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现阶段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浩[1](2021)在《师范类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坚持长期、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活动,是获得理想锻炼效果的重要前提,也是践行“终身体育”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大学生,大学阶段是他们能否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时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考虑到师范类大学生职业定向的特殊性,本研究以师范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基本情况,探索影响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的主因素,对主要影响因素在不同类别师范生中进行比较及差异分析。首先,基于对116名师范生的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编制出师范生课外锻炼影响因素预测问卷。其次,选取150名被试进行问卷的预测,运用SPSS23.0对预测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确定了影响师范生课外锻炼的6个主要因素,在问卷信效度检验通过后,确立正式调查问卷。再次,在四川省六所高等师范院校中抽取720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数据,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不同类别师范类生课外锻炼坚持性影响因素进行比较。最后,在问卷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设计访谈提纲对27名不同课外锻炼坚持性水平的师范生进行半结构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处理,对不同类别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影响因素的差异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师范生课外体育锻炼坚持群体(19.2%)、一般坚持群体(31.4%)、不坚持群体(49.4%)。在不同性别上,存在非常显着的课外锻炼坚持性水平差异(P<0.01),男性坚持性水平显着高于女性;在不同年级上,存在非常显着的课外锻炼坚持性水平差异(P<0.01),具体表现为大一至大二坚持人群比例增加,到了大三、大四坚持人群的比例呈下降趋势。(2)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的主因素有6个,分别为个性与认知因素、氛围与支持因素、环境与条件因素、目的与效果因素、课内体育教学因素、课外体育组织安排因素,这6个主因素的累积方差解释率达到62.272%。(3)在不同性别方面,男性师范生受目的与效果和课内体育教学2个因素的影响均非常显着高于女性师范生(P<0.01);在不同年级方面,大三、大四师范生受环境与条件因素的影响均非常显着高于大一和大二(P<0.01),大一师范生受课内体育教学因素的影响显着高于大二、大三、大四(P<0.05);在不同坚持水平上,坚持群体受个性与认知、目的与效果2个因素的影响非常显着高于不坚持群体(P<0.01);不坚持群体受环境与条件、课外体育组织安排2个因素的影响非常显着高于坚持群体(P<0.01)。(4)6个主要影响因素对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产生影响的具体表现如下:(1)在个性与认知方面:锻炼时不自信;缺乏对课外锻炼的兴趣;无擅长运动项目;(2)在环境与条件方面:场地设施条件不完善、空闲时间少、天气原因;(3)在目的与效果方面:锻炼目标功利化、锻炼目标不明确、缺乏愉悦锻炼体验;(4)在课内体育教学方面:体育课学习内容枯燥、体育课掌握的技能实用性差、缺乏体育教师的引导督促;(5)在课外体育组织安排方面:课外体育活动单一、缺乏专门人员指导训练;(6)在氛围与支持方面:锻炼氛围不浓;缺少运动伙伴。为此,笔者相应的提出了提升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对策:(1)培养锻炼兴趣、建立锻炼信心;(2)改善锻炼环境、优化运动条件;(3)明确锻炼目标、感知运动效益;(4)教学实用有效、教师示范引领;(5)丰富体育活动、科学指导训练;(6)营造锻炼氛围、加强外部支持。
郑先常[2](2021)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发展青少年体育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推进专项化教学的实施尤为迫切。针对当前存在的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涵仍需明晰、教学效果评价手段还需丰富、教学改革理论需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政策进行分析,进一步探寻专项化教学的内涵特征,为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通过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访谈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对体系的各指标进行赋值。在此基础上,对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可操作化定义,创新专项化教学效果评测的新手段;最后应用于专项化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基于指标体系上海专项化教学改革的问题与改善建议,研究发现:1.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目标集中体现在: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能的健康发展、良好的体育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培养等方面。与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相比较,专项化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特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以“体育核心素养”为引领的教学目标、以“运动专项学习”为主体的教学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方式和注重长效性机制的教学评价。2.遴选具有(1)职称为教授或副教授且具有博导资格的;(2)从事学校体育及相关领域,且具有较高热情的;(3)熟悉或参与到专项化教学改革的;(4)有一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精力、配合度良好的四种标准的人员,组成13人的征询专家群,对初建的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修正。通过三轮专家意见征询,最终确定了由体育意识、体育知识、运动能力、运动参与和体育品德5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和19项三级指标构成的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其一级指标体育意识、体育知识、运动能力、运动参与和体育道德对总目标的权重分别为0.1204、0.1032、0.3329、0.3343和0.1092,其二级和三级指标的权重见论文中表5-19。3.依据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最初量表的设计与制作、测试变量的选取、量表的修正、量表的验证几个步骤,研制了包含28个题项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经检验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较好。4.参照相关研究对评价对象评价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的方法,其中,0.8分以上为高,0.6到0.79分为中,低于0.6分为低。本研究借助《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对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总体效果得分为0.716,总体处于中等等级。一级指标体育意识的得分为0.775、体育知识的得分为0.688、运动能力的得分为0.713、运动参与的得分为0.697,体育品德的得分为0.810。(2)不同年级的学生在5个指标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从得分上看专项化教学效果的纵向效果较好;男性学生在5个指标上的得分均好于女性学生,在运动参与上,男女生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5.通过对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评价,发现:(1)虽然专项化教学总体效果较好,但总体水平不高;(2)学生的专项运动体育知识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专项运动技能性知识水平不高;(3)学生的运动参与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方面。应对措施:(1)多角度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全面提升专项化教学效果;(2)默会知识促进运动技能知识的获得;(3)发展学生运动能力,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水平。本研究结论,如下:1.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程序规范、方法合理、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权重得分符合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初衷,表明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2.研制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测量工具。3.通过在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符合当前专项化教学的实际情况,表明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有效性。4.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专项化教学效果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
孔冲[3](2021)在《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量表研发与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内生动力已经上升为学校体育的重要使命而纳入国家战略性框架之内,加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已成为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的重要抓手。但是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实践中,由于缺乏对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系统把握,不清楚影响因素对各阶段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影响方式,严重制约着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的效果。因此,本研究借助于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带来的可靠研究机遇,以上海市小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聚焦“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借助于兴趣发展理论等理论依据和兴趣与体育兴趣的相关文献支撑,拓展了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并运用德尔菲法构建出比较系统的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其次,以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和构建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为理论依据,研发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影响因素量表。最后,运用研发量表进行相关数据调查,在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揭示出影响因素对小学生各阶段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新颖性、挑战性、注意力需求、暂时参与意愿、即时刺激的乐趣5个维度。情境兴趣保持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实用性、挑战性、注意力需求、课内重复参与意愿、成长的乐趣5个维度。个体兴趣萌芽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持续成长的乐趣、课内向课外拓展的重复参与意愿、重要性3个维度。个体兴趣稳定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自我实现的乐趣、覆盖课内外的自主参与意愿、自主性3个维度。(2)构建的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包括:环境和个体因素2个一级指标;体育心理、制度和物质环境因素,期望价值、成就目标和体育知识技能6个二级指标;体育课堂教学、学校体育参与、家庭体育参与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体育时间保障和政策执行情况,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教师课程能力、体育课程资源建设和体育参与服务供给,期望信念和任务价值,掌握趋向、掌握回避、成绩趋向和成绩回避,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18个三级指标;以及42个观测点指标。(3)经过严格的信效度检验,研发了4个体育学习兴趣量表和2个影响因素量表:《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量表》(5维度20题)、《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量表》(5维度20题)、《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量表》(3维度8题)、《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量表》(3维度8题)、《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指标问卷》(3维度29题)和《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指标问卷》(3维度24题)。(4)在试点校变量上,试点校学生表现出比非试点校学生更高的注意需求水平(P=0.011)、暂时参与意愿(P=0.003)和即时刺激乐趣(P=0.003);更高的实用性感知水平(P=0.011)、课内重复参与意愿(P=0.007)和成长的乐趣(P=0.013);更高的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整体发展水平(P=0.003)、持续成长的乐趣(P=0.000)、向课外拓展的重复参与意愿(P=0.018)和重要性感知水平(P=0.008);以及更高的自我实现乐趣(P=0.003),更低的挑战性感知水平(P=0.001)。(5)在生源地变量上,城区学生仅比郊区学生表现出更高的持续成长乐趣(P=0.037<0.05)。在年级变量上,高低年级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所有阶段(P﹥0.05)均不存在显着差异。在性别变量上,女生表现出比男生更高的注意需求水平(P=0.026),而男生表现出比女生更高的从课内向课外拓展的重复参与意愿(P=0.03)和自主性(P=0.034)。在独生子女变量上,非独生子女表现出比独生子女更高的暂时参与意愿(P=0.04),更高的实用性感知水平(P=0.043)、注意需求水平(P=0.026)和课内重复参与意愿(P=0.05)。在BMI变量上,肥胖学生表现出比正常学生更高的挑战性感知水平(P=0.043)。在SES变量上,高SES学生表现出比低SES学生更高的体育个体兴趣萌芽整体发展水平(P=0.035)、重要性感知水平(P=0.015)、持续成长乐趣(P=0.026),以及更高的自我实现乐趣(P=0.008);而低、中SES学生则表现出更高的挑战性感知水平(P=0.000/P=0.022)。(6)在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阶段,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路径系数为0.61,其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8.514)、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3.398)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t=7.125)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体育物质环境与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路径系数为0.22,其细分维度体育场地设施(t=2.570)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t=8.094)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7)在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阶段,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路径系数为0.14,其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10.040)、学校体育参与氛围(t=5.452)、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4.004)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维度(t=11.383)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439,体育物质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完全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206;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645,远远高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14。(8)在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阶段,两个结构方程模型中的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69和0.54,且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8.609)、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15.892)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t=1.996)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期望价值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路径系数为0.28,且细分维度期望信念(t=7.454)、成就价值(t=8.380)和内在价值(t=11.572)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掌握趋向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路径系数为0.08。在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137,体育物质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044;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181,远远低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69。在个体因素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期望价值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272,体育物质环境通过掌握趋向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075;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347,也低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54。(9)在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阶段,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19,且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7.839)、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8.348)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维度(t=16.096)可以正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学校体育参与氛围(t=-3.624)可以负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制度环境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40。体育知识技能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21,掌握趋向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36。在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的间接效应量为0.555;体育物质环境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169;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724,远远高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19。在个体因素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知识技能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176,通过掌握趋向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32;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496,略高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40。根据研究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本研究研发的体育学习兴趣四阶段量表、环境影响因素量表和个体影响因素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以作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研究的测量工具。(2)试点校较好的体育心理环境、制度环境和物质环境支持程度,造就了试点校学生既能够对体育学习内容保持着高度的注意需求水平、强烈的参与意愿、以及较低的挑战性威胁和良好的互动体验;又可以更好地感知体育学习的重要价值、表现出强烈的课外参与意愿和更加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3)非独生子女对他人关注渴求导致其能够更好地感知体育学习的实用价值,对体育学习内容保持着高度的注意需求水平和强烈的课内参与意愿。肥胖学生限于自身的身体条件,会对体育动作的完成自信心不足,因此表现出比正常学生更高的挑战性感知水平。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由于家庭可以提供更好的体育参与支持,使其不仅较少感受到体育学习内容的挑战性威胁,而且更好地感知体育学习对自身的重要价值、获得更加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更容易形成稳定的体育学习个体兴趣。(4)体育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均可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且体育心理环境作用效果好于体育物质环境。其中,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是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最重要的环境影响指标。(5)体育心理环境既可直接影响、又可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体育物质环境只能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体育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内在影响方式是以体育心理环境和体育物质环境的间接影响为主体、以体育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为补充。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社会体育参与氛围和体育课堂教学氛围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6)体育心理环境既可直接影响、又可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以及期望价值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体育物质环境只能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以及掌握趋向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体育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内在影响方式是以体育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为主体、以体育心理环境和体育物质环境的间接影响为补充。家庭体育参与氛围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期望价值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个体指标。(7)体育心理环境既可直接影响、又可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掌握趋向及体育知识技能的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制度环境可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物质环境只能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内在影响方式是以体育心理环境的间接影响和体育制度环境的直接影响为主体、以体育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和体育物质环境的间接影响为补充。家庭体育参与氛围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掌握趋向和体育知识技能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间接影响最重要的个体指标;社会体育参与氛围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
董宝林[4](2021)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体育锻炼是身体活动的一个子集,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群体性、文化性、教育性等。尽管学术界曾广泛探讨了青少年身体活动相关问题,但采用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的形式,探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交互影响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以锻炼心理学为视角,探究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构建影响机制模型,对于改善青少年体育锻炼状况、提高社会适应性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方法:本文综合运用了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首先,在理论与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变量,包括:个体因素的锻炼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主观锻炼体验;家庭因素的父母自主支持、父母锻炼习惯;学校因素的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学校人际环境支持等。其次,通过对4632名青少年的横断面调查,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探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特征(群体差异)和内在关联,然后,通过对1091名青少年进行为期12周、两阶段的纵向调查,开展交叉滞后分析,利用极大似然法探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构建影响机制模型,最后,利用Bootstrap法考察性别和学段在影响机制模型中的调节效应。结果:1.青少年的个体因素与其体育锻炼行为存在性别差异,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和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存在学段差异。2.学校因素的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正向影响显着,并且,体育锻炼行为能够中介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对学校人际环境的影响,该中介效应量为7.7%;家庭因素的父母自主支持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正向影响显着,并且,父母锻炼习惯能够中介父母自主支持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该中介效应量为6.1%;个体因素的锻炼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正向影响显着,内部动机、锻炼承诺能够中介锻炼认同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该链式中介效应量为24.1%,并且,内部动机、锻炼承诺、体育锻炼行为能够中介锻炼认同对青少年主观锻炼体验的影响,该链式中介效应量为46.7%;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交互影响效应中,父母自主支持、锻炼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能够中介学校自然环境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时,该链式中介效应量为36.8%。此外,性别调节了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对锻炼承诺、父母自主支持对锻炼认同的影响,学段调节了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对锻炼认同的影响。结论:1.男性青少年的个体因素及其体育锻炼行为上皆优于女性青少年。初中生的个体、家庭、学校因素及其体育锻炼行为皆优于高中生。2.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具有复杂的交互影响。具体而言,学校自然环境支持能在提升父母自主支持水平的基础上,激发青少年锻炼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进而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改善学校人际环境支持。在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中,相较而言,学校自然环境支持更易激发女性青少年的锻炼承诺,父母自主支持更易提升女性青少年的锻炼认同水平,并且,学校自然环境支持更易提升初中生的锻炼认同水平。从某种程度上讲,影响机制模型的构建揭示了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在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定位及交互作用。
褚昕宇[5](2021)在《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重大文件和政策的问世也推动着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提供了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保障,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计划,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青少年只有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才能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的健康目标。从近日发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发布和国内外研究数量的不断增加不难看出,国内外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运动不足成为了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锻炼习惯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获取青少年锻炼习惯相关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构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运用回归、层次聚类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将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社会建构理论相结合,揭示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中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及特征,提出了干预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策略,为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论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整体情况有待改善,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趋于多元。青少年自我感觉健康状况良好,但由于久坐、屏幕依赖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青少年身体活动时间不足,多数青少年未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其中女生差于男生;青少年体育课内外身体活动量不够;青少年有一定的参与锻炼的意识和认知,但在锻炼主动性和知识方面有所欠缺。问卷及访谈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过程受到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为了探究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构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揭示出包含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四个方面的32条目的影响因素,通过专家赋权的AHP模型建构,为揭示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及其内部机制提供测量工具。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的方法验证了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因素模型各因素(25条目)均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学校因素高于其他影响因素,鉴于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对其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3)运用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问卷和SRHI量表进一步分析模型中各条目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程度,显示个人因素中的享受乐趣、舒缓压力,实现目标的满意感,体育活动主动性有助于青少年产生并保持体育锻炼习惯;家庭因素中,父母体育知识和运动习惯、家庭体育锻炼氛围和父母对体育运动的态度是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因素中,学业压力、体育老师指导水平、参加学校的体育社团、同伴们参与体育锻炼,对影响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亦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社会因素中,政府大型体育活动、城市运动设施易得性和政府推广是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较重要因素。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各模块的影响因素之间均有复杂性的联系。学校因素目前可能在对个人的在体育中感受的乐趣或个人满意感和学业压力等方面有负向的影响。社会因素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系数较高并且均是正向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青少年在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和体育锻炼习惯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男性明显优于女性。通过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分析显示,年龄越小,体育锻炼习惯受到家庭影响越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加,受学校影响越明显,16-18岁阶段受学校因素影响达到峰值,随着青少年的不断成长,社会因素的影响逐步显现。(4)揭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即通过情景线索、激励和锻炼行为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具有促进作用。在个体层面上锻炼意识和情景线索是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作用的关键。社会层面作用机制体现在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整体效应和各因素间的互动关系。作用机制的特点表现为:体育锻炼习惯促进的早期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奖励作用的动态性和习惯养成的长期性。(5)根据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予以青少年锻炼习惯干预,应该进一步关注认知-意向-行动-保持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注重锻炼意识诱导和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和促进社区、学校、家庭的体育锻炼促进网络体系建立的青少年锻炼习惯的干预策略。
杨玲[6](2021)在《上海市高校大学生参与旱地冰球的限制因素及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旱地冰球,英文名Floorball,2019年11月在我国被正式命名为“软式曲棍球”,作为冰雪运动的衍生项目,旱地冰球打破了像上海等南方缺少冰雪城市全年开展冬季项目的困境,为上海市冰雪运动发展带来了新的途径与机会。经过近几年的大力推广,旱地冰球现已进入上海市数十余所高校,但大学生群体参与状况仍不容乐观。本研究试图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调查上海市大学生参与旱地冰球的基本现状,并借助休闲限制理论揭示参与者和未参与者的限制因素,了解不同年级、性别和专业大学生所受限制因素的差异性,最终为促进大学生参与旱地冰球,扩大旱地冰球参与的人口基数提出针对性策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上海市大学生旱地冰球未参与者的限制因素由大到小依次是:结构限制、人际限制和自身限制,参与者限制因素依次是结构限制、体验限制、人际限制和自身限制。2.在旱地冰球参与者限制因素上,结构限制主要是来自外部环境的限制因素,影响大小依次是设施问题、时间保证、经济成本、气候天气和地理阻隔。体验限制是影响上海市大学生保持参与旱地冰球的重要因素,影响大小依次是心理愉悦程度、环境舒适度、预期目标、配套服务和教练因素。人际限制是旱地冰球参与者间人际交往或个体特征间关系的结果,影响大小依次是同伴在数量、兴趣和时间方面的差异。自身限制是与旱地冰球偏好相互作用的个人心理状态和属性,影响大小依次是兴趣爱好、自身懒惰、自身技能、参与自在和自身疲劳。3.在旱地冰球参与者限制因素的差异分析上,高年级大学生受到的结构限制和体验限制明显高于低年级大学生;女生受到的各方面限制明显高于男生;理工类和文史类大学生受到的各方面限制明显高于体育类专业大学生。4.意愿协调和时间调整是高校大学生为参与旱地冰球运动最常采用的策略类型。为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水平,学生个人应通过意愿协调、时间管理、人际协调、信息获取等方法促进参与,学校应加强旱地冰球文化宣传、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相应场地设施,打造旱地冰球系列赛事,提升项目认知度,扩大旱地冰球宣传途径,拓宽参与渠道,塑造一个良好的参与氛围。
王磊[7](2021)在《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与锻炼坚持状况,对体育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锻炼坚持是指个体持续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规律锻炼并长期保持的行为,是个体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魄、健康生活、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必要条件。《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要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体育不但肩负体育教育职能,更兼具促进锻炼坚持、增强学生体质、建设校园体育、建树正确体育观的育人责任。但至今为止,大学生身体活动不足、锻炼坚持困难,依旧是学校体育的突出问题。体育领域学者对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的研究由来已久,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梳理时发现,相关研究历经探索与奠基、起步与发展、成熟与融合三个阶段,形成了以健康信念模型、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为核心的理论框架,但缺乏对决策过程的关注;且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赋能大学生锻炼行为虚拟化,虚拟体育社交与用户生成内容知识共享等,改变了传统锻炼坚持行为的研究场域,相关适应性研究稀缺。基于此,提出了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与促进策略的研究问题。本研究综合运用用户生成内容分析与挖掘、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机器学习和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从我国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研究历程梳理入手,结合虚拟锻炼社区用户生成内容分析与访谈资料的交互验证,识别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的影响因素,理顺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的决策过程、建立模型验证影响因素间的作用机制,并细化锻炼坚持行为分类、制定促进策略,通过系统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受生活方式自评、健康认知自评、运动认知自评、个人投入、社会支持、锻炼氛围、场地器材、锻炼获益感知、锻炼风险感知、锻炼动机、锻炼自我效能、锻炼坚持时间、锻炼坚持质量等13个因素的影响。这13个因素构成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的五大因素即健康自我评价、锻炼条件、锻炼效果感知、锻炼内驱力和锻炼坚持行为。(2)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五大因素之间存在“感知输入-决策-驱动-行为输出”的四层决策逻辑,形成一个链式中介模型,可归纳为具有五因素四层次的“SCeiP”行为模型。该模型是以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和优化锻炼坚持相关因素及决策过程为目标,通过不断完善锻炼坚持行为相关因素作用及协同,促进大学生持续做出锻炼坚持决策的行为模型。(3)锻炼内驱力是锻炼坚持行为的动力来源,是“SCeiP”模型中的核心中介变量,且根据个体所处行为阶段不同,影响不同。模型内部两条促进路径和外部两条反馈路径,均遵循“客观-主观-客观”的作用逻辑,说明锻炼坚持是客观因素通过主观因素发挥能动作用的结果,研究既要关注客观影响因素,更要关注主观作用机制。(4)大学生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单次锻炼的效果感知与经验总结,会影响后续决策。锻炼坚持实质上是一个动态变化、螺旋发展的系统,是个体针对“是否进行锻炼”做出理性决策的过程。在一段时期内,每次决策及行为输出结果均会反馈至输入层,影响新一轮决策。在虚拟锻炼社区调研中发现锻炼者偏好对锻炼效果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只有锻炼获益大于锻炼风险时,个体才会产生足够的锻炼内驱力,选择坚持锻炼。(5)虚拟锻炼社区汇集大学生锻炼坚持及衍生的锻炼知识共享与社交行为,锻炼坚持行为理论在虚拟化锻炼场域中具有一定适应性,但仍需不断拓展。大学生信息化锻炼虚拟社区与平台是新时代锻炼坚持行为叙述规则和价值逻辑建立的主战场,需要着力设计与打造。基于“SCeiP”模型形成了高校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线上线下双循环促进的总体思路。根据巴纳姆效应理论,利用信息化平台知识共享塑造科学体育观导向,在尊重学生个体行为差异的前提下,发挥学生体育锻炼坚持价值认同的聚合效应,以促进大学生锻炼坚持。(6)为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预测与导向内容推荐,实现分类促进策略,本研究选用PCA-GS-SVM算法训练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数据分类器,训练效率高且正确率在训练集及测试集中均高于87%,能够满足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信息化平台分类促进策略的应用要求,有效支撑“SCeiP”模型实践应用。将锻炼坚持行为分为八类,针对不同类别行为特点,制定具体分类促进策略。(7)设计实现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信息化平台,为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锻炼坚持促进提供平台策略及保障策略。从应用需求出发设计平台功能,将“SCeiP”行为模型中涉及的理论概念具象化,融合反馈机制、激励体系、粘性强化等,设计锻炼坚持行为信息化促进方法,为“SCeiP”行为模型的应用落地打造良好基础。并针对锻炼坚持行为促进信息化平台的推广应用,从组织保障策略、制度保障策略、监管反馈策略等三个方面,制定保障策略。本研究创新性主要集中于以下三点:第一,研究引入管理学理论拓展锻炼坚持研究理论架构,拓宽现有锻炼行为研究的应用场景;第二,集成大数据研究方法,拓展虚拟锻炼社区用户分类和用户生成内容分析研究路径,丰富了锻炼坚持行为研究的方法论体系;第三,自行发展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问卷,为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量化研究提供有效量具及实证基础。
张洪铭[8](2021)在《跳绳网络打卡对少儿健身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年底,新冠状肺炎疫情的爆发,对我国乃至全球都造成了严重影响。新冠疫情的疯狂蔓延,我国不得不采取限制人们出行的措施,并封锁了各种运动场所,人们的体质健康也因此而受到影响,尤其是体质偏差且健身意识薄弱的儿童青少年。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打卡的方式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将网络打卡与跳绳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进而促进少儿在新冠状疫情期间维持良好的健身行为,同时提高健身意识,以达到身体体质全面发展的目的。什么是跳绳网络打卡?其内部的构建由什么组成?跳绳网络打卡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跳绳网络打卡对少儿健身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对以上问题的探讨解答是提升跳绳网络打卡促进健身效益的关键,也是本次研究开展的目的所在。为此,本文选取了以跳绳网络打卡对少儿健身行为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上海市参与跳绳网络打卡的少儿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参与本次研究的少儿进行了调查,对跳绳网络打卡促进少儿的健身行为的促进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基于系统论,将跳绳网络打卡认为是由网络打卡系统与跳绳系统两个相互作用的系统整合而成,是一个具有一定的激励功能和健身功能的有机整体,并且具有便捷性、社交性、普及性和激励性的特点。(2)深入了解跳绳网络打卡的打卡流程,少儿在使用跳绳网络打卡前后,健身行为的态度变化呈现出显着性差异,说明少儿在参与跳绳网络打卡的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变化较为积极,顺利度过打卡的犹豫期、反感期,进而达到适应期。从行为论、方法论、系统论和现象论四种理论视角进一步认识了解跳绳网络打卡的内涵。(3)基于行为转变理论,跳绳网络打卡前后少儿的健身行为阶段呈现出显着性差异,说明跳绳网络打卡对健身意识的产生到健身行为的执行的这个过程具有积极的影响,其转变效果较为明显。(4)在使用跳绳网络打卡后,少儿健身行为与跳绳网络打卡自身设计因素存在显着性相关关系,具体表现在健身行为态度的积极变化、健身行为阶段的积极转变和健身行为频率、强度以及持续时间的增加,并且促进了少儿积极性由疲劳阶段过渡到稳固阶段这个过程;而跳绳网络打卡对健身行为动机影响作用不显着,说明对于不同跳绳网络打卡参与者的作用程度不同。为了更好地推动跳绳网络打卡的发展,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四个针对性建议:(1)进一步了解跳绳网络打卡的内部构建以及跳绳网络打卡的功能特点,形成新的健身行为意识,有助于健身行为动机的产生和健身行为的执行。(2)根据少儿所处情感态度变化的时期,采取合理的激励方式,以促进少儿度过犹豫期和反感期达到适应期。(3)针对处于不同健身行为阶段的少儿,可以采用不同的行为转变策略,并且要合理的把握每个阶段所存在的特点,设计相应的驱动方式应用到跳绳网络打卡中,从而达到促进健身行为的转变和维持的目的。(4)根据健身行为的频率、强度以及持续时间的变化程度,判断少儿积极性所处的阶段,从而采取相应的激励方式,促进少儿到达健身行为的稳固阶段。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少儿健身行为动机的不同,设计合理的打卡任务促进健身行为动机的产生和维持。
蔡捷[9](2021)在《幼儿体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文中认为幼儿体育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幼儿体育的开展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全面实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积聚基础力量。然而,目前我国幼儿体育活动开展不足、幼儿体质健康不容乐观,幼儿体育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幼儿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幼儿体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系统性问题,提高幼儿身心健康水平,成为幼儿体育政策制定部门和幼儿体育教育人员、研究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幼儿体育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演化出现的亟待解决的新课题。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现有对幼儿体育的研究分析中,将焦点聚焦于幼儿园体育或家庭幼儿体育,这固然是幼儿体育中两个重要要素,但从幼儿体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幼儿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点突出,多重要素综合影响幼儿体育效果。发展幼儿体育的效果体现在幼儿身体活动和幼儿身心健康,这是幼儿体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发展幼儿体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幼儿体育成为新的研究议题之后,幼儿体育要素对幼儿体育效果的作用关系路径等,也理应受到重视。生态系统理论为幼儿体育的系统化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生态系统是处在特定时空范围内,生命有机体和外部环境通过物质能量交换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复杂系统。幼儿体育也处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多种幼儿体育要素通过相互作用能组成一定的结构,实现幼儿体育效果,这与生态系统存在一定共性。生态系统理论中关于系统构成要素、结构、功能、演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为幼儿体育的要素、结构、功能、发展、实现路径等方面的系统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基于此,可以提出幼儿体育生态系统的概念,进而借助生态理论进行幼儿体育生态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现。在系统分析与设计阶段,利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幼儿体育生态系统构成要素进行筛选并建立幼儿体育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幼儿体育生态系统要素间关系、作用等进行了检验和分析。在系统实现阶段,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幼儿体育生态系统演化进行了仿真模拟。在此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幼儿体育系统与生态系统具有相似性,因此可以利用生态系统理论构建幼儿体育生态系统。鉴于此,将幼儿体育要素构成的系统界定为幼儿体育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理论中有关系统要素构成、关系分析、演化和可持续发展等研究成果为幼儿体育生态系统的研究搭建了包含要素筛选、结构构建、要素关系分析、演化仿真和实现路径等环节在内的研究框架,为本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幼儿体育生态系统包括幼儿体育政策环境、社区幼儿体育种群、幼儿园体育种群、幼体机构体育种群、家庭幼儿体育种群等五大要素。每个要素内部由多个因子组成,其中,幼儿体育政策环境由政策完善和政策落实组成;社区幼儿体育种群由社区幼儿体育场地设施和社区幼儿体育组织活动组成;幼儿园体育种群由幼儿体育课程、幼儿园场地设施和幼儿体育师资组成;幼体机构体育种群由服务专业程度和机构硬件设施组成;家庭幼儿体育种群由家长心理支持和家长行为支持组成。环境与种群之间、种群与种群之间、种群与幼儿体育效果之间等相互作用,共同组成幼儿体育生态系统的完整结构。第三,幼儿体育生态系统具有提高幼儿体育效果的功能。在幼儿体育生态系统各要素内部,其组成因子大多对幼儿体育效果组成因子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幼儿体育生态系统的社区幼儿体育种群、幼儿园体育种群、幼体机构体育种群和家庭幼儿体育种群等要素均能够对幼儿体育效果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幼儿体育政策环境与种群之间、各种群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特别是家庭幼儿体育发挥的中介作用进一步强化整个幼儿体育生态系统带来的幼儿体育效果。第四,幼儿体育生态系统各要素在不同仿真时期对幼儿体育效果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从整体看,幼儿体育生态系统的演化趋势呈现萌芽、生长、成熟、衰退等曲线状态。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各要素的演化均能够带来幼儿体育效果的提高,其中社区幼儿体育种群演化带来的提升效果最大。据此可以为幼儿体育生态系统实现路径的提出提供依据,充分发挥幼儿体育生态系统对于幼儿体育效果的促进功能。第五,幼儿体育生态系统是一个多要素相互作用、休戚相关、彼此赋能、合作共生、协同共进的生态系统,其实现路径是:明确目标,以幼儿体育政策为引导、以社区幼儿体育为重点、以幼儿园体育为核心、以家庭幼儿体育为关键、以幼体机构体育为补充,实现多元化发展;坚持资源共享;加强协同共育,共同实现幼儿体育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
唐子贤[10](2021)在《期待视野下大学生田径健身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扬州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田径运动一直以来都是所有体育运动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田径运动在体教融合、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田径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并没有预期的那样受欢迎,但利用田径运动作为健身的一种手段逐渐被大学生们所接受。因此本研究针对高校学生在参与田径健身活动过程中出现参与度不高、对田径健身价值认识不全面、田径健身的整体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分析影响学生进行田径健身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力的提高,有效解决大学生体质健康低水平的问题。研究方法:以扬州大学为个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较全面地了解扬州大学学生田径健身的现状,以期待视野为理论依据,运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方法初步探讨扬州大学学生参与田径健身的主要影响因素,据此就如何促进大学生田径健身活动进一步的开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丰富高校田径健身理论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意见。研究结论:1、在学生田径健身的认识上,只有少部分学生了解田径健身,对田径健身喜爱程度不高,对田径健身价值上有一定认知但是不全面;学生田径健身在锻炼时长和强度上有待提高;学生选择田径健身的方法较为单一,学校是其进行健身的主要场所;在学生田径健身的锻炼效果上,会参加田径健身与普通组相比,男生在1000米(P=0.04)、50米(P=0.011)和引体向上(P<0.001)有显着性差异,女生在800米(P=0.01)、50米(P<0.001)、一分钟仰卧起坐上(P=0.0 1)有显着性差异,其他项目上无显着差异(P>0.05)。2、在学生期待情况上,学生对学校田径健身运动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在田径健身时有专业指导的期待值都达到了 80%及以上。3、影响学生进行田径健身的主要因素是教师是否在课上教授相关田径健身知识(P=0.002),其次分别是对田径健身的了解程度(P<0.001),受身边其他人影响(P<0.001),学校是否开展了田径健身课程(P=0.004),在田径健身时是否有专业指导(P=0.01)以及自我对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需求(P=0.017)。4、据此提出了思考:1)逐步推进普通高校田径健身课程建设,满足学生获取正确锻炼方法的期待;2)提升田径健身有助增强体质健康的意识,关注学生自主锻炼的需求;3)加强课外田径健身指导,注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符合学生对体育教师的期待;4)重视普通学生田径健身,寻找与高校田径竞赛的契合点,实现学生对校园田径健身活动的期待;5)创建田径健身社团、完善基础设施,解决学生对校园田径健身氛围的期待;6)正确认识大学生田径健身与全民健身的关系,使其具有可持续性。
二、影响现阶段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现阶段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师范类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现实性 |
1.1.2 重要性 |
1.1.3 特殊性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研究 |
2.1.1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开展现状 |
2.1.2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作用价值 |
2.1.3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 |
2.2 关于体育锻炼行为坚持性的研究 |
2.2.1 锻炼坚持性的内涵与外延 |
2.2.2 不同群体锻炼坚持性的现状 |
2.2.3 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因素 |
2.3 相关概念界定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基本情况 |
4.1.1 师范生每次课外锻炼时长 |
4.1.2 师范生每次课外锻炼强度 |
4.1.3 师范生每周课外锻炼频次 |
4.1.4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年限 |
4.1.5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主观判断 |
4.1.6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水平分析 |
4.2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
4.2.1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影响因素的收集 |
4.2.2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影响因素的筛选 |
4.2.3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影响因素的萃取 |
4.2.4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主要影响因素的命名 |
4.3 不同类别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主要影响因素的比较 |
4.3.1 不同性别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主要影响因素的比较 |
4.3.2 不同年级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主要影响因素的比较 |
4.3.3 不同坚持水平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主要影响因素的比较 |
4.4 不同因素对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的影响的差异分析 |
4.4.1 个性与认知因素 |
4.4.2 环境与条件因素 |
4.4.3 目的与效果因素 |
4.4.4 课内体育教学因素 |
4.4.5 课外体育组织安排因素 |
4.4.6 氛围与支持因素 |
5 结论与对策 |
5.1 结论 |
5.2 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体育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
2.3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
2.4 体育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4.1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政策梳理 |
4.2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内涵探寻 |
4.3 本章小结 |
5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5.2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对象、原则和流程 |
5.3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
5.4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修正与优化 |
5.5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意义与说明 |
5.6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7 本章小结 |
6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的研制与实证 |
6.1 量表的研制 |
6.2 预调研及量表修正 |
6.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7.1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
7.2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评分结果分析 |
7.3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 |
7.4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建议、研究局限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2 研究局限 |
8.3 展望 |
9 致谢 |
10 主要参考文献 |
11 附录 |
12 个人简历 |
(3)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量表研发与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困境:体育学习兴趣的缺乏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 |
1.1.2 健康战略:加强体育学习兴趣培养是突破青少年健康困境的重要抓手 |
1.1.3 实践困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实践缺乏有效的指导理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兴趣、体育学习兴趣的内涵 |
2.1.1 兴趣、体育学习兴趣的概念 |
2.1.2 兴趣、体育学习兴趣的分类 |
2.2 兴趣和体育学习兴趣测量的相关研究 |
2.2.1 测量结构的研究 |
2.2.2 测量工具的研究 |
2.3 兴趣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3.1 情境兴趣的影响因素 |
2.3.2 个体兴趣的影响因素 |
2.4 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1 体育学习情境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2 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 |
2.5 研究评述 |
2.6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研究假设 |
2.6.1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总体理论假设模型 |
2.6.2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阶段理论假设模型 |
2.6.3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及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3.1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分析 |
3.1.1 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 |
3.1.2 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 |
3.2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
3.2.1 初选指标体系 |
3.2.2 确定咨询专家 |
3.2.3 编制与发放专家问卷 |
3.2.4 专家咨询结果与修订 |
3.2.5 确定指标体系 |
3.3 小结 |
4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影响因素量表的研发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被试 |
4.3 研究方法 |
4.3.1 文献资料法 |
4.3.2 问卷调查法 |
4.3.3 数理统计法 |
4.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4.2 《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初始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4.4.3 《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初始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4.4.4 《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初始量表》信效度检验 |
4.4.5 《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初始量表》信效度检验 |
4.4.6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影响因素初始量表》信效度检验 |
4.4.7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影响因素初始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4.5 小结 |
5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被试 |
5.3 研究方法 |
5.3.1 问卷调查法 |
5.3.2 数理统计法 |
5.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4.1 上海市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现状 |
5.4.2 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影响 |
5.4.3 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影响 |
5.4.4 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影响 |
5.4.5 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影响 |
5.5 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 |
附件2: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第二轮专家调查问卷 |
附件3:人口学变量信息 |
附件4: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初始量表 |
附件5: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初始量表 |
附件6: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初始量表 |
附件7: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初始量表 |
附件8: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影响因素初始量表 |
附件9: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影响因素初始量表 |
附件10: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量表 |
附件11: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量表 |
附件12: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量表 |
附件13: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量表 |
附件14: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影响因素量表 |
附件15: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影响因素量表 |
学习工作经历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4)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1 学术意义 |
1.3.2 应用价值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研究理论基础 |
2.1.1 锻炼心理学 |
2.1.2 社会认知理论 |
2.1.3 社会生态学理论 |
2.1.4 社会支持理论 |
2.1.5 社会认同理论 |
2.1.6 动机理论 |
2.2 操作性概念界定 |
2.2.1 身体活动、体育活动、体育健身与体育锻炼行为 |
2.2.2 习惯与体育锻炼习惯 |
2.2.3 自然环境支持与人际环境支持 |
2.2.4 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个体因素界定 |
2.2.5 准实验设计与交叉滞后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与研究假设 |
2.3.1 个体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 |
2.3.2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 |
2.3.3 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 |
2.3.4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的内在因果关系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横断面研究调查对象 |
3.1.2 纵向研究调查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半结构式访谈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群体差异与相关性 |
4.1.1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群体差异 |
4.1.2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性 |
4.2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 |
4.2.1 个体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
4.2.2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
4.2.3 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
4.2.4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 |
5 研究讨论 |
5.1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群体差异讨论 |
5.1.1 性别差异讨论 |
5.1.2 学段差异讨论 |
5.2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讨论 |
5.2.1 个体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讨论 |
5.2.2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讨论 |
5.2.3 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讨论 |
5.2.4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讨论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可能的创新点 |
8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1 核心变量选择的局限性 |
8.2 研究时空构思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 |
12 -18 周岁被试知情同意书 |
体育锻炼及其相关情况调查问卷 |
(5)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国内外对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日益增加 |
1.2.2 运动不足成为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 |
1.2.3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 |
1.2.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6 研究技术路线、思路与创新点 |
1.6.1 研究技术路线 |
1.6.2 研究思路 |
1.6.3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习惯 |
2.1.1 习惯的定义 |
2.1.2 习惯的心理学机制 |
2.2 体育锻炼习惯 |
2.2.1 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及其特征 |
2.2.2 体育锻炼习惯的产生-保持-打破 |
2.2.3 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
2.2.4 体育锻炼习惯测量方法 |
2.2.5 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体育锻炼习惯相关研究 |
2.2.6 体育锻炼习惯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
2.2.7 体育锻炼习惯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3 相关理论基础 |
3.1 体育锻炼行为相关理论模型 |
3.1.1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
3.1.2 跨理论模型 |
3.1.3 自我决定理论 |
3.1.4 社会认知理论 |
3.2 习惯的双系统理论 |
3.2.1 双系统理论——目标与习惯 |
3.2.2 双系统模型的建构 |
3.2.3 双系统模型的控制 |
3.3 本章小结 |
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调查与访谈 |
4.1 现状调查与访谈的意义 |
4.2 研究工具的选择与问卷的发放 |
4.2.1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 |
4.2.2 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 |
4.2.3 问卷发放情况 |
4.3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和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
4.3.1 健康情形和生活方式 |
4.3.2 身体活动量 |
4.3.3 学校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
4.3.4 青少年健康意识 |
4.3.5 体育锻炼习惯和影响因素初步调查 |
4.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过程访谈 |
4.4.1 访谈对象简介 |
4.4.2 访谈内容主题结构检验 |
4.4.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与养成过程访谈结果 |
4.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分析 |
4.5.1 青少年对自己的健康现状较满意 |
4.5.2 久坐和屏幕依赖的不良生活方式值得关注 |
4.5.3 有一定的健康意识但锻炼知识有所欠缺 |
4.5.4 男生体力活动情况优于女生 |
4.5.5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社团有待进一步加强 |
4.5.6 亟待环境改变促进锻炼习惯养成 |
4.6 本章小结 |
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模型建构与验证 |
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建构的意义 |
5.2 研究工具和分析方法阐释 |
5.2.1 影响因素模块划分 |
5.2.2 影响因素条目与AHP赋权方法 |
5.2.3 量表与问卷发放 |
5.2.4 层次聚类分析 |
5.2.5 验证性因素分析 |
5.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
5.3.1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与优化 |
5.3.2 专家对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赋权 |
5.3.3 赋权前后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因素和SRHI回归分析 |
5.3.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与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
5.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数据结果讨论 |
5.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路径理论分析 |
5.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
5.5.2 聚类因子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
5.5.3 个人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
5.5.4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
5.5.5 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
5.5.6 社会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
5.6 不同性别、年龄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探析 |
5.6.1 不同性别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5.6.2 不同年龄段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5.6.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个案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作用机制与干预策略 |
6.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作用路径探讨 |
6.2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影响因素机制阐释 |
6.2.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机制理论基础 |
6.2.2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作用特点探析 |
6.2.3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个体层面作用机制 |
6.2.4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社会层面作用机制 |
6.3 体育锻炼习惯干预策略 |
6.3.1 认知-意向-行动-保持 |
6.3.2 锻炼意识的诱导 |
6.3.3 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 |
6.3.4 促进社区、学校与家庭体育网络体系的建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附录 |
附录一 学生健康、体能活动及生活习惯问卷 |
附录二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问卷(32 条目) |
附录三 锻炼习惯自我报告系数量表 |
附录四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 AHP 专家问卷 |
附录五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附录六 访谈对象名单及基本信息 |
附录七 个案分析材料 |
10 致谢 |
11 博士就读期间研究经历 |
(6)上海市高校大学生参与旱地冰球的限制因素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2022 北京冬奥会”为冰雪运动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
1.1.2 旱地冰球是“冰雪运动进校园”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运动参与 |
2.1.2 限制因素 |
2.2 运动参与限制因素的相关研究 |
2.2.1 内部限制 |
2.2.2 外部限制 |
2.3 休闲限制理论 |
2.3.1 内涵及核心观点 |
2.3.2 休闲限制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
2.4 旱地冰球的相关研究 |
2.4.1 旱地冰球的起源与发展 |
2.4.2 旱地冰球的研究现状 |
2.5 文献评述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上海市高校大学生参与旱地冰球概况 |
4.1.1 上海市高校开展旱地冰球概况 |
4.1.2 上海市高校大学生参与旱地冰球的基本状况 |
4.2 旱地冰球未参与者的限制因素维度与内容 |
4.3 旱地冰球参与者的限制因素维度与内容 |
4.3.1 基于层级过程的参与旱地冰球限制因素 |
4.3.2 不同年级参与者限制因素的差异分析 |
4.3.3 不同性别参与者限制因素的差异分析 |
4.3.4 不同专业参与者限制因素的差异分析 |
4.4 改善上海市高校大学生参与旱地冰球的策略研究 |
4.4.1 意愿协调:创新组织形式,提升参与兴趣 |
4.4.2 时间管理:合理规划时间,培养参与习惯 |
4.4.3 人际协调:获得同伴支持,寻求最佳共同参与 |
4.4.4 预算调整:给予资金支持,完善场馆设施建设 |
4.4.5 信息获取:搭建参与平台,提供多元信息渠道 |
5 研究结论 |
6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件1 上海市大学生参与旱地冰球运动的限制因素研究(学生问卷) |
附件2 上海市大学生参与旱地冰球运动的限制因素访谈提纲(专家访谈) |
附件3 上海市大学生参与旱地冰球运动的限制因素访谈提纲(学生访谈) |
(7)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性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相关概念的研究 |
2.1.2 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
2.1.3 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的相关理论 |
2.1.4 文献述评 |
2.2 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的相关管理理论基础 |
2.2.1 社会交换理论 |
2.2.2 健康自我管理与行为决策 |
2.2.3 综合集成思想与TEI@I方法论 |
2.3 大数据分析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
2.3.1 大数据支持体育行为记录与干预 |
2.3.2 用户生成内容的自然语言处理与主题发现 |
2.3.3 行为特征的聚类 |
2.3.4 基于有监督机器学习的行为特征分类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因素与结构 |
3.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因素研究设计 |
3.1.1 因素筛选方法 |
3.1.2 研究过程 |
3.1.3 资料收集与处理 |
3.1.4 资料初步分析结果 |
3.2 因素界定 |
3.2.1 基于文献的相关关键词界定 |
3.2.2 基于UGC内容的因素提取 |
3.3 模型因素一致性检验 |
3.3.1 回访专家过程及数据选择 |
3.3.2 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
3.4 因素结构分析 |
3.4.1 锻炼坚持行为五因素 |
3.4.2 锻炼效果感知双向作用拆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假设与验证 |
4.1 锻炼坚持行为分析框架 |
4.2 研究假设 |
4.2.1 健康行为自评、锻炼效果感知和锻炼内驱力 |
4.2.2 锻炼条件、锻炼效果感知和锻炼内驱力 |
4.2.3 锻炼效果感知、锻炼内驱力和锻炼行为 |
4.2.4 锻炼行为模型中的链式中介 |
4.2.5 锻炼行为模型中的调节变量 |
4.3 问卷设计原则与题目类型 |
4.3.1 问卷题目类型 |
4.3.2 问卷设计原则 |
4.3.3 问卷题目设计 |
4.4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验证 |
4.4.1 预调研 |
4.4.2 正式调研 |
4.4.3 结果分析 |
4.5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的“SCeiP”模型 |
4.5.1 “SCeiP”模型逻辑与特征 |
4.5.2 “SCeiP”模型内部促进双路径 |
4.5.3 “SCeiP”模型外部反馈双路径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策略 |
5.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思路、指导原则与目标 |
5.1.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总体思路 |
5.1.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指导原则 |
5.1.3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目标 |
5.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与结果 |
5.2.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需求分析及过程 |
5.2.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结果 |
5.3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特点 |
5.3.1 锻炼行为数据分类偏差分析 |
5.3.2 不同类别特点形成原因分析 |
5.4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因材施教”策略 |
5.4.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方式 |
5.4.2 不同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类别促进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及保障策略 |
6.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设计与实现 |
6.1.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的设计 |
6.1.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的实现 |
6.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保障策略 |
6.2.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组织保障策略 |
6.2.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制度保障策略 |
6.2.3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监督反馈策略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管理因素构成专家意见调查表 |
附录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权重专家调查表 |
附录3 预调研问卷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汇总 |
附录4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5 移动应用爬虫程序展示(部分) |
附录6 用户生成内容话题识别程序展示(部分) |
附录7 Mplus程序部分展示(部分) |
附录8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与应用关键代码(部分) |
图目录 |
表目录 |
攻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跳绳网络打卡对少儿健身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新冠状疫情下少儿体质问题较为突出 |
1.1.2 少儿体育健身行为养成的重要性 |
1.1.3 跳绳网络打卡成为促进少儿健身行为的重要方式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跳绳网络打卡 |
2.1.2 少儿 |
2.1.3 健身行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行为学理论 |
2.2.2 行为转变理论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跳绳研究现状 |
2.3.2 国外网络打卡研究现状 |
2.3.3 国外健身行为的研究 |
2.3.4 国外相关研究启示 |
2.4 国内研究现状 |
2.4.1 国内跳绳研究现状 |
2.4.2 跳绳网络打卡相关研究 |
2.5 文献评述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结果与分析 |
4.1 跳绳网络打卡内容构建 |
4.1.1 跳绳网络打卡的构成 |
4.1.2 跳绳网络打卡的过程 |
4.1.3 跳绳网络打卡的特点 |
4.1.4 跳绳网络打卡的内涵 |
4.2 跳绳网络打卡参与者及其家长的基本情况 |
4.2.1 跳绳网络打卡参与者的基本情况 |
4.2.2 跳绳网络打卡参与者家长的基本情况 |
4.3 跳绳网络打卡对健身行为的促进分析 |
4.3.1 使用跳绳网络打卡前后参与者健身行为的态度变化 |
4.3.2 跳绳网络打卡使用前后参与者健身行为的动机变化 |
4.3.3 跳绳网络打卡使用前后参与者健身行为的频率变化 |
4.3.4 使用跳绳网络打卡前后参与者健身行为的强度变化 |
4.3.5 使用跳绳网络打卡前后参与者健身行为的持续时间变化 |
4.3.6 使用跳绳网络打卡前后参与者健身行为的阶段变化 |
4.4 跳绳网络打卡促进少儿健身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跳绳网络打卡对健身行为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2 跳绳网络打卡对健身行为阶段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3 跳绳网络打卡对健身行为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4 跳绳网络打卡对健身行为频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5 跳绳网络打卡对健身行为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6 跳绳网络打卡对健身行为动机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 跳绳网络打卡自身设计因素对健身行为影响的讨论 |
4.5.1 自身设计因素对健身行为态度的影响 |
4.5.2 自身设计因素对健身动机的影响 |
4.5.3 自身设计因素对健身行为阶段的影响 |
4.5.4 自身设计因素对健身行为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影响 |
4.6 引发的思考与启示 |
4.6.1 关于跳绳网络打卡使用价值的思考 |
4.6.2 关于“碎片化学习”的启示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优化策略 |
6.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访谈提纲 |
附件二:调查问卷 |
(9)幼儿体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幼儿体育中文文献 |
2.1.1 幼儿体育的概念 |
2.1.2 幼儿体育要素研究 |
2.1.3 幼儿体育效果研究 |
2.2 幼儿体育外文文献 |
2.2.1 幼儿体育要素研究 |
2.2.2 幼儿体育效果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第3章 幼儿体育生态系统的研究基础 |
3.1 幼儿体育的现实困境 |
3.1.1 幼儿体育的困境审视 |
3.1.2 幼儿体育的困境归因 |
3.2 生态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 |
3.2.1 生态系统理论 |
3.2.2 生态系统理论在其他学科的应用 |
3.2.3 生态系统理论应用到幼儿体育系统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3.3 其他相关理论 |
3.3.1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 |
3.3.2 社会认知理论 |
3.3.3 生命历程理论 |
3.4 幼儿体育生态系统概述 |
3.4.1 幼儿体育生态系统概念界定 |
3.4.2 幼儿体育生态系统特征 |
3.4.3 幼儿体育生态系统演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幼儿体育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分析 |
4.1 构成要素筛选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方法选择 |
4.1.2 研究过程 |
4.1.3 资料收集与处理 |
4.2 构成要素确定与关系构建 |
4.2.1 基于开放性编码的要素提炼 |
4.2.2 基于关联性编码的主范畴确定 |
4.2.3 构成要素内涵 |
4.2.4 基于选择性编码的要素关系构建 |
4.2.5 要素信效度检验 |
4.3 构成要素权重排序 |
4.3.1 专家确定与数据收集 |
4.3.2 一致性检验 |
4.3.3 要素权重确定 |
4.4 结构模型与系统功能 |
4.4.1 要素层次结构 |
4.4.2 与自然生态系统要素的比较分析 |
4.4.3 结构模型 |
4.4.4 系统功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幼儿体育生态系统要素间关系实证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1.1 各变量组成因子之间的关系假设 |
5.1.2 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假设 |
5.2 问卷设计基本情况 |
5.3 问卷题目设计 |
5.3.1 社会人口学的测量 |
5.3.2 变量的测量 |
5.4 预调查及问卷修改 |
5.4.1 预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
5.4.2 预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
5.5 正式调查 |
5.5.1 描述性统计及信效度检验 |
5.5.2 各变量组成因子之间的关系检验 |
5.5.3 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检验 |
5.6 分析讨论 |
5.6.1 幼儿体育政策对幼儿体育效果的影响分析 |
5.6.2 社区幼儿体育对幼儿体育效果的影响分析 |
5.6.3 幼儿园体育对幼儿体育效果的影响分析 |
5.6.4 幼体机构体育对幼儿体育效果的影响分析 |
5.6.5 家庭幼儿体育对幼儿体育效果的影响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幼儿体育生态系统演化仿真分析 |
6.1 因果关系分析 |
6.1.1 基本前提假设 |
6.1.2 子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
6.1.3 整体因果关系分析 |
6.2 系统动力学模型 |
6.2.1 系统流图设计 |
6.2.2 确定变量间函数关系 |
6.3 模型检测 |
6.3.1 模型直观检测 |
6.3.2 模型运行检测 |
6.3.3 模型历史检测 |
6.3.4 模型灵敏度检测 |
6.4 演化仿真分析 |
6.4.1 幼儿体育政策环境的演化仿真 |
6.4.2 社区幼儿体育种群的演化仿真 |
6.4.3 幼儿园体育种群的演化仿真 |
6.4.4 幼体机构体育种群的演化仿真 |
6.4.5 家庭幼儿体育种群的演化仿真 |
6.5 演化仿真结果比较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幼儿体育生态系统实现路径 |
7.1 目标定位 |
7.2 多元化发展 |
7.2.1 健全完善幼儿体育政策 |
7.2.2 培育壮大社区幼儿体育 |
7.2.3 巩固与完善幼儿园体育 |
7.2.4 促进支持家庭幼儿体育 |
7.2.5 鼓励扶持幼体机构体育 |
7.3 资源共享 |
7.3.1 人力资源共享 |
7.3.2 场所资源共享 |
7.3.3 信息资源共享 |
7.4 协同共育 |
7.4.1 构建支撑平台 |
7.4.2 推动一体化发展 |
7.5 实现路径图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研究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件1 |
附件2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期待视野下大学生田径健身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扬州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1.1 田径健身有利于推动全民健身纲要的实施 |
1.1.2 田径健身可以有效阻止大学生体质下滑现象 |
1.1.3 田径健身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优良品质培养 |
1.1.4 期待视野对田径健身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
1.1.5 扬州大学学生进行田径健身锻炼的现实需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期待视野理论在体育发展中的研究 |
2.1.1 期待视野的概念 |
2.1.2 期待视野与田径健身融合机制 |
2.1.3 期待视野在体育领域中的运用 |
2.2 田径健身理论研究 |
2.2.1 田径运动的属性 |
2.2.2 田径健身的概念 |
2.2.3 田径健身的特点 |
2.2.4 田径健身的分类 |
2.2.5 田径健身的价值 |
2.2.6 田径健身锻炼的方法 |
2.3 大学生田径健身现状、对策及影响因素研究 |
2.4 田径课程教学与田径健身的相关研究 |
2.5 国外相关研究 |
2.5.1 美国田径健身状况 |
2.5.2 日本田径健身情况 |
2.5.3 英国田径健身状况 |
2.5.4 其他国家田径健身状况 |
2.6 文献述评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地考察法 |
3.2.4 访谈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3.2.7 对比分析法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扬州大学学生田径健身现状调查分析 |
4.1.1 对田径健身价值认知情况 |
4.1.2 学生参与田径健身的情况 |
4.1.3 田径健身的效果现状 |
4.2 扬州大学学生田径健身期待情况调查分析 |
4.3 扬州大学学生参与田径健身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方法的选择 |
4.3.2 变量的选取 |
4.3.3 实证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0 期待视野下对大学生开展田径健身活动的思考 |
5.1 逐步推进普通高校田径健身课程建设,满足学生获取正确锻炼方法的期待 |
5.2 提升田径健身有助增强体质健康的意识,关注学生自主锻炼的需求 |
5.3 加强课外田径健身指导,注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符合学生对体育教师的期待 |
5.4 重视普通学生田径健身,寻找与高校田径竞赛的契合点,实现学生对田径健身活动的期待 |
5.5 创建田径健身社团、完善基础设施,解决学生对田径健身氛围的期待 |
5.6 正确认识大学生田径健身与全民健身的关系,使其具有可持续性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影响现阶段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师范类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 周浩.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郑先常.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量表研发与作用机制研究[D]. 孔冲.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4]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研究[D]. 董宝林.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5]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 褚昕宇.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6]上海市高校大学生参与旱地冰球的限制因素及策略研究[D]. 杨玲.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0)
- [7]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D]. 王磊. 山东大学, 2021(10)
- [8]跳绳网络打卡对少儿健身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张洪铭.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9]幼儿体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D]. 蔡捷. 山东大学, 2021(11)
- [10]期待视野下大学生田径健身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扬州大学为例[D]. 唐子贤. 扬州大学, 2021(09)