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袋短枝红富士果实内含物及果皮色素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贵平,薛晓敏,王金政[1](2021)在《我国苹果套袋技术应用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文中指出对我国苹果套袋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对苹果套袋栽培的优势、劣势、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技术应用现实,提出了今后苹果免套袋栽培技术实施的策略和建议。
岳正洋[2](2021)在《不套袋栽培对苹果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套袋能有效改善苹果果实外观品质,减轻病虫危害,降低农药残留,在生产上大量应用。但随着人工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短缺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不套袋栽培将成为未来苹果生产发展趋势。为深入研究不套袋栽培对苹果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本试验以‘富士’、‘瑞阳’和‘瑞雪’3个苹果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套袋和套袋栽培条件下果实大小、色泽、果皮蜡质结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果实硬度及贮藏相关指标变化,明确不套袋栽培果实品质和耐贮性变化,为不套袋栽培在苹果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套袋‘富士’、‘瑞阳’、和‘瑞雪’的单果重分别较套袋果实增加6.08 g、14.72 g、和13.76 g,不套袋‘富士’的果形指数减小0.04,而不套袋‘瑞阳’和‘瑞雪’的果形指数无明显变化。不套袋苹果表面蜡质更为完善、但果点变大、表面变粗糙。从果面色泽上看,不套袋‘富士’和‘瑞阳’果面红色有所降低,亮度和底色没有显着变化,不套袋‘瑞雪’果面出现红晕,果面颜色斑驳不统一,亮度显着降低。2.不套袋与套袋果实表面微生物菌落不同。不套袋‘富士’和‘瑞阳’表面均分离出链格孢属、葡萄孢属和青霉三种真菌,而套袋‘富士’表面分离出链格孢属、青霉和产核枝顶孢,套袋‘瑞阳’表面分离出链格孢属、葡萄孢菌和枝孢属;套袋‘瑞雪’表面分离出链格孢属、青霉两种真菌,而不套袋‘瑞雪’果实表面除这两种真菌外,还分离出枝孢属真菌。通过抗病性分析发现,不套袋果实的抗病性明显好于套袋果实,接种病原菌后1 d,不套袋果实的发病率比套袋果实低10%-20%;7 d时,不套袋果的病斑直径比套袋果实低7%-15%。3.不套袋‘瑞阳’、‘瑞雪’的呼吸峰值分别出现在贮藏后45 d和60 d,较套袋果实推迟15 d,不套袋和套袋‘富士’的呼吸峰值均在30 d出现,但不套袋果实呼吸速率低于套袋果实。整个贮藏期间,三个品种不套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套袋果实,不套袋‘富士’和‘瑞雪’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显着高于套袋果实,而不套袋‘瑞阳’与套袋果实无显着差异,此外,不套袋果实硬度较套袋果实下降慢,且不套袋果实的失重率低于套袋果实。4.从抗性指标变化上来看,整个贮藏期间,不套袋‘富士’和‘瑞阳’的PPO、P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总酚、类黄酮等抗氧化物质含量均高于套袋果实,并且不套袋果实的MDA含量低于套袋果实,不套袋果实的抗氧化能力有所提高,贮藏性好于套袋果实。而不套袋‘瑞雪’的PPO、POD和CAT酶活性以及谷胱甘肽含量显着高于套袋果,但总酚、类黄酮含量以及MDA含量均与套袋果实无显着差异。综上所述,不套袋栽培使果实的外观品质有所降低,但是果实的内在品质、抗病性、贮藏性有所提高。
吴世涛[3](2019)在《套袋对柚果实色泽变化及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琯溪蜜柚’[Citrus grandis(L.)Osbeck cv.Guanxi-miyou]和‘三红蜜柚’[Citrus grandis(L.)Osbeck cv.Sanhong-miyou]是福建省主要的栽培柚类品种。果实套袋对改善柚类果实品质和提高其商品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套袋后的‘三红蜜柚’在果实成熟时其外果皮呈淡紫红色,而未套袋的‘三红蜜柚’外果皮不显红色。本研究以‘琯溪蜜柚’和‘三红蜜柚’为试材,选取三种不同厚度的果袋对两种柚果实进行套袋,探讨不同套袋对柚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色泽变化及品质的影响,为研究柚果实色泽变化机理和提高柚果实品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套袋对柚果实外观色泽的影响套袋处理可有效提高‘三红蜜柚’与‘琯溪蜜柚’的果面亮度,增加果面红绿色度和色泽饱和度,有利于改善果实的外观色泽。与对照相比,套袋处理的‘三红蜜柚’和‘琯溪蜜柚’果皮的色泽参数L*、a*和CCI均高于对照,其中双层和三层果袋处理的‘三红蜜柚’果皮的a*显着高于单层果袋处理和对照,并且果面呈明显的淡紫红色。套袋处理的果皮叶绿素含量降低,其中双层和三层果袋处理显着低于对照,褪绿效果明显。2不同套袋对柚果实类胡萝卜素组份含量的影响套袋处理有利于提高‘三红蜜柚’果皮中的番茄红素含量,促进‘三红蜜柚’果皮红色色泽的呈现;与对照相比,套袋处理的‘三红蜜柚’果皮中的番茄红素含量升高,其中双层和三层果袋处理显着高于对照,两种处理的果实果面的红色色泽更加明显。与对照相比,套袋处理的‘三红蜜柚’果皮和果肉中的β-胡萝卜素和玉米黄素以及‘琯溪蜜柚’果皮中的β-胡萝卜素含量均降低。3不同套袋对柚果实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果实发育过程中,‘三红蜜柚’与‘琯溪蜜柚’果皮中的ABA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在果实着色前期ABA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单层果袋处理的‘三红蜜柚’与‘琯溪蜜柚’果皮中ABA含量高于其他处理;‘三红蜜柚’果实在发育后期ABA含量下降,其中双层和三层果袋处理的ABA含量降幅最大。与对照相比,套袋处理的‘三红蜜柚’与‘琯溪蜜柚’果皮中GA3含量降低,其中双层和三层果袋处理的柚果皮中GA3含量低于其他处理,较低含量的GA3可促进叶绿素降解和类胡萝卜素合成,有利于柚果实的果面转色。4不同套袋对柚果实成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套袋处理对两种柚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海绵层厚度和可食率等指标无显着影响,套袋后果实中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增加。3种套袋处理的‘三红蜜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着差异,但略低于对照处理;‘琯溪蜜柚’果实在双层和单层果袋处理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对照之间无显着差异。
李凡松[4](2017)在《中秋酥脆枣果斑发生机理及防控》文中指出中秋酥脆枣是湖南枣的主栽品种,发展面积约670公顷,果斑病是中秋酥脆枣的重要果实病害。为了探究中秋酥脆枣果斑的形成原因、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通过环境与气象调查结合体视镜观察、电镜扫描、石蜡切片对果斑果实形成时间、发育部位、形状、颜色、平均大小、及发病率、表皮细胞结构进行观察与测量分析研究。旨在探讨中秋酥脆枣果斑的形成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为果斑的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中秋酥脆枣果斑属于生理性病害,可分为两种类型凸出型果斑和开裂型果斑。凸出型果斑发生在幼果期,由气孔发育形成。发病期枣果生长速度较快,表皮感染不会导致果实整个变坏或者脱落,从而形成类似于伤疤的果点。果点只会影响果实外观品质,不会降低果实的产量,不会影响果实的果形指数,同样也不会使果实口感变差,因此凸出型果斑可以不作为果园重点防治对象。开裂型果斑发生在枣果的白熟期,由于外界强烈极端条件的强烈刺激形成的斑点。开裂型果斑与气孔的分布不成显着相关,斑点的形成部位随机,主要是由果实表皮细胞以及角质层破裂褐化形成,表皮粗糙变厚,含斑点部分果肉生长缓慢不易成熟,成熟之后呈黑红色(正常果实为鲜红色),果实表皮微微皱缩,口感下降,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商品价值。凸出型斑点发生于高温高湿环境下,由气孔发育成,不同斑点内部带有不同种类菌落,斑点内部木栓化严重,斑点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凸出型果斑发病率为31.23%,但是发病果实斑点相对面积较小,并且对果实果重和大小无显着影响。因此凸出型斑点仅对果实外观造成影响,通常对生产的影响不大。开裂型斑点发生与高温强光环境下,气孔和非气孔部位均可形成斑点,斑点内细胞木栓化较弱,斑点表皮细胞排列松散无规则。开裂型果斑发病率为37.56%,斑点果实平均果肉厚度较无斑点果实少1.30mm,果实平均纵径较无斑果实少2.92mm,斑点果实重量较无斑点果实少2.35g,均达显着水平,对果实的产量与品质均有重要影响。(2)不同套袋处理均能改善中秋酥脆枣的外观品质。锡箔纸包裹处理在防止果斑发生的同时还能大幅度减少生理落果的发生,但导致了果实内在品质的降低,并且单果套袋在生产上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无纺布套袋果实不但外观品质得到了提升,而且对果实的内在品质影响不显着。(3)果斑的形成与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相关,无纺布袋处理、锡箔纸处理、牛皮纸袋处理均能有效地抑制POD、PPO、PAL三种氧化酶的活性。
张君雅[5](2017)在《枇杷果实套袋微域环境及果实品质研究》文中认为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是福建省果树产业的重要树种,枇杷果实套袋是果农确保生产优质丰产枇杷的基本措施。本研究针对生产上银色镀铝膜果袋存在的不足,设计出不同自制银色镀铝膜果袋,分析套袋后袋内微域环境的变化情况,筛选出最适的改良银色镀铝膜果袋;在炎热夏季(8月)比较改良袋、白色纸袋、银色镀铝膜袋、双层纸袋、牛皮纸袋等6种果袋袋内微域环境;以‘早钟6号’枇杷为试材,比较改良袋、单层牛皮纸袋与银色镀铝膜袋对枇杷的果形、色泽等外观品质;以及对糖酸比、类黄酮、PPO、POD酶活性、抗坏血酸、氨基酸、矿质元素等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进一步验证改良袋的实际效果,为改良枇杷果袋在实际生产上的应用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自制银色镀铝膜果袋的袋内温度、湿度的变化与外界环境变化趋势较一致,但均能有效减缓外界温度突变;镀铝膜(1/2)+50目尼龙网(1/2)果袋(即改良袋),在日气温急剧升高的12:00~14:00,能有效降低袋内温度2.9℃~3.4℃,并极显着降低日照最大光强,最大降幅达97.51%。2.改良袋能保证袋内温度变化较小,试验期内其日均光强达119.2 Lux。银色镀铝膜果袋显着降低袋内温度,同时极显着提高了袋内湿度(222.6%),但几乎不透光。牛皮纸果袋内昼夜温差最大高达32.6℃;白色纸袋、内黑外黄双层纸袋与银色镀铝膜(1/2)+塑料膜(1/2)自制袋-4均不利于散热和透气。3.套袋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枇杷果实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总酚和抗坏血酸含量,且极显着降低了果实花青苷含量。改良袋促进果实降酸,提高固酸比,促进果实早成熟;并显着提高果实必需氨基酸与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提高果实PPO活性。改良袋套袋处理果实铁、钙含量分别为0.50 mg/100g、148.4mg/100g,显着高于牛皮纸袋(0.43mg/100g、94.1mg/100g)与银色镀铝膜(0.34mg/100g、81.8mg/100g)。4.改良袋套袋后使枇杷果实好果率高(86.27%),果形端正,平均单果重大,商品性好,且改良袋回收再利用率高,使用年限长,一般为3年。此改良套袋在生产上一年的产值为10.4万元/hm2,收益8.7万元/hm2,则3年效益较银色袋与牛皮纸袋分别提高20.71%和37.73%。综合改良袋与生产常用果袋对袋内微域环境与果实品质的影响,本文认为,镀铝膜(1/2)+50目尼龙网(1/2)果袋(即改良袋)能显着提高枇杷果实的商品性,果实风味优于生产上广泛采用的银色镀铝膜袋;好果率与果实外观品质较生产中应用的牛皮纸袋显着提高,能提高枇杷经济效益,适宜在‘早钟6号’枇杷产区推广应用。
顾琴[6](2016)在《套袋金冠不同除袋期对果实着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对水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果实高庄端正、外形美观、色泽艳丽,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套袋技术是调控果实着色的主要技术,金冠苹果个头大,成熟后表面金黄,色中透出红晕,如果通过果色调控技术使得果实果面着红色,更能提高其商品价值。宁夏金冠产区金冠苹果不套袋或不除袋采收直接出售,降低了果实品质及商品价值,本试验以金冠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时期除袋对果实着色的影响,试验主要结论如下:1.套袋金冠苹果除袋后光能诱导果皮花青苷以红色形式表达。金冠苹果果皮富含花青苷但未以红色表达出来,除袋后接受3d以上的晴天日照,苹果果皮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色。2.套袋金冠不同时期除袋,果实着红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套袋金冠除袋后昼夜温差越大,晴天日数越多,果实着色指数越大,着色率越大,反之,除袋后阴雨天多,温差小,果实着色效果差,除袋后连续阴雨天,光照不足,且平均温差小于10℃,果皮着红色效果差;果实着色指数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总糖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即套袋金冠不同时期除袋,果实的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则果皮花青素含量越高,果实着红色效果越好。3.综合分析得宁夏金冠产区的最佳除袋期是采前10℃,待统一采收时果实着红色面积大,着色率高,果皮嫩、鲜艳果点小,着色指数最大,外观品质好,果皮叶绿素含量最低,果皮含对人体有保健功能的花青苷最高;果实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达到最高。4.金冠苹果着红色,其市场前景广阔,技术推广简单、成本低,效益高。宁夏金冠产区应淘汰金冠苹果不套袋或者不除袋采收的传统粗放技术,推广金冠苹果套袋且在采前10d除袋,提高果实的内在外品质,提高果实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收入。
里程辉,刘志,王宏,于年文,张秀美,王杰,叶欣[7](2013)在《不同套袋处理对‘岳苹’果实品质及着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岳苹’苹果的适宜果袋及摘袋后果皮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确定摘袋后的适宜采收时间,对其设定3种套袋处理,并对不同处理果实内含物、糖、酸和果皮色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套纸袋使‘岳苹’果实的硬度和果皮花青苷的含量分别提高7.7%和30.9%,促进果实着色,提高果实外观品质,但降低了‘岳苹’果实的风味,使果糖、蔗糖和总糖的含量分别降低了14.2%、59.7%和19.2%;套塑膜袋使‘岳苹’果实的硬度及果皮花青苷的含量分别降低了6.1%、10.0%和36.4%、35.3%;套塑膜袋摘袋使果实果糖和总糖的含量分别提高11.6%和6.8%;同时确定了‘岳苹’果实摘袋后采收的最佳时间为911天。
王娜[8](2012)在《套袋和喷施叶面肥对阿克苏红富士苹果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以11年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套袋、喷施叶面肥两种栽培调控对红富士苹果品质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套袋时间越早,苹果果面光洁度、着色度、鲜艳度等外观品质指标越好且均优于对照,而总糖、还原糖、蔗糖、总酸含量越低,且均显着低于对照果。综合外观指标和内在品质来看,阿克苏地区红富十苹果套袋时间选抒在6月9日左右较为理想。(2)摘袋时间的推迟,苹果的光洁度下降。总糖、还原糖、蔗糖具有同不套袋果基本相同的消长规律,但含量均始终低于对照。所以,摘袋时间选择在10月6日左右较为理想,且短时间完成摘袋。确定摘袋时间还可通过观察果皮的颜色,果皮色泽发白时,摘袋后着色较好,果皮色泽为绿色或黄色时摘袋都不易着色。(3)喷施叶面肥可提高幼果期红富士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膳食纤维的含量和果型指数,增加单果重,并且抑制蔗糖的合成,以喷施有机肥的效果最好。复合肥、钾肥可以提高果实中Vc的含量,而有机肥、钙肥降低Vc含量:有机肥和钾肥促进果实纵横径生长,复合肥抑制其生长。综合各项指标,建议幼果期喷施有机肥是钾肥。(4)喷施叶面肥提高膨大期富士果实的单果重、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膳食纤维、蛋白质和Vc的含量,其中钾肥、复合肥、钙肥促进果实中蔗糖的积累。综合各项指标,建议膨大期喷施钙肥或复合肥。(5)喷施叶面肥可提高着色期富士果实单果重、纵横径、果型指数、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总酸和蛋白质,其中钾肥、有机肥处理的效果较为显着。钙肥、钾肥提高了总糖、还原糖含量,但降低Vc含量;而复合肥、有机肥处理降低还原糖含量,但提高Vc的含量。除钙肥外,钾肥、有机肥、复合肥均提高了富士果实中膳食纤维含量。综合各项指标,建议着色期喷施有机肥。(6)喷施叶面肥可提高成熟期富士果实中的总糖、还原糖、蔗糖、可溶性固形物、Vc和蛋白质含量,但对果实纵横径影响较小,且降低果型指数和抑制总酸的合成。综合各项指标,成熟期喷施钾肥、有机肥的效果较好。(7)喷施叶面肥可改变红富士苹果的光合特性。不同处理均提高了果树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其中,钾肥效果极显着;有机肥处理对蒸腾速率具有抑制作用,且提高果树水分利用效率最为明显。对Pn、Tr、Gs、WUE各时段的数据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2:00各处理的差异最显着。叶面肥(除钾肥外)降低了果树的补偿点和光下呼吸速率,提高了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产额。
董敬超[9](2012)在《辽西南果梨果实套袋对着色及品质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南果梨果实套袋是促进果实着色和品质的重要措施,由于所处微域环境的改变,对果实品质尤其是果实着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试验以南果梨为试材,在辽西阜新地区研究了不同纸袋类型、不同套袋时间、不同摘袋时间对南果梨着色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辽西阜新地区适宜的纸袋类型为3号袋(太山内外疏水袋)和5号袋(黄油纸内疏水果袋),此两种袋着色效果较好。最佳套袋时间为7月1日左右(盛花后55~60d),最佳摘袋时间为9月5日左右(采前15d)。7月1日套袋和9月5日摘袋处理花青苷与叶绿素比值最大,着色面积最大,着色效果最好,品质最佳。2、不同纸袋类型套袋后均显着提高南果梨着色指数。不同纸袋类型对果实大小、果形指数影响差异不显着,不同纸袋类型对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Vc含量影响差异均不显着。3、不同套袋时间套袋后均显着提高果实着色指数。不同套袋时间对果实大小、果形指数影响差异不显着。套袋后果实单果重均低于对照,套袋越早,果个越小,但不同套袋时间对果实大小影响差异并不显着。不同套袋时间对果实硬度影响差异显着,套袋后果实硬度变大,且套袋时间越早,硬度越大。不同套袋时间对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Vc含量影响差异均不显着。4、不同摘袋时间摘袋后着色指数均显着高于对照。适时摘袋花青苷与叶绿素比值最大,着色效果最好。摘袋后果实单果重均小于对照,摘袋越晚,果个越小,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着。不同摘袋时间对果形指数影响差异也不显着,不同摘袋时间对果实硬度影响差异显着。摘袋越晚,硬度越大。不同摘袋时间对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Vc含量影响差异均不显着。5、南果梨套袋是通过改变花青苷的显色背景,通过叶绿素的下降来削减对花青苷的抑制作用,提高花青苷/叶绿素的比例来促进着色。色素的合成都与光照有关,套袋后由于光照少,果皮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明显,花青苷也有下降的趋势,而且套袋越早下降越多。而摘袋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迅速增加,花青苷含量增加不明显。但三种色素含量均低于对照。摘袋过早,果实有返绿现象,摘袋过晚,不易上色。摘袋后15d采收最佳。
沙万纯[10](2011)在《红富士苹果果袋的筛选及套袋对辽宁营口地区苹果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红富士苹果为研究材料,研究了不同果袋对辽宁营口地区苹果的单果重、果面光洁指数、果绣指数、着色指数、果形指数等外观品质,以及果实硬度、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等内在品质的影响,筛选出了适宜在营口地区进行苹果套袋的果袋种类;同时研究了不同套袋时期对辽宁营口地区红富士苹果的单果重、果实硬度、果皮色素、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糖分以及淀粉含量的影响,为辽宁营口地区苹果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套袋提高了果实外观质量,略微降低了果实的内在品质,但总体看来套袋提高了提高经济效益;以双层纸袋效果最好,单层袋次之,塑膜袋优于对照处理。在辽宁营口地区以使用小林袋的效果最好,其次是精工双层纸袋、青和袋,爱农袋、富康袋、秦林单层纸袋的使用效果居中,塑料袋的使用效果最差。2、套袋与不套袋对果实大小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套袋及套袋时间在早期对红富士苹果果实的硬度有一定的影响,但在采收期对果实硬度并没有太大的影响。3、叶绿素a与叶绿素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在果实发育的不同时期,套袋时间越早其叶绿素含量越低,不套袋处理的果皮中叶绿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套袋处理的果皮;叶绿素b在果实的不同发育阶段变化不明显,不套袋处理的果皮中叶绿素b的含量高于套袋处理的果皮。此外,套袋处理有利于果皮中花青苷的形成,并且套袋时间越早其花青苷形成的就越多。4、套袋处理可以降低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含量,并且套袋时间越早其对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含量的影响越大;在果实发育的过程中,果实中还原糖、总糖的含量是逐渐增加的,总糖的含量在各个时期呈现近似的变化趋势,对照果实中总糖的含量总是高于套袋处理的果实,不同套袋时间对果实中总糖含量的影响不规律;果实中蔗糖的含量是逐渐呈现上升趋势的,在各个时期对照果实中蔗糖的含量均高于套袋处理的果实
二、套袋短枝红富士果实内含物及果皮色素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套袋短枝红富士果实内含物及果皮色素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苹果套袋技术应用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苹果套袋技术的发展历史 |
2 我国苹果套袋技术的应用现状 |
2.1 果袋类型 |
2.1.1 双层纸袋 |
2.1.2 单层纸袋 |
2.1.3 塑膜袋 |
2.1.4 液膜袋 |
2.2 套袋果实选择 |
2.3 套袋时期和方法 |
2.4 摘袋时期和方法 |
3 苹果套袋栽培的优势 |
3.1 提高果实外观品质 |
3.2 保持果实新鲜度 |
3.3 降低农药残留和贮藏期病害 |
3.4 防灾减灾 |
4 苹果套袋栽培的主要问题 |
4.1 生产成本增大 |
4.2 内在品质降低 |
4.3 病害发生加重 |
4.4 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 |
5 苹果套袋栽培的发展趋势 |
6 苹果不套袋栽培的前提条件 |
6.1 消费者和市场认可 |
6.2 选育或引进易着色品种 |
6.3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完善 |
7 苹果不套袋栽培的问题与建议 |
7.1 合理合规建园 |
7.2 使用增色技术 |
7.3 完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
7.4 做好免套袋栽培准备 |
(2)不套袋栽培对苹果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果实套袋技术的发展 |
1.2 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1.2.1 果实着色 |
1.2.2 果实大小和果形指数 |
1.2.3 果皮结构 |
1.2.4 果实糖、酸含量 |
1.2.5 果实硬度 |
1.3 套袋对果实生理变化的影响 |
1.3.1 呼吸速率 |
1.3.2 乙烯释放速率 |
1.3.3 耐贮性 |
1.4 套袋对果实抗氧性的影响 |
1.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套袋栽培对苹果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2.1.2 试验方法 |
2.2 测定指标 |
2.3 数据分析 |
2.4 结果分析 |
2.4.1 不套袋对果实单果重和果形指数的影响 |
2.4.2 不套袋对果实色泽的影响 |
2.4.3 不套袋对表皮蜡质的影响 |
2.4.4 不套袋对果实表面真菌种类的影响 |
2.4.5 不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2.4.6 不套袋果实对青霉病的抗性 |
2.4.7 不套袋果实对灰霉病的抗性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不套袋栽培对苹果贮藏特性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测定指标 |
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套袋苹果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 |
3.4.2 不套袋苹果果实贮藏期间硬度的变化 |
3.4.3 不套袋苹果果实贮藏期间失重率的变化 |
3.4.4 不套袋苹果果实贮藏期间呼吸速率的变化 |
3.4.5 不套袋苹果果实贮藏期间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 |
3.4.6 不套袋苹果果实贮藏期间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的变化 |
3.4.7 不套袋苹果果实贮藏期间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 |
3.4.8 不套袋苹果果实贮藏期间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套袋对柚果实色泽变化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柚类生产现状 |
2 柑橘属果实着色研究概述 |
2.1 柑橘属果实着色特点 |
2.2 柑橘属果实呈色色素 |
2.3 柑橘属果实着色的影响因素 |
2.3.0 光照对果实着色的影响 |
2.3.1 温度对果实着色的影响 |
2.3.2 影响果实着色的其他因素 |
3 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3.1 不同果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3.2 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3.3 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4 本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4.1 研究意义 |
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套袋对柚果实发育过程中外观色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实果面色泽参数的影响 |
2.1.1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实果面色泽参数L*的影响 |
2.1.2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实果面色泽参数a*的影响 |
2.1.3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实果面色泽参数b*的影响 |
2.1.4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实果面色泽参数CCI的影响 |
2.2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皮主要色素含量的影响 |
2.2.1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皮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
2.2.2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皮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 |
2.2.3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套袋对柚果实发育过程中类胡萝卜素组份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试验方法 |
1.4.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1.4.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1.4.3 样品溶液中类胡萝卜素组份的UPLC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皮类胡萝卜素组份含量的影响 |
2.1.1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皮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 |
2.1.2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皮β-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2.1.3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皮玉米黄素含量的影响 |
2.2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实内果肉类胡萝卜素组份含量的影响 |
2.2.1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实内果肉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 |
2.2.2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实内果肉β-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2.2.3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实内果肉玉米黄素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套袋对柚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试验方法 |
1.4.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1.4.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皮激素含量的影响 |
2.1.1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皮IAA含量的影响 |
2.1.2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皮ABA含量的影响 |
2.1.3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皮GA3 含量的影响 |
2.2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实内果肉激素含量的影响 |
2.2.1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实内果肉IAA含量的影响 |
2.2.2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实中果肉ABA含量的影响 |
2.2.3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实内果肉GA3 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五章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实成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试验方法 |
1.4.1 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
1.4.2 可滴定酸的测定 |
1.4.3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1.4.4 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测定 |
1.4.5 其他指标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实外在品质的影响 |
2.2 不同套袋对两种柚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版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秋酥脆枣果斑发生机理及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 |
1.2 目的意义 |
1.3 果斑研究概况 |
1.3.1 果斑研究文献统计 |
1.3.2 果斑形成机理研究概况 |
1.4 果实套袋 |
1.4.1 国内外果实套袋研究进展 |
1.4.2 套袋与果斑之间的关系 |
1.5 技术路线 |
2 中秋酥脆枣果斑发生规律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仪器 |
2.4 试验方法 |
2.4.1 气象因子调查 |
2.4.2 果斑发生规律调查 |
2.4.3 果斑对果实品质影响调查 |
2.4.4 果斑对单果重量影响调查 |
2.4.5 果斑果实 |
2.4.6 解剖镜观察 |
2.4.7 扫描电镜观察 |
2.4.8 石蜡切片观察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果斑形态观察 |
2.5.2 果斑发生规律 |
2.5.3 果斑的形成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2.5.4 果斑果实大小比较 |
2.5.5 果斑对果实果肉的影响 |
2.6 讨论与小结 |
2.6.1 果斑的发生 |
2.6.2 果斑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 |
2.6.3 凸出型果斑 |
2.6.4 开裂型果斑 |
2.6.5 果实表皮细胞结构特点与果实锈斑形成之间的关系 |
2.7 小结 |
3 中秋酥脆枣果斑防治 |
3.1 材料器材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器材 |
3.2 试验方法 |
3.2.1 枣吊套袋方法 |
3.2.2 锡箔纸包裹方法 |
3.2.3 品质测定 |
3.2.4 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套袋方式斑点果实率变化 |
3.3.2 不同处理对中秋酥脆枣外观品质的影响 |
3.3.3 不同套袋处理对中秋酥脆枣内在品质的影响 |
3.3.4 不同套袋对果实表皮膜透性的影响 |
3.3.5 不同套袋对果实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4 小结与讨论 |
3.4.1 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3.4.2 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3.4.3 果实表皮酶活性与果斑形成的关系 |
3.5 小结 |
4 结论 |
4.1 果斑特征与发生规律 |
4.2 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4.3 套袋对果实表皮氧化酶活性影响 |
5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枇杷果实套袋微域环境及果实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果实套袋的研究进展 |
2 套袋对果实袋内微域环境的影响 |
2.1 套袋对袋内温度的影响 |
2.2 套袋对袋内湿度的影响 |
2.3 套袋对袋内光照强度的影响 |
3 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3.1 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3.2 套袋对果实硬度的影响 |
3.3 套袋对果皮色泽的影响 |
3.4 套袋对果实PPO、POD酶活性的影响 |
3.5 套袋对果实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
3.6 套袋对果实糖、酸含量的影响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枇杷半透光型套袋微域环境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套袋材料与参数 |
1.2 树体材料 |
1.3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自制袋袋内日均温度、湿度、光照强度情况 |
2.2 自制袋袋微域环境变化 |
2.2.1 温度变化 |
2.2.2 湿度变化 |
2.2.3 光照强度变化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改良袋与常用果袋袋内微域环境的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套袋材料与参数 |
1.2 树体材料 |
1.3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套袋袋内微域环境差异性 |
2.2 袋内温度变化 |
2.3 袋内湿度变化 |
2.4 袋内光照强度变化 |
2.5 不同套袋袋内温度与湿度的相关性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不同套袋处理对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果实单果重的测定 |
1.2.2 果实纵径、横径、果形指数测定 |
1.2.3 病害、虫果、鸟食率及好果率的测定 |
1.2.4 果皮厚度的测定 |
1.2.5 果实硬度测定 |
1.2.6 可食率测定 |
1.2.7 含水量测定 |
1.2.8 果实色差的测定 |
1.2.9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1.2.10 花青素、类黄酮、总酚相对含量的测定 |
1.2.11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1.2.12 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测定 |
1.2.13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
1.2.14 抗坏血酸含量测定 |
1.2.15 pH值测定 |
1.2.16 氨基酸含量测定 |
1.2.17 矿质元素含量测定 |
1.2.18 POD、PPO酶活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套袋对枇杷果实生长过程中单果重的影响 |
2.2 不同套袋对枇杷果实生长过程中纵径、横径的影响 |
2.3 不同套袋对枇杷果实生长过程中果形指数的影响 |
2.4 不同套袋对枇杷果实病害、虫果、鸟食率及好果率的影响 |
2.5 不同套袋对果实硬度、果皮厚度、可食率与含水量的影响 |
2.6 不同套袋在枇杷生长过程中对果实色差的影响 |
2.7 不同套袋在枇杷生长过程中对果实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2.8 不同套袋在枇杷生长过程中对果实花青苷、类黄酮、总酚含量的影响 |
2.9 不同套袋在枇杷生长过程中果实各色素含量与色差值的相关性分析 |
2.10 不同套袋对生长过程中枇杷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11 不同套袋对生长过程中枇杷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2.12 不同套袋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糖酸比的影响 |
2.13 不同套袋对果实抗坏血酸含量与pH值的影响 |
2.14 不同套袋对果实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2.15 不同套袋对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2.16 不同套袋在枇杷生长过程对POD、PPO酶活性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套袋提高生长中枇杷果实的果重与果形 |
3.2 套袋提高果实好果率与外观品质 |
3.3 不同套袋对果皮色素与色泽的影响不同 |
3.4 不同套袋影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糖酸含量的积累 |
3.5 不同套袋改变果实氨基酸与矿质元素含量 |
3.6 套袋提高果实PPO、POD酶活性 |
附图4-1 不同套袋果实生长情况 |
第五章 不同套袋的生产效益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套袋使用情况 |
2.2 三种套袋生产效益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不同规格果袋图示 |
致谢 |
(6)套袋金冠不同除袋期对果实着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套袋技术对果实着色及色素含量的影响 |
1.2 我国套袋果除袋时期的研究现状 |
1.3 试验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及试验处理 |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除袋期对果实外在品质的影响 |
3.2 不同除袋期果皮色素含量变化 |
3.3 除袋期气象因子变化 |
3.4 着色因子分析 |
3.5 不同除袋期果实内在品质的变化 |
3.6 不同除袋期果实着色指数及花青素的相关性分析 |
3.7 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套袋金冠最佳除袋期 |
3.8 宁夏金冠产区套袋果除袋出售的市场与经济效益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套袋技术对金冠果皮花青苷合成及着色的影响 |
4.2 套袋金冠不同除袋期对果皮色素含量的影响 |
4.3 套袋金冠不同时期除袋果皮着红色 |
4.4 套袋金冠不同时期除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4.5 宁夏金冠产区影响果实着红色的因子 |
4.6 宁夏金冠产区套袋金冠最佳除袋期 |
4.7 宁夏金冠产区套袋果除袋出售技术的应用前景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不同套袋处理对‘岳苹’果实品质及着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套袋处理对‘岳苹’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2.2 不同套袋处理对‘岳苹’果实糖酸含量的影响 |
2.3 不同套袋处理对‘岳苹’果皮色素含量的影响 |
2.4 摘袋后果皮色泽的变化规律 |
3 结论 |
4 讨论 |
4.1 套袋影响果实的内在品质 |
4.2 套纸袋能显着促进苹果着色 |
(8)套袋和喷施叶面肥对阿克苏红富士苹果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苹果套袋研究现状 |
1.3 叶面肥研究现状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材料与处理 |
2.3 试验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第3章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 |
3.1 不同套袋时期的比较 |
3.2 不同摘袋时期的比较 |
第4章 喷施叶面肥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
4.1 喷施叶面肥对红富士苹果幼果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
4.2 喷施叶面肥对红富士苹果膨大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
4.3 喷施叶面肥对红富士苹果着色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
4.4 喷施叶面肥对红富士苹果成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5章 喷施叶面肥对红富士苹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5.1 喷施叶面肥对红富士苹果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
5.2 喷施叶面肥对红富士苹果叶片蒸腾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
5.3 喷施叶面肥对红富士苹果叶片气孔导度日变化的影响 |
5.4 喷施叶面肥对红富士苹果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的影响 |
5.5 喷施叶面肥对红富士苹果叶片光响应的影响 |
第6章 讨论 |
6.1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 |
6.2 喷施叶面肥对红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 |
6.3 喷施叶面肥对红富士苹果叶片光合特性的的影响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辽西南果梨果实套袋对着色及品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梨套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套袋对果皮着色的影响 |
1.2.3 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不同纸袋种类筛选试验 |
2.2.2 不同套袋时间试验 |
2.2.3 不同摘袋时间试验 |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1 梨果皮色素的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2 梨果实品质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纸袋类型对果皮着色和品质的影响 |
3.1.1 不同纸袋类型对果皮着色的影响 |
3.1.2 不同纸袋类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3.1.3 小结 |
3.2. 不同套袋时间果皮着色和品质的影响 |
3.2.1 不同套袋时间果皮着色的影响 |
3.2.2 不同套袋时间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3.2.3 小结 |
3.3 不同摘袋时间对果皮着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
3.3.1 不同摘袋时间对果皮着色的影响 |
3.3.2 不同摘袋时间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3.3.3 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红富士苹果果袋的筛选及套袋对辽宁营口地区苹果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
1.2.1 国外套袋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套袋发展现状 |
1.2.3 套袋技术的主要应用现状 |
1.2.3.1 果袋的类别 |
1.2.3.2 套袋的时间和方法 |
1.2.3.3 去袋的时间和方法 |
1.2.4 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 |
1.2.4.1 认识程度低 |
1.2.4.2 果袋质量差 |
1.2.4.3 技术不过关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辽宁营口地区套袋红富士苹果果袋种类筛选的试验 |
2.1.1 材料 |
2.1.2 测定方法 |
2.2 辽宁营口地区红富士苹果不同套袋时期效果的试验 |
2.2.1 材料 |
2.2.2 测定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果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3.2 不同果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3.3 不同套袋时期对辽宁营口地区红富士苹果果品质量的影响 |
3.3.1 红富士苹果果实单果重的变化 |
3.3.2 红富士苹果果实硬度的变化 |
3.3.3 红富士苹果果皮色素的变化 |
3.3.4 红富士苹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
3.3.5 红富士苹果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 |
3.3.6 红富士苹果果实糖分含量的变化 |
3.3.7 红富士苹果果实淀粉含量的变化 |
第四章 讨论 |
4.1 果袋种类的筛选 |
4.2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品质量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套袋短枝红富士果实内含物及果皮色素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苹果套袋技术应用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王贵平,薛晓敏,王金政. 河北农业科学, 2021(04)
- [2]不套袋栽培对苹果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D]. 岳正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套袋对柚果实色泽变化及品质的影响[D]. 吴世涛.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5)
- [4]中秋酥脆枣果斑发生机理及防控[D]. 李凡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05)
- [5]枇杷果实套袋微域环境及果实品质研究[D]. 张君雅.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5)
- [6]套袋金冠不同除袋期对果实着色的影响[D]. 顾琴. 宁夏大学, 2016(02)
- [7]不同套袋处理对‘岳苹’果实品质及着色的影响[J]. 里程辉,刘志,王宏,于年文,张秀美,王杰,叶欣. 中国农学通报, 2013(25)
- [8]套袋和喷施叶面肥对阿克苏红富士苹果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D]. 王娜. 新疆农业大学, 2012(05)
- [9]辽西南果梨果实套袋对着色及品质影响研究[D]. 董敬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10]红富士苹果果袋的筛选及套袋对辽宁营口地区苹果品质影响的研究[D]. 沙万纯.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