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G 经结膜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

25G 经结膜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

一、25G经结膜穿刺法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论文文献综述)

雒文娟,陶明,李艳,李芳兰,田静[1](2021)在《内界膜填塞联合空气填充术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观察25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ILM)填塞及空气填充术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眼科收治的较大直径IMH(裂孔直径>700 μm)患者15例(16眼)的相关病例信息,每例患者均行25G玻璃体切割+ILM填塞及空气填充术治疗。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D-OCT)、散瞳眼底、裂隙灯显微镜、MP-3微视野计等检查,比较患者手术前后BCVA、黄斑裂孔直径、视物变形程度、黄斑区平均视网膜敏感度(MS)值、固视稳定性及固视位置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χ2检验及Spearman相关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6个月16眼黄斑裂孔均闭合(100%),无一眼视力下降,14眼术后BCVA较术前提高(占87%),手术前后B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P=0.001)。所有病例在随访期间均无并发症,均无视物变形加重,10眼视物变形较术前明显改善,4眼视物变形完全消失。术前中心固视者7眼,术后中心固视增加为14眼,术前固视稳定者5眼,术后固视稳定增加为12眼,手术前后固视位置及固视稳定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0,P=0.029;χ2=9.863,P=0.016);术前MS为(13.7±2.8)dB,术后MS为(16.5±3.6)dB,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t=16.072,P=0.003);术前固视稳定性较好的5眼术后矫正视力提高明显(r=0.518,P=0.040)。结论: 25G玻璃体切割+ILM填塞及空气填充术治疗IMH,能安全有效促进黄斑裂孔愈合,也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视功能,对于较大直径IMH来说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微创手术方法。

郑楠[2](2020)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评价内界膜翻转填塞术与内界膜翻转填塞联合自体血覆盖术对治疗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用安徽省立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裂孔直径大于500μm的特发性黄斑裂孔28眼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入选患者分为A组(内界膜填塞组)、B组(自体血组)两组,其中A组行内界膜翻转填塞术,B组行内界膜翻转填塞联合自体血覆盖术。术前双眼行最佳矫正视力检查、眼压检查、裂隙灯前置镜检查、眼底照相及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术后1mo、3mo、6mo检查并记录术眼最佳矫正视力变化、黄斑裂孔闭合情况、椭圆体带(EZ)缺损范围、外界膜(ELM)缺损范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临床资料: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视力符合正态分布,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后得出,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BCVA:术后1mo时,两组患者BCVA及其差值分别为0.86±0.20,0.82±0.15,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时,两组患者BCVA及其差值分别为0.75±0.14、0.69±0.13,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时,两组患者BCVA及其差值分别为0.69±0.15、0.62±0.11,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A、B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BCVA进行组内比较得出:A组和B组在术前、术后1mo、术后3mo、术后6mo 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黄斑裂孔闭合率及闭合形态:A组13眼(92.86%)裂孔闭合,B组14眼(100%)裂孔闭合,两组裂孔闭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黄斑恢复形态均以V型闭合为主。4.ELM、IS/OS缺损范围:A、B两组患者术前ELM层缺损直径(μm)分别为1010.71±129.31、1043.64±128.39,符合正态分布,经方差分析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mo、3mo、6mo的ELM缺损范围均改善(P均<0.05),ELM缺损范围至术后6个月均呈下降趋势(P<0.05)。A、B两组患者术前EZ层缺损直径(μm)分别为1077.07±128.04、1118.79±131.08,符合正态分布,经方差分析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mo、3mo、6mo的ELM缺损范围均改善(P均<0.05),ELM缺损范围至术后6个月均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对于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内界膜翻转填塞术及内界膜翻转填塞联合自体血覆盖术在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上疗效确切,对于闭合黄斑裂孔、恢复中心凹解剖结构及提高患眼BCVA均能发挥有效作用。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减少ELM、EZ缺损范围但无明显差异。

王兆亿[3](2019)在《特发性黄斑前膜的证型分布及中药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一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目的·:对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患者进行中医证型的辨识与统计,初步探讨其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为中医辨证治疗本病提供理论基础及临床思路。方法:选取120例来自2016年12月到2018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门诊就诊并确诊为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病人,男女不限。其中男性56例,女性64例,年龄28-89岁,平均年龄(68.62±10.31)岁,根据四诊合参,将所有患者辨证分为肝郁气滞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痰湿上泛证、阴虚火旺证、瘀血内滞证,六个证型。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充分收集辨证信息,详细填写调查表,进行临床初步辨证。最后将辨证数据资料用数据库录入整理,选择运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得出相应结果。结果:1.总体证型分布为肝郁气滞证16例(13.3%),痰湿上泛证46例(38.3%),瘀血内滞证6例(5.0%),肝肾阴虚证32例(26.7%),阴虚火旺证12例(10.0%),气阴两虚证8例(6.7%),各证型间构成比具有统计学差异(X2=62.00,P<0.01)。2.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下人群患病较少,其中50-59岁患者人数10人(8.3%);60-69岁人群患病人数46人(38.3%);70-79岁人群的患病人数可达50人(41.7%);80岁以上有10人(8.3%)。患有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患者中年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1.33,P<0.01)。3.合并患有高血压的病人58人(48.3%);合并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共26人(21.7%);合并患有高症血症的病人45人(37.5%);合并患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有4人(3.3%)。结论:1.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主要证型为痰湿上泛型和肝肾阴虚型。2.特发性黄斑前膜的发病年龄主要在50岁以上,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其相应高发的证型,随着年龄的增长,各个脏腑及整个人体气血阴阳的失调,会产生不同的病理阶段。3.患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患者多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研究二枸杞茯苓汤联合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研究目的:本实验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更优治疗方案,对比研究枸杞茯苓汤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与单纯手术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科门诊确诊的特发性黄斑前膜且需要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74例(82眼),其中男34例38眼,女40例44眼,58-89岁,平均(67.87± 10.65)岁。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后采用枸杞茯苓汤的中药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及术后3月进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彩照检查和OCT检查,采用SPSS21.0软件对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与评价。结果:1.视力: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手术前后视力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视力提高较对照组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OCT显示:比较两组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和黄斑容积,试验组较对照组的黄斑中心凹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黄斑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杞茯苓汤联合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可以有效的促进水肿吸收,提高视力,稳定视力,为目前治疗黄斑前膜,加快水肿吸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并且安全、有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复发率。

任新军[4](2019)在《Healaflow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研究及其他眼底疾病中的应用探索》文中指出目的:观察Healaflow覆盖封闭视网膜裂孔联合27G微创玻璃体切除和空气填充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基于巩膜外垫压原理和微创观念,本研究采用特制微导管系统将Healaflow作为一种新型内垫压材料注射于脉络膜上腔,引起脉络膜上腔内垫压效应,观察研究其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手术操作的可重复性,为推广临床采用脉络膜上腔内垫压术提供依据;以此为契机,基于Healaflow特性,将其应用于其他眼科疾病,开发新的、更符合临床述求的粘滞性材料,尤其是玻璃体腔填充物,提供理论依据和积累经验,拓展其眼科应用。方法:(1)体外实验:空气状态下,将0.05ml的Healaflow和普通粘弹剂透明质酸钠(爱尔康,美国)分别注射于培养瓶内的上壁、侧壁和下壁,遂将培养瓶内充满平衡液,置于37℃温箱中,定期观察和对比两种不同类型粘弹剂溶解和移位情况。(2)设计前瞻性研究,收集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PVR A、B级)患者入组,所有患者均采用27G玻璃体切除联合Healaflow覆盖视网膜裂孔和无菌空气填充,术后无体位限制。观察首次和最终视网膜复位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视网膜脱离复发情况等。(3)收集就诊于我院并临床确诊为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PVR C1级以下)纳入第二部分研究。所有患者术前行常规裂隙灯检查、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和眼B超检查等。患眼行27G套管穿刺巩膜制作光纤切口,全视网膜镜下定位视网膜裂孔位置,冷冻裂孔和变性区,必要时引流视网膜下液。角膜缘后3.5-4.0mm制作平行角膜缘长度约2mm全层巩膜切口,用15度刀平行于角膜缘垂直切开全层巩膜,暴露睫状体平坦部。将特制钝性针头经巩膜切口插入脉络膜上腔,全视网膜镜下于靶点位置注射0.1-0.4ml Healaflow。拔出导管,缝合巩膜和结膜切口。术中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术后常规光谱抗生素点眼,详细记录术后1周、1月、3月、6月视网膜脱离复位情况,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病情进展情况。(4)Healaflow用于其他眼部疾病:1)Healaflow用于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除术后,气液交换,彻底吸除视网膜下液后Healaflow覆盖黄斑裂孔,术毕空气填充,术后无体位限制;2)Healaflow用于治疗严重PDR,气液交换后将Healaflow覆盖于视网膜裂孔上,空气填充,术后自由体位;3)前房注入Healaflow,用于治疗低眼压患者。结果:(1)体外实验:不同时间点(包括1天、3天、1周和2周),Healaflow组始终保持贴壁黏附无溶解,直径和大小无改变。然而,普通粘弹剂透明质酸钠3天后全部溶于平衡液中。(2)37例38眼入组患者中,女性16例(43.2%),男性21例(56.8%),平均年龄为59.5±9.5岁,平均随访时间8.9±3.8个月,单一视网膜裂孔患者21例(55.3%),介于2-5个视网膜裂孔患者17例(44.8%),黄斑受累及患者25眼(65.8%),13眼(34.2)黄斑未受累及。37眼首次视网膜成功复位(97.4%),最终复位率为100%。仅一例首次视网膜未复位,与术前接受大量视网膜光凝后,裂孔周围视网膜僵硬、瘢痕形成有关,二次手术时,将裂孔周围视网膜放射状切开后仍使用Healaflow覆盖裂孔,最终成功复位视网膜。术前和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1.02±0.82和0.23±0.17(LogMAR视力),一过性眼压升高28眼(73.7%),随访期间,无视网膜脱离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3)7例7眼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入组,男性3人(42.9%),女性4人(57.1%),右眼3眼(42.9%),左眼4眼(57.1%),平均年龄33.7±10.0岁(19-43岁),平均随访时间7.6±3.4个月,黄斑受累及患者5眼(71.4%),2眼(28.6%)黄斑未受累及。7例入组患者首次视网膜成功复位(100%),术前和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4±0.5和0.1±0.1(LogMAR视力,P=0.093),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1例(14.3%),随访期间,无视网膜脱离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4)Healaflow在其他眼部疾病中的应用:成功用于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和严重PDR各一例,术后空气填充,无体位限制,裂孔闭合良好,术后视功能恢复快,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Healaflow用于治疗低眼压患者3例,眼压维持在6-11mmHg之间。维持时间6个月以上,减少了重复注射次数。结论:(1)通过体外实验证实了Healaflow在培养瓶中不同位置贴壁后,水浴下持续存留时间至少两周。(2)27G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Healaflow覆盖视网膜裂孔和空气填充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成功率高,视功能恢复快,术后不需限制体位,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持久的手术方式。(3)Healaflow半衰期长,粘滞性和内聚性高,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脉络膜上腔内填充材料,在保障视网膜复位高成功率和微创前提下,大大缩短了外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时间。特制脉络膜上腔导管系统为微创手术治疗其他视网膜和脉络膜疾病提供了入路和可行性,为开发新的脉络膜上腔治疗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积累。(4)基于Healaflow特性,拓展其应用于眼科其他疾病,如高度近视黄斑裂孔,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低眼压综合征等。

沈婷,沈玺[5](2019)在《雷珠单抗联合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29例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25 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除术在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IMEM患者57例(57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8例采用25 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观察组29例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珠单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视力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CFT)、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1周、1、3个月)眼压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视力提高率为75. 86%(22/29),高于对照组50. 00%(14/28)(P <0. 05);两组治疗后3个月CFT均较治疗前减小,且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CFT小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1周血清VEGF、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周、1、3个月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 34%(3/29),对照组为7. 14%(2/2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雷珠单抗配合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除术可减小IMEM患者CFT,改善其血清ICAM-1及VEGF水平,提高视力,且对患者眼压影响小、并发症少。

姜旭光,杨敏[6](2018)在《27G+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27G+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效果以及对黄斑裂孔指数(MHI)和黄斑裂孔预后因素(HPF)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并确诊为特发性黄斑裂孔的13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研究组予27G+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对照组予27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孔闭合状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以及MHI和HPF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显着改善(P <0. 05),且研究组视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眼压显着下降(P <0. 05),研究组患者眼压无显着变化;治疗1周及1、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黄斑裂孔愈合状况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HI和HPF均显着提高(P <0. 05),且研究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 69%,显着低于对照组20. 00%(P <0. 05)。结论:27G+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稳定眼压水平,改善患者MHI和HPF,进而有效促进患者黄斑裂孔闭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付维,樊芳,贾志旸[7](2018)在《特发性黄斑裂孔诊治进展》文中提出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是指患者眼部没有相关原发性病变,如屈光不正、外伤以及其他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而出现的视网膜黄斑区全层神经上皮缺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应用对研究IMH的发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的分类标准由国际玻璃体黄斑牵拉学组(The International Vitreomacular Traction Study,IVTS)发布,应用OCT对玻璃体黄斑交界面疾病进行检查,加深对IMH的进一步认识。玻璃体切割术系统的不断更新,内界膜剥除方式的不断变化及奥克纤溶酶的应用,均对IMH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及广阔的前景。本文就IMH的流行病学、分类、形成机制、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刘振通,秦虹[8](2018)在《20G和25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疗效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比较20G和25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收治的78例IM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38眼)行20G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40例(40眼)行25G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眼痛、炎症、并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裂孔闭合情况以及术后第1天、第1周、第1个月和第3个月眼压,将最佳矫正视力转化为最小视角对数(log MAR)视力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行20G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组和行25G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97.32±17.63)min和(83.42±14.34)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G玻切治疗组患者和25G玻切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2%(5/38)和2.5%(1/4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25G玻切治疗组log MAR视力高于20G玻切治疗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25G玻切治疗组眼压数值明显高于20G玻切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0G玻切治疗组黄斑裂孔完全闭合26眼(68.4%),25G玻切治疗组黄斑裂孔完全闭合29眼(72.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G和25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都能使黄斑裂孔达到解剖学闭合和视力恢复,但25G玻璃体切除术可以更有效的维持眼内压,具有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的优势。

刘三梅,李冬锋,李杰,钟捷,周采虹,徐晓单[9](2017)在《25G+与27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25G+与27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6/2016-09在我院诊治的特发性黄斑裂孔56例56眼,分别行25G+与27G+玻璃体切割术,各28例28眼,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随访36mo,观察视力、眼压、黄斑裂孔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相关记录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在手术时间、黄斑裂孔愈合率等方面两组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0.64)。术后第1d,27G+组低眼压(眼压<10mmHg)发生率小于25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术后1wk,两组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2、0.92)。结论:25G+与27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手术安全、有效。在维持眼压及减小手术切口创伤方面,27G+显示出较好的优越性。

胡夏云,张丽娜,沈丽芳,吴伯乐[10](2017)在《25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及空气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疗效评估》文中指出目的探讨25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及空气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眼科行25G玻璃体切割术的黄斑裂孔患者28例28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25G玻璃体切割.在0.25 mg/ml亮蓝染色下剥除内界膜,玻璃体腔内消毒空气填充。术后主要观察手术时间、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孔闭合情况及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2.2±3.6)个月。结果总手术时间为2240 min,平均28 min,28只眼内界膜均顺利剥除,28例患者黄斑裂孔均闭合(100%),21例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75%),无视力下降患者,平均视力为0.65±0.194,与术前相比显着提高(t=13.768,P=0.000)。术后1周平均眼压为(15.3±3.7)mmHg,与术前水平相近。8只眼剥除IMH时视网膜表面少量细小点状出血,4只眼术后随访期间发生核性白内障,3只眼发生一过性高眼压。所有病例在随访期内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25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及空气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能促进裂孔愈合,提高术后视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二、25G经结膜穿刺法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5G经结膜穿刺法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论文提纲范文)

(2)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词缩略表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特发性黄斑前膜的证型分布及中药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1. 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中医治疗
    2. 特发性黄斑前膜的西医治疗
        2.1 手术器械的发展
        2.2 手术操作手法的选择
        2.3 术后水肿的消退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
    4. 关于特发性黄斑前膜的复发
    5.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研究一 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病例选择标准
        3.1 诊断标准
        3.1.1 西医诊断标准
        3.1.2 中医诊断标准
        3.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3.2.1 纳入标准
        3.2.2 排除病例标准
    4. 中医辨证分型及方法
    5. 试验设计
    6. 统计方法
    7. 结果分析
        7.1 性别分布
        7.2 证型分布
        7.3 性别与各个辨证分型的关系
        7.4 年龄相关分布
        7.5 年龄与证型分布的关系
        7.6 同一年龄阶段的中医证型分布
        7.7 合并不同全身性疾病的患者证型分布比例
        7.8 眼别分布
    8. 讨论
研究二 枸杞茯苓汤联合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病例选择标准
        3.1 诊断标准
        3.1.1 西医诊断标准
        3.1.2 中医诊断标准
        3.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3.2.1 纳入病例标准
        3.2.2 排除病例标准
        3.3 退出试验的条件
        3.3.1 退出标准
        3.3.2 剔除标准
        3.3.3 脱落标准
        3.3.4 中止试验标准
    4. 试验设计
        4.1 样本计算
        4.2 分组方法
        4.3 手术方法
        4.4 给药方法
        4.5 合并用药
        4.6 观察指标
        4.6.1 人口学资料
        4.6.2 疗效观测指标
        4.6.3 观察时点
    5. 统计分析
    6. 结果分析
        6.1 患者基本情况
        6.2 术前、术后视力比较
        6.3 OCT检测视网膜黄斑厚度及黄斑容积情况
        6.4 复发情况
        6.5 安全性评价
    7.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典型病例
    1. 患者1
    2. 患者2
个人简历

(4)Healaflow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研究及其他眼底疾病中的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Healaflow覆盖视网膜裂孔联合27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纳入和排除标准及退出标准
        1.1.3 手术材料
        1.1.4体外实验
        1.1.5 手术步骤
        1.1.6 研究指标
        1.1.7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Healaflow体外实验结果
        1.2.2 患者一般情况
        1.2.3 术中情况
        1.2.4 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情况
        1.2.5 术后视功能恢复情况
        1.2.6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1.3 讨论
    1.4 小结
二、脉络膜上腔填充Healaflow内垫压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方法
        2.1.3 术后观察和随访
        2.1.4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眼部情况
        2.2.2 术后主要观察指标
        2.2.3 并发症
    2.3 讨论
        2.3.1 评估Healaflow脉络膜上腔内垫压效应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持久性
        2.3.2 在巩膜外垫压基础上改进为脉络膜上腔垫压的优势体现
        2.3.3 评估脉络膜上腔注射Healaflow对术后视功能的影响
        2.3.4 对比分析本研究与传统外路手术成功率
        2.3.5 脉络膜上腔注射Healaflow手术时间和术后眼压变化
        2.3.6 临床应用前景,展望
        2.3.7 脉络膜上腔内垫压术潜在并发症
    2.4 小结
三、Healaflow在眼科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3.1 Healaflow应用于高度近视黄斑病变
        3.1.1 病例基本情况
        3.1.2 治疗过程及预后
    3.2 Healaflow应用于严重PDR治疗
        3.2.1 病例基本情况
        3.2.2 治疗过程及预后
    3.3 Healaflow应用治疗低眼压
        3.3.1 病例基本情况
        3.3.2 治疗过程及预后
    3.4 病例总结与讨论
        3.4.1 Healaflow应用于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4.2 Healaflow应用于严重增值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4.3 Healaflow应用于低眼压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微创玻璃体切除术临床应用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雷珠单抗联合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29例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1.4.2 观察组
1.4.3 血清学指标检测
1.5 评定标准
1.6 观察指标
1.7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视力改善情况
2.2 CFT
2.3 血清VEGF、ICAM-1水平
2.4 眼压
2.5 并发症
2.6 典型病例
3 讨论

(6)27G+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研究组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CVA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变化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黄斑裂孔愈合情况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HI和HPF变化比较
    2.5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7)特发性黄斑裂孔诊治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分类及形成机制
    1.1 流行病学
    1.2 分类及形成机制
2 诊断
3 治疗
    3.1 观察
    3.2 玻璃体切割手术
        3.2.1 玻璃体切割系统的比较
        3.2.2 TSV联合ILM手术
        3.2.2. 1 ILMP与否
        3.2.2. 2 剥除ILM的范围
        3.2.2. 3 自体ILM移植
        3.2.2. 4 ILM翻转
4 奥克纤溶酶
5 展望

(8)20G和25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疗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治疗方法
    1.3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
    2.2 两组患者视力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眼压情况的比较
    2.4 两组患者黄斑裂孔闭合
3 讨论

(9)25G+与27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术前检查
        1.2.2 手术方法
        1.2.3 观察项目
2 结果
    2.1 术中情况
    2.2 术后随访情况
        2.2.1 一般情况
        2.2.2 视力情况
        2.2.3 眼压情况
        2.2.4 黄斑裂孔愈合情况
3 讨论

四、25G经结膜穿刺法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论文参考文献)

  • [1]内界膜填塞联合空气填充术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J]. 雒文娟,陶明,李艳,李芳兰,田静.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1(04)
  • [2]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观察[D]. 郑楠.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3]特发性黄斑前膜的证型分布及中药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的临床研究[D]. 王兆亿.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4]Healaflow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研究及其他眼底疾病中的应用探索[D]. 任新军.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5]雷珠单抗联合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29例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的临床研究[J]. 沈婷,沈玺. 中国医师杂志, 2019(03)
  • [6]27G+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效果分析[J]. 姜旭光,杨敏. 现代医学, 2018(10)
  • [7]特发性黄斑裂孔诊治进展[J]. 付维,樊芳,贾志旸. 眼科新进展, 2018(10)
  • [8]20G和25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疗效对比研究[J]. 刘振通,秦虹. 临床军医杂志, 2018(03)
  • [9]25G+与27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比较[J]. 刘三梅,李冬锋,李杰,钟捷,周采虹,徐晓单. 国际眼科杂志, 2017(07)
  • [10]25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及空气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疗效评估[J]. 胡夏云,张丽娜,沈丽芳,吴伯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04)

标签:;  ;  ;  ;  ;  

25G 经结膜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