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少年及老年人自发性气胸临床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丁文泽[1](2021)在《胸廓影像学测量数据与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气胸是指空气进入壁层胸膜和脏层胸膜之间造成的积气状态。气胸可分为三类,分别为自发性气胸、外伤性气胸及医源性气胸。自发性气胸,根据发作前是否存在明显或潜在的诱因,可分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及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在临床中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PSP)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它最常见于1425岁、瘦长体型的男性。PSP病因繁多,迄今仍不明确其发病机理,一个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胸廓的形态学改变造成肺的生物力学改变,导致PSP的发生。有先前的研究结果表明PSP患者胸廓扁平,但目前还鲜有相关研究来分析PSP患者与正常人在胸廓多平面的横径、前后径、肺高度及胸廓径线比值等胸廓影像学数据的差异性,及其与PSP发生的相关性,并且未综合考虑年龄、性别、体重、BMI指数的影响。目的:这项回顾性研究旨在分析与PSP相关的胸廓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指标,探索其与原发性自发性气胸之间的关系。方法: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来我院诊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1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气胸组,入组条件为:(1)男性;(2)首次发生气胸;(3)年龄1437岁;(4)胸部CT无明显肺部病变;(5)无压缩性肺萎陷实变及无其他特殊病史;另设立非气胸组为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男性32名,作为对照组。将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按1418岁,1937岁均分为2个亚组。使用医院影像PACS系统在胸部CT上进行10个平面的定位,即第312胸椎平面,分别测量胸廓的前后径D(同一平面胸骨后与脊柱前之间的距离)、横径T(同一平面胸廓内左右两侧之间的最大距离)、模拟肺高度H(双侧肺尖到双侧膈肌最高点与最低点距离的平均值)。计算相关径线比值:将横径/前后径记为A代表扁平程度,肺高度/前后径记为B,肺高度/横径记为C,B与C代表瘦高程度。比较两组间的身高、体重、BMI指数、各平面径线测量长度、及各平面径线比值。将各类数据使用SPSS25.0进行统计学分析,在两组间找出有显着性差异的数据,将其与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发生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相关性最大指标,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全年龄段气胸组与非气胸组之间的年龄及身高无统计学差异(P>0.05);(2)体重及BMI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PSP组在同等身高条件下体重及BMI指数均小于对照组,且PSP组BMI指数(18.89±2.37)低于正常值(20.0025.00),二者与PSP的发生呈负相关;(3)PSP组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的径线包括在912胸椎平面胸廓横径、第35胸椎及第11胸椎平面的胸廓前后径及肺高度(P<0.05),胸廓横径、前后径与PSP的发生呈负相关,肺高度与PSP的发生呈正相关。(4)两组间除A8A12,B9,B12以外的所有径线比值均存在显着差异性(P<0.05),胸廓各径线比值与PSP发生均呈正相关。按年龄段分层,两组间在1418岁年龄段除A7A12,B12外均存在显着差异性,而在1937年龄段除A7、B12、D12外均存在显着差异。(5)分析所有与PSP的发生具有相关性的指标中,C11与PSP发生具备最强相关性,R2=0.396,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及ROC分析可知,C11是与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发生最相关的危险因素,当C11>0.989易致气胸,其预测准确性为88.1%,P<0.01。结论:(1)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发生与胸廓影像学形态特征、BMI指数及体重相关。(2)胸廓扁平及瘦长、BMI指数过低均是PSP的危险因素,且胸廓瘦长是PSP患者更为主要的特征。(3)肺高度与第11胸椎平面胸廓横径的比值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参数,可以作为PSP诊治及预防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李涵[2](2019)在《青年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后再次手术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PSP)是医学实践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影响着年轻健康人群,复发率较高。PSP是指非损伤或医疗干预引起的空气进入胸膜间隙中。常发生于10-30岁的青年人群。一些发病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年龄和吸烟。典型的临床表现始于急性发作的胸痛和呼吸短促。胸部X线有助于确诊。胸膜腔内气体的排出和预防未来复发是治疗的主要目标。治疗方法包括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镜手术(VATS)或开胸手术。女性,低体重,吸烟和男性身高,某些射线照相特征都被认为是危险的复发因素。[1-2]在临床实践中,通常PSP青年患者先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若存在持续漏气或者术后复发再考虑行VATS治疗。目的:本课题拟回顾性分析统计本院2012-2018年青年PSP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复发再次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中的相关复发因素,与对照组青年PSP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未复发患者对比,讨论得出其危险因素以期来指导患者的最优治疗方案,避免复发后二次手术病人的痛苦和经济损失。这也是本课题的临床意义所在。方法:回顾统计符合课题要求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在心胸外科于2012年05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自发性气胸40例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后不能解决病情行VATS肺大疱切除或者气胸复发再次手术的青年患者,与40例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后气胸治愈的青年患者进行对比。使用SPSS21.0软件分析统计可能影响因素,主要应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将计数资料的数据使用卡方检验方法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用此软件中的t检验方法统计分析。使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后发现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处理,当P>0.05时表明此因素没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则表示数据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χ2=0.157,P=0.692)、吸烟史(χ2=2.635,P=0.105)、气胸发生侧别(χ2=0.853,P=0.356)、生活环境差异(χ2=0.346,P=0.556)、发病季节(χ2=6.356,P=0.096)、中性粒细胞数量(t=0.150,P=0.881)、巨噬细胞数量(t=-0.227,P=0.821)、气管长度/气管横径(t=1.338,P=0.189)对青年PSP患者胸腔闭式引流后再次手术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年龄小于对照组(20.50%vs 23.95,P=0.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BMI值小于对照组(19.115 vs 20.539,P=0.0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APD/TD比值小于对照组(0.567 vs 0.619,P=0.0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肺大疱数量大于对照组(4.45 vs 3.00,P=0.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影像学异常的比例高于非对照组(35.0%vs 15.0%,P=0.039),实验组影像学正常的比例低于对照组(65.0%vs 85.0%,P=0.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k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9,Exp(B)=1.177;BMI:P=0.162,Exp(B)=1.204;APD/TD比值:P=0.000,Exp(B)=2.139;肺大疱数量:P=0.006,Exp(B)=0.621;影像学表现:P=0.119,Exp(B)=0.315;结论:①两组患者资料统计学分析性别、吸烟状态、气胸发生侧别、中性粒细胞数量、巨噬细胞数量、气管长度/气管横径、生活环境差异、发病季节这8个因素无统计学差异;②BMI、影像学异常表现是危险因素,但不是独立危险因素;③患者年龄、APD/TD比值、肺大疱数量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李立彬,高妍,李栋,郑江敏,郭志刚,吕会来[3](2018)在《单孔与三孔VATS在老年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并比较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行单孔与三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10月在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接受单孔VATS治疗的48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三孔VATS治疗的48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不良反应、复发情况,术后疼痛评分,白细胞计数(WBC)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镇痛药物使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在术后均呈下降趋势,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的WBC和CRP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但是观察组升高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麻木、胸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行单孔VATS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较少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加以推广。
郭洪峰[4](2017)在《自发性气胸的外科临床治疗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与探讨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我院共收治全部96例患有自发性气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回顾。结果原发性气胸62例(64.6%),继发性34例(35.4%),发病年龄呈双峰性分布,分别是出现于1030岁的青少年或>60岁的老年人;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18例,男女比例为4.33∶1;治愈状况其中16例(16.7%)患者经观察后好转、24例(25%)患者给予胸腔穿刺抽气治疗26例(27.1%),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30例(31.2%),外科开胸或胸腔镜手术治疗,其中痊愈89例(92.7%),出院后16个月复发3例(3.1%),转院2例(0.2%),死亡2例(2.1%)。结论自发性气胸以原发性气胸多见,继发性气胸相对少见,继发性气胸需要根据肺部情况确定治疗方案,手术方式因病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而对于治疗原发性气胸的最有效方法是胸腔闭式引流术,老年患者要注意符合疾病,以降低病死率。
乔贵宾,陈刚[5](2017)在《自发性气胸的处理:广东胸外科行业共识(2016年版)》文中指出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常见的胸部疾病,根据肺部是否存在基础病变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二者在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以及诊疗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原发自发性气胸好发于年青人,尽管被定义为无肺部基础疾病,但实际上大部分患者存在常规检查不易被发现的肺部病灶。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在非吸烟的原发自发性气胸
吴璧澄[6](2013)在《自发性气胸的中医证候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归纳出自发性气胸的证型,探索自发性气胸的中医证候规律,为自发性气胸中医临床治疗和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1、对自发性气胸的相关文献进行调研,吸取学者的研究经验,总结出自发性气胸的常见中医症状以及证候研究现状。2、根据文献研究的结果,结合中医诊疗术语的行业标准,设计出使用规范术语的《自发性气胸中医症状调查表》,并采集中医四诊信息。3、筛选符合条件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四外科的512例住院患者,根据中医的辨证思维,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其四诊信息及一般情况等中医临床信息进行分析,提炼出对辨证较有意义的项目。再运用SPSS Statisstics19统计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归纳出自发性气胸的中医证型。4、结合一般资料及病史资料探讨自发性气胸中医证候特点和病机特点。结果:1、自发性气胸的中医证型可分为5个类别,气滞血瘀是自发性气胸最常见的中医证型,共有180例(35.15%),气虚血瘀共102例(19.92%),肺脾肾虚共有101例(19.73%),痰浊阻滞共65例(12.70%),阴虚火旺共64例(12.50%)。2、自发性气胸病因复杂,虚实夹杂,且痰、瘀等病理产物在自发性气胸疾病科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其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肾相关。久病肺虚、先天肾气不足、饮食不节伤脾,再感外邪,肺失宣发肃降,气机逆乱,肺气郁闭,胸中宗气壅塞,脉络痹阻,上焦之气升降失常为其发病机理。结论:1.自发性气胸共有五种中医基本证型,分别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肺脾肾虚、阴虚火旺,痰浊阻滞证。2.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能较为客观地反映自发性气胸的证候规律。
史建华,栗春,李炎,高春宇,张成作[7](2012)在《电视胸腔镜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体会》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在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56例临床资料。结果 56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1例死亡,全部治愈出院,手术时间4080min,45.6±15.1min。术中失血40120mL,(70.8±30.2)mL,均不需要输血。术后复查胸片,肺复张良好,术后胸腔引流液60180mL,(80.5±16.3)mL,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26d,(3.1±1.4)d。术后住院时间58d,(6.3±1.1)d。52例术后获随访226个月,气胸复发4例(7.1%),均为多发性肺大疱患者,复发时间分别为术后8、10、12、22个月,均再次手术治疗,术后随访816个月,术侧无气胸复发。结论采用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直视下操作,术野清晰,准确,微创,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马会杰[8](2012)在《时间因素与肺系病症候表现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时间因素在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最终结局过程中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而古人也相应提出了“因时制宜”的理论。同时中医认为肺为华盖,亦为娇脏,容易禀受外邪侵袭,特别是近年来,肺系疾病患者呈持续上升趋势,且症候变化多样,临床较难辨别,其症候随着季节和日夜规律的变化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故而我们希望通过对时间因素影响肺系疾病症候变化规律的研究,实现对肺系疾病症候的正确认知,来指导肺系疾病的正确预防、诊疗、调养、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目的。方法:收集2011.1-2012.1我院肺病科门诊、病房符合纳入标准的肺系疾病患者,选取肺系疾病最为常见症候:咳嗽、发热、喘息、咯痰、胸闷五种,症状典型者各80例,统计症状出现或加重的季节规律。同时选取咳嗽、喘息、咯痰、胸闷、咯血五种,症状典型者各60人,统计症候出现或加重的昼夜规律。统计方法:运用SPSS18.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数据用X2来表示,P<0.05、P<0.01为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结果:常见肺系病症候与季节节律有较大相关性,根据构成比发现,咳嗽、喘息、胸闷、咯痰四症候有显着季节差异,尤其是在冬春季节明显;发热症候的季节构成比没有显着差异。常见肺系病症状的出现或加重与昼夜节律亦有较大的相关性,咳嗽、喘息、胸闷、咯痰在夜间明显,咯血未见明显的相关性。相同季节常见肺系病症候的发生与年龄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构成比发现咳嗽、喘息、胸闷、咯痰在青少年组、老年组发病率较高。结论:通过病案研究及相关的文献检索发现,时间因素与某些肺系病症候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这种特征能够有效指导肺系疾病的预防、临床辨证、及时治疗、养生调理以及对疾病重症的监测和及时有效的处理。
马青峰,张剑锋,柴宝英,肖永贵,董军杰[9](2012)在《自发性气胸临床诊治分析》文中指出自发性气胸是指在无创伤和人为的情况下,肺组织及脏层胸膜自发性破裂,空气进入胸腔导致肺组织受压,引起胸外科及胸内科常见的急症。此病起病急,来势凶险,症状严重,如不及时确诊治疗,患者可因急性进行性呼吸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特别是在青少年男性中最为常见,而中老年性自发性气胸
王高明,胡健,申翼,王常田,黄海嵘,苏畅,李德闽,景华[10](2011)在《青少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体型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自发性气胸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文中探讨青少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体型特征。方法回顾分析69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病历资料,通过测量和计算体重指数(body m ass index,BM I)、胸廓纵横径比值(thorax aspectratio,TAR),以50例正常健康为对照。结果气胸组BM I均值17.18±0.48,而对照组BM I均值22.37±0.52,2组存在显着的差异,P<0.01;气胸组TAR的均值为0.31±0.03,而对照组TAR的均值为0.40±0.08,2组存在显着的差异,P<0.01。结论青少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具有瘦长体型、胸廓扁平的特征。
二、青少年及老年人自发性气胸临床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少年及老年人自发性气胸临床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胸廓影像学测量数据与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入组对象 |
2. 设备 |
3. 检查方法 |
4. 研究方法 |
5. 数据处理 |
6. 质量控制 |
7.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临床信息比较 |
3. 胸廓径线测量结果及比较 |
4. 各层面胸廓径线比值分析 |
5. 各组数据与PSP相关性分析 |
6. C11 与PSP发生率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胸廓形态与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相关性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青年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后再次手术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对象和方法 |
1.1 资料纳入标准 |
1.2 资料排除标准 |
1.3 一般资料 |
1.4 患者治疗经过 |
1.5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单因素分析 |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3.1 病人基本因素的分析 |
3.2 病人胸部因素的分析 |
3.3 病人其他因素的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自发性气胸的相关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单孔与三孔VATS在老年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WBC、CRP水平比较 |
2.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比较 |
3 讨论 |
(4)自发性气胸的外科临床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患者基本情况: |
1.3 一般诱发原因: |
2 临床症状 |
3 一般检查: |
3.1 动脉血气检查: |
3.2 实验室检查胸腔气体分析: |
3.3 影像学检查: |
3.4 胸腔镜检查: |
4 结果 |
5 讨论 |
(6)自发性气胸的中医证候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自发性气胸的研究 |
一、定义 |
二、流行病学研究 |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
四、病理 |
五、治疗 |
第二节 中医对自发性气胸的研究 |
一、中医病名 |
二、病因病机 |
三、中医治疗 |
四、总结 |
第三节 自发性气胸中医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自发性气胸中医症状调查表》的设计 |
二、数据分析方法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样本数量的估算 |
三、自发性气胸的诊断标准 |
四、纳入及排除标准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 |
二、病史资料 |
三、中医四诊资料的归纳 |
第三章 讨论 |
第一节 一般资料分析 |
第二节 自发性气胸的中医证候规律 |
一、气滞血瘀 |
二、气虚血瘀 |
三、肺脾肾虚 |
四、痰浊阻滞 |
五、阴虚火旺 |
六、病因病机 |
第三节 结果评价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概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 |
第四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时间因素与肺系病症候表现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病案研究 |
一、 病案收集 |
(一) 病案来源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纳入标准 |
(四) 排除标准 |
二、 调查内容 |
(一) 住院病例 |
(二) 门诊病例 |
三、 调查方法 |
四、 调查质量控制 |
五、 研究方法 |
(一) 四时节律对常见肺系病症状的影响 |
(二) 昼夜节律对常见肺系病症状的影响 |
(三) 不同年龄对肺系病症状的影响 |
六、 统计学处理分析 |
七、 调查结果与统计学分析处理 |
(一) 常见肺系病症状季节构成比 |
(二) 常见肺系病症状一日四时构成比 |
(三) 同一季节常见肺系病症候在不同年龄段的构成比 |
讨论 |
一、 结果分析 |
(一) “季节节律”与常见肺系病症候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
(二) “昼夜节律”与常见肺系病症候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
(三) “年龄节律”与肺系病常见症候的相关性 |
二、 中医时间医学 |
(一) 含义 |
(二) 中医古籍对中医时间医学的认识 |
三、 现代时间医学的相关性研究 |
(一) 昼夜节律相关性研究 |
(二) 月节律相关性研究 |
(三) 年节律的相关性研究 |
四、 中医时间医学的现代研究 |
(一) 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理论 |
(二) 细胞信号转导理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自发性气胸临床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发病原因 |
1.3 临床表现 |
1.4 治疗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发病原因 |
3.2 发病机制 |
3.3 注意事项 |
(10)青少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体型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BMI和TAR测定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 果 |
2.1 自发性气胸患者和对照组TAR的测定比较 |
2.2 自发性气胸患者和对照组BMI的测定比较 |
3 讨 论 |
四、青少年及老年人自发性气胸临床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胸廓影像学测量数据与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相关性研究[D]. 丁文泽.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2]青年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后再次手术危险因素分析[D]. 李涵.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3]单孔与三孔VATS在老年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 李立彬,高妍,李栋,郑江敏,郭志刚,吕会来.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06)
- [4]自发性气胸的外科临床治疗分析[J]. 郭洪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7(20)
- [5]自发性气胸的处理:广东胸外科行业共识(2016年版)[J]. 乔贵宾,陈刚.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7(01)
- [6]自发性气胸的中医证候规律研究[D]. 吴璧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 [7]电视胸腔镜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体会[J]. 史建华,栗春,李炎,高春宇,张成作. 中国医药指南, 2012(12)
- [8]时间因素与肺系病症候表现的关系[D]. 马会杰.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1)
- [9]自发性气胸临床诊治分析[J]. 马青峰,张剑锋,柴宝英,肖永贵,董军杰. 河北医药, 2012(05)
- [10]青少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体型特征分析[J]. 王高明,胡健,申翼,王常田,黄海嵘,苏畅,李德闽,景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