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丝绸市场一瞥

欧洲丝绸市场一瞥

一、欧洲丝绸市场一瞥(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飞[1](2021)在《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文中认为衣之于人,自人类文明伊始就如影随形、相伴相生。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倾向于遮蔽人身形体,不太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和个体特性;彰显等秩阶次,关注人的文化表征和社会意蕴。晚清民国是服饰传统、规制、风格和文化剧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形态、社会认识、女性社会角色转轨的关键阶段。人衣关系经历了抗争与冲突、困顿与反思,在张力和矛盾中蜕变和进化。研究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变革,对于社会制度变迁、服饰文化转型、妇女解放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论文包括四个主体部分:第一章站在人衣关系的视角,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发掘和梳理女性服饰变革的历史脉络;第二章从纺织原料、分析并阐述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从纺织原料、面料的技术革新、成衣制造方式和产业更新,以及纺织贸易市场变化三个方面,讨论服饰变革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分析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联,也即从“衣”的层面对人衣关系的变革动力进行历史透视;第三章从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文化现象、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和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这三个层面,探讨社会变革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剖析伴随其间的人衣关系的变化特征;第四章从夷夏之防、道器之辨、礼俗之隔和荣耻之变四大关系入手,揭示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联系,厘清服饰变革的深层机理。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服饰潮流是一种能够同时揭示服饰变革现象和本质所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本文试图打破以往以主流历史分期、社会变革为纲的近代服饰史叙事,以及服饰品类、服饰流派、服饰空间扩散的服饰专题分类,由人衣关系的生理要求、观念思想、社会生活、审美文化、技术支持等不同侧面考察服饰潮流的变革趋势,抽象概括出“衣以容身”“衣以立身”“衣以适人”“衣以彰人”四大服饰潮流。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展现服饰变革的全貌,既符合服饰本身的历史脉络和嬗变轨迹,尊重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规律,又呈现服饰变革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往复性与多样性,揭示种种复杂多栖的规律和特性,为研究服饰变迁的技术、社会和文化因素提供线索和链接。2.产业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为供给带动需求、需求拉动供给给出历史的有力借鉴。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特别是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的进步,根本地改变了服饰面料性能、服用加工技艺,为服饰结构的改良和变革提供了可能的物质和工艺基础,形塑了纺织服装贸易和消费的全新格局,为晚清民国女性服饰时尚的兴起和潮流的延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绘制出服饰潮流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机制分析框图,展示说明了产业技术变革如何对服饰变革发挥作用,特别是对影响方式、路径和机理方面的系统阐释。技术变革是对“衣”的物理特性、生产方式、市场供给和美学价值的创新,为“人”提供可消用、选择和适配的服用方案。作为服饰消费主体的“人”根据自身的穿用需求、经济基础和消费偏好以及文化审美,影响纺织、服装的贸易市场格局,对服装原料面料、剪裁结构方式提出需求。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实质上通过改变“衣”的供给进而影响“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又进而促进“衣”的技术和产业升级改革。3.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服饰时而领着、时而跟着,既能动于社会变革,又从动于社会变革。一方面,社会变革是服饰变革的引领者。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妇女解放思潮启蒙、引导着近代女性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社会运动之中,推动着服饰潮流的发生和传播。以珠江三角洲的“自梳”和长江三角洲的“摩登”为代表的服饰社会现象为女性服饰潮流蓄能积力;另一方面,服饰变革是社会变革的能动者。代表性女性和女性群体以或拟男化、中性化的服饰行为,或个性化、大众化的穿衣方式,推动着妇女解放,成为社会变革不容小觑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服饰既作为被社会生活、时代思潮改良和引导的主要对象,同时又充任着女性参与社会变革的道具、工具和面具。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互动,本质上是服饰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从被“衣”掩饰的“人”到以“衣”修饰的“人”,再到借“衣”立身的“人”,透过近代女性的服饰行为,抑或是社会舆论对女性服饰的评价和反应,“衣”之功能得到重新辨析,服饰下的人性得到解放,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得以进化。4.文化变革既是阻碍服饰变革的重要防线,反过来又是催化服饰变革的深层动因。长久以来,华夏服饰是区辨夷夏族群、承载文野观念的文化载体。无论是葆有华夷文化优势的历史时期还是闭关自守被强力冲击的晚清之际,拥护文化传统和民族尊严的“庙堂”及士大夫们反对服饰变革。而随着近代西方传教士的“诱导”,本来象征文明的缠足成为野蛮文明的标记,夷夏之别破防、文野之位互换,趋新大势和尊西倾向成为服饰变革的新动向。在西学东渐、西器东传的时代背景下,服制是扞卫“中体”的“重器”,象征着传统儒家文化的伦常名教、制度文物以及体统规矩,不可“轻言”变革。而在改良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时期,服制改革成为复兴民族、更易“人心”的方略,由器而道的“天演”进化论提倡优胜劣汰、强权竞争,成为推动服饰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礼俗社会中,服饰是“礼治”的重要媒介,以礼化俗,以礼节俗。礼乐制度的高度发展是服饰文化长期保持稳定、难以遽变的根本。晚清宗法秩序遭遇挑战,作为民众生活“风俗”的服饰改良提出变革要求,女性服饰潮流甚或走在了服制法规之前,由俗入礼。文化是慢变量,近代服饰变革的不易和反复,皆出自于文化内核“面子”、服饰面子即文化里子,能小变则不大变,能形变则不质变。而服饰变革的发端和剧变,仍需归因于文化内核“面子”。在敏感于外人观感、维护文化“面子”的同时,服饰悄然生变,服饰由宗族和伦理走向民族和国家,再走向个体和自我,“人衣关系”不再等同于纲常伦理的“人人关系”。5.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的路径并完全不遵循“器物-制度-文化”的现代化三阶段,而是多个范畴兼而有之,各个阶段均有参与。服饰变革属于物质器技,亦成为寄托人伦关系的社会制度,甚至还是文化思想的重要表征,事实上是“器物”“制度”和“精神”的“三位一体”,难以区分先后甚至彼此。整体来看,女性服饰变革是在制度层变革时生发的。反缠足运动发端于呼吁制度改革的戊戌维新,辛亥以后服饰等级制度改弦更张,服饰听取民便。新文化时期反思文化,女性服饰在更大范围、更大波次、更大程度上发生变革,服饰潮流渐趋成型,人衣关系也随之转换、调整。但局部而言,在学习西器的洋务时期,洋纱、洋布大量进驻开埠城市,上海等地的年轻、时尚、社交女性已开始穿用洋布衣。在民风开放、趋新入时的地区,原料面料、穿衣方式等物质层面的变化来的较早,相对顺利地被一部分女性所接纳,但并未涉及到服饰文化层面的对抗与哲思。对于广大乡村地区的劳动女性,质地厚实、自产自销的土布更便于劳作,物质层面的服饰变化来得更为迟滞、缓慢,或许到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发生变化之后,服饰才相随而变。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呈现出多轨道、多征候、多阶段并行不悖的复杂格局。6.服饰变革本质而言是“人衣关系”的更新与重构。服饰不是纯粹单一的自然物,而是典型的文化产物。变革时期人衣关系变化的意义在于,“人”既是具体的、个体的人,同时也是群体的、社会化的和历史性的人。“衣”既是具有物质属性的衣,同时更是代表民族风俗、承载社会功能、表征时代特征的“衣”。服饰变革之前,衣的礼治、标示、文化功能更为显着;服饰变革之中,衣的工具、道具、面具功能更加显露;服饰变革之后,衣服重归保暖和装饰的基本功能。考虑到人衣关系的复杂多元性,“人的穿着”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适身、得体、体面和得当/适境。初级层面的“适身”强调作为生物体的人和作为自然物的衣。更高级层面的“得当/适境”更看重中国文化下具有多种属性之“人”的穿衣要领和不同穿着场合下“衣”的服饰文化要素。广而言之,人衣关系甚至可能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互动交融、和谐共彰应该是人类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宋尾[2](2020)在《相遇》文中提出一桩意外身亡的保险查证任务交到了理赔调查员周天树手上,而逃逸的嫌犯李立冬,则是他一直寻找的救命恩人。与此同时,一个女记者也参与到这个案件当中,两人搭档却又彼此戒备。这则发生在国庆长假前夜的死亡案件,看似普通无奇,越深入越扑朔迷离,每每捕捉到一丝光亮,却总是诡异地突变甚至中断,其复杂性远远超出了这位前刑警的想象……小说内核丰厚尖锐,写出了小人物被生活裹挟背后的社会真相,同时呈现了小人物在迷茫日子中努力保持的尊严。

任颖[3](2020)在《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的考察与当代价值研究(1949-1976)》文中指出在新中国丝绸行业及丝绸设计的发展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极具价值的丝绸设计档案,这些档案不仅记录了丝绸产业及丝绸文化发展的脉络与辉煌历史,对于当代丝绸创新设计来说也是宝贵的文化基因库。此外,其对于丝绸设计史、丝绸品种史、丝绸工艺史等的研究均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纵观目前的研究成果,对新中国丝绸样本档案整理考察的成果相对匮乏,对于该时期丝绸样本及档案的保护传承及体系化和数据化的应用,亦已成为该领域极需关注的课题。有鉴于此,此文从新中国丝绸样本的归类、整合入手,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对新中国初期丝绸设计档案的形成、发展、历史以及数据库的构建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和研究。此研究主要分为四个章节。首先对新中国丝绸设计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做了简要的概括,其二归纳了新中国丝绸设计的技术特征,新品种、新花色的不断创新以及市场特征,肯定了新中国丝绸发展的价值与目前研究实践工作的优势所在。其三以新中国丝绸的设计观念、设计群体以及档案展开分析,提出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的考察整理的重要性。最后通过丝绸档案的整理归类,重点论述了新中国丝绸档案对当代设计的价值所在,以及数据库构建的必要性与应用途径,并在数据库基础上进行了实验性创新设计尝试。

徐娴[4](2019)在《日伪在杭州沦陷区的奴化宣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7年12月24日,杭州沦陷。日军占领杭州初期,主要是通过维持会和自治委员会实行统治。1938年后,日本相继扶持了维新政府和汪伪政府,两个伪政权先后在杭州地区建立起了地方伪政权。日伪杭州政权以日本军事占领为靠山,不但对杭州进行了残酷的军事统治和经济上的统制,而且还开展了对民众的奴化宣传。本文聚焦从1937年杭州沦陷到1945年抗战胜利八年间,日伪政权在杭州的奴化宣传,主要内容包括日伪政权在杭州推行奴化宣传的专门组织机构,日伪推行奴化宣传的政策和策略,日伪推行奴化宣传的途径和奴化宣传的内容,此外也分析了日伪在杭州推行奴化宣传过程中的困局。日伪在杭州的奴化宣传主要是由日伪政权的宣传部门和社会管理部门负责,此外,也充分动用了大民会等伪组织的力量。日伪在推行奴化宣传的过程中,既执行了日本占领当局的总体政策,也有针对杭州的特定宣传政策。其宣传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报纸、期刊(包括各类特刊)、广播电影、集会演讲,演艺和街头标语等,其中利用各种纪念日开展的奴化宣传活动以及利用杭州佛教盛行而展开的相关宣传活动成为日伪在杭州实施奴化宣传的重要特征。日伪在推行奴化宣传的过程中,既注重在固定公共场所的宣传,也组织了在各地的各种巡回宣传活动。日伪奴化宣传的内容在不同的时期各有侧重。日军占领杭州初期,主要是通过伪政权来树立其占领者的“亲民”形象,宣扬日本军事上的不可战胜,诋毁国共合作抗战。汪伪政府时期,其奴化宣传更具有系统性,其中突出了“和平、反共、建国”等主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伪在奴化宣传中又强调了反美的内容。杭州沦陷时期日伪推行的奴化宣传并未达到日伪消弥杭州人民抗日反日思想的初衷。由于杭州周边地区抗日力量的存在,反日宣传的广泛开展,以及杭州民众各种形式的抵制和抗争,极大消解了日伪奴化宣传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日伪奴化宣传本身的虚假和欺骗性注定了其奴化宣传随着军事上的失败而失败。

肖爱丽[5](2012)在《上海近代纺织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基于《申报》的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近代纺织工业开创之前,上海仅有棉纺织、印染等手工纺织业的基础。在近代纺织工业创设之后,通过纺织技术的引进和创新,上海纺织业形成了缫丝业、丝织业、棉纺织业、毛纺织业、印染业、针织业等各行业齐全的行业布局,各行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均位于全国前列。本文以《申报》史料作为历史线索,将其与其他史料相结合,对近代上海纺织工业的技术引进与创新过程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目的、选题意义,然后对已有研究进行了回顾,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二章对《申报》中的纺织工业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本章首先对纺织工业的报道方式进行分类,通过分类可知《申报》最初以新闻报道为主,后来增加了增刊、特刊、专栏及周刊等各种宣传方式,其中国货周刊、丝绸专号和生产特辑等栏目,对纺织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后对纺织工业的报道内容进行研究,将《申报》中的报道内容分为行业发展资讯、行业发展综述、行业发展调查、纺织厂家介绍和纺织知识介绍等六大方面。通过对《申报》中纺织工业内容的整理与分析可知,在近代纺织工业的发展过程中,《申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宣传和推动作用,是近代纺织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报刊类史料。第三章介绍了上海近代缫丝业和丝织业的发展概况,对缫丝业和丝织业的工艺流程及引进的各种设备进行探讨,并对美亚织绸厂的技术引进及创新做出了具体分析。通过本章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上海近代缫丝业虽然是从外商投资开始的,但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其经营者皆为华商。2、上海缫丝业先后引进了坐缫机和立缫机,并且发明了双宫缫丝机。国产坐缫机仿制成功后得到普遍推广,而国产立缫机试制成功后,并未能推广使用。3、上海近代丝织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采用先进的电力织机所以发展迅速,其经营者全部为华商。4、上海近代丝织业成功的关键在于电力织机和人造丝的使用。5、电力织机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1915年至1927年,为电力织机的引进阶段。1928年至1948年,为电力织机的仿制与改进阶段,民族机器工业已经能够生产丝织机,并针对生产需要对其加以改进。6、美亚织绸厂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注重新式设备的引进,重视丝织工艺的完善,注重丝织产品的创新和技术人员的引进。第四章首先介绍了上海近代棉纺织业的发展概况,然后对棉纺织业的设备引进、仿制及创新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比较,最后对申新纺织公司的技术引进及创新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通过本章的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上海近代棉纺织业虽以华商设厂为开端,但在其后的发展中,美、德、英、日等国的外商乘机侵入,最后日商纱厂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均超过华商。2、棉纺技术的引进与创新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890年至1920年,为棉纺技术的引进阶段。1921年至1936年,为少量引进与大量改进阶段。1937年至1948年,为仿制、改进与创新阶段。3、在棉纺设备改进与创新方面,最突出的成果是雷炳林式大牵伸、纺建式大牵伸和新农式纺纱机。4、棉织技术的引进与创新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890年至1920年,为力织机的引进阶段。1921年至1936年,为力织机的仿制与自动织机的引进阶段。1937年至1948年,为力织机的改进和自动织机的仿制阶段。5、申新纺织公司之所以能成为中国近代棉纺织业排名第一的民营棉纺织企业,是由于其注重先进的设备的引进,重视已有设备的改进和技术人员的引进与培养。第五章首先介绍了上海近代毛纺织业的发展概况,然后对毛纺织业的工艺流程及粗纺、精纺业引进的各种设备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对章华毛绒纺织厂的技术引进及创新作出了详细的分析。通过本章的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上海毛纺织业的经营者以华商、日商和英商为主,先后发展了粗纺、驼绒、精纺和绒线四大行业。2、上海近代毛纺织业所用的毛纺设备几乎全部来源于国外,民族机器工业仅可以仿造少数简单的设备,并且未能做出任何的改进与创新。3、毛织设备的引进与仿制分为两个阶段:1909年至1930年,为毛织设备的引进阶段。1931年至1948年,为少量引进与大量仿制阶段。4、章华毛绒纺织厂成功的关键首先在于改变生产策略,由粗梳毛纺转为精梳毛纺,其次在于注重先进设备的引进、注意生产配套设施的完善和技术及管理人员的引进与培养。第六章对上海近代印染业的发展概况进行介绍,并对印染业设备的引进及仿制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本章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上海印染业的经营者华商与外商并存,华商印染厂虽然数量众多,但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根本无法与外商相比。2、上海近代印染业的技术引进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897年至1914年,为印染设备的引进阶段。1915年至1936年,为引进与仿制阶段。1937年至1948年,为印染设备的仿制阶段。第七章对上海近代针织业的发展及技术引进过程进行研究。通过本章的研究,可得出下列结论:1、上海近代针织业先后经历了三次繁荣,形成了袜业、内衣业和手套业三大针织行业。2、针织业的设备引进与仿制,基本上是同步的。多数针织设备在引进后不久,民族机器工业便可进行仿制,所以针织业使用的设备以仿制设备为主。第八章对上海近代纺织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本章的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上海近代纺织业迅速兴起的前提,是上海在开埠之后逐步具备了成为纺织工业中心的各种条件。2、在上海近代纺织工业的发展过程中,战争、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和原料供应、经营方式等行业内部因素,都对其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3、上海近代纺织工业的发展对近代上海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九章为结论,对上海近代纺织业的技术引进与创新进行总结性分析。

周晴[6](2011)在《河网、湿地与蚕桑 ——嘉湖平原生态史研究(9-17世纪)》文中提出嘉湖平原区北濒太湖,大面积的平原地区是汉唐以后通过围垦太湖南缘低地而形成。本文以嘉湖地区位于太湖南部的低洼平原为中心,解析9到17世纪嘉湖平原从湖沼湿地生态系统向以蚕桑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生态系统转变的动态历史过程。论文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考证了今太湖水域完全形成之时,嘉湖平原存在一条沟通古长江水与钱塘江的河流,并且直到3—8世纪,嘉湖平原仍是以湖沼地貌为主。论文分析了9—12世纪太湖南岸圆弧形湖岸、太湖南部平原的浅碟型地貌特点及其形成的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平原区中水利工程建设特点、水环境特征、横塘纵溇式水系结构形成的历史,论文还对太湖南部江南运河水网的基本形态进行了复原;论文第二部分分析了宋至明末清初嘉湖平原湿地农业开发的大致过程,探讨了平原区在积水环境下的不同开发模式。论文以桑基鱼塘与桑基稻田为中心,考察了嘉湖平原中两种不同的农业生态模式,同时分析了人类农业活动如何对平原微地貌进行改造的历史过程。论文分析了湿地中形成的村庄特点,以及人们通过筑坝处理水流,兴建市镇聚居的过程,论文以菱湖镇为中心分析了嘉湖地区沼泽湿地中市镇兴起的历史地理过程;论文第三部分以湿地生物为中心,对晋以降嘉湖平原的主要水生动、植物群落进行了分析,论文分析了湿地中人们如何利用菱等水生植物进行农业开发的技术,在此基础上,解析了明清时期蚕丝业于嘉湖地区沼泽湿地中兴起的原因;论文第四部分主要以植桑业为中心,对明清时期嘉湖平原与桑树种植有关的农业生态问题进行分析。论文通过对本地区内一些特有的农业技术如湖桑育苗、湖桑种植、湖羊饲养等技术细节及其农业生态背景进行分析,讨论了农业生产技术与农业生态之间的关系。

汤洪庆[7](2009)在《杭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研究(1896-1927)》文中认为本文主要对杭州城市的早期现代化(1896年—1927年)作了部分诠释。杭州城的发展历程(到二十世纪初)呈现出其地位从不断上升到逐渐下降的发展轨迹。到了近代,随着上海、宁波等毗邻城市的开放与崛起,落在常规模式和窠臼中的杭州城愈加显得落伍和惨淡。《马关条约》中,杭州与苏州等四个城市被辟为通商口岸。尽管这是战争落败的屈辱象征,但此举对于杭州城而言,却是一个发展的契机。由于杭州的租界设在离城区较远的拱宸桥一带,它对杭州城发展的示范作用远远不能与上海等地的租界对当地城市的巨大影响相媲美。随着外国人与物的直接涌入,为了挽回利权,杭州人以各种形式展开斗争,由此,杭州城开始了现代化的漫长征程。正如以色列学者艾森斯塔德所言:“就历史的观点而言,现代化是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向现代类型变迁的过程”。杭州城的现代化也就体现在政治体制、经济、教育文化、市政设施、社会风俗等的巨大变迁中。本文主要从政治体制、经济、文化、市政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近代杭州的政治现代化,主要呈现了杭州城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尽管“路途”曲折。其中,行政体系的变化最为明显。近代杭州的经济现代化,最直接的表现是现代工业体系的从无到有,然而杭州经济现代化的最大特征是繁荣的商业推动了杭州经济的发展,而不象其他城市则是由工业来推动。近代杭州的教育现代化从教育和报刊两个领域来展开。“开民智”是当时的时代主题,如何“开民智”,不外乎教育(包括报刊)。在这三十年期间,杭州的教育面貌日新月异,在教育体系、教育机构、教学内容、教育师资等方面纷纷进行了大调整和转向。杭州的报刊,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再到繁盛的发展过程,在版面设计、文面内容、消息来源等方面不断调整与进步着。近代杭州的市政设施现代化反应了城市基本面貌的变化。进入二十世纪,杭州的市政设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路的修建、城墙与城门的拆毁、旗营的拆毁重建、电灯电话的使用与推广、公园的建设、现代警察机构的建立等,都体现了现代杭州的气息,市政设施的更新处处呈现了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求的面相。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杭州城市的早期(1896-1927)现代化呈现出以下特点:(1)杭州城市的现代化不是内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之下的结果;(2)与欧美等原生型城市现代化是工业主导型相比,杭州城市现代化中商业的作用比工业的作用要大的多(商业主导型),因为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与人才往往是后发现代化国家所欠缺的;(3)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尽管杭州城市现代化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上海等城市相比,其发展程度还相当有限。

刘成[8](2005)在《长三角纺织产业集群的创新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空间组织形态,在当前各国经济体系中日益表现出非凡的活力,已经成为当代经济世界的一个重要现象,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引起了全世界众多领域研究者和决策者的热切关注。在国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近几年也渐渐多了起来。与此同时,创新系统理论研究也向集群层面拓展。区域竞争力和区域创新系统等研究深入延伸到产业集群层面。集群创新系统的培育、构建和完善就成为提升集群产业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长期以来,在满足国内衣着消费、增加出口创汇、积累建设资金以及为相关产业配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05年1月1日起,发达国家将取消纺织品服装配额。这意味着纺织品可以自由地出入任何国家,国际纺织资源将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全球纺织品贸易竞争的自由化时代即将来临,然而国内外纺织品市场上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实际上,纺织品配额取消后,贸易争端将激化,国际纺织品行业的竞争将不断呈现为以质量、技术、环保标准及品牌知名度等为内容的核心竞争力的竞争。 因此本文在介绍产业集群理论和创新系统理论发展的基础

江民[9](1999)在《世纪梦圆: 澳门回家了》文中指出 澳门回家了!祖国母亲这个月终于盼回了漂泊四百多年的游子。全中国的人民普天同庆,喜气洋洋,沉浸在巨大的欢乐之中。这份狂喜,只有懂得中国近代史的人才能真正理解:随着澳门的回归,外国人占据中国领土的历史将从此彻底结束! 1999年是“澳门回归年”,也是新中国成立50周年,人类也将迎来新的千年,历史的巧合真是不可思议……

梁加龙[10](1988)在《20世纪世界丝绸一瞥》文中认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丝绸走出低谷,从萧条中恢复过来。据国外统计,世界蚕丝产量1946年仅8300t,1951年恢复到21000t,以后不断发展,50~60年代总产丝量常年在3万t以上。当时世界丝绸贸易的状况基本上可概括为“东丝西绸”四字,即

二、欧洲丝绸市场一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洲丝绸市场一瞥(论文提纲范文)

(1)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与意义
    0.2 服饰变革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0.4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0.5 创新点
第1章 人衣关系表里之辨——女性服饰潮流
    1.1 衣以容身:松绑解放,开禁易俗
    1.2 衣以立身:性别反叛,异中求变
    1.3 衣以适人:简便合体,文明质朴
    1.4 衣以彰人:流曲赋形,纳西慧中
    1.5 思考与讨论:人衣关系的历史脉动与文化嬗变
第2章 经纬不辍纺新织异——产业进步、技术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2.1 有里有面:面料及其生产
        2.1.1 纺、缫技术与原料更新
        2.1.2 机织技术与质料革新
        2.1.3 印染技术与纹样、色彩嬗变
    2.2 有型有样:成衣及其制造
        2.2.1 家庭生产
        2.2.2 拎包客与前店后场
        2.2.3 半标准化与标准化生产
    2.3 有价有市:纺织贸易以及市场
        2.3.1 纺织原料、纺织品贸易和市场
        2.3.2 成衣市场及贸易
    2.4 思考与讨论:纺织和制衣产业技术变革下的人衣关系
第3章 觉与不觉咸与维新——社会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3.1 局隅生变: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现象
        3.1.1 广府地区缫丝女工与“自梳”现象
        3.1.2 上海城市女性和“摩登”现象
    3.2 起而求变: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
        3.2.1 戊戌维新和不缠足会
        3.2.2 辛亥前后的民权革命和女子参政运动
        3.2.3 新文化和女学生爱国平权运动
        3.2.4 新生活的反摩登实践与国货运动
        3.2.5 社会运动中的女性角色和服饰角色
    3.3 论而思变: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
        3.3.1 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
        3.3.2 妇女解放思潮
    3.4 思考和讨论:社会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第4章 易服不易表里乾坤——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
    4.1 防与不防:“夷”“夏”文野观念转变
    4.2 尊与不尊:“道”“器”体用概念解体
    4.3 禁与不禁:“礼”“俗”治理秩序重构
    4.4 变与不变:“荣”“耻”面子文化演进
    4.5 思考与讨论:文化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余论
    5.1 余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2)相遇(论文提纲范文)

楔 子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附录一
附录二

(3)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的考察与当代价值研究(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网站与数据库
    三、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研究价值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范围与方法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四)研究的框架
第一章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概述
    第一节 新中国丝绸产业发展和丝绸档案形成的社会背景
        一、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工商业的资产结构优化
    第二节 新中国丝绸产业发展和丝绸档案形成的经济背景
        一、立足外销、多创外汇的时代选择
        二、计划经济下丝绸业的恢复和发展
    第三节 新中国丝绸产业发展和丝绸档案形成的文化背景
        一、丝绸设计的人文环境
        二、丝绸文化传播的特点和路径
第二章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技术、品种与市场特征
    第一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技术特征
        一、丝绸产品使用功能的拓展
        二、印花、提花工艺及机械设备的技术进步
    第二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品种特征
        一、丝绸产品品种大类划分的确定与扩充
        二、丝绸新品种、新花色的创新及统一规格
    第三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市场特征
        一、对外贸易及贸易对象的演变
        二、满足内销以及按需供应
第三章 新中国丝绸设计观念、设计群体、及设计档案现状
    第一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观念确定及发展
        一、丝绸设计原则和思路的需求转变
        二、丝绸产品设计方法的传承与创新
    第二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群体形成与发展
        一、丝绸设计师的群体形成与发展
        二、丝绸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
    第三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设计档案的创设及类型
        一、丝绸设计企业档案的形成与归类
        二、丝绸设计师档案的建立与追踪
第四章 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的考察与当代设计运用研究
    第一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产品档案的考察与整理
        一、相关博物馆中新中国丝绸设计产品档案的收集和归类
        二、本课题研究中丝绸档案的考察与整理
    第二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产品档案的当代价值、数据库构建与实验性创新
        一、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当代价值的认知与思考
        二、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数据库建构与运用推广
        三、在数据库基础上的实验性创新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附录: 新中国丝绸设计数据库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表 1-表 20)

(4)日伪在杭州沦陷区的奴化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写作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 杭州沦陷及日伪政权的建立与流变
    一、杭州沦陷
    二、伪政权的建立
    三、日伪政权中的宣传机构
第二章 日伪奴化宣传的政策与策略
    一、日伪奴化宣传政策的制定
    二、日伪在杭州沦陷区推行奴化宣传的策略
第三章 日伪奴化宣传的途径与内容
    一、日伪在杭州的报刊宣传
    二、广播与电影
    三、集会演讲、演艺、标语及其他方式
第四章 日伪奴化宣传的困局
    一、抗日力量的反日宣传
    二、民众对日伪奴化宣传的抵制与抗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上海近代纺织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基于《申报》的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回顾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申报》中的纺织工业内容研究(1919-1948)
    2.1 《申报》中纺织工业内容的宣传方式
        2.1.1 新闻方式
        2.1.2 增刊方式
        2.1.2.1 星期增刊
        2.1.2.2 本埠增刊
        2.1.3 专栏和专刊方式
        2.1.3.1 商业新闻专栏
        2.1.3.2 经济专刊
        2.1.4 国货周刊方式
        2.1.5 专号、特刊及特辑方式
        2.1.5.1 专号
        2.1.5.2 特刊
        2.1.5.3 生产建设特辑
    2.2 《申报》中纺织工业的具体内容研究
        2.2.1 行业资讯报道
        2.2.2 行业发展综述
        2.2.3 行业发展调查
        2.2.4 纺织企业介绍
        2.2.5 纺织专家意见
        2.2.6 纺织知识介绍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缫丝与丝织业的技术引进与创新
    3.1 上海近代缫丝业发展概况
        3.1.1 初步发展阶段(1895-1911)
        3.1.2 发展繁荣阶段(1912-1928)
        3.1.3 急剧衰落阶段(1929-1936)
        3.1.4 彻底衰落阶段(1937-1948)
    3.2 缫丝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3.2.1 缫丝工艺流程
        3.2.2 缫丝设备的引进与创新
        3.2.2.1 坐缫机的引进与制造
        3.2.2.2 立缫机的引进和制造
        3.2.2.3 双宫缫丝机的发明和使用
    3.3 上海近代丝织业发展概况
        3.3.1 初步发展阶段(1915-1927)
        3.3.2 短暂繁荣阶段(1928-1931)
        3.3.3 发展停滞阶段(1932-1936)
        3.3.4 再次发展阶段(1937-1941)
        3.3.5 限制衰退阶段(1942-1948)
    3.4 丝织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3.4.1 丝织工艺流程
        3.4.2 丝织设备的引进与创新
        3.4.2.1 电力织机的引进
        3.4.2.2 电力织机的制造
        3.4.2.3 电力织机的改进
        3.4.2.4 辅助设备的引进与制造
        3.4.3 人造丝的引进
        3.4.4 人造丝的制造
        3.4.5 丝织产品的创新
    3.5 丝织技术引进与创新案例——美亚织绸厂
        3.5.1 美亚织绸厂发展概况
        3.5.1.1 发展壮大阶段(1922-1931)
        3.5.1.2 发展停滞阶段(1932-1936)
        3.5.1.3 持续衰落阶段(1937-1948)
        3.5.2 美亚织绸厂技术引进与创新情况
        3.5.2.1 新式设备的引进
        3.5.2.2 丝织工艺的完善
        3.5.2.3 丝织产品的创新
        3.5.2.4 技术人员的引进与培训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棉纺织业的技术引进与创新
    4.1 上海近代棉纺织业发展概况
        4.1.1 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1895-1913)
        4.1.2 棉纺织业的黄金时期(1914-1922)
        4.1.3 棉纺织业的萧条时期(1923-1936)
        4.1.4 棉纺织业的短暂繁荣(1937-1948)
    4.2 棉纺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4.2.1 棉纺工艺流程
        4.2.2 棉纺设备的引进与创新
        4.2.2.1 棉纺设备的引进
        4.2.2.2 棉纺设备的制造
        4.2.2.3 棉纺设备的改进
        4.2.2.4 棉纺设备的创新
    4.3 棉织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4.3.1 棉织工艺流程
        4.3.2 棉织设备的引进与创新
        4.3.2.1 织机的引进
        4.3.2.2 织机的制造
        4.3.2.3 织机的改进
        4.3.2.4 辅助设备的引进与制造
    4.4 棉纺织技术引进与创新案例——申新纺织公司
        4.4.1 申新纺织公司发展概况
        4.4.1.1 迅速扩展阶段(1917-1931)
        4.4.1.2 由盛转衰阶段(1932-1936)
        4.4.1.3 短暂繁荣阶段(1937-1948)
        4.4.2 申新纱厂的技术引进与创新情况
        4.4.2.1 先进设备的引进
        4.4.2.2 已有设备的改进
        4.4.2.3 技术人员的引进与培养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毛纺织业的技术引进与创新
    5.1 上海近代毛纺织业发展概况
        5.1.1 毛纺织业的初步发展(1923-1930)
        5.1.2 毛纺织业的繁荣时期(1931-1936)
        5.1.3 毛纺织业的特殊发展(1937-1945)
        5.1.4 毛纺织业的再次发展(1946-1948)
    5.2 毛纺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5.2.1 毛纺工艺流程
        5.2.1.1 粗梳毛纺工艺流程
        5.2.1.2 精梳毛纺工艺流程
        5.2.1.3 绒线工艺流程
        5.2.2 毛纺设备的引进与制造
        5.2.2.1 毛纺设备的引进
        5.2.2.2 毛纺设备的制造
    5.3 毛织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5.3.1 毛织工艺流程
        5.3.2 毛织设备的引进与制造
        5.3.2.1 准备设备的引进
        5.3.2.2 织机的引进
        5.3.2.3 整理设备的引进
        5.3.2.4 毛织设备的制造
    5.4 毛纺织技术引进与创新案例——章华毛绒纺织厂
        5.4.1 章华毛绒纺织厂发展概况
        5.4.1.1 发展繁荣阶段(1930-1936)
        5.4.1.2 恢复衰落阶段(1937-1948)
        5.4.2 章华毛绒纺织厂的技术引进与创新情况
        5.4.2.1 新式设备的引进
        5.4.2.2 生产条件的完善
        5.4.2.3 技术与管理人员的引进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印染业的技术引进与创新
    6.1 上海近代印染业发展概况
        6.1.1 发展与繁荣(1921-1936)
        6.1.2 破坏与恢复(1937-1948)
    6.2 印染业的技术引进与创新
        6.2.1 印染工艺流程
        6.2.2 印染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6.2.2.1 印染设备的引进
        6.2.2.2 印染设备的制造
    6.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针织业的技术引进与创新
    7.1 上海近代针织业发展概况
        7.1.1 发展繁荣阶段(1914-1936)
        7.1.2 恢复繁荣阶段(1937-1948)
    7.2 针织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7.2.1 针织设备的引进
        7.2.1.1 袜机的引进
        7.2.1.2 横机的引进
        7.2.1.3 圆筒针织机的引进
        7.2.2 针织设备的制造
        7.2.2.1 袜机的制造
        7.2.2.2 汤姆金织机的制造
    7.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上海近代纺织业发展的综合分析
    8.1 上海近代纺织业兴起的客观条件
        8.1.1 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8.1.1.1 水路的扩张
        8.1.1.2 铁路的修建
        8.1.1.3 市内道路的规范
        8.1.2 良好的工业投资环境
        8.1.2.1 吸引外商投资
        8.1.2.2 推动华商建厂
        8.1.2.3 保护工业发展
        8.1.3 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8.1.4 充足的电力供应
    8.2 上海近代纺织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8.2.1 社会因素的影响
        8.2.1.1 战争影响
        8.2.1.2 政治影响
        8.2.1.3 经济影响
        8.2.1.4 文化影响
        8.2.2 行业内部因素的影响
        8.2.2.1 原料供应
        8.2.2.2 经营管理
    8.3 上海近代纺织工业发展的社会影响
        8.3.1 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8.3.2 推动了上海经济的发展
        8.3.3 促进了纺织文化的发展
        8.3.4 孕育了一批纺织企业集团
        8.3.5 奠定了上海纺织工业基地的地位
    8.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
附录
图表目录
攻博期间所获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6)河网、湿地与蚕桑 ——嘉湖平原生态史研究(9-17世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关于开发模式的探讨
    二. 农史与水利史
    三. 历史地理与古地理学
    四. 地质地理背景与古河道
    五. 3—8世纪嘉湖平原的湖沼地貌
第一章 水利与平原人工水系
    第一节:水流与塘路
        一. 东、西苕溪
        二. 筑塘与农田开发
        三. 沼泽地中的水环境
        四. 湖州城附近的水流
    第二节:横塘纵溇
        一. 浅碟型地形的塑造
        二. 横塘和苕溪七十二溇
        三. 溇港区的开发
    第三节:太湖南部的江南运河水网
        一. 湖杭通道
        二. 太湖南部的运河水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水环境与沼泽湿地开发
    第一节:9—13世纪的水环境与围田开发
        一. 积水环境与围田
        二. 缓流与围垦的加剧
        三. 围田的生态背景
        四. 茭草的种植与养马
        五. 小结
    第二节:14—17世纪的圩田开发
        一. 圩田与圩荡
        二. 桑基鱼塘
        三. 桑基稻田
        四. 小结
    第三节:稻作生态
        一. 秧田
        二. 田间管理
        三. 芦苇与麻类作物
    第四节:湿地中的乡村与市镇
        一. 圩田与村居
        二. 乡村与市镇
    本章小结
第三章:湿地水生动、植物
    第一节:湿地水网中的动物
        一. 鱼和蟹
        二. 湿地珍稀动物
    第二节:原生湿地植物
        一. 水松与银杏
        二. 蓴与荇
        三. 荻与橘
    第三节:菱
        一. 野菱
        二. 折腰菱
        三. 无角菱与水面利用
        四. 菱与水产
        五. 菱与堤岸
        六. 菱的种植与水质
    本章小结
第四章:植桑与农业生态
    第一节:湖桑的种植
        一. 品种
        二. 树型养成
        三. 拳桑养成的技术
    第二节:桑叶采收与利用
        一. 头叶收获与春蚕饲养
        二. 匀二叶
        三. 匀采技术
        四. 桑叶与湖羊饲养
    第三节:桑树种植的专业化与生态经济环境
        一. 桑园土壤分布的基本规律
        二. 专业化桑园的形成
        三. 湖桑专业苗区形成的技术与环境背景
        四. 桑园的经营与生态经济
        五. 桑争稻田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7)杭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研究(1896-1927)(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由与学术价值
        1.1.1 选题缘由
        1.1.2 学术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所用理论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2 杭州城的历史沿革(古代—1927年)
    2.1 建城——1896年的杭州
        2.1.1 山中小县时代
        2.1.2 杭州城的始建时代(隋唐)
        2.1.3 国都(吴越国)和京城时代(南宋)
        2.1.4 浙江省省会时代(元明清)
    2.2 现代化蹒跚起步的杭州城(1896—1911)
        2.2.1 通商口岸的开辟与租界的设立
        2.2.2 杭州城的开放
    2.3 进入民国时期的杭州城(1912—1927)
        2.3.1 "新市场"的建立
        2.3.2 杭州城境域大调整
    本章小结
3 近代杭州的政治现代化(1896—1927)
    3.1 "新政"前杭州的政治体制和政治机构
        3.1.1 清政府的地方行政体系
        3.1.2 在杭州设置的政治机构
        3.1.3 杭州的城中之城——旗防营
    3.2 清末杭州城的自治运动
        3.2.1 清末地方自治运动的背景
        3.2.2 杭州城的自治运动
    3.3 民国时期杭州政治体制的演变
        3.3.1 杭州的立法系统——杭县议会
        3.3.2 杭州行政系统的变迁
        3.3.3 杭州司法机构的演变
    本章小结
4 近代杭州的经济现代化(1896—1927)
    4.1 1896年前杭州经济的基本状况
        4.1.1 传统农业
        4.1.2 传统手工业
        4.1.3 商业
        4.1.4 服务业
    4.2 杭州经济现代化的启动(1896—1911)
        4.2.1 传统农业的变革
        4.2.2 传统手工业的变革
        4.2.3 民族工业的创办
        4.2.4 服务业的更新
    4.3 杭州经济现代化的加速(1912—1927)
        4.3.1 农业的改良
        4.3.2 工业的传承与发展
        4.3.3 商业
        4.3.4 服务业的兴盛
    本章小结
5 近代杭州的教育(包括报刊)现代化(1896—1927)
    5.1 近代杭州教育事业的现代化
        5.1.1 清末时期杭州的教育事业(1896—1911)
        5.1.2 民国时期杭州教育事业(1912—1927)
    5.2 近代杭州报刊事业的现代化
        5.2.1 杭州报纸的创办阶段(1896—1911)
        5.2.2 杭州报业发展的新阶段(1912—1927)
        5.2.3 报刊业务的变迁
    本章小结
6 近代杭州的市政现代化(1896—1927)
    6.1 1896年之前的杭州城市政基本面貌
        6.1.1 杭州城的基本面貌
        6.1.2 交通体系
        6.1.3 通信机构
        6.1.4 城市空间和宗教活动
        6.1.5 医疗机构
    6.2 历史惯性之下的杭州城(1896—1911)
        6.2.1 现代交通体系的初步构建
        6.2.2 电力和电灯照明
        6.2.3 通信和邮政业务
        6.2.4 医疗设施的状况
    6.3 杭州市政建设的新时代(1912—1927)
        6.3.1 城市空间结构的大调整
        6.3.2 拆城墙、修马路
        6.3.3 公园的初建
        6.3.4 公共交通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6.3.5 其他公共设施的扩张
        6.3.6 市政管理机构的变迁
    6.4 杭州警察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896—1927)
        6.4.1 现代警察制度的创立——晚清时期
        6.4.2 现代警察制度的完善——民国时期
        6.4.3 杭州消防事业的演变
    本章小结
7 结语 对杭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7.1 城市空间结构的巨大变迁
    7.2 城市现代化的动力
    7.3 城市现代化的路径
    7.4 杭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的几点启示
参考资料

(8)长三角纺织产业集群的创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理论背景
    第一节 产业集群理论
        一.产业集群内涵界定
        二.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创新系统理论
        一.创新系统的内涵
        二.创新系统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集群创新系统理论
        一.集群创新系统思想的发展
        二.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构架
        三.产业集群的分类及其演进路径
第二章 现实背景及实证分析
    第一节 现实背景
        一.我国纺织工业的国际地位
        二.长三角纺织产业集群现状
    第二节 实证分析
        一.嘉兴市秀洲区纺织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分析
        二.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纺织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分析
        三.象山县纺织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分析
        四.绍兴市纺织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分析
        五.意大利普拉托毛纺织产业集群的创新系统分析
第三章 长三角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
    第一节 长三角纺织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
        一.产业低度化
        二.产业同构化
        三.市场竞争无序化
    第二节 完善集群创新系统要素,增强系统要素间的互动
        一.完善集群创新系统要素
        二.增强集群创新系统要素间的互动
第四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图表目录
    图1-1 产业集群和创新系统理论的发展
    图1-2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图
    图1-3 四种产业集群及其之间的关系
    图2-1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地区
    图2-2 江苏纺织产业集群分布
    图2-3 浙江纺织产业集群分布
    图2-4 普拉托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
    图2-5 普拉托小区的系统图
    图4-1 产业集群类型分布

四、欧洲丝绸市场一瞥(论文参考文献)

  • [1]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D]. 张雪飞. 东华大学, 2021(01)
  • [2]相遇[J]. 宋尾. 江南, 2020(05)
  • [3]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的考察与当代价值研究(1949-1976)[D]. 任颖.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4]日伪在杭州沦陷区的奴化宣传研究[D]. 徐娴.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5]上海近代纺织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基于《申报》的综合研究[D]. 肖爱丽. 东华大学, 2012(07)
  • [6]河网、湿地与蚕桑 ——嘉湖平原生态史研究(9-17世纪)[D]. 周晴. 复旦大学, 2011(08)
  • [7]杭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研究(1896-1927)[D]. 汤洪庆. 浙江大学, 2009(04)
  • [8]长三角纺织产业集群的创新系统研究[D]. 刘成. 东华大学, 2005(04)
  • [9]世纪梦圆: 澳门回家了[J]. 江民. 记者观察, 1999(12)
  • [10]20世纪世界丝绸一瞥[J]. 梁加龙. 丝绸, 1988(05)

标签:;  ;  ;  ;  ;  

欧洲丝绸市场一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