 柞蚕mtDNA AT富集区和tRNA~(Met)基因序列的多样性 |
7.2.4 基于mtDNA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
7.3 讨论 |
7.3.1 柞蚕mtDNA AT富集区和tRNA~(Met)基因的序列分析 |
7.3.2 基于线粒体DNA的系统发育分析与基于核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比较 |
第8章 结论 |
8.1 柞蚕品种的遗传基础 |
8.2 柞蚕品种资源的系统分类 |
8.3 柞蚕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
8.4 柞蚕和野柞蚕的mtDNA全序列比较 |
8.5 柞蚕mtDNA AT富集区和tRNA~(Met)基因序列的多态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28样品的RAPD标记原始表 |
附录Ⅱ 70个样品的RAPD标记原始表 |
附录Ⅲ 学习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家蚕野外放养研究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木霉菌辅助生物合成纳米银对柞蚕空胴病和甜瓜枯萎病防控的研究[D]. 曲明星.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2]8种常用农药对柞蚕的毒性比较[J]. 赵世文,赵鸿宇,董绪国,陈增良,历红达,季明刚,李喜升,任立松. 蚕业科学, 2019(04)
- [3]琥珀蚕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驯养关键技术研究[D]. 钟健.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07)
- [4]利用RAPD标记分析柞蚕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J]. 刘彦群,鲁成,秦利,向仲怀. 中国农业科学, 2006(12)
- [5]柞蚕种质资源的分子系统学研究[D]. 刘彦群. 西南农业大学, 2003(03)
- [6]中国柞蚕DNA多态性的RAPD分析[J]. 刘彦群,鲁成,向仲怀. 蚕业科学, 2002(04)
- [7]家蚕野外放养研究初报[J]. 陆小平,张国英,司马扬虎,陈乃林,陆彩娣,王云芳. 中国蚕业,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