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WTO对厦门林业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加入WTO对厦门林业的影响及对策

一、加入WTO对厦门林业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楼璐[1](2021)在《宁波主要乔木枝条纤维特征、力学特性及抗风能力研究》文中提出宁波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地区,影响宁波的台风平均每年2.6个。台风灾害过后,宁波大量树木存在折枝、折干的情况,树木倾斜乃至倒伏也随处可见。本文调查了宁波市主要乔木风害后情况,统计台风对其影响,通过对选择样本树种的枝条纤维特性与力学特性的分析,筛选出对乔木抗风能力产生影响的因子,探讨宁波市主要乔木抗风能力,为未来宁波市园林树种的抗风减灾措施参考依据与建议。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探讨园林植物自身与外部条件对抗风能力的影响。对样本枝条纤维长度、纤维宽度、腔径、双倍壁厚、长宽比、壁腔比、压缩弹性模量、压缩屈服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弯曲屈服强度、拉伸弹性模量这11个因子进行实验并得到数据、进行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得到纤维长宽比(0.843)与弯曲弹性模量(0.779)存在正相关。(2)结合实验结果与相关文献筛选6个影响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宁波市主要乔木抗风能力指标权重大小依次为:弯曲弹性模量(W=0.33)>枝条纤维长宽比(W=0.26)>根系情况(W=0.15)>树木类型(W=0.12)>冠形(W=0.08)>叶片疏密度(W=0.06)。(3)使用综合评价法对以上指标进行分析得到主要乔木的抗风能力综合评分从高到低分别为柚(Citrus maxima)(2.53)、木犀(Osmanthus fragrans)(2.48)、樟(Cinnamomum camphora)(2.46)、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2.44)、黄山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2.42)、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2.33)、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2.14)、意杨(Populus euramevicana cv.‘I-214’)(1.44)。(4)通过以上研究得到乔木抗风能力与纤维长宽比、弯曲弹性模量关系紧密,综合实地情况提出增强乔木抗风能力的对策:1、树种选择应合理且多样,选用纤维长宽比比值大、弯曲弹性模量大根系深、根冠比合理、圆球形与伞形、景观效果较好、适应环境且易于管理的树种;2、创造良好的立地条件,保证行道树种植带面积、深度、土壤质量;3、选择良好的种植方式与位置,选用石块垫穴法、石块压根法、抗风树种植法、分层搭配种植以提升树木抗风能力;4、加强乔木养护与管理措施,做到定期修剪整形、及时加固。对于病虫害情况做到预防为主,对症下药;5、风害前及时加固、补加支护,做好预防工作。风害后及时清理、扶正,做好补救措施;6、加大增强树种相关性状研究,探究如何增强影响树种抗风能力的相关因子性状。并根据宁波地理环境提出可大范围应用的抗风树种建议。

胡成骄[2](2020)在《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绵城市是我国一项复合解决城市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等水生态环境问题的雨洪管理的政策创新。厦门是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之一,地处温和多雨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极端降雨事件频发,城镇化发展快,复合水生态问题突出,厦门市通过以问题为导向、规划先行为原则、试点引路实施为手段持续推进试点区域建设,并顺利通过考核,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工程和管理经验:一是在规划方面严格遵守独特性、宏观性、科学性、前瞻性、整体性、实践性的原则,针对厦门市水环境问题、城市发展现状、城市多个部门的已有规划等实际情况制定专项规划;二是在管理方面成立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办公室和厦门市海绵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重大项目和实践进行科学指导,并试行绩效考核制度和跟踪评价制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发挥政府资金的主导作用并挖掘社会资本的进入;四是“取势、明道、优术”的独特经验,借助厦门山、水、林、田、湖、海等沿海形态的自然优势,制定明确任务、有序实施、并全程考核评价,并依靠完善的规划体系,有效提升了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成为全国标杆。

王光明[3](2020)在《“八景”文化视域下的厦门地区传统景观理法探析》文中指出厦门地区传统八景自南宋末年开始,历经元、明的发展,清朝时达到巅峰,民国开始衰落,影响继续发展至今。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的标题受到宗教理想、自然山水美学以及人文胜迹因素影响,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其作为古人寄情山水、探幽揽胜的佳地,以多元化的造景方式展现了对择址布局、建筑山石、理水植物等诸多方面的考量,营造了优美的风景观览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在查阅相关地方史志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挖掘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相关内容,并结合现存、遗址尚存或有相关历史资料的45处传统八景,以及部分传统八景的详细测绘,从历史演变、整体布局以及个体营构等方面,梳理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的发展概况,分析其择址布局的影响因素、位置选择、空间形态特征,归纳其景观理法和营造方式特点。花岗岩石蛋地貌的自然景观背景是厦门地区传统八景形成的基础,传统八景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地区传统八景文化分为宋朝(起源)、元朝和明朝(发展)、清朝时期(巅峰)、民国时期(衰落)四个时期。整体布局受到宗教理想、山水美学、人文胜迹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位置选择与空间形态方面,山体、水体、山水组合以及人文胜迹因素是影响位置选择的主要原因,山体、水体为主要因素。平面形态与透视特征共同促成了空间形态的变化。平面形态类型可分为集中式与散点式,集中式平面形态类型主要存在于寺院景观;散点式平面形态类型则主要存在于人文胜迹景观。透视特征的构图类型有两种:以山为背景和以天空为背景,主要为了突出主体特征。个体营构方面分别对山体景观、水体景观、山水组合景观、人文胜迹景观进行个案总结,主要从历史沿革、空间布局、山石、理水、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并总结其景观理法特征。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通过搜集大量的历史照片进行分析、对比与总结,并结合实地调研、测绘,以复原不同时期传统八景的概况,力求真实客观的反映其景观特点。并根据厦门地区传统八景景观现状,明晰其在修复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传统八景在当代的使用价值和保护措施,以期为厦门地区传统八景修复提供参考,为完善闽南地区传统景观体系乃至复兴中国传统景观文化做出贡献。

庄乾[4](2020)在《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空缺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保护地是人为划定的区域,它通过法律等其他方式,使自然及其相关的生态服务得到长期保护。随着世界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及自然生境的快速消失,各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了类型多样的自然保护地。我国的自然保护地类型以自然保护区为主,在过去半个多世纪在保护珍稀物种、生态系统、自然遗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其他自然保护地类型的建立,以及因各类自然保护地长期存在的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等问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渐成为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在自然保护地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探索地方自然保护地未来的发展方向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紧扣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较系统全面地综述了国内自然保护地发展的历程和相关研究成果,明确海洋自然保护地是自然保护地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当前,我国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尚未得到有效保护,进一步发展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地成为迫切需求。本文以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的发展为例,在对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发展历程和管理现状。结合海洋自然特征,论证分析了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的空缺状况。为了促进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的多样化发展,本文研究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厦门海岸带自然区域,将其作为海洋自然保护地的预选区。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研究方法,参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等7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地评价标准规范,构建了包括典型性等10项评价指标在内的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预选区保护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调查问卷,对9处海洋自然保护地预选区保护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预选区保护价值从大到小依次是杏林湾湿地、下潭尾湿地、火烧屿、鳌冠岸线、小嶝岛、鳄鱼屿、同安湾西侧岸线、马銮湾湿地、海沧湾岸线。运用黄金分割优选法,筛选出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预选区,并提出准自然保护地的概念,将其作为自然保护地体系延伸的重要补充。在对准自然保护地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准自然保护地存在的问题。最后,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以及厦门湾跨行政区域生态廊道建设及建立相关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同时,结合当前我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构建了包括准自然保护地在内的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体系。本文对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为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相关研究依据,同时准自然保护地的概念也补充了自然保护地理论,具有一定的创新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付正[5](2019)在《《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文中提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实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在整个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与变迁的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过大、官员贪污腐败等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呈现出的问题都极大地激发了海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和热情,他们密切关注着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进程,试图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等多种方式揭开一个又一个“中国之谜”,并用多元化视角讲述着各式各样的“中国故事”。其中,国外最早专门研究当代中国的权威学术期刊《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就对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历程予以了长达40年的持续关注,累计发表了880篇相关主题的文章,是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的重要参照。本文就以《中国季刊》为个案,对1978年以来该期刊中海外学者关注度最高的“中国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的相关文章进行系统性梳理和评析。本研究采用纵向的宏观考察与横向的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从宏观上对《中国季刊》关于改革开放40年的研究概况进行“粗线条”梳理,把握研究的总体脉络、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以及主要观点;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对《中国季刊》研究的具体问题、选取的理论视角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具体地分析和评判,既介绍海外学者的观点,也深入挖掘这些观点背后的内涵与逻辑,并通过“述评结合”的方式分析这些研究成果的价值与局限。《中国季刊》关于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与发展历程的研究重点探讨了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变迁,本研究就针对这些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述评。正文首先对《中国季刊》的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包括该期刊的创办历程及运营情况,1978年以来历任主编的研究侧重点、选题偏好及其指导下的“特刊”(Special Issue),以及《中国季刊》四十年研究概况和研究主题的变迁。接着,围绕《中国季刊》对政治、经济、社会三个领域的具体内容展开述评。就政治领域而言,主要对1978年以来《中国季刊》关注最多的中国共产党的调适与变革、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和中国政治变迁的前景预判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析。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海外学者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政治发展之路的评价逐渐突破了20世纪80——9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消极悲观论”和“民主转型论”的束缚,愈发认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积极调适和主动变革,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之路也呈现出理解的态度。就经济领域而言,重点围绕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原因、问题与挑战以及前景预判等问题对《中国季刊》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海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看法在20世纪80末、90年代初主要被“消极否定”派学者的观点占据上风,他们认为改革的局限性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学者们逐渐改变了之前的判断,不再将自由市场和私有化看作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也更加认可中国采取的“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的改革之路。就社会领域而言,《中国季刊》以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组织为切入点分析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采用了多种社会科学的理论和范式探讨了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与社会抗争,并对改革开放后显现出来的环境污染、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对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研究中,学者们逐渐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对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统筹一切的“强国家——弱社会”的判断,在对中国民生问题的研究中,也从最开始对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的严重怀疑逐渐转变为对一些治理举措和改革成效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本文通过对如上问题的研究发现,1978——2018年间《中国季刊》在不同时期对中国改革与发展进程的关注重点、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都发生了变化。总的来看,《中国季刊》对中国的认识逐步趋于理性客观,绝大多数学者都能秉承严谨求实的态度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认可,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也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反思1978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实践,拓展国内学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因难以摆脱西方中心观的影响和意识形态的偏见,缺乏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以及过度依赖西方理论寻找中国现实等原因做出了一些误读和误判,本文对这部分内容也予以了客观的评判和回应。《中国季刊》迄今为止已经连续出版60年,其发表的数千篇文章和书评累积起来就是一部反映海外当代中国研究的重要史料库。为此,我们应持续关注《中国季刊》关于当代中国研究的成果和动向,加强海内外学者的对话与交流,为推动当代中国研究的学理化、国际化,构建既符合中国现实又能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做出贡献。

李东杨[6](2019)在《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研究》文中指出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也需要以实践作为客观基础。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正是顺应时代发展、为满足实践需要而产生的科学理论。在新时代,随着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改革依然存在的分配不正义问题亟需解决。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西方分配正义思想由于其自身理论缺陷、时代背景限制没有解决好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的分配不正义问题。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基础上正在努力解决此问题,并呈现出其科学性。目前,有的学者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和西方分配正义思想进行研究,并取得一些积极成果。但是,学术界缺乏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提炼和研究。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文本资料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提炼和研究。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正在形成的新的分配正义理论,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概括和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之后,亟需深入研究的—项重要课题。以“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为论文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具体论证过程中,本论文在回顾相关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遵循“实践基础——主要内容——现实运用——理论地位——现实意义”的研究思路,进而研究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主要内容、现实运用、理论地位、现实意义等基本问题。从基本理论上看,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和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为理论基础,同时又充分汲取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精华和借鉴吸收西方分配正义思想中的有益成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从实践基础上看,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分配正义的探索实践成果,以及习近平在知青时期、从政时期对分配正义的探索实践成果,为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从主要内容上看,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立场”、“基本原则”和“主要表现”等。本论文在对“基本立场”的阐释中,分别从国际和国内角度深入阐释“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立场下分配正义的含义。在对“基本原则”的分析中,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立场下的贡献原则、平等原则和补偿原则的统一。“三个原则”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在对“主要表现”的论述中,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宏观框架,将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概括为经济领域分配正义观、政治领域分配正义观、文化领域分配正义观、社会领域分配正义观和生态领域分配正义观,以及各个领域分配正义观应用的具体政策。在论述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以精准扶贫政策为例展示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现实运用。精准扶贫政策体系是以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为理论基础,它是随着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基本立场”的现实遵循;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基本原则”的现实坚持;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主要表现”的现实运用。从理论地位上看,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和西方分配正义思想。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和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是对西方分配正义思想的借鉴。同时,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的发展,是对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的丰富,是对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弘扬,是对西方分配正义思想的批判。从现实意义上看,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的现实分配不正义问题,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成新时代使命等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它对解决全球发展失衡问题,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共商、共建、共享,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也具有指导作用。经过较为全面系统研究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之后,本论文得出了三个创新性的观点。第一,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基本原则是“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立场下的贡献原则、平等原则和补偿原则的统一。第二,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发展的新阶段。第三,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创造性运用。

刘岚岚[7](2019)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校园空间优化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开始浮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大学教育的目标也逐渐从对人才的专业性技术的培养走向对人才的创造性以及对人本身的培养上,而积极心理学正应对了这个趋势。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这个关键视角切入,将积极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和观点融入大学校园设计中,并尝试总结出一些校园空间的优化设计策略,从而引导和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情绪,最终为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以及塑造学生积极人格做出一份尝试和努力。本文根据积极心理学中的情绪积极干预模型,提出“积极情境空间”的概念并建立积极心理学下的大学校园空间设计策略的基础模型:大学校园空间积极情境空间选择——大学校园空间积极修正——大学校园空间积极引导。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观念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情绪与大学校园空间的关系分别对模型的每个部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总结出了一些“积极情境空间”以及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情绪的校园空间特性和引导学生积极情绪的方式。此外,本文还通过对厦门大学思明校区的实地调查研究,用观察和访问的方式总结出了厦门大学思明校区中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情绪的校园空间以及空间环境的特性。本文结合优化设计基础模型的研究以及实地调研的结果指出,为了更好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并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在校园基础功能满足的前提下,可以在大学校园设置以下六种类型的“积极情境空间”:冥想(或瑜伽)的空间、艺术鉴赏与展览的空间、手工制作的空间、公共交流与学习的空间、积极行动与游戏等空间(如运动、游泳、攀岩)、自然审美空间,并通过点状的形式将不同的空间与大学校园中的建筑和空间相结合;此外也应设计宜人的校园空间尺度,塑造层次丰富的室外自然环境;采用多样化与具有文化性的建筑形式;使用活泼的色彩与自然性的建筑材质;营造明亮的室内环境并保持自然通风;并可以通过营造积极的兴趣中心,或者通过建筑流线、校园路线、校园节点以及标志物等对学生们进行积极引导。

张文东[8](2016)在《教育史视野下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自1981年学位制度建立以来,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尤其是进入21世纪,我国的学位与研究教育更是突飞猛进,但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学科建设水平不高等问题。当前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处于关键发展阶段,特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福建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改革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从数量建设到质量建设的转型,是当前教育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以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的时间为经,以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为纬,主要运用宏观阐述与微观考究结合、制度与实态并重及比较、统计和定量分析、高校考察等方法,对三十余年来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与演绎规律、经验教训与历史启示,进行系统与深入研究。本文认为:第一,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呈现以下几个特征:(1)福建省学位教育经历恢复和起步(1981-1991年)、稳步发展(1992-2000年)、全面快速发展(2001-2011年)三个阶段;从培养单位和授权点看,福建省1981年开始就有培养单位和授权点,但发展较慢,三十年间仅有硕士培养单位13个,博士培养单位8个,且学科分布相对集中于某些培养单位。这反映了福建省研究生培养单位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专业型学位教育虽得到大力发展,但教育体系不够成熟,整体教育水平不高。(2)从培养规模和经费保障看,福建省研究生教育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经历了初创与发展兴起阶段(1981-1991年)、规模扩大和调整改革阶段(1992-2004年)、深化改革和内涵发展阶段(2005-2011年)三个阶段;研究生教育经费保障也相应经历了由国家财政完全拨款到逐步呈现国家、社会、个人共同承担或补偿研究生培养费用的格局。(3)从师资结构看,研究生导师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但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生师比也在增大;研究生导师呈现高职称、年轻化,并且女性研究生导师比例在逐步增加的趋势。第二,通过对福建省13所研究生培养高校实地考察发现:(1)研究生教育规模在扩大,但与全国比仍然偏小;工科类学位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发展相对滞后,与福建的社会、经济发展多样化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研究生教育布局不断完善,但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推进,但培养质量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究其原因,主要存在着研究生教育的省级统筹和规划、学科建设水平与特色、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生教育经费保障等诸多方面不够完善的问题。第三,在剖析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特征、对培养高校做了实地考察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概况,提出了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的五个“转变”:即从规模扩张向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并重转变;从封闭办学向开放办学转变;从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向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转变;从单一招考制度向招考制度多元化转变;从集中统一管理向依法自主办学转变。第四,PEST分析表明,当前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在现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差异化、协同发展、国际化、质量保障的发展战略思考和建议。总之,本文以时间为主轴,以教育史为视角,基于历史条件与时代背景,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两个层面,较为深入地探讨了中国学位制度建立30年(1981-2011年)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揭示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主要演绎特征,在史料研究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特点,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了 PEST分析法,分析了今后面临的发展环境,提出了战略前瞻和对策思考。

施宣杰[9](2010)在《厦门地区毒蛾的监测和风险分析》文中指出本课题通过人工采集法、灯诱法和性诱剂法等方法对厦门地区的毒蛾情况展开全面的调查。结果发现厦门地区毒蛾的优势种群为木毒蛾,未发现舞毒蛾。同时,本课题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舞毒蛾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经计算舞毒蛾入侵厦门地区的危险性综合评价值为2.2311,属高度危险的有害生物。最后,本课题对1962年以来舞毒蛾的相关资料和文献进行整理汇总,形成数据库,以供查询。

林坚[10](2009)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等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科技产业对接为切入点,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台湾产业转型、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并尝试从博弈的研究视角来揭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湾地区之间的良性互动范式。通过规范分析,本研究揭示了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现状、区域演进和发展趋势,总结了台湾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并在两岸学界研究成果和台湾地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对台湾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环境需求、风险顾虑进行深入的解构分析。研究中,重点选取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两个方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大陆其他三大台商聚集地的投资环境进行了比较,总结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内外制约因素,并结合区域内福建、浙南、赣东南、粤东各地区的情况论述了各自的具体约束性条件。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国家关于海峡西岸发展的相关战略指向,本研究就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区域梯次、区域布局、产业定位和承接战略、承接模式进行了规划性论述,并就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硬环境”、“软环境”和“竞争性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投资环境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认为,科技产业转移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海西区与台湾区域经济整合的必由之路,而将海西区科技产业发展作为整体来描述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的研究仅止于对海西区(尤其是区内各次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定位和承接重点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作为整体的海西区科技产业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加入WTO对厦门林业的影响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对厦门林业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宁波主要乔木枝条纤维特征、力学特性及抗风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1.1 我国台风情况
        1.1.1.2 宁波台风情况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1.1 林木受损情况研究
        1.2.1.2 抗风树种选择的研究
        1.2.1.3 营林措施研究
        1.2.1.4 其他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2.2.1 林木受损情况研究
        1.2.2.2 抗风树种选择的研究
        1.2.2.3 营林措施研究
        1.2.2.4 其他
2 宁波市台风概况
    2.1 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2 台风灾害的原因分析
        2.2.1 风力大
        2.2.2 降雨量大
        2.2.3 风暴潮
    2.3 台风灾害的影响
3 宁波市主要乔木抗风能力研究
    3.1 研究内容
        3.1.1 影响抗风能力内因
        3.1.1.1 树冠形状
        3.1.1.2 根系类型
        3.1.1.3 根冠比
        3.1.1.4 树干韧性
        3.1.1.5 病虫害情况
        3.1.2 影响抗风能力外因
        3.1.2.1 苗木种植情况、时长与质量
        3.1.2.2 土壤环境
        3.1.2.3 种植方式
        3.1.2.4 种植位置
        3.1.2.5 养护管理
        3.1.3 研究对象选择
    3.2 研究方法
        3.2.1 纤维特性实验
        3.2.2 力学性质实验
        3.2.2.1 压缩试验
        3.2.2.2 弯曲试验
        3.2.2.3 拉伸试验
        3.2.3 聚类分析法
        3.2.4 层次分析法
        3.2.5 综合评价法
        3.2.6 减轻台风对乔木影响应用研究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枝条纤维特征
        4.1.1 纤维长度
        4.1.2 纤维宽度
        4.1.3 纤维双壁厚
        4.1.4 纤维长宽比
        4.1.5 纤维壁腔比
        4.1.6 纤维腔径比
    4.2 枝条力学性质
    4.3 风害受损情况综合评价
        4.3.1 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与建立
        4.3.2 抗风能力强弱分析
        4.3.2.1 抗风效果比较
        4.3.2.2 枝条木材性质与抗风值的相关性分析
    4.4 抗风能力综合评价
        4.4.1 层次分析法
        4.4.2 综合评价法
5 减轻台风对乔木影响的对策
    5.1 树种选择合理多样化
    5.2 创造良好立地条件
    5.3 选择良好的种植方式与位置
    5.4 完善养护与管理措施
    5.5 做好风害前后补救措施
    5.6 加大增强树种相关性状研究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宁波市常用抗风树种(建议)
个人简介
致谢

(2)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路径与创新点
        1.4.1 研究路径
        1.4.2 创新点
2 海绵城市建设基础理论
    2.1 海绵城市的概念
        2.1.1 海绵城市概念发展
        2.1.2 海绵城市概念内涵
    2.2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理论
        2.2.1 生态城市理论
        2.2.2 低影响开发理论
    2.3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
    2.4 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
3 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3.1 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基础环境
        3.1.1 厦门市基本概况
        3.1.2 厦门市现状问题
    3.2 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情况
        3.2.1 以问题为导向实施海绵城市建设
        3.2.2 规划先行为原则实施海绵城市建设
        3.2.3 试点引路实施海绵城市建设
    3.3 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案例
        3.3.1 翔安洋唐保障房片区海绵工程项目
        3.3.2 海沧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程
4 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经验总结
    4.1 整体科学规划
    4.2 全面统筹管理
    4.3 多方灵活融资
    4.4 与时创新观念
    4.5 全面严格验收
    4.6 多方保障政策
    4.7 独到经验
5 结论与展望
    5.1 厦门与其他试点城市建设经验比较
    5.2 研究结论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八景”文化视域下的厦门地区传统景观理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现状
        1.4.1 对“八景”文化的研究
        1.4.2 对景观理法的研究
        1.4.3 闽南地区相关研究
        1.4.4 小结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1.7 论文的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第2章 厦门地区历史文化背景
    2.1 厦门自然景观背景
        2.1.1 地质地貌
        2.1.2 气候气象
        2.1.3 水文地理
        2.1.4 天然植被
    2.2 厦门的地域文化
        2.2.1 文化渊源
        2.2.2 文化特质
    2.3 小结
第3章 厦门地区传统八景整体的演变
    3.1 宋、元、明时期
        3.1.1 宋朝
        3.1.2 元、明时期
    3.2 清朝时期
        3.2.1 轮山八景
        3.2.2 东皋笠庵十景
        3.2.3 金嶝六景
        3.2.4 《鹭江志》八景
        3.2.5 浯州八景
    3.3 民国时期
        3.3.1 集美八景
        3.3.2 丙洲八景
        3.3.3 厦门小八景与景外景
    3.4 小结
第4章 厦门地区传统八景整体布局理法分析
    4.1 影响因素
        4.1.1 宗教理想
        4.1.2 山水美学
        4.1.3 人文胜迹
    4.2 位置选择
        4.2.1 山体
        4.2.2 水体
        4.2.3 山水组合
        4.2.4 人文胜迹
    4.3 空间形态
        4.3.1 平面形态
        4.3.2 透视特征
    4.4 小结
第5章 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的个体营构
    5.1 山体景观--天界晓钟
        5.1.1 造园沿革
        5.1.2 空间布局分析
        5.1.3 山石处理方法分析
        5.1.4 理水与花木配置
        5.1.5 结语
    5.2 水体景观--高读琴洞
        5.2.1 历史沿革及其内容特征
        5.2.2 布局分析
        5.2.3 理水
        5.2.4 山石处理方法与花木配置
        5.2.5 结语
    5.3 山水组合景观--万石锁云
        5.3.1 历史沿革
        5.3.2 布局分析
        5.3.3 山石处理方法分析
        5.3.4 理水与植物配置
        5.3.5 结语
    5.4 人文胜迹--瞻亭石倒
        5.4.1 历史沿革
        5.4.2 构景分析
        5.4.3 审美与文化
        5.4.4 结语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余论
    6.1 本文研究成果
    6.2 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现状及问题
        6.2.1 现状
        6.2.2 存在问题
    6.3 厦门地区传统八景价值与保护
        6.3.1 历史文化方面
        6.3.2 景观艺术方面
        6.3.3 社会服务方面
    6.4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古籍方志中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相关记载
附录 B 厦门岛传统八景历史照片
附录 C 测绘图纸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空缺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自然保护地发展概况
        2.1.1 国外自然保护地发展概况
        2.1.2 国内自然保护地发展概况
    2.2 自然保护地的概念及意义
        2.2.1 自然保护地的概念
        2.2.2 建立自然保护地的意义
    2.3 自然保护地的管理
        2.3.1 自然保护地规划
        2.3.2 自然保护地分区管理
        2.3.3 自然保护地评价
    2.4 自然保护地的类型
        2.4.1 IUCN自然保护地管理分类
        2.4.2 世界各国自然保护地类型
        2.4.3 我国自然保护地类型
        2.4.4 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地
第3章 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概况与保护空缺
    3.1 厦门市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海洋资源概况
        3.1.3 海洋环境质量
        3.1.4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3.2 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发展及类型
        3.2.1 海洋自然保护地发展历程
        3.2.2 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2.3 厦门国家级海洋公园
    3.3 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现状及问题
        3.3.1 空间分布
        3.3.2 主管部门
        3.3.3 保护与利用
        3.3.4 存在的问题
    3.4 保护空缺分析
        3.4.1 分析方法
        3.4.2 分析原则
        3.4.3 保护空缺状况
        3.4.4 海洋自然保护地预选区范围
第4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预选区保护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模糊综合评价简介
    4.2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4.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4.2.2 确定评判集
        4.2.3 确定评价要素权重子集
        4.2.4 建立隶属函数
        4.2.5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4.2.6 确定最终得分
第5章 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预选区保护价值评价过程及结果
    5.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预选区保护价值
        5.1.1 预选区概况
        5.1.2 评价过程
        5.1.3 结果分析
    5.2 厦门海洋准自然保护地现状调查
        5.2.1 开发利用现状调查
        5.2.2 存在的问题
第6章 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发展对策
    6.1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6.1.1 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6.1.2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6.1.3 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6.1.4 加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6.1.5 保护海洋生态文化
        6.1.6 构建海上生态廊道
        6.1.7 加强合作交流
        6.1.8 协调保护与适度开发的矛盾
    6.2 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6.2.1 构建保护地体系的必要性
        6.2.2 基本原则
        6.2.3 分类体系
        6.2.4 保护对象
        6.2.5 空间分布
第7章 论文总结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7.3.1 不足
        7.3.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选题界定
        (一)学术史回顾
        (二)选题界定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季刊》概论
    第一节 《中国季刊》的创办及运营
    第二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历任主编及其指导下的特刊
    第三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作者队伍
    第四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研究概况及主题梳理
第二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政治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改革中的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挑战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流变
        三、中国共产党的党政干部队伍建设
    第二节 转型时期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一、从“橡皮图章”到“钢铁图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
        二、从指定到民选: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
        三、从人治到法治: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前景预判
        一、“消极悲观论”
        二、“民主转型论”
        三、“柔韧有余论”
第三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一、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析
        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三、农业改革与农村巨变
    第二节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
        一、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情况
        三、对中国“入世”的观察和评价
    第三节 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性评价
        一、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究
        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三、经济发展的前景分析及评价
第四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
        一、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力量
        二、宏观结构论争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三、微观多元化视角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第二节 转型时期的社会抗争
        一、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二、社会抗争的动力源泉和政治机遇
        三、社会抗争的行动主体和动员策略
        四、社会抗争的影响以及国家的应对之策
    第三节 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
        一、环境污染与治理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与变革
        三、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
结语
    一、《中国季刊》关于中国改革与发展四十年的研究变迁
        (一)《中国季刊》不同时期关注重点的变化
        (二)《中国季刊》中“中国形象”的变迁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及启示
        (一)《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6)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提出问题及选题意义
        1.1.1 提出问题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2.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和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分配
        2.1.2 公平、公正、正义
        2.1.3 分配正义
        2.1.4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
    2.2 相关基本理论
        2.2.1 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理论
        2.2.2 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理论
        2.2.3 中国传统分配正义理论
        2.2.4 西方分配正义理论
3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实践基础
    3.1 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实践
        3.1.1 毛泽东分配正义实践
        3.1.2 邓小平分配正义实践
        3.1.3 江泽民分配正义实践
        3.1.4 胡锦涛分配正义实践
    3.2 习近平分配正义实践
        3.2.1 萌芽阶段(1969年-1979年)
        3.2.2 生长阶段(1979年-2012年)
        3.2.3 形成阶段(2012年-至今)
4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主要内容
    4.1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基本立场”
        4.1.1 分配正义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重要体现
        4.1.2 “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立场下的分配正义概念阐释
    4.2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基本原则”
        4.2.1 贡献原则
        4.2.2 平等原则
        4.2.3 补偿原则
        4.2.4 三个原则之间的逻辑关系
    4.3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主要表现”
        4.3.1 经济领域分配正义观
        4.3.2 政治领域分配正义观
        4.3.3 文化领域分配正义观
        4.3.4 社会领域分配正义观
        4.3.5 生态领域分配正义观
5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现实运用——以精准扶贫政策为例
    5.1 精准扶贫政策基本概述
        5.1.1 精准扶贫政策提出过程
        5.1.2 精准扶贫政策主要内容
        5.1.3 国内外扶贫政策之比较
    5.2 精准扶贫政策现实考察
        5.2.1 总体减贫绩效
        5.2.2 地区减贫绩效
        5.2.3 存在问题分析
        5.2.4 未来政策设计
    5.3 精准扶贫政策现实意义
        5.3.1 精准扶贫政策是“基本立场”的现实遵循
        5.3.2 精准扶贫政策是“基本原则”的现实坚持
        5.3.3 精准扶贫政策是“主要表现”的现实运用
6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理论地位和现实意义
    6.1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理论地位
        6.1.1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发展
        6.1.2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丰富
        6.1.3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弘扬
        6.1.4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西方分配正义思想的借鉴批判
    6.2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现实意义
        6.2.1 “基本立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6.2.2 “基本原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指南
        6.2.3 “主要表现”是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的行动纲领
7 结语及未来研究展望
    7.1 结语
    7.2 未来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7)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校园空间优化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 中国高校学生心理危机
        1.1.2. 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趋势
        1.1.3. 大学校园空间对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性
        1.1.4. 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带来新视野
        1.1.5. 小结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1.6. 研究视角的创新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
        1.7.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1.7.2. 大学校园空间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在大学校园空间设计中的引入
    2.1.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1.1. 积极心理学的来源和发展
        2.1.2.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1.3. 小结
    2.2. 人格“渐变论”与大学生人格发展特性
        2.2.1. 人格“渐变论”
        2.2.2. 青年期(18-35)人格发展特征
        2.2.3. 小结
    2.3. 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在大学校园空间设计中的引入
        2.3.1. 积极情绪及其功能
        2.3.2. 情绪——扩建理论与积极干预模型
        2.3.3 “积极情境空间”概念及大学校园空间优化设计策略基础模型的提出
        2.3.4.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积极情绪与大学校园空间的研究
    3.1. 积极情绪与大学校园“积极情境空间”选择
        3.1.1. 研究思路
        3.1.2. 积极情绪与“积极情境空间”的功能选择
        3.1.3. 积极情绪与“积极情境空间”的位置选择
        3.1.4. 小结
    3.2. 积极情绪与大学校园空间积极修正
        3.2.1. 研究思路
        3.2.2. 积极情绪与大学校园空间建筑形态积极修正
        3.2.3. 积极情绪与大学校园空间自然环境积极修正
        3.2.4. 小结
    3.3. 积极情绪与大学校园空间积极引导
        3.3.1. 研究思路
        3.3.2. 感知系统与注意力分配
        3.3.3. 积极情绪与大学校园空间建筑层面积极引导
        3.3.4. 积极情绪与大学校园空间的规划层面积极引导
        3.3.5. 小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积极心理学对厦门大学思明校区的调查研究
    4.1. 研究思路
    4.2. 厦门大学校园室外环境中的“积极情境空间”与积极特性要素
        4.2.1. 室外环境中的“积极情境空间”
        4.2.2. 室外环境中的积极要素和特性 754.2.3. 小结
    4.3. 厦门大学校园建筑中的“积极情境空间”与积极特性要素
        4.3.1. 校园建筑中“积极情境空间”
        4.3.2. 校园建筑中的积极要素和特性
        4.3.3. 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校园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5.1. 大学校园中的“积极情境空间”选择策略
        5.1.1. 选择利于塑造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积极情境空间”
        5.1.2. 以点状形式将“积极情境空间”与大学校园空间相结合
    5.2. 大学校园空间积极修正策略
        5.2.1. 设计宜人尺度的校园空间与建筑尺度
        5.2.2. 塑造层次丰富的室外自然环境
        5.2.3. 采用多样化与具有文化性的建筑形式
        5.2.4. 使用活泼的色彩和自然性的建筑材料
        5.2.5 营造明亮的室内环境并保持自然通风
    5.3. 大学校园空间积极引导策略
        5.3.1. 营造积极的兴趣中心进行引导
        5.3.2. 通过校园流线与柔性边界进行积极引导
        5.3.3. 利用校园节点、标志物进行积极引导
    5.4.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教育史视野下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三、国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第三节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综述
        一、关于学位教育发展的研究
        二、关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中国学位建立30年福建省学位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福建学位教育的发展阶段
        一、福建学位教育的恢复和起步(1981-1991年)
        二、福建学位教育的稳步发展(1992-2000年)
        三、福建学位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2001-2011年)
    第二节 学位授予单位与授权点的发展历程
        一、学位授予单位发展过程
        二、学位授权点发展历程
    第三节 福建学位授予规模与结构的历史变迁
        一、学位授予规模
        二、学位授予结构
    第四节 福建不同门类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的历史特征
        一、不同门类硕士学位授予的历史特征
        二、不同门类博士学位授予的历史特征
第三章 中国学位建立30年福建省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福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阶段
        一、研究生教育初创与发展兴起阶段(1981-1991年)
        二、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和调整改革阶段(1992-2004年)
        三、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和内涵发展阶段(2005-2011年)
    第二节 福建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结构的发展历程
        一、研究生招生规模和结构
        二、在校研究生规模和结构
    第三节 福建研究生导师规模与结构的发展过程
        一、研究生导师规模
        二、研究生导师的结构
        三、生师比情况
    第四节 福建研究生教育经费保障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分析
        一、福建省研究生教育保障机制的演化
        二、不同阶段研究生资助保障制度对比
第四章 现阶段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特点、问题与趋势(2012年以来)
    第一节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与特点
        一、福建省13所研究生培养高校实地考察情况
        二、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现状特点
    第二节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与分析
        一、研究生教育的省级统筹和规划问题
        二、学科建设水平和特色问题
        三、导师队伍建设问题
        四、研究生教育协同育人机制问题
        五、研究生教育经费保障问题
    第三节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分析
        一、从规模扩张向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并重转变
        二、从封闭办学向开放办学转变
        三、从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向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转变
        四、从单一招考制度向招考制度多元化转变
        五、从集中统一管理向依法自主办学转变
    第四节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环境PEST分析
        一、政治、政策环境及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关系分析
        二、经济环境及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关系分析
        三、社会、文化环境及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关系分析
        四、技术环境及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关系分析
第五章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前瞻与对策
    第一节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前瞻
        一、差异化问题
        二、协同发展问题
        三、国际化问题
        四、质量保障问题
    第二节 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策和支撑保障,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式转变
        二、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夯实研究生教育发展基础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研究生综合创新能力
        四、突出对台合作办学,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五、重构教育治理体系,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
第六章 结语
附录1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大事记
附录2 论文相关图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厦门地区毒蛾的监测和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起源、发展、现状及应用
    2 毒蛾科害虫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厦门地区毒蛾科害虫的监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
第三章 舞毒蛾入侵厦门地区的风险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舞毒蛾PRA评估量化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
        1.2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1.3 计算模型的建立
        1.4 有害生物危险程度等级划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舞毒蛾PRA评判指标的赋分值
        2.2 厦门地区舞毒蛾入侵危险性R值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舞毒蛾相关文献数据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分析架构
第三节 研究创新和局限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局限 第一章 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有关理论
    一、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国际(区域)竞争力理论
    二、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区位理论
    三、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区域分工理论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一、产业转型升级与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二、产业集群理论及与相关研究成果
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产业转移理论
    一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二、产业转移理论
第四节 博弈论
    一、博弈论研究方法的导入
    二、博弈视角看海西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转型
第五节 两岸学者关于台商投资区位和模式选择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大陆对台商投资区位的研究
    二、台湾对企业投资大陆动机、区位选择和进入模式的研究 第二章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现状、演进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海峡两岸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
    一、国际上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方法
    二、两岸高科技产业的分类标准
第二节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概况和基本评价
    一、产业规模——世界前列
    二、重点产业——两兆双星
    三、产业形态——科技制造
    四、台湾科技产业的优劣势
第三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结构和形态
    一、产业结构
    二、投资形态和关联形态
第四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区域分布、演进和发展趋势
    一、区域分布
    二、区域演进
    三、发展趋势及对海西区的展望 第三章 台商投资大陆的环境需求和投资风险分析——基于大陆台商的视角
第一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中国大陆的动因分析
    一、台商对外投资的驱动
    二、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动因
第二节 台湾科技产业资本投资的区位选择与投资环境偏好
    一、GDP总量大
    二、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完善
    三、市场经济环境好、经济开放程度高
    四、投资成本低
    五、人才储备多
    六、产业集聚度高、信息成本低
    七、政策环境好
    八、区位条件优越
第三节 大陆的投资环境和投资风险——对TEEMA历年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一、总体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分析
    二、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分析
    三、城市投资风险评价指标的分析
    四、海西区历年受调查城市推荐评级排名情况概述
    五、台商大陆布局统计结果分析——依城市、产业别 第四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科技产业对接的正和博弈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建设意义与发展进程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意义
    三、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
第二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理论基础——产业升级和生命周期
    一、产业升级
    二、科技产业的生命周期和产业转移
    三、科技产业的动态特征
第三节 海西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正和博弈
    一、博弈论研究方法的导入
    二、“零和博弈”观念误区下的台湾科技产业管制
    三、海西区与台湾在科技产业上的正和博弈
第四节 海西区与台湾科技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以福建为例
    一、福建与台湾的科技产业分工
    二、福建与台湾的科技产业合作 第五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基于福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比较
第一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经济环境比较
    一、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二、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
第二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经营环境比较
    一、教育和科技发展概况
    二、科技产业经营环境比较分析
第三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科技产业投资环境比较
    一、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科技产业投资环境分析
    二、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科技产业投资环境比较
    三、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合作空间
第四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影响因素和约束条件
    一、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海西区各区域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约束条件分析 第六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战略定位和模式选择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区域定位
    一、基本格局
    二、区域定位
第二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类别定位
    一、海西区与台湾科技产业对接的已有亮点——以福建为例
    二、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应把握的原则
    三、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路径选择:科技创新、环保节能
    四、对接重点和对接空间
第三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战略研究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差异化(竞争)战略
    三、产业集群战略
    四、科技人才战略
    五、科技园区战略
    六、科技企业联盟战略
    七、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第四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模式
    一、产业链转移模式
    二、合作生产模式
    三、良性竞争模式
    四、资源整合模式
    五、委托招商、登岛招商模式 第七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政策取向
第一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政策现状——以福建省为代表
    一、福建省“十一五”闽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
    二、福建省与台湾科技产业对接的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
第二节 海西区区域政策协调和产业机制整合
    一、海西区各市域的合作和联动机制
    二、海西区各次区域产业机制整合和协同发展
    三、政府在科技产业对接中的调控、协调作用
第三节 海西区吸引台湾科技产业的“硬环境”建设政策取向
    一、构建区域联动网络,推动海西协调发展
    二、培育科技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三、借鉴两岸发展经验,推进科技园区建设
    四、促进科技人才聚集,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第四节 海西区吸引台湾科技产业的“软环境”建设政策取向
    一、营造有利于产业对接的服务环境
    二、采取适当的政策优惠,提升海西吸引力
    三、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融资环境
    四、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台商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自创品牌
    五、倡导社会商业伦理、妥善解决涉台贸易纠纷,降低台商投资风险
    六、培育科技中介机构,构建科技服务平台
第五节 提升海西区竞争性环境的政策取向
    一、争取国家特殊政策扶持
    二、“先行先试”创造政策空间
    三、发挥对台政策的集成效应
    四、完善海西区市场经济环境
    五、推动金融服务创新
    六、科技园区对接促进产业对接
    七、“以台引台”扩大合作
    八、强化对台农业科技产业合作优势
    九、着力解决域内台湾科技产业转型升级问题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加入WTO对厦门林业的影响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宁波主要乔木枝条纤维特征、力学特性及抗风能力研究[D]. 楼璐.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2]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经验研究[D]. 胡成骄.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八景”文化视域下的厦门地区传统景观理法探析[D]. 王光明. 华侨大学, 2020(01)
  • [4]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空缺与发展对策研究[D]. 庄乾.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2020(01)
  • [5]《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D]. 付正.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6]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研究[D]. 李东杨.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7]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校园空间优化设计策略研究[D]. 刘岚岚. 厦门大学, 2019(08)
  • [8]教育史视野下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D]. 张文东.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9]厦门地区毒蛾的监测和风险分析[D]. 施宣杰.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3)
  • [10]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D]. 林坚. 厦门大学, 2009(11)

标签:;  ;  ;  ;  ;  

中国加入WTO对厦门林业的影响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