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化批评发展的历史脉络与表现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袁一平[1](2021)在《人的生态化生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的生态化生存问题的探索源于人类对生存困境与生态危机的审视,特别是对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深入反思。开展人的生态化生存问题研究,有助于唤醒人的生态意识、改变生产方式、完善生存方式,实现思维模式的转变。人的生态化生存问题属于跨学科的探索,它在以往哲学、伦理学、生态学的基础上,将传统生存哲学与生态哲学的研究扩展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领域,并在实践上尝试以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调整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认知、判断与选择。本文在梳理与分析人的生态化生存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探索,初步建构了这一课题的研究框架。第一章:导论。导论部分从问题的提出开始,介绍了研究的理论动因与现实动因,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当前人类社会所处的困境,表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生存论及其生态逻辑。本章首先从形成、内涵以及意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基本思想进行了探索。其次,从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无机的身体、是人类栖息的家园三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根基。最后,从生态基本属性的演化过程、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特性、人类生存活动的时空逻辑三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意蕴。第三章: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本章首先从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内涵、形成及深化三个阶段阐释了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脉络。其次,从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生产逻辑、依附关系、精神世界三个方面阐释了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逻辑及其精神。最后,从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积极维度、消极维度与超越因素探讨了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第四章: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本章首先从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内涵、特征及其历史必然性对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进行了初步阐释。其次,对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存在的物质生活困境、精神生活困境、生存发展困境、生态平衡困境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并进一步探索了相关问题产生的根源。最后,从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异化、批判与超越探讨了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第五章: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本章基于上述的研究基础,探索了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首先从人的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可能性与挑战性三个方面分析了人的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型的重要意义。其次,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形式,从限度性生存、整体性生存与和谐性生存三个方面探讨了其主要特征。最后,从推进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原则、价值选择和行动要求探讨了其实践要求。第六章: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路径选择。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具体的实现路径是本研究的最重归宿。本章首先从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推动科技生态化转向、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三个方面对人类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向进行了探索。其次,从优化大众生活结构、推行绿色消费方式、提倡极简生活理念三个方面对人类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向进行了探索。最后,从生态化思维的主要特征、基本原则、培育路径三个方面对人类思维方式的生态化转向进行了探索。
杨佚楠[2](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是影响国家存亡、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文化发展道路的正确与否,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实现繁荣兴盛、生生不息。早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时,中国共产党就正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进行文化建设实践后总结出的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契合人民现实需要、适合中国文化国情的正确文化发展道路。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新时代所赋予的新气象、新矛盾和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文化建设领域始终明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而在这个新的历史发展方位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也更加丰富而深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思想、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动力来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制度为保障等等都是新时代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新内涵。此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价值目标也变得更具世界意义,即不仅要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要以世界眼光来观照人类文明的进步。在这一过程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探索有力举措以确保多维价值目标的顺利实现。基于此,本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阐述为出发点,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脉络、价值目标、现实境况和实践举措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第一章为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论文选题的理论背景、现实背景和时代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相关研究综述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之处等,为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奠定基础。第二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概念。从文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两个方面进行内涵界定。在对文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的阐释上,首先从中西方两个角度阐述不同文化环境中关于文化的不同理解,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进行详尽阐释。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阐释上,首先明确了核心关键词新时代的特定含义,再对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发展道路加以表述。最后从新的历史背景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原则、战略任务和伟大目标三个方面,详细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具体来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主体;坚持以当代中国国情为现实依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任务涵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为动力来源;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制度为保障;坚持以交流互鉴促进国际文化交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目标包括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继续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坚定并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三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脉络。本章以重要历史节点为划分依据,梳理并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新中国成立前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中国化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建设总结出的经验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文化曲折发展的反思都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初步思考,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在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接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文化建设实践中完成了从最初探索到认知深化,再到正式确立的一系列过程。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面临着新的时代背景,不仅在国际国内日新月异的文化发展环境中实现了内涵上的丰富,还得出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一元主导与多元共生相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践行原则。第四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价值目标。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而言,其价值目标在个人、社会、国家和世界层面呈现出不同的时代追求:从个人层面来看,发展文化是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而存在;从社会层面来看,发展文化是为了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从国家层面来看,发展文化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世界层面来看,发展文化是为了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这四个方面的价值目标既相辅相成、又内在统一,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价值目标体系。第五章为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现实境况。从实践成效来看,当今社会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水平巩固提升、文化生产力水平实现大幅度跃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显着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渐增强。从严峻挑战来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受到冲击、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失衡、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引导问题有待解决、交流互鉴中的文化安全问题亟待重视。对这些现实境况进行具体分析,能够为实践举措的探索提供明确方向。第六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实践举措。本论文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实践举措应当有针对性的应对前文所述及的严峻挑战。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积极应对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来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量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通过坚守以人民为中的发展思想、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打造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来发展以“文化强国”为导向的现代文化产业;通过打造事前正面宣传机制、事中科学引导机制、事后反思调整机制来建构并完善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通过对内增强文化交流安全意识、对外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来确保文化交流互鉴中的开放性与安全性并重。与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相比,本论文有一定的创新之处。首先,在论文选题上具有创新之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概念一经提出,与此相关的研究可谓比比皆是。但本论文选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研究置于新时代背景之下,在新时代的新特征、新需要和新问题之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未来的发展之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次,在研究框架上有所创新。在谋篇布局上,本论文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价值逻辑角度出发,论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相关内容,提升了整篇文章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在研究框架上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创新。第三,在研究观点上有所创新。本论文尝试提出了一些相对新颖且符合时代需求的学术观点,如:从新中国、新时期到新时代,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建设都为新时代坚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个人、社会、国家、世界四个层面具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可以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地位、发展以“文化强国”为导向的国家文化产业、建构并完善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确保文化交流互鉴中的开放性与安全性并重五个方面出发,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解决之策。然而,鉴于笔者本人的理论功底和研究视野有限,本论文仍然具有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一选题颇为宏大、内容涵盖丰富,仅用两三年时间、十余万字将其讲清说透,是比较困难的。此外,本论文选题属于典型的社会现实问题,且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笔者本人虽在行文中结合了现实案例,但就自身而言很难开展具体的实证工作和调研活动,这使得针对该选题的实证研究难以充分进行,使该论文缺少一定的量化数据加以支撑,在研究结论上无可避免的稍显单薄。但从理论研究的动态发展上看,这些不足之处也恰恰印证了该主题具有强大的研究空间并为笔者未来的研究之路提供了强大动力。
朱兴涛[3](2021)在《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人类对空间的终极性思考和存在性追问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哲学论题。空间作为世界万事万物的基本存在形式和变化样态,既是人类生命寄寓的现实处所,亦是人类社会实践展开的重要场域,它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属性和社会意蕴。马克思哲学堪称文明的活的灵魂,它作为一种关于人的存在的本质性文化精神和人类自身解放的强大精神武器,以其基于人性的透彻的实践性理论追求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生成了一种自觉把握时代主题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思想品格。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我们理解和把握社会空间问题特质与真义的思想方法和逻辑切入点。客观地讲,马克思本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关于“社会空间”的理论体系,但是他通过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入考察和哲学审视,在现代性批判视域下具体阐发了关于“社会空间”的重要思想。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和资本积累的空间叙事,从全球社会空间的发现及其批判,城市社会空间的变革及其资本宰制,日常社会空间建构及其异化三个方面对社会空间思想进行了理论透视。可以看到,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空间”作出了新的实质性的创新性理解和理论性表达。深化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研究,既是多学科视野融合和交叉学科整合的学术需要,也是推动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的理论需要,更是理解和阐释当代社会重大空间现实问题的实践需要。首先,本文分析了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历史生成与理论特质。空间研究是西方思想史的一个重要主题,对马克思社会空间的理解和把握可以追溯到传统的黑格尔唯心主义的社会空间观和古典经济学实证主义的社会空间观。黑格尔的观念辩证法虽然既表征了人类社会空间的发展逻辑,又确立了历史性的解释原则,但仍只是一种“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斯密作为古典经济学实证主义的代表,所主张的“感性直观”只是把社会空间看作“物化”的实体,人与人的社会空间关系只能被物化为“非历史”的物与物的空间关系。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贯穿着“历史观点”,而他的社会空间思想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从《博士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的历史生成过程。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空间发展是一个历史的实践生成过程,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社会空间的思想历程,“人的观点”社会空间意蕴,“实践观点”的社会空间逻辑,“正义观点”的社会空间批判的哲学文本阐释,分析了马克思社会空间的观念变革、理论特点及其人性意蕴。其次,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进行了系统性阐释。第一个方面是全球社会空间的发现及其批判。根植于19世纪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在肯定其对人类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历史意义的前提下,把社会空间的理论分析始终与资本对社会空间重塑的现实批判相结合,揭示了人类社会空间出现的多重矛盾、潜在危机及其资本主导逻辑。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世界历史”性交往社会空间的形成开创了人类社会空间的新时代,通过“用时间去消灭空间”的地理性拓展,通过从“地方市场”到“世界市场”的经济性牵引,通过从“民族文学”到“世界文学”的文化性融合,实现了全球社会空间的普遍联系。由于资本积累的空间全球化,社会空间的“世界历史”性发展过程加速了国际产业分工的全球化,导致了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全球性空间剥夺。同时,马克思批判了全球自然空间过度资本化导致社会空间的对立矛盾和全球空间的生态恶化,并指出资本与信用的结合是虚拟资本时代资本全球积累的新形式,也包含着发展的内在危机。第二个方面是城市社会空间的变革及其资本宰制。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城市是人类社会空间的一种基本形态,它在本质上是人类对象化活动的产物,是一种典型的“人化自然”,它处处打着人的空间实践活动的历史烙印。城市空间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和乡村空间关系变迁的轴心,也成为资本主义体系内部社会空间转换的核心。马克思通过对城市社会空间的历史阶段分析,资本在城市的集中使“城市最终战胜了乡村”,造成一系列资本主义城乡关系的失衡及其不可挽回的社会后果。同时,马克思指出近代城市是资本积累的重要社会空间条件,通过对一系列资本所导致的社会空间后果的分析,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空间的资本化和等级化。第三个方面是日常社会空间的营造及其异化。马克思生活的资本主义时代,是资本在世界各地到处落户并开始迈向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是资本积累推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代,是城市社会空间被资本重塑并快速分异的时代,也是人类日常社会空间被全面纳入资本逻辑和金融体系的时代,人的居住空间、劳动空间、休闲空间出现普遍物化和异化。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住宅短缺及其区隔的资本逻辑,批判了居住社会空间出现的严重空间分异。马克思始终把空间及其社会性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考量和分析,指出以工厂为基础的劳动空间是一个生产要素的空间聚合,出现了各种局部劳动过程的“空间并存”现象。同时,也指出资产阶级创造休闲空间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剥削的资本逻辑。最后,在对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三个重要层面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正义旨趣与当代价值。马克思是从人出发,把人作为社会空间正义的真正根据,在人的历史与现实中,在人的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中来把握社会空间正义问题,来阐释社会空间正义的思想内涵,来审视社会正义原则,来形成社会空间正义观念,以人的观念来憧憬社会空间的正义理想。同时,本文申明了马克思“历史观点”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在人的群体依赖性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是群体本位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在人的个人独立性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是个人本位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在人的自由个性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是人类本位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进一步指出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理解马克思社会空间正义的方法论基础,自由人的生成与自由个性的生活理想是社会空间正义追求的终极目的和价值归宿。因此,深化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研究,有利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当代敞开和生成,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自我超越的必要方式和重要途径。
张起梁[4](2021)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撰写的“主要着作”,亦是把辩证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光辉典范。在当代,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文本依据,而对马克思哲学进行的理论研究,不仅使马克思哲学研究再次成为一门“显学”,而且还开拓出了一些新的、有利于推进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当代化和民族化的研究视角。但《资本论》的学科性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经济学批判的着作;另一方面,它又是哲学批判的着作。从经济学批判看,《资本论》是资本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三位一体”;从哲学批判看,《资本论》则是作为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发达机体”而对一切旧哲学的彻底扬弃。因而,《资本论》就是经济学—哲学批判的二位一体和辩证统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发生,特别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马克思哲学的经济学转向即政治经济学批判,则是引发这一事件的重要前提。因而,这本质上就是一个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事件。从中,马克思从异化劳动批判转向了生产劳动批判,实现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草创”到“再创”再到“成熟”为节点判断和理论标识的哲学革命。循此革命逻辑,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应被确立为“生成论”的生产劳动本体论。无论在认识论层面将马克思哲学从历史观维度表述为“唯物主义历史观”,还是从世界观维度表述为“历史唯物主义”,亦或在方法论层面表述为“唯物辩证法”,但在本体论层面,这些表述方式都有着共同的“本体承诺”。其所唯之“物”,既不是传统哲学所固守的“自在之物”或“直观之物”,也不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所膜拜的“抽象之物”或“单纯之物”,而是在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基础上,统统上升为表征社会人的存在之基和生活之本的哲学范畴,即“人格化”了的物。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性”关键在于方法。关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所用方法的研究,既是正确理解《资本论》及其手稿的一把钥匙,也是《资本论》及其手稿研究的中心任务之一。马克思曾致信恩格斯,“不论我的着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但是要达到这一点,只有用我的方法”。马克思在另一封信中提示,《资本论》是他“把辩证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第一次尝试”。更确切地说,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辩证法,俨然已不再是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概念辩证法,更不是古希腊时期的直观辩证法,而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历史科学的批判性开展中,对以往辩证法进行革命批判或革命“颠倒”之后而确立的辩证法的科学形态,即唯物辩证法。如果说《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初篇”,那么,《资本论》则是“续篇”。“初篇”是在宏观层面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宏大叙事,“续篇”则是微观层面的微观表达。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初篇”与“续篇”在理论上又构成了一种正向指导与反向建构的创生关系。而且,伴随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深入进行,特别是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理论开展中,马克思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从而形成了一些表征唯物辩证法的具体的、特殊的方法形态,如“科学抽象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从后思索法”等。但问题在于,如何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及其发展形态作出科学的、不偏不倚的读解。遵循学术界关于《资本论》方法研究的理论进路,针对该领域的研究争论和意见冲突,有必要寻求新的理论视角并把这个问题的探讨放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中加以考察。政治经济学批判,不仅是马克思哲学即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出场逻辑,而且是其言说方式和言说语境。聚焦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并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文本依据,从而在这一原初的、生成的言说语境中,对唯物辩证法及其发展形态进行不偏不倚的解读,应是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范式。在深耕文本的基础上,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言说语境,借鉴方法论与认识论的“视域融合”,从整体上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所贯穿、运用和发展的唯物辩证法,进行抽绎、去蔽和解读,深入对唯物辩证法的认识、领悟和理解。从而赋予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以新的解释力,使其具有更加普遍和一般的方法论意义。这一基础理论研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发展的趋势上具有重要意义。
汪大贺[5](2020)在《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文中提出1977——1993年,是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转型时期,也是文学中知识分子叙事的繁盛期。“文革”结束后,政治话语赋予了知识分子“人民”身份,也激发了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知识分子力图重新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人性、人的尊严和价值成为启蒙话语和文学观念的核心内容。从对极左政治的批判和反思开始,知识分子试图寻求独立的介入立场和思想话语。人道主义和文学主体性讨论的发生,体现了知识分子力图挣脱政治依附性,寻求自身价值话语的艰难探索。但历史并没有给知识分子主体话语的发展以充分的空间,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逐渐边缘化,理想人性的探寻被商品社会的现实所击碎,文学中的知识分子精神也逐渐跌落。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多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社会地位呈现出“边缘——中心——边缘”的位移,知识分子话语表现为从重建主体的普遍共识到多元分化的过程。以人性、主体性为核心的价值理性追寻逐渐让位于以经济为中心的工具理性,崇高和理想淹没于日常,生命深处的价值探寻被过度释放的欲望叙事所遮蔽,知识分子的主体精神泯然于众。本文以1977——1993年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历史、思想文化和具体文本多重视角出发,探讨现代化转型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的身份属性、文化/文学观念之间的关系,剖析知识分子精神变迁的制度性、结构性力量,并从理论探索和文本表现两个层面,呈现出知识分子主体重建与失落的历史脉络。本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身份和话语论,主要对知识分子社会主体身份的形成和主体理论话语建构的历史进行剖析。“文革”结束后对知识分子政策调整,是知识分子主体地位形成的根本因素,也是知识分子题材热形成的直接原因。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的创作观念、表现内容和人物形象,都与政治话语的设定高度呼应。但知识分子也没有完全图解政治,人道主义和文学主体性论争体现了知识分子寻求自身价值话语的努力。知识分子首先突破了“人道主义”的理论禁区,力图把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普遍人性、共同人性和共同美整合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为社会主义语境中的人道主义开辟了道路。但由于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人道主义的讨论被迫中止,但知识分子追求主体性的脚步并没有停止。随后发生的文学主体性讨论,是把人道主义问题美学化的一次话语实践。知识分子试图以“美的自由王国”来规避主体话语探索的风险,并以文学主体性来承载人的主体性,以继续实践知识分子的启蒙理想。从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和群体分化日益凸显。王蒙“躲避崇高”论的抛出,点燃了知识分子积攒已久的情绪,引发了人文精神大讨论。讨论中,知识分子的立场分化极为明显:人文精神提倡者,也是知识分子主体精神的坚守者,依然倡导终极价值、人的尊严和权力,并试图以反物化的启蒙来维系市场经济下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和主体地位;而反对者则以历史经验主义的乐观和后现代的反宏大叙事立论,批评人文精神提倡者主体梦想的虚妄和“知识——权力”的潜在意识。躲避崇高、消解神圣、逃避理想既是他们反对主体性的话语武器,也是知识分子群体理想主义和主体想象分化、破灭的典型体现。这次讨论是知识分子在20世纪最后一次为主体性展开的讨论,以此为标志,中国知识分子及其文学的中心地位成为时代的背影,淹没在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下编为观念和形象论。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叙事经历了主体重建和跌落的“三部曲”。在第一个转型期,即“文革”结束至80年代中期,知识分子以神圣受难者形象回归文学现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以苦难历史的审美化、神圣化叙述,确证知识分子启蒙话语和启蒙身份的合法性,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叙事完成了主体重建的第一步;随后,知识分子叙事以人性解放和个性张扬为主旨,个人主义、自由意志、爱情伦理、性的书写和生命意识得以复苏和高扬,文学中的人性话语日渐丰富和深入,形成了主体性实践探索的高潮;而在第二个社会转型期,即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知识分子群体和思想产生了分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大众文化冲击了知识分子的主体想象,在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中,理想主义和昂扬斗志消退,过度释放的欲望展现了人性之恶,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的冲突中呈现出精神上无所寄托的漂浮状态。同时,知识分子此前热切渴望的现代化成为社会现实,但经济发展与精神跌落的巨大反差,使知识分子产生了现代化的焦虑。文学中知识分子叙事的观念和形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体性泯然于众,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和理性精神日渐跌落。
王永[6](2020)在《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以来,生态问题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人类逐渐造就了一个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人不再是自然的奴隶,而自以为成了自然的主人。然而,还没等到人类从这场人对自然的伟大胜利的喜悦中醒来,自然界便开始了他无情的“报复”。由于大规模的开发与无止境的利用,自然界已超过了自身的负荷,生态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疾病肆虐等全球性问题开始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逐渐认识到,在人与自然的较量中,并没有最终的胜利者,人们必须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生态问题是人类必须解决的重要议题,构建正确的生态文化观显得紧迫而严峻。生态文化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和旨趣的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和心理素质的全部集合,是评价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项至关重要的考量标准。马克思生态文化观是马克思本人对生态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全部思维形式,是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一系列关系的整体理解。机器大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产生及社会话语权增加以及全球范围内生态问题的日益加剧促进了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产生,实践唯物的生态自然观,有机和谐的生态社会观和回归自身的生态人学观构成了其生态文化观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在吸收并继承伊壁鸠鲁唯物主义、德国古典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人类统治自然、征服自然转向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和谐发展出发,把生态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和精神状态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将实现人类在更高层次上的对人本身的理性的复归作为最终目的,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理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观。本研究主要关注两个层面的问题:其一,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历史生成和主要内涵;其二,马克思的生态文化观的当代价值与当代中国对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就是马克思生态文化观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关系。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对文章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点以及生态文化的相关概念进行初步的阐述;第二章是对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来源进行详细的分析,指出该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学理来源及由以产生的理论积淀;第三章通过对经典文本的分析找出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形成的逻辑脉络;第四章是对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内涵、外延以及基本特征进行综合性的说明;第五章则在前文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当代价值进行深入的探讨;第六章主要是站在马克思生态文化观意义上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分析与介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相结合,从而更加全面地凸显选题的时代意蕴。马克思生态观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了自然与环境,其最重要的是把人与社会作为生态问题的核心要义。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不是单向度的需求与被需求,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双向互动。人能够创造环境,但同样环境也能够制约和影响人,人与环境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社会性是人与自然沟通的中心环节,人应该通过自己的社会性来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社会化的自然和自然化的社会才能够进入人类的视野,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内容上,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包括了唯物主义的自然生态观、以实践为纽带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异化现象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等具体的组成部分。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具有基于哲学的生态批判精神、和谐发展的生态哲学视野和改造世界的生态实践情怀的特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马克思生态文化观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上的指导。马克思生态文化观视野广阔、内涵丰富,对解决全球性生态问题以及人类生态文化的发展和延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思想中所包含的批判性与革命性的价值观逐渐成为我们当前解决生态问题的宝贵财富。透过马克思生态文化观,我们可以领悟到马克思生态文化观为生态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所确立的科学主义批判、资本主义文化批判、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等现实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当前化解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现实困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以及实践价值。
陈珊[7](2020)在《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文中提出当代着名学者庞朴最为重要的学术贡献是阐发了中华文化密码“三”,提出了“一分为三”说。他对“一分为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在于诠释了“中庸”基本形态,提出了对立统一有“包”“超”“导”三种形式,指出了“一分为三”的三种主要形态,梳理出了一部较为系统的中国“三分学说史”。作为一名哲学史、文化史专家,庞朴自觉利用“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开展中国文化史专题研究,最终实现了理论建构与学术实践的完美融合,取得了诸如原始儒家“三重道德”论、文化“三分结构”理论、“忧乐圆融”的人文精神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可以说,“一分为三”的哲学方法论正是庞朴学术研究成果的精髓,也是他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工作的学术武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渐渐兴起了一个以庞朴、雷正良、周德义等为代表的“一分为三”学派。学界倡导“一分为三”论、庞朴论证“一分为三”说的直接根源在于对抗“文革”期间登峰造极的“左”倾教条“一分为二”思维。“文革”结束后兴起旨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与马列教条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思想文化界深刻反思“文革”中的极端“二分”思维,深度思考如何通过文化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面对这些敏感而又棘手的时代课题,庞朴深挖中国传统文化、反思“一分为二”思维模式,逐渐走上了探究中国古代辩证法智慧的学术道路,最终融汇以“中庸”为代表的儒家辩证法和以黑格尔、马克思为代表的西方辩证法,创造性地阐释了中国辩证法的精髓一一“一分为三”。总体而言,“一分为三”说是对“一分为二”思维的修正和完善,既是对中国古代辩证法的继承,也是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教条化的“一分为二”过分夸大矛盾的斗争性,而否定强调对立面之同一性的“合二而一”。“一分为三”说则认为,“一分为二”仅仅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虽然正确但不够完善,“一分为二”之后还需一个“合二而一”阶段。作为儒家辩证法的继承,“一分为三”说的根基在于“中庸”,强调“中”“和”“权”,既不执“一”也不执“二”,以达“参”之境界。庞朴基于“一分为三”说的学术实践,主要致力于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内部,挖掘传统文化密码“三”之存在性的文史证据。首先是通过对“太一生水”“六番”“五行”“黄帝”等古老而又重大的学术问题的缜密分析,大致梳理出了一条中国“三分”思想形成史;其次是通过对马王堆汉墓、郭店楚墓出土简帛文献的考证、释读,阐明了先秦儒家的“五行说”和“三重道德”思想。除了寻找文化密码“三”的文史证据之外,庞朴还在八十年代“文化热”期间陈述了文化之“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辩证关系,进而提出了至今仍广受学界认可的文化“三分结构”理论、论证了“忧乐圆融”的中华文化精神。庞朴的“一分为三”说产生过重要的学术影响,且在认识论、实践论、审美观等方面彰显出了中西哲学之异,但完整建设“一分为三”理论体系任重道远。从学术根基上看,“一分为三”说主要奠基于儒家“中庸”思想。庞朴对“中庸”基本形态的创造性阐述在“中庸诠释史”上的学术地位,在于对接融合了中西辩证法、打破了僵化教条的“二分”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庞朴对“一分为三”理论的研究工作推动了中国当代辩证法之“一分为三”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但学派内部意见分歧较大,最为根本的是“一分为三”与“一分为多”的包容性问题。“一分为三”说也足进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正本清源,实现了中西辩证法的融合创新。学界对“一分为三”论的批评主要集中于“三”与“二”、“中”与“中介”、“一分为三”与“对立统一”之间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因“一分为三”难与“一分为二”、“一分为多”严格划清界线,且容易泯灭唯物、唯心“二分法”而流于“二元论”等问题,致使“一分为三”理论的建设遭遇阻力。“一分为三”论的学术地位需要更多的理论建设工作方能巩固。作为哲学方法论的“一分为三”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三”作为中华传究文化的密码,被揭露、被认识并不是最终目的,它的揭秘将有利于我们更加自觉也发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一分为三”说除了“三分法”和“参”这两个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方法论外,还有两个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一是,“忧乐圆融”说之“和”的审美境界以及“一分为三”说的和谐原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阳谐社会提供了传统文化上的理论资源。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求我们赋予“三重道德”以新的时代内涵,将“三重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合贯通起来,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有机构成。总之,庞朴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梳理出的中国“文化传统”就是“一分为三”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蕴藏着极其独特的中华文化密码。庞朴从浩瀚的文化史籍中发掘出的中华文化密码“三”及其相关文七理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与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21世纪的中国,要自觉开辟一个超越西方现代性的后工业文明时代,亟需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所内蕴的人文精神密码——“忧乐圆融”,以此消解市场经齐带来的普遍物质主义倾向、抵抗西方人文主义文化中的负面因素的侵蚀。
刘娜[8](2020)在《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环境公正”(environmental justice)也被译为“环境正义”或者是“环境公平”,它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随着西方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发展而提出的一个新颖命题。动词“environ(环绕)”起源于中世纪时期,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中的“环境”(environment)归词,指的是某个人、某群体、某物种或者普遍生命形式的周围事物。综合学界已有的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本文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定义为:生态批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学术立场,它考察具有“自我”的主体与他者在各类环境中,公正地享用环境之利益与风险的分配、参与制定环境政策、在环境分配方案上获得个人和社会认可,以及维持生命发挥作用的能力。他者包括因种族、性别、阶级等因素而相区别的人,甚至其他物种。环境则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建环境。环境公正对生态批评的大规模影响是比较晚近的事情,这一方面是由于生态批评本身属于比较新兴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是由于早期生态批评关注的中心是荒野、田园等自然场所。1997年美国学者T.V.里德(T.V.Reed)提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environmental justice ecocriticism)这个术语,使得生态批评的环境公正转向从此之后更加明确。环境公正促使生态批评从荒野回到城市,回到人与自然交汇的中间地带,从而使得生态批评不仅具有崇高的生态理想,同时也立足牢固的现实基础。环境公正是对之前生态批评所持生态中心主义取向的反拨,它关注因种族、性别、阶级等因素造成的不公平之环境权益和环境危害,扭转了对弱势群体环境状况的忽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为生态批评的自然底色添加了社会因素,注重弱势群体享受的公平正义。伦理关怀对象从边缘人群到非人物种的层层扩大,使它更具现实基础与可操作性,并构成了连接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纽带。环境公正从人与自然一体的整体视角考察问题,为自我言说,为他者赋权。兼顾人文关切、伦理关切与生态关切三个维度。然而,国内外生态批评领域内,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研究稍显不足,未能形成系统性、整体性与综合性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将摆脱研究单一文学文本和单一生态批评家的局限,在历时性上追踪生态批评的历次发展浪潮,在共时性上考察同一时期内生态批评的理论趋向和典型特征,采用文献梳理、比较研究的方法,综合展开理论上的探讨和思辨,力求细致、深入地论述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面貌及其对现实环境危机的回应。本文试图全面梳理环境公正的重要文献,在宏观层面上考察生态批评的总体发展进程,在微观层面上聚焦环境公正的演变及其对生态批评的构建作用,以“环境公正”这个关键词为切入点,围绕1、2、4、5这四个数字展开研究:1即1种批评理论“生态批评”,2即生态批评的第2波“环境公正”,4即生态批评的4次转向,5即生态批评的5波浪潮。在综合分析此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环境公正思想源流与生态批评的历次浪潮,梳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产生的历史渊源、发生语境与发展过程,厘清环境公正的概念内涵,揭示环境公正在生态批评40多年发展历程中的演变脉络与深化趋势,回答环境公正如何与生态批评相互促进的问题,以提供西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整体图景,凸显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这种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将丰富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为构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提供参考,为我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进行概念厘定,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本研究之目的、意义与创新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生态批评对环境公正的诉求日益强烈,一部分学者将环境公正引介到生态批评中,从而引发了生态批评的环境公正转向。环境公正不是对之前生态中心生态批评的简单抛弃,而是对生态批评进行修正、深化与拓展,增添了多个视野,是一种推陈出新。第一章对生态批评及其关键词环境公正进行总体论述。本章主要研究生态批评的缘起、定义和任务,生态批评五次浪潮的划分,环境公正思想内涵,以及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主义朝向几个方面。具体以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批评和环境公正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梳理、比较、归纳生态批评和环境公正理论体系的构建,综合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对生态批评前两次浪潮的划分和斯科特·斯洛维克(Scott Slovic)对生态批评后三次浪潮的划分,分析历次浪潮转向的原因与生态批评与时俱进的环境实践之特色。在此基础上,揭示环境公正对自我/他者、男性/女性,白人/有色人种,富人/穷人,上流阶级/底层阶级,第一世界/第三世界,人/非人等一系列二元对立模式的解构,说明环境公正所具有的学理优势、伦理关怀和可操作性。根据彼得*S.温茨(Peter S.Wenz)的环境公正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 Circle Theory)描绘环境公正的伦理关怀向度,说明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主义朝向。本文认为,环境公正按照同心圆模式,以共情(empathy,也被译为“移情”或“同理心”)贯通“自我”与“他者”的鸿沟,由己及彼,把伦理关怀对象扩展到包含其他具有性别、种族、阶级等差异的弱势人群,进而扩展到动物、植物和每个物种。新物质主义对生态批评的影响使得物质的能动性被纳入考察范围,这更为环境公正伦理主体的层层扩大提供了学理依据。当这个同心圆层层扩大到每一个存在物、并将每个存在物都视为主体的时候,环境公正也就达到了它的终极状态,即万物齐一、众生平等的生态公正。虽然这种意义上的生态公正目前有乌托邦之嫌,人类之外的非人类物种在何种意义上能够成为主体依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生态公正作为一种生态理想,是人类为之努力的目标,而环境公正就是具有可行性的实践措施,它使公正不至于成为空谈,是联系现实与理想的桥梁。第二章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梳理。本章具体从初露端倪、全面兴起、蓬勃发展、持续深化和前沿问题五个部分,追溯与评议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主要是根据生态批评的五次发展浪潮为线索进行论述与探究,涉及到早期作品中环境公正思想的萌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正式提出,由荒野自然向城市自然的转变,风险社会、慢暴力、跨身体性、行动者网络理论、共情等理论和概念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拓展与深化。这些方面显示出环境公正与生态批评的五次浪潮互相促进又错综复杂的关系。在生态批评诞生之前及第一波的生态中心主义生态批评浪潮中,自然书写中蕴含着环境公正诉求;在第二波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浪潮中,对于性别、种族和阶级的关注显现出环境公正考量;在第三波的跨文化生态批评浪潮中,环境公正思想添加了跨文化维度,环境公正从地区走向了全球;在第四波的物质生态批评浪潮中,物质的能动性和叙事能力深化了环境公正思想;在第五波的心理与信息生态批评浪潮中,环境叙事涉及的情感理论、心理概念和信息传播策略受到重视,这为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倾向走出文本、走向现实提供了更广阔的出路。伦理主体范围的一次次扩大并不是线性发展的简单趋势,其错落交叠的轨迹显示出学者们为构建环境公正话语而付出的努力。第三章研究批评学者基于环境公正生态批评视角对经典文本进行的分析解读与批评实践。本章选取了针对四部经典小说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概括评析,体现学者们在文本解读中的环境公正立场,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生态批评相关理论对文本的环境公正分析进行必要的扩展与补足。本章首先关注学者们对《布娃娃瘟疫》的批评,包括物质视角下的患病身体与跨身体性对环境非公正的揭示,以及社会视角下内外殖民与阶层固化对环境非公正的强化;其次,针对小说《死者年鉴》的批评实践,评析暴政迫害中体现出的“生态他者”形象,揭露吸血资本与资源剥削作为环境非公正的原因与表现,生态他者与边界拆解分别作为环境非公正的内在驱动与解决途径;再次,聚焦学者们对《播种者的寓言》之资源短缺进行的环境(非)公正解读,从“改变”主题与墙之隐喻,水之意象与气候公正,以及超级共情与反乌托邦三个部分来进行概括与延伸。最后,审视学者们在分析《食肉之年》时从三个方面表现出的环境公正立场,即霸权挟裹带来的食品公正问题,“肉是信息”连接的毒性身体,以及全球贸易导致的多元贱斥。本章对于上述文本的批评进行分析与补充评论,目的是发掘被忽视或被误读的环境公正思想,揭示和肯定环境公正视角对激发生态思想和生态审美意识的积极作用,并凸显在文学这个想象世界中,环境公正对于拓展伦理关怀范围的积极意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对象并非仅是生态文学,但是文学情节相较于现实生活有着更为辽阔的空间,如果只把公正的施与对象界定在人类范围内,未免抹杀了文学世界较于现实世界的优势,当前出于种种现实原因尚且无法考量的伦理在文学的想象世界里反而容易推行,文学的理想性对人类的启蒙、教化作用也正是基于此点。环境公正不仅促进了文学批评与环境伦理学等学科的跨界联合,而且也实现了与生态女性主义、后殖民批评等多个流派的交融。这种跨文化和跨文明的宏大视野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扩展了生态批评的研究空间,并为生态批评的未来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第四章围绕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及其中国化途径展开研究。本章指明环境公正生态批评通过环境想象与环境话语参与现实的环境实践,因社会公正与环境伦理的双重叠加而为文学、文化的生态批评研究开拓了新视野,开辟了新领域。此外,本章聚焦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发展路径,着眼于它在人类世中的全球视野以及它在中国生态文明时代中的在地立场。如果说,全球在地化是在空间上对批评跨越中西的展望,那么本章结尾部分,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化途径进行探索,则在时间上融通古今,观照从中国传统环境公正生态智慧的探析到中国现代环境公正生态文学的呈现。本文在此考察了中西方生命/生物共同体的概念,进而提出一种设想:中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需要立足于它同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契合点,借助生命共同体思想深化自身,并推动生命共同体思想的传播、落实,塑造生态审美意识,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体系。西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己建构了较为完善而又开放的生态批评理论,具有比较坚实的哲学基础、宽广的学术视野和丰富的学术实践;与之相比,我国目前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尚未形成足够的学术氛围,理论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和绝对的生态中心主义立场都不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因此要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在新时代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指导下,更进一步地强调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对于人与万物价值的肯定,确立发展具有反思性和建设性的生态批评体系,并最终将生命共同体思想付诸环保行动来推进绿色发展。理论只有符合国情才能更好地培养生态意识、指导环境实践,发展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研究将推动中西生态话语的深入对话与交流。结语对全文进行归纳,充分肯定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分析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存有的不足。该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三个核心观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凭借自身的文学性与实践性参与话语建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成为连接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桥梁;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伦理趋向为实现伦理共同体涵盖生态系统准备了前提条件。同时指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目前的缺失和不足,认为需要在跨学科借鉴中避免生搬硬套而导致误解,在多元扩展的同时防止边界过于模糊,并且需要完善解构之后的建构问题。最后提倡中国生态批评、文学批评甚至文化批评对西方的环境公正研究进行批判的借鉴,在理论上自主创新,进而结合中国文学资源,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体系,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路向。当今时代中,对严峻的生态危机和复杂的环境运动作出回应,是生态批评面临的中心任务。环境公正具有人文关切、伦理关切与生态关切,这使它能从多重维度为生态批评的发展提供思路与动力。环境公正的人文关切在生态中心主义立场的生态批评中添加对“人”的重视,肯定人类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多样性并尊重各种群体的价值与权利;环境公正的伦理关切既含有社会公正因素,又涉及生态立场,它审视弱势群体遭受的非公正生存境遇,致力于公正地处理环境利益与环境危害问题,消除因种族、阶级、性别等社会因素导致的物质环境不平等现象;环境公正的生态关切源自生态批评一贯的生态立场,通过探究文化载体中的“环境性”(environmentality),追求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与美丽,万物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存在。人文关切的以人为本,有利于消除社会非公正,而社会公正与物质环境的叠加则构成伦理关切,环境伦理有助于生态关切的实现并推动生态关切从理论转化为实践,而生态关切对生命共同体的维护又反过来对人文关切与伦理关切有所助益。所以,这三种关切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通过观照环境来推动生态批评发展,通过绿色理论引发绿色行动实践。环境公正必将有助于生态批评实现人文精神和生态思想的交融,也就是走向生态整体主义。
詹文伟[9](2020)在《《文心雕龙》中的“人化文评”现象研究》文中提出“人化文评”是中国古代文学评论特别显着的一种现象。它的核心要义是:“把文章看成我们自己同类的活人”“把文章通盘的人化或生命化。”[1]在此基础上,本文更推崇“人化文评”之广义的一面。具体言之,它是从广义的“人”与“文”出发,进而构建二者的关联。所谓“人”,是一种符号,它既可指称作为世界的主体,同时也包括从人出发所展开的各种以人为中心的活动;所谓“文”,不单指文章,还包括文学、艺术、人文、天文。细而分之,人之身体与文章体制的对应,人事活动与文学现象的互显,人之生命同文学、天文的交并等话题,都是广义的“人化文评”视域下的产物。这一点,在齐梁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获得了充分的表达。为了将《文心雕龙》中的“人化文评”现象之内涵挖掘得更为充分,本文又从来源跟去处两个层面对其进行了纵向的梳理。就其诞生而言,社会学层面的相术风气跟人物品藻风尚,政治学层面的察举制度,文化学层面“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是其诞生的外在因素;而“人文关系”的历史发展脉络则导向了“人化文评”的直接生成。另一方面,“人化文评”所强调的对人之身体的重视,影响到了后世“唯象思维”中对“身体”这一物象的言论,而“人化文评”所强调的对文章整体直接的把握又造就了后世文学评论中的整体特征与直观性能。无论是“唯象思维”,还是整体性、直观性,都是中国文论、美学的核心词语。由此也可证明,“人化文评”在中国古典文论、美学、文化中的重大价值与地位。
锡宇飞[10](2020)在《感性自然、历史自然与人化自然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危机问题出现于20世纪中叶,现如今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在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对于生态自然问题的解决产生了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自然观也是不同的。自然观作为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和看法,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在人类进行生态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持续性的完善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哲学角度入手,对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思考、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体系就是他们的自然观,简单的说,他们的自然观就是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所持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本文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以人为本、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一种协调的关系、全人类实现自身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等观点为主线,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了散落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同时期论着中的自然观,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不仅指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彻底走出生态危机泥潭的方向和道路,而且对全人类破解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具有恒常价值和意义。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来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及其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与阐释,忠实于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的本意,并充分借鉴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研究成果及生态智慧方面的相关论述,密切关注时代的变化和发展需要,多维度且系统地梳理、概括、总结和再现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本文主要是由三部分内容构成的,其中第1章为第一部分,即绪论;第2-6章为第二部分,即正文;最后是第三部分,即结语。第1章,绪论。首先对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明确提出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虽然已有局部治理、地区性改善,但在总体上仍然在持续恶化,因此,在回归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典文本寻找理论的有力支撑下,研究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以破解全球性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一项紧要且势在必行的重要任务。然后介绍了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国内外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以及自然观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指出目前关于自然观的理论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拓展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研究的视野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接下来对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概述,本文所采用的观点、立场以及方法均来自于马克思主义,通过文献研究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比较研究法等展开论题阐释。最后对论文的主要创新点进行了总结,本文以“自然观”为切入点,立足于新时代的社会实践,“重回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详尽地梳理和分析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在生态问题的思考上所萌发出的智慧及其思想力量。此外,还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第2章,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章主要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形成的社会背景、前提条件和历史过程。从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唯物史观的发现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三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形成的前提条件,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和科学实践观是分不开的,两者无论是从研究对象、具体任务还是价值意义上来看,都是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并以此为基础,详述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形成的三个阶段,推演出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形成的历史发展逻辑。第3章,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丰富内涵。这一部分主要从辩证唯物主义层面的感性自然、历史唯物主义层面的历史自然和实践唯物主义层面的人化自然三部分分别进行阐释。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与过去各种形式的自然观根本不同,它是以人类存在、人类活动、人类实践为前提和基础的系统自然观,而且自然不再只是人类审视与活动的外在对象,它是包容着人类活动与存在的统一体。总之,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理解的自然不是与人无关的自然,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自然,是感性自然、历史自然与人化自然的辩证统一。第4章,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理论特质。在借鉴和查阅众多文献基础上,本章尝试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理论脉络,即外部自然的优先地位的理论前提、基于实践的思维方式的理论实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归宿。在理论特征方面总结出了时代前瞻性、系统整体性、生态批判性、历史辩证性这四个特点。同时,在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理论宗旨方面作出详尽阐释。第5章,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深远影响。生态危机的出现为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人类生态实践活动又对其传播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自然观逐渐被苏联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本章立足于现实,结合历史,从这三方面详细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深远影响。第6章,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当代价值。在这一章节中,首先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理论价值进行了探讨,主要体现在解决全球生态危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层面。结合当代中国生态危机的现实情况,尝试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实践价值,表现在有助于人与自然和谐观念的确立、有助于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有助于解决当前中国的生态问题。通过对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分析,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对破解生态难题的理论意义,以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指导意义。结语。本文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研究工作是围绕他们两人的经典着作而展开的,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在人与自然、社会与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可以帮助我们对目前的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还可以指导中国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生态实践与文明建设。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直接将该观点拿来使用,也不能进行简单的套用,而应该在结合新时代特点和社会生态实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持续性的理论创新,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总之,通过系统的挖掘和梳理,我们能看到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因此才能持续发展到今天,才能被视为真理,可以说它是人类文明的代表性成果,在纵贯历史、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二、人化批评发展的历史脉络与表现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化批评发展的历史脉络与表现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1)人的生态化生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理论动因 |
1.1.2 现实动因 |
1.2 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脉络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意义 |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生存论及其生态逻辑 |
2.1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生存论 |
2.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形成 |
2.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内涵 |
2.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意义 |
2.2 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根基 |
2.2.1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
2.2.2 自然界是人类无机的身体 |
2.2.3 自然界是人类栖息的家园 |
2.3 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意蕴 |
2.3.1 生态基本属性的演化过程 |
2.3.2 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特性 |
2.3.3 人类生存活动的时空逻辑 |
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 |
3.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内涵及其脉络 |
3.1.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内涵 |
3.1.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形成 |
3.1.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深化 |
3.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关系及其精神 |
3.2.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生产逻辑 |
3.2.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依附关系 |
3.2.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精神世界 |
3.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 |
3.3.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积极维度 |
3.3.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消极维度 |
3.3.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超越因素 |
4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 |
4.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内涵及其特征 |
4.1.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内涵 |
4.1.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特征 |
4.1.3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必然 |
4.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的问题与根源 |
4.2.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的相关问题 |
4.2.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的问题根源 |
4.3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 |
4.3.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异化 |
4.3.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批判 |
4.3.3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超越 |
5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 |
5.1 人的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型 |
5.1.1 人的生存方式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 |
5.1.2 人的生存方式生态化转型的可能性 |
5.1.3 人的生存方式生态化转型的挑战性 |
5.2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形式与主要特征 |
5.2.1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形式 |
5.2.2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主要特征 |
5.3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原则与价值准则 |
5.3.1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原则 |
5.3.2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价值选择 |
5.3.3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行动要求 |
6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路径选择 |
6.1 促进人类生产方式的转变 |
6.1.1 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 |
6.1.2 推动科技生态化转向 |
6.1.3 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 |
6.2 促进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 |
6.2.1 优化大众生活结构 |
6.2.2 推行绿色消费方式 |
6.2.3 提倡极简生活理念 |
6.3 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 |
6.3.1 生态化思维的主要特征 |
6.3.2 生态化思维的基本原则 |
6.3.3 生态化思维的培育路径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概念 |
2.1 文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关概述 |
2.1.1 文化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相关概述 |
2.2.1 文化发展道路 |
2.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第3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脉络 |
3.1 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理论基础形成 |
3.1.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对中国化的启迪 |
3.1.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 |
3.1.3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文化曲折发展的反思 |
3.2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确立 |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最初探索 |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知深化 |
3.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正式确立 |
3.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创新发展 |
3.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面临的新时代背景 |
3.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丰富 |
3.3.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践行原则 |
第4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价值目标 |
4.1 个人层面——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
4.1.1 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
4.1.2 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文化需求 |
4.1.3 激发人民群众创新创造活力 |
4.2 社会层面——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
4.2.1 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
4.2.2 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与社会道德水平 |
4.3 国家层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4.3.1 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 |
4.3.2 培育高素质文化国民 |
4.3.3 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 |
4.3.4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
4.4 世界层面——推动世界文明发展进步 |
4.4.1 开辟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
4.4.2 助力人类文明平等多样发展 |
4.4.3 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文基础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现实境遇 |
5.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实践成效 |
5.1.1 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水平巩固提升 |
5.1.2 文化生产力水平实现大幅度跃升 |
5.1.3 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显着提高 |
5.1.4 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渐增强 |
5.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严峻挑战 |
5.2.1 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受到冲击 |
5.2.2 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失衡 |
5.2.3 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引导问题有待解决 |
5.2.4 交流互鉴中的文化安全问题亟待重视 |
第6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实践举措 |
6.1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6.1.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
6.1.2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 |
6.1.3 积极应对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 |
6.2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 |
6.2.1 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地位 |
6.2.2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的引领力 |
6.3 发展以“文化强国”为导向的国家文化产业 |
6.3.1 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
6.3.2 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
6.3.3 打造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
6.4 建构并完善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 |
6.4.1 事前正面宣传机制 |
6.4.2 事中科学引导机制 |
6.4.3 事后反思调整机制 |
6.5 确保文化交流互鉴中的开放性与安全性并重 |
6.5.1 对内增强文化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
6.5.2 对外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3)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一)国外社会空间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二)国内社会空间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简要评论 |
三、论文的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一章 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历史生成与理论特质 |
一、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历史生成 |
(一)从“二元对立”到“辩证统一”:空间观念的历史演进 |
(二)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生成历程 |
二、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实践特性 |
(一)从“自然空间”到“社会空间”:空间属性的实践变革 |
(二)马克思“实践观点”的社会空间逻辑 |
三、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属人本性 |
(一)从“物”的空间到“人”的空间:社会空间的人性回归 |
(二)马克思“人的观点”的社会空间意蕴 |
四、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批判品格 |
(一)从“人对人的依赖”到“人对物的依赖”:社会空间形态审视 |
(二)马克思“正义观点”的社会空间批判 |
第二章 全球社会空间的发现及其批判 |
一、世界历史视野下国家空间关系塑造及其空间剥夺 |
(一)“世界历史”性空间形成:开创了人类社会空间的新时代 |
(二)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空间剥夺 |
二、全球自然空间的充分利用及其过度资本化 |
(一)“人化自然”能力的全面提升:开启人类全面征服自然的新篇章 |
(二)自然空间的过度资本化:资本积累的社会后果 |
三、虚拟经济空间的资本扩张及其批判 |
(一)资本与信用的结合:虚拟资本作为资本全球积累的新形式 |
(二)金融泡沫及其对实体经济的限制:虚拟资本扩张逻辑及其批判 |
第三章 城市社会空间的变革及其资本宰制 |
一、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空间优势地位的确立及其城乡不平衡 |
(一)城市空间的优势地位确立: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
(二)“城市最终战胜了乡村”:资本主义城乡关系的失衡及其社会后果 |
二、资本主义城市社会空间的积累功能及其资本化 |
(一)近代城市是资本积累的重要社会空间条件 |
(二)资本主义城市空间资本化的矛盾及其扬弃 |
三、资本主义城市社会空间的理性精神及其等级化 |
(一)资本主义城市精神的理性化及其空间选择 |
(二)城市空间等级化的社会后果及其批判 |
第四章 日常社会空间的建构及其异化 |
一、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居住空间的价值及其分异 |
(一)居住空间的社会属性及其价值归属 |
(二)制造住宅短缺及其区隔:居住社会空间分异 |
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劳动空间的社会属性及其异化 |
(一)劳动空间的社会属性及其哲学阐释 |
(二)资本增殖需要:空间生产的劳动异化 |
三、资本主义文明化中休闲空间的营造及其批判 |
(一)休闲空间的社会生产及其哲学理解 |
(二)资本主义社会休闲空间生产的资本逻辑 |
第五章 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正义旨趣与当代价值 |
一、马克思“人的观点”的社会空间正义思想 |
(一)马克思社会空间正义思想的哲学变革 |
(二)“历史中的现实的人”:马克思社会空间正义思想的起点 |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社会空间正义思想的旨趣 |
二、马克思“历史观点”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 |
(一)人的群体依赖性时代:群体本位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 |
(二)人的个人独立性时代:个人本位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 |
(三)人的自由个性时代:人类本位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 |
三、马克思“实践观点”的社会空间正义追求 |
(一)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理解马克思社会空间正义的方法论基础 |
(二)“目标性”遮蔽“目的性”:社会空间正义追求的实践误区 |
(三)自由和解放的道路:走向社会空间正义的未来 |
四、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资本批判理论 |
(二)推动人类社会空间的均衡可持续发展理想 |
(三)奠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空间理论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一章 从希腊到德国的演变: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古代希腊哲学:辩证法的精神家园 |
一、探寻本源: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素朴直观的辩证法思想 |
二、化一为多:古希腊形而上学体系建构中的辩证法思想 |
三、伦理转向:古希腊走向衰退期的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
第二节 德国古典哲学:辩证法的思辩王国 |
一、康德的“批判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
二、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知识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
三、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同一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
四、黑格尔的“逻辑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规律到范畴的进展:唯物辩证法的深刻体现 |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联系与发展总特征 |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历史的联系与发展 |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阶级的联系与发展 |
四、《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逻辑的联系与发展 |
五、《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规律的运动与发展 |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矛盾分析方法的精髓 |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辩证法的量变质变规律 |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辩证法的肯定否定规律 |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对立统一规律的展开 |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本质与现象的辩证法范畴 |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法范畴 |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原因与结果的辩证法范畴 |
四、《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必然与偶然的辩证法范畴 |
五、《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现实与可能的辩证法范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一般到特殊的转变:唯物辩证法的深化发展 |
第一节 科学抽象法: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实施 |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科学抽象法的内涵澄明 |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科学抽象法的具体实施 |
第二节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 |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的真实内涵 |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的运用发展 |
第三节 从后思索法:唯物辩证法的独特视角 |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从后思索法的内涵界定 |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从后思索法的具体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宏观到微观的推进:作为辩证法的唯物史观 |
第一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与唯物史观之间的内在关系 |
一、关于这一问题的主要观点 |
二、关于这一问题的重新理解 |
三、理解中解释学方法的引入 |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史观微观基础的奠定 |
一、经济范畴人格化:破解人的存在之谜的钥匙 |
二、科学劳动范畴: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元理论 |
三、经济的社会形态:走向历史深处的科学范畴 |
四、三形态学说:划分社会历史演进的科学形态 |
五、社会有机体:把握社会历史运动的总体范畴 |
六、资本逻辑:主宰现代社会运行的总体性原则 |
第三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史观微观表达的开创 |
一、实践观:人类社会在实践活动中辩证发展 |
二、自然观: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的辩证统一 |
三、动力观: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
四、结构观:人类社会三个维度形成三种结构 |
五、演化观: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曲折前进 |
六、主体观:人民群众位居社会历史主体地位 |
七、价值观:人类文明不断在更高层次上复归 |
第四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史观辩证原理的贯穿 |
一、唯物史观关于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辩证关系原理 |
二、唯物史观关于真理与价值对立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
三、唯物史观关于历史创造者原理即人民主体性原理 |
四、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推动力原理 |
五、唯物史观关于手段与目的内在结合辩证关系原理 |
六、唯物史观关于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辩证统一原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文本到当代的开显: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贡献 |
第一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品格 |
一、唯物辩证法是宏观的但也是微观的理论体系 |
二、唯物辩证法是历史的但也是开放的理论体系 |
三、唯物辩证法是具体的但也是发展的理论体系 |
四、唯物辩证法是当代的但也是民族的理论体系 |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启迪 |
一、辩证看待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
二、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理念 |
三、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关键举措 |
四、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战略性抉择 |
五、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趋利避害 |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写作思路 |
上编 身份和话语的重建 |
第一章 知识分子政策与知识分子题材热 |
第一节 知识分子政策与知识分子叙事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政策调整与知识分子的命运转折 |
第三节 政策转折期的知识分子题材热 |
第二章 独立话语的探寻——从人道主义到文学主体性 |
第一节 “人”的话语确立及其论争 |
一、禁区的突破 |
二、话语的发生和讨论的焦点 |
三、权威话语的介入与讨论的转折 |
第二节 文学主体性及其论争 |
一、人道主义的美学化 |
二、文学主体性的理论建构及其论争 |
三、“偏移”的文论与启蒙的理想 |
第三章 躲避崇高——知识分子的分化和边缘化 |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的分化 |
一、知识分子的分化 |
二、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 |
第二节 话语的分裂——重建共识与去中心化 |
一、反物化的启蒙话语 |
二、“去中心化”的立场 |
小结 从“人的觉醒”到“主体的跌落” |
下编 观念与形象的嬗变 |
第四章 由“苦难”而“神圣”——知识分子叙事的英雄想象 |
第一节 归来的英雄 |
第二节 升华的苦难 |
第五章 从“人性”到“个性”——知识分子叙事与“人的解放” |
第一节 从“大写的人”到“个体的人” |
第二节 复苏的情与欲 |
第三节 生命意识的书写 |
一、生命感性的浮现 |
二、生命激情的迸发 |
第六章 知识分子的主体萎缩与精神困顿 |
第一节 消退的理想 |
第二节 升腾的欲望 |
一、物欲:从困顿到迷失 |
二、情欲:爱与性的分离 |
第三节 文化的迷茫与现代化的焦虑 |
结语 时代·文学与知识分子的选择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6)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论文研究方法 |
(二)论文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界定与分析 |
(一)文化 |
(二)生态文化 |
(三)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 |
注释 |
第二章 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生态文化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 |
(二)政治条件:无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
(三)自然环境:全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
二、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学理来源 |
(一)伊壁鸠鲁唯物主义自然观 |
(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自然观 |
(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自然观 |
三、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由以产生的理论积淀 |
(一)唯物史观的系统生态自然观 |
(二)和谐统一的整体生态社会观 |
(三)回归自身的有机生态人学观 |
注释 |
第三章 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逻辑演进与相关问题 |
一、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历史脉络 |
(一)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产生时期(1841-1844) |
(二)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形成时期(1845-1847) |
(三)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完善时期(1848-1867) |
二、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初步构想 |
(一)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化自然理论 |
(二)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生态批判思想 |
(三)解决生态问题的社会制度设想 |
三、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相关问题探讨 |
(一)马克思生态文化观与“人类中心主义” |
(二)马克思生态文化观与传统生态学 |
注释 |
第四章 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理论建构与特征 |
一、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理念架构 |
(一)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思维起点——实践活动 |
(二)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逻辑展开——双层构架 |
(三)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价值诉求——全面发展 |
二、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理论原则 |
(一)自然对人的制约性 |
(二)人对自然的能动性 |
(三)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 |
三、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价值指向 |
(一)可持续发展性的生态经济观 |
(二)鲜明阶级属性的生态政治观 |
(三)反思科技理性的生态社会观 |
四、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基本特征 |
(一)批判性 |
(二)统一性 |
(三)实践性 |
注释 |
第五章 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当代价值意蕴 |
一、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理论价值 |
(一)从唯物史观的理论高度进行科学反思批判 |
(二)从生态文化的立场进行资本主义文化批判 |
(三)从文化发展的视野审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
二、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实践价值 |
(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科学指导 |
(二)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
(三)为世界生态文化的建设赋予了价值内涵 |
三、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时代价值 |
(一)化解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有力武器 |
(二)提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行动指南 |
(三)培养公民生态环保意识的思想指引 |
注释 |
第六章 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 |
一、中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必要性 |
(一)发达国家转型过程中的前车之鉴 |
(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 |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必然要求 |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致思理路 |
(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自然观 |
(二)良好生态是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 |
(三)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
(四)严格制度是生态保障的法治意识 |
(五)生态红线是生态防线的底线思维 |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显着特征 |
(一)深厚的理论根基 |
(二)坚定的民生立场 |
(三)发展的科学理念 |
(四)求真的实践精神 |
(五)宽广的全球视野 |
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继承与发展 |
(一)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核心思想 |
(二)丰富和深化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论内容 |
(三)阐释和概括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依据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一章 破“左”倾教条迷雾:“一分为三”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文革”时期“一分为二”思维的泛滥 |
一、“矛盾论”庸俗化为“一分为二” |
二、“评法批儒”运动中登峰造极的“二分”思维 |
第二节 两次“合二而一”大讨论的来龙去脉 |
一、“文革”前的“合二而一”大讨论 |
二、“反封建”运动中“合二而一”大讨论的重启 |
第三节 “文化热”及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 |
一、“文化热”与传统文化再审视 30二、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现实诉求 |
二、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现实诉求 |
第二章 跳出一元主义窠臼: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学术进路 |
第一节 由马列主义转入中国哲学史 |
一、自黑格尔回到真实的“否定的否定” |
二、开启探究中国古代辩证思想的历程 |
第二节 从“二”到“中”:“一分为三”说的发轫 |
一、反思“文革”及对“二分”思维的批判 |
二、“一分为三”的最初提出与《“中庸”平议》 |
第三节 走向多元主义文化保守主义 |
一、庞朴对1980年代“文化热”的反思 |
二、倡导和而不同以超越各种一元主义 |
第四节 “一分为三”说的建构与完善 |
一、庞朴对“一分为二”的总体认识与批评 |
二、理论梳理与思想考释的终极成果——“三分学说史” |
三、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哲学观概述 |
第三章 通达辩证之三境界:庞朴“一分为三”说的核心观念 |
第一节 “一分为三”的理论基石是“中庸” |
一、“中庸之道”与调和“两端”的折衷主义之辩 |
二、孔子评价与“中庸”的四种基本形态 |
三、庞朴的“中庸”诠释特色及在“中庸解释史”上的地位 |
第二节 “一分为三”的中心思想是“不执一” |
一、“一”与“执一”的内涵 |
二、“执一”的两种表现:极端与片面 |
三、“不执一”:尚中但不执于中 |
第三节 “一分为三”的修养境界是“辩证之三 |
一、“三”代表“中” |
二、“三”代表“圆融” |
三、“三”代表动态平衡 |
第四章 探索中华文化密码: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学术实践 |
第一节 庞朴对文化密码“三”的探源 |
一、“太一生水”的辩证性 |
二、混沌与黄帝的思想交织 |
三、六峜→五行→阴阳 |
第二节 庞朴对儒家“三重道德”的挖掘 |
一、天人三式与“三重道德” |
二、“三重道德”内容体系:“六德”“四行”“五行” |
三、儒家“三重道德”的内在关系及现代解构 |
第三节 基于“一分为三”说的中国文化理论 |
一、文化的“三分结构”理论 |
二、“忧乐圆融”的中华人文精神 |
第五章 建设一分为三理论:庞朴“一分为三”说的推进与争鸣 |
第一节 “一分为三”学派的内部辩难与发展 |
一、雷正良、杨远富的“一分为多”论与庞朴的批评 |
二、周德义对“一分为三”认识观的发展及对庞朴的批评 |
第二节 建设“一分为三”理论的可能性探究 |
一、理清“一分为三”与对立统一规律的纠缠关系 |
二、学界对“一分为三”论的几条批判 |
三、建设“一分为三”理论的阻力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庞朴重要论文首版情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目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概念厘定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批评及其关键词环境公正概要 |
第一节 生态批评总论 |
一、生态批评的缘起 |
二、生态批评的定义和任务 |
第二节 生态批评五次浪潮:羊皮纸上的重写 |
一、劳伦斯·布伊尔对生态批评浪潮的划分 |
二、斯科特·斯洛维克对生态批评浪潮的划分 |
三、对五次浪潮的总结评述:回顾与反思 |
第三节 环境公正思想探析 |
一、环境公正理论的历史渊源 |
二、环境公正运动的原则 |
三、多元化公正概念与实现方案 |
第四节 环境公正与生态整体 |
一、环境公正解构二元对立 |
二、环境公正连接“自我”与“他者” |
三、环境公正建构生态整体主义 |
第二章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初露端倪 |
一、亨利·戴维·梭罗的环境公正先声 |
二、蕾切尔·卡森的环境公正忧思 |
三、巴里·康芒纳的环境公正诉求 |
第二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全面兴起 |
一、T.V.里德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宣言 |
二、从蛮荒之野、田园之境到城市自然 |
三、环境公正与毒性话语的交汇 |
四、环境公正为弱势群体发声 |
第三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蓬勃发展 |
一、后殖民主义视野与环境公正的交集 |
二、从“地方”视野到“星球”视野的拓展 |
三、世界性的风险社会 |
第四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持续深化 |
一、环境公正与暴力形式 |
二、能动性与跨身体性 |
三、行动者网络理论 |
第五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前沿问题 |
一、情感的环境公正力量 |
二、共情的环境公正倾向 |
第三章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经典文本批评实践 |
第一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灾难肆虐:《布娃娃瘟疫》之物质流转 |
一、物质渗透与跨身体性 |
二、内外殖民与阶层固化 |
第二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暴政迫害:《死者年鉴》之生态他者 |
一、吸血资本与资源剥削 |
二、生态他者与边界拆解 |
第三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气候危机:《播种者的寓言》之资源短缺 |
一、“改变”主题与墙之隐喻 |
二、水之意象与气候公正 |
三、超级共情与反乌托邦 |
第四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生存困境:《食肉之年》之多元贱斥 |
一、霸权挟裹与食品公正 |
二、“肉是信息”与毒性身体 |
三、全球贸易与多元贱斥 |
第四章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及其中国化途径 |
第一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 |
一、环境想象与环境话语对现实的影响和参与 |
二、社会公正与环境伦理的兼收并蓄 |
第二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 |
一、全球视野:人类世时代背景 |
二、在地立场:生态文明的呼声 |
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 |
第三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化途径 |
一、中国传统环境公正生态智慧之探析 |
二、中国现代环境公正生态文学之呈现 |
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与生命共同体思想之契合 |
四、中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话语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文心雕龙》中的“人化文评”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三、文章整体架构 |
第一章 《文心雕龙》中“人化文评”现象的诞生 |
一、重视人文的历史背景的影响 |
二、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的渗透 |
三、人文关系的历史脉络的发展 |
第二章 《文心雕龙》中“人化文评”现象的呈现 |
一、《文心雕龙》中人与文学的关系 |
(一)人的身体组成与文学 |
(二)人的生命活动与文学 |
二、《文心雕龙》中“人化文评”的范畴 |
(一)“骨”与“人化文评” |
(二)“体”与“人化文评” |
(三)“气”与“人化文评” |
三、《文心雕龙》中“人化文评”的美学内涵 |
(一)“天‐人结构”与“人化文评” |
(二)“天‐文结构”与“人化文评” |
第三章 《文心雕龙》“人化文评”现象的影响 |
一、《文心雕龙》“人化文评”现象与后世唯象思维 |
二、《文心雕龙》“人化文评”现象与后世整体直观批评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感性自然、历史自然与人化自然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 |
2.1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形成的社会背景 |
2.1.1 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2.1.2 自然科学的发展已揭示了自然界各个领域的内在联系 |
2.1.3 旧自然观不能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时代特点作科学说明 |
2.2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形成的前提条件 |
2.2.1 科学实践观的确立 |
2.2.2 唯物史观的发现 |
2.2.3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 |
2.3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形成的历史过程 |
2.3.1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萌芽阶段 |
2.3.2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创立阶段 |
2.3.3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完善阶段 |
第3章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丰富内涵 |
3.1 辩证唯物主义层面的感性自然 |
3.1.1 感性自然的科学内涵 |
3.1.2 感性自然的基本特征 |
3.1.3 感性自然的重要意义 |
3.2 历史唯物主义层面的历史自然 |
3.2.1 历史自然的科学内涵 |
3.2.2 历史自然的基本特征 |
3.2.3 历史自然的重要意义 |
3.3 实践唯物主义层面的人化自然 |
3.3.1 人化自然的科学内涵 |
3.3.2 人化自然的基本特征 |
3.3.3 人化自然的重要意义 |
3.4 感性自然、历史自然与人化自然的关系 |
3.4.1 感性自然、历史自然与人化自然是辩证统一的 |
3.4.2 感性自然、历史自然与人化自然辨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
第4章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理论特质 |
4.1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理论脉络 |
4.1.1 理论前提:外部自然的优先地位 |
4.1.2 理论实质:基于实践的思维方式 |
4.1.3 理论归宿: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4.2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理论特征 |
4.2.1 在历史发展中表现出时代前瞻性 |
4.2.2 在内容逻辑上表现出系统整体性 |
4.2.3 在思想性质上表现出生态批判性 |
4.2.4 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历史辩证性 |
4.3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理论宗旨 |
4.3.1 推翻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 |
4.3.2 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
4.3.3 真正实现“两个和解” |
第5章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深远影响 |
5.1 苏俄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 |
5.1.1 苏俄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继承 |
5.1.2 苏俄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发展 |
5.2 西方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 |
5.2.1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
5.2.2 法兰克福学派的自然观 |
5.2.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
5.3 中国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继承和创新 |
5.3.1 从“绿化祖国”口号到“环境保护”政策 |
5.3.2 从“可持续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 |
5.3.3 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第6章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
6.1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理论价值 |
6.1.1 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理论指导 |
6.1.2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指引 |
6.1.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南 |
6.2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实践价值 |
6.2.1 有助于人与自然和谐观念的确立 |
6.2.2 有助于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 |
6.2.3 有助于解决当前中国的生态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人化批评发展的历史脉络与表现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 [1]人的生态化生存研究[D]. 袁一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D]. 杨佚楠. 吉林大学, 2021(01)
- [3]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研究[D]. 朱兴涛.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研究[D]. 张起梁. 兰州大学, 2021(09)
- [5]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D]. 汪大贺. 吉林大学, 2020(04)
- [6]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王永.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
- [7]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D]. 陈珊. 山东大学, 2020(12)
- [8]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D]. 刘娜. 山东大学, 2020(09)
- [9]《文心雕龙》中的“人化文评”现象研究[D]. 詹文伟.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10]感性自然、历史自然与人化自然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研究[D]. 锡宇飞.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