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铸造的回顾、现状与展望

整体铸造的回顾、现状与展望

一、实型铸造的回顾、现状与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王鑫[1](2018)在《煤矿机械设备实型铸造用消失模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消失模的特点,分析了消失模的选型步骤和选型时应注意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消失模在机械设备实型铸造中的应用特点、过程。提高消失模的应用水平,不仅可以解放生产力,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性,还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白明雪[2](2018)在《球墨铸铁铸造用消失模板材成型工艺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球墨铸铁消失模铸造凭借球墨铸铁的优良性能和消失模铸造的优点,使其在汽车行业受到青睐。但是在采用消失模铸造技术生产球墨铸铁件过程中往往会产生黑渣、皱皮等缺陷,导致其力学性能下降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消失模球墨铸铁件的应用和发展。因此,为了减少甚至消除消失模球墨铸铁件表面及内部的黑渣等缺陷,提高球墨铸铁件的性能,本文主要研究泡沫模样原料自身性能进行选材及对消失模板材成型工艺进行摸索,并将其应用于球墨铸铁件消失模铸造,以此来降低球墨铸铁件内部黑渣缺陷的目的。首先,对STMMA和EPS的两种材料进行燃烧试验,并对热失重分析、差热分析、粒径分布大小和挥发性分析等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燃烧时间或同一温度下,相对于EPS,STMMA的残余率较少;相对于EPS,STMMA珠粒的比表面积较大,且STMMA的表面积平均粒径和体积平均粒径都较小,STMMA在气化分解过程中吸收铁水的热量比EPS都要少。其次,利用STMMA珠粒进行板材工艺试验制备STMMA板材,采用了扫描电镜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分别对板材原材料进行形貌分析和板材力学性能测试分析,并对板材成型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考察了预真空压力、穿透Ⅰ压力、穿透Ⅱ压力和冷却时间四个因素对其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和压缩强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EPS,预发泡后的STMMA珠粒内部有较多的蜂窝状结构的孔洞;在预真空压力0.15MPa、穿透Ⅰ压力0.12MPa、穿透Ⅱ压力0.4MPa、穿透Ⅲ压力0.5MPa和冷却时间1600s的条件下,制备出来的STMMA板材力学性能最好。最后,对STMMA板材应用于球墨铸铁消失模铸造进行试验,采用基恩士VHX-5000超景深显微系统对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并采用车削方法对其内部黑渣进行测试分析,考察了不同板材材质对大小型球墨铸铁件(4吨以下的为小型球墨铸铁件,以上的为大型球墨铸铁件)的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STMMA生产的球墨铸铁件表面波动范围在108.59μm内,而EPS在1026μm内,STMMA表面质量比EPS较好;对采用EPS板材生产的大小型球墨铸铁件加工量在17mm后无黑渣缺陷,采用STMMA板材生产小型球墨铸铁件在8mm后无黑渣缺陷,而生产大型球墨铸铁件在13mm后无黑渣缺陷,可以看出采用STMMA产生的黑渣缺陷较EPS明显减少,达到减少球墨铸铁件内部黑渣缺陷的目的。

席红梅[3](2017)在《实型铸造ZL104组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型铸造技术是1956年在美国发明的一项新的铸造技术。最初以生产艺术品为主,发展到今天,实型铸造技术已经被使用于生产铝合金、铸铁等铸件。目前,采用树脂砂实型铸造方式是生产铝合金实型铸件的最主要生产途径,但是无论采用何种实型铸造方式铸造出来的铝合金铸件均容易出现缺陷,而这些缺陷主要是由于铸件浇注温度比传统铸造方法高,且铝合金金属液易氧化吸气,同时由于树脂砂蓄热系数低、铸型冷却速度慢,从而使铝合金铸件易出现组织晶粒粗大、气孔、缩孔和缩松等铸造缺陷,进而导致铸件机械性能低下,并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铝合金实型铸造生产的发展。本文以ZL104合金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不同的实型铸造工艺条件下成型时的充型能力和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分别研究浇注温度、机械振动、负压度对ZL104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图寻找到一种能降低铸件缺陷,进而提高铝合金铸件性能的可行性技术方案。本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及多因素复合试验研究,研究了ZL104铝合金金属液的充型能力、机械性能、铸件组织随浇注温度、机械振动、负压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对ZL104铸件的充型能力、机械性能、微观组织的影响以机械振动频率为主,浇注温度次之,最后是负压度。当机械振动频率为40Hz-50Hz时,不但可以使铝合金的充型能力和性能随之显着提高,而且可以使浇注温度降低,从而避免因浇注温度高而导致的一些铸造缺陷。而负压度在0.03MPa-0.04MPa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金属液的充型能力和性能变好。

李增民,梁光泽[4](2012)在《中国消失模铸造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前景展望》文中指出简要介绍了中国消失模铸造技术及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历程、工艺及生产现状,以及发展前景的展望。回顾了我国实型/消失模铸造技术发展历程及作出的成就,分析了目前我国实型/消失模铸造技术、工业化生产的现状,展望了我国实型/消失模铸造技术、工业化生产的发展趋势。认为消失模铸造技术及工业化生产适应我国铸造产业的发展趋势,在目前得到快速发展,在今后不远的将来必将获得更大的成绩,为我国铸造产业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增民,梁光泽[5](2012)在《中国消失模铸造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前景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要介绍了中国消失模铸造技术及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历程、工艺及生产现状,以及发展前景的展望。回顾了我国实型/消失模铸造技术发展历程及做出的成就,分析了目前我国实型/消失模铸造技术、工业化生产的现状,展望了我国实型/消失模铸造技术、工业化生产的发展趋势。认为消失模铸造技术及工业化生产适应我国铸造产业的发展趋势,在目前得到快速发展,在今后不远的将来必将获得更大的成绩,为我国铸造产业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贾伟涛[6](2011)在《消失模铸造涂料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在消失模铸造中,涂料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对消失模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尤为重要。本文研制了消失模铸钢和铸铝两种涂料,具体内容如下:采用铝矾土和锆英粉(滑石粉和硅藻土)为耐火骨料制备消失模铸钢(铝)涂料,并对涂料的各项性能进行检测。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悬浮剂、粘结剂的加入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然后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涂料各组分配比,制备出各项性能指标良好的消失模铸钢(铝)涂料。实验结果表明:(1)采用铝矾土70%、锆英粉30%为骨料制备的消失模铸钢涂料各项性能良好。当钠基膨润土的含量在3%,CMC含量在0.7%,硅溶胶的含量在4%时,涂料拥有最好的强度、粘度、悬浮性。将所研制的涂料与从美国进口的阿什兰德的涂料比较,其成本较低,性能接近,适合做消失模铸钢涂料。(2)采用滑石粉(70%)、硅藻土(30%)为骨料制备的消失模铸铝涂料各项性能良好。当钠基膨润土的含量在6%,CMC含量2.5%, PAM的含量在0.5%,硅溶胶的含量在8%时,涂料拥有最好的强度、粘度、悬浮性。(3)研究了加料顺序、搅拌时间对涂料性能的影响,并得出涂料最佳的制备过程。结果表明:耐火骨料、悬浮剂、粘结剂加入的先后顺序不同,对悬浮性、附着量、强度和粘度的影响较大,对透气性的影响不大。配制涂料应该选择最佳的加料顺序。(4)所制备的消失模铸铝涂料涂挂性好,不易滴淌,铸件浇注后涂料呈片状易脱落,无粘砂现象发生。

樊建利[7](2009)在《用粉煤灰制备铸铝消失模涂料的研究》文中认为消失模铸造以其工艺简单、铸件尺寸精度高、加工余量小而广泛应用于铸件生产。在消失模铸铝成型中,消失模涂料起着关键的作用,其好的性能是获得完好铸铝件的基本保证,因此对消失模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尤为重要。粉煤灰是固体废弃物之一,严重污染环境并造成资源浪费,因而探索用粉煤灰制备消失模铸铝涂料,实现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粉煤灰的化学组成、理化性质和矿物组成进行分析,探索用粉煤灰制备消失模水基涂料。采用粉煤灰、高铝矾土和滑石粉为耐火粉料,添加复合粘结剂、复合悬浮剂、CMC、PVA、水。采用搅拌和研磨工艺制备消失模铸铝涂料。通过对涂料的密度、粘度、悬浮性、表面强度和透气性等各项性能进行检测,分析涂料组分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涂料配方正交试验,优化涂料各组分配比,制备出了性能良好的消失模铸铝涂料,并应用于铸铝件的实际生产。结果表明:用粉煤灰制备消失模涂料是可行的,所制备的涂料涂挂性好,不易滴淌,具有较好强度和透气性,铸件浇注后无粘砂现象发生。在涂料中复合悬浮剂的加入量在1.5%-2.0%、CMC的加入量在0.3%-0.5%时,涂料悬浮性、强度都较好,复合粘结剂的加入量在2.5%-3.0%时,其粘结性和表面强度较好。

刘旭[8](2007)在《涂料对液态泡沫塑料的润湿性对铸件缺陷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综述了消失模铸造工艺及其关键技术之一——涂料的发展和研究状况,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铸铁件表面积碳和皱皮缺陷以及铸钢件的增碳缺陷,通过分析探讨聚苯乙烯气化分解过程中单质碳和铸件缺陷的生成机理,认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若完全以气态的形式排出涂料层以外,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碳并滞留在型腔内,导致铸件碳缺陷的产生。提出了涂料对聚苯乙烯液态产物的润湿性的概念,通过分析认为涂料层对液态聚苯乙烯的润湿性的高低和铸件的缺陷有着直接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涂料的透气性、润湿性以及浇注试验,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发现,涂料层对液态聚苯乙烯润湿性高,则液态聚苯乙烯能大部分以液态形式排出涂料层以外,达到净化型腔,提高充型能力的效果,可有效地减少铸件的碳缺陷。通过实际生产条件下的对比浇注试验,验证了本课题配制出的涂料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通过分析涂料片断面的扫描电镜照片,观察对比涂料片的微观形貌,验证了涂料的润湿性理论的正确性。

李祖来[9](2007)在《V-EPC铸渗制备碳化钨/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工艺、组织、性能及界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将表面合金化、表面复合同时与真空实型铸渗(V-EPC)工艺相结合,成功制备了碳化钨颗粒增强铁基表面复合材料。该方法既克服了使用V-EPC铸渗法进行表面合金化或表面复合所带来的缺点(增强相硬度不高或基体不能有效支撑增强相导致制备材料的耐磨性都不能被显着提高),又弥补了利用其它铸渗工艺进行表面合金化和裂面复合所产生的不足(铸件表面质量差、尺寸精度低、出现气孔或夹杂等缺陷、不可生产复杂件)。系统研究了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复合材料中碳化钨颗粒的硬度随其体积分数的增加基本保持不变,而基体的硬度呈降低趋势,但是变化不明显(HV 524-667);(2)随碳化钨体积分数的增大,耐冲蚀磨损性能先升高后降低,碳化钨体积分数为36%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耐冲蚀磨损性能;(3)在同一载荷下,随碳化钨体积分数的增大,耐三体磨料磨损性能先升高后降低,碳化钨颗粒体积分数为27%的复合材料有较高的耐磨性,其耐磨性为高铬铸铁标样的5.12倍;(4)复合材料耐磨性的提高是碳化钨颗粒对基体的保护和基体对碳化钨颗粒的支撑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磨损为切削/犁沟和疲劳混合磨损模式。采用差热分析法对铸渗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碳化钨颗粒与基体间的界面形成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界面为反应、扩散型界面,其形成过程为:(1)母液进入预置体将高碳铬铁熔化,碳化钨颗粒被金属液包围:(2)存在显微裂纹的碳化钨颗粒由于温度的突变被分成许多小块甚至发生溃散;(3)碳化钨颗粒开始发生溶解,而在表面凸出处将优先被熔解;(4)当系统冷却时,溶解和熔解的碳化钨将被析出。结合热力学计算,系统研究了碳化钨在基体中的溶解过程及不同基体对碳化钨颗粒溶解的影响规律,为增强体和基体间的界面控制提供了理论指导。结果表明:碳化钨颗粒在HT300基体中的溶解开始温度为1281℃左右,以分解反应2WC=W2C+C进行,扩散和溶解相互促进。当温度降低时,碳化钨颗粒的溶解和扩散速度减小,处于过饱和状态的C和W原位生成WC和W2C共晶析出相。而剩余的溶于基体中的碳和钨以两种形式存在于组织中:(1)含W碳化物(Fe3W3C-Fe4W2C和Fe6W6C);(2)直接溶于基体之中。同时得出:基体中的Cr可促进碳化钨颗粒的溶解,而C则相反。建立了V-EPC制备表面复合材料的动力学模型,并利用母液的传质和传热对复合层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复合层的形成是母液的传质和传热协调作用的结果,随碳化钨体积分数的减小,传热对铸渗的作用增大,传质的作用减小。而采取压制预制块法预置增强颗粒时母液的传热作用较涂覆预制块法大。

谢菁[10](2006)在《V-EPC铸渗法制备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发展》文中指出介绍真空实型铸造法制备钢、铁基表面耐磨复合材料的工艺流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的新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二、实型铸造的回顾、现状与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型铸造的回顾、现状与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煤矿机械设备实型铸造用消失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消失模的应用概述
2 消失模的特点
3 消失模的选型
4 消失模在机械设备实型铸造中的应用
5 结语

(2)球墨铸铁铸造用消失模板材成型工艺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消失模铸造工艺概述
        1.2.2 国内外消失模铸造研究现状
        1.2.2.1 国外消失模铸造研究现状
        1.2.2.2 国内消失模铸造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球墨铸铁消失模铸造研究现状
        1.2.3.1 国外球墨铸铁消失模铸造研究现状
        1.2.3.2 国内球墨铸铁消失模铸造研究现状
    1.3 球墨铸铁消失模板材研究现状
        1.3.1 消失模模样原材料研究现状
        1.3.2 消失模模样成型工艺研究现状
    1.4 课题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
第2章 试验原理及过程
    2.1 试验原理
        2.1.1 预发泡机理
        2.1.2 熟化机理
        2.1.3 成型工艺机理
        2.1.4 冷却机理
        2.1.5 模样的干燥机理
    2.2 试验原材料和仪器
        2.2.1 试验原材料
        2.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2.3 试验过程
    2.4 表征与测试
        2.4.1 热失重和差热分析
        2.4.2 燃烧试验性能研究
        2.4.3 原材料粒径分析
        2.4.4 挥发份分析
        2.4.5 均匀度分析
        2.4.6 珠粒表面结构分析
        2.4.7 板材力学性能分析
        2.4.8 铸件表面形貌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STMMA物理性能试验分析研究
    3.1 预发泡前珠粒的比表面积分析
    3.2 热重和差热分析
        3.2.1 热失重分析(TG)
        3.2.2 差热分析(DSC)
    3.3 STMMA挥发性分析
    3.4 燃烧性能分析研究
        3.4.1 颗粒燃烧残余量与温度的关系
        3.4.2 颗粒燃烧残余率与燃烧时间的关系
        3.4.3 板材燃烧残余率与燃烧时间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STMMA板材成型工艺及性能研究
    4.1 STMMA珠粒的结构分析和粒径分析
        4.1.1 STMMA珠粒的结构分析
        4.1.2 STMMA珠粒的粒径分析
    4.2 工艺因素对STMMA板材力学性能的研究
        4.2.1 预真空压力对STMMA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4.2.2 穿透Ⅰ压力对STMMA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4.2.3 穿透Ⅱ压力对STMMA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4.2.4 冷却时间对STMMA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4.3 STMMA板材内部珠粒融合情况和加工效果
        4.3.1 STMMA板材内部珠粒融合情况
        4.3.2 STMMA板材加工效果
    4.4 STMMA板材成型工艺的优化
        4.4.1 制得STMMA板材融合情况及内部情况
        4.4.2 STMMA板材抗弯强度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STMMA板材在球墨铸铁消失模铸造中的应用研究
    5.1 STMMA板材在小型球墨铸铁件中的应用
    5.2 STMMA在大型球墨铸铁消失模铸造中的应用
    5.3 STMMA试样块性能测试
        5.3.1 对铸件缺陷位置取样工作
        5.3.2 EDS分析
        5.3.3 表面形貌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3)实型铸造ZL104组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铝合金实型铸造技术现状
        1.2.1 铸造铝合金的现状
        1.2.2 实型铸造的现状
        1.2.3 实型铸造中铝合金的充型特点
        1.2.4 实型铸造中泡沫模样的热解特点
    1.3 振动浇注技术及其对铸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3.1 细晶强化及获得细小晶粒的方法
        1.3.2 振动细晶强化技术的理论依据
        1.3.3 振动细晶技术存在的问题
    1.4 负压浇注对实型铸造铸件组织的影响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
        1.5.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5.2 本研究的主要问题及难点
        1.5.3 本研究的目标
第2章 试验所需主要设备及参数设计
    2.1 机械振动试验设备及参数设计
        2.1.1 振动试验所用设备原理及特点
        2.1.2 机械振动试验台的参数设计
    2.2 负压真空系统及参数设计
        2.2.1 负压真空系统的作用
        2.2.2 负压真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2.3 负压真空系统的参数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试验设计
    3.1 试验设计
        3.1.1 试验方案设计
        3.1.2 试验参数的确定
    3.2 试验准备
        3.2.1 试验设备选用
        3.2.2 试验材料选用
    3.3 试验过程
        3.3.1 试验所用合金的熔炼
        3.3.2 试验所用铸造模样及浇注系统的制备
        3.3.3 试验所用型砂及混砂工艺
        3.3.4 试验所用砂型的制备
        3.3.5 试验的浇注及开箱清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试验结果分析
    4.1 机械振动在铝合金实型铸造工艺中的作用及影响
        4.1.1 机械振动在铝合金实型铸造充型能力的影响
        4.1.2 机械振动在铝合金实型铸造铸件机械性能的影响
        4.1.3 机械振动在铝合金实型铸造铸件组织的影响
    4.2 负压真空在铝合金实型铸造工艺中的作用及影响
        4.2.1 负压真空在铝合金实型铸造充型能力的影响
        4.2.2 负压真空在铝合金实型铸造铸件机械性能的影响
    4.3 多因素复合影响试验结果分析及参数的优化
        4.3.1 多因素复合试验对铸造性能的影响
        4.3.2 多因素复合试验对铸件机械性能的影响
        4.3.3 多因素复合试验对铸件组织的影响
        4.3.4 多因素复合试验参数的优化选择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6)消失模铸造涂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消失模铸造的概述
        1.1.1 消失模铸造特点
        1.1.2 消失模铸造工艺
        1.1.3 消失模铸造现存问题
        1.1.4 消失模铸造的发展
    1.2 消失模涂料国内外发展状况
        1.2.1 国内发展现状
        1.2.2 国外发展现状
        1.2.3 涂料性能检测发展概况
    1.3 消失模涂料的概述
        1.3.1 涂料的简介
        1.3.2 涂料的作用
        1.3.3 涂料的性能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2 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2章 涂料组成及性能测试
    2.1 涂料的组成
        2.1.1 耐火骨料
        2.1.2 粘结剂
        2.1.3 悬浮剂
        2.1.4 载体
        2.1.5 添加剂
    2.2 涂料性能测试方法及测试仪器
        2.2.1 强度
        2.2.2 透气性
        2.2.3 附着量和涂挂性
        2.2.4 悬浮性
        2.2.5 密度
        2.2.6 PH 值
        2.2.7 滴淌性
        2.2.8 粘度
        2.2.9 流平性
        2.2.10 涂层厚度
第3章 消失模铸钢水基涂料的研制
    3.1 原材料的选择
    3.2 耐火骨料配比的确定
    3.3 铸钢涂料主要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3.3.1 钠基膨润土加入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3.3.2 CMC 加入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3.3.3 硅溶胶加入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3.4 正交试验
    3.5 最佳配方涂料的性能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消失模铸铝水基涂料的研制
    4.1 实验用材料
    4.2 耐火骨料配比的确定
    4.3 铸铝涂料主要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4.3.1 钠基膨润土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4.3.2 CMC 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4.3.3 PAM 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4.3.4 硅溶胶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4.4 正交试验
    4.5 最佳涂料配方的确定
    4.6 最佳涂料性能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涂料制备工艺的研究
    5.1 涂料制备工艺简介
    5.2 原材料的预处理
    5.3 加料顺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5.3.1 加料顺序对所需载液量的影响
        5.3.2 加料顺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5.4 搅拌时间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验验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用粉煤灰制备铸铝消失模涂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消失模铸造简介
        1.1.1 消失模铸造工艺
        1.1.2 消失模铸造的特点
        1.1.3 消失模铸造的发展
        1.1.4 国外消失模铸造发展概况
        1.1.5 国内消失模铸造发展概况
        1.1.6 消失模铸造关键问题
    1.2 消失模铸造涂料概述
        1.2.1 消失模涂料的特点
        1.2.2 消失模铸造涂料的基本组成
        1.2.3 消失模涂料的主要作用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粉煤灰的组成和性质
        1.3.2 粉煤灰用于涂料的可行性研究
2 粉煤灰消失模涂料的制备与研究
    2.1 粉煤灰铸铝消失模涂料组分的选择
        2.1.1 耐火粉料
        2.1.2 粘结剂
        2.1.3 悬浮剂
        2.1.4 载体的选择
        2.1.5 添加剂的选择
    2.2 涂料的制备
        2.2.1 涂料的基本配方
        2.2.2 涂料制备工艺
    2.3 涂料的涂敷
    2.4 涂料的干燥
3 涂料性能以及检测
    3.1 物理性能
    3.2 工作性能
    3.3 工艺性能
4 粉煤灰铸铝消失模涂料主要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悬浮剂对涂料的影响
        4.1.1 锂基膨润土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4.1.2 CMC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4.2 粘结剂对涂料的影响
        4.2.1 PVA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4.2.2 酚醛树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5 粉煤灰铸铝消失模涂料的配方优化及实际使用
    5.1 涂料配方的正交试验
    5.2 涂料最佳配方的确定
    5.3 涂料的实际应用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今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涂料对液态泡沫塑料的润湿性对铸件缺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消失模铸造技术简介
        1.1.1 国内外消失模技术的发展
    1.2 消失模铸造涂料
        1.2.1 国内外对消失模铸造涂料的研究概况
        1.2.2 消失模铸造涂料的组成及作用
    1.3 消失模铸造中的主要铸件缺陷
        1.3.1 铸铁件的表面积碳和皱皮缺陷
        1.3.2 铸钢件的增碳缺陷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内容和试验方法
    2.2 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案的确定
        2.2.1 消失模铸造工艺过程装置
        2.2.2 涂料层的透气性和润湿性测试
        2.2.3 流动性试验
    2.3 涂料组份的选择
        2.3.1 骨料的选择
        2.3.2 粘结剂的选择
        2.3.3 悬浮剂的选择
        2.3.4 载体的选择
        2.3.5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2.3.6 其他添加剂的选择
    2.4 涂料的混制方法
    2.5 试验方法
        2.5.1 正交试验方案
        2.5.2 铸钢件的增碳试验
        2.5.3 实际生产条件下的浇注对比试验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正交试验结果
    3.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2.1 极差分析
        3.2.2 方差分析及误差分析
    3.3 铸钢件的增碳试验
    3.4 耐磨铸铁件的浇注
    3.5 Cr-Mo-N 耐热钢铸件的浇注
    3.6 球墨铸铁件的浇注
4 作用机理探讨
    4.1 碳缺陷的形成机理
        4.1.2 铸铁件表面积碳、皱皮缺陷的形成原因分析
        4.1.3 铸钢件表面增碳、体积增碳以及内部增碳的形成原因分析
    4.2 涂料对聚苯乙烯液态产物的润湿性
    4.3 涂料各成分含量对润湿性的影响机理
        4.3.1 耐火骨料对涂料润湿性的影响机理
        4.3.2 粘结剂对涂料润湿性的影响机理
        4.3.3 悬浮剂对涂料润湿性的影响机理
    4.4 涂料(对液态聚苯乙烯)的润湿性对铸件缺陷的影响
    4.5 涂料各组分对透气性的影响机理
        4.5.1 骨料对透气性的影响机理
        4.5.2 粘结剂的加入对透气性的影响
    4.6 流动前沿气隙宽度的机理分析
    4.7 扫描电镜照片分析
        4.7.1 浇注后涂层有关机理的探讨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V-EPC铸渗制备碳化钨/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工艺、组织、性能及界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工程背景
    1.2 铸渗法制备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
        1.2.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
        1.2.2 铸渗法制备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概述
        1.2.3 铸渗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及应用的新进展
        1.2.4 铸渗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铸渗机理的研究进展
    1.3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1.3.1 课题的提出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碳化钨/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
    2.1 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和组织设计
    2.2 增强颗粒、基材及基体的选择
        2.2.1 增强颗粒的选择
        2.2.2 基材的选择
        2.2.3 基体的选择
    2.3 复合材料的制备
        2.3.1 制备工艺的选择
        2.3.2 粘结剂、熔剂研究及预置体厚度的确定
        2.3.3 耐火涂料研究
        2.3.4 汽化模的制备、预置体的预置和涂料的涂挂
        2.3.5 浇注系统的设计、造型和浇注
    2.4 复合材料的表面质量及尺寸精度研究
        2.4.1 工艺参数对涂覆预制块法制备复合材料表面形貌的影响
        2.4.2 预置方法对复合材料表面质量的影响
        2.4.3 表面复合材料的尺寸精度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V-EPC制备碳化钨/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3.1 涂覆预制块法制备的表面复合材料的组织
        3.1.1 不同碳化钨颗粒体积分数的复合层组织
        3.1.2 表面复合材料的物相分析
        3.1.3 表面复合材料的复合层组织
        3.1.4 表面复合材料的基材区和过渡区显微组织
    3.2 压制预制块法制备的表面复合材料的组织
        3.2.1 表面复合材料的复合层组织
        3.2.2 表面复合材料的过渡层组织
    3.3 表面复合材料的硬度测试
        3.3.1 表面复合材料的宏观硬度
        3.3.2 表面复合材料的微观硬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碳化钨/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
    4.1 表面复合材料的耐磨性的表征方法
    4.2 表面复合材料的冲蚀磨损性能
        4.2.1 不同碳化钨颗粒体积分数复合材料的耐冲蚀磨损性能
        4.2.2 不同冲击角度下的复合材料耐冲蚀磨损性能
        4.2.3 不同石英砂粒度下的复合材料耐冲蚀磨损性能
    4.3 表面复合材料的耐三体磨料磨损性能
        4.3.1 三体磨料磨损实验机的设计
        4.3.2 实验机的重现性实验及三体磨料磨损的实验方法
        4.3.3 不同碳化钨体积分数复合材料的耐三体磨料磨损性能
        4.3.4 不同载荷下复合材料的耐三体磨料磨损性能
        4.3.5 不同磨损时间下复合材料的耐三体磨料磨损性能
        4.3.6 表面复合材料的耐三体磨料磨损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V-EPC制备表面复合材料的界面及复合层形成
    5.1 V-EPC制备复合材料的铸渗热力学
        5.1.1 铸渗热力学计算
        5.1.2 铸渗法制备复合材料的铸渗温度场
    5.2 增强颗粒与基体的界面
        5.2.1 预置体为碳化钨和高碳铬铁时增强体与基体的界面
        5.2.2 预置体为碳化钨时增强体与基体的界面
        5.2.3 高碳铬铁为基体时增强体与基体的界面
        5.2.4 碳化钨颗粒在基体中的熔解和溶解
    5.3 V-EPC制备复合材料复合层的形成过程
        5.3.1 复合层形成的动力学
        5.3.2 复合层形成过程中的传质和传热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加的研究工作、论文发表及所获奖励

(10)V-EPC铸渗法制备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消失模铸渗法制备表面复合材料的工艺流程及关键技术
    1.1 制备工艺
    1.2 关键技术
        1.2.1 塑料模的选择
        1.2.2 粘结剂及熔剂的选择
        1.2.3 耐火涂料的选择
        1.2.4 浇注温度和真空度的控制
2 消失模铸渗法制备表面耐磨复合材料的发展
3 消失模铸渗法制备表面耐磨材料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四、实型铸造的回顾、现状与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矿机械设备实型铸造用消失模的研究[J]. 王鑫. 机械管理开发, 2018(08)
  • [2]球墨铸铁铸造用消失模板材成型工艺及其性能研究[D]. 白明雪. 安徽工程大学, 2018(01)
  • [3]实型铸造ZL104组织及性能研究[D]. 席红梅. 河北科技大学, 2017(02)
  • [4]中国消失模铸造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前景展望[A]. 李增民,梁光泽. 中国环渤海经济区第四届铸造论坛论文集, 2012
  • [5]中国消失模铸造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前景展望[A]. 李增民,梁光泽. 第十届中国铸造协会年会会刊(论文篇), 2012
  • [6]消失模铸造涂料的研制[D]. 贾伟涛. 沈阳理工大学, 2011(01)
  • [7]用粉煤灰制备铸铝消失模涂料的研究[D]. 樊建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11)
  • [8]涂料对液态泡沫塑料的润湿性对铸件缺陷的影响[D]. 刘旭. 山东大学, 2007(03)
  • [9]V-EPC铸渗制备碳化钨/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工艺、组织、性能及界面研究[D]. 李祖来.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5)
  • [10]V-EPC铸渗法制备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发展[J]. 谢菁. 现代铸铁, 2006(03)

标签:;  ;  ;  ;  ;  

整体铸造的回顾、现状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