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9例脑创伤性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赔偿医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谢建航[1](2021)在《颅脑损伤与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疗效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与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康复疗效,分析颅脑损伤及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不同特点,并为其针对性康复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入院治疗的颅脑损伤和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32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TBI 87例,脑卒中233例。选择额颞顶枕叶损伤病例139例(TBI 68例,脑卒中71例)比较分析认知功能障碍特点;并筛选接受系统认知功能康复干预病例48例(TBI22例,脑卒中26例)进行治疗前后疗效分析。认知功能筛查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定,MMSE<27分者采用MoCA量表分析认知功能障碍特点;采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系统进行针对性认知功能康复训练,20分钟/次,1次/日,6次/周,共3周。结果:两组患者MMSE总分比较,TBI组较脑卒中组低,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测验项定向力、延迟回忆、命名分数TBI组较脑卒中组低,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复述、3级指令、阅读、书写、临摹得分未见显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oCA总分比较,TBI组较脑卒中组低,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测验项命名、抽象思维、延迟回忆、定向力分数TBI组较脑卒中组低,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广度、注意警觉、计算力、复述、流畅性比较未见显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BI组和脑卒中组瞬时记忆、延迟回忆评分比较:两组MoCA瞬时记忆、延迟回忆评分比较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组瞬时记忆得分高于脑卒中组,延迟回忆得分低于脑卒中组。治疗前后组内疗效比较:两组MMSE总分、MoCA总分组内比较差异显着,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组定向力、注意和计算力、延迟回忆、3级指令、书写、临摹、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注意广度、计算力、复述、语言流畅性、抽象思维改善显着(p<0.05),但记忆力、阅读、注意警觉未见显着改善(p>0.05);脑卒中组定向力、延迟回忆、3级指令、阅读、书写、临摹、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注意广度、注意警觉、计算力、复述、语言流畅性改善显着(p<0.05),而抽象思维、记忆力未见显着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MMSE总分差值、MoCA总分差值比较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计算力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组总分及计算力评分改善优于脑卒中组。结论:额颞顶枕叶受损的TBI和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TBI患者整体认知功能损害较脑卒中严重,尤其是命名、延迟回忆、定向力、抽象思维能力明显弱于脑卒中患者,TBI患者瞬时记忆能力优于脑卒中组;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显着提高TBI和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TBI患者康复干预后计算力恢复优于脑卒中患者。认为TBI和脑卒中认知功能根据其不同的临床特点制订针对性康复策略是治疗的关键。
胡霞[2](2021)在《基于1H-MRS探讨高压氧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1H-MRS),探讨高压氧治疗(HBOT)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在机体代谢水平上,为高压氧的疗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根据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纳入符合标准的56例TBI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HBOT组)和非高压氧治疗组(NHBOT组),每组各28例,HBOT组治疗方案为HBO+认知康复训练+基础治疗,NHBOT组治疗方案为认知康复训练+基础治疗,治疗时间共30天。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完成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以及1H-MRS扫描,分别记录各量表评分,选取海马为感兴趣区,分别记录患者损伤侧和损伤对侧海马区总N-乙酰天冬氨酸与总肌酸比值(t NAA/Cr)、总胆碱与总肌酸比值(t Cho/Cr)、总N-乙酰天冬氨酸与总胆碱+总肌酸之和比值(t NAA/Cho+Cr),将量表评分与海马各代谢物比值作为主要结局指标。从两组患者中随机选取10名患者,记录治疗前患者海马各代谢物比值,并招募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之相匹配的10名健康志愿者,观察TBI后认知障碍患者与健康志愿者之间海马代谢物比值的差异。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量表评分及海马代谢物比值进行统计分析;去除年龄、性别对患者海马区各代谢物比值的影响,运用偏相关性分析,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量表评分的差值与各代谢比值差值的相关性,根据研究结果探讨HBOT对TBI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结果:1.在量表评分方面,本研究发现,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MMSE、ADL评分均升高,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组间分析,HBOT组MMSE、ADL评分升高较NHBOT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Mo CA总分及各认知领域得分均升高,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组间分析,HBOT组在注意力、计算、延迟回忆、定向力评分以及Mo CA总分方面均高于NHBO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代谢物比值方面,本研究发现,与健康志愿者相比,TBI后认知障碍患者海马NAA/Cr比值下降(z=-2.647)、Cho/Cr比值升高(t=-3.228)、NAA/(Cho+Cr)比值下降(t=3.272),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NHBOT组和HBOT组患者损伤侧海马NAA/Cr、NAA/(Cho+Cr)比值均升高(P<0.001),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治疗后NHBOT组患者Cho/Cr虽有下降趋势,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HBOT组患者Cho/Cr比值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组间分析,HBOT组NAA/Cr、NAA/(Cho+Cr)比值升高程度优于NHBOT组,Cho/Cr比值较NHBOT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相关性方面,去除性别、年龄对代谢物变化的影响,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量表评分的差值与海马代谢物比值的差值进行偏相关性分析,本研究发现,HBOT组治疗前后dMo CA总与dNAA/Cr呈正相关(r=0.472,P=0.042)、dMo CA总与dCho/Cr呈负相关(r=-0.490,P=0.031)、d延迟回忆与dNAA/(Cho+Cr)呈正相关(r=0.479,P=0.038)、d注意力与dNAA/(Cho+Cr)呈正相关(r=0.463,P=0.042)、dADL与dNAA/(Cho+Cr)呈正相关(r=0.468,P=0.042),而dMMSE与各代谢物比值差值均无相关性(P>0.05)。NHBOT组治疗前后dMMSE、dMo CA总、dADL与各代谢物比值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1.传统的认知康复训练可改善TBI后认知障碍,与前者相比,高压氧治疗联合认知康复训练能更显着的提高TBI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TBI后认知障碍患者海马物质代谢发生改变,高压氧治疗TBI后认知功能的改善可能与损伤侧海马区NAA/Cr的升高、Cho/Cr的下降以及NAA/(Cho+Cr)的升高有关,因此,NAA/Cr、Cho/Cr以及NAA/(Cho+Cr)的比值变化可能能作为TBI后认知功能恢复的潜在部分生物学指标,为验证高压氧疗效提供了物质代谢水平的证据。
卢建珍[3](2021)在《影像学检查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探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在临床诊断中X线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得已广泛应用,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多种高效、准确的技术方法。其检查资料具有信息化程度高、易实现资料的永久存储、鉴定结果客观真实以及部分影像征象可重复再现等的特性,成为临床医学和法医学鉴定不可或缺的客观依据。但在法医临床鉴定实践中,由于法医工作者对于X线检查、CT、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系统性知识储备不足,人体结构系统的正常影像和异常影像表现掌握程度较低,对于法医临床鉴定中人体结构常见损伤后的临床影像学演变过程和损伤特征的准确区分和鉴别存在困难,难以正确选择与损伤部位以及损伤特征相匹配的恰当的检查方法和检查体位等多方面原因,而在法医活体损伤鉴定意见中,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对鉴定意见的客观准确性起决定作用,上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鉴定意见的准确性作出。基于此,笔者主要在法医临床鉴定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颅脑、胸部和脊柱三大人体的医学影像学解剖结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法医临床司法鉴定行业内的具体发展情况,分析X线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技术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具体的临床应用情况,医学影像学诊断与法医影像认定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影像学检查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现状等。通过收集相关学者对于不同影像学在颅脑、胸部、脊柱三大人体系统的法医临床鉴定常见损伤中的应用分析数据,结合三大人体系统常见的法医临床鉴定损伤典型案例,探讨X射线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技术方法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具体应用。在颅脑损伤法医临床鉴定中,X线检查可以清晰查看颅骨概貌,可以明确观察骨折线的形态位置,但不利于观察颅脑损伤内部的具体损伤细节特征,只能作为颅脑损伤后的辅助检查手段;CT可以突出显示脑挫伤及其周围病变,且对于隐匿性骨折和颅脑出血等三维CT检测价值更高;MRI可以准确检测颅内出血病变发展情况。在胸部损伤法医临床鉴定中,X线侧位片可以清楚地观察胸部损伤的具体位置以及正位胸片难以观察到的疾病,能够清晰显示肺、胸骨以及肋骨等的特征效果,在气胸检查方法中常作为必选的方法,但因胸部结构复杂,器官较多,极易出现伪影以及误判现象;三维CT扫描有助于从多个体位观察肋骨的骨折情况,且对于微小损伤的探测检出率要优于X线检查;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胸部隐匿性损伤和积液情况。在脊柱损伤法医临床鉴定,首先应用X线平片进行损伤检查,可以清楚地观察椎体的形态改变、移位情况以及弯曲程度等影像特征,CT检查和MRI检查可以明确辨别椎体的骨折时期,有助于发现隐匿性椎体骨折以及损伤周围的软组织挫伤或者骨挫伤等情况。通过分析不同影像学检查技术在颅脑、胸部以及脊柱三大系统中的具体应用,不同系统的法医临床鉴定要点,以及法医临床中常见的损伤案例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在法医临床鉴定常见损伤的应用中,X线检查因价格实惠,辐射量较低,功效性相对较高,是损伤后首先选择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极易出现伪影、漏诊现象。对于难以明确的损伤特征需要联合CT检查进行确证;CT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分辨率等较X线检查更加优越,且遗漏诊断和错误诊断的出现率较低,是损伤后应用比较普遍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尤其是三维CT重建技术可以通过对人体损伤部位的不同方位进行扫描后有助于直观立体的诊断如肋骨骨折、隐匿性骨折等骨折类型,但辐射剂量较高,不适合短时间内连续性的复查,且对于微小病灶的识别远不及MRI检查;MRI检查价格较高,但不存在辐射,检查时不会对身体形成伤害,在各类损伤中需要视情况而选择,对于常见临床损伤周围的软组织挫伤等隐匿性损伤的细节性特征的诊断价值较高,在一些微小病变以及受伤机制比较复杂的损伤类型中,应用较为广泛。虽然三种影像学检查各有优势,但在实际临床诊断和法医临床鉴定中,X线、CT、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疾病诊断时仍需要联合应用检查且对比效果更佳,相互映证,更有助于损伤的准确诊断、伤者的积极治疗以及法医临床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医学临床上,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病灶的检查和诊断治疗,而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影像学检查不仅需要检查疾病的具体位置、损伤程度等,还需明确疾病的具体发展演变的过程,对于准确做出鉴定意见至关重要。所以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必须要明确不同类型的损伤在应用影像学检查技术时不同类型影像学检查技术具体的检查体位和检查方法的选择,不同的影像学检查体位可以清楚明晰地观察疾病的具体所在位置以及从不同检查角度观察损伤的不同程度变化。综合以上论述,总结概括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法医临床鉴定中不同损伤部位的不同损伤类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分析并根据三大人体系统自身的解剖结构特异性以及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鉴定要点,针对不同损伤应用不同类型的影像学检查时具体检查体位的选择等提出相关的方法建议。为法医工作者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对于不同部位的不同损伤的影像学检查资料的审查和运用以及根据不同损伤类型如何准确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检查体位提供理论参考,为司法鉴定机构和法医临床鉴定人员自身的学习提供便利选择,以期能够积极的为司法鉴定的完善管理和促进司法体制的公正客观提供现实意义。
蒋海涛[4](2020)在《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因素分析和创伤后脑积水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及意义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神经外科专业最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其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尤其对于重型颅脑创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来说,其救治一直是国内外神经外科诊疗工作的重点、难点,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而且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和经济负担。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TBI患者的数量最多,其中sTBI超过25%,发病率约为55-64/10万,每年可导致约10万人死亡,数十万人致残,TBI的死亡率约为13/10万,这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的灾难是毁灭性,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多项研究结果表示,交通事故和坠落伤是TBI的主要发病原因。自2011年酒驾入刑以来,中国大数据显示机动车引起的TBI有所减少,而电动自行车和三轮车涉及的TBI明显增加。急性期顽固性颅高压是TBI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经过开放气道、镇静、止痛、脱水药物、过度通气、亚低温冬眠疗法等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的恶性高颅压,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就成为TBI救治的终极抢救措施。DC通过去除部分颅骨,使肿胀、缺血的脑组织向减压窗方向膨出,缓解恶性颅高压对颅内重要脑组织结构的损害,从而达到救治患者的目的。DC的概念最早由Mareotte教授于1886年提出,1905年Cushing教授首次应用此术式治疗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的颅内压增高,1977年美国Becker教授提出并首先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1997年Polin教授发表双额大骨瓣开颅治疗恶性创伤性脑水肿的报道,20多年来我国临床医学专家、学者从对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的反对和争议到接受与应用,证明其在TBI急救工作中的重要地位。2015年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中国专家共识和美国第四版重型颅脑创伤治疗指南对我国TBI患者行DC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根据目前的文献报道,年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瞳孔散大情况、瞳孔对光反射性、中线移位、基底池形态、赫尔辛基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评分、硬膜下积液、创伤后脑积水(post-traumatic hydrocephalus,PTH)、颅内感染和晚期颅骨修补术(cranioplasty,CP)等与TBI患者行DC的生存预后相关,DC后常见并发症有:硬膜下积液、纵裂积液、迟发性颅内出血、PTH、肺部感染、脑膨出、癫痫、手术切口嵌顿、颅骨缺损综合征、颅内感染等。但在临床实际救治工作中,DC在病例的选择、手术时机和技巧、颅内压监测、预后相关因素、术后并发症管理、手术疗效等方面仍存在很大争议,相关文献研究报道不尽一致。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探索研究112例颅脑创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与短期和长期生存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研究危险因素对生存预后预测的有效性,为颅脑创伤行去骨瓣减压术的诊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指标和理论依据。该部分研究提示PTH是DC术后影响患者长期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进一步探索研究92例颅脑创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创伤后脑积水形成的危险因素,探讨硬膜下积液、纵裂积液和脑积水形成的潜在关系,分析对比研究PTH的治疗方案和预后,优化PTH形成后的临床管理策略,旨在为PTH的发生发展、风险预测、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第一部分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因素分析研究目的:探索研究颅脑创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因素对生存预后预测的有效性,为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的诊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指标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筛选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 12例行颅脑创伤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收集、汇总可能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流行病学资料、术前临床和影像学数据、手术情况、术后临床资料、并发症和随访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短期死亡和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绘制影响入组患者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得出最佳阈值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其预测短期死亡率的预测效能。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各独立危险因素的短期生存情况。研究结果:1.112例TBI患者行DC,男性70例(62.5%),女性42例(37.5%),平均年龄48.11±14.43岁;术前GCS评分5.24±1.97;89例(79.5%)手术在受伤24小时内完成,23例(20.5%)在受伤24小时后完成;96例(85.7%)行单侧额颞顶标准去骨瓣减压术,13例(11.6%)行双侧额颞顶标准去骨瓣减压术,3例(2.7%)行双额冠瓣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最常见的受伤原因是交通事故(70例,62.5%),交通事故中61.4%涉及电动自行车和三轮车。2.37例(33.0%)患者在去骨瓣减压术后30天内死亡,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难以控制的脑肿胀(64.9%)和术后大面积脑缺血、梗死(24.3%)。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短期死亡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是年龄(OR 1.139[95%CI 1.011-1.283];p=0.033)、入院时 D-二聚体水平(OR 1.366[95%CI 1.027-1.816];p=0.032)和术后高钠血症(OR 16.931[95%CI 1.772-161.822];p=0.014)。ROC 曲线定量分析显示评估预测短期死亡率时年龄、入院时D-二聚体水平和术后高钠血症的准确度分别为74.1%(阈值49.5岁)、67.0%(阈值67.4ug/ml)和77.7%;三项危险因素联合分析显示出特异性97.3%、敏感性97.3%和准确性96.4%。3.在6个月的随访期中,生存时间大于30天的75例TBI患者有48例(64.0%)结局良好,最终死亡率为45.5%。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是PTH(OR 672.702[95%CI 5.561-81370.584];p=0.008)的发生。研究结论:尽管去骨瓣减压术是TBI患者控制难治性颅高压的一种有效的终极治疗措施,但死亡率和致残率仍然很高。患者年龄、入院时D-二聚体水平和术后高钠血症是影响TBI患者行DC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TH是影响TBI患者行DC长期良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DC患者的年龄、入院时D-二聚体水平和术后高钠血症可以评估其短期生存情况,制定准确的治疗策略来预防和控制PTH的发生与进展有助于提高其长期预后结局。第二部分 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研究研究目的:分析研究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探索硬膜下积液、纵裂积液和PTH的潜在关系,研究PTH临床精准管理策略,旨在为PTH的发生发展、风险预测、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筛选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行去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9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TBI患者。收集、汇总可能影响PTH发生发展的流行病学资料、术前临床和影像学数据、手术情况、术后临床资料、并发症和随访资料,探索硬膜下积液、纵裂积液和脑积水的潜在相关性,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PTH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对比研究PTH的精准治疗方案和预后。研究结果:1.92例TBI患者行DC,男性56例(60.9%),女性36例(39.1%);平均年龄47.03±14.27 岁(16-76 岁);术前 GCS 评分 5.47±2.05;中线移位距离 9.78±4.50 mm(0-23.4 mm);术后出现硬膜下积液43例(46.7%),纵裂积液21例(22.8%),脑室扩张44例(47.8%)。2.22 例(23.9%)TBI 行 DC 后出现 PTH,形成时间为 32.4±11.7 天(15-56 天);PTH形成前15例(68.2%)出现硬膜下积液,形成时间13.0±7.3天(6-31天);PTH形成前10例(45.5%)出现纵裂积液,形成时间18.7±9.9天(1143天)。DC后硬膜下积液和/或纵裂积液与脑积水之间存在同一时间轴上的关联性。3.单因素分析显示DC的分级、中线移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气管切开、硬膜下积液、纵裂积液、脑室扩张、术后大面积脑缺血、梗死与PTH的形成存在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影响PTH形成的独立预后因素是硬膜下积液(OR 3.392[95%CI 1.259-9.137];p=0.016)的发生。4.22例PTH患者,9例(40.9%)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术释放脑脊液,10例(45.5%)行 CP,5 例(22.3%)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1 例(4.5%)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手术(lumboperitoneal shunt,LPS),2例(9.1%)行侧脑室外引流术(lateral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LEVD)。实施CP和/或脑积水分流术的患者(手术组)相比12例进行腰椎穿刺和/或腰大池引流和/或LEVD的患者(非手术组)相比,手术组预后明显好于保守组(p=0.029)。研究结论:TBI患者DC后脑积水的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早期识别要发生PTH的TBI高危患者将有助于改善生存和预后。DC后发生的硬膜下积液和/或纵裂积液与脑积水之间存在同一时间轴上的关联性,硬膜下积液和/或纵裂积液的进行性增大是脑积水形成的先兆表现,硬膜下积液的出现是PTH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进展性的PTH需积极行脑积水分流手术,通过科学调压寻找最适合的阀门压力,再根据病情适时行CP;缓慢进展性的PTH可先行CP,建立新的脑脊液循环平衡、缓解脑积水,随访观察,再根据病情演变必要时行脑积水分流术。PTH合并颅骨缺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制定精准的治疗策略来控制脑积水的恶性进展,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和预后。
陈雨晴[5](2020)在《脑挫裂伤出血进展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的建立》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脑挫裂伤出血进展(HPC)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05月至2019年04月225例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形成)患者,以是否发生出血进展分为进展组及未进展组,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有统计学差异的影响因素,再纳入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HPC的危险因素,最后基于回归系数建立HPC的预测模型;并以2019年05月至2019年12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102例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验证数据组评价模型效能,其中预测模型区分度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校准度通过绘制Calibration Plot(校准图)和进行Hosmer-Lemeshow检验(拟合优度检验)评价。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长期吸烟史、入院时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离子钙、合并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创伤性硬膜下血肿以及初始血肿体积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吸烟史,离子钙<1.12mmol/L,合并tSAH,初始血肿体积>4.0ml是HP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以长期吸烟史、血清离子钙、合并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初始血肿体积为预测因子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区分度评价在建模数据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3(95%CI0.768-0.878),在验证数据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95%CI0.748-0.927),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预测模型校准度评价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拟合优度检验)显示建模组χ2=2.195,P=0.988>0.05,验证组χ2=8.450,P=0.490>0.05,提示脑挫裂伤出血进展模型预测值与实际预测值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预测模型有较好的校准能力(P>0.05)。结论:1.长期吸烟史,血清离子钙<1.12mmol/L,合并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初始血肿体积>4.0ml是脑挫裂伤患者发生出血进展的高危因素;2.以长期吸烟史、血清离子钙、合并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初始血肿体积为预测因子建立预测模型,对HPC的预测有价值。
倪泽鹏[6](2018)在《高压氧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疗效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高压氧治疗和常规治疗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在的意识状态及预后情况,观察不同疗程、不同时机高压氧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意识状态及预后情况;探讨高压氧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疗效,探讨不同疗程、不同时机高压氧治疗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常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的高压氧组49例。高压氧组内,根据治疗疗程不同,归为高压氧A组(28例)和高压氧B组(21)例。根据高压氧治疗时机不同,归为高压氧Ⅰ组(26例)和高压氧Ⅱ组(23例)。(1)分别比较高压氧组和常规组患者治疗后的第2周、4周、6周患者格拉斯格昏迷(GCS)评分及治疗后6周的GCS有效提高率;(2)分别比较高压氧组和常规组患者治疗3月后格拉斯格预后(GOS)评分及GOS预后良好率;(3)分别比较高压氧A、B组和高压氧Ⅰ、Ⅱ组患者治疗后6周GCS评分;(4)分别比较高压氧A、B组和高压氧Ⅰ、Ⅱ组患者治疗后6周GOS评分及GOS预后良好率;(5)评价高压氧在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作用。结果:(1)高压氧组与常规组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6周后GCS评分及治疗6周后GCS有效提高率高压氧组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3月后患者GOS评分及GOS预后良好率高压氧组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高压氧组内,治疗6周后GCS评分,高压氧A组优于高压氧B组,高压氧Ⅰ组优于高压氧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高压氧组内,治疗6周后GOS评分及GOS预后良好率,高压氧A组略优于高压氧B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Ⅰ组均优于高压氧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改善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意识状态及预后情况;早期行高压氧治疗对改善患者意识状态及预后效果情况更佳;不同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对改善脑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预后情况差异不明显,但多疗程对改善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意识状态效果更佳。
李晖[7](2018)在《3D SWAN联合3D ASL对急性期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应用价值》文中认为目的对于急性期的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 TBI)患者:研究三维磁敏感成像(GE称为三维重T2加权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s T2*weighted angiography,3D SWAN))序列与MR常规序列相比,是否能够检出更多的出血性病变;研究三维动脉自旋标记(three dimension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ASL)序列与MR常规序列相比,是否能够检出更多的非出血性病变;探讨3D SWAN与3D ASL二者联合,与MR常规序列相比,能否全面评估m TBI患者脑损伤情况。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以及排除标准的54例急性期m TBI患者,于伤后72小时内,在同一次检查中进行MR常规序列(本文将DWI纳入常规序列)、3D SWAN及3D ASL的一站式扫描,图像数据采用GE Functool 5×2.1.08软件包进行后处理,分别统计各序列阳性病灶的数目及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各自的影像学特点。将这54例患者分为Ⅰ组(MR常规序列组)、Ⅱ组(3D SWAN组)、Ⅲ组(3D ASL组)以及Ⅳ组(3D SWAN联合3D ASL组),将患者的脑损伤病灶分为出血性病变和非出血性病变,做以下对比分析:(1)分别对比分析Ⅰ组与Ⅱ组间、Ⅰ组与Ⅲ组间、Ⅰ组与Ⅳ组间阳性患者率的差异。(2)对比分析Ⅰ、Ⅱ组间检出出血性病变数目的差异。(3)对比分析Ⅰ、Ⅱ组间检出直径<5mm小血肿数目的差异。(4)对比分析Ⅰ、Ⅲ组间检出非出血性病变数目的差异。(5)根据第(2)、(3)、(4)条的对比分析结果,综合分析Ⅰ、Ⅳ组间病变的差异。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22.0软件,对两两组间阳性患者率的比较采用Mc Nemar检验,对两两组间检出病变数目的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均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Ⅰ组发现阳性病灶共46处。出血性病变表现为局部的小血肿及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共23处。其中≥5mm的小血肿11处,<5mm的微小血肿4处;蛛网膜下腔出血8处(例)。非出血性病变表现为小血肿周围的水肿灶及不伴有血肿的脑挫伤病灶共43处。2Ⅱ组发现出血灶共73处。包括≥5mm的小血肿11处,<5mm的微小血肿51处,蛛网膜下腔出血11处(例)。3Ⅲ组发现灌注异常区共92处。包括局部低灌注区81处,局部高灌注区11处;其中脑挫伤或出血部位出现局部低灌注区70处,局部高灌注区11处;无挫伤及出血部位出现低灌注区11处。4Ⅳ组发现阳性病灶共165处。包括出血性病变73处,非出血性病变92处。5各序列所检出阳性病灶的影像学表现有其特征性,与m TBI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病灶分布大致相仿。6Ⅱ组检出阳性患者率(77.78%)明显高于Ⅰ组(46.3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17,P<0.0001)。Ⅲ组检出阳性患者率(94.44%)明显高于Ⅰ组(46.3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26,P<0.0001)。Ⅳ组检出阳性患者率(94.44%)明显高于Ⅰ组(46.3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26,P<0.0001)。Ⅰ组检出出血性病变的数目(23处)明显少于Ⅱ组(73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151,P=0.000)。Ⅰ组检出直径<5mm小血肿的数目(4处)明显少于Ⅱ组(51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372,P=0.000)。Ⅰ组检出非出血性病变的数目(43处)明显少于Ⅲ组(92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491,P=0.000)。Ⅳ组的出血性病变的数目也就是Ⅱ组的出血性病变数目(73处),非出血性病变数目也就是Ⅲ组的非出血性病变数目(92处),均明显多于Ⅰ组。结论1 3D SWAN与MR常规序列相比,能够检出更多的出血性病变,特别是对直径<5mm的微小出血灶检出能力更强。2 3D ASL与MR常规序列相比,能够检出更多的非出血性病变。脑挫伤及出血部位都会有脑血流的灌注异常,大部分表现为局部低灌注区,少部分表现为局部高灌注区;在未发生脑挫伤及出血的部位也可能会有低灌注改变。3联合应用3D SWAN和3D ASL,与MR常规序列相比,能够检出更多的出血性及非出血性病变。这些病变可分为三种情况:出血性病变表现为局部低灌注、出血性病变表现为局部高灌注、非出血性病变表现为局部低灌注。但3D SWAN及3D ASL对水肿病变显示不足,需要MR常规序列的补充。
王福磊[8](2018)在《应用FTIR-mapping技术检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在临床医学、法医学等领域,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诊疗与鉴定都是核心工作及研究热点。对于DAI发生后存活时间较短的案例,更需要能够及早发现病因、客观表征病变、准确剖析病理。本研究旨在探寻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逐点扫描面成像技术(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mapping,FTIR-mapping)检测DAI的特异性光谱指标,从化学键的红外光谱角度探讨DAI的病理改变,并尝试建立一种更为直观、准确、灵敏的DAI法医病理学检测方法。在当前的实际工作中,尤其在法医学鉴定上,研究人员对DAI的认定主要通过观察大体标本、组织切片,对损伤病变从宏观到微观进行综合判断。由于DAI的病理改变在形态学上呈现得往往较为复杂,这对全面认识病变,准确判断损伤部位与程度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一方面是制作组织切片与组织染色要求高。要观察DAI后轴索的形态学改变,或检测DAI引起的一些生物学标志物的表达改变,主要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银染等在亚细胞水平进行的检测方法。这些方法的高准确度一定程度上依赖检材的科学取样、切片的标准制作及染色过程的精细操作,这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来完成。另一方面是镜下图像分析水平要求高。在显微镜下分析切片的染色情况,判断染色阳性强度,是一种较为主观的组织病理学查验过程。若经验不足就常常难以准确地辨识和认定轻度改变或微小病变。另外,传统方法在用于诊断DAI时自身存在不足之处。譬如,各种生物标志物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可能显示出轴索断裂,但不能表明系原发性还是继发性,而且倘若轴索尚未出现明显形态改变,标志物则不能呈阳性表达表现,无法发挥出诊断价值。每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只能对单一某项生物学标志物进行分析,不能同时联用标志物体系加以诊断。银染法对急性期DAI的轴索损伤也不能及时反映。因此,本研究计划通过动物实验,利用FTIR-mapping技术,打破依赖轴索形态诊断DAI的局限性,探索一种能快速、准确地从分子层面检测DAI的方法,服务法医病理学司法鉴定工作。神经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其化学组分的物理性质在不同部位展现出不同特点。许多疾病、损伤的发生发展,会引起组织成分发生不同变化,并可以表现出红外光谱的差异。红外光谱与其它分子光谱类似,能辅助确定分子组成、空间结构。FTIR是将干涉图经傅里叶转换所形成的红外光谱,既可以用于定性分析,又可以用于定量分析,还可以对未知物质进行解读。红外吸收峰的位置、形状及强度,都透露了未知分子的功能基团构成,甚至组成的化学结构。FTIR技术在样品制备、检测操作、数据分析、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显着优势,检测限低、适用范围广,在化工、医药、珠宝鉴定、法庭科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所应用。利用FTIR技术检测DAI分子变化,目前报道极少,而利用面成像(mapping)技术对DAI的分子特征进行测定,目前只有杨天潼博士报道过蛋白酰胺Ⅱ带的检测成果。用FTIR-mapping技术探索DAI的分子特征,不仅可以了解分子振动模式、基本基团组成,还可以绘制2D、3D化学图像,通过红、黄、绿等色彩差异表现蛋白质、核酸等分子基团的含量与分布,与特殊染色的病理组织切片相对应。本研究属于化学技术与法医病理学、神经科学的交叉性创新研究。目的:建立大鼠DAI模型,观察大鼠伤后神经行为反应,研究DAI大鼠脑组织β-APP特殊染色、GFAP特殊染色的特征;研究大鼠脑损伤后DAI病变发生发展过程,通过FTIR显微镜检测DAI大鼠脑白质化学物质成分,寻找特异性红外光谱指标;研讨mapping图像与组织病理之间的对应关系,提炼有价值的数据结果,为将来应用FTIR-mapping技术在分子层面上鉴定DAI打下基础。方法:实验材料及仪器SD大鼠;落体打击装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Nicolet TM 7500-Ⅱ)及显微镜附件;红外光谱工作站(OMNIC 6.0);虚拟显微成像系统(Dotslide 2.1);脱水机、包埋机、切片机、展片机、烤片机等;苏木素、伊红、天然树胶、二甲苯、乙醇、氨水、硝酸银等。研究方法及实验手段实验第一部分:建立轴索损伤模型。选取雌雄不限的SD大鼠共24只,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2组,每组12只,建立Marmarou打击负荷损伤模型,落体打击后24h处死大鼠取脑。对照组只采取手术,不进行打击,直接处死取脑。实验第二部分:对各组别脑组织进行红外光谱、生物学标志物检测,并进行数据分析。(1)对样本脑组织切片进行FTIR红外光谱逐点扫描,绘制mapping图像:(2)将连续切片的脑片进行β-APP染色,从组织病理学上确认轴索损伤区域,提取损伤区域内光谱信息,进行定量、定性数据分析,筛选出DAI特异性红外光谱参数。结果:经FTIR-mapping检测,实验组的蛋白质仲胺N-H伸缩振动、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的高吸收区与β-APP验证的DAI区相符合,与低吸收区域相比,高吸收区吸收度差异性极其显着(P<0.05),二者光谱高低吸收区的吸收度比率分别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蛋白质中CH3对称收缩、核酸和磷酸脂质PO2对称伸缩振动的吸收度与验证组差异性不显着(P>0.05)。FTIR-mapping的逐点扫描面成像技术绘制的化学图像基本可以反映DAI各大分子分布特征,并且与β-APP验证的弥漫性轴索损伤区基本一致。结论: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显微光谱是从组织切片中获取化学信息的强大技术。红外光谱化学图像以色彩差的方式揭示基团分布情况,并与组织病理相对应一致。应用FTIR-mapping技术能直观表现DAI的分子特征,分析分子指标的变化,从分子振动模式、振动频率推测DAI的发展过程,从病理形态学角度诊断DAI病变的部位,并根据红外吸收度值的改变情况判断脑组织DAI的损伤程度。蛋白质仲胺N-H伸缩振动、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可以作为诊断DAI的特征性红外指标。经过进一步深入研究,有望应用FTIR-mapping技术进行DAI病理学诊断。
申智蒙[9](2016)在《3.0T MRI多序列联合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评估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 TBI)患者磁共振影像上各序列病变的观察及量化分析,探讨3.0T MRI多序列联合应用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创伤外科住院治疗、有明确首次颅脑外伤史、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8分的重型TBI患者35名。所有患者均行3.0T MRI多序列检查,包括T1WI、T2WI、液体衰减翻转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增强梯度回波T2*加权血管成像(enhanced T2 star weighted angiography,ESWAN)序列。观察重型TBI患者MRI各序列图像中病灶的信号特点,比较各序列对不同性质病灶的检出差异,对ESWAN序列显示的出血性病灶数目、体积及FLAIR序列显示的非出血性水肿病灶数目、体积进行量化,并与GC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35例重型TBI患者中有21例患者诊断为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总结21例DAI患者的ESWAN图像影像学表现,包括病灶部位、形态、数量,评估DAI分级与GCS评分的相关性,根据患者昏迷时间长短分为2组,比较各部位出血性病灶数目、体积的差异。结果:(1)重型TBI患者各影像学技术检出的病变情况:病变性质分为出血性病变与非出血性病变,ESWAN序列较其他序列能清楚显示更多出血性病变(P<0.01),FLAIR序列较其他序列能检出更多非出血性病变(P<0.05);ESWAN序列、FLAIR序列检出不同性质病灶数目、体积与患者GCS评分存在负相关(P<0.05);(2)21例DAI患者病灶散在分布于轴索密集区(皮层下白质、胼胝体、脑干等近中线部位),病变形态呈点状、斑点、斑片状及条索样、串珠样;患者的DAI分级与GCS评分存在负相关(r=-0.509,P<0.05);昏迷时间不同的两组DAI患者,在颞枕顶叶白质、额叶白质、丘脑、胼胝体、脑干部位的出血灶数目及体积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0T磁共振多序列联合检查能够客观、全面评估重型脑损伤患者病理生理改变;其中,磁共振ESWAN序列与FLAIR序列能够提高对不同性质病灶的检出并评估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2)ESWAN序列有助于DAI出血性剪切灶的检出及分级诊断,为DAI患者临床诊断及意识障碍评估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信息;(3)脑外伤后联合3.0T MRI多序列检查,有助于临床对TBI患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
徐小玲[10](2012)在《ESWAN和DTI在创伤性脑外伤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ESWAN序列和弥散张量成像在创伤性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其影像学表现与临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纳入24例创伤性脑外伤患者,年龄为4-63岁之间,平均年龄33岁,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在发病1个月以内进行头颅MRI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DWI、T2WIFlair、DTI及ESWAN,所有创伤性脑外伤患者在入院时都由神经外科医生进行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选取21例与外伤组患者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及DTI检查。(1)在常规MRI和ESWAN序列上分别逐层统计病灶的数目;(2)在21例脑外伤患者及21例正常对照者的DTI后处理图上分别测量各感兴趣区的FA值及ADC值;(3)测量脑挫裂伤病灶、病灶周围及镜面对称部位的ADC值、FA值。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多组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由秩和检验统计得出,T1WI、T2WI、T2WIFlair、DWI、ESWAN对出血灶检出的敏感度有差别,ESWAN对出血灶的检出明显高于MRI常规序列。2.经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ESWAN序列上出血灶数目与患者临床GCS评分呈负相关性。3.FA值、ADC值在正常人脑内双侧对应部位间无统计学差异;脑内各部位ADC值无统计学差异;FA值在脑内不同白质间有统计学差异,在脑深部灰质核团之间无统计学差异。4.经两样本t检验得出,外伤组胼胝体压部、外囊、半卵圆中心的FA值较正常对照组下降,其余感兴趣区域的FA值在两组之间无差异,各感兴趣区的ADC值在两组之间无差异。5.经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胼胝体压部、半卵圆中心、内囊后肢、内囊前肢的FA值与患者临床GCS评分有相关性。6.经配对t检验得出,病灶和病灶周围FA值较对侧下降;病灶和病灶周围ADC值与对侧ADC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与常规MR序列相比较,ESWAN序列在脑外伤患者中发现出血灶方面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同时在评价脑外伤患者的损伤程度方面与患者临床GCS评分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2.DTI通过FA值的改变能敏感地反映脑外伤患者脑白质的微观变化,反映脑外伤患者的损伤程度并与患者的临床GCS评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3.联合应用ESWAN和DTI,既能反映TBI患者的脑出血情况,又能反映神经轴索损伤情况,有助于准确判断TBI患者的病情及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脑外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二、59例脑创伤性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赔偿医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9例脑创伤性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赔偿医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颅脑损伤与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疗效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发生机制 |
2.2 危险因素 |
2.3 临床表现 |
2.4 评估方法 |
2.5 治疗方法 |
2.6 预后 |
2.7 总结 |
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3.1 一般资料 |
3.2 治疗方法 |
3.3 评估方法 |
3.4 统计学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TBI和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特点分析结果 |
4.2 TBI和脑卒中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1H-MRS探讨高压氧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设计详情 |
2.1 研究设计类型 |
2.2 研究时间及地点 |
2.3 研究对象的招募 |
2.4 研究样本量计算 |
3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剔除标准 |
3.4 中止及脱落标准 |
3.5 未完成整体试验患者的处理办法 |
4 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
4.1 治疗前的随机分组 |
4.2 治疗方案 |
5 研究方法 |
5.1 行为与认知神经学量表评价 |
5.2 常规MRI和~1H-MRS检查 |
6 质量控制 |
6.1 患者一般资料的质量控制 |
6.2 量表评估的质量控制 |
6.3 常规MRI及~1H-MRS检查的质量控制 |
6.4 治疗方案安全性的质量控制 |
7 结局指标 |
7.1 一般资料 |
7.2 量表评定指标 |
7.3 ~1H-MRS采集数据指标 |
8 统计分析 |
9 生物医学伦理审查 |
10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1.1 人口学资料以及临床资料结果 |
1.2 中止及脱落病例分析 |
2 量表评分结果 |
2.1 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MoCA以及ADL评分基线比较 |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MMSE、MoCA以及ADL评分变化 |
3 ~1H-MRS各代谢物比值结果 |
3.1 健康对照组与TBI后认知障碍患者海马代谢物比较 |
3.2 治疗前两组患者海马代谢物比值基线比较 |
3.3 治疗后两组患者损伤侧海马代谢物比值组内、组间比较 |
3.4 治疗后两组患者损伤对侧海马代谢物比值组内、组间比较 |
4 量表评分与~1H-MRS各代谢物比值的相关性分析 |
4.1 HBOT组量表评分与~1H-MRS各代谢物比值的相关性分析 |
4.2 NHBOT 组量表评分与~1H-MRS 各代谢物比值的相关性分析 |
5 安全性评价结果 |
讨论 |
1 TBI后认知障碍的病理机制及特点 |
1.1 TBI后认知障碍的病理机制 |
1.2 TBI后认知障碍的特点 |
2 海马与TBI后认知障碍的联系 |
3 TBI后认知障碍海马物质代谢特征 |
3.1 TBI后认知障碍海马NAA/Cr、Cho/Cr的变化 |
3.2 TBI后认知障碍海马NAA/(Cho+Cr)的变化 |
4 HBOT对 TBI后认知障碍的疗效分析 |
5 HBOT对 TBI后认知障碍海马物质代谢的影响 |
6 结语 |
7 不足与展望 |
7.1 不足之处分析 |
7.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障碍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影像学检查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法律基础 |
二、影像学检查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
三、法医临床鉴定的现状与常见问题 |
第一章 影像学检查与法医临床鉴定的相关性 |
第一节 医学影像诊断与法医学影像认定的关联 |
一、医学影像诊断概述 |
二、法医学影像认定概述 |
三、临床医学诊断与法医学影像认定的关联 |
第二节 影像学检查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现状 |
第二章 影像学检查在颅脑损伤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 |
第一节 颅脑的解剖基础 |
一、颅脑的解剖结构 |
二、正常颅脑影像解剖 |
第二节 颅脑损伤的影像学检查 |
一、头皮损伤 |
二、颅骨骨折 |
三、脑挫裂伤 |
四、弥漫性轴索损伤 |
第三节 颅脑损伤的法医临床鉴定 |
一、颅脑损伤的概念及性质 |
二、颅脑损伤的常见类型 |
三、颅脑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要点 |
第四节 问题与建议 |
一、颅脑解剖结构的特异性 |
二、选择合适影像学检查方法 |
三、提升检查人员专业素养 |
第三章 影像学检查在胸部损伤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 |
第一节 胸部的解剖基础 |
一、胸部的解剖结构 |
二、正常肋骨影像解剖 |
三、非正常肋骨影像解剖 |
第二节 胸部损伤的影像学检查 |
一、肋骨骨折 |
二、气胸与液气胸 |
三、肺挫伤 |
四、肺撕裂伤与肺气肿 |
第三节 胸部损伤的法医临床鉴定 |
一、胸部损伤的概念及性质 |
二、胸部损伤的常见类型 |
三、胸部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要点 |
第四节 问题与建议 |
一、胸部解剖结构的特异性 |
二、选择合适影像学检查方法 |
三、提升检查人员专业素养 |
第四章 影像学检查在脊柱损伤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 |
第一节 脊柱的解剖基础 |
一、脊柱的解剖结构 |
二、正常脊柱影像解剖 |
第二节 脊柱损伤的影像学检查 |
一、脊椎损伤 |
二、寰枢关节损伤 |
三、外伤性椎间盘损伤 |
第三节 脊柱损伤的法医临床鉴定 |
一、脊柱损伤的概念及性质 |
二、脊柱损伤的常见类型 |
三、脊柱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要点 |
第四节 问题与建议 |
一、脊柱解剖结构的特异性 |
二、选择合适影像学检查方法 |
三、提升检查人员专业素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因素分析和创伤后脑积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因素分析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分析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文章1 |
英文文章2 |
(5)脑挫裂伤出血进展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4 临床评估标准及血肿体积测量 |
2.5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资料分析 |
3.2 脑挫裂伤出血进展预测模型的建立 |
3.3 临床预测模型的评价 |
第4章 讨论 |
4.1 脑挫裂伤出血进展的危险因素 |
4.2 脑挫裂伤出血进展临床预测模型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课题资助 |
致谢 |
(6)高压氧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疗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1.1 高压氧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 |
1.1.2 高压氧组内分组 |
1.1.2.1 高压氧A组与高压氧B组 |
1.1.2.2 高压氧Ⅰ组与高压氧Ⅱ组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常规治疗组 |
1.3.2 高压氧治疗组 |
1.3.3 高压氧A、B组 |
1.3.4 高压氧Ⅰ组、Ⅱ组 |
1.3.5 随访 |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高压氧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
2.1.1 GCS评分 |
2.1.2 GCS评分有效提高 |
2.1.3 GOS评分及预后良好率 |
2.2 高压氧组内比较 |
2.2.1 GCS评分 |
2.2.1.1 高压氧A组与高压氧B组 |
2.2.1.2 高压氧I组与高压氧II组 |
2.2.2 GOS评分及预后良好率 |
2.2.2.1 高压氧A组与高压氧B组 |
2.2.2.2 高压氧Ⅰ组与高压氧Ⅱ组 |
3 讨论 |
3.1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概述 |
3.2 高压氧治疗概述 |
3.3 高压氧改善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意识状态 |
3.4 高压氧改善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预后情况 |
3.5 高压氧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疗程及时机的选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7)3D SWAN联合3D ASL对急性期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实验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一般资料 |
1.1.2 检查方法 |
1.1.3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实验结果基本信息 |
1.2.2 各序列检出阳性病灶的统计及其影像学特点 |
1.2.3 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1.3 讨论 |
1.3.1 mTBI概述 |
1.3.2 MR常规序列与3D SWAN对急性期mTBI出血性病变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
1.3.3 MR常规序列与3D ASL对急性期mTBI非出血性病变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
1.3.4 MR常规序列、3D SWAN及3D ASL对急性期mTBI检测结果的综合对比分析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
2.1 mTBI概述 |
2.1.1 mTBI定义及概况 |
2.1.2 mTBI的病理生理变化 |
2.1.3 mTBI的影像学检查 |
2.2 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 |
2.2.1 SWI技术的基本原理 |
2.2.2 SWI在mTBI中的应用 |
2.3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three dimension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ASL)技术 |
2.3.1 3D ASL技术的基本原理 |
2.3.2 3D ASL在mTBI中的应用 |
2.4 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imaging,DTI) |
2.4.1 DTI技术的基本原理 |
2.4.2 DTI在mTBI中的应用 |
2.5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de pendent fMRI,BOLD-fMRI) |
2.5.1 BOLD-fMRI技术的基本原理 |
2.5.2 BOLD在mTBI中的应用 |
2.6 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 |
2.6.1 MRS技术的基本原理 |
2.6.2 MRS在mTBI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附图与说明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应用FTIR-mapping技术检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语英汉对照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DAI概述 |
1.2 DAI相关生物学标志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
1.4 红外光谱技术在人体损伤鉴定的应用研究 |
1.5 DAI红外光谱的研究展望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利用FTIR检测DAI分子变化的理论基础 |
2.1 DAI早期β-APP的表达与染色 |
2.2 大鼠脑组织结构及成分 |
2.3 DAI动物模型与致伤机制 |
2.4 红外光谱技术的分子学理论 |
3 实验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对照组结果与分析 |
3.3 实验组结果及对照分析 |
3.4 讨论 |
4 总结与展望 |
4.1 本文研究结果与结论 |
4.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3.0T MRI多序列联合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创伤性脑损伤的临床概述 |
2.2 创伤性脑损伤的分类及病理生理 |
2.3 创伤性脑损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2.3.1 计算机断层扫描 |
2.3.2 常规磁共振成像 |
2.3.3 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 |
2.3.4 弥散加权成像 |
2.3.5 磁敏感加权成像 |
2.3.6 其他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
2.4 小结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重型TBI患者 |
3.1.2 DAI患者 |
3.2 扫描仪器及参数 |
3.3 图像后处理及数据分析 |
3.3.1 图像后处理 |
3.3.2 全部重型TBI患者各序列图像分析 |
3.3.3 DAI患者ESWAN图像分析 |
3.4 统计学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重型TBI患者的临床特征 |
4.2 重型TBI患者不同病灶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评估 |
4.2.1 病变性质 |
4.2.2 病变数目、体积及分布情况 |
4.2.3 重型TBI患者不同病灶数目、体积与患者GCS评分相关性分析 |
4.3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ESWAN图像影像学特点 |
4.3.1 DAI患者的脑实质损伤 |
4.3.2 DAI分级 |
4.3.3 按昏迷时间分组的比较 |
第5章 讨论 |
5.1 ESWAN序列在重型脑外伤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
5.1.1 ESWAN序列成像 |
5.1.2 ESWAN序列与常规MRI序列出血灶检出的差异 |
5.2 FLAIR、DWI序列对于重型脑外伤非出血灶检出的价值 |
5.3 重型TBI患者出血灶、非出血灶与GCS相关性分析 |
5.3.1 不同性质病灶的影像学量化资料 |
5.3.2 不同性质病灶与GC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5.4 DAI患者出血灶部位与临床意识障碍指标 |
5.5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不足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ESWAN和DTI在创伤性脑外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创伤性脑外伤的影像学研究 |
1.2 本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一般临床资料 |
2.2 影像学检查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2.4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常规 MRI 序列和 ESWAN 序列对脑外伤病灶数目检出的比较 |
3.2 ESWAN 序列上病灶数目与患者临床 GCS 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3.3 21 例正常志愿者大脑各部位双侧 FA 值、ADC 值的比较 |
3.4 脑外伤组和正常对照组脑内各解剖部位 FA 值、ADC 值的比较 |
3.5 脑外伤组各感兴趣区 FA 值与患者临床 GCS 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3.6 病灶及病灶周围与对侧相应部位 FA 值、ADC 值的比较 |
4 讨论 |
4.1 创伤性脑外伤的临床分型及病理改变 |
4.2 ESWAN 序列在创伤性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
4.3 DTI 在创伤性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
4.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附图 |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
在校期间科研状况 |
致谢 |
四、59例脑创伤性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赔偿医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颅脑损伤与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疗效的回顾性研究[D]. 谢建航.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1H-MRS探讨高压氧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D]. 胡霞.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影像学检查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探究[D]. 卢建珍. 甘肃政法大学, 2021
- [4]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因素分析和创伤后脑积水的研究[D]. 蒋海涛. 山东大学, 2020(08)
- [5]脑挫裂伤出血进展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的建立[D]. 陈雨晴. 南华大学, 2020
- [6]高压氧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疗效的研究[D]. 倪泽鹏.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18(02)
- [7]3D SWAN联合3D ASL对急性期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应用价值[D]. 李晖. 华北理工大学, 2018(01)
- [8]应用FTIR-mapping技术检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实验研究[D]. 王福磊.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3)
- [9]3.0T MRI多序列联合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 申智蒙. 吉林大学, 2016(09)
- [10]ESWAN和DTI在创伤性脑外伤中的应用研究[D]. 徐小玲. 暨南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