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21世纪的中国造纸工业(论文文献综述)
杨涛[1](2021)在《中国造纸工业物质代谢演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造纸工业是作为关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特点的重要基础性原材料产业,由于国内森林资源紧缺,非木材制浆造纸环境影响较大,造纸原料重心逐步转移到废纸制浆造纸上,造纸工业相关规划也在不断调整优化纸浆原料结构。为了解中国造纸工业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变化趋势,本研究从物质代谢角度,以经济系统造纸工业物质流分析(Economy-wide Materials Flow Analysis,EW-MFA)为工具,建立了中国造纸工业物质代谢分析模型,定量分析2005~2017年中国造纸工业物质输入/输出、代谢强度和循环利用率等演化特征,并以2017年中国造纸工业制浆和造纸两个工段为例,对比分析了制浆和造纸两个工段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情况。此外,对当前造纸工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7年中国造纸工业的物质输入与输出总体呈下降趋势,水的贡献占比高达90%以上。2017年吨纸及纸板直接物质输入为26t,较2005年的79t下降了 67%,其中新鲜水消耗量下降了约69%。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大幅上升,2017年水循环率高达77%。造纸原料消耗量增加67%,新鲜水消耗量降低38%,化石能源消耗量增长23%,纸及纸板产量增加93%,固废和废气排放总量增加17%。(2)近年来,随着造纸工业原料结构的不断优化,非木材制浆的比例从42%下降至13%,主要被废纸制浆为主,木材制浆为辅的方式所取代,单位纸产品的资源消耗量得以大幅降低。纸及纸板的生产越来越依赖于国内废纸和进口木材的投入,两者占比分别由2005年的21%和9%上升至2017年的60%和31%。然而,国内废纸回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需通过加强回收体系建设、提高居民回收意识等措施以缓解限制废纸进口造成的原料供应紧缺。(3)造纸业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强度大幅降低。2005~2017年,中国造纸业生产1t纸及纸板直接物质输入(Direct Material Input,DMI)和生产过程输出(Domestic Processed Output,DPO)的降幅高达67%~70%,这得益于原料结构优化、工艺改进和污染控制力度加强等诸多产业升级举措。未来造纸业应继续强化绿色环保理念,推动节能减排进程,保持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从原料供应和节能减排角度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1)造纸工业需要进一步优化原料结构,加大废纸制浆造纸的占比,规范国内废纸回收,控制回收的废纸品质,制定更为完善的废纸进口政策,保障生产原料稳定供应。(2)对木材和非木材等生物质原料制浆造纸过程产生的废液进行资源化利用;造纸中的污泥在经过加热压滤以增强其干度后,与煤相掺和并作为燃料可以使用锅炉进行燃烧;现有的湿法脱硫以及布袋除尘方法进行改造后,可以降低出现“白烟”的现象,从而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3)造纸企业应该进一步推动技术改造、淘汰一些能耗相对较高的技术和设备,将其自动化控制技术运用到工艺生产过程及管理中,进一步提高锅炉、蒸汽机冷却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图[14个]表[15个]参[83个]
彭新钰[2](2021)在《造纸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以晨鸣纸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步入21世纪,以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我国经济加速发展。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发生频率也逐渐增高,环境污染问题在直接影响空气质量的同时,慢慢侵蚀人们的生活。国家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重空前提高,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也较之以往有很大的提高。而重污染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自然受到来自外界广泛的关注。因此,如今重污染企业普遍面临的重大问题是:是否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是否采取行动支持国家环境保护方针等。在这之中,造纸行业虽然作为传统轻工业,但也因其产量大、用水多、污染严重等特点成为重污染企业中的“中坚力量”。因此,其对环境保护也负不可推脱的责任。理论界对环境会计研究的重点也开始从环境会计的概念向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转变。本文首先以环境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为切入点,整理了大量环境会计、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以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和评价方面的资料和文献,以对环境会计及其相关的概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选取部分造纸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些公司,得到造纸行业普遍存在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和问题。然后根据对比分析择优选择恰当的质量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本文的评价体系。最后,将构建的评价体系运用于案例企业,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通过将构建的造纸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应用于晨鸣纸业,针对评价的结果得出以下建议及结论:第一,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要做到定性定量相结合,并且定量为主的要求。第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应该完整规范以及统一,这里就需要政府颁发相应的法律法规文件对信息披露的内容作到一定的辅助和限制作用。第三,采用多渠道共同进行披露的方式,灵活运用媒体、电视、网络等传播途径,将企业环境良好信息传播给信息需求者和关心企业环境保护质量的人群,给企业的形象加分。第四,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选择编写环境信息独立报告书,使得信息的披露更规范和全面。第五,聘请其他专业机构对企业相关环境信息的披露作出监管和鉴证,提升信息披露的可信度。
许娜[3](2021)在《20世纪70-90年代美国纸浆造纸工业的环境管制及其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美国纸浆造纸工业经历了20世纪前期的迅猛发展,1950年后发展趋于缓慢,但其产量和规模仍在不断增长。20世纪中期纸浆造纸工业一直是美国的污染大户,在纸浆造纸工业迅猛发展时期,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进入1970年代后,纸浆造纸工业在经营规模、地理位置、行业整合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在这些变化发生的同时,环境管制也进入了纸浆造纸工业的发展中。1970年美国环境保护署成立后,相继颁布了《清洁空气法》和《清洁水法》。纸浆造纸工业的制浆和漂白过程中不仅会排放大量的废水而且也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于是美国环境保护署根据《清洁水法》和《清洁空气法》为纸浆造纸工业制定了一系列环境管制法规。1974年通过颁布目前可用的最适宜控制技术排放标准(BPT)、可实现的最佳可用控制技术排放标准(BAT)、新源执行标准(NSPS)和新污染源预处理标准(PSNS),开始对该行业的废水排放进行限制。1978年颁布了新源执行标准(NSPS),以限制硫酸盐纸浆厂颗粒物(PM)和总还原硫(TRS)的排放。由于过于严格的排放标准,企业不得不支出高额的污染治理和技术更新的成本,以遵守环境管制法规。这使得许多企业的运营成本负担加重,财务绩效下降,发展受阻。在环境管制法规颁布初期受到了许多企业的抵制与反对。1980年代初期,大多数纸浆造纸企业基本完成了技术升级,以遵守环境管制法规。且在80年代也并没有颁布对纸浆造纸工业具有重大影响的法规。1982年和1986年虽然对纸浆造纸工业的废水排放法规进行了修订,管制的类别更加详细与全面,但在企业的反对声中其管制标准变得更加的宽松。1985年和1986年还给予了欧文斯伊利诺斯股份有限公司(Owens Illinois Incorporated,O-I)创新技术豁免权等等。这种放松管制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末,1998年环境保护署整合并颁布了针对纸浆造纸工业环境管制条例的《综合规章》(Cluster Rules),该合集中包括了纸浆造纸工业的《废水排放管制法规》以及新颁布的《有害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相较于1970-80年代企业对于环境管制的反对,进入90年代后,环境管制的方式发生变化,企业对于环境管制的态度发生转变,企业开始与政府共同寻求环境管制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修订的环境管制法规包含了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激励计划,其更加注重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希望企业自愿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环境管制在纸浆造纸工业的发展演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造成了短期高额的污染治理成本和运营成本,使得许多企业破产、工厂关闭和失业率增长,但长期来看,其给予了企业无法衡量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了该行业结构的调整。
党世红[4](2021)在《流程工业调度模型与算法及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流程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我国流程工业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流程工业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需要寻求最佳的生产运营管理方案,以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增强竞争优势。生产调度是企业实现高效率、高柔性和高可靠性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企业生产管理的核心,对生产调度的合理优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能为企业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中国制造2025”,产业优化升级的大环境下,围绕生产调度方法和优化技术进行研究,对现代企业在实现智能生产提质增效方面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流程工业中的造纸企业生产过程优化调度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流程工业调度模型与算法的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分解多目标演化算法的造纸企业生产调度研究在对主要生产卫生纸的某造纸企业的生产特点分析调研的基础上,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最小化总拖期数量和最小化生产切换次数为目标,在忽略材料的准备时间,忽略设备突发故障等情况,考虑加工顺序约束、设备可用性约束、材料约束等约束条件的情况下,研究和建立了具有造纸企业特色的生产调度数学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自组织映射的分解多目标演化算法对所构建生产调度模型进行求解,所构建的自组织映射充分利用了问题的先验知识,使得算法能在更低的空间上搜索到待优化问题的近似Pareto最优解集,同时也有利于保持种群在决策空间中的多样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无论是收敛性还是均匀性都实现了更好的优化性能。(2)基于负相关搜索算法的造纸企业立体仓库优化调度研究针对造纸企业成品存储中的自动化立体仓库货位分配问题,在阐述货架分区原则和货位分配策略的基础上,考虑货架稳定性和出入库效率两个因素,构建了以货架重心最低、出入库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的立体仓库货位分配双目标优化调度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负相关搜索算法对所构建的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负相关搜索算法(Negatively Correlated Search,NCS)相比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DE),进化规划(evolutionary programming,EP)和万有引力搜索算法(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GSA)五种算法,无论是收敛精度还是收敛速度都实现了更好的优化性能。(3)基于量子进化算法的造纸企业项目调度研究针对造纸企业在智能制造环境下的多模式项目调度问题,结合多模式资源项目管理的问题以及实例,构建了多模式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Multi-mode Resource Constrained Project Scheduling Problem,MRCPSP)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进化的启发式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设计了量子比特的编码,解码,并对该问题的不可行解进行修复,对个体适应度进行评价,使用量子旋转门对种群进行进化,通过使用PSPLIB标准问题库(Project Scheduling Problem Library,PSPLIB)的数据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验证,使用随机函数生成随机案例,借助该算法求得最优解,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并对影响算法求解性能的参数进行逐一分析,为算法的进一步改进提供理论依据,丰富了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Resource Constrained Project Scheduling Problem,RCPSP)的理论研究体系,为造纸企业项目管理提供了新的问题解决思路。(4)基于云平台的造纸企业智能ME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结合造纸企业的实际需求,给出了智能造纸企业的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和过程控制系统(Process Control System,PCS)的体系结构图,设计了基于云平台的造纸企业智能MES系统,给出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框图,对基于云平台的造纸企业智能MES系统进行了软、硬件配置,设计了相关的软件功能界面,对造纸企业智能MES系统的自主研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汤伟,张诚,冯波,张逸成,王其林,王孟效[5](2020)在《造纸工业高级控制技术和先进控制系统综述》文中研究说明造纸工业在向工业4.0方向不断迈进的过程中,高级控制算法、控制策略和控制系统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过程控制理论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行业应用为主线,对在造纸工业中广泛采用的共性自动化技术进行概述,并对造纸工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旨在对实用化的造纸自动化技术进行归纳总结,为读者阅读提供方便。实现制浆造纸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必须确保过程数据在线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为此,本文在对制浆造纸过程高级控制算法和控制系统进行综述的同时,还重点总结了实现造纸工业4.0必不可少的一些间接测量技术、运行状态评估技术和纸品质量检测技术,具体包括关键参数的在线软测量技术、关键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和纸病在线检测技术。
毕淑英[6](2020)在《麦草Bio-CMP制浆机理及废水高效处理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国内造纸企业的生产原料以进口纤维原料为主,其原生纸浆和废纸的年进口量居世界首位。然而,2017年废纸进口政策的限制使我国废纸进口数量大幅减少,造纸原料短缺,大量生产工业产品包装的企业将面临严重威胁。我国是草浆大国,拥有丰富的麦草资源。充分并高效利用麦草秸秆资源,发展无(少)污染的麦草生物化机浆生产工艺,对推动制浆造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对白腐菌株Trametes sp.48424进行液体培养后得到种子液,麦草经单螺杆挤压后灭菌。再将麦草与白腐菌种子液和营养液混合后进行生化培养。利用紫外(UV)法对生长过程中白腐菌产漆酶的酶活进行了测定,探讨了麦草在生物预处理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白腐菌预处理前后的麦草形态的变化。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了白腐菌预处理前后麦草的酶解木素(CEL),并利用13C-NMR、FT-IR等对麦草CEL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发现:白腐菌Trametes sp.48424在振动培养时会自絮凝成小而致密的菌丝球,而当附着于麦草静止培养时,白腐菌Trametes sp.48424则呈丝状体附着于麦草的表面。白腐菌Trametes sp.48424预处理麦草后,其综纤维素、Klason木素、酸溶木素、苯-醇抽出物、灰分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由SEM观察图可知,经白腐菌处理后的麦草表面凹凸不平,出现了一些小孔、凹坑以及脱皮现象,说明白腐菌对麦草细胞壁上的一些组分发生了降解作用。根据麦草CEL的FT-IR谱图分析,发现经过白腐菌预处理后的酶解效果优于未预处理的酶解。麦草CEL的13C-NMR光谱图分析结果表明,白腐菌预处理麦草时木素脱除过程中形成了醌类结构,木素降解过程中木素结构侧链部分发生断裂,木素的β-1、β-5结构部分开裂使木素大分子变为小分子,木素以小分子形式溶出。利用白腐菌Trametes sp.48424预处理前后的麦草,分别制备了麦草RMP、CMP、Bio-RMP、Bio-CMP浆料。对不同制浆工艺条件下麦草浆的纤维形态的变化及成纸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根据纤维形态的分析,发现与麦草RMP、CMP相比,经过白腐菌处理后的麦草纤维长度较大,宽度较小,细小纤维含量较少,扭结程度较大。随着用碱量的增加,纤维的质均长度逐渐变大,宽度变小,细小纤维含量降低,扭结程度增大。对不同浆料的成纸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经过白腐菌处理后的Bio-RMP、Bio-CMP浆料的成纸紧度、耐破度、抗张强度和环压强度都有明显的提升。随着用碱量的增加,麦草浆的其各项成纸强度逐渐增强;在用碱量相同的情况下,经白腐菌处理后的浆样的成纸强度要高于未经白腐菌处理的。在纸张强度近乎相同时,白腐菌预处理的麦草浆可使NaOH用量减少2%(相对于绝干麦草),节约生产成本,减轻废水负荷。对不同制浆方式产生废液的水质进行了检测与分析,发现与麦草RMP产生的废液相比,经过白腐菌处理后的麦草Bio-RMP的废液CODCr值有所降低。随着用碱量的增加,麦草制浆废液的CODCr值逐渐升高,木素含量增加。对比了几种絮凝体系对制浆废液CODCr去除效果,发现采用Al2(SO4)3+Ca(OH)2的絮凝效果最佳。当Al2(SO4)3用量为1000mg/L,Ca(OH)2用量为1250mg/L,搅拌时间25min,常温25℃,pH范围78时,絮凝效果最佳,CODCr去除率达到41%。采用S-1菌和L-1菌分别对絮凝后Bio-CMP制浆废水进行曝气生物处理,S-1菌和L-1菌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74.6%、64.5%,S-1菌对于废液的CODCr去除效果要明显优于L-1菌;当曝气时间为第7天的时候,CODCr去除率最高;经过S-1菌曝气处理后的出水CODCr约为200mg/L,可以考虑制浆废水的循环回用。
王丹丹[7](2020)在《中国造纸工业生态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纸及纸板的生产量和消费量现已居世界第一,造纸工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然而受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造纸工业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水资源消耗和废水污染。作为综合衡量经济绩效和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中国造纸工业的生态效率不仅能够直接反映产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性,也能够反映相关投入产出因素的最优配比,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实现造纸工业转型升级。在对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效率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造纸工业发展和环境污染、治理现状,分别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和ML指数方法来测算2005-2017年中国16个省造纸工业的静态生态效率和动态生态效率,并按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进行对比分析,之后根据结果运用Tobit回归模型,对造纸工业生态效率的具体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是中国造纸工业的静态生态效率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各省态效率差异较为明显,三大区域造纸工业按生态效率值大小排序呈现“东-中-西”阶梯分布;影响造纸工业生态效率的主要原因不是经济产出的不足,而是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污染物的过度排放,三大区域造纸工业改善潜力最大的都是废水排放指标。二是中国造纸工业的动态生态效率呈现增长态势,技术进步是主要影响因素。分区域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造纸工业的生态效率的变化趋势相似,技术进步是导致东部和西部地区造纸工业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规模效率变化不明显,中部地区造纸工业动态生态效率的提高主要依靠技术效率。三是中国造纸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所产生的效果不同,资源消耗、产品结构对造纸工业的生态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对造纸工业生态效率产生正面影响,但是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环境管制不一定能提升造纸工业生态效率。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对提高中国造纸工业生态效率提出政策性建议。
王思文[8](2020)在《排污权交易对企业减排效果影响研究 ——基于造纸工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排污权交易机制作为能够利用市场促使排污个体自行减排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具有显着的政策优势。2007年,中国环保部门在一些省市开启了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2014年,我国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建设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优越性,并对实际的排污权试点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与指导建议。2015年底,试点地区全面完成现有污染排放个体的排污权初次核定。截止至2017年,排污权交易试点区域普遍建立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机制,排污许可证也已对排污单位实施全范围覆盖。所以我国施行排污权交易机制的现状如何?是否能够结合排污权交易市场的优势真正促进我国环境污染减排的有效实现?能否结合我国工业发展情况真正实现排污权交易机制的减排作用?由于化学需氧量始终是排污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核算对象,所以本文以我国工业行业废水排放显着的造纸工业为例,试图探究排污权交易机制在我国排污市场的施行状况以及对实际减排效果究竟有何影响,并基于此尝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供参考。本文主要内容有:(1)首先阐明文章的背景及目的与意义,指出所需解决的问题,即排污权交易制度之于中国造纸工业产生的减排影响进行研究;接着进行文献综述即理论回顾,对排污权交易发展与理论基础进行研究综述,并基于此对排污权交易机制的机理进行有关排污权初级以及二级市场的市场机制的研究综述,最后依据排污权交易机制的实质内涵及其具体实践针对其实施过程中污染减排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阐述,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方法思路。(2)对我国传统环境政策进行机理研究与博弈分析。基于传统环境政策机理对单位排污收费与企业污染排放行为的选择进行微观效应分析,并基于博弈的视角对我国传统环境政策的监管机制进行分析,引出传统环境政策的弊端,探究环保部门与排污企业采取的举措以及行动后产生的相互作用,指出了排污收费机制的重要作用,为后文与排污权交易的比较分析提供参考。(3)排污权交易机理分析与环境描述。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视角对排污权交易机理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发展情形进行总结概况,并基于这些问题引出迫切需要相关研究为排污权交易机制的完善及减排效果提升总结经验并且提供建议。(4)排污权交易减排效果的实证分析。通过介绍与分析我国工业污染背景对我国造纸工业主要污染物减排情形进行实证描述,接着基于此选取变量、构建模型,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回归分析,根据评估结果总结经验并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的排污权交易机制的确有助于减弱工业化学需氧量COD的排放强度,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工业化学需氧量COD的排放强度也呈现出下降的态势。(2)教育水平、工业化程度、贸易开放程度、治理废水污染方面的投资、各地区获取的排污费、人均GDP、2007年之前是否实施过排污权交易等要素都对我国工业废水减排具有正向的作用。基于该结果,本文试图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以供借鉴:(1)延伸排污权交易机制作用范围,加大污染物种类排查。伴随着诸多欠发达地区开始逐步自行开展排污权交易市场交易活动,促使企业排污个体逐步增强环保控污意识、提升产能效率,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2)多项减排措施并举,政府管制—市场调节“双管齐下”。将排污权交易机制与排污收费等传统控污制度相结合,保证工业的污染排放处于一个既能够促使企业在较为宽松开放的环境中自由进行排污权交易,同时政府又能够随时管制并及时调控的大环境之中。(3)提升教育水平、技术投放力度,多主体集中有效治污。通过加大对于教育方面的资金投放力度、加深工业化程度等更充分地发挥排污权交易机制的特性与优势,促进排污权交易机制更加平稳地健康运行。(4)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提升减排创新能力、强化东部地域优势从而降低污染排放总量,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变,最终以减排为前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5)重视国际贸易开放,加大入境排查力度。通过贸易开放学习国外与节能环保、治污控污有关的先进技术以及实践经验,同时维持对已入境外资企业的监管力度,实现环保与发展并存。
胡德志[9](2020)在《民国上海纸商业研究》文中认为纸商业的产生、发展与上海经济、文化的发展紧密相关。开埠以来,上海城市社会发生了结构性的变革,尤其是西方近代机器印刷术的引进以及上海工商、文教事业的快速发展,无不为纸张的行销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作为上海日用商品行业中的一员,纸商业亦构成了近代上海城市日常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民国后,纸商业迎来勃兴发展时期。纸商业的经营涵盖了土纸经营和机纸经营两个经营层面。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土纸与机纸在纸张产品种类的经营上和销售空间的分布上形成了层次化的市场形态。为适应市场多元化的纸张需求,上海纸商业在产品经营上采取了不同的购销形式,并对纸商业的经营群体做出了行业分工。此外,针对不同业务的运作,纸商业还专门制定了多种经营策略。纸商业的贸易范围不仅辐射国内诸多地区,也兼及海外。纸商业群体有资方群体与劳方群体之分。资方群体中的经营者和劳方群体中的职工,虽属不同的群体阵营,有着相异的身份属性,在薪酬与福利待遇上也不尽相同,甚至在劳资关系上也曾针锋相对过,但二者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在人事分工上体现出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特征。不过,纸商业的从业群体,在籍贯来源上、人事管理上有着明显的地缘因素与业缘因素相结合的传统特色。在自身发展的历程中,纸商业也于不同时期里不断建立健全本行业的同业组织。其内部组织体制,相继历经了委员制、董事制、理事制三个发展阶段,纸商业的内部组织机构,虽在设置运作上大同小异,但也体现出了现代特征。纸商业同业组织的建立健全,不仅适应了行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通过自身功能的发挥,有效地维护了会员的利益,方便了政府对纸业市场的管理。在纸商业发展过程中,以围绕着纸张问题的治理以及治理背后所涉及的多方利益主体的互动与博弈,亦构成了民国上海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尤以纸张的统制及其统制下的现实影响和“物”纸背后的文化特性和政治特性最为显着。可以说,民国时期,纸张的统制,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政治问题。
李玉峰[10](2012)在《图表说势》文中提出借《中华纸业》第300期出版之机,我们用"图表说势"的方式梳理了中国造纸工业的发展历程。此部分主要包括中国造纸的世界地位、中国造纸的腾飞之路和重要省份的造纸工业三部分,概述了中国造纸工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余年里的辉煌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粗到细、从传统到现代,发生的显着变化。2009年,中国造纸工业产量、消费量双双问鼎世界,成为名副其实的"造纸大国",在通往"造纸大国"的道路上,《中华纸业》与中国造纸工业同行并为之见证。"造纸大国"不是中国造纸工业的终点,相反是前行的巨大动力,中国造纸工业将在不久的未来成就"另一番天地",《中华纸业》更将紧跟其前进的步伐,记录其沿途的收获。
二、论21世纪的中国造纸工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21世纪的中国造纸工业(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造纸工业物质代谢演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物质流分析内涵 |
1.2.2 物质流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科学问题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中国造纸工业发展概况 |
2.1 造纸工业总体情况 |
2.1.1 行业规模及固定资产投资变化 |
2.1.2 节能减排与技术进步 |
2.2 我国造纸原料资源概况 |
2.3 纸浆和纸及纸板产量、消费量和贸易变化 |
2.3.1 产量变化 |
2.3.2 消费量变化 |
2.3.3 贸易现状 |
2.4 中国造纸工业当前存在的问题 |
3 中国造纸工业物质流分析模型 |
3.1 目标定义与范围确定 |
3.2 核算方法 |
3.2.1 物质输入 |
3.2.2 物质输出 |
3.2.3 隐藏流 |
3.2.4 平衡项、循环量 |
3.3 指标体系 |
3.3.1 输入类指标 |
3.3.2 输出类指标 |
3.3.3 资源强度类指标 |
3.3.4 资源效率类指标 |
3.4 数据来源 |
4 中国造纸工业物质代谢分析 |
4.1 制浆、造纸整体物质流全景 |
4.1.1 输入量 |
4.1.2 输出量 |
4.1.3 隐藏流量 |
4.1.4 平衡项 |
4.1.5 中国造纸工业物质流全景 |
4.2 制浆、造纸各工段物质流全景 |
4.2.1 制浆工段 |
4.2.2 造纸工段 |
4.2.3 2017年中国造纸工业不同工段物质流全景 |
4.3 物质代谢趋势 |
4.4 物质代谢结构 |
4.4.1 输入端 |
4.4.2 输出端 |
4.5 物质代谢强度 |
4.6 循环利用率 |
4.7 政策建议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造纸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以晨鸣纸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环境会计理论研究 |
1.2.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
1.2.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框架 |
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概述 |
2.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概念和目标 |
2.1.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概念 |
2.1.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 |
2.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 |
2.2.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的定义 |
2.2.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的作用 |
2.2.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的特点 |
2.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 |
2.3.1 自组织理论 |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造纸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介绍及质量评价现状分析 |
3.1 造纸企业概况 |
3.1.1 造纸工业地位及影响 |
3.1.2 造纸企业行业特点 |
3.1.3 造纸行业发展现状 |
3.1.4 造纸行业发展趋势 |
3.1.5 我国造纸行业上市公司样本选取 |
3.2 造纸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
3.2.1 自然环境现状与法律法规需求 |
3.2.2 企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 |
3.2.3 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重视 |
3.3 造纸企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
3.3.1 对披露内容的分析 |
3.3.2 对披露方式的分析 |
3.4 造纸企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3.4.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可靠性不强 |
3.4.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不充分 |
3.4.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标准不统一 |
3.4.4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时效性 |
3.5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现状分析 |
3.5.1 评价标准主观性较强 |
3.5.2 评价指标间的重要性程度无法区分 |
3.5.3 评价指标缺乏普适性 |
4 造纸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造纸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目标 |
4.1.1 响应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基本政策 |
4.1.2 与造纸企业环境战略目标相结合 |
4.1.3 针对造纸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存在的问题 |
4.2 造纸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1 科学性原则 |
4.2.2 系统性原则 |
4.2.3 实用性原则 |
4.3 造纸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选取 |
4.3.1 相关性指标 |
4.3.2 可靠性指标 |
4.3.3 显着性指标 |
4.3.4 及时性指标 |
4.4 造纸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
4.4.1 层次分析法的介绍 |
4.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 造纸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的应用——以晨鸣纸业为例 |
5.1 晨鸣纸业基本概况 |
5.1.1 公司简介 |
5.1.2 公司环境策略 |
5.2 晨鸣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
5.2.1 各指标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5.2.2 综合评价分析 |
5.3 晨鸣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升策略 |
5.3.1 定性与定量有效结合 |
5.3.2 披露内容统一规范 |
5.3.3 多渠道共同披露 |
5.3.4 编制环境信息独立报告书 |
5.3.5 委托独立第三方对企业环境会计报告鉴证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20世纪70-90年代美国纸浆造纸工业的环境管制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学术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原始资料 |
(二)环境管制的政策法规 |
(三)国外研究概述 |
(四)国内研究概况 |
三、研究思路和问题意识 |
(一)研究思路 |
(二)问题意识 |
四、重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美国纸浆造纸工业的发展趋势及污染概况 |
一、美国纸浆造纸工业的发展趋势 |
(一)20 世纪60-70 年代初规模扩张期 |
(二)20 世纪70-80 年产业结构转型期 |
(三)20 世纪90 年代产业资本并购期 |
二、纸浆造纸工业的污染概况及其环境影响 |
(一)纸浆造纸工业的工厂分类及产品 |
(二)纸浆造纸工业的污染概况及环境影响 |
第二章 20 世纪70-90 年代《清洁水法》对纸浆和造纸工业的环境管制及其应对 |
一、20 世纪70 年代环境管制的演变 |
(一)1974 年废水排放管制法规 |
(二)1977 年废水排放管制法 |
二、20 世纪80 年代环境管制的演变 |
(一)1982 年废水排放管制法规 |
(二)1986 年废水排放管制法规 |
三、20 世纪90 年代环境管制的演变 |
(一)纸浆造纸工业子类别的重新整合 |
(二)1998 年废水排放管制法规 |
第三章 20 世纪70-90 年代《清洁空气法》对纸浆造纸工业的环境管制及其应对 |
一、20 世纪70 年代环境管制的演变 |
(一)硫酸盐纸浆厂新源执行标准 |
(二)纸浆及造纸厂使用的锅炉污染物排放限制标准 |
二、20 世纪80 年代环境管制法规的演变 |
(一)硫酸盐纸浆厂新源执行标准的修订 |
(二)纸浆及造纸厂使用的锅炉污染物排放限制标准修订 |
三、20 世纪90 年代环境管制法规的演变 |
(一)1998 年有害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颁布 |
(二)1998 年纸浆厂回收燃烧排放有害空气污染物的提议标准 |
(三)1998 年自主技术创新激励计划漂白系统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修订 |
第四章 20 世纪70-90 年代环境管制对纸浆造纸工业的影响,以惠好纸业公司为例 |
一、环境管制对纸浆造纸工业的影响 |
(一)环境管制对纸浆造纸资本投资和工业成本的影响 |
(二)环境管制对纸浆造纸工业市场的影响 |
(三)环境管制对技术创新的推动 |
(四)环境管制对纸浆造纸工厂存亡及劳动力的影响 |
二、美国惠好纸业公司(Weyerhaeuser Paper Co.)个例分析 |
(一)环境管制下美国惠好纸业公司的应对措施 |
(二)环境管制下惠好纸业公司的经营状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流程工业调度模型与算法及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的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2 生产调度基本概念及造纸企业生产调度中存在的问题 |
2.1 生产调度的提出 |
2.2 调度问题描述、分类及特性 |
2.2.1 调度问题的描述 |
2.2.2 车间调度问题的分类 |
2.2.3 车间调度问题的特点 |
2.3 流程工业生产调度 |
2.3.1 流程工业生产调度及其特点 |
2.3.2 流程工业生产调度的分类 |
2.3.3 流程工业生产调度的方法 |
2.4 造纸企业生产调度问题 |
2.4.1 订单与排产计划安排 |
2.4.2 排产计划与生产计划冲突 |
2.4.3 生产管理缺陷 |
2.4.4 质量管理 |
2.4.5 仓储管理 |
2.4.6 问题成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分解多目标演化算法的造纸企业生产调度研究 |
3.1 引言 |
3.2 造纸企业生产过程简述 |
3.2.1 第一阶段加工生产过程 |
3.2.2 第二阶段加工生产过程 |
3.3 生产调度模型的建立 |
3.3.1 造纸企业的生产调度流程描述 |
3.3.2 生产调度性能指标 |
3.3.3 造纸企业生产调度数学模型 |
3.4 生产调度模型的求解算法 |
3.4.1 基于分解的多目标演化算法 |
3.4.2 算法设计的关键步骤 |
3.4.3 实验数据 |
3.5 数值实验与结果分析 |
3.5.1 参数设置 |
3.5.2 评价指标 |
3.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负相关搜索算法的造纸企业立体仓库优化调度研究 |
4.1 自动化立体仓库概述 |
4.1.1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结构 |
4.1.2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分类与特点 |
4.2 自动化立体仓库货位分配优化 |
4.2.1 问题描述 |
4.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 立体仓库调度模型的求解算法 |
4.3.1 负相关搜索算法 |
4.3.2 算法设计的关键步骤 |
4.4 数值实验与结果分析 |
4.4.1 参数设置 |
4.4.2 评价指标 |
4.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量子进化算法的造纸企业项目调度研究 |
5.1 项目调度概况 |
5.2 多模式资源项目调度描述以及数学建模 |
5.3 基于量子进化算法的多模式资源项目调度问题实现 |
5.3.1 量子进化算法概述 |
5.3.2 编码方案 |
5.3.3 解码方案 |
5.3.4 不可行方案的修复 |
5.3.5 个体的适应度评价 |
5.3.6 量子种群更新 |
5.3.7 算法流程图 |
5.4 算例分析与结果评价 |
5.4.1 典型案例验证及结果分析 |
5.4.2 随机案例验证及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云平台的造纸企业智能ME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1 MES系统概述 |
6.2 系统总体解决方案 |
6.2.1 造纸企业ERP、MES和PCS的体系结构 |
6.2.2 造纸企业智能MES系统构架 |
6.3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介绍 |
6.3.1 系统管理模块 |
6.3.2 信息查询模块 |
6.3.3 设备管理模块 |
6.3.4 生产管理模块 |
6.3.5 仓储管理模块 |
6.3.6 品质管理模块 |
6.3.7 数据分析模块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研究工作创新点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造纸工业高级控制技术和先进控制系统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制浆造纸过程高级控制算法 |
1.1 高级PID控制算法 |
1.2 优化控制算法 |
1.3 智能控制算法 |
2 关键参数的检测及装备运行维护技术 |
2.1 关键参数的在线软测量技术 |
2.2 关键造纸装备的故障诊断技术 |
2.3 纸病在线检测技术 |
3 制浆造纸过程高级控制系统 |
3.1 制浆造纸过程基本控制系统 |
3.2 计算机集成过程系统 |
3.3 西门子410 Smart系统举例 |
4 造纸工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未来发展 |
5 结语 |
(6)麦草Bio-CMP制浆机理及废水高效处理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造纸行业概况 |
1.2 麦草制浆工艺研究现状 |
1.2.1 麦草制浆的必要性与优势 |
1.2.2 麦草化机浆的发展概况 |
1.2.3 麦草化肥法制浆工艺 |
1.2.4 麦草生物制浆工艺 |
1.3 白腐菌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研究 |
1.3.1 白腐菌的生物学背景及其降解作用 |
1.3.2 白腐菌处理技术在制浆造纸领域的应用 |
1.4 制浆废水的高效处理技术 |
1.4.1 造纸废水来源及特点 |
1.4.2 化机浆废水处理技术 |
1.4.3 造纸废水的零排放技术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1.5.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白腐菌Trametes sp.48424 预处理对麦草木素的降解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材料与仪器 |
2.2.2 培养基的制备 |
2.2.3 白腐真菌Trametes sp.48424 的液体培养 |
2.2.4 白腐真菌Trametes sp.48424 附着于麦草的培养 |
2.2.5 白腐菌Trametes sp.48424 产漆酶酶活的测定 |
2.2.6 化学组成测定 |
2.2.7 扫描电镜观察 |
2.2.8 麦草酶解木素(Cellulolytic enzyme lignin,CEL)的提取 |
2.2.9 CEL的红外谱图测定 |
2.2.10 CEL的核磁共振碳谱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白腐菌Trametes sp.48424 的形态特征 |
2.3.2 白腐菌Trametes sp.48424 产漆酶的酶活分析 |
2.3.3 麦草预处理前后化学成分分析 |
2.3.4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分析 |
2.3.5 麦草预处理前后CEL红外光谱分析 |
2.3.6 麦草CEL的13C-NMR谱图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白腐菌Trametes sp.48424 预处理对麦草制浆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机械法制浆工艺 |
3.2.3 生物机械法制浆工艺 |
3.2.4 化学机械法制浆工艺 |
3.2.5 生物化学机械法制浆工艺 |
3.2.6 纤维形态分析 |
3.2.7 抄片及物理性能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制浆工艺的浆料纤维形态分析 |
3.3.2 不同制浆工艺对成纸性能影响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麦草制浆废水的高效处理技术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材料与仪器 |
4.2.2 制浆废水水质分析 |
4.2.3 絮凝沉淀处理 |
4.2.4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制浆废水水质分析 |
4.3.2 物理絮凝沉淀效果比较 |
4.3.3 Al_2(SO_4)~(3+)Ca(OH)_2组合体系的絮凝机理分析 |
4.3.4 不同影响因素对絮凝效果的研究 |
4.3.5 微生物曝气处理效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 |
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5.3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中国造纸工业生态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生态效率的理论基础 |
2.1.1 概念界定 |
2.1.2 相关理论基础 |
2.2 生态效率的研究概况 |
2.2.1 生态效率评价角度综述 |
2.2.2 生态效率评价内容综述 |
2.3 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造纸工业发展概述 |
3.1 造纸工业发展现状 |
3.2 造纸工业环境污染现状和治理现状 |
3.2.1 环境污染现状 |
3.2.2 环境治理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造纸工业的生态效率研究 |
4.1 模型介绍与构建 |
4.1.1 SBM模型 |
4.1.2 ML指数 |
4.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4.2.1 指标选取 |
4.2.2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
4.3 造纸工业生态效率实证分析 |
4.3.1 造纸工业的静态生态效率分析 |
4.3.2 造纸工业的动态生态效率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造纸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影响因素分析和选取 |
5.1.1 影响因素分析 |
5.1.2 影响因素选取 |
5.2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5.2.1 模型介绍和构建 |
5.2.2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
5.3 回归结果和因素分析 |
5.3.1 整体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2 分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8)排污权交易对企业减排效果影响研究 ——基于造纸工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3.1 主要内容 |
1.3.2 论文潜在创新点 |
第2章 排污权交易研究文献综述 |
2.1 排污权交易发展与理论基础研究 |
2.1.1 排污权交易研究的发展历程 |
2.1.2 排污权交易理论基础 |
2.2 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研究 |
2.2.1 对于排污权初始分配的研究 |
2.2.2 对于排污权二级市场的研究 |
2.3 排污权交易减排效果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我国环境政策机理研究与博弈分析 |
3.1 我国传统环境政策机理分析 |
3.2 排污企业污染收费的博弈分析——基于博弈的视角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排污权交易机理分析与环境描述 |
4.1 排污权交易机理研究 |
4.1.1 排污权交易的微观机理分析 |
4.1.2 排污权交易的宏观效益分析 |
4.2 排污权交易市场优势 |
4.3 中国排污权交易发展情形 |
4.3.1 排污权交易制度发展历程 |
4.3.2 中国排污权交易市场试点发展情形 |
4.3.3 我国排污权交易市场存在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排污权交易减排效果实证分析 |
5.1 我国造纸工业主要污染物减排效果的实证描述 |
5.2 造纸工业化学需氧量减排效果的计量分析 |
5.2.1 基本方法描述与模型构建 |
5.2.2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5.2.3 计量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政策建议与展望 |
6.1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2 研究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9)民国上海纸商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纸商业的发展进程 |
第一节 纸商业的缘起 |
一、客商经营土纸贸易的传统 |
二、旺盛的纸张需求与商业机会 |
三、交通优势与纸张集散中心地位的形成 |
第二节 纸商业发展的三个时期 |
一、1912-1925:土纸独盛、洋纸初兴发展时期 |
二、1925-1937:土纸与机纸全盛发展时期 |
三、1937-1949:土纸与机纸曲折发展时期 |
第三节 纸商业的分布、资本等级与组织 |
一、分布格局的演变 |
二、资本等级与组织 |
第二章 纸商业的市场经营 |
第一节 纸张经营的种类与用途 |
一、土纸种类与用途 |
二、机纸名称与应用 |
第二节 纸张的购销形式 |
一、采购 |
二、销售 |
第三节 营销策略 |
一、品牌建设 |
二、商业广告宣传 |
三、良好的服务态度 |
第四节 纸商业市场经营的动态分析 |
一、纸商业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变 |
二、洋纸销售的历史作用 |
第三章 纸商业从业群体与同业组织 |
第一节 纸商业从业群体分析 |
一、经营者与职工的概况 |
二、职员薪酬与福利待遇 |
三、劳资关系 |
第二节 纸商业同业组织 |
一、历史沿革 |
二、内部组织机构设置 |
三、组织运营管理 |
第三节 职责与社会功能 |
一、维护同业利益、增进共同福利 |
二、协助政府进行行业治理 |
三、参与社会救济 |
第四章 纸张统制与纸商业的发展 |
第一节 纸张统制的举措及影响 |
一、日伪战时纸张统制及其政策 |
二、解放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的用纸管理 |
第二节 对纸张统制的评价 |
第三节 资源与权力:“物”纸背后的政治象征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图表说势(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造纸的世界地位 |
1 产量、消费量已稳居世界第一 |
2中国纸和纸板人均消费量增长显着, 潜力大 |
3中国造纸企业的给力表现 |
4世界最先进的纸机在中国 |
四、论21世纪的中国造纸工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造纸工业物质代谢演化特征研究[D]. 杨涛.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2]造纸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以晨鸣纸业为例[D]. 彭新钰.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3]20世纪70-90年代美国纸浆造纸工业的环境管制及其影响[D]. 许娜.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流程工业调度模型与算法及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研究[D]. 党世红.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1)
- [5]造纸工业高级控制技术和先进控制系统综述[J]. 汤伟,张诚,冯波,张逸成,王其林,王孟效. 中国造纸, 2020(08)
- [6]麦草Bio-CMP制浆机理及废水高效处理技术的研究[D]. 毕淑英.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1)
- [7]中国造纸工业生态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D]. 王丹丹.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排污权交易对企业减排效果影响研究 ——基于造纸工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D]. 王思文.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9]民国上海纸商业研究[D]. 胡德志.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图表说势[J]. 李玉峰. 中华纸业, 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