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剂行业热点问题——产品质量趋势与水富营养化

洗涤剂行业热点问题——产品质量趋势与水富营养化

一、洗涤剂工业的热点问题——产品质量趋势与水体富营养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艳梅[1](2019)在《1980-2015年长江流域净人为磷输入和河流磷输出动态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磷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人为磷添加(如化肥、洗涤剂)是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对粮食和能源需求的重要基础。然而,过量人为磷输入不仅造成了有限磷资源的浪费,而且引发了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明确流域人为磷输入与河流磷输出通量之间的定量响应关系是有效控制水体磷污染的重要科学基础。长江作为我国的第一大河,加强其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总磷已成为长江流域水体的首要污染因子。然而,对近几十年长江流域人为磷输入及其与河流磷输出通量之间的定量响应关系尚缺乏系统分析,阻碍了磷污染的有效控制进展。本文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估算了 1980-2015年净人为磷输入及其组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大通站河流磷输出通量的时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河流磷输出通量对净人为磷输入、建坝库容、流量的定量响应关系,探讨了当年净人为磷输入和遗留磷对河流磷输出通量的贡献,并对未来35年河流磷输出通量作了情景预测,为长江流域磷资源高效利用和磷污染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980-2015 年长江流域净人为磷输入(Net Anthropogenic Phosphorus Inputs,NAPI)呈持续增加趋势(净增长了 1.4倍)。从NAPI的组分上看,化肥磷输入(56-67%)和食物饲料磷输入(28-35%)是主要来源。从空间分布看,流域NAPI及各组分总体上呈现出由西到东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最大值出现在下游的上海和中游的河南地区(>5000 kgPkm-2 yr-1),最小值出现在上游青海和西藏地区(<300 kgPkm-2 yr-1)。但是,上游和中游区域的NAPI时间增长速度显着大于下游区域。人口和畜禽密度的增长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是NAPI时空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2)1980-2015年大通站的河流总磷(TP)、颗粒态磷(PP)以及悬浮泥沙(SS)的输出通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分别净降低了 52%、75%和75%。在1980-1985年、1986-2002年以及2003-2015年期间的TP和PP输出通量呈现出不同的下降速率。然而,1980-2015年河流可溶性磷(DP)输出通量则呈现显着的增加趋势(净增加了 7倍)。河流SS、TP和PP输出通量的降低可能主要是由于建坝库容和植被覆盖率的增加,减少了水土流失。然而,建坝库容和植被覆盖率的增加促进了磷的形态转化,加之洗涤剂和食物饲料磷输入的增加(点源污染增加),从而显着提高了 DP输出通量。(3)大通站河流PP占TP的比例由1980年的97%持续下降到了 2015年的50%,而DP占TP的比例由3%增加到了 50%。尽管河流TP和PP输出通量下降了,但是由于DP输出通量和比例的增加,加大了水库藻类爆发的风险。(4)1980-2015年期间,大通站河流累计TP输出量为3760 kgP km-2,占累计NAPI的6.3%。因此,剩余93.7%(56018 kg Pkm-2)的NAPI累积在流域土壤、沉降物等中,意味着遗留磷对河流磷通量具有较大的贡献潜力。(5)所建立的基于NAPI、建坝库容、流量的多元回归模型可分别解释河流TP和DP输出通量79%和86%的年际变异性。初步分析的结果表明NAPI对河流TP和DP输出通量的贡献率分别为54%(3-87%)和84%(78-89%),遗留磷的贡献率分别为46%(13-97%)和16%(12-22%)。到2050年,在“气候变化情景”下,大通站河流TP和DP输出通量将分别降低0.7%和1.3%;在“发展情景”下,将分别增加60%和62%;在“应对情景”下,将分别降低13%和39%。(6)为了有效控制长江磷污染,首先应重点降低化肥磷的输入,提高磷的利用率,特别是中下游地区。其次,应提高生活和畜禽有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减少作物生产对化肥磷的依赖性。再次,应重视农田土壤遗留磷的二次开发利用,降低土壤磷流失风险。最后,应加大对城镇和工业废水的磷处理率,有效抑制DP的超标排放。

陶然[2](2018)在《萘系和聚羧酸系减水剂环境协调性评价》文中认为环境协调性评价又称为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是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输入、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生命周期评价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将对材料的绿色化以及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指导和推进作用。混凝土外加剂是现代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组分之一,是混凝土改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技术。本文采用了目前国际通用的Recipe方法体系来评价萘系和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环境负荷,确定了影响评价中的八种环境影响类型:气候变化(GWP)、人体毒性(HTP)、光化学氧化物形成(POFP)、颗粒物形成(PMFP)、陆地酸化(AP)、海洋富营养化(MEP)、金属资源耗竭(MDP)和化石资源耗竭(FDP)。通过对萘系高效减水剂、醚类高性能减水剂和酯类高性能减水剂高性能减水剂的环境协调性评价研究,得到了三种减水剂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各个工序以及综合环境负荷。萘系减水剂的主要影响流程是辅料的生产过程,该过程的环境影响占整个生命周期总环境影响的58.0%;萘系减水剂的主要环境负荷为颗粒物形成,其次是陆地酸化和海洋富营养化,分别占到总环境效应的30.5%、15.5%和14.6%。醚类高性能减水剂的主要影响流程是大单体的生产过程,该过程的环境影响占整个生命周期总环境影响的82.6%;醚类高性能减水剂主要环境负荷为化石资源耗竭,其次是人体毒性和光化学氧化物形成,分别占到总环境效应的29.6%、18.2%和15.7%。酯类高性能减水剂的主要影响流程是大单体的生产过程,该过程的环境影响占整个生命周期总环境影响的58.5%;酯类高性能减水剂主要环境负荷为化石资源耗竭,人体毒性和颗粒物形成,分别占到总环境效应的29.5%、18.7%和17.7%。在达到相同减水率条件下,萘系减水剂的各项环境负荷都要高于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环境负荷,其中颗粒物形成是环境负荷中最突出的类型,萘系减水剂是聚羧酸系减水剂的8.4倍。萘系减水剂的总环境影响负荷是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总环境影响负荷的3.1倍。因此可以说,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低,是绿色环保型减水剂。混凝土中使用减水剂时,在保持混凝土强度不变的情况下,统筹考虑混凝土加入减水剂对环境负荷影响的增加和节约水泥对环境负荷影响的减小因素,发现通过减少水泥用量可以显着减小混凝土材料的环境负荷。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通过使用减水剂可以使颗粒物形类型负荷指标降低150倍,其他类型环境负荷亦显着降低。加入的聚羧酸减水剂占C30混凝土环境影响的0.2%,加入外加剂后可节约125kg水泥,节约的水泥占C30混凝土环境影响的7.1%。强度等级为C60的混凝土,通过使用减水剂可以使颗粒物形类型负荷指标降低121倍,其他类型环境负荷亦显着降低。加入的聚羧酸减水剂占C60混凝土环境影响的0.3%,加入外加剂后可节约196kg水泥,节约的水泥占C60混凝土环境影响的10.1%。

刘莉娜,陈昊然[3](2013)在《酶在洗涤用品工业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概述了酶在洗涤剂工业的应用及发展。在洗涤剂领域清洁化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形势下,酶制剂以其在实际应用中高效、快速及环境友好的优势,已成为洗涤剂中必不可少的组分。利用生物科技及生物工程手段,有望开发出越来越多具有高纯度、高催化活力、高性能的基因工程酶,从而为洗涤剂工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

楼雪聪[4](2010)在《慈溪城河生态修复治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流生态修复,是指为了维护河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河流的自然生态环境,采用与水利工程相结合的技术,提高河流生态功能的一种治理方案。近年来,国内对河流生态修复已有较多的研究和论述,也有一些成功的工程实例。选择具有我国南方特色的河流(浙江慈溪城河)进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本研究中,浙江慈溪城河已经清淤截污的慈溪市峙山文化广场A区河道被选择作为防治城河富营养化和生态修复的试点河段。结合清淤、截污、黄泥浆制藻、水位调控等措施,在试验河道的南区、东区、北区、西区配置不同的植物群落和放养水生动物白鲢和环棱螺,以修复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生产者高等水生植物及消费者水生动物,用于抑制藻类,疏通与增加河流生态系统中有机质、营养盐等在河段中迁移、转化、输出途径和量,并多途径地控制与减少污染物的输入途径和量。将原已生态失衡的状况,逐步恢复生态平衡,从而改善水质,控制水体富营养化。试验结果表明,各区水生生态系统的修复,水质的改善,富营养化的控制,与其内因各区水生植物修复的情况及外因外源污染负荷、外界干扰等因素有关。南区,修复了有伊乐藻、苦草、菹草、金鱼藻、轮叶黑藻、菱等组成的以沉水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所受的氮、磷、有机质等污染物质经北区、西区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净化后,到达南区污染负荷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治理后,富营养化得到完全控制,从重度富营养到中营养,水质类别从劣V类到Ⅱ类,水质状况从重度污染到优,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并对外界的干扰具有较强调节、补偿能力,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东区,首先修复了以漂浮植物蕹菜为主的先锋植物群落,通过其抑制藻类,改善水质后,修复了以沉水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但由于捕鱼、捕螺蛳,甚至私自放养草鱼等外来干扰超过了自我调节能力,又回落到以漂浮植物蕹菜为主的植物群落阶段。所受的氮、磷、有机质等污染物经北区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净化后,到该区污染负荷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治理后,富营养化得到有效控制,从重度富营养到轻度富营养,水质类别从V类到Ⅲ类,水质状况从中度污染到良好。由于以漂浮植物蕹菜为主植物群落阶段,溶解氧常成为水质类别提高的限制因素,而且蕹菜不能越冬,不能自我繁殖,因此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的改善及稳定性不如南区、西区、北区。靠近污染源,输入的氮、磷外源污染负荷要大于污染输出负荷,超过其水生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造成生态滞留。在水生植物修复的整个过程中,沉水植物很难在西区和北区这二区定居,主要以浮床植物和漂浮植物为主。治理后,西区富营养化程度减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从70减少到63,水质类别从劣V类到V类,水质状态从重度污染到中度污染;北区治理后,富营养化得到一定控制,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从77减少到68,从重度富营养到中度富营养,水质类别仍处于劣V类,重度污染状况,但主要污染因子减少。因此,要修复慈溪城河水生生态系统,完全控制水体富营养化,达到水环境功能目标,一是要控制污染负荷,避免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生态滞留或耗竭;二是要把慈溪城河作为受人类活动与社会行为影响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使硬件、软件、心件相结合,政府、科技单位、企业、群众相结合,避免或减少人类活动和社会行为对水生生态系统修复的干扰;三是在水体能控制的情况下,以苦草、金鱼藻、轮叶黑藻、伊乐藻、菹草等暖季、寒季能自然交替的沉水植物为主结合白鲢、螺蛳等水生动物的修复;但一般情况下,由于水位受降雨等自然因素的制约比较大,在沉水植物修复受透明度及水质制约时,首先以蕹菜等漂浮植物为主,作为生态型兼经济型的先锋植物群落,结合白鲢、螺蛳等水生动物进行修复,抑制藻类,净化氮、磷等营养物质,提高水体透明度,为沉水植物的修复创造条件,最后以苦草、金鱼藻、轮叶黑藻、伊乐藻、菹草等暖季、寒季能自然交替的沉水植物为主结合白鲢、螺蛳等水生动物的修复。这种生态修复能够集生态、景观、经济效益于一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李亮[5](2008)在《铁内电解法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除磷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十五"期间863课题"高级催化还原技术与设备"的研究成果拓展到自然水体污染治理中的相关课题之一,本论文通过试验研究,在铁内电解法的水体除磷效果与原理方面进行了初探。本文首先研究了铁内电解法的水体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加入铁刨花后,在23天的实验周期内,水体总磷的浓度由0.57mg/L降至0.23mg/L,最低时降至0.16mg/L,而对照组实验的总磷浓度并没有降低;加铁后,水体pH值仅降低0.23个单位,并不会对水体的pH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水体底泥的磷形态,发现加入铁刨花的反应器底泥中铁磷的含量增加,而对照实验底泥铁磷有所减少;对于底泥全磷而言,两反应器均有减小,但加铁实验要比对照实验低34%。这说明,铁刨花的加入不仅降低了水体磷的浓度,还能防止或减弱底泥磷向水体中的释放从而加大对磷的吸附负荷。同时发现,加入铁刨花还能加强酸性条件下底泥固磷的能力,减弱碱性条件下底泥释磷的强度。接着,采用XRD分析了铁内电解法除磷反应过程中铁刨花表面氧化物,发现其成分比较复杂,含有多种金属氧化物,而其中的铁氧化物包含有2FeOOH(针铁矿)、无定形水合铁氧化物。在对这三种水合铁氧化物的吸附除磷实验中发现,在外界环境因子不变的情况下,水合铁氧化物能够对酸碱溶液形成一个有效的pH缓冲,在酸性条件下的吸附速率与效率均要高于碱性条件,并通过试验验证了除磷作用中通过化学反应生成FePO4沉淀所占的比例很小或者不存在。最后,研究了铁离子藻类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铁离子的加入对于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与铁离子浓度有一定相关,但铁离子的加入对水样pH环境所带来的改变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藻类的生长。

王雁,安秋凤[6](2007)在《含磷洗涤剂对环境的影响及监管建议》文中指出分别从水体、动植物及人类三方面详细阐述了污水排放的含磷有机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且参照国外的经验提出了治理污染的具体建议。

欧阳坤[7](2007)在《沉水植物逆境生理及其净化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索沉水植物逆境生理及其净化能力,本文以沉水植物轮叶黑藻(Hydrilla varticillata)、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和金鱼藻(Ceratophyllaceae)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水质条件下沉水植物的净化作用及其生理生化反应,表面活性剂LAS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及生理生化反应,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以及DIC/pH的响应。为探索湖泊富营养化进程中水生植被退化与恢复机理,提供了研究资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主要结论如下:(1)轮叶黑藻对生活污水具有一定的净化和适应能力,但对水质不同的污水其处理能力不一样,对居民楼废水其中CODcr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1.51%和71.36%,在污染水体的影响下轮叶黑藻的SOD和CAT活性变化均经历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分别在第3天和第10天达到最大值,而后急剧下降。说明过高的CODcr或氨氮浓度对轮叶黑藻是一种逆境胁迫,可抑制其生长甚至导致植物死亡。轮叶黑藻对污水中污染物质虽有一定耐性,但其耐性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变弱。(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对沉水植物轮叶黑藻和穗花狐尾藻的损伤程度与浓度有关。在实验浓度范围内LAS<1 mg·L-1时,对穗花狐尾藻和轮叶黑藻的生理活动影响不大;当LAS为(1.0-5.0 mg·L-1)时,LAS开始抑制生长,影响了植物正常生理活动。当LAS超过5.0 mg·L-1时,轮叶黑藻保护酶防御系统崩溃,植物死亡,而在LAS大于20 mg·L-1时穗花狐尾藻也会出现这个现象。结果表明,轮叶黑藻和穗花狐尾藻对LAS具有一定的耐性,穗花狐尾藻对LAS浓度的耐受性要强于轮叶黑藻。(3)LAS对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和轮叶黑藻的损伤程度与胁迫时间有关。穗花狐尾藻(LAS<10.0 mg·L-1时)和轮叶黑藻(LAS<1.0 mg·L-1时),SOD、CAT和POD活性在前48th h没有明显变化;随后穗花狐尾藻的上述指标在72th h急剧增加,而轮叶黑藻则在96th h急剧增加。这表明,该条件下在对应时间点LAS开始抑制这两种沉水植物的生长,影响了植物正常生长。穗花狐尾藻对LAS胁迫时间的耐受性要强于轮叶黑藻,在LAS浓度较高水域进行沉水植被恢复时穗花狐尾藻是首选。(4)显微观察显示,轮叶黑藻在LAS为5.0 mg·L-1时,叶绿体形状不规则且聚集成团;10.0 mg·L-1时叶绿体逐渐分解减少,叶片大面积脱绿,呈细胞壁分离,胞质环流停止,气道消失;20.0 mg·L-1时细胞壁分离,叶片脱绿死亡。轮叶黑藻在为5.0mg·L-1的LAS胁迫10小时后光合作用速率仅为对照的58%,对氮、磷营养盐的吸收速率仅为对照的61%。结果表明,LAS通过穿透细胞壁,使蛋白质变性,胞质环流停止,损伤叶绿体、气道等的正常活动,从而使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氮、磷代谢受阻,这是导致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衰弱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5)本次的实验结果表明,LAS达到5.0 mg·L-1以上时,才会对沉水植物轮叶黑藻产生明显的胁迫效应和生理损伤。而目前中国富营养化湖泊均未达到该水平,这说明LAS不是引起富营养化水体中沉水植被退化的主要因素,而可能只是影响高等水生植物生长和演替的间接性因素。(6)通过研究轮叶黑藻、穗花狐尾藻和金鱼藻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的响应,比较了它们的光合能力及光合特征。从三种沉水植物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及强光下光合作用受抑制的表现特点来看,不同光照强度下供试材料的光合速率高低排列各不相同。当光照强度在10-890μmol.m-2.s-1之间时,光合作用速率金鱼藻>轮叶黑藻>穗花狐尾藻,轮叶黑藻和金鱼藻对光的需求最高。三种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都表现出强光抑制现象,结果显示在不同深度的水层,有不同的竞争优势种,轮叶黑藻和金鱼藻在上层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穗花狐尾藻对光的需求最低,在水深水域有更强的适应性。(7)通过研究在不同pH值和不同浓度溶解性无机碳(DIC)下轮叶黑藻、穗花狐尾藻和金鱼藻光合作用特征,发现DIC/pH对三种沉水植物的影响有所不同。三种沉水植物,当环境中pH值从9降低到6时,对外源无机碳的表观光合作用亲合力都降低;同时发现穗花狐尾藻比轮叶黑藻和金鱼藻对pH值变化的耐受力更高;但当DIC浓度达到饱和时,金鱼藻的最大光合作用速率要远远大于穗花狐尾藻和轮叶黑藻的最大光合作用速率。这一个特性为在富营养治理中及其沉水植被恢复中的植物的选择上提供了参考。

晋高波,杨效益,王万绪[8](2005)在《无磷洗涤助剂产品的性能及其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洗涤剂产品的安全性、环保性和性/价比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特别是涉及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全人类所关注的首要问题。毋庸赘述,禁磷是大势所趋。

吴忠[9](2005)在《重庆市洗涤剂禁磷措施效果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保护和改善三峡库区的水环境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防止含磷洗涤剂对水体的污染,根据《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重庆市政府决定自2003年1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剂。为实事求是地认识“禁磷”措施的绩效,为下一步“禁磷”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从2002年12月起对全市36个区县市“禁磷”令执行情况作了调研,并在全市范围内选取了7个典型生活污水排放口,对“禁磷”前和“禁磷”一年后进行连续24小时到72小时(每小时采样监测),分析污水中的总磷及其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对城市生活污水中磷的来源进行了解析,还对“禁磷”后,主要次级河流的总磷变化作了比较分析。详细阐述了国内外“禁磷”现状及研究成果;收集、整理和分析了进入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的各类污染源;对重庆市生产、销售、使用企业对“禁磷”措施的执行情况、含磷和无磷洗衣粉的销售和使用情况、城市和农村居民洗衣粉年使用量等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研究表明,重庆市从2003年1月1日起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剂的政策,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产生了显着效益:至2003年底,重庆市的销售市场上,无磷洗涤剂已占到市场销售量的90%以上,无磷洗涤用品已成为重庆市场的主流;按照洗涤剂用量估算,“禁磷”前城镇和农村居民洗涤剂磷产生量为3140t/a,入河排放量为1860t/a;“禁磷”后洗涤剂磷产生量为10.2t/a,入河磷排放量为6t/a;“禁磷”政策减少城镇和农村居民洗涤剂磷产生量3129.8t/a,削减入河磷排放量1854t/a。“禁磷”措施为防止三峡库区水体的富营养化作出了贡献。

孙学习[10](2005)在《新型湖泊除藻剂对滇池富营养化水体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项目为新型湖泊除藻剂对滇池富营养化水体的应用基础研究,属昆明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002—34)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1)新型湖泊水体除藻剂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方法研究;(2)新型湖泊水体除藻剂的应用基础研究;(3)新型除藻剂的水生生态及安全性试验研究。 在前期相关实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处理及理论分析,本次研究验证了前期结果,即轻质漂浮型除藻材料中含有一定的除藻成分。采用硫酸溶液对陶土进行浸泡,然后对浸出液进行处理,可以从陶土制取新型除藻剂。经过对滇池富营养化含藻水体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新型除藻剂最佳用量3ml/L时,对水样中T-N的去除率为90.57%,CODMn的去除率为61.64%,T-P的去除率为92.63%,叶绿素a的去除率为88.30%。 通过和用化学药剂配制的除藻剂的除藻效果比较,发现陶土除藻剂中的Cu2+含量较低,只有当除藻剂的用量较大时,才能达到较好的除藻效果。最后经过实验完善前期的除藻剂配方,确定本次实验的最佳化学药剂配方为Al3+为10mg/L,Cu2+为0.3mg/L,Mg2+为2mg/L,Fe3+为15mg/L。而且该除藻剂达到了很好的除藻效果,其对叶绿素a的去除率达到90.59%。除藻剂的生态安全试验结果表明:该除藻剂对参试高等水生动植物比较安全,无致死毒性。 本项目的研究表明,从陶土中提取除藻有效成分是可行的。通过对滇池含藻废水的除藻实验验证,认为该新型湖泊水体除藻剂具有除藻效果好、效果稳定、快速。对高等水生动植物比较安全,无致死毒性等特性。因此,该除藻剂是一种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富营养化水体的除藻净化剂,具有很广阔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二、洗涤剂工业的热点问题——产品质量趋势与水体富营养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洗涤剂工业的热点问题——产品质量趋势与水体富营养化(论文提纲范文)

(1)1980-2015年长江流域净人为磷输入和河流磷输出动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进展
        1.3.1 净人为磷输入方法应用进展
        1.3.2 河流磷输出通量对NAPI的定量响应关系研究进展
        1.3.3 长江流域磷污染评价和模拟研究进展
        1.3.4 研究进展小结
    1.4 研究目标
2 研究对象和方案
    2.1 研究流域
    2.2 研究思路
    2.3 数据来源
    2.4 净人为磷输入计算方法
        2.4.1 化肥磷施用量
        2.4.2 大气磷沉降
        2.4.3 种子磷输入
        2.4.4 净食物和饲料磷输入
        2.4.5 非食物性磷输入
    2.5 河流磷输出通量估算方法
    2.6 分析方法
        2.6.1 不确定性分析
        2.6.2 统计分析
3 长江流域净人为磷输入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净人为磷输入及其各组分的时间演化特征
    3.2 净人为磷输入及其各组分的空间分布演化特征
    3.3 净人为磷输入时空演化的驱动因素
    3.4 本章小结
4 长江磷输出通量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1 河流磷输出通量的时间演化特征
    4.2 净人为磷输入与河流磷输出通量的关系
    4.3 河流磷输出通量的其他影响因素
        4.3.1 河流流量对磷输出的影响
        4.3.2 长江建坝对磷输出的影响
        4.3.3 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对磷输出的影响
        4.3.4 长江流域点源和非点源污染对磷输出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长江磷输出通量对净人为磷输入的定量响应关系分析
    5.1 长江磷输出通量模型建立
    5.2 长江磷输出通量的来源估算
    5.3 长江磷输出通量的情景预测
    5.4 长江磷污染控制对策和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不足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硕士期间个人成果

(2)萘系和聚羧酸系减水剂环境协调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外加剂发展历史和现状
        1.1.2 国内外加剂发展历史和现状
    1.2 生命周期评价概述
        1.2.1 生命周期评价的起源与发展
        1.2.2 生命周期评价的意义
    1.3 论文选题依据
    1.4 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评价方法体系的构建与选取
    2.1 LCA方法学的框架
        2.1.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2.1.2 清单分析
        2.1.3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2.1.4 结果解释
    2.2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2.2.1 评价方法和影响类型的选择
        2.2.2 特征化
        2.2.3 归一化和加权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萘系减水剂的环境协调性评价
    3.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3.2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3.2.1 工业萘的清单分析
        3.2.2 浓硫酸的清单分析
        3.2.3 甲醛的清单分析
        3.2.4 氢氧化钠的清单分析
        3.2.5 运输和电力清单分析
        3.2.6 生产过程的清单分析
    3.3 萘系减水剂的影响评价
        3.3.1 特征化
        3.3.2 归一化
    3.4 结果解释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醚类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环境协调性评价
    4.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4.2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4.2.1 甲基烯丙醇的清单分析
        4.2.2 环氧乙烷和液氮的清单分析
        4.2.3 HPEG清单分析
        4.2.4 丙烯酸和过氧化氢的清单分析
        4.2.5 醚类聚羧酸减水剂生命周期清单
    4.3 醚类聚羧酸减水剂的影响评价
        4.3.1 特征化
        4.3.2 归一化
    4.4 结果解释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酯类聚羧酸减水剂的环境协调性评价
    5.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5.2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5.2.1 甲氧基聚乙二醇的清单分析
        5.2.2 酯类聚羧酸减水剂生命周期清单
    5.3 酯类聚羧酸减水剂的影响评价
        5.3.1 特征化
        5.3.2 归一化
    5.4 结果解释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减水剂应用混凝土时环境负荷影响分析
    6.1 相同减水率的环境负荷影响对比
    6.2 使用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对环境负荷的影响
    6.3 掺加减水剂对混凝土生产中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致谢

(3)酶在洗涤用品工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酶制剂在国内洗涤剂中的应用
    2.1酶制剂应用于洗涤剂工业的历史
    2.2酶在洗涤用品中应用的安全问题
    2.3制约加酶洗涤剂快速发展的因素
        2.3.1产品质量及类型
        2.3.2复合型酶制剂缺乏多样性
3.应用于洗涤剂工业的酶制剂种类
4.酶在洗涤剂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4.1加酶洗涤剂优于传统的合成洗涤剂
    4.2加酶可提高洗涤剂的市场竞争力
    4.3酶可促进绿色洗涤剂的发展
5.结语

(4)慈溪城河生态修复治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1 前言
    1.1 河流生态修复概述
        1.1.1 河流污染的类型
        1.1.2 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的必要性
        1.1.3 河流生态修复的原则
    1.2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类型及应用
        1.2.1 物理修复法
        1.2.2 化学修复法
        1.2.3 生物-生态修复法
    1.3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1.3.1 国外河流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1.3.2 国内河流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的主要技术方案
2 研究区域环境概况
    2.1 研究区域生态地理环境现状
        2.1.1 慈溪市地理地形概况
        2.1.2 慈溪市气候概况
        2.1.3 慈溪市土壤概况
        2.1.4 慈溪市水文概况
    2.2 研究区域社会环境概况
    2.3 研究区域水质情况分析
        2.3.1 河段水质与生物学指标评价
        2.3.2 治理前河段清淤、截污情况
    2.4 小结
3 慈溪城河生态修复治理
    3.1 慈溪城河生态修复策略
        3.1.1 污染输入负荷控制策略
        3.1.2 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修复策略
        3.1.3 降低人为干扰控制策略
    3.2 慈溪城河生态修复措施
        3.2.1 水生植物的修复
        3.2.2 水生动物的修复
        3.2.3 管理方法的制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生态恢复条件的改善效果
        3.3.2 各区水生植物修复效果
        3.3.3 水生植物氮磷收支平衡估算
        3.3.4 水生动物氮磷收支平衡估算
        3.3.5 水体修复效果分析
        3.3.6 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分析
    3.4 慈溪城河生态修复经验总结
        3.4.1 多途径增支节收策略
        3.4.2 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思路
        3.4.3 水体修复整体优化策略
        3.4.4 硬件、软件,心件的有机结合
    3.6 小结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5)铁内电解法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除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危害
    1.2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机理
        1.2.1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
        1.2.2 营养物质的来源
    1.3 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因子
        1.3.1 氮磷营养盐对富营养化的影响
        1.3.2 溶解氧、温度、光照对富营养化的影响
        1.3.3 水体动力学和更新周期对富营养化的影响
    1.4 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研究现状
        1.4.1 外源磷输入控制研究
        1.4.2 内源磷释放控制研究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1.5.1 课题背景和来源
        1.5.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5.3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5.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铁内电解法去除水体磷试验研究
    2.1 铁内电解水体除磷小试试验初探
        2.1.1 样品的采集与准备
        2.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3 结果与分析
    2.2 铁刨花水体除磷影响因子试验
        2.2.1 样品的采集与准备
        2.2.2 实验方案与测定方法
        2.2.3 结果与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种水合铁氧化物吸附除磷效果研究
    前言
    3.1 试验仪器试剂及测定方法
        3.1.1 仪器试剂
        3.1.2 测定方法
    3.2 铁刨花表面氧化物
        3.2.1 制备方法
        3.2.2 XRD衍射分析
        3.2.3 吸附等温线的绘制
    3.3 (?)FeOOH(针铁矿)
        3.3.1 制备方法
        3.3.2 XRD衍射分析
        3.3.3 不同pH条件下吸附磷酸根离子实验
        3.3.4 在25℃、pH=8条件下的吸附等温线绘制
    3.4 无定形水合氧化铁
        3.4.1 制备方法
        3.4.2 XRD衍射分析
        3.4.3 不同pH条件下吸附磷酸根离子实验
        3.4.4 在25℃、pH=8条件下的吸附等温线绘制
    3.5 几种水合铁氧化物与其它吸附剂磷吸附能力的比较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合铁氧化物吸附磷验证实验
    4.1 实验仪器试剂及测定方法
        4.1.1 仪器试剂
        4.1.2 测定方法
    4.2 实验方案
        4.2.1 实验一:验证EDTA屏蔽实验的可行性
        4.2.2 实验二: EDTA屏蔽法考察水合铁氧化物吸附磷酸根实验中铁磷化学沉淀效用。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铁离子对小球藻生长影响试验初探
    5.1 铁刨花的“溶铁”实验
        5.1.1 实验方案与测定方法
        5.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2 小球藻培养实验
        5.2.1 小球藻及其对应培养基
        5.2.2 实验方案以及检测方法
        5.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 铁刨花加入后自然水体藻类培养试验的镜检观察
        5.3.1 实验方案以及检测方法
        5.3.2 实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沉水植物逆境生理及其净化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
    1.2 沉水植物在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与生态修复的作用
        1.2.1 环境生态功能
        1.2.2 对水环境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
        1.2.3 净化作用
    1.3 逆境概述及研究方法
        1.3.1 逆境的定义
        1.3.2 植物的抗逆性
        1.3.3 在逆境中植物的抗逆机制
    1.4 沉水植物逆境生理反应研究现状
        1.4.1 污染物对沉水植物逆境生理反应的研究
        1.4.2 环境因素对光和作用的影响研究
    1.5 研究意义和内容
        1.5.1 研究背景
        1.5.2 研究意义
        1.5.3 选题依据
        1.5.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2 轮叶黑藻的净化作用及抗污能力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及设计
        2.1.2 指标的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轮叶黑藻的净化作用
        2.2.2 对轮叶黑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3 讨论
        2.3.1 轮叶黑藻的净化作用
        2.3.2 轮叶黑藻的逆境生理反应
    2.4 小结
3 LAS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LAS对沉水植物损伤的显微结构观察
        3.1.2 LAS对沉水植物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3.1.3 LAS对轮叶黑藻氮、磷吸收的影响研究
        3.1.4 LAS对沉水植物光合作用影响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对轮叶黑藻损伤程度的显微观察
        3.2.2 对轮叶黑藻生长的影响
        3.2.3 对穗花狐尾藻生长的影响
        3.2.4 对轮叶黑藻吸收氮、磷的影响
        3.2.5 对穗花狐尾藻及轮叶黑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3.3 讨论
        3.3.1 对轮叶黑藻损伤程度的显微观察
        3.3.2 对吸收氮、磷以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3.3.3 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晌
        3.3.4 对叶绿素a及可溶性蛋白的影晌
        3.3.5 对水中DO及pH值的影晌
    3.4 结论
4 沉水植物光合作用对光照、pH及无机碳源的响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光照对沉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4.1.2 不同pH下无机碳对沉水植物光和作用的影响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光照对沉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4.2.2 不同pH下无机碳对沉水植物光和作用的影响
    4.3 讨论
    4.4 结论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缩略词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重庆市洗涤剂禁磷措施效果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1.1 国内洗涤剂禁磷状况
    1.2 国外洗涤剂禁磷状况
    1.3 课题的提出
2 重庆市总磷负荷来源分析
    2.1 城市生活污水磷负荷
    2.2 工业污染源总磷负荷
    2.3 农村居民生活污水磷负荷
    2.4 城镇地表径流负荷
    2.5 农药、化肥的磷流失量
    2.6 畜禽养殖粪便直接入河污染负荷的磷流失量
    2.7 农村生活垃圾直接入江污染负荷产生的磷流失量
    2.8 水土流失产生的磷流失量
    2.9 重庆市各种污染源进入水体的总磷负荷汇总分析
    2.10 长江、嘉陵江、乌江输入到三峡库区的总磷背景负荷分析
3 重庆市实施“禁磷”措施的执行情况调查分析
    3.1 调查时间和范围
    3.2 调查方法
    3.3 调查内容
    3.4 调查结果
4 “禁磷”前后城市污水总磷监测结果分析
    4.1 城市污水中洗涤剂磷形态解析
    4.2 城市污水排放口历史监测资料分析
    4.3 “禁磷”前后城市污水总磷浓度变化监测结果
5 “禁磷”前后总磷削减量及主要水体水质变化分析
    5.1 按洗涤剂用量计算的总磷削减量及入江排放量
    5.2 “禁磷”前后城市生活污水总磷削减量及削减率
    5.3 “禁磷”前后工业污水中总磷负荷变化
    5.4 “禁磷”前后农村居民洗涤剂的总磷削减量及削减率
    5.5 “禁磷”前后总磷负荷削减量及削减率
    5.6 “禁磷”前后主要水体水质变化分析
6 重庆市“禁磷”绩效评估
    6.1 社会效益分析
    6.2 环境效益分析
    6.3 经济效益分析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0)新型湖泊除藻剂对滇池富营养化水体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和现实意义
    1.2 水体富营养化及成因、影响和危害
        1.2.1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
        1.2.2 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危害
    1.3 国内外湖泊及滇池的污染现状
        1.3.1 国内外湖泊的污染现状
        1.3.2 滇池污染的现状
    1.4 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研究
        1.4.1 国内外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
        1.4.2 国内外湖泊藻类的污染防治的研究
    1.5 本研究课题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
        1.5.1 初期实验内容及结果
        1.5.2 后续实验内容及结果分析
    1.6 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新型湖泊水体除藻剂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方法研究
    2.1 新型湖泊水体除藻剂原料的选取
        2.1.1 本研究前期采用的湖泊除藻材料
        2.1.2 前期采用的湖泊除藻材料的除藻作用分析
        2.1.3 新型湖泊水体除藻剂原料的选取
    2.2 新型除藻剂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的研究
        2.2.1 正交实验
        2.2.2 方差分析
        2.2.3 最佳指标的估算
        2.2.4 分析结果
    2.3 不同形态新型除藻剂的研制
        2.3.1 中和试剂的选择
        2.3.2 陶土除藻剂的制备
第三章 新型湖泊水体除藻剂的应用基础研究
    3.1 实验研究方法
        3.1.1 实验所需的设备、仪器和试剂
        3.1.2 实验测定指标的选定及理论依据
    3.2 提取获得有效成分除藻作用活性的验证
        3.2.1 实验背景及条件
        3.2.2 测试指标及实验方案
        3.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 不同形态新型除藻剂的除藻效果的对比
        3.3.1 实验需要测试的指标
        3.3.2 实验方案和步骤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新型湖泊水体除藻剂最佳用量的确定
        3.4.1 实验方案及步骤
        3.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5 各种除藻剂的除藻效果对比
        3.5.1 各种除藻剂的除藻效果初步比较
        3.5.2 各种除藻剂除藻效果比较的进一步确定
        3.5.3 新型陶土除藻剂的完善
        3.5.4 实验结果分析
第四章 新型除藻剂的水生生态及安全性试验研究
    4.1 目的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和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结果
        4.3.2 问题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问题讨论
    5.1 新型除藻剂制备中应注意的问题
        5.1.1 浸出过程的影响因素
        5.1.2 浸出液 PH值的控制问题
    5.2 新型湖泊水体除藻剂应用的初步经济估算
        5.2.1 新型除藻剂制备费用估算
        5.3.2 与直接用化学药剂及轻质除藻材料除藻的费用比较
        5.3.3 经济概算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洗涤剂工业的热点问题——产品质量趋势与水体富营养化(论文参考文献)

  • [1]1980-2015年长江流域净人为磷输入和河流磷输出动态特征研究[D]. 刘艳梅. 浙江大学, 2019(07)
  • [2]萘系和聚羧酸系减水剂环境协调性评价[D]. 陶然. 北京工业大学, 2018(03)
  • [3]酶在洗涤用品工业中的应用[J]. 刘莉娜,陈昊然.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3(10)
  • [4]慈溪城河生态修复治理技术研究[D]. 楼雪聪. 浙江大学, 2010(03)
  • [5]铁内电解法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除磷研究[D]. 李亮. 同济大学, 2008(06)
  • [6]含磷洗涤剂对环境的影响及监管建议[J]. 王雁,安秋凤.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07(09)
  • [7]沉水植物逆境生理及其净化作用研究[D]. 欧阳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02)
  • [8]无磷洗涤助剂产品的性能及其发展趋势[J]. 晋高波,杨效益,王万绪.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05(06)
  • [9]重庆市洗涤剂禁磷措施效果评估研究[D]. 吴忠. 重庆大学, 2005(01)
  • [10]新型湖泊除藻剂对滇池富营养化水体的应用基础研究[D]. 孙学习. 昆明理工大学, 2005(08)

标签:;  ;  ;  ;  ;  

洗涤剂行业热点问题——产品质量趋势与水富营养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