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风险及其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孟诗雅[1](2021)在《可转换债券融资风险及控制研究 ——以“格力转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程[2](2021)在《中导光电优先股融资风险控制探析》文中指出优先股是享有优先权的股票,最早于17世纪在欧洲诞生,随后便开始小规模应用于欧洲市场。18世纪,美国首次引入优先股制度,随后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建设领域。得益于美国公共事业的发展,优先股制度不断趋于完善,市场需求量也随之不断增加。20世纪90年代,优先股逐渐进入新兴市场国家。21世纪初,我国开始对优先股制度的研究和实施取得进展。2006年我国开始对企业的融资方式进行重新划分,通过了股票、债券、优先股等多种金融工具融资方式。2013年我国开始实施有关优先股的指导意见,随后正式出台第一部优先股管理制度,象征着我国开始进入优先股快速发展的阶段。近年来,随着优先股市场的不断发展,优先股以其兼具股票、债券的双重属性,加之灵活的融资形式和较低的成本优势,已逐渐成为吸引众多投融资企业的新型金融工具之一。然而,目前优先股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优先股仅有少数几部法律约束和保护,我国发行优先股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发行企业在优先股制度的探索中也面临着较大的融资风险,如制度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这些风险将会极大影响优先股制度的生命力和市场活力,不利于优先股投融资市场的发展。研究优先股的融资风险及其控制不仅能帮助发行企业发挥优先股的积极作用,还有利于创造稳健的投资环境,提升优先股市场的活跃性。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中导光电发行优先股为研究对象,对高科技中小企业发行优先股进行案例研究。2016年10月中导光电通过非公开发行优先股募集资金2200万元用于公司核心项目技术研发,以期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本文首先阐述了优先股融资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优先股融资及融资风险控制的相关研究成果。接着结合中导光电的优先股融资案例,介绍该公司优先股的发行情况,分析该公司选择优先股进行融资的动因、效应。然后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总结其面临的融资风险及其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最后本文通过对其融资风险控制措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总结提出中导光电融资风险控制的相关优化建议。通过对中导光电发行优先股的案例研究,发现优先股可使企业以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得募集资金,并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为企业的核心研发项目提供所需资金。然而,发行优先股也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融资风险,企业通过实施有效的融资风险控制措施可将融资风险降低到一定水平。本文为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发行优先股提供了案例研究,并为其他发行优先股的企业提供融资风险控制的经验借鉴,对我国优先股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赖丽文[3](2021)在《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具有债权性和股权性的再融资金融工具。与国内可转债市场比较,可转债在海外市场的应用更加广泛。但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我国市场上发行的可转债也被更多投资者所接纳。基于中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特点,本研究分析2010至2018年发行可转债后的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变化。本研究共分为两个时间段,即2010—2016年(第一阶段);2017-2018年(第二阶段)。鉴于公司盈利性、现金流情况及成长性等维度,本研究主要选取了八个单一财务指标作为衡量公司的绩效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综合绩效指标,并采用回归分析,对这两个阶段的发债公司融资前后的综合经营绩效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2010—2016年,公司可转债融资后,公司的经营绩效出现下滑;2017—2018年,公司发行可转债与公司经营绩效间关系并不显着。因此,本文重点分析2010—2016年发行可转债的公司的财务数据。首先对2010—2016年间发债公司的八个财务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再对发债公司匹配两类可比公司作为对照组,将发债组公司和对照组公司的单一财务指标做符号秩检验,分析发债组和对照组在各财务指标上的不同,进而再对发债组公司和对照组公司融资前后的综合经营绩效做回归检验,旨在探究上市公司在可转债发行之后的经营绩效与对照组公司的经营绩效之间的差别。接下来,本文根据中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债特点,对上述现象进行解释以及实证分析。最后对发债组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6年,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后其经营绩效出现下滑,同时弱于第一类可比公司和第二类可比公司。实证分析认为是上市公司在发债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盈余管理从而影响了发债后公司的经营绩效。而2017—2018年,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与是否发行可转债无显着性关系。最后,本研究旨在结合中国的市场特点,期望能对我国的宏观政策提出政策建议。
毛捷[4](2020)在《可转换债券的融资风险分析 ——以燕京啤酒为例》文中提出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企业债券为依托,并且赋予一定条件的转股权,债券持有人可以在规定的时期内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将可转债转换为发行方的普通股票,在资本市场上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混合型金融衍生工具。在1992年,深圳宝安集团发行的“宝安转债”,标志着可转债正式进入中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支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债,总金额达5亿元,为可转债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无先例可循,且发行时存在技术缺陷,以及政策不完善等原因,导致转股失败,随后可转债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缓慢,直到2017年之后,发行数量直线上升,规模逐步扩大,可转债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有了明显的优势。由于可转债融资符合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具有股权和债权双重特征,相比于股权融资,可缓解股权稀释对企业的影响,而较于债务融资,其融资成本极低且能带来税盾效应,有利于调整资本结构,正是由于这些优势的存在,使可转债逐渐成为多数企业管理者青睐的融资手段。但是由于推出的时间尚短,加上宏观政策不完善,受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该融资方式在国内发展并不成熟,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很多发行方只看到可转债显露出的优势,盲目跟风,忽略了融资可能存在的风险,导致可转债发行失败,或者虽然发行成功,但由于企业自身风险以及发行可转债带来的特有风险未有效控制,导致到期没有达到持有者的预期股价,造成转股失败,使得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和偿付风险,甚至使企业破产,这也说明了可转债的融资风险需要得到重视,其研究具有必要性。本文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以具体案例为依托,将可转债融资时存在的风险量化,更易于发现风险并且控制。首先对可转债及融资风险的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归纳,结合案例——燕京转债,分析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试着探寻其风险较低的原因。文中对可转债的风险分为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发行风险和条款设计风险四个方面,逐一寻找所包含的具体风险,在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各风险的权重大小后,运用模糊评价法评估整体风险,得出燕京转债的整体风险处于较低水平,然后结合燕京转债分析其控制措施,发现燕京转债发行前的财务基础较好,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很强,发行时机选择恰逢股市熊转牛的一段时间,而且大股东认购比例较高并在持续期内积极转股,面对股价持续下跌时,燕京啤酒积极调整转股价格,这一系列措施使得燕京转债成功发行并达到93.44%的转股率。最后总结了发行可转债应注意的不仅是企业自身经营和财务状况还有发行时机、对象、条款设计等可能存在的风险,为今后其他想要通过发行可转债融资的公司提供借鉴。
何静[5](2020)在《水晶光电融资方式选择变化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金融监管加强的背景下,2017年2月证监会发布再融资新政,对国内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做出规范和限制,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可转换债券进行融资。在再融资新政与转债新规的影响下,转债市场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得到众多上市公司的热捧,可转换债券市场也不再是过去的小众市场。本文以水晶光电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事件研究法,对水晶光电再融资的背景,包括证券发行发展、融资政策变化、再融资现状等内容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晶光电在2017年再融资新政调整的背景下,终止非公开发行,转而选择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动因。通过比较分析不同融资方式对水晶光电股权变动、资本结构、公司价值方面所带来的影响、风险,揭示了其不同融资方式的差异,及其融资方式调整的政策动因、内部需要和融资方式调整后的影响。研究发现,水晶光电非公开发行股票进行再融资这一行为,给市场带来了正面的影响,股票价格上升;而公司宣告可转债以后,给市场带来了负面影响,股票价格下跌。最后,结合案例分析结果,从融资方式的特点、动因、风险、影响等几个方面来对比研究,并结合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影响因素、选择不同融资类型的效应来得出案例启示。尽管非公开发行使得股票价格上涨,但公司受到政策影响很大。为此,公司选择再融资的时候,应采取以下方式应对和防范企业融资风险:科学稳健的融资决策、完善的内控体系和风险应对机制、融资渠道多方面的拓展。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随市场融资环境随监管政策变化而变化,企业会根据自身需求结合其情况选择最佳融资方案,从而达到最佳资本结构和股东权益最大化。因为外部融资不仅是企业实现规模扩张的关键,而且对企业发展壮大占据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和地位。
廖悦[6](2020)在《大股东利用可交换债券和定向增发新股套利的案例分析 ——以正邦科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套利是指通过金融产品在不同时期存在的价格差异获取无风险收益。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可交换债券和定向增发新股套利是一种典型的价差套利,一方面通过定向增发新股获得低价股票,另一方面通过可交换债券将股票高价减持,以此达到套利的目的,但此种套利活动不利于资本市场公平秩序的维护以及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目前,可交换债券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融资规模上都在我国债券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其作为一种新型融资工具,日益受到资本市场青睐,逐渐被大量运用到融资、减持、并购等领域。与此同时,定向增发新股自从国外引进以来,已逐渐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从资本市场上融资。由于私募可交换债券和定向增发新股在发行门槛和审核流程方面都大大降低和简化,信息披露往往不够充分,再加之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上市公司大股东很容易利用自身的控制权优势和信息优势在资本市场上套利,从而损害中小股东和投资者的利益。因此,研究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可交换债券和定向增发新股套利这一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这两类研究方法。在文献研究方面,通过回顾大量文献,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发行可交换债券和认购定向增发新股提供理论解释。在案例研究方面,以正邦集团为例,梳理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可交换债券和定向增发新股进行套利的过程。通过对套利这一行为的分析,旨在明确上市公司大股东进行一系列资本运作的时间节点,厘清其内在动机和逻辑,从深层次剖析套利得以成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监管的角度提出建议。本文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分析和探讨,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正邦集团发行可交换债券和认购定向增发新股的目的是为了套利。第二,正邦集团有能力操控可交换债券和定向增发发行时机是套利成功的主要原因。第三,可交换债券换股价和定向增发新股发行价存在差价是套利成功的直接原因。在得出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正邦集团发行可交换债券和定向增发新股套利的全过程以及套利得以成功的原因,得出以下启示:首先,监管部门需甄别公司发行可交换债券和定向增发新股的动机并审慎核准发行资格。其次,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套利式发行可交换债券和定向增发的监管。最后,监管部门还要进一步强化对大股东行为的监管。论文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明确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回顾与可交换债券和定向增发新股相关的文献,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第二部分,明确可交换债券和定向增发新股这两大再融资工具的特点,并对资本市场上现有的利用可交换债券进行套利的模式进行系统整理;第三部分,引入本文研究的案例,对正邦集团发行可交换债券与其关联方认购正邦科技定向增发新股的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第四部分,剖析正邦集团发行可交换债券和正邦科技定向增发新股的原因,并量化正邦集团套利获得的经济收益;第五部分,在总结已有文献和本文案例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得出启示,呼吁监管部门要识别上市公司再融资动机,并加强对大股东的监管力度。本文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目前学术界对套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金融产品套利策略的分析,较少有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控制权优势和信息优势在一级市场上套利的研究。加之我国可交换债券起步晚,相关研究很少将可交换债券和其他融资方式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至于无法识别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套利行为。本文将可交换债券和定向增发新股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并跟踪可交换债券发行前后一段时期内上市公司股价的变化情况,深层次分析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得以套利成功的原因,从理论上丰富了资本市场套利和大股东自利行为的研究文献,并为更好地规范可交换债券发行和定向增发新股提供了案例依据。
梁勇[7](2020)在《中国可转债发行公告效应研究 ——基于监管差异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可转换债券作为中国市场一种新兴的创新金融工具,可以良好的替代配售与定向增发帮助上市公司实现股权融资,自2017年的“再融资新规”出台后,转债的发行数量与规模出现了蓬勃的增长。可转换债券进入中国仍不足30年,政策法规与监管条例快速迭代,形成了目前较为完整的发行交易体系,同时交易市场逐渐成熟,交易者日渐重视可转债的投资。然而,对可转换债券公告效应的研究仍有不足,更缺少对监管差异的考虑。本文在国内外公告效应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公司指标、发行指标和市场指标在内的影响因素,对2010-2019年期间中国可转换债券发行的公告效应进行了研究,重点关注了金融与非金融公司、创业板与主板公司之间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金融公司在公告期内具有不显着为正的累计超额收益(CAR),而非金融主板公司在的CAR基本为0,而在公告日后具有显着为负的超额收益。创业板公司不同,在[-10,+10]期间具有显着为正的CAR,并且相对主板公司的CAR显着为正。这一结果支持了本文的假设,金融机构虽然受到了更多的监管约束,能够抑制内外部信息的不对称,但由于初始转股价格的受到限制,高于非金融公司,也导致了发行时的不利影响。而创业板公司一般为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融资需求更高,转股意愿更强烈,发行可转债融资的行为更受到投资者的认可。
张学思[8](2020)在《贝恩资本投资国美零售可转换债券的风险分析及对策》文中认为可转换债券既有股权的性质也有债权的性质,较高的灵活性使其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但是近年来,可转换债券投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控制权争夺问题突显,投资者利益面临威胁。引起热议的贝恩资本投资国美零售可转换债券案例中,贝恩资本也并没有像当时学术界、商界推测的一样“稳赚不赔”。这使更多投资者意识到:可转换债券投资不一定能均衡风险与收益。本文以贝恩资本投资国美零售可转换债券为例,分析贝恩资本投资国美零售可转换债券的风险及其原因并提出建议。通过梳理贝恩资本投资国美零售可转换债券的动因、过程和结果,本文从投资前尽职调查、可转换债券条款设计和转股时机三个方面分析其在投资过程中暴露出的风险点。本文针对贝恩资本投资国美零售可转换债券提出如下风险控制建议:其一,在投资前做充分的尽职调查。通过洞悉行业政策、剖析行业竞争情况、分析国美零售公司风险来了解公司所处环境进而决定是否投资。在决定投资的情况下,针对尽职调查发现的风险点提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其二,谨慎设计可转换债券条款。建议贝恩资本争取提高债券利率、降低转股价格、获取更高比例董事会决策权来稳定控制权。其三,谨慎选择转股时机。通过洞悉宏观经济、剖析行业同业竞争情况、全面分析控制权争夺情况谨慎选择转股时机。在决定转股的情况下,针对上述分析发现的风险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降低投资风险。本文的贡献在于:从投资者角度入手,案例分析可转换债券从投资、转股到退出对贝恩资本的最终影响,通过计算发现贝恩资本投资国美零售可转换债券的总体收益率低于预期收益率,进一步挖掘其投资可转换债券存在的风险,从而对机构投资者投资可转换债券给出实用的建议。通过贝恩资本投资国美零售可转换债券案例分析深化了可转换债券投资风险及其控制的研究内容,为投资者进行可转换债券投资风险控制提供了更有效依据。
张亚玲[9](2020)在《可转债与定向增发的选择 ——一个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定向增发、可转债,被认为是我国资本市场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最为重要的两种直接融资方式。2006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以及《公司法》、《证券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的施行,定向增发不论是发行规模、运用频率还是市场影响,都是直接融资方式里最重要的。而随着2017年《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施行以来,这一局面发生了重大转变:定向增发逐渐减少,而可转债大受欢迎。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了2008年至2018年发行可转债、定向增发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了公司财务绩效、治理特征对这两种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并对比研究了2017年融资新规前后这些因素影响的变化。本文运用了理论研究、实证检验与对比分析等方法,首先对可转债发行和定向增发融资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可转债和定向增发影响因素有关文献进行综述。然后,以2017年融资新规作为时间节点,对研究样本划分,分别采用了单变量分析、Logit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各个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比了2017年新规前后这些因素影响方向、显着性等方面的变化。根据相关理论与文献研究,本文从企业自身情况出发,首先将影响企业直接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分为两大类,即财务绩效指标、公司治理指标。其中,财务绩效指标包括基于会计计量的杜邦分析三大指标体系,以及基于现金流计量的指标。而公司治理的指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等选择了公司规模、股价估值水平以及控制权结构等。在固定这些可能的影响因素后,本文从两个层面做了比较分析,即对比分析2017年新规定前、新规定后的变化,以及对比分析可转债、定向增发影响因素的差异。本文研究发现,2017年新规前后影响可转债与定向增发的因素确实发生了变化。2017年新规以前,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量、股价估值情况和公司规模等因素均会影响公司在可转债与定向增发之间的选择。而2017年新规实施后,上市公司会基于盈利能力、现金流量、股价估值情况以及公司规模等因素选择定向增发或可转债。其中,偿债能力因素在2017年新规发布后不再影响上市公司的融资选择,公司规模的影响在新规前后发生了反向变化。同时,没有证据表明营运能力、控制权和内部人控制在新规前后会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产生影响。可见,上市公司应当注重自身盈利能力的提升,保证充足现金流以满足不同融资方式需求;监管部门应持续加强对定向增发的监管,促进可转债市场的发展,不断改善当前我国的证券市场融资方式失衡的现状。
宋菁菁[10](2019)在《隧道股份可转债融资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多样化的证券工具被广泛使用。可转债这一融资工具在中国已经出现了较长时间,截止到2019年5月5日,总共发行了314只可转债。而可转债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具备特殊性:从公司的角度来看,可转换债券融资成本较低、股权稀释较慢,并且能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可转债的债券性质可以使投资者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并避免一些股市中存在的风险。因此,对于符合可转债发行条件的公司,其无疑是一种具备优势的融资方式。国内外关于可转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定价、条款设计、宣告效应等方面的实证研究,很少有结合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发行可转债给公司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特别是发行后的财务效果。为此,本文选择我国的一家建筑行业上市公司隧道股份,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定性定量分析、事件研究等方法,对其发行可转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行的动因及对公司财务效果的影响,以期能为我国建筑行业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提供参考和借鉴。首先,本文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可转债优势、发行动因、融资效果的文献;其次,总结了可转债与融资方面的理论基础,介绍了隧道股份公司的基本情况、可转债的发行背景、发行条款设计、发行过程及募集资金用途;然后,对其发行动因、融资的财务效果、公告的市场反应以及转股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根据综合分析引出结论和建议,力图能对隧道股份可转债融资案例有较深的理解。通过对本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隧道股份选择可转债融资是比较合适的。发行可转债不仅使公司的融资成本大大降低、缓解了公司的长期债务压力,而且也没有提升公司的财务风险。虽然导致大股东股权有所稀释,但优化了股权结构。与发行股权融资和普通公司债券相比,隧道股份选择可转债融资能使其财务效果产生相对积极的影响。因此,为我国建筑行业上市公司及其他公司在选择可转债这种融资方式上提供了一些经验借鉴:选择更偏股性的可转换债券融资方式可以确保债券转成股票,同时应选择有利的可转债发行时机,根据成本收益匹配原则合理使用资金、不能盲目投资。另外,管理层要合理控制股价波动的影响,尽可能发挥可转债的融资优势;股东应事前评估控制权的稳固性,建议公司的原股东要购买一定的可转债,避免丢失控制权。
二、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风险及其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风险及其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2)中导光电优先股融资风险控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优先股融资动因的研究 |
1.2.2 关于优先股融资风险的研究 |
1.2.3 关于优先股融资风险控制的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框架 |
2 优先股融资风险控制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优先股 |
2.1.2 融资风险 |
2.1.3 融资风险控制 |
2.2 优先股融资风险类型 |
2.2.1 信用风险 |
2.2.2 流动性风险 |
2.2.3 再投资风险 |
2.2.4 政策风险 |
2.3 优先股融资风险控制的理论和方法 |
2.3.1 优先股融资风险控制的主要内容 |
2.3.2 优先股融资风险控制的目标 |
2.3.3 优先股融资风险控制的方法 |
2.4 优先股融资的理论基础 |
2.4.1 优序融资理论 |
2.4.2 信号传递理论 |
2.4.3 控制权理论 |
2.4.4 代理理论 |
3 中导光电优先股融资的案例介绍 |
3.1 中导光电公司概况 |
3.1.1 中导光电公司简介 |
3.1.2 中导光电经营状况 |
3.1.3 中导光电发展战略 |
3.2 中导光电优先股融资方案 |
3.2.1 优先股发行基本信息 |
3.2.2 股东利润分配方式 |
3.2.3 赎回及回售条款 |
3.2.4 表决权限制及恢复条款 |
3.3 中导光电优先股融资动因 |
3.3.1 平板显示行业技术更新,加大企业融资需求 |
3.3.2 内源融资无法为研发活动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
3.3.3 保持股权结构稳定,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
3.4 中导光电优先股融资效果分析 |
3.4.1 优先股的融资成本分析 |
3.4.2 优先股融资后的财务效应分析 |
3.4.3 优先股融资后的经济效益分析 |
4 中导光电优先股融资风险及成因分析 |
4.1 中导光电优先股融资内部风险 |
4.1.1 不能足额派息的风险 |
4.1.2 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 |
4.1.3 摊薄即期回报的风险 |
4.2 中导光电优先股融资内部风险产生原因 |
4.2.1 盈利能力波动较大,未产生稳定的现金流 |
4.2.2 发行优先股后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 |
4.2.3 优先股固定股利降低普通股可分配利润 |
4.3 中导光电优先股融资外部风险 |
4.3.1 技术研发失败的风险 |
4.3.2 融资后的市场风险 |
4.3.3 政策制度的变动风险 |
4.4 中导光电优先股融资外部风险产生原因 |
4.4.1 公司所处行业的不确定性加剧融资风险 |
4.4.2 客户集中程度较高降低企业抗风险能力 |
4.4.3 企业经营成果依赖政府优惠政策 |
5 中导光电优先股融资风险控制现状 |
5.1 中导光电优先股融资风险控制措施 |
5.1.1 谨慎制定融资方案 |
5.1.2 完善公司内部控制体系 |
5.1.3 调整管理结构 |
5.1.4 建立优先股管理机制 |
5.2 中导光电优先股融资风险控制评价 |
5.2.1 经营风险认识不足,融资风险防范力度不够 |
5.2.2 融资风险仅注重定性评估,定量评估不足 |
5.2.3 融资渠道单一,不利于融资风险的分散 |
5.2.4 中导光电的优先股融资风险存在进一步控制的空间 |
6 企业加强优先股融资风险控制的建议 |
6.1 优先股发行前的融资风险控制 |
6.1.1 谨慎评估优先股的融资成本和融资收益 |
6.1.2 合理制定融资方案,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
6.1.3 加强内源融资能力,发展多元外源融资方式 |
6.2 优先股存续期间的融资风险控制 |
6.2.1 加强现金流管理,提升盈利能力 |
6.2.2 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推进技术创新 |
6.2.3 健全融资风险管理机制,构建融资风险预警体系 |
6.2.4 加强重视宏观政策变动的风险防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可转债发行动机的研究 |
1.3.2 可转债发行的定价研究 |
1.3.3 可转债发行对绩效的影响研究 |
1.3.4 可转债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影响产生原因的研究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6 创新点及重难点 |
二、中国可转债的发展历程与市场特点 |
2.1 中国可转债的发展历程 |
2.2 中国可转债的市场发展特点 |
2.2.1 中国市场融资偏好股权 |
2.2.2 可转债市场的投资价值 |
2.2.3 可转债市场的投机性 |
2.2.4 可转债市场未来发展 |
三、可转债融资对绩效影响的相关原理分析 |
3.1 可转债解释 |
3.2 可转债发行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3.2.1 发债或转股影响资本结构 |
3.2.2 较低的融资成本 |
3.2.3 债券隐含期权控制风险 |
3.2.4 完善公司治理 |
3.2.5 研究假说 |
3.3 本章小结 |
四、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前后经营绩效的变化研究 |
4.1 样本数据来源和经营绩效指标的选取 |
4.1.1 样本数据的选取及来源 |
4.1.2 经营绩效指标选取 |
4.2 单一绩效指标分析 |
4.2.1 可转债发行前后的绩效对比 |
4.2.2 发债组和对照组绩效的前后对比 |
4.3 主成分分析综合绩效指标计算 |
4.3.1 可转债发行前后综合绩效值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五、可转债发行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可转债融资后公司经营绩效的变化 |
5.1.1 发债组公司的绩效检验 |
5.1.2 发债组和对照组的绩效检验 |
5.2 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原因探究 |
5.2.1 变量设计和实证方程建立 |
5.2.2 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
5.3 稳健性检验 |
六、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发债组公司与对照组公司 |
附录 B 发债组公司与对照组公司综合绩效值 |
致谢 |
(4)可转换债券的融资风险分析 ——以燕京啤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可转换债券的研究 |
1.2.2 可转债融资风险研究 |
1.2.3 风险控制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可转换债券 |
2.1.2 可转债融资风险 |
2.2 可转债融资的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融资优序理论 |
2.2.3 资本结构理论 |
第3章 案例概况及融资风险分析 |
3.1 燕京啤酒公司简介 |
3.1.1 啤酒行业简介 |
3.1.2 燕京集团简介 |
3.1.3 燕京啤酒的同行业对比 |
3.1.4 燕京啤酒经营概况与财务状况 |
3.2 燕京啤酒发行可转债融资动因 |
3.2.1 扩大生产规模 |
3.2.2 降低融资成本,减轻资金压力 |
3.2.3 完善治理结构 |
3.2.4 优化资本结构 |
3.2.5 方便集中股权 |
3.3 燕京转债融资过程及结果 |
3.3.1 发行过程 |
3.3.2 融资结果 |
3.4 融资风险分析 |
3.4.1 经营风险 |
3.4.2 财务风险 |
3.4.3 发行风险 |
3.4.4 条款设计风险 |
第4章 燕京转债融资风险评估 |
4.1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
4.1.1 方法简介 |
4.1.2 层次分析法一般步骤 |
4.1.3 模糊综合评价一般步骤 |
4.2 燕京转债的风险评估 |
4.2.1 风险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2.2 构建风险指标体系 |
4.2.3 构建判断矩阵 |
4.2.4 计算指标单排序的权重并做一致性检验 |
4.2.5 计算指标层次总排序的权重并做一致性检验 |
4.3 燕京转债总风险模糊评价 |
4.3.1 构建风险指标评语集与隶属度的确定 |
4.3.2 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算 |
4.4 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第5章 燕京转债的融资风险控制对策 |
5.1 经营风险控制对策 |
5.1.1 投资项目具有可行性 |
5.1.2 销售范围不断扩大 |
5.1.3 其他控制措施 |
5.2 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
5.2.1 保持现有偿债能力 |
5.2.2 加快资金周转 |
5.2.3 盈利能力有待加强 |
5.2.4 其他财务风险控制 |
5.3 发行风险控制对策 |
5.3.1 发行时机选择较为慎重 |
5.3.2 原有股东所持比例较高 |
5.4 降低条款设计风险 |
5.4.1 设置较低票面利率 |
5.4.2 相关条款较为灵活 |
5.4.3 其他条款设计风险控制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水晶光电融资方式选择变化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非公开发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可转换公司债券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政策 |
2.1 融资方式与类型 |
2.1.1 非公开发行概念、特征及属性 |
2.1.2 可转换公司债券概念、特征及属性 |
2.2 信号传递与融资选择 |
2.2.1 优序融资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同融资方式的选择 |
2.3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政策及其发展 |
2.3.1 非公开发行股票政策 |
2.3.2 可转换债券发行政策 |
2.3.3 非公开发行与可转换债券的比较 |
2.3.4 2017年的融资新规 |
2.4 我国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的发展 |
2.4.1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现状 |
2.4.2 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发展 |
2.4.3 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的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案例介绍 |
3.1 水晶光电及其发展 |
3.1.1 水晶光电发展历史 |
3.1.2 水晶光电的股权情况 |
3.1.3 水晶光电经营及财务状况 |
3.2 水晶光电的非公开发行 |
3.2.1 发行背景 |
3.2.2 发行主要条款 |
3.3 水晶光电的可转债发行 |
3.3.1 发行背景 |
3.3.2 发行主要条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4.1 非公开发行股票对水晶光电的影响 |
4.1.1 股权变动与资本结构 |
4.1.2 公司价值的影响 |
4.1.3 非公开发行的风险 |
4.2 可转换债券对水晶光电的影响及存在的风险 |
4.2.1 股权变动与资本结构 |
4.2.2 公司价值的影响 |
4.2.3 发行可转换债券的风险 |
4.3 水晶光电两种融资方式差异、外部动因、内部需要和影响 |
4.3.1 两种融资方式的差异 |
4.3.2 融资方式调整的外部动因 |
4.3.3 融资方式调整的内部风险控制需要 |
4.3.4 融资方式调整后对水晶光电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启示 |
5.1 信号传递与融资方式选择 |
5.1.1 选择非公开发行对上市公司的信号传递与市场反应 |
5.1.2 选择可转换债券对上市公司带来的信号传递与市场反应 |
5.2 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 |
5.2.1 政策因素 |
5.2.2 信号效应 |
5.3 不同融资方式选择的效应 |
5.3.1 发行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效应 |
5.3.2 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效应 |
5.4 企业融资风险的应对 |
5.4.1 科学稳健的融资决策 |
5.4.2 内控体系和风险应对机制的完善 |
5.4.3 融资渠道的拓展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大股东利用可交换债券和定向增发新股套利的案例分析 ——以正邦科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可交换债券的研究 |
1.2.2 关于定向增发新股的研究 |
1.2.3 关于利用可交换债券和定向增发套利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
2 可交换债券和定向增发新股的理论概述 |
2.1 可交换债券的概念及要素 |
2.1.1 可交换债券的概念 |
2.1.2 可交换债券的要素 |
2.2 可交换债券的特点 |
2.2.1 可交换债券票面利率低 |
2.2.2 可交换债券具有期权性质 |
2.2.3 可交换债券以股票做质押 |
2.3 定向增发新股的概念及特点 |
2.3.1 定向增发新股的概念 |
2.3.2 定向增发新股的特点 |
2.4 利用可交换债券进行套利的主要模式 |
2.4.1 可交换债券加可转换债券套利模式 |
2.4.2 可交换债券加定向增发套利模式 |
2.4.3 可交换债券加并购套利模式 |
2.5 利用可交换债券和定向增发进行套利的理论基础 |
2.5.1 信号传递理论 |
2.5.2 优序融资理论 |
2.5.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5.4 控制权私利理论 |
2.5.5 套利理论 |
3 正邦集团发行可交换债券和定向增发新股的案情介绍 |
3.1 发行人基本情况 |
3.1.1 正邦集团公司简介 |
3.1.2 正邦集团股权结构 |
3.2 上市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
3.2.1 正邦科技公司简介 |
3.2.2 正邦科技经营状况 |
3.3 正邦集团发行可交换债券及转股的情况 |
3.3.1 发行可交换债券时机选择 |
3.3.2 可交换债券条款设置 |
3.3.3 可交换债券后续转股情况 |
3.4 正邦科技定向增发新股的情况 |
3.4.1 定向增发新股时机选择 |
3.4.2 定向增发新股的方案 |
3.4.3 大股东关联方认购定向增发新股的情况 |
4 正邦集团利用可交换债券和定向增发新股套利的机理 |
4.1 正邦集团发行可交换债券的原因 |
4.1.1 可交换债券发行利率较低 |
4.1.2 可交换债券换股期与定向增发股份解锁期重合 |
4.1.3 可交换债券换股价格高于定向增发新股发行价格 |
4.2 正邦科技定向增发新股的原因 |
4.2.1 使大股东低价认购定向增发股份并作为可交换债券转股股份 |
4.2.2 使实际控制人在可交换债券转股后仍保持上市公司控制权 |
4.2.3 定向增发新股发行价格低于公司股价为套利创造条件 |
4.3 正邦集团利用可交换债券和定向增发新股套利成功的原因 |
4.3.1 可交换债券换股价和定向增发发行价存在价差 |
4.3.2 大股东可以操纵可交换债券换股价和定向增发新股发行价 |
4.3.3 大股东可以选择可交换债券和定向增发新股的发行时机 |
4.4 正邦集团利用可交换债券和定向增发新股套利的经济后果 |
4.4.1 中小投资者利益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
4.4.2 通过可交换债券换股价与定向增发新股发行价价差获取收益 |
4.4.3 正邦集团获得扣除支付可交换债券利息后的净收益情况 |
5 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的结论 |
5.1.1 正邦集团发行可交换债券和认购定向增发新股的目的是为了套利 |
5.1.2 正邦集团有能力操控可交换债券和定向增发发行时机是套利成功的主要原因 |
5.1.3 可交换债券换股价和定向增发新股发行价存在差价是套利成功的直接原因 |
5.2 研究的启示 |
5.2.1 监管部门需甄别公司发行可交换债券和定向增发新股的动机并审慎核准发行资格 |
5.2.2 要加强对套利式发行可交换债券和定向增发的监管 |
5.2.3 要进一步强化对大股东行为的监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可转债发行公告效应研究 ——基于监管差异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 本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可转换债券发行动机的理论研究 |
2.2 可转换债券发行动机的实证研究 |
2.3 可转换债券发行的公告效应研究 |
第三章 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概述 |
3.1 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发展概述 |
3.2 可转换债券的发行监管要求 |
第四章 可转债发行公告效应的实证研究 |
4.1 样本选取 |
4.2 描述性统计 |
4.3 研究方法 |
4.4 实证结果 |
第五章 可转债公告效应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5.1 研究假设 |
5.1.1 金融公司与非金融公司 |
5.1.2 创业板公司与主板公司 |
5.2 解释变量 |
5.3 描述性统计 |
5.3.1 金融公司与非金融公司的差别 |
5.3.2 创业板与主板公司公告效应的差别 |
5.4 多元回归分析 |
5.4.1 金融公司与非金融公司的差别 |
5.4.2 创业板与主板公司公告效应的差别 |
5.4.3 不同行业可转债宣告效应的差异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金融公司与非金融公司的稳健性检验 |
5.5.2 创业板公司与主板公司的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贝恩资本投资国美零售可转换债券的风险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转换债券相关研究 |
1.2.2 投资风险相关研究 |
1.2.3 国美零售控制权争夺相关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可转换债券 |
2.1.2 投资风险 |
2.1.3 机构投资者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控制权理论 |
2.2.3 期权价值理论 |
2.2.4 情景分析理论 |
第3章 贝恩资本投资国美零售可转换债券背景及风险表现 |
3.1 贝恩资本简介 |
3.2 国美零售简介 |
3.3 贝恩资本投资国美零售概况 |
3.3.1 贝恩资本投资国美零售动因 |
3.3.2 贝恩资本投资国美零售过程 |
3.3.3 贝恩资本投资国美零售结果 |
3.4 贝恩资本投资国美零售可转换债券的风险表现 |
3.4.1 信贷紧缩风险 |
3.4.2 可转换债券条款设计风险 |
3.4.3 控制权争夺风险 |
第4章 贝恩资本投资国美零售可转换债券的风险原因分析 |
4.1 投资前尽职调查不足 |
4.1.1 对家电行业政策掌握不全面 |
4.1.2 对家电行业同业竞争剖析不深入 |
4.1.3 对国美零售风险分析不到位 |
4.2 可转换债券条款设计存在缺陷 |
4.2.1 可转换债券利率低 |
4.2.2 可转换债券转股价格较高 |
4.2.3 可转换债券赎回条款不合理 |
4.3 转股时机选择不当 |
4.3.1 宏观经济分析不周密 |
4.3.2 对家电行业同业竞争剖析不到位 |
4.3.3 对国美零售控制权争夺形势分析不到位 |
第5章 机构投资者投资可转换债券风险控制的措施建议 |
5.1 投资前充分的尽职调查 |
5.1.1 洞悉行业政策 |
5.1.2 剖析行业同业竞争 |
5.1.3 深入分析被投资企业风险 |
5.2 谨慎设计可转换债券条款 |
5.2.1 提高可转换债券利率 |
5.2.2 降低可转换债券转股价格 |
5.2.3 完善可转换债券赎回条款 |
5.3 谨慎选择转股时机 |
5.3.1 洞察宏观经济 |
5.3.2 分析行业同业竞争 |
5.3.3 全面分析控制权争夺状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可转债与定向增发的选择 ——一个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融资方式概述与市场现状 |
2.1 相关融资方式概述 |
2.1.1 可转债及其发行政策 |
2.1.2 定向增发及其发行政策 |
2.2 可转债和定向增发融资市场现状 |
2.2.1 可转债市场现状 |
2.2.2 定向增发市场现状 |
2.2.3 可转债与定向增发市场现状对比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3.1 理论基础 |
3.1.1 可转债融资理论 |
3.1.2 定向增发融资理论 |
3.2 文献综述 |
3.2.1 可转债发行的影响因素 |
3.2.2 定向增发的影响因素 |
3.2.3 文献评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假设 |
4.1.1 基于财务绩效的融资影响因素 |
4.1.2 基于公司治理的融资影响因素 |
4.2 样本选取 |
4.3 变量选取 |
4.3.1 被解释变量 |
4.3.2 解释变量 |
4.4 模型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017年融资新规前的实证检验 |
5.1 描述性统计与单变量检验 |
5.1.1 描述性统计 |
5.1.2 单变量检验 |
5.2 Logit回归结果分析 |
5.2.1 相关性分析 |
5.2.2 Logit回归分析 |
5.3 稳健性检验 |
5.3.1 模型替换法 |
5.3.2 替换变量法 |
5.3.3 改变样本区间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2017年融资新规后的实证检验 |
6.1 描述性统计与单变量分析 |
6.1.1 描述性统计 |
6.1.2 单变量分析 |
6.2 Logit回归结果分析 |
6.2.1 相关性分析 |
6.2.2 Logit回归分析 |
6.3 稳健性检验 |
6.4 2017年新规前后的对比研究 |
6.4.1 实证结果的对比研究 |
6.4.2 新规产生的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隧道股份可转债融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可转债融资优势研究 |
1.2.2 可转债发行动因研究 |
1.2.3 可转债融资效果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2.理论基础 |
2.1 可转债概述 |
2.1.1 可转债及其特征 |
2.1.2 可转债分类 |
2.1.3 可转债发行条件 |
2.2 公司融资理论 |
2.2.1 资本结构理论 |
2.2.2 信号传递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2.4 权衡理论 |
3.隧道股份可转债融资案例介绍 |
3.1 隧道股份公司基本情况 |
3.1.1 隧道股份概况 |
3.1.2 隧道股份股权结构 |
3.1.3 隧道股份外部环境分析 |
3.2 可转债发行情况 |
3.2.1 发行背景 |
3.2.2 条款设计 |
3.2.3 发行过程回顾 |
3.2.4 募集资金用途 |
3.3 本章小结 |
4.隧道股份可转债融资案例分析 |
4.1 可转债融资动因分析 |
4.1.1 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资金压力 |
4.1.2 利用可转债特性,优化资本结构 |
4.1.3 发挥财务杠杆效应,获取更多股权收益 |
4.1.4 以可转债的方式实现股权融资 |
4.2 可转债融资财务绩效分析 |
4.2.1 对负债结构影响分析 |
4.2.2 对偿债能力影响分析 |
4.2.3 对财务风险影响分析 |
4.2.4 对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影响分析 |
4.2.5 对股东增值能力影响分析 |
4.2.6 对短期现金流影响分析 |
4.3 可转债市场反应分析 |
4.3.1 公告日前后股价变动情况分析 |
4.3.2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市场反应分析 |
4.4 可转债转股情况分析 |
4.4.1 对总股本影响分析 |
4.4.2 对股权结构影响分析 |
4.4.3 对每股收益影响分析 |
4.5 案例小结 |
5.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1.1 融资方式适当,缓解短期现金流压力 |
5.1.2 偿债能力发生变化,财务风险不高 |
5.1.3 短期内未提升公司股价,但逐渐被市场所接受 |
5.1.4 稀释每股收益,优化股权结构 |
5.2 建议 |
5.2.1 选择偏股性的可转债更容易转股 |
5.2.2 选择有利的可转债发行时机 |
5.2.3 适当降低赎回条款门槛,压缩高融资成本空间 |
5.2.4 根据成本收益匹配原则合理使用资金 |
5.2.5 合理控制股价波动的影响,尽可能发挥可转债的融资优势 |
5.2.6 关注可转债转股后股权结构调整与治理结构变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风险及其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可转换债券融资风险及控制研究 ——以“格力转债”为例[D]. 孟诗雅.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中导光电优先股融资风险控制探析[D]. 陈程.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D]. 赖丽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4]可转换债券的融资风险分析 ——以燕京啤酒为例[D]. 毛捷.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5]水晶光电融资方式选择变化的案例研究[D]. 何静.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大股东利用可交换债券和定向增发新股套利的案例分析 ——以正邦科技为例[D]. 廖悦.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7]中国可转债发行公告效应研究 ——基于监管差异视角[D]. 梁勇. 南京大学, 2020(02)
- [8]贝恩资本投资国美零售可转换债券的风险分析及对策[D]. 张学思.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9]可转债与定向增发的选择 ——一个比较研究[D]. 张亚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10]隧道股份可转债融资案例研究[D]. 宋菁菁. 新疆财经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