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南石油学院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嘉鱼[1](2021)在《“石油院校”大盘点》文中研究指明石油院校指行业管理时期隶属于石油系统的专业性高等院校,包括直接隶属于石油部的院校,如中国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原大庆石油学院)、西南石油大学(原西南石油学院)、长江大学(前身之一:江汉石油学院)、西安石油大学、常州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原抚顺石油学院)、重庆科技学院(前身之一: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等;
刘睿,沈涛[2](2021)在《以“专业+院校”为序的在辽宁录取位次、最低分及平均分(2018~2020年)(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四川省人民政府[3](2021)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文中认为川府发[2021]4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省政府决定,对为我省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根据《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经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省政府批准授予四川大学冯小明教授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严一翀[4](2020)在《中国大学生网球竞赛30年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大学生网球竞赛(以下简称大网赛)到2019年已走过30年的发展历程,在网球运动传播、网球人才培养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网球运动在高校的普及与发展。然而,在查阅文献过程中发现,关于大网赛发展历程的研究尚属空白。在前期调研及本人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网球分会实习期间了解到,由于以往网球分会工作机构不够健全,工作人员少,管理工作不到位,加之网球分会换届时,没有严格地进行竞赛档案交接工作,相关竞赛史料遗失严重。随着岁月的流逝,前辈的退休和离世,如再不及时进行挖掘整理,大网赛的许多史料将石沉大海,其发展历史和宝贵经验也将无法完整地记录、保存与传承下去。因此,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数据分析法等,对尚存于各处的秩序册、成绩册、会议记录等竞赛史料进行挖掘、梳理、统计与整理。按照时间顺序,对大网赛30年的发展过程、发展成就进行系统的阐述,对主要比赛成绩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进而揭示大网赛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及发展特征,并针对大网赛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大网赛30年的发展历程,依据其赛事规模及发展演变的特点,大体上可划分为:萌芽起步、开创发展和改革探索3个时期。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呈现出(1)竞赛规模由小到大,(2)竞赛分组不断优化,(3)比赛次数明显增加。(4)赛事内容更加丰富,(5)组织管理更加规范五个显着发展特征。2.1994-2019年中国高校竞技网球整体实力名列前茅的学校是:从获得金牌总数来看,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名列前三。从团体总分来看,浙江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名列三强。其中,浙江大学和暨南大学既是金牌的前2名,又是团体总分的前2名,充分体现出两所高校悠久的校园网球传统和雄厚的网球竞技实力。3.大网赛走过的30年,是奋斗与成功的30年,是凝聚着体育前辈和广大高校网球爱好者智慧与汗水的30年。历届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网球分会在主席的带领下,团结各会员高校,以赛事为抓手,在推动中国高校网球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朱厢炜[5](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提出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张冀[6](2020)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强化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专门研究,既是关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视问题不足的客观要求,又是立足当下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深思理论内核的题中之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新媒体、新技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校园新型主流媒体之一,已经成为高校传播信息与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擅于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牢牢把握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积极凭借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这一鲜活载体,深入发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与信息科技有机融合,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在新时代彰显吸引力、亲和力,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由此,本文主要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问题、功能类型、问题成因、规范要求、实践路径等问题展开研究。第一,理论前提。理论分析是支撑论说的学理依据,本文分别对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念、发展历程、内涵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涵等进行学理审思。从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灌输理论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论、接受论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重要论述,以及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给予理论阐释。从理论高度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系统论证分析,彰显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与迫切性。媒介在不同时代都充当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载体,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媒体属性,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时代之需,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内容承载与技术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者亟需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将其打造成价值引领、凝聚共识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第二,功能形态。提炼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六种类型,即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功能、导向功能、服务功能、互动功能、开发功能、凝聚功能的类别得以展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坚持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让大学生“多维度”地认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丰富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库,为大学生提供推送服务、查询服务与咨询服务,实现教育双方的实时互动、平等互动与多元互动,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潜能,促使大学生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关心国家、政党、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助推全体大学生对伟大中国、伟大民族、伟大中国共产党、伟大中华文化的认同,夯实大学生的思想基础,凝聚大学生的政治共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现实依据。指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本文以省内126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调查对象,系统梳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阵地样态与内容建设,了解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开通状况、定位介绍、栏目设置以及运营主体、运营人员、运营推送等情况,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事件进行系统分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运营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同不高、思想政治教育栏目十分欠缺等问题,其高校缺乏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大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知不足、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平台推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性转化、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第四,对策建议。本文从宏观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交流为支点”的理念宗旨下,在主导性与多样性、灌输性与启发性、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遵循中,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洞察大学生的价值诉求、明晰新时代的价值趋向,以理想信念教育、红色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道德教育为目标指向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本文从具体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强化政治素养、加强业务学习、实施名师计划、发挥全员作用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前提所在;培育学生新媒介素养、培养学生意见领袖、提升学生信息鉴别力、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学生素养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创新推送类型、重视标题制作、构建话语内容、打造主流栏目的内容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点所在;健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评估体制、协调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保障所在。此外,与本研究相结合,笔者创建并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以检验自己的分析或得到新的启发。作为附录,笔者把它放在最后,以作参考。
张卫刚[7](2020)在《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延长组中下组合是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姬塬油田深部层段石油勘探开发备受关注的新层系。铁边城区块位于姬塬油田东南部,延长组中下组合的长8、长9油层组在J51和W554等多口探评井试获工业油流,显示了较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但对其储层条件、成藏和富集分布规律等研究薄弱、认识不清,制约了勘探开发进程。本文采用钻井地质、岩心描述和样品测试数据约束下的测井解释、储层地质建模与油藏综合评价方法,系统开展了研究区长8和长9油层组的物源分析、沉积微相与相控砂岩储层特征及其四性关系研究和油水层识别,并进一步结合油-源对比、成岩-成藏时序关系及其源-储压差驱动力研究,综合探讨了长8和长9油层组的成藏主控因素和有利区分布。主要取得如下几点新的成果及认识:(1)碎屑矿物、图像粒度与岩心描述-测井相分析编图明确了铁边城区块长9至长8油层组的主控物源体系及其沉积微相特征,认为它们主体受控于NW-SE向的(盐-定)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源体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近末端的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两种沉积微相。其中,长9油层组上段在研究区西南部夹含有局限半深湖相暗色泥岩沉积,长8油层组在研究区东南部夹含有前三角洲亚相沉积。(2)岩心测试、测井解释与试油试采数据综合分析揭示,研究区长9砂岩属于超低渗-致密储层,孔隙度主值分布在(7~14)%、平均为10.16%,渗透率主值分布在(0.05~3)×10-3μm2、平均为0.46×10-3μm2,有效储层孔、渗、饱参数下限分别为8.0%、0.1×10-3μm2和50%;长8砂岩属于典型的致密储层,孔隙度分布在(4~10)%、平均为6.98%,渗透率分布在(0.01~0.3)×10-3μm2、平均为0.112×10-3μm2,有效储层孔、渗、饱参数下限分别为6.0%、0.05×10-3μm2和31%。(3)储层岩石学与成岩孔隙演化研究表明,研究区接近三角洲前缘末端沉积的长8、长9油层组砂岩粒度较细、石英含量相对较低、长石和塑性岩屑含量较高、经历了强烈的压实作用(减孔率高达61~67%)、较强的晚期碳酸盐及伊利石胶结作用(减孔率接近18~28%)和相对较弱的中期溶蚀作用(增孔率5.1~8.2%),并于早白垩世晚期达到最大埋藏成岩和基本接近现今砂岩样品测试物性的超低渗-致密储层条件。(4)烃源岩与原油样品GC-MS测试资料及其油-源对比分析认为,研究区长8储层原油的17α(H)-C30重排藿烷(C30*)丰度很低、C30*/C30藿烷仅为0.08,C29Ts/C29降藿烷低至0.42,主体属于源自长7油页岩的Ⅰ类原油;长9储层原油的C30*丰度较高,C30*/C30藿烷接近0.28,C29Ts/C29降藿烷为0.77,显示出长7油页岩为主、兼有长9暗色泥岩贡献的Ⅰ-Ⅱ类过渡型原油特征,从而也指示长9油层组暗色泥岩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5)成岩-成藏过程、源-储压差驱动力与成藏有利区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和长9油层组主要发育超低渗-致密岩性圈闭和低幅度鼻状构造-岩性圈闭两种油藏类型,油气充注成藏与储层成岩致密化近于同步发生在早白垩世中晚期(123~105)Ma的最大埋藏增温期;成藏有利区分布主要受控于有效储层甜点区分布和源-储之间相对较高的过剩压力差(>5.0MPa)驱动力条件。
温亭亭[8](2019)在《《健康与健身史—对当今政策的启示》(第十七至十九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近年来,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种先天性疾病、老年性疾病、慢性病和突发病等发病率升高。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与健康,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国家出台的多项宏观规划都涉及健康产业,鼓励健康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在提醒人们重视自身健康。然而,现在国内介绍人类健康与健身历史的中文文本并不多,人们所能了解的有关知识也是有限的。因此,选取健康与健身类文本。本翻译报告的翻译材料原文选自《健康与健身史——对当今政策的启示》(A History of Health&Fitness:Implications for Policy Today)的第十七至十九章,共计约20000单词。该部分的主要内容为健康科学教育的兴起,文学作品中对健康健身方面知识的探寻,体育教育者教授儿童健康健身知识以及各部分内容对当今政策的现实影响。因此,译者通过翻译此书可以了解各个国家健康与健身方式及国家政策的转变,能够为读者提供可读的健康类译本以及为政府制定健相关的健康政策提供有现实意义的参考文本。本文从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Ernst August Gutt)的关联翻译理论(Relevance Translation Theory)出发,以最佳关联为指导,并运用增译、减译、转换、拆分和合并等翻译技巧,探讨健康历史类信息型文本的翻译方法,并结合翻译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加以分析,以达到原文与译文的最佳关联。本翻译报告共有四个章节:第一章节内容为引言,简要分析翻译项目的选题背景、目的、意义、原文本及关联翻译理论。第二章节为翻译过程描述,即译前准备、译中和译后三部分内容。第三章节为案例分析,详细分析翻译过程中的翻译难点及翻译过程中常用的翻译方法。第四章内容为结语,主要针对译者翻译过程的思考、译文和翻译报告的局限性和尚未解决的系列问题的总结。本次翻译实践使得译者的翻译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以及对关联翻译理论和信息型文本翻译有了进一步了解,也深刻体会到扎实的知识储备和充分的译前准备对顺利开展翻译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人们研究健康健身的历史类信息型文本及政府制定健康政策提供参考。
崔灿[9](2019)在《《气候变化危机—危情地球的解决方案和适应之路》(第五、九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次翻译实践原文选自加拿大学者罗平克的科技类文本《气候变化危机——危情地球的解决方案和适应之路》。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关注的重大议题。近年来,随着气温的攀升,全球性的环境危机愈演愈烈,如东南亚地区的海啸、中国的荒漠化、欧洲的气候难民潮等,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值此危难之际,各国政府和各大组织纷纷出台政策法规,充分展现了人类应对危机时的勇气与智慧。因此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译者希望将这一集合全球智慧与经验的作品介绍给国内读者,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新视角,为国内应对气候危局提供新思路。本书于2018年1月由Palgrave出版社出版,译者负责本书第五,九章的翻译。本文运用大量研究数据,政策法规以求公正客观,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其目标读者是气候领域专业人士。为了忠实通顺地将原文呈现给目标读者,译者运用卡特福德的翻译转移理论,从词、句等微观角度研究翻译中的转移现象,力求更好地把握文本细节。此外译者翻译过程中辅以翻译辅助工具memoQ以更好地把控翻译质量。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其一为英语文本翻译,其二为基于译本所作的翻译报告。翻译报告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介绍了该翻译项目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二章介绍了翻译文本的内容以及语言特征。第三章陈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做的准备工作,所遵循的翻译思想,以及翻译质量的把控。在第四章中译者着重介绍了本次实践项目的指导思想——卡特福德的翻译转移理论。在简要介绍其理论框架后,译者在第五章就实践中对该理论的运用进行案例分析,主要从层次转移、范畴转移两大层面入手,用一种微观视角解析译者在处理语句、短语、词汇时面对的困难和解决方法。第六章中译者将总结本次实践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本次翻译实践中,译者收获了一定的科技类文本翻译技巧,掌握了大量环境气候类知识,熟悉了翻译项目的具体流程,提升了译者的翻译水平,更为日后从事翻译相关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王聪[10](2019)在《《气候变化危机—危情地球的解决方案和适应之路》(第二至三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原文选自《气候变化危机——危情地球的解决方案和适应之路》(The Climate Change Crisis-Solutions and Adaption for a Planet in Peril)一书中第二、三章。该书由加拿大昆特兰理工大学罗斯·迈克尔·平克(Ross Michael Pink)教授编着,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公司(Palgrave Macmillan)于2018年1月出版。译者译前与出版社取得联系,确定此书尚无中文译本,并获得了授权。本书探讨了国际社会将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人道主义危机。该书认为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最大威胁,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是世界各国的主要威胁,提出用跨学科的方法来理解气候变化对健康和发展带来的挑战。该书内容丰富,涵盖了多个学科,包括人权、公共政策、国际关系、国家的难民政策和人口迁移研究等。作者在书中通过访谈、自然灾害等介绍了气候变化危机以及世界各国的应对措施,力图将气候变化的真实情况传递给读者,重点在于传递信息,属于信息型文本。信息型文本翻译要求译者用直白的语言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因此,译者根据文本类型选择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翻译该材料。纽马克提出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本翻译实践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项目背景及目的与意义。第二部分是对翻译源文本的介绍,包括作者简介、源文本内容及源文本的语言特征的介绍。第三部分是翻译过程描述,包括译前文本、工具以及理论的准备,译中术语的统一和添加以及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译后编辑与审校和译文格式修改。第四部分重点陈述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包括对文本类型、交际翻译理论介绍及交际翻译理论下翻译技巧的运用。第五部分主要总结这一次翻译实践的心得体会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二、西南石油学院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南石油学院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石油院校”大盘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西南石油大学 |
东北石油大学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西安石油大学 |
长江大学 |
常州大学 |
重庆科技学院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4)中国大学生网球竞赛30年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教育部启动校园网球推广工作 |
1.1.2 习总书记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新要求 |
1.1.3 中共中央“体教融合”意见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不足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综述 |
2.1.1 大学生体育协会相关研究 |
2.1.2 大网赛相关研究 |
2.1.3 网球赛事发展历程相关研究 |
2.1.4 国内其它运动项目竞赛史研究 |
2.2 国外关于网球赛事的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大网赛发展历程与竞技实力分析 |
3.1 萌芽起步时期的回顾与比赛实力分析(1989-1993) |
3.1.1 基本概况 |
3.1.2 赛事分析 |
3.1.3 参赛学校比赛实力分析 |
3.2 开创发展时期的回顾与比赛实力分析(1994-2012) |
3.2.1 基本概况 |
3.2.2 赛事分析 |
3.2.3 参赛学校比赛实力分析 |
3.3 改革探索时期的回顾与比赛实力分析(2013-2019) |
3.3.1 基本概况 |
3.3.2 赛事分析 |
3.3.3 参赛学校比赛实力分析 |
3.4 大网赛参赛各高校整体竞技实力分析 |
3.4.1 获得金牌总数情况 |
3.4.2 获得团体总分情况 |
3.4.3 获得奖牌总数情况 |
第四章 大网赛组织机构的发展与演变 |
4.1 萌芽时期的组织模式(1989-1993) |
4.2 开创时期的组织模式(1994-2000) |
4.2.1 开创初期的组织模式(1994-1995) |
4.2.2 开创后期的组织模式(1996-2000) |
4.3 发展时期的组织模式(2001-2012) |
4.3.1 2001-2006年发展初期的组织模式 |
4.3.2 2007-2012年发展后期的组织模式 |
4.4 改革探索时期的组织模式(2013-2019) |
4.4.1 大网赛总组织机构 |
4.4.2 大网赛分组织机构 |
第五章 大网赛30年发展的主要特征 |
5.1 竞赛规模由小到大 |
5.2 竞赛分组不断优化 |
5.3 比赛次数明显增加 |
5.4 赛事内容更加丰富 |
5.5 组织管理更加规范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大学生网球竞赛相关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2 1994-2006年大网赛男子比赛成绩汇总 |
附录3 1994-2006年大网赛女子比赛成绩汇总 |
附录4 2007-2013年大网赛男子比赛成绩汇总 |
附录5 2007-2013年大网赛女子比赛成绩汇总 |
附录6 2014-2019年大网赛男子比赛成绩汇总 |
附录7 2014-2019年大网赛女子比赛成绩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历程层面 |
1.3.2 地域建筑层面 |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建筑历程层面 |
1.4.2 地域建筑层面 |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6 主要概念界定 |
1.6.1 界定 |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
1.7.2 阅读建议 |
2 建设背景 |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
3.1 我们为何建造 |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
3.1.3 讨论:兴建设想 |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3 讨论:后续进展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创作回响 |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1.3 讨论:媒体关注 |
5.2 大众的声音 |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
5.4 获奖情况 |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6 建筑评析 |
6.1 建筑策划 |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
6.2 建筑后评估 |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
6.3 建筑设计竞赛 |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
6.4 建筑设计 |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3 建筑设计师 |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
6.5 建筑伦理 |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6)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
1.1.1 研究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研究述评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预期创新 |
第2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探究 |
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界定 |
2.1.1 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义阐释 |
2.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分析 |
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解析 |
2.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理解 |
2.2.2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辨析 |
2.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剖析 |
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2.3.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支撑 |
2.3.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 |
2.3.4 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论借鉴 |
2.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价值 |
2.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必要性分析 |
2.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
2.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迫切性分析 |
第3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类别展现 |
3.1 认知功能 |
3.1.1 形式认知 |
3.1.2 内容认知 |
3.1.3 载体认知 |
3.2 导向功能 |
3.2.1 政治导向 |
3.2.2 思想导向 |
3.2.3 行为导向 |
3.3 互动功能 |
3.3.1 实时互动 |
3.3.2 平等互动 |
3.3.3 多元互动 |
3.4 服务功能 |
3.4.1 咨询服务 |
3.4.2 查询服务 |
3.4.3 推送服务 |
3.5 开发功能 |
3.5.1 感官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
3.5.2 在线交流,激活创新精神 |
3.5.3 思维训练,提升辩证素养 |
3.6 凝聚功能 |
3.6.1 传承优良传统,增进文化认同 |
3.6.2 塑造执政形象,强化政党认同 |
3.6.3 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认同 |
3.6.4 厚植爱国情怀,夯实国家认同 |
第4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分析 |
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阵地样态 |
4.1.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通的普遍性 |
4.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定位的多元化 |
4.1.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栏目的个性化 |
4.1.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共通性 |
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内容分析 |
4.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类型的多样性 |
4.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时政要点的差异性 |
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实成效 |
4.3.1 实名主体与运营主体各显其能 |
4.3.2 栏目设置与菜单设计有章可循 |
4.3.3 先进典型与特色内容深受青睐 |
4.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表现 |
4.4.1 思政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 |
4.4.2 平台定位认知不准,思政栏目服务欠缺 |
4.4.3 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政内容认同不高 |
4.5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
4.5.1 平台的运营缺乏思政教育观念 |
4.5.2 学生对平台思政功能认知不足 |
4.5.3 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 |
4.5.4 平台推送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 |
4.5.5 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思政功能 |
第5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 |
5.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理念遵循 |
5.1.1 秉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宗旨 |
5.1.2 坚持“学生主体”的本位回归 |
5.1.3 增强“互动交流”的协同意识 |
5.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指导原则 |
5.2.1 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2 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3 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
5.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价值遵循 |
5.3.1 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 |
5.3.2 洞察青年学生的价值诉求 |
5.3.3 明晰因时而进的价值趋向 |
5.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目标指向 |
5.4.1 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
5.4.2 以中华优秀道德涵养时代青年 |
5.4.3 以红色革命文化传承使命担当 |
第6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 |
6.1 加强队伍建设:以专业的“微”力量提升水平 |
6.1.1 强化政治素养 |
6.1.2 加强业务学习 |
6.1.3 实施名师计划 |
6.1.4 发挥全员作用 |
6.2 提升学生素养:以良好的“微”素养重塑自我 |
6.2.1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 |
6.2.2 培育学生意见领袖 |
6.2.3 提升信息甄别能力 |
6.2.4 激发自我教育意识 |
6.3 加强内容建设:以丰富的“微”内容感召学生 |
6.3.1 创新推送类型 |
6.3.2 重视标题制作 |
6.3.3 创新话语体系 |
6.3.4 打造精品栏目 |
6.3.5 把握推送时机 |
6.4 健全保障机制:以完善的“微”机制引领发展 |
6.4.1 强化领导机制 |
6.4.2 规范管理机制 |
6.4.3 优化评估机制 |
6.4.4 健全协调机制 |
结论 |
附录 |
一、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应用范例 |
1.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构建 |
2.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运营 |
3.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展望 |
二、省内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情况汇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1 延长组中下组合勘探开发及研究现状 |
1.2.2 低孔渗-致密砂岩油藏评价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方法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认识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2.1 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归属 |
2.2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 |
2.2.1 中生代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2.2.2 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后期改造特征 |
2.3 沉积层序构架及沉积演化特征 |
2.3.1 延长组沉积层序构架 |
2.3.2 延长组沉积演化特征 |
第三章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3.1 小层划分对比与界面构造特征 |
3.1.1 划分方法及原则 |
3.1.2 小层划分与剖面对比特征 |
3.1.3 主要小层界面构造特征 |
3.2 沉积物源分析 |
3.2.1 区域物源分区特征 |
3.2.2 研究区沉积物源特征 |
3.3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3.3.1 沉积微相划分标志 |
3.3.2 沉积微相类型 |
3.3.3 沉积微相及砂体剖面特征 |
3.3.4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第四章 储层基本地质特征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1 砂岩类型与碎屑组分特征 |
4.1.2 填隙物组分特征 |
4.1.3 砂岩结构特征 |
4.2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4.2.1 孔隙类型 |
4.2.2 孔喉分布特征 |
4.2.3 可动流体表征 |
4.3 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 |
4.3.1 成岩作用类型 |
4.3.2 成岩阶段及其演化序列 |
4.3.3 成岩孔隙演化特征 |
4.3.4 成岩相平面分布特征 |
4.4 储层物性特征 |
4.4.1 长8油层组物性特征 |
4.4.2 长9油层组物性特征 |
第五章 储层四性关系及综合评价 |
5.1 储层四性关系与储层评价 |
5.1.1 储层属性参数的测井响应特征 |
5.1.2 储层测井二次解释模型 |
5.1.3 小层砂岩物性平面展布特征 |
5.1.4 储层分类及评价分区特征 |
5.2 有效储层下限及油水层判别标准 |
5.2.1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 |
5.2.2 有效储层含油饱和度下限 |
5.2.3 油水层判别标准 |
5.3 油水层解释结果及其分布特征 |
5.3.1 油水层二次解释 |
5.3.2 油水层剖面分布特征 |
5.3.3 储层含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
5.4 储层三维地质建模与综合评价 |
5.4.1 储层建模范围与方法 |
5.4.2 长8与长9储层三维地质模型 |
5.4.3 基于模型的储层综合评价 |
第六章 成藏条件与油藏类型及其受控因素 |
6.1 生烃-成藏期及其源-储压差的控藏因素 |
6.1.1 主生烃期与后期油气调整事件 |
6.1.2 包裹体测温与油气成藏期次 |
6.1.3 主生烃期源-储压差及其控藏因素 |
6.2 油-源对比关系及其控藏因素 |
6.2.1 样品与实验分析 |
6.2.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6.2.3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6.2.4 油-源对比及其运聚指向 |
6.3 油藏类型及其成岩-成储-成藏受控因素 |
6.3.1 油藏类型及其温压和流体特征 |
6.3.2 相控储层与成岩作用的控藏因素 |
6.3.3 储层致密化过程及其控藏因素 |
6.3.4 供烃-成藏模式及其受控因素 |
第七章 油气聚集有利区预测与评价 |
7.1 储层有效厚度及有利区预测 |
7.1.1 有效厚度下限 |
7.1.2 有效厚度单元圈定原则 |
7.1.3 有效厚度单元分布及其属性参数特征 |
7.2 油气聚集“甜点区”预测与评价 |
7.2.1 评价原则与方法 |
7.2.2 油气聚集“甜点区”预测 |
7.2.3 油气聚集“甜点区”储量估算 |
主要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健康与健身史—对当今政策的启示》(第十七至十九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3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1.4 Theoretical Foundation |
Chapter Two Descriptions of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
2.2 While-Translation |
2.3 Post-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Case Study |
3.1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and Analyses |
3.1.1 Terminology |
3.1.2 Proverb |
3.1.3 Picture Annotations |
3.1.4 Long Sentences |
3.1.5 Passive Sentences |
3.2 Methods Applied in Translation |
3.2.1 Annotation |
3.2.2 Amplification and Omission |
3.2.3 Conversion |
3.2.4 Division and Combination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4.1 Enlighenments in Translation |
4.2 Limitations of the Translation Work and Problems to Be Solved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Appendix Ⅱ Terminology |
Appendix Ⅲ Proper Nouns |
(9)《气候变化危机—危情地球的解决方案和适应之路》(第五、九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Chinese)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Chapter Two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1 Introduction of the Author |
2.2 Content of the Source text |
2.3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Process |
3.1 Pre-translation |
3.2 While-translation |
3.2.1 Determin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heory |
3.2.2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in Translation |
3.2.3 Process Control |
3.3 Quality Control |
3.3.1 Self-proofreading |
3.3.2 Proofreading by Others |
3.3.3 Improvement of the Term Base |
Chapter Four Theoretical Foundation |
4.1 Literature Review |
4.2 Brief Introduction of Translation Shift Theory |
Chapter Five Applic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Shift Theory |
5.1 Level Shifts |
5.2 Category Shifts |
5.2.1 Structure Shifts |
5.2.2 Class Shifts |
5.2.3 Unit Shift |
5.2.4 Intra-system Shifts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Lessons Learned from Translation |
6.2 Unsettled Problems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Appendix Ⅱ Glossary |
Appendix Ⅲ |
(10)《气候变化危机—危情地球的解决方案和适应之路》(第二至三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2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Chapter Two Introduction of the Source Text |
2.1 Author of the Source Text |
2.2 Content of the Source Text |
2.3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Process |
3.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3.1.1 Selection of CAT Tools |
3.1.2 Text Preparation |
3.1.3 Theory Preparation |
3.2 In-translation |
3.2.1 Supplementation and Unification Terminology |
3.2.2 Technical Issues and Solutions |
3.3 Post-translation |
3.3.1 Quality Control |
3.3.2 Format Revision of the Target Text |
Chapter Four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 |
4.1 Introduction of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
4.1.1 Text Typology |
4.1.2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4.1.3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and Informative Text |
4.2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
4.2.1 Conversion |
4.2.2 Inversion |
4.2.3 Division |
4.2.4 Omission |
4.2.5 Amplificat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Lessons Learned |
5.2 Problems to Be Solved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Appendix Ⅱ Glossory |
Appendix Ⅲ Published Papers |
四、西南石油学院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油院校”大盘点[J]. 嘉鱼. 求学, 2021(38)
- [2]以“专业+院校”为序的在辽宁录取位次、最低分及平均分(2018~2020年)(四)[J]. 刘睿,沈涛.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 2021(06)
- [3]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J].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07)
- [4]中国大学生网球竞赛30年发展历程研究[D]. 严一翀.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D]. 张冀.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 张卫刚. 西北大学, 2020
- [8]《健康与健身史—对当今政策的启示》(第十七至十九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温亭亭.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9]《气候变化危机—危情地球的解决方案和适应之路》(第五、九章)翻译实践报告[D]. 崔灿.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10]《气候变化危机—危情地球的解决方案和适应之路》(第二至三章)翻译实践报告[D]. 王聪.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