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女大学生体育课的心理教育

论女大学生体育课的心理教育

一、谈体育教学中女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李凤[1](2021)在《新冠肺炎防控下有氧健身操对安徽省黄麓师范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底武汉市及全国其他地市持续发现新冠肺炎疫情,自此新冠肺炎开始迅速爆发并对普通民众的身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新冠肺炎患病人数多、分布广加之病毒本身传播潜伏性较强,使得新冠肺炎已经成为一种难以在短期之内被彻底削株掘根的病毒。新冠肺炎不仅对社会民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同时也使得社会民众长期处于焦虑恐慌的状态从而影响心理健康。为了打好疫情防控的持久战,居家隔离时期在保障学校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全国大中小学校在短时间内以线上网络教学全面替代线下传统教学。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下学生复课返校重回线下传统教学环境。为了深入了解黄麓师范学校学生在疫情防控下不同时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有氧健身操对黄麓师范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以教学实验法、心理测量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为测量工具对疫情防控下居家隔离时期和复课返校时期的黄麓师范学校280名中职学生进行有氧健身操干预,在了解疫情防控下居家隔离时期和复课返校时期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有氧健身操在不同时期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疫情防控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居家隔离时期学生心理焦虑状况较复课返校时期更为严重。其中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等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不同年龄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而不同性别、独生子女状况,城镇子女状况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无显着性差异。(2)除复课返校时期的冲动倾向外,不同时期有氧健身操线上线下课程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均具有促进作用。(3)性别差异上,不同时期有氧健身操对女性的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优于男性;年龄差异上,居家隔离时期有氧健身操对15岁中职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不显着,复课返校时期有氧健身操对18岁中职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不显着;独生子女差异上,不同时期有氧健身操课程对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促进作用优于独生子女;城镇子女差异上,不同时期有氧健身操课程对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作用大致相同。根据结论提出一下建议:(1)疫情防控期间应加强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视程度。(2)疫情防控下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及自责倾向等方面有针对性的开展课程实施策略,并提高教师对疫情防控下课程改革的认识,建立常态化培训提高线上教学能力。(3)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应大力开发体育线上、线下以及相关衔接课程,完善教学实施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和运动参与度,在增强学生身体免疫力的同时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陈柳倩[2](2020)在《舞蹈啦啦操对广州市普通高校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舞蹈啦啦操项目为背景,探讨舞蹈啦啦操对广州市普通高校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希望借此改善她们对于身体自尊的认知,优化身体自尊水平,进一步促进社会对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深入探讨,最终从根源上提高她们的身体自尊水平。身体自尊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能够有效地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同运动方式对于身体自尊的优化程度也不同,舞蹈啦啦操是当下比较健康时尚的运动方式,自从它被引入大学校园,就风靡一时,成为女大学生竞相学习的课程,并在高校迅速发展。根据舞蹈啦啦操与身体自尊的结合,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结合舞蹈啦啦操对广州市普通高校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调查可知,目前广州市普通高校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整体情况处于中等偏下,女大学生们在身体自尊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处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从其身体自尊各个维度前后排名来看,她们对自己的运动能力和身体自我价值感不是特别满意。2.通过一个学期舞蹈啦啦操的锻炼,实验组的身体自尊总分和各维度指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这表示舞蹈啦啦操运动能够高效地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3.通过舞蹈啦啦操的学习可以提升肌纤维比例,加强肌耐力和爆发力,能够改善她们的体态;舞蹈啦啦操锻炼能够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肌肉力量大幅提升,肌腱、韧带、肌肉加强弹性和稳定性。从而加强学生的柔韧、耐力和力量素质,促进女大学生的全方位身心发展。4.舞蹈啦啦操学习前后实验组的身体自尊总分、身体自我价值感、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素质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这表明舞蹈啦啦操运动对于提高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有显着性效果。5.长期练习舞蹈啦啦操可以使练习者身心平衡发展,从而在精神和身体方面不断提高。本文说明了舞蹈啦啦操锻炼比跆拳道锻炼对于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提升水平效果更佳。

王泓斌[3](2020)在《体育对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充满了竞争和挑战,对于大学生的要求已经不在仅仅局限于掌握工作所需要的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更是要求大学生要有合作精神,要能融入到群体中,而这也就在客观条件下要求大学生必须要具备群体意识。对高校而言,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对个人而言,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是塑造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举措;对国家而言,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呼唤,所以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大学校园内,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包含丰富内涵的社会文化活动,深受大学生的喜爱,能使大学生自发的参与体育运动中,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占主要部分。体育社团在所有大学社团中更是有着数一数二的影响力。并且体育育人具有规制性、隐蔽性、体验性、持久性等特征,所以体育可以成为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采取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体育学的相关知识,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基本理论依据,结合“快乐体育”理论、角色扮演理论、主体性教育思想这三个体育教育理论作为本课题的理论支撑,然后以体育对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成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长青学院这三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经过统计、比较分析后得出:大学生的个人目标能够与群体目标相结合,实现群体目标的意愿十分强烈;能够严格遵守群体中的正式群体规范,同时也会屈从于群体潜规则;缺乏与班级同学接触和了解,对班级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缺乏一定的班级归属感;具备一定的集体主义思想,会去关心和维护群体的荣辱;对于团队精神的内涵的理解还是不够全面,在团队中主动性不高,相互沟通不足,缺乏一定的团队精神。而喜欢体育的大学生更加具备群体意识,体育对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成具有显着影响,对于大学生群体意识培养有促进作用。因此,文章针对大学生参加的体育相关环节提出以下几点建议:要以体育课堂教学为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的主要举措,在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传授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并认知群体意识;通过体育竞赛和体育社团这两个环节双管齐下,让大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感知并体验群体意识;校园体育文化是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的助推剂,为大学生群体意识的学习提供外部环境和条件保障。

黄崇伟[4](2020)在《上海师范大学公共体育篮球项目俱乐部制的效果实证研究 ——基于身体自尊的视角》文中认为篮球是一项十分普及的全民运动,在绝大部分的学校、社区都会有篮球场的存在。公共体育篮球课作为高校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提高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构建学校体育文化,培养学生团结拼搏、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大学公共体育篮球俱乐部制是一种新类型的体育课程,打破原有系别、班级制,重新组合上课,以俱乐部形式进行篮球课教学,实现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种体育俱乐部教学形式,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俱乐部制教学转变了以往体育教学中以以内容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以兴趣为导向将学生作为体育活动开展的主体,以促进学生的身心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使用学生感兴趣的手段来推进教学进程,从而获得课堂实效。本研究基于身体自尊的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两组实验对象其进行为期16周的实验干预。对照组按照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大纲(见附录C)进行教学。实验组按照备战校际篮球比赛的训练模式进行学习与训练,其中穿插基本功练习与战术讲解。实验组进行公共体育篮球课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学习,对照组进行公共体育篮球课程常规的学习。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为期16周的两种教学模式的学习,测量实验前后两组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两项篮球技能水平和四项身体素质水平,比较练习前后的变化。探讨公共体育篮球课俱乐部制对高校学生的身体自尊和篮球技能水平、身体素质的影响,为改善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公共体育篮球俱乐部制的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本研究结果得出:经过为期16周的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两项篮球技能测试和四项身体素质测试的前后对比中,俱乐部制课程在六项测试项目的提升幅度上都高于公共体育课程的六项测试项目的提升幅度。(2)根据本研究结果得出:经过为期16周的实验后,在俱乐部制课程和公共体育课程两种教学模式下,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自尊量表里运动技能、自我价值感、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这四个维度的得分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3)根据本研究结果得出:经过为期16周的实验后,俱乐部制课程可以提高身体自尊量表里身体素质这一维度的得分。公共体育课程对学生身体自尊量表里身体素质这一维度的得分没有影响。(4)根据本研究结果得出:经过为期16周的实验后,俱乐部制课程的教学效果要优于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身体自尊更显着。为了使学生积极参加运动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自尊,针对上述结果并提出以下建议:(1)创造条件开设俱乐部制课程(2)按照大纲上课的基础上,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变。(3)学校应加强在校学生的心理教育建设。

巴雪冰[5](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是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和外界环境的辅助,在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控制自身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现实和发展要求、形成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价值观、传承主流文化的复杂过程。若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受阻,必然出现社会认知偏差,社会交往能力差,社会价值观认同障碍、社会融入度低等问题,影响大学生才能的发挥,甚至导致才能的滥用。本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视阈出发,把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加以阐释,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性发展紧密结合的有益尝试。本研究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性发展理论作为研究依据,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作为出发点,通过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发展现状的评价、影响因素的论证、迟滞原因的分析,进而提出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引导路径,以期切实有效的提升当代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培养大学生成为既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又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有用人才。同时,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参考。在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概括并阐释了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涵、目标及主要内容。构建了包括6个维度,31个指标在内的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体系。编制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状况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检验。通过问卷的投放调查,评价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现状。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设计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并检验,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验证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20个主要影响因素。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现象,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角度论证产生迟滞的主要原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紧密结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位一体的有效教育引导路径。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引导过程中,要利用社会资源搭建平台,发挥高等学校的教育优势,打牢家庭教育的基础地位,重视大学生个体的关键作用等。

曹瑜[6](2019)在《不同强度花球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情境中有意识做出助益于他人的行为,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项评价指标。部分女大学生身处家庭、学校等复杂的社会环境,自我中心意识膨胀、个性相对独立,自卑、妒忌、功利、虚荣、浮躁等不良心态限制了其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影响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花球啦啦操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迅速,因其热情活泼、动感青春、健身塑形的特点深受女大学生的喜爱。本实验基于前人研究成果,试图探讨不同强度花球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从而提供能激发女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运动干预项目及最佳运动强度。本文以不同强度花球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心理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扬州大学大二年级啦啦操选修班90名女生进行12周不同强度的花球啦啦操教学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花球啦啦操教学对改善女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有积极的影响。大强度运动对女大学生公开的、利他的亲社会行为影响效果显着;中强度运动对女大学生公开的、利他的、依从的、情绪性的、紧急的及亲社会行为总分影响效果显着;小强度运动对女大学生依从的、情绪性的亲社会行为影响效果显着。(2)不同强度花球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总体情况提升效果存在差异,中等强度教学效果优于大强度和小强度。(3)不同强度花球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各维度提升效果不同。公开的维度,中强度啦啦操教学优于小强度,小强度教学优于大强度;依从的维度,中强度啦啦操教学优于大强度;紧急的维度,中强度啦啦操教学优于大强度和小强度。(4)中等强度花球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提升幅度大于大强度和小强度,效果最好。针对得出的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将花球啦啦操引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提高女大学生的运动兴趣,丰富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揭去花球啦啦操“女性运动”的标签,让更多的男生参与到啦啦操运动中。(2)高校体育课教学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选择中等的运动强度,让女大学生获得更好的锻炼效果,取得较大的心理效益。(3)在“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将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渗透进高校体育教学中。拓展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增设提升亲社会性的教学内容和思想教育,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作用来培养学生的亲社会性,激发高校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郭梦[7](2019)在《足球教学干预对小学生心理弹性及成就动机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一项数据,全球有十亿人正在经历神经、心理疾病的困扰,当下心理疾病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心理问题不容忽视,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非常重要。然而现阶段的小学生学业任务繁重、长辈溺爱严重等导致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较差,遇到困难总是喜欢逃避责任,学习态度也不够积极。为此,帮助小学生提高心理弹性和成就动机水平成为学校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而足球是一项影响力非常大运动项目,其有对抗性、团队性、艰苦性、游戏性等特点势必会对人的心理品质产生作用,因此本文对足球教学干预对小学生的心理弹性、成就动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利用《心理弹性量表》和《成就动机量表》作为因变量的测量工具,选取长治市屯留区两所同等级足球试点学校为实验班,对实验班学生进行足球教学干预,非足球试点学校为对照班,对照班学生依旧进行常规体育教学,两个班级实验前心理弹性和成就动机水平具有同质性。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通过对两个班级实验前后心理弹性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进行足球教学干预的实验班学生与常规体育教学的对照班学生在心理弹性水平上具有显着性差异。足球教学干预有助于小学生心理弹性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和人际协助四个维度上,而家庭支持维度提高不大。(2)通过对两个班级实验前后成就动机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进行足球教学干预的实验班学生与常规体育教学的对照班学生在成就动机水平具有显着性差异。足球教学干预有助于小学生成就动机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在追求成功动机水平的提高和避免失败动机水平的降低。

杨芬[8](2019)在《昆明市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研究 ——以四所高校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规模变化发展,大学生健康服务和健康成长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事关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本研究选取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四所高校为调研地,运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医学模式、健康促进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和系统理论深入研究昆明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系统可行的对策,为完善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构建实践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从大学生健康供给和健康需求两方面对昆明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进行研究。健康供给层面主要涉及社会医疗卫生资源(综合医院和精神卫生院)、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体育教学部以及相关健康服务工作人员健康资源提供情况、诊疗服务情况、教育教学活动及日常工作职责,开展健康服务和教育情况;健康需求层面主要涉及学生健康状况、学生健康认知、健康态度、健康需求情况。同时对来自不同学校、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健康认知、健康态度、健康需求情况进行百分比统计和X2检验,P<0.05为显着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着性差异,P>0.05为无明显差异性。研究发现,昆明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在健康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大学生健康保障制度建设不完善,功能发挥不到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服务能力待强化、健康发展支持不足,缺乏效果评估;大学生健康支持服务需求问题:健康认知不全面、健康关注度待加强、健康知识获取渠道有限、健康服务需求无法有效满足、学生自身健康投入不够。同时不同高校、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健康认知和健康态度上存在明显差异(P<0.005),在健康需求上不存在显着差异性(P>0.05)。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健康服务需求迅速增长、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变化、学生对体育课程开设目的缺乏认识,学校免修体育课程规定存在不合理、健康资源缺乏,难以有效满足需求、不良生活习惯或方式影响健康水平。通过对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后,笔者提出了完善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转变大学生健康支持理念,拓展和丰富理念支持途径、改善健康支持体系的制度与责任、整合健康服务资源,提供优质服务保障、营造大学生健康服务支持性环境、大学生增强体育锻炼,自主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李博[9](2018)在《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知识流动、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体育学学科知识演化进行研究。历史维度主要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体育学各分支学科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知识流动维度主要是结合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对改革开放至今体育学学科交叉态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内容维度主要采用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并分析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的演化经历了“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学科范畴形态”三个阶段,学科交叉是体育学形成和壮大的主要途径。体育学最原始的知识形态是以运动技术或者是运动技能为表现形态的实践性知识,为了满足科学化需求,和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我国体育学经历了清末效仿德日,民国学习欧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苏,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四个阶段。和西方相比我国体育学发展是非线性、碎片化的,但在学科起源、学科演进动力、学科结构演化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体育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在知识体系日渐完善的同时逐渐彰显出更多的学术性。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学知识体量和知识流量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知识体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波动的,经历了复苏期、指数增长期、逻辑增长期3个阶段,知识流量的增长是线性的,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学科开放性不高,学科知识体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是学科“自繁衍”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后,这些现象在逐渐改观,学科开放性在逐渐增加,体育学由“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4、我国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学科交叉的多样性来看,和体育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学科交叉的跨度越来越大,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知识流量的分配由混乱向着有序化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逐渐稳固。二是从学科交叉的聚和性来看,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科交叉网络密度越来越高,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苏联模式对我国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勃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学开始了“科学革命”,进入21世纪后“科学革命”逐渐结束,体育学进入“常规科学”阶段,通过“范式融合”我国体育学由偏向自然科学、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演化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6、在现代科学聚合性发展趋势推动下和学科之间可通约性的规制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出和知识流入两个视角下学科交叉呈现出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体育学和应用科学、软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纯科学、硬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体育学向着“软性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学医学学科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经济学学科群成为了体育学关系最为稳定的3个交叉学科群。7、和体育学交叉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其次是经济学学科群、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信息科技学科群、人文类学科群、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形成的研究热点存在“边缘效应”,体育学和远缘学科交叉尽管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是研究成果的丰富度、异质度更高,研究热点的数量也相对更多。8、北京奥运会对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高频关键词、高突现率关键词还是聚类标注词,奥运会是出现次数最为频繁的词汇,几乎每一个学科交叉领域都有涉及奥运会的研究。在北京奥运会的关照下,体育学学科内部的扩张力和学科外部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使得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9、理论研究薄弱是体育学学科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大部分的学科交叉研究都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单向渗透至体育学领域,体育学无法贡献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贫乏和方法的缺失使得体育学在和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换时总是扮演知识受馈者的角色,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回馈,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让渡学科的话语权,造成的后果就是体育学和其他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王兆克[10](2017)在《简述抗挫折心理教育在医专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出本文从医专体育教学中抗挫折心理教育为出发点,进而阐述了挫折心理教育的原因以及具有针对性地预防办法。

二、谈体育教学中女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体育教学中女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新冠肺炎防控下有氧健身操对安徽省黄麓师范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新型冠状病毒
        2.1.2 有氧健身操
        2.1.3 心理健康
    2.2 新冠肺炎防控下学校教学的研究现状
        2.2.1 疫情防控下学校课程开展的实证研究
        2.2.2 疫情防控下学校课程开展的理论研究
    2.3 有氧健身操的研究现状
        2.3.1 有氧健身操对身体成分的影响
        2.3.2 有氧健身操对生理机能的影响
        2.3.3 有氧健身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4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
        2.4.1 中职学生心理特征研究
        2.4.2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4.3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2.5 文献述评
3.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心理测量法
        3.2.4 教学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分析法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黄麓师范学校课程改革基本情况分析
        4.1.1 居家隔离时期线上有氧健身操课程实施策略
        4.1.2 复课返校时期线下有氧健身操课程实施策略
        4.1.3 线上线下有氧健身操课程对比分析
    4.2 不同时期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4.2.1 不同时期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分析
        4.2.2 不同人口学特征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研究
        4.2.3 小结
    4.3 不同时期有氧健身操干预前后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4.3.1 居家隔离时期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变化分析
        4.3.2 复课返校时期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变化分析
        4.3.3 小结
    4.4 有氧健身操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中职学生心理效益的差异研究
        4.4.1 有氧健身操对不同性别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对比分析
        4.4.2 有氧健身操对不同年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对比分析
        4.4.3 有氧健身操对不同独生子女状况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对比分析
        4.4.4 有氧健身操对不同城镇子女状况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对比分析
        4.4.5 小结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研究不足与后期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问卷
    附件三:居家隔离时期有氧健身操教学大纲及教案
    附件四:复课返校时期有氧健身操教学大纲及教案

(2)舞蹈啦啦操对广州市普通高校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舞蹈啦啦操促进高校“个性化教育”发展
        1.1.2 舞蹈啦啦操促进高校女生心理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舞蹈啦啦操的相关研究
        2.1.1 舞蹈啦啦操的概念
        2.1.2 舞蹈啦啦操的国内研究
        2.1.3 舞蹈啦啦操的国外研究
        2.1.4 舞蹈啦啦操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
    2.2 身体自尊的相关研究
        2.2.1 身体自尊的概念
        2.2.2 身体自尊的测量
        2.2.3 身体自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舞蹈啦啦操与身体自尊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教学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分析法
    3.3 研究工具
        3.3.1 身体自尊量表
        3.3.2 身体自尊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4 结果与分析
    4.1 广州市普通高校女大学生身体自尊调查结果与分析
        4.1.1 实验组身体自尊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4.1.2 对照组身体自尊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4.2 广州市普通高校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影响的相关理论
        4.2.1 心理学理论
        4.2.2 教育学理论
        4.2.3 生理学理论
    4.3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组间前测分析
        4.3.1 两组在运动能力维度上的组间前测分析
        4.3.2 两组在身体状况维度的组间前测分析
        4.3.3 两组在身体素质维度上的组间前测分析
        4.3.4 两组在身体吸引力维度上的组间前测分析
        4.3.5 两组在身体自我价值感维度上的组间前测分析
        4.3.6 两组在身体自尊总分维度上的组间前测分析
    4.4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组内前后测分析
        4.4.1 实验组的组内前后测分析
        4.4.2 对照组的组内前后测分析
    4.5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组间后测分析
        4.5.1 两组在运动能力维度上的组间后测分析
        4.5.2 两组在身体状况维度的组间后测分析
        4.5.3 两组在身体素质维度上的组间后测分析
        4.5.4 两组在身体吸引力维度上的组间后测分析
        4.5.5 两组在身体自我价值感维度上的组间后测分析
        4.5.6 两组在身体自尊总分维度上的组间后测分析
    4.6 舞蹈啦啦操对高校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分析及影响途径
        4.6.1 不同锻炼项目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影响的差异原因分析
        4.6.2 舞蹈啦啦操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途径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附录G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体育对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难点
    六、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大学生群体意识的基本阐释
    一、群体意识相关概述
        (一)群体的概念
        (二)群体意识的概念
        (三)群体意识的特征
    二、群体意识对大学生的作用及影响
        (一)群体评价引导大学生的行为选择
        (二)群体动力激发大学生的竞争心理
        (三)群体压力诱发大学生的从众心理
    三、培养当代大学生群体意识的必要性
        (一)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
        (二)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是塑造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举措
        (三)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呼唤
    小结
第二章 体育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的理论分析
    一、体育的概念界定
    二、体育的育人功能
        (一)育体功能
        (二)育心功能
        (三)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
    三、体育对大学生群体意识培养的理论依据
        (一)党的教育方针
        (二)“快乐体育”理论
        (三)角色扮演理论
        (四)主体性教育思想
    小结
第三章 体育对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成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
        (一)问卷编制过程
        (二)正式样本的选取和分布
    二、体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对于体育的喜好度和参与度
        (二)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
        (三)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
        (四)大学生参与的社团或协会的类型
    三、大学生群体意识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群体目标认知的现状分析
        (二)大学生群体规范意识的现状分析
        (三)大学生群体归属感的现状分析
        (四)大学生群体观念的现状分析
        (五)大学生团队精神的现状分析
    四、体育对大学生群体意识影响分析
        (一)体育对大学生群体目标认知的影响
        (二)体育对大学生群体规范意识的影响
        (三)体育对大学生群体归属感的影响
        (四)体育对大学生群体观念的影响
        (五)体育对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影响
    小结
第四章 通过体育途径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的举措
    一、体育课堂教学
        (一)教学目标
        (二)课堂组织
        (三)教学方法
    二、大学体育社团
        (一)培育体育社团的精神文化
        (二)丰富体育社团的社团活动。
        (三)构建和引导体育社团的群体规范
    三、大学体育竞赛
        (一)扩大大学体育竞赛的参与对象
        (二)在体育竞赛中培养大学生规则意识
        (三)在体育竞赛中培养大学生集体观念
    四、校园体育文化
        (一)弘扬体育精神文化
        (二)建设体育物质文化
        (三)完善体育制度文化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上海师范大学公共体育篮球项目俱乐部制的效果实证研究 ——基于身体自尊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上海师范大学公共体育篮球俱乐部制教学改革实施情况
    1.3 选题依据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现实意义
    1.6 相关概论的界定
        1.6.1 俱乐部制教学模式
        1.6.2 身体自尊
    1.7 身体自尊测量工具及信效度的检验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状况及水平
        2.1.1 国内身体自尊的研究现状
        2.1.2 国内高校篮球俱乐部制教学的研究现状
        2.1.3 国外身体自尊的研究现状
    2.2 小结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比较分析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4.1 公体课与篮球俱乐部制课六项测试前后测试对比
        4.1.1 公体课与篮球俱乐部制课六项测试前后测试平均值
        4.1.2 篮球俱乐部制两项篮球技能测试、四项身体素质测试前后测试对比
        4.1.3 公体课两项篮球技能测试、四项身体素质测试前后测试对比
        4.1.4 公体课与篮球俱乐部制课六项测试实验前后差值横向对比
        4.1.5 小结
    4.2 身体自尊调查问卷数据在spss中的结果分析
        4.2.1 公体课与篮球俱乐部制课身体自尊量表得分前后测试平均值
        4.2.2 俱乐部制课程班级身体自尊前后对比
        4.2.3 公共体育课程班级身体自尊前后对比
        4.2.4 公共体育课程与俱乐部制课程身体自尊实验前后得分差值横向对比
        4.2.5 公共体育课程与俱乐部制课程pspp题目均分图前后比较
    4.3 实验组与对照组出勤率对比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创造条件开设俱乐部制课程
        5.2.2 按照大纲上课的基础上,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变
        5.2.3 学校应加强在校学生的心理教育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 A 《身体自尊水平量表》调查问卷(pspp)
附录 B 体育与健身课时计划
附录 C 对照组教学进度表
致谢

(5)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发展概述
    2.1 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1.2 社会性发展的几种经典理论
        2.1.3 社会性发展的几种现代理论
        2.1.4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社会性与社会化
        2.2.2 社会性发展
        2.2.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
        2.2.4 思想政治教育
    2.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目标
        2.3.1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在目标
        2.3.2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外在目标
    2.4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2.4.1 升华自我意识与自我认知
        2.4.2 培养社会性情绪与情感
        2.4.3 提升社会规范认知与能力
        2.4.4 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2.4.5 提高人际互动行为与能力
        2.4.6 规范社会行为与能力发展倾向
    2.5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
        2.5.1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关联性
        2.5.2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统一性
        2.5.3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的关系
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应用
    3.1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的六维度结构
        3.1.2 评价指标的变量操作化定义与问卷设计
    3.2 调查样本的选择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3.2.1 调查样本的选择
        3.2.2 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3.4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3.4.1 自我意识与自我认知维度的效度分析
        3.4.2 社会性情绪与情感维度的效度分析
        3.4.3 社会规范认知与能力维度的效度分析
        3.4.4 社会价值观维度的效度分析
        3.4.5 人际互动行为与能力维度的效度分析
        3.4.6 社会行为与能力维度的效度分析
    3.5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现状的评价与应用
        3.5.1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现状的评价
        3.5.2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现状评价结果的分析应用
4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理论依据和影响因素识别
        4.1.1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识别的理论依据
        4.1.2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提出
        4.1.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具体影响因素的识别
    4.2 问卷设计检验与样本选择
        4.2.1 问卷设计与内容
        4.2.2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信度及效度分析
        4.2.3 样本的选择与统计
    4.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4.3.1 学校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4.3.2 家庭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4.3.3 个人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4.4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影响分析
        4.4.1 社会因素的影响分析
        4.4.2 学校因素的影响分析
        4.4.3 家庭因素的影响分析
        4.4.4 个人因素的影响分析
    4.5 影响因素统计分析结果的总结
5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原因分析
    5.1 自我意识与自我认知迟滞原因分析
        5.1.1 家庭教育方式偏激影响大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1.2 自我控制能力差影响大学生行为及情绪的调控的能力
        5.1.3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同步影响大学生归因风格
        5.1.4 个性差异影响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
        5.1.5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引导力不足
    5.2 社会性情绪与情感维度迟滞原因分析
        5.2.1 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影响大学生情绪状态的稳定
        5.2.2 错误的家庭示范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立
        5.2.3 政治社会化进程缓慢影响大学生亲社会能力的提升
        5.2.4 新媒体的错误利用影响大学生移情能力的培养
    5.3 社会行为与能力维度迟滞原因分析
        5.3.1 父母控制程度强导致大学生自我照料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5.3.2 角色定位偏差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行为坚持的能力
        5.3.3 社会竞争加剧影响大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
        5.3.4 社会道德规范与社会现实冲突影响大学生两难情境中的选择
6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提升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有效教育引导途径
    6.1 搭建社会资源在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中的有利平台
        6.1.1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引领作用
        6.1.2 培养大学生强烈的文化认同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6.1.3 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在传播正能量中的作用
        6.1.4 努力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
    6.2 发挥高校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6.2.1 将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纳入高等学校教育目标
        6.2.2 重视大学文化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引导作用
        6.2.3 改革教育方式以提高大学生对高校教育的认可度
        6.2.4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以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
        6.2.5 挖掘社团活动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中的积极影响
    6.3 打牢家庭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6.3.1 建立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
        6.3.2 避免错误的家庭教养方式
        6.3.3 树立理性客观的教育期望
        6.3.4 明确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6.4 重视学生个体在其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6.4.1 培育大学生积极的个人归因风格
        6.4.2 提升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
        6.4.3 促进大学生形成团队依恋情绪
        6.4.4 引导大学生遵守社会交往准则
        6.4.5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引导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B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的项目分析T检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不同强度花球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及分类
        2.1.2 花球啦啦操的概念
    2.2 有关亲社会行为现状水平的研究
    2.3 有关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2.4 有关亲社会行为测量的研究
    2.5 有关不同强度体育锻炼的研究
    2.6 有关体育运动与亲社会行为相关研究
    2.7 有关啦啦操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3 心理测量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 实验结果
    4.1 实验前实验对象的亲社会行为整体情况
        4.1.1 实验对象亲社会行为总体情况
        4.1.2 实验对象各维度的亲社会行为情况
    4.2 花球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总体情况的影响
        4.2.1 实验后实验对象亲社会行为整体情况
        4.2.2 不同强度花球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总体情况的影响
    4.3 不同强度花球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各维度的影响
        4.3.1 不同强度花球啦啦操教学对公开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4.3.2 不同强度花球啦啦操教学对利他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4.3.3 不同强度花球啦啦操教学对匿名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4.3.4 不同强度花球啦啦操教学对依从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4.3.5 不同强度花球啦啦操教学对情绪性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4.3.6 不同强度花球啦啦操教学对紧急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5 分析与讨论
    5.1 不同强度花球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总体情况的影响分析
    5.2 不同强度花球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各维度的影响分析
        5.2.1 不同强度花球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公开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分析
        5.2.2 不同强度花球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利他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分析
        5.2.3 不同强度花球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匿名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分析
        5.2.4 不同强度花球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依从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分析
        5.2.5 不同强度花球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情绪性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分析
        5.2.6 不同强度花球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紧急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足球教学干预对小学生心理弹性及成就动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选题依据
    1.1 体育的心理健康效益逐渐被揭示
    1.2 足球在健康中国背景下的蓬勃发展
    1.3 足球对于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完善亟待实证
2 选题目的与意义
    2.1 选题目的
    2.2 选题意义
3 文献综述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心理弹性
        3.1.2 成就动机
    3.2 国内研究现状
        3.2.1 体育活动干预对心理弹性影响的研究现状及述评
        3.2.2 体育活动干预对成就动机影响的研究现状及述评
    3.3 国外研究现状
        3.3.1 体育活动干预对心理弹性影响的研究现状及述评
        3.3.2 体育活动干预对成就动机影响的研究现状及述评
    3.4 小结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问卷调查法
        4.2.3 实验法
        4.2.4 数理统计法
5 研究结果
    5.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心理弹性、成就动机各维度的同质性分析
        5.1.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心理弹性的同质性分析
        5.1.2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成就动机的同质性分析
    5.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各因变量的比较
        5.2.1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心理弹性的比较
        5.2.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成就动机的比较
    5.3 实验班实验前后学生各因变量的比较
        5.3.1 实验班实验前后学生心理弹性的比较
        5.3.2 实验班实验前后学生成就动机的比较
    5.4 对照班实验前后学生各因变量的比较
        5.4.1 对照班实验前后学生心理弹性的比较
        5.4.2 对照班实验前后学生成就动机的比较
6 讨论
    6.1 足球教学干预对小学生心理弹性及各维度的影响分析
        6.1.1 足球教学干预对小学生目标专注维度的影响
        6.1.2 足球教学干预对小学生情绪控制维度的影响
        6.1.3 足球教学干预对小学生积极认知维度的影响
        6.1.4 足球教学干预对小学生家庭支持维度的影响
        6.1.5 足球教学干预对小学生人际协助维度的影响
    6.2 足球教学干预对小学生成就动机及各维度的影响研究
        6.2.1 足球教学干预对小学生希望成功的动机的影响
        6.2.2 足球教学干预对小学生避免失败的动机的影响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昆明市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研究 ——以四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健康问题备受关注,世界各国积极开展健康支持工作
        (二) 生理疾病问题凸显,疾病医疗服务有待加强
        (三) 心理问题亟待关注,需提升服务水平
        (四) 社会问题威胁人们的健康发展,需保持高度重视
        (五) 公民健康保障的需求期望提高,追求更完善的服务
        (六) 大学生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基本概念
        (一) 健康
        (二) 健康促进
        (三) 健康支持体系
第一章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 国际组织和各国健康政策发展
        (二) 大学生健康内容对比分析研究
        (三) 大学生健康支持研究
        (四) 大学生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 大学生健康支持政策研究
        (二) 大学生健康现状研究
        (三) 大学生健康面临问题研究
        (四) 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的对策研究
        (六) 大学生健康标准研究
    三、综述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基本思路
    二、主要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及资料分析法
        (二) 问卷调查法
        (三) 访谈法
    四、研究设计
        (一) 问卷的编制
        (二) 问卷研究步骤
        (三) 访谈研究步骤
        (四) 质量控制
    五、研究技术路线
    六、相关理论及分析
        (一) 健康促进理论视角
        (二) 社会医学模式视角
        (三) 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
        (四) 系统理论视角
第三章 研究发现及分析
    一、昆明市医疗卫生事业服务发展概况
    二、昆明市大学生健康支持发展概况
    三、昆明市四所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研究分析
        (一)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 昆明四所高校健康服务支持服务提供分析
        (三) 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服务需求分析
        (四) 四所高校大学生健康相关差异性分析
        (五) 昆明市四所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影响因素分析
    四、昆明市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大学生健康支持服务供给问题
        (二) 大学生健康支持服务需求问题
        (三) 昆明市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健康促进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改进建议
    一、转变大学生健康支持理念,拓展和丰富理念支持途径
        (一) 加强学生健康知识的教育,增强学生健康认知
        (二) 广泛开展大学生健康宣传,强化健康和生命质量教育
    二、改善健康支持体系的制度与责任
        (一) 完善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制度规范,优化部门职能
        (二) 完善高校学生健康信息的动态追踪和监督制度
        (三) 明确规范各方参与健康服务责任
    三、整合健康服务资源,提供优质服务保障
        (一) 优化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资金投入
        (二) 加大健康服务队伍的建设
        (三) 加强学校相关健康服务人员服务能力培训力度
        (四) 建立考核评估机制
    四、营造大学生健康服务支持性环境
        (一) 开展健康课程进校园,营造校园健康知识学习氛围
        (二) 开展多元文体活动,打造学生健康素养培育园地
        (三) 加强健康知识宣传,确保校园健康风险有效防控
        (四) 优化校园实体环境,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
    五、大学生增强体育锻炼,自主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体育学科研究
        二、学科交叉研究
        三、体育学学科交叉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安排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二、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起点与分析维度的确立
    第一节 学科的考辨和理解
        一、学科的起源
        二、学科的内涵
    第二节 研究起点的确立
    第三节 分析维度的确立
        一、宏观层面——历史维度的确认
        二、中观层面——知识流动维度的确认
        三、微观层面——研究内容维度的确认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演化历程
        一、主要分支学科的确认
        二、体育教育学
        三、运动生理学
        四、运动训练学
        五、体育心理学
        六、体育社会学
        七、各个分支学科演化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体育学学科演化历程
        一、晚清时期(1860年-1910年)
        二、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
        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1949年-1977年)
        四、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1978年-至今)
        五、中国体育学演化的特点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学科演进路径模型
        二、学科交叉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学科交叉视野下体育学演化路径分析
        一、问题研究形态(15世纪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二、研究领域形态(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三、学科范畴形态(19世纪末至今)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知识流动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动总体特征
        一、我国体育学知识产量增长趋势
        二、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量增长趋势
    第三节 基于自引与被自引对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的考察
        一、我国体育学学科自引分析
        二、我国体育学学科被自引分析
    第四节 基于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的考察
        一、学科交叉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测度指标的选取
        二、1981-198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三、1986-199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四、1991-199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五、1996-200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六、2001-200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七、2006-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八、2011-201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第五节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结构演化的考察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四、对于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探讨
    第六节 基于学科分类对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的考察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四、对体育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内容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检索策略
        二、学科交叉知识的挖掘
        三、学科交叉知识的展示
    第二节 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身体素质训练
        二、学生体质健康
        三、运动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
        四、运动损伤
        五、老年人体育
        六、运动性疲劳
        七、肥胖
    第三节 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竞技运动心理学
        二、体育教学
        三、体育教育心理学
        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
        五、农村学校体育
        六、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
    第四节 体育学与经济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化
        二、体育营销
        三、各分支产业的相关研究
        四、体育旅游
    第六节 体育学和信息科技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二、体育传播
        三、体育媒介事件
        四、体育新闻
        五、训练、比赛信息化
        六、体育文献计量
    第七节 体育学与人文类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奥林匹克文化
        二、体育史
        三、体育文化产业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五、体育翻译与体育英语教学
        六、体育与艺术
    第八节 体育学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警察体育、体育犯罪、赛事安保
        二、体育志愿者服务
        三、体育赛事管理
        四、体育法学
        五、公共体育服务
    第九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对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10)简述抗挫折心理教育在医专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鼓励学生前进就是要面对
二、教学环境是抗挫折心理教育的舒展环节
三、抗挫折教育的范畴
     (一) 挫折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 医专体育教学的特性
     (三) 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四) 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四、医专体育教学实施抗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一) 明确学生抗挫折教育实施标准
     (二) 解决学生突出的个性心理问题
     (三) 转变创新教学观念
     (四)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五) 针对特长学生提高量化训练
     (六) 巧设话剧、小品等情境再现形式抗击挫折心理教育

四、谈体育教学中女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冠肺炎防控下有氧健身操对安徽省黄麓师范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李凤.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0)
  • [2]舞蹈啦啦操对广州市普通高校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影响的实验研究[D]. 陈柳倩.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7)
  • [3]体育对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的作用研究[D]. 王泓斌.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4]上海师范大学公共体育篮球项目俱乐部制的效果实证研究 ——基于身体自尊的视角[D]. 黄崇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 巴雪冰.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6]不同强度花球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D]. 曹瑜. 扬州大学, 2019(02)
  • [7]足球教学干预对小学生心理弹性及成就动机的影响研究[D]. 郭梦.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8]昆明市高校大学生健康支持体系研究 ——以四所高校为例[D]. 杨芬. 云南大学, 2019(03)
  • [9]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D]. 李博. 福建师范大学, 2018(12)
  • [10]简述抗挫折心理教育在医专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J]. 王兆克. 科学中国人, 2017(12)

标签:;  ;  ;  ;  ;  

论女大学生体育课的心理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