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STEP标准的机械零件应用协议的设计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邓娇凤[1](2021)在《基于STEP中性文件的轻量化处理及模型重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工业与信息化技术的紧密结合引领制造行业走向了数字化的时代。在产品生产与制造过程中,计算机辅助设计(CAX)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企业和设计人员原来的设计习惯,使得整个产品的设计、虚拟制造和数字化样机均可在计算机中完成,给企业产品设计制造水平和生产能力带来了质的飞跃。可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现如今异构CAX系统间的数据交互困难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产品数据交换标准(Standard for the Exchange of Product Model Data)为产品数据交互提供了一种不依赖特定系统的中性交换机制。本文基于STEP标准AP227工厂空间布置协议对船舶舾装模型提出了轻量化设计方案。如何在保证原模型装配数据和外部轮廓不变的情况下,实现AP227船舶舾装模型的轻量化处理和模型重构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对STEP标准和AP227协议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形式进行了研究。研究了AP227中定义机械设备几何造型方法。结合EXPRESS建模语言的数据特点建立EXPRESS建模语言到C++的数据映射。基于C语言建立了AP227模型的数据提取系统,以某船舶舾装分段模型的STEP文件为例进行了数据抽取并同时生成了数据抽取信息文件。最后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的应用实现模型数据信息不依赖计算机的永久归档。基于AP227模型轻量化的需求分析以及产品模型信息的特点,提出针对AP227船舶舾装模型的轻量化设计方案。在保留AP227模型装配数据和外部轮廓不变的情况下对模型进行轻量化,使文件容量显着减小。采用基于属性邻接图的特征识别技术对模型特征进行提取。基于模型特征抑制技术对船舶舾装模型进行解析,设计系列算法来完成对AP227模型的零部件抑制、表面特征处理、抽壳等轻量处理流程。对船舶舾装模型进行拆分,将得到轻量化的零部件模型抽壳。最终生成轻量化的船舶舾装装配模型。在Visual C++环境下利用Open GL可视化技术进行了AP227船舶舾装模型轻量化处理系统的开发。系统工具界面十分简单直观,分模块逐步完成了各部分功能的实现。最后通过多组船舶舾装模型验证了所提出的轻量化方案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王腾[2](2020)在《面向弹箭体复杂结构的统一数字化模型描述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关乎国防安全的航天工业部门亟需国产化且能够自主可控的三维CAD结构设计软件工具。本文以当前航天弹箭体型号研制过程中使用的结构三维设计软件及其数据格式为研究对象,分析和阐述了目前工程实践中三维设计面临的如下问题:结构三维设计软件工具在型号研制当中出现的诸如在多源异构的结构三维设计工具之间进行三维模型数据交换时丢失模型的设计信息、建模历史信息、无法记录并传递三维模型设计语义信息等问题,以及非国产软件结构三维模型设计工具存在安全性问题,国外商软停止更新维护及商软公司倒闭等原因可能导致的三维模型设计信息长期存储存在风险的问题。通过调研国内外关于多源异构的结构三维设计软件在数据交换时出现的信息丢失及无建模历史、无法交换模型设计语义信息的解决方案,调研国内外对结构三维模型设计信息长期存储的研究,对航天弹箭体结构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类。基于航天弹箭体结构三维模型的特点,以本体理论对航天弹箭体结构的数字化三维模型的设计信息进行了表达和描述,定义了层次式的航天弹箭体本体模型,提出了航天弹箭体复杂结构的统一描述方法,对航天弹箭体的结构、管路、电缆等使用层次式本体表达方法实现了统一描述。研究以Creo为代表的结构三维设计软件的表达原理,基于面向航天弹箭体结构三维模型的统一描述方法和Creo对结构三维模型的表达原理,实现了专用于航天弹箭体结构长期存储与模型恢复的自动读取接口模块和结构三维模型的自动复现接口模块的开发,并在运载火箭的贮箱和尾段等结构上验证了统一数字化模型描述方法、信息自动读取接口模块以及三维模型自动复现接口模块的有效性、实用性。在实现航天弹箭体结构统一描述的基础上,实现了航天管路系统和电缆系统基于统一描述方法的应用研究。其中,通过调研现有运载火箭管路系统的设计方式,从几何角度研究了基于统一描述方法的管路系统设计方法,实现了管路系统两个任意位置端口的快速设计。以航天管路系统设计中最常被设计师关注的管路两端端面平行度公差问题为例,基于统一描述方法实现了公差信息的三维复现以及管路系统连接精度快速校核及结果数据输出,实现了在设计阶段基于设计值对管路连接精度进行预测并达到了反向指导设计师对公差进行重新设计的目的。通过调研现有运载火箭箭上电缆的布局方式,从样条曲线角度研究了基于统一描述方法的几何设计,实现了箭上电缆系统的快速布局设计。
鲁亚文[3](2020)在《基于WEBGL的MBD产品模型表示及轻量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MBD(Model Based Definition,基于模型的定义)产品模型的共享与交换愈发频繁。MBD技术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的成熟应用,导致MBD产品模型数据量越来越大,传统的模型轻量化方法难以满足产品不同阶段对MBD模型多细节层次LOD(Levels of Detail)的轻量化需求,因此研究MBD产品模型轻量化方法成为迫切需求。针对上述情况,论文以面向MBD产品信息交换标准STEP AP242(Standard for the Exchange of Product Model Data)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MBD产品模型信息表示和保留语义信息前提下的多层次细节轻量化方法,具体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从不同的粒度层次分析MBD模型产品信息,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细节,以产品特征语义元作为基本单位,提出了基于多粒度语义模型的MBD语义表示方法,为MBD产品模型多层次细节轻量化奠定理论基础。2.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改进烟花算法的MBD产品模型轻量化方法。首先,利用特征评估指标并对产品模型特征进行重要度评估,然后将特征评估值作为调节烟花算法中烟花种子位置、个数的参数和产品模型不同特征区域轻量化比例的参数,实现保留语义信息和多层次细节的轻量化。3.结合WEBGL和Three.js技术完成了MBD产品模型轻量化及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裘科意[4](2020)在《基于STEP知识图谱的产品语义检索》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模型定义(Model Based Definition,MBD)的模式已经成为当前产品设计与制造的主流模式,面向MBD模型重用的产品检索需求日益突出。由于现有的产品模型检索方法主要对模型的几何信息特征进行对比,因此已难以满足MBD模型语义检索需求。针对上述情况,论文以面向MBD的国际标准STEP AP242应用协议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基于STEP AP242知识图谱的MBD产品模型语义检索,具体工作如下:(1)针对以STEP AP242为基础构建的产品三维几何信息与非几何信息语义关联的STEP知识图谱,提出了面向STEP知识图谱的多粒度语义元模型。构建了面向MBD模型的属性邻接图MAAG,实现对知识图谱中几何信息与制造特征等非几何信息的统一表达关联。(2)在多粒度语义元模型的基础上,对MBD产品模型进行语义分类与匹配,提出了基于改进LSTM的MBD产品模型分类方法和基于BAPSO的图匹配方法。首先对MAAG进行序列化编码表示并提取MBD模型的序列特征,然后利用改进的LSTM对MBD模型进行语义分类,最后从多层次角度实现对MBD模型的语义匹配,从而为语义检索的实现奠定基础。(3)在上述基础上给出了STEP产品语义检索架构及实例。
林崇[5](2019)在《基于STEP知识图谱的设计意图推理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MBD技术的发展,基于MBD模型的产品信息交换越发频繁。STEP AP242是国际公认数据交换标准且包含丰富的产品数据信息。设计意图信息是产品数据信息的重要部分,不仅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重用性也有利于实现产品的智能制造。针对产品信息交换中设计意图语义挖掘需求,以STEP AP242为基础,构建产品三维几何信息与非几何信息语义关联的STEP知识图谱,实现STEP设计意图提取和交换。重点研究了STEP知识图谱语义模型构建、面向知识图谱构建的STEP知识提取以及基于知识图谱的STEP知识推理等关键技术;提出了面向知识推理的语义元模型、基于增强学习的设计意图知识提取及其规则挖掘和路径推理技术,有效弥补了传统本体规则定义和推理方法的缺陷;最后结合实例论证可行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针对产品设计意图信息的不确定性和抽象性,结合产品信息语义元和多粒度计算思想,提出面向知识推理的语义元模型,为推理STEP AP242文件中隐藏的设计意图信息奠定基础。2.在面向知识推理语义元模型基础上,抽取STEP AP242文件中数据层次关系来构建知识图谱;针对传统人工编写SWRL规则的不足和缺陷,在语义元模型至马尔可夫决策模型映射基础上,提出基于增强学习的SWRL规则自学习和路径推理技术,结合增强学习得到的序列化决策结果和语义元节点间关系,实现SWRL规则提取和STEP文件中隐藏设计意图信息的推理。3.针对异构CAD系统无法充分展示STEP文件中设计意图信息的问题,基于WebGL技术构建了可视化平台,实现了跨平台设计意图信息推理结果的展示。
张禹[6](2011)在《基于STEP-NC/Web的数控铣削加工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控加工仿真是采用计算机建模与图形仿真技术,在计算机上模拟数控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说,它可在不消耗实际材料、不占用机床设备的情况下,进行机床的运动仿真、工件加工过程的模拟、碰撞干涉检查等各项工作,并能对工件装夹的合理性、所选加工工艺参数的可行性和工件的可加工性做出评价。因此,数控加工仿真不仅成为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数控程序验证方法,而且使得制造成本降低,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产品质量提高以及数控操作人员的培训得到了改善。另外,随着先进制造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它已成为虚拟制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实现网络化制造的基础。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数控加工仿真研究或商业软件是基于G&M代码,依赖具体平台,单机的及互操作性差等,因而难以适应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在这种情形下,本文在综合分析目前国内外数控加工仿真的基础上,围绕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提出的新型数控数据标准STEP-NC (STEP-compliant Numerical Control, STEP-NC),以数控铣削加工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STEP-NC/Web数控铣削加工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及深入研究了其关键技术,并且开发了原型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论文阐述了国内外数控加工仿真的研究现状,分析当前各种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和思路。(2)论述了STEP (STandard for the Exchange of Product data, STEP)产品信息交换标准发展的历程、结构和内容。进一步,论述了作为STEP向数控领域的扩展STEP-NC产品加工信息的描述标准的发展背景及国内外发展状况,总结了国内外对STEP-NC研究的侧重点,研究了STEP-NC的数据模型,对比了STEP-NC的两个标准:ISO14649和ISO10303-238,选择ISO14649作为本文的研究标准,并通过与传统数控标准ISO6983的比较,阐述了STEP-NC标准的优势。(3)针对当前仿真系统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TEP-NC数控铣削加工仿真系统的功能模型和基于STEP-NC/Web的数控铣削加工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给出了实现基于STEP-NC/Web的数控铣削加工仿真系统所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如Web应用系统的开发,STEP-NC铣削程序的生成,STEP-NC铣削程序信息的提取,加工工艺规划及优化,刀具路径的生成,基于特征实体造型技术,运动建模技术,图形动态显示技术,物理模型建模技术。(4)对基于Web的应用系统的开发进行了研究,即深入细致地研究了满足分布式异构的制造环境的基于Web系统的工作结构和开发语言、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开发技术、异构环境的集成技术、数据传输格式、服务器以及基于Web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5)根据系统的功能模型,首先研究了作为数控加工仿真数据准备STEP-NC铣削程序的生成,包括基于STEP203文件的特征识别、基于STEP-NC制造特征的宏观工艺规划、详细工艺规划和微观工艺规划以及STEP-NC铣削程序信息的映射。接着,为了得到合理的加工路径,研究了基于STEP-NC的铣削加工工艺规划优化,特别是单工步铣削切削参数的多目标优化,以及基于铣削特征的刀具路径的规划方法。然后,研究了基于STEP-NC铣削加工仿真的虚拟加工环境的建立,包括以工步制造特征作为仿真建模的基本单元的毛坯模型和工件模型的几何建模、IS014649-111铣削刀具的几何建模和与STEP-NC兼容的通用数控机床模型。(6)针对工艺规划集成化、柔性化和智能化的问题,将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相结合应用于基于STEP-NC的工艺规划,提出和建立了基于STEP-NC的智能工艺规划平台结构。(7)开发了基于STEP-NC/Web的数控加工仿真原型系统,从而验证了本文的研究内容。
姚竞争[7](2011)在《数字化造船一体化数据平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造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各造船企业通过自身的开发或外部引进拥有了各种各样的CAX系统,通过这些信息化系统的使用,使得我国在数字化造船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船舶设计制造过程中,造船企业往往根据不同生产阶段的不同要求选用不同的CAX系统。由于这些异构的CAX系统是由不同厂商、在不同系统上、不同平台上开发完成,因此它们彼此之间很难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换,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通过构建数字化造船一体化数据平台,采用基于STEP产品数据交换标准的船舶数据交换技术来实现数字化造船领域异构CAX系统的系统集成,以达到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字化造船生产、管理和应用一体化的目的,不断提高我国造船行业的设计、制造和管理水平,提高造船质量,缩短造船周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数字化造船一体化数据平台的主要目的就是构建无缝集成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其中的难点和重点就是要实现船舶产品数据的标准化。本文从船舶STEP标准和异构平台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开始进行研究,采用STEP标准来描述船舶产品数据,以中性文件为基础的数据交换与共享的机制,开发出来中性文件的转换工具,解决了数据交换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通过对本文所涉及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阐述了国内外船舶企业信息化的建设状况以及中国造船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现代造船模式和未来船舶工业发展的分析,总结出造船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所需解决的关键技术,提出数字化造船一体化数据平台关键技术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和主要内容。2.从数据交换与共享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始,系统介绍了产品数据交换的基本原理。对STEP标准协议中EXPRESS信息建模语言和STEP中性文件的文件结构形式和数据组织方式进行了深入的说明;针对船舶产品模型数据的系统集成,对STEP协议中关于船舶行业的标准组成进行分析,为数据一体化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3.通过选取目前国内应用较广的三维软件TRIBON所完成光顺的船舶型线为数据来源,以其标准导出接口生成的IGES文件为研究对象,完成了AP216应用工具的开发,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开发的AP216应用工具得到的船舶型线的STEP中性文件在CATIA与ST-TOOLS中都很好的实现了重建,完成了型线数据从中性文件再到其他三维软件的转换工作。选取舱室布置为研究对象,针对STEP应用协议AP215系统研究某三维系统中的舱室数据向中性文件转换的问题,开发了AP215前置处理器,生成了中性文件,并在ST-TOOLS工具中对生成的中性文件进行重建,验证了转换系统的可行性。选取TRIBON系统船体模型和舾装模型为应用对象,根据EXPRESS模型到STEP中性文件的映射规则,系统分析从TRIBON系统中抽取的船体数据、舾装数据和STEP应用协议AP218、AP227中性文件之间的转换问题,建立中性文件转换系统。通过开发的转换工具,将提取的信息转换为STEP中性文件格式,完成数据交换工作,最后将生成的中性文件导入STEP工具ST-TOOLS中,完成数据交换及验证模型的准确性。4.通过对TRIBON系统的数据特点、SPAR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结构、进度计划编制和财会系统数据集成方式的研究,提出依托中间文件将数据从TRIBON系统向SPAR系统转换的方法,最后编写数据转换工具程序,实现了两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运用工程分解法、关键路径法等理论,提出解决生产设计信息向生产管理信息转换的方法,搭建了以SPAR系统为核心的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平台。
沈旭奎[8](2011)在《基于ST-Developer的产品信息建模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产品的功能和结构越来越完善。大型复杂产品的开发需要更多的人员和组织部门参与,并且能够在企业内及企业之间共享产品各个阶段的信息。因此,建立集成的产品信息模型成为大型复杂产品开发成败的关键。本论文在总结现有一些产品建模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研究STEP标准提供的EXPRESS语言,提出了EXPRESS信息模型的概念及构建方法。同时,细致分析了STEP应用协议的内容及设计方法,从而建立了基于STEP标准的产品建模框架。以破碎机为例,通过分析信息需求、定义功能单元,确定了面向破碎机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信息模型,为开发破碎机行业领域的应用协议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研究了产品信息模型在各系统间的实现方法,并应用美国STEP Tools公司开发的ST-Developer工具给出了具体应用,论文从四个方面对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1.几何模块。基于现有三维造型软件内部的STEP前处理器,将三维零件视图转化为STEP中性文件,并应用ST-Viewer的相关功能确立几何结构与中性文件信息的对应关系。2.非几何模块。应用EXPRESS编译器,研究了非几何信息在STEP中性文件中的生成方法。3.数据集成模块。以主轴的材料信息为例,给出了在STEP中性文件中集成几何信息与非几何信息的具体流程。4.识别模块。基于ST-Viewer提供的接口函数,实现了零件信息的实体实例在对话框中的显示。按照这四个模块的实现流程完成了产品信息在STEP中性文件中的集成,为开发基于ST-Developer工具的产品建模平台和后续的CAPP接口奠定了坚实基础。
周巧玲[9](2007)在《基于STEP-NC的CAD特征建模》文中指出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已开始通过采用基于STEP(ISO 10303)标准的统一的数据模型来实现CAD/CAM系统间的集成。之后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STEP-NC(ISO 14649)标准,该标准为实现数控加工领域中产品设计与制造的无缝连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STEP-NC的特征建模系统是基于STEP-NC信息模型建立起来的面向制造的建模系统。本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从研究STEP-NC标准入手,根据STEP标准的原理及方法学,在STEP AP224以及ISO 14649中的通用标准(Part 10)、数控铣削加工工艺(Part 11)的基础上,通过对STEP-NC数据模型进行延伸和完善,建立统一的基于STEP-NC特征信息模型。(2)基于STEP-NC的CAD特征建模系统是面向制造的。提出的制造特征不同于一般CAD中使用的设计特征,是指某一工步所去除的材料,即负特征。这样的制造特征与工艺信息,例如与加工方法,联系更加紧密,能够直接用于后续的CAPP、CAM系统中。同时开发了特征库的管理系统,并设有用户自定义特征的接口,可以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添加新的特征或编辑已有特征,通过验证后可将其保存入系统特征库之中,实现特征库的自学习功能。(3)本文提出基于制造过程的建模思想。要求建模过程尽量同实际的制造加工过程保持一致。在本系统中,完成特征建模的过程即为一次次加工的过程。在建模过程中,首先选择需要的毛坯形状,通过插入不同的制造特征(负特征),进行布尔减运算,得到最终的工件模型。在本系统中,每个特征上不仅附着各自的形状特征信息还有相关的制造信息以及其他的辅助信息,这些信息具有一定的语义,是高层次可直接利用的。由此建立的CAD特征模型,能够实现与CAPP、CAM及STEP-NC的无缝连接,为真正实现制造业的信息化、集成化、自动化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王祥龙[10](2007)在《机械零件的三维造型技术及整机设计中的信息集成》文中指出现代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使CAD/CAM技术开始广泛地为人们所接受。生产加工过程对产品数据交换标准的需求也随之呼之欲出。STEP标准凭借其信息全面、结构紧凑、易读、无冗余及便于计算机处理等优点,开始为人们关注和应用。许多国家已经在STEP标准的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了很多成果,国际上很多知名CAD软件也在开发基于STEP的数据交换接口。随着STEP标准在工程中应用范围的拓宽,应用深度也在逐步加深,因此在工程应用的过程中,许多应用方面的相关技术需要进行研究。论文对STEP标准的组成和具有面向对象特性的EXPRESS语言进行了简要概述,分析了EXPRESS语言的数据类型和信息模型构成。并以AP203协议为主要的研究目标,提出了基于STEP的CAD产品数据集成系统模型。在集成环境下,经常需要在CAD、CAE、CAPP、CAM以及其它系统之间传递信息。由于所传递的数据量大,结构复杂,采用文件交换的方式很难满足要求,因此需要采用数据库交换方式。这是较高层次上的信息共享,也是STEP技术的目标。本论文利用数据库实现方法实现数据交换的技术解决方案,重点探讨了建立产品信息模型、创建数据字典、创建实体基表进而建立产品信息数据库的方案。最后给出了解决方法的一个具体应用:以三维造型软件Pro/E作为开发平台,以STEP提供的EXPRESS语言为模型表达语言,VC++为开发工具,建立一套包括数据模型、前后置处理器、数据字典和数据库的完整的CAD数据交换方法,有效地实现对产品数据信息的共享。
二、基于STEP标准的机械零件应用协议的设计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STEP标准的机械零件应用协议的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TEP中性文件的轻量化处理及模型重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模型轻量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支持STEP数据模型重构的平台 |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STEP标准与AP227的分析 |
2.1 STEP标准 |
2.1.1 STEP标准概述 |
2.1.2 STEP标准的构成 |
2.2 EXPRESS形式化的数据规范语言 |
2.2.1 EXPRESS语言的数据类型 |
2.2.2 EXPRESS语言的描述元素 |
2.2.3 EXPRESS语言与C++语言之间的映射 |
2.3 AP227Ed.2(工厂空间配置) |
2.3.1 AP227Ed.2概述 |
2.3.2 AP227Ed.2的实体描述 |
2.4 STEP中性文件结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AP227模型的数据提取和存储研究 |
3.1 STEP的处理和数据提取 |
3.1.1 文件预处理模块 |
3.1.2 模型文件信息提取模块 |
3.1.3 实体对象的实例化模块 |
3.2 SQL Server数据库的应用 |
3.2.1 SQL Server数据库简介 |
3.2.2 SQL Server数据库的结构 |
3.2.3 模型信息的数据库存储 |
3.3 解决STEP文件数据冗余问题 |
3.3.1 数据库消冗算法 |
3.3.2 消冗程序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AP227船舶舾装模型的轻量化处理 |
4.1 轻量化的需求分析和流程 |
4.1.1 轻量化的需求分析 |
4.1.2 轻量化系统设计方案 |
4.2 AP227船舶舾装模型特征提取方案 |
4.2.1 特征识别概念 |
4.2.2 基于属性邻接图的特征识别技术简介 |
4.2.3 边凹凸性的判定 |
4.2.4 基于STEP的特征信息的提取实现 |
4.3 模型轻量化分模块设计 |
4.4 零部件抑制模块 |
4.5 模型表面特征处理模块 |
4.5.1 表面细微特征的抑制 |
4.5.2 表面的修补 |
4.5.3 模型表面特征处理的算法流程 |
4.6 抽壳模块 |
4.6.1 装配模型拆分 |
4.6.2 模型抽壳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实现和模型验证 |
5.1 系统架构及模块实现 |
5.1.1 功能模块 |
5.1.2 船舶舾装轻量化模块 |
5.2 OpenGL可视化技术 |
5.3 模型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面向弹箭体复杂结构的统一数字化模型描述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结构数字化三维设计领域面临的问题 |
1.2.1 机械领域结构三维设计面临的问题 |
1.2.2 航天弹箭体领域结构三维数字化面临的问题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数字化模型统一描述研究综述 |
2.1 引言 |
2.2 三维模型统一描述机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 基于统一描述方法的数字化模型长期存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2.4 基于统一描述方法的管路布局设计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2.5 基于统一描述方法的电缆快速布局设计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2.6 本章小结 |
3 航天弹箭体结构领域本体模型构建 |
3.1 引言 |
3.2 航天弹箭体复杂结构三维模型组成要素及特点分析 |
3.2.1 航天弹箭体复杂结构设计模型的组成特点分析 |
3.2.2 航天弹箭体复杂结构标注和属性的组成特点分析 |
3.3 航天弹箭体结构领域本体模型构建 |
3.4 航天弹箭体结构领域本体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本体的弹箭体复杂结构统一数字化描述 |
4.1 引言 |
4.2 基于本体的全弹箭体结构统一描述框架 |
4.3 航天弹箭体产品层结构的统一描述 |
4.4 航天弹箭体结构主模块层的统一描述 |
4.5 航天弹箭体结构部件/单机层的统一描述 |
4.6 航天弹箭体结构零件层的统一描述 |
4.7 航天弹箭体结构特征层的统一描述 |
4.8 航天弹箭体贮箱结构统一描述的本体表达实例 |
4.9 本章小结 |
5 基于统一描述方法的三维模型转化系统架构 |
5.1 引言 |
5.2 三维模型设计信息转化系统的方案设计 |
5.3 前置处理器模块设计 |
5.3.1 航天弹箭体产品结构表达机理 |
5.3.2 航天弹箭体结构产品设计信息自动提取方法设计 |
5.4 后置处理器模块设计 |
5.4.1 航天弹箭体产品结构三维复现表达机理 |
5.4.2 航天弹箭体产品结构三维复现方法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统一描述方法的三维模型转化系统应用 |
6.1 引言 |
6.2 弹箭体复杂结构三维模型转化系统设计 |
6.3 弹箭体结构设计信息自动提取功能系统开发 |
6.3.1 航天弹箭体三维模型结构设计信息自动识别与提取功能开发原理 |
6.3.2 航天弹箭体三维模型结构设计信息自动提取实例 |
6.4 弹箭体产品结构三维自动复现功能的开发 |
6.4.1 航天弹箭体结构设计信息自动判读及三维复现功能的开发原理 |
6.4.2 航天弹箭体三维模型结构设计信息自动三维表达实例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统一描述方法的航天弹箭典型设计应用研究 |
7.1 引言 |
7.2 航天弹箭体管路布局设计应用研究 |
7.2.1 运载火箭管路布局设计信息的统一描述 |
7.2.2 管路自动布局设计的算法研究 |
7.2.3 管路自动布局设计的算例验证 |
7.2.4 管路装配中考虑公差的统一描述应用研究 |
7.3 航天弹箭体电缆铺设设计应用研究 |
7.3.1 运载火箭电缆自动铺设设计信息的统一描述 |
7.3.2 电缆自动铺设算法研究 |
7.3.3 电缆自动布局系统的算例验证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论文术语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基于WEBGL的MBD产品模型表示及轻量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产品模型语义信息表达研究现状 |
1.2.2 产品模型轻量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的不足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介绍 |
2.1 引言 |
2.2 STEP标准概述 |
2.3 粒计算相关理论基础 |
2.4 语义Web技术 |
2.4.1 语义Web概述 |
2.4.2 OWL简介 |
2.5 WEBGL技术 |
2.6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粒度语义模型的MBD信息表示 |
3.1 引言 |
3.2 基于多粒度的MBD信息分析 |
3.2.1 MBD产品模型数据内容 |
3.2.2 MBD模型多粒度表达 |
3.3 多粒度特征语义元模型 |
3.3.1 产品特征语义元 |
3.3.2 面向特征的语义元模型 |
3.4 MBD模型特征信息表示 |
3.4.1 几何和拓扑的特征信息提取 |
3.4.2 设计特征信息提取 |
3.4.3 PMI特征信息提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BD产品模型轻量化 |
4.1 引言 |
4.2 产品模型LOD划分 |
4.3 基于改进烟花算法的模型轻量化 |
4.3.1 产品模型LOD轻量化比例计算 |
4.3.2 改进的烟花算法 |
4.3.3 轻量化算法流程 |
4.4 轻量化实现 |
4.4.1 轻量化质量对比分析 |
4.4.2 轻量化时间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引言 |
5.2 系统设计 |
5.2.1 总体架构 |
5.2.2 界面设计 |
5.2.3 功能模块 |
5.3 MBD产品模型表示及轻量化系统实现 |
5.3.1 STEP AP242 文件信息的提取与转换 |
5.3.2 MBD产品模型展示实现 |
5.3.3 可视化平台交互功能实现 |
5.3.4 MBD产品模型轻量化实现 |
5.4 实例模型展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STEP知识图谱的产品语义检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TEP产品信息交换研究现状 |
1.2.2 基于语义的CAD模型检索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不足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介绍 |
2.1 引言 |
2.2 STEP标准与MBD技术 |
2.3 知识图谱技术 |
2.4 粒计算理论基础 |
2.5 数据可视化技术 |
2.5.1 数据可视化概述 |
2.5.2 Web GL与 Three.js技术 |
2.5.3 Neo4j |
2.5.4 D3.js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STEP知识图谱的多粒度语义模型 |
3.1 引言 |
3.2 STEP知识图谱 |
3.3 产品信息多粒度语义模型 |
3.3.1 多粒度语义模型描述 |
3.3.2 产品信息语义元 |
3.3.3 面向检索的语义元模型 |
3.4 MBD属性邻接图的提出 |
3.4.1 引言 |
3.4.2 MBD属性邻接图结构描述 |
3.4.3 MBD属性邻接图的定义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BD模型的语义分类 |
4.1 引言 |
4.2 基于MAAG的功能分类框架 |
4.2.1 分层的分类框架 |
4.2.2 MAAG的构建 |
4.3 MBD模型的序列化编码方法 |
4.3.1 MAAG的序列化 |
4.3.2 节点的特征编码 |
4.4 基于ILSTM的分类方法 |
4.4.1 ILSTM模型计算架构 |
4.4.2 ILSTM的改进 |
4.4.3 算法实现及结果 |
4.5 基于改进NBA-BP的自动特征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BD模型的语义匹配 |
5.1 引言 |
5.2 相似性计算方法设计 |
5.3 基于BAPSO的图匹配方法 |
5.3.1 问题转化 |
5.3.2 算法概述 |
5.3.3 实现过程 |
5.3.4 验证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1 引言 |
6.2 系统设计 |
6.2.1 总体架构 |
6.2.2 界面设计 |
6.2.3 功能模块 |
6.3 知识图谱语义检索系统实现 |
6.3.1 STEP实例文件知识分析 |
6.3.2 系统知识展示实现 |
6.3.3 系统交互操作实现 |
6.4 系统实例展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STEP知识图谱的设计意图推理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产品设计意图的研究现状 |
1.2.2 知识推理的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的不足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技术介绍 |
2.1 引言 |
2.2 STEP标准 |
2.2.1 STEP标准定义和内容 |
2.2.2 AP242 协议及EXPRESS语言 |
2.2.3 网络本体语言OWL |
2.3 知识图谱技术 |
2.3.1 知识提取 |
2.3.2 知识表示 |
2.3.3 知识融合 |
2.3.4 知识推理 |
2.4 数据可视化技术 |
2.4.1 数据可视化简介 |
2.4.2 WebGL技术 |
2.4.3 Neo4j图数据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知识图谱推理的语义建模 |
3.1 引言 |
3.2 设计意图信息描述 |
3.2.1 产品设计意图描述的四个方面 |
3.2.2 设计意图表述模型的必要条件 |
3.3 知识推理语义元模型KRSM |
3.3.1 基于多粒度的设计意图分析 |
3.3.2 产品信息语义元 |
3.3.3 面向知识推理的语义元模型KRSM |
3.4 知识图谱的架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语义元模型的语义规则推理 |
4.1 引言 |
4.2 语义网规则语言SWRL |
4.3 增强学习 |
4.3.1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
4.3.2 增强学习算法 |
4.4 基于增强学习的规则学习及推理 |
4.4.1 STEP产品数据至增强学习的映射 |
4.4.2 改进Q-learning算法 |
4.4.3 优化目标函数 |
4.4.4 基于增强学习的部分SWRL规则学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TEP设计意图推理实现 |
5.1 引言 |
5.2 设计意图之维度约束和尺寸信息推理 |
5.2.1 构建STEP文件的知识图谱 |
5.2.2 基于改进Q-learning算法的PMI规则提取 |
5.2.3 基于SWRL规则的维度约束推理 |
5.3 设计意图之多语义特征推理 |
5.4 设计意图之设计历史信息推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6.1 引言 |
6.2 可视化平台的总体架构和功能 |
6.2.1 平台的总体架构 |
6.2.2 平台的界面设计 |
6.2.3 平台的功能模块 |
6.3 语义可视化技术实现 |
6.3.1 STEP文件产品信息提取 |
6.3.2 STEP文件三角面片信息提取 |
6.3.3 设计意图信息推理 |
6.4 实例模型展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附件 |
(6)基于STEP-NC/Web的数控铣削加工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数控加工仿真概述 |
1.1.1 数字控制技术,数控机床和数控加工 |
1.1.2 数控加工仿真 |
1.2 数控加工仿真研究综述 |
1.2.1 基于线框的数控加工仿真 |
1.2.2 基于实体的数控加工仿真 |
1.2.3 基于物体空间的数控加工仿真 |
1.2.4 基于图像空间的数控加工仿真 |
1.2.5 基于Web的数控加工仿真 |
1.2.6 各种仿真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课题来源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STEP产品数据交换标准原理 |
2.1 STEP发展历程 |
2.1.1 IGES 标准 |
2.1.2 XBF-2 标准 |
2.1.3 PDDI 标准 |
2.1.4 SET和VDA-FS标准 |
2.1.5 ESPRIT项目 |
2.1.6 PDES和STEP标准 |
2.2 STEP标准的结构 |
2.2.1 概述和基本原理:Part 1 |
2.2.2 描述方法:Part 11-19 |
2.2.3 实现方法:Part 21-29 |
2.2.4 一致性测试方法与框架:Part 31-39 |
2.2.5 集成资源:Part 41-99和Part 101-199 |
2.2.6 应用协议:Part 201-1199 |
2.2.7 抽象测试套件:Part 1201-2199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STEP-NC数控数据标准原理 |
3.1 STEP-NC标准的提出及主要研究 |
3.1.1 欧盟 |
3.1.2 美国 |
3.1.3 国际联盟IMS项目 |
3.1.4 日本 |
3.1.5 国内研究状况 |
3.2 STEP-NC的两个标准 |
3.3 STEP-NC数据模型 |
3.4 STEP-NC 的优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STEP-NC/Web的数控铣削加工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 |
4.1 基于STEP-NC的数控铣削加工过程及仿真功能 |
4.1.1 STEP-NC铣削数据模型和程序 |
4.1.2 基于STEP-NC的数控铣削加工的工作流程 |
4.1.3 基于STEP-NC的数控铣削加工过程中仿真模块的作用 |
4.2 基于STEP-NC/Web的数控铣削加工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 |
4.2.1 B/S(Brower/Server)模式的MVCCD(Model-View-Controller-Communication-Data)结构 |
4.2.2 分布式应用平台实施架构 |
4.2.3 基于STEP-NC的数控铣削加工仿真系统的功能模型 |
4.2.4 基于STEP-NC/Web的数控铣削加工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 |
4.2.5 仿真模型 |
4.3 基于STEP-NC/Web的数控铣削加工仿真的关键技术 |
4.3.1 Web应用系统的开发 |
4.3.2 STEP-NC铣削程序的生成 |
4.3.3 STEP-NC铣削程序信息的提取 |
4.3.4 加工工艺规划及优化 |
4.3.5 刀具路径的生成 |
4.3.6 基于特征实体造型技术 |
4.3.7 运动建模技术 |
4.3.8 图形动态显示技术 |
4.3.9 物理模型建模技术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Web的应用系统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
5.1 Web的B/S工作结构 |
5.1.1 B/S结构的优点 |
5.1.2 B/S结构和C/S结构的比较 |
5.2 基于Web的系统开发语言Java |
5.3 基于Web的系统客户端的开发技术 |
5.4 基于Web的系统服务器端的开发技术 |
5.4.1 JSP |
5.4.2 Servlet |
5.4.3 EJB |
5.5 基于Web的异构环境的集成技术 |
5.5.1 Web service |
5.5.2 Web service和其它中间件的比较 |
5.6 基于Web的数据传输格式 |
5.7 Web服务器 |
5.8 基于Web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制造特征的通用STEP-NC铣削程序的生成 |
6.1 特征识别 |
6.1.1 STEP AP203 |
6.1.2 STEP-NC制造特征 |
6.1.3 制造特征的识别 |
6.2 宏观工艺规划 |
6.2.1 铣削加工操作 |
6.2.2 加工策略和进退刀策略 |
6.2.3 铣削加工刀具 |
6.2.4 铣削技术 |
6.2.5 铣削机床功能 |
6.3 文件生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面向车间的具体STEP-NC铣削程序的生成 |
7.1 XML格式STEP-NC铣削程序的信息提取 |
7.1.1 XML格式的STEP-NC铣削程序分析 |
7.1.2 XML格式的STEP-NC程序信息提取流程 |
7.2 信息编辑 |
7.2.1 详细工艺规划 |
7.2.2 微观工艺规划 |
7.3 文件生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STEP-NC铣削程序的处理器 |
8.1 工艺规划优化 |
8.1.1 优化目标 |
8.1.2 单目标优化的数学模型 |
8.1.3 多目标优化的数学模型 |
8.1.4 基于遗传算法的单工步铣削参数优化 |
8.2 刀具路径规划 |
8.2.1 刀具路径数据模型 |
8.2.2 刀具路径规划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基于STEP-NC的智能工艺规划平台结构 |
9.1 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简介 |
9.2 基于STEP-NC和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工艺规划平台的基本原理 |
9.3 基于STEP-NC和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工艺规划平台的基本构架 |
9.3.1 知识表示 |
9.3.2 知识获取 |
9.3.3 知识存储 |
9.3.4 推理机制 |
9.3.5 解释机制 |
9.3.6 以制造特征为核心的工艺知识库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虚拟加工环境的建立 |
10.1 实体建模技术 |
10.2 毛坯模型和工件模型 |
10.3 刀具模型 |
10.4 数控机床模型 |
10.4.1 数控机床原理及组成 |
10.4.2 与STEP-NC兼容的通用数控机床UMT模型 |
10.5 本章小结 |
第11章 仿真系统实现 |
11.1 系统开发软硬件环境简介 |
11.1.1 NetBeans IDE |
11.1.2 Java 3D |
11.2 仿真实例 |
11.3 系统实现 |
11.3.1 系统登录与注册 |
11.3.2 程序信息读取 |
11.3.3 程序信息编辑 |
11.3.4 路径产生和几何仿真 |
11.3.5 数据管理 |
11.4 本章小结 |
第12章 总结与展望 |
12.1 全文总结 |
12.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12.3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7)数字化造船一体化数据平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数字化造船 |
1.2.1 数字化造船的基本内涵 |
1.2.2 数字化造船系统体系 |
1.2.3 数字化造船企业及其组成 |
1.2.4 数字化造船信息总体集成 |
1.2.5 造船模式的演变 |
1.3 中国船舶企业信息化的现状综述 |
1.3.1 国内船舶企业信息化的建设状况 |
1.3.2 国内船舶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1.3.3 中国造船企业信息化未来发展方向 |
1.4 国外造船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综述 |
1.4.1 日本造船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研究 |
1.4.2 韩国造船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研究 |
1.4.3 欧美造船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研究 |
1.5 现代造船模式理论及未来造船技术 |
1.5.1 现代造船模式简述 |
1.5.2 未来造船技术 |
1.6 数字化造船一体化数据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
1.7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异构平台下的系统集成技术与STEP标准研究 |
2.1 产品数据交换过程中常用的方法 |
2.2 系统集成中所需解决的问题 |
2.3 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的标准 |
2.4 产品交换数据模型标准----STEP |
2.4.1 STEP标准的发展 |
2.4.2 STEP标准的组成 |
2.4.3 EXPRESS信息建模语言 |
2.4.4 STEP中性文件 |
2.5 船舶产品数据模型交换协议的构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船体型线数据转换研究 |
3.1 引言 |
3.2 船舶型线的数学模型 |
3.3 船体型线数据导出 |
3.3.1 IGES标准概述 |
3.3.2 IGES标准的内容 |
3.3.3 IGES标准的文件格式 |
3.3.4 IGES标准的型线数据表达形式 |
3.4 STEP标准中船舶应用协议AP216 |
3.4.1 船舶应用协议AP216综述 |
3.4.2 船体型线协议AP216适用范围 |
3.4.3 STEP标准的型线数据表达 |
3.5 基于STEP标准应用协议AP216的转换研究 |
3.5.1 STEP的实现形式的选取 |
3.5.2 AP216应用工具的开发原理 |
3.5.3 AP216应用工具的程序设计 |
3.5.4 AP216转换工具变量说明 |
3.5.5 实例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船舶分舱数据交换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船舶布置应用协议AP215中的基本概念 |
4.2.1 布置(Arrangement) |
4.2.2 舱室(Compartments) |
4.2.3 设计区域(Design zones) |
4.2.4 消防区域(Fire zones) |
4.2.5 集体防护系统(CPS)区 |
4.2.6 布置区域(Arrangement zones) |
4.3 船舶布置数据 |
4.4 中性文件的实施 |
4.5 船舶布置数据转换工具的开发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船体结构数据交换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AP218数据规划模型 |
5.2.1 AP218对常用实体的描述 |
5.2.2 船体结构图形变换分析 |
5.3 板架的数据描述 |
5.3.1 板架边界数据的描述 |
5.3.2 板架上加强筋数据描述 |
5.4 AP218应用工具开发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船舶舾装数据交换应用研究 |
6.1 关于船舶舾装协议构成 |
6.2 TRIBON系统中管系建模及数据描述方法 |
6.3 管系数据抽取平台的开发 |
6.3.1 AP227中实体的描述方法 |
6.3.2 通用数据库的构架设置 |
6.3.3 管系数据抽取模块的构架流程 |
6.4 中性文件转换平台的开发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船舶生产管理数据交换应用研究 |
7.1 引言 |
7.2 国内造船企业信息化系统简介 |
7.3 生产管理数据的提取 |
7.4 生产管理系统的集成 |
7.5 SPAR系统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A IGES标准126实体目录条目域的要求 |
附录B 有理B样条参数数据段的表达 |
附录C 船舶型线转换生成的STEP标准格式文件 |
附录D 船舶分舱数据转换生成的STEP标准格式文件 |
附录E 船舶结构数据转换生成的STEP标准格式文件 |
附录F 船舶舾装数据转换生成的STEP标准格式文件 |
(8)基于ST-Developer的产品信息建模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1-1 系统集成面临的困难 |
1-1-2 信息建模的提出 |
§1-2 STEP 标准及产品信息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TEP 标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产品信息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品信息建模技术及开发工具 |
§2-1 产品信息建模的的基本要求及关键技术 |
2-1-1 产品信息建模的基本要求 |
2-1-2 产品信息建模的关键技术 |
§2-2 已有的产品建模语言 |
§2-3 EXPRESS 信息建模方法 |
2-3-1 STEP 标准的结构 |
2-3-2 EXPRESS 信息建模语言 |
2-3-3 EXPRESS 信息模型 |
2-3-4 EXPRESS 信息模型的语法检查 |
§2-4 开发工具ST-DEVELOPER 简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 STEP 的产品信息建模框架 |
§3-1 已有的产品信息模型种类 |
§3-2 STEP 应用协议的内容 |
3-2-1 应用活动模型 |
3-2-2 应用参考模型 |
3-2-3 应用解释模型 |
§3-3 STEP 应用协议的设计 |
§3-4 基于STEP 应用协议开发方法的产品建模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破碎机的 EXPRESS 信息模型的建立 |
§4-1 破碎机全生命周期内的信息需求 |
§4-2 建模过程中的STEP 资源 |
§4-3 破碎机信息模型中功能单元的建立 |
4-3-1 破碎机的构件 |
4-3-2 破碎机的形状 |
4-3-3 破碎机构件的材料 |
4-3-4 破碎机构件的工艺 |
4-3-5 机械加工工具 |
4-3-6 度量单位 |
4-3-7 整机数据管理 |
§4-4 破碎机信息模型的EXPRESS 表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 ST-Developer 产品信息模型的实现 |
§5-1 EXPRESS 信息模型的实例化 |
5-1-1 STEP 中性文件 |
5-1-2 EXPRESS 信息模型到STEP 中性文件的映射 |
§5-2 ST-Developer 工具的应用 |
5-2-1 STEP 中性文件浏览器 |
5-2-2 ST-Viewer 视图平台 |
5-2-3 EXPRESS 编译器 |
§5-3 基于ST-Developer 的信息建模系统 |
5-3-1 几何模块 |
5-3-2 非几何模块 |
5-3-3 数据集成模块 |
5-3-4 ST-Viewer 识别模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STEP-NC的CAD特征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提出以及研究内容 |
1.3 课题的研究方案 |
第二章 STEP标准及STEP-NC文件 |
2.1 STEP标准的内涵和体系结构 |
2.1.1 STEP标准体系结构的研究 |
2.1.2 信息建模语言EXPRESS |
2.1.3 STEP AP224的功能单元 |
2.2 STEP标准向CAX领域及CNC领域的扩展 |
2.2.1 STEP标准的应用 |
2.2.2 机械产品信息内容 |
2.2.3 向CAX领域的扩展 |
2.2.4 向CNC领域的扩展 |
2.3 STEP-NC标准的研究 |
2.3.1 STEP-NC标准的内涵 |
2.3.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
2.3.3 STEP-NC文件结构 |
2.3.4 STEP-NC数据模型 |
2.3.5 STEP-NC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ro/TOOLKIT应用程序开发的理论基础 |
3.1 Pro/ENGINEER建模特性 |
3.2 Pro/TOOLKIT开发环境介绍 |
3.2.1 Pro/ENGINNER开发工具介绍 |
3.2.2 Pro/TOOLKIT简介 |
3.2.3 Pro/TOOLKIT的工作模式 |
3.3 Pro/TOOLKIT基本知识 |
3.3.1 对象和动作 |
3.3.2 对象句柄(Obiect Handle) |
3.3.3 Pro/TOOLKIT的函数原型和函数的返回值 |
3.4 Pro/TOOLKIT应用程序的开发 |
3.4.1 Pro/TOOLKIT应用程序的结构 |
3.4.2 Pro/TOOLKIT应用程序的编译和连接 |
3.4.3 Pro/TOOLKIT应用程序的注册和运行 |
3.5 Pro/TOOLKIT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关键技术 |
3.5.1 MFC接口技术 |
3.5.2 DLL理论 |
3.5.3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 |
3.5.4 Pro/TOOLKIT与SQL Server2000接口技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TEP-NC的CAD特征建模 |
4.1 基本原理 |
4.1.1 关于特征的基本理论 |
4.1.1.1 特征的概念 |
4.1.1.2 特征造型系统实现模式 |
4.1.2 设计特征与制造特征的区别 |
4.1.3 Pro/NC机床加工制造模块 |
4.1.4 系统建模思想 |
4.2 基于STEP-NC的特征信息模型 |
4.2.1 形状特征的描述 |
4.2.1.1 毛坯特征 |
4.2.1.2 平面特征 |
4.2.1.3 孔特征 |
4.2.1.4 槽特征 |
4.2.2 精度特征的描述 |
4.2.3 属性特征的描述 |
4.3 关于CAPP后续工作的探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建立以及运行实例 |
5.1 特征库的建立 |
5.1.1 特征模型的参数化程序设计 |
5.1.2 自定义特征的参数读取 |
5.1.3 特征数据平台的管理 |
5.1.4 系统工件特征数据表的设置 |
5.1.5 基于STEP-NC的特征模型的建立 |
5.2 Pro/TOOLKIT菜单和用户界面设计 |
5.2.1 菜单的创建 |
5.2.2 系统对话框的建立 |
5.2.2.1 UI对话框设计 |
5.2.2.2 MFC可视对话框设计 |
5.3 基于STEP-NC的CAD特征建模系统运行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全文总结 |
6.2 仍需进一步完成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10)机械零件的三维造型技术及整机设计中的信息集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产品数据交换标准的发展 |
1.3 国内外技术发展的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4.1 课题的意义 |
1.4.2 本文主要工作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品数据交换标准STEP的研究 |
2.1 STEP标准的概念 |
2.2 STEP标准的组成结构 |
2.2.1 STEP标准的组成和体系结构 |
2.2.2 STEP标准各组成部分概述 |
2.3 STEP标准的描述语言 EXPRESS及其与 C语言的模式转换 |
2.3.1 EXPRESS的特点 |
2.3.2 EXPRESS的数据类型 |
2.3.3 EXPRESS模式与 C模式的转换 |
2.3.4 C语言数据字典模式结构 |
2.3.5 EXPRESS模型向 C模型转换的体系结构 |
2.3.6 EXPRESS建模方法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TEP的应用协议 AP203 |
3.1 应用协议 AP203简介 |
3.2 于 STEP的文件交换器的总体框架 |
3.3 物理文件交换器的实现 |
3.4 STEP中性文件的分析和认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 STEP标准集成产品数据库的研究 |
4.1 集成产品数据共享环境 |
4.2 STEP标准的数据库实现方式 |
4.2.1 环境 |
4.2.2 数据类型 |
4.2.3 映射规则 |
4.2.3 操作 |
4.2.5 一致性 |
4.2.6 语言联编 |
4.3 产品数据库数据存取接口 |
4.3.1 SDAI数据类型的实现 |
4.3.2 SDAI数据字典模型 |
4.3.3 SDAI的语言联编 |
4.3.4 SDAI存取框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具体实施 |
5.1 基于 STEP系统的模型 |
5.2 系统操作界面的开发 |
5.3 前、后置处理器的设计 |
5.3.1 前置处理器的设计 |
5.3.2 后置处理器的设计 |
5.4 由 Pro/E转换的中性文件在Solidwords的显示 |
5.4.1 由 Pro/E转换的支座中性文件 |
5.4.2 中性文件在Solidwords中转换成的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基于STEP标准的机械零件应用协议的设计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TEP中性文件的轻量化处理及模型重构关键技术研究[D]. 邓娇凤.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2]面向弹箭体复杂结构的统一数字化模型描述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D]. 王腾.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2020(01)
- [3]基于WEBGL的MBD产品模型表示及轻量化[D]. 鲁亚文.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4]基于STEP知识图谱的产品语义检索[D]. 裘科意.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5]基于STEP知识图谱的设计意图推理方法研究及应用[D]. 林崇.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6]基于STEP-NC/Web的数控铣削加工仿真研究[D]. 张禹. 东北大学, 2011(07)
- [7]数字化造船一体化数据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 姚竞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5)
- [8]基于ST-Developer的产品信息建模研究与实现[D]. 沈旭奎. 河北工业大学, 2011(07)
- [9]基于STEP-NC的CAD特征建模[D]. 周巧玲. 北京化工大学, 2007(06)
- [10]机械零件的三维造型技术及整机设计中的信息集成[D]. 王祥龙. 兰州理工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