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研究生教育发展对策探讨

云南农业研究生教育发展对策探讨

一、云南发展农科研究生教育对策探折(论文文献综述)

吴孟玲[1](2021)在《面向新农科的地方高校农业硕士培养模式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黄泰良[2](2021)在《产业需求视域下农科研究生培养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叶彬[3](2020)在《西南联大工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科是组成大学的基本单位,也是大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石,而且学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自从西方大学组织和学科制度被引入到中国之后,由于社会历史环境的变化,高等教育改革成为一时之常态,各个学科门类也呈现出特定的历史发展特点。工科是较早被引入、并取得独立地位的学科之一,它在推动社会生产、培养工程人才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西南联大身处特殊历史时期,其工科发展即是当时高等工程教育的缩影,据此作为考察对象,将有助于认识工科学科发展史、把握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规律,以及为现今的学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以西南联大工科发展为研究对象,简单追溯了近代学制变革中工科取得独立学科地位的过程,并对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在抗战爆发前各自的工科发展状况进行概述。根据学科知识形态、组织形态、学科规训等基本内涵,具体分析西南联大工科学科组织的扩充与完善、学科知识传播与学科规训,以及学科知识创新与科研训练。从发展成因来看,不仅包括实业救国潮流、现实发展需求、社会风气导向等外部影响因素;还包括学科内部前沿知识的积累、学术组织对学科结构的形塑、学科规训权力的发挥等重要条件。从历史影响来看,联大工科学人在学科承继与学科探索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且西南联大工科发展的历史经验也启示着当下新工科建设乃至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要重视基础科学以及跨学科培养人才,树立通才育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关注国际前沿、批判地学习和借鉴国外改革成果,最终构建工科本土学术体系。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4](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崔育宝[5](2018)在《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体系,既是“双一流”建设实施动态调整机制的基础保障,也是充分激发高校内生动力与发展活力,引导高等学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的行动指南。本研究在系统梳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演进趋势及深入剖析当前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在若干关键环节中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明确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应然要求,构建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推进“双一流”建设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本研究认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应由“方案评价”与“综合评价”两部分组成。其中,方案评价是对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编制及执行进行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综合评价是对各高校(不区分建设高校与非建设高校)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以定量评价为主;在评价组织上,方案评价要充分尊重建设高校自主权,综合评价则要发挥专家委员会权威;在评价目的上,方案评价侧重于诊断功能实现,综合评价侧重于服务建设高校的动态遴选;在评价结果运用上,方案评价的评价结果侧重于实现建设经费的增加与减少,综合评价的评价结果侧重于实现建设资格的新增与取消。在界定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方案评价与综合评价的定位后,本研究着重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进行了研究。首先,明确了“双一流”背景下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时代诉求。基于“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与《实施办法(暂行)》,本研究认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综合评价要从人才培育、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三个维度展开,在评价理念上要秉持卓越导向、强调贡献、文理并重、中外融合、拨冗去繁等原则。其次,构建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比较和借鉴了 15个全球性与区域性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双一流”背景下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时代诉求,基于可量化、可比性、可持续的指标构建原则,形成了以人才培育、科学研究、社会贡献为一级指标,共计7个二级指标,8个数据来源的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三,揭示了我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综合评价下的总体特征。基于2001-2017年数据,分别从人才培育、社会贡献、科学研究等评价维度对我国高校表现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综合评价下呈现的若干特征:在得分数值分布上,排名靠前的少数高校得分较高,且差别明显,排名靠后的绝大多数学校得分较低,且差别不大,总体呈现“L”型分布与金字塔结构;在学科布局上,多个学科领域全面发展与在单个学科领域进行深度耕耘皆可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前列;在大学职能实现上,我国高校在科研论文发表上的表现强于其在人才培育和社会贡献功能实现上的表现。最后,探索了基于层位分析方法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动态遴选方案。基于层位评价方法,综合考虑学科布局与区域布局影响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影响,构建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三阶段遴选方案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具体包括:第一阶段的学科领域内强校遴选,确保各学科领域拔尖但在整体排名靠后的高校能够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引导高校聚焦学科建设,精益求精,同时体现“双一流”建设在学科布局上的战略考量;第二阶段的区域范围内强校遴选,确保发展落后地区有一定数量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体现“双一流”建设在区域布局上的战略考量;第三阶段的全国范围内强校遴选,此阶段是高校综合实力的大比拼,确保遴选出的高校能够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冲击一流。

黎佳佳[6](2018)在《地方农业院校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对策 ——以J农业大学为例》文中提出“提高质量”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迫切任务,而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直接衡量指标,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是提高其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立足于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进行研究。通过对前人文献的梳理和归纳,确定本研究的影响因素,并对J农业大学2015、2016和2017届415位学术型硕士毕业生展开调查,获取有效数据,运用SPSS19.0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地方农业院校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和学科差异,其中男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高于女硕士研究生,农科和理工科的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高于社科类;(2)近三年的学术型硕士毕业生学位论文质量不存在显着差异,但学位论文质量随年届有上升趋势;(3)从总体看,有无兼职的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呈显着差异,分学科而言,农科类、理工类有无兼职的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存在差异,社科类有无兼职的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不存在显着差异;(4)学校生源质量、科研条件,导师指导、硕士生研究态度、选题质量、科研技能6个因素与学位论文质量都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5)生源质量、硕士生研究态度、选题质量对学位论文质量正向影响显着,科研条件、导师指导、硕士生科研基本技能对学位论文质量正向影响不显着;(6)生源质量、硕士生研究态度、选题质量3个因素共同对学位论文质量的有效预测为31.9%,3个因素依据对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选题质量、研究态度、生源质量。根据研究结果及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着重从招生、选题和硕士生研究态度等方面提出以下对策:做好招生工作,提升地方农业院校的生源质量;全员积极参与,保证硕士生选题质量;全面支持,改善硕士生科研环境;持续动态管理,端正硕士生研究态度。

邵荣荣,李学坤,王亚茹[7](2017)在《农科类人文社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来自云南农业大学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最高层次的教育,研究生的学习特征和培养直接反应出国家的教育,与此同时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体现在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上。伴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也引起社会教育内部有关人士的质疑。针对当前农科类研究生学习培养研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走访调查云南农业大学不同类别的课程部分研究生,整理设计出关于研究生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根据所收集的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影响农科类研究生培养教学实效因素的构成,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

吕永莉[8](2017)在《农科硕士研究生职业规划融入自主学习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研究生自主学习中,往往过多地强调学习成绩与科研成果而忽略个人的学习成长需要与职业发展问题,强调现实需求而忽略个性发展,导致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缺乏自主性、主体性、针对性和发展性。在“十三五”规划中,中央提出加快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大量的农林牧科技人才投入到其中。这就需要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以培养适应和符合农业现代化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农科研究生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担负着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重任。本文通过选取“职业规划”这一视角,探讨农科硕士研究生将职业规划融入自主学习当中,以实现农科研究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帮助高校如何提高农科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对策,为我国农业发展输送科技杰出人才。所谓农科研究生职业规划融入自主学习,是将农科研究生职业规划与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将职业规划内容渗透到农科研究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达到提升农科研究生自主学习效果的目的,具体从自我剖析、确定目标、职业储备、反馈修正、环境分析五个方面的内容去引导农科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进行自主学习。农科硕士研究生职业规划融入自主学习中去,既有理论依据,即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遵循职业规划理论,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顺应研究生的学习阶段特征,表现职业规划与自主学习的联系性。也有其实践依据,即农科研究生职业规划融入自主学习使研究生的目标明晰化、自我认识清晰化、对象主体化、内容具体化、功能社会化、途径多样化、效果更理想。为此,本文分析农科硕士研究生职业规划融入自主学习的现状研究有助于农科研究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及科研能力,有助于学校、导师等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育及服务,进而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农业科技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尽绵薄之力。本论文正文部分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同时对国内外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简要梳理。第二部分,对与本研究有关的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和梳理。第三部分,实证研究。对我国三所农业院校和两所非农业院校300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到所需数据。在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的结果上,对比分析农科与非农科研究生职业规划、自主学习情况。根据职业规划的内容,主要从个体、目标、学习内容、反馈修正、主客观环境五方面进行调查分析,进而归纳和总结出农科硕士研究生职业规划融入自主学习的特点。第四部分,总结调研结果。结合职业规划的影响因素,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农科硕士研究生职业规划融入自主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解决策略。在前四章的铺垫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农科硕士研究生职业规划融入自主学习的可行性对策。

乔浩风[9](2016)在《中国近代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及其职能研究(1902-1945)》文中提出中国近代大学研究院所的设立并非由政府行为、长官意志决定的,它是在移植与模仿国外大学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大学研究机构,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中国近代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历程,也是其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社会服务活动逐步展开与完善的过程,这些职能的开展促进了中国近代学制的完整与规范,加快了学术自主化进程,提升了人才培养水平,推进了科学技术近代化的转变。中国近代大学研究院所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历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中国近代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既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综合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文章将中国近代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历程(1902-1945)分为四个阶段:1902-1916年为萌芽阶段,1917-1924年为创设阶段,1925-1934年为快速发展阶段,1935-1945年为曲折发展阶段。论文以中国近代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历程为经线,以其职能的具体表现为纬线,在厘清大学研究院所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分析其发展特点及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社会服务情况。1902-1903年,清政府模仿日本制订了“壬寅癸卯”学制,其中关于“大学院”与“通儒院”的规定,在学制意义上标志着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开始,客观上为中国引入现代学位制度铺了路。民国初年“壬子癸丑”学制中对大学研究院的筹划,成为民国大学研究院所发展的蓝本,为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开创了道路。限于当时的教育状况及条件,这些关于大学研究院所设立的构想只停留在文件中,在办学实践中并没有真正实施。1917年蔡元培模仿德国大学研究所制度,在北京大学设立了文理法三科研究所,开创了中国近代大学设立研究所的先河。1922年,经过改组后的北京大学研究所正式成立,成为中国大学研究所发展的新纪元,对中国大学研究机构的设立和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北大研究所通过“专事研究”进行人才培养,并积极探索科学研究方法,在国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此时,北大研究所开始提供一些社会服务,标志着中国近代大学研究院所社会服务职能的发轫。从1925年开始,大学研究所和研究生人数开始迅速增加,研究所的科类由单一走向多样,到30年代,大学研究院所的规模已经蔚然可观。但是,由于教育管理部门的放任,在“自由”发展状态下,产生了研究院所的命名方式无序、内部组织结构混乱、学生入学资格以及学制不一等问题。有鉴于此,国民政府教育部颁行了《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等系列规章制度,对大学研究院的发展进行规范。此时,各大学研究院所开始注意研究生培养的制度建设,建立了研究生招生制度、课程研修制度、毕业考核制度等,创新和完善了研究生培养机制,形成了本土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随着研究院所在地域空间分布上的增多和科研队伍的壮大等,大学研究院所的科研体系初步形成,并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有些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思潮和社会需求的相互激荡下,大学研究院所开展了广泛的社会服务,确立了中国近代大学研究院所的社会服务职能。1934年之后,大学研究院所开始迈入曲折发展阶段。在经过短暂的下降之后,大学研究所数量和学部数开始呈平稳上升趋势。抗战爆发初期,大学研究院所发展陷于停滞状态,在抗战建国的现实需求下,国民政府教育部通过资金补助、限制留学、提高大学研究院所的地位等方式,鼓励大学恢复研究所工作或设立新的研究所,研究所的数量和研究生人数迅速增长,且各学科发展趋于均衡。这一时期,在系统的人才质量保障体系监管之下,大学研究院所培养的研究生数量虽然偏少,却涌现出了一批高质量的人才。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大学研究院所在进行纯粹科学研究的同时,侧重于工农业生产及战争相关项目的研究,不仅为抗战建国、工农业发展、民众的健康、地方文化事业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还取得了丰硕、高水准的研究成果。鉴往知来,回顾中国近代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历程,考察其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社会服务状况,不仅可以省知其办学的得失成败,还可以继承其优良的传统精神,给当下大学研究院所以启示与借鉴。

吉艳艳[10](2016)在《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文中指出国际学生教育是国际交流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输出国和接收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来华国际学生是指持外国护照在我国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的实施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注册接受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的外国公民。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对我国在弘扬中华文化、促进高教事业国际化、抢夺国际人才资源、增加国际贸易收益、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际学生来华学习,不仅受我国稳定的社会局面、较强的综合国力,生源国和中国的国际关系、双边贸易,中国的奖学金政策等宏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认可、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微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现代意义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大致经历了初创、中断和恢复发展三个阶段。建国初期至1966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处于初创阶段,其教育管理实行与当时计划经济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其时来华学生规模小,生源国仅限于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周边民族独立国家,少数非洲国家和极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接收院校少,教育层次普遍较低,学习专业主要集中在语言和理工类学科。1966年至1972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中断。至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与多国建交。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于1973年正式恢复大规模招收来华国际学生。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来华国际学生实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体制也由单一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和多元化,国际学生规模迅速增加,生源国几乎涵盖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学生层次均匀分布,学习专业几乎涵盖中国对国际学生开放的所有专业。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及世界人民对中国认知的提高,来华国际学生规模仍会呈现增加的趋势。然而在来华留学的新发展态势中,许多来华国际学生教育问题也随之产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事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如外语授课课程体系的建设、师资整体水平的提升、教育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改善等。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要取得长足发展,保证“2020年50万”目标的顺利实现,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在分析总结1973年以来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础上,借鉴并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对当前和今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现实意义、研究价值;对本文研究对象及来华国际学生进行界定,并对选题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对已有的选题所处领域的既有成果及研究史进行梳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基础。此部分主要介绍现代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即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发展状况,生源结构、经费来源、接收院校分布、专业结构等,并总结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特点。第三部分:新时期(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之演变。本部分主要从1973年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教育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介绍了1973年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时代背景;介绍了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并分析1973年—2013年封闭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逐渐过渡到以高等院校为办学主体的开放的教育体制,以及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政策和制度,如招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制度、实行来华国际学生学位制度、学籍和学历管理制度、汉语水平考试和预科学习制度等。第四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来”之影响因素,“来”之源以及“来”之途径。本部分首先运用推拉理论分析影响来华国际学生的影响因素,如中国政治、社会环境、外交关系、教育质量、就业和创业环境等;然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结构和洲别分布;最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的经费来源,如中国政府奖学金、地方政府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交换生及自费生规模及分布等。第五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学”在哪里、学什么以及以什么身份学的问题,从而具体分析了不同阶段来华国际学生接受院校分布、专业分布及学历结构等。第六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本部分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对来华国际学生的“管”,主要阐述了高等院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政治管理、实习管理及参与社会活动方面的管理等。第七部分:总结与反思。本部分将总结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规律,反思国际学生教育中的问题,并与国际上国际学生教育较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比较,以期得出历史经验、提出发展要求,即提出寻求适合于我国当前及未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的建议。

二、云南发展农科研究生教育对策探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发展农科研究生教育对策探折(论文提纲范文)

(3)西南联大工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西南联大的研究
        (二)关于西南联大工科的研究
        (三)关于民国时期工科及工程教育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章 西南联大工科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近代学制变革与工科学科地位之确立
        一、清末学制变革与工科学科建制
        二、民初学科建制与工科知识形态
    第二节 抗战前三校的工科发展概况
        一、北大学科改制与近代工科组织形态的确立
        二、国立清华大学的工科建制
        三、私立南开大学的工科学系
第二章 西南联大工科发展的具体内涵
    第一节 学科组织的扩充与完善
        一、工学院“五系一科”之形成
        二、师资队伍
    第二节 学科知识传播与学科规训
        一、课程设置
        二、教材与教学
        三、人才培养特点及其成就
    第三节 学科知识创新与科研训练
        一、学术研究与开辟新的学科方向
        二、艰苦卓绝的科研训练
第三章 西南联大工科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外部因素
        一、实业救国潮流
        二、现实发展需求
        三、社会风气导向
    第二节 内部因素
        一、学科制度演变
        二、前沿知识把控
        三、组织架构增强
        四、学科规训权力
第四章 西南联大工科发展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第一节 学科承续
        一、三校复员后新的学科布局
        二、学科方向的承继超越与新领域的开辟
    第二节 对现今新工科建设的启示
        一、夯实基础科学功底、注重跨学科培养
        二、秉持通才育人理念、立足学术造福民众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促进产学研合作
        四、关注国际前沿、构建工科本土话语体系
        五、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可能的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基础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四、辅助软件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附录二 数据索引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大学评价的发展与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大学评价的发展与相关研究综述
        1.2.3 简要评析
    1.3 研究设计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大学评价的概念探析
    2.2 大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2.3 大学评价的一般步骤
    2.4 大学评价的常用方法
    2.5 大学评价与高等教育分类
第3章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时代诉求
    3.1 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历史梳理
        3.1.1 评价组织的多元性逐渐增强
        3.1.2 评价标准的科学性逐渐完善
        3.1.3 评价效用的激励性逐渐深化
    3.2 当前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若干关系探讨
        3.2.1 动态调整实现与方案评价、综合评价间的关系
        3.2.2 一流大学建设中建设标准与遴选标准间的关系
        3.2.3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关系
    3.3 “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与《实施办法(暂行)》的启示
        3.3.1 评价方案设计方面
        3.3.2 评价指标构建方面
        3.3.3 评价结果运用方面
第4章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指标借鉴
    4.1 全球性大学排名评价指标借鉴
        4.1.1 全球性大学排名评价维度分析
        4.1.2 全球性大学排名评价指标特征分析
    4.2 区域性大学排名评价指标借鉴
        4.2.1 国外区域性大学排名评价指标特征分析
        4.2.2 国内区域性大学排名评价指标特征分析
    4.3 比较与借鉴
        4.3.1 评价维度方面
        4.3.2 指标类型方面
        4.3.3 数据获取方面
第5章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体系构建
    5.1 评价方案与流程设计
        5.1.1 既有评价方案的概述
        5.1.2 既有评价方案的问题分析
        5.1.3 对原评价方案的改进与优化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 指标构建原则
        5.2.2 评价指标体系
        5.2.3 数据获取说明
第6章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实证分析
    6.1 不同维度下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实证分析
        6.1.1 人才培育维度
        6.1.2 社会贡献维度
        6.1.3 科学研究维度
    6.2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下的我国高校特征分析
        6.2.1 得分分布:“L”型与金字塔结构
        6.2.2 学科布局:全面发展与特色发展
        6.2.3 职能实现:紧密关联与“一高两低”
    6.3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动态遴选初探
        6.3.1 线性加权评价模型下的两种评价方式
        6.3.2 基于层位评价模式的三阶段遴选评价初探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地方农业院校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对策 ——以J农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关于学位论文质量的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动态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学术型硕士
        2.1.2 学位论文质量
    2.2 理论基础
        2.2.1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2.2 全面质量管理(TQM)理论
3 地方农业院校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的相关介绍
    3.1 学位论文工作的本质与目的
        3.1.1 学位论文工作的本质
        3.1.2 学位论文工作的目的
    3.2 学位论文的形成过程与管理机制
    3.3 地方农业院校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主要价值
    3.4 地方农业院校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标准
    3.5 地方农业院校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相关阐释
4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4.1 调查对象
    4.2 调查实施与数据处理
    4.3 问卷编制说明
        4.3.1 问卷设计
        4.3.2 试测问卷的效度与信度检验
        4.3.3 正式问卷的效度与信度检验
5 地方农业院校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研究假设
    5.2 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2 地方农业院校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差异分析
        5.2.3 各影响因素与学位论文质量的相关分析
        5.2.4 各影响因素与学位论文质量的回归分析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研究假设的验证结果
        5.3.2 地方农业院校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特点
        5.3.3 学位论文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
6 提升地方农业院校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
    6.1 做好招生工作,提升生源质量
        6.1.1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院校知名度
        6.1.2 给予优质生源奖励,增强院校吸引力
        6.1.3 建立生源互推机制,以防生源流失
        6.1.4 重视入学选拔,加强复试考核
    6.2 全员积极参与,保证选题质量
        6.2.1 硕士生发挥主体意识
        6.2.2 导师积极引导和把关
        6.2.3 学校及时开展选题相关工作
    6.3 全面支持,改善科研环境
        6.3.1 吸引优秀教师来校任职,为学生提供强劲的师资队伍
        6.3.2 营造科研氛围,建立学术共同体
        6.3.3 提供良好科研条件,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6.3.4 完善“三助”机制,发挥其育人功能
    6.4 持续动态管理,端正硕士生研究态度
        6.4.1 强化开题报告
        6.4.2 落实中期检查
        6.4.3 严格评审和答辩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7)农科类人文社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来自云南农业大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
二、调查方法
     (一) 样本选择
     (二) 问卷构成
     (三) 调研方法
三、学习特征调查情况
     (一) 基本情况
     (二) 课堂学习部分
     (三) 导师负责制部分
     (四) 专业了解程度
四、影响学习特征因素
     (一) 研究生入学高分少
     (二) 研究生主要是调剂多
     (三) 研究生入学专业分散
五、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 社科类研究生普遍缺乏独立思考
     (二) 学习中遇到问题解决方式
     (三) 就业压力大导致用心学习不足
     (四) 学生与导师的联系较少
六、培养建议
     (一)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二) 及时解决学习问题
     (三) 推进多元化的培养
     (四) 强化理论联系实际

(8)农科硕士研究生职业规划融入自主学习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科硕士研究生
        2.1.2 职业规划
        2.1.3 自主学习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2.2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农科硕士研究生职业规划融入自主学习现状实证研究
    3.1 问卷设计及调查方法
        3.1.1 问卷的编制
        3.1.2 调查样本的选择与分布
    3.2 数据的收集及整理
        3.2.1 数据的发放及回收情况
        3.2.2 建立数据库及统计情况说明
    3.3 可靠性检验(Alpha值检验)
    3.4 调查结果
        3.4.1 个体认识方面
        3.4.2 目标确立方面
        3.4.3 学习储备方面
        3.4.4 反馈修正方面
        3.4.5 环境资源方面
4.农科硕士研究生职业规划融入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4.1 自我分析不足,学习主体性地位不突出
    4.2 职业规划导向作用发挥不充分,学习目标异化
    4.3 职业储备不足,学习内容囿于理论
    4.4 学习策略流于随性,反馈不到位
    4.5 物质环境资源相对匮乏,社会环境相对被动
5.农科硕士研究生职业规划融入自主学习中的改善之策
    5.1 强化自我剖析意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
        5.1.1 学以省己,促进潜能分析,清晰地了解和认识自我
        5.1.2 学以明理,实现定向价值,加强学习的主体性
    5.2 制定明确的职业与学习目标,发挥主观能动性
        5.2.1 长期和短期目标相结合
        5.2.2 导师、辅导员作用与研究生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5.3 不断反馈、修正,完善自身的自主学习计划
    5.4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5.4.1 开展学术讲座,创造浓厚学术氛围
        5.4.2 注重社会实践,关注研究与实际中的问题
        5.4.3 校企合作,为农科研究生进行自主学习搭建平台
    5.5 改革教育学习环境,关注社会动态
        5.5.1 改善物质环境,营造学习氛围
        5.5.2 掌握最新动态,明确学习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9)中国近代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及其职能研究(1902-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及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重要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中国近代大学研究院所的萌芽(1902-1916年)
    第一节 外国大学研究所的发展及其影响
    第二节 中国近代大学研究院所最初的构想
第三章 中国近代大学研究院所的创设阶段 (1917—1924年)
    第一节 北京大学研究所的创设
    第二节“专事研究”的人才培养方式
    第三节 科学研究的自主探索
    第四节 社会服务职能的发轫
第四章 中国近代大学研究院所快速发展阶段 (1925—1934年)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快速发展及产生的问题
    第二节 教育部对大学研究院所的整顿与规范
    第三节 人才培养机制的改进与创新
    第四节 大学研究院所科研体系的形成与科研成果
    第五节 大学研究院所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及实践
第五章 中国近代大学研究院所的曲折发展阶段 (1935—1945年)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 人才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第三节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科研取向及成果
    第四节 大学研究院所社会服务概况
第六章 结论
    一、中国近代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与职能开展情况简要回顾与总结
    二、几点启示
    三、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的学术成果
后记

(10)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一)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意义重大
        (二)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亟待历史总结
        (三) 作者本人学研兴趣及工作需要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解析
        (一) 留学及来华留学
        (二) 国际学生和来华国际学生
        (三)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四、研究文献综述
        (一) 研究历史回顾及研究队伍简介
        (二) 研究成果简述
        (三) 有待加强之处
    五、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论文框架
    六、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创新
第一章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基本情况(1949-1972)
    第一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本情况(1949-1972)
        一、早期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
        二、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接收院校及分布专业情况
    第二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探索(1949-1972)
        一、基本形成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体制
        二、规范来华国际学生的学习和行为
        三、完善高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与服务
    第三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主要特点
第二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的演变(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环境
        一、外交形势与国际环境的变化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及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三、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四、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态势
        一、1973-1977年间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三、1990至今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制度变迁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各项制度的确立
        二、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
第三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影响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因素
        一、推拉理论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二、从接收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拉力因素
        三、从派出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推力因素
        四、从来华学生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内力因素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三、1990年—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四、近40年间华国际学生生源国分布特点解析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经费来源情况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较为单一
        二、1978—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逐渐多样化
第四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接受院校分析
        一、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院校
        二、接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的院校
        三、接收孔子学院奖学金生的院校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学科专业分析
        一、由理工为主转向学科多样化
        二、汉语学习及预科教育
        三、开放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授课专业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类别及学历层次分析
        一、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生的入学要求
        二、近40年间长期来华国际学生类别及学历层次分布
        三、短期来华国际学生迅速增长
第五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日常管理理念的演变
        一、来华国际学生管理的“特殊化”阶段(1973-1990)
        二、来华国际学生管理规范化、人性化阶段(1990—2013)
    第二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演变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安排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学习内容的规定
        三、有关考勤、休学、退学等方面的规定
        四、关于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定
        五、关于考核和毕业要求的规定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社会管理之演变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与中国人交流和交往的管理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的假期及文体活动安排
        三、来华国际学生的志愿者服务
第六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总结与检讨
    第一节 历史实际得出的经验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二、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能促进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
        三、教育质量是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生命线
        四、对来华国际学生重管理,轻服务
    第二节 现实发展提出的“要求”
        一、教育制度有待完善
        二、教育质量亟需提高
        三、招生工作可以实行商业化运作
        四、教育管理必须实现信息化
        五、预科教育可完善其教育体制
        六、建立来华国际学生自我管理体制和自我服务渠道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云南发展农科研究生教育对策探折(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新农科的地方高校农业硕士培养模式优化研究[D]. 吴孟玲. 广西大学, 2021
  • [2]产业需求视域下农科研究生培养改革研究[D]. 黄泰良.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3]西南联大工科发展研究[D]. 叶彬.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8)
  • [4]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5]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研究[D]. 崔育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01)
  • [6]地方农业院校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对策 ——以J农业大学为例[D]. 黎佳佳.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2)
  • [7]农科类人文社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来自云南农业大学的调查[J]. 邵荣荣,李学坤,王亚茹. 中国集体经济, 2017(23)
  • [8]农科硕士研究生职业规划融入自主学习问题研究[D]. 吕永莉.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3)
  • [9]中国近代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及其职能研究(1902-1945)[D]. 乔浩风. 苏州大学, 2016(03)
  • [10]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D]. 吉艳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云南农业研究生教育发展对策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