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症霍乱30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立公,黄琴峰,胡冬裴[1](2021)在《瘟疫的古今针灸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利用数据库配合人工筛选,获得针灸治疗瘟疫的古代文献91条和现代文献168篇,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显示,针灸治疗本病,除取病变部位的穴位外,还当注意选取末端部、关节部和病变局部穴,临床可采用刺血、针刺、艾灸、刮痧、按摩、外敷,以及拔罐、穴位注射、电针、仪器、梅花针、微针系统等疗法。同时还比较了古今治疗瘟疫的异同。
邓柏龄[2](2021)在《旴江医学灸疗特色研究》文中认为灸疗作为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临床疗效备受历代医家的青睐,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旴江医学是我国重要的地方医学流派之一,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灸疗思想。陈自明、危亦林、李梴、龚居中、龚廷贤五位旴江医家在灸疗理论和临床都有重要发挥,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归纳总结法等方法,以以上五位医家的代表作《外科精要》、《世医得效方》、《医学入门》、《红炉点雪》、《万病回春》、《寿世保元》为具体研究对象,细致研读,分条析理,同时检索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通过书中灸疗原文、文献资料系统整理,进而整体概括旴江医学灸疗的学术思想,探讨旴江医学灸疗特色及价值,拓展深化旴江医学学术研究,承继旴江医学灸疗之精华,旨在将旴江医学中的灸疗技术及理论进一步发扬,为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1)旴江医学灸疗概述;(2)旴江医学灸疗代表医家主要学术思想;(3)旴江医学灸疗特色;(4)现代临床运用。通过对相关灸疗文献资料的全面疏理和分析研究,旴江医学灸疗理论渊博,富有实践经验,创新多种施灸方式,极大丰富了我国中医传统治疗方式,在中医学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笔者认为灸疗在旴江医学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各旴江医家的学术特点如下:陈自明在中医外科上有所发挥,精晓痈疽用灸。危亦林列举了56个病证在临床上如何用灸治疗,提倡灸穴宜少;倘多穴同用,需斟酌施灸顺序;灸量宜随年龄、病情、施灸部位等灵活调整等。李梴认为灸疗的效应能补针刺与药物的不足;重视经络系统在灸疗中的作用,且侧重运用特定穴和奇穴;首创灸脐疗法,用于治疗百病及养生保健等。龚廷贤用灸治疗急危重症见解独到;亦提倡精简取穴,侧重运用奇穴与经验穴;注重熏脐保健等。龚居中认为灸疗能用于寒热虚实证,突破“热证禁灸”的禁忌,倡导痨瘵用灸;灸痨用穴考究,重视配伍;注重施灸时的细节等。旴江医学灸疗特色主要有:辨治病证,灵活施灸;选穴精妙,灸法多样;灸药兼施,相辅相成;灸治急症,效速力宏;养生保健,灸脐为要。此外,现代临床运用灸疗在辨治病证、选穴精简、灸法多样、灸治急症、灸脐保健等方面,与旴江医学灸疗存在许多相似点,而又有所推陈出新,对临床用灸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总而言之,本文通过对旴江医学灸疗相关文献的研究,了解旴江医学灸疗的发展历程,分析旴江医学灸疗代表医家的主要学术思想,阐明了旴江医学灸疗特色,最后结合灸疗的现代临床运用,为后世医家在灸疗的临床运用和学术创新提供了些许研究思路,为江西中医药强省建设提供了些许方向。
李媛媛[3](2021)在《《针灸甲乙经》郄穴命名内涵与功效拓展文献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考证《针灸甲乙经》郄穴正名、别名命名内涵,阐发其命名意义,思考总结郄穴命名内涵,从而丰富郄穴穴性内涵,为郄穴的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2)对比研究总结《针灸甲乙经》郄穴功效的古今差异,以及古今临床应用差异缘由,以期拓展郄穴临床应用范围;(3)对比发现郄穴临床应用演变规律。方法:本研究以黄龙祥校注的《黄帝针灸甲乙经(新校本)》为蓝本,运用归纳分析方法和对比研究方法对郄穴命名内涵及功效进行研究。(1)归纳分析方法:运用《说文解字》对十六郄穴的正名、别名进行文字解读,再收集、整理有关腧穴命名内涵的相关着作,手动检索出论述郄穴命名内涵的内容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梳理。(2)对比研究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和万方数据库,将通过检索搜集到的郄穴相关文献资料,与《针灸甲乙经》《经络腧穴学》中郄穴的临床应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针灸甲乙经》明确了十六郄穴的定位及其中五个郄穴的别名,对于穴位的描述也更为具体详尽,明确规定和记载了十六郄穴的针刺深度、留针时间、艾灸壮数、郄穴的主治病症等,后世据此发现了郄穴主治病症的选穴规律。(2)通过对《针灸甲乙经》郄穴正名内涵的挖掘与考证,十六郄穴穴性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发现郄穴的命名内涵主要与穴位所处位置机体形态特点、功能主治、穴位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与周围位置关系特点、穴位所在位置脏腑经络气血转输出入的特点等相关。如:孔最、梁丘、地机、阴郄、郄门、外丘、中都、跗阳穴的命名主要与穴位所在位置的形态特点相关;温溜、地机、养老、金门、水泉、交信、跗阳穴的命名都与穴位的功能主治相关;梁丘、水泉的命名则与穴位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相关;会宗、中都、交信的命名则与其穴位所在位置与周围位置形成的关系特点相关;阴郄、筑宾、阳交的命名也与其穴位所在位置经络气血转输出入相关;另有梁丘为春秋古地名,中都为古官府名。(3)通过对《针灸甲乙经》其中五个郄穴别名的挖掘与考证,发现郄穴的别名能够更加形象生动的表达郄穴的位置特点、功能主治特点及经气运行特点等。比如脾舌,则更清楚的展现了地机穴归属脾脏的生理功能特点及主治功能特点。另外,发现相较于郄穴正名内涵的研究而言,有关郄穴别名的研究内容少之又少。(4)通过对《针灸甲乙经》记载十六郄穴古今临床应用比较研究,发现郄穴的临床应用在《针灸甲乙经》中的记载与《经络腧穴学》中的记录以及现代临床应用三者之间均存在一定差异。郄门、会宗、外丘、中都、跗阳穴的临床应用在《针灸甲乙经》中的记载与《经络腧穴学》中的记录基本一致。孔最、梁丘、地机、阴郄、养老、水泉、会宗、交信、阳交的临床应用相较《针灸甲乙经》时期得到进一步拓展。温溜、金门、外丘穴的临床应用在《针灸甲乙经》中的记载较《经络腧穴学》丰富。温溜、金门、会宗、筑宾穴的现代临床应用研究相较《针灸甲乙经》记载及《经络腧穴学》记录,研究内容渐趋减少和局限,筑宾穴在《针灸甲乙经》中记载可治疗狂,癫疾,绝子,大疝等疾病,但现代临床应用已无相关研究,现代对于筑宾穴的应用多来自于临床工作者的实践经验。孔最、阴郄、养老在《针灸甲乙经》中记载病症较少,但现代临床应用对其做了较多探索,对比可发现后世对这些穴位的临床应用多为痛症和血证,可能受“阳经郄穴治疗痛症,阴经郄穴治疗血证”的影响。地机、金门、郄门、中都、筑宾穴在现代临床应用中研究者对其做了全新的探索,且临床疗效显着。但外丘、中都、阳交穴在《针灸甲乙经》记载及《经络腧穴学》中记录的临床应用,现代已基本无相关研究。结论:(1)郄穴命名内涵的考证与挖掘丰富了郄穴的穴性内涵,为郄穴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2)对比研究《针灸甲乙经》十六郄穴古今临床应用的演变,对后世临床工作具有指导和启迪意义。
袁莉蓉[4](2020)在《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文旨在运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江西旴江医学流派明代名医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宏观分析,并与古今文献资料细节对比、归纳总结,探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学术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向临床推广一种较适宜于五官科的针法。方法:本文在追溯李梴针法渊源部分,采取文献研究方法,从李梴生平和着作行文中细致检索、痕迹比对探析其渊源。采用广泛的检索路径,人机结合方式,在各个数据资源系统检索中医古医籍和古代针灸歌赋中运用“上病下取”取穴思想以及以针刺四肢下部腧穴为主治疗五官疾病的相似文献,收集、汇总、整理、辨析比对,最后提取与“上病下取”紧密相关的文献信息,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进行考辨、还原、疏理出它的传承脉络,探索其渊源。探析腧穴应用规律部分,利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手动检索相结合,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近6年的当代医家针治五官的文献,以及从古代医家针治五官的针灸歌赋入手,提取相关信息,再人工查找、比对更加细节的内容,建立access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摘录检索的信息,使用SAS9.4软件编程实现数据分析,探讨其五官用穴规律。探讨李氏针法特点和临床机理部分,采取将李梴针法精义内涵与中医经典《内经》《难经》等经文的比较异同,以经解经,深度挖掘其针法内涵和特色。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触类旁通,采取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从中医思维方法学、经络学基础、中医病因病机学、针灸效应特点、治则治法及西医神经学基础等方面探讨其机理。临床价值探讨部分,通过各数据资源系统,分别以“上补下泻”“上病下取”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以及自由词检索凡以四肢下部穴治疗五官疾病的文献资料,然后人工查找、比对细节内容,分析探讨当今医家应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尤其是五官疾病的取穴规律和特点,体现“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1、通过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的追溯,可知“上补下泻”针法是明代李梴首创,源于李氏遵《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而创制,其内涵有穴分主应、刺分先后、远取为主、上补下泻。该针法不仅导源于《内经》《难经》,还传承沿袭了如宋代旴江席弘、宋代何若愚、元代窦汉卿、元代旴江危亦林等明代以前诸多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且师古不泥,对经典和前贤思想有继承也有创新和发展。溯源中,考辨出李氏重穴法,重“主穴”“应穴”配合,由此溯源“穴法派”的传承脉络表;亦考辨出“应穴”理论的源头,“应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内经》,以及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和元代旴医危亦林《世医得效方》。2、通过探析李氏腧穴规律,首次提出22个李氏五官习用经穴,得出李氏五官经穴特点:重阳经,尤其以手阳明大肠经为主,对合谷穴的应用多达15次;选穴以远取为主,重视八脉交会穴、五输穴、原穴等下部腧穴的使用,且多用泻法;注重胃气,土经土穴使用最多;李氏选穴独特,不循常法,多选取申脉、金门、手三里、足临泣等其他医家不常用的穴位治疗五官诸多疾病。通过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探讨分析当代医家和古代医家治疗五官疾病的用穴规律和特点,并与李氏针法用穴规律比较异同,发现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用穴特点与李梴针法精义相应。3、由追溯渊源和探析腧穴规律得出李氏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应答主穴;刺分先后,先泻后补;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崇尚“易精简”;重视针灸禁忌。4、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以经解经,明确了李氏针法的机理特点:“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物质基础;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通经接气”是其针法效应特点;《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的神经学基础;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脏腑别通”理论是“上补下泻”针法的独辟蹊径。李梴逝世数百年了,但是当代医家仍然在应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尤以旴江谢氏五官特色针法将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传承并创新,在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且疗效甚佳。结论:理论研究: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根植《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承袭历代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又有自具特色的创新发展。在治疗五官疾病方面,该针法具有确切的中医基础理论作根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作检验,其“理”钩深诣微,其“法”根植经典,其“方”简便易行,其“术”鲜明独特,其“效”迅捷安全。临床价值: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临床效果显着,适宜于临床各科,尤其对应用于五官科临床具有广泛推广意义。该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先主后应;刺分先后,先下后上,先泻后补;取穴远近相配,远取为主;注重胃气,治病求本,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尤重手阳明经;主要取肘膝关节以下腧穴,刺激较重;头面五官取穴少,刺激轻,减少头面五官的创痛,降低患者恐针心理,更易于人们接受针刺疗法。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崇尚“易精简”,倡“一针为率”,最多四穴,甚至仅取下部一穴即可,用穴少而精,易学易用;重视针灸禁忌,安全效佳,适宜于临床各科推广,尤其对当今临床五官科疾病辨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且适应现代人要求享受医疗,少创痛无创痛的需求,有着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益于针灸疗法的更进一步推广、普及、走向世界。正如明代针灸名医杨继洲《针灸大成》赞曰:“又有一言真秘诀,上补下泻值千金”。
陆倩影[5](2020)在《中医古籍中任督二脉外治法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搜集古代中医文献中与任督二脉外治法相关的内容,梳理任督二脉外治法的学术源流,整理中医古籍中任督二脉外治法的基础理论,归纳总结出古代常用的任督二脉外治法治疗种类及操作方法,分析古代任督二脉外治法的应用规律,以期为任督二脉外治法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文献依据。方法:本文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梳理秦汉时期至清代任督二脉外治法的学术源流,以展现任督脉外治法理论及应用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过程及特点。采用传统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分类、归纳中医古籍中任督脉的基础理论内容,明晰任督脉外治法在古代得以广泛运用的理论基础及具体内容。运用统计学研究方法对古代文献中任督脉外治法的应用规律进行分析,从多角度展现古代任督脉外治法的具体特点,并以数据方式进行直观陈述。结果:第一方面,通过学术源流梳理,本文整理挖掘了从秦汉至清代以来,任督二脉外治法的理论及应用方面的变迁与发展脉络。秦汉时期,针刺、艾灸为任督脉外治法的主要治疗方式,操作相对简单。魏晋隋唐时期,任督脉灸法较为盛行,治疗范围较为广泛。这一时期,任督脉熨法、敷法、贴法、摩法、导引等治疗方式相继出现,极大的丰富了任督脉外治法的内容。宋元时期,医家更为重视任督脉针灸的感传效应,针刺补泻法以单式手法为主。明代在此基础上发展出针刺复式补泻手法,操作较之宋元时期更为复杂。清代流行任督脉中药外治法,熨法、敷法、贴法、摩法等治疗方式被广泛运用于临床。第二方面,通过对散在于中医古籍中关于任督二脉的基础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和归纳总结,本文整理综合阐述了支撑任督脉外治法不断传承创新的多方面理论基础,是解读任督脉外治法具体应用规律必不可少的理论依据。第三方面,本文通过对精心筛选出的62本古籍文献中相关资料的整理,归纳出常用任督脉外治法共11种,分别是针刺、艾灸、熨法、敷法、贴法、摩法、爪法、点法、揉法、刮痧、导引等治疗方式,并对具体操作方法和辅助方药等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第四方面,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古籍文献中任督脉外治法常用药物、主治病证、选穴部位等规律。并重点论述了艾叶、食盐、葱白等任督脉外治法常用药物功效;阴寒内盛证、小便不通、霍乱病等任督二脉常见病证出现的缘由;神阙、关元、百会等常用腧穴主治病证规律。结论:任督二脉外治法源远流长,简便验廉,在古代应用颇广。通过本文归纳总结,明晰了任督二脉外治法学术发展历史,阐述了任督二脉外治法的理论基础,归纳总结了古代常用任督脉外治法11种,统计分析了古代文献中任督二脉外治法的具体应用规律。本文的撰写丰富了任督二脉外治法研究的内容,可以为后续文献、临床、教学等工作提供文献支持。
陈文恬(Tan Wen Tien)[6](2019)在《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文对《伤寒杂病论》中寒凉药物的相关条文进行整理和分析,梳理张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经验,探析其规律,归纳总结其辨治特色及学术思想,继承和发扬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精髓,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文献依据和理论支持。方法:主要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和统计法对《伤寒杂病论》内含寒凉药物的条文进行整理,筛选出性味属大寒、寒、微寒、凉、微凉的药物,并结合历代重要医籍注释、本草着述和现代临床与药理研究相关资料,对寒凉药物的条文、方剂、常见配伍等做出阐释和分析,探寻张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适应症、病机、组方特点等规律。结果:《伤寒杂病论》共有70味寒凉药物,共涉及193首方剂。《伤寒论》全书共42味药物属于寒凉性质(约占48.3%),《金匮要略》共60味属于寒凉性质(约占38.7%),其中28味只见于《金匮要略》。含寒凉药物的原文中,最多出现的症状为便秘、烦躁和发热,提示《伤寒杂病论》内温热性疾病的特点以此三者常见。见“便秘”者,以大黄、枳实、芒硝为要药;应对证见“烦躁”者,则用黄连、石膏、栀子、豆豉、龙骨、牡蛎。对于“发热”,主要运用芍药、石膏、栀子、豆豉、大黄、芒硝、枳实、柴胡、黄芩、茵陈蒿、竹叶、甘遂等;仲景运用的寒凉药物以苦味药居多,高频次寒凉药物为芍药、人参、大黄、黄芩、枳实、石膏和黄连,分别具有清火、凉血、攻下、养阴和燥湿的功效,可治燥结腑实、饮热互结、湿热阻滞、邪热炽盛、瘀热在里、阴虚津枯等病证。寒凉药物组方往往相须而用,如石膏与知母、大黄与枳实、黄芩与黄连等;也常寒温相伍,如桂枝、麻黄、干姜、半夏和附子配伍成方。仲景在寒凉药物的方剂里多配伍和胃之药以防脾胃被伤;又因为寒凉药物所治多为温热性疾病,热邪易伤阴化燥,故也注意护阴,实热证主要通过大黄、芒硝、枳实急下存阴,虚热证则以人参、麦冬、天花粉、地黄、百合等养阴。对热邪与积滞相结成病者,仲景每加入通下药,使邪有去路,以大黄为代表药。在脾胃虚弱者和羸弱体虚者中,慎防如栀子、豆豉、石膏、黄芩、甘遂、大黄等寒凉药物之弊,其用量较小,常与甘草、粳米、生姜等同用。仲景寒凉药物运用集中在《伤寒论》阳明篇、《金匮要略》之“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和“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说明仲景运用寒凉药物于脾胃病症颇多,另外在亡阳格拒,阳气极虚时也有用寒凉药为反佐之例,如白通加猪胆汁汤。后世着述中大多能追溯仲景方药之貌,说明后世是在继承仲景的基础上作出补充和发挥。结论:1、仲景不仅重温,也善用寒凉。所用寒凉药物约占《伤寒杂病论》的四成,以苦味居多,治疗范围广泛。2、仲景所用的寒凉药物主要是:芍药、人参、大黄、黄芩、枳实、石膏和黄连,以其清火、凉血、攻下、养阴和燥湿之功,治燥结腑实、饮热互结、湿热阻滞、邪热炽盛、瘀热在里、阴虚津枯等病症。3、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特点有五:一是常以寒温相兼,二是寒凉相须为用,三是顾护脾胃,四是重视护津,五是注重通下。4、仲景运用寒凉药物审慎有度,必审其弊而斟酌用量或配伍用药。5、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经验特色影响深远,后世医家多有借鉴,亦有补充。
黄秀丽,孙淑平[7](2002)在《重症霍乱30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今年我区发生霍乱的散发流行,现将我们收治的30例重症霍乱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8例,女22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1岁,平均42岁。30例中24例为农民,6例为农村学生,均有饮生水史。全部病例均为无痛性腹泻,其中米泔样便20例(66.7%),水样便6例(20%),血便4例(13.3%)。呕吐18例
鲁周南[8](2020)在《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后出血为产褥期发生的异常阴道出血性疾病,影响产后恢复,严重者甚至影响到产妇的生命。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普及、二胎政策开放,产妇生活环境、个人生活观念、生活习性也发生了改变,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产后出血在中医古籍中以“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血崩”“产后下血不止”等病名呈现,内容丰富,有深厚的文献积累。如何从中医的角度认识产后出血,发掘中医临床治疗优势?首先离不开对其源流以及学术思想的梳理总结;此外,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高效获取产后出血专科知识,亦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之一。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确定产后出血病名的中医内涵与外延,以朝代为序,研究纳入文献的病名演变、病因病机、诊断以及理法方药的流变脉络。第二部分针对导师团队研究提出的古籍、医家、知识“三维一体”获取思路,笔者采取专家访谈方法对“三维一体”进行专家意见征集,进一步补充完善了“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论证并确定了各知识要素层级,使其更符合中医古籍知识的特性并具有可操作性。论文最后以产后出血文献为例,对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知识基于不同获取方案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古籍阅读选择建议,对中医古籍知识的学习利用提出方法学借鉴。先秦至秦汉时期,产后病统称为“乳余疾”,出现产后疾病之萌芽。《黄帝内经》首次记载产后疾病“乳子病热”,创造性地提出了通过望诊、问诊、切诊综合进行妇人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开创了产孕奇经理论之先河。《金匮要略》根据产后亡血伤津的生理特点,将产后常见疾病归纳为痉病、郁冒、大便难。魏晋南北朝时期,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首次系统提出从产妇脉象的表里、寒热、大小、缓急进行预后预判,奠定了产科脉诊的基础。该时期文献至少记载了近20余种用于产后疾病治疗的药物。此期尚无“产后出血”的专篇记载,但在实践方法上却形成“产后出血”专病诊断及治疗的萌芽,该时期,产后出血疾病相关记载多以某方适应症形式提出。隋唐时期,《经效产宝》《诸病源候论》开始对产后出血相关病名有相对集中论述。《诸病源候论》记载恶露不尽、血崩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虚损、瘀血。《备急千金要方》第一次提出恶露不尽与产后时间密切相关,且强调腹痛与恶寒两大伴随症状,明确了恶露不绝部分内涵,具有开创性意义。该时期产后出血相关治疗方剂数量较前丰富,共计30余首,有论有方,但未见专篇论述。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病名数量较前明显增加。此时期记载产后恶露不绝病因有虚损、瘀血、寒邪互结。产后血崩病因病机较前增加饮食不节、情志、药物因素。《妇科秘兰全书》能够较好的反映妇科产后出血诊疗思路。提出以产后7日为节点,结合腹痛情况辨虚实用药,记载成方当归建中汤、独圣散、泽兰汤、瑞莲散4首。并顺从产前、临产、产后生理状态加以调护,及时纠正产妇气血运行异常状态,预防产后出血。《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提出崩漏一定程度上是产后恶露不尽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的临床表现,认为两者之间存在转化关系。郑氏女科提倡产后应大补气血。推出产后出血四物汤通治方,形成以四物汤为主要治疗思路与手段的完整治疗方案。梳理金元大家张元素、李东垣、罗天益、刘河间等着作,整理出产后辨治思路三条。产后需扶持荣卫,调养血气;属邪气实者需攻之;产后宜大补气血为先。并整理产后处方用药30余条。该时期产后出血文献得到长足发展,疾病概念已内含“审因论治”理念;将产后出血引入急症观念,纳入到急症治疗体系中,能够清晰地根据缓急予以分化治疗;此时期着作开始出现明显学派特色,学术思想承前启后。明代,产后出血进一步发展到以出血量、势进行区分。命名呈多样化,命名称谓中明确其危重症的含义。此阶段发展了恶露不绝、血崩冲任、脏腑病因病机学说,并从病因病机层面认识到胎前、临产、产后调护的失当与产后疾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学术思想主要继承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体系与朱丹溪“产后大补气血”说。创新主要表现在张景岳的辨证思维与体质辨识相结合的理论创新、赵献可从阴阳真假辨治血证思路的创新、薛己的产后出血脏腑辨证理论创新。明代产后出血常用成方为四物汤与生化汤及加减体系。产后用药禁忌较前人增加活血破气药物,如三棱、莪术、红花、苏木、牛膝等14种;清热药物黄芩、黄连、栀子、黄柏4种;慎用方剂为大承气汤、五苓散,丰富了产后出血用药禁忌内涵。清代《妇科冰鉴》首次较为准确的概括产后恶露不绝定义,认为恶露超过七天,日久不断,为恶露不绝。较前增加了“产后一月恶露重来”“产后崩淋带下”病名。恶露不绝、血崩较前代增加了冲任瘀血以及虚实夹杂病因病机。脏腑理论方面,补充产后气血、营卫概念以及肝疏泄无度、肾闭藏无权病因病机。《胎产新书》完整地提出了饮食、情志、房事损伤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病因病机。清代古籍,针对出血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瘀血理论之创新;气、血、水、火的理论创新;奇经学说在产后的创新应用;中西医结合运用于临床的创新及大量原创新方出现。四物汤与生化汤辨治产后出血的体系进一步丰富发展,生化汤发展至清代,已经成为产科常用方,也是产后出血常选方剂之一。第二部分主要着重于对中医知识获取方法与思维的研究。基于本次产后出血文献研究,首先提炼出“医家个人经验”“官方医学教育”两种常见的知识获取方法;同时,对导师团队提出的“三维一体”获取方法进行了专家访谈论证研究。为有序快速获取古籍知识,寻求中医知识获取普适性的方法,导师团队参考人脑获取知识的思维模式,针对计算机对古籍知识的获取特点,提出“三维一体”数据模型。基于知识元、知识体概念,笔者设计出针对方法学专家、临床专家、文献专家深度访谈的问卷,对“三维一体”知识体在知识获取中的重要性、权重关系以及三个知识体所包含的23个知识元在知识体构成中的角色与重要性等进行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通过深入研究,系统地对“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进行了全面补充与完善;与此同时,整理元数据赋权及知识推送专家深度访谈意见,为数据模型建立提供专家意见基础。深度访谈意见包含模型中知识体、知识元的权重建议;关于不同历史时间与不同学科古籍在数据模型中的时间、空间建议;用户意见量化建议等。“以史为鉴,知往鉴来”是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的重要目的。如何将古代医家丰富的治疗经验与当今临床实际问题相结合,为中医产科临床提供理论思维与治疗依据,寻求中医妇产科的进一步发展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论文最后结合本次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综合三种不同途径的知识获取方法,整理出4种产后出血知识获取临床思维路径与69种推荐书目,为产后出血古籍知识获取提供了方法学借鉴。
刘立安[9](2020)在《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史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宋以前的灸疗学术传承和发展史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并就灸疗学术发展过程中,相关的若干学术论点进行尝试性挖掘。灸疗学术史的考证、分析是中医针灸学科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其学术渊源可上溯先秦。本文研究目的是以学术史研究的角度,对先秦至宋代的灸疗学术进行纵向的考证、分析,并形成总结,以全面地梳理这段时期灸疗学术成果,并揭示其背后的学术发展轨迹。探寻在该段历史时期内灸疗学术沿革的内在规律,初探学术发展背后的社会动因,填补灸疗专科学术沿革研究的空白。本研究进一步借学术史研究中所见学术发展与社会、文化推进的联系性,结合社科领域为主的多学科对照,从横向上对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过程中若干相关学术论点进行尝试性挖掘与拓展,探究其学理的贯通、旁通、变通规律,拟为以后的灸疗学术挖掘、学理研究提供新视角性的借鉴和启示。研究方法:本义主要通过全面搜集、梳理宋以前灸疗文献、史料,结合典型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方法和综合研究方法,进行灸疗学术传承、发展的研究及若干学术论点的挖掘。典型分析方法乃于研究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学术人物及其成果和相关着作文献,后进行深入剖析,以揭示其学术特点、利弊得失与学术规律。理论分析方法是通过理性思维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其通过在思想上把事物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特征、属性、关系等,再从本质上加以界定和确立,进而通过分析、综合,把握其规律性。综合研究方法即在大量占有学术传承、发展史料基础上,通过纵向、横向、多维度的分析、综合、比较,以呈现学术发展的成果,揭示其特征、利弊和规律。研究结果:依据宋及以前灸疗学术传承、发展客观事实与规律,本文将该段时期灸疗学术发展历程划为五个历史分期:(1)自三代之前至《灵枢》、《素问》成书前,为灸疗学术的萌芽阶段。该阶段,可见一些与灸疗相关的出土物,有关灸疗的记载散见于儒、道等诸子作品中,《马王堆帛书》中见载经脉的雏形,但并未见成熟的灸疗指导理论体系;(2)自《黄帝内经》成书至晋皇甫谧写成《针灸甲乙经》时期,是灸疗学术体系初建阶段。在该阶段,古人总结了此前的中医及灸疗理论,逐渐形成体系。在详述人体的经络腧穴基础上,《内经》、《针灸甲乙经》等文献全面论述了灸疗适合地域、从业适合人员、适用情况判断、施灸原则、灸疗补泻、穴位灸禁及与他法联合应用等灸疗基础理论,至此灸疗学术基础理论体系初步建立;(3)自晋代葛洪着《肘后备急方》到唐初甄权、张文仲等医家论灸,是灸疗学术的发展丰富阶段。在该阶段,灸疗急救思想及急症施灸发展迅速,外科、伤科、痈疽之灸方均丰。灸法上也大有丰富,首开隔物灸先河。灸疗临床见经外奇穴的选用;(4)自唐孙思邈着《备急千金方》到北宋政府编就《圣济总录》,可以称之为灸疗学术的繁盛阶段。该阶段,王焘等不少医家“重灸思想”鲜明。灸疗学术在魏晋南北朝丰富基础上,出现第二次总结。该时对于腧穴、灸材、艾炷形制、灸法、灸量、施术、灸疮护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定,明确提出了灸例、腧穴标准、疗程等内容,灸方也极大丰富。在大总结基础上,可见灸疗思想及方法的进一步发展;(5)自《灸膏肓俞穴法》、《西方子明堂灸经》等民间灸疗专书出现延续到宋代以后,为灸疗学术争鸣与门派初现阶段,本阶段民间灸疗专着多方出现,在灸疗学术探讨上不再追求全面,而多针对灸疗学术体系中的某一方面进行探讨,医家各有所主张,各有所长,各有灸疗学术所挖掘的点,初步可见学术分门别派之端倪。在对宋以前灸疗学术演变进行纵向历史分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方法,探讨了灸疗在各个阶段的学术特征、沿袭创新、利弊得失,并阐述了灸疗学术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本文剖析出宋以前灸疗的学术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在大体上有相合性,这也折射出学术发展背后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经济基础性因素的影响。经济基础又决定着上层建筑,故可进一步窥见灸疗学术发展与文化的联接。综合可见,中医药体系中的灸疗学术发展与文化、社会的发展有紧密关联。启示我们在当下,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来发展灸疗学术有其必要性,据此笔者提出了后续灸疗学术发展选题的建议。一者,对于当前“老龄化”社会将至,灸疗学术探索在老年病领域或大有可为:再者,在当前国家“健康中国”战略下,社会医学倡议逐渐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上,提倡并重视疾病预防,故对保健灸疗的研究也是可取的方向;三者,在抗击新冠状病毒疫情中,艾灸发挥了防疫作用,面对复杂且日益全球化的疫病流行趋势,灸疗防控传染病研究也是一个有意义的方向。这也表明,对于传统灸疗学术的挖掘,回归和联系传统文化并进行多学科互参式的研究是可取方式之一。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综合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对宋以前灸疗学术的全景式梳理与总结,抓取了灸疗学术体系发展的整体视角,进而回溯针灸及中医整体学术理论体系,以多学科对照、贯通思路,对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过程中若干相关学术论点进行了横向挖掘与拓展,对于“艾”的本义与阴阳的联系、“腧穴取穴法”的系统性、“奇经八脉”理论、灸疗手法、“古音六字诀”音韵等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以为后续灸疗学术理论研究乃至针灸和中医学术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借鉴。研究结论:通过对宋以前灸疗学术史的纵向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结合综合分析和理论研究,得到以下四点结论:(1)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五期;(2)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历程与社会更替历史进程有相合性,且宋以前灸疗学术演进背后存在着明显的社会动因;(3)宋以前灸疗学术的沿革对于今后灸疗学术研究的选题有所启示;(4)在针灸乃至中医学术理论研究方面,多学科对照、贯通探索是可取途径之一。
李小兰[10](2020)在《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从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的维度出发,系统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中提及病种,编制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探究其高发病种,并剖析高发病种危险因素,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最终结论,有望提高侗族防病抗病能力,为相关部门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和健康政策提供相应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作为本文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以网络文献挖掘和手动查阅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全面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从中严格筛选与本研究相关度高的资料。2.统计和归纳法运用扎根理论将收集的文献资料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进行3级编码,最终找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结论。3.比较分析法运用比较分析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比较结果得出重要结论。结果1.侗族传统命名法具有本土性、古朴性、历史性等特征,侗医常按照11种疾病命名方法对传统病种进行分类。传统命名法病种以外的为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其含有部分中医学和部分西医学疾病病种。2.采用临床医学学科分类准则,将侗族传统命名法病种与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按照内科(400个、326个)、外科(199个、66个)、妇产科(91个、101个)、儿科(260个、34个)、皮肤性病科(92个、29个)、五官科(90个、73个)、男科(15个、6个)等七大类别进行分类。两种命名法相同的高发病种共5个,不同的高发病种共12个。因目前掌握资料有限,尚有167种传统病种无法准确分类。3.经分析得知,侗医两种命名法疾病谱具有差异性。侗族传统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儿科、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妇科、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呼吸系统、五官科,主流医学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儿科、五官科、妇科、泌尿系统、皮肤科。由上可知,侗族传统命名法疾病谱中的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在主流医学命名法疾病谱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科,其余七大疾病谱虽然相同,但其排序却大相径庭。结论1.从疾病命名方式可看出侗医两种疾病命名法具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侗族传统命名法带有鲜明的侗族文化色彩,值得深入研究。深挖两种疾病命名法可知,其具有互相嵌入、相互补充等融合现象。传统命名法虽已形成自己的疾病分类方式,但疾病分类系统尚未形成统一标准。2.在侗医两大命名法病种中,外伤、心脑血管系统、妇科、消化系统中某些疾病始终都处于高频发病状态。疾病谱上升较为明显的有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下降较为明显的有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3.通过深入分析侗族疾病谱规律背后原因,得出影响侗族患病最主要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条件、侗族传统文化、社会环境、个人健康意识、自然环境等五大方面。这些因素可为后续研究者探究相关病种提供一定的思路。基于本文探究的疾病谱背后规律,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科研人员、个人健康防控等方面出发,得出疾病谱的变化规律对贵州公共卫生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重症霍乱30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症霍乱3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瘟疫的古今针灸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古今取穴对照 |
1.古今均取头面部穴 |
2.古今均取上背部穴 |
3.古今均取胸腹部穴 |
4.古今均取末端部穴 |
5.古今均取关节部穴 |
6.古今均取病变局部穴 |
古今方法对照 |
1.古今均用刺血 |
2.古今均用针刺 |
3.古今均用艾灸 |
4.古今均用刮法 |
5.古今均用按摩 |
6.古今均用外敷 |
7.现代采用的其他方法 |
结 语 |
(2)旴江医学灸疗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旴江医学灸疗概述 |
1.1 旴江医学简介 |
1.2 旴江医学灸疗医籍整理 |
1.3 旴江医学灸疗发展历程 |
1.3.1 灸疗理论的丰富完善 |
1.3.2 灸疗实践的广泛运用 |
1.3.3 施灸材料的多样化 |
2 旴江医学灸疗代表医家主要学术思想 |
2.1 陈自明 |
2.1.1 痈疽用灸 |
2.1.2 选穴精辟 |
2.1.3 隔物精妙 |
2.1.4 灸奇数壮和灸感定量 |
2.1.5 灸药合用,次序有别 |
2.2 危亦林 |
2.2.1 对病用灸,因证选穴 |
2.2.2 选穴精少,灸量灵活 |
2.2.3 多穴同用,灸有先后 |
2.2.4 灸洗合用 |
2.3 李梴 |
2.3.1 灸能补针药之不及 |
2.3.2 重视经络,善选特定穴和奇穴 |
2.3.3 首提炼脐法 |
2.4 龚廷贤 |
2.4.1 灸治广泛,尤善治急、治难 |
2.4.2 选穴精简,善用奇穴、经验穴 |
2.4.3 熏脐保健 |
2.5 龚居中 |
2.5.1 寒热虚实,皆宜用灸 |
2.5.2 取穴考究,重视配伍 |
2.5.3 注重细节,确保灸效 |
3 旴江医学灸疗特色 |
3.1 辨治病证,灵活施灸 |
3.2 选穴精妙,灸法多样 |
3.3 灸药兼施,相辅相成 |
3.4 灸治急症,效速力宏 |
3.5 养生保健,灸脐为要 |
4 现代临床运用 |
4.1 辨病与辨证的运用 |
4.2 选穴精简、灸法多样的运用 |
4.3 灸疗与药物联合的运用 |
4.4 灸治急危重症的运用 |
4.5 灸脐保健的运用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旴江医学灸疗学术思想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针灸甲乙经》郄穴命名内涵与功效拓展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腧穴命名的研究概况 |
1 古代腧穴命名内涵的发展过程 |
2 现代腧穴命名内涵的研究现状 |
3 腧学命名内涵研究的分类 |
3.1 十四经腧穴命名内涵 |
3.2 特定穴命名内涵 |
3.3 同类腧穴命名内涵 |
3.4 单个腧穴命名内涵 |
第二部分 《针灸甲乙经》郄穴命名的文献研究 |
1 《针灸甲乙经》郄穴的文献研究 |
1.1 研究范围 |
1.2 研究方法 |
2 《针灸甲乙经》郄穴正名内涵考证 |
2.1 手太阴之郄孔最 |
2.2 手阳明之郄温溜 |
2.3 足阳明之郄梁丘 |
2.4 足太阴之郄地机 |
2.5 手少阴之郄阴郄 |
2.6 手太阳之郄养老 |
2.7 足太阳之郄金门 |
2.8 足少阴之郄水泉 |
2.9 手厥阴之郄郄门 |
2.10 手少阳之郄会宗 |
2.11 足少阳之郄外丘 |
2.12 足厥阴之郄中都 |
2.13 阴蹻之郄交信 |
2.14 阳蹻之郄跗阳 |
2.15 阴维之郄筑宾 |
2.16 阳维之郄阳交 |
2.17 总结 |
3 《针灸甲乙经》郄穴别名内涵考证 |
3.1 温溜穴别名逆注 |
3.2 温溜穴别名蛇头 |
3.3 地机穴别名脾舌 |
3.4 金门穴别名关梁 |
3.5 中都穴别名中郄 |
3.6 阳交穴别名别阳 |
3.7 阳交穴别名足窌 |
3.8 总结 |
第三部分 《针灸甲乙经》郄穴古今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
1 孔最穴古今临床应用 |
2 温溜穴古今临床应用 |
3 梁丘穴古今临床应用 |
4 地机穴古今临床应用 |
5 阴郄穴古今临床应用 |
6 养老穴古今临床应用 |
7 金门穴古今临床应用 |
8 水泉穴古今临床应用 |
9 郄门穴古今临床应用 |
10 会宗穴古今临床应用 |
11 外丘穴古今临床应用 |
12 中都穴古今临床应用 |
13 交信穴古今临床应用 |
14 跗阳穴古今临床应用 |
15 筑宾穴古今临床应用 |
16 阳交穴古今临床应用 |
17 总结 |
结语 |
1 结论 |
2 存在的问题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文献综述 郄穴源流考证及近现代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头病类 |
2 牙病类 |
3 耳病类 |
4 鼻病类 |
5 眼病类 |
6 咽喉病类 |
7 口病类 |
8 面病类 |
9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共性 |
10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特性 |
11 不足 |
1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 |
1.1 李梴其人 |
1.2 李梴着作 |
1.3 古代医籍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 |
1.4 古代针灸歌赋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与分类 |
1.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 |
2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腧穴应用规律 |
2.1 李氏五官经穴的特点 |
2.2 手阳明大肠经 |
2.3 足太阳膀胱经 |
2.4 足少阳胆经 |
2.5 手太阴肺经 |
2.6 当代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
2.7 古代经典针灸歌赋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
3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临床特点 |
3.1 异穴分施,首创“上补下泻” |
3.2 穴分主应,互相应答 |
3.3 刺分先后,先泻后补 |
3.4 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 |
3.5 崇尚“易精简” |
3.6 重视针灸禁忌 |
4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机理探讨 |
4.1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 |
4.2 “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 |
4.3 “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 |
4.4 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 |
4.5 《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 |
4.6 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 |
4.7 “通经接气”为李梴针法效应特点——主应相配,应答通接 |
4.8 《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 |
4.9 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神经学基础 |
4.10 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 |
4.11 “脏腑别通”理论是李氏针法的独辟蹊径 |
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当代五官科的临床应用探讨 |
5.1 “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各科的应用 |
5.2 谢氏“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五官科的应用 |
6 讨论 |
6.1 运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亟待发展 |
6.2 “上补下泻”针法在临床各科适应症广安全效佳 |
6.3 目前“上补下泻”针法研究存在的不足 |
7 本研究的创新性 |
7.1 提出22个李氏五官经穴,首次探讨李氏五官腧穴应用规律 |
7.2 提炼出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的用穴特点和规律 |
7.3 文献追踪发现八脉交会穴和“应穴”理论的源头 |
7.4 从西医神经学角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
7.5 首次从取象比类的中医思维方法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
7.6 首次从“脏腑别通”理论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2 原始数据 |
个人简介 |
(5)中医古籍中任督二脉外治法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任督二脉外治法古代学术源流 |
1 秦汉时期 |
2 魏晋隋唐时期 |
2.1 《针灸甲乙经》任督二脉外治法的记载 |
2.2 《肘后备急方》记载任督二脉外治法的急救应用 |
2.3 《诸病源候论》任脉导引法 |
2.4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任督二脉外治法发展 |
3 宋金元时期源流 |
4 明代源流 |
5 清代源流 |
第二部分 中医古籍中任督二脉外治法的理论基础 |
1 任督脉循行 |
2 任督二脉的生理病理特点 |
2.1 任脉生理功能 |
2.2 任脉病理特点 |
2.3 督脉生理功能 |
2.4 督脉病理特点 |
3 任督二脉腧穴应用规律 |
3.1 任脉腧穴应用 |
3.1.1 呼吸系统疾病 |
3.1.2 消化系统疾病 |
3.1.3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
3.1.4 郁证 |
3.1.5 阴寒病症 |
3.2 督脉腧穴应用 |
3.2.1 外感表证 |
3.2.2 情志病症 |
3.2.3 五官疾病 |
3.2.4 神志病症 |
第三部分 中医古籍中任督二脉外治法整理研究 |
1 针刺外治法 |
1.1 毫针疗法 |
1.1.1 针刺角度 |
1.1.2 针刺补泻手法 |
1.2 火针疗法 |
1.3 放血疗法 |
1.3.1 三棱针放血法 |
1.3.2 ?针放血法 |
1.4 禁灸刺腧穴 |
1.5 小结 |
2 艾灸疗法 |
2.1 艾久壮数 |
2.2 艾灸顺序 |
2.3 督脉艾灸疗法 |
2.4 任脉艾灸疗法 |
2.4.1 神阙隔盐灸 |
2.4.2 神阙隔蒜灸 |
2.4.3 神阙隔葱灸 |
2.4.4 神阙隔附子饼灸 |
2.4.5 神阙隔药物灸 |
2.5 小结 |
3 熨法 |
3.1 药熨法 |
3.1.1 蒸煮熨法 |
3.1.2 火炙熨法 |
3.1.3 炒熨法 |
3.1.4 熨斗火熨法 |
3.1.5 贴熨法 |
3.1.6 熨脊法 |
3.2 艾熨法 |
3.3 葱熨法 |
3.3.1 炒葱熨法 |
3.3.2 熨斗火葱熨法 |
3.4 盐熨法 |
3.5 蛋熨法 |
3.6 热熨法 |
3.7 牛屎熨法 |
3.8 榆树皮灸熨法 |
3.9 小结 |
4 敷法 |
4.1 药物敷法 |
4.1.1 涂敷法 |
4.1.2 调敷法 |
4.1.3 贴敷法 |
4.1.4 撒布法 |
4.2 非药物敷法 |
4.3 小结 |
5 贴法 |
5.1 膏贴法 |
5.2 饼贴法 |
5.3 缚贴法 |
5.4 小结 |
6 摩法 |
6.1 药物摩法 |
6.1.1 膏摩法 |
6.1.2 丸摩法 |
6.1.3 涂摩法 |
6.2 非药物摩法 |
6.3 小结 |
7 其他外治法 |
7.1 爪法 |
7.2 点法 |
7.3 揉法 |
7.4 刮痧法 |
7.5 导引 |
7.5.1 导引养生 |
7.5.2 导引疗疾 |
7.6 小结 |
第四部分 中医古籍中任督二脉外治法应用规律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入库标准 |
2.2 剔除标准 |
2.3 文献管理 |
3 研究结果 |
3.1 任督二脉外治法用药规律分析 |
3.2 任督二脉外治法常见病种分析 |
3.3 任督二脉外治法常用腧穴统计 |
3.3.1 神阙穴 |
3.3.2 关元穴 |
3.3.3 百会穴 |
3.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6)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寒凉药物概述 |
1.1 寒凉药物的定义与沿革 |
1.2 寒凉药物的作用 |
1.3 寒凉药物的现代研究 |
2 仲景运用寒凉药物概况 |
2.1 《伤寒杂病论》寒凉药物的筛选 |
2.2 寒凉药物相关原文的统计归纳 |
2.2.1 原文高频症状阐释 |
2.2.2 《伤寒论》寒凉药物的分布 |
2.2.3 《金匮要略》寒凉药物的分布 |
2.2.4 含寒凉药物的常见方剂 |
3 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探析 |
3.1 所涉性味分类 |
3.1.1 苦寒药 |
3.1.2 甘寒药 |
3.1.3 辛寒药 |
3.1.4 咸寒药 |
3.1.5 酸寒药 |
3.2 主治范围 |
3.2.1 邪热炽盛 |
3.2.2 燥结腑实 |
3.2.3 饮热互结 |
3.2.4 湿热阻滞 |
3.2.5 瘀热在里 |
3.2.6 阴虚津枯 |
3.3 高频药物统计与解析 |
3.3.1 芍药 |
3.3.2 人参 |
3.3.3 大黄 |
3.3.4 黄芩 |
3.3.5 枳实 |
3.3.6 石膏 |
3.3.7 黄连 |
3.4 组方特点 |
3.4.1 寒凉相须 |
3.4.2 寒温配伍 |
3.4.3 顾护脾胃 |
3.4.4 保津养阴 |
3.4.5 注重通下 |
3.5 运用注意事项 |
3.5.1 脾胃虚弱慎用 |
3.5.2 羸弱体虚禁用/少用 |
4 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的后世影响 |
4.1 对孙思邈的影响 |
4.2 对刘完素的影响 |
4.3 对张子和的影响 |
4.4 对温病学家的影响 |
4.5 对张锡纯的影响 |
5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含寒凉药物方剂 |
附录2 :文献综述 近三十年仲景清法研究进展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3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附录4 :参加过的学术会议 |
(8)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辨证论治研究 |
2 方药研究 |
2.1 生化汤临床研究 |
2.2 专家经验方研究 |
3 针灸外治法研究 |
4 名老中医治验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古籍选择原则 |
1.2 产后出血中医概念范围界定 |
1.3 古籍选择结果 |
2 先秦至秦汉时期对产后疾病的早期认识 |
2.1 早期病名之萌芽 |
2.2 产孕诊断思想之发端 |
2.3 创奇经为产孕生理病理之先河 |
2.4 产孕疾病早期治疗方法 |
2.5 小结 |
3 魏晋南北朝开创产后出血论述之先河 |
3.1 病名认识的积累 |
3.2 产后诊断的早期探索 |
3.3 产后出血治疗的开端 |
3.4 小结 |
4 隋唐时期产后出血论述积累期 |
4.1 病名积累与发展 |
4.2 病因病机的探索 |
4.3 产后出血治疗的积累 |
4.4 产后调护观念的萌芽 |
4.5 小结 |
5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初步形成 |
5.1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
5.2 病名逐步完善 |
5.3 病因病机理论逐渐丰富 |
5.4 产科调护的逐步积累 |
5.5 产后出血治疗的发展 |
5.6 小结 |
6 明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发展时期 |
6.1 明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
6.2 病名沿革 |
6.3 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 |
6.4 产科调护的理论进步 |
6.5 诊断理论的发展 |
6.6 治疗理论系统基本形成 |
6.7 小结 |
7 清时期产后出血理论成熟时期 |
7.1 清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
7.2 清代产后出血病名 |
7.3 病因病机逐步丰富完善 |
7.4 产后出血诊断发展 |
7.5 产后出血治疗理论的完善 |
7.6 调护理论的发展 |
7.7 小结 |
第二部分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方案研究 |
1 现有古籍文献知识获取 |
1.1 医家个人经验 |
1.2 以官方教育、考试制度为准的知识获取 |
2 研究方法 |
2.1 归纳法 |
2.2 元数据研究方法 |
2.2.1 元数据概念 |
2.2.2 元数据制定原则 |
2.2.3 元数据模板组成 |
2.3 专家访谈法 |
2.3.1 访谈对象 |
2.3.2 访谈方法 |
2.3.3 访谈资料的整理、存档 |
2.3.4 访谈提纲 |
2.4 名中医推荐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元数据研究结果 |
3.2 深度专家访谈结果 |
3.2.1 选择古籍经验 |
3.2.2 选择医家经验 |
3.2.3 中西医病名统一经验 |
3.3 妇科名中医阅读经验研究结果 |
3.4 产后出血相关知识示范性研究结果 |
3.5 产后出血相关书目推荐 |
4 结论 |
讨论 |
产后出血文献给予临床的启示 |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对学习与教学的启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产后出血相关古籍内容提要 |
(9)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灸疗文献及灸疗学术相关研究综述 |
综述二 灸疗史相关研究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史与若干相关学术论点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1 灸疗 |
2 学术与学术史 |
3 解构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范围、内容和方法 |
1 研究范围 |
2 研究内容 |
3 研方方法 |
第二章 宋以前灸疗学术史发展考察与纵论 |
第一节 《马王堆帛书》及其前的灸疗学术钩沉 |
1 先秦灸疗学术钩沉 |
2 汉初《马王堆帛书》中灸疗相关论述提取 |
第二节 《内经》、《针灸甲乙经》时代之灸疗基础理论体系形成 |
1 《黄帝内经》对灸疗基础理论体系的总结 |
2 《伤寒杂病论》的灸疗学术发挥与灸证对应 |
3 《针灸甲乙经》对灸疗理论与应用体系细化 |
4 《黄帝虾蟆经忌》论灸疗择时与八木取火 |
5 华佗、曹翕灸论辑考 |
第三节 灸疗急救与灸疗学术体系的丰富 |
1 《肘后备急方》详论灸治急症与隔物施灸 |
2 《小品方》辑佚部分灸疗特点析 |
3 范汪、深师、陶弘景等灸家的灸疗临证 |
第四节 《诸病源候论》至《外台秘要》时期的灸疗学术总结与推进 |
1 《诸病源候论》的背俞施灸与温热病可灸论 |
2 敦煌残卷论灸考 |
3 孙思邈《千金方》对灸疗理论体系的再次总结与发展 |
4 王焘《外台秘要》对唐初以前灸疗学术的汇总 |
5 该时期其他灸家的论述 |
第五节 官方灸疗学术继承和民间灸疗学术丰富与分流 |
1 政府主持编写医籍的灸疗学术传承 |
2 民间灸疗学术丰富与分流 |
3 该时期其他学者对灸疗学术的探讨 |
本章小结: 宋以前灸疗学术沿革纵向整体析 |
第三章 宋以前灸疗学术史若干相关学术论点横向挖掘 |
第一节 象思维的离析、贯通与灸疗乃至中医理论解构 |
1 根于象本义的象思维离析 |
2 象思维与中医文化领域的初步对接 |
3 象思维在灸疗乃至中医理论解构中的应用 |
第二节 参合古兵学文献的针灸奇经八脉理论考证与解构 |
1 结合古兵学文献的“奇正”整体义训 |
2 奇正思想下奇经八脉理论解构 |
第三节 纵横捭阖理论与若干针灸理论贯通研究 |
1纵横经纬贯通考 |
2 纵横理论与经络气血析 |
3 纵横学说与针灸基本手法逻辑系统性重构 |
第四节 针灸髓海理论考掘与脑户穴应用 |
1 髓海之输范围性考 |
2 从脑主神志与心主神明矛盾到四海与精气神的对应 |
3 由髓海之输范围面到线再到点:督脉与脑户穴 |
4 有关脑户穴应用的古今文献提取与统计 |
5 关于脑户禁刺讨论与骨空体系展望 |
第五节 参考“天人合一”思想的古音六字诀音韵学溯源 |
1 时间上追溯中古音 |
2 地域上转至吴音 |
3 构音时间因素与地域因素的参合 |
4 从天人合一视角对古音六字诀溯源 |
5 天人合一下古音六字诀的续贯通性 |
第六节 腧穴取穴法的考证与应用 |
1 腧穴取穴法理论体系层次划分及其考证 |
2 取穴方法体系应用性修正及初步形成模式 |
本章小结: 针灸乃至中医学术理论研究思路探索 |
结语 |
研究结论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10)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及思路 |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侗族传统医学文献概述 |
第一节 专着类 |
第二节 学术论文类 |
第三节 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病种概述 |
第二章 侗族传统医学病种分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命名法病种 |
一、传统命名法病种命名理据 |
二、传统命名法病种汇总 |
三、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方法 |
四、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 |
第二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 |
一、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的搜集整理方向 |
二、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汇总 |
三、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分类 |
第三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与传统命名法病种的比较 |
一、命名文化背景的不同 |
二、命名思维方式的不同 |
三、相同的疾病命名内涵 |
四、相同的疾病命名特点 |
第四节 特殊病种 |
第三章 侗族传统医学之疾病谱研究 |
第一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与方法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 |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方法 |
第二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写说明 |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
第三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分析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呈现的规律 |
二、侗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分析 |
三、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规律的宏观病因学分析 |
四、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利用挖掘 |
第四章 侗族传统高发病种研究 |
第一节 蛇叹肿毒 |
一、蛇叹肿毒概述 |
二、蛇叹肿毒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蛇咬伤的比较 |
四、蛇叹肿毒危险因素 |
第二节 小儿疳积 |
一、小儿疳积概述 |
二、小儿疳积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小儿疳积的比较 |
四、小儿疳积现状 |
五、小儿疳积危险因素 |
第三节 肚腹痛 |
一、肚腹痛概述 |
二、肚腹痛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肚腹痛的比较 |
四、肚腹痛治疗研究现状 |
五、肚腹痛危险因素 |
第四节 心头痛 |
一、心头痛概述 |
二、心头痛治疗方法 |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心头痛的比较 |
四、心头痛治疗研究现状 |
五、心头痛危险因素 |
第五节 月家红崩山 |
一、月家红崩山概述 |
二、月家红崩山治疗方法 |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月家红崩山的比较 |
四、月家红崩山治疗现状 |
五、月家红崩山危险因素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 |
四、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重症霍乱30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瘟疫的古今针灸比较研究[J]. 刘立公,黄琴峰,胡冬裴. 中医文献杂志, 2021(05)
- [2]旴江医学灸疗特色研究[D]. 邓柏龄.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针灸甲乙经》郄穴命名内涵与功效拓展文献研究[D]. 李媛媛.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D]. 袁莉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中医古籍中任督二脉外治法的理论研究[D]. 陆倩影.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研究[D]. 陈文恬(Tan Wen Tien).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重症霍乱30例临床分析[J]. 黄秀丽,孙淑平. 职业与健康, 2002(01)
- [8]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D]. 鲁周南.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9]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史研究[D]. 刘立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D]. 李小兰. 遵义医科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