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学取向的消费研究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黄梓航,王俊秀,苏展,敬一鸣,蔡华俭[1](2021)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社会学视角的研究及其对心理学家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社会心理学有着社会学和心理学两种取向。虽然多数时候相对独立发展,但两者都对现代化带来的社会转型和变迁非常关注。社会学家从社会或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人的变化两个方面对社会转型进行了大量研究,前者主要涉及城市(镇)化、社会阶层、社会流动性、家庭结构等,后者主要涉及中国体验、社会心态、群体心理、组织心理等。总体上,现有研究显示,现代社会个体主义上升,同时许多传统集体主义价值在日渐式微。和心理学取向的研究相比,社会学取向的研究具有这些特点:倾向于采用本位概念、质性研究方法,特别关注中观群体心理,关注政治和政策影响,更具历史宏观视野等,这些都是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期待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在未来的研究中能有更多的合作,共同促进对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和中国人的理解。
孙庆松[2](2021)在《家长教育:理想家长角色重塑的新路径》文中认为家庭是人类的基本生活组织,更是一个抚育机构。所以家庭应该是将社会的道德规范、文化意识授予人,培育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最初社会机构。作为最早指导儿童社会生活的角色,家长要科学解读社会对人的期望,了解儿童成长发展规律,利用适当的方法系统地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从而不断将社会生活的规范、意识传授给子女。家长教育是指社会将有助于家庭教育效能发挥、教育目标实现以及家长素质提升的内容进行组织,进而将其系统地传授给家长的教育实践活动。从家长对子女的影响来看,人类婴儿期的羸弱状态和需要较长时期的发展才能走向独立这一客观现实,形成了家长对人产生教育影响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因此,家长需要认识亲子之间交往过程的教育生成机制、掌握育人的客观规律、理解社会存在的优秀文化资源。这有助于家长在家庭抚育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调动积极的影响因素,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可见,家长教育的价值归依,是塑造满足家庭育人需要的家长角色,帮助家长缕清家庭教育的内在规定性,激活家庭的教育力场,促进家庭功能和家长自我素质的有效提升。从而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作育人中,认识自我边界和具体任务,有效发挥家长角色影响在人的成长中的教育合力。同时,在乡村振兴的宏大背景下,促进家庭的社会效益提升,推进家庭兴旺、乡村繁荣、社会和谐的现代化社会环境形成。当前,一方面传统优秀家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不足,形成指导家庭教育的理论资源空虚,家长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陷入观念迷茫。另一方面,功利化思潮入侵社会教育观念,推动制度化教育压迫家庭教育空间,致使家庭教育中家长角色异化。这体现了家长教育的价值实践不足,需要深入解读家长教育的价值逻辑,激活家长教育的价值功能,实现家长角色的重塑。故而,立足于家长教育的理想价值,从现实角度解读当前家长教育的价值缺憾,聚焦解析现实家长角色的迷失。从理论视角对家长之于子女教育影响的生成机制、家长角色上承载的教育影响、传统家教文化中的现代教育蕴意进行梳理,找出对儿童成长、家庭建设有利的家长角色要求,探析家长教育塑造理想家长角色的价值逻辑,并为家长教育的有效实施提出相应建议。
邓水兰[3](2019)在《《考工记》造物色彩学论纲发凡》文中研究表明针对艺术学学科学人们对《考工记》的色彩研究文献中"以偏概全"与"不成系统"的现象,通过以社会学为理论支撑,从造物色彩学的学科高度,基于《考工记》中百工的造物色彩事象,对其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研究着力于挖掘《考工记》的造物色彩与建构《考工记》造物色彩学论纲发凡,建构《考工记》造物色彩学的本体论、设计论、制度论、文化论、价值论、审艺论与误读论,不仅能够全局性地关注《考工记》造物色彩,还能从学科的视角对其进行理论建构,为色彩学学科填补造物色彩学中的《考工记》造物色彩研究空白。
郭泽楷[4](2019)在《中等收入群体文化消费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文中指出本文通过梳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消费的研究,发现学者主要集中于对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文化的影响因素等研究。针对中等收入群体在文化消费上的研究仍较少。因此,本文选取南昌市作为调查地,通过问卷发放的形式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方面了解该群体的基本状况,同时对其文化消费行为进行调查,主要了解文化消费在其消费中的地位、文化消费偏好、文化消费支出趋势三个方面。并且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影响该群体文化消费行为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分别是:可支配收入、受教育程度、消费观念、文化产品供给。最后本文结合南昌市实际发展状况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从三个层面,包括:政策层面,涵盖“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及提高收入”,“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强价格调控”三个方面;企业层面,涵盖“提供多元化文化产品”,“利用现有文化资源,打造本土文创IP”两个方面;社会环境层面,涵盖“树立新型消费观”,“建设更加宽容的文化环境”两个方面。总之,中等收入群体是消费文化的核心力量。随着可支配收入逐步增长,财富积累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将会成为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驱动力。如果能够有效缩小收入差距、不断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制度并促进文化产业的宣传、发展,中等收入群体在文化消费上的支出也将更多,对于改善消费结构、推动文化市场发展、转变经济发展动能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张福强[5](2019)在《吴泽霖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的学科史考察》文中认为如何考察个体学者的学术研究,目前来看学界多采取学术思想史和学科史两种方式。前者在于提炼学者思想精华、建构思想体系、凸显学术贡献等;后者把学者的学术活动放置在学科发展的诸议题中,以小见大,呈现学科史的另一种面相。它不仅考察学者思想的“内部”历史,同时也关注学者思想以外的社会约制、文化背景等“外部”历史,是知识形态、活动形态与组织形态的相统一的历史。吴泽霖先生是我国第一代社会学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采用学术思想史方式考察其学术研究固然很有价值,但作为中国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其个人经历始终与学科沉浮密切关联,其研究经历体现了某一时期学科发展的特殊形态,从其学术研究中提炼出的若干特点,也可看做是学科本土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性。从这个层面上说,通过对吴泽霖先生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的整体性考察,来回应、回答和反思学科史上的一些争议、问题和定论,不仅可能,而且极有意义。吴泽霖先生一生学术研究的跨度很大,按其所撰文本体现出的类型学意义看,以社会学、民族学和博物馆学为主要。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核心议题是社会学中国化或本土化,吴泽霖先生在社会学领域所作的各项探索,放置在这一学科主题下,方能得到更好阐释。他对本土化未有直接论述,但其学术研究中体现的中国意识与中国内涵,却十分丰富,涉及研究问题、方法、理论及学科制度,不仅全面系统,而且次序分明,层层递进。问题的本土化是第一层次,只涉及议题的空间转移;方法本土化中,吴泽霖先生更偏重社会调查,而非社会学调查,且在具体运用中,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突破了社会调查方法只强调共时研究的单一面相;理论本土化中,吴泽霖先生对社会控制绝非简单移植,而是结合中国社会中以“礼”为中心的人际关系特点,把社会对人的制裁,扩展到人与社会的互动层面。与其他学者比较而言,陈达、李景汉、杨开道等人,皆属无明确社会学本土化主张,却有实质内容的学者,他们所作的相关研究均可统称为广义的社会学本土化。对此类学者的本土化实践做具体分析,对于学界近来热议的本土化问题,或有裨益。目前中国民族学史研究多以1949年为节点,把前后两个时期作为一种“断裂”关系来处理,此种“断裂”叙事主要表达的是学科建设的一种发展状态,但从个人思想的演变逻辑来看,尚有讨论余地。就吴泽霖先生而言,其西南民族研究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为1938至1949年,属于类型多样化阶段,表现为文化历史的人类学取向和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取向,二者分别体现在贵州“苗夷”社会和云南“么些”人的田野民族志中,而其后边政研究恰是在田野基础上凝练出的抽象论述,是两种取向的融合;第二时期为1949至1958年,是在马克思主义范式主导下的书写,吴泽霖先生着力找寻婚俗和节俗中的“文化遗存”,并由此出发论证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形态。对两个时期进行比较,虽有范式转换,即是“博厄斯”转向“马克思”之过程,但学者作为学科发展主体,政治变更固能作为“范式”转移的节点,但绝非“断崖”式割裂,而是一个前后绵延,有所承继的过程,在转换之下其实也有思想的延续性存在。具体而言,吴泽霖先生在1949年后,采取巧妙的叙述策略,以一种压抑或隐蔽的方式表达着人类学家的文化本位主义与本地人立场,体现着博厄斯学派的若干特征。吴泽霖先生的种族研究与民族文物的实践,二者看似并无关联,实则首尾相应,都是在“平等”主线观照下的具象研究。“种族歧视论”的科学批判及美国种族问题的一般性阐释,都蕴含着对“平等”理念的追求,而民族文物的实践实则是以“物化”表现的形式来切实推动这一理念,由“愿景”走向“事实”。在理论方面,他对民族博物馆与民族学博物馆的区分,在博物馆遭遇诗学与政治学的双重夹击下,出现一系列表述危机之时,其民族学博物馆思想更加显示出独有的价值与意义。与林惠祥民族文物事业比较而言,二人在文物采集及展示秩序方面有着不同偏向,但对民族文物工作的坚守与热爱,把博物馆置于学科关怀之下的意图,出于一辙。把他们的共同之处放置在更广阔的学科视野中考察,我们发现,在早期的民族学研究中,除“田野民族志”外,还存在一种称之为“田野采集志”的学科表现形式,与田野民族志一样,它表达着学者的理论取舍、学术旨趣及对建构一种新型民族国家的努力。从吴泽霖先生学术研究的整体来看,强调知识应为社会服务的应用性是其重要特点之一。而就民族学、社会学百年发展史而言,应用取向也是学科的特性之一。由此,个人特征与学科特性发生了勾连。强调学术的应用性在吴泽霖先生学术思想中根深蒂固。究其原因,有个人特殊经历赋予的、有学科本身赋予的、有国家困境赋予的,还受根植于深层的文化基因的影响,有着深刻的现实与历史逻辑。与应用性随之而来的是:吴泽霖先生对学科“科学”属性的强调,注重学术为现实服务,把社会问题的发现与社会的改良作为学科使命,借助哈贝马斯认知兴趣的三种分类分析,它属于技术的兴趣类型。个人如此,学科中应用取向的历史成因亦如上述四点;把学科本体拉向“科学”阵营,把学科使命置于现实服务之下,也都与吴泽霖先生若出一轨。就今天呼声渐高的“中国学派”构建而言,应用取向、科学属性等技术的兴趣确实是中国学科本土化的特色之一,值得进一步升华,并继续发扬。但也应该看到,应用取向的兴盛,意味着理解的知识与批判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也就是学科中人文性的缺失与理论构建的乏力。这是今天“中国学派”构建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之一。
张凌睿[6](2019)在《2013-2017四川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论文之研究》文中指出四川省是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现有7个单位拥有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也进入第四个十年,研究视野与研究方法得到极大的拓展。本文选取四川省所有新闻传播学学位授权的高校和研究机构2013年到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作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以“时间”和“学科点”维度,分析五年来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关键词、得出共现图谱,并对论文研究的视域特征、传播类型的研究选择、传播领域的现实观照、方法运用和学科交叉情况等方面做出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四川省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论文在研究视域中,以“内容分析”为主,研究者集中于对影视文本、媒介中的性别呈现与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或“框架分析”;“控制分析”较受青睐,该类研究议题集中在城市品牌传播的控制策略研究、网络舆情监管与控制模式研究和信息内容控制研究;“媒介分析”呈下降趋势,研究者较关注的议题为媒介技术、传播策媒介组织机制及特征、媒介生态演进及影响;“受众分析”在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研究者集中于对受众的使用与满足、媒介素养和身份认同进行探究。四川省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论文在对传播类型的研究选择上,偏向于大众传播研究,尤其是新媒体研究,重点对大众传播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发展、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变化与大数据和新技术对传播过程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人际传播的学位论文数量上升明显,研究者主要对网络人际关系和农村社会的人际传播变迁进行解读;研究群体传播的学位论文议题较集中,大多数研究者针对虚拟社群展开研究,探讨其成员间的互动交往行为及网络群体事件的动员机制。四川省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论文在对研究领域的现实观照上,偏向于探究影视传播领域的议题,影视叙事和电视节目的本土化模式成为两大主题;另外,研究营销传播领域的学位论文数量近年来呈下降趋势,议题集中在品牌传播策略与营销方式的具体应用;在对体育传播领域的研究中,校际差异明显,超过八成的体育传播主题硕士学位论文来自成都体育学院,议题集中在体育新闻报道的话语分析与新媒体对体育传播的影响分析;国际传播领域的硕士学位论文数量增长迅速,成为新热点,其中国家形象建构与国际新闻话语权问题成为关注焦点。四川省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论文在研究方法应用上,存在研究方法未明示、缺失和说明错误等问题;在使用数量与频次上,多数研究者使用两种或三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与文献研究法最常被使用;在变化趋势上,研究者对哲学方法与跨学科方的使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传播学一般方法中定性研究方法的使用长期占主流,问卷调查与民族志研究方法成为新热点。四川省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学科取向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考察社会关系与公共空间的社会学取向,考察文本叙事与文化工业的符号学取向,考察受众价值观与自我认同的心理学取向,以及考察媒介产业与价值链经济学取向。通过对2013年-2017年四川省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现状与趋势进行梳理,发现近五年来该地区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论文中的研究特色与优势表现在影视传播研究的系统性、弱势群体研究的前沿性与符号学交叉研究的独特性。同时,四川省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也存在现象与策略分析泛滥、理论研究缺乏、研究方法使用不当、跨学科研究质量欠缺等不足。
谭敏[7](2018)在《个体高等教育需求研究的三种理论取向》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个体高等教育需求研究主要有三种理论取向:心理学取向的需求层次与动机理论模式注重对个体参与高等教育的动机、意愿或期望的研究;经济学取向的人力资本与消费行为理论模式强调"投入—产出"与"投资—消费"等关系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分层与理性选择理论模式认为高等教育需求的形成、追求与满足受制于社会结构等主客观因素。个体高等教育需求正在成为多学科、多视角、多因素的综合研究的重要课题。
李春玲[8](2018)在《社会变迁与中国青年问题——中国青年社会学的关注点及研究取向》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青年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开始于1980年代,是伴随着经济改革的步伐而逐步成长的。近年来,社会学视角的青年研究迅速发展,在青年研究领域中占据主导性位置,社会学取向的青年研究往往引领着青年研究的主流走向。社会学对青年研究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研究方法上,同时也反映在研究主题上。"80后""90后"群体研究、青年群体的社会分化、新生代农民工的认同与社会融合、互联网与青年文化和社会参与、社会变迁冲击下的新婚恋观和行为等是当代中国青年研究的主要内容。
杨梦婉[9](2016)在《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实证研究》文中提出笔者主张专项研究视野引领与开拓对于研究生初级阶段教学的理念,通过24位硕士研究生与教师的课程教学互动及其成果,论证了设计社会学取向《色彩学》课程的可行性,揭示了"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的功能与价值,提请对评价论高等设计艺术教育研究生课程教学专项研究的关注。
李春玲[10](2016)在《中等收入群体与中间阶层的概念定义——社会学与经济学取向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中间群体在当代社会的兴起,理论家和学者们针对处于社会中间地位人群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概念界定和划分标准,其中社会学取向(社会结构取向)和经济学取向(收入分配取向)的划分模式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在实际的研究应用中,这两种取向的概念定义和分类模式各有所长,各自的关注点和研究目的有所不同。但是,两种概念定义和划分方法都有其意义,而其有效性取决于研究的目的,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实环境和特征。在当前的中国社会,社会中间群体正在兴起,社会结构正在经历重大变化,社会结构取向的中间阶层研究和收入分配取向的中等收入群体分析,都能使我们更好地观察社会中间群体兴起过程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结构变化和其他社会生活层面的变化。
二、社会学取向的消费研究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学取向的消费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社会学视角的研究及其对心理学家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社会转型及其含义 |
2 社会或社会结构的变化 |
2.1 城市化和城镇化 |
2.2 社会阶层的变化 |
2.3 家庭结构的变化 |
3 人的变化 |
3.1 中国体验 |
3.2 社会心态 |
3.3 群体心理 |
3.4 组织心理 |
4 社会转型研究:小结、特点及启示 |
4.1 小结 |
4.2 特点及启示 |
5 结语 |
(2)家长教育:理想家长角色重塑的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立德树人急需强化家长角色 |
(二)乡村振兴亟需家长素质的整体提升 |
(三)家长教育理应成为教育研究的关注点 |
二、文献综述 |
(一)家长教育的价值研究 |
(二)家长教育的内涵研究 |
(三)家长教育的实践研究 |
(四)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家长教育 |
(二)家庭教育 |
(三)理想家长角色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六、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家长教育的价值辨析:理想家长角色的塑造 |
一、家长教育的必要性 |
二、家长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差异 |
三、理想家长角色的厘定 |
(一)理想的母亲角色 |
(二)理想的父亲角色 |
(三)理想的祖父母角色 |
第二章 家长教育的价值缺憾:理想家长角色的“缺席” |
一、中华优秀家教文化继承不足导致家长角色弱化 |
(一)传统道德教育内容式微 |
(二)经典家庭教育方法失势 |
(三)家国一体的教育目标淡化 |
二、功利化社会思潮导致家长角色异化 |
(一)物化思维导致的情感背叛 |
(二)武化思维产生的竞争思想 |
(三)观念异化导致的过度消费 |
(四)家长教师化致使的教育闹剧 |
第三章 家长教育的价值回归:理想家长角色的重塑 |
一、家长教育实践的价值动力 |
(一)家长教育是家长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唯一道路 |
(二)家庭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对家长职能的要求 |
(三)教育的现代化变革需要家庭教育功能升级 |
(三)振兴乡村的家庭外部化育需要 |
二、家长教育实践的价值归宿 |
(一)指导家庭完成道德形成的主要任务 |
(二)引导家庭完成“成人”的教育目标 |
(三)促进家庭与学校合作的必要手段 |
(四)推进家长齐家立人的发展路径 |
第四章 家长教育的价值实践:重塑理想家长角色的路径思考 |
一、倡导多元主体参与家长教育 |
(一)家长学校的职能激活 |
(二)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效能发挥 |
(三)社会力量的功能调动 |
二、优化家长教育的课程 |
(一)构建学校教育的家庭课程 |
(二)构建家长教育的培训课程 |
(三)构建老年教育的家长课程 |
三、营造家长成长的社会氛围 |
四、完善家长教育的支持制度 |
(一)赋予各类机构实施家长教育的权力 |
(二)明确各类主体参与家长教育的责任 |
(三)构建保障家长教育系统运行的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3)《考工记》造物色彩学论纲发凡(论文提纲范文)
一、何为造物色彩学 |
(一)造物色彩学的“学科”视点 |
(二)社会学取向的造物色彩学 |
二、建构《考工记》造物色彩学论纲 |
(一)关注《考工记》造物色彩学 |
(二)《考工记》造物色彩本体论 |
1. 百工造物系统中的色彩 |
2. 百工造物个体中的色彩 |
(三)《考工记》造物色彩设计论 |
1. 以色辨造物材料 |
2. 以色辨造物情状 |
3. 以色辨造物质量 |
(四)《考工记》造物色彩制度论 |
1.“礼制”规约下百工的造物色彩行为 |
2. 百工造物色彩符号参与“等级”构成 |
(五)《考工记》造物色彩文化论 |
1. 祭祀行为规约下的祭器色彩 |
2. 宇宙观念导向下的画缋五色 |
3.《考工记》造物色彩文化的创造 |
(六)《考工记》造物色彩价值论 |
1. 百工“四合”造物价值观下的色彩认知 |
2. 受众认同下百工造物色彩价值的实现 |
(七)《考工记》造物色彩审艺论 |
1. 造物色彩审艺指导下百工判别表现造物色彩 |
2. 造物色彩审艺引导下受众审视领悟造物色彩 |
(八)《考工记》造物色彩误读论 |
1. 画缋“五采”之源流误读 |
2. 梓人“五采”与画缋“五采”误读 |
3. 画缋“五采”与《考工记》造物色彩误读 |
结语 |
(4)中等收入群体文化消费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核心概念与基础理论 |
1.2.1 核心概念 |
1.2.2 基础理论 |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内容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 |
2.1 国内中等收入群体文化消费研究 |
2.1.1 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研究 |
2.1.2 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 国外中等收入群体文化消费研究 |
2.2.1 国外中等收入群体研究 |
2.2.2 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2.3.1 创新之处 |
2.3.2 不足之处 |
第3章 南昌市中等收入群体文化消费行为研究 |
3.1 调查地状况及样本选取 |
3.1.1 调查地状况 |
3.1.2 调查对象 |
3.1.3 中等收入群体的合理界定 |
3.2 南昌市中等收入群体文化消费现状及特征 |
3.2.1 调查地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状况 |
3.2.2 中等收入群体文化消费行为调查 |
3.3 南昌市中等收入群体文化消费的动机及影响因素 |
3.3.1 中等收入群体文化消费动机研究 |
3.3.2 影响中等收入群体文化消费的因素 |
第4章 提升南昌市中等收入群体文化消费水平的建议 |
4.1 政策层面 |
4.1.1 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及提高收入 |
4.1.2 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
4.1.3 加强价格调控 |
4.2 企业层面 |
4.2.1 提供多元化文化产品 |
4.2.2 利用现有文化资源,打造本土文创IP |
4.3 社会环境层面 |
4.3.1 树立新型消费观 |
4.3.2 建设更加宽容的文化环境 |
第5章 结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吴泽霖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的学科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学科史研究视角 |
四、研究目标及方法 |
第一章 吴泽霖生平及早期思想来源 |
第一节 人生经历 |
一、家世与家风 |
二、生活与学术 |
三、社会与学术交往 |
四、职务变动 |
第二节 早期思想来源 |
一、“五四”科学精神 |
二、青年会的社会服务理念 |
三、美国早期的社会学理论 |
四、博厄斯学派人类学思想 |
小结 |
第二章 社会学中国化: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社会学者的社会观 |
一、社会的四项基础 |
二、社会行为的文化和心理要素 |
三、社会的冲突 |
第二节 概念本土化的尝试 |
一、社会控制与社会约制 |
二、孔子的社会思想 |
第三节 社会调查的开展 |
一、社会调查的两种类型 |
二、上海社会救济事业调查 |
第四节 中国的社会问题 |
一、社会问题的一般认识 |
二、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 |
三、中国社会问题的出路 |
第五节 学科规范化 |
一、人才培养 |
二、学术组织 |
小结 |
第三章 分异与趋同:两个时期的西南民族研究 |
第一节 西南民族研究的多样类型(1938—1949) |
一、社会学转向民族学 |
二、文化历史取向——贵州“苗夷”社会 |
三、社会问题取向——“么些人”的生活 |
四、两种取向的融合——边疆开发论 |
第二节 西南民族研究范式的单一化(1949—1958) |
一、“旧思想”的改造 |
二、婚俗中的“封建性” |
三、节俗中的“文化遗存” |
第三节 两个时期间的范式转换与学术延续 |
一、从“博厄斯”到“马克思” |
二、思想内在理路与民族国家建构 |
小结 |
第四章 平等主线:种族与民族文物事业 |
第一节 现代性现象:种族与种族歧视 |
一、体质人类学层面的种族 |
二、社会学层面的种族歧视 |
第二节 海外民族志:美国的种族问题 |
一、“种族问题是态度问题” |
二、“三圈说”视角的阐释 |
第三节 平等的“物化”:民族文物事业 |
一、民族文物事业的实践 |
二、民族学博物馆的理论 |
三、与林惠祥的比较研究 |
小结 |
结语 应用倾向:基于吴泽霖的学科史考察 |
第一节 表现与成因 |
第二节 学科科学化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吴泽霖论着目录 |
(6)2013-2017四川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论文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新闻传播研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
1.1.2 四川省积极推动新闻传播教育事业与学科发展 |
1.1.3 学位论文反映本地区研究特点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样本与研究问题 |
2.2.1 研究样本 |
2.2.2 研究问题 |
2.3 研究方法 |
2.3.1 内容分析法 |
2.3.2 文献计量法 |
第3章 四川新闻传播学位论文研究中的视域特征 |
3.1 以“内容分析”为主,校际差异明显 |
3.1.1 对影视文本进行“内容分析” |
3.1.2 对媒介的性别呈现做“内容分析” |
3.1.3 对新闻报道做“框架分析” |
3.2 “控制分析”受青睐 |
3.2.1 城市品牌传播的控制策略研究 |
3.2.2 网络舆情监管与控制模式研究 |
3.2.3 信息内容控制研究 |
3.3 “媒介分析”呈下降趋势 |
3.3.1 关注媒介技术 |
3.3.2 探究媒介组织机制及特征 |
3.3.3 分析媒介生态演进及影响 |
3.4 “受众分析”逐渐受到重视 |
3.4.1 受众使用与满足研究 |
3.4.2 受众媒介素养研究 |
3.4.3 受众身份认同研究 |
3.5 “效果分析”研究薄弱,校际差异显着 |
第4章 四川新闻传播学位论文对传播类型的研究选择 |
4.1 大众传播独占鳌头,新媒体成新热点 |
4.1.1 大众传播模式创新发展 |
4.1.2 探究大众传播社会功能 |
4.1.3 审视大数据与新技术的影响 |
4.2 人际传播研究上升趋势明显 |
4.2.1 解读网络人际关系 |
4.2.2 关注农村人际传播变迁 |
4.3 群体传播研究议题集中 |
4.3.1 探究网络社群的互动行为 |
4.3.2 探究网络群体事件的动员机制 |
4.4 人内传播研究鲜有涉及 |
第5章 四川新闻传播学位论文对研究领域的现实观照 |
5.1 影视传播领域成为关注焦点 |
5.1.1 探究影视叙事 |
5.1.2 研究电视节目模式的本土化策略 |
5.2 营销传播领域研究数量减少 |
5.2.1 探究品牌传播策略 |
5.2.2 分析营销方式的具体应用 |
5.3 体育传播校际特色显着 |
5.3.1 分析体育新闻报道话语 |
5.3.2 分析新媒体在体育传播中的应用 |
5.4 国际传播领域研究成果增长迅速 |
5.4.1 关注国家形象建构 |
5.4.2 关注国际新闻话语权问题 |
第6章 四川新闻传播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应用情况 |
6.1 研究方法明示情况 |
6.1.1 超过一成的研究者未明确说明研究方法 |
6.1.2 研究方法说明缺失与错误现象严重 |
6.2 研究方法使用数量与频次 |
6.2.1 多数研究者使用两种或三种研究方法 |
6.2.2 个案研究与文献研究法最常被使用 |
6.3 研究方法使用的变化趋势 |
6.3.1 哲学方法与跨学科方法近年来比重上升 |
6.3.2 定性研究方法长期占主流 |
6.3.3 问卷调查研究的“滥觞”与民族志研究的兴起 |
第7章 四川新闻传播学位论文研究中的学科取向 |
7.1 社会学取向——考察社会关系与公共空间 |
7.2 符号学取向——考察文本叙事与文化工业 |
7.3 心理学取向——考察受众价值观与自我认同 |
7.4 经济学取向——考察媒介产业与价值链 |
第8章 四川新闻传播学位论文中的研究特色与局限 |
8.1 近五年硕士学位论文中的研究特色与优势 |
8.1.1 影视传播研究的系统性 |
8.1.2 弱势群体研究的前沿性 |
8.1.3 符号学交叉研究的独特性 |
8.2 近五年硕士学位论文中的研究不足与局限 |
8.2.1 浅层次的现象与策略分析泛滥 |
8.2.2 研究视角单一,缺乏理论研究和批判性研究 |
8.2.3 研究方法概念界定不清,使用不当 |
8.2.4 跨学科研究质量有待提升 |
8.2.5 总结类论述过多,缺乏新观点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个体高等教育需求研究的三种理论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心理学取向的需求层次与动机理论模式研究 |
二、经济学取向的人力资本与消费行为理论模式研究 |
三、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分层与理性选择理论模式 |
(8)社会变迁与中国青年问题——中国青年社会学的关注点及研究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年社会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
二、“80后”崛起与青年文化现象 |
三、青年群体的社会分化 |
四、新生代农民工的认同与社会融合 |
五、互联网与青年文化和社会参与 |
六、社会变迁冲击下的新婚恋观和行为 |
(9)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的非成文性存在意义 |
二、专项研究视野的引领与开拓对于研究生初级阶段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一)专项研究视野的引领与开拓有助于研究生较为直接的实现角色转换 |
(二)专项研究视野的引领与开拓有助于塑形研究生的研究思维与方法 |
(三)专项研究视野的引领与开拓有助于教学相长式的师生互动 |
三、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研究生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 |
(一)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导论 |
(二)社会环境中的色彩 |
(三)社会文化中的色彩 |
(四)社会性别与色彩 |
(五)比较视域的色彩分析论纲 |
(六)学生选题汇报与评价 |
四、采用“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方式的可行性论证 |
(一)探索课程本体内容输出与学生本体能力训练的双轨教学方式 |
(二)“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方式的成效案例 |
五、应确立评价论高等设计艺术教育研究生课程教学专项研究 |
(10)中等收入群体与中间阶层的概念定义——社会学与经济学取向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学取向的社会中间层界定:中间阶层 |
1.“新马克思主义”中间阶层划分模式 |
2. 新韦伯主义中间阶层划分模式 |
二、经济学取向的社会中间层界定:中等收入群体 |
1. 以收入标准界定中等收入群体 |
2. 以个人财富标准界定中等收入群体 |
三、小结 |
四、社会学取向的消费研究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社会学视角的研究及其对心理学家的启示[J]. 黄梓航,王俊秀,苏展,敬一鸣,蔡华俭. 心理科学进展, 2021(12)
- [2]家长教育:理想家长角色重塑的新路径[D]. 孙庆松.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3]《考工记》造物色彩学论纲发凡[J]. 邓水兰. 艺苑, 2019(06)
- [4]中等收入群体文化消费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D]. 郭泽楷.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5]吴泽霖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的学科史考察[D]. 张福强.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6]2013-2017四川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论文之研究[D]. 张凌睿.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个体高等教育需求研究的三种理论取向[J]. 谭敏. 山东高等教育, 2018(06)
- [8]社会变迁与中国青年问题——中国青年社会学的关注点及研究取向[J]. 李春玲. 青年探索, 2018(02)
- [9]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实证研究[J]. 杨梦婉. 艺苑, 2016(02)
- [10]中等收入群体与中间阶层的概念定义——社会学与经济学取向的比较[J]. 李春玲.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