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驳“心理距离”说(论文文献综述)
黄应全[1](2021)在《态度论、经验论还是趣味论?——乔治·迪基对“何谓审美”问题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乔治·迪基除了提出着名的体制论艺术定义,还对"何谓审美"问题做了很多研究,这些研究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迪基以心理距离说、无功利注意说为代表,否定审美态度论。他把审美态度论所讲的距离现象、功利或非功利现象解释为注意力集中问题和体制性惯例问题。他还通过说明审美经验不存在统一性(连贯性和完成性),批评比尔斯利的审美经验论。他钟情18世纪的趣味论,主要因为它是一种保留了客观性成分的主观论。然而,如果如彼得·基维所说,根本不存在作为审美能力的趣味的话,迪基的审美观就会很成问题。
蒋知洋[2](2020)在《《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义即概念化,是基于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心智现象,是主客互动的结果。Langacker(1987:183)依据语言表达式语义标示实体的性质,将语义分为名词性和关系性两种类别。用例事件即特定语境中的语言表达式,是语义的载体。有据于此,本研究将用例事件细化为名词性用例事件和关系性用例事件,关系性用例事件又包括“过程”和“非时间性关系”,“过程”体现为动词,“非时间性关系”体现为形容词、介词等。为使研究发现更系统清晰,本文将名词性用例事件从“具象”和“抽象”的视角进行了分类。《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霍译本是举世公认的传世佳译。翻译即译意,但纵览文献,对《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的分析多以西方翻译理论为指导,聚焦于翻译方法和技巧的探讨,研究发现停留在翻译体会的感悟和经验总结的层面上,鲜有对概念化过程和方式的探讨,因而难有实质突破。因此,本研究依据语言对比“形式入手,语义为本,思维为标”的纲要,遵循“广泛观察——充分描写——合理解释”的路径,以心智哲学理论为支撑理论,以构式语法理论为辅助理论,综合运用了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和反溯推理法,对前八十回相关例证语料进行了穷尽性搜索,继而对语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写,旨在发现《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并解释其异同的深层认知机理。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四个问题:(1)“用例事件S(Source)”和“用例事件T(Target)”的生成过程和方式是怎样的?(2)《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3)《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4)《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本研究对“用例事件S(Source)”和“用例事件T(Target)”的生成过程和方式进行了描写与分析。“事件E”是语言运用意识活动发生的依据,“用例事件S”则是意识活动对“事件E”的描摹。译者基于“用例事件S”通过体验心智对“事件E”进行还原,但因为译者和作者体验心智的固有差异,重现“事件E”成为无法实现的美好期许,只能达至接近“事件E”的“事件E’”。译者基于“事件E’”,通过回忆、联想和想象的格式塔转换生成“用例事件T”。这一过程的发生机制与用例事件S的生成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关于两者之间共性与差异的探讨构成了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具体在本研究中,“用例事件S”即“用例事件C”,“用例事件T”即“用例事件H”。“用例事件C”和“用例事件H”并非是对“原文”和“译文”简单的标签替换,而是在心智哲学理论观照下对语言表达生成过程和方式的深入探讨。关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名词性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本研究从文化的视角进行论述,按照奈达对文化的五种分类展开,即“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具象类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抽象类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在“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中,“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气象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地理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建筑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茶酒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异指类人称代词”,依据是Langacker(1987:242)指出代词完全满足认知语法对名词词类的定义。研究发现,C/H在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方面的共性主要有:(1)C/H形式表征相似;(2)C/H语义指向相似;差异主要有:(1)在气象文化方面,C完备明晰,H隐略婉曲;在地理文化方面,C一语双述,H表里取一;(2)在建筑文化方面,C兼蓄深隽,H简约平实;在茶酒文化方面,C主观茶酒表征隐晦,H主观茶酒表征直观;(3)在社会文化方面,C重主观人情,H重客观事情。本研究基于对比所得的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在“抽象类名词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中,“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语言文化名词”论述了“矛盾用例事件”和“仿拟用例事件”。研究发现,C/H在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方面的共性主要有:(1)C/H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阿弥陀佛”和“菩萨”的原型义表征相似;(2)C/H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神仙”的专指程度均较低;(3)C/H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无事忙”表层形式的相悖性和深层语义的和谐性;差异主要有:(1)在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方面,C一词多义,H一义多词;(2)在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仿拟”方面,C重语义相邻,H重音形相似。本章基于对比所得的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关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本研究首先从“真实位移SV”和“虚拟位移S’V”的角度探讨了“过程性用例事件共性和差异”,然后从“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和“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的角度探讨了“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共性和差异”。本研究发现C/H在关系性用例事件上的共性主要有:(1)在过程性用例事件方面,C/H真实位移表征中位移动词V均不可或缺,虚拟位移表征中位移主体S’本质上是静态的;(2)在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方面,C/H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具有超常性;(3)C/H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的不完备性及评价义建构的相似性;差异主要有:(1)在真实位移表征方面,C重动词点位标记,H重介词点位标记;在虚拟位移表征方面,C重静态描写,H重动态刻画;(2)在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方面,C的陌生化与H的常规化;(3)在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方面,C的处置义支撑与H的处置义缺失。本研究基于对比所得的关系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本研究通过归纳提炼发现,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和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均可以通过统一的认知模式进行阐释,即认知主体C/H在语言表达的意识活动过程中,在主观意向性的主导下,在客观语境的制约下,以“事件E”/“事件E’”为关指的意向内容,基于心物随附性的心智体验,以类似或不同的心理状态、心理取向和心理估量对意向内容进行表征,进而生成映现当下语境中“事件E”/“事件E’”的恰切“用例”。这一解释过程即认知主体C/H基于“事件E”/“事件E’”获得原初意识感觉,通过回忆、联想和想象的格式塔转换进而生成反思意识感受的过程。格式塔转换包括由相邻律、相似律和显隐律等生成的效应。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看,相邻律对应转喻思维机制,相似律对应隐喻思维机制,属于建构语义的概念化方式;显隐律则体现为语形表征手段,关系到用例事件中成分的呈现方式,如前置、后置、突显或隐略等。由此用以支撑本研究的心智哲学理论下意识、意向性、心物随附性和感受质四个维度便实现了有效联动,本研究也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心智哲学视域下《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概念化方式和经验标记形式的系统性认知对比研究还很鲜见,而此类研究却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真实体现。本研究遵循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进路,基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用例事件的“果”,以心智哲学理论为支撑,以构式语法理论为辅助,通过反溯其概念化过程推导出用例事件的“因”,契合认知语言学“现实——认知——语言”的核心原则,可以为“红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可以从更深层次的心智层面揭示《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成为不朽经典的原因,可以服务于外汉语言对比和教学研究,可以为汉语经典着作的解读和中国丰赡文化的传播做出切实的贡献。
杜师博[3](2020)在《基于AHP-TOPSIS法的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尺度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风景园林造景手法研究的深入,尺度设计已经由大小、多少之类的定性词逐渐数量化,使得更加容易操作。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和逼近理想解法(TOPSIS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尺度。首先对从相关概念提出后至今为止的城市公园景观空间尺度评价的相关文献资料运用cite space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关键词的变化,将国内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尺度研究分为萌芽期、探索期、发展期、波动期四个时期;国外的发展可分为萌芽期、探索期、发展期三个时期。可以看出国内外对于尺度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生态学和园林植物配置等方面,说明城市公园从开始建设时就十分关注尺度的问题。其次,运用了文献查阅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4种方法,来研究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尺度评价。将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尺度分为生理尺度、心理尺度、视觉尺度和环境尺度四个部分,建立了由4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尺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研究得出,22个二级指标根据权重值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程度的影响因子层级,即:人际距离尺度、空间范围、安全心理尺度等7个权重值大于0.05的高影响因子;空间形态、空间序列复杂度、色彩丰富度等8个权重值在0.03到0.05之间的中影响因子;色彩对比度、历史文化、整体度等7个权重值低于0.03的低影响因子。再次,对TOPSIS法中Cij进行权重校正后求出综合评价指数Ci,其大小得出尺度适应性的优劣。最后运用建立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尺度评价模型对选取的郑州市内具有代表性的6个城市公园进行了实际的评价分析。生理尺度指标得分最高的是人民公园:实体要素的总体量一般占空间大小的四分之一,视距与视高的比值D/H在0.25-4之间,符合人体工程参数,组成城市公园的空间组中单体空间的数量在6-15个之间,空间转化频率在1.5-2之间;心理尺度最高值是碧沙岗公园:单个空间范围在5-10m之间;视觉尺度最高值是郑州植物园:实体要素的位置分布和平面占比均以3:7或4:6为宜,视觉比重约为0.25或0.75;色彩主要以6-10种,辅以同一色彩的不同对比度,季节性的景观占20%-40%,光影的虚与实的比例为3:7;环境尺度最高值是人民公园:面积一般为25万平方米。并且得到的数值可以为郑州市城市公园景观空间尺度设计的适宜范围提供参考。本文创新的应用AHP-TOPSIS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景观空间尺度的问题,通过实例验证说明是可行的。该模型也能为其他的园林绿地类型的景观空间尺度提供参考与借鉴。
王晓[4](2020)在《品牌拟人化对不同代际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拥有更便捷的信息获取与发布途径,品牌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传播和沟通的方式正在破碎与重建,传统营销手段的效力在消费升级和消费者代际更迭的双重中浪潮日渐处于劣势。然而总有一些品牌在激烈的竞争和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如故宫淘宝自称“朕”,在年轻消费者市场中迅速走红;江小白将自己打造成忧郁文青,短短几年就后来者居上;三只松鼠不到三年时间就成为坚果零售行业佼佼者。研究发现,这些品牌不再是冰冷的物件,而是在贴吧、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与消费者一边谈天说地一边间接地推广产品,这种新型的营销模式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研究者们将该现象称为品牌拟人化。那么为什么这类产品或品牌能迅速风靡市场?人们为什么会偏爱拟人化产品或品牌?对品牌拟人化这种营销模式的研究在学术界还是一个较新的研究主题,其内涵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目前关于品牌拟人化对消费者态度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非常少,从消费者心理作用机制角度探究的更少。另外,近年来以90后、95后为主的互联网原住民正逐渐成长为新商业主流人群,这些新世代消费者的消费诉求与时俱进、品味爱好紧跟潮流,倾向于在娱乐化场景中消费,更加注重产品的艺术性和情感化体验,因此,拟人化营销模式的快速崛起也与消费者代际转换有关。本研究将心理距离纳入品牌拟人化及其对购买意愿的效应研究体系,构建品牌拟人化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作用机制模型,并在同一个模型机制的基础上,分别对新世代消费者和非新世代消费者两个群体进行研究。本研究将采用SPSS 21.0和结构方程(SEM)从定量研究的角度检验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价值和创新点如下:第一,本研究将心理距离纳入品牌拟人化与消费者购买意愿关系的研究框架,从心理学和营销学双重视角探究拟人化营销方式对购买意愿的内在影响机制,帮助企业更加深入的了解消费者,并根据其特点及偏好建立品牌个性、制定拟人化营销策略,提升消费者对企业或品牌的有利态度,促进企业发展。第二,本研究从消费者代际差异的角度切入,探究不同代际的消费者对产品拟人化程度的感知,帮助企业准确把握品牌营销投资方向,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抓住品牌发展新机遇,获得更多创新亮点和竞争优势。研究发现如下:1.品牌拟人化包括印象型线索和互动型线索两个维度,无论对于新世代消费者还是非新世代消费者,品牌拟人化都能拉进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互动型线索对心理距离的促进作用都高于印象型线索。2.对于新世代群体而言,品牌拟人化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是双重路径的,一方面互动性线索直接影响购买意愿;另一方面,品牌拟人化通过心理距离间接促进购买意愿,即心理距离在品牌拟人化对新世代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对于非新世代消费群体而言,品牌拟人化不能直接影响其购买意愿,必须通过心理距离影响购买意愿,即心理距离在品牌拟人化对非新世代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4.无论对于新世代消费者还是非新世代消费者,感知流畅性在品牌拟人化对心理距离的影响过程中起显着的调节作用,且对“互动型线索→心理距离”的调节作用明显高于对“印象型线索→心理距离”的调节作用。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和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姜常鹏[5](2020)在《纪录片修辞艺术研究》文中提出
张盼盼[6](2020)在《情绪对可辩驳推理的影响 ——命题人称在其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辩驳推理(defeasible reasoning)是一种非单调性(non-monotonic)的推理,即结论可以被新的额外信息所推翻(Politzer,2007)。其相关研究多采用条件推理的MP形式。据此,这种推理中的可辩驳性可被看作是对条件推理中命题的内容联系方式(命题形式)的辩驳(胡竹菁,2000)。以往研究发现,前提和额外信息若存在相反的情绪效价,尤其当额外信息为负性而前提为正性时,其原有结论的接受度会被降低(Lupita,Bruno&Markus,2016)。Lupita等(2016)的研究存在两点不足:第一,没有控制情绪变量中另一重要维度—情绪唤醒。第二,实验材料中全部以第一人称“我”进行命题。情绪性对推理的信息加工过程存在很大的影响,而命题人称也会影响这一过程。但在此之前,先要考虑情绪唤醒的影响。所以本实验采用可辨驳推理范式,实验一考察不同情绪效价和情绪唤醒的额外信息对可辩驳推理的影响,采用2(前提情绪效价:正、负)×2(额外信息情绪效价:正、负、)×2(额外信息的情绪唤醒:强、弱)被试内设计。在这之后,实验二在控制了材料情绪唤醒的情况下,考察人们在对不同人称(“我”和“他”)的材料条件中,内容的情绪效价对可辩驳推理的时间进程和认知负荷的影响,采用2(命题人称:我、他)?2(前提情绪效价:正性、负性)?4(额外信息情绪效价:负性,正性,中性,无)的混合实验设计,同时运用眼动追踪技术对60名被试的推理过程中的眼动进行记录。实验一结果发现:只要呈现额外信息接受率就会降低,反应时延长;额外信息情绪唤醒的高低只会影响负性额外信息的辨驳力,相比情绪高唤醒,低唤醒的额外信息辩驳力更强;当呈现与前提情绪效价相同的额外信息时,负性额外信息的出现会提高接受率。实验二结果发现,前提情绪效价影响可辩驳推理的早期和后期阶段,额外信息的情绪效价主要影响可辩驳推理的后期阶段。命题人称为“我”时,相比较正性前提条件,负性前提条件下的接受率更低,命题人称为“他”时,正性前提和负性前提条件的接受率不存在显着差异;命题人称主要影响推理的认知负荷,命题人称从“我”转变为“他”时,注视次数减少,认知负荷降低。综上所述,情绪性对可辨驳推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情绪唤醒主要影响负性额外信息的辨驳力,情绪效价会对可辨驳推理的早期和后期阶段均会产生影响,而命题人称的转变会影响到情绪性可辨驳推理的结果及认知负荷。
敬晶晶[7](2020)在《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叙述的距离控制及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距离”学说最早由英国爱德华·布洛提出,而后美国韦恩·布斯将之迁入小说叙事之中,成为对小说叙述距离及审美距离的理论描述,指向了审美者与审美客体之间的距离。简要来说,布斯的“距离”理论指在小说叙述中,小说家通过视角变换、时序变化、虚实结合等创作手法和技巧来调控读者对小说文本的距离,不同的手法呈现出读者与叙述者、人物以及作者在认知、道德、时空等方面的差异与距离。布斯的“距离”理论引入中国后,周宪等学者将其概括为“距离控制”,其逐渐成为学者对小说研究的新视角。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叙述的距离控制,不若传统小说所追求的作者、读者、叙述者之间较为和谐、亲密的距离状态,其距离控制通过零度叙述、非人格叙述等叙述方式降低作者的参与度,增强叙述者的不确定性;以病态的人物,荒谬的事件,腌臜的场景等来降低读者对小说的认同感与信任度等,最终使先锋小说控制的距离表现出远距离状态。在如此距离控制下,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表现出读者与作者、叙述者、人物之间在认知、道德、身体等方面较大的差异和距离。先锋作者与隐含作者的距离被推开;作者与叙述者之间产生隔阂;作者与读者之间不再亲密,形成认知或道德上的不认同;读者与小说人物产生了身体上的差异,情感上的距离等等。此外,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家为了更好的控制和保持与读者、叙述者、人物几者间的远距离状态,在叙述时间、叙述情节、叙述语言中寻求反常规叙述技巧成为他们的首选。在先锋小说中,叙述视角成为有限的认知,不停转换的内、外聚焦视角更好的展现了人物病态的心理;叙述的时间与空间被刻意延伸、停滞、甚至点面化;叙述的情节被断裂性排列、嵌套、重复;叙述语言有着反常规的意指、非理性的杂冗,能指与所指被有意错列;元叙述、反元叙述成为先锋小说的特色,作者的参与增强了文本真实性的同时又被不断否定,使得先锋小说在似真似幻的文字中成为不确定性的文本。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在这些叙述技巧的控制下,进一步促使了先锋小说中作者、叙述者、人物以及读者几者间形成较远的距离状态。尽管在80年代先锋小说作者叙述距离的控制下,形式及内容的反理性与反叛性使得读者对先锋小说无法轻易拉近审美的距离,造成读者阅读的困难,同时也形成先锋小说在文本上的荒诞、含混等效果,阅读感知的不确定性促使读者参与式的阅读模式的产生。而其反叛的姿态,更是成为先锋小说形式革命的动力,让先锋小说以实验与探究的先锋精神与冒险精神成为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虽然在历史长河的流淌下,较为艰涩难懂的先锋小说留在了历史的时间轴上,但其促使作者不断创新的先锋精神仍然存留在文学中,延续至今。
奉天[8](2019)在《城市中心区地铁站点影响域步行空间现状调查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地铁交通已然进入城市空间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站点影响域空间与地铁交通紧密相连,人流随地铁站点而集聚,空间的功能与元素已经增加与改变,站点影响域步行空间的定义与社会功能正待更新,影响域的多种功能形成了多元立体的公共空间。因此,本课题是在新时代对站点影响域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必然应有相应的研究来总结,为城市中心区地铁站点影响域步行空间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指引。了解站点影响域的实际状况是设计者优化城市空间质量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先决条件。传统的研究方法不能够完全反映出站点影响域多元化的空间状态和行为现象。因而,论文以TOD为大背景,交通社会学为切入点,从社会学的视角描述公共空间的物理性质和使用状态。并在扬·盖尔PSPL调查方法的基础上做出调整、扬弃和增补,构建针对站点影响域步行空间这一特定对象的现状调查方法。通过调查站点影响域步行空间的实体空间与公共空间生活,归纳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性地提出站点影响域步行空间的优化策略,希望能为未来的站点影响域步行空间设计提供相应的引导,从而改善城市中心区地铁站点及其影响域公共空间,创造出宜人的环境,以此吸引人们采取“步行+公共交通”的绿色出行方式,促使城市中心区地铁站点更好地辐射与带动城市的发展。论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首先明确了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必要性、目的意义与国内外研究概况,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提出了研究方法与论文的框架。第二部分为第二章,通过绪论和大量的文献阅读,总结出TOD、交通社会学、PSPL调研方法三个基础理论作为论文的理论支撑,并以这三个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本论文的现状调查方法。第三部分第三、四章,运用构建的现状调查方法进行现状调查,从交通社会学的视角结合建筑学调研了城市中心区地铁站点影响域步行空间的现状,以“显微”的角度归纳剖析了步行空间的设计。并现存的问题和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归纳总结。第四部分为第五、六章,得出了站点影响域步行空间的优化策略,总结全文并对其发展进行展望。
巩昱良[9](2020)在《周春芽绘画中“陌生化”表现建构研究》文中认为周春芽作为中国当代独具个性与洞察力的艺术家,他的绘画是正统视觉之外的反叛性分支,其绘画中“陌生化”表现是贯穿他整个艺术历程的核心,也是他将日常元素化熟悉为陌生的利器。他所表现的动物、人物、太湖石、园林无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元素,但这些司空见惯的元素被加以反常化的表现性突破后,呈现出了一种超越常境、常理、常态的艺术形式,改变了物象原有的物质性和指涉性。他的作品在疏离人们认知经验同时,也更深刻的唤起了人对事物的审美感受,使观者与作品之间产生强烈的审美情感交合。周春芽的绘画是经过文化反思以及自身内在精神挖掘之后的产物,笔者研究周春芽的绘画,目的是为了更系统的理解和把握西方现代艺术,是为了寻求一条中国式的现代艺术之路。本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对“陌生化”概念的提出和在文学、戏剧领域的应用做简要地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周春芽绘画中的“陌生化”做出了界定,为后面章节的展开做好铺垫。第二章以周春芽的绘画历程为主线,以艺术家的自述以及国内外评论家的相关评论为载体,客观的对周春芽绘画中“陌生化”表现的影响因素进行辩证分析。分别从社会环境因素、艺术家个人的疏离观念、德国新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周春芽对中国传统文人画中形式和观念的借鉴等几个小节展开论述。周春芽以一个东方人独特的视觉模式和全新的艺术视角对西方艺术进行了反叛和消解,建构了既符合民族审美情感又具有个性特征的“陌生化”画面形式。第三章为本论文的重点章节,笔者首先对周春芽的绘画题材和主题做出了基本的分类,便于读者对其不同阶段作品中“陌生化”表现的嬗变做宏观的把握。其次,从方法论角度对其建构方式进行深入的探讨,周春芽通过反自然主义的用色、模糊与遮蔽形象、空间重构、视觉强化以及异化光色等一系列的“陌生化”表现手法,建构了陌生、疏离的画面艺术形式,他所追求的不仅是外在形式上的“陌生化”表现,其画面中异化的符号和空间更是他个人内心情感外化的载体和精髓。第四章为艺术价值和启示,分别从周春芽绘画融汇中西的“陌生化”表现、周春芽对画面中“陌生化”表现维度的把握以及对观众心理距离的掌握等三方面进行艺术价值的提炼和拓宽。以周春芽的“陌生化”表现为落脚点,启示青年艺术创作者在求新求异的过程中要遵循“反常合道”的原则,恰当把握作品与观者审美心理的“距离极限”,创作出符合中国式现代艺术之路的个性化作品。总之,周春芽的作品始终是介于中国艺术语境下的“陌生化”表现,既不像西方极端表现主义或抽象主义那样将形象过度的扭曲、割裂,令人晦涩难懂,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存在于主流审美之中使人疲劳,他的绘画始终是以一种最熟悉的陌生的状态呈现在大众的视野下。
解一雯[10](2019)在《论心理距离说在具象绘画创作中的体现和作用》文中指出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移情论[1]是艺术批评界里存在的最主流的美学原则之一,在其影响下,当时的艺术史学家都开始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来开展自己的研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爱德华·布洛[2]在其1912年的文章《作为艺术因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中,提出了“心理距离说”这一美学理论。其核心概念为“心理距离”,“心理距离”存在于艺术审美过程和艺术创造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是一种从属于主体的特定心理状态。但是在审美和创造过程中,“距离”过小或是“距离”过大的情况都会对欣赏活动和创作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唯有在这两种距离情况之间存在的“理想心理距离”,它可以使欣赏和创作活动获得一种理想的效果。“心理距离说”不仅丰富了美学理论,它在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上也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笔者以自身创作实践的领域出发,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利用第一章节重点分析梳理“心理距离说”的主要内涵;第二章节深入剖析了“心理距离说”在具象绘画领域中是如何深刻地影响着作为主体的艺术创作者创作的,进而展现在具象绘画艺术中所包含的艺术创作者的最深刻的洞见和最真挚的情感;第三章节则集中展示了笔者自己在创作实践过程中的思考及感受。结尾部分对全文做出了总结,表明了作为架上绘画的具象绘画艺术在当今的新媒体艺术的洪流里仍具有独特的价值。
二、驳“心理距离”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驳“心理距离”说(论文提纲范文)
(2)《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 |
2.2 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 |
2.3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
2.4 语言学视角下《红楼梦》英译本研究 |
2.5 心智哲学与翻译研究 |
2.6 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 |
2.7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心智哲学理论 |
3.1.1 意识 |
3.1.2 意向性 |
3.1.3 心物随附性 |
3.1.4 感受质 |
3.2 构式语法理论 |
3.2.1 构式的界定 |
3.2.2 构式的基本特征 |
3.2.3 构式语法的优势以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四章 心智哲学视域下用例事件S/T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
4.1 用例事件S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
4.1.1 现实世界与原初感觉:事件的本体性 |
4.1.2 反思感受与语言表达:用例事件的摹状性 |
4.2 用例事件T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
4.2.1 理解阶段 |
4.2.1.1 从用例事件S到事件E’还原 |
4.2.1.2 从事件E’原初感觉到事件E’反思感受 |
4.2.2 表达阶段:从事件E’反思感受到用例事件T |
4.3 小结 |
第五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
5.1 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 |
5.1.1 气象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1.1.1 C/H风向表征相似 |
5.1.1.2 C/H语义指向相似 |
5.1.1.3 C的完备明晰与H的隐略婉曲 |
5.1.2 地理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1.2.1 C/H均以“虚幻”表征“真实” |
5.1.2.2 C的一语双述与H的表里取一 |
5.2 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2.1 建筑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2.1.1 C/H形式表征相似 |
5.2.1.2 C/H语义指向相似 |
5.2.1.3 C的兼蓄深隽与H的简约平实 |
5.2.2 茶酒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2.2.1 C和H客观茶酒表征的相似突显 |
5.2.2.2 C和H客观茶酒表征的相异突显 |
5.2.2.3 C主观茶酒表征的隐晦性与H主观茶酒表征的直观性 |
5.3 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3.1 异指类自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3.1.1 C/H人称异指均鲜见 |
5.3.1.2 C/H数异指的相异表征 |
5.3.2 异指类对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3.2.1 C/H数异指均无 |
5.3.2.2 C/H人称异指的相似表征 |
5.3.2.3 C/H人称异指的相异表征 |
5.3.3 异指类他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3.3.1 C/H数异指均无 |
5.3.3.2 C/H人称异指的相似表征 |
5.3.3.3 C/H人称异指的相异表征 |
5.4 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5.4.1 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5.4.2 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5.4.3 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5.5 小结 |
第六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
6.1 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6.1.1 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6.1.1.1 C/H原型义表征相似 |
6.1.1.2 C/H引申义表征相异 |
6.1.2 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6.1.2.1 C一词多义,H一义多词 |
6.1.2.2 C/H的低专指性 |
6.2 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 |
6.2.1 矛盾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6.2.1.1 C/H表层矛盾义的相异表征 |
6.2.1.2 C/H深层和谐义的相似建构 |
6.2.2 仿拟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6.2.2.1 C/H相似的形式表征 |
6.2.2.2 C的语义相邻性与H的音形相似性 |
6.3 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6.3.1 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6.3.2 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6.4 小结 |
第七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
7.1 过程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7.1.1 真实位移过程用例事件SV的共性和差异 |
7.1.1.1 V的不可或缺性 |
7.1.1.2 C的动词点位标记与H的介词点位标记 |
7.1.2 虚拟位移过程用例事件S’V的共性和差异 |
7.1.2.1 S’的静态本质 |
7.1.2.2 C的静态性与H的动态性 |
7.2 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7.2.1 异指类形容词用例事件A’N的共性和差异 |
7.2.1.1 A’N的超常性 |
7.2.1.2 C的陌生化与H的常规化 |
7.2.2 非对称类介词用例事件“我把你这+NP”的共性和差异 |
7.2.2.1 C/H处置义表征均不完备 |
7.2.2.2 C/H评价义的相似建构 |
7.2.2.3 C的处置义支撑与H的处置义缺失 |
7.3 关系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7.3.1 过程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7.3.2 异指类形容词用例事件A’N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7.3.3 C/H非对称处置构式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本研究的发现和创新 |
8.2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基于AHP-TOPSIS法的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尺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城市公园 |
1.2.2 景观空间 |
1.2.3 尺度 |
1.2.4 景观空间的尺度 |
1.2.5 景观评价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研究概况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城市公园景观空间尺度的评价方法 |
2.1 AHP层次分析法 |
2.2 TOPSIS逼近理想解法 |
2.3 AHP-TOPSIS综合评价方法 |
2.3.1 评价方法的先进性 |
2.3.2 计算原理 |
3 城市公园景观空间尺度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评价指标的原则 |
3.2 评价因子的选取 |
3.2.1 城市公园景观空间尺度的内容 |
3.2.2 指标体系的确定 |
3.3 小结 |
4 城市公园景观空间尺度的评价实证研究——以郑州市6个城市公园为例 |
4.1 实证对象概述 |
4.2 图像信息的获取 |
4.2.1 图像拍摄要求 |
4.2.2 图片集获取 |
4.3 主观评价因子的调研与统计 |
4.4 方法模型的验证及数据的处理 |
4.4.1 AHP法确定权重 |
4.4.2 TOPSIS法排序 |
4.4.3 数据的归纳整理 |
4.5 数据的分析和总结 |
4.5.1 评价指标分析 |
4.5.2 实证研究分析 |
4.5.3 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表清单 |
附录B 指标体系权重问卷调查表 |
附录C 公众评价问卷 |
附录D TOPSIS法的matlab运算程序 |
致谢 |
(4)品牌拟人化对不同代际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品牌拟人化 |
2.1.1 品牌拟人化的定义 |
2.1.2 品牌拟人化营销的发展 |
2.1.3 品牌拟人化的维度 |
2.1.4 品牌拟人化的相关研究 |
2.2 感知流畅 |
2.2.1 感知流畅性的定义 |
2.2.2 感知流畅性的前置变量 |
2.2.3 感知流畅性的后置变量 |
2.3 心理距离 |
2.3.1 心理距离的定义 |
2.3.2 心理距离的维度 |
2.3.3 心理距离的前置变量 |
2.3.4 心理距离的后置变量 |
2.4 购买意愿 |
2.4.1 购买意愿的内涵 |
2.4.2 购买意愿的相关研究 |
2.5 新世代消费者 |
2.5.1 新世代消费者定义 |
2.5.2 新世代消费者的特点 |
2.6 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 |
2.6.1 品牌拟人化与心理距离 |
2.6.2 品牌拟人化与购买意愿 |
2.6.3 心理距离与购买意愿 |
2.6.4 变量之间的关系 |
2.7 文献评述 |
第3章 理论模型与问卷设计 |
3.1 理论基础 |
3.1.1 刺激反应理论 |
3.1.2 解释水平理论 |
3.1.3 建构水平理论 |
3.1.4 认知—情感相符理论 |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2.1 品牌拟人化与心理距离的关系 |
3.2.2 心理距离与购买意愿的关系 |
3.2.3 品牌拟人化与购买意愿的关系 |
3.2.4 心理距离的中介作用 |
3.2.5 感知流畅性的调节作用 |
3.3 理论模型构建 |
3.4 问卷设计 |
3.4.1 品牌拟人化的测量 |
3.4.2 感知流畅性的测量 |
3.4.3 心理距离的测量 |
3.4.4 购买意愿的测量 |
3.5 预调研问卷的形成 |
3.6 预调研分析 |
3.6.1 描述性统计 |
3.6.2 信度分析 |
3.6.3 效度分析 |
3.7 问卷修改 |
第4章 品牌拟人化对新世代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正式调研 |
4.1 样本描述与分析 |
4.1.1 数据收集 |
4.1.2 量表正态分布检验 |
4.1.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信度分析 |
4.3 个体测量模型检验 |
4.3.1 品牌拟人化模型检验 |
4.3.2 感知流畅性模型检验 |
4.3.3 心理距离模型检验 |
4.3.4 购买意愿模型检验 |
4.4 总体测量模型检验 |
4.5 结构模型检验 |
4.6 中介效应检验 |
4.7 调节效应检验 |
4.8 假设检验结果 |
第5章 品牌拟人化对非新世代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正式调研 |
5.1 样本描述与分析 |
5.1.1 数据收集 |
5.1.2 量表正态分布检验 |
5.1.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信度分析 |
5.3 个体测量模型检验 |
5.3.1 品牌拟人化模型检验 |
5.3.2 感知流畅性模型检验 |
5.3.3 心理距离模型检验 |
5.3.4 购买意愿模型检验 |
5.4 总体测量模型检验 |
5.5 结构模型检验 |
5.6 中介效应检验 |
5.7 调节效应检验 |
5.8 假设检验结果 |
第6章 研究发现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品牌拟人化与心理距离的关系 |
6.1.2 心理距离与购买意愿的关系 |
6.1.3 品牌拟人化与购买意愿的关系 |
6.1.4 心理距离在品牌拟人化与购买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 |
6.1.5 感知流畅性在品牌拟人化与购买意愿之间的调节作用 |
6.2 营销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3.1 研究局限 |
6.3.2 研究展望 |
附录1: 正式调研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情绪对可辩驳推理的影响 ——命题人称在其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可辩驳推理及其影响因素 |
1.1.1 可辨驳推理 |
1.1.2 可辩驳推理的影响因素 |
1.2 推理与情绪 |
1.2.1 情绪对推理的抑制效应 |
1.2.2 情绪对推理的促进效应 |
1.3 可辩驳推理中的负性情绪辩驳力偏向 |
1.3.1 情绪唤醒对推理及其他认知活动的影响 |
1.3.2 命题人称对情绪性信息的影响 |
2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意义 |
2.2.1 理论意义 |
2.2.2 实践意义 |
3 实验一 额外信息的情绪效价和情绪唤醒对可辩驳推理的影响 |
3.1 实验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3.2.1 实验设计 |
3.2.2 被试对象 |
3.2.3 实验材料及评定 |
3.2.4 实验程序 |
3.3 结果与统计分析 |
3.3.1 接受率结果 |
3.3.2 辩驳力指数 |
3.3.3 情绪辩驳力指数 |
3.3.4 反应时结果 |
3.3.5 确信程度评分 |
3.4 讨论 |
3.4.1 前提情绪性对可辨驳推理的影响 |
3.4.2 额外信息情绪性对可辨驳推理的影响 |
4 实验二 不同命题人称的情绪性信息对可辩驳推理的影响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内容 |
4.2.1 实验设计 |
4.2.2 实验对象 |
4.2.3 实验材料 |
4.2.4 实验仪器 |
4.2.5 实验程序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接受率结果 |
4.3.2 眼动结果 |
4.4 讨论 |
4.4.1 不同命题人称的情绪性信息对可辨驳推理的结果的影响 |
4.4.2 不同命题人称的情绪性信息对可辨驳推理的推理过程的影响 |
5 总讨论 |
5.1 情绪性信息对可辩驳推理的影响 |
5.2 不同命题人称的情绪性信息对可辩驳推理的影响 |
6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叙述的距离控制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一章 先锋小说与“距离控制” |
第一节 “距离控制”的概念界定 |
一、“距离”的概念 |
二、“距离控制”的概念 |
三、小说中的距离控制 |
第二节 先锋小说中“距离控制”的文化背景 |
一、西方现代派小说的影响 |
二、本土文化环境的影响 |
第二章 先锋小说中距离控制的表现 |
第一节 先锋小说中距离控制的类型 |
一、作者对隐含作者的控制 |
二、作者对叙述者的控制 |
三、作者对故事人物的控制 |
四、作者对读者的控制 |
第二节 先锋小说中距离控制的技巧 |
一、变换难测的叙述视角 |
二、非时序的时间叙述 |
三、非线型的情节叙述 |
四、不确定的叙述语言 |
五、元叙事的叙述手法 |
第三章 先锋小说中距离控制的效果 |
第一节 先锋小说距离控制下的文本效果 |
一、含混:亦真亦幻的叙事效果 |
二、碎片化:整一世界的崩塌 |
三、荒诞:非理性故事的呈现 |
四、反讽:从语言、情境到总体的颠覆 |
第二节 先锋小说距离控制下的主题效果 |
一、内敛幽暗的主题样式 |
二、模糊游离的主题意识 |
第三节 先锋小说距离控制下的阅读改变 |
一、阅读的非开放性 |
二、阅读感知的非确定性 |
第四章 先锋小说中距离控制的影响 |
第一节 先锋小说距离控制的创作影响 |
一、文体界线的破裂 |
二、“单向度”的写作 |
第二节 先锋小说距离控制的阅读影响 |
一、建立了深度参与式的小说阅读模式 |
二、构筑了解构式的小说阅读模式 |
第三节 先锋小说距离控制的文学史意义 |
一、小说形式的革命性意义 |
二、定格与延续:先锋精神的历史传承 |
结语 |
参考文献(按出版时间排列)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8)城市中心区地铁站点影响域步行空间现状调查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地铁日益成为“必需品” |
1.1.2 城市中心区地铁站点的特殊性 |
1.1.3 站点步行空间的潜在价值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城市中心区地铁站点 |
1.4.2 站点影响域 |
1.4.3 步行空间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站点影响域步行空间研究的相关理论及现状调查方法的构建 |
2.1 TOD理论 |
2.1.1 TOD发展模式 |
2.1.2 TOD模式下的步行空间设计 |
2.2 交通社会学引入 |
2.2.1 交通社会学理论概述 |
2.2.2 地铁交通空间中的社会性 |
2.2.3 社会学与地铁交通行为 |
2.2.4 社会学的独特视角 |
2.2.5 从交通社会学到PSPL方法的选用 |
2.3 PSPL理论概述及应用 |
2.3.1 PSPL理论概述 |
2.3.2 PSPL操作的基本程序 |
2.3.3 PSPL的调研方法 |
2.4 现状调查方法的构建 |
2.4.1 构建基础与原则 |
2.4.2 现状调查方法 |
2.4.3 PS(Public space)现状调查——实体空间环境 |
2.4.4 PL(Public life)现状调查——行为活动与行为认知 |
2.4.5 PS与 PL之间的互动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站点影响域步行空间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现状调查前期准备 |
3.1.1 成都地铁概况 |
3.1.2 成都地铁站点影响域步行空间现状 |
3.1.3 站点影响域范围界定 |
3.2 “PS——实体空间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
3.2.1 站点影响域用地特征 |
3.2.2 步行空间形态组织 |
3.2.3 步行空间人流接驳 |
3.3 “PL——行为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
3.3.1 非结构性观察 |
3.3.2 结构性观察 |
3.3.3 行人计数 |
3.3.4 行为注记 |
3.3.5 行为活动分析 |
3.4 “PL——行为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 |
3.4.1 认知调查对象 |
3.4.2 出行情况 |
3.4.3 目的与需求调查 |
3.4.4 认知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站点影响域步行空间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归纳解析 |
4.1 PS调查下的现状问题 |
4.1.1 步行空间中连续性的问题 |
4.1.2 步行空间中可达性的问题 |
4.1.3 步行空间中舒适性的问题 |
4.1.4 步行空间中安全性的问题 |
4.2 PL调查下的现状问题 |
4.2.1 存在大量异用行为 |
4.2.2 未切合人的需求 |
4.3 PS现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4.3.1 站点影响域步行空间的特殊性 |
4.3.2 既有空间与发展方向的不匹配 |
4.4 PL现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4.4.1 站点影响域步行行为的特殊性 |
4.4.2 缺乏对人的日常行为及需求的关注 |
4.4.3 地铁交通的社会学价值考虑欠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站点影响域步行空间优化原则与策略 |
5.1 站点影响域步行空间优化策略原则 |
5.1.1 鼓励社会交往 |
5.1.2 以人为本的设计模式 |
5.1.3 公平与公正 |
5.2 以PL为主导的PS优化思路 |
5.2.1 日常生活是步行空间设计的起点 |
5.2.2 基于行为激发的步行空间优化 |
5.2.3 基于公众参与的设计过程 |
5.3 PS导向下的步行空间优化策略 |
5.3.1 步行网络精细化 |
5.3.2 空间组织立体化 |
5.3.3 步行空间多样化 |
5.4 PL导向下的步行空间优化策略 |
5.4.1 创造人性化的步行空间环境 |
5.4.2 营造充满活力的步行微空间 |
5.4.3 步行空间的安全品质塑造 |
5.5 以站点为导向的城市空间优化策略 |
5.5.1 站点导向下的城市空间形态 |
5.5.2 与城市规划的融合互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
6.1 论文结语 |
6.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周春芽绘画中“陌生化”表现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缘起 |
2.研究现状 |
3.研究方法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章 “陌生化”的阐释及在绘画中的界定 |
1.1 关于“陌生化”的概念阐释 |
1.2 周春芽绘画中“陌生化”的界定 |
第2章 周春芽绘画中“陌生化”表现的成因 |
2.1 生活环境与个人的疏离观念 |
2.1.1 家庭环境与巴蜀地域环境的影响 |
2.1.2 疏离潮流的个性观念 |
2.2 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 |
2.2.1 德国新表现主义“陌生化”语言影响 |
2.2.2 超现实主义“潜意识”观念的影响 |
2.3 怪诞风格文人画的影响 |
第3章 周春芽绘画中“陌生化”表现建构 |
3.1 动物系列“陌生化”表现的嬗变 |
3.1.1 色与形的反常化 |
3.1.2 表现欲的克制与表现力的强化 |
3.2 人物系列“陌生化”表现的实验性转换 |
3.2.1 虚拟重构的新舞台空间 |
3.2.2 形象的模糊与遮蔽 |
3.3 园林系列“陌生化”表现突破 |
3.3.1 生命体征太湖石的视觉强化 |
3.3.2 光的异化 |
3.3.3 散点式的多维空间 |
第4章 周春芽绘画中“陌生化”表现的艺术价值与启示 |
4.1 融汇中西的“陌生化”表现 |
4.2 把握“陌生化”表现与观念的维度 |
4.3 把握作品与观者的“心理距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论心理距离说在具象绘画创作中的体现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 “心理距离说”的学说内涵 |
1.1 核心概念“心理距离” |
1.2 “心理距离”复杂性与内在冲突 |
1.2.1 距离的复杂性 |
1.2.2 距离的内在冲突 |
1.3 “心理距离”的尺度 |
1.3.1 距离的过大与过小 |
1.3.2 理想的距离 |
1.4 艺术创作中的“心理距离” |
1.4.1 创作中的距离 |
1.4.2 创作者与欣赏者 |
2 具象绘画创作中的“心理距离” |
2.1 具象绘画的概念 |
2.2 具体的形象拉近了审美距离 |
2.3 “心理距离”的存在避免了模式化 |
2.4 通过“心理距离”获得心理的观看 |
2.5 “心理距离”强调了具象创作中的自我表达 |
2.6 材料的多元化获取“心理距离” |
3 我的创作过程 |
3.1 灵感的来源 |
3.2 素材的选取 |
3.3 材料的考量 |
3.4 材料的实践过程 |
3.4.1 前期准备 |
3.4.2 画底制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四、驳“心理距离”说(论文参考文献)
- [1]态度论、经验论还是趣味论?——乔治·迪基对“何谓审美”问题的探索[J]. 黄应全. 文艺研究, 2021(11)
- [2]《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D]. 蒋知洋.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3]基于AHP-TOPSIS法的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尺度评价研究[D]. 杜师博.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4]品牌拟人化对不同代际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 王晓. 山东大学, 2020(12)
- [5]纪录片修辞艺术研究[D]. 姜常鹏.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6]情绪对可辩驳推理的影响 ——命题人称在其中的作用[D]. 张盼盼.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7]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叙述的距离控制及影响[D]. 敬晶晶.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8]城市中心区地铁站点影响域步行空间现状调查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奉天.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9]周春芽绘画中“陌生化”表现建构研究[D]. 巩昱良. 西南大学, 2020(05)
- [10]论心理距离说在具象绘画创作中的体现和作用[D]. 解一雯. 西安美术学院,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