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筋拉伸的测量分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吕翔[1](2021)在《季冻区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耐久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是一种具有超高强度、高耐久性及高温适应性等特点的超高性能混凝土。RPC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物的自重,增加跨越能力,在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PC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通常掺入纤维以提高其性能。吉林省蕴藏着丰富的玄武岩矿石,玄武岩产物的推广和应用对我省经济转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玄武岩矿石熔融拉丝生产的绿色环保型玄武岩纤维是一种具有天然相容性的新型高性能无机纤维。本文将这种抗拉强度高、耐酸碱腐蚀的玄武岩纤维作为掺合料改性RPC,对玄武岩纤维RPC复合材料的耐久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果如下:(1)采用响应曲面法对玄武岩纤维RPC的配合比进行设计,提出一套适用于季冻区桥梁、道路工程,和易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满足要求的玄武岩纤维RPC制备方案。试验结果得出玄武岩纤维RPC的最佳配合比:砂胶比为0.9、水胶比为0.18、玄武岩纤维掺量为8 kg/m3、硅灰水泥比为0.25;相对于不掺玄武岩纤维的试件,玄武岩纤维掺量为8 kg/m3的试件抗折强度能提高18%,抗压强度能提高32%。(2)针对季冻区冻融循环效应显着,桥梁、道路工程常用除冰盐等特点,考虑裂缝、冻融循环和氯盐侵蚀的影响,不但研究了玄武岩纤维RPC的基体耐久性,还研究了玄武岩纤维RPC内嵌钢筋耐久性。此外,从微观结构角度对玄武岩纤维RPC耐久性变化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裂缝是玄武岩纤维RPC基体及其内嵌钢筋耐久性的显着性影响因素;玄武岩纤维RPC骨料石英砂与水泥基体之间的界面过渡区厚度可忽略;玄武岩纤维RPC的水化产物以密实的C-S-H基体为主;玄武岩纤维在RPC材料中呈乱向分布,没有聚集成团现象,并且与水泥基体连接紧密。(3)详细量化分析裂缝不同属性(裂缝深度、裂缝数量、裂缝宽度)和冻融循环对玄武岩纤维RPC耐久性的影响。并引入声发射技术和Weibull分布理论,利用声发射累计能量和幅值参数评价玄武岩纤维RPC的抗冻性,利用Weibull分布理论建立冻融损伤模型,实现对带裂缝玄武岩纤维RPC冻融损伤全过程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RPC抗冻融耐久性能优异,当冻融循环次数达到600次时,带裂缝玄武岩纤维RPC的质量损失率为2.52%,抗压强度损失率为18.62%,抗折强度损失率为29.89%。(4)量化分析裂缝、界面损伤和氯盐侵蚀对玄武岩纤维RPC内嵌钢筋耐久性的影响。运用电化学方法,以钢筋腐蚀电位、自腐蚀电流密度、极化电阻评价玄武岩纤维RPC中钢筋的锈蚀程度,进而评价氯盐侵蚀对玄武岩纤维RPC的影响,为制定RPC专用的抗氯盐侵蚀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电化学方法从钢筋锈蚀的角度评价玄武岩纤维RPC的抗氯盐侵蚀耐久性是可行的。玄武岩纤维自身耐腐蚀的特性可以增加RPC的基体电阻,使RPC各部分的连接更加紧密,进而抑制钢筋腐蚀的发生,延长钢筋的使用寿命。(5)考虑了钢筋粘结长度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两个粘结性能影响因素,通过梁式试验方法研究了变形钢筋与玄武岩纤维RPC之间的粘结性能,依据试验结果拟合了钢筋与玄武岩纤维RPC的粘结应力,建立了完整的玄武岩纤维RPC与变形钢筋的粘结应力-滑移本构关系。(6)通过四点弯曲试验测试了钢筋-玄武岩纤维RPC试验梁抗弯全过程的静力响应,通过位移、应力等试验数据拟合并推导了适用于钢筋-玄武岩纤维RPC简支梁的开裂弯矩、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和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并基于声发射参数断裂表征方法分析了钢筋-玄武岩纤维RPC梁的断裂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在RPC中拉伸、扭转和变形作用导致试验梁产生的Ⅰ型裂缝减少,减小了Ⅰ型裂缝引起的低应力脆断,进而提高RPC简支梁的抗拉伸能力,增加RPC简支梁的承载能力。
胡一杰[2](2021)在《建筑材料中钢筋物理性能的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主要介绍了加强建筑材料钢筋物理性能检测的必要性,阐述了建筑材料钢筋物理性能检测的相重点,通过对现阶段建筑材料中钢筋物理性能检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来探讨提高建筑材料钢筋物理性能检测水平的有效措施,以推动建筑项目中施工建筑材料钢筋物理性能检测工作的开展,转变传统的检测模式,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执行作业,规范检测流程,保障建筑钢筋材料质量,从而推动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蒋昊宇[3](2021)在《钢筋混凝土非均匀锈胀三维损伤劣化对氯盐传输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氯盐环境作用下将发生钢筋非均匀锈蚀,这将使结构在还未达到其预设的服役寿命前便逐渐丧失承载能力,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损失。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氯盐环境中的耐久性研究非常关键。目前,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有害物质侵蚀阶段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胀开裂时刻及形貌分析,而对于由钢筋锈蚀引起的混凝土结构损伤劣化尚未进行深入地探索。明确混凝土在钢筋非均匀锈胀作用下的三维损伤劣化过程以及三维损伤场对氯离子传输的影响,将有助于在锈蚀快速扩展阶段找到相应的控制措施,延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服役寿命。因此,本文研究考虑了砂浆和混凝土两种基质,以实现从细观到宏观层面的研究。通过理论构建、试验分析以及数值模拟,从细观层面研究了钢筋混凝土非均匀锈胀三维损伤劣化过程,并研究了三维锈胀损伤劣化对于氯盐传输的影响。本文开展的主要工作有:(1)基于热力学理论,考虑砂浆的压实效应系数K和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建立砂浆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该本构模型考虑了砂浆材质拉、压性质的不同,可适用于细观层面三维锈胀作用下的数值模拟。(2)基于X-rayCT扫描技术无损获取了不同时刻下氯盐环境中配筋砂浆试件的非均匀锈蚀情况,并结合数字体像相关技术(DVC)计算了不同锈蚀时刻试件的三维位移场和三维应变场。通过灰度阈值分割技术对组成材料分别进行三维重构,获得了在应力状态下的锈蚀产物体积膨胀率P。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配筋砂浆试件的三维非均匀锈胀损伤劣化全过程。通过DVC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3)基于X-rayCT扫描技术无损获取了不同时刻下氯盐环境中钢筋混凝土试件的非均匀锈蚀情况,并结合DVC技术计算了不同锈蚀时刻试件的三维位移场和三维应变场。通过灰度阈值分割技术对混凝土组成材料分别进行三维重构,获得了粗骨料和气孔的实际空间分布。在考虑粗骨料和气孔(孔径大于1mm)的实际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数值模型,模拟了钢筋混凝土在非均匀锈蚀作用下的三维损伤场劣化过程,同时对比DVC计算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此外,对比研究了均匀和非均匀锈蚀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试件的三维损伤劣化速度与形貌差异,结果表明非均匀锈蚀将造成比均匀锈蚀更大的危害。(4)采用疲劳轴向拉伸试验获得了不同受拉损伤程度的配筋砂浆试件,并将损伤试件浸泡在氯盐溶液中进行了损伤砂浆中的氯盐传输研究。基于最小二乘法拟合获得了砂浆受拉损伤变量Dp与因损伤造成的氯离子扩散系数放大倍数Kf之间的经验公式。(5)建立了考虑真实三维骨料空间分布的钢筋混凝土氯盐传输数值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通过随机投放真实粗骨料,研究了粗骨料空间分布对钢筋混凝土中氯离子三维传输的影响,并与二维传输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粗骨料空间分布不同引起的相同侵蚀深度处氯离子浓度分布符合正态分布的形式,且三维传输的空间效应不可忽视。此外,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中模拟获得了钢筋混凝土试件的三维锈胀损伤场,将锈胀损伤场导入COMSOL软件中进行了损伤混凝土中的氯盐传输研究,研究分析了三维损伤劣化对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的影响。
郭敏[4](2021)在《活性粉末混凝土及其配筋构件受拉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混凝土抗拉能力弱,应用到结构中往往忽略其抗拉能力;RPC基体中均布大量的钢纤维,这使其受拉开裂后仍保有较高的抗拉能力。因此,RPC的轴向拉伸性能应该作为其结构设计中重要的一项指标,不可忽略。配筋的RPC可以看作是采用钢纤维与钢筋组合配筋方式的RPC构件,其受拉性能受钢纤维、钢筋、RPC基体三者的共同影响。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材料层次到构件层次,对RPC以及配筋RPC直接拉伸性能进行系统分析。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自主设计直接拉伸试验装置,对无筋RPC和配置HRB500级钢筋的RPC分别开展了直接拉伸试验(DTT)。试验变量包括养护方式和养护龄期、钢纤维体积含量、配筋率。根据试验结果,得到标准养护RPC和蒸汽养护RPC的受拉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提出了两种RPC轴向受拉本构模型。(2)与常用的蒸汽养护相比,标准养护RPC同样可以获得相当高的抗拉强度以及变形能力,这个结论为RPC材料以现浇及自然养护方式向工程领域大力推广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28d标养RPC的弹性模量与蒸养RPC的弹性模量基本相同;28d标养RPC的变形能力甚至比蒸养RPC略高。根据试验数据,全面分析了标准养护龄期对RPC轴向拉伸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计算RPC特征龄期的方法。根据试验数据给出了不同钢纤维掺量的RPC的受拉-变形关系曲线,总结得出RPC受拉特征曲线,并对曲线特点进行分析。根据损伤力学的卸载模量概念,给出了一个RPC构件变形与裂缝宽度的关系式。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拟合,得出根据钢纤维体积掺量估算RPC峰值应力、峰值应变的计算方法。基于纤维混凝土宏观裂纹力学模型,对其进行修正,得到了一个适用于RPC的宏观裂纹力学模型。(3)通过直接拉伸试验得到了不同钢纤维掺量、不同配筋率条件下的配筋RPC的受拉荷载-变形曲线,并总结出其特征曲线,对特征曲线全过程进行分析。提出“kρ值法”作为判别配筋RPC构件裂后受拉硬化和受拉软化的方法。其中k=钢筋的强屈比/RPC抗拉强度,ρ是构件的配筋率。建议当kρ≤0.8%时,构件呈现受拉软化特性,表现为单缝破坏;当kρ>0.8%时,构件呈现受拉硬化特性,表现为多缝破坏。给出试验测得的配筋RPC构件受拉特征值,包括初裂荷载、初裂应变、可视初裂荷载、可视初裂应变、峰值荷载、峰值应变,分析了配筋率、钢纤维掺量对各特征值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的裂缝破坏类型、钢纤维掺量、配筋率对配筋RPC构件拉伸硬化效应的影响。总结得出裂后RPC独立承载-变形关系的特征曲线,可将曲线分为三种类型:单缝破坏的低kρ值类型;单缝破坏的高kρ值类型;多缝破坏类型。在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纤维混凝土构件的开裂机理基础上,推导得出配筋RPC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并给出计算构件裂缝宽度的迭代法计算流程。根据试验数据,绘制了试件的d/ρ与平均裂缝间距关系曲线。通过对配筋RPC受拉构件开裂机理的分析,再结合试验数据的验证,得到一个最小纤维掺量的概念。(4)以HRB500级钢筋与RPC拉拔试验结果为依据,分析了影响高强钢筋RPC粘结强度的各种因素:(1)RPC的浇筑方向;(2)粘结长度;(3)RPC抗压强度;(4)钢纤维掺量;(5)保护层厚度。结合规范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临界锚固长度计算式的建议。
郑东东[5](2021)在《重复荷载下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受损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现如今混凝土结构随处可见,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随着混凝土老化,一系列安全问题逐渐被人们重视,因此混凝土结构加固补强技术应运而生。高延性混凝土具有强度高、韧性好、且在加载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拉伸变形性能及多裂缝开展特性,将高延性混凝土引入结构加固领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在重复荷载下开展了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受损混凝土无腹筋梁的受弯性能研究,主要所做工作如下:(1)前期试验通过凿掉原梁损坏部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HDC加固层浇筑的加固方法着重研究了HDC加固层厚度对受损梁加固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加固厚度增大,梁的极限承载力提高,且随着加固厚度的不断增加,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越明显;而加固梁的残余变形却会随着加固厚度的提高出现一定幅度下降。与加固厚度为0的加固梁相比,加固厚度为10mm、15mm、20mm的加固梁承载力可提高19.8%、32.7%以及46.3%,而残余变形值分别减少了 8.96%、13.3%和20.47%。(2)后期通过十二根梁的加固研究,即凿掉原梁损坏部分,然后在部分原梁的梁底布置纵筋,以及在另一部分梁的跨中布置箍筋,最后浇筑HDC加固层的加固方式,研究了纵筋/HDC加固层厚度以及箍筋/HDC加固层厚度对受损梁的加固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箍筋、纵筋以及底部HDC加固层在受力过程中能协调配合,共同受力。其中,箍筋应变随着荷载提高增长十分缓慢。梁底部纵筋和HDC的荷载应变曲线呈现近似平行的发展趋势,且HDC加固层在受力过程中可以自动调节与钢筋的受力分配,使钢筋和HDC加固层由一开始的不均匀应变增长逐步转变为均匀应变增长。相较于加固前各梁,经过钢筋绑扎以及HDC浇筑后,各试验梁的承载力发生了显着的增长,其中绑扎纵筋系列加固梁承载力增长幅度最大,经过加固后承载力最大可提高86.2%;经加固后绑扎箍筋系列加固梁承载力最高增长33.3%;无增配钢筋系列梁经过加固后承载力最高增长16%;加固梁的开裂荷载并没有因为加固方式的改变而产生明显变化规律,但经过加固后各类型加固梁的开裂荷载都要高于原梁。相较于原梁,开裂荷载最高可提高150%,最低仅为2.8%。(3)前期试验通过将受压区曲线应力图形等效为矩形应力图形的方法,直接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得出应力折减系数α和高度折减系数β,后期试验针对加固梁实际破坏模式,重点对应力折减系数α和高度折减系数β做了推导,并以此推导出了加固梁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好吻合。(4)加载前后对加固梁进行超声波探测的基础上,采用概率判断法总结出了根据相关声学参数判断梁内部缺陷点的方法,且计算结果与仪器自动判定结果吻合较好;并且推导出了利用超声波声速值来表示不同阶段试验梁损伤程度的损伤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可以较好的描述不同类型梁的裂缝产生情况。
岳亮亮,杨智[6](2021)在《钢筋拉伸试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钢筋原材拉伸试验是工程建设中原材料试验中最基本的试验之一,通过拉伸试验可以评定钢筋的强度性能、延伸性能等。影响钢筋拉伸试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因素较多,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有必要对钢筋拉伸试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研究分析。试验通过对牌号HRB400C14的两个试样进行拉伸试验,对两个试样平均结果的下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的不确定度进行计算与分析。
丁山东[7](2021)在《仿震荷载作用对缺陷灌浆套筒连接性研究》文中指出装配式建筑是采用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装配搭建的建筑。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是我国建筑行业的重大变革,工厂化生产方式,减少施工作业,充分体现工业化生产的优势,提高建造质量和建造速度,是现代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作为装配式建筑竖向结构的关键技术,对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整体性以及安全性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深入研究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灌浆套筒竖向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的可靠性。本文主要基于工程应用和受力性能角度对在仿震作用下缺陷灌浆套筒连接件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分析,分别对不同锚固长度的半灌浆套筒钢筋接头的连接性能进行不同加载方案试验研究。本文主要采用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在静力荷载作用和抗震性能,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总结概括了装配式建筑中重要竖向连接构件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的发展历程、工程应用以及研究现状。2.试验设计了9种不同类型的共计81个钢筋套筒连接件,考虑锚固长度(5d、6d、7d)、连接钢筋直径(12mm、14mm、16mm)、加载制度(单向拉伸、高应力反复拉压、大变形反复拉压)因素。三种试验方式下试件一共出现钢筋拉断和锚固端钢筋滑移两种试验结果。试验分析了不同加载制度下不同类型的试件的破坏形态、端部灌浆料的损伤程度、承载力变化、残余变形、断后伸长率、筒壁应变分布、荷载-位移曲线以及荷载-应变曲线。3.单向拉伸试验共对27个套筒连接件进行研究,锚固嵌入钢筋长度大于6d时,试件均发生的是连接钢筋拉断现象,满足规范接头等级I级的要求,即试件抗拉强度高于1.1倍钢筋抗拉强度标准,且残余变形值小于规范要求的0.1mm,而锚固长度为5d的试件则残余变形满足要求,但是承载力要求未达到标准。4.高应力反复拉压试验共对27个套筒灌浆连接件进行研究,试件最终破坏形式也同样出现两种破坏形式,但是局部劣损程度严重,试件承载力略微降低,端部的灌浆料损伤深度明显增加,减小了锚固长度安全冗余,试件接头变形能力下降,残余变形与单向拉伸试验试件变形量增加但均小于规范要求0.3mm,断后伸长率增加,试验锚固长度大于6d时,试件符合I级接头要求,5d锚固长度系列试件依然不符合承载力要求。5.大变形反复拉压共对27个套筒连接件进行研究,试件破坏与高应力反复拉压试验破坏模式相同即钢筋拉断与滑移,循环加载对试件钢筋和灌浆料都产生明显损伤,连接钢筋刚度降低,表现在试件承载力下降,灌浆料锥形破坏深度增加,机械螺纹端略有松动,试验锚固长度大于6d时,试件符合I级接头要求。6.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灌浆套筒进行建模和分析建立了半灌浆套筒接头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套筒接头在单向拉伸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荷载-位移关系和套筒应力分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极限承载力与荷载-位移关系和试验符合良好,证明有限元模型能较好地代表接头的受力性能。7.总结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对研究的内容与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今后的灌浆筒套连接件研究方向作初步的分析。图 [40] 表 [8] 参 [54]
茅敬辉[8](2020)在《带弱连接起波钢筋梁及框架力学性能试验与模拟》文中提出由于楼板对梁抗弯承载力的贡献以及钢筋超强超配等因素的影响,实际震害中发现框架往往难以形成“强柱弱梁”的机制,易于形成结构的倒塌。而起波钢筋是近期相关研究学者所设计的一种人工塑性铰的新方法,起波钢筋经过直线钢筋三次弯折形成倒“V”字型并配置在框架梁反弯点处,能够有效削弱梁端抗弯承载力,使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首先在该截面形成塑性铰,满足结构“强柱弱梁”的要求,同时在起波钢筋拉直过程中框架梁获得更大的转动变形能力,表现出更好的耗能能力。但是由于起波钢筋初始弹性段承载力较小,可能难以满足“小震不坏”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同时在中震作用下,起波截面塑性发展较大,对后期的加固和修复造成一定困难,因此本文作了如下研究:对原有起波钢筋进行优化设计,通过给起波钢筋焊接一段弱于其直线段的钢筋并进行相关单轴拉伸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该设计能够有效提高起波钢筋的初始弹性段,满足“小震不坏”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同时通过弱连接对起波钢筋的约束作用,提高了起波钢筋在拉直过程中的应力水平延缓其拉直的速度,使其达到“中震可修”的要求。将新型起波钢筋配置与混凝土梁内进行四点弯静力加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起波钢筋构造在梁内完整经历弱连接断裂而后起波钢筋拉直的全过程,梁仍具有较好的转动变形能力,塑性铰仍集中于起波截面。通过设置弱连接确实能够提高梁的初始弹性段承载力,使得初裂缝产生时间滞后且裂缝宽度缩小,同时在起波钢筋拉直过程中延缓了梁挠度的增长速率。将ECC混凝土运用于起波钢筋梁以此改善梁裂缝的分布形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RC/ECC叠合的形式,也同样能够起到提高弹性段承载力的作用,同时利用ECC混凝土良好的裂缝分散能力,避免前期起波钢筋梁裂缝过于集中于起波钢筋的几个弯折点而形成过宽主裂缝,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裂缝宽度的要求。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新型起波钢筋的单轴拉伸试验以及梁静力加载试验进行分析,并补充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前期学者主要针对起波钢筋构件的力学性能做了相关研究,但是对于配置起波钢筋的结构的动力特性研究较少,本文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框架模型,并对框架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起波钢筋能够实现塑性铰的转移,使得结构易于形成“强柱弱梁”的机制,同时结构的耗能能力更为优异。
马福金[9](2020)在《新型灌浆套筒钢筋搭接连接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竖向钢筋连接方式主要有约束浆锚搭接连接和灌浆套筒连接两大类。两种纵筋连接方式具有插入钢筋长度偏长、套筒样式复杂、材料要求高等缺点。为减少连接钢筋的长度、改善已有灌浆套筒连接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灌浆套筒力学性能良好、约束效果强等优势,在课题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型灌浆套筒钢筋搭接连接形式,并进行了接头连接性能及机理相关研究。具体完成研究内容如下:通过国内外灌浆套筒产品的对比,总结目前存在灌浆套筒产品的优缺点,提出一种新的套筒制作方法。将低碳钢管经过滚轮滚压工艺加工制作为螺纹套筒,套筒内壁上的螺旋肋和外壁上的螺旋槽经过冷加工同时形成,加工工艺简单。内壁的螺旋肋和外壁的螺旋槽可大幅提高套筒与接触面材料之间的机械咬合力。总结灌浆套筒连接的优点,并结合课题组约束搭接连接的研究成果创新性提出一种钢筋对中搭接连接方式,并根据工程实际不断优化设计,提出另外两种偏心搭接方式。采用单向拉伸试验对两种搭接形式的新型接头的连接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当搭接长度取10d时,新型搭接试件的强度和变形同时满足规范规定,证明了新型搭接连接方法具有可行性。根据试验现象及结果,结合钢筋与混凝土粘结锚固理论,分析新型连接接头受力机理,给出连接接头的工作机理。通过对比国内外不同试验套筒的约束效果及应变,发现搭接接头套筒受力小于对接接头。将两种搭接形式接头进行对比,发现两者性能基本相近,但是偏心搭接试件发生偏转。搭接长度决定了接头破坏形式,是影响接头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对于钢筋发生滑移从灌浆中刮犁式拔出的接头,影响接头承载力的因素包括灌浆料强度、套筒内径等。给出新型连接接头的力学模型,并在螺旋箍筋约束浆锚力学模型基础上推导连接接头搭接长度的计算公式,给出套筒及搭接长度相关构造要求。针对灌浆套筒连接技术运用比较复杂,现场作业困难,为了保证新型灌浆套筒的质量、构件生产安装精度,提高构件制作安装效率,结合新型灌浆套筒搭接连接方式的特点及课题组前期研究,详细提出了新型套筒的制作工艺、新型连接预制剪力墙制作与安装方法。针对灌浆套筒偏心搭接剪力墙内套筒受力偏转会引起套筒外包裹的混凝土破坏,提出采用对中搭接连接,或通过计算及规范要求采用拉结筋及箍筋约束。
夏晓天[10](2020)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套筒连接技术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然而随着建筑业井喷式的发展,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渐渐凸显出来,全国每年约三分之一的能源被建筑业消耗,产生的建筑垃圾却污染着城市环境。据统计,装配式建筑的能源消耗只有普通现浇结构的三分之一,建筑原材料可节约20%,建筑用水量可节约40%,建筑垃圾也减少约一半之多。在能源消耗上可以看出装配式建筑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与此同时,装配式建筑还有节省劳动力和改变劳动条件、有效缩短工期、方便冬季施工等优点。而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是目前国内运用最多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竖向连接的方法一般是运用套筒灌浆连接。装配式结构的关键点在于结构连接节点的把控,所以研究装配式建筑的套筒灌浆连接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全灌浆套筒连接,首先对装配式建筑在国内的发展情况以及套筒灌浆连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接着介绍了预制剪力墙板的生产过程及安装流程,并对套筒连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然后讨论了常用的套筒种类和连接技术以及灌浆套筒的连接机理,并利用ANSYS软件对三种不同剪力键的灌浆套筒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套筒内表面剪力键的不同形状对套筒灌浆连接性能的影响;最后对某新型套筒进行了灌浆连接加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判断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对此灌浆套筒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也将此型套筒和前述三种不同形状剪力键的套筒进行对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做好留出筋的限位,比如预先准备好木块和保温板垫在留出筋位置,或者在模具上安装限位装置可以有效解决竖向套筒连接钢筋偏位的问题。将套在出浆孔的PVC管弯曲,开口朝上套在出浆孔上可以有效解决灌浆料回流导致灌浆不充分的问题;提出改变套筒内限位键和限位挡板的形式,以解决键部折断的问题;提出立体钢架,以解决构件堆放场地不足的问题。(2)三种不同形状剪力键套筒以及新型套筒在经过单向拉伸和高应力反复拉压后的残余变形都满足接头变形性能中Ⅰ级接头的连接性能要求。在单向拉伸中,矩形剪力键套筒连接件的残余变形最小,锥形其次,圆弧形最大。在最能反映实际使用工况的反复拉压中,矩形剪力键套筒连接件与锥形剪力键套筒连接件的残余变形十分接近,都小于圆弧形剪力键套筒连接件的残余变形。在最大拉力拉伸下,矩形剪力键与锥形剪力键的位移值和应力值也很接近;套筒最大应力值位于浆孔与筒壁结合处。(3)新型套筒与其他三种剪力键套筒连接性能的各项模拟值相差不大。从单向拉伸模拟结果看,新型套筒连接件的残余变形小于其他三种剪力键套筒连接件。从更加接近实际使用工况的高应力反复拉压模拟结果看,新型套筒连接件的残余变形要大于其他三种套筒。从最大拉力下的模拟结果看,新型套筒位移值比其他三种套筒小、应力值比其他三种套筒大。新型套筒应力最大值在筒壁凹槽处。(4)新型套筒模拟值与试验值的比较表明,单向拉伸的残余变形试验值与模拟值相差较大,主要是由于单向拉伸的实际测量值很小,难以测量准确,造成数值读数上的差异。反复拉压的试验值与模拟值较为接近,说明数值模拟可以很好地模拟套筒连接件的残余变形,也证明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二、钢筋拉伸的测量分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钢筋拉伸的测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季冻区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耐久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RPC配合比设计 |
1.2.2 RPC耐久性研究现状 |
1.2.3 RPC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玄武岩纤维RPC配合比设计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验材料与试件制备 |
2.2.2 试验设计 |
2.2.3 试验指标测试方法 |
2.3 试验结果与响应面模型 |
2.3.1 试验结果 |
2.3.2 响应面模型 |
2.3.3 响应面模型检验 |
2.4 各因素影响分析 |
2.4.1 各因素对流动度影响分析 |
2.4.2 各因素对抗折强度影响分析 |
2.4.3 各因素对抗压强度影响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玄武岩纤维RPC耐久性影响因素分析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验材料与试件制备 |
3.2.2 试验设计与试验流程 |
3.2.3 试验方法 |
3.3 多因素对玄武岩纤维RPC耐久性影响分析 |
3.3.1 极差分析 |
3.3.2 方差分析 |
3.3.3 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 |
3.4 玄武岩纤维RPC与普通混凝土耐久性的异同 |
3.5 微观结构机理研究 |
3.5.1 微观结构定性分析 |
3.5.2 微观结构定量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玄武岩纤维RPC抗冻耐久性量化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件概况 |
4.2.1 试验材料及试件制备 |
4.2.2 试验设计 |
4.2.3 试验流程及试验指标测试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冻融质量损失率 |
4.3.2 抗压强度及抗压强度损失率 |
4.3.3 抗折强度及抗折强度损失率 |
4.4 声发射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冻融质量影响 |
4.4.2 裂缝不同属性影响 |
4.5 带裂缝玄武岩纤维RPC冻融损伤模型 |
4.5.1 基于Weibull分布的RPC冻融损伤模型 |
4.5.2 冻融损伤度Weibull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玄武岩纤维RPC钢筋锈蚀量化分析 |
5.1 引言 |
5.2 试验概况 |
5.2.1 试验材料及试件制备 |
5.2.2 试验设计及试验流程 |
5.2.3 电化学试验方法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TPP试验结果 |
5.3.2 EIS试验结果 |
5.4 玄武岩纤维RPC内嵌钢筋耐久性特点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变形钢筋与玄武岩纤维RPC粘结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设计 |
6.2.1 试验方法 |
6.2.2 试验材料及试件制备 |
6.2.3 试验流程 |
6.3 试验结果 |
6.3.1 粘结应力-滑移曲线 |
6.3.2 不同因素对粘结应力-滑移曲线的影响 |
6.4 粘结应力-滑移本构关系模型 |
6.4.1 粘结应力特征值回归分析 |
6.4.2 滑移特征值回归分析 |
6.4.3 粘结应力-滑移本构关系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钢筋-玄武岩纤维RPC简支梁力学性能研究 |
7.1 引言 |
7.2 试验概况 |
7.2.1 试验梁设计 |
7.2.2 试验流程 |
7.2.3 试验梁四点弯曲测试 |
7.3 试验结果 |
7.3.1 荷载-位移曲线 |
7.3.2 裂缝扩展 |
7.4 钢筋-玄武岩纤维RPC简支梁设计 |
7.4.1 开裂弯矩计算 |
7.4.2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
7.4.3 裂缝宽度计算 |
7.5 断裂性能分析 |
7.5.1 b值分析 |
7.5.2 基于FCM聚类方法的RA-AF联合值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建筑材料中钢筋物理性能的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强建筑材料钢筋物理性能检测的必要性 |
2 建筑材料钢筋物理性能检测的重点 |
3 现阶段建筑材料中钢筋物理性能检测存在的不足 |
3.1 拉伸速度过快,冷弯试验被忽视 |
3.2 重量偏差测试不合理 |
4 提高建筑材料钢筋物理性能检测水平的有效措施 |
4.1 加强对钢筋拉伸速率的控制 |
4.2 保障弯曲性能检测质量 |
4.3 控制重量偏差 |
5 结束语 |
(3)钢筋混凝土非均匀锈胀三维损伤劣化对氯盐传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混凝土中氯离子的传输机理及影响因素 |
1.2.1 粗骨料对传输的影响 |
1.2.2 损伤对氯离子传输的影响 |
1.3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规律 |
1.3.1 自然锈蚀 |
1.3.2 通电加速锈蚀 |
1.3.3 数值模拟研究 |
1.4 钢筋混凝土锈胀损伤开裂研究 |
1.4.1 试验研究 |
1.4.2 理论研究 |
1.4.3 数值研究 |
1.5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热力学理论的砂浆弹塑性损伤力学本构模型 |
2.1 引言 |
2.2 双标量损伤的定义 |
2.3 塑性应变的发展过程 |
2.3.1 屈服准则 |
2.3.2 强化准则 |
2.3.3 非关联流动法则 |
2.4 损伤变量 |
2.5 损伤演化过程 |
2.6 数值实现 |
2.7 砂浆力学性能参数 |
2.7.1 试件的浇筑 |
2.7.2 砂浆力学性能测试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配筋砂浆中三维非均匀锈胀损伤劣化过程 |
3.1 引言 |
3.2 试验准备及流程 |
3.2.1 试件的配合比和尺寸 |
3.2.2 通电加速锈蚀方法 |
3.2.3 X-rayCT无损扫描 |
3.3 配筋砂浆锈胀开裂过程分析 |
3.3.1 各相物质的灰度阈值划分 |
3.3.2 三维重构及各物质的空间分布 |
3.3.3 DVC精度分析 |
3.3.4 配筋砂浆的非均匀锈胀应变场发展过程 |
3.3.5 裂缝形貌 |
3.4 三维锈胀损伤过程模拟 |
3.4.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4.2 数值模型的结果及试验验证 |
3.4.3 均匀和非均匀锈胀作用下的三维损伤场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中三维非均匀锈胀损伤过程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件浇筑和试验方法 |
4.2.1 试件的配合比和尺寸 |
4.2.2 非均匀通电加速锈蚀及X-rayCT无损扫描 |
4.3 钢筋混凝土锈胀损伤过程分析 |
4.3.1 不同物质的灰度阈值划分 |
4.3.2 三维重构及物质的空间分布 |
4.3.3 钢筋混凝土的非均匀锈胀应变场发展过程 |
4.3.4 钢筋混凝土裂缝形貌分析 |
4.4 非均匀与均匀锈胀损伤场的劣化过程模拟 |
4.4.1 数值模型的构建 |
4.4.2 数值模型的结果及试验验证 |
4.4.3 均匀和非均匀荷载作用下的开裂模拟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损伤对砂浆基质的氯离子传输性能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准备 |
5.2.1 试件制备 |
5.2.2 力学性能测试 |
5.2.3 应变片粘贴 |
5.3 疲劳轴向拉伸试验 |
5.3.1 疲劳荷载施加 |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氯离子扩散系数测定 |
5.4.1 氯盐传输试验 |
5.4.2 磨粉制备及氯离子含量测量 |
5.4.3 测量结果 |
5.5 疲劳拉伸损伤与氯离子扩散系数之间的关系 |
5.6 章节小结 |
第六章 粗骨料空间分布和三维锈胀损伤对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试验研究 |
6.2.1 材料和试件准备 |
6.2.2 试验过程 |
6.3 三维细观传输数值模型验证 |
6.3.1 数值模型建立 |
6.3.2 数值模型验证 |
6.4 随机骨料分布的钢筋混凝土数值传输模型 |
6.4.1 粗骨料级配及模型边界条件 |
6.4.2 粗骨料的三维空间随机分布 |
6.5 粗骨料空间分布影响的结果分析和讨论 |
6.5.1 钢筋表面的氯离子分布 |
6.5.2 粗骨料空间分布对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的影响 |
6.5.3 二维传输与三维传输模拟的差异性 |
6.6 锈胀损伤对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结果的影响 |
6.6.1 损伤混凝土中的氯离子传输模拟 |
6.6.2 未损伤与锈胀损伤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结果对比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活性粉末混凝土及其配筋构件受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RPC的研究现状 |
1.2.1 RPC的发展历程 |
1.2.2 RPC力学性能研究现状概述 |
1.2.3 RPC直接拉伸性能研究现状 |
1.2.4 配筋 FRC、配筋 RPC受拉性能研究现状 |
1.2.5 RPC在工程中的应用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论文结构 |
1.4.3 研究内容 |
2 RPC材料直接拉伸全过程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RPC材料轴向拉伸全过程试验设计 |
2.2.1 试验概述 |
2.2.2 试件设计 |
2.2.3 夹具设计 |
2.2.4 试验样本及组数 |
2.3 试件制作 |
2.3.1 RPC原材料 |
2.3.2 钢筋 |
2.3.3 试件制备及养护 |
2.4 轴拉全过程试验方法及过程 |
2.5 辅助试验 |
2.5.1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
2.5.2 抗折强度试验 |
2.5.3 抗折强度与抗拉强度对应关系浅析 |
2.6 RPC受拉应力-应变曲线与本构模型 |
2.6.1 轴向拉伸破坏现象 |
2.6.2 轴向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及材料参数 |
2.6.3 RPC轴向拉伸本构模型 |
2.7 养护龄期对RPC拉伸性能的影响 |
2.7.1 龄期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
2.7.2 龄期与抗拉强度的关系 |
2.7.3 养护龄期与RPC弹性模量的关系 |
2.7.4 养护龄期与RPC变性能力的关系 |
2.8 RPC特征拉应变与养护龄期及强度的关系 |
2.8.1 初裂拉应变与龄期的关系 |
2.8.2 峰值拉应变与龄期的关系 |
2.8.3 峰值拉应变与抗拉强度的关系 |
2.8.4 峰值拉应变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
2.9 本章小结 |
3 RPC受拉开裂机理及宏观裂缝模型 |
3.1 概述 |
3.2 钢纤维在RPC中的作用 |
3.2.1 钢纤维对RPC受拉构件未裂阶段(弹性阶段)的影响 |
3.2.2 钢纤维对RPC受拉构件裂后阶段的影响 |
3.3 RPC随机微裂纹力学模型 |
3.4 RPC宏观裂缝力学模型 |
3.5 RPC的延性参数 |
3.5.1 断裂能 |
3.5.2 特征长度和延性长度 |
3.5.3 裂纹形成能 |
3.5.4 RPC轴拉试验各组试件延性参数 |
3.6 本章小结 |
4 配置HRB500 钢筋RPC轴向拉伸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配筋RPC轴向拉伸曲线 |
4.2.1 试验所得配筋RPC轴拉试件荷载-变形曲线 |
4.2.2 配筋RPC轴向拉伸曲线全过程分析 |
4.2.3 配筋RPC受拉性能的影响因素 |
4.2.4 配筋RPC轴拉构件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
4.3 配筋RPC轴拉试验特征值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配置HRB500 钢筋RPC构件受拉开裂机理 |
5.1 引言 |
5.2 配筋RPC的拉伸硬化效应 |
5.2.1 拉伸硬化概述 |
5.2.2 配筋RPC拉伸硬化效应 |
5.2.3 拉伸硬化效应的试验结果分析 |
5.3 裂缝宽度计算理论 |
5.3.1 钢筋混凝土裂缝宽度计算理论 |
5.3.2 各国规范中的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
5.4 普通钢筋混凝土受拉开裂机理 |
5.5 纤维混凝土受拉开裂机理 |
5.6 配筋RPC受拉开裂机理 |
5.7 裂缝间距 |
5.8 本章小结 |
6 HRB500 级钢筋与RPC的粘结 |
6.1 引言 |
6.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粘结机理 |
6.2.1 粘结应力的组成及影响因素 |
6.2.2 粘结强度的计算 |
6.2.3 粘结-滑移本构模型 |
6.3 高强钢筋与RPC的粘结性能 |
6.3.1 高强钢筋RPC拉拔试验 |
6.3.2 平均粘结应力 |
6.3.3 RPC浇筑方向 |
6.3.4 粘结长度 |
6.3.5 RPC抗压强度 |
6.3.6 钢纤维掺量 |
6.3.7 保护层厚度 |
6.4 临界锚固长度 |
6.5 粘结滑移本构关系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及结论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重复荷载下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受损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加固技术及加固材料研究现状 |
1.2.1 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加固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 ECC的力学性能及应用于加固的研究现状 |
1.3.1 ECC的受拉性能研究现状 |
1.3.2 ECC的受弯性能研究现状 |
1.3.3 ECC受压性能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2 试验设计与测量布置 |
2.1 引言 |
2.2 试验内容与目的 |
2.3 试件制作与材料性质 |
2.3.1 试件制作 |
2.3.2 材料性质 |
2.4 加载制度和测量方案 |
2.4.1 加载制度 |
2.4.2 加载装置 |
2.4.3 测点布置 |
2.5 本章小结 |
3 重复荷载下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受损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梁破坏现象描述 |
3.2.1 试验梁加固前破坏形态 |
3.2.2 试验梁加固后破坏形态 |
3.2.3 试验梁加固前后破坏形态对比 |
3.3 峰值荷载曲线 |
3.4 荷载位移曲线 |
3.5 耗能能力 |
3.6 残余变形 |
3.7 加固梁的承载力分析 |
3.7.1 基本假定 |
3.7.2 受弯承载力计算 |
3.8 本章小结 |
4 重复荷载下钢筋高延性混凝土混合加固受损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梁破坏现象描述 |
4.2.1 试验梁加固前破坏形态 |
4.2.2 试验梁加固后破坏形态 |
4.3 裂缝分析 |
4.4 荷载应变曲线 |
4.5 试验梁加固前后承载力对比分析 |
4.6 刚度退化曲线 |
4.7 荷载位移曲线 |
4.8 加固梁受弯承载力分析 |
4.8.1 基本假定 |
4.8.2 受弯承载力计算 |
4.9 本章小结 |
5 超声波测量及缺陷点判断分析 |
5.1 引言 |
5.2 波形分析及计算 |
5.2.1 波形分析 |
5.2.2 声速异常点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6 加固梁损伤分析 |
6.1 引言 |
6.2 本文损伤模型的选择及损伤分析 |
6.2.1 本文模型选择 |
6.2.2 加固梁损伤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仿震荷载作用对缺陷灌浆套筒连接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灌浆套筒连接工程应用概述 |
1.3 灌浆套筒连接件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研究现状 |
1.3.2 国内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研究现状 |
1.4 钢筋连接技术 |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半套筒灌浆连接件性能的试验方案设计 |
2.1 试验目的 |
2.2 试验设计 |
2.2.1 灌浆套筒尺寸 |
2.2.2 连接件设计 |
2.3 材性试验内容 |
2.3.1 连接钢筋强度 |
2.3.2 灌浆料强度 |
2.4 半灌浆套筒连接件制作 |
2.5 试件应变片测点布置 |
2.5.1 .筒壁应变测点位置 |
2.5.2 .连接钢筋测点位置 |
2.6 试验仪器与加载制度 |
2.6.1 试件加载仪器 |
2.6.2 单向拉伸加载制度 |
2.6.3 高应力反复拉压试验度 |
2.6.4 大变形反复拉压试验 |
2.7 试验量测内容 |
2.7.1 单向拉伸试验量测内容 |
2.7.2 反复拉压试验测量内容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半灌浆钢筋套筒连接件试验结果分析 |
3.1 接头性能要求 |
3.2 单向拉伸试验结果 |
3.2.1 试验破坏现象 |
3.2.2 单向拉伸试验典型工况下的荷载-位移曲线 |
3.2.3 单向拉伸试验结果 |
3.2.4 单向拉伸试验典型荷载-应变曲线 |
3.3 高应力反复拉压试验结果 |
3.3.1 试验破环现象 |
3.3.2 高压应力反复拉压试验结果 |
3.3.3 高应力反复拉压试验典型荷载-位移曲线 |
3.3.4 高应力典型试件荷载-应变曲线 |
3.4 大变形反复拉压试验结果 |
3.4.1 试验破环现象 |
3.4.2 大变形反复拉压试验结果 |
3.4.3 大变形反复拉压试验典型荷载-位移曲线 |
3.4.4 大变形反复拉压试验典型试件荷载-应变曲线 |
3.5 试验结果的参数比较 |
3.5.1 不同锚固长度对试件影响 |
3.5.2 不同连接钢筋直径对试件影响 |
3.5.3 灌浆料损坏深度对比 |
3.5.4 不同加载方式对试件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半灌浆套筒有限元模拟分析 |
4.1 引言 |
4.2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
4.3 材料属性 |
4.3.1 灌浆料的本构模型 |
4.3.2 钢筋、套筒材料本构模型 |
4.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4.1 模型假设 |
4.4.2 几何模型建立 |
4.4.3 单元类型和网格划分 |
4.4.4 接触属性 |
4.4.5 相互作用及边界条件 |
4.5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4.5.1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
4.5.2 套筒应力分析 |
4.6 模拟误差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带弱连接起波钢筋梁及框架力学性能试验与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人为预设塑性铰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起波钢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1 材料层次试验 |
1.3.2 构件层次试验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带弱连接起波钢筋拉伸力学性能试验与模拟 |
2.1 引言 |
2.2 拉伸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2.2.1 试件设计 |
2.2.2 加载装置及测量方案 |
2.2.3 母材材性结果 |
2.2.4 破坏现象及破坏模式 |
2.2.5 等效应力-等效应变曲线 |
2.2.6 焊接长度的影响 |
2.2.7 弱连接强度的影响 |
2.2.8 焊接位置的影响 |
2.2.9 各工况不同位置应力-应变曲线 |
2.3 拉伸试验有限元数值模拟 |
2.3.1 参数设计 |
2.3.2 有限元建模及材料本构关系 |
2.3.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带弱连接起波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 |
3.1 引言 |
3.2 抗弯性能试验方案设计 |
3.2.1 试件设计 |
3.2.2 加载装置及测量方案 |
3.2.3 母材材性结果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破坏现象及破坏模式 |
3.3.2 裂缝开展 |
3.3.3 平截面假定 |
3.3.4 荷载-挠度关系曲线 |
3.3.5 荷载-应变关系曲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带弱连接起波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建模 |
4.2.1 参数设计 |
4.2.2 材料本构关系 |
4.2.3 建模过程 |
4.3 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3.1 荷载-挠度关系曲线 |
4.3.2 荷载-应变关系曲线 |
4.3.3 裂缝分析 |
4.4 参数分析 |
4.4.1 弱连接焊接位置 |
4.4.2 叠合梁叠合高度 |
4.4.3 配筋率影响 |
4.4.4 纵筋强度影响 |
4.4.5 纵筋直径影响 |
4.4.6 弱连接设置数量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局部配置起波钢筋RC框架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
5.1 引言 |
5.2 模型概述 |
5.2.1 模型参数 |
5.2.2 建模过程 |
5.3 地震波的选取及阻尼矩阵的确定 |
5.3.1 模态分析 |
5.3.2 地震波的选取 |
5.3.3 结构阻尼矩阵的计算 |
5.4 有限元结果分析 |
5.4.1 无楼板局部配置起波钢筋框架单向地震波作用下结构反应 |
5.4.2 有楼板局部配置起波钢筋框架单向地震波作用下结构反应 |
5.4.3 局部配置起波钢筋框架不同抗震设防烈度下结构反应 |
5.4.4 不同起波高度下无楼板框架单向地震波作用下结构反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新型灌浆套筒钢筋搭接连接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及理论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灌浆套筒产品及应用现状 |
1.3.2 灌浆套筒连接性能研究现状 |
1.3.3 约束浆锚搭接连接性能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新型灌浆套筒搭接连接单向拉伸性能试验 |
2.1 概述 |
2.2 试件设计 |
2.2.1 钢筋搭接选型及优化 |
2.2.2 新型灌浆套筒的制作 |
2.2.3 试件设计及优化 |
2.3 试件制作 |
2.4 材料力学性能 |
2.5 试验方案 |
2.5.1 试验加载设备及加载方案 |
2.5.2 试验量测内容 |
2.6 试验过程及破坏现象 |
2.7 连接性能及变形 |
2.7.1 连接性能 |
2.7.2 荷载-位移曲线 |
2.7.3 纵筋应力-应变曲线 |
2.7.4 套筒表面荷载-应变曲线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灌浆套筒搭接连接理论分析研究 |
3.1 概述 |
3.2 新型灌浆套筒搭接连接工作机理分析 |
3.2.1 钢筋与混凝土粘结锚固理论基础 |
3.2.2 新型灌浆套筒钢筋搭接连接受力分析 |
3.2.3 新型套筒的约束作用 |
3.2.4 不同搭接形式分析 |
3.2.5 新型灌浆套筒搭接连接承载力分析 |
3.3 新型灌浆套筒搭接连接理论搭接长度推导 |
3.3.1 钢筋与灌浆料接触应力分析 |
3.3.2 灌浆套筒钢筋搭接连接理论及设计公式 |
3.3.3 新型套筒搭接连接构造要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灌浆套筒搭接连接施工方法及构造 |
4.1 概述 |
4.2 施工工艺 |
4.2.1 新型套筒制作工艺 |
4.2.2 预制构件制作 |
4.2.3 预制构件安装 |
4.3 偏心搭接接头偏转问题分析及解决 |
4.3.1 偏心搭接接头偏转分析 |
4.3.2 对中搭接连接制作 |
4.3.3 拉结筋构造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套筒连接技术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 |
1.2.2 国外套筒连接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套筒连接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装配式剪力墙板生产与安装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
2.1 装配式剪力墙板的生产 |
2.1.1 外墙板的生产 |
2.1.2 内墙板的生产 |
2.2 装配式剪力墙板的安装 |
2.2.1 构件的运输与堆放 |
2.2.2 构件的吊装与灌浆 |
2.3 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 |
2.3.1 预留钢筋偏位与尺寸不足 |
2.3.2 套筒灌浆质量问题 |
2.3.3 构件堆放场地不足的解决措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套筒连接方式及连接件性能要求 |
3.1 套筒连接方式 |
3.1.1 全灌浆套筒连接 |
3.1.2 半灌浆套筒连接 |
3.1.3 钢筋螺纹连接 |
3.1.4 套筒连接方式总结与改进建议 |
3.2 规范对灌浆连接件性能的要求 |
3.2.1 套筒的性能要求 |
3.2.2 灌浆料的性能要求 |
3.2.3 接头性能的技术要求 |
3.2.4 规范要求存在的不足 |
3.3 灌浆连接机理及破坏形式 |
3.3.1 连接机理 |
3.3.2 破坏形式 |
3.4 本章小结 |
4 套筒内表面不同形状剪力键对连接性能的影响 |
4.1 有限元分析及其基本理论 |
4.2 ANSYS有限元软件介绍 |
4.3 套筒连接件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
4.3.1 单元的选择 |
4.3.2 材料的本构关系 |
4.3.3 模型的建立和单元的划分 |
4.3.4 接触的设置 |
4.3.5 约束和荷载的施加 |
4.3.6 求解计算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某新型灌浆套筒的应用研究 |
5.1 新型套筒连接性能试验测试 |
5.1.1 试验材料说明 |
5.1.2 试件制作及加载 |
5.1.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2 新型套筒连接性能数值模拟 |
5.2.1 模型的建立 |
5.2.2 求解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钢筋拉伸的测量分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季冻区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耐久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D]. 吕翔. 吉林大学, 2021(01)
- [2]建筑材料中钢筋物理性能的检测研究[J]. 胡一杰. 住宅与房地产, 2021(19)
- [3]钢筋混凝土非均匀锈胀三维损伤劣化对氯盐传输的影响[D]. 蒋昊宇. 浙江大学, 2021
- [4]活性粉末混凝土及其配筋构件受拉性能研究[D]. 郭敏.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5]重复荷载下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受损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D]. 郑东东.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6]钢筋拉伸试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与分析[J]. 岳亮亮,杨智. 安徽建筑, 2021(06)
- [7]仿震荷载作用对缺陷灌浆套筒连接性研究[D]. 丁山东.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8]带弱连接起波钢筋梁及框架力学性能试验与模拟[D]. 茅敬辉.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9]新型灌浆套筒钢筋搭接连接性能试验研究[D]. 马福金.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10]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套筒连接技术与应用研究[D]. 夏晓天. 绍兴文理学院,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