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巧用PIO通信方式加速双微机系统数据传输率(论文文献综述)
郑宇[1](2006)在《4G无线网络安全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无线网络与Internet的不断结合,移动通信系统经历了第一代(1G)、第二代(2G)和第三代(3G)系统的发展历程,并朝着无处不在、全IP化的下一代通用无线通信系统(4G)逐步演进。由于4G系统致力于无缝融合不同无线通信技术并支撑高速率通信环境,其安全问题比以往的无线通信系统更加复杂和难于解决。因此,世界各国在推动3G移动通信系统商用化的同时,已经把研究重点转移至4G系统的先期研究。 随着无线网络环境的不断复杂,网络实体间的信任关系、有线链路的安全、安全业务的不可否认性和安全体系的可扩展性不得不重新考虑。同时,随着移动终端(ME)的计算和存储资源的不断丰富,移动操作系统和各种无线应用的问世,ME也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而现有无线网络安全体系对以上两方面问题考虑不够深入和全面,对效率、兼容性、可扩展性和用户可移动性的综合考虑也不够充分。此外,现有无线网络安全体系基本上是通信系统构架确立之后的附属品,直接导致了很多由通信系统自身特性而造成的无法解决的安全隐患。因此,安全体系不是4G系统出现漏洞后的“补丁”,而应作为4G体系的一部分与其它核心技术齐头并进的展开研究,并最终成为技术标准中的关键部分。 本文在分析了现有无线网络安全特性和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根据4G无线网络的特性,确定了4G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和安全需求,讨论了可适用于4G系统的安全策略和机制。在重点研究了移动终端(ME)安全的前提下,将USIM(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ME和用户视为3个独立的实体来考虑用户域的安全,提出了基于可信移动平台(TMP)和PKI相结合的4G安全体系。结合当前智能手机的主流硬件构架,给出了以智能手机主流处理器为基础的TMP实施案例,并讨论了在此平台之上的三种TPM(Trusted Platform Module)构建方法。同时,利用RSA密钥封装机制(RSA-KEM)和哈希函数设计了口令、指纹和USIM相结合的用户域三因素认证方案,实现了用户、ME和USIM间的相互认证,强化了用户域的安全,并可满足TMP中安全等级3对用户认证的要求。 随后,针对单钥和公钥体制在构建无线网络安全方案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基于自验证公钥的无线网络用户接入认证方案,以提高用户接入过程的安全性。该方案包含PKBP(公钥广播协议)和SPAKA(基于自验证公钥的认证及密钥交换协议)。其中,PKBP可使ME抵抗伪基站攻击,
宗靖国[2](2006)在《数字记录仪及其可靠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机载数字记录仪的实时性和小型化等要求,本文实现了以IDE电子盘作为系统存储体的方案。通过采用FPGA控制电子盘脱机工作的方式,将存储数据脱离PC机直接记录到电子盘中。论文在广泛调研图像记录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的设计要求,重点对系统的总体方案进行了设计与论证。采用合理的拓扑结构对控制电路进行设计,实现了系统的小型化。充分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并行处理功能,保证了系统的实时性。经实际测试,系统工作稳定、性能可靠。该项技术的解决,将会大力促进科学研究、军事技术,尤其在航天、航空侦察,高速数据记录领域的应用发展。
马洪斌[3](2005)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高精度称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计算数学、工程力学、机械动力学、电子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都得到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设计技术的内容,改变了固有的模式和方法,特别是设计观念的更新,从面向制造的设计转变为面向用户的设计。作为有代表意义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以电子控制为主导,用微机取代常规的控制系统,计算机参与辅助设计,大幅度简化机械结构,功能增多且可靠性提高,操作简便,提高生产效益。机电一体化技术正在越来越多的学科当中得到广泛应用与发展。现代计算机技术与机械设计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高度融合,使我国称重技术的水平也不断提高。新的称重创新设计理念,使产品更具有创新性和适用性,用机电一体化的观点设计新的称重系统成为必然趋势。 本文针对某公司钞纸生产的需求,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为核心,开发了卷筒纸称重系统,并完成了机械系统的相应改造工作,使系统具有结构新颖、简约自然、适用性强等特点。该系统完成硬件、软件和机械装置的设计的同时,实现了机械设计、传感技术、微处理器技术、网络与通讯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自动控制与检测技术的集成。 在整体脉络上,文章从德国进口系统的失败原因分析着手,吸精去糟,首先引出系统的可行方案,然后再进一步论述完善和创新设计。围绕系统精度的提高,文中主要论述了机械结构设计、振动控制、传
王春玲,郭小春[4](2002)在《巧用PIO通信方式加速双微机系统数据传输率》文中研究表明提出了仿效DMA方式,通过中断和查询的配合实现双微机高速PIO通信的方法.
二、巧用PIO通信方式加速双微机系统数据传输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巧用PIO通信方式加速双微机系统数据传输率(论文提纲范文)
(1)4G无线网络安全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无线网络的安全特性和安全威胁 |
1.2.1 无线网络的安全隐患和威胁 |
1.2.2 无线网络的安全策略 |
1.3 无线网络安全的发展 |
1.3.1 第一代和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
1.3.2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
1.3.3 其它无线通信系统 |
1.4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
1.4.1 4G的主要特性 |
1.4.2 4G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二章 可信移动平台TMP |
2.1 可信计算 |
2.1.1 可信计算的概念和基本思想 |
2.1.2 可信计算的研究进展 |
2.2 可信移动平台的硬件体系结构 |
2.2.1 TPM |
2.2.2 可信I/O和可信用户接口 |
2.2.3 安全等级 |
2.3 可信移动平台的软件体系结构 |
2.3.1 完整性检验 |
2.3.2 完整性报告和远程校验 |
2.3.3 域隔离与访问控制 |
2.3.4 安全存储 |
2.3.5 TMP中的证书 |
2.4 可信移动平台的在下一代移动网络中的作用 |
第三章 4G无线网络的安全体系设计 |
3.1 4G无线网络的安全威胁和需求 |
3.1.1 4G无线网络面临的问题 |
3.1.2 4G系统的安全需求 |
3.1.3 4G系统安全机制的制定策略 |
3.2 4G系统的安全体系设计 |
3.2.1 4G无线网络的抽象 |
3.2.2 4G系统的安全体系结构 |
3.3 基于可信移动平台的用户域认证方案 |
3.3.1 相关工作 |
3.3.2 基于OMAP730的可信移动平台的构建 |
3.3.3 基于口令、指纹和USIM的用户域认证方案 |
3.3.4 性能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自验证公钥的接入认证方案 |
4.1 概述 |
4.2 认证方案的基本原理 |
4.3 公钥广播协议(PUBLIC KEY BROADCAST PROTOCOL) |
4.4 SPAKA协议 |
4.4.1 基于永久身份的接入认证 |
4.4.2 再次认证过程 |
4.4.3 切换认证 |
4.5 可控监听的实施 |
4.6 性能分析 |
4.6.1 PKBP的性能分析 |
4.6.2 SPAKA的安全性分析 |
4.6.3 SRAKA效率的定性分析 |
4.6.4 SPAKA效率的定量分析 |
4.7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TMP的移动网络DRM方案 |
5.1 移动网络DRM研究进展 |
5.1.1 移动网络DRM方案的需求 |
5.1.2 移动网络DRM体系结构 |
5.2 OMADRM体系 |
5.3 OMADRM体系的安全性分析 |
5.3.1 安全威胁模型 |
5.3.2 OMA DRM的缺陷 |
5.4 基于可信移动平台的OMA DRM改进方案 |
5.4.1 体系结构 |
5.4.2 总体工作流程 |
5.4.3 基于TMP的Pull下载模型 |
5.4.4 性能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FCSR的密钥流生成器 |
6.1 引言 |
6.2 FCSR的伪随机特性分析及测试 |
6.2.1 FCSR及其主要特性 |
6.2.2 FCSR序列的伪随机性测试 |
6.3 FCSR和LFSR结合的密钥流生成器的分析和测试 |
6.3.1 FCSR和LFSR相结合的密钥流生成器 |
6.3.2 混合生成器的周期和线性复杂度分析 |
6.3.3 混合生成器密钥流的伪随机性测试 |
6.3.4 混合生密钥流生成器的性能分析 |
6.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数字记录仪及其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关键技术 |
1.3 数字记录仪设计及其可靠性分析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系统硬件实现技术方案 |
2.1 系统硬件整体框图 |
2.2 核心器件和总线通信协议的选择 |
2.2.1 USB总线 |
2.2.2 I~2C总线 |
2.2.3 IDE总线以及IDE接口电子盘介绍 |
2.2.4 FPGA芯片的选择 |
2.2.5 视频芯片的选择 |
2.3 硬件系统模块设计 |
2.3.1 中央控制模块 |
2.3.2 图像采集和回放模 |
2.3.3 图像存储接口模块设计 |
2.4 印制板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软件技术方案 |
3.1 USB2.0驱动程序设计 |
3.1.1 设备驱动程序基础 |
3.1.2 WDM驱动程序概述及特点 |
3.1.3 USB驱动程序模型 |
3.1.4 驱动程序模型和开发环境 |
3.1.5 驱动程序调试 |
3.1.6 驱动程序调试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3.2 应用程序功能设计及实现 |
3.2.1 应用程序与硬件程序间的通信协议 |
3.2.2 图像传输模块协议设计 |
3.2.3 应用程序的主要功能和开发环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调试 |
4.1 系统自检调试 |
4.2 模块调试 |
4.2.1 USB程序加载模块 |
4.2.2 图像输入输出模块 |
4.2.3 读写缓存模块 |
4.2.4 存储模块 |
4.2.5 系统与主机通讯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可靠性研究 |
5.1 基本概念 |
5.2 可靠性研究的发展 |
5.3 可靠性研究的内容和参数 |
5.3.1 可靠性研究的内容 |
5.3.2 可靠性参数 |
5.4 开展数字记录仪可靠性研究的必要性 |
5.5 数字记录仪硬件可靠性分析 |
5.5.1 系统可靠性模型的建立和可靠性预计 |
5.5.2 可靠性设计 |
5.5.3 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的容差分析 |
5.6 环境应力设计 |
5.7 电磁兼容设计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高精度称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便于利用计算机进行物料查询管理 |
1.1.2 降低劳动负荷,节省劳力,降低生产成本 |
1.1.3 简化机械设备及控制系统,功能增多 |
1.1.4 便于加入全厂ERP系统,实现全厂统一化管理 |
1.2 计算机辅助称量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1 从机电一体化技术看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从计量系统总体控制方式看技术现状 |
1.2.3 从计量系统称重方式看技术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要求 |
1.4 研究重点和难点 |
2 系统总体方案 |
2.1 原有进口系统的结构分析 |
2.1.1 进口系统的结构模型 |
2.1.2 各影响因素总结分析 |
2.1.2.1 柱式称重传感器方面 |
2.1.2.2 安装结构方面 |
2.2 几种可选方案的分析与对比 |
2.2.1 从传感器选用只数来确定方案 |
2.2.1.1 安装四只传感器情况 |
2.2.1.2 安装两只传感器情况 |
2.2.2 从选用数据处理核心器件来确定方案 |
3 提高系统称重精度的研究 |
3.1 电子秤的误差来源及分析 |
3.1.1 称重传感器的误差 |
3.1.2 电测装置的误差 |
3.1.3 机械承重系统的误差 |
3.1.4 动态干扰误差 |
3.2 提高称量精度方法 |
3.2.1 数据处理的方法分析 |
3.2.1.1 数学均值法 |
3.2.1.2 多重积分法 |
3.2.1.3 非线性误差的补偿 |
3.2.1.4 零漂、温漂的补偿 |
3.2.2 测量电路精度分析 |
3.2.3 硬件及机械承载部分 |
3.2.3.1 关于传感器与称量精度 |
3.2.3.2 从机械谐振分析称量精度 |
3.2.3.3 从承载机构设计和安装分析称量精度 |
3.2.4 其他软件环节滤波技术 |
4 振动的影响与控制 |
4.1 关于简谐激励的响应 |
4.1.1 受迫振动 |
4.1.2 振动微分方程的解 |
4.1.3 稳态响应特性 |
4.2 隔振技术及应用 |
4.2.1 位移传递率 |
4.2.2 隔振设计 |
4.2.2.1 传递率与频率比、阻尼比的关系分析 |
2~(1/2)'>4.2.2.2 如何使频率比ω/ω_n>2~(1/2) |
4.2.2.3 阻尼与隔振 |
5 机械结构设计 |
5.1 机械设计原则 |
5.2 安装方案设计 |
5.2.1 称重传感器的安装形式 |
5.2.2 确立安装方案 |
5.2.3 机械安装注意事项 |
5.3 零件设计与强度校核 |
5.3.1 支架 |
5.3.2 螺栓组结构设计 |
5.3.3 密封与降噪 |
5.4 设计小结 |
5.4.1 特点 |
5.4.1.1 总体特点 |
5.4.1.2 机械结构特点 |
5.4.2 主要优越性 |
6 系统的电气硬件设计 |
6.1 传感器选择 |
6.1.1 传感器选择原则 |
6.1.2 半导体应变片式传感器原理 |
6.1.2.1 压阻效应 |
6.1.2.2 半导体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
6.1.3 悬臂梁式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及其测量原理 |
6.1.4 IL称重传感器 |
6.2 二次仪表 |
6.2.1 数据采集 |
6.2.2 信号检测功能没计 |
6.2.3 LED显示 |
6.3 通讯与通讯接口 |
6.3.1 串行通讯及传输方式 |
6.3.2 通讯接口设计主要考虑的原则 |
6.3.3 通讯接口及网络 |
6.4 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
6.4.1 硬件抗干扰设计 |
6.4.1.1 抗串模干扰的措施 |
6.4.1.2 抗共模干扰措施 |
6.4.2 软件抗干扰设计 |
6.4.2.1 数字信号输入输出中的软件抗干扰措施 |
6.4.2.2 数字滤波 |
6.4.2.3 CPU抗干扰技术 |
7 称重系统上位机设计 |
7.1 工控机的特点及适应环境 |
7.2 操作系统的选择 |
7.3 数据库技术 |
7.4 通讯技术 |
7.5 本系统专有功能及界面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致谢 |
(4)巧用PIO通信方式加速双微机系统数据传输率(论文提纲范文)
1 双微机PIO通信的硬件结构 |
2 8098与C25间的通信过程 |
3 加速数据传输率的软件措施 |
四、巧用PIO通信方式加速双微机系统数据传输率(论文参考文献)
- [1]4G无线网络安全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郑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06(09)
- [2]数字记录仪及其可靠性研究[D]. 宗靖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S1)
-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高精度称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马洪斌. 四川大学, 2005(01)
- [4]巧用PIO通信方式加速双微机系统数据传输率[J]. 王春玲,郭小春. 泰安师专学报,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