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年发国债1400亿重点投资五大领域(论文文献综述)
任泽平,熊柴,梁颖,李晓桐[1](2020)在《新基建:必要性、可行性及政策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疫情全球大流行、世界经济危机和中美贸易摩擦,引发了宏观经济思想与政策的大论战、大变革。新基建经济学应时代而生,成为拯救危机和大国竞争的关键胜负手。从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来看,新基建是应对经济危机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兼顾短期扩大有效需求和长期扩大有效供给,兼具稳增长、稳就业、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综合性重大作用。未来,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充电桩、城市群等领域的新基建大规模展开,给各行各业带来深刻变革和重大机遇,将为吸引全球产业链、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破解美国战略遏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王磊[2](2019)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民营经济近年来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党的十九大就鼓励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论述,为民营经济指明发展方向,标志着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如何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出,现有文献在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尚不规范,研究内容也不够深入和具体,相关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本文通过系统的文献研究从而寻找理论依据并阐述了民营经济及高质量发展的定义、性质及内涵,剖析了民营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与宏观制度变迁历程相互之间的辨证关系,指出了宏观经济制度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探讨了制度障碍和制度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当前,我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整体不高、整体创新力和竞争力不强、市场竞争环境不够公平安全等五大困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上还存在现代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和市场竞争制度、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等障碍,在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上还存在意识形态、社会认知偏见、企业家精神等障碍。本文结合案例民营企业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和现实实践,借鉴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从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和公平市场竞争制度、财税金融制度等方面进行正式制度创新,以及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消除社会认知歧视与偏见、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等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创新建议,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梁宏中[3](2018)在《国有企业的经济危机治理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这是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占有的个人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种矛盾,需要提高产权的社会化程度,也即生产资料占有、使用的社会化程度,突破个体性的限制和束缚,适应社会化生产要求。经济危机的治理方式根据治理效果不同,可划分为根本性治理和周期性治理两类。前者是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所有制基础的新社会经济制度,满足社会化大生产对产权社会化的要求。后者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局部提高产权社会化程度,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缓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解决经运行层面出现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暂时解决经济危机。国有企业作为一种高级的社会化产权形式,能弥补私人产权社会化程度不足产生的各种弊端,因而成为经济危机治理的有效工具。国有企业的经济危机治理作用主要存在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在保持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不变的前提下,适度发展国有企业作为政策调控工具;二是作为所有制基础,通过生产资料全面国有化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制度。两者的实质都是不同程度地提高产权的社会化程度以增强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性、协调性。作为政策工具的国有企业能有效降低周期性危机治理的交易成本,但由于其也存在一些低效性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使用时机、领域、方式、时限,提升作用效果。作为新社会所有制基础的国有企业,旨在构建系统性制度安排彻底消除经济危机。苏联“国家大工厂”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迄今为止社会主义国家的两种代表性现实探索。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既作为经济制度的所有制基础,也作为宏观经济调控工具发挥经济危机治理作用。如何提高国有企业危机治理的绩效,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大数据时代下,从长期趋势而言,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能彻底消除,生产社会化的深度发展与产权社会化程度不足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所以经济危机依然存在。当然从短期来看,信息化发展有助于资本主义国家强化经济调控,局部暂时缓和这种矛盾。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全面国有化构建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完全消除经济危机的主客观条件仍未成熟;但是,借助大数据技术,国有企业将能更好发挥其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治理的政策工具功能。
肖炎舜[4](2017)在《中国财政政策调控的阶段性变化研究》文中指出从16世纪初的重商主义开始,经济学就一直在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的争论中发展和演进,并基于不同经济思想提出不同的财政政策主张。20世纪30年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同时期结合当时的经济问题,对经济运行采取了很不相同的政策措施,财政政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种阶段性特征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对财政政策的阶段性具有决定性影响,执政当局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不同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财政政策干预经济的方式和方法,经济运行周期则决定了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的方向和力度。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在这一过程中,受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转轨、经济运行周期等因素影响,我国财政政策调控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过去30多年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对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了显着影响。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处在准备起飞阶段,解决温饱问题是核心目标,财政政策的重点是处理“吃饭”与“建设”的关系,推动总量平稳扩张。1992年邓小平重要谈话后,我国经济进入加快发展、开始起飞阶段,围绕实现整体小康目标,财政政策对总量扩张和结构调整并重,把促进总量扩张摆在优先位置。新世纪头10年,我国经济处在快速发展、探索转型阶段,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在总量扩张与结构调整并重的情况下,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摆在优先位置。从经济体制转轨的角度看,我国1978年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1992年提出并在上个世纪末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世纪以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改革开放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阶段。财政政策受经济体制变化的影响,从调控主体、调控对象、调控手段、调控目标、决策过程、传导机制等方面,都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聚焦国家和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计划、财政、银行三者关系等“三大关系”,重点分析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发育程度、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博弈、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地位等“三大因素”,可以清晰地看出体制转轨对财政政策调控阶段性变化的基础性影响。经济周期对财政政策调控也有着十分显着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注重“逆经济风向而动”,具有比较明显的反周期特征,较好地起到了抑制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作用。从中国财政政策决策的实践角度来看,中国财政政策取向转变与经济周期的波峰或波谷高度一致,始终注意相机抉择,较好地运用了“补偿性财政政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发生了自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最大的阶段性变化。特别是进入工业化成熟期,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变为中高速,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已经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必须准确把握财政政策调控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并重,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调控的作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5](2013)在《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文中研究表明
夏喜全[6](2006)在《中国积极财政政策未来走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介绍积极财政政策西方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比较国外与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实质和运作方式,研究影响积极财政政策调整和退出的各种因素,并建立国债规模稳定发展模型,研究分析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实证分析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约束条件,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和调整积极财政政策的对策研究。全文总体上可以分为七部分: 1、阐述本文选题背景、选题来源、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本文的预期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2、介绍西方积极财政政策理论实践和演变,既分析理论又总结经验教训。 3、介绍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特殊背景、运作方式和内涵,比较分析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和国际酌情使用的反周期财政政策,对积极财政政策实际承担的功能进一步细化和归类总结。 4、深入研究和分析影响积极财政政策未来走向的因素,对国内外的争论进行了归纳总结。 5、建立国债规模稳定发展模型,实证分析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深入研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约束条件,提出逐年适当调减直至不再安排国债项目资金,使积极财政政策的扩张性功能淡出的观点。 6、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对策分析,详细介绍调整原则、调整方向和配套措施改革。 7、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有创新意义的观点,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高培勇[7](2005)在《破冰而出的稳健财政政策——关于当前中国财政政策基本取向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从2005年起,中国财政政策的基调由"积极"转向"稳健(中性)"。不过,在经历了7年之久的积极财政实践之后,加上一系列体制性缺陷的约束,财政政策的转向操作异常艰难。形势的急剧变化,固然使得稳健财政政策终于破冰而出,但在现实的条件下,它的作为空间相当狭小。故而,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不会一蹴而就,而要经历一个渐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推进改革将是其所可能采取的所有举措的一条主线。其中,税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农村改革,又是它所应着力推进的重点改革项目。
胡燕京[8](2004)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从探析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政策的辩证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入手,结合相关财政理论,对我国财政政策的演变和发展进行回顾,并总结我国现行积极财政政策所取得的效果和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障碍。在运用计量工具对我国目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存在财政风险及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和探讨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西方国家对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对我国近期财政政策的基本走向和风险控制策略的选择提出建议。 论文的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理论研究 第一章首先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的根源进行了追溯,介绍了古典经济学的资源稀缺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率利用论,主要是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和成果。其次,介绍了近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最后,从不同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作了界定,并引出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运行的基本要点与要求。第二章对我国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我国对该领域的研究特点,即注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应用。同时,这一章还对经济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现阶段实施积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特征进行了论述。第三章首先通过阐述财政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突出了财政政策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得出了财政投入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致性的结论。其次是进行了财政政策对可持续发展的效应分析。第四章主要回顾了当代西方财政政策理论发展,定义了财政政策的概念,阐述了财政政策与财政措施,与宏观调控的关系。这四章是论文主要的理论研究部分,综合运用了经济发展论、人口论、生态论、市场论和相关财政理论,从多个角度对有关理论进行了归纳和评述。 二、中国财政政策的历史和现实研究 对中国财政政策的演变和发展,主要是通过三个阶段的划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对各阶段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效果和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对当前积极财政政策在我国的实践,主要通过这几部分阐述:(1)从国内外两个方面总结了启动积极财政政策的七个背景因素,即物价的持续大幅走低;消费和投资需求收缩:货币供给量下降:经济增长减速:货币政策效果不佳;基础建设扩张:应对亚州金融危机的冲击。(2)划分四个阶段,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过程和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作了综述与总结。(3)政策实施的效应分析。主要是政策实际经济效果的规范分析,以及挤出效应和乘数效应的实证分析。论文认为,积极财政政策通过这七年的实施,促进了经济增长,加强了基础设施,支持了国企改革,推动了社会保障事业,加快了产业升级,巩固了农业地位,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4)政策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和障碍,论文认为,过多的国债投资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完善,政策本身存在着递减效应,以及长期实施会导致通货膨胀。(5)通过量比指标重点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得出了我国目前已经呈现财政风险苗头的结论,并提出了缓解建议,即加大实施消费性财政政策的力度;完善转移支付;尝试地方举债;优化支出结构;降低名义税率,促进投资良性增长。(6)引入信息不对称的委托一代理模型,通过分析政府和居民之间的博弈过程,从信息经济学这个角度从信息经济学这个角度对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出了有效解决方案,即要规范政府行为,明确界定政府职能,注意综合债务水平的变化,要尽快统一国家预算,建立完整的预算体系。这部分是论文的重点,第五、六章重点讨论了这一问题。三、运用积极财政政策的国际比较分析 论文第七章对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积极财政政策运用情况进行的比较研究表明,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各国政府进行反经济周期调节、刺激经济增长的普遍而重要的政策选择。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各国财政支出结构主要侧重于以推动经济发展为出发点而安排了大量的基础建设性支出和社会福利保障等社会事业性支出。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成功需要各种政策调控手段的有效协同和合理搭配,并且要求宏观经济政策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同时,论文研究还表明,扩张性财政政策操作不当会导致赤字和债务的膨胀,当这种膨胀超越一国经济和社会承受力时,将演变成财政危机,并由此引发一国经济、政治的全面危机和社会动荡。通过比较分析,论文认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长期性和高强度必然引发相应的财政风险,而财力不足、财政风险加剧反过来又会制约一国财政投资的全面扩张,因此,在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结构优化仍没有根本改观的背景下,过量增加国债的发行规模会加大财政运行风险,进而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程度的内部约束。所以说,我们必须正确处理财政风险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四、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分析 论文的第八章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在诊释财政稳定和则政风险的基础上,指出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是指假定维持当前的扩张性则政政策不变,即维持当前的赤字率水平不变,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是否能够保持财政稳定,而不会导致财政风险。列举了考察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的评价指标,通过国债稳态性
徐波[9](2004)在《中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为世界各国接受。解决环境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是发展环境产业。明确环境产业的内涵,认识环境产业的特征,研究环境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机制,探索中国环境产业的发展模式,对于缩小中国环境产业与发达国家环境产业的差距,推动中国环境产业健康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如何借鉴发达国家环境产业的成功发展模式,应对发达国家环境产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形势,研究中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优化中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是本文的选题背景。 建立环境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框架,在厘清环境产业的内涵以及特征认识其本质,分析环境产业的需求状况和对国民经济的带动机制明确其作用和价值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环境产业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为引导企业投资环境产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资料,为中国环境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积极应对来自发达国家环境产业的冲击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具体研究目标为:第一,澄清对环境产业的认识,明确环境产业的内涵、特征,确定环境产业的地位。第二,认识环境产业的价值和发展前景,对于环境产业发展的需求因素构成和影响机制进行分析,揭示环境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机制和带动效应。第三,解决环境投资数量不足、投资效率低下等制约环境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第四,比较分析中国环境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模式的内容、特点、效果。第五,概括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环境产业的发展模式研究其启示。第六,探索中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的优化方向。 论文以产业经济学和产业发展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为指导,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手段交叉使用,横向以及纵向对比分析手段综合运用,在掌握大量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对于环境产业的内涵以及产业地位、发展环境产业的意义以及环境产业的带动机制、环境产业的发展模式分类、发达国家环境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启示、中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的演进以及优化方向等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得到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的结论。 规范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环境产业是广义的环保产业,是特殊的产业,其特殊性通过环境产业的本质特征、运行特征、发展特征体现。第二,环境产业应该作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发展,在产业形成和发展期作为战略产业扶持;投资者应该针对环境产业的成长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属性进行投资。第三,影响环境产业需求的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在产业形成期,外部因素是主导因素和决定因素;在产业发展期,两种因素共同影响环境产业需求;在产业成熟期,内部因素逐渐演变为影响产业需求和发展的主导因素。第四,环境产业通过制度制约型带动机制、产业关联型带动机制、成本效益型带动机制、社会需求型带动机制对国民经济产生带动作用。第五,环境投资模式优化是解决环境投资不足、效率低下问题的必然选择。环境投资模式优化的前提条件是明确环境事权,建立和完善环境投资激励机制是优化环境投资模式的保证。第六,环境产业发展模式能够按照产业发展特点和影响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两个标准进行分类。第七,提出中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的优化方向。 实证研究的结论包括:第一,发展环境产业对于增加就业的带动作用。认为环境产业通过加快发展速度、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保持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组织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四个方面的影响带动就业增加。第二,中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在产业形成期和发展期的内容不同、侧重点有差异、绩效差别大。第三,发达国家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在环境产业发展领域方面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促进环境产业发展的动力体系在产业不同阶段适时转化,强调市场机制和企业自愿机制对发展环境产业的作用,发展技术密集型、外向型环境产业。 论文的创新点:第一,首次从基本特征、运行特征、发展特征三个层次全面归纳环境产业的特征。研究环境产业的带动机制以及带动机制发挥作用的形式。第二,分析中国环境投资模式存在的问题,研究环境投资模式促进环境产业发展的机理,提出优化环境投资模式的路径,指出建立和完善环境投资激励机制是优化环境投资模式的保证。第三,总结归纳美国、日本、德国三个发达国家环境产业的发展模式,研究发达国家环境产业发展模式对发展中国环境产业的启示。第四,在对中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纵向比较、对发达国家环境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横向对比的基础上,总结了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提出优化中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的思路。
徐晓慧[10](2004)在《中国国债宏观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债的基本分析。国债是现代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的经济现象。现代市场经济是政府干预或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债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特别是我国走上市场经济轨道之后,政府越来越多地利用国债调控宏观经济,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客观要求。研究中国国债宏观经济效应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对国债进行一些基本分析。 从研究中国国债宏观经济效应的需要出发,首先要明确界定国债的范围。本文所研究的国债是指我国市场化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中央政府历年发行的国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债,是政府依靠国家信用和利用债券等形式,筹集并使用货币资本的一种方式,既具有财政属性,又具有金融属性,能够成为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国债既包含实际资本也包含虚拟资本,是实际资本和虚拟资本的统一体。无论国债作为实际资本,还是国债作为虚拟资本,它们都是在运动中增值,因而又是实际资本运动和虚拟资本运动的统一体。实际资本运动表现为:国家将出卖国债而得到的货币资本转借给生产性项目单位,生产性项目单位在经营过程中,把货币资本转变为生产要素再转变为独立产品和服务产品,在资本增值的基础上还本付息。虚拟资本运动表现为:国债券在国债二级市场上流通, <WP=154>包括中央银行买卖国债券和其它债券持有者买卖国债券。 国债和经济关系的前人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揭示资本主义生产运动规律出发,在阐述原始积累过程中深刻分析了国债制度的性质和作用。西方经济学家撇开资本主义制度,在经济运行层面上对国债作了不同的解释。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经济学专家学者从国债规模不断扩大的实际出发,对国债的作用也展开了讨论。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后期,理论界开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国债问题,讨论的重点在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债存在的必要性。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对国债问题的研究逐步走向深入,不仅强化了国债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研究,而且探讨了国债的宏观调控功能以及国债市场等问题。90年代后期到新世纪初,国内专家学者开始全面认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债和国债市场,认为国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债与经济增长及经济运行之间具有重要联系,国债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国债市场是国债调控功能的实现形式,国债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等等。 国债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理。国债对宏观经济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 面:一方面,政府把国债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生产性基础设施 建设,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国债发行和国债 流通,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熨平经济周期波动,以实现宏观经济的 平稳运行。国债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理是:国债凭借自身的功能,影响多 个宏观经济变量,如投资、消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最终促成宏观经济 平稳运行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国债的功能是国债内在属性的外在表现。国债有四种功能,即政府筹资功能、社会投资功能、公共投资功能和资本融通功能。政府筹资功能表 现为,国债是政府依靠国家信用筹集建设资金的一种方式,国债发行可以 使政府获得补充的收入来源,满足公共支出的需要,促进经济增长;社会 <WP=155>投资功能是指,国债是社会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的一种重要投资渠道,对社会投资者来说,国债是一种优质的金融资产;公共投资功能,就是政府 把国债资金投资于公共部门,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资本 融通功能是通过国债在市场上买卖流通实现的,国债在市场上买卖与流 通,势必对货币市场乃至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及利率水平产生较大影响 进而影响储蓄与投资的对比关系。国债通过影响投资、消费、货币供应量 和利率,最终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调节社会分配、优化资源配置和保持 总量平衡。 国债对宏观经济的实际效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债和国债市 场的发展进程大体分为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国债的作用表现为进行公共 投资,推动经济发展;后一个时期国债又增加一个新的作用,即国债市场 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操作工具。我国重新发行国债仅仅二十年,国债市场 尚处于从创建到发展的过程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国债对宏观经济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投资公共设施建设,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至 于国债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才初步显现,国债利率在利率体系中还处 于从属地位。 国债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优化了经济结构,改善了人民生活。国债贴息对企业技术改造也产生 较大的带动作用。通过国债的技术改造,我国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突 破性进展,重点企业得到壮大和发展,增强了国际竞争力。然而,国债发 行对消费、货币供应量以及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尚显微弱。从1991 年到1997年,国债规模与消费的变动呈不规则状态,二者之间几乎没有 任何相关性。并没有凯恩斯主义理论所推崇的那种“国债发行刺激消费
二、明年发国债1400亿重点投资五大领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明年发国债1400亿重点投资五大领域(论文提纲范文)
(1)新基建:必要性、可行性及政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中国基建的国际比较 |
(一)总体:中国基建助力世界工厂地位 |
(二)经济基建:总量居前,但人均水平和质量不高 |
(三)社会基建:与美日等国差距较经济基建更大 |
二、新基建的内涵与意义 |
(一)“五新”内涵丰富:符合未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二)意义重大:惠民生、稳增长、补短板、调结构、促创新 |
三、新基建的五大新理念 |
(一)新领域:新型科技基建+传统领域补短板 |
(二)新地区:在人口流入的城市群都市圈适当超前开展基建,最大化经济社会效益 |
(三)新主体:进一步放开基建市场准入,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 |
(四)新方式:规范推动PPP引入私人资本,对信息类新基建给予专项配套政策支持,注意科学规划和分步实施 |
(五)软基建:推进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治理能力,优化营商环境 |
(2)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民营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政策建议 |
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问题与对策建议 |
五、评析 |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依据 |
第一节 概念厘清 |
一、民营经济的概念与范围界定 |
二、民营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私有经济 |
第二节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 |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
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 |
第三节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 |
一、制度与制度变迁 |
二、制度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三、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 |
第三章 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与制度变迁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
一、民营经济的重生和形成阶段(1978-1988) |
二、民营经济的徘徊发展阶段(1989-1991) |
三、民营经济的稳定发展阶段(1992-2001) |
四、民营经济的巩固提升阶段(2002-2007) |
五、民营经济的冲击和成长阶段(2008-2012) |
六、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阶段和前景展望(2013 至今) |
七、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
第二节 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变迁 |
一、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
二、民营经济发展正式制度的变迁与现状 |
三、民营经济发展非正式制度的变迁与现状 |
四、民营经济发展制度变迁的方式 |
第四章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制度障碍 |
第一节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困境 |
一、整体创新力和竞争力不高 |
二、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整体不高 |
三、市场竞争环境不够公平安全 |
四、税费社保负担过重、融资难融资贵 |
五、经营管理观念和机制不科学 |
第二节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式制度及其实施机制障碍 |
一、现代产权制度不健全 |
二、市场准入和市场竞争制度不公平 |
三、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不畅 |
四、财税金融制度不合理 |
五、创新激励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
第三节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障碍 |
一、意识形态方面的制度障碍 |
二、社会认知偏见障碍 |
三、企业家精神激发与保护不够 |
第五章 基于安徽某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案例概述 |
一、案例的选取及理由 |
二、数据来源 |
三、发展历史概述 |
四、局限性 |
第二节 案例公司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困境分析 |
一、阻碍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内部因素 |
二、阻碍公司在高质量发展的外部因素 |
第三节 公司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正式制度障碍 |
一、影响公司高质量发展中的市场准入障碍 |
二、影响公司高质量发展中的产权问题 |
三、影响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税收制度 |
四、影响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制度 |
第四节 公司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非正式制度障碍 |
一、社会认知偏见对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
二、企业家精神的弘扬对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度创新的建议 |
第一节 国际经验借鉴 |
一、产权制度创新的国际经验 |
二、市场准入和公平市场竞争制度创新的国际经验 |
三、财税制度创新的国际经验 |
四、金融制度创新的国际经验 |
五、创新激励制度的国际经验 |
六、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的国际经验 |
第二节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式制度创新的建议 |
一、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
二、建立健全公平宽松的市场准入与市场竞争制度 |
三、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 |
四、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
五、完善创新激励的体制机制 |
第三节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建议 |
一、形成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
二、尽快消除社会认知歧视与偏见 |
三、激发保护和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3)国有企业的经济危机治理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技术路线和文章框架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有企业成为经济危机治理工具的原因 |
2.2 国有企业的经济危机治理作用方式和效果 |
2.3 国有企业经济危机治理作用的质疑和批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有企业成为经济危机治理工具的历史必然性 |
3.1 经济危机的根本性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3.2 经济危机的具体性原因:经济运行性因素 |
3.3 国有企业成为经济危机治理工具的历史必然性 |
第4章 国有企业政策工具功能与经济危机周期性治理 |
4.1 国有企业经济危机周期性治理作用的理论概述 |
4.2 国有企业经济危机周期性治理作用的历史考察 |
4.3 国有企业经济危机周期性治理的福利效果分析 |
4.4 国有企业的调控工具功能与其他经济危机周期性治理工具的比较研究 |
4.5 国有企业经济危机周期性治理的效果、存在问题与优化对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有企业的所有制基础功能与经济危机的根本性治理 |
5.1 国有企业经济危机根本性治理作用的理论概述 |
5.2 基于苏联“国家大工厂”模式的国有企业经济危机根治功能现实探索 |
5.3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有企业经济危机根治功能的现实探索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有企业经济危机治理作用的未来趋向:基于大数据时代趋势的探讨 |
6.1 大数据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趋向 |
6.2 大数据时代趋势下的国有企业经济危机治理功能 |
第7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中国财政政策调控的阶段性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财政政策调控阶段性变化研究的一个分析框架 |
(一)关于国家干预主义的理论和思潮 |
(二)关于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思潮 |
(三)关于经济发展阶段性对财政政策调控的影响 |
(四)关于经济体制转轨对财政政策调控的影响 |
(五)关于财政政策熨平经济周期的机理和作用 |
三、本文的基本内容 |
四、本文的写作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 |
六、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交锋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政策阶段性变化 |
第一节 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交替演进中的财政政策主张 |
一、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思想和财政政策主张 |
二、“斯密革命”与“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思想和财政政策主张 |
三、“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主义思想和财政政策主张 |
四、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思想和财政政策主张 |
五、新自由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的争论以及各自的财政政策主张 |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财政政策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
一、20世纪 30~70年代凯恩斯主义总需求管理型的财政政策 |
二、20世纪80年代“里根经济学”侧重供给管理的财政政策 |
三、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经济学”总量与结构并重的财政政策 |
四、新世纪初小布什政府回归“里根经济学”的财政政策 |
五、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奥巴马政府实施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
第三节 二战之后英国、德国、日本财政政策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
一、英国财政政策的阶段性变化 |
二、德国(联邦德国)财政政策的阶段性变化 |
三、日本财政政策的阶段性变化 |
第四节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政策阶段性变化的原因分析 |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财政政策的阶段性 |
二、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认识的不同决定了财政政策干预经济的方式和方法 |
三、经济运行状况和财政状况决定了财政政策干预经济的方向和力度 |
四、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与财政政策 |
第一节 三维宏观视野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侧重生产力发展角度的考察 |
一、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
二、关于中国经济总量的台阶式增长 |
三、关于中国经济结构的实质性跃迁 |
四、关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阶段性变化 |
第二节 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发展阶段性对财政政策调控的影响 |
一、“供给约束”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
二、宏观调控以供给管理为主 |
三、从供给侧角度看财政政策调控的重点和特点 |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经济发展阶段性对财政政策调控的影响 |
一、中国经济增长条件改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 |
二、宏观调控以总需求管理为主,也高度重视供给管理 |
第四节 21世纪头10年经济发展阶段性对财政政策调控的影响 |
一、经济高速增长中结构性问题演变成主要矛盾 |
二、财政政策调控把加快结构调整和加强财政公共职能作为主线 |
三、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了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相结合的财政政策 |
第五节 过去30多年财政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几点启示 |
一、供给侧管理长期以来都是我国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 |
二、财政政策促进结构调整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点 |
三、财政总量政策也受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 |
第四章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与财政政策 |
第一节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三个阶段 |
一、第一阶段:探索改革目标模式(1978年到199年) |
二、第二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1992年到2000年) |
三、第三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世纪以来) |
第二节 从财政“三大关系”看经济体制转轨对财政政策调控的影响 |
一、计划经济时期“三大关系”的主要特征和财政政策调控特点 |
二、改革目标模式探索阶段“三大关系”的主要特征和财政政策调控特点 |
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构建阶段“三大关系”的主要特征和财政政策调控特点 |
四、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三大关系”的主要特征和财政政策调控特点 |
第三节 经济体制转轨影响财政政策调控的“三大因素” |
第四节 经济体制转轨影响财政政策调控的趋势性变化 |
一、财政政策调控由行政手段转向市场手段 |
二、财政政策调控由单层调控转向分层协同调控 |
三、财政政策调控对象由国有经济转向多元市场主体 |
四、财政政策调控日益被机制、制度建设所替代 |
五、财政政策在总量调控中的地位越来越让位于货币政策 |
第五章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与财政政策 |
第一节 中国财政政策取向转变与经济周期波峰或波谷高度一致 |
第二节 1979年~1981年宏观调控中紧缩性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情况和特点 |
一、针对经济过热采取紧缩取向的宏观调控 |
二、这轮财政政策调控总体上是紧缩性的 |
三、“财政规则”对财政政策调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
第三节 1985年~1986年紧缩性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情况和特点 |
一、在此之前已经连续3年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 |
二、1985年实施“双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三、1986年“双紧”财政货币政策“半途而废” |
第三节 1988年~1990年“治理整顿”中紧缩性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情况和特点 |
一、这一轮宏观调控聚焦治理通货膨胀 |
二、对经济增速下滑容忍度比较大 |
三、对形势估计不足导致“硬着陆” |
四、“双紧”政策在力度把握上根据形势变化调整 |
第四节 1993年~1997年“软着陆”调控中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情况和特点 |
一、各方面对经济过热的容忍度明显提高 |
二、经过充分酝酿推出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 |
三、始终注重保持改革开放势头不发生逆转 |
四、审慎提出“适度从紧”的概念 |
五、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 |
第五节 1998年~2003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积极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情况和特点 |
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大背景是 1997 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 |
二、经济增速跌破预期、货币政策效果不彰情况下采取积极财政政策 |
三、这轮积极财政政策多次进行较大力度的相机调整 |
四、这轮积极财政政策退出比较平缓 |
第六节 2004年~2008年“结构式”调控中稳健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情况和特点 |
一、2004年底提出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
二、采取“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的综合措施 |
三、稳健的财政政策具有明显的反周期特征 |
第七节 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积极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情况和特点 |
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积极财政政策出手快、措施实 |
二、为实施“一揽子计划”提供重要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撑 |
三、实现特殊情况下非常措施的有序退出 |
第八节 财政政策反周期调控的经验借鉴 |
一、要坚持搞好宏观调控,发挥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 |
二、要加强形势预研预判,把握好财政政策调控的时机、力度和节奏 |
三、要选准主要调控目标,并通过财政政策组合促进实现多重目标 |
四、要兼顾短期和长期,把稳增长与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 |
五、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更加注重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
六、要加强财政货币政策配合衔接,把握好总量政策“松紧度”和“有效性” |
七、要综合运行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确保财政政策调控取得预期效果 |
八、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金融波动对我国的影响 |
第六章 对新常态下财政政策调控的建议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政政策调控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
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 |
二、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重点把握结构性问题的新变化 |
三、经济发展新常态对财政政策调控提出新要求 |
第二节 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财政政策调控的基本立足点 |
第三节 财政政策调控要坚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坚持把经济稳定增长作为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目标 |
第五节 切实改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6)中国积极财政政策未来走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选题背景和选题来源 |
1.2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本文研究目的 |
1.2.2 本文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预期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积极财政政策:西方理论与实践 |
2.1 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 |
2.2 积极财政政策在西方的演变和实践 |
2.3 启示和借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运作方式和内涵 |
3.1 中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特殊背景 |
3.1.1 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 |
3.1.2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还未完成 |
3.1.3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不能运用减税政策 |
3.2 主要运作方式和投资领域 |
3.3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 |
3.3.1 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张性手段和结构性手段的政策组合 |
3.3.2 包含公共财政的体制改革 |
3.3.3 协调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影响中国积极财政政策未来走向的因素分析 |
4.1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
4.1.1 世界经济正进入新一轮的增长期,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
4.1.2 从理论和中国宏观经济周期来看,积极财政政策已步入了调整时期 |
4.1.3 经济自主增长能力逐步增强 |
4.1.4 中国当前的财政收支状况为财政政策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
4.2 保持一定政府投资规模的客观需要 |
4.3 关于积极财政政策调整的争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积极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研究 |
5.1 当前国债规模的现实考察 |
5.2 国债规模稳定发展模型的构建 |
5.3 运用模型对中国国债规模进行实证分析及预测 |
5.4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约束条件 |
5.4.1 理论上的约束 |
5.4.2 数量关系上的约束 |
5.4.3 投资效率约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积极财政政策下一步调整的方向 |
6.1 调整和完善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则 |
6.1.1 积极财政政策在总量上的投入应逐步由扩张转为适度调整 |
6.1.2 积极财政政策应加快向体制性、结构性政策转型 |
6.1.3 积极财政政策在机制上应逐步由应急性决策转向“规则化政策”,建立正常的政府投资机制 |
6.1.4 积极财政政策在投资领域上应缩短战线 |
6.1.5 积极财政政策要贯彻“五个统筹”,实现可持续发展 |
6.1.6 积极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职能 |
6.2 积极财政政策的投资方向调整 |
6.2.1 支持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6.2.2 创造新就业机会,继续提高社会的保障能力 |
6.2.3 加强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 |
6.2.4 支持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 |
6.3 配套改革 |
6.3.1 税收配套政策 |
6.3.2 货币配套政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财政政策选择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0.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0.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0.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0.3.1 思路 |
0.3.2 方法 |
0.4 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0.5 研究价值和创新 |
1 “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渊源 |
1.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溯源 |
1.1.1 古典经济学的资源稀缺论 |
1.1.2 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率利用论 |
1.2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
1.3 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与研究 |
1.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发展 |
1.3.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1.3.3 可持续发展运行的基本要点与要求 |
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
2.1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观 |
2.2 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理论探讨 |
2.3 经济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
2.3.1 经济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3.2 经济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2.3.3 现阶段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特征 |
2.4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分析 |
2.4.1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分析 |
2.4.2 中国选择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必然性 |
3 财政政策作为公共经济核心的界定 |
3.1 财政政策及相关概念 |
3.1.1 财政政策的定义 |
3.1.2 财政措施与财政政策 |
3.1.3 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 |
3.2 财政政策的类型 |
3.2.1 以对国民经济的量的调节职能划分 |
3.2.2 以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划分 |
3.2.3 以所分配的利益种类划分 |
3.3 当代西方财政政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3.3.1 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理论 |
3.3.2 货币学派的财政政策理论 |
3.3.3 理性预期学派的财政政策理论 |
3.3.4 供给学派的财政政策理论 |
4 财政政策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
4.1 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调控 |
4.1.1 代内公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扩展离不开政府的调控 |
4.1.2 制度变革需要政府的作用 |
4.1.3 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需要政府的调节 |
4.2 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
4.3 财政政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
4.3.1 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市场失灵 |
4.3.2 政府职能对财政的基本要求:由弥补“市场失灵”到“功能财政” |
4.3.3 财政政策的财政投入方向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一致性 |
4.4 财政政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效应分析 |
5 中国财政政策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研究 |
5.1 1949--1952:社会主义制度形成时期的财政政策 |
5.2 1953--1978: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政策 |
5.2.1 财政政策的非独立性 |
5.2.2 “大财政小银行”下的财政政策 |
5.2.3 特殊的“援外财政政策” |
5.3 1979--1998:改革开放后发展中的财政政策 |
6 通货紧缩环境下积极财政政策在中国的实践 |
6.1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 |
6.1.1 物价的持续大幅走低 |
6.1.2 消费和投资需求收缩 |
6.1.3 货币供给量下降 |
6.1.4 经济增长减缓 |
6.1.5 货币政策效果不佳 |
6.1.6 基础建设扩张 |
6.1.7 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
6.2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过程及内容 |
6.2.1 1998: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 |
6.2.2 1999--2000: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加大 |
6.2.3 2001--2002:保持政策力度,维持政策稳定性 |
6.2.4 2003至今: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舒缓 |
6.3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应分析 |
6.3.1 中国近年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所取得的显着成效 |
6.3.2 关于积极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6.3.3 财政政策乘数效应的实证分析 |
6.4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
6.4.1 过多的国债投资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完善 |
6.4.2 积极财政政策本身存在着递减效应 |
6.4.3 长期实施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
6.5 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评价及缓解措施 |
6.5.1 国债风险 |
6.5.2 财政赤字风险 |
6.5.3 缓解财政风险的几点建议 |
6.6 积极财政政策与财政风险: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分析 |
6.6.1 信息不对称的委托-代理模型 |
6.6.2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风险 |
6.6.3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有效解决 |
7 积极财政政策在国外的实践和经验教训 |
7.1 美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践 |
7.1.1 大萧条--罗斯福“新政” |
7.1.2 滞胀--里根、布什时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
7.1.3 新世纪的衰退--小布什政府的财政政策 |
7.2 日本的经济景气对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 |
7.2.1 经济背景 |
7.2.2 景气对策与财政政策 |
7.2.3 政策的实施效应 |
7.3 拉美国家的“赤字财政”战略与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 |
7.3.1 拉美国家的“赤字财政”战略 |
7.3.2 “赤字财政”的效果分析 |
7.3.3 拉美债务危机 |
7.4 其他国家和地区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 |
7.4.1 英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复归 |
7.4.2 法国:服务于充分就业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
7.4.3 韩国、马来西亚:以扩大内需为目的财政政策 |
7.5 国内外积极财政政策的比较分析 |
8 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 |
8.1 积极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的概念及评价指标 |
8.2 积极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的条件分析 |
8.2.1 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的基本条件 |
8.2.2 考虑国债利息率和物价指数时的可持续性条件 |
8.3 积极财政政策可持续性--基于托宾债务动态模型的分析 |
8.4 金融约束与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 |
8.4.1 实现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的关键内容--金融约束 |
8.4.2 金融约束及积极财政政策持续性的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
8.5 积极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的财政收入保障分析 |
8.5.1 因子分析方法的模型 |
8.5.2 样本和指标的选取 |
8.5.3 财政收入潜力的因子分析 |
8.5.4 财政收入潜力因素的因子分析的实际意义解释 |
9 中国财政政策选择应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终极目标 |
9.1 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搭建财政政策的制度平台 |
9.1.1 公共财政制度作为与财政政策选择的制度约束 |
9.1.2 消除体制障碍对科学的财政政策形成的制约 |
9.1.3 从财政政策角度看中国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 |
9.2 “十五”中后期财政政策的基本取向 |
9.2.1 以可持续发展为政策目标 |
9.2.2 调整财政政策的调控方式 |
9.2.3 创新财政政策的支撑手段 |
9.3 转型期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 |
9.3.1 灵活运用调控手段,尽快激活社会投资 |
9.3.2 努力提高国债资金的使用效果 |
9.3.3 完善财政税收机制,增强税收的调节效果 |
9.3.4 强化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空间 |
9.3.5 在财政政策作用的方向调整,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9.3.6 在政策力度的把握上,既要足以启动经济增长,又要确保财政安全 |
9.3.7 切实加强财政对海洋产业的投入,促进海洋产业快速发展 |
9.3.8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要实施风险预警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论文框架 |
1.2.1 论文框架结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环境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环境产业研究状况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2 环境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1.1 产业组织理论 |
2.1.2 产业政策 |
2.2 制度分析的特点及方法 |
2.2.1 制度分析的特点 |
2.2.2 制度经济分析方法 |
2.3 产业发展理论评析 |
2.3.1 产业发展的内涵及产业生命周期 |
2.3.2 产业发展趋势 |
2.3.3 环境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
2.4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4.1 物质平衡与经济运行的关系 |
2.4.2 环境污染是彻底消除还是控制 |
2.4.3 最优污染控制水平 |
2.4.4 解决环境问题的市场机制与国家控制 |
2.4.5 以环境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环境管理手段 |
3 环境产业的定义、特征、地位 |
3.1 由产业概念界定的环境产业 |
3.1.1 产业概念解析 |
3.1.2 环境产业的界定 |
3.2 环境产业的定义及内涵 |
3.2.1 狭义的环境产业定义及内涵 |
3.2.2 广义的环境产业定义及内涵 |
3.3 环境产业的构成和分类 |
3.3.1 发达国家环境产业的构成和分类 |
3.3.2 中国环境产业的构成和分类 |
3.4 环境产业的特征 |
3.4.1 环境产业的本质特征 |
3.4.2 环境产业的运行特征 |
3.4.3 环境产业的发展特征 |
3.5 主导产业选择标准设计 |
3.5.1 主导产业的特征 |
3.5.2 选择主导产业的意义 |
3.5.3 发达国家主导产业选择标准评析 |
3.5.4 中国主导产业选择基准设计 |
3.6 环境产业的地位分析 |
3.6.1 环境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
3.6.2 环境产业作为技术密集产业 |
3.6.3 环境产业作为成长产业 |
3.6.4 环境产业作为战略产业 |
4 环境产业的需求状况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带动机制 |
4.1 影响环境产业需求的因素 |
4.1.1 外部因素以及影响方式 |
4.1.2 内部因素的影响途径 |
4.2 国民经济发展对环境产业的需求 |
4.2.1 资源、环境压力引发的环境产业需求 |
4.2.2 人口增加以及城市化诱导的环境产业需求 |
4.2.3 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的环境产业需求 |
4.2.4 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产生的环境产业需求 |
4.2.5 区域经济发展驱动的环境产业需求 |
4.3 环境保护目标决定的环境产业现实需求 |
4.3.1 环境保护目标 |
4.3.2 环境保护具体目标决定的环境产业市场需求 |
4.4 环境保护投资与环境产业的需求 |
4.4.1 提高环境投资比例增加环境产业有效需求 |
4.4.2 投资主体的投资意愿影响环境产业需求 |
4.5 环境产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机制 |
4.5.1 基于带动机制分析的环境产业分类 |
4.5.2 环境产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机制 |
4.5.3 环境产业带动机制的作用形式 |
4.6 环境产业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的深入分析 |
4.6.1 公共环境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 |
4.6.2 环境产业对生产部门的带动作用 |
4.6.3 环境产业对服务部门的带动作用 |
4.6.4 环境产业对国际贸易的带动作用 |
4.6.5 环境产业对增加就业的带动作用 |
4.6.6 环境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 |
5 促进环境产业发展的环境投资模式 |
5.1 中国环境投资模式回顾 |
5.1.1 确定环境保护投资渠道 |
5.1.2 利用资本市场拓宽环境产业投资渠道 |
5.1.3 引进外资补充环境投资不足 |
5.1.4 设立环境基金、征收排污费增加污染治理投入 |
5.1.5 国债资金以及银行贷款投入 |
5.2 传统环境投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1 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 |
5.2.2 投资主体分布不均衡 |
5.2.3 环境投资总量不足 |
5.2.4 环境投融资机制低效运行 |
5.2.5 环境投资模式缺乏理论基础 |
5.2.6 投资主体的环境事权划分不明确 |
5.3 优化环境投资模式对于促进环境产业发展的作用 |
5.3.1 优化环境投资模式的作用 |
5.3.2 环境投资模式促进环境产业发展的途径 |
5.4 建立促进环境产业发展的环境投资模式 |
5.4.1 建立新模式的前提条件-合理划分环境保护事权 |
5.4.2 促进环境产业发展的环境投资模式的目标 |
5.4.3 促进环境产业发展的环境投资模式的内容 |
5.5 完善投资激励机制推动环境投资模式成功运行 |
5.5.1 投资激励机制的设计 |
5.5.2 投资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实施 |
6 中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演进分析 |
6.1 产业发展模式的相关理论 |
6.1.1 产业发展模式的基本概念 |
6.1.2 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与优化 |
6.2 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及特点 |
6.3 1989年以前的环境产业发展模式 |
6.3.1 1989年以前的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的内容 |
6.3.2 1989年以前的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的特点 |
6.3.3 1989年以前的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的效果 |
6.3.4 对1989年以前的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的评价 |
6.4 1990年以后的环境产业发展模式 |
6.4.1 1990年以后的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的内容 |
6.4.2 1990年以后的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的特点 |
6.4.3 1990年以后的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的运行效果 |
6.4.4 对1990年以后的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的评价 |
7 发达国家环境产业发展模式及启示 |
7.1 美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特点、效果 |
7.1.1 美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 |
7.1.2 美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的特点 |
7.1.3 美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的效果 |
7.2 日本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特点、效果 |
7.2.1 日本环境产业发展模式 |
7.2.2 日本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的特点 |
7.2.3 日本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的效果 |
7.3 德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特点、效果 |
7.3.1 德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 |
7.3.2 德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的特点 |
7.3.3 德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的效果 |
7.4 发达国家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的启示 |
7.4.1 重视政府对环境产业发展的作用 |
7.4.2 形成环境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
7.4.3 增加对环境产业的投入 |
7.4.4 选准环境产业的发展方向 |
8 中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的优化思路 |
8.1 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的优化方向 |
8.2 制定促进环境产业市场转化和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
8.2.1 促进环境产业市场转化和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 |
8.2.2 促进环境产业市场转化和产业发展的政策框架 |
8.3 优化环境产业组织、提高产业绩效 |
8.3.1 推动环境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 |
8.3.2 优化环境产业组织 |
8.3.3 提高环境产业市场绩效 |
8.4 利用产业融合促进环境产业发展 |
8.4.1 拓宽环境产业的渗透领域 |
8.4.2 优化环境产业的融合方向 |
8.4.3 建立环境产业与其它产业融合的促进机制 |
8.5 建设多层次环境产业园,走产业集群化、产业生态化发展道路 |
8.5.1 积极建设政府主导型环境产业园,促进产业发展规模化 |
8.5.2 重点发展企业主导型环境产业园,促进产业发展集群化 |
8.5.3 逐步建设生态产业园,促进产业发展生态化 |
8.6 环境设施建设、运营市场化 |
8.6.1 环境设施建设、运营市场化目标 |
8.6.2 环境基础设施民营化的主要障碍 |
8.6.3 环境基础设施民营化的实现条件 |
8.6.4 环境基础设施民营化的实现形式 |
8.6.5 环境设施建设、运营市场化的推进方式 |
9 结论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9.1 结论 |
9.2 论文的创新点 |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中国国债宏观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 言 |
第1章 国债的基本分析 |
1.1 国债的范围 |
1.1.1 本文所研究的国债 |
1.1.2 本文不研究的国家债务 |
1.2 国债的内涵 |
1.2.1 国债的简单定义 |
1.2.2 国债的双重属性 |
1.2.3 国债的运行系统 |
1.3 国债的种类 |
1.3.1 国债的品种 |
1.3.2 国债的分类 |
1.4 国债的结构 |
1.4.1 国债的期限结构 |
1.4.2 国债的利率结构 |
1.4.3 国债的持有者结构 |
1.4.4 国债的流通结构 |
第2章 国债和经济关系的前人思想 |
2.1 马克思的国债思想 |
2.1.1 国债与工业生产 |
2.1.2 国债与财政税收 |
2.1.3 国债与银行信用 |
2.2 西方经济学家的国债思想 |
2.2.1 古典学派的国债思想 |
2.2.2 庸俗学派的国债思想 |
2.2.3 历史学派的国债思想 |
2.2.4 凯恩斯主义的国债思想 |
2.2.5 新自由主义的国债思想 |
2.3 国内专家学者的国债思想 |
2.3.1 重新认识发行国债的必要性 |
2.3.2 加深认识国债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
2.3.3 全面认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债和国债市场 |
第3章 国债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理 |
3.1 国债的功能 |
3.1.1 政府筹资功能 |
3.1.2 社会投资功能 |
3.1.3 公共投资功能 |
3.1.4 资本融通功能 |
3.2 国债对投资的影响 |
3.2.1 经济增长与投资 |
3.2.2 公共投资与国债 |
3.3 国债对消费的影响 |
3.3.1 国债的资产效应 |
3.3.2 “国债幻觉”述评 |
3.4 国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
3.4.1 国债发行与货币供应量 |
3.4.2 国债流通与货币供应量 |
3.4.3 国债偿还与货币供应量 |
3.5 国债对利率的影响 |
3.5.1 非充分就业状态下国债的利率效应 |
3.5.2 充分就业状态下国债的利率效应 |
3.6 国债的作用 |
3.6.1 调节社会分配 |
3.6.2 优化资源配置 |
3.6.3 保持总量平衡 |
第4章 国债对宏观经济的实际效用 |
4.1 国债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
4.1.1 拉动经济增长 |
4.1.2 优化经济结构 |
4.1.3 改善人民生活 |
4.2 国债贴息对企业技术改造的带动作用 |
4.2.1 国债技改贴息的意义 |
4.2.2 国债贴息资金的使用 |
4.2.3 国债技改项目的成效 |
4.3 国债发行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微弱影响 |
4.3.1 国债对消费影响鞭长莫及 |
4.3.2 国债对货币供应量影响有所显现 |
4.3.3 国债对利率影响微不足道 |
4.4 国债对宏观经济作用的补充解释 |
4.4.1 质疑之一:“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流向大批国有 |
4.4.2 质疑之二:“银行配套贷款会导致贷款业务质 |
4.4.3 质疑之三:“国债项目投资可能造成国有部门 |
4.4.4 质疑之四:“政府借债进行公共投资排挤私人 |
第5章 国债和国债市场的未来发展 |
5.1 坚持国债发行 |
5.1.1 国债资金用于发展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
5.1.2 国债资金用于保证经济改革顺利进行 |
5.1.3 国债市场能够形成货币政策运行机制 |
5.2 完善国债市场 |
5.2.1 国债市场的重要作用 |
5.2.2 国债市场的不足之处 |
5.2.3 国债市场的完善措施 |
5.3 加强国债管理 |
5.3.1 国债管理的主要含义 |
5.3.2 国债管理的不足之处 |
5.3.3 国债管理的加强措施 |
5.4 重视国债规模 |
5.4.1 国债的经济负担 |
5.4.2 国债的合理规模 |
5.4.3 国债的战略意义 |
结 语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附件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附件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明年发国债1400亿重点投资五大领域(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基建:必要性、可行性及政策建议[J]. 任泽平,熊柴,梁颖,李晓桐. 中国经济报告, 2020(04)
- [2]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 王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9(09)
- [3]国有企业的经济危机治理作用研究[D]. 梁宏中. 暨南大学, 2018(03)
- [4]中国财政政策调控的阶段性变化研究[D]. 肖炎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10)
- [5]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A].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 2013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 2013
- [6]中国积极财政政策未来走向研究[D]. 夏喜全.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8)
- [7]破冰而出的稳健财政政策——关于当前中国财政政策基本取向的分析[A]. 高培勇. 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 2005
- [8]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财政政策研究[D]. 胡燕京. 中国海洋大学, 2004(01)
- [9]中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 徐波. 西北大学, 2004(04)
- [10]中国国债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 徐晓慧. 吉林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