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儿吸入性汞中毒1例(论文文献综述)
林力[1](2016)在《膜性肾病生物标记物、遗传和环境发病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非炎症介导的以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GBM弥漫增厚为特点的一组免疫性疾病。约75%MN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约25%为继发性MN,继发于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等因素。在我国MN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2.7%,在1997-1999年仅占6.48%,急剧上升的发病率原因不明。MN常以肾病综合症(Nephrotic Syndrome,NS)起病,是成人NS最为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国外报道占NS的30%40%,我科未发表数据显示MN占NS的40%。由于1/31/2MN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因此众多肾脏病学者致力于IMN发病机制和转化医学的研究,2009年证实IMN患者足细胞上特异性存在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循环中存在抗PLA2R抗体。2014年发现与PLA2R结构类似的靶抗原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rombospondin Type-1 Domain-Containing 7A,THSD7A)。半个世纪来众多学者在这一领域不断努力使IMN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不断完善,然而家族遗传性MN(Familial MN,FMN)的遗传学发病机制仅个例报道。本研究的第一部分就MN血液、肾组织、尿液生物标记物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以确立可以转化推广于临床应用的MN新生物标记物。结果显示血清抗PLA2R抗体诊断MN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42.6-69.5%。PLA2R在狼疮肾炎中均阴性,但在鉴别其他继发因素如乙型病毒性肝炎、肿瘤等继发MN证据不足。血清抗PLA2R抗体是反映MN疾病进展或缓解的特异性指标,但基线抗体水平不是作为预测病情预后的可靠指标,PLA2R相关MN预后也不比非PLA2R相关MN差。THSD7A相关性MN在MN中发生率为1.5%,在PLA非相关性MN发生率为11.11%,THSD7A相关性MN临床表现与PLA2R相关MN类似。MN尿液生物标记物研究结果显示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尿肌酐可用于预测MN患者蛋白尿缓解,溶酶体膜蛋白2(Lysosome Membrane Protein-2,LIMP-2)升高与MN发病相关。第二部分研究最大组FMN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本研究纳入FMN患者和文献报道FMN患者临床特点,结果显示本研究FMN组男女比例低于国外文献报道组,但与国内报道FMN组无差异。在起病年龄、临床表现与预后方面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比较FMN患者与散发性MN(Spontaneous Membranous Nephropathy,SMN)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结果显示FMN起病年龄比SMN早,21.43%FMN患者进入ESRD,肾功能预后远差于SMN。进一步探索性研究FMN遗传背景,本研究对FMN家系内先证者和健康者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测序结果并挑选可能的致病基因,在100个健康人验证后最终确定FMN患者存在2个新突变基因。此外,从PLA2R1和THSD7A基因多态性角度分析FMN的遗传背景,结果显示FMN患者较东亚人群在PLA2R和THSD7A基因多态存在差异,PLA2R1 SNP rs3828323 T等位基因频率、SNP rs35771982 C等位基因频率、SNP rs3749117 C等位基因频率均低于人群发生频率;PLA2R SNP rs33985939 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人群发生频率(P=0.005),提示虽然FMN患者PLA2R检测呈阳性,但发病遗传背景可能与SMN不同。THSD7A SNP rs47 C等位基因频率低于人群发生频率(P=0.013),提示THSD7A基因多态性在FMN发病中影响较小。第三部分在MN患者中进行重金属铅、锰、汞、镉、铬、镍、砷、酚检测,结合重金属检测结果以探讨影响MN发生率上升的环境因素。结果显示MN患者汞、铅、镉等重金属平均值远高于国内外无职业接触人群平均值(P值均<0.001),MN患者血汞平均值是人群平均值的2.96倍,尿汞平均值是人群平均值的5.65倍;血铅平均值是人群平均值4.12倍,尿铅平均值是人群平均值的25.56倍;血镉平均值是人群平均值8.78倍,尿镉平均值是人群平均值10.32倍。借鉴职业接触人群重金属超标诊断标准,MN患者重金属超标发生率21%,而MN患者实际超标率远高于21%。因此,MN合并重金属超标应引起高度重视。比较重金属超标MN和重金属无超标MN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特点,结果显示金属超标MN患者血白蛋白水平和血免疫球蛋白IgG水平更低。综上所述,PLA2R可用于MN诊断和反映蛋白尿严重程度,THSD7A在非PLA2R相关MN中有诊断价值。FMN患者新突变基因发现、PLA2R和PLA2R基因多态性变异率低与健康人群,提示FMN发病有特殊的遗传背景。而重金属超标则可能为MN致病环节中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吴兴龙,黄佳佳,谭娜,史军华[2](2014)在《婴幼儿58例死亡原因尸检病理和医疗纠纷原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婴幼儿死亡原因并分析其误诊及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为今后临床提高诊断正确率,减少婴幼儿病死率及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提供帮助。方法收集整理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5年间尸检档案中婴幼儿病死亡医疗纠纷尸检病理报告资料。共58例,其中男39例,女19例;年龄03岁。结果 5年间每年发生婴幼儿死亡医疗纠纷案例分别为8例、10例、10例、15例、15例,总体呈上升趋势。婴幼儿病死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病死率最高是婴儿期,占婴幼儿死亡案例77.59%(45/58例)。婴幼儿死亡原因最常见的是肺炎,占15.52%(9/58例);而新生儿的死亡原因以新生儿窒息最多见(27.27%,6/22例)。在婴幼儿死亡病例发生误诊、漏诊的疾病中,以呼吸系统疾病最多见(57.89%,22/38例)。结论婴幼儿的病死率逐年下降,但是婴幼儿死亡所引发的医疗纠纷却呈上升趋势。各种类型的肺炎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死因,也是引起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
袁晓玲,凌利[3](2007)在《扬州地区新生儿气胸18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提高对新生儿气胸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气胸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自发性气胸3例,占16.7%,病理性气胸11例,占61.1%,医源性气胸4例,占22.2%。病理性气胸发病率最高,医源性气胸其次,病理性气胸中吸入性肺炎致气胸5例,占病理性气胸总数的45.5%,右侧气胸7例,占病理性气胸总数的63.6%。结论预防气胸主要是减少病理性气胸及医源性气胸的发生率,预防病理性气胸主要是减少窒息及胎粪、羊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病理性气胸中右侧气胸发生率高跟右支气管粗短,为气管直接延伸,羊水胎粪易吸入右支气管形成活瓣栓塞致气胸发生。预防医源性气胸主要是正确使用球囊加压呼吸、气管插管,严格掌握呼吸机指征及参数调整。对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气胸及时采用相应的治疗手段,预后大多良好。
范艳芬,李建华,单卫华,邓丽娜,申玉美,周二强,王晓华,王家勤,郭学鹏[4](2007)在《《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年第22卷中文题名索引》文中研究指明
李光艳[5](2007)在《新生儿气胸20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总结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共20例新生儿气胸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性气胸17例中,吸入性肺炎引起气胸10例,肺透明膜病1例,宫内感染6例。医源性气胸1例,由于气管插管所致。自发性气胸2例。其中3例给予胸腔闭式引流,2例予以胸腔穿刺排气,余采用保守治疗。结论新生儿气胸主要由于吸入性肺炎及宫内感染所致,因此预防气胸主要是减少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加强围生期保健,正确复苏,合理应用呼吸机,多数经保守治疗可治愈。
梁爱华,徐严菊,商敏凤[6](2005)在《朱砂的不良反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对临床上报道的朱砂不良反应进行简要分析。除偶见的过敏反应外,几乎所有的病例均为不合理用药引起。多数中毒病例为内服剂量过大及用药时间过长所致,其次为用药方法不合理,包括采用煎煮、加热熏蒸等。报道的病例显示儿童更易中毒。由于不合理用药导致的中毒,严格来说当属药物警戒,不应归属药物不良反应。通过规范用药方法,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是可以避免朱砂中毒的。
芦惠,吴文侠[7](2003)在《糖尿病母亲婴儿围产期心肺并发症及其预后》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糖尿病母亲婴儿的围产期心肺并发症及其预后。方法 对 4 1例糖尿病母亲婴儿的心肺并发症及预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围产期窒息 17例 (41.5 % ) ,吸入性肺炎 5例 (12 .2 % ) ,胎粪吸入综合征和肺透明膜病各 2例(4.9% ) ,湿肺 5例 (12 .2 % ) ;肥厚性心肌病 2例 (4.9% ) ,先天性心脏病 3例 (7.3% )。 37例痊愈 ,2例好转后退院 ,2例死亡。死亡的 2例患儿均伴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围产期窒息、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与孕母血糖的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差异显着 (P <0 .0 5 )。结论 正确处理糖尿病母亲婴儿的各种并发症 ,尤其是心肺并发症是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吕菁,梁丽俊,张学红[8](1998)在《新生儿呼吸衰竭病因分析与预防》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病因,以期减少其发病率。方法:对我院1993年3月~1998年3月收住的125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以呼吸系统疾病最多,共98例(784%),肺炎81例(648%),其中吸入性肺炎44例(352%),感染性肺炎37例(296%)。肺透明膜病11例(88%),湿肺3例(24%),肺不张、膈膨出、纵隔疝各1例(24%)。神经系统疾病21例(168%),颅内出血10例(8%),呼吸暂停11例(88%),其中原发性呼吸暂停4例,继发性呼吸暂停7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48%)。根据病因分析,新生儿呼衰与围产因素密切相关者78例,占624%,其中宫内窘迫和出生时窒息的因素最多,其次是早产、异常分娩和产前、产程感染。结论:做好围产期保健是减少新生儿呼吸衰竭发病率的根本。为此提出预防的有关措施。
冯戈平[9](2020)在《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治的148例MAS患儿开展此次研究,以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常频振荡通气治疗,74例)与研究组(高频振荡通气治疗,74例)。对比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氧疗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3 d后,两组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舒张压(PADP)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采取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动脉高压情况,降低其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舒张压,影响其预后,利于患儿疾病恢复,值得推广。
付克功[10](2020)在《生后综合有效保温对新生儿体温及发病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在新生儿出生前做好充分的保温准备及生后即刻开始的黄金1小时(Golden Hour)内对新生儿实施改良的综合保温措施后,观察改良保温措施,对足月儿及早产儿入院体温及各个系统发病率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1.本研究所有病例,均随机选取天津市宁河区医院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所有出生并在生后1小时内转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足月儿及早产儿。将自2014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在采取原有简单的保温措施下出生的足月儿及早产儿各100例,定义为对照组。自2016年7月1日~2018年12月31日,采用改良保温措施后,在新的综合有效保温方法下出生的足月儿和早产儿各100例,定义为干预组。2.将改良保温前,对照组中足月儿100例和改良保温后的干预组足月儿100例组成足月儿组进行对比研究。将改良保温前,对照组中早产儿100例和改良保温后的干预组中早产儿100例组成早产儿组进行对比研究。3.统计和对比在综合有效保温措施实施前后两组足月儿及早产儿入院体温及各个系统发病率的变化。结果:1.对照组和干预组入院体温对比:经过分析对比得出,经过综合改良保温措施后的干预组,低体温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足月儿95%vs 37%;早产儿98%vs 49%),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体体温分布情况如下:足月儿组:入院时体温<35℃(22%vs 5%),35~35.9℃(35%vs 10%),36.0℃~36.4℃(28%vs 22%),36.5℃~37.5℃(5%vs 63%),>37.5℃(0%vs 0%);早产儿组:入院时体温<35℃(48%vs 9%),35~35.9℃(33%vs 13%),36℃~36.4℃(17%vs27%),36.5℃~37.5℃(2%vs 51%),>37.5℃(0%vs 0%)。2.两组新生儿发病率的比较:足月儿在吸氧需求、新生儿湿肺、低血糖、1分钟及5分钟Apgar<7分、代谢性酸中毒等发病率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出生后心动过缓、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呼吸衰竭、RDS、喂养不耐受、消化道出血、胎便排出延迟、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红细胞增多症、电解质紊乱的发病率方面,虽然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本研究尚未得到统计学差异(P>0.05)。在新生儿硬肿、肺出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的对比中,因两研究组中发病率均过低,病例数不足,无法进行统计学比较,亦未见统计学差异。3.早产儿在呼吸系统方面,在吸氧需求、湿肺、呼吸暂停等疾病发病率均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在消化系方面,比如喂养不耐受、消化道出血、胎便排出延迟等的发病率,也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在出生后心动过缓、低血糖、凝血功能异常、代谢性酸中毒、1分钟及5分钟Apgar<7分、高胆红素血症、皮肤硬肿方面也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在吸入性肺炎、RDS、呼吸衰竭、颅内出血、电解质紊乱、血小板减少症、红细胞增多症、败血症等发病率虽然干预组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但本研究尚未发现统计学差异。而两组早产儿均未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肾功能衰竭、肺出血病例。故无法做统计学比较。4.在对照组中发现,所有上述呈现统计学意义的足月儿病例的入院体温,主要分布在<35℃状态,且在<35℃的入院体温组与>35℃的入院体温组大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对照组中,所有上述呈现统计学意义的早产儿病例的入院体温,同样主要分布在<35℃状态。且在<35℃的入院体温组与>35℃的入院体温组大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后在综合有效保温措施处置下,能有效降低足月儿及早产儿的入院低体温发生率,同时对足月儿及早产儿各个系统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且多个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变化呈现出统计学差异,早产儿组的差异更为显着。发病率存在统计学差异的病例,大都发生在<35℃的入院体温状态。我们有必要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出生后实施综合有效保温,尤其改善<35℃的入院低体温状态,以减少发病率。
二、新生儿吸入性汞中毒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生儿吸入性汞中毒1例(论文提纲范文)
(1)膜性肾病生物标记物、遗传和环境发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绪论 第一部分 膜性肾病血液、肾组织、尿液生物标记物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材料 |
3.研究方法 |
结果 |
1.血清抗PLA2R抗体 |
1.1 研究对象 |
1.2 抗PLA2R抗体诊断膜性肾病的特应性和敏感性 |
1.3 PLA2R相关性MN和 PLA2R非相关性MN的临床、病理和预后 |
1.4 血清抗PLA2R抗体在治疗过程中转阴分析 |
2.血清抗THSA7A抗体、肾组织THSA7A抗原的临床应用 |
2.1 THSD7A肾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 |
2.2 非PLA2R相关MN患者肾组织THSD7A和血清抗THSD7A抗体阳性率 |
2.3 THSD7A相关MN的临床特点与预后 |
3.尿液生物标记物 |
3.1 低分子量蛋白预测MN蛋白尿预后 |
3.2 尿免疫球蛋白预测MN蛋白尿预后 |
3.3 尿LIMP2 |
3.4 尿RNA检测:Xist、RANK2 |
讨论 第二部分 中国汉族人膜性肾病家系临床表现及新致病基因探索性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方法 |
3.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一般资料 |
2.临床表现 |
2.1 比较本研究纳入FMN与文献报道FMN临床、病理和预后 |
2.2 比较FMN与 SMN临床、病理和预后 |
3.全外显子测序 |
3.1 检测患者基本信息 |
3.2 突变验证 |
3.2.1 A基因突变 |
3.2.2 B基因突变 |
3.2.3 FMN患者PLA2R1和THSD7A基因多态性 |
讨论 第三部分 膜性肾病与重金属超标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方法 |
2.1 临床及病理资料收集 |
2.2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一般资料 |
2.临床表现 |
3.MN患者汞、铅、镉浓度与参考值比较 |
3.1 MN患者血、尿汞浓度 |
3.2 MN患者血、尿铅浓度 |
3.3 MN患者血、尿镉浓度 |
4.借鉴职业接触重金属超标标准评估重金属超标率 |
5.膜性肾病重金属超标 |
5.1 重金属超标膜性肾病患者基本信息和临床表现 |
5.2 MN患者不同重金属种类超标临床特点 |
5.3 MN合并重金属超标临床、病理及预后 |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和撰写的文章及申请基金 学术会议投稿 致谢 |
(3)扬州地区新生儿气胸18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新生儿气胸诊断标准 |
结果 |
1.气胸的临床特点 |
2. 气胸的X线表现 |
3. 治疗及转归 |
讨论 |
(5)新生儿气胸2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辅助检查 |
1.4 病因 |
1.5 治疗及转归 |
2 讨论 |
2.1 病理性气胸 |
2.1.1 吸入性肺炎 |
2.1.2 宫内感染 |
2.1.3 肺透明膜病 |
2.2 医源性气胸 |
(6)朱砂的不良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朱砂的不良反应特点 |
2 不良反应报告 |
2.1 全身中毒反应 |
2.2 胃肠道反应 |
2.3 神经系统中毒反应 |
2.4 肝肾毒性 |
2.5 溶血性贫血 |
2.6 过敏反应 |
2.7 与含氯、溴等药物合用后的毒性 |
2.8 新生儿中毒 |
3 不良反应治疗 |
4 不良反应预防 |
5 结语 |
(9)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治疗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仪器 |
1.2.2 研究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PASP、PADP对比 |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
3 讨论 |
(10)生后综合有效保温对新生儿体温及发病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对照组保温措施 |
2.3 干预组保温措施 |
2.4 干预组保温流程图 |
2.5 收集资料 |
2.6 体温分度标准及体温测量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两组研究对象之间基本资料的比较 |
2 足月儿和早产儿入院低体温发生率及入院体温分布状况 |
3 两组新生儿发病率的比较 |
3.1 两组足月儿发病率比较 |
3.2 两组早产儿发病率比较 |
3.3 早产儿及足月儿多系统发病病例在不同低体温的分布情况 |
讨论 |
1 改良后综合保温方法的优势 |
2 当前国内外保温现状及不同观点 |
3 低体温对新生儿的影响 |
3.1 低体温对低血糖的影响 |
3.2 低体温对新生儿呼吸系统的影响 |
3.3 低体温对凝血功能和Hct的影响 |
3.4 低体温对新生儿消化系统的影响 |
3.5 低体温对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和胎便排出延迟的影响 |
3.6 低体温对颅内出血的影响 |
3.8 低体温对其他疾病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新生儿生后“黄金时间”的综合处置现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新生儿吸入性汞中毒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膜性肾病生物标记物、遗传和环境发病机制研究[D]. 林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 [2]婴幼儿58例死亡原因尸检病理和医疗纠纷原因分析[J]. 吴兴龙,黄佳佳,谭娜,史军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4(06)
- [3]扬州地区新生儿气胸18例临床分析[J]. 袁晓玲,凌利.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12)
- [4]《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年第22卷中文题名索引[J]. 范艳芬,李建华,单卫华,邓丽娜,申玉美,周二强,王晓华,王家勤,郭学鹏.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24)
- [5]新生儿气胸20例临床分析[J]. 李光艳. 中国临床医生, 2007(01)
- [6]朱砂的不良反应分析[J]. 梁爱华,徐严菊,商敏凤. 中国中药杂志, 2005(23)
- [7]糖尿病母亲婴儿围产期心肺并发症及其预后[J]. 芦惠,吴文侠.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3(05)
- [8]新生儿呼吸衰竭病因分析与预防[J]. 吕菁,梁丽俊,张学红. 宁夏医学院学报, 1998(03)
- [9]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治疗效果[J]. 冯戈平. 中外医学研究, 2020(13)
- [10]生后综合有效保温对新生儿体温及发病率的影响[D]. 付克功.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