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量薄层电阻修正因子的一种计算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葛琎[1](2021)在《气流床气化炉水冷壁表面液态渣膜的形成、流动、换热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作为化石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主要地位。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要求的提出,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能源领域的艰巨任务。干煤粉气流床气化技术是一种清洁高效的煤炭转化技术,在我国极具市场前景。干煤粉气流床气化由于操作温度高多采用液态排渣技术,壁面渣膜的控制是气化炉设计和安全运行的关键。基于此,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手段对干煤粉气化炉内壁面飞灰沉积过程和水冷壁表面液态渣膜流动、传热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本文采用了自行搭建的液滴流动观测试验系统对对渣滴流动过程进行直接观测和定量描述。对比研究了常温下硅油液滴、高温熔融纯K2Si4O9液滴在氧化铝制倾斜平板上的流动特性,并考察了温度、粘度、平面倾斜角度等参数对液滴流动的影响。建立了用于描述液滴在倾斜平板上运动的简化模型,得到了基于液滴最大高度、平面倾斜角度、粘度、接触线阻力、重力等参数的渣滴流动速度预测公式。结果显示,液滴流速实测值与粘度实测值之间呈现明显反比关系,二者对数关系的拟合斜率接近-1,与理论值相符。当不考虑接触线阻力时,本文模型的预测值显着高于实测值。模型包含接触线移动阻力后,速度预测值下降,更接近实测值,证明了滴接触线阻力是除粘度以外影响熔渣液滴流动的重要因素。其次,针对以往研究中渣层模拟和炉内空间模拟解耦的问题,本文将渣层模型通过交换壁面换热量和渣层表面温度耦合至CFD模型中,实现了对壁面渣层流动和传热过程的准确模拟。以简化的SHELL气化炉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了耦合计算方法与其他两种非耦合方法之间的区别,结果显示,固态渣层厚度比液态渣层厚度对壁面热流量更敏感。耦合方法所得固态渣层厚度为39.5 mm,非耦合方法结果为29.8 mm,相差了26.5%,证明了采用耦合方法的必要性和准确性。通过改变气化炉温度可知,随着炉温升高,渣层的总厚度减薄,壁面传热量上升。随着灰渣沉积量的增大,渣层变厚,气相向渣层表面传热量下降,但流动的液态渣吸收的热量上升。当气化炉水冷壁传热量在2~3 MW,炉温1700K~1800 K,高出煤灰的临界粘度温度200~300 K时,炉内壁面渣层的厚度和流动性比较合理。本文采用CFD方法模拟了稳态条件下GSP干煤粉单喷嘴下行气流床气化炉内两相流场、温度场、燃烧和气化反应分布,并结合灰渣沉积模型研究了炉内灰渣颗粒在壁面上的沉积情况。结果显示,颗粒壁面沉积量分布与气化炉结构以及炉内流场、温度场分布有关,温度是决定颗粒沉积与否的关键参数。气化炉顶部区域沉积量很少,主体中段颗粒沉积稍多且分布较为均匀,在气化炉底部锥形收口,由于下行的气流携带高温灰渣颗粒冲刷斜面,灰渣沉积在此处较为密集。提高氧煤比,虽然燃烧反应加剧,温度升高,但拱顶低温区依然存在。因此,气化炉壁面飞灰总沉积量并没有显着增加。当喷嘴旋流角增大时,高温区上移,下部低温区域扩大,颗粒沉积量也随之降低。最后,在炉内CFD模拟和壁面灰渣颗粒沉积的研究基础上继续耦合渣层模型,实现了颗粒附壁沉积、渣层传热、液渣流动等过程的准确模拟。气化炉壁面上固态和液态渣层厚度在壁面圆周方向的分布较为均匀,轴向方向的分布则与炉内气相温度场、壁面颗粒沉积量相关。炉膛主体,液态渣层厚度先逐渐增长,而后增长逐渐放缓。底部收口,由于壁面倾斜度放缓,液态渣层厚度增长迅速。随着氧煤比增大,气化炉内部温度升高,渣层厚度减薄,渣层表面流速增加。当提高基准氧煤比4%时,气体温度为1748 K时,炉膛水冷壁传热量可达40 kW/m2,与GSP气化炉实际运行数据43.8 kW/m2接近,说明本文模拟是准确的。
姚建峰,赵燕东,张会儒,宋新宇,雷相东,唐守正[2](2021)在《树木微钻仪钻针阻力表达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树木微钻仪钻针阻力不能直接测量,但能通过直流电机的电流、电压、功率、转速等参数间接表达。为了提高钻针阻力测量精度,进一步研究了钻针阻力表达方法。阐述了树木微钻仪的工作原理,分析了钻针阻力与直流电机电流、电压、功率、转速之间的关系,提出了6种钻针阻力表达方法。使用自主研制的树木微钻仪和德国Resistograph 650-S型微钻仪对4个树种的木材密度进行测试,分别建立自主研制微钻仪每种钻针阻力表达方法各自的平均值、Resistograph 650-S型钻针阻力平均值与木材绝干密度之间的线性模型。测试结果表明:自主研制的树木微钻仪直流电机电流、电压和功率与木材绝干密度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因此可使用直流电机的电流、电压或者功率来间接表达钻针阻力;转速修正后的直流电机电压与木材绝干密度的相关性最高,因此使用转速修正后的直流电机电压表达钻针阻力更为适宜;自制微钻仪转速修正后的直流电机电压与木材绝干密度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比德国Resistograph 650-S型微钻仪高0.005 3,说明自制树木微钻仪的设计方案和钻针阻力表达方法合理。
陈德,孟安波,蔡涌烽[3](2021)在《基于CSO-BP神经网络的电缆谐波损耗智能评估》文中认为国内外对于电缆线路谐波损耗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电磁物理分析进行计算,等值参数的修正多依赖经验公式,精度方面有所欠缺。为准确评估电缆线路的谐波损耗,提出一种基于纵横交叉优化(CSO)算法-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损耗智能评估模型。谐波影响下的电缆线路普遍是谐波次数多样且各次含有率不定,训练样本的影响因素众多,为了克服传统的BP神经网络算法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使用搜索能力更强的CSO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得到基于CSO-BP神经网络的电缆线路谐波损耗智能评估模型。将该模型的损耗评估值、传统BP模型评估值以及物理公式法计算值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CSO-BP神经网络的电缆谐波损耗智能评估模型得出的结果与实际值更为接近,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李芦頔,吴冰,李鑫璐,杨洁,林良国[4](2021)在《土壤侵蚀中的片蚀研究综述》文中指出土壤侵蚀制约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危害极大,片蚀是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的第一阶段,又是土壤坡面水蚀过程中分布面积最大且最为复杂和独特的侵蚀类型。研究片蚀过程和机理对于深入揭示坡面水蚀机制,建立区域水蚀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现有的片蚀研究现状,包括片蚀动力学过程与机理,雨滴动能、降雨强度、坡度、植被覆盖、土壤类型和地表粗糙度对片蚀的影响,坡面片蚀分离、搬运及其限制性过程,基于不同影响因子的坡面片蚀预测模型等,虽然学者从各个角度定性定量地研究了片蚀对不同影响因子的响应,但是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区域限制性,因此可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建立具有广泛应用性的片蚀预测模型。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刘丽辉[5](2020)在《基于磁测量的金属构件残余应力检测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残余应力检测是装备关键构件状态评估和寿命预测的重要基础,也是应力调控的前提条件。残余应力产生于产品全寿命周期中,很难预测,其大小和状态随加工和工作条件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材料中的残余应力会严重影响其强度、硬度、疲劳和稳定性,极端情况下会导致脆性断裂和应力腐蚀开裂。目前,得到行业认可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主要是X射线法和中子衍射法。但X射线对人体有一定危害性,并且只能测量表层30 um内的残余应力,如果要测量更深层的应力,则需要对试件进行电化学腐蚀剥层,这会破坏试件。中子衍射法的设备昂贵,操作极其复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空间周期激励线圈+磁电阻阵列”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从理论建模、传感器设计、反演算法和实验验证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阐述了不同金属材料的应力检测机理,建立了电导率/磁导率与应力的关系模型。对非铁磁性材料,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应力对电导率的影响,基于压阻效应建立了非铁磁性材料应力与电导率的关系模型。对铁磁性材料,基于磁力耦合理论分析了应力对磁畴与磁畴壁的影响,基于磁弹效应(逆磁致伸缩效应)建立了铁磁性材料应力与磁导率的关系模型,为残余应力的检测提供理论指导。2、建立了平面阵列式电磁传感器的理论模型,推导了涡流渗透深度与传感器结构参数和材料物理属性的数学表达式。首先将分层介质上的平面阵列式电磁传感器简化为二维模型,然后从时谐电磁场理论出发,通过引入磁矢位求得传感器在正弦信号激励时的磁场扩散方程。基于磁场扩散方程和涡流趋肤深度的定义,推导得到涡流渗透深度与传感器空间波长、激励电流频率、被测对象磁导率和电导率的关系,为传感器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3、针对金属构件内部应力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周期性激励线圈和磁电阻阵列的应力传感器设计方案,克服了检测灵敏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难题。在涡流检测中,为了增加检测深度,需要降低信号频率;传统检测线圈是通过测量磁场的变化率来获取磁场信息,在低频时输出的感应电压会很微弱,而采用磁电阻作为检测单元直接测量磁场大小可以克服传感器输出信号微弱的问题,从而克服检测灵敏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难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周期性激励线圈和磁电阻阵列的应力传感器设计方案。然后,基于COMSOL有限元仿真,分析了空间周期性激励线圈的磁场分布,优化了激励线圈的空间波长、线宽等参数,并确定了磁电阻的最佳安装位置,实现了传感器的优化设计。研究了传感器激励线圈与检测单元之间的电磁耦合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干扰抑制方法,并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4、针对金属构件内部残余应力反演问题,提出了基于材料分层模型和被测对象等效阻抗的应力分布反演算法,实现了不同深度应力值的精确反演。首先假设被测对象由N个厚度相同的金属薄层组成,推导了被测对象等效阻抗与传感器线圈折合阻抗的关系;然后根据趋肤效应,合理改变工作频率使得涡流的渗透深度以金属薄层的厚度为固定步长增加,采用扫频技术完成材料阻抗特性的测量。通过分析涡流在金属材料内部的衰减规律,建立分层电导率反演模型,根据测量到的材料阻抗特性就可以计算出金属内部不同深度处的电导率。针对反演模型系数矩阵病态问题,提出以应力经验分布作为约束条件的参数估计方法,得到了更精确的解。最后根据电导率与残余应力的对应关系(近似为线性关系),就可以得到薄层金属内部残余应力的分布。5、搭建了残余应力检测系统,开展了残余应力检测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新型应力传感器和应力分布反演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了U型可变应力试块,通过激光冲击强化制备了应力定值试块,基于传感器、前置放大电路和数字锁定放大器搭建了应力检测系统,并开展了程控拉伸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传感器能有效检测出金属构件2 mm深度内的应力变化,沿深度方向的空间分辨率约为0.2 mm,检测分辨率约10 MPa,反演得到的应力分布和X射线衍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孙如昊[6](2019)在《薄膜材料电阻率高通量表征平台开发》文中认为电阻率是反映电子材料的导电性及其内部载流子浓度的重要指标。光伏薄膜材料的开发过程中,电阻率表征工作是对材料性能进行评估的重要步骤。将材料基因组计划的研发思想应用于光伏薄膜材料的开发,对快速准确地对大批量薄膜样品的电阻率进行高通量表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测试设备存在手动操作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并且为了满足其修正精度,对样品的规格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开发设计自动化程度更高的、针对批量化小尺寸薄膜样品进行电阻率表征的设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这一课题目标,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开展研究工作:首先总体阐述了当前阶段薄膜电阻率测试的主要方法及其各自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范围;尤其对直线四探针法以及基于此的四探针双电测组合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并将其作为本测试设备开发的基础原理依据。针对小尺寸薄膜样品进行了双电测组合法修正算法的简化与改善,提出了对于样品自身电阻率分布不均匀性的优化理念。其次,以双电测组合法的基本测试原理建立了自动化测量装置。以虚拟仪器平台为核心进行系统的规划整合,利用数字源表与继电器模组来完成整体电信号回路的导通;使用步进电机驱动的运动模组以及附加压力传感器的样品平台来实现样品的切换以及探针的稳定接触;数据处理阶段,上位机后台程序将仪表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调用求解程序计算样品的方阻值并进行修正,最终实现小尺寸薄膜样品阵列的电阻率自动化测试。选取ITO薄膜、炭黑薄膜,碳纳米管薄膜等为测试样品进行试验,利用本表征设备分别测试其样品方阻。通过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可知,在充分考虑测试环境等边界条件的前提下,本测试系统的测试结果与理论值一致性较好,从而也说明了针对小尺寸样品的优化修正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对于不同浓度配比的炭黑薄膜样品阵列进行高通量扫描测试,获取了阵列中样品的方块电阻分布。
范思远[7](2019)在《压接式IGBT器件封装结构设计与压力和温度计算》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作为断路器以及换流阀中的核心电力电子器件,高压大功率压接式IGBT器件广泛应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等高压大功率应用领域。提高压接式IGBT器件的可靠性,对于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温度与压力为影响IGBT器件可靠性与并联芯片一致性的两大因素。为了改善IGBT器件的散热性能与均压性能,保证器件中并联子模组工作特性的一致性,同时,为了突破有限元法的局限性,更加快速有效地获取IGBT器件的温度与压力,本文对压接式IGBT器件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与性能评估,并研究了 IGBT器件温度与压力的快速获取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IGBT器件结构。为了对本文提出的新型IGBT结构的性能进行分析,本文构建了三种不同IGBT器件的有限元模型,根据IGBT器件的实际工况讨论了相对合理的边界条件设置方法,对三种不同IGBT器件结构的温度与压力进行计算。通过对本文提出的新型结构的形状、材料进行改变,进行结构优化,使其各项性能达到最优。在温度与压力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能够对三种不同IGBT结构的散热性能与均衡压力性能进行分析与评价。当IGBT器件并联支路的一致性提高时,对IGBT器件进行一维简化的可行性也随之提高。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建立IGBT器件一维简化的假设条件进行了验证。建立了三种IGBT器件单支路的一维模型,并提出了温度与压力的一维双向耦合计算方法。基于传热方程、频域分析法、热网络法以及力学方程,讨论提出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利用温度变化产生的热膨胀进行压力计算可以实现温度场与压力场的单向耦合;通过引入压力与接触热阻、接触电阻以及压力、温度与芯片产生热损耗的关系,可以建立温度与压力的双向耦合计算模型。本文考虑实际IGBT器件的散热条件、热流量扩散及压力边缘效应的影响,对一维模型的修正方法进行了介绍,包括直接计算与瞬态热阻抗法。通过有限元方法对不同IGBT器件的散热与均衡压力性能进行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结构能够同时满足双面散热与压力均衡。在不同条件下,采用有限元法对温度与压力的一维计算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三种不同的IGBT器件结构,本文提出的一维温度与压力的计算方法与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十分相近,即将IGBT器件简化为一维模型,进行温度与压力计算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洪坡[8](2018)在《车用燃料电池电堆与单片水含量状态估计与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节能环保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具有低排放、低噪声和高效率等优点,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广泛开展燃料电池基础研究、示范应用和商业推广,但燃料电池堆寿命和系统成本仍是阻碍其市场化进程的主要瓶颈。提高燃料电池耐久性需要保证其持续工作在最优状态,而水含量是燃料电池内部最为不确定的因素,调节燃料电池水含量是发动机系统设计与控制的关键问题。然而,燃料电池是气-水-热-电-力耦合的复杂系统,基于多物理场模型辨识水含量缺乏提高模型精度的有效反馈信息且模型求解计算量大,交流阻抗是估计水含量的有力补充证据但在线实时测量充满挑战。因此,将多物理场模型与交流阻抗结合以在线估计水含量,并提出燃料电池系统水管理策略,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本文从电特性角度提出了燃料电池膜电极水含量模型。极化曲线与等效电路模型的数学联系表明了研究膜电极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优化膜电极结构可实现燃料电池内部水循环、可改善其中低电流密度下输出性能,该模型进一步量化了水含量对膜电极性能影响并可用等效电路模型演变过程来表征水含量变化。本文提出了交流阻抗在线测量方法,包括电流激励信号产生方法、微弱电压电流信号处理方法和阻抗测量误差来源分析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达到了商用电化学工作站的测量精度,并可应用于实际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本文从实验出发重点分析了自增湿膜电极式燃料电池水含量对工作条件敏感性,提出用高频阻抗和单片电压统计特性来表征水含量,针对外增湿膜电极式燃料电池提出了水含量在线估计方法并进行仿真研究。本文进一步建立了燃料电池空气系统动态模型,实现了空气系统闭环控制与水含量估计解耦,提出了燃料电池最优工作条件搜索方法和面向燃料电池单片的水管理策略,并最终用燃料电池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创新点包括:提出了燃料电池膜电极水含量模型,能够量化膜电极内水含量对燃料电池性能和电特性影响;提出了燃料电池堆和单片交流阻抗在线测量方法,实验表明达到了电化学工作站的测量精度,并具有实用可行性;提出了面向堆和单片的燃料电池系统水管理策略,实验表明实现了膜电极水含量闭环控制和改善燃料电池性能及不一致性。本文初步实现了多物理场模型与交流阻抗相结合的水含量在线估计和系统优化控制,对燃料电池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凌菁[9](2018)在《烘干失重法快速预估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分含量是决定物质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重要指标。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具有精度高,应用范围广的优势,是众多行业固体试样水分含量测定的标准方法和仲裁依据。传统烘干失重法依据试样干燥前后的质量差计算物质水分含量,耗时费电,一次测量需要12小时。长期以来,测量准确性和快速性之间的矛盾一直是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仪的应用局限。为了突破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仪耗电费时的技术瓶颈,国内外学者通过两个方面对烘干失重法进行了改进:(1)利用红外、微波加热的方法提高干燥箱的热效率;(2)将智能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传统烘干失重法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过程,在试样未完全烘干状态下准确“计算”物质的水分含量。众多研究成果表明,被测试样的干燥特性作为物质的固有属性,单纯改进热源的方法无法从根本上提升传统烘干失重法的检测效率;另一方面,烘干失重法水分含量预估融合方法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在试验对象广泛性,建模机理分析及预估算法准确性方面存在较多不足,未有成熟的技术和产品问世。本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预估节能型粮食水分快速测定仪”(61663039)的资助下,针对传统烘干失重法耗时费电的应用局限,提出一种基于烘干失重法的自适应水分含量预估融合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不同品类被测试样烘干失重过程可预估性特征提取;2)分型式(类胶体多孔介质型和类毛细管多孔介质型)预估模型建立;3)基于阻尼因子自适应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的水分含量预估融合方法设计;4)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的设计实践。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作为一种“无筛选”水分测定方法,其被测对象的广泛性是该方法的最大优势,也是建立预估融合方法的最大难点。本文以干燥动力学、热力学理论为基础分析含水试样干燥特性曲线的阶段性特征,借鉴干燥动力学理论对物质干燥特性的分类方法,筛选典型试样进行全面的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试验研究,将烘干失水曲线、失水速度曲线作为考察指标,分析试样品类、烘干温度、试样粒径、初始水分含量及初始质量对试样干燥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的典型试样进一步细化为类胶体多孔介质型和类毛细管多孔介质型,同时确定降速干燥阶段的稳定性和升速干燥阶段的差异性是试样烘干失重过程可预估性的主要特征,以此为后续烘干失重法预估模型的建立及预估融合算法的设计奠定了扎实的理论支持与试验参考。针对类胶体多孔介质型被测试样升速干燥阶段极短难以“捕捉”,降速干燥阶段耗时长、耗能大,水分逸失重心位于降速干燥阶段的特点。通过深入研究红外干燥过程含水试样水分扩散的不可逆输运机制及主要驱动力,将Luikov理论和Fick扩散定律应用于烘干失重法预估模型建立,分析理论的应用范围、边界条件,建立基于Luikov理论的降速干燥阶段预估模型,选取典型试样验证并分析模型的拟合优度并建立预估模型参数与干燥条件(烘干温度、初始水分含量、初始质量和试样粒径)之间的回归方程;针对类毛细管多孔介质型试样烘干失水时间较短、水分逸失重心位于升速干燥阶段的特点,以干燥全过程失水量变化曲线的数值解析特征为切入点,从失水速度和加速度的角度,构建基于改进幂指数形式的干燥全过程预估模型,打破降速干燥阶段建模的限制,进一步提高预估过程中实测数据利用率,同时分析模型的参数对烘干失水曲线及失水速度曲线的影响,通过实测数据验证模型的拟合优度。随后,在验证分型预估融合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LM算法的烘干失重法水分含量预估融合方法。针对传统LM算法阻尼因子定值更新导致的初值依赖性强、收敛性弱的问题,将信赖域法搜索技巧应用于阻尼因子的自适应更新,同时建立预估起止时刻的自适应判别机制,完成基于阻尼因子自适应LM算法的串行迭代结构预估算法设计,在试样未达到完全烘干的状态下估算试样的水分含量。应用最优化理论证明了水分含量预估融合算法的全局收敛性,通过试验和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执行效率以及准确性,通过与参考方法的对比验证了自适应LM算法的计算精度,同时对算法抗噪性进行考察与分析。最后,将预估融合算法设计与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的设计相结合,以DSP+MCU的结构方式在嵌入式系统平台实现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的设计。参照国家标准《JJG 658-2010烘干法水分测定仪》对正常工作状态下仪器的示值误差、重复性及水分测定结果误差等计量性能指标进行检验,分析并计算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的测量不确定度。检验结果表明,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其中全量程内示值误差优于0.005g,重复性误差优于0.008g(极差法),常规模式下水分含量测定误差优于0.5%,预估模式下水分含量测定误差优于0.5%,均满足国家标准《JJG 658-2010烘干法水分测定仪》规定的高准确度等级水分测定仪。
张宏伟[10](2018)在《高压换流变压器附加损耗计算与结构件温升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网规模和发电机容量的不断增加,高压换流变压器作为高电压直流输变电系统中重要的设备,电压等级也在不断提高。高压换流变压器不仅在运行时受到交直流共同作用,而且负载电流中含有大量高次谐波,造成高压换流变压器比普通电力变压器结构更复杂,因此引发的绝缘问题和局部过热问题也更容易发生,因此开展高压换流变压器三维建模、漏磁场分析、附加损耗计算和降损降温措施的研究对于其设计制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一台型号为ZZDPZ-321100/500的500kV高压换流变压器为研究对象,具体工作如下:(1)选择电磁场有限元计算软件Magnet分别采用表面阻抗法和分层法对国际基准模型TEAM Problem 21的钢板杂散损耗进行了计算,通过与实验值对比证明表面阻抗法更适合三维杂散损耗计算;(2)根据涡流场有限元分析原理,基于Visual Basic 6.0开发了高压换流变压器附加损耗计算专用程序MA-3D。首先应用该程序通过调用Magnet完成对换流变压器的参数化建模和求解;然后通过脚本计算获得基波下的附加损耗,结合国际标准IEC 61378-2方法计算绕组和结构件的各次谐波损耗,其中针对绕组在不同谐波下趋肤深度不同特点,引入谐波损耗因子对绕组涡流损耗方法进行修正,修正后结果与试验值的误差由13.70%降低到9.75%,说明该因子的正确性;最后得到负载损耗与试验值误差是0.65%,充分证明了该程序正确性;(3)介绍了油箱屏蔽原理,利用开发程序计算了不同厚度油箱铜屏蔽和油箱磁屏蔽的附加损耗,结果说明10mm油箱磁屏蔽更适合高压换流变压器。计算了高压换流变压器增加夹件磁屏蔽的附加损耗,结果表明该项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附加损耗,证明了增加该配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4)结合传热学基本理论和工程经验公式,确定了高压换流变压器结构件的换热系数和表面温度条件,将计算模型导入温度场软件ThermNet中,通过磁-热耦合方法对有无夹件屏蔽变压器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说明安装夹件磁屏蔽可以通过降低结构件损耗,从而降低结构件温升。
二、测量薄层电阻修正因子的一种计算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量薄层电阻修正因子的一种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气流床气化炉水冷壁表面液态渣膜的形成、流动、换热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世界能源格局和发展趋势 |
1.1.2 我国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必要性 |
1.1.3 洁净煤技术和发展趋势 |
1.2 煤气化技术 |
1.2.1 煤气化原理 |
1.2.2 煤气化技术和设备 |
1.2.3 气流床气化炉的数值模拟研究 |
1.3 煤灰粘温特性 |
1.3.1 煤灰粘温特性和测量方法 |
1.3.2 临界粘度温度 |
1.4 煤气化炉水冷壁表面液体渣膜形成、流动和换热 |
1.4.1 煤气化炉内飞灰颗粒碰壁沉积特性研究 |
1.4.2 气化炉壁渣层流动、换热试验研究 |
1.4.3 气化炉壁渣层流动、传热模型研究 |
1.5 本文研究路线和主要研究内容 |
2 熔融灰渣液滴在倾斜平面上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
2.1 前言 |
2.2 试验样品和试验方法 |
2.2.1 试验样品和物性参数 |
2.2.2 试验系统 |
2.2.3 液滴流动过程图像处理方法 |
2.2.4 试验条件 |
2.3 液滴速度预测模型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硅油液滴在倾斜平板上的流动 |
2.4.2 硅油液滴流动速度预测 |
2.4.3 熔融渣滴在倾斜平板上的流动 |
2.4.4 熔融K_2Si_4O_9液滴流动速度与粘度之间关系 |
2.4.5 基底湿润条件对液滴流动速度的影响 |
2.4.6 熔融灰渣液滴流动速度预测 |
2.5 本章小结 |
3 气化炉水冷壁上液态渣膜流动、换热过程的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壁面渣层流动、传热计算模型及其与炉内CFD计算的耦合方法 |
3.2.1 渣层流动和传热过程的简化 |
3.2.2 壁面渣层计算模型 |
3.2.3 计算流程和软件结构 |
3.3 模拟对象和计算条件设置 |
3.4 计算结果分析 |
3.4.1 计算结果验证 |
3.4.2 案例1 双向耦合方法计算结果分析 |
3.4.3 案例1~3 计算结果对比 |
3.4.4 壁面渣层传热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GSP型气流床气化炉CFD数值模拟与飞灰壁面沉积特性 |
4.1 引言 |
4.2 气化炉内CFD模拟控制方程 |
4.3 飞灰颗粒壁面沉积模型 |
4.4 灰渣颗粒沉积子模型与气化炉CFD模拟的耦合 |
4.5 数值模拟工况与灰渣物性参数 |
4.5.1 气化炉几何结构与网格划分 |
4.5.2 计算工况设置 |
4.6 结果与分析 |
4.6.1 炉内流场分布 |
4.6.2 炉内温度和组分场分布(添加分区分析) |
4.6.3 颗粒壁面沉积行为分析 |
4.6.4 氧煤比对颗粒壁面沉积的影响 |
4.6.5 喷嘴旋流角对颗粒壁面沉积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GSP型气流床气化炉水冷壁表面渣层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计算工况设置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基准工况下炉壁壁面液态渣层和固态渣层厚度分布 |
5.3.2 基准工况下炉壁液态渣层内流速、粘度和温度分布 |
5.3.3 基准工况下炉壁渣层和水冷壁传热特性分析 |
5.3.4 进口氧煤比对壁面渣层流动和传热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内容与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
(3)基于CSO-BP神经网络的电缆谐波损耗智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谐波对电缆损耗的影响 |
1.1 电缆损耗的构成 |
1.2 电缆谐波附加损耗的物理公式计算模型 |
2 基于COS算法的BP神经网络机理 |
2.1 COS算法 |
2.1.1 横向交叉 |
2.1.2 纵向交叉 |
2.2 利用CSO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 |
3 CSO-BP神经网络在电缆谐波损耗评估中的应用 |
3.1 电缆谐波损耗BP神经网络结构 |
3.1.1 确定训练数据 |
3.1.2 确定输入的谐波电气特征 |
3.2 基于CSO-BP神经网络的电缆谐波损耗评估流程 |
3.3 电缆谐波损耗评估模型的性能分析 |
4 案例分析 |
4.1 获取电缆谐波试验数据 |
4.2 CSO-BP神经网络电缆谐波损耗智能评估仿真分析 |
5 结论 |
(4)土壤侵蚀中的片蚀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水动力学参数及水力学参数 |
2.1 水流功率 |
2.2 单位水流功率 |
2.3 水流剪切力 |
2.4 流速与水深 |
3 片蚀外部影响因素 |
3.1 降雨强度 |
3.2 坡度 |
3.3 覆盖 |
3.4 地表粗糙度与土壤特性 |
4 降雨物理特征参数 |
5 片蚀模型 |
6 片蚀过程 |
7 结论与展望 |
(5)基于磁测量的金属构件残余应力检测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残余应力产生的原理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的安排 |
第二章 残余应力电磁检测机理 |
2.1 电磁检测基本理论 |
2.1.1 麦克斯韦方程组 |
2.1.2 本构关系 |
2.1.3 涡流检测原理 |
2.2 非铁磁性材料的应力检测机理 |
2.2.1 应力对电导率的作用机理 |
2.2.2 基于金属应变效应的应力-电导率模型 |
2.2.3 基于经验公式的应力-电导率模型 |
2.3 铁磁性材料的应力检测机理 |
2.3.1 磁力耦合的基础理论 |
2.3.2 磁导率与应力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应力传感器设计 |
3.1 分层介质上的平面电磁传感器建模与求解 |
3.1.1 平面电磁传感器建模 |
3.1.2 磁场扩散方程 |
3.1.3 均匀介质层界面间的传递关系 |
3.1.4 面电流密度的离散化表示及傅里叶级数展开 |
3.1.5 边界条件及线圈约束 |
3.2 传感器体系结构设计 |
3.2.1 典型平面阵列式电磁传感器 |
3.2.2 零偏置平面阵列式传感器 |
3.2.3 基于磁敏感元件的单激励电磁传感器 |
3.2.4 基于磁敏感元件的双激励电磁传感器 |
3.3 传感器激励线圈线宽和空间波长的设计 |
3.3.1 空间波长的设计 |
3.3.2 直导线激励下渗透深度和标准渗透深度的差异 |
3.3.3 激励线宽的设计 |
3.4 磁敏感元件选型 |
3.5 传感器的抗电磁耦合设计 |
3.5.1 传感器的耦合等效电路分析 |
3.5.2 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应力分布反演研究 |
4.1 基于视在电导率的应力分布反演方法研究 |
4.1.1 最佳平方逼近原理 |
4.1.2 基于正交多项式作最小二乘逼近 |
4.1.3 应力检测模型和算法 |
4.1.4 仿真分析 |
4.2 基于分层模型和等效阻抗的应力分布反演方法研究 |
4.2.1 等效阻抗与材料物理属性的关系 |
4.2.2 反演模型的建立 |
4.2.3 反演模型中的参数估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残余应力检测系统设计及实验 |
5.1 残余应力检测系统设计 |
5.1.1 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
5.1.2 高稳定高分辨率频率和幅值可调的恒流源设计 |
5.1.3 前置放大和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5.1.4 高分辨率信号检测 |
5.2 试件制作及其应力分布特征 |
5.2.1 定值应力试块的制作 |
5.2.2 可变应力试块制作及应力分布特征 |
5.3 残余应力检测实验 |
5.3.1 传感器抗电磁耦合实验 |
5.3.2 拉伸实验 |
5.3.3 定值应力试块检测实验 |
5.3.4 可变应力试块检测实验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薄膜材料电阻率高通量表征平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薄层电阻率测试技术发展现状 |
1.3 高通量实验表征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四探针方法基本理论 |
2.1 四探针法的基本原理 |
2.1.1 体原理 |
2.1.2 薄层原理 |
2.1.3 直线四探针法的测准条件 |
2.1.4 修正理论 |
2.2 四探针双电测法的测量原理 |
2.2.1 基本原理 |
2.2.2 修正方法 |
2.2.3 双电测组合法主要优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构成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1.1 功能需求分析 |
3.1.2 主要创新点 |
3.1.3 总体方案设计 |
3.2 运动模组及样品平台 |
3.2.1 模组构架与稳定性分析 |
3.2.2 路径规划与定位误差分析 |
3.2.3 压力检测装置 |
3.3 电信号采样通路 |
3.3.1 数字源表 |
3.3.2 继电器模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控制软件 |
4.1 虚拟仪器技术概述 |
4.1.1 虚拟仪器的定义 |
4.1.2 虚拟仪器与传统仪器比较 |
4.1.3 LabVIEW软件介绍 |
4.2 系统控制软件 |
4.2.1 软件整体架构 |
4.2.2 下位机通信模块 |
4.2.3 数字源表通信模块 |
4.3 数据计算与修正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5.1 实验设计 |
5.2 测试结果 |
5.3 测量误差分析 |
5.3.1 随机误差分析 |
5.3.2 系统误差分析 |
5.3.3 疏失误差分析 |
5.4 阵列化样品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压接式IGBT器件封装结构设计与压力和温度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 |
1.2.1 IGBT器件封装技术的发展及其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
1.2.2 IGBT器件温度与压力的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IGBT器件结构设计与优化 |
2.1 结构设计构想 |
2.1.1 圆周布局的全烧结型封装结构 |
2.1.2 加入缓冲薄层的压接式封装结构 |
2.2 IGBT器件结构温度与压力的分析计算 |
2.2.1 有限元模型介绍与温度和压力计算 |
2.2.2 影响新型IGBT器件结构压力均衡能力的因素 |
2.2.3 不同IGBT器件结构散热能力与压力均衡能力评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IGBT器件温度与压力的一维计算方法介绍 |
3.1 IGBT器件一维模型的建立 |
3.2 温度与压力的一维计算方法 |
3.2.1 温度的一维计算方法 |
3.2.2 压力的一维计算方法 |
3.2.3 温度与压力的双向耦合计算模型 |
3.3 一维模型的参数提取方法 |
3.3.1. 直接计算法 |
3.3.2 瞬态热阻抗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IGBT器件温度与压力的一维计算方法验证 |
4.1 硬压接IGBT器件温度与压力的一维计算 |
4.1.1 温度计算 |
4.1.2 压力计算 |
4.2 弹性压接IGBT器件温度与压力的一维计算 |
4.2.1 温度计算 |
4.2.2 电、热、力耦合计算 |
4.3 新型IGBT结构器件温度与压力的一维计算 |
4.3.1 温度计算 |
4.3.2 电、热、力耦合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车用燃料电池电堆与单片水含量状态估计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的提出 |
1.2 燃料电池建模与控制研究现状 |
1.2.1 燃料电池水含量建模与估计 |
1.2.2 燃料电池交流阻抗在线测量方法 |
1.2.3 燃料电池系统水管理策略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本文结构 |
第2章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水含量模型 |
2.1 本章引论 |
2.2 燃料电池极化曲线与等效电路模型关系 |
2.3 燃料电池内部水循环过程建模 |
2.4 燃料电池膜电极水含量建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燃料电池堆和单片交流阻抗在线测量方法 |
3.1 本章引论 |
3.2 专用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 |
3.3 建模仿真分析拓扑结构可行性 |
3.3.1 专用DC/DC变换器可行性分析 |
3.3.2 第二种拓扑结构可行性分析 |
3.4 宽频高速高精度微弱电信号提取 |
3.5 实验分析拓扑结构可行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含量在线估计方法 |
4.1 本章引论 |
4.2 燃料电池交流阻抗在线测量误差分析 |
4.3 自增湿膜电极式燃料电池水含量对工作条件敏感性分析 |
4.3.1 以高频阻抗为表征量 |
4.3.2 以单片电压为表征量 |
4.4 外增湿膜电极式燃料电池水含量在线估计方法 |
4.4.1 膜电极平均水含量估计 |
4.4.2 膜电极水含量分布规律估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堆和单片的燃料电池系统水管理策略 |
5.1 本章引论 |
5.2 燃料电池空气系统动态模型 |
5.2.1 燃料电池单片阴极模型 |
5.2.2 燃料电池单片阳极模型 |
5.2.3 空气系统关键部件模型 |
5.3 燃料电池空气系统控制算法 |
5.4 燃料电池系统水管理策略 |
5.4.1 无增湿器系统特性 |
5.4.2 最优工作条件搜索 |
5.4.3 水管理策略和实验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烘干失重法快速预估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水分含量检测方法 |
1.3 烘干失重法 |
1.4 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仪 |
1.4.1 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仪的分类 |
1.4.2 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现有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仪的应用局限 |
1.6 传统烘干失重法的技术改进 |
1.6.1 仪器衡量装置的改进 |
1.6.2 仪器恒温干燥箱加热效率的提高 |
1.6.3 智能信息处理方法的应用 |
1.7 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检测技术的需求 |
1.8 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过程可预估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原理 |
2.2.1 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过程 |
2.2.2 红外辐射与吸收的基本理论 |
2.2.3 试样质量在线称量原理 |
2.3 烘干失重法水分检测可预估性理论分析 |
2.3.1 被测试样中的水分与结合方式 |
2.3.2 被测试样的干燥动力学分类方法 |
2.3.3 试样干燥特性曲线阶段性特征分析 |
2.4 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可预估性试验分析 |
2.4.1 材料与方法 |
2.4.2 试样品类的影响 |
2.4.3 初始水分含量的影响规律 |
2.4.4 烘干温度的影响规律 |
2.4.5 试样粒径的影响规律 |
2.4.6 初始质量的影响规律 |
2.5 烘干失重过程预估特征参数提取 |
2.6 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含量快速检测方法的构想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Luikov理论的降速干燥阶段预估模型 |
3.1 引言 |
3.2 烘干失重法红外干燥传热与传质模型建立 |
3.2.1 被测试样的结构与参数 |
3.2.2 烘干失重法红外干燥过程热-质传递 |
3.2.3 含水试样湿分扩散过程与驱动力 |
3.3 降速干燥阶段理论传质模型建立 |
3.3.1 基于Luikov 理论的模型建立 |
3.3.2 预估模型参数τ回归分析 |
3.3.3 模型的拟合优度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改进幂指函数的干燥全过程预估模型 |
4.1 引言 |
4.2 被测试样烘干失水过程的数值解析 |
4.3 现有失水量预估模型的数学解析 |
4.4 全干燥过程预估模型的建立 |
4.5 全干燥过程预估模型的解析与验证 |
4.5.1 全干燥过程预估模型数值解析 |
4.5.2 模型参数分析 |
4.5.3 模型拟合优度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检测预估融合方法 |
5.1 引言 |
5.2 水分含量预估描述 |
5.3 阻尼因子kl与LM方法的收敛性 |
5.3.1 阻尼因子自适应更新策略 |
5.3.2 阻尼因子自适应LM方法的收敛性证明 |
5.4 基于阻尼因子自适应LM算法的水分含量预估融合 |
5.4.1 预估算法起点的自适应判定策略 |
5.4.2 预估算法终点自适应确定 |
5.4.3 算法参数初值设定 |
5.4.4 算法实现步骤 |
5.5 预估算法的误差分析 |
5.5.1 算法验证试验平台 |
5.5.2 阻尼因子自适应LM算法验证 |
5.5.3 水分含量预估融合算法准确性验证 |
5.5.4 预估融合算法抗噪性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设计实践 |
6.1 引言 |
6.2 仪器系统构成与技术指标 |
6.2.1 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系统构成 |
6.2.2 水分测定仪的主要指标 |
6.3 基于DSP的称重与预估单元设计实践 |
6.3.1 称重模块硬件设计 |
6.3.2 DSP与ADC和MCU的通信接口设计 |
6.4 温度检测与控制子系统设计实践 |
6.4.1 温度检测电路设计 |
6.4.2 温度控制电路设计 |
6.5 仪器软件设计 |
6.5.1 预估运算模块软件设计 |
6.5.2 功能管理软件模块设计 |
6.6 仪器性能测试 |
6.7 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不确定度分析 |
6.7.1 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系统误差来源分析 |
6.7.2 质量称量装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析 |
6.7.3 烘干装置部分引入的不确定度分析 |
6.7.4 不确定度合成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原理图 |
附录 B 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检测试验现场 |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及科研成果 |
(10)高压换流变压器附加损耗计算与结构件温升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有限元法在低频电磁场的应用 |
1.2.2 高压换流变压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导磁钢结构件损耗计算方法的研究 |
2.1 电磁场有限元计算方法分析 |
2.1.1 低频电磁场数值分析理论基础 |
2.1.2 电磁场计算方法和数学模型 |
2.2 脚本开发 |
2.3 导磁钢结构件杂散损耗计算方法 |
2.3.1 表面阻抗法 |
2.3.2 分层法 |
2.4 导磁钢结构件损耗计算方法验证 |
2.4.1 国际TEAM Problem21 模型 |
2.4.2 TEAM Problem21 模型损耗测量 |
2.4.3 数值计算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压换流变压器附加损耗计算程序开发与验证 |
3.1 高压换流变压器附加损耗计算程序 |
3.1.1 高压换流变压器三维参数化建模 |
3.1.2 材料属性设置 |
3.1.3 求解条件设置 |
3.2 高压换流变压器损耗计算与分析 |
3.2.1 绕组涡流损耗计算 |
3.2.2 高压换流变压器谐波损耗计算方法 |
3.2.3 绕组谐波损耗修正因子 |
3.2.4 短路阻抗计算分析 |
3.2.5 结构件损耗计算分析 |
3.2.6 负载损耗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压换流变压器两种类型屏蔽研究 |
4.1 油箱屏蔽对损耗影响 |
4.1.1 磁屏蔽原理 |
4.1.2 电屏蔽原理 |
4.1.3 油箱屏蔽损耗分析 |
4.2 高压换流变压器性能改善分析 |
4.2.1 夹件屏蔽对绕组涡流损耗影响 |
4.2.2 夹件屏蔽对结构件损耗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压换流变压器结构件温升问题分析 |
5.1 概述 |
5.2 温度场有限元软件ThermNet |
5.3 高压换流变压器温度场分析 |
5.3.1 三种基本传热方式 |
5.3.2 热场问题求解 |
5.3.3 高压换流变压器换热系数计算 |
5.4 高压换流变压器磁热耦合结果计算与分析 |
5.4.1 换流变压器结构件温升计算参数设置 |
5.4.2 结构件温升计算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所获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四、测量薄层电阻修正因子的一种计算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气流床气化炉水冷壁表面液态渣膜的形成、流动、换热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 葛琎. 浙江大学, 2021(01)
- [2]树木微钻仪钻针阻力表达方法研究[J]. 姚建峰,赵燕东,张会儒,宋新宇,雷相东,唐守正. 农业机械学报, 2021(08)
- [3]基于CSO-BP神经网络的电缆谐波损耗智能评估[J]. 陈德,孟安波,蔡涌烽. 华电技术, 2021(08)
- [4]土壤侵蚀中的片蚀研究综述[J]. 李芦頔,吴冰,李鑫璐,杨洁,林良国. 地球科学进展, 2021(07)
- [5]基于磁测量的金属构件残余应力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 刘丽辉. 国防科技大学, 2020(01)
- [6]薄膜材料电阻率高通量表征平台开发[D]. 孙如昊.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19(01)
- [7]压接式IGBT器件封装结构设计与压力和温度计算[D]. 范思远.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
- [8]车用燃料电池电堆与单片水含量状态估计与控制研究[D]. 洪坡. 清华大学, 2018(06)
- [9]烘干失重法快速预估检测技术研究[D]. 凌菁. 湖南大学, 2018(06)
- [10]高压换流变压器附加损耗计算与结构件温升分布研究[D]. 张宏伟.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