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央行加强外币现钞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编辑部[1](2021)在《关注老年客户金融需求 暖心服务践行社会责任——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六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老年客户普遍存在"看不清楚、听不明白、记不起来"的生理特点和"安全感差、适用性差、容易激动"的心理特点。银行面对老年客户,应"关老、爱老、敬老、扶老",多一份耐心与热忱,提供服务切忌急躁,要主动给予关注,耐心询问客户需求,避免产生误解;提供业务指引时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逐步指引客户办理业务;在"讲规矩"时更要适应老人能够接受的速度,注意倾听和观察老人的反应,让老人正确理解。
中国人民银行锡林郭勒盟中心支行课题组,吴开宇,孙超,罗金楠[2](2021)在《外币现钞调运业务发展及趋势研究——以二连口岸蒙古图格里克现钞调运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二连口岸中蒙跨境贸易发展迅速,边民往来频繁,双边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密切。二连口岸银行借助地理优势和边民互市、境外旅游的需要,搭建了中蒙双边银行的现钞调运平台。蒙图现钞跨境调运业务对提升中蒙两国货币兑换、流通,加深中蒙国经济金融合作具有长远意义。本文拟分析蒙图现钞跨境调运现状及问题,探究其业务发展的趋势,并提出发展建议。
罗晓红[3](2020)在《调运外币现钞业务发展现状与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经贸的快速发展,外币现钞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但国内多元化竞争机制调节保供应的效力较弱,对外币现钞的调运提出了更细致化的要求。为进一步探索完善未来外币现钞调运工作,本文结合我国外币现钞业务发展现状和问题,总结经验和办法,尝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提高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成效,更好的服务市场需求。
刘书杏[4](2020)在《A货币兑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
刘潇阳[5](2020)在《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11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方上浦在内控监督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转变外汇管理内审工作理念,在做好合规审计的基础上,转变到绩效审计和履职审计上来”。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通过归纳整理国内外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基层外汇管理内部审计可以提升绩效水平,并对促进管理改革等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存在“绩效审计”定义不统一、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且有关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实例较少。本文采用案例研究、对比分析等方法,运用受托责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在对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的内涵、方法、特点以及评价标准等研究的基础上,从目标设定、审计内容、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审计流程等方面,深入剖析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对S市所开展的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进行研究,深入剖析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揭示其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明确目标重点审计和全流程审计的方法,优化内部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最后提出通过完善内审内控监督体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实施规范化的绩效评价流程、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法,提高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的能力,进而提升基层外汇管理水平和履职能力。
赵方华[6](2019)在《中国资本项目开放下的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防范研究》文中认为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实现人民币可兑换一直是中国金融业改革重要议题。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的货币”的改革目标。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资本项目可兑换开始提上日程。2017年,第五次金融工作会和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当前,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必然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因此,讨论和研究这些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围绕跨境资本流动,本文做了以下工作:一、本文以世界经济理论为基础,以资本项目开放为背景,以跨境资本流动风险为主线,阐述了资本项目开放中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防范的战略性和必要性。以资本项目开放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概括了中国资本项目开放与跨境资本流动现状,找出了产生风险的成因。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得到了中国当前存在一定的汇率高估风险、汇率市场化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跨境资本流入会存在宏观经济过热、国际收支不平衡、信贷和债务风险,跨境资本流出会增加资本外逃风险;2005年汇改后外汇市场压力指数震荡不断加剧,短暂的异常资本流动会加大金融市场不稳定性等结论。二、为了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本文构建了中国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预警体系。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筛选出跨境资本流动预警指标体系并合成预警综合指数,对流入、流出风险做初步趋势预测,进而使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预警模型。结果表明:预警指数能够较好预测风险点,监测风险效果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行性,预警模型对低中高风险均能准确、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三、跨境资本流动是全球范围内的运动形式。为此,本文对比分析国外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资本项目开放中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经验教训,为中国防范化解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提供相关启示和参考。结果表明: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重点是注重审慎管理和金融体系发展;加强预期管理、数据统计;强化风险预警并在必要时适时采用资本管制。四、为了在实践中形成一套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本文设计了防范化解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机制。从“宏观审慎+微观监管”双支柱框架出发,建立以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预警体系和逆周期调节为基础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以及打击违法保证市场公平为基础的微观监管框架,并在此基础上从外部环境和开放顺序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的措施。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归纳和综合了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形成、传导及防化机制,从而为实现中国资本项目开放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两个政策目标的有机结合提供理论支撑。二是从汇率、宏观经济稳定性、金融体系脆弱性和金融危机的角度规范了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生成机理和传导路径,从而为理解和防化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提供了清晰思路。三是提出了一个以“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为基础的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防范机制,并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了一套风险预警体系,预警指数能够较好预测风险点,预警模型对低中高风险均能准确、及时发出预警信号。这对于推进中国资本项目开放和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李伟,李虹含[7](2019)在《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探微》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不断推出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对外投资中的使用频率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跨境人民币政策体系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基本建立,人民币的国际结算地位进一步巩固,但从地域分布来看,中亚国家人民币使用占比处于较低水平。中亚国家作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的重要节点,不仅是经济建设投资的洼地,也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环节。文章以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为例(以下简称"合作中心"),了解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哈合作中心内已经试点开展的金融创新与合作,尤其是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产生的推动作用,同时对该合作框架下人民币国际化
吴春燕,邱梦圆,宋国军[8](2019)在《个人携带现钞出入境管理的国际经验及借鉴》文中提出现钞管理一直是各国出入境管理的关注重点,本文通过梳理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对现钞出入境的管理方式及相关经验,对我国目前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完善我国现钞出入境管理的相关措施,以期为完善我国现钞出入境管理提供参考。
卢艳[9](2019)在《广西农村商业银行边境贸易结算业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西边境贸易结算在中国边境省区排名第一,广西即有地域优势,国家也给以了许多政策支持,发展边境贸易成为广西未来的重点方向。经过多年的发展,边贸结算业务遇到的问题日渐突出,业务模式业务在不断探索。边境贸易结算业务模式不统一,越南盾没有官方汇率等,限制着广西边贸结算业务的发展。广西农村商业银行开办边境贸易结算业务正是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刻,既有市场优势和发展条件,又面临同业竞争和内外机遇和挑战,如何全面提升边境贸结算业务综合竞争力和业务创新是新的问题。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边境贸易结算的一般理论出发,结合广西农商行边境贸易结算业务的特点优势和劣势,运用文件调查法、比较分析法、SWOT分析等方法,分析广西农商行边境结算业务的发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目前主要的问题一是是边贸结算没有规范的制度和操作规程。二是越南盾和人民币的汇兑机制不完整,造成地摊银行盛行,汇率波动也影响边贸业务发展和人民币在越南的使用。广西农商行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推动边贸结算业务发展,通过对广西农商行的SWOT分析,对其优劣势和外部内部环境有了全面的解析。提出广西农商行面对边境贸易客户应积极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首先在边贸客户中积极推动封闭管理的边贸结算农信模式,其次积极参与越南盾汇兑业务,开办跨境现钞业务,参与区域银行间市场越南盾交易,开办贸易融资业务,更好的参与面向东盟的金融门户支持,完善边境贸易结算的业务体系、业务发展模式和创新方向,促进广西农商行边境贸易结算业务发展。
张格[10](2019)在《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表明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遂成为抗战大后方政治、经济中心。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被日军接管之后,重庆成为抗战大后方的金融中心。以此为基础,重庆金融市场成长为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核心,对抗战大后方的经济与金融影响极大,为国民政府坚持抗战以及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目前学界对于战时重庆金融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对于战时重庆金融市场则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因此本篇论文以重庆市档案馆未刊档案、已经出版的档案资料汇编、民国时期期刊与报纸、各地方志与文史资料为主要史料,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并结合经济学与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对战时重庆金融市场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以求还原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原貌,探索重庆金融市场的作用与特点,分析重庆金融市场与战时财政、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个章节进行论述,主要写作思路如下:文章首先解决1937-1945年重庆金融市场中各金融子市场的发展过程、发展原因以及发展结果等方面的问题。重庆开埠之后,随着商业贸易的繁荣、金融人才的涌现以及金融机构的增加,促使重庆金融市场开始发展。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重庆金融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市场不完善、发展不健全且部分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特点,货币市场、内汇市场、证券市场发展迅速,而黄金、保险与外汇市场相对滞后。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重庆金融市场在普遍的公债投机、公债价格骤跌以及全国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下,最终爆发了公债风潮,而公债风潮又进一步引发重庆证券市场与利率市场的动荡。为平息公债风潮,国民政府遂开始在重庆金融市场中实施金融统制政策,受此影响,重庆货币市场、内汇市场、票据市场、证券市场与利率市场均完成了变革。而原来发展相对滞后的黄金、保险与外汇市场则因为战时需求的增多以及金融投机的刺激而得到极大发展。重庆金融市场通过国民政府的政策干预也逐渐适应了战时状态,该金融市场的相关业务进一步扩大,服务内容不断增多,金融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和成熟。然后,文章通过论述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解决重庆金融市场在1937-1945年的地位变化问题。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十分迅速,地位空前提高,为近代以来之顶峰。全面抗战爆发之前,重庆金融市场的地位仅为区域性质的金融市场中心,其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有限,影响范围较窄,与西南各地金融市场的联系也十分有限。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重庆金融市场开始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增加,资本额不断增长,金融市场规模继续扩大,与抗战大后方各地金融市场的联系显着提高。在此基础之上,重庆金融市场的影响范围突破了西南地区的限制,逐渐覆盖整个抗战大后方。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逐渐形成,而重庆金融市场则成为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核心。再者,文章通过论述重庆金融市场在战时发展的过程与地位,分析该时期重庆金融市场与战时经济、战时财政与战时社会的相互关系,并指出1937-1945年重庆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对于战时经济与金融的影响具有双重属性。重庆金融市场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将自身的各种业务向抗战大后方各地金融市场中传播,推动各地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重庆金融市场为抗战大后方工、农、商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为战时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另一方面,重庆金融市场也对战时经济与金融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从全面抗战爆发初期开始,重庆金融市场就一直出现层出不穷的金融风潮。而导致金融风潮频发的原因是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金融投机等违法行为,大量的金融投机不仅破坏了以重庆为核心的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秩序,同时也刺激了社会生产资本逐渐脱离实体经济,社会游资增多,导致重庆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日益严重,难以控制。另外,重庆金融市场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发展,与战时政府财政、社会均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而这些联系也影响着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轨迹,并进一步反映出重庆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最后,文章以论述完毕的内容为基础,总结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时代特点。重庆金融市场因处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中,具有其自身的时代特点。在重庆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尤其在全面抗战后期,金融黑市与金融投机在重庆金融市场中频频出现,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散功能与宏观调控功能逐渐失灵,而金融市场的积累功能与配置功能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发挥作用,社会财富在此过程中逐渐集中于社会上层的特权阶级之手,一般民众生活越发艰难,而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也越发严重。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国民政府也做出了及时的反应,努力整顿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其采取的方法主要为联合地方政府与重庆民间金融组织进行政策监管、机构监管与行业自律等。但是由于国民政府本身的政策失误,政府内部的腐败以及民间组织自律能力的低下,多种形式的监管与自律均不能起到稳定金融市场的效果,最终使得重庆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一直延续至全面抗战结束。同时,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均获得发展,并呈现出现代化的特点,而这对于重庆金融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央行加强外币现钞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央行加强外币现钞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关注老年客户金融需求 暖心服务践行社会责任——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六则(论文提纲范文)
老人支取定期存单未携带身份证银行另辟蹊径妥善解决 |
案例启示及法律分析 |
规矩成方圆服务为己任妥善处理老年客户外币现钞支取 |
法律分析 |
老年客户储蓄国债到期银行多方查证主动上门兑付 |
法律分析及案例启示 |
保险产品并非理财产品银行应如实告知产品特点和风险 |
法律分析及案例启示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纠纷调解化解老年客户多年误解 |
案例启示及法律分析 |
老人坚持转账涉嫌非法集资银行耐心劝说成功拦截 |
法律分析 |
案例启示 |
(2)外币现钞调运业务发展及趋势研究——以二连口岸蒙古图格里克现钞调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二连口岸蒙图现钞调运业务整体情况 |
(一)蒙图现钞调运业务开通的背景 |
(二)蒙图现钞跨境调运业务开展情况 |
二、蒙图现钞调运业务发展缓慢原因分析 |
(一)外币现钞调运通关存在安全隐患 |
(二)民间货币兑换市场对银行造成冲击 |
(三)蒙图现钞调运成本高、汇兑风险大 |
三、中外调运外币现钞业务政策简要比较 |
四、二连口岸蒙图现钞调运发展趋势 |
(一)蒙图现钞跨境调入业务上升空间有限 |
(二)蒙图现钞跨境调出业务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
五、外币现钞跨境调运业务建议 |
(一)借鉴国外外币调运管理思路 |
(二)开通现钞通关绿色通道 |
(三)银行需提升自身服务能力 |
(四)相关部门应加大政策支持 |
(3)调运外币现钞业务发展现状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世界各国调运外币现钞发展情况 |
(一)较为封闭的市场管理方式 |
(二)相对开放市场和相对成熟及开放市场的管理方式 |
(三)较为成熟的市场管理方式 |
二、我国调运外币现钞管理现状 |
(一)外币现钞跨境调运模式 |
1、境内外商业银行自发式跨境调运。 |
2、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调运。 |
3、游离于管理部门之外的民间非法跨境搬运。 |
(二)外币现钞境内调运模式 |
1、银行间运作模式。 |
2、特许机构运作模式。 |
三、我国调运外币现钞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
(一)取得的成效 |
(二)存在问题 |
1、供应币种有限,小币种、小面额现钞稀缺。 |
2、调运现钞成本高、风险高,开展意愿不强。 |
3、现行调运模式市场化程度较低。 |
四、政策建议 |
(一)建立统一的外币现钞供应中心 |
(二)放开小币种外币现钞供应市场 |
(三)利用互联网改进目前外币现钞供应模式 |
(四)加强政府机构间相互协商 |
(5)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
1.研究创新点 |
2.研究难点 |
二、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绩效审计的内涵 |
2.内部审计的内涵 |
(二)理论基础 |
1.受托责任理论 |
2.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概述 |
(一)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含义及特征 |
1.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含义 |
2.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特征 |
(二)审计目标、内容及重点 |
1.审计目标 |
2.审计内容及重点 |
(三)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
1.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2.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选择 |
3.绩效审计方法 |
四、S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研究 |
(一)S市外汇管理简介 |
(二)内部绩效审计目标和内容 |
(三)内部绩效审计指标体系 |
(四)内部绩效审计程序 |
1.准备阶段 |
2.审计实施 |
3.审计报告 |
(五)审计问题及建议 |
1.审计问题 |
2.审计建议 |
五、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问题及原因 |
(一)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问题 |
1.缺乏统一完备的内部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
2.内部绩效审计缺乏独立性 |
3.审计队伍综合业务能力不足 |
4.内部绩效审计程序不规范 |
5.内部绩效审计方法落后 |
(二)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问题的原因 |
1.需求不同体系构建难以达成共识 |
2.组织机构不健全,岗位设置不合理 |
3.缺乏对绩效审计相关知识的培训 |
4.内部绩效评价流程尚未标准化 |
5.内部绩效审计观念转变滞后 |
六、优化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的对策 |
(一)优化内部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
(二)完善内审内控监督体制 |
(三)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
1.提升审计队伍综合素质 |
2.优化审计人员配置 |
(四)实施规范化的绩效评价流程 |
(五)加强信息技术在审计方法中的应用 |
七、结论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问卷设计 |
附录2 问卷设计 |
(6)中国资本项目开放下的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现有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开放经济相关理论 |
一、IS-LM-BP均衡理论 |
二、蒙代尔政策搭配理论 |
三、开放经济体的“三元悖论” |
四、开放市场下的经济增长理论 |
第二节 资本流动相关理论 |
一、金本位制下的资本流动理论 |
二、固定汇率制下的资本流动理论 |
三、浮动汇率制下的资本流动理论 |
四、资本流动管制理论 |
第三节 金融危机理论 |
一、金融危机理论基础 |
二、跨境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 |
三、跨境资本流动与银行危机 |
四、跨境资本流动与债务危机 |
第三章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与跨境资本流动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现状分析 |
一、资本项目开放水平测度 |
二、资本项目开放条件成熟度分析 |
第二节 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现状及潜在风险分析 |
一、跨境资本流动现状 |
二、跨境资本流动特征及潜在风险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跨境资本流动风险传导路径及影响分析 |
第一节 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
第二节 跨境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冲击 |
一、跨境资本流动对汇率冲击的机理 |
二、跨境资本流动下的汇率高估风险 |
第三节 跨境资本流动对宏观经济稳定性的影响 |
一、资本流入背景下的宏观经济稳定性风险 |
二、资本流出背景下的宏观经济稳定性风险 |
第四节 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影响 |
一、金融脆弱性的发生机理 |
二、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实证检验 |
第五节 跨境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基于亚洲金融危机视角 |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发展始末 |
二、跨境资本的异常流动是造成亚洲金融危机的首要因素 |
三、储备变化、外债流动促成了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预警体系构建 |
第一节 跨境资本流动风险识别及预警指数构建思路 |
一、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点识别 |
二、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预警目标 |
三、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预警指数构建思路 |
第二节 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监测预警指数构建 |
一、初选监测指标 |
二、提炼先行指标 |
三、计算预警指数 |
四、预警能力检验 |
第三节 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预警模型构建 |
一、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介绍及设定 |
二、实证结果分析 |
三、预警模型应用前景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外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防范借鉴与启示 |
第一节 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防范的成功经验 |
一、发达经济体防范经验 |
二、新兴经济体防范经验 |
第二节 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失败教训 |
一、墨西哥短期资本弥补赤字的失败教训 |
二、俄罗斯跨境资本自由流动的失败教训 |
第三节 国外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对中国的启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防范化解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机制设计 |
第一节 机制设计理论 |
第二节 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 |
一、宏观审慎监管的理念和模式 |
二、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预警机制 |
三、跨境资本流动逆周期调节 |
第三节 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微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 |
一、微观审慎监管的理念和模式 |
二、微观审慎监管框架的设计思路 |
三、微观审慎监管框架指标体系设计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一、合作中心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
(一)中哈两国货币互流互通示范中心 |
(二)建立了坚戈现钞跨境调运通道 |
(三) |
(四)中哈两国本币跨境流通政策不断完善 |
二、合作中心在人民币国家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 |
(一)提高了两国贸易中的人民币使用范围和规模 |
(二)完善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系统建设 |
(三)为人民币国际化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
三、合作中心在促进人民币在中亚五国推广中遇到的瓶颈与困难 |
四、合作中心下一步发展建议 |
五、结论 |
(8)个人携带现钞出入境管理的国际经验及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一、境外现钞出入境管理做法 |
(一) 管理方式上以申报为主, 但不同国家管理措施有所不同 |
(二) 立法层面, 注重以“四反”为统领 |
(三) 违规处罚程度 |
(四) 信息交流与监管合作 |
二、我国现钞出入境管理现状 |
(一) 本币管理 |
(二) 外币管理 |
(三) 部门职责 |
三、我国现钞出入境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 人民币和外币现钞限额不一致 |
(二) 现钞管理非均衡且不全面 |
(三) 现钞出入境监管信息缺乏共享机制 |
(四) 对资金来源或去向审核过于简单 |
(五) 现钞申报的细节有待进一步规范 |
(六) 违规行为取证和行政处罚力度不够 |
四、国际经验借鉴和政策建议 |
(9)广西农村商业银行边境贸易结算业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创新 |
1.3.1 “互联网+互市”的边贸结算创新 |
1.3.2 边民互市结算资金闭环管理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2.1 边境贸易结算的概念 |
2.2 国内外对边境贸易结算的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对边境贸易结算的研究综述 |
2.2.2 国内对边境贸易结算的研究综述 |
第三章 广西农商行边境贸易结算发展情况 |
3.1 广西边境贸易结算发展现状 |
3.1.1 广西边境贸易结算发展规模 |
3.1.2 广西对越边境贸易结算业务情况 |
3.1.3 广西边贸结算业务模式特点 |
3.2 广西农商行边贸结算业务情况 |
3.2.1 边贸结算业务规模 |
3.2.2 开办背景环境 |
3.3 广西农商行边贸结算的主要模式 |
3.3.1 边境小额贸易出口结算 |
3.3.2 边民互市贸易结算服务中心代理结算业务 |
3.3.3 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
3.3.4 与越南银行互设帐户方式结算 |
3.3.5 人民币成为边贸结算主要币种 |
3.4 边贸结算业务推动手段 |
3.4.1 用巧互市结算模式 |
3.4.2 推动互市产业升级 |
3.4.3 推行普惠金融服务 |
3.4.4 储备后发优势 |
第四章 广西农商行边境贸易结算业务SWOT分析 |
4.1 内部优势(S) |
4.1.1 经营体制灵活 |
4.1.2 扎根当地客户稳定 |
4.1.3 打造边贸结算“农商行模式” |
4.2 内部劣势(W) |
4.2.1 制度与风险管理不够健全 |
4.2.2 面向边贸客户的金融服务产品单一 |
4.2.3 边贸结算业务清算管理不足 |
4.2.4 跨境金融新产品不足。 |
4.2.5 外币汇兑业务起步晚。 |
4.2.6 缺乏高素质人才 |
4.3 外部机会(O) |
4.3.1 政策利好推动边贸结算业务发展。 |
4.3.2 跨境金融服务带动边贸结算业务发展 |
4.4 外部威胁(T) |
4.4.1 更严格的外部监管政策。 |
4.4.2 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
4.4.3 同业产品的多样化带来冲击。 |
4.4.4 金融脱媒带来的冲击。 |
4.4.5 地摊银行结算仍是巨大挑战。 |
第五章 广西农商行边贸结算业务的发展对策 |
5.1 充分发挥政策优势 |
5.1.1 政策推动解决业务难题 |
5.1.2 加快业务系统建设 |
5.2 建设农商行外汇及人民币清算渠道 |
5.2.1 与同业开展代理与被代理业务。 |
5.2.2 推动越南银行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 |
5.2.3 建议监管部门完善人民币回流机制 |
5.2.4 推动系统内外汇清算系统建设 |
5.3 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 |
5.3.1 大力拓展边贸结算业务 |
5.3.2 积极开展境内外合作 |
5.3.3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
5.3.4 丰富边贸结算产品和服务 |
5.3.5 与跨境电商企业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 |
5.4 积极参与人民币与越南盾货币互兑 |
5.4.1 参与越南盾汇率市场定价机制 |
5.4.2 大力推动越南盾现钞兑换业务 |
5.4.3 推动跨境现钞调运业务 |
5.5 加强外汇业务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
5.5.1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
5.5.2 边贸客户经理营销支持 |
5.5.3 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
5.5.4 优化边贸结算考核机制 |
5.6 加强边贸结算风险管理 |
5.6.1 业务合规风险管理 |
5.6.2 市场风险管理 |
5.6.3 操作风险管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相关概念的辨析 |
(一)金融市场与近代重庆金融市场的概念辨析 |
(二)研究时间的概念辨析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全面抗战爆发后重庆金融市场的动荡 |
第一节 1937 年之前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 |
一、货币市场从混乱向统一与规范发展 |
二、以申汇交易为主的重庆内汇市场 |
三、重庆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
四、全面抗战之前尚未充分发展的市场 |
第二节 公债风潮与重庆证券市场的动荡 |
一、重庆公债风潮的爆发 |
二、公债风潮的最终解决 |
第三节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重庆比期风潮与利率市场的动荡 |
一、全面抗战前期重庆利率市场的动荡 |
二、1938 年-1940 年利率市场的平稳发展 |
三、1941 年重庆利率风潮与比期的废除 |
四、日拆制度时期的重庆利率市场 |
第四节 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的筹备与争论 |
一、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的必要性 |
二、筹备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及其引发的论争 |
小结 |
第二章 重庆传统金融市场在战时的变革 |
第一节 重庆向法币发行中心的转型 |
一、1937-1938 年国民政府法币发行中心的内迁 |
二、1939-1942 年重庆法币发行中心的建立与巩固 |
三、1942 年之后的重庆法币发行中心 |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重庆票据市场 |
一、重庆票据交换的曲折发展 |
二、重庆票据承兑贴现的快速发展 |
第三节 全面抗战时期重庆内汇市场变迁 |
一、1937-1941 年的重庆内汇市场 |
二、1942-1945 年的重庆内汇市场 |
小结 |
第三章 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 |
第一节 战时重庆外汇市场的崛起 |
一、追随上海时期的重庆外汇市场 |
二、独立发展时期的重庆外汇市场 |
第二节 战时重庆黄金市场与黄金风潮 |
一、黄金统制初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
二、黄金统制成熟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
三、开放黄金自由交易时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
第三节 战时重庆的保险业与保险市场 |
一、全面抗战爆发与重庆保险市场兴起(1937-1941) |
二、战时重庆保险市场的发展与兴盛(1942-1945) |
三、战时重庆保险市场的主要保险业务 |
小结 |
第四章 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
一、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政策与法令监管 |
二、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监管的主要机构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
一、地方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监管的开端 |
二、四川省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
三、重庆市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
第三节 重庆金融业对重庆金融市场的自律监管 |
一、重庆市银钱业同业公会对金融市场的自律监管 |
二、重庆市保险业同业公会对保险市场的自律监管 |
三、重庆市银楼业同业公会对黄金市场的自律监管 |
小结 |
第五章 重庆金融市场在抗战大后方的中心地位 |
第一节 重庆货币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
一、法币在抗战大后方各主要金融市场的推广 |
二、重庆票据市场在大后方的延伸 |
三、重庆利率市场对于大后方的影响 |
第二节 重庆黄金与外汇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
一、重庆黄金市场在大后方各地的拓展 |
二、以重庆为核心的抗战大后方外汇市场网络的构建 |
第三节 重庆保险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
一、战时保险市场在西南的网络构建 |
二、战时保险市场在西北的网络构建 |
小结 |
结语 |
一、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双重性 |
二、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作用分析 |
三、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特点分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发表文章 |
四、央行加强外币现钞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关注老年客户金融需求 暖心服务践行社会责任——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六则[J]. 本刊编辑部. 中国银行业, 2021(04)
- [2]外币现钞调运业务发展及趋势研究——以二连口岸蒙古图格里克现钞调运为例[J]. 中国人民银行锡林郭勒盟中心支行课题组,吴开宇,孙超,罗金楠. 北方金融, 2021(02)
- [3]调运外币现钞业务发展现状与建议[J]. 罗晓红. 青海金融, 2020(12)
- [4]A货币兑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刘书杏. 天津大学, 2020
- [5]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问题研究[D]. 刘潇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6]中国资本项目开放下的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防范研究[D]. 赵方华. 新疆大学, 2019(06)
- [7]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探微[J]. 李伟,李虹含. 金融经济, 2019(20)
- [8]个人携带现钞出入境管理的国际经验及借鉴[J]. 吴春燕,邱梦圆,宋国军. 区域金融研究, 2019(08)
- [9]广西农村商业银行边境贸易结算业务发展研究[D]. 卢艳. 广西大学, 2019(01)
- [10]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D]. 张格. 西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