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学校法律基础课程改革

浅谈高等学校法律基础课程改革

一、普通高校法律基础课改革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张凤奕[1](2021)在《听障本科生思政课教学改革新探——基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视角》文中认为随着连续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实施,我国的学校特殊教育得到了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听障学生进入了普通高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高校思政课五门必修课之一,也是必须要为听障大学生开设的课程,而听障大学生因存在交流方式不同、思维认识能力较弱、实际掌握知识水平较低等特点,使现在该门课在听障大学生的教学中存在教材选用、教师选择、教学手段等多方面的不适应。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辅助手段的教学改革建议。

曹勇[2](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王东红[3](2021)在《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全面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需要我国公民具有良好的法治意识,特别是宪法意识。大学生作为我国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青年群体,是当代中国学习、遵守、普及和维护宪法的重要力量,更是中国未来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宪法意识是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统领,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法律意识,是大学生关于宪法的知识、观点、心理和思想的总和。它反映了大学生对现行宪法和宪法实施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具体包括大学生对宪法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宪法功能的认识、对宪法实施的评价、对基本权利保护和行使状况的感受、对宪法之治的渴望和践行的意志等。论文厘清宪法意识与法律意识、宪法意识与法治意识、宪法意识与公民意识、宪法意识与宪法思维、宪法意识与宪法信仰等相关概念的关系。揭示了宪法意识的横向结构,即包括宪法知识、宪法理想、宪法情感、宪法意志、宪法评价和宪法信仰六个方面内容。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提出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宪法至上意识、党的全面领导意识、基本权利意识、权力监督意识和遵守规则意识。论文对大学生宪法意识及其培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在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宪法至上意识尚未形成、基本权利意识有待加强、权力监督意识有待提高等。对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客观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方面,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传统文化中封建残余观念的影响和宪法未得到全面实施的影响等。学校因素方面,对宪法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主导师资力量不足、没有形成培育合力等。家庭因素方面,家长受自身宪法法律知识和宪法意识的限制,缺乏对孩子进行宪法意识培育重要性的认识;家长培养目标的功利性,缺乏对孩子个性自由的尊重;家长教育方式或溺爱或体罚,缺乏对孩子进行规则意识和监督意识的培养等。发现影响大学生宪法意识的主观原因主要是:宪法社会实践体验不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确立,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较低,缺乏学习和思考的主观能动性等自身因素的影响。论文认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思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进大学生宪法意识提高为目标,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大学生成长规律,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培育的过程。论文明确了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和原则。强调通过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学校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和强化自我教育四种途径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

张炜[4](2021)在《普通高校一流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问题研究 ——以Y大学师范专业为例》文中指出“双万计划”背景下,一流专业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师范生是未来教师职业的预备者,影响着国家教育质量的提升。但是,长期以来,有关于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却并未得到重视,并且在文本内容与实施环节中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Y大学的七份一流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我国“双万计划”的背景为依托,对Y大学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展开理性思考,探究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相应对策的可能性探索。本研究运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在培养方案文本探讨层面,主要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课程设置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在培养方案实施层面,主要从培养方案修订与执行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七个一流师范专业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基本都能按照有关政策措施进行制订工作,体现了制订的规范化,但是也存在着培养目标高远且缺乏特色、人才定位不清晰的问题,课程方面也存在着学分和学时过高、理论课过多的问题;在执行层面,却出现了与文本的差异性,实际并未按文本规定来执行。由此反映出,虽然七个专业均为一流专业,但是其人才培养质量并未经由规范化的培养方案得到保障。因此,本研究认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实际,实现规范化与差异化的统一,建立健全校内内部监督机制,确定质量保障体系,从而进一步提升师范生的培养质量。

吴舒婷[5](202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家国情怀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维系中华儿女团结齐力的纽带,更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厚植于心的情感。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主要渠道和首要阵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科学、有效地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培育可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蕴。本研究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理路展开。首先,在深入认识家国情怀内涵的基础上,探赜索隐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价值及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系统阐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必要性。其次,从教育者、培育内容、培育方法、培育考核四个维度进行抽茧剥丝,找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存在的不足有:教育者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效果欠佳、培育方法难以增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培育内容的针对性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对培育成效的考核未能得到有效落实。再次,从教师、方法、教材、考核、学生五个维度出发,洞悉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存在不足的原因是:教师的培育理念和培育方法稍显滞后、教材供给与培育内容需求不完全匹配、高校对培育成效的考核尚未形成合力、学生主动涵养家国情怀的意识不够强。最后,有针对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提出了对策: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认知、优化培育内容、改进培育方法、健全考核形式、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

崔晓丹[6](2021)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研究》文中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别承担着“主渠道”与“主阵地”的重要角色。当前,推进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育人,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协同的必要性在于:新形势下,国内外局势深刻变化、信息技术迭代更新、学生个体个性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等,都对协同育人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协同的可行性在于:主渠道与主阵地同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在工作目标、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工作方法等方面是有机统一、密切联系的。近些年来,主渠道与主阵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进,两者协同倍受关注,且内容丰富、模式多样、结构复杂。各大高校在协同育人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丰富成果和宝贵经验。但是,稳步推进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仍然存在一些现实困境。比如,对协同育人还存在认识误区、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热情不高、工作中缺乏长期稳定的沟通合作、主渠道与主阵地的配合程度不够等。破解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育人难题,首先,需要明晰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的总体思路。为此,既要确立基本原则,又要明确目标要求。在基本原则上,要遵循统一领导、整体优化、层次适中、动态调节的原则。在目标要求上,要明确分工,提高劳动效率;科学分权,推动组织合作;合理分利,促进公平公正。其次,在明晰协同育人的总体思路后,针对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的实施现状,需要从理念、关系、结构、保障等方面入手,把握协同育人推进的具体策略。一是注重理念强化。在宏观层面,全社会要坚持“立德树人”理念;中观层面,高校系统应强化“三全育人”理念;微观层面,教育个体需培养“大思政”理念。二是促进关系理顺。这其中,既要协调好权力关系,又要解决好利益关系,既要处理好信息关系,又要保持好人际关系。另外,还应把握好教书与育人、管理与服务、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等几组特殊关系。三是推动结构优化。要通过加强管理顶层设计、规范考核评价体系、完善人才培养制度、抓住协同育人契机,整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体化运行。四是夯实基本保障。环境保障上,要优化协同育人的文化环境;物质保障上,要保证经费技术等资源供给;平台保障上,要形成互促互进的工作机制;人才保障上,要加强专业化育人队伍建设。

方桐清[7](2020)在《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我国高职院校大都脱胎于职业大学、成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历史只有四十年。高职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仍存在大学文化缺失、职业文化不强的客观现实,高等性、职业性都不够使得“类型”和“重要”双不显。文化育人弱化导致立德树人虚化,价值取向不明导致文化育人泛化。而现有研究成果零散,总体缺少基础框架,不足以指导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实践活动。课题通过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以江苏省15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为主要样本,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进行了研究。高职教育要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必须实施文化育人,明确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高职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给予“5B定位”,蕴含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定位“基层职业性”;我国对高职给予“复姓定位”,蕴含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定位“高等职业性”。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高等”文化共性,同时具有“职业性”个性价值追求。文化育人定位决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性质,文化育人特性反映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面貌,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对文化育人定位、文化育人特性具有反作用。因此,文化育人定位和特性价值追求的向度即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应然目标。从文化育人定位、文化育人特性的维度分析,其价值取向均有四个向度。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应然路径是:以“职业性”特质人才为培养目标,走校企“双主体”文化育人之路,在合作中正视育人文化与企业文化价值目标的现实不融,规避企业文化中不利于人的道德、理性、真善美形成的文化因子,有效耦合育人文化与企业先进文化,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我国职业教育的起步可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自此至改革开放前,我国职业教育及其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后,我国高职教育随经济建设中心的确立应运而生,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对技术精神的双压制、社会文化对育人文化的深融合、外来文化对高职文化的反思间性等影响,形成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特质文化形态。以发展需要、发展规模、发展质量为评判标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具有递进式发展特征和递进式文化育人价值目标。从对文化育人的认识高度、重视程度和实践效度分析,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随递进式发展任务划分为随性、工具性、理性、特性四个发展阶段。四个阶段以经济与高职互动为演进动力,是“适应—调整—再适应”的演进过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虽然仍存在不少现实矛盾,但是从宏观上取得了重要成就,同时存在向度摇摆阻碍类型彰显之囧。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实践情况看,弱化并制约其彰显深度、广度和效度的主要问题包括:融入工业文化因素比较泛化、注入企业文化要素比较主观、培养优秀企业精神重视不够、关注文化间性存在盲目性碎片化。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多维因素复合的结果。影响其彰显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化育人自觉性不强、职业文化理解得不深、校企文化交融性不足、文化传播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机制不健全。彰显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需要从内容、载体、路径、传播方式、文化环境等方面系统化推进。

马艳霞[8](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历史考察与反思》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历经多次改革,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历史的曲折发展并逐渐完善,实践教学也不断在改革中加强和改进。认真梳理总结相关史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发展历程进行分段总结,分析实践教学的经验教训,为新时代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借鉴。阐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含义、特点、类型、基本要求和理论依据,阐明思政课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以及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思政课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政课程缺少实践教学环节是不完整的,也不可能收到实效的;但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内容绝不是越多越好,要从实际出发,把握好不多不少的“度”,既能满足教学要求又可行、效果好,才是最好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大学生直接性实践活动的组织困难很多,此类实践明显不足,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众多高校和教师把直接性实践与间接性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利用有限的条件千方百计强化间接性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实践缺乏、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这是值得关注和总结的。直接的课外实践教学和间接的课堂实践教学都是重要和必要的,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进行。参考中共党史、思政史和思政课课程建设史,综合专家学者的观点,将70多年来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发展史分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至“98方案”实行时期、“05方案”实施以来五个时期。依据大量文献资料,认真梳理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历史发展脉络,阐述各个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背景、内容、特点和不足,简要揭示经验教训。纵观70多年历史,党和国家始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高度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总体而言,随着多次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推进,实践教学也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在史论结合,分段历史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反思,提出并阐释了五条总结反思意见:正确认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基本前提;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条基本经验;应该把握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度”是一条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有机有效结合是始终不渝追求的目标;与时俱进、不断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如既往的努力方向。党的十九大之后,特别是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之后,高校思政课建设受到空前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发展也开启了新的征程。只有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与时代发展同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才能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

魏志杰[9](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讲四联动”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本,中国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双重使命。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全面贯彻党的新时代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在结合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厘清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立足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从“课上教师精讲”,“课下专家活讲”,“校园文化常讲”三个角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实效性改革进行了论述;从课程内部联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动、传统教学与新媒体技术联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职能部门联动四个方面对构建高校协同育人机制进行了研究;依托维护系统稳定的负反馈系统和促进系统发展的正反馈系统,构建了“三讲四联动”综合反馈系统。其中,负反馈系统端紧密监测学生群体和教学过程中的消极因素,及时调整改革的重点和针对点;正反馈系统端则以对内改革评价体系和对外树立校园品牌的方式,强化积极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正向投入。二者合力,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改革向纵深发展,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陈梦圆[10](2019)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第一次围绕一类课程在中央层面召开的重要会议。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是前所未有的,这既进一步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科自信和职业自信,同时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新时代,要巩固好这个主渠道和主阵地,就必须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多措并举整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最活跃、最外显的因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不仅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既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也是整体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实现科学化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梳理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和发展特点,并对近7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取得的经验进行了概况和总结。同时,厘清了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内容和路径,并从内容、主体和对象的三维视角分析了教学方法科学运用与不断优化的途径,并在行文的最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做出了展望和构想。这是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亦是主要的步骤。具体而言,论文主体部分主要从四个逻辑板块来展开研究:一是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和价值;二是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发展进程有什么特点,积累了哪些经验;三是研究该如何不断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更加科学运用与不断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四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和构想。以上四个逻辑板块研究的内容层层递进并有机联系在一起。具体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基本理论。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等基本概念的界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特点的分析,以期在更深层次上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本质,同时对教学方法的重要价值及功能进行了阐释。这部分主要是本文第一章的内容。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变化发展的演变进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发展历史总伴随着对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所以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展的历史,以及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人层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认知、把握和运用的历史为线索,来回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历程,在此基础上,概括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近70年来呈现的特点,并对教学方法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此来确定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该在哪些方面运用与优化。这部分主要是第二章的内容,从逻辑上看,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的具体内容。这部分分别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动态的发展研究和静态的理论阐释两个角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是论文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基本内容。第三章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离开了对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理论的研究,我们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就是静止的、固化的、僵硬的。当外在的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大学生呈现新的思想行为特点时,教学方法就要与时俱进,以“八个相统一”为方法论指导,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第四章是三维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与优化。本章是整篇论文的核心章节和主要的研究创新点之一。在本章突破了以往研究教学方法的按课程、按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或者基本方法与拓展方法的分类标准,创新性的从教学内容视角、教学主体视角和教学对象视角的三维角度来论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该如何科学地运用和优化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方法,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在教学内容视角主要论述了理论原理性知识内容的利用多媒体的讲授法、专题式教学方法和研讨式教学方法;与学生个人成长成才联系密切内容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互动讨论式教学方法和两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心理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与暗示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法。在教学主体视角分别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整体的特殊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体特殊性两方面来论述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优化。在教学对象视角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需求,进而论述了突出学生专业特色的分类教学方法。第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构想。这部分内容也是本论文的一个创新点。本部分从一定的理论高度探讨了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观的相关内容,并从联系现实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关注教学效果发展教学方法两个视角进一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理性的阐释,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理性思维的提升。这部分是本论文第五章的内容。

二、普通高校法律基础课改革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普通高校法律基础课改革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听障本科生思政课教学改革新探——基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听障本科生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思政课是高校对听障本科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1.1.1 思政课是落实高校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1.1.2 思政课对其他课程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1.2 听障本科生自身的特殊性使思政课的改革成为必然
        1.2.1 交流方式存在明显不同
        1.2.2 思维认知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1.2.3 实际掌握的知识水平差距较大
2 听障本科生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听障本科生较健听学生在课程学习上存在明显不足
        2.1.1 知识储备量低,逻辑思维能力较弱
        2.1.2 对课程认识不足,学习兴趣不高
        2.1.3 课堂专注度不高,学习主动性缺乏
    2.2 照搬健听本科生所使用的统编教材不适应听障本科生的自身特点
    2.3 教学中存在的差异性给教师选配带来困惑
        2.3.1 思政专业教师不适应听障学生教学
        2.3.2 特教专业教师不具备思政专业知识支撑
    2.4 常规教学方式不适应听障本科生的特点
        2.4.1 师生之间在交流沟通上存在较大障碍
        2.4.2 常用的辅助教学手段在应对听障本科生的教学时还有所不足
3 听障本科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对策建议
    3.1 多措并举,让理论课教学更有效
        3.1.1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适应听障学生特点
        3.1.2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
        3.1.3 实行“双语教学”,让课堂沟通无障碍
        3.1.4 强化多媒体,让教学更有效
        3.1.5 改革考核方式,让课程评价更全面
    3.2“残健融合”,让实践课教学更深刻
        3.2.1“新闻播报”让听障本科生爱上思政课
        3.2.2“社会实践”让听障本科生实现自我教育
        3.2.3“融合实践”让听障本科生认识更深刻
    3.3“互联网+”,让教育途径得以拓展
        3.3.1 充分利用新媒体拓展教育阵地
        3.3.2 充分利用学校网络平台拓展教育阵地
        3.3.3 充分利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全新教学模式拓展教育途径
    3.4 全员行动,让教学主导实现多元
        3.4.1 思政专业教师在听障本科生思政课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3.4.2“课程思政”让所有教师都参与到听障本科生的思政教育中
    3.5 强资引源,让教学运行得以良序
        3.5.1 加强保障资金投入
        3.5.2 加强师资队伍保障
        3.5.3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4 结语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理论基础
        1.3.1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1.3.2 习近平法治思想
        1.3.3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创新点
2 宪法意识概述
    2.1 宪法意识的概念
        2.1.1 宪法意识的内涵
        2.1.2 宪法意识与相关概念
    2.2 宪法意识的结构
        2.2.1 宪法知识
        2.2.2 宪法理想
        2.2.3 宪法情感
        2.2.4 宪法意志
        2.2.5 宪法评价
        2.2.6 宪法信仰
    2.3 宪法意识的功能
        2.3.1 指导科学立法功能
        2.3.2 促进严格执法功能
        2.3.3 保证公正司法功能
        2.3.4 引导全民守法功能
    2.4 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基本内容
        2.4.1 宪法至上意识
        2.4.2 党的全面领导意识
        2.4.3 基本权利意识
        2.4.4 权力监督意识
        2.4.5 遵守规则意识
3 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实施与回收
        3.1.1 问卷设计思路
        3.1.2 抽样方案设计
        3.1.3 问卷回收
    3.2 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的整体特征
        3.2.1 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升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念认同度高
        3.2.3 对宪法基本知识有较好了解
        3.2.4 主动维权意识较好
        3.2.5 对宪法实施效果持肯定性评价
    3.3 大学生宪法意识差异性分析
        3.3.1 基于自然因素的差异分析
        3.3.2 基于成长背景因素的差异分析
        3.3.3 基于教育因素的差异分析
        3.3.4 基于海外生活经历、校外兼职的差异分析
4 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4.1 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宪法至上意识尚未形成
        4.1.2 基本权利意识有待加强
        4.1.3 权力监督意识有待提高
    4.2 大学生宪法意识生成的影响因素
        4.2.1 社会因素
        4.2.2 学校因素
        4.2.3 家庭因素
        4.2.4 自身因素
5 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与原则
    5.1 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
        5.1.1 认知目标
        5.1.2 情感目标
        5.1.3 行为目标
        5.1.4 发展目标
    5.2 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原则
        5.2.1 方向性原则
        5.2.2 求实性原则
        5.2.3 渗透性原则
        5.2.4 主体性原则
6 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途径与方法
    6.1 优化社会环境
        6.1.1 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
        6.1.2 优化全面实施宪法的政治环境
        6.1.3 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文化环境
        6.1.4 优化媒体融合传播的网络环境
    6.2 加强学校教育
        6.2.1 发挥“基础”课的主渠道关键课程作用
        6.2.2 开设“中国宪法”课程为通识必修课
        6.2.3 挖掘其他课程蕴含的宪法教育资源
        6.2.4 践行依宪治校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6.3 重视家庭教育
        6.3.1 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6.3.2 培养遵守规则意识
        6.3.3 营造民主家风
    6.4 强化自我教育
        6.4.1 增强对宪法重要性认识
        6.4.2 积极参与宪法法治类实践
        6.4.3 发挥朋辈教育作用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学生宪法意识调查问卷
附录B 问卷赋值题评分
附录C 访谈提纲及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普通高校一流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问题研究 ——以Y大学师范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国家政策推动师范专业培养方案的变革
        二、人才培养方案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三、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存在不足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研究
        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构成要素的研究
        三、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之处
第一章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概念界定及构建原则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培养方案
        二、本科教育
        三、师范类专业
    第二节 主要构成要素
        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要求
        三、课程设置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教师知识理论
        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第四节 一流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原则
        一、统一性与差异性并重原则
        二、育人为本原则
        三、实践导向原则
第二章 一流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现状分析
    第一节 案例概况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人才培养方案现状的研究结果
        一、人才培养方案文本情况
        二、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现状
第三章 Y大学一流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人才培养方案文本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二、人才培养要求存在的问题
        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人才培养方案执行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学生主体参与
        二、制订机制缺乏科学性
        三、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的实现存在偏差
        四、实践教学执行与方案文本规定不一致
    第三节 一流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改革自上而下的体制导致制订主体缺位
        二、院校相关监管机制不健全
        三、对课程的系统关联性缺乏认识
        四、师范教育存在重学术、轻实践的趋向性
第四章 Y大学一流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改进策略
    第一节 培养方案文本应立足于实际,注重差异化发展
        一、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学生发展实际
        二、培养要求具体化,加强与课程之间的关联性
        三、促进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性
    第二节 增加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机制的参与主体多元性
    第三节 强化教学实习的实践特性,进行系统规划
        一、完善教学实习的系统性
        二、加强教学实习的监督管理
        三、完善“双导师”制度,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第四节 落实一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保障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理论分析
    2.1 内涵与价值
        2.1.1 “家国情怀”的内涵
        2.1.2 “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内涵
        2.1.3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中的价值
    2.2 内在逻辑
        2.2.1 理论逻辑
        2.2.2 历史逻辑
        2.2.3 现实逻辑
第3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问卷设计
        3.1.1 调查目的
        3.1.2 问卷内容
        3.1.3 调查方法
        3.1.4 数据收集
        3.1.5 信效度分析
    3.2 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现状分析
        3.2.1 大学生家国情怀现状
        3.2.2 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成就分析
        3.2.3 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存在的不足
    3.3 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3.3.1 教师的培育理念和培育方法稍显滞后
        3.3.2 教材供给与培育内容需求不完全匹配
        3.3.3 高校对培育成效的考核尚未形成合力
        3.3.4 学生主动涵养家国情怀的意识不够强
第4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对策
    4.1 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育认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4.1.1 深化教师自身家国情怀
        4.1.2 强化教师价值引领地位
        4.1.3 增强教师自身专业素养
    4.2 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有效彰显家国情怀
        4.2.1 重点突出教材中能体现家国情怀的内容
        4.2.2 及时融入蕴含家国情怀的时事热点内容
        4.2.3 有机结合专业元素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4.3 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4.3.1 注重网络教学法,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
        4.3.2 运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4.3.3 创新实践教学法,鼓励学生践行使命担当
    4.4 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形式,保障培育效果
        4.4.1 课程考试中增设对家国情怀理论知识的考核
        4.4.2 在综合测评中增设对大学生家国情怀的考核
        4.4.3 将学生家国情怀同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相关联
    4.5 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主动涵养深沉的家国情怀
        4.5.1 切实学懂理论,增强国家认同感
        4.5.2 自主体悟乡愁与家风,深化家乡归属感
        4.5.3 自觉践行责任与担当,强化历史使命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内容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及奖励情况

(6)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理论基础
        1.3.1 马克思主义合力论
        1.3.2 整体德育论
        1.3.3 系统论和协同学
    1.4 概念界定
        1.4.1 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1.4.2 主阵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1.4.3 协同育人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2 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2.1 协同的必要性
        2.1.1 新形势带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2.1.2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需协同创新
        2.1.3 协同育人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2.2 协同的可行性
        2.2.1 主渠道与主阵地同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2.2.2 主渠道与主阵地在工作中联系密切
3 当前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的实施现状
    3.1 两者协同倍受关注
        3.1.1 相关政策文件相继出台
        3.1.2 学术交流研讨会多次召开
        3.1.3 项目及基地建设陆续展开
    3.2 两者协同内容丰富
        3.2.1 理论教学与党建工作的协同
        3.2.2 理论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
        3.2.3 理论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
    3.3 两者协同模式多样
        3.3.1 教辅结合
        3.3.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3.3.3 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
        3.3.4 基地育人建设
    3.4 两者协同结构复杂
        3.4.1 并行式结构
        3.4.2 交叉式结构
        3.4.3 分散式结构
4 当前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问题
        4.1.1 对协同育人还存在认识误区
        4.1.2 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热情不高
        4.1.3 工作中缺乏长期稳定的沟通合作
        4.1.4 主渠道与主阵地的配合程度不够
    4.2 原因分析
        4.2.1 社会发展的负面因素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
        4.2.2 高校协同管理的总体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
        4.2.3 协同育人的相关机制和基本保障尚不成熟
5 推动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的总体思路
    5.1 基本原则
        5.1.1 统一领导原则
        5.1.2 整体优化原则
        5.1.3 层次适中原则
        5.1.4 动态调节原则
    5.2 目标要求
        5.2.1 明确分工,提高劳动效率
        5.2.2 科学分权,推动组织合作
        5.2.3 合理分利,促进公平公正
6 实现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的具体策略
    6.1 注重理念强化
        6.1.1 宏观层面: 全社会要坚持“立德树人”理念
        6.1.2 中观层面: 高校系统应强化“三全育人”理念
        6.1.3 微观层面: 教育个体需培养“大思政”理念
    6.2 促进关系理顺
        6.2.1 协调好权力关系
        6.2.2 解决好利益关系
        6.2.3 处理好信息关系
        6.2.4 保持好人际关系
        6.2.5 把握好几组特殊关系
    6.3 推动结构优化
        6.3.1 加强管理顶层设计
        6.3.2 规范考核评价制度
        6.3.3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6.3.4 抓住协同育人契机
    6.4 夯实基本保障
        6.4.1 环境保障: 优化协同育人的文化环境
        6.4.2 物质保障: 保证经费技术等资源供给
        6.4.3 平台保障: 形成互促互进的工作机制
        6.4.4 人才保障: 加强专业化育人队伍建设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理论分析
    2.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要义诠释
    2.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础
    2.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类型定位
    2.4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向度目标
    2.5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应然路径
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历史回顾
    3.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渊源
    3.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发展阶段
    3.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宏观成就和向度之囧
4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现状考察
    4.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
    4.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4.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主要问题
5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问题归因
    5.1 文化育人自觉性不强
    5.2 职业文化理解得不深
    5.3 校企文化交融性不足
    5.4 文化传播机制不完善
    5.5 法律法规机制不健全
6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彰显策略
    6.1 凝练职业精神标签彰显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核心精神
    6.2 打造职业文化载体增强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显示度
    6.3 促进校企文化有效交流打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彰显路径
    6.4 建立职业文化高效传播机制推进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深化
    6.5 优化文化育人环境浓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氛围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历史考察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概述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含义、类型和要求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关概念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类型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要求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二)符合“主体性教育”思想和“知行合一”教育观的要求
        (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历史考察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1949年—1956年)
        (一)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概述
        (二)这一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特点
        (三)这一时期开展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1957年—1966年)
        (一)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概述
        (二)这一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特点
        (三)这一时期开展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1967年—1977年)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受到严重冲击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受“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曲折中发展
    四、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1978年—2004年)
        (一)1977年—1984年拨乱反正时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二)1985年—1998年改革深化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三)1998年—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蓬勃发展
    五、“05方案”实施以来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2005—今)
        (一)2005年至今创新发展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二)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历史反思
    一、正确认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基本前提
    二、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条基本经验
    三、应该把握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度”是一条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
    四、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有机有效结合是始终不渝追求的目标
    五、与时俱进、不断改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如既往的努力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讲四联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发展进程
    (一)改革开放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历史嬗变
        1.初建时期(1949-1955)
        2.探索时期(1956-1966)
        3.停滞时期(1966-1976)
    (二)改革开放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发展历程
        1.拨乱反正时期(1977-1982)
        2.走上正轨时期(1985-1995)
        3.稳步发展时期(1998-2012)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发展
        1.创新功能定位
        2.创新内容规划
        3.创新机制建设
        4.创新方法手段
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改革理论支撑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改革背景
        1.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困境梳理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路径分析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改革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2.整体性理论
        3.互动协同理论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改革基本原则
        1.遵循“三大规律”
        2.坚持“八个统一”
        3.落实“三全育人”
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改革实践路径
    (一)“三讲”思政大课堂
        1.课上教师精讲
        2.课下专家活讲
        3.校园文化常讲
    (二)“四联动”育人大格局
        1.课程内部联动
        2.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动
        3.传统教学与新媒体技术联动
        4.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职能部门联动
    (三)“三讲四联动”综合反馈系统
        1.反馈系统应用原理
        2.构建“三讲四联动”负反馈系统
        3.构建“三讲四联动”正反馈系统
五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研究成果的内容综述
        (二)对已有成果的研究述评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基本理论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二)教学方法的一般含义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指向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受制约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综合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价值
        (一)中介与桥梁价值
        (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三)保持思想政治理论课良好形象的有效手段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85方案”前的教学方法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85方案”时期的教学方法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98方案”时期的教学方法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时期的教学方法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特点分析
        (一)教学理念由“说服式”向“启发、互动、参与式”转变
        (二)教学手段由单一向现代转变
        (三)教学组织形式由单一向多种方式相结合转变
        (四)从经验总结到逐步科学化、专业化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经验总结
        (一)依据历史条件的变动与教学对象的变化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二)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三)教师队伍教学能力提升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四)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思想基础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必要手段
        (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知、情、意、行并重发展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情况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主要做法与成果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二)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三)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四)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五)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六)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七)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八)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着力点
        (一)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
        (二)坚持以问题为导向
        (三)提升思政课教学改革优质供给增强学生获得感
第四章 三维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与优化
    一、内容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与优化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高度契合
        (二)理论原理性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优化
        (三)与学生个人成长成才联系密切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优化
        (四)实践性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优化
    二、主体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与优化
        (一)教师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主体
        (二)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特殊性上看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优化
        (三)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体特殊性上看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优化
    三、对象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与优化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需求
        (三)突出学生专业特色的分类教学方法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构想
    一、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观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观
        (二)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观
    二、联系实际问题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一)正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的区别与差异
        (二)正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间教与学的关系
        (三)正视教学方法改革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地位
    三、关注教学效果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一)提升教学效果应避免为方法而方法
        (二)提升教学效果应避免方法的工具主义倾向
        (三)提升教学效果应始终关注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四)提升教学效果应切实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质与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普通高校法律基础课改革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听障本科生思政课教学改革新探——基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视角[J]. 张凤奕.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12)
  •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D]. 王东红.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4]普通高校一流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问题研究 ——以Y大学师范专业为例[D]. 张炜. 扬州大学, 2021(09)
  • [5]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研究[D]. 吴舒婷.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6]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研究[D]. 崔晓丹.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7]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D]. 方桐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8]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 马艳霞. 大理大学, 2020(05)
  • [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讲四联动”为例[D]. 魏志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1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D]. 陈梦圆.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浅谈高等学校法律基础课程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