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 Nine-Year Prospective Study on the Incidence of Childhood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in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尚晓敏[1](2021)在《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乳糜泻相关抗体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1型糖尿病(T1DM)儿童青少年乳糜泻(CD)相关抗体,了解CD相关抗体情况,以及与生长发育、CD相关症状和代谢等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儿科诊治的76例T1DM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长)、体重、糖尿病病程、胰岛素用量(精确到0.01U/(kg·d))、胰岛素治疗方式等;记录患儿腹痛、腹泻、腹胀、便秘及每月低血糖发作次数等CD相关症状。计算体质指数(BMI)、身高标准差积分(Ht SDS)。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GPO-PAP法、CHOD-POD法、SDS法、散射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法等检测方法,分别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红蛋白(Hb)、血清总IgA、抗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抗体(tTGA-IgA)和抗肌内膜抗体(EMA-IgA)。根据CD相关抗体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CD相关抗体阳性组和CD相关抗体阴性组,对两组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计量资料组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计数资料(无序)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相关因素分析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血清总IgA和CD相关抗体结果:76例T1DM儿童青少年均未发现IgA缺乏,CD相关抗体阳性者6例,CD相关抗体阳性率为7.9%;6例CD相关抗体阳性者糖尿病病程都在5年之内。2.76例T1DM儿童青少年诊断T1DM时平均年龄为8.4岁,调查时平均年龄10.6岁;男女比例1.1:1(男性40例、女性36例);调查时新发T1DM儿童青少年11例(14%),余65例(86%)平均糖尿病病程2.2年(2个月6年);BMI为(17.1±2.9)kg/m2,Ht SDS为0.74±1.30。3.CD相关抗体阳性组和CD相关抗体阴性组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胰岛素用量、胰岛素治疗方式、Ht S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相关抗体阳性组BMI明显低于CD相关抗体阴性组(14.7±1.2 kg/m2 vs 17.3±2.9 kg/m2,P<0.05)。4.两组间CD相关临床症状的比较:CD相关抗体阳性组和CD相关抗体阴性组在腹痛、腹泻、腹胀、便秘、每月低血糖发作次数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相关抗体阳性组患儿最常见的胃肠道症状为腹痛、腹泻。5.两组间血糖控制、血脂和贫血的比较:CD相关抗体阳性组和CD相关抗体阴性组之间Hb A1c、血脂、贫血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6.CD相关抗体与连续性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矫正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影响后,CD相关抗体阳性仅与BMI密切相关(P<0.05)。结论:1.76例T1DM儿童青少年乳糜泻相关抗体阳性率为7.9%,6例抗体阳性病人的病程都在5年之内。T1DM合并乳糜泻相关抗体阳性者胃肠道症状缺乏特异性。2.乳糜泻相关抗体阳性与BMI密切相关,乳糜泻相关抗体阳性者BMI明显降低,提示对BMI明显降低的T1DM儿童青少年需要关注和筛查乳糜泻。
高梅[2](2021)在《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血尿酸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认为目的: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晚期并发症之一。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视黄醇结合蛋白、胱抑素C、血尿酸水平,探讨3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9名于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统计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生化检测指标,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分为3组,分析3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及其与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并探讨UA、RBP、Cys C 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结果:UA、RBP、Cys C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早期糖尿病肾病组的UA、RBP、Cys C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UA(r=0.362,P<0.001)、RBP(r=0.378,P<0.001)及Cys C(r=0.617,P<0.001)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UA、RBP及Cys C是尿微量白蛋白的独立危险因素。将UA、RBP、Cys C纳入模型作早期糖尿病肾病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并通过ROC曲线分析验证模型的区分度,结果表明,相较于上述3项单一指标及其两两联合指标,列线图模型为最优模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预测效能较好(AUC=0.838,95%CI:0.792,0.876)。并且,当某一患者Cys C>0.9mg/L,RBP>50mg/L,UA>330umol/L时,该患者罹患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很大,临界值相对应的得病概率为77%。结论:联合UA、RBP及Cys C 3项指标可以准确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胡媛媛,黄伟[3](2021)在《维生素D与儿童1型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的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目前认为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主要与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的胰岛β细胞破坏有关。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其经典生物学作用是通过其活性代谢产物1,25(OH)2D3调节钙磷水平。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基础研究和动物实验显示,维生素D在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保护胰岛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有临床研究显示1型糖尿病血清中维生素D浓度明显降低,考虑维生素D缺乏有可能通过对免疫调节的影响而促进T1DM的发生。国内外研究显示,在血糖受损阶段补充适量维生素D可以改善β细胞功能,恢复正常血糖水平;部分研究表明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较正常人偏低,说明25羟维生素水平偏低可能是空腹血糖受损的重要因素。该文将对维生素D与1型糖尿病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林静[4](2021)在《1型糖尿病患者超声心功能异常与sRAGE水平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hathy,DC)是其重要的并发症,可以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研究表明,糖尿病心肌病早期超声心动图检查异常除了表现为左室舒张功能障碍,还可表现为更早期的亚临床左室收缩功能障碍。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STE)是近年来的新技术,可以追踪获得心动周期中相邻两帧间的心肌斑点位置变化,从而获得形变参数,可以用来检测糖尿病心肌病早期的亚临床左室收缩功能障碍。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是蛋白质在非酶条件下糖基化形成的一大类化合物,目前其具体种类、数量仍未研究清楚。羧甲基赖氨酸(Carboxymethyl Lysine,CML)、甲基乙二醛修饰的精氨酸化合物--甲基乙二醛氢咪唑酮(methylglyoxal hydroimidazolone,MG-H)是AGEs中研究较为广泛的两种,被认为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有关。AGEs的受体,RAGE(receptor for AGEs)是细胞膜上的受体,在心脏多种细胞中表达,包括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AGEs可以直接导致结构蛋白功能改变,或与RAGE相互作用使细胞信号转导、促炎细胞因子产生、自由基激活等,最终导致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除了全长膜结合受体RAGE,在细胞外间隙和血液循环中可检测到其可溶性形式sRAGE(soluble RAGE),主要来源于两种途径,即全长RAGE跨膜受体胞外部分经蛋白水解产生,另一途径是RAGE基因选择性剪接形成剪接变异体后表达生成。在RAGE基因的剪接变异体中,目前发现的至少有19种,其中V1型表达为内源性分泌型RAGE(endogenous secretory RAGE),是唯一公认的分泌型。循环中的sRAGE可以作为诱骗受体结合AGEs,阻止AGEs直接或间接对心脏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既往心血管相关疾病的研究中,sRAGE、esRAGE也与心脏疾病状态、心功能情况表现出了相关性。本实验的目的是运用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等技术发现糖尿病心肌病早期心功能改变,确定CML、MG-H、sRAGE及esRAGE在1型糖尿病患者循环中的水平,初步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及心功能异常影响因素。方法入组1型糖尿病患者29例,健康对照组31例。获取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ELISA检测循环CML、MG-H、sRAGE及esRAGE浓度,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心功能参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T1D组与对照组比较,CML增加,esRAGE减低,导致CML/esRAGE比值增加,三者有统计学意义;MG-H、sRAGE增加,无统计学意义。2、T1D组与对照组比较,超声结构参数: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室质量指数(LVMI)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舒张功能参数:e(lat)减低,E/e(lat)增加,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功能参数中,左室大部分节段LS及左室GL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相关性分析显示CML/esRAGE与舒张、收缩功能呈负相关,esRAGE与收缩功能呈正相关。4、回归分析显示,本研究中e(lat)的独立决定因素是CML/esRAGE;E/e(lat)的独立决定因素是心率;GLS的独立决定因素为Hb A1C及患病时间。结论1、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可以发现糖尿病心肌病早期亚临床收缩功能障碍,较左室射血分数敏感;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可以发现早期舒张功能障碍。2、esRAGE降低提示收缩功能可能减低,CML/esRAGE增加时可提示收缩或/和舒张功能减低。3、血糖控制良好仍是预防糖尿病心肌病的重点;患病时间超过11年的患者,应常规监测心功能参数,以早期发现异常。循环中esRAGE可能对心脏舒张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刘合作[5](2021)在《儿童1型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型糖尿病(T1DM)的发病原因极为复杂,至今并未完全阐明,虽然许多研究支持某些环境因素在T1DM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对于一些因素的研究结果还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调查T1DM儿童的人口学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儿童1型糖尿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为今后有针对性采取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至12月在沈阳市某三甲医院儿科住院部首次诊断为T1DM的儿童纳入病例组,共106例;同期按照年龄、性别、居住地区1:1匹配的原则,选取106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家庭情况、发育早期因素和儿童生活作息等方面内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儿童均经监护人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数据分析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研究因素的构成做描述性分析;对儿童1型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采用相加和相乘模型分析对多因素筛选出来的危险因素之间对儿童1型糖尿病的交互作用;最后对筛选出危险因素分别进行人群归因危险度估计。结果:(1)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本次调查病例组共纳入106例1型糖尿病儿童,对照组106例健康儿童。病例组年龄范围为1-14岁,其中1-6岁为24人(22.6%),7-12岁为63人(59.5%),13-14岁为19人(17.9%);平均确诊年龄为8.02±3.49岁,平均年龄为9.13±3.4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9.22±2.02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和居住地区的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家庭因素和发育早期影响因素: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家庭经济、糖尿病家族史、父亲吸烟、父亲文化程度、母亲肥胖、母亲文化程度、孕期感染、孕期补充维生素D、出生后0-4月母乳喂养因素的比较有差异(P<0.05);(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与家庭经济差的儿童相比,家庭经济一般(OR=0.12,95%CI:0.05-0.30)和好(OR=0.04,95%CI:0.01-0.13)、相比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儿童,父亲文化程度为高中(OR=0.12,95%CI:0.05-0.27)和大专及以上(OR=0.10,95%CI:0.04-0.21)、相比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儿童,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OR=0.23,95%CI:0.10-0.53)和大专及以上(OR=0.12,95%CI:0.05-0.25)、出生后0-4月母乳喂养(OR=0.55,95%CI:0.31-0.98)和孕期补充维生素D(OR=0.35,95%CI:0.20-0.61)是儿童1型糖尿病的保护因素;2)糖尿病家族史(OR=2.45,95%CI:1.36-4.40)、父亲吸烟(OR=1.19,95%CI:1.15-3.46)、母亲肥胖(OR=5.84,95%CI:3.03-11.23)、孕期感染(OR=3.18,95%CI:1.20-8.42)是儿童1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经济一般(OR=0.22,95%CI:0.06-0.73)、家庭经济好(OR=0.06,95%CI:0.01-0.31)和父亲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OR=0.17,95%CI:0.05-0.54)是儿童1型糖尿病的保护因素;糖尿病家族史(OR=2.45,95%CI:1.09-5.50)、父亲吸烟(OR=2.94,95%CI:1.34-6.43)、母亲肥胖(OR=6.93,95%CI:2.99-16.07)和孕期感染(OR=3.67,95%CI:1.05-12.87)是儿童1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5)危险因素间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母亲肥胖与孕期感染(IOR=0.11,95%CI:0.01-0.96)对儿童1型糖尿病存在相乘交互作用,但并未发现对儿童1型糖尿病存在相加交互作用;(6)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危险度估计结果显示:糖尿病家族史、父亲吸烟、母亲肥胖和孕期感染的相应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PAR%)分别为26.24%、41.71%、43.59%和11.67%;结论:(1)家庭经济越好和父亲文化程度较高是儿童T1DM的保护因素;(2)糖尿病家族史、父亲吸烟、母亲肥胖和孕期感染均是儿童T1DM发生的危险因素;(3)母亲肥胖与孕期感染对儿童T1DM有相乘交互作用,但未发现有相加交互作用;因此,预防儿童T1DM的发生应从孕期开始。
尚晓敏[6](2021)在《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合并乳糜泻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和乳糜泻(celiac disease,CD)都是在环境因素参与下、遗传易感个体发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一般人群相比,T1DM儿童青少年CD的患病率明显升高。T1DM合并CD的儿童青少年大多缺乏典型CD症状,容易漏诊或误诊,延误治疗;更易出现低血糖和血糖控制不良,增加慢性并发症风险,严重影响生活质量。T1DM儿童青少年筛查CD势在必行,抗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抗体(tissue transglutaminase autoantibody,tTG-Ab)是2岁以上儿童青少年筛查CD的首选指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100%和94%~100%。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结合无麸质饮食(gluten-free diet,GFD)仍然是T1DM合并CD儿童青少年的首选治疗措施之一。
许蕾[7](2020)在《血糖波动和步态异常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虽然我国目前1型糖尿病发病率低,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1型糖尿病群体仍庞大,而且1型糖尿病患者依赖胰岛素治疗,血糖容易波动。目前,关于1型糖尿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糖波动与血糖控制及慢性并发症,少有研究关注1型糖尿病血糖波动与低血糖、酮症等急性并发症的关系。而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则更平稳,但由于患者年纪大、合并疾病多,血管及神经等慢性并发症更为多见,但是,尚不清楚中国2型糖尿病人群的步态有何改变,以及步态改变对周围神经和血管病变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拟探讨不同的连续动态血糖监测方式对1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以找到灵敏度高的血糖波动指标去预警低血糖、酮症等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拟用无线步态仪评估中国2型糖尿病人群的步态特征,明确其与下肢神经血管病变的相互关系,及下肢血管病变与心血管病变之间的联系。方法:为多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观察性研究。首先纳入1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回顾式动态血糖监测组(Ipro2,n=60)、扫描式瞬感血糖监测组(FS,n=60),分别佩戴Ipro2持续血糖监测系统3天和瞬感血糖检测仪14天,每个季度佩戴一次,收集患者基本临床及生化资料、治疗方案、连续动态血糖监测数据,每半年随访一次,比较两种不同的连续动态血糖监测方式对血糖控制、低血糖和酮症等急性并发症的影响。同时,纳入1861例受试者,按照病史、血糖水平、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情况,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n=282)、糖耐量减退组(IGT,n=70)、2型糖尿病组(T2D,n=1266)、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DPN,n=144)、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LEAD,n=50)、同时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血管病变组(DPN+LEAD,n=49),用无线步态测定仪测定其行走时步态数据,比较几组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步态参数和下肢神经血管病变的特征,分析影响步态参数的危险因素,与DPN和LEAD独立关联的步态参数,以及LEAD与CAD的关系。结果:在本组1型糖尿病人群中,FS组患者较Ipro2组空腹血糖(9.01 vs.7.7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85 vs.9.07 mmol/l)控制更理想,尿酮体阳性率也低(36.67%vs.15.00%,p<0.05)。随低血糖时间(TIR)延长,血糖波动幅度逐渐增加(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血糖指数越大、血糖变异系数越大,低血糖时间越长。此外,我们的研究还发现,长期的血糖波动(糖化血红蛋白)较短期波动(不稳定指数,LI)对酮症的发生,影响更显着。在本组2型糖尿病人群,步态测定的结果显示:下肢神经和/或血管并发症导致步频减低、单跨步时间增加、步速减低(所有p<0.05)。仅伴有LEAD的患者表现出负重指数_双腿站立相增加(32.51%,p<0.05)。同时患有DPN和LEAD的受试者的SDA(1.32 vs.1.57,p<0.01)和SDB(0.38 vs.0.51,p<0.01)较低。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和腿长(p<0.01)。同时,VPT是单跨步时间、SDA和SDB的重要独立预测因子(p<0.05)。ABI是跨步长、负重因子-双腿站立相、SDA和SDB的重要独立预测因子(p<0.05)。对单跨步时间和DPN患病之间进行ROC分析的结果揭示,单跨步时间可以帮助预测DPN发生(AUC=0.752(95%CI:0.562-0.654),p<0.01)),预示DPN发生的跨步时间截点为526.13ms,敏感性为82.20%,特异性为56.60%。只有当下肢血管病变极其严重时(ABI<0.6),才会表现出明显的跨步长缩短。以正常ABI作为参照,冠心病(CAD)和低ABI组之间有密切相关(OR值17.59;95%置信区间:5.22-83.88)。在女性患者,这个OR值增加到24.40(95%置信区间:6.79-60.32;P<0.01)。对ABI和CAD患病之间进行ROC分析,结果显示AUC值为0.804(95%CI:0.730‐0.878;P<0.001),截点为1.045,Youden指数为0.512,敏感性为79.69%,特异性为71.52%。结论:1、佩戴瞬感连续动态血糖仪可提高1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和酮症的发现率但增加低血糖恐惧感。随着低血糖总时间的延长,血糖波动逐渐增加。酮症风险与长时间血糖波动幅度大的关系更为密切。2、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下肢神经或血管病变可以导致更为保守的步态方式:步频减低、步速降低、稳定性减低等。除了性别、年龄和腿长以外,VPT和ABI是与步态参数改变相关的独立因素。预测DPN患病的单跨步时间截点为526.13ms。只有ABI<0.6时,跨步长显着降低。除了可以显着影响跨步长,低ABI水平还提示CAD患病风险增加,尤其是女性患者风险倍增。
宋薇[8](2019)在《关于1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防治的探讨》文中提出前言近十年来1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呈上升趋势,而1型糖尿病是儿童糖尿病发病最主要的原因,占糖尿病总数的5-10%,1型糖尿病患儿多血糖控制较差,不能采用单独口服降糖药物治疗,需要终生注射胰岛素以维持生命,而且胰岛素比其他口服降糖药更容易引起低血糖,即良好的血糖控制带来更多低血糖的发生,通常当接近正常的糖化血红蛋白时,低血糖的发生率是普通的三倍以上,这更增加了血糖控制的难度。长期的高血糖和代谢紊乱导致严重的并发症,1型糖尿病患者的寿命与普通人群相比减少了 11-13年,1型糖尿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可高达96.5%。1型糖尿病主要的死亡原因就是心血管并发症,其发生的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可起始于出现临床症状前十几年,儿童时期的动脉粥样硬化可以被逆转。目前有研究发现,在不降低血糖的情况下,二甲双胍对1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有益,提示其心血管保护作用可能并非是由其降低血糖产生的,可能是独立于其降糖作用之外的。二甲双胍保护心血管机制是专属于糖尿病的,即通过抑制高血糖产生的非酶糖基化产物的形成阻止糖尿病血管病变。AGEs可直接与血管壁中的蛋白形成共价交联,刺激内皮细胞过度表达黏附分子,导致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从而引发血管病变。此外AGEs还能引起血管内皮细胞膜上阴离子多糖蛋白的降解,致使血管通透性增大破坏血管内皮的屏障作用。AGEs还可以通过与AGEs受体作用,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进而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过度表达,导致单核细胞对内皮细胞的黏附性增强,从而损伤血管内皮结构,AGEs可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形成活性氧簇,诱导核因子κB转导通路的激活,从而使炎症因子的表达增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二甲双胍可能是通过清除丙酮醛,使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减少来达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对于1型糖尿病儿童来说,长期血糖不良的T1DM可能会影响线性生长,会导致发育迟缓,代谢控制良好的儿童的线性生长趋于正常。而TlDM中发现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降低被认为是这些糖尿病儿童中生长异常的原因。IGF-1的异常是由于门静脉中胰岛素浓度低。在血浆中,IGF-1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结合。IGFBP在肝脏中产生并被胰岛素急性调节,从而允许胰岛素调节IGF-1的生物活性。虽然低IGF-1水平归因于胰岛素分泌减少,但胰岛素对IGF-1合成没有直接影响,但也表明胰岛素对其的作用是间接的。尽管在血糖控制不佳的1型糖尿病出现了这些异常,以前的研究也支持IGF-1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之间存在负相关性,但近期多项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的IGF-1水平低但与HbAlc水平无关。严格的血糖控制和外源性胰岛素只能减弱这些影响,但是并不能完全逆转它。本研究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ApoE小鼠诱导成幼年1型糖尿病模型,观察期幼年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第二部分ApoE小鼠诱导成幼年1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应用二甲双胍干预有效。第三部分二甲双胍对保护1型糖尿病心血管的作用机制的研究。第四部分主要研究1型糖尿病儿童的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其身高是否受损,是否是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改变影响了身高。第一部分关于幼年1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的探讨研究目的建立1型糖尿病幼年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研究对象和方法动物饲养与处理ApoE基因敲除雄性小鼠36只,4周龄,18只小鼠腹腔注射STZ,连续注射5天,观察2周,用剪刀剪去适量小鼠尾巴测血糖。两次非空腹血糖水平≥llmmol/L的小鼠为糖尿病模型诱导成功,随机入糖尿病组。剩下的18只入对照组。动物取材(1)普通饮食喂养4周后,对小鼠禁食12小时,饮水不做限制;小鼠被处安乐死。对照组和模型组各随机抽取1只,确定造模是否成功。(2)将小鼠麻醉,小鼠取血。生化指标检测:集中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指标。(3)取血后,小鼠采血后用PBS进行灌注,分离获得整体主动脉,主动脉是切除从主动脉根部到腹部,进行油红0染色后拍照,并用Image-ProPlus6.0.软件对斑块面积进行定量分析。然后从主动脉瓣开始以100μ m为间距切取连续8张厚度为8μm的切片,通过HE染色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研究结果打药前的基线血糖是5.33±0.24 mmol/1,入组前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的血糖有统计学差别。糖尿病组中入组时和4周后处死时体重无明显增长。糖尿病组存在动脉粥样硬化。非糖尿病组未观察到明显的斑块。研究结论ApoE-/-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及其幼年动脉粥样硬化造模成功。第二部分二甲双胍对1型糖尿病幼年动脉粥样硬化干预效果的研究研究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是否可以干预ApoE-/-雄性小鼠1型糖尿病幼年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对象和方法动物饲养与处理ApoE基因敲除雄性小鼠36只,4周龄,18只小鼠腹腔注射STZ,连续注射5天,观察2周,用剪刀剪去适量小鼠尾巴测血糖。两次非空腹血糖水平≥11mmol/L的小鼠为糖尿病模型诱导成功,随机入糖尿病组(1、2、3组)。剩下的18只入对照组(4、5、6组)。1组为1型糖尿病二甲双胍治疗组,2组为1型糖尿病辛伐他丁干预组,3组1型糖尿病对照组,4组为非糖尿病二甲双胍干预组,5组非糖尿病辛伐他丁干预组,6组为非糖尿病空白对照组。1组,4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l00mg/kg/day灌胃4周,2组,5组分别给予辛伐他丁 5mg/kg/day灌胃4周,3组,6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4周。动物取材(1)普通饮食喂养4周后,对小鼠禁食12小时,饮水不做限制;小鼠被处安乐死。对照组和模型组各随机抽取1只,确定造模是否成功。(2)将小鼠麻醉,小鼠取血。生化指标检测:集中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指标。(3)取血后,小鼠采血后用PBS进行灌注,分离获得整体主动脉,主动脉是切除从主动脉根部到腹部,进行油红0染色后拍照,并用Image-ProPlus6.0.软件对斑块面积进行定量分析。然后从主动脉瓣开始以100μ m为间距切取连续8张厚度为8 μ m的切片,通过HE染色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研究结果打药前的基线血糖是5.33±0.24 mmol/1,糖尿病二甲双胍治疗组与非糖尿病二甲双胍干预组,入组前的血糖有统计学差别。糖尿病各亚组中入组时和治疗4周后处死时体重无明显增长。糖尿病二甲双胍治疗组、糖尿病盐水干预组和糖尿病辛伐他汀治疗组存在动脉粥样硬化。非糖尿病辛伐他汀组和非糖尿病盐水组未观察到明显的斑块。非糖尿病二甲双胍组附壁血栓形成趋势,管腔内血小板梁形成。研究结论二甲双胍可以防治1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第三部分二甲双胍延缓1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研究目的应用ApoE小鼠诱导成幼年1型糖尿病模型,观察期幼年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并应用二甲双胍干预并探讨其相应的机制。研究对象和方法动物饲养与处理ApoE基因敲除雄性小鼠36只,4周龄,18只小鼠腹腔注射STZ,连续注射5天,观察2周,用剪刀剪去适量小鼠尾巴测血糖。两次非空腹血糖水平≥11mmol/L的小鼠为糖尿病模型诱导成功,随机入糖尿病组(1、2、3组)。剩下的18只入对照组(4、5、6组)。1组为1型糖尿病二甲双胍治疗组,2组为1型糖尿病辛伐他丁干预组,3组1型糖尿病对照组,4组为非糖尿病二甲双胍干预组,5组非糖尿病辛伐他丁干预组,6组为非糖尿病空白对照组。1组,4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l00mg/kg/day灌胃4周,2组,5组分别给予辛伐他丁 5mg/kg/day灌胃4周,3组,6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4周。动物取材(1)喂养4周后,对小鼠禁食12小时,饮水不做限制;小鼠被处安乐死。对照组和模型组各随机抽取1只,确定造模是否成功。(2)将小鼠麻醉,小鼠取血。生化指标检测:集中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指标。应用ELISA检测血浆CEL和CML水平。(3)取血后,小鼠采血后用PBS进行灌注,分离获得整体主动脉,主动脉是切除从主动脉根部到腹部,进行油红0染色后拍照,并用Image-ProPlus66.0.软件对斑块面积进行定量分析。然后从主动脉瓣开始以100μ m为间距切取连续8张厚度为8um的切片,通过HE染色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免疫组化法测和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eNOS蛋白和AMPK蛋白的表达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打药前的基线血糖是5.33±0.24 mmol/l,糖尿病二甲双胍治疗组与非糖尿病二甲双胍干预组,入组前的血糖有统计学差别。糖尿病各亚组中入组时和治疗4周后处死时体重无明显增长。糖尿病二甲双胍治疗组CEL和CML较糖尿病辛伐他汀治疗组明显降低。糖尿病二甲双胍治疗组CEL和CML较糖尿病盐水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二甲双胍治疗组CEL和CML较非糖尿病辛伐他汀治疗组明显升高。糖尿病二甲双胍治疗组CEL和CML较非糖尿病二甲双胍治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二甲双胍治疗组、糖尿病盐水干预组和糖尿病辛伐他汀治疗组存在动脉粥样硬化。非糖尿病辛伐他汀组和非糖尿病盐水组未观察到明显的斑块。非糖尿病二甲双胍组附壁血栓形成趋势,管腔内血小板梁形成。非糖尿病辛伐他汀治疗组和糖尿病辛伐他汀治疗组ApoE-/-小鼠血管内皮细胞中均检测到 eNOS 的表达(0.0497±0.0152 vs 0.0398±0.0131,P<0.05)。非糖尿病二甲双胍组eNOS表达(0.0133±0.0019)与非糖尿病盐水组(0.0172±0.0013)类似(P=0.3),但均低于糖尿病辛伐他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和糖尿病盐水组eNOS均无明显的表达,均较之前的各组低。六组AMPK没有明显的表达。研究结论二甲双胍可以防治1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其可能通过清除丙酮醛,使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减少而非降低血糖来达到的作用。第四部分1型糖尿病患儿身高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相关性的研究研究目的评估1型糖尿病儿童的身高是否受损,并探讨1型糖尿病患儿中IGF-1SDS与HSDS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从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招募了在山东省立医院的糖尿病门诊进行定期随访的72名中国T1DM患儿。此外,还招募了在山东省立医院儿童保健门诊接受常规健康检查的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本次研究一共有72名T1DM儿童,和190名健康儿童入组。在T1DM组平均基线HSDS为0.49,在对照组为0.05,有统计学差异。T1DM组中的女孩HSDS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女孩HSDS。T1DM组中的THSDS高于对照组THSDS。T1DM组中的男孩THSDS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男孩THSDS。但女孩的THSDS在T1DM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所有入组的儿童HSDS均高于THSDS。T1DM组中的IGF-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样T1DM组中的IGF-1SD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在分别比较男孩和女孩的IGF-1SDS时仍然有显着差异。在血糖控制良好组HSDS比THSDS高0.48SDS,在健康儿童组中的HSDS 比THSDS高0.32SDS。血糖控制良好组与健康对照组中IGF-1SDS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血糖控制良好组中的FPG和糖化血红蛋白也高于相应的健康对照组。C肽和胰岛素水平在血糖控制良好组也明显低于相应的健康儿童组。T1DM男孩与T1DM女孩的IGF-1SDS无明显差异。T1DM女孩中的胰岛素剂量明显高于T1DM男孩。但T1DM患儿中,不同胰岛素类型的亚组中胰岛素用量存在显着差异。在所有入组的儿童中,HSDS与C肽、胰岛素、IGF-1水平以及IGF-1SDS呈正相关。在所有入组儿童,IGF-1SDS与糖化血红蛋白、C肽和胰岛素水平呈显着相关。在对照组中IGF-1SDS与C肽、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C肽水平与胰岛素剂量显着负相关,在T1DM组中IGF-1和胰岛素剂量显着正相关。结论1.T1DM患儿的GH/IGF-1轴受损,但是他们的身高是未受损的。2.T1DM患儿IGF-1水平和身高不随糖化血红蛋白降低而升高。3.C肽水平和胰岛素类型对T1DM患儿身高无影响。4.大剂量的胰岛素可以使T1DM儿童有较高的IGF-1水平和高身高。
章建伟[9](2019)在《儿童1型糖尿病临床及血清代谢组学特征分析一单中心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人类健康面临非传染性疾病的威胁,其中糖尿病及并发症是最无情的杀手之一。1型糖尿病(T1DM)是自身免疫介导的选择性胰岛β细胞损伤导致的胰岛素缺乏和糖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T1DM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糖尿病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高血压、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糖尿病眼病(视物模糊不清、失明)、糖尿病足病(足部坏疽、截肢)、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胃肠疾病、口腔、糖尿病皮肤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等,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年龄小、病程长、依从性差、血糖不易控制等特点,如果没有综合系统的管理,可能会出现智力受损、生长发育落后甚至糖尿病侏儒、失明、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即使先进的西方发达国家,HbA1C亦难以达到ISPAD良好血糖控制标准。在美国,2007年有1740亿美元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其中580亿美元是用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我国很少有超过30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而美国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67.5岁,平均病程56.5年,提示我国1型糖尿病的生存时间严重受损。针对儿童T1DM病程长、花费巨大、并发症多、死亡风险巨大的特点,对儿童1型T1DM临床特点及血清代谢组学分析,探索综合管理经验,筛选并发症早期标记物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临床特征,了解本中心1型糖尿病综合管理效果;利用血清代谢组学技术,探索不同病程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血清代谢组学的变化。方法:首先,采用我科自行研发设计的儿童1型糖尿病防控软件,收集所有患儿临床特征数据:性别、发病年龄、病程、胰岛素治疗方式、病程中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发生次数、糖化血红蛋白值、糖尿病自身抗体、生化指标、眼底检查结果。其次,随机选取76例不同病程的1型糖尿病患儿血清,利用非靶向全谱代谢组学解决方案-宏代谢TM(XploreMET,Metabo-profile)来检测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结果:(1)311例1型糖尿病患儿中,男性患儿147例,女性患儿164例,男女发病比例0.9:1,(x2=1.86,p=0.173),男性平均发病年龄9.2岁,女性平均发病年龄9.0 岁;其中 5-10 岁间发病人数最多,占 43.4%(135/311)(x2=10.8,p=0.002)。(2)311例1型糖尿病患儿病程为(2.2±2.2)年,发生过DKA有130人,发生过低血糖有104人,HbAlc为(10.5±2.5)%,总体为血糖控制差水平。(3)胰岛素泵治疗与非胰岛素泵治疗组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的HbA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p<0.001)。(4)血清代谢组学结果发现:谷氨酸、亮氨酸、赖氨酸、1,5脱水山梨醇、次黄嘌呤、花生四烯酸等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降低。结论:本中心311例1型糖尿病患儿中女童多于男童,以5-10岁间的患者最多,血糖总体控制水平欠佳,HbAlc为(10.5±2.5)%,赖氨酸、1,5脱水山梨醇、次黄嘌呤、花生四烯酸等一些代谢小分子物质可能可以作为1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早期监测指标。
卓越[10](2019)在《儿童初发1型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初发1型糖尿病(TIDM)儿童发病相关因素,为1型糖尿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内分泌与遗传代谢病房选取初发1型糖尿病儿童(6月-14岁)76例为病例组,健康儿童(6月-14岁)185例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父母情况、家庭情况、儿童出生发育情况及睡眠饮食习惯。结果:病例组患儿父母有吸烟史、文化程度低、居住地农村、经济情况差、糖尿病家族史、偶尔食用蔬菜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值分别是11.743、29.066、18.716、69.040、10.749、10.620,P<0.05);病例组母孕期补充维生素D、经常饮用牛奶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值分别是18.665、6.129,P<0.05);病例组患儿母亲怀孕年龄为(28.7±7.193)岁,高于对照组(26.94±3.89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23.996,P值0.047);病例组第一次添加牛奶时间(10.99±9.860)月龄,小于对照组(14.52±12.598)月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2.803,P值0.030);进一步分析TIDM的相关危险因素,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吸烟史、文化程度低、居住地农村、经济情况差、糖尿病家族史、母亲怀孕年龄增加是TIDM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孕期补充维生素D是TIDM的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父母吸烟史、文化程度、糖尿病家族史、母亲怀孕年龄、孕期补充维生素D、居住地、经济情况均与儿童1型糖尿病密切相关,向父母普及基本健康知识,增加对环境触发因素的了解,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有助于降低儿童的1型糖尿病发病风险。
二、A Nine-Year Prospective Study on the Incidence of Childhood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in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Nine-Year Prospective Study on the Incidence of Childhood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in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乳糜泻相关抗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T1DM诊断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1.3 分组标准 |
1.2 资料收集 |
1.2.1 一般资料 |
1.2.2 CD相关症状记录 |
1.2.3 血糖控制、血脂水平及贫血指标 |
1.2.4 血清总IgA和CD相关抗体检测 |
1.3 实验室检查 |
1.3.1 血清代谢指标的检测方法 |
1.3.2 血清总IgA、CD相关抗体tTGA、EMA检测 |
1.4 结果判读 |
1.5 医学伦理 |
1.6 统计学分析 |
2.结果 |
2.1 IgA和CD相关抗体结果 |
2.2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 |
2.3 两组间CD相关临床症状的比较 |
2.4 血糖控制、血脂水平和贫血指标比较 |
2.5 6例CD相关抗体阳性病人的临床特征资料 |
2.6 CD相关抗体与连续性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青少年 1 型糖尿病合并乳糜泻研究现状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2)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血尿酸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概述 |
2.1.1 Cys C的生物学特点及代谢途径 |
2.1.2 Cys C与代谢综合征 |
2.1.3 Cys C与糖尿病 |
2.1.4 Cys C与肾损伤 |
2.1.5 Cys C与糖尿病肾病 |
2.2 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概述 |
2.2.1 RBP的生物学特点及代谢途径 |
2.2.2 RBP与代谢综合征 |
2.2.3 RBP与糖尿病 |
2.2.4 RBP与糖尿病肾病 |
2.3 尿酸(Uric acid,UA)概述 |
2.3.1 UA的生物学特点及代谢途径 |
2.3.2 UA与代谢综合征 |
2.3.3 UA与尿酸性肾病 |
2.3.4 UA与糖尿病 |
2.3.5 UA与糖尿病肾病 |
2.4 小结与展望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3.3 资料收集 |
3.3.1 基本资料 |
3.3.2 生化检查指标 |
3.4 参考值范围 |
3.5 分组 |
3.6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比较 |
4.2 3 组相关指标比较 |
4.3 相关变量与尿微量白蛋白的Spearman相关分析 |
4.4 相关变量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单因素Ordinal回归分析 |
4.5 早期糖尿病肾病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内部验证 |
4.5.1 早期糖尿病肾病预测模型的建立 |
4.5.2 早期糖尿病肾病预测模型的内部验证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局限性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维生素D与儿童1型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维生素D与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性 |
1.1 免疫调节 |
1.2 直接结合 |
1.3 钙离子通道(钙结合蛋白) |
2 维生素D对1型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 |
2.1 生命早期补充维生素D对T1D的预防 |
2.2 维生素D与糖尿病前期的相关研究 |
3 讨论 |
(4)1型糖尿病患者超声心功能异常与sRAGE水平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糖尿病心肌病 |
1.2 糖尿病心肌病心功能异常 |
1.3 糖尿病心肌病诊断研究现状 |
1.4 糖尿病状态下的AGE-RAGE轴及循环可溶性RAGE受体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试剂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4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 |
3.2 实验室指标结果 |
3.3 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 |
3.4 斑点追踪技术参数结果 |
3.5 循环sRAGE水平与心功能异常指标的相关性 |
3.6 心功能异常指标与各临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分析 |
3.7 心功能异常参数GLS、e(lat)、E/e(lat)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临床资料特征 |
4.2 实验室指标改变 |
4.3 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改变 |
4.4 斑点追踪技术参数改变 |
4.5 循环可溶性RAGE水平与心功能异常指标间的关系 |
4.6 心功能异常指标的决定因素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留取全血标准知情同意书 |
综述 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及影像学诊断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儿童1型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组的选择 |
2.1.2 对照组的选择 |
2.1.3 样本量的计算 |
2.2 调查方法和内容 |
2.2.1 调查问卷制定 |
2.2.2 调查方法 |
2.2.3 调查内容 |
2.3 质量控制 |
2.4 统计分析 |
2.4.1 变量赋值 |
2.4.2 关键研究变量的界定 |
3 结果 |
3.1 调查对象的人口基本特征 |
3.1.1 人口特征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比较 |
3.1.2 家庭因素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比较 |
3.1.3 发育早期因素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比较 |
3.1.4 儿童生活作息行为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比较 |
3.1.5 儿童常见过敏疾病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比较 |
3.2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2.1 家庭情况与儿童1 型糖尿病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
3.2.2 发育早期因素与儿童1 型糖尿病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
3.2.3 儿童生活作息与儿童 1 型糖尿病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
3.2.4 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与儿童 1 型糖尿病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
3.3 多因素回归分析 |
3.3.1 多重共线性诊断 |
3.3.2 多因素 Logisitic 回归分析 |
3.4 多因素筛选出的危险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
3.4.1 糖尿病家族史与父亲吸烟对儿童1 型糖尿病的交互作用 |
3.4.2 糖尿病家族史与母亲肥胖对儿童1 型糖尿病的交互作用 |
3.4.3 糖尿病家族史与孕期感染对儿童1 型糖尿病的交互作用 |
3.4.4 父亲吸烟与母亲肥胖对儿童1 型糖尿病的交互作用 |
3.4.5 父亲吸烟与孕期感染对儿童1 型糖尿病的交互作用 |
3.4.6 母亲肥胖与孕期感染对儿童1 型糖尿病的交互作用 |
3.5 人群归因危险度估计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流行现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血糖波动和步态异常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全文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绪论 |
第一部分:持续血糖监测对1型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预警作用 |
引言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研究优点和不足 |
小结 |
第二部分:无线步态测定对糖尿病下肢病变风险的诊断和预测价值 |
引言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参加的国内及国际学术会议 |
(8)关于1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防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关于幼年1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的探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统计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二甲双胍对1型糖尿病幼年动脉粥样硬化干预效果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统计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二甲双胍延缓1型糖尿病幼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统计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1型糖尿病患儿身高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相关性研究 |
前言 |
方法 |
统计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外文论文一 |
外文论文二 |
(9)儿童1型糖尿病临床及血清代谢组学特征分析一单中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语 |
1 引言 |
2 材料 |
3 实验对象、方法和步骤 |
3.1 1型糖尿病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
3.2 1型糖尿病血清代谢组学特征分析 |
4 结果 |
4.1 1型糖尿病患儿临床特征 |
4.2 1型糖尿病患儿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儿童初发1型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对比 |
3.2 父母情况调查 |
3.3 家庭情况 |
3.4 儿童出生发育情况及睡眠运动饮食习惯 |
3.5 多因素logstic回归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A Nine-Year Prospective Study on the Incidence of Childhood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in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乳糜泻相关抗体研究[D]. 尚晓敏. 青岛大学, 2021(02)
- [2]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血尿酸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D]. 高梅. 吉林大学, 2021(01)
- [3]维生素D与儿童1型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胡媛媛,黄伟. 糖尿病新世界, 2021(09)
- [4]1型糖尿病患者超声心功能异常与sRAGE水平的关系[D]. 林静. 汕头大学, 2021(02)
- [5]儿童1型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D]. 刘合作.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6]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合并乳糜泻研究现状[J]. 尚晓敏.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1(02)
- [7]血糖波动和步态异常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影响[D]. 许蕾.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8]关于1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防治的探讨[D]. 宋薇. 山东大学, 2019(02)
- [9]儿童1型糖尿病临床及血清代谢组学特征分析一单中心研究[D]. 章建伟. 浙江大学, 2019(03)
- [10]儿童初发1型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卓越.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